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2024-07-11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共14篇)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篇1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思品课的教育功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关、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用心做,才可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在设计中,有以下优点:

1、导课接地气。导课是为了引出课题,素材的选取不要太“高大上”,让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因此我选取的素材是大家都熟悉的电梯按钮:“电梯里除了传统的纵向排列按钮外,为什么要有高度较低的横向排列按钮呢?为什么电梯四周要安装反光不锈钢板或镜子?”学生回答有:整理仪容仪表的、为残疾人和孩子准备的、扩大视觉空间的、防止有些人在狭小范围内的紧张感的,等等。无论他们回答哪一种,我都表示赞同,因为他们都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所以很自然的引出课题。

2、教材要整合。如果按照教材编写顺序讲,这节课总觉得讲不顺,因此我将内容调整为“如何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以及“怎样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两部分,使逻辑更严密。

3、素材生活化。本节课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因此素材的选取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我以前的板书有点乱,我那天讲课时的板书很工整,我说“老师今后要把板书写好,让每位同学都能看懂看清楚。因为老师要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问题。”学生当时就给我掌声以鼓励。(现在我每节课的板书都很工整)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篇2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

1.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2. 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能力为向导,以实践为基础,率先推出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让学生选择发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换位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备课

教师提出上课内容,让学生去备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让学生讲课,教师听课,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位”.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教师备课的辛勤,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例如,学习“小儿腹泻”这一章节时,我先给出一个典型病例,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请就此病例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做出诊断,提出诊断依据;(2)请阐述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3)病毒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有何不同?(4)如何区分重型腹泻与轻型腹泻?(5)怎样鉴别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与菌痢?(6)下一步应做哪些检查?(7)如何为该患儿制订治疗方案?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自学寻找答案并分组讨论,利用所准备的资料去备课书写教案,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让学生讲课,教师听课,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位”.这样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了.

2. 教师精讲,归纳总结

教师在进行上述环节之后要把教材内容做着重精讲,并针对学生讨论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对本专业知识钻研较深的特长,适当地补充讲授,亦可再举一些临床上误诊、误治的实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少走弯路.另外,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当前的一些新进展、新方法,拓宽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地中海贫血”这一疾病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活化治疗等领域科研新进展,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三、体会和思考

1. 换位教学法具有的优势

换位教学法与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先从问题着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体会教师备课的辛勤,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理解,有利于改善课堂纪律.(3)围绕临床问题综合了解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医学体系,符合医学的整体原则.(4)通过典型的病例及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自己思维、自己查找有关资料去完成,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5)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并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6)教师的补授、总结和拓展,有利于拓宽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增加学生对课本以外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探求.

2. 换位教学法的条件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预习本节课的内容,还必须把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如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复习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分组讨论时能密切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获得完整的医学体系.

(2)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有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要能合理应用其教学方法.教师在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在吃透教材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并组织好课堂教学,随时都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能做出准确、精简而又全面地总结.另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此领域当前的一些新进展、新方法,以拓宽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于传统的教育方法根深蒂固,学生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的自我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较差.

(2)时间不足.

由于医学生所学课程普遍较多,加上目前很多课程都要精简,学生缺乏自学与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开展换位教学,教师必需收集临床病例并按教学大纲设计出让学生自学的问题,这都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中专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难免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篇3

“老师,学生会干部检查时有时候还说脏话,我们要回敬他们,就会被扣分!可气人啦!”

“他们骂人是他们不对,你们记下来,上报学生科,让学校处理。不能因为别人犯了错,我们就以牙还牙。”我说。

“老师,我们向你解释一下昨天晚上的事:昨晚团委干部进咱班检查时,嘴里嚼着泡泡糖,这是对咱们的不尊重。我们与她理论,她还不认错!”

“人家去检查你们,不是你们检查她。你们理论一个小时赢得尊重了吗?吵赢了就能让对方口服心服吗?”

清明节后的第一个晚自习,为了准备晚上的班会,我下午四点就到了学校。刚到办公室不久,一个叫“Fq”的同学来找我。

“老师,我想课余做个兼职,您看行不行?”

“为什么想做兼职,能不能说说原因?”

“昨天逛街,我不小心把生活费弄丢了。我丢过一个手机,这次又丢了生活费,再加上我妈妈前天眼睛被挂伤了,我实在不忍心再向妈妈要钱。”

能以责人之心责己,这姑娘不错。“我先借给你点吧,大忙我帮不上,帮个小忙,应应急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用了,我一个老同学来看我,我向她借了100元生活费。我想做兼职挣了钱再还她。工作我已经找好了,去商场一个小餐馆做个服务员,是‘Ym帮我介绍的。之前也有个同学在这家餐馆兼职,‘Ym也认识老板,就帮我介绍了一下。还有一个抄写的工作,让先交200元押金。但‘Ym不赞成,她说我们是打工挣钱的,还没有干,就先让交押金,不可靠。”

真没想到‘Ym这么古道热肠,能主动帮助同学。班会主题,突然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开班会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善良会有附加值。

我接着说,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农村姑娘阿雪,她和我们班同学的年纪差不多。阿雪在北京一条繁华街边开办了一个小小的报刊亭,她发现每天来问路的人络绎不绝。她是个善良的姑娘,见不得别人失望离开,于是她找来北京市地图,研究熟悉各条街巷。每晚她关了店门,也特意骑车到处转转,熟悉大街小巷、学校、商店,争取能为问路者帮上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阿雪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成了“地理通”,方圆几公里内的车站、医院、饭店,她都能准确地说出具体方位。向她问路的人往往是焦急而来,欣喜而去。后来她索性挂出了“免费问路”的招牌。

无心插柳柳成荫。阿雪逐渐发现,来问路的人大多会顺便买一份报刊。

有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每天下班后都来买报刊。这天下大雨,他依然来了。

阿雪说:“你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吧?”

