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总结

2024-07-0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总结(共4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总结 篇1

(二)1994年起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制定全面的资本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因素、国际环境、资金供求关系和利率、汇率状况为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国际标准,经过修改后,充足率标准 用创造,并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金及决定方式等; 1988年获得12国官方的正式认可。就是著名的《巴

1、《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的影响融企业。直接制约的具体环境包括商业银行的经营条件、金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人民银行决定从1994年开始,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集中体现在其先导性作用方面。主要表现为: 融业的竞争和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使用实行比例管理。其中对资本金也进行规范的管货币供给机制的核心; 间接融资的主导者与直接融资的传导者;中央银行的重要调控对象; 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控制企业的最佳人选。商业银行的特征

这里只从直接制约的具体环境方面加以论述。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条件

1、银行资本

2、金融人才

3、组织机构

4、内部管理制度

(二)金融业的竞争

激烈的竞争使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媒介作用正在就是现在人们常提到的“巴塞尔协议”(即第三个理。1996年12月对1994年制定的规定,进行了修“巴塞尔协议”),内容有四个部分构成 1资本的订。有关资本金的规定如下: 组成2风险加权的计算3标准比率的目的4过渡期(1)资本构成 及实施的安排 应从资本总额中扣除项 《新资本协议》定稿于2004年,2006年底实施。(1)在其他银行资本中的投资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突出特点是它的三大支柱。(2)已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

1、是一种企业,但与一般工商企业又有不同。降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在缩小,商业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商行必须要满足8%的最(3)已对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

2、是一种金融机构,但又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银行盈利也受到影响。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第二支柱是监管部门的监督检(4)已对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

3、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不少商业银行已意识到,仅靠发展完善的银行传统查。第三支柱是市场纪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5)呆帐损失尚未冲减部分 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的业务是无法挽回商业银行昔日优势的,商业银行为增强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和风险敏感(2)资产风险权数的规定

必须采取业务经营多元化、服务全能化的经营方性,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分别规定了根据我国规定,把银行资产划分为不同种类,按风针,大力开展多种业务,包括基金、保险、投资银不同的风险权重计量方法。对于信用风险,可以采险程度设立风险权数。风险权数划分为0%、10%、我国商业银行的形成行业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大力开展金融衍用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对20%、50%、70%、100%六类。

在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是由大清帝国于1897年生工具交易活动。于市场风险可以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3)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规定(本外币合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辛亥革命成功后的20世纪

(三)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量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还明确地将操作风险并考核)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旧的金融业一度繁荣,其

1、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主体 纳入了资本监管的范畴。新协议的争论目前还很资本净额与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中商业银行也较为发达。新中国成立至今,商业银行使监管的主体,各国有所差异,有的国家单独设多,但总体来说新协议力求在风险权重上更具风险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行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其间经历了艰难曲立监管机构,有的国家则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的敏感性 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折的过程。

2、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 8 如何看待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 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8%

(一)建国——1952年,商业银行曾对我国商品经首先是为了保护储户的利益。我国商行资本金问题很严重。它不仅关系我国商行核心资本/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4% 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银行、交通其次,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是的生存于发展,而且影响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资本金制度,但从实践银行)信用货币的创造者。(1)资本金总量不足,负债经营较为突出。我国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

(二)1953年——70年代末,我国照搬苏联的经

3、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很低,远未达到巴塞尔协议和人现状仍不乐观 验,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建立起“大银行业经营特点决定,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要以谨行的要求。(2)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补充缺乏持

2、《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一统”的金融组织体系,各类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慎监管为原则。即“CAMEL(骆驼)原则”: 续性。一,附属资本所占比重较低。从我国商行来中国银监会经过认真研究与考虑,提出“至少在十机构相继撤并,统一于中国人民银行

4、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内容 看,附属资本的来源仅指商行提取的呆帐准备金,国集团2006年底开始全面实施新协议的几年后,(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9年),随着经济、由于各国金融体制存在差异,致使各国的金融监管我国提取的时间较短,比例低,数量有限。而且为中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资本协议。然而,为金融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逐渐发展起来 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监管内数不多的呆帐准备金都被用于冲销坏帐。二,资本提高资本监管水平,银监会对现行的资本规定进行根据20年的实践,可以把我国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容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即预防性监管补充渠道的单一性—国家财政注资。国有商行归属了修改,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内容(即监督检径概括为二条:一是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或新建(市场准入管理、资本充足性管理、业务范围管理、国家,国家理应向商行增拨资金,但又由于财力不查和市场约束)包括在内”。这说明《新资本协议》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二是新建立了一批商流动性管理、风险控制)、存款保险制度、危机处业银行。理制度(贷款、兼并、担保)。

1、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或新建的专业银行向商5 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 业银行转化:

(1)组建专业银行

(2)专业银行建立以后,开始了向国有商业银行

足,不能连续向银行注资,造成商行资本补充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强,我国在短期内还无法执行缺位,缺乏后劲。(3)资产质量较差,对商行资本协议的各项标准与规定。侵蚀严重。大量不良贷款不仅增大了商行经营的风《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适用性之所以还不强,主

因为,如果资本金过高,会使银行财务杠杆比率下险,同时作为资本扣减项的呆帐贷款对资本充足率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降,增加筹集资本的成本,最终影响银行利润;如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1)我国大多数银行不属于新资本协议界定的“国果资本金过低,会增加对存款等其他资金来源的需 际活跃银行”

转化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求,使银行边际收益下降。所以,资本金必须适度。9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管理的实践(2)现阶段我国缺乏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环境。

首先,1993年前改革集中在企业化经营或经营机制资本充足度的检验标准

(一)1994年前中国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没有(3)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新资本协议中还面临着转换上:

(一)资本/存款比率(10%)法律加以规定。许多问题 一是改革传统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二是实行业务交叉和相互竞争。三是进入金融市场进行资金横向融通。

(二)资本/资产比率(7%)

(三)资本/风险资产比(15—20%)

(四)资本/不同类型风险资产比例

1、新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历史 10

(三)跟踪《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修订

2、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历史 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这种类型的商业银行是由专业银行转化而来的,既2004年2月23日,公布了《充足率办法》

