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4-07-12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1篇)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34人,女24人,男 10人。通过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与培养,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追求学生各项素质和全面协调发展。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三角形的内容,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的教学重点内容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3、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总结

2016年春季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相关内容: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来到职业高中工作已有一段日子了,现将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下面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纸袋装饰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柯木塱小学陈煜静小学生的纸袋装饰是用各种绘画和手工技法结合的方式表达儿童对装饰生活美的感受,它融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它可以使孩子更加贴切地结合生活,将儿童的形象记忆与儿童的主观意念融于画面之中,是表现性与创造性极强的...八年级数学组教学案改革总结(暨XX-XX下学期期末总结)各位领导:你们好!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王校长的直接领导、指挥、指点、参与下,我们八年级数学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案的改革。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摸索和探讨,教学案的改革已见成效。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结束了,通过本学期的辛勤耕耘,我所带的初三班的学生圆满顺利的完成了数学课的学习任务。

小学-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XX-XX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以教育局教育教学教研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以开展“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组织形式、有效评价、有效作业设计、有效监测”主题活动为核心,以创建兰州市标准化学校为...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二、三、四、五年级十二个班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 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所教的两个班无论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不尽如意,与学校所定目标相差甚远,并且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通过调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很不熟练,基础知识不牢固,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习题时欠缺灵活性。

三、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学习习近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 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五年级,共有学生48人,男生27人,女生21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习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比较懒惰,加上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是太差,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习刻苦认真,且有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部分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4.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5.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6.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对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通分约分等知识理解。在正确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算法及灵活应用。2,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分解质因数。

3,对分数单位,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使学生熟练掌握通分,约分的技巧。4,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2,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抓好班级数奥兴趣小组的辅导,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4,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六、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课标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课标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习题。

2、上课:多学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习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教学研究重点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重点。

底圩乡中心学校

郭瑞芳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6

工作计划

石缸小学.李进超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44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9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班级存在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难点:位置与方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针对我们班部分学生不爱做作业的情况,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责任制”,将每个大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长每天早中两次检查组员作业,没有完成的由小组长负责监督补充完整,小组长的作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拖欠作业或作业质量低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若达到三次以上没达到要求的,将请家长到校进行沟通,并且一周内不能参加学习星的评比。让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杜绝学生养成拖欠作业的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卡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另外本学期将举行一次班级十分钟口算竞赛和一次班级笔算验算比赛。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周布置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的形式,去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优秀学生培养措施: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后进生辅导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诚心、爱心、耐心;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子活动;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7

教师:吴明升

一、班情分析

本班学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这班学生的班底不是十分的理想,学习主动性不强,理解能力也较差。班级中学生成绩分布水平,中优等的生占1/2,不及格学生和盘桓在60分左右的学生也占了一半。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计算力较弱,本学期我的教学重点的抓基础,练口算,重理解。以求每个学生在原先的成绩上有长远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现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的素材。本教材将“多位数认识”全部内容安排在同一单元之中,这样使同一知识体系的内容相对集中,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改变过去分单元编排)。另外,教材中突出了浓重的数学文化,大数读写教学时所提供的数据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数据。

2、计算教学内容编排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 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课时由22课时减为15课时,例题从16个减少为6个),其实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材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概括与表述;加强了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学生运用这些策略更好地进行乘除的验算和除法的试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本册教材中没有单独的解决问题的单元,而是伴随在计算教学之中。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本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块教学内容,改变传统几何教学的以计算几何为重点的模式。内容上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图形的特征、性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继续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阶段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用简便算法解决问题。

4、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模型,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 180 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1、数学好玩。结合生活经验和数据能解决问题,进行大小比较和优化设计,并能说出比较和设计的依据。

2、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根据所给的大量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表格的绘制,并能够说出表格横竖分别代表什么,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会计算。

三、教学目标

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6.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深入钻研教材,精心数学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

五、本学期进度安排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第一周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周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周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周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第五周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第六周 小数乘法 第七周 小数乘法 第八周 小数乘法 第九周 整理与复习

第十周 观察物体 第十一周 观察物体 第十二周 认识方程

第十三周 认识方程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认识方程 数学好玩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9

第1课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P44: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解决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二、新知探究

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米=9毫米)(2)师移动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9米=90毫米,原数扩大10倍)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9米=9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9米=9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 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板书)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书上补充完整)4.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三、巩固练习: P45做一做

四、小结: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

第2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P45: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掌握新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学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移动()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

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

二、新知学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1、教学例2(1):把0.07扩大l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提问:

(1)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2)怎样列式?(把0.08分别乘以10,100,1000)板书: 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3)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 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板书)(4)为什么0.07×1000得70?(因为要扩大1000倍,需向右移动三位,而原数只有两位小数,还差一位,所以要在右边添一个0,补足数位。)(5)0.07×100=7,为什么向右移动两位后得7,而不写成007? 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不是零的最高位前面的零必须去掉,如0.07扩大1000倍得70,而不能得0070。

小结式提问: 根据上面的计算,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怎样就可以了?(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就可以了)练习:P45做一做1

2、教学例2(2):把3.2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1)思考一下,把一个数缩小倍数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 板书: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2)说明: 3.2÷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整数部分没有了,用0表示,所以在小数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

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3.2÷1000=0.0032? 从而强调,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左边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左边用“0”补足,缺几位就补几个“0”,再点上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也没有了,因此小数点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所以3.2缩小1000倍得0.0032。(3)练习:P45做一做2

3、总结性提问:

(1)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的方向根据什么?(2)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位数由什么来决定?(3)应用小数点移位规律时应注意什么?

4、教学例3(1)阅读课文,自学(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

首先让学生独立试算,然后二人议论,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说说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 0.07×10=0.7 3.2÷10=0.32 0.07×100=7 3.2÷100=0.032 0.07×1000=70 3.2÷1000=0.0032

4、小数与单位换算

教学内容:P49~50:例

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m(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米(1)尝试(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 4、0.9米=9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1)学生独立思考.(2)交流.

0.9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1米相当于100厘米,那么0.9米是100厘米的90/100,因此,0.9米=90厘米.

5、学习例2.(1)学生独立阅读.

(2)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6、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四、实践应用 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五、课堂总结:说说如何改写?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0.8厘米=0.80米=0.8米

1米45厘米=1.45米

0.95米=0.95×100厘米=95厘米 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P53: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精确”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迁移和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的精确度也不一样。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一、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根据要求改写成近似数。245600985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四舍五入到百位是()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小明身高是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近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知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 0.984≈0.98 0.984≈1.0 0.984≈1 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2、P5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1题。

四、课堂总结: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0.984≈0.98 0.984≈1.0 0.984≈1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然后按照 “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第2课时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内容:P54:例

2、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课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2:

出示数据和问题: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1)提问:把384400 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2)应该把384400缩小多少倍?(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4)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2、学习例3 出示数据和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1)独立完成,并说出改写方法。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2)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3、完成做一做

4、区别对比。

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5、小结:(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3、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5、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016年春季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欣赏设计(1课时)

4、复习(1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4课时)

3质数和合数(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上一篇:客服中心呼叫中心岗位职责下一篇:黄玉伟董事长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