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2024-06-28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通用10篇)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市局及县室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今天,我代表五里桥初中的全体师生在此发言,感到很荣幸。我叫贾明丽,是学校三部的语文教研组组长,一直在一线从事初三语文教学工作,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报告,汇报的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我校的基本情况;

二、三疑三探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结合语文学科来解读)

三、三疑三探模式在我校的推广情况四、三疑三探给我校带来的变化

五、几点思考

一、我校的基本情况:

五里桥初中是一所农村寄宿式学校,服务五里桥镇22个行政村4·4万余人。学校占地面积20242平方米,建筑面积16440平方米,现有4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74人,在校学生3685人。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以前还是有几个小学校合并而成的,教师的年龄差异大,知识结构很不均衡,跟城区一中二中都是进城考试考进的师资情况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我们的学生,也都是毕业于五里桥镇下属的村级小学,有些村离县城五十多里,交通不便,有些村级小学只有几十个学生几个教师,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所以学生们入学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的学生家长大多在家务农,知识素养有限,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不够,学校召开家长会家长的到校率只有百分之二十。

面对以上种种不利的前提条件,我校全体师生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强力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0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全县第一,全市第二; 2011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全县第一,全市第四;

2012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还是全县第一,并且升入我县一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城区一中和城区二中,达到了144人;远超全县平均水平。

2013年升入一高人数超过150人,2014年升入一高人数已达167人

学校这几年连年被授予课改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百佳校园等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新授课的操作流程及相关课型 什么是“三疑三探”?它的精髓是? 基本流程:

(一)设疑自探 基本操作流程1、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类整理,(包括教师必要的补充)从而形成本节主干问题(即自探提纲)

3、4、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注意事项

1、导课要短而精彩。既能简洁恰当的导入正课,又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

2、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课前对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进行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全面,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

3、学生自学前要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自学的内容范围;二是明确自学方法,如:朗读?默读?跳读?边读边思考?做好圈点批注;三是要明确自学时间:几分钟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长短,自探问题的多少,难易,自己把握。

论文——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重视课前预习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文章,有些篇幅很长,光读一遍就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何况一遍能否读懂还是个未知数。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高质量的设疑,必须建立在读懂课文、深思熟虑的基础上。预习可以放在早读的时间进行,让学生读读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在生字新词上做上标记,利用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简单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可以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不用太长,十几二十分钟都行。有了课前预习,才能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2、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质疑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题,一是因为他们没有质疑的习惯,二是没有把教师当做与他们探讨新知的伙伴。于是我就从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开始,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评分制。在制定评分标准时,我故意将天平倾斜:回答对一个问题得十分,但如果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得二十分。面对这样的诱惑,自然人人都开动脑筋,拼命思考。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且很有价值,教师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会提问题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你提出的问题真有价值,你真棒”这样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充盈着你的课堂,想不让学生不积极都难。

3、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

“授人于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人以渔”。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和意识之后,课堂上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抓不住要领,没有思考价值,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A、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来“设疑”

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一课,学生依据课题,就能够提出如下问题:(1)明天为什么要封阳台?(2)是什么动摇了封阳台的决定?(3)为什么最终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

B、可以结合文体特征来“设疑”

如果课文是小说,可让学生结合小说三要素设疑;例如《甜甜的泥土》一课,它是一篇小小说,但也具有小说的一般特征。学生设疑时,就可以根据小说三要素提问题:(1)简单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主要写了谁?(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言,分析作用。

如果是议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就是学生提问的对象;例如《多一些宽容》一课,学生就可以根据议论文的文体提出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这其实就是论据)(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如果是说明文,那么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一定都能想得到;例如《苏州园林》一课,它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们如果抓住文体特点,就能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写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2)本文的说明顺序?(3)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如果是写景游记,游踪、景点、品析优美的语言是这类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可提问的重点。例如《阿里山纪行》一课,学生可提的问题有:(1)、作者的游览顺序?(2)、课文介绍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点?各自的特点?(3)、文中有哪些优美的语句,好在哪里?

C、可以结合学习目标来“设疑”。

对于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提问题的文体,比如说诗歌、散文,可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设疑。

这三种方法不是单一的、机械的、孤立的,可以统一结合,灵活运用。

总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育界同仁的一颗耐心、恒心,更需要师生的同心。

(二)解疑合探 基本操作流程1、2、3、4、5、6、小组讨论自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师出示小组展示分工表;

生依据分工上台板书或口头回答; 师出示小组评价分工表; 生依据分工表上台评价;

师适时地点拨、总结、归纳,强调重难点及学习方法,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事项

1、小组讨论要时间充足,不要流于形式。成员在组长安排下有序进行,对自探中的知识网络和重难点进行整理,达成共识。

2、教师在学生讨论快结束时出示展示分工,展示快结束时出示评价分工,对于非展示同学也要提出具体而又明确的学习要求,使人人有事干。

3、学生上台展示时书写要流畅快速,字迹要工整,条理要清晰,体现全组最高智慧。

4、学生上台评价时要脱稿,面向全体学生,神态自然,声音洪亮,评价内容包括:字迹是否工整,思路是否清晰,答题是否规范等方面。说出优点,不足,并及时补充,最后给展示的同学打分,并说明扣分原因。

5、教师在这一环节不是局外人而无所事事,学生评价是否准确到位,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学习方法的归纳,重难点的强调都是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穿插进行的。

(三)质疑再探 基本操作流程

自探提纲上的问题都解决完了以后,随着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鼓励学生再次的回顾教材,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这一环节就是质疑再探。

注意事项1、2、3、4、要是学生明确回顾的内容,避免质疑的盲目性; 要给足学生回顾与思考的时间,避免质疑的肤浅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要尊重学生,允许奇思妙想,倡导个性化的问题。

课堂花絮——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

1、问题的生成要灵活处理。例:复习《曹刿论战》

生质疑:“鲁国的胜利与庄公有关吗?”