小伙子笑了笑说:“是的,我们公司就在东边那座大楼。”

阿雪一听就明白了,说:“谢谢你每天来照顾我的生意。我知道,在那栋大楼门口,就有一个报刊亭。”

小伙子说:“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阿雪一愣。小伙子解释说:“半年前,我来这里应聘工作,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走。因为是第一天面试,如果迟到可就糟糕了,就在我焦急万分时,看见了你的‘免费问路招牌,就像黑暗中看见了光明。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就不会被聘用了。”

因为热心给人指路,阿雪还收获了爱情。

一天,一位骑三轮车的小伙子带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急急忙忙来问路:“你好,请问儿童医院怎么走?这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吃了奶奶的降压药。”

“你最好打车去西边的儿童医院,别耽误时间,小心孩子会有危险。”

小伙子将三轮车寄存在阿雪这里,急忙抱着孩子打车走了。

小伙子再来取车时,千恩万谢,说孩子已经脱离危险,两个人聊了很久。后来情人节这天,小伙子竟然送给阿雪一束玫瑰。小伙子说:“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吗?”

阿雪脸红了:“可是你都有儿子了……”

小伙子大笑:“那是我姐姐的孩子!”

除了爱情,阿雪的热心还为她赢得了一份崭新的事业。

一天下大雪,有个穿西服的中年男子焦急地来问:“小姑娘,请……请问附近哪里有卫生间?”中年人有些不好意思。

阿雪立刻热情地说:“您往东走半里,过了地下通道,再往西走一里,然后往北,进胡同就到了。”

中年人一听,面露难色:“哎呀,太远了。我闹肚子,急得很,有近点的吗?”

阿雪见他实在着急,于是说:“近的也有。你拿着这本杂志,去街对面那家研究院。门卫要是问你,你就说是报刊亭来送杂志的。”中年人接过杂志,一路小跑而去。

不久中年人回来了,连连称谢。过了些天,中年人开车过来,笑道:“姑娘,愿意去我的公司上班吗?我看你很适合做前台接待。我的公司待遇不错,工作环境也好,比卖报刊舒服多了。”

阿雪搓搓冻红的手说:“您对我太好了,我只是为您指过一次路……”

我见大家都沉浸在故事里就趁热打铁往下讲:“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脆弱的时候,因为心地善良、愿意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个叫阿雪的农村小姑娘在北京不仅收获了爱情,而且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事事先为他人着想?

前几天一个同学给我留言:‘老师,我觉得咱班某些同学很过分。上次一个学生会干部到咱班检查,不小心把咱班一个女生的玩具给碰掉了。学生会干部一直说对不起,还赶紧弯腰去捡。咱班同学不仅没一个帮忙的,人家检查完快走出教室了,那个女生发现地上还有一个,就让人家再回来,把最后一个也捡起来。

这不是得理不饶人嘛?如果你不小心碰掉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也这么对你,你心里难受不难受?人家又不是故意的,还道了歉。自己捡起来就不行吗?

还有给手机充电的问题,有的同学自己手机充满了电,不拔充电器,留下占位,别人给拔下来或者借用充电,她还不高兴,更有甚者因此发生口角。占位,合适吗?这是学校为了方便全班同学准备的,不是给某一个人的。我不希望再在咱班看到这种现象发生。当然,我也听说,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手机充满了电,就直接拔下来,把自己的手机插上充电,连个招呼都不打。为什么不能讲礼貌一些,给别人打个招呼呢?先给别人说一声,你充一会再给她插上,都是同学,她会不同意吗?”

我接着讲道:“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材料,说的是日本人的厕所文化。日本人的厕所非常干净、卫生,这源于他们每个人都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每个上厕所的人,都会收拾干净再走,给后来人留下一个干净的空间。国外一些人家或店铺会把自己不用的旧物打理干净,放在门外,让收入低的人拿走使用。”

“我们呢?能否做到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主动保持周围环境卫生,不往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寝室里随手扔垃圾?教室、寝室是我们自己生活的环境,保持环境卫生正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表现。同学们都是小姑娘,外表都是漂漂亮亮的,教室、寝室却脏得不成样子,这可有损你们的美女形象!”

我继续讲道:“清明节咱班一个同学打电话,说皮肤过敏,想请两天假,在家看一看再来学校。还说,我要不相信的话,她就拍个照片发过来让我看看。你们说,如果你们是班主任,是让她发还是不发呢?”