四是加快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第一组:无风险资产(0%)第二组:风险较小资由原四大专业银行转化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它(1)《充足率办法》的重要意义。

其次,1993年10月国务院做出把专业银行转化为产(5%)第三组:普通风险资产(12%)第四组:们的自有资金,是由财政拨付给人民银行,随专业一是有利于强化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定后,专业银行的改革力度风险较大的资产(20%)第五组:“疲软资产”(50%)银行分设划分给各专业银行的。二是有利于缩小我国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的进一步加大:

一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 二是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第六组:亏损资产和固定资产(100%)

3、财政是如何向银行增拨信贷基金? 差距。资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那些功能和作用 大致有二种方法:一是在国家预算执行到年终出现三是有利于实现与近年出台的各项监管法规的衔

1、产权资本 结余,留给银行长期使用,充实信贷基金;二是在接配套。

三是按照把银行真正办成商业银行的要求,从加强产权资本,即银行股东享有股份收益权的股权,并国家年初财政预算时,列入财政支出,予以拨付。(2)《充足率办法》的核心内容

国有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建立商业银行经营机记录在银行资本账户中的基础资本。具体形式包

4、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一,明确了资本的构成及扣除项。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改进金融服务括:普通股、资本盈余、优先股、未分配利润、储财政连年出现赤字,使得财政无力向银行增拨信贷A.商业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备账户等。基金。尤其是1983年7月以来,国营企业流动资A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2、新建立了一批商业银行

2、非产权资本 金由银行统一管理后,财政不再向银行增拨信贷基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继1987年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后,陆续新建立了中非产权资本包括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可转换债券金了。A2、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重估储备。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海南发展银行等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营业功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对专业银行的资本金是否充

足,并没有法律加以规定,也很少有人过问。

5、专业银行的资本金是否充足,并没有法律加以

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B.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以下项目:

一批商业银行。1996年后,在对城市信用社进行整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三种。规定的原因。商誉;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商

顿、改组的基础上,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城市商正如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给银行资本下的定义一第一,全民所有的国家银行,使得专业银行凭着国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业银行。样:资本对不可预见的损失能起缓冲作用;协助维家的经济实力享有信誉,而似乎不需要以增强自有C.商业银行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核心资199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正式持公众对某一银行的信心;在万一发生不能偿债的资金的实力去提高信誉。本中扣除以下项目: 颁布。这部法律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情况下对存款提供部分保护;支持该行的合理增第二,统存统贷的信贷管理体制,使得专业银行依商誉;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首次以长。靠中央银行发展业务,而不注重自身的积累。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50%。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性质、职责,确

(二)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立了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规范了商业银行的权利

1、资本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义务。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依法规范

2、资本是商业银行承担经营活动意外损失、保护商业银行的行为,维护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提高存款者利益的基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信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

4、资本是控制贷款规模的尺度。

1、经济效益目标2社会责任目标

3、职业道德目标

5、充足的资本可使银行提高信誉。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环境 7 巴塞尔协议的内容

第三,经营的集中和垄断,排斥竞争,使得专业银第二、明确了表内外风险权重及风险加权的计算办

行缺乏风险意识,不可能注重自有资金的多少。法。第四,利益约束淡化,使得专业银行缺乏补充自有第三,明确了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资金的冲动。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表内外头寸第五,不合理的体制,使得专业银行既经营政策性损失的风险。业务,又经营商业性业务,难以从根本上确立效益商业银行应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设立交易账户,交目标,因而没必要关心资本金的多少。易账户中的所有项目均应按市场价格计价。交易账第六,法律不健全,专业银行资本金多少,资产质户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超过85亿元

人民币的商业银行,须计提市场风险资本。第四,规定了充足率的计算公式。14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会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产生怎样的影响? 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第五,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

即2007年1月1日。的控制)2今后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缺点:容

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条件下国家统一制定利率的现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过大的象必然被打破,既需要商业银行自主定价3对不同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为了保护存客户进行不同的定价符合竞争及经济效益原则4从难的问题,招致更新,更大的金融风险。

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在金融体系中财务核算角度上看,贷款定价关系到商业银行内部(一)金融市场化程度 设立负责存款保险的机构,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须经营效率5从商行经营的角度看,贷款定价不仅仅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与功能效率充分发挥,上市公司或自愿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保险机构交纳是利率问题。业绩成为股价的决定因素,股票价格充分发挥影响保险金,进行投保的制度。国外商行贷款定价主要方法:1成本相加贷款定价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存款保险制度最初是为了解决银行的挤兑问题,作法2价格领导模型3成本-收益贷款定价(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3)与原有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相比,《充足率办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实行贷款定价基本思路:根据银行的筹资成本,直一个具有高素质管理人才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

法》在内容上的主要变化第一可以保护存款公众的合法利益,增强社会公众接与间接费用,贷款含税率和贷款利润率,考虑中制机制的金融机构能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降到第一,在确定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方面采取了更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贷款期限和风险度,借款人的最低的程度。审慎的态度。第二,可以减轻政府和中央银行在 银行倒闭中所 存款余额与结算量后,确定贷款利率。第二,将市场风险纳入了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承担的风险。

1、确定贷款平均收益率 第三,要求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分的基第三,可以通过对濒临破产倒闭的银行提供援助等贷款平均收益率=筹资成本均摊率+间接费用率+贷础上计算资本充足率。形式减少破产银行的成本,促使其他银行一兼并的款业务费用率+贷款含税率+贷款利润率 第四,强化了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方式进行挽救,减少社会震荡。