当学生生成的问题与老师的预设问题有很大出入时,老师要灵活把握。

2、激发学生的潜能,构建激情课堂。

例:复习《曹刿论战》

在自探问题“鲁国获胜给你的启示”的研读中,黄明宇同学除了自己联系实际谈感受,还向班长发起挑战“你作为班长,会及时听取同学们的正确意见,并和班主任沟通吗?”

老师把握有利时机,启发同学们:“班长这么有信心,我们有没有信心团结协作,争取中招取得辉煌呢?”同学们信心百倍的回答:“有!”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激情四射!

(四)运用拓展 基本操作流程1、2、3、4、5、学生编拟基础性的习题;

教师择优展示,共全体学生训练;

如果学生编拟的习题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对习题进行补充; 学科班长总结; 教师小结。

论文——怎样引导学生学会编题

1、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积累优美词句,夯实基础知识并明确编题思路与方法。(《学问和智慧》积累优美词汇;《成功》积累优美诗句和古人勤学苦读的事例)

2、引导学生深研文本,运用重点知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升编题能力。

(《论美》仿照例句仿写;《鼎湖山听泉》摘录句段制作读书卡片;《论美》写读后感)

4、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课内向课外有机拓展延伸,展示自我风采并提升编题能力。

(《绿》积累有关绿的诗句;《环球城市,风行绿墙》编拟体现环保主题的标语;《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讽谏有关的正、反事例)

积累知识 运用知识 拓展能力 注意事项

1、学生自主编题时,教师要勇于放手,给足学生做题编题的时间,引导学生编拟一些较为基础性的习题;

2、如果学生编的题太过于肤浅,达不到要求,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较有深度的拓展题;

3、学科班长的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2)掌握的学习方法;(3)陶冶的情感,提升的能力;(4)总结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和其他变现好的学生及学习小组;(5)提出希望。

以上是“三疑三探”模式下新授课的基本流程。(附三种课型——《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新授课 复习《曹刿论战》复习课 《作文讲评》讲评课)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不同点(文言文)

1、“设疑”紧扣“复习目标”与复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来引领学生;

2、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要脱离教材和资料;

3、老师在“合探”时的点拨更注重知识的归类整理和复习方法的引领;

4、老师“拓展题”的设计注重知识的延伸和能力的提升,可适当延伸到“中考真题”(如课内外对比阅读——思想内涵的渗透、人物、主题、写法、情感等的对比)。

个人成长经历——“三疑三探”引领我成长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深入钻研模式流程。

我将模式的流程总结为“激趣设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探究”“质疑问难,挑战权威”“编题自练,拓展能力”32个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除了熟悉流程和领悟模式的宗旨外,更重视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师生活动等,明了“自探提纲的生成与预设的处理”“自学指导的三个层面”“自学时的督导并注意关注学困生”“合探时讨论的时机、表格出示的时机、老师点拨的时机”“老师怎么做到三讲三不讲”等内容,让理论烂熟于心并消化吸收,为更好的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奠定稳固的基础。

2、认真付诸课堂教学,践行模式基本理念。

我初次运用模式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教《飞红滴翠记黄山》一课,学生一下子提出了11个问题,“设疑”的积极性高涨,问题的涉及面广,有写作思路、线索、词句品味、情感、写作目的、写法等,杂乱无章,我不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恐怕时间不足,就梳理了一下并让学生围绕问题来探究,结果因问题过多过杂只进行到“合探”环节,看似是一节失败的课,但我并未气馁,因为我从中看到了学生敢于主动发问的劲头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我很欣慰。

就这样我在不断的探索中,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评价的方法、质疑的角度、自编习题的方法等,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不只不觉中培养和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了。

3、及时有效反思得失,提升自我业务能力。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理论的实践验证,而且经常及时有效的反思得失,从备课、讲课、听课中总结收获、不足并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初讲《飞红滴翠记黄山》后,我这样写的教学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过杂无章法,探究时间明显不足,看来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领和对问题的归纳整合。”然后,我在备课时就注重学法指导,设想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并教学生可以扣合不同的文章的文体来“设疑”,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研读来学习并鉴赏美文。

教《乡愁》一诗后,我这样反思:“学生讨论的时机,我把握得比较准确、得当,今后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生成的信息,恰当、有效地引领学生讨论、交流。”我更深切的体会到了:小组讨论的契机要把握得恰如其分,不能滥用讨论。我就在这及时、有效地反思中不断成长并走向成熟。

4、教学教研常抓不懈,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我担任学校一个学部的语文教研组长,除了抓好常规教学外,更多的是组织教师及时参加“三疑三探”的赛课活动和听评课活动。在评课时,我们都会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谈看法、说感悟,少谈优点多谈不足或失误点。在这样实事求是的赛课和听评课活动中,许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独当一面,到外地讲课或做报告的人数在剧增。我看到了五里桥初中“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热闹景象,但我们没有停止不前,李校长常说:“外地轰轰烈烈学西峡,我们该怎么办才不会被超越?”我用屈原的一句诗来作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一盘菜,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课改无止境!关键在于领导、老师的观念更新和不敢去做并坚持去做!