“我选择的是不让她发。如果我让她发,说明我不相信她,这有可能对她的内心造成伤害。换位思考,我肯定也不希望别人怀疑我。再者,我觉得同学们不会骗我。”

我想让学生们明白,谎言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却没有大小之分。一个谎言,往往要用几个甚至几十个谎言来掩盖。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谎话连篇的人共事、交朋友。

古往今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都是基本的道德教谕。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说着意思大致相同的话语。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过程,它既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也是自我学习的好方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全面地考虑问题,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既可以防止主观片面,又容易产生宽容态度,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班级之中,只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才可能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对于班主任、班干部来说,这也是管理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中,假如每一个同学都能换位思考、与人为善,都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减少许多烦恼,我们的校园生活也会增加更多亮色。

最后,我郑重地告诉大家:同学一场,相识虽易,相处不易,且行且珍惜。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篇4

天津市大港区小王庄中学 路秋环 天津市大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郭瑞芬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

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情景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起外号

(活动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 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班级里有这种现象吗?

※ 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 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二)授新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一)

《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情景活动二: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

结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2)将心比心,宽以待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二)

情景活动三:讲故事(马和驴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结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别人的好与坏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3)设身处地,善解人意(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三)

情景活动四:就“车上的和车下的”、“管鲍之交”谈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社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是建立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难免犯错,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以宽容的心去面对,去谅解对方,或许会意外地收获一份真挚的友谊。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谅解,而谅解更是一种爱护,一种宽容。

师生进一步讨论: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谅解的?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情景活动五:在辨别中学会选择(设置三个情景,学生分析交流)

(4)换位思考的要求: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5)换位思考的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6)换位思考拓展运用——态度换位

变“挑剔”为“欣赏”;变“计较”为“宽容”;即: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四)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篇5

有时候,好心不一定会有好报。师生探讨:好心没好报?为什么?

引导——我就听过一些好心没好报、好心办错事的事例

1、《一位妈妈的委屈》(“为了孩子专心读书,我什么家务活都没让他沾,连他喝的水都是我倒好了端给他的;为了节省他的外出时间,哪怕一本练习册、一支笔、一包纸巾都是我替他买的。他不仅不感谢,还怨我管得太多„„”)

2、《给仙人掌喝牛奶》(一个小女孩为了使心爱的仙人掌“快高长大”,每天把自己的牛奶剩下一半给仙人掌喝,可是,过了半个多月,仙人掌却变黄、发烂了„„)

引导——你是否也有过“好心没好报”的经历?你有过对别人好心,对方却不领情、不给好报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何感受?或者,别人是否对你有过“好心办坏事”、指责你“不领情”的经历?当时,你有何感受?

小结—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就多一种理解。换个角度再来看自己的“好心”,也许会发现对别人来说,那并不是好心,那么,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不领情”了,因此会少了许多委屈和抱怨。(也会在别人对自己“好心办坏事”时不耿耿于怀于坏事,而会更多看到其“好心”。)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过渡—如何理解他人呢?

点题—善于换位思考,好心才不会没好报。

3、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实际就是换位思考,对别人的苦衷要能体谅,对自己的言行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学校、社会、家庭的角度分析)

活动一 你最看重什么?(分数、成绩等)那成绩出来了,你看他们几个„„(点击事例一)

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

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出示温馨提醒: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别人的需要,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终身的遗憾。学会理解他人。(板书)

活动二 王同学最近比较烦,他烦什么呢?(点击事例二)

中学生小王家楼上姓冯的住户,养了只狗。夜晚经常狂叫,扰得四邻不安。狗的主人在小区里溜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邻居多次与冯某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喜欢狗,我也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养狗这一现象?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些什么?

温馨提醒:当我们行使权利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板书)

活动三 学农回来后,小乔困惑了,你能帮她吗?(击事例三)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温馨提醒: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小乔被疏远是因为她只顾自己,对其他的同学都漠不关心,想得到别人的关照,首先就应去关心、帮助别人。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真诚帮助)。(板书)

小结:关心、尊重、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处处站在别人角度考虑,体验他人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设计意图:还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情景,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律的角度阐释关心、尊重、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4、时下常听人感叹“好心没好报”,这不,就有一个“好心办坏事”的小姑娘。(点击事例)

有个小姑娘种了一盆长了花骨朵的仙人球。她很想早点知道这花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每天早上都给它浇水,有时还偷偷地把自己的牛奶也倒给它喝。可是,花骨朵不仅没有张开他的笑颜,连原本水灵灵的仙人球也变得黄不拉肌的。一天早上,当小姑娘再去浇水时,发现仙人球的底部已经发烂了。想想看:小姑娘的一番辛苦怎么就得不到回报呢?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做着相类似的事情呢? 温馨提醒: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自作多情!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对待别人,是将心比心!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用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待别人,是理解至上!

小结: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使学生领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5、用一用环节学生小品表演或讨论

《母亲的“管教”》假如你是他的母亲,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心目中的儿子形象是如何的?如你是他的老师,你希望他成为怎样的学生?之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情景剧形式活泼,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情景中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如何进行换位思考,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父母关爱子女是本能。何必等到“养儿方知父母恩”,学会换位思考,你可以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那殷殷的关切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中的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入相关角色,产生真实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站在老师和父母的立场看问题,体会“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关切之情。

二、理解之上 善待他人(板书)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大到国家、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这样。下面介绍一个个人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管鲍之交”故事:

阅读后思考一个问题:你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为什么?(因为人总难免犯错误,这是总希望得到朋友的谅解。)

引导学生对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不体谅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样的结果?让部分学生谈谈体会,全班交流。情境体验:懂得体谅!