2、调整贷款平均收益率督检查。第四,可以协助金融监管当局事先防止银行风险,一般根据以下内容调整贷款平均收益率: 第五,对资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具体详细的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无论规模大小,对商行都(1)根据贷款风险度调整贷款平均收益率要求。是有好处的。对资信差的有利于获得存款人的信某贷款利率=贷款平均收益率±浮动幅度1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管理的对策任,可得到更多储蓄,并消除挤兑的可能,对质地(2)根据贷款期限调整贷款平均收益率 增加资本金的途径:(1)股份制改革后上市。(2)优良的银行,虽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增加竞争,某贷款利率=贷款平均收益率+加浮幅度 政府注资,国家财政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切块,发行但银行间的相互联系使他们有可能受到破产银行(3)根据存款平均余额调整贷款平均收益率特别国债向商行注资,也可通过返还营业税间接注的拖累,因而对他们也是有利的。(4)根据结算量调整贷款平均收益率(包括本、资。(3)商行自身的利润积累。(4)提高普通呆帐15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经营管理目标准备金 的 提取比例。普通呆帐准备金是按贷款余

(一)贷款规模适度

(二)贷款结构的均衡 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的准备

(三)防御风险

(四)盘活存量(三)法人治理结构

(四)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在混业经营中,不同金融机构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业务交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更加紧密,风险传递十分迅速,多米诺骨牌效应时有发生。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提高从外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有效性。(五)法治环境

混业经营使金融机构的活动更具有灵活性,为保证监管部门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有法可依,必须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同市场上的资金分配比例、市场操作规则、融资方

外币)式、主要人员的配备等都要在配套的法律法规上作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完出明确规定,从法律上规范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行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贷款利率,但在利率管制情况为,使混业经营有序进行。

金。具有资本性质,可作为银行的二级资本计算资16 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分析 下,贷款利率的最后确定还要控制在人民银行规定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与资产负

本充足率。(5)发行长期次级债券。次级债券已经贷款信用分析是商业银行为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的利率政策以内。如果贷款定价所确定的贷款利率债业务是何关系? 普遍被作为银行资本结构中的一个 组成部分。盈利性,在对客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做出是超过了人民银行的规定,则要靠降低贷款风险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第5号令》规定,中12 试述商业银行如何组织存款和管理存款 否发放贷款和发放多少贷款的决策。

(一)扩大存款的增长率

(二)提高存款的稳定性 贷款信用分析的内容:

(三)降低存款的成本率

(四)调节存款的运用率

(一)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价

增加存款余额或加大结算比例来解决。试述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两大类: 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试述商业银行为什么要进行存款业务创信用评价主要是分析影响借款者偿还贷款的因素,(一)贷款风险的成因义上金融服务类业务)

新? 从而评定贷款按期偿还的可能性。所谓贷款风险,是指银行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本息而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义存款是商行发挥职能的基础。商行作为信用中介,五C评价原则: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导致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上的表外业务)。必须通过存款业务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先使自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环境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类型 己成为最大的债务人,才能成为最大的债权人。同(Condition)一般情况下,企业发生下列情况,则需要发布风险

1、金融服务类业务 样,作为支付中介,商行必须以客户的存款帐户为

(二)对借款者的财务报表分析信号: 金融服务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代理人的身份为前提方能办理资金结算业务,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

1、资产负债表分析和支付手段。(1)资产项目分析(2)负债与资本项目分析2存款的规模和种类结构制约着银行的资产规模和

2、损益表项目分析

1、企业的资金运用大于资金来源,借入资金的比

重过大。

2、企业的资产不实。如贷款超生产增长,资产占

客户办理的各种业务,目的是为了获取手续费收入。

主要包括:

结构。存款规模的大小是商行资金实力强弱的主要重点是了解企业的利润多少,这不仅是贷款到期偿用超生产增大,销售收入减少,销售资金率增大(占(1)支付结算类业务(2)银行卡业务(3)代理

标志,也是制约贷款规模大小的决定力量。还的保证,而且关系到经常性的利息支付。用资金/销售收入),信誉下降。类中间业务(4)基金托管业务(5咨询顾问类业务3存款是决定商行赢利水平的基础。银行以吸收的3、现金流量表分析

3、企业出现“虚赢实亏”或“虚亏实赢”的现象。

2、表外业务 存款发放贷款,它必须对存款人支付一定的费用,银行需要确定现金流量和流向,分析引起现金流出

4、企业供、产、销三个环节出现不平衡。同时,银行通过贷放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只能是借款入的原因。

5、担保单位撤回担保,或不愿续保。人运用贷款所获收益的一部分,所以,商行要获得

(三)对借款者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6、企业即将招标,拍卖或改变经营方式。

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是指商业银行

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

利润就必须在降低存款成本的同时通过吸收大量

1、流动性比率贷款风险的防范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它

存款成倍的扩大资产规模。所以,对商行来讲,存(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有: 通常只包括那些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由款的吸收是至关重要的。(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

1、加强信用分析

2、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

3、转移于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在一定条件下现在存款工具过于单一,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争夺流动负债 存款的竞争。在目前低利率条件下,对存款工具进

2、资金营运效率比率行创新,满足客户盈利和支付的双重需要,会大大(1)平均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日平均销售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或分散风险

4、建立风险基金

5、建立贷款风险保会转变为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因而构成了商业银

险制度

6、对大项目或巨额贷款采取银团贷款形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式。

7、加强贷款的跟踪监测。(1)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2)承诺类业务。(3)

金融衍生业务。

(一)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

1、中间业务是资产负债业务的先驱。

开发新存款业务品种,使存款在安全性、流动性、(3)总资产利用率=销售额/总资产

效益性的前提下更具灵活性。一加大科技投入,不

(4)固定资产利用率=销售额/固定资产平均总额

断提高存款业务的科技含量,推出高品味、多元化

(5)现金周转率=(现金总额/日平均销售额)+平的金融工具。例如:自动转账服务、货币市场存款

均应收帐款周转比率+(平均存货总额/日平均销售

账户、货币市场存单、可转让定期存单、定活两便

成本

存款,通知存款、礼仪存款、住宅存款、个人退休

3、财务杠杆比率

存款等。另外,可以开发使用个人支票、旅行支票、(1)负债资产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多功能的银行卡,大力发展自助银行、电话银行、(2)负债自有资本比率=总负债/总自有资本

