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2024-07-21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共12篇)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1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这对一个即将迈出校门的学子而言,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这是一份简单而又朴实的自荐信。也许它的普通没深深地吸住您的眼光,但它却蕴涵着一颗真诚的心。为此,我诚心恳求您能阅读这份普通的心。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血管里流着的是泥土的芳醇和农民的憨厚,也教了我坚韧不拔的处事准则和方法,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期望、社会的竟争是我学习的动力。我十分珍惜中专二年的学习。在校的二年里,我认真学习,勤奋刻苦,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努力掌握其基本技能技巧,深钻细研,寻求其内在规律一个人只有把聪明才智应用到实际上工作中去,服务于社会,有利于社会,让效益和效率来证明自己,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我坚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做出更出色的成绩!

器必试而先知其利钝,马必骑而后知其良驽。我深信:只要我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只要给我一片土壤,我会用年轻的生命云耕耘,您不仅能看到我的成功,而且能够收获整个秋天。这就是我的自信和能力的承诺。

剑鸣厘中,期之以声。热切期望我这拳拳寸草心、浓浓赤诚情能与您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求进步。请各位领导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最后,衷心祝愿贵公司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2

由于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大多是初级和中级的会计工作,因而可从他们所具有的初级和中级专业技能看出这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经过统计,刚毕业的学生对纳税申报业务不熟悉的占78.7%;对银行业务不熟悉的占38.3%,记账过程容易出错的占14.9%;对现在企业的会计做法不了解的占42.6%;对当地的会计、税务法规不熟悉的占55.3%。对于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这些基本的业务技能,70%的学生表示在学校已经学习过,只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会与实验稍有不同;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有90%多的人对学校的教育有很深的体会,认为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他们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部分硕士毕业生会从事中级会计工作,这部分毕业生应该具有财务分析、筹集资金、对内与对外投资等专业技能,62%学生表示在学校可以学到这部分知识。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具有两部分相关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受访者中大约70%认为自己具有的这部分技能可以胜任实际的工作要求。刚毕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应该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通过以上数据看出,毕业生在刚刚开始会计工作时,专业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胜任工作的需要。

二、形成会计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专业技术水平现状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会计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缺陷

1.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较为笼统。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选择我国19所较有影响的“211工程”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简单、笼统,普遍在培养目标中使用“能力强”、“素质高”等词,如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会计实务、会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能承担会计师职务的高素质人才;而会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知识还是能力,会计人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标中尚不明确、具体。

同时,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广。全国19所高校中有13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会计人才,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本科生毕业后能否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取决于其实际工作能力、职称评定情况等,还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高校只能培养学生作为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无法使其一开始就能成为高级会计人才。

2. 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不足。

首先,课程之间衔接不够。有的课程之间存在较多重复,例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量本利分析、短期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重复,等等。相反,有的课程之间又相互推卸内容,造成内容遗漏。如所得税、或有事项等业务的核算属于“中级财务会计”,还是“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就很难界定清楚。其次,重制度轻理论。由于新的会计制度层出不穷,教师总是忙于将新增的知识编入教科书讲授给学生,导致会计教材频繁更换,学生也陷入知识的无底洞中不能自拔。这样无形中忽视了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会计实践无法进一步深化,也难以为一些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做准备。再次,缺乏一些实务中非常需要的重要课程,如“内部控制原理与方法”、“纳税调整”等课程。同时,由于教材建设的滞后性,造成有的会计教学内容略显陈旧。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教材内容多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动。重核算、轻管理也是现行会计教学内容陈旧的一个重要表现。例如,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这些内容在目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到。

(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不清晰

目前,我国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上存在两种学位类型:一种是会计学学术性学位,一种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由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开始较晚,社会上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占会计人员比例非常小,所以本文主要考察会计学学术性学位的教育目标。

1. 培养目标与实际脱节。

对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目标,目前大多数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面向科研和教学,培养的大多是研究性人才。例如,根据厦门大学硕士培养方案,会计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会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从事实际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这些人毕业后,大部分从事的还是实务工作。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具有应用价值的实务知识,或者更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以往学术性学位教育所欠缺的。

