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总结

2024-07-07

十一五总结(精选8篇)

十一五总结 篇1

“十一五”期间,面对开发区扩区增容、南部城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开发区管委会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开发区和南部城区建设,为郊区政府整体规划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稳步完成两区建设各项工作指标

(一)开发区建设

1、抓基础,全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

2010年大桥开发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实现增加值5.87亿元,占区下达全年考核任务5.14亿元的114.2%,比上年增长26.5%;完成税收7500万元,占区下达全年考核任务的100%,比去年增长49.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1亿元,占区下达全年考核任务9亿元的122.2%,比上年增长27.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占区下达全年考核任务10亿元的160%,比去年增长77.8%。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企业预计累计实现产值58.6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4.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4.7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4.7%;累计实现增加值18.3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9.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33.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86.7%。

2、抓服务,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坚持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基础工作,不断增强行政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为投资者提供 “一站式”全程跟踪代理服务,努力优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环境。2010年以来,招商项目的跟踪、对接和洽谈工作得到加强,与福建客商谢承情等投资商就“安徽中之建钢材城”项目在第十一届青博会上进行了项目签约,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规划报批,项目已开始前期招商,已完成30多个经营户的工商税务登记;与香港金联金属科技公司就“铜合金线材加工”项目进行了充分对接,项目在第十一届青博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成功签约;与合肥(香 1 港)大地公司就“铜都物流城”项目进行了专程对接;与浙江新大投资发展公司和合肥卓凡工贸公司就“铜陵鼎城商业广场”签订了正式投资协议,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过了市规划评审。在做好招商工作的同时,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其中,盈德气体公司与铜化集团合作建设的大合成氨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精制磷酸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三佳变压器公司微电控变压器加工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金泰化工公司年产6万吨碳酸二甲酯、宏城新型建材公司商品混凝土等新型建材、朝日纸业公司激光防伪商标印刷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家,分别是华海特种线缆有限公司和金泰化工有限公司;引进了500强企业:中建集团;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如:宏城新型建材项目、朝日纸业激光防伪商标印刷项目等12个;其中总投资超过1亿元项目如:铜化集团合成氨项目、六国化工精制磷酸项目、金泰化工碳酸二甲酯项目等6个。

3、抓机遇,加速推进大桥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

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充分考虑大桥经济开发区大规模、高质量地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结合我区和大桥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实际和发展要求,加强与市发改委等市有关部门的对接和沟通,谋划大桥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推进南拓和跨江发展,积极构建“一区两片,一片多园”,力争将现有5.8平方公里的园区拓展到40平方公里。

(二)南部城区建设

南部城区中心区规划占地面积336亩,总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63561平方米,9个主体项目自今年3月1日起陆续开工建设,现在主体工程已全部结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1、实行时序倒推、倒计时管理。

各项目悬挂倒计时牌,形成你追我赶的大建设热潮。创意中心在同时开工的几个项目中率先封顶,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进程。

2、加大现场技术,协调服务力量。

先后抽调两名副主任、聘用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现场,2 为施工企业进度安排、技术服务、外部环境协调提供一条龙、全天候保障服务。公安分局内挡墙、综合档案馆基础处理、行政大楼超深基础及排水、各项目室内外地坪、土方等都及时处臵,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3、加强各方合作,促进配合谐调。

在桩基和基础开挖阶段,考虑到现场处臵的问题比较多,每周召开一次工程推进会,现场解决共性问题,会后解决个性问题,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达到共识,并立即出具设计变更图纸。在主体施工阶段,每两周召开一次推进会,重点督查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对每项主体工程分别督查,监督每项整改措施到位。

4、加强制度建设,杜绝不良风气。

就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签单、工程资金支付建立了十多项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程序,堵塞漏洞。由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截止9月8日会展馆封顶,按计划已提前一个月完成全部主体封顶目标。

5、根据项目进展,实施交叉作业。

到目前为止,科技孵化器工程项目墙体砌筑结束,屋面工程完成90%,粉刷完成90%,铝合金窗框正在安装,外装饰施工单位已进场,水、电安装正在进行,内装饰设计图纸已出图,招标已公告;会展馆工程项目墙体砌筑结束,屋面工程完成90%,粉刷完成85%,水、电安装正在进行,铝合金窗框正在进行;档案馆工程项目墙体砌筑结束,屋面工程完成90%,粉刷完成80%,铝合金窗框正在安装,水、电安装正在进行;青少年活动中心、创意产业中心、公安分局、检察院、人武部五个项目已完成内外墙保温和门窗制作,外装饰已进入施工阶段,水、电安装正在进行;法院项目内粉、外粉及外墙保温、屋顶基本结束,A区门窗安装结束,水、电安装正在进行;人武部、公安分局项目外装饰已发中标通知书。

6、主体项目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进行。

在抓好主体项目建设的同时,实施了通湖路中心区段和中心区内施工道路的建设工作;针对中心区城市规划设计,按照拉开框架的要求,将南部城区投资3亿元的8条主干道路纳入 3 中建股份市政建设BT项目,通湖路、龙山路已纳入市第一批BT投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正在做初步设计;委托水、电、气等相关单位对中心区的水、电、气、管网和配套设施进行了规划设计。局景观设计第一轮调整修改后已报市规划局等待专家评审;亮化工程、室外工程正在设计中。此外,还对弱电项目、局域空调、内、外装饰方案、铜浮雕、外墙保温材料和钢窗等相关配套工程进行了招标和采购。

从整体推进的进度看,除行政大楼和会展中心外的其它项目年底基本可以完成内外装饰,开始广场施工,预计明年6月底前完成基建任务。

二、精心谋划“十二·五”和明年的工作

1、认真谋划,明确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力争开发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57%;实现增加值18亿元,年均增长27%;完成税收3亿元,年均增长3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33亿元,年均增长3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年均增长27%;规模工业企业达到30家。

