《疯狂学校》读书笔记

2024-08-13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共10篇)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 篇1

《疯狂学校》一共有六册,这六册分别是:《我们的笨班主任》、《我们的疯狂校长》、《我们的怪图书管理员》、《我们的神经美术老师》、《我们的邪门体育老师》、《我们的.狂热音乐老师》。这本是才真正走进了我们孩子的世界。正如文学博士彭懿叔叔所说:“这是一套小学生读了就放不下的图书!它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内心,这才是他们所向往的理想学校。这是一套老师忍不住要读的书!因为疯狂背后有值得他们借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我最喜欢阿仔的校长了,学生犯错了,他不但不惩罚而且还给巧克力糖,还有学生们读了一百万页书,他就把体育馆改成电子游戏城,还办了猩猩,学生做一百万到数学题,他举行巧克力派对,甚至亲猪的唇吻(嘴)……

如果我也能去哪个学校就好了,和阿仔一起玩游戏,去校长室拿巧克力……这是我最喜欢的书。

明日之学校读书笔记 篇2

本次读书选取的是赵祥麟翻译版本的《明日之学校》,是杜威1915年最后一本著作。《明日之学校》一书不是一本教育学,它只是对课堂工作的一种描述,并从理论方面作些说明。尽管这样,我在本书中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哲学的印记。因为实际上本书所描述的是“今日之学校”,称它为“明日之学校”,意味着在杜威看来,它们是代表新学校未来的共同的趋势。

借用悉尼•胡克在导言里的说法,“这本著作也可叫做《今日之学校》,是关于正在实验中的一些学校的描述,特别是关于这些学校用实例说明的观念以及杜威对于初等、中等教育改革的建议。” 它的出发点是描述美国各地受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和其他教育改革家影响的一些新型学校,并在这些学校取得的成果之上加上杜威自己的哲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关于本书的大体内容和写作动机,约翰·杜威的自序里其实早已经表述得很清楚平实。“本书不试图发现一种完整的教育理论,也不考察任何‘体系’或讨论杰出的教育家的观点。”“我们试图指出当各学校用自己的方法着手实践时实际上发生了什么。”“通过显示一个教师应用这些观点时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希望给读者指出一些教育改革家的已经被广泛认识和认可的观点的实际意义。”在杜威之前,包括卢梭在内的许多人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教育理论。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本书关注的是众多先进教育理论的“实验成果”。

“儿童期的真正含义就是,它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在第一章“教育即自然发展”中,一再阐述了自然发展的儿童期的重要性。“教得太早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真正教师是经验和感情,成年人除非根据他本身的条件,决不会学习适合他的东西。”就如卢梭所说,“那最大、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就是:不要爱惜时间,而要失去时间。假如一个婴儿能从母亲的怀里一跃就跳到理性的时期,那么现在的教育就是很适当的了;但是儿童自然的生长,要求一种完全不同的训练。”

我的理解是,既然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最重要的是遵循儿童生长发展的规律,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自然发展”。“揠苗助长”式的超负荷教育只能百害无一益。但是在此又要提出疑问了,何谓“自然发展”?儿童期的发展规律是如何?不妨带着疑问继续阅读。在第二章“教育即自然发展的一个实验”就是杜威和他的女儿杜威小姐收集到的一些学校的实践情况的反馈。菲亚霍普地区约翰逊女士的儿童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约翰逊

女士称她的教育方法是“有机的”,代替一般课程的活动包括:体育活动、自然研究、音乐、手工、野外地理、讲故事、感觉教育、数的基本概念、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一定累积后,加设画地图和地形地理。约翰逊女士的一个说法令我十分受用,“我们必须等待儿童的愿望,等待自觉的需要,然后我们必须迅速地提出满足儿童的愿望的方法。也就是说,遵循“自然发展”的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遵循儿童自身的需求。当儿童想要接触新事物,想要获取新知识,我们提供给他,这时候的教学效果最好。学校为儿童创造环境,激发儿童的需求,再满足他的需求。有一点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的是菲亚霍普关于“手工”的安排。“男孩和女孩同样做烹饪和木工的工作,因为这种工作的目的不是训练他们从事任何行业或职业,而是训练他们成为社会上有能力和幸福的成员。绘画、泥塑和木工、缝纫一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背后的理论支持,根据书中的表述,是这样的:“注重手工的价值和把重点放在身体生长上是一致的。幼小的儿童必须继续学习,使他的肌肉运动越来越熟练地协调起来,如果他的身体要发展到健康和效率的最高标准的话,而且没有什么东西比用手制作东西所必需的有控制的和颇为精细的动作更加有助于这一点。”