网上银行等服务手段。

(3)收入利息费用比率=(税前收入+利息)/利息费用

二是注重存款的可转化性。既增加客户的收益又增(4)收入固定费用比率=(税前收入+租金+利息)强流动性,推行存款证券化,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利息+租金费用)存单。存款证券化是将银行的存款凭证变成能够在4、盈利能力比率金融市场上流通交易的有价证券,对于商业银行来(1)销售收益率=税后净利润/销售总额 讲,这是银行的主动性负债,其中大额可转让定期(2)资产收益比率=税后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存单、银行本票和回购协议都属于存款证券化的内(3)股本收益率=普通股分红利润总额/普通股股容。本=(净利润总额—优先股红利)/普通股股本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额 19 通过比较分离经营和融合经营优缺点,分(2)存货周转率=(年)销售额或销售成本/(月)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应具备哪些条件?平均存货1分离式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优点:第一,有利

于提高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第二,分

2、资产负债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基础。

业经营为两种业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

3、中间业务是资产负债业务的延伸,但绝不是资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与混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产负债业务的附属。合性银行集团的竞争和内部协调的问题。第三,分21 比较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差异所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在 止商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风险活动上,第四,分业

(一)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保证国家的金融从目前来看,国外商业银行不仅服务类中间业务品和经济安全。缺点:第一,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多、规模大,而且,表外业务发展迅速,完全可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两类业务难以展开必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量体裁衣,适时地、有针对性要的竞争,具有明显的抑制性。第二,分业经营是地开展多种类型的表外业务。商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依托商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行也不能借助各家商业银行已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其转轨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原业务的发展。第三,时期的战略重点。各行以服务类的中间业务(如结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算、代保管、银行卡等)为基础,以代收代付业务2融合式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优点:同时经营银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的中间业务。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支持,促

1、代收代缴业务。

2、代理企业资信评价业务。

3、进,优势互补。第二,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银行自代理项目评估。

4、存款证明书。

5、企业银行远程身的风险。第三,混业经营是商行充分掌握企业的终端。

6、私人理财业务。

性:1在现行浮动区间内,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第四,实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无论三是开拓与资本市场关联的业务,积极组织资本市我国商行贷款定价的必要

进行贷款定价是必要的(有助于收益的提高及风险行混业经营,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在发展规模、业务范围、业务品种和业务收入上都场的回流资金,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相差甚远。高对表外业务的认识。动性、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实行全面风险监管,计算提取,不同的贷款种类提取的比例不同。首先,中间业务发展地区结构不平衡。东部沿海及

(三)商业银行应科学而合理地确定开展各项表外《核心指标》对这四类风险分别设计了监管指标。2,92年,财政部规定贷款呆账准备金按各类贷款开放城市发展迅速,西部及边远地区发展缓慢;大业务的路径选择 最后,《核心指标》有助于我们的监管技术逐步与年初余额的0.5%提取,从93年起每年增加0.1%,中城市发展较快,县级商业银行发展相对缓慢。

1、以提高服务为目的的表外业务。国际惯例接轨,其中的一些指标体现了国际银行业当新提取的呆账准备金和扣除经批准核销的呆帐其次,中间业务品种不均衡。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2以传统业务为基础,收取手续为目的的表外业务。监管的最新技术,比如风险迁徙、新资本协议中预损失外,按规定的税率补缴所得税和调节税,补税提供的中间业务,主要局限在结算性服务(结算、3、以渗透经济管理领域为目的的表外业务。期损失(EL)与非预期损失(UL)的概念。后的余额可结转下使用。信用卡等)和管理性服务(代保管、代理业务等)

4、以金融国际化为目标的表外业务。《核心指标》的基本定位 3,93年财政部颁布《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上,咨询性服务(财务顾问等)、表外业务(担保、25 表外业务有哪些风险?如何管理? 首先是替换原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规定,贷款呆账准备金自93年起按银行全部贷款承诺、衍生工具交易等)开展得较少或基本不存在,1、信用风险。

2、利率、汇率风险。

3、流动性风标和考核办法》,成为银行监管新的指标体系和标余额的0.6%全额提取。从94年起每年增加0.1%,而这些业务恰恰是国外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22 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分析

险。

4、清算风险。

5、经营风险。

6、法规风险。杆。直到历年转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余额达到年初贷

表外业务的危害 第二,《核心指标》不是现有指标的简单“汇编”,款余额的1%,从达到1%的起贷款呆账准备金

1、表外业务给监管当局的监管工作带来困难。它有自己的逻辑和层次,在三个层次上包括了四类按银行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

(一)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以衍生产品业务为代表的2、表外业务加大了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风险的两级指标。4,98年又作了修改:从98年起按年末贷款余额(不

新型表外业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6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第三,为银行监管提供参照系,在实际应用中单项含委托贷款和同业拆借放款)的1%差额提取普通

1、为防范金融风险而产生的对新型表外业务的需资产负债管理(也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现代指标不与监管措施直接挂钩,监管措施需要综合考准备金,当年核销的呆帐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求。

2、商业银行为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管理要求而产生的对以衍生产品业务为代表的新型表外业务的需求。

3、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谋求自身发展而引致的对以衍生产品业务为代表的表外业务的需求。

商业银行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安全、高效虑各项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对实际核呆比例超过1%的部分,当年应全额补提的资金经营管理模式。第四,在用途上,我们概括为“一套核心指标,多准备金。但缴纳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其含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各类资种监管用途”,也就是说,《核心指标》既可用于风5,01年,财政部颁布《金融企业呆帐准备金及体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的一种经营险评级也可用于风险预警,既可用于非现场监测分积呆帐核销办法》。扩大了计提呆帐准备金的范围,管理方式,以实现资产负债总量上平衡、结构上合析也可指导现场检查,既可针对单家机构分析也可规定了不同风险资产的计提比例,最低1%,最高理,从而达到最大盈利的目的。进行同质同类分析。100%,要求呆帐准备金应以原币分币计提。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以衍生产品为代表的新型表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核心指标》的特点 33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

外业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

2、结构对应的一是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

1、对银行的业务活动,从财务的角度实行监督,1、金融理论的发展 原则

3、组合效益的原则 办法》相比,在指标及标杆选择上有重大完善。新确保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财经纪律得到贯彻执

2、新技术的发展

3、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形成

4、金融市场的发展

以上三原则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负债增了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外汇敞口头行,保障银行资金和财产不受损失。