汇报材料

课改圆梦 —— “三疑三探”引领我不断成长

2007年,“三疑三探”课改春风吹拂西峡大地,五里桥初中也迎来了课改的春天,最初的理论学习,我都认真对待,从学校组织的集体学习到个人自学,从杨文普主任对理念的解读到操作流程,我无不烂熟于心,厚积薄发,只为运用的那一刻能熟练掌握。2008年秋,我被定为“三疑三探”实验教师,在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申志远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课逐渐成型。课堂上,我激趣导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能从题目和文本入手来设疑,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在小组交流时,学生的讨论有针对性;学生的点评语言也较为规范,并且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学生质疑问题也很深入,能延伸到主题或有所启发;学生的编题多样化,训练落到实处;老师的拓展题延伸到写作,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提升。

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在全县中招复习研讨会上,我的语文示范课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2012年3月被西峡县教体局评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星级教师”。2012年——2013年,曾随西峡团队到信阳淮滨、北京昌平、焦作等地讲“三疑三探”课或做报告,并与一线教师座谈,获得了好评。

2010年以来,我迎接外来团队听示范课20余节、随堂课50余节,指导北京、内蒙、栾川等地教师在我校借我带的班上课6次,座谈交流达60余次。

2013年10月,我执教的《画山绣水》获西峡县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4年6月,我执教的《故乡》获南阳市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4年10月3日——12日,在北京昌平区以课改教练的身份参与北师大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本土教育家”培训。

2014年10月29——11月3日,应邀带队到北京怀柔区北房中学、怀柔四中,昌平区中滩中学指导“三疑三探”课并亲自上示范课引领。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从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从封闭的西峡小县城走向了首都北京,我变得更自信、讲课更从容、交流更融洽了。这一切的一切,得益于课改,更得益于“三疑三探”对我成长的启迪和引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的坚持课改,并用我的切身体会去激励和感染更多的人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中,让我们幸福、愉悦的教书育人,达到“教学相长”!下面我再来说说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推广情况(1)、实行“一校两部”的体制,加强团队的评比;

由于我校规模较大,为了便于管理和增加竞争机制,我校实行“一校两部,分部管理”体制,由两位副校长主管两学部全面工作,有效的缩短了管理链条,激活了竞争机制和用人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发挥了大范围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为学校的科学管理,科学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从而实现了学校日常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周四下午第二节其他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在固定的地点由两个学部的教研组长轮流主持。研讨会上,由教研组长提前拟定教研议题,教师们集体讨论,畅所欲言。讨论的议题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课堂上各环节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三疑三探”大模式下彰显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如何让小组活动落到实处;如何灵活机动的处理课堂上的新生问题、突发事件等,都是我们讨论的内容。(3)强化学校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 几位校长主动承担初三毕业班的课

每期中层以上班子成员赛课(4)日常赛课的促进;

每周二为赛课日:周赛

月赛

期赛

菁英

最具课堂改革力教师评选(5)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师徒结对;

代课教师和上岗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与学校的骨干教师采用一帮一师徒结对,每周听课每月写心得

(6)制定奖惩措施,加大奖惩力度;

日常赛课

外来团队的接待课、随堂课,根据课堂质量,不同程度的奖惩(7)外来团队的参与。

每周一至周三接待日,随着外来团队源源不断的到来,无形中对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和教师授课技能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教师从理论到实践,有奖惩措施作保证,还有外来团队的督促,使得我校的“三疑三探”模式的推进,开展的是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四、三疑三探给我校带来的变化

随着我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扎实推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观念变了,觉得教学研究不再遥远了,并且学会了如何研究。

2、教师的角色变了,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了知识的引领着,教师由原来的讲风盛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着。

3、教师在课堂上轻松了,由于从以前的满堂灌变成了导演,以指导学生参与学习为主,所以课堂不再是事必躬亲的演员,所以就变得轻松了。

4、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师要有更多的课外预设,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特别对一些意外的问题,要求教师要有更深厚的知识素养,更全面的知识储备。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由于“三疑三探”以疑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更有兴趣,处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参与学习,会有愉快和享受的体验,主动性大大得到了增强。

2、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特长得到了发挥,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3、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多了。由于学习的很多环节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充分展示自我的,所以学生的奇思妙想有了发挥的空间,求知欲大大增强,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质疑提出问题,编题编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习惯与传统学习相比被彻底地颠覆了。

4、学生的成绩更好了。而且,这里的成绩不只是短时间的考试成绩,还包括长远成绩。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完全可以预见,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各行各业,也会是优秀的。

5、校外影响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我们先后接待了沈阳、北京、内蒙、陕西、吉林以及省内的洛阳、平顶山、郑州、商城、信阳和南阳市内的各县乡领导同仁到学校观摩指导,他们纷纷对我校的“三疑三探”教学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和赞扬。他们在留言薄中这样说道:三疑三探成就的是学生,成长的是教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革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三疑三探使课堂改革有了载体,促进和培养了师生的问题意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我们农村中学学习的一面旗帜。这些肯定和鼓励,将激励我们在课改这条路上更加坚定的向前走。

五、几点思考

当然,在模式的使用推广过程中,我们也有几点困惑与思考:

1、教师观念和习惯的转变是件艰难抉择的过程,任何变革都不是容易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是这样。就拿我校来说,由于我校是农村学校,以前还是有几个学校合并而成的,教师的年龄差异大,知识结构不同,目前发展不平衡,有的教师运用不太熟练,个别教师的讲风依旧很浓。

2、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角色的转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但习惯一旦养成,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3、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也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但有了这一模式,我们就有了遵循的依据,避免了教学过程的无序,有了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便于操作运用。三疑三探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是僵化的。我们也在不断地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长处,弥补这一模式的不足。我们坚信,只要有了一个好的思路,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好的习惯,有了这种好的习惯,教学就会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县的旅游景点:

西峡县是一个地域大县,但人口只有43万,所以又是一个人口小县。这里山清水秀,风光迷人。老界岭上群峰叠翠,有海拔2212.5米的中原第一峰“鸡角尖”,被誉为长江黄河分水岭;恐龙蛋化石群震惊中外,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潭沟山秀石奇,堪称中原一绝;灌河中原第一漂,更是有惊无险,刺激绝伦;五道幢内飞瀑流泉,是攀岩探险的理想之地;寺山国家森林公园,由半山仙境燃灯寺点缀其中。山水龙园的旅游精品格局,将把您带入全新的旅游天地。