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探讨:站在失主的立场上,你认为最体谅和理解失主的做法是什么?

教师小结: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是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8页的填空。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 篇6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南昌县黄马中学 梁启明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我主要从以下五个内容来进行阐述:

一、本课题的特点: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是八年级思品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本框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领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四、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大约3分钟)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p103“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二)、讲授新课即感受新知(分为八个活动板块):(35分钟左右)活动一:七嘴八舌

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p105案例,请同学们结合本班或本校中给别人 “起侮辱性绰号”和“被别人捉弄”的两种现象,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得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活动二:回归生活

利用课件出示课本p106案例“小乔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得出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在该活动中利用课件出示案例使学生多角度来理解要善待他人,理解他人,别人才能善待自己,理解自己。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三:自由讨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这107“管鲍之交的故事”与“小蓉和妈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利用课件展示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情景中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活动四:感受生活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生活中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图片和名人名言,加以教师的解说词,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要善待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与升华。活动五:火眼金睛 课本p108 要求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用一种接纳、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我设计了“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什么优点,具体表现是什么”这一环节,通过屏幕展示后,学生可以依据展示的内容进行活动,使学生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该活动。从而在活动中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懂得如何欣赏他人。达到与人为善的更高要求。活动六:方法介绍

我出示欣赏别人的一些方法和技能都有哪些?让学生自行讨论总结,然后我进行小结,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欣赏别人的一些方法和技能都有哪些,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与理解。活动七:新课小结

我用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做新课小结,结束课堂教学。

活动八:身体力行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下作业题目,使学生清晰知道自己应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五、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创设情境并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的配以图片、动画、音乐、名人名言等资源使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六、预设性解决方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 篇7

语文阅读中的“换位”不能有任何限制, 而应该是多角度, 全方位的, 包括读者与主要人物之间、读者与次要人物之间、读者与四周环境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等等各个角度的换位。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 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 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 我便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是最让你感动的?并请谈谈原因。”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换位思考”的大门。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做一个引导者,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 我试着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 并意外地发现这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因为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 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 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 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 为其换位, 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斑羚飞渡》, 学生没见过斑羚, 也不知道“伤心崖”有多危险。许多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觉得很难懂, 针对这些情况, 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为学生理解主旨提供帮助:

1. 搜集各个年龄段的斑羚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斑羚们有嬉戏的、吃草的、迁移的……让学生对原本一无所知的斑羚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将“斑羚飞渡”场景制成Flash动画。

在光辉的彩虹下, 深不可测的“伤心崖”上, 一只半大斑羚快速助跑后跃出悬崖, 后面一只老斑羚随即头一钩也蹿跃出去, 在空中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震撼人心的对接。小斑羚成功到达对面山崖上, 老斑羚则无声无息地坠落崖底。这个Flash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故事, 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观看图片和动画, 再结合对课文的自主学习,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为他们与文章各个角色的“换位”奠定了基础。

二、换位思考, 诱导思维

语文阅读中的“换位”不能有任何限制, 而应该是多角度, 全方位的, 包括读者与主要人物之间、读者与次要人物之间、读者与四周环境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等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这样学生才能全方位探究文章内涵, 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甚至通过课文这扇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斑羚飞渡》时, 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 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 我便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是最让你感动的?并请谈谈原因。”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换位思考”的大门。具体可以有下面三个维度的换位:

1. 与主人公之间的换位。

主人公往往是文章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 是作者思想感情倾注的对象。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不仅要与主人公对话, 更要与主人公进行换位。在学生讲到“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悲哀地咩了数声”句时,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此时此刻, 如果你是头羊, 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心里会想些什么?”

2. 与次要人物的换位。

次要人物在文章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他们在文中是主人公的陪衬, 同时也起着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因此, 与次要人物进行换位思考, 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斑羚飞渡》为例: (1) 与老斑羚的换位。在学生提到“有几只中年公斑羚羊跟随着镰刀头羊, 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 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时, 引导学生揣摩“如果你就是这几只壮年公斑中的一只, 你会怎么想, 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2) 与小斑羚的换位。学生提到“瞬间, 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 兴奋地咩叫一声, 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句时, 引导学生思考“此时, 你就是那只被老斑羚用生命换来的小斑羚, 你觉得该对老斑羚说点什么?” (3) 与猎人和狗的换位。学生讲到“我看得目瞪口呆, 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 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句时, 便可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时, 你就是这些猎人中的一个, 想想在这‘目瞪口呆’中应包含着怎样的复杂情感?如果你是一只猎狗, 这时, 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吗?”