2. 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缓慢,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目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是依据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方案》以及199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重新修订的,其主要特征是:课程设置更加规范,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都有所增加;课程口径更为宽泛,培养单位开始按一级学科来设置学位基础课程;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课程比例显著提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日益重视研究生课程问题,对课程建设进行切实投入。但由于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例如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存在混乱现象,有的院校专业学位和学术性学位的课程设置雷同,体现不出不同的培养规格应有的差异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偏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特点不明显;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开设不够,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由于现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仍然强调培养教学科研人才,因而现行的课程体系往往侧重于会计专业理论,而实务类课程比重过小,至于实践方面的培养环节则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只有毕业前实习。如王浩等(2005)对11所高校在校硕士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不够,老师运用案例教学不够,理论结合实际不够。受访者认为实践经验不足已成为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大困惑。调查还发现,71.8%的人希望老师授课时多涉及实务,43.3%的人认为专业老师授课与实务结合较少或基本没有,42.9%的人认为老师运用案例教学较少或基本没有;在问及经过研究生教育个人所获得的提高方面,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理论方面。另外,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只有6%的同学认为将在实践方面有所提高。由此可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在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与社会期望、硕士生本人的意愿均有着较大差距。

3. 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加强。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目标、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原则等方面,要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建立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的评价指标,也就是在总的原则和要求上,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尺度和准则,在评价目标、方法以及标准的选择上,要突出不同单位以及不同学科的特色,允许多样性的存在。充分体现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高度专业性、自主性的特点,避免用统一的形式、统一的指标和统一的方法来评价不同的学校或学科。同时,在建立有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严格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度,以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产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备受关注。加强对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环节的考核,严格贯彻落实淘汰制,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加强会计本科、硕士毕业生专业技术水平建议

(一)重塑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首先,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适应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会计教育存在着滞后性,这与会计学科的自身特点有关,是不可避免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就使得会计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毕业后,还会遇到许多新知识和新问题。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美国《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提到:“今天大学教育最成功之处是培养能力”。我们应强调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学会学习”,就是使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

其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社会需要。目前,根据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惯例,我国也对会计人员有新的要求,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有较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对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会计教育要以培养这些能力为主要目标,满足实务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最后,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与原则的重大变革,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实用主义教育加上智慧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教育;所谓智慧教育,包括精神与能力两方面。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本科会计教育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一体。

(二)确立实务型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

实务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会计、审计、财务等相关实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对于实务型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设立不同的方向,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可以考虑将会计专业分为财务会计、理财、审计、咨询、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若干个组,每个组下再设立若干个方向。例如,审计组之下可以设立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及事务所管理、国家审计等方向,并针对不同的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对于实务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应当避免理论化,注重实践,强化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在注重会计专业特点的同时,适当借鉴MBA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经验。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之会计专业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需求方面讲,总体需求有所提高,但这种需求主要来自于实务界、高校等教学、研究型单位对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有所降低。从供给方面讲,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的供给总量增加过快。从本科、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学习意愿上讲,大部分学生更多地倾向于进入实务界,尽管有部分学生有从事科研的动机,但在现时条件下,除非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否则,难以有机会进入学术界。从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就业去向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流倾向。然而,从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本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来看,并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形势变化,从而导致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脱离社会需求。为此,教育部门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对目前的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改革,以实现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辉.论会计专业本科生能力的培养[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

[2]陈检生.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J].邵阳学院学报,2005,(3).

[3]周宏,张巍,宗文龙,杨霁.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7,(4).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

中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就业方面,对学生的吸引力都比较大。会计专业就业面广泛,就业相对稳定,是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发展中比较关注的选择。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肯定,同时,也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以及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提供了帮助。

一、当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就业机会有限技能掌握有限。当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能力水平有限,很多学生虽然比较细化会计这个专业,但是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却面临着阻力。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很多学生就业遇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不足,特别是对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相关的知识掌握还存在着不足。这种情况就体现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但是,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企业对于学生在就业技能方面的掌握需求较大,学生需要掌握会计计算工作中的各项技能,特别是电算化的技能,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但是,当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院校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往往在技能上存在欠缺,由于院校本身的教学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也是有限的,这也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影响就业前景和自身发展。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不稳定性特点,这种就业不稳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频繁跳槽现象,跳槽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于自身的一种认可,但与此同时,频繁的跳槽不利于学生个人自身稳定的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就业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频繁跳槽的现象,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所学知识有限,就业后有所进步的情况下选择跳槽。

二、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对策分析

(一)中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要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

养。对于会计类学生而言,社会发展中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比较多的,然而中职院校中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却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难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自身掌握的技能是比较少的,因此,未来在中职院校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技能教学,将会计电算化等技能教学作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教学的重要技能来培养,这也是当前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未来,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增加一些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的实践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学生对于会计专业不仅掌握一定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运用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二)中职院校需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学方面

的培养。针对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稳定性差的情况,未来,中职院校需要有针对性的侧重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教学培养,特别是,要注重提升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注重将他们自身的发展与职业规划相联系。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都设有职业规划课程,未来,在中职院校中也可以加入这样的课程,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年纪比较小,他们对于职业的认识和职业的定位都比较模糊,很多学生在就业后没有养成正确的职业定位认识,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通过在中职院校中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的引导,强化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路径进行规划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他们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未来,在中职院校的发展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可以尝试着对学生展开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以保障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就业。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毕业自荐书 篇4

您好!