我们热情好客的西峡人民,尤其是五里桥初中的全体师生,感谢您的光临,希望你们不虚此行。

我的QQ号是479910778

电话号码是*** 在座各位如果有什么疑问、困惑或者好的建议,都可以跟我进行交流。

最后,我想说几个感谢:感谢在座的各位教育界的领导、同仁,感谢“三疑三探”为我们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相识。“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在一起走,却可以走得很远!”我相信,在新课改这条路上,我们一定能走的更快更好更远!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2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概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实施:

(一)设疑自探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自主思考并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既有的知识水平,设计出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用不同的问题逐步展示教学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表现,及时鼓励并与其进行交流。

(二)解疑合探

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要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勇于表达见解,尤其要在讨论疑难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教师有重点地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攻克教学难点,使学生更轻松地应对课堂教学。

(三)质疑再探

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更为复杂的疑难问题,倡导学生勇于向书本提出质疑,向权威提出挑战,并在和谐、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李蓓蓓2014)。

(四)运用拓展

在知识理论基本概念和内涵认知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点编制习题,并且所编制的习题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习题应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拓展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质疑性原则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由一次次的设疑、解疑,到最终的运用拓展,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勇于存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质疑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创新。

(二)探究性原则

在“三疑三探”的模式下,由初始的“自探”到“合探”,然后到“再探”,教师始终要围绕探究的主题,运用不同的学习形式组织课堂活动,如: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探究、生生合作探究等,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内化能力。

(三)循序渐进原则

“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于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先进行基础题目的探究活动,然后再进行拓展延伸式的练习,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设疑自探策略的运用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回忆和英语背景知识的导入,引出本课的学习话题。接下来,结合课文图片或标题,提出问题,梳理关键知识点,全面把握课文的要点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理解性题目,在上下文的猜测中实现对词义和句意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 4 Earth原q uak e s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设计自学提纲,对于自学提纲的拟订,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确定,尤其是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围绕单词和短语进行提纲的拟订和拓展;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不再拟订词汇方面的提纲,可以直接拟订与主题earthquake相关的问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和中心思想添加英语写作方面的内容。

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自学提纲:(1)_______(adj.)极度的_______(adv.)极度地。(2)_______(n.)民族;国家;国民。(3)_______(v.)损害_______(n.)。

对于英语词汇知识掌握较为牢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自学提纲:(1)What natural disasters have your heard of?(2)Which disaster may cause the worst damage?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

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合作讨论:What do you know about an earthquake?并且按照Which/Who的句型进行非定语从句的仿写。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 5 Unit 1Great sc ientists一课时,教师可以拟订如下的自学提纲。

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自学提纲:(1)_______(adj.)传染的;_______(n.)有传染的废料。(2)_______(adj.)合作的;_______(n.)合作社。(3)_______(adv.)私密地,私下地。

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拟订下面的自学提纲:(1)What kind of education did he/she receive?(2)What nationality is this scientist?

对于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型进行仿写(王源帅2014)。

(二)解疑合探策略的运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交流—评价—再评价”“朗读—评价—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交流和讨论,从而内化英语知识。在使用解疑合探的策略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导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立足于课文篇章结构的前提下,对课文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探析,做好展示和评价的准备。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 4 Earthquakes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一环节对之前拟订的自学提纲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讨论的内容也应不同。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帮助和提示,如,当“学困生”对产生地震的原因不理解或者不知道救护人员是如何开展救护工作时,“中等生”或“学优生”可以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他们的疑问。在英语“中等生”和“学优生”的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在仿写的过程中相互批评和指正,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质疑再探策略的运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拓宽学生的视野,探究更为深层的疑难问题,并创设宽松、平等、自由的讨论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教师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提供援助和指导。在问题质疑再探环节中,教师可以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如:习题编制、英语写作活动、英语演说等,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熊慧芳2014)。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 4 Earthquakes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地震中的孤儿、矿工遭遇、救护人员及其责任等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质疑、探究和验证,从而在拓展活动中,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在这一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将课文内容概述成一个简明扼要的摘要;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模拟真实场景,扮演地震中被抢救的矿工;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军队和抢险救灾为主题,进行英语写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运用拓展策略的运用

在运用拓展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知识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因而,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实现口头或笔头的summary。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习题,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运用重点单词、短语、句型等,设计课文内容相关的习题,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习题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典型性,检测学生在课堂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和归纳,从而提升英语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使英语课堂由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英语学习的创新、合作和探究模式,由“一言堂”的英语教学形态转变为学生自主思考和反思的教学形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拓展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全面实现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

摘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和运用拓展四个环节,其实施过程中应遵循质疑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阐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该策略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意识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高中英语

参考文献

李蓓蓓.2014.多模态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王源帅.2014.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3

关键词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74-02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育的中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关注师生互动和交流,切实做到教育的时效性、高效性和普遍性。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系统推出的各种教学模式在具备一定的独到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共性和通用性,即在不断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而“三疑三探”正是在新教育制度改革中诞生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内涵

1.尊重教育改革新方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改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力量,教师多是通过在课堂上的不断讲解和说教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呈现出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的怪圈,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无力感。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上做出调整,转变自身角色,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做到学生少讲精讲,有针对性的讲。在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能力,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欣赏者、点评者,甚至成为倾听者,做学生学习中会提意见和建议的“观众”。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而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教师要将自己当成教学资源,同时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学会对教材进行选择、改造和整合,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会选择,学会判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自己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性