这让我想起我在校外一个培训学校兼职美术手工老师的经历。班上的孩子们,不论动手能力的高低,都是真心热爱绘画与手工的,这是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的。坦白说,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快乐地忙活着小手,是令我很享受的时刻。我认为,让小孩动手,这个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儿童全心投入、乐在其中的那个时刻是最珍贵的。但有的家长不这样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结果。尽管无奈,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也许这是如今社会功利性的一个投射吧。如何更好地让新的理念指导现状,这也是所有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之后杜威进一步向大家展示了裴斯泰洛齐的“实物教学”理论、以及很多学校“从做中学”、“教孩子们生活”等打破传统的理念及理论成果。篇幅之故,笔者在此就不做进一步阐述。粗浅地谈谈全书给我的感觉:

写于将近一百年前的杜威的著作,阐释的理念对当今各国尤其中国的教育现状还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这是值得我们尊敬、也是值得警醒的。西方的教育为什么比国内先进?值得深思的问题还有很多。以我,一个在中国教育体制下一路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身份来看,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值得改进的空间还很大。正确度是一个指标,创新力也是一个指标。孩子的成绩、证书很重要,孩子的人格养成也很重要。

《学校在窗外》读书笔记 篇3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夏山学校》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篇4

(一)爱意味着对孩子的肯定,这对任何学校都是极为重要的。加入你惩罚或者责骂孩子,你便不可能和孩子走在一起。自由的孩子是不易受到别人影响的,因为他们没有恐惧,而无所畏惧是孩子得到的最棒的礼物。

(二)成人的价值观和孩子的年幼无知一直有冲突,但这种种冲突对事不对人,老师对学生个人毫无恶感。而且夏山的冲突也是有活力的,这里永远有事发生,没有一天是无聊的。

(三)假如一个小孩可以自由做自己爱做的事,他通常不会有怨气,不会故意惹大人生气来取乐。孩子都有一些带进攻性的傻劲儿,以此来开创天下。自由并不是否定一切常识。我们对孩子采取一切可能的安全措施。假如防止一切危险,会使孩子变成懦夫。

(四)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乐趣。时代的进步只是机械的进步――无线电、电视和喷气机的进步。今日的世界,战争的威胁日益增加,因为人类的`社会良知还是极为原始的。

(五)有谁会觉得,当我们教小汤姆怎样玩他的玩具时,我们便剥夺了他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发现的快乐和征服困难的快乐?是我们让孩子相信他们不行,必须依赖大人。

(六)现在一般的学校与批量生产的工厂并没有分别,教师除了教学,以及相信教学本身是最重要的以外,又能做些什么呢?

(七)我只是痛心的指出,教室的墙壁是像牢狱一样的建筑,它们限制教师的视野,而使他们不能看清楚教育的真谛。教师只教育了孩子的头脑,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情感领域。一个满腹经纶的精神病人和一个胸无点墨的精神病人是没有分别的。

(八)我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能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

(九)一般来说,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自由教育几乎是肯定有效的。但对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充分的时间,才能将他们从填鸭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云朵上的学校》读书笔记 篇5

《云朵上的学校》,听名字就让我感到好奇:学校不是建在地上的吗,怎么会在云朵上呢?如果学校真的在云朵上,同学们怎么上去呢?……为了揭开谜底的神秘面纱,我便迫不及待地捧起书读了起来。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仙女,每晚她都拿一只粉口袋和一只黑口袋,去孩子们房间里收集梦,好梦装进粉口袋里,噩梦放进黑口袋里。她把常做噩梦的孩子带到云朵学校去。在那里,孩子们生活得很快乐,仙女带着孩子们走进自然界,让他们一边玩耍一边上课。和云朵学校相比,我们的学校似乎就是个封闭的笼子,我多么向往在大自然中学习啊!

我猜想着:也许蜜儿仙女深夜都撑着伞来到我们的窗边,虽然我们看不见她,但她都在深情地望着我们甜甜地笑呢!