约束资产是基础;结构对应是条件;组合效益是目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损失率以及所

2、保证银行经营活动中合理开支的需要,促进银的。有迁徙类指标等13个指标,修改了授信集中度、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授信关联度、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

3、严格成本管理,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费用,用

率、核心资本充足率6个指标,并根据银行业改革好用活资金,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节流、开源)。成果和进度调整了部分指标值。

4、综合反映和监督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二是体现了风险监管的内在逻辑。首先衡量风险水盈利性的执行情况,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及时发平,然后分析风险迁徙,最后评估银行的风险抵御现问题,为银行的决策者提供制定银行自身发展战能力。略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发达的原因分析 2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的需求分析

(一)资产管理方法

1、计划体制和封闭经济环境下金融风险缺乏影响

1、资金总库法

2、资金转换法

3、管理科学法经济运行的基础,各类经济主体没有金融风险观

(二)负债管理方法 念,从而没有防范规避风险的制度需求,表外业务负债管理方法实际上就是讲银行筹资渠道的多样的产生与发展无从谈起。化。

2、计划经济体制下表外业务需求主体的经济行为

1、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2、发行债券。

3、三是覆盖了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领域和风险点。既

5、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异化,不构成对表外业务的实质需求;转轨时期商同业拆借。

4、向中央银行借款。

5、向国际市场借覆盖了信贷资产风险,也覆盖了非信贷资产风险;通过银行定期公布的财务报表,发现银行经营中的业银行行为的异化有所校正,但仍面临体制环境的款。既反映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也反映了市场和问题,以便决定是否继续向这家银行投资。约束。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的供给分析

1、资金缺口管理(Gap Management)

2、持续期

1、非市场金融机制的确立和运作,使商业银行丧(Duration)缺口管理

3、比例管理法 失了开展表外业务的能力。

2、金融市场建设滞后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构成市场基础约束。

3、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薄弱和商业银行科技手段落后对表外业务的供给产生技术约束。24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开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性

操作风险;既反映了各类风险的总体水平,又反映

6、便于国家对金融行业的宏观控制和管理,有利

了风险结构与波动性。于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四是引入“风险迁徙”概念,反映了风险的动态变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原化。从技术层面看,这种技术以五级分类为基础,因 同时又弥补了五级分类只能衡量风险静态水平的(一)资产负债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区别不足;从应用价值看,这类指标不仅可用于风险水

1、目的不同:前者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后者是促使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保持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

2、内容不同:前者归纳为三性原则,后者着重于

平的评价,也用于对风险变化的预警。此外,《核心指标》还体现了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及两道防线,并兼顾操作性和前瞻性。

与对策。资金的流动性与安全性 30 我国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意义

(一)发展表外业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手段不同:前者资金集中法,线性规划法,利

(一)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有助于中央银行和

(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率敏感性法,持续期管理,后者现场非现场检查,商业银行更为系统、全面地评价和把握贷款质量。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银行信用评级制度,早期预警系统,违规处理等

(二)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有助于商业银行建立

(三)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国际竞争力要求我国商业

4、对象不同:前者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身以及资产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呆帐准备金的计提和冲销制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运营全过程,后者只针对商业银行的一级法人而言 度。

(四)开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

5、理论基础不同:前者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后者以要。巴塞尔协议为主要内容为基础

(五)发展表外业务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二)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三)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有助于贷款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助于信贷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四)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有助于有关人员业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对策

1、资产负债管理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务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

(一)在政府的主导下创造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

2、两者在总体内容上有交叉之处。

(五)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可以加快银行信贷的市场化条件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原因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拓宽非现场监管的路子。

1、通过金融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运西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一般都具备比较

(六)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还有助于我国的银行机制,使我国商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严格的前提条件,即以盈利为目标、利率敏感、资行监管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正实现商业化,从而有效提高其开展表外业务的能本负债化。而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情况看,上述三个31 如何理解贷款风险分类与呆账准备金的关力。条件基本上都不具备。

2、通过改革,规范已有的金融市场,逐步建立期29 试述《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的内容和货、期权等新型金融市场,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开特点 展表外业务提供市场基础。

3、建立建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进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法律保障。

(二)商业银行从总体上努力提高开展表外业务的综合能力

1、商业银行要彻底转变认识,更新经营思想,以适应商业化经营的要求。

2、商业银行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机构设置,适应表外业务的专业化经营要求。

3、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科技投入,提高表外业务的科技含量。

4、商业银行要注重新型金融人才的陪养,从而满足表外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5、商业银行要加强表外业务知识的培训,从而提

1、贷款分类是计提和评估呆帐准备金的基础;而计提和评估呆帐准备金的充足性是贷款分类的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总结 篇2

下一阶段复习,与其说是教师如何安排复习的问题,倒不如说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问题。市质检已经结束,通过前阶段的复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已经历了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在下一阶段,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如果我们的措施得法就能促其发生质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据此,我们拟定如下工作思路。

一、在分析反思中复习

在市质检成绩上纠缠不休是无益的。成绩好的,不一定就能带来正面效应;成绩差的,不一定就是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分析。不好的分析,带给师生的可能更多的是压力和阴影;好的分析,带来的将是动力和信心。此时成绩的重要意义在于:师生均能从成绩中读出信心、读出动力、读出目标、读出高效复习的途径。因此,下阶段复习第一步工作可以归结为三个词。

1. 分析。

A.共性分析和特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B.知识和能力结构分析,明晰努力方向。C.方法论分析,及时调整教法和学法。

2. 反思。

也谓返思。对教法、学法、知识、能力进行全方位扫描,从而达到温故知新、梳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 定位。

A.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和能力现状进行理想目标定位。过高的定位不利于确立自信心,过低的目标无助于激发学习动力。B.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学习目标定位。帮助学生寻找复习目标的最佳着眼点是“省时”“高效”复习理念的要求,也是这一阶段复习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抓住关键,懂得放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复习轨道。C.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制订目标明确、容易操作的复习计划,使对自己的定位变成可以操作的具体目标。