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书,也许不能为您在工作上给予帮助,但愿能够在您劳累疲惫之时带来放松愉乐的心情,然后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叫XXX,毕业于XX职业学院金融会计专业。

大学是我人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宽容。在大学三年里,我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了会计专业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并取得了有关专业的证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不忘了解和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从而跟进社会的步伐,学校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但我并非是大家认为那类只知道学习的人,我是个有自己思想的人,我不断在书中吸取养分,创新形成自己的思想,逐渐从学生的身份向社会人的身份过度,思维变得开阔,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说真心话,专业学科取得的成绩并非我最大的骄傲,最大的骄傲则是自己利用三年的时间认识了自己,也许您并不这样认为,但回过头想想自己的所有经历或想想身边的人和事,您会发现我是明智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多么重要啊!

我知道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莫过于求职难。但我始终坚信:天地广阔,世界美好,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脚踏实地的脚,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同样对于公司,职位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要找做适合的人,只要自己有能力,不会壮士无用武之地。

我的具体个人情况在随附简历中详细介绍,如若贵公司能够包容我的缺点,尊重并赏识我的优点和能力,诚恳希望得到为贵公司公司的机会,愿向贵公司奉献出我的全心全意的经历和才华。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自荐书 篇5

您好!

感谢您阅读我的自荐材料。我是一个毕业于广东省财经学校20xx届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我来自汕头潮阳,家乡淳朴的民风形成了我节俭、勤奋、善良。三年学习生涯培养了我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作风,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扎实的人生信条。

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校三年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全校性社会实践:到江门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实习,被评为“优秀实习生”,这不但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升华,也使我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以发挥和进一步的锻炼,更得到了所属部门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且,在08年的暑假,我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中国移动公司组织的《大学生勤工俭学助学基金》面试,从中脱颖而出,在沟通100服务厅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兼职,这个经历使我具有了一定的营销经验和社会经历,且业绩斐然。除此之外,在校期间,我担任于学生社团演讲协会副会长一职,营销协会外联部部长一职,多次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一直坚信只要有恒心,铁杵能磨成针,所以我希望能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拥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如果我有幸被贵公司录取,我将以认真钻研业务,力争为公司多做贡献,尽管我没有大学生的学历,但我有一颗不断上进的心,尽管我没有大学生的文化,但我有较强的专业水平,我能吃苦耐劳,服从安排,集体观念强,有奉献精神,我忠心的希望贵公司给我面试和应聘的机会,我将以我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证明一切。

“顺兮,逆兮,无阻我飞扬”是我的座右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我的工作态度;“真诚,守信”是我的最大特点;开阔的胸襟使我获得许多朋友。聪明的头脑,创造的思维,开拓进取的坚韧,加上纯熟的专业技能,相信我是您的最佳选择。

请您给我一次机会,我必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下页附个人简历表,最后,衷心的感谢您耐心的审阅了我的求职信,如需要详细资料,请与我联系。

敬候佳音!

此致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篇6

您好!

我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专业20xx届毕业生。怀着对贵公司的尊重和向往,我真诚地写下这封自荐信,向你展示一个完全真实的自己,希望贵公司能接纳我为其中一员。

我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不断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一方面我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每学期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规定科目的学习。在校期间,不仅学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知识,还学到了会计方面的知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软件应用与维护、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网络会计等。

四年的大学生生活不仅丰富了我的大脑,也丰富了我的知识,增加了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也是成为一名好会计的条件。

在业余时间,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并从中吸取营养来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开阔眼界。除了看书,适当的运动对我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强壮的身体是我工作的前提,所以我会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

我相信,在老一辈的鼓励和帮助下,在我的勤奋和努力下,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人才!