“以人为本”是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的共识和公民的一种必然需要。以人为本也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核。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必然成为教育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早已证明,学生是学习的动力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程度、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的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经验基础上的。学生从已知出发,解决未知的问题,需要自己架设“桥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架设“桥梁”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应该是“架桥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探讨,给与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有积极的学习情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收获。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解读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是就课堂步骤来说,还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其中,设疑自探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能够独立自学探究问题。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展示与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质疑再探是指在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具体体现

1.在课前准备方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操作完全体现在小组合作和评价中,因此组建学习小组成为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前提和条件。将学生根据学习成绩、言行表现、能力差异等条件进行基本合理的分组,然后将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优势选定为本组的学科小组长,不同的小组长在不同学科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小组的划分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筹备,分组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而小组的组建本身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特点,择优而用,因人施教,力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尽情发挥作用。

2.在课堂教学方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教师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参加各个环节,做到课堂无闲人,人人都有任务。反观“三疑三探”的各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毫无遗漏的体现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各个环节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学生则是这条线上的精美珠串。

设疑自探环节本身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针对教学内容独立提出问题,形成自探提纲,在不完善处由教师补充。这样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成为课堂的隐形观众,学生可以脑洞大开,提出自己关心并且感兴趣的问题,突破原始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不再因为回答不上教师的问题而紧张,而教师也由原来的主讲人变成了学生的服务者。

解疑合探环节中包括学生的合作讨论、知识整合以及小组成绩的展示,这些活动都由学生本人亲自参与,也就是说,小组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尽管不一定能提出有建树的观点,但是他可以发挥自己的其他方面能力,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工整地展示到黑板上。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小组成员的合作,也凸显了个体的差异和能力。对实现学生主体意义非凡。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要根据各个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问题质量进行合理筛选和整合,将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学生。同时,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对小组解决不掉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并对小组展示的同学进行培训和指导。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均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做到师生的融洽交流,最终达到课堂高效。

质疑再探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完成本节课任务的同时,大胆提出问题,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会进一步发挥,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编拟一些基础习题或者拓展性习题,而此时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编撰的习题有选择的展示给学生,并适时做好补充,指导学生做好反思和归纳。

3.在学生评价方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小组分成评价小组和展示小组,同时分别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并根据评价小组的表现附上相应的分数和打分理由。学生则在合作、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展示内容和评价结果,并由评价小组给出相应的、并且觉得有道理的分数,这样在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下,顺利完成评价环节的任务。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厌倦学习或者课堂闲游的学生鲜少出现,教师也在以往繁重的讲解中解放出来。

4.在德育方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组建小组的方式同样延续和应用在学生德育方面。因为小组的存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级德育等方面均可以小组为单位,把日常的活动和管理交给小组来负责,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记录,日常卫生打扫,大型活动的策划和安排,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板报布置,班级文化宣传板,每周的班团会策划,当然也包括对各小组完成活动的监督等。通过自选任务,可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班级的管理和布置中来,很快形成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内心里感觉班级是自己的,班级好,自己才好。而老师在各个环节则起到适当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这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每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存在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做到锦上添花,充分尊重新课标理念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切实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参考文献:

[1]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M].北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三疑三探教学编写模式 篇4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程序、环节)

一、设疑自探

1、情景引入

引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实验法

2、发散提问

让学生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提出问题。

3、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纲。至

4、自主探究

常用的形式是同学们阅读课本Px至Py,完成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学生答问:一般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发散性的、一题多解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兵教兵,发挥合作学习的杠杆作用。

3、得出概念、规律、步骤、注意事项等数学知识。

4、例题示范。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还有那些疑惑?请提出来同学帮你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巩固练习

练习题一定要大容量(我们的课堂要尽可能放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此),这是我们教案的核心之一。不能太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没有深入知识实际;也不能太难,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本着“我们的联系要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跳一跳够到桃子”的原则来精选练习题。练习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发聩学习效果,二是通过反馈查漏补缺。可以是学生自编练习题,也可以老师自设练习题。

2、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还有哪些收获?

(从内容来说,知识方面、情感方面、价值观方面。从形式来说,让学生总结,教师引导。)

作业设计

作业要分层次,一般要设计必做题与选做题,基础题与提高题,前者供所有学生完成,后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优等生)完成。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5

新授课操作流程

(2016秋期-2017春期)

一、设疑自探(12分钟)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1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或指定一名同学归纳整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2分钟)

3、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问,教师同时板书归纳成自探提纲。(如果本节内容学生没有预习,可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也可以经过学生短暂的浏览教材后,不再分组归纳,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以免浪费时间)。(2分钟)

4、学生独立自探(这个环节要留足时间,避免形式)。(7分钟)

5、自学快结束时,教师出示对各组展示或评价的分工。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围绕自学提纲,先在小组内合探,重点探究本组需要展示或评价的问题,由展示人归纳整理后,迅速板书到黑板划定的位置上,为下一环节自我讲解准备。如果不需板书,则等待教师或主持人的点名发言。(6分钟)

2、按分工进行全班展示和评价。(7分钟)

3、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点拨,或点拨后让学生二次讨论解决。

4、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讲解。(2分钟)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给学生半分钟的反思回味时间,然后再让学生质疑,如果课堂

时间充足,先在组内质疑和答疑。如果时间紧张,可由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有价值且有争议的问题也可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解决。

2、讨论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直接解答。属教材以后重现或科学仍在探讨的问题要给学生指明,属于课外实践探究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四、运用拓展(15分钟)

1、自主编题。(3分钟)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1分钟)

3、教师有选择地向全班进行展示(基础题、中档题、难度大的题)。可以让学生把编的题迅速板书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展示。

4、全班同学同时训练。(2分钟)

5、检查学生训练情况。可由编题者评价学生解答是否正确,或讲解一下编题意图。(1分钟)

6、如果学生编题没有达到本节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自己预设的习题进行出示,供全班练习。(6分钟)

7、反思与总结。(1分钟)