2、统筹兼顾,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全力推进开发区扩区升级,实现跨江发展。全面推进大桥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升级,实现跨江发展,构建“一区两片,一片多园”,即江南片和江北片,将现有5.8平方公里的园区拓展到4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发展物流拆解、加工制造、精细化工业,形成物流拆解、加工制造、循环工业三大主题产业集中区。在江南片,依托私营工业园,推进大通工贸园、横港物流园、横港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重点加快铜拆解园和精细化工项目建设,延伸铜产业和化工产业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江北片,规划建设江北产业园,构建以国家级配煤中心、铜拆解加工园、精细化工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重点的“一片多园”。

二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以总投资5亿元的“中之建钢材城”和总投资9.54亿元的“铜金属再生产业园”等现有重点物流拆解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和完善的综合交通资源,吸引更多的物流拆解项目特别是大型项 4 目落户大桥开发区,促进物流企业集聚发展。以总投资1.26亿元的香港金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铜合金线材加工项目”为引线,努力推进香港盛华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盛华铜合金工业园”项目的洽谈进程,适时启动“盛华铜合金工业园”规划建设,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铜材及铜工艺品加工、矿山机械设备加工、运输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及其零配件加工等加工制造业落户大通工贸园。依托南部城区起步区项目建设,发挥梅龙国家级集中区毗邻优势,加大南部城区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力度,重点做好商业服务、特色餐饮、旅游休闲、会展会务等产业的招商引资和产业承接,大幅度扩大南部城区现代服务业规模。充分利用辖区等大型化工企业产业优势,以铜化集团大合成氨等在建项目为基础,积极吸纳发达地区转移的精细化工产业入驻横港循环工业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

十一五总结 篇2

4月25日至26日,全国村村通电话工程“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启动大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奚国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宋爱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张继平、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张钧安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公司的村通开展情况。他们还共同启动了“十二五”村通工程。会议由部电信管理局局长韩夏主持。

奚国华在讲话中指出,通过村通工程的组织实施,我们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普遍服务的道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通信发展的认识,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是实施村通工程的根本宗旨;“分片包干”是实现中国特色普遍服务的有效方式;“三个三步走”是农村信息通信建设的内在规律;各方协作配合是村通工程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奚国华强调,“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继续深入推进村通工程意义重大。

就下一步做好村通工程工作,奚国华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加快农村通信发展和信息化进程,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松劲、不懈怠,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积极主动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

二是树立目标,明确任务,推动村通工程再上新台阶。根据农村通信发展“三个三步走”策略,“十五”期间主要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实现了“以建为主”到“从建到用”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将实现网络和应用的升级,重点是抓好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电话、信息下乡三个方面的工作;初步设想到“十二五”末,将通宽带行政村比例从目前的约80%提高到95%,力争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基本完成我国乡镇的信息下乡“四个一”(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站,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一乡一个网上信息库,一村一个网上信息栏目);积极配合财政部等部门,推动建立以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为核心的成本补偿机制,构建农村信息通信发展长效机制。要通过“十二五”的各项工作,推动村通工程再上新台阶。

三是分工协作,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村通工程目标。“十二五”村通工程的实施,西部省份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加倍努力;东、中部省份有的农村通信发展较好,需要向更高层次、更多领域迈进。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各电信运营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年度任务完成。各地通信管理局要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村通工程顺利推进。部内有关司局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配合财政部等有关部委,推动普遍服务基金尽快出台。相关生产厂商和科研机构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研发行之有效、经济适用的技术手段和通信设备,为农村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会上,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刘杰介绍了“十一五”全国村通工程情况和“十二五”村通工程思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局长杨茂发、西藏通信管理局局长青其介绍了管局组织协调推进村通情况,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棋盘乡村支部书记吐地扎克谈了村通工程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与会代表就进一步做好村通工程进行了交流讨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原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积极组织电信运营企业,从行政村通电话、自然村通电话、乡镇互联网接入、信息下乡四个方面,持续深入开展村通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目标。截至2010年,全国行政村与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4%,实现全国100%乡镇能上网,其中99%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备宽带接入能力,全国近一半乡镇建成信息服务站并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建成“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全国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农互联网站近2万个。我国农村通信服务水平迈上历史性新台阶。

十一五总结 篇3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布,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总结“十一五”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2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鞍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系统设计、项目落实等系列工作。2005年济钢、莱钢、鞍钢、攀钢、包钢等钢铁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工程单位。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的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成果显著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3亿吨提高到6.27亿吨,年均增长12.2%。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始注重钢铁制造流程新功能的发挥,即钢铁企业不仅局限于冶金材料制造功能,而且在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方面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1.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总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钢材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97%。到2010年底,在统计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类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带钢、镀层板带5类品种自给率超过90%。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强度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达到70%;核电用钢实现了国产化。钢材品种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产能所占比例由67.9%提高到80.5%,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热轧宽带钢轧机由26套增加到72套,冷连轧机由16套增加到50套。国内一批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605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2.8%,实现节能总量4800万吨标准煤,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稳步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十一五”重点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

(3)二次能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10年间,占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总量70%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利用量逐年提高,损失率逐年降低。“十一五”期间,焦炉、高炉和转炉煤气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3.8%、5.8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从47.5立方米提高到81立方米,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增长了4.6%。说明我国二次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3.水资源利用再上新台阶

(1)取水量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增加了77.6%,年均增长12.2%。而钢铁行业取水总量却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5.77亿立方米,年均下降3.03%,累计节水91.01亿立方米。