开心学校系列读书笔记怎么写 篇6

时间:20xx年x 月xx 日星期六

题目:开心学校——我只是个传说

好词:

先闻其声——后闻其人 故弄玄虚 扭转乾坤 哑火窸窸 窣窣一一 一言既出 一座皆惊 春寒料峭 蹒跚而行 回首望去 遁序渐进 蝉联 意犹未尽 头版头条 雄赳赳气昂昂

好句:

1、我对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滚滚黄河,一发而不可收拾。

2、此诗一出,山摇地动,牛猛惊呆!

3、眼看同桌的你“抛弃“自己,投入花朵的怀抱,牛猛气得七窍生烟。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写了开心学校里五(1)班的趣事,体现了五(1)班的人充满童真和欢乐,也表现了作者的`幽默。

感受: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7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由曹x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读之作.从内容涉及教材编辑的空白,在借鉴国外同类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情况,向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们展示了音乐教育的全新面貌。该著作内容涉及较为全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作者就音乐教育学旳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大致旳阐述与概括,给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研究x论。在第一章,作者站在哲学的角度对音乐教育进行探析,分析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音乐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以及目标等。在第二章,作者对音乐教育简史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国内音乐教育简史以及国外音乐教育简史。在第三章,作者对音乐教育进行对比,包括国外主要音乐教学法、国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并且就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与课程进行了简单的评价。第四章是作者对儿童时期音乐教育心x基础进行的探析,包括音乐教育与心x、音乐能、儿童时期心x与音乐才能的发展以及音乐学习心x。第五章是作者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的详细阐述,明确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界定了音乐教育的内容,阐述了音乐教学大纲与音乐教材,并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课外音乐活动进行了阐述。第六章是作者对众多音乐教学方法分别进行的研究,包括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欣赏教学、创造教学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等。在第七章,作者站在社会与家庭的角度对音乐教育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社会音乐教育与家庭音乐教育。在第八章,作者针对幼儿音乐教育开展论述,其中包括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等。在第九章,作者针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进行论述。包括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与音乐教育、弱智儿童音乐教育以及盲聋哑儿童音乐教育。在第十章,作者对音乐教育管x与评价进行论述,包括音乐教育管x、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计与音乐教育评估。将音乐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分支来看,该著作的x论框架与普通教育学之间的关系+分紧密。著作中的总论、教学论、管x论等部分以及其中论述的原x、方式等,都充分体现了教育学的原x与普遍规律在音乐教育中的指导意义。同时,该著作旳框架还充分展现了音乐教育学旳特点与架构。例如,对比音乐教育、儿童期音乐教育心x基础、幼儿音乐教育等。该著作拥有鲜明的特色与清晰旳框架,体现了作者对音乐教育旳宏观认识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微观把握,并且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该著作紧密结合一般教育学的原x与普遍规律,规避了一般书籍将简单易用的普通教育学原x运用到音乐教育中的论述方式,形成了既体现普通教育普遍规律,又富有音乐教育特点,并且反映了与众多学科存在紧密联系以及独特优势的教育体系。该著作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教育科学的分支x论,而且还是教育学科的延伸与补充。该著作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论述问题的深度以及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同类书籍无法媲美的。作为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作者从“教材性”角度进行了细腻的安排。该著作不单单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同时还拥有高水平的教育实用性,规避了普通x论研究著作中抽象、晦涩的论证,同也规避了普通教材过分注重实用性而忽略x论性研究的弱点,在研究性与实用性两方面做到了协调与平衡。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 篇8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48更新时间:2006-6-10

一等奖

毛新元 四(5)

冯首 四(4)

二等奖

束储 四(3)

王琦 四(7)

陆冰晶 四(4)

仇昊婧 四(4)

唐雁行 四(2)

周奕文 四(4)

一等奖

袁牧 五(1)

丁吉娜 五(7)

王若岩 五(8)

二等奖

周博文 五(2)

周敏瑞 五(9)四年级读书笔记评比获奖名单 王侃亮 四(5)张一言 四(5)武芷仪 四(5)赵志扬 四(2)许多 四(2)吕睿雯 四(2)樊敏 四(3)狄路 四(3)葛一 四(1)王晶晶 四(5)马韫韬 四(5)陈婕 四(4)韦颢 四(4)吴韦雨 四(4)倪瑞阳 四(4)王逸涵 四(4)顾盼 四(4)顾钧淇 四(2)王知乐 四(5)顾雨璇 四(5)戴思远 四(3)卞晨昊 四(4)杨心怡 五(1)潘蕴涵 五(3)周全 五(4)季承建 五(9)汤杨 五(9)葛辰晨 五(2)于嘉悦 五(7)段砚州 五(9)赵铭冉 五(9)刘思洁 五(1)柏建葳 五(1)卜凡 五(8)五年级读书笔记评比获奖名单