3. 与作者之间的换位。

文章就好像作者精心雕塑的艺术品, 因此, 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文章。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才能结合自己已有生活体验, 以课文为楔子, 发现更多的知识。如学生提到文末“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 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 像一座美丽的桥”句时, 我便进一步追问:“如果你是作者, 为什么要在头羊壮烈牺牲这摧人泪下的场面中, 设置这美丽的彩虹呢?而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彩虹’在文中不只出现一次。”通过让多个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学生终于理解了, 这是将“美丽的彩虹”与残酷的现实对比, 体现了头羊对美好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美丽的牺牲下蕴含的是一个属于全人类共同的问题。

三、总结收益, 巩固方法

临下课, 我的一句提问“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 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阅读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阅读时要能进入角色, 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就阅读方法而言, 不管学生怎么概括,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换位思考的本质。

摘要: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 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导学案 篇8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含义和实质。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掌握换位思 考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4、培养 学生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意识学习重点

5、学习难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学习评价

一、自学导航

1、我们在人际交往 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___、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2、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___别人生存与发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____、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换位思

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其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____。

4、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____为他人着想,既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5、如果以___ 的眼光对待他人,我们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二)选择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 不应()A.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B.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 着想 C.迁就他人,成人之美 D.尊重他人,宽待他人 2.下列体现理解至上、善待他人观点的是()A.发寒假作业时,小明要求换一本没有皱褶的 B.春节快到了,王方埋怨妈妈还不给她买新衣服 C.李力看电视只顾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从不管别人

D.马龙上自习时大声说话,老师批评他,他虚心接受并表示歉意 3.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欣赏别人的好处在于()①欣赏别人的 过程,是个人 取得成功的过程

②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和长处 ③能够使自己获得经验,得到进步

④能从成功人士那里学到有用的东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自学导航等级评定:

课堂表现:

二、新知探究

1.小齐英语成绩好,但数学成绩不好,小苛数学成绩在班上是最棒的,但他的英语成绩不好。小苛经常帮助小刘解答一些数学疑难问题,可是小苛请小齐帮他解答英语题时,小齐总是找托辞。一天小齐又向小苛问数学题,小苛说他自己要记英语单词没时间,可小齐发现他手中拿的是数学资料。

(1)小苛疏远小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各抒己见: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方法。

3.简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

学习记录

三、学习小结(或学习困惑):

检测记录

四、检测练习

1.邻居王奶奶和小春妈哭诉:“您看我那 两个儿子,大儿子过节送来好多的吃喝,可是老二和我一墙之隔,一口饭都没给我。”可是小春妈口里却倒出了严肃的话语:“我说你不要怪罪你家老二,你处理家务事有偏差,你把一套楼房给了大儿子,老二至今住在一间10平米的平房里,他心里别扭,你要允许他不高兴,我可不是说他可以不孝敬老人,是你要替他想想,也宽慰自己。”王奶奶脸上显出一种复杂的表情,随后不哭了。说了声“我也是不太公平”走了。王奶奶能想开问题,源于最后她()A.能换位思考 B.善于听小春妈的话 C.处理家务不公平D.能从他人身上找毛病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A.自己不想做的事,别人也不想做

B.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C.别人不愿意的事,自己也不愿意插手

D.我们要始终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现实生活中磕磕碰碰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侮辱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对于谅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①它是一种爱护 ②它是一种责任 ③它是一种宽容 ④它是一种体贴 ⑤它是一种理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放学路上,小蓉捡到一个装有证件和大量现金的钱包。小蓉把钱包带回了家,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蓉说:如果你是失主,你是不是很想尽快找到钱包?小蓉妈妈的这种想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对他人要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C.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小冬是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从不愿意帮助别人,还常常给同学起绰号、叫绰号,因此同学们都疏远他。小冬之所以没有朋友,原因是()

A.成绩好,不需要朋友 B.同学们都很忌妒他 C.他不是以欣赏的眼光看人,而是以挑剔的眼光看人 D.别人都对他有所求

6.一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就能够()

①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②获得友善和感激 ③被别人接纳和理解 ④得到所有的关爱,成就任何一件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换位思考要求我们()

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 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 ③对交往对象切身关注,深入对方内心世界 ④自己喜欢的事,一定要让别人喜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能体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这一理念的是()①我等他好久了,他还不来,真不守信用②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③他太累了,应该让他多休息 ④我批评他几句就哭,真没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小明在一个寄宿学校读书,一天在给同学发点心时,他发现有一个被虫子咬了的苹果,他本想递给别的同学,但马上想到,别人肯定也 不想要,于是就自己留下了.他的做法集中体现的道理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乐于助人,相互支持 C、竞争不忘合作

D、诚信为本

10、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②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③不能原谅别人的任何过失

④只要不涉及 原则性的问题,都应该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加以原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学习先进 弘扬美德(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

被誉为“最美女孩”的何玥,在汶川地震后,她不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钱全捐了出去,还让爸妈把一个月的工资都捐给灾区。当她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的一肝两肾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

请你结合《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二单元有关知识,谈谈对何玥先进事迹的感想。

12.一个盲人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好奇地问:“你自己看不见,为啥还要提着灯笼走路?”他笑着答道:“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这既方便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