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吨钢取水量也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吨钢取水8.6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4.11立方米,年均下降10.44%。

(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新水利用系数和重复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新水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4.04%提高到2010年97.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新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4上升到2010年的0.58,上升了31.8%。

(3)节水技术措施多样化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基本实现以直流改循环、建污水处理厂等粗放式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逐步发展到采用节水工艺、节水系统及设备、水质稳定等措施。污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成为了主要途径。

目前钢铁行业普遍采取的节水技术、装备及措施主要有: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包括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渣粒化技术、钢渣滚筒法液态处理技术和钢渣风淬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焦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冷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等;冷却过程节水技术,包括高效空冷技术、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连铸喷雾冷却技术、蒸发式冷却塔等;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包括分质用水系统、串级用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污水回用水系统等;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包括开发利用厂区雨水、城市污水、苦咸水、海水、矿井水等。

4.强化固体废弃物消纳功能,更加注重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和增值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9.4%上升到2010年的96.1%,增加了6.7个百分点。分类利用率统计。

“十一五”期间,不仅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普遍提高,综合利用的产值也有较大增长,说明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在提高。

二、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全行业旧有工艺装备仍占较大比例,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历史欠帐多,这些因素阻碍了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循环经济标体系尚未建立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部和统计局已下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宏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衡量钢铁行业循环经济

的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这对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循环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工序能耗未达到国家标准《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2010年,全国焦炉、高炉及转炉煤气放散量折合标准煤约454.5万吨标准煤。余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方面仍有潜力。能源管理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虽然上升较快,但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冶金渣和各类尘泥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节水只停留在水循环使用、污水回用等常规的利用方式上,缺少对各系统进行水质监管、用水定额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3.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之间的循环有待加强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行业内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钢铁行业与原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与建材、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仍属起步阶段;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大循环还处于试点探索。

4.减量化生产任重道远

精料是钢铁行业减量化生产的基本保证,然而,“十一五”期间受到原燃料供应紧张大环境的制约,全行业减量化生产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指标出现倒退。2005年至2010年,高炉冶炼入炉矿综合品位由58.02%下降到56.16%,渣铁比由此每吨增加23千克;炼钢冶炼金属料消耗虽有所降低,但由于铁水脱硫、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增加,吨钢冶炼渣量还是上升了3千克。

三、拓展循环领域,推进绿色发展

1.拓展循环经济功能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其向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和绿色钢铁制造发展。如何认识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特别是如何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是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重要实践课题。钢厂的功能不能仅局限于钢铁冶炼与钢材生产,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社会领域之中。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钢厂产品制造功能的局限性,充分拓展钢铁企业的三大功能,发挥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更大作用。

(1)拓展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资源消耗和资本投资为主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钢铁产能和产量基本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困难局面。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节能型钢材和资源节约型钢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功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和尽可能回收大量的余热,避免能源放散和浪费方面仍有潜力可挖。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效益是今后拓展能源转换功能的重点。

(3)拓展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除可实现能源转换的副产煤气外,还有冶金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粉煤灰、废酸、废油、废水等物质。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内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含铁尘泥回配钢铁生产中循环使用应更加讲求高效,废渣将作为水泥、建材行业良好的原料,废油、废酸、废水,经技术处理后,返回工序循环使用。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基本上做到实现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物质“零排放”。此外,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高温和还原性的特点,回收利用、消纳处理社会的废钢、废塑料、废橡胶等社会废弃物;对剧毒铬渣等有害社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对城市废水可以集中处理。进一步挖掘钢铁企业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单一问题解决到逐步重视系统研究解决的过程。通过对国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共性的做法,基本思路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总结出了针对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模式,如:

长流程模式以国家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优化钢铁结构、科学管理等为支撑,拓展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三大功能,推进铁金属元素、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各方面循环,从而实现钢铁制造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短流程模式与长流程模式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低投入(人、财、物)、低消耗(能源、水)、低排放(三废)、高效率(生产运行、资源利用)、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深加工)的优势,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已有十年,就总体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深入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循环体系有待向更高层次推进。

3.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提出了国家宏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科学评价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首先要掌握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来描述、检测、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反映评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十二五”期间,开展《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根据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点、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四、以规划为指导,引领产业升级

2011年11月3日,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产品升级和节能减排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

展的指导性文件。

1.总目标展望

力争到2015年形成企业内部、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建设“两型”企业要求,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钢铁与城市、钢铁与社会之间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并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总结和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循环经济大发展。“十二五”末,我国钢铁行业预计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见下表。

2.节能目标和措施建议

吨钢综合能耗预计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建议“十二五”节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和开发节能技术。普及和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干式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热送热装、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煤调湿、烧结漏风改造、烧结余热发电、高炉脱湿鼓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研发和关注非高炉炼铁、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煤气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前沿技术。

(2)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高效化,实现“零”放散;提高二次能源转换效率,实现气转电高效转换、气转汽由中温中压向高温高压转换。加强低品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提升转炉、轧钢加热炉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水平。

(3)强化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提高电炉钢比例,降低铁钢比;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球团配比;进一步提升热送热装比,促进轧钢工序生产紧凑化、连续化。大力推广能源管理中心,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节能,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基础建设,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节水目标和措施建议

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已经降低到4.11立方米,接近国际钢铁先进企业的吨钢取水3.6立方米的水平,考虑节能减排措施及深加工用水增加的因素,钢铁行业吨钢取水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有限。通过加大城市中水利用和企业综合污水回用力度,到2015年吨钢取水量有望降到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5%。

吨钢外排废水量逐渐减少,2010年已经下降到2.04立方米每吨,预计“十二五”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普及率可以提高到75%,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预计“十二五”末吨钢废水排放量可以降低至1.3立方米。