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求职者:xxx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7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后企业管理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对财务人员需求量增加。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但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在量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个社会劳动力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笔者结合自己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接触的新的大中专毕业生,感觉到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是:

1.实务经验和实践经验少,不经过培训和指导不能马上胜任会计工作。

2.知识面狭窄,不能独立担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不仅要求有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对企业管理、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的管理建议和见解。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与会计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有关,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一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会计教育规模失控,条块分割,封闭发展,自成体系。教师知识严重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死板,案例模拟现代化教学手段少,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会计人员到企业实习的现状

在单位也曾接待过大中专院校的实习生,他们在财务室只能干些提水、扫地、跑腿的活儿,真正的会计业务根本不能让学生们碰,原因是会计岗位对一个单位来讲保密性最强,一般不会让学生实习。所以作为高校会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各种实习已深陷“困境”,流于形式。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会计专业应该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此为契机,通过校企合作的积极探索,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特别是应该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一)校企共建,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专业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合作,实现校企产学研合作。

1. 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协调机构

基于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思想,学院应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以此为依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借助这个平台,企业可以从学校获取人才支持、技术支持,通过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层次和技术等级等;学校也从企业得到了校外实习基地、资金、设备、兼职教师队伍等办学资源。

2.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校企互动合作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进修的实施办法,要求教师必须到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使在企业具体的账目等能够在课堂、实训基地得到传授。

3. 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契合点,努力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

会计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投资多元性的变化,在合作主体、合作层次等方面探索“多元式”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要在合作主体和合作层次上不断拓展空间,会计专业要不断拓宽合作企业的范围,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使学生熟悉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具体会计业务,特别是通过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这些单位可以选取的部分账目,从中既能掌握账目的片断知识,又能做到资料的保密性。

(二)校企共商,调整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

1. 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

每年应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或进行走访,确立、调整、修订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理论和知识、技能和能力、品质和态度结构,调整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 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实务,充分体现高职特色,专业始终要把校企合作开发教学内容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首先,进行课程、教材共同开发,根据岗位技术要求开发课程模块,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甚至直接采用企业的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其次,组织来自行业企业的会计专家给专业师生开办会计实务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校外基地,积极开展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一是结合分段教育,利用课程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到代理记账公司等单位实践操作,具备真设备、真环境、真氛围、真生产的特性,提高课程实习的效果;二是在专业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提高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让学生去有目的顶岗,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三)校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1、携手共建,校企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高规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可在校内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训室,一是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二是满足企业员工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真实的感受企业的文化、职业氛围,专业应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现场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毕业生受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模式、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的熏陶,培养了学生敬业爱岗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 优势互补,共同商榷解决教育与技术难题

会计专业教师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与合作办学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企业也要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监控中,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校企共赢,开启就业通道,实现学生出口畅通

专业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单位接纳毕业生的优势,积极联系和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借助学院已与各个合作单位建立的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人员,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都是受益者,这种模式拓宽了会计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会计教育的服务功能,促进了会计教育紧贴经济社会实际,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培养出了与现代产业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新的会计培养模式吸纳了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会计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会计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教育培训质量,推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途径优化,突出就业导向,校企结合,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努力,紧贴产业、行业发展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就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元芳.试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及其培养科技信息,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年,第1期.

[2]年泰英.地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经济师.2008年,第6期.

关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作品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毕业作品

毕业作品是继实习环节后的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最后的压轴戏。毕业作品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提炼和升华,也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对于学校,毕业作品工作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之一,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毕业作品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毕业作品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对于毕业作品,很多高校都是以毕业论文来代替的。虽然我们把毕业论文作为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毕业论文从撰写到答辩更多时候是流于一种形式,很多高校对于毕业论文根本不予重视,只要学生交上了论文,无论质量咋样,最后都是一律通过,因此毕业论文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效果上看都不理想。究其原因,具体体现在:

(一)撰写时间短,论文效果差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需要经过选题、收集和整理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到最后的论文答辩几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想法,最后才能付诸行动形成文字,因此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个较长期限的。而事实上不仅是会计专业,很多专业毕业论文都是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长则三个月,短则几个星期,时间都安排得比较短。那么在这样的时间限定下,能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吗?