汤铭卓 五(8)邓千羽 五(6)张迅 五(3)丁 yun 五(8)任玮 五(8)潘逸琪 五(7)王黎阳 五(2)王岚 五(1)

鞠铭阳 五(7)高瑛超 五(2)冒泽阳 五(2)刘嘉璐 五(4)梁小苏 五(3)卞瑶奕 五(5)王佳程 五(5)邓昕妤 五(5)

六年级读书笔记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

六(9)曹倩云《友情》六(9)吴蕾《伟大的爱》 六(8)周心怡《为执着而战》

六(6)李嘉鑫《千金易得,友谊难寻》

六(3)刘天洋《永远的保尔》六(2)祝佳《学会欣赏》 六(1)朱琦钰 《灵性的世界》

六(1)郭昊炎 《看“三国”,说诚信》

六(5)郭佳俊《学会生存,积极进取》

六(5)朱旻轩《勇气,智慧是根本》

六(5)俞典《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学生》

二等奖

六(9)徐笑《坚强》六(8)周欢《坚强的力量》

六(8)陈喆子《别哭》六(6)杨倩《文——如夏花般灿烂》 六(3)邓金凌《敬业精神》六(2)张叶舟《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

六(1)刘 丹 读《名言》后感 六(1)刘青芜 读《高老头》有感 六(5)许泽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六(5)周沁艺《坚强能够改变一切》

三等奖

六(9)朱颖蓓六(3)孙荻

六(8)张 泉六(5)芮小涵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 篇9

一、性教育内容的适切性

二、成年人的性教育误区:过于敏感和避而不谈都是不健康的对待方式,成年人应该平等、坦诚地同孩子讨论性的问题。

三、增强青少年自我调适的能力:性心理辅导最终目的是让青少年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性心理方面的困惑。这种自我调适能力可以从道德规范、情感升华和行为自制等方面加以培养。

道德规范:首先规范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社会里,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需求是统一的,社会规范规定了人类社会人与人交往活动的准则,维护了绝大多数人的自由和需求。青少年首先要有社会认同的性伦理观念,性伦理就是两性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性伦理是对人的性行为的一种无形的社会控制力量。现在伦理观强调两性关系的相互平等、尊重和独立;传统的文明要求两性保持婚前的童贞。在这方面传统与现代是相容的,因此,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我们都要把这些道德伦理观念教给孩子。另外,面对西方形形色色的“性解放”、“性回归自然”的错误思潮,要让青少年懂得如何正确判断和选择。

情感升华:青少年的情感升华就是要把两性的感情引领向纯洁的友谊和崇高的爱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认为,爱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组成的。激情是指男女之间本能的性吸引,它是与生俱来的,基本不需要后天的培养;而亲密则指两人通过相互沟通,能够经常彼此分享各自的内心世界,并得到对方的接纳。正是因为不断深入的相互了解,两个人变得越来越亲密。终于有一天,双方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愿意与对方保持恒久的关系,这就是承诺。亲密和承诺都是一种后天培养的能力,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行为自制:自制力是人调节个人需求与社会规范的重要意志品质,缺乏自制的人是无法适应社会的。自制力是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并成为其行为方式的一个部分。一个在自省中善于自制的青少年,同样能够在两性准入中驾驭自己的感情和冲动;而在生活中不善于自制的青少年,同样会成为个人私欲的奴隶。所以青少年自制力的培养不是一时一事,而要注意长期的日积月累。行为自制的第二个方面是帮助青少年如何直面五光十色的性信息,我们要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从积极的意义上去认识这些性信息,有了对性信息的适应力,就不会对生活中的性信息过于敏感和关注。

青少年性心理辅导内容

性心理指人对自己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和异性交往等方面的认知与内心体验。性意识

性好奇——渴望了解异性,并与异性亲密接触。

性朦胧——对异性好奇还处于混沌的非理智阶段,没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往往是清纯而又可爱的。