教学反思_换位思考 因材施教 篇9

直播上课的第二周,没有了第一周刚开始直播的羞涩和胆怯,对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周一的第一节课,大家上课普遍的不积极,上课前的点歌活动也没有人参与了。自己当时也挺失落了,但是还好上课前立马调整好心态,讲授新课。课下反思了一下,清明节很多学校都放假了,但是我们学校平常学习任务就不重,只有每天上午才有课,可能是出于这原因才没有放假,而学生们可能有些怨言,对课堂有了排斥的情绪。其次,每节课的课前活动都是点歌,学生们对此可能已经麻木,下次课可以找一些英文电影,改变一下活动形式。最后,一节课有60分钟,确实是比实际课堂时间长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放首轻音乐,稍微让大家放松3-4分钟。

周三,给大家安排了场考试。书已经学了一半了,安排一场考试检验一下学生的学习成果。结果很是让人失望,出的题不是很难,中等偏下,题目中还包含上课讲的原题。学生的成绩差距很大,有将近满分的,可也竟然有几个十几分的。很是让人苦恼。十几分的那几个同学毫无疑问地就是上课不听讲,布置作业也不写,催他们作业也不交的那几位。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班的班主任主动联系我,问我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和老师交谈之后,豁然开朗了很多。

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老师以为很简单的题,学生们并不一定会。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上课的情境,实在是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想象的太高了。通过最近的作业以及考试来看,学生很多单词连读都不会读,在讲课文的时候,还是很有必要一句一句地念出来,一句一句地带着大家翻译,讲解知识点。其次,对大家英语水平判断失误,主要还是因为缺乏交流,缺乏测验。在课堂上还是要多发问,多点名。就算是浪费时间,每节课也都要适当提问。对于提问连麦,这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很排斥,不搭理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记他们旷课,给予惩处。下周可以试试这种方法,被提问到的同学有权利点名另一名同学连麦,如果对方无响应,就由这名同学负责提醒对方,负责督促其=对方被惩罚的任务交给课代表。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篇10

过去的教学方式过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学生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疲于应付成堆的知识点和习题。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探究性教学,给了学生明白书本中知识点来龙去脉的机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扮演着“教”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另一方面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将此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进出自如。换位思考的目的是求得与学生的思维“同频”,从而在行为上发生“共振”。换位思考的能力可以说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是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灵活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措施。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 学生如果能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想法, 那自然很好,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他们的见解及想法往往藏于心中不愿表达出来, 或来不及梳理清楚。此时教师就要能根据他们的表情、动作或只言片语洞察其心理, 及时地探测和巧妙地点出他们的想法, 更好地实现与他们想法上的沟通。例如:在讲酶的特性———专一性时, 学生们联想到化学里的催化剂, 两者究竟有何区别?我就顺着学生们的思路例举了化学催化剂MnO2的作用, 并和他们一起思考: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 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 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 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结论很快得出, 学生对酶的特性———专一性的认识也就很深刻了。

二、解学生之所惑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显然, “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惑’, 若不及时消除, 必将影响他们对概念及规律的理解, 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 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的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 这就更显出教师“解学生之所惑”的重要性。有时, 学生的“惑”极富想象力, 也可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基因突变时, 课文中的一段内容:“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 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 可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 一般不可能传给后代。”学生对此不甚理解。这时我启发并和学生一起从已了解的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和具体的概念等方面综合考虑,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体细胞中的突变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 由于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因此一般不能传给后代。但生殖细胞的突变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 因为分裂后形成的是生殖细胞, 就会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三、思学生之所难

在处理学生所“难”时, 教师总喜欢唱“独角戏”, 即使语言慷慨激昂, 解难的方法十分巧妙, 课堂也只会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学生则成了旁观者,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扮演学生的角色, 成为学生的化身, 才能体察他们的困难所在, 然后和学生一起化难为易。例如: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 涉及的名词较多, 内容较为抽象, 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如果设计成问题形式, 就不会那么难了。如:通过有丝分裂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 染色体数为何不变?染色体复制后, 两套染色体怎样才能分别移动到细胞两极呢?等等。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探索总结出化难为易的方法, 并适时进行归纳总结, 克服学生对问题的畏惧心理, 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料学生之所错

一般来讲, 课堂上教师应该是“真理”的化身, 其一言一行均应是正确无误的。但有时可故意错学生之错, 给学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纠正”老师错误的机会。例如:在选择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时, 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是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为什么不用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呢?为了使学生弄清原因, 我故意弄错, 认为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也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激昂”地帮我纠错,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而深刻。

五、想学生之所忘

有人说生物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生物学科的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课堂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识点或例题,在考试中,怎么还有许多同学出错呢?此时教师应该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些内容容易遗忘,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为学生之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也应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来说,只有引起学习兴趣,才能学好一门科目。生物作为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其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验,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千奇百怪的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知识的成功获得,问题的顺利解决,在心理上都会给学生以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师还应到教室的空间位置去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要坐到教室的不同位置,以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在课堂上音量、音调、讲课节奏、板书方位、字体、图示布局是否恰当、准确,使之更加适于学生的需求,努力从各个方面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教师都在寻求最适合学生、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教师除了以往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以外, 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换位思考, 想学生之所想, 解学生之惑, 思学生之所难, 料学生之所错, 想学生之所忘, 为学生之乐。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换位思考,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小燕.教学中教师换位思考的几点尝试.中学生物教学, 2010:3.