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灭直排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新水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且三是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回收循环利用率,钢铁企业废水种类很多,水质参差不齐,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回用;四是推行水资源合理分配、串级利用的方法,实现水系统的串级利用;五是实现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工业中水回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和措施

2010年钢铁行业高炉渣利用率达到97.6%,利用率相对已经较高,“十二五”提升空间有限,预计可以达到98.5%。2010年钢渣利用率达到93.6%,随着钢渣利用技术不断成熟,钢渣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7%。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含铁元素废弃物,如高炉渣、转炉渣、氧气铁皮、含铁尘泥等;以及粉煤灰、废耐火材料、非含铁除尘灰、工业垃圾等。经过多年的发展,钢铁企业绝大多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建议“十二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1)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粉煤灰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大力推广钢渣预处理热焖、钢铁渣微粉技术,加大海边海床覆盖剂、钢铁渣余热回收、钢渣陈化等技术及钢渣微粉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2)加强钢铁企业含铁除尘灰、尘泥综合利用。做好除尘灰精选回收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推广除尘灰除锌提纯及还原造球技术,开发氧化铁粉、氧化铁皮深加工和废油、废酸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十一五总结2 篇4

以2006年为起始年份的“十一五”,是马关县交通运输工作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近五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三个”从无到有的转变、“五个”历史性突破。一是随着文都二级公路的开工建设,全县高等级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二是随着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的组建,全县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三是随着2008年开通城乡公交线路,全县公交客运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四是突破经济条件的限制,首次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简易硬化路面”的目标;五是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限制,首次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养分离的目标;六是突破地域限制,首次将出租车营运范围扩大到全县十三个乡镇;七是突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体制的限制,通过“划片经营”的方式,首次通过自由市场调节运力;八是突破经济条件的限制,首次实现乡镇客运站的全覆盖。

“三个”从无到有的转变、“五个”历史性突破,是对我县“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成效的总体概述。近五年来,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绩。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

由于马关县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县份,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到今尚未摘除,全县财力十分有限,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家补助。针对这一实际,自“十一五”开局以来,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局里始终把项目储备、项目申报立项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抓好落实。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我县交通建设取得卓著成效,全县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站场建设及运力投放等,都实现了投资加大、发展加快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5亿元,投资额约占全县五年GDP总和的4.63%,约占全县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16%。

公路建设方面,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我县“两通”工程建设得到省、州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十一五”初全县共有9条331.9公里通畅工程、66条646.2公里通达工程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公路建设项目163个2276.7公里,计划总投资10.37亿元,当前累计完成投资5.83亿元。其中:文都二级公路马关段50.4公里,计划总投资5.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2亿元;通畅工程6条212.9公里,计划总投资1301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659万元,当前已完成建设任务4条130.5公里;通达工程66条616.01公里,计划总投资12797万元,累计完成投资9025万元;以工代赈、兴边富民、战恢、财政转移支付、县内项目等其它项目共90个1397.39公里,计划总投资25881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0525万元。

客运站场建设方面,通过多方面争取和努力,全县乡镇客运站建设稳步实施,当前已完成县城公交客运站及仁和、木厂、夹寒箐、都龙、八寨、坡脚6个乡镇客运站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820万元。目前大栗树、小坝子、古林箐、篾厂、金厂、南捞6个尚在实施中,计划于今年完成建设任务。此外,2008年,由文交集团马关分公司投资购买的35辆公交车正式投放营运,完成固定资产投放1750万元。通过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县纳入统计的公路总里程达2450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897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11公里,省道78公里,县道627.7公里,专用道18公里,乡道533.3公里,村道1182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52公里,四级公路869公里,等外公路1529公里,等级公路率为37.6%。全县13个乡镇,已全部修通沥青路面,通畅率达100%;124个建制村,已实现100%通达;1542个自然村,已有1471个修通公路,尚余71个未通公路,自然村通公路率为95.39%。乡镇公路通畅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自然村通路率分别比“十五”末提高69.3%、50.7%和9.4%。农村公路初步实现了由“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转变。“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初,全县可实现通州府公路高等级化、通乡镇公路油路化、通行政村公路等级化的目标。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效显著

我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自2005年完成工作人员财政供养,2008年启动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以来,通过调整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增加养护资金投放、充实管理养护人员等方式,全县农村公路养护效率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趋于规范。

一是管、养分离的模式已基本成型,县、乡、村三级养护工作正常开展。养护公司已于2008年组建完毕,目前已全面转入养护作业阶段,县地方段的管理职能得到正常发挥;全县13个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于2009年上半年全部组建完毕,全面转入日常管理,乡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能得以高效发挥;通过实施“以奖代补”的养护模式,村级农村公路养护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农民群众在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的能动作用得到积极发挥。