性别认同——如果一个青少年对自己的性别不认同,一方面可能会使自己的自信心、自尊感降低,自卑、沮丧,缺乏进取心;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自己社会角色的承担,形成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加强对性别认同度低的女孩进行自强、自爱教育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性伦理——青少年的恋爱观与性爱观有一条界限,他们的恋情更多的是以情感为基础,与性爱、婚姻还有一段距离,这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而成年人的恋爱观与性爱观是合一的,恋爱往往和性爱交织在一起。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恋爱模式看待青少年的恋爱,否则会起误导作

用。

异性同伴交往:

初恋低龄化、初恋行为基本呈“青梅竹马”式,“聊天玩耍”是早恋行为中的主要内容。初恋中的性行为是存在的,但是少数,这一部分应当加以引导。

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吸引,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经历和探讨两性的感情与交往,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在这方面青少年缺少经历、不够成熟,常常处于迷茫与痛苦之中,他们需要关心和指导,但得到的常常是父母的指责和禁锢。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往往是由孩子的异性交往而起的。

青少年需要异性之间的感情与友谊,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人本身就是充满感情的生命体,从小到大,我们就不断地渴望被爱和爱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到委婉动人、缠绵悱恻的流行情歌时,会有美好的感觉。两性之爱原本就应该是美丽纯洁和高尚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理解和承认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其中这几种偏见应当破除:其一,“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后的事。”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仅仅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个性的形成、智慧的增长、人际交往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学习知识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会交往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学会与异性交往更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任务。其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这实际上是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为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方面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一个成熟的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亲身经历、积累经验才会逐步成熟。其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其实,有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精力不济,而是精神压力过重,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于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映。精力与情绪密切相关,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效率都能得到提高。当然,也不否认,若在与异性交往中遇到挫折,的确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但不能因此而反对少男少女进行交往,这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路上出了车祸而不准开汽车的道理一样简单。其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不可贴标签,就算真是早恋,也大可不必惊慌,要予以理解和引导。其五,“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

性心理问题

自慰(性幻想、性梦、手淫)

性幻想——是少男少女性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可以在性冲动时提供一条宣泄的渠道,不必为此感到羞耻。但是,青少年若过分沉溺于性幻想,整天神思恍惚,无心学习,甚至去寻求不正当的性行为,就需要 辅导与咨询了。

性梦——是一种性本能的活动,是自发的,不由人的意志控制,它可以起到缓解性冲动的作用,故也是一种自慰方式,对亿人无任何妨害。但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与性幻想相当,甚至更大。尤其是乱伦的性梦,这在男孩子中发生居多,醒来之后会感到恐惧、内疚和悔恨。因此,我们要让青少年明白,性梦是性成熟的正常反映,要顺其自然,不要抑制也不要刻意追求,更不能将性梦的内容随便告诉别人,它属于个人隐私,以免伤害自己甚至伤害他人。手淫——需要正确对待“不以好奇而为之,不以发生而烦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之后就不要担心。”青少年要以平常心对待手淫,不要上瘾成癖,也不要自责内疚。初潮焦虑与遗精恐怖——正常化

性侵犯——首先要增强女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优化社会环境,减少和避免性侵犯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的性侵犯事件要做好危机干预。具体辅导措施有:为受害人保密;始终有人陪伴;明确认定气氛、事件及其创伤性质;鼓励受害者表达感受、需求,讲

清受害事件;为受害者的权利和行动提供信息;在有关医疗处理前讲明理由;让受害人本人做出医疗措施的决定;帮助受害人提供医疗、心理、法律上的帮助和支持。

《疯狂的意义》读书报告 篇10

——《疯狂的意义》读书报告

图书信息

题名:疯狂的意义 [专著] : 尼采超人哲学集

出版项: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载体形态项:277页 : 图;20cm

丛编项:“蝙蝠”文库系列丛书.第二辑.生命意志经典插图本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成为你自己》、《论婚姻》、《什么是浪漫主义》、《高超的人》、《自由灵魂》、《医生的道德》、《我为何如此智慧》等54篇文章。

主题:超人哲学

中图分类号:B516.47

著者:(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Wihelm 1844~1900)译者:周国平(1945~)