[2]吕朝阳.教师基本功之一——“心理换位”中学物理.2000:55-57.

[3]姚洪平, 刘彩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与写杂志, 2008.8.

换位思考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11

1.认知目标:认识到每个人因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会有所不同。懂得换位思考将有助于人际的沟通、矛盾的化解。

2. 情感目标:体验尊重他人的看法,感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3.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同理,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从而提升个人交际能力,避免人际冲突。

一、主持人(班长和学习委员)开场白:

班长: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至于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厚写得薄、写得精彩写得平庸,全看你自己如何下笔,别人 没有办法代替。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人品,正如我们的人品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认清自己往往比轻视别人更重要。

学委:生活的美,来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友情的纯真,来源于你对朋友真诚的相待。人生只有一次,它提醒我要珍惜这易逝的时光。

班长:镜子只能照出你的外貌,而生活却能洞照你的心灵。嫉妒是人生进取中最大的敌人。 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学委:在最悲伤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候,不能忘记挫折。真诚和理解是人与人交往中最珍贵的赠品。人们常常慨叹生活中缺少美,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齐: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班会——“学会换位思考”! 班长:接下来先有请班主任老师为本次班会做一个简短的演讲。

二、班主任讲话

主要内容围绕作为班主任我的期许有哪些,本次的主题班会我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些东西并且时刻牢记,这次班会的目的哪些,还有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纪律环境。然后开始。

三、活动1,先看一则小视频

让同学起来针对小视频,谈谈自己的想法。 班主任总结。

四、活动2,小品(提前彩排)

有请同学进行小品表演,请剩余同学仔细欣赏。表演结束后,有请同学说说看,你觉得谁的他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

五、结束演讲。

根据本次班会作出总结,并提出要求。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反思 篇12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两种角色:一是导师角色,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释疑、解惑。二是换位“学生”角色,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习的内容,和学生一道去探索新知识。这是我在听了一次课,做了一回“学生”之后,对这一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思其想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是教师关心的问题。当他们没有表露自己的想法时,教师通过“换位”能洞察其心理,并及时把握或设计巧妙的方法点出其想法,以作到与学生在思维上的沟通。

如:在刚讲完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四个定理时,我察觉有些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两个三角形只要有三个元素对应相等,就可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我列举了“角角角”,“边边角”两种情况的实例与学生一起进行了分析、讨论,使学生明辨了是非,加深了对定理的认识,避免了定理的错误使用,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二、思其疑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置疑,设惑,而且要疑其所疑。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学生活跃的瞬间,突然变得沉闷,表情凝重,不言而喻,学生的思维过程出现了“疑”。对于突然出现的疑,如不及时排除,将阻碍学生的继续思维,甚至不再听讲,将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至此,教师须断然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学生出现的疑,以便释疑。

如:在讲分式方程的换元法时,由于受去分母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对换元法的意义不甚理解,致使产生了接受新知的怀疑。为了释疑,消除思维定势,首先让学生用去分母法来解有关题目。通过运算得到一高次方程,学生难以求解。这时,学生只有来探求另一种方法——换元法来解了。这样,换元法的意义理解了,疑自然也没有了,而且学习换元法的兴趣反而提高了,使教学过程从而得到了优化。

三、思其难

作为教师,无论是知识的深度,还是知识的广度都远远高于学生。故在知识的传授中,势必会出现有些内容教师看起来容易,讲起来三言两语,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则是梯度高、难度大,不易接受。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须通过换位,查寻知识的难点和关键,尽可能巧妙地不为人知的分化难点,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如:初一几何中的“填理由”内容,由于学生刚接触初学几何,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视“填理由”是个难点,找不到根据,无从下手。为分化这个难点,首先从意识上引导学生“言必有据”;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理由的来源;第三是组织学生观察图形,寻找已知与结论的关系。通过引导、分析、观察、讨论,学生掌握了“填理由”的技巧,分化了难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思其错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旦掉进“陷阱”,并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出来,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将更为深刻。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或辅导时,时常发现学生的各种错误,为了使学生引以为戒,让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有时须重新“暴露”他们的错误。

如初学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从作业中发现许多学生因对本法理解不够全面而出现的一些错误。上课前,我首先让出错的学生板演了自己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找出了错误的出处和原因,加深了学生对该方法的理解,优化了教学过程。

五、思其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根据教材特点,不失时机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肯学、爱学,乐意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将会更佳。

如: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多开展操作实验,数学小制作、小发明及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好胜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巧妙地开展各种小竞赛,设计诱导性题组及各种速算法讲座等。根据学生成功感、成就感意识强的特点,及时地表扬学生取得的各种进步,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六、思其忘

“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记忆和遗忘是相伴而生的,有所记忆,必有所遗忘。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容易遗忘的东西,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应不失时机的通过穿插练习,课后复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克服遗忘。根据学生记忆的直观性、形象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多采用比较、类比等多种方法编拟知识网、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视、听、运动等多种感官功能,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减少遗忘。当在教学中遇到遗忘问题时,应立即“换位”学生角色,和学生一起回忆、联想、推导,一起分析、归纳,从而唤起学生的模糊记忆,以战胜遗忘,避免不恰当的盲目的硬“逼”,对优化课堂教学将更有益处。