二是农村公路管养硬件建设不断夯实,养护效率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公司,自组建之初即转入原第六工程的机械和人员,组建完毕后又先后更新了部分机械设备,机械备置和施工力量在全州各县养护公司中可谓首屈一指,硬件设施和施工人员都比较到位,从源头上保证了全县农村公路的养护效率。为全面提高乡镇交通运输所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发挥好乡、村养护机构的作用,局里安排专项资金为各乡镇交通所备置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同时,为增强乡、村级养护力量,局里还计划采用县级补贴与乡镇筹资相结合的方式,于今年7月为乡镇交通所配置13台养护车辆,7台装载机,2台打砂机,4台空压机,2台碎石机,2台搅拌机,8台数码相机,从硬件上保证了乡、村级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养护工程实施正常,养护效果较好。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在做好农村公路小修保养的基础上,我县农村公路养护自2008年开始,增加了大中修工程,先后实施了董南线、塘小线、石磨线等线路的排水、防护等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05.5万元。此外,通过努力,“十一五”以来我县的农村公路小修保养、汛期水毁公路抢修保通等工作也正常开展,基本维护了全县农村公路的通畅和安全,在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从全县“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可以说是交通系统各项工作的重头戏。自2006年以来,围绕群众“乘车难、出行难,出行不安全”这一问题的解决,结合丘北经验推广工作的开展,我们在道路运输市场培育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通过借鉴省内其它地州的做法,依托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的组建,通过授权委托的形式,赋予乡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更名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在全州率先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放权”给乡镇,从源头上增加了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客运市场培育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县的客运市场管理,长期以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老、大、难问题,首先是非法营运扰乱客运市场秩序的问题长期存在,其次是群众乘车难、出行难、出行不安全以及买难、卖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自2006年开始,我县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在对非法营运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积极成效。首先是运力覆盖率全面提高,全县出租车经营范围扩大到13个乡镇,9条公交营运线路的开通较好解决了县城城郊及县城周边乡镇群众的出行问题,“划片经营”管理较好解决了广大农村通路不通车的问题;其次是非法营运现象开始“回落”,城区三轮摩的被彻底清退出客运市场,通过推行“划片经营”大量非法营运车辆被纳入规范经营管理,通过投放公交车降低客运票价的方式迫始许多非法营运业主退出客运市场;再次是经常性的打击整治成效明显,通过县政府的综合领导和协调,运政、交警、农机等有关部门经常性联合开展非法营运打击工作,非法营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行业管理职能执行较好。自“十一五”以来,县运政所紧紧围绕“三关一监督”这一基本职能,积极开展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全力维护县内客运市场秩序,大力消除行业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有效保证了春运、节假日及我县首届民间艺术节等重要时段客运秩序,同时也保证了广大群众的正常出行。

(四)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加强

为切实维护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保护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交通系统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抓好落实。

一是以细化目标责任为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平安源头”。为确保全县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在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同时,局里不断调整充实安全管理人员,并督促交通系统各单位、各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和项目部配置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安监员。按县、乡、村和局、局属单位(股)、具体责任人两条主线,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并坚持做好检查考核奖惩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股)和责任人抓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以施工安全监管为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平安工地”。由局运安股牵头,各单位、各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参与,按月查与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所有在建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都能及时发现,及时处治。进一步加强了民爆物品存储管理使用的监管工作,严格按公安部门的要求落实管理制度,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有效保障民爆物品管理使用的规范和安全,有效杜绝了公路施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以公路抢修保通为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平安公路”。结合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不断加大公路巡查和公路隐患整治力度,全力消除公路危险点,完善危险路段的安保工程和警示警告标志,强化施工路段安全保通,有效杜绝了公路隐患引发的交通事故。

四是以丘北经验推广为工作重点,全力创建“平安出行”。结合丘北经验推广工作的开展,以客运安全监管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平安出行”创建活动。县运政所积极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坚持做好驾驶员资质、车辆技术状况审验工作,在安排驻站人员的同时,督促客运公司加强客运站场、客运车辆管理工作,强化对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教育,积极开展违禁“三品”查堵和客运车辆例保检查工作,有效保证了客运安全。积极开展出行安全宣传教育进村入户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出行意识,进一步降低了客运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伤亡率和财产损失率。

(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在“十一五”以来的工作中,交通系统在积极抓好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养护、道路运输和水运管理、交通安全生产管理等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认真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依法治理、节能减排、挂钩扶贫、建议提案办理等县委、县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历年的综合检查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十一五工作总结 篇5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十一五的成果照片展览,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次展览中我看到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让我深深感到自豪。

在十一五的学习中,我总结了几大要点

一、高瞻的决策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遍重视和巨大鼓舞,也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时期,所做出的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凝聚民意,最具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宏伟蓝图之所以深得民意,鼓舞人心,是因为整个规划自始至终贯穿着:以富民为根本,以兴国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强国和生态环境安全、美好为保障,以期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是高瞻的决策,明智的选择,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护。

2、“十一五”规划始终倾注着求真务实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规划中刚性的目标(翻一番),硬性的指标(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的壮举等等。有力的举措,明确的要求,艰巨的任务,可喜的前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富民兴国的坚强意志和执政能力。也表明了中国在当今时代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前进的决心和愿望。

3、“十一五”规划是行动的指南,它可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上进心,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国必将掀起深入学习和认真执行“十一五”规划的热潮。学习“十一五”规划可以明了国情,关心国事,知晓国策,热爱国土,建设家园。可以深信,在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必将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艰巨的任务

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高。2004年我国GDP达到15.9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排行由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按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字)。形势十分喜人。

然而,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生态环境相当严峻等等。这些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解决。

(1)我国既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又是生态环境的弱国;既是人口数量的大国,又是人口质量的低国;既是能源消费的大国,更是能源浪费的大国。(例如,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过去一直在说:“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客观事实,“地大物博”是言过其实。只要用13亿人口这个沉重的分母一除,就可以看出中国地也不大,物也不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3%、43%、58%、22%。(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基本国情。

(2)在环境质量方面,我国有两个不利条件,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从气候看,干旱、半干旱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2%,从地理条件看,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岩溶地区等生态脆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7%。二是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新增加3436平方公里。森林生态退化和草原退化仍在扩大,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环境污染严重,1/3的国土受到酸雨的影响,七大江河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75%的湖水出现了富营养化,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高达15%,形势是严峻的。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相当繁重,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6期)(3)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十分明显。特别应当提出的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最为突出。如何在“十一五”时期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这是关系到2020年全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问题。因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世居在西部地区,对全国民族地区的兴旺发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简言之,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之日,也就是全国民族地区兴旺发达之时。这是因为西部民族地区的面积(594.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民族地区总面积(611.73万平方公里)的97.22%。而且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3%。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境线长18160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境线总长的79%,与周边14个国家为邻。不言而喻,无论是从国土面积来说,还是从少数民族人口来说,西部大开发就意味着中国少数民族的大振兴,中华民族的大腾飞。