以上认识的核心是,通过老师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就可能找到最优复习的途径。为此,特拟如下工作:(1)召开全体高三年教师参加的学情分析会议,商讨复习方案。(2)班主任组织班级学情分析会议,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分析定位。(3)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4)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4)组织最后冲刺阶段复习方法讲座。

二、在思维训练中复习

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教师的任务就是设法引导、培养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高考成功的重要因素,题海战术、被动碰运气式的反复操练不仅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思维训练应该是构成这一阶段复习的主线,下阶段课堂教学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1)引导促进学生进行思维重组,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2)引导促进学生构建学科思维能力,从而具备在高考中应对各种新情境、新变化的能力。(3)引导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这是顺应高考“能力立意”的基本要求。(4)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形成稳定的解题思维方法,从而从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

为了实现以上复习目标,在管理和教学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精讲的原则。忌“满堂灌”———剥夺学生的自主思维。(2)精练的原则。忌“满堂练”———侵占学生的思维空间。(3)对症训练原则。忌“放牧式”———浪费思维训练的宝贵时间。(4)层次性原则。忌“一锅煮”———低层次的训练模式。(5)针对性原则。忌“瞎子摸象”———盲目无序的训练模式。(6)平衡性原则。忌“强取豪夺”———以榨取其他学科生命为代价维持本学科的生命空间,最终将得不偿失。

三、按照心理学规律科学安排复习

面向高考,复习能使学生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因而,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我们有必要按照心理学的规律科学安排下阶段的复习。

1. 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原理安排复习。

艾宾浩斯曲线至少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1)遗忘往往是立刻发生的,而且此时遗忘率最高。在课堂设计中,要强调及时练习和小结的重要性。(2)对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内容,经常性地记一记比集中记忆效果要好。但在有意义的概念形成的学习中,以及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形成规律的学习中,集中练习的效果更好。所以,我们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对于识记性的知识点,要采取间时复习的方法,而对要形成技能技巧的知识点,则需要采用集中讲练的复习方法。(3)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逐渐减慢,甚至有终生记忆。也就是说,当复习强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需要再做过多的重复复习。搞题海战术,一是会把学生的身体拖垮,二是会让学生对这样的复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反而会削弱复习效果。“剩饭炒三次,狗都不闻”,对翻来覆去的重复复习,学生怎么会不反感呢?

2. 科学调节,以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年高考时大多数考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因此缓解过分的紧张、克服高度焦虑,几乎是每位考生都需要做的心理调整。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放松。心理学家认为,有紧迫感才能提高效率,有兴奋感才能迎接挑战。只有保持适度紧张和兴奋,才是上考场的最佳心理状态。

因此,下阶段的复习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状态安排,主要工作有:(1)控制考试的频率。过多的考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甚至增加失败感,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但复习还是需要用考试评价复习效果的,也需要用考试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如果考试得法,学生就会在考试中由于应激作用而神经兴奋,产生比较大的能量,提高应对能力。因此,每一次考试都要精心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是否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2)加强常规管理,监督学生调整作息时间。让学生做到既不过度紧张,又不过度放松,保持适度的紧张兴奋。(3)组织专题讲座,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4)细化管理,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心理的任何变化,并及时疏导诊治。(5)组织考法专题讲座。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篇3

3.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二、设立中央银行的客观必要性 1.政府融资的要求

2.统一银行券发行的要求

首先,银行券的流通范围依据发行银行的实力、资信状况、经营状况和分支机构设置状况而不同,一些中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流通范围非常有限,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银行林立,竞争加剧,难免发生恶意挤兑的情况。

第三,银行券种类过多,给银行、企业间的交易与支付带来困难,使得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一旦某种银行券不能兑现,造成的连锁反应危害极大。

第四,商业银行独自发行的银行券,往往发行数量过多、准备金不足;或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兑现困难,从而引发信用危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3.统一票据交换、清算的要求 4.最后贷款人的要求 5.金融监管的要求

三 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问题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的问题 4.关于金融业稳健运行的问题 5.关于政府融资的问题

四、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从业务活动来看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是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具有银行固有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 有特殊性:

地位 ——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经营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

经营对象——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 业务范围——特有的业务权利 业务特点——存款不支付利息

资产特点 ——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二)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来看: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和一般的行政机关不同: 调控手段——侧重经济手段 调控过程——分层、间接实现

有一定的独立性——受政府制约又独立于政府

五、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及其表现

(一)发行的银行

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成为央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货币发行的垄断程度

1.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2.最低限度的竞争性发行。3.完全自由发行

(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

1.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2.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3.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具体体现:

1.代理国库(接受国库存款、为国库办理支付和结算、为国库代收税款、办理公债的认购、推销、还本、付息等)

2.向政府提供信用(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透支、)(购买公债 :一级市场上购买、二级市场上购买)、(对商业银行的政府债券抵押贷款)

3.政府经济顾问,向政府提供国内外货币政策和金融事务的技术性建议。4.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6、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三)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2.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3.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具体表现:

1.集中存款准备金

目的:

首先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其次是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最后,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2.最后贷款人作用:

1)当个别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提供贷款,防止挤兑和信用危机。2)增加金融机构的短期头寸的调剂渠道。3)调节银行信用货币供给。3.票据的交换和清算

六 中央银行的扩展(在现代的发展)发行的银行职能

早期:集中垄断银行券的统一发行;

现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银行的银行职能

早期:集中存款准备金、作为最后贷款人和组织银行间支付清算;

现代: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已作为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社会信用量的重要手段。

组织、参与、管理支付清算已上升为央行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

政府的银行职能

早期: 政府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以及根据政府安排代为筹集资金。现代:央行代理国库业务量大大增加

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监管重点是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

七、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情况: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代表:苏联、1983年以前的中国9+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代表:新加坡、香港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 这种中央银行制度一般与区域性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

八.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半国有化的中央银行

(三)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四)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九、央银行为甚么要有独立性?为甚么是相对的?P42-43 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3.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有所不同 4.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能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某项决策和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损失

5.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还可以使中央银行和分支机构全面、准确、及时第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而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 为甚么是相对的p43

十、货币的种类:

经济发行: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财政发行 :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渠道:

再贴现、发放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黄金和外汇等 原则:

1、垄断发行

便于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节货币流通。

有利于加强央行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的得到发行收益。

2、信用保证原则

用黄金或有价证券作保证,保证央行发行,维护通货稳定。

3、弹性原则

发行量要适度,不能过多或过少,但具有一定的弹性区间。

十、发行央行债券的业务特点及发行央债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P88 特点:

期限较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进入宏观调控而发行 主动负债业务;

央行负债总量不变,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对商行:减少了可贷资金量。

对央行:直接减少了基础货币量,等同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更具有市场化、灵活性的优势。

十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P72和资产业务P100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发行央债和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 再贴现和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国际储备业务

央行要不要有自己的资本P92-93

十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 1.相同: 1)融资效果相同。

2)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相同。3)目的相同。

不以盈利为目的,都是央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不同:

1)依据不同。2)流动性不同。3)收益形式不同。

4)对经济、金融环境要求不同。央行买卖证券方式有两种:

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 现券交易:

买断 卖断 回购:

正回购 逆回购

十三、国际储备概念: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币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稳定性

国际储备种类有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及其创设的特别提款权

十四、支付体系的构成

1.支付服务组织

央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 支付清算组织 2.支付工具

票据 银行卡 电子支付 3.支付系统 4.法规与制度

实时全额结算RTGS的优点:高效 安全P135 1)实时 全额

2)最低结算时隔

3)支付指令排序安排,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4)不可变更指令,有助于流动性管理

十五、支付清算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有何重要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通过提供清算服务,掌握全社会的金融状况和资金运动趋势,有助于正确制定货币政策,增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其次灵活高效的清算体系是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第三,灵活高效的清算体系有助于增强货币市场流动性,提高央行货币操作的效果。第四,央行通过提供高效的清算服务,减少在途资金。第五,央行往往提供透支便利,维持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时全额清算:在营业日系统运行期间的任何时刻都可以进行,即支付指令随时发送随时处理。

十六、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重要意义

1)及时了解掌握国家财政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2)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集中和分配效率; 3)增加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 4)降低成本、节约人力物力; 5)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国库日常收付和预算资金转移的监督,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

十七、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三级汇总P173-175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汇总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汇总的其他金融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并表原理:对应项目相互冲抵 相同项目数据相加 其他项目分列

十八、通缩通胀的弊端ppt第七章46-47张 通货膨胀主要弊端有:

第一,造成社会分配不公;

第二,造成价格信号失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三,造成借贷风险增加,资金融通关系无法正常进行; 第四,严重的通货膨胀将导致货币体系崩溃。通货紧缩的主要弊端:

第一,造成物价下跌和萧条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物价下跌的预期,将使经济难以摆脱萧条;

第二,造成社会分配不公,不利于债务人,而有利于债权人;

第三,很容易造成债务人破产和债权人无法收回债权,不良债权的增加,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

第四,实际利率并不相应降低,造成中央银行降低利息率的货币政策失灵。

十九、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变量P189 PPT第七章13-19张

小结:货币供应量既不完全是外生的,也不完全是内生的,而是由经济体系内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中央银行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二十、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P216-227 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的特点 优点:

力度大、速度快、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缺点:

1.缺乏弹性。

2.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的不稳定。3.对小银行影响更为不利

再贴现政策 优点:

1.可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2.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既可调总量又可调结构。

局限性:

1.并不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理想工具。首先,主动权不完全在央行手中。其次,再贴现率高低幅度有限。

2.调整再贴现率的宣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取向。

3.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

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不会像存

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4.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

5.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

缺点:

1.操作细微、技术性强,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

2.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

二十一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及其含义P228-230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涵义: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四、优惠利率 其他政策工具

一、直接信用控制

二、间接信用控制

一、直接信用控制

涵义: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等。

(一)利率控制

又称为利率管制,指央行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存款利率上限进行限定,抑制金融机构滥用高利率作为谋求资金来源的竞争手段。

(二)信用配额管理

涵义:就是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其对整个信用规模的控制。

(三)流动性比率管理

涵义: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也是限制信用扩张的直接管制措施之一。

(四)直接干预/直接行动

涵义:直接干预也称为直接行动,指央行以“银行的银行”的身份,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

直接干预的方式有:直接限制放款的额度;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吸收;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明确规定各家银行的放款或投资范围,以及放款方针等。

(五)特种存款

指央行在特殊情况下(如剧烈通胀),规定银行在进行贷款时必须提留坏帐特别准备金。

间接信用控制 三个条件:中央银行在该国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地位;该国的道德水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较强;中央银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力和手段。1道义劝告 2.窗口指导 3.金融检查 4.公开宣传

二十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分别有哪些,如何选择?

最终目标: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 操作指标:准备金、基础货币

二十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优缺点: 1.利率

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

第一,利率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出货币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利率是信贷成本的可靠指标。

第二,利率是货币当局能够迅速施加影响与控制的金融变量。第三,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第四,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相关性高。缺点:

第一,引发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太多,容易误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节方向或调节力度。

第二,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是名义利率,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的是预期实际利率,而预期实际利率很难准确计量。

第三,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依赖于市场主体对经济收益变动的敏感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2.货币供应量 优点:

1)与 经济目标有紧密的关系。2)货币供应的可控性。

3)货币供应量的增或减与货币政策的松或紧,存在正相关关系,变动方向一致,便于中央银行观察与操作。

4)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缺点:首先,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应量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化,后者受控因素非中央银行完全可以控制。其次,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第三,货币供应量还有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

二十四、货币政策的内外(作用)时滞及其效果的检测ppt第九章20-23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一)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1、认识时滞 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认识时滞存在的两个原因:一是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客观、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2、决策时滞。决策时滞是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新的政策也需要耗费时间。

时滞长短取决于对各种信息资料占有程度、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中央银行决策水平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时间。

1、操作时滞。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对操作指标、中间指标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以及金融市场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敏感程度。

2、市场时滞。即从中间变量发生反应到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取决于: 一货币政策手段的种类