8、学科班长评价(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编题之星、希望小组等)。(1分钟)

“三疑三探”复习课操作流程

(2016秋期-2017春期)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创设问题情景(1分钟)

2、浏览教材上本节复习内容,思考该部分应该掌握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2分钟)

3、教师提问归纳补充,最终形成自探提纲。对于理科,教师在归纳整理后,也可以以典型习题的形式让学生作为自探的内容。(3分钟)

4、学生自探(自探快结束时公布小组展示、评价分工)。(6分钟)

二、解疑合探(12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评价。(10分钟)

2、教师必要的点拨、讲解。(2分钟)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2、学生解答

3、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教师点拨,直至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18分钟)

1、学生编题(2分钟)

2、组内展示,选择最优的题目板书到指定位置。(2分钟)

3、教师有选择确定供全班练习。(3分钟)

4、检查解答情况,也可让编题者说说编题意图。(3分钟)

5、教师补充习题与学生解答(对于理科,如果设疑自探中,教师习题已设置全面,本环节可以删去)。(6分钟)

6、总结(1分钟)

7、学科班长评价。(1分钟)

说明: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要进一步理清知识间联系,做到做一题通一法,会一类。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

“三疑三探”试卷(习题)讲评课操作流程

(2016秋期-2017春期)

一、设疑自探(6分钟)

1、教师简要点评学生答题情况:指出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屏幕展示),提出本节学习目标(提前书写在黑板右角)。(2分钟)

2、教师公布习题答案,学生对照答案先自探纠错。(4分钟)

二、解疑合探:(24分钟)

1、小组内合探解决问题。(4分钟)

2、教师分配各组演板及点评任务和地点。

3、小组针对任务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让展示同学(必须是本题以前做错的同学)去演板(2分钟),并全面合探教师指出的其它问题,做好归纳总结和及时纠错,为抢答和质疑做准备(2分钟)。

4、点评同学逐个问题进行点评、归纳(重点讲解这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其它解法)。(8分钟)

5、针对每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点评归纳不到位,教师要进行补充,并及时出示变式题进行当堂强化性检测。(8分钟)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回顾后,再提出新问题或提出在以上讨论中新发现的问题。

2、学生答疑。

3、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学生针对本节探究问题进行编题或变型。(2分钟)

2、组内展示,选择最优秀题目进行投影。(1分钟)

3、教师有选择的指定全班练习。(4分钟)

4、让学生来抢答,并让出题学生评价。(2分钟)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计划 篇6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县教育教学的创新发明成果,是课改进程中的“西峡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确保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顺利实施,决定在全校各学科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和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改之路,是推进课堂改革的大胆实践,是大面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自主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必须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习、消化、实践、吸收、创新为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保证学生发展”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把“三疑三探”推广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目标与标准

(一)标准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达到四个目标:(1)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新的根本转变,让学生在发展的大课堂中真切的感悟自我的尊严、创造的快乐和超越的幸福。(2)构建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自主自信地释放潜能。(3)促进教师由文化的传承者走向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先进教师思想的构建者、由个体发展走向团队成长。(4)创设求实的育人目标,每节课都为学生终身奠基,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服务。

(二)标准

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读本的要求开展学科试验,对教师推广效果综合评估如下:(1)教学设计(20分)。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进行备课。(2)课堂教学(70分)。每节课充分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敢于创新。(3)成果评审(10分)。教师围绕推广教学模式中的方方面面,撰写调查报告、教研随笔、教学论文和立项课题研究参与县镇级评选。满分100分,三项 合计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的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范围与对象 双龙一中全体教师。

四、方法与步骤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集思广益,制定出学校的领导小组和推广措施,组织教师坚持不懈的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验和练兵活动。校内培养骨干,树标学标,以实验教师辐射全体教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从2007年9月------2009年8月。

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深入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学习理论,制定规划,确定实验教师,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此阶段已完成。

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8年8月)全面推广,组织教师参与县、镇级的观摩教学,实验教师接受县级验收。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全面接受验收评估,落实奖惩,写出相关教学论文和反思。

五、主要措施

(一)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推广中的示范作用,认真抓好立标、学标环节。

立标,即树立授课标准。做法是以学科组为单位,让本组学科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经过筛选产生立标人(即实验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对立标课进行精心加工,形成样板课。最后,立标人定期不定期举行示范课。

学标,即学习授课标准。教师对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参照立标课,找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此环节必须坚持“三全”原则,一是全员,教师人人参与;二是全程,要求学习贯穿推广活动始;三是全方位,要从各方面锻炼教师,广开渠道促进教师成长。

(二)抓好专业引领

建立试验引领,树标引领,编写典型教案引领,通过座谈、培训、评课、点拨、指导,进行专业引领。

(三)强化评比考核

评比考核要贯穿活动始终,学校将对各学科进行评估考核,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活动扎实开展,内容涵盖教案、课堂教学、反思笔记、撰写“三疑三探”专项论文等多个方面。

(四)建立奖惩制度

对推广工作效果显著的学科组、教师,学校要予以表彰。

(五)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领导小组,校长亲任组长。

各级各科要全力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校要把此项工作当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和“品牌工程”抓好抓实,把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有效载体,作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作为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得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双龙一中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领导小组

组 长:吴尚海 副组长:魏如法

成 员:王庆红 刘 鹏

双龙一中“三疑三探”实验教师名单

郑红晓(一语)杨晓英(二英)刘 鹏(二物)张 勇(一生)王 侠(一历)

刘怀涛 杨晓英 任小英

徐国峰

王庆红(二数)

薛 蕊(一政)

张 坡(三化)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7

一、构建自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传统教学中, 教师把学生当成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 不注重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使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 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 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让学生摆脱了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 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氛围。通过“设疑—解疑—质疑”, 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创造氛围, 留足时间, 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 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走进历史情景, 体验人物心灵, 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进而发展“言之有据, 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