5、西部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欠账太多,底子太薄,基础太差,加之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较差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下,****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先后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飞跃,相继成立了各级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了民族平等。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却不可能一蹴而就。西部民族地区除五大自治区首府和27个自治州州府及个别城市的社会经济较发达外,其余自治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尤其是高山区、石山区、偏僻牧区、偏远边区还相当贫穷落后。极个别特困地区仍处于“住在河边闹旱,能源窝里缺电,交通道路不便,文盲到处可见,地下宝藏无限,捧着金碗讨饭”的困境之中。

从总体来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落后,工业薄弱,第三产业不发达,交通闭塞,科教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差,城镇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发展迟缓。这一严峻现实,极大地牵掣着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不难看出,中国奔小康,关键在西部,重点在民族地区,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山区。这是一项既持久又艰巨的国土建设任务。

三、明智的选择

“十一五”规划特别强调指出,要坚持用发展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做好“五个正确处理”。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6、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浪费资源现象相当严重,中国资源支撑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己难以承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期发展。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要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做到资源综合利用,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标志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的提高,执政意识的增强,国土建设能力的升华。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简单线性经济过程。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危机愈发突出。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环境付出的代价与日俱增。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虽然注意到环境问题,但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但由于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的成本奇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它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再变为资源的目的。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度消费、最少废弃”。用通俗话来说就是实现“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少一半”的目的。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一条有效举措,是我国应对入世的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党中央提出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实乃明智的选择。

四、中华的腾飞

8、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十五”——“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必须紧

根据十一五的了解我对我们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联系总结

十一五期间,校党委、我部处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实效。

(一)成立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小组,完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

为更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更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十一五期间,由我部处牵头,通过整合思政课教师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力量,成立了专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小组,定期开展调研工作。期间,先后开展了“学生经费调研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研”、“两会知识调研”、“我校学生上网情况调研”、“大学生价值观”、“学生思想状况2000人调研”等调查,共计完成调研40余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教育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参考依据。

(二)以重大节日和学生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爱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显性教育”,又要有“隐性教育”,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参与重大历史性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十一五期间,结合建国六十周年庆典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大力进行爱国爱党教育;结合我校六十周年庆典,大力开展爱校教育。通过组织其他各类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选聘法制辅导员、校友先进事迹宣讲、西政校园文化图片展、校风校纪活动月、校园美食文化节等,这些活动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了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在全校形成勤奋好学、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日常管理,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1.继续完善学生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十一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审视学生管理工作思路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和二级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思路、新模式。逐步转变学生管理方式,加强对二级学院学生管理的考评、指导、协调、服务。积极参与《西南政法大学违纪处分办法》调研修订工作,着力于修订与学分制改革相配套的《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管理规定》、《西南政法大学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体系》、《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办法》、《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西南政法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实施办法》等文件,真正做到学生管理工作有制度依托,有规则保障,以学生为本,管理好学生,服务好学生。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也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做好学生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早操制度、晚归寝制度以及周末晚点名制度等。这些制度规范为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人为本,坚持开展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为更有效的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在新生入学时以及毕业生离校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在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委员会成立的基础上,深入指导学管委开展各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并随着学校二级管理和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实现了学管委职能的转向:如贴近实际,开展层次多样的学生情况调研工作;贴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3.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抓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努力成才,做好学生先进典型表彰工作。以渝北区大学生校外法制辅导员、学生申诉委员会学生代表、优秀学生党员的评选,全国双百佳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以及组织院级、校级、市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表彰工作为契机,加强学风教育,认真做好优秀学生评选工作。“十一五”期间获得市级以上先进集体表彰共96次,先进个人568人次。

这就是我个人对十一五的总结与自身实际的总结,让我对自身发展的水平又有了新的了解,也让我对以后未来发展方向有更好的规划。

辉煌十一五报告总结

姓名:

王焱

学号:09130248022

班级: 09首饰

学部:现代职业学部

辉煌十一五报告总结

姓名:张丽君

班级:09首饰

学号:09130248020

小箐乡“十一五”发展总结 篇6

“十一五”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乡教育事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适应时代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兴乡富民”战略的全面实施,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乡实际,把我乡“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总结如下:

“十一五”期间全乡教育事业发展简要回顾

一、全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民众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1、基础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十一五”期间,我乡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全乡农村全部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7%,初中学生入学率、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9%和98.7%,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3%,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目前初中阶段在校学生936人,全乡小学在校学生979人。

2、职业教育呈良性发展态势。我乡初中的生源比接近10:8,全乡中等职业学校1所,现培养了1000多名中等实用技术人才。

3、成人教育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全乡各级成人学校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6名。扫盲工作进展顺利,全乡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了3.5%以下,比“十五”期间下降了4.3个百分点。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1、教师队伍的结构有较大改善,素质不断提高。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十一五”期末,小箐、崇恩、小坝、新村推行

教职工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合同管理;逐步妥善解决了教师待遇问题。初步建立起教师队伍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

2、全乡共组织校长40人次、教师2100人次参加了各类新课程师资培训;免费组织4名校长参加了省级培训,中小学校长接受省家级培训的比例已达60%,2010年,为提高我乡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乡又组织了20名中学英语教师出外培训。我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受到省、市教育部门表彰。

3、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十一五”期间,分别开展了“奉献篇”、“创新篇”、“师德篇”、“管理篇”、“育人篇”主题演讲活动,涌现出了唐勇、包富仙等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师德典型。