《学会与人合作》教学反思 篇13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把写话训练做为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超时了三分钟,细究起来,有以下可改进之处。

可以突显本文的文体特点。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在第一课时,要让学生理清作者想要说的观点是什么。以后教学时,要有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学的教法和不同的学法。比如:童话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幻妙和想象力,寓言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及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写景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写景的顺序,文字的精准等等。

教学重点可以再突出一些。一堂课,不能平均用力,要突出重点,要有亮点,亮点在哪儿,主要在学生如何学,如何展示自己的所学,亮点在老师的点拨,如何通过点拨指导,让学生真得有所生长。

朗读的指导可以再有针对性一些。学生读书时,其他学生要有听的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听,提高朗读的效率。

换位思考 理解他人 篇14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能力目标: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我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人对己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籍,初步 形成“为善由我始”的交往态度;能够认同换位思考是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和谐氛围的重要品质,从而产生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初步具备换位思考的意识和素质,形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活动重点:如何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活动难点:如何将换位思考的落实到行为中。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启发式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了解与他人相处时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道理,并开始在生活中通过体验、辨析和实践,筛选各种为人处事的理念和方式,但是由于对自主、独立的需求相当强烈,他们遇到问题又往往第一时间先从自己出发,难以体会他人的感受,而理解是一种他人意识,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唤醒学生的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意识,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的重要性,从情感上激发他们理解别人的需要。只有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了这样的认同和需求,有了情感的铺垫,我们才能近一步带领他们探讨如何理解他人,也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刚才一首《同桌的你》一定勾起了你对同桌的回忆,他们或爱自言自语,或爱拿你的东西还总是先斩后奏„„那些关于“个性”同桌的趣闻趣事,此刻回忆起来肯定清晰如昨,现在就请你来说说你所遇见过的最有个性的同桌吧(学生说)百度上说同桌是校园生活中距离最近的人,是和你同居在桌上的人。要这么近距离的和有个性的同桌相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你有和他和谐相处的法宝吗?(学生说)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只要我们彼此欣赏,包容,相互理解就能和谐相处。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小特与他同桌的故事,来学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理解达人。

“同桌的你”之和漂亮女生同桌的日子

小雪,我的现任同桌。这周,我们坐在教室靠窗的位子,作为课代表,我每天要进出座位许多次,每次进出都需要小雪起身让我出去。一天中午,我想去买饮料,此刻小雪正在看快男陈翔的画报,我推了推她,叫她让我出去一下,小雪没理我,我又推推她。她居然得意洋洋地说:“出去干么,人要学会蜗居,这可是上周你老兄对我说的话,现在也让你尝尝这滋味。”我火冒三丈„„

问:如果你是小特,你会说什么?(学生回答)

其实在战国时期的梁国和楚国也曾经上演过类似小雪和小特的故事,我们来看他们是怎样处理的?

(学生看P105故事)

看完故事后你会分别对小特和小雪说什么?(学生回答)

板书: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给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法,也让我想到一个游戏 请伸出双手,同桌之间相互搭一个“人”字。(学生活动)

如果我们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就能体察他人的感受,明白他人的处境,从而理解他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板书:换位思考 感同身受

“同桌的你”之和篮球健将同桌的日子

同桌是我们班的篮球队长,经不起我用同桌情分软磨硬泡,他终于愿意将我这个菜鸟吸收进球队。比赛那天,我们连连得分,胜利在望,最后关键一球,他将球传给我,我一紧张,球没接住,被对方乘机反攻,我们输了。我转身,看到队长眼中冒火,黝黑的脸庞泛红又转黑,目光象要把我声吞活剥了,他大踏步向我走来„„ 问:你能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那刻,我瑟瑟发抖,准备迎接他狂风暴雨般的责备,只见他站在我前面大口大口的喘气,脸色由黑变红,目光居然也柔和起来了,手高高的举起,却轻轻的拍在我的背上轻声说:“兄弟,没事的。”

请你猜测他的脸色由红变黑又由黑转红,目光由杀人到柔和的内心的独白是怎样的?

此刻,如果你是小特你会有何感觉?(他读懂了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对我的切身关注,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怀。)

板书:谅解宽容 爱护体贴

这样贴心的举动总会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最贴心的理解之举

其实同学们在生活中换位思考温暖小举动还有很多,请你再来找一找,并说说当别人对你做出这样的举动时,你的内心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

老师可根据学生提到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名字称其为班级“理解达人”。刚才我们感觉到别人贴心理解之举会让我们感动温暖,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理解去关怀,而我们也有能力去理解关怀。

送出最贴心的关怀

请仔细思考你周围的人,包括你平日关注的和你从不曾关注的,你喜欢的和你不那么喜欢的。找出几个你觉得需要和应该去理解的对象,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贴心关注的方式。

温馨提醒:请思考你的“善意”举动是不是他人所期待的方式。(理解他人不仅要有心,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

其实我们要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就要先去理解别人,我们在关怀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关怀自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板书“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在所有横板书左右分别竖写:“设身处地 将心比心” 完成所有板书)

上一篇:男生生日祝福语简单下一篇:红酒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