《疯狂的意义》一书是周国平先生从他本人翻译的尼采的作品中选取的一些篇章和段落编成的读本,内容上表达尼采的重要思想或精彩见解,文体上反映了尼采的风格。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1。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幼年时父亲和弟弟相继离去,造成了尼采忧郁的性格。尼采中学时期钟爱诗歌和音乐,大学时期热爱古文字、文学、古典主义艺术,并开始了哲学沉思。他在巴塞尔大学执教时期,发表了第一步专著《悲剧的诞生》,引来喝彩的同时倍受斥责。后来,尼采辞去教职,开始了漫游生涯,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晚年的尼采无法忍受长期不被理解的孤独,最终失去了理智。

我认为书中下面这个篇章最能概括尼采,概括尼采的一生,概括尼采的哲学。这本书属于最少数人。也许他们都尚未出生。那可能是一些理解我的查拉图斯特拉的人:我怎么允许把自己混同于今天已经有了听众的人们呢?——后天才属于我。有的人将在死后诞生。

对于那些人们得以理解我并且必定会理解我的条件,我实在太清楚了。即使只是要受得了我的严肃,我的激情,他们在精神食物上也必须正直到冷酷的程度,他们必须练习在高山上生活——俯视关于政治和利己主义的可鄙的流行废话。他们必须漠然处之,他们必须完全不问真理是否有用、是否会给一个人带来厄运„„因为刚强而偏爱今日无人敢问的问题;用于闯禁区;命中注定要入迷宫。来自七重孤独的体验。倾听新音乐的耳朵。眺望最远方的新眼睛。领悟迄今一直缄默的真理的新良知。以及追求伟大风格之经济学的意志:一同保持它的力量,它的奋发„„对自己的敬畏;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绝对自由„„

好吧!这才是我的读者,我的合格读者,我的命定的读者:其余人算得了什么?——其余人只是人类而已。——一个人必须超越人类,凭借力量,凭借灵魂的高度,——凭借蔑视„„2

尼采在描述他的“合格读者”的同时,何尝不是也在描述他自己呢?许多人说尼采是个疯子。确实,尼采疯狂的思想让人难以理解;但是我仍然想要试着去理解尼采。虽然不太可能成为尼采的“合格读者”,我还是选择了《疯狂的意义》,选择了尼采。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接近了尼采,接近了这一位哲学巨匠。无疑,这本书令我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精神为之一振。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叙述我在此书上的收获与感悟:我心中的尼采,疯狂的意义,人生的思考。

我心中的尼采

尼采是孤独的。他是思想上、精神上的独行者。他的思想具有其他人所未有的预见性。正如他本人所言:我的时代尚未到来。尼采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建立另外的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人们过的生活和所受的教育就像我所理解的那样„„但是,如果我今天就希望有人能听懂并领会我的真理,那么这与我的本能完全是矛盾的:今天的人们不会听我的,今天人们还不懂得从我这里吸收东西„„3”之所以尼采如此孤独,是因为尼采所站立的高度,高于时间与空间,高于人类社会,高于人类所看到的一切。由此可联想到站在顶峰的英雄式的寂寞,但尼采不止站在顶峰,尼采立足点的是时代之上,他所看到的是未来。可想而知,一个人活在一个完全不属于他的时代里,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但尼采并不感觉那么痛苦。尽管尼采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及自己是颓废者,是悲观主义者,我还是在为数不多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尼采的积极与乐观。也许,尼采并没有他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悲观。“„„世人对我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仅此已表明了我的使命的伟大与我的同时代人的渺小之间的不相称。4”“我回首往事,瞻望前程,从未一览无余看到这么多而且这么美的事物,今天,我并非徒劳地埋葬了我的第四十四岁年华,我有权埋葬它了——它内在的生命已经获救,成5为不朽。”虽然尼采饱受冷漠与指责,但他依然能够自夸,并且他的自夸丝毫

不令人觉得过分。虽然尼采的生命太坎坷,但他依然赞颂生命的美好,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之下,尼采仍能说道:“疾病反而是生命有力的刺激,生命丰富的刺激。6”“血液完全冷了,而我仍然思索着许多的问题„„7” 尼采其实是一个坚强的人,极其坚强的人。虽然尼采紧绷的神经最后崩溃了。

尼采是矛盾的。从对叔本华狂热信徒到对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否定,从与瓦格纳成为挚友到反对瓦格纳,尼采的哲学往往建立在他之前所建立的哲学之上。他一直都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推翻自己的哲学,不断否定,不断前进。他是如此矛盾的一个人!但矛盾正是尼采的魅力。