三、稳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

1、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各校大力开展了课改协作攻关,积极推行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提倡互动式、开放式、研修式培训,努力实现从基础性培训向着眼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跨越。目前,全乡1所中学4所小学已全部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范围,参与课改的教师近200人,参与课改的学生达1915人。

2、突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全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由2008年的2所扩大到2010年5的所。30多名教师论文在省、市、区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

3、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校大力推广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的“新三好”评比活动,引导

学生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全乡现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5处,社会劳动实践基地5处。

四、创新教育发展机制,教育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1、“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实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撤销乡教育辅导站,取消农村教育税费,规范收费取标准,进一步减轻了人民群众负担。

2、初步完成了全乡学校布局调整。全乡按照“就近入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改造危房”的原则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调减农村小学6所(含教学点)变为现在4所,整体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臵。

3、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格局。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小箐中学和小箐中心小学正充分利用名校品牌积极筹办标准化学校。

五、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1、“四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保教师工资发放。全乡教师工资做到了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拨款,银行直达,学校教师津补贴实现了财政预算发放,教师津补贴也进入了财政预算。二是保师生安全。“十一五”期间,我乡多方筹措危改资金,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1800平方米。三是保学校运转。“十一五”期间,通过采取逐县检查、财政预算等措施,依法落实了各项财政补助公用经费,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紧缺的压力。四是保教育公平。我乡中小学生的杂费、书本费已免,全面实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

2、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全乡新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2个,配备计算机65台,建校园网、教学局域网和单位办公网5个,建农村中小学现

代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5个,全乡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十一五”期间,全乡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教育及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较为突出

1、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我乡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总量虽不断增加,但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小学家长择校倾向加剧,很多农民家庭子女因为初中、高中教育资源紧张,不能满足进一步求学的要求。

2、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公用经费严重缺乏,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学校发展不平衡,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配臵不均衡,造成优质学校生源膨胀,薄弱学校招生规模萎缩的局面。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全乡普通教育发展水平优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所占比重偏低,办学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展。

二、教育存在诸多困难,持续发展面临系列挑战

1、初中学生辍学出现反弹现象。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加大,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剧,农村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高年级学生辍学现象出现反弹。

2、“普九”债务化解力度不够。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安排的教育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其它,“普九”债务化解难,学校运转困难。

3、中小学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较低,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英语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随着农村小学生源萎缩,教师

超编逐步显现,全乡农村已有七年没有补充年轻教师,造成小学教师人员断层严重,形成进不来、流不动的困难局面。

总之,取得的成绩是全乡干部、教育职工辛勤奋斗的工作分不开的,但根据“十二五”的要求,我乡的教育事业离“十二五”的目标还远。深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取得更好的成绩。

十一五总结 篇7

一、回眸“十一五”散装水泥工作成就

1、散装水泥供应量、散装率快速增长。

进入“十一五”以来, 市散办坚持“限制袋装, 鼓励散装”的散装水泥政策导向, 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实现了本市散装水泥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散装水泥供应量、率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 比“十五”期间累计散装水泥供应量57.85万吨增长1.6倍。2010年散装率达47.43%, 比“十五”末的散装率31.75%提高了15.7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预拌混凝土生产发展迅猛。

“十一五”期间, 本市预拌混凝土生产实现“零”的突破, 发展迅速。“十一五”末, 全市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6家 (其中:市城区3家;县域3家) , 在建的有4家。有18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1条、15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2条、12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7条、混凝土搅拌车98台、混凝土泵车21台, 设计生产能力达360万立方米/年, 现实际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年。预拌混凝土实际供应量逐年提高, 从2007年的4.3万立方米/年, 增加至2010年90.3万立方米/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139.2万立方米。

3、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 按照国家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 全市先后关闭了6条机立窑生产线, 合计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60万吨, 新建100万吨粉磨生产线2条, 在建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条。结构调整在推动水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 散装水泥设施也逐步由粗放型、简陋型向高起点、规模化发展, 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十五”末的22万吨/年, 提高到120万吨/年。据统计, 全市可投入使用的散装水泥发放库18座, 专用汽车20辆, 散装罐78个, 实现了散装水泥装、卸、计量自动化。

4、节能减排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 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4.96万立方米, 节约标煤11 723吨, 电1082万千瓦小时, 烧碱3306吨, 棉纱601吨, 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 671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05吨, 减少粉尘排放6763吨, 节约水泥近10万吨, 创社会综合经济效益近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改善了劳动条件, 保护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5、开展了市城区“禁现”工作。

继2008年5月《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颁布后, 2009年4月抚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2009年7月1日以后, 市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从此, 抚州市的“禁现”工作全面展开, 为本市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6、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日益规范。

“十一五”期间, 市散办按照国家、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有关规定, 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市建立了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征收为主、其他渠道征收为补充的专项资金征收体系。“十一五”期间, 全市累计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494万元 (其中:市本级581.7万元;县级912.3万元) 。制定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指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返退指南”、“申请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补贴规定和办理程序”和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各项管理制度,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规范有序。

7、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009年4月, 抚州市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这是本市继《条例》出台后, 第一部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法律支持, 是本市散装水泥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南城、广昌等县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意见。按照《条例》规定, 各县相继成立了散装水泥办公室, 其中:广昌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乐安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他为工信委内设机构。配备有专 (兼) 职工作人员, 县级散装水泥队伍初步建立。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对本市散装水泥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8、宣传工作有所增强。