二社会公众的敏感变动和认可度 三是中央银行决策水平较高 货币政策的效果检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使用一些指标来进行分析、判断货币政策的效果。

★以中央银行为主体、按内部效应(中介变量对政策工具操作的反应)和外部效应(目标变量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划分,货币政策的效果检验指标可分为两段。

(一)外部效应指标

1.反映总体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

⑴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数。

⑵ 失业率。

⑶ 国际收支概况。

2.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

⑴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⑵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⑶ 消费物价指数。

⑷ 批发物价指数。

——体现了政策目标对中介目标的反应程度

(二)内部效应指标——体现了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对政策工具操作的反应程度

1.反映货币供给数量及结构变化的指标 1)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反映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增量的变动情况 2)货币供应结构比率 M0/M1 M1/M2 ——反映在时期内货币供应量结构的变动情况 2.反映币值情况的指标 1)货币购买力指数

货币购买力:每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货币购买力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同一货币购买商品、支付劳务费等能力的相对指标,即单位货币的币值。

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 2)货币贬值率

货币贬值率=1-货币购买力指数

二十五、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与发展 1984年以前——没有也无需监管

1984年以后——单元金融监管体制。

1992:设立证监会,负责证券市场交易监管,央行负责审批和管理证券经营机构。1998年证监会既负责市场监管又负责审批、管理经营机构。1998年设立保监会

金融监管变为单线多元监管体系

2003年银监会成立履行原来央行履行的监管职责,统一监管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二

十六、金融监管的内容(三道防线)P271 一是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预防性监管; 二是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

三是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由货币当局在非常状态下所提供的紧急救助。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

二十七、金融监管的体制分类P262

(一)多元监管体制 多元:即根据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由不同监管机构实行监管

1、双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美国模式)特点:

(根据银行获得注册的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中央和地方两级均拥有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权,即所谓的“双线”格局;同时每级又有若干个金融机构共同来完成监管任务。

双线多头

适用于地域辽阔、金融机构多而且情况差别大,或政治经济结构比较分散的联邦制国家。优点:

能较好地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防止金融权力过分集中

因地制宜地选择监管部门,有利于金融监管专业化,提高对金融业务服务的能力。缺点:

管理机构交叉重叠容易造成重复检查和监督,影响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开展;

金融法规不统一,使不法的金融机构易钻监管的空子 加剧金融领域的矛盾和混乱;

降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效率。

2.单线多元式的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权利集中于中央一级,形成管理上的“单线”格局。但在中央一级是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共同来负责,形成所谓“多元”格局。单线多元 优点:

有利于金融体系的集中统一和监管效率的提高,但需要各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从德国、日本和法国的实践来看,人们习惯和赞成各权力机构相互制约和平衡,金融管理部门之间配合是默契的富有成效的。

然而,在不善于合作与法制不健全的国家里这种体制难以有效运行,也存在如机构重叠、重复监管等问题。

(二)单元金融监管模式

即集中金融监管模式。有单一的监管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也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将整个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的体制。

优点:金融管理集中,金融法规统一,金融机构不容易钻监管的空子;克服其他模式的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弊端;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缺点:但是,这种体制易于使金融管理部门养成官僚化作风,滋生腐败。

二十八、金融风险和预防性管理的内容P271-273

二十九、金融稳定概念,三大支柱,基本框架及如何构建金融网?

金融稳定概念P414

三大支柱P416

基本框架P416

如何构建金融网 P418-419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复习题 篇4

供金融双学位使用

一、名词解释

审贷分离制度信贷政策贷款风险度(公式表达)担保贷款信用风险审贷分离个人住房贷款 贷款展期贷款公开授信

二、比较题

1、贷款授权管理与授信管理

2、信用贷款、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与保证贷款

3、一般准备与专项准备

4、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分析

5、流动资金贷款与固定资产贷款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改正并简要说明理由。)

1、有资格没有能力的保证为不合法保证。

2、我国规定,只要是商业票据,银行即可办理贴现,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3、贷款风险分类实际上就是在为客户信用评级。

4、在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时,银行将为其发放临时贷款。

5、银行在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时,财务因素比非财务因素更重要。

四、简答题

1、简述五类贷款及其相应特点。

2、简述资信调查的内容。

3、商业银行如何选择贷款抵、质押物?

4、简述我国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目标和标准。

5、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7、贷款风险分类时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8、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有哪些局限性?

9、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能力从哪些方面考察?

10、举例说明商业银行贷款的道德风险。

11、试比较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12、根据《贷款通则》,借款人为法人的,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3、银行在分析企业存货与应收账款帐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建立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2、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卡消费信贷风险。

六、综合分析

(一)商业银行向一家企业发放了一笔抵押贷款,抵押品是企业的办公楼。但是由于经营不善,目前该企业已无法正常支付银行本息,正面临清盘。银行对清盘结果的估计是,企业未还贷款本息中,至少有65%能获得补偿,但最多不超过85%,用拆分法对该笔贷款进行分类。

(二)A公司向B银行申请一笔5年期的按揭贷款240万元,用于购置商场,贷款按月分期偿还。物业购置价为320万元,但由于其经营不善,一年零三个月后,借款人再也无法按时归还每月的本息,导致银行逾期贷款本金余额198万元。现借款人已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正申请破产倒闭。银行在诉诸法律程序后取得该商场的所有权,并对其进行了拍卖,结果拍卖价为150万元,拍卖费用为30万元。

1、笔贷款的抵押率为多少?

2、对198万元的贷款余额进行分类,并说

明理由。

(三)某地商业银行A与贸易公司B签订了一笔300万、一年期的借款合同,抵押品为B的一座位于闹市区的估价约为400万的办公楼,并在抵押合同中规定,若贷款到期后,B不能按期偿还A贷款本息时,银行A有权以物抵债,将办公楼转归所有。贷款到期后,由于各种原因,B不能按期还款,A要求B将楼转给A,但由于此办公楼在贷款期间,大幅升值,B不同意直接将楼转给A,于是A将B告到法院。

请你分析:

1、银行会拿到办公楼吗?为什么?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什么水永远用不完下一篇:初一数学知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