疯狂的意义

尼采是一位反基督道德者。他认为在神性之下,人的精神被束缚在一种消极的,颓废的道德之中。而在这种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道德观念之下,疯狂,只是为新思想开辟道路,冲破庄严的习俗和迷信的借口。尼采说到:“一切出类拔萃者不可遏止地要打破任何一种伦理的束缚,创立新的法则,如果他们原先并非真的疯了,则他们除了把自己弄疯或者假装发疯之外,别无出路„„8”

“既然我们今天也常常明白,派给天才的不是盐粒而是疯草籽,那么,从前的一切思想者便远比我们懂得,凡有疯狂之处也就有天才和智慧的种子„„9”虽然我们大都不相信“上帝”,但是我们仍然受束缚!可是在我们的这一代人中却少有疯狂。即使出现了疯狂的苗头,也立即被扼杀掉。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

都活得太过循规蹈矩。我们不敢,也从未曾想过把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新思想表达出来,也许我们未曾有过这样的机会,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我们的思想往往在我们开始思考的那一刻便已被禁锢。我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传承自他人,但我们却一味地接受继而将思想传承下去,即使我们有抵抗和改变的能力。

用今天的例子来说,就是——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但是我们却因此找不到真正的兴趣,找不到真正想要的事业,找不到真正的目标;因为我们所相信的真理,我们不敢质疑,不敢推翻一条存在错误的公式,不敢相信与课本上不相同的实验结果;我们看得太多,听得太多,因而不敢扶起老人,救起“小悦悦”„„我们变得更易于接受他人给予的思想,我们变得对知识提不起兴趣,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但是,其实我们都拥有改变的潜质,只是我们都太懒于发掘。

尽管我们像木偶一样没有思想,或是像被灌输了思想的傀儡,我们还是有太多的不满。这些不满一经思考将成为我们内心的新思想。但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有太多不敢触犯的所谓的“道德”。现在这个时代,仍迫切地需要被掀起疯狂的热潮。尽管今天的我们还无力改变,尽管我们仍然必须活得循规蹈矩,但我们的思想可以冲破所有“牢笼”,我们可以疯狂地思考„„终有一天,新思想会萌芽。

人生的思考

《成为你自己》是《疯狂的意义》一书中最令我震撼的章节,因为我才发现,现在的我就是文中所提及的大多数人,贪图安逸,拥有惰性的大多数人。如果我没有读到这些文字,我将如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下去。我从来没有发现我是如此独特的一个个体,从来没有想到要有任何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

10现在所是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

由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成为真正的自己呢?为什么我们还要用习俗包裹自己,随大流地思考和生活?

“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之外别无所有„„11”这是多么令人如梦初醒的一句话!这除了很俗套地告诫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今天之外,你还想到什么吗?尼采以那“蔑视”的眼光,站在时间轴之上,看到了生命不断征服的过程。人是应该被超越的。今天的人终会被明日的超人取代,连同今天的人所拥有的信仰和所追求的价值。那么,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事情比自我超越更有意义?生命本来就应该是奋进的,以发展为目的的奋进。

今天,已经有很多人达到了所谓的成功,或者在不断地迈向成功,其走向成功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但是他们终究不能成为超人。原因在于,他们只是成为了时代所需要的人。他们终究还是走不出现行的价值。那么,当我们也在走向成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思考?

在读《疯狂的意义》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思考着许多问题,至今我还在思考着许多问题。每当我感觉我找到了答案的时候,我又隐隐觉得这还不是答案。哲学的魅力就在于这点吧,以致思想家、哲学家们苦苦追问了几千年!哲学给人的启发是无穷的。当你再次思考的时候,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启发。尼采的哲学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在,尼采的思想就像点点星火埋藏在我的脑海之中,它

们不停地运动着,不时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当我感觉到我在追随尼采的时候,我同时感觉到我不应该被他的思想淹没,而应该站得更高,凭借“蔑视”„„但,我才发现,这还是尼采的思想。1参见百度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6322.htm

2尼采著,周国平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203-205页。

3尼采著,黄敬甫、李柳明译:《瞧,这个人》,团结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61-61页。4 尼采著,周国平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223页。5同上,228页。

6陈鼓应著,《悲剧哲学家尼采》,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15页。7同上。尼采著,周国平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51页。9同上,50页。译者注:在德语中,盐粒和才智是双关语。

10同上,8页。

上一篇:劳动节见闻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已发生压疮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