“十一五”期间, 市散办以宣传贯彻《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契机, 加强了对散装水泥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工作中围绕发散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宣传攻势。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标语等多种媒体营造浓厚氛围, 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宣传相结合, 社会宣传和行业宣传相结合”, 从思想上增强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责任意识, 生产使用单位的法规意识, 提高其发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办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暨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新闻发布会和2009年抚州市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宣传周暨“禁现”启动仪式, 在抚州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制作了15分钟的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宣传片。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展望“十二五”散装水泥发展

1、散装水泥供应量、率同步增长。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散装水泥年供应量达到100万吨, 力争110万吨;散装率达到58%, 力争达到60%。

2、预拌混凝土稳步发展。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混凝土年供应量达到350万立方米;生产企业增加到14家以上, 总生产能力达到550万立方米/年。

3、预拌砂浆实现“零”的突破。

“十二五”期间建成1~2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形成30万吨生产能力,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砂浆年供应量达5~10万吨。

4、市城区全面“禁现”, 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

计划到“十二五”末, 市城区全面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使用袋装水泥, 并着手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同时, 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 计划到“十二五”末, 全市有6个县实现禁止县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逐步推行乡镇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

5、加快“依法治散”和“科技兴散”的步伐。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加大“依法治散”力度, 正确使用经济、法律等必要的行政手段, 积极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同时, 加快“科技兴散”的步伐, 着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装备, 创造条件建立现代化的散装水泥物流系统, 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噪音、无污染的散装水泥发放、接收、中转、运输和使用系统, 实现散装水泥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 不断提升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和技术水平。

6、加强机构建设, 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当务之急是要继续争取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定要在2011年解决单位机构编制性质, 将市散办转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同时, 建立健全县级散装水泥工作机构, 力争全市各县级散办有编办批文、有人员编制、有牌、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 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7、加强结构调整, 优化企业发散能力。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按照国家新的水泥产业政策, 在新一轮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中, 重点发展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生产线, 坚决、彻底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形成一批高起点、规模化的生产企业, 同时抓好散装设施设备建设, 提高发散综合能力和科技水平, 从根本上解决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弱、发散设施落后的状况, 以适应本市散装水泥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8、强化专项资金的征管, 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能。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根据国家和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 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严格依法征收, 努力拓宽专项资金征收面, 严格把关、应收尽收, 消除征收盲点, 提高专项资金的征收率。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作好专项资金的收支计划, 根据散装水泥工作特点, 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和监管力度, 确保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真正用在散装水泥事业上。充分发挥征收专项资金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设施建设, 促进发展资金多元化。规范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设项目投入, 不断提高全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9、加大宣传力度。

“十一五”收官年 篇8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形反转,GDP增速“保八”已成定局的2009年,下一步该怎么走?12月5日~7日召开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政策紧缩信号”的预期已不存在,经济结构调整成为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称为“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那么,在此风向标下,信息产业将面临哪些新的增长点?

农村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2009年,农村IT市场依旧延续了2008年的“冷清”,然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激起了农村的兴奋点,IT厂商在农村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六项主要工作任务中,“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赫然列入其中。此外,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两项任务中,也分别对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

为什么农村这么重要?

“扩内需、调结构”是复苏后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如何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重中之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认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由此,IT产业在农村市场面临三大机遇。

一是“家电下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并将其提升到扩大内需的高度。此举势必带动新一轮“电脑下乡”高潮,并提出新问题:电脑下乡了,如何让信息和服务也下乡?

2010年,“电脑下乡”不会是PC厂商的独角戏,以电脑为载体的信息服务需求将会进一步催熟农村信息产业链。

二是新农保。会议在“改善民生”一项任务中明确提出:“抓紧制订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各项工作。”

“新农保”的落地需要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将带动新一轮社保信息化的高潮,但是,如何构建信息系统,既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也将考验IT厂商的耐心。

三是现代农业。近几年,信息化的焦点主要落在农村信息化,即铺设IT基础设施。随着产业升级话题的不断升温,实现生产集约化的大规模现代作业,也成为农村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IT产业能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什么?是IT厂商需要思考的新话题。

民生热点层出不穷

民生是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关注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7.7%,其中投资拉动居功至伟,贡献了7.3%,而消费拉动只有0.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摆脱不了投资拉动,现阶段消费需求依然不足。

因此,今年民生的话题焦点落在如何扩大内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被会议列为明年第六项主要任务,并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在此基础上,民生热点层出不穷。

今年4月,经过3年激烈讨论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为了保证医改的成功,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据IDC预测,到2010年,我国医疗整体I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20多亿元。

医改带来的真的是金矿吗?对于缺乏“隐形冠军”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如何利用医改契机,打造核心竞争力走向高端,将是一个重大的洗牌过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出,也将社保信息化推向深入。今年,历时7年的“金保工程”一期进入验收阶段,以数据集中为主旋律的一期建设进入尾声。数据集中之后怎么用?除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之外,利用集中数据为百姓服务成为下一阶段社保信息化的焦点,社会保障卡、政府网站和12333热线是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百姓提供的3项服务,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实现社保服务多样化,又将考验IT产业的智慧。

低碳经济成为新着力点

尽管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力军,但不容忽视的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因此在2010年,经济结构调整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而“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着力点。

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无独有偶,12月7日,中国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再次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低碳,已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毋庸置疑。

在低碳时代,IT产业将扮演两种角色。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转型。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于2010年3月至2011年底,陆续完成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建设,并将于今年年底或2010年初出台智能电网标准。据发改委公布的有关数据,4万亿元投资中,直接用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高达2100亿元。在众多传统产业纷纷步入“智能”的低碳时代,IT企业将会掘出金矿。

另一方面,在为传统产业提供智能、低能耗解决方案的同时,IT产业本身也将面临碳排放的考验。有数据显示,ICT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2%,2020年,这一比例还将翻一番。

上一篇:四上数学复习题下一篇:毽球比赛开幕式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