如我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 上课伊始, 就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分别代表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 假想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寻访考察地, 通过研读书本, 组内讨论确定与本组角度身份相符的问题 (即为设疑) , 然后一组提问, 另三组回答 (即为解疑) , 最后四组会拢, 进行质疑。教师及时点拨指导, 适时鼓励, 整个课堂活动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 提出的问题也涵盖了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这样,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 亲身体验, 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 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二、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优化课堂结构是指课堂各个环节的优化, 即在课堂教学中, 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最佳状态, 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以较好的实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正是以问题为主线, 引导学生的思维, 通过思维过程的发展, 解决问题, 完成教学任务。体现学生积极参与, 师生共同“质疑”的特征。通过四环节或根据实际情况, 多次设疑 (即设疑自探A, 解疑合探A;设疑自探B, 解疑合探B等) 灵活多变的方式,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力, 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

如我讲《美国南北战争》时, 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

1. 设疑自探

以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入新课, 上来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随后给学生3~5分钟时间自读课文, 把自己认为本节课应把握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教师再加以整理出示 (教师可促其把握方向, 以便其掌握重难点, 落实基础知识) 。然后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探究以上出示的问题。

2. 解疑合探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基本上是学困生回答, 中等生补充, 优等生评价。若有疑难, 则由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 最后达成共识。

3. 学生质疑

学生通过交流互动, 就会进一步讨论和探究问题。在这个环节, 要注重由学生小结并动手画出本节知识框架图。

4. 运用拓展, 巩固延伸本节所学知识

以上教学步骤环环相扣, 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读书与思考相结合, 充分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调整课堂结构、开发学生思维方面的优越性, 切实保障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历史思维的特点是辨证思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相互联系, 有系统、有规律的, 即辩证的。历史教师应该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兴趣和能力。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通广泛, 视野开阔, 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 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只要教师引导得当 (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启发思路) , 学生是可以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问题的。为此, 教师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思索, 质疑问难, 发表创见。所以在“三疑三探”的历史课堂上, 总能在“质疑再探”环节中让我有惊喜地发现, 让我感叹学生思维的活跃。如讲《三国鼎立》一课时, 学生就提出:“曹军为何在两次战役中, 以不同结果收场?”对七年级学生来说, 提出这个问题确实意味着在课堂上有了新的生成。再如, 讲一战时, 学生提出:“假若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一战是否可以避免呢?”可以说学生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 在我们“三疑三探”历史课堂中已屡见不鲜了。质疑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舒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巩固和扩大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 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鼓励学生敢向既定规律挑战, 向权威挑战, 批判地对待人类的成果,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8

“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最后还有一个“运用拓展”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设疑自探”。课一开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再做补充,形成由几个具体问题组成的自探提纲。然后教师围绕这些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个环节既是课堂导入的过程,也是确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是“解疑合探”。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前面的自探情况,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 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

这一环节一般遵循“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对于优等生仍然回答不了的问题,就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错易混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以上两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同一课堂中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一、解疑自探一、设疑自探二、解疑自探二等等

第三个环节是“质疑再探”。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异想天开,敢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的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知识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缺补漏、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就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

最后一个环节是“运用拓展”。先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通过展示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再予以补充。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反思归纳。

例如笔者在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先出示课文题目,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几位学生先后提出了一些问题:福楼拜星期天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呢?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呢?……接着笔者又做了一些补充和归纳,形成了由几个主要问题组成的自探提纲。然后有学生看课本独立思考,通过“自探”来回答这些问题。接着笔者按照“三疑三探”的程序继续进行。整节课上,班里的气氛非常活跃。老师讲的时间并不多,而是尽力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和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很积极主动。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探索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拓展运用时选了这样一个练习:抓住班里你熟悉人物的特征来刻画,然后交流由其他同学来猜,结果是100%的对号入座。

这种教学模式是从设疑自探开始,到课中进行质疑辨析,再到拓展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疑三探”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质疑和提问。传统的课堂常常是教师提出问题,而“三疑三探”的课堂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当然学生提的问题不一定能提到点子上,不要紧,慢慢来,渐渐地就会提问题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紧扣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强调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师设问,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学生提问,他的思维就处于主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问题意识,这是创新“萌芽”的开始。

这一教学模式的施行,不仅带来了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专业水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同。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1 篇9

当 春 乃 发 生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

张庄小学

胡省东

时至今日,教改已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了十年之久。但作为贫困地区的淮滨县张庄小学却仍然采用数十年来从没改变过的传统教学模式。颇有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今年新春伊始,在县教体局的大力倡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全校教师终于得以沐浴教改的春风,有机会走出去,到南阳市西峡县城区一小学习“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这一学习犹如“知时节”的“好雨”发生在这“当春”时节。使我们这些参与学习的同志如沐春风,如沐春雨。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学习感受。

紧张而有序的西峡学习已经结束,通过在西峡城区一小的所看,所听,讨论,以及回来后与各位领导和老师的交流,让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所谓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环节:1.设疑自探

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让差生展示,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深入的领会教材内容。

4.运用拓展 学生运用本节的知识点,自主解决问题,自编习题,交换习题,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看似讲的少了,但要求老师要讲的精,引的到位,点播的到位,由于在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迫使老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也迫使倦怠的老师忙碌起来,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一节课,才能引导好学生,回答好学生,这就使老师真正的“活”了起来,要求老师必须有持续的“源头活水”才能胜任呀。

四、听了西峡城区一小几位老师的几节课之后,是我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多年来我一直思考: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如何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如何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使我精神一振,如沐春风,该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

一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是讲会,还是学会,对教师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又有学生一个个解决,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气氛有张有弛,让学生体验探索,合作,成功的乐趣。对我来说,从思想上彻底认可这种教学模式,但我们学校和他们西峡城区一小相比,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我们只能拿来借鉴,但不能照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争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这里衷心的祝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个种子能在我们淮滨县张庄小学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也祝愿我校明天会更好。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 篇10

春末夏初,我们一行46人在平川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来到了河南省西峡县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

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观摩课的认识:

听了西峡县三所学校的九节课后,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在“设疑自探”这个环节里,八位教师都是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地导入正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二小的语文课,城区一中的英语课,四小的语文课,教师都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城区一中语文课,由于是古文,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先采用读课文,查词语,翻译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先扫除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城区一中的英语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猜测练习导入新课,巧妙的构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里,虽然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是教师们始终在引导学生经历着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培

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步。

不足之处是:个别科目对学生自探方法没有给予适时地指导,加之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没完全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补充的问题相对较多。

2.在“解疑合探”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问题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问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课堂上都能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较好地都做到了“三讲三不讲”,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置疑别人的观点,在这方面语文、物理几门课做得最好。对于学生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城区一中的物理老师讲解地有点多以外,其他老师都进行了简要地讲解,教师们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常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城区一中的语文课,在教师讲《黔之驴》时,师在置疑再探环节中问“《黔之驴》的结尾还有什么可能?”,生答“一切皆有可能,老虎可能灭绝,驴子可能强大,因为、、、、、、”,但是他们始终把握“不能有悖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另外,在这个环节里,一小和四小的语文老师,一中的英语老师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片段让课堂变成了“鱼市场”、“圣诞晚宴”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生仿佛听到了鱼市场的叫卖声,圣诞晚宴上谈笑声,开幕式上的国歌声,同时感受着主人公的快乐与悲哀,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作为听课的我,完全忘记自己是在听课,而一直被当时的场景所感动着、、、、、、,我不知道是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折服,还是为精彩的课堂所震撼,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才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我在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教师还会为枯燥的说教而烦恼吗?学生还有理由厌烦学习吗? 不足之处:在“解疑合探”环节中,有几节公开课的个别问题,学生只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真正知其“所以然”?老师没很好地关注,这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一致的。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教师们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慎重处理、解答学生提出的怪异问题,收放有度,对于老师也没把握的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进一步探究,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没有肤浅应付的现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城区一中物理符老师的课堂,正是孔子笔下的这种情境,大家想知道,但又不明了,能说上一点儿,但又说不透,符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一步步通过实验,通过讨论,通过演示,通过评价,通过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真

是太妙了!不足之处:有节数学课,在学生“置疑再探”之前,教师过早地对学生说“看来大家对今天的内容都掌握了,都学的很好,现在看谁还有没有问题提出来?”这样便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再提不出疑问的学生是好学生,说明完全掌握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说明没学好,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了,该环节也形同虚设了。4.“运用拓展”这个环节是一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对所学知识不同的理解,自己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在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在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是采用亲自审阅、组内交流的形式或班级评价的形式处理的,以确保巩固练习扎实有效。另外城区一中的王燕老师等还采用让学生谈收获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尤其一小的语文课,在运用拓展环节里,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生字,课文中的四字成语,重点语句,课文内容给自己设计作业,还有四小的语文老师补充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段作为拓展练习,让学生朗读,补充,体会,真的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啊。

不足之处:1)有节数学课,反馈学生所做练习时,时间不够了,练习处理的有点仓促,显得虎头蛇尾,有点遗憾。2)还有一节课用了55分钟时间,拓展练习有点重复,时间把握不够好,另外,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作文,除了教师本身对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外,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多少有“做秀”的成分。

总之,“三疑三探”的课堂,亮点不断,精彩连连,课堂教学设计美,以理服人;任教老师语言美,以情动人;加之学生巧妙的发问,精彩的回答,融合的气氛,让讲课者、听课者都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从师生的脸上读出了“快乐”,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原来老师应该这样教,学生应该这样学,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追寻的最高境界。

三、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

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

探究”与“合作讨论”?

我认为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

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

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我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我认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么优秀,是不是我们学习、运用之后就一定要完全否定以前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

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呢?

我认为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前优秀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我们可以考虑有机地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法融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形成更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偏离“三疑三探”的精神实质---即:“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见解: 1.我们刚学习、介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开始时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应该允许教师根据所教新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包办代替。教师切忌不要在开始讲公开课时,为了使自己的课更接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而提前做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准备问题,这样“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走样了,变味了,我建议各学校最好不要急于安排实验课,应该先让教师们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质,让教师在课堂上常识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教会学生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开口置疑,等师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模式,再安排公开课、观摩课,这样步子会迈的更稳当,更有利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真正运用

2.“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该要求人人尝试,校校重视,可是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认为目前在大力宣传、学习、领会的同时,应该要求教师一边尝试运用,一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专业知识扎实,边缘知识丰富,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先重点抓几个学校,学校重点抓几个教研组,教研组内由部分素质好的教师重点尝试运用,分段试点,以点带面,学校可以让先实验的教师成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其他老师为第二梯队的实验教师,等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基本成熟后,再做示范课,再全面铺开,这样“有的放矢”,才能百战百胜。

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无庸置疑,谁先掌握了它,谁就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完全照搬,我建议可以因人而已,灵活运用,在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具体制度时,我建议要由统一细化管理型转变为灵活松绑型,因为要求过于细化、过于统一,容易束缚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在管理制度制定上,主管部门只需拿出大的轮廓,鼓励学校、教师结合实际创新运用,但是,松绑不等于放任自流,督导时可用学校、教师自己制定的管理方案进行督查,考核,要抓管理,抓落实,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区有效地推广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建议: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上一篇:酒驾醉驾警示教育主持词下一篇:机电专业毕业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