(二)撰写环境差,论文质量差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都是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在这一学年里,学生基本上都离开学校在外面实习或是找工作,一方面因为在校外,很多学生都无法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进行论文的撰写;另一方面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查找资料,没有时间,不能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导致论文的撰写遭遇重重阻力,因此很多学生到了要上交论文时,迫于无奈东拼西凑应付了事。

(三)撰写水平弱,论文质量差

在当今这样一个发达的年代,跳跃性思维得到提倡,这点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很多学生平时注重各种能力的锻炼,但偏偏我们从小就开始注重的写作能力越到后来丢失的越多,聊天也好,谈话也好,都追求一种时尚和流行语,到真正写的时候就慌神了,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从哪开始,到哪结束,思维混乱,表达出来的意思让人看不明白读不懂。这样的水平写出来的论文,有点令人寒碜。

(四)指导教师忙,论文指导疲于应付

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虽然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是很多时候一个指导教师要同时指导四五十个多学生,而且是在较短时间内,老师有那么大的精力吗?因此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苦差事,但又推脱不了,所以就只好马马虎虎看看,初略地改改,然后睁只眼闭只眼让学生过关了事。

二、完善毕业作品的对策

要想真正提高毕业作品的质量,必须实施有效的措施。

(一)有效构建会计专业课程

1基础素质课程。这类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献检索》等,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素质课程。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主干专业课程,这类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会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完成学业作品提供了写作素材。

3实习实践课程。会计专业最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几次实习实践的机会,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有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环境零距离接触的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感觉,才能在实践中验证,也才能将理论升华,才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业作品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二)毕业作品的形式应多样化

我觉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專业能力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体现出来,因此学生毕业作品也不一定要限定于毕业论文。论文是一种很严谨也很呆板的文字,它固然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但不会写论文的学生也不能片面地认为不好。因此毕业作品可以通过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报告、案例策划、论文等形式进行,因提倡因人而异。

(三)配备毕业作品指导教师

在学生进校后,每个班级都配备一个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该班级学生专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第一学年,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如学习体会、学习小结,让学生对所写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第二学年,指导教师可以加深难度,让学生对某一个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三学年,指导教师可以和每位学生进行沟通,或教师或学生自己拟定毕业作品的形式,然后让学生开始收集和整理资料,为毕业作品作准备。当有了前面充分的准备,后期的毕业作品的完成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四)加强毕业作品的考核制度

在毕业作品的答辩过程中,严把答辩教师关和学生通过关。首先,要认真筛选参加答辩的老师,他们应对待教学严谨认真、客观公正,不徇私舞弊,具有崇高的专业道德;同时对于参加答辩的学生要严格要求,首先交上来的毕业作品要审核,通过了后方可参加答辩,其次在答辩时要对于自己的毕业作品非常熟悉,能对于毕业作品中的观点进行解释,同时提出的建议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既可以控制学生抄袭作品,还提高了作品的质量。

毕业作品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应重视起来,让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华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

[2]徐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3]张林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微[J]教育评论,2005,(4)

[4]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6)

文秘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9

您好!

欣闻贵公司将要招聘新员工,特拟此求职信进行自荐。我现在就读于XX理工学院,是文学院文秘教育专业09级本科应届生。

大学四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本人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

理论学习上: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系统的学习了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文书学,管理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秘书礼仪、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档案学管理、公务员制度与实务、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新闻理论与写作、大众传播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最大的发挥出自己的理论优势。

专业知识上:

系统的学习了内容包括秘书学的产生与发展;秘书学的性质特点与研究对象;秘书职业的界定、分类与国内外秘书职业特点;秘书机构的设置、机构人员管理、秘书绩效测评;秘书专项职能、特别受权职能与深层职能;秘书职能环境;秘书与组织管理;秘书工作方法与规律;秘书的精神素养;秘书的知识能力素养;秘书工作的历史沿革。学习了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WindowsXp、Micmsoh 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网络办公、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的维护及故障修理等内容。学习了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原理、职能、公关机构、公关的对象、公关的模式、公关的程序、公关的传播、公关广告、公关的日常工作与专项工作、CIS与公关、公关礼仪等。

工作上

在校担任班级文体委员职务,有较强的组织、宣传与沟通能力。曾组织班集体团日班日活动,以及各类会议晚会。

思想修养上

品质优秀,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在校期间,有幸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社会实践上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自己严格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我的强项。在2010曾获得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办公室担任行政秘书一职的机会,实践时间为50天。

2011年曾在陕西省汉中市统计局业务指导科担任文秘一职,为期20日。

最后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自荐材料,给我一次迈向成功的机会。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为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期待与您相见!

此致

敬礼!

教育专业毕业生简单自荐书 篇10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我是xx学院20xx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幼稚的我现已变得沉着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断努力学习,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学期间获得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计算机过国家一级,并通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考试。

能力培养也必不可少。四年多来,为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积累教育经验,从大二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家教实践活动,力争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11

摘 要:本研究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近5年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发现高专业对口率的背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就业现状 问题

课 题:本文为山东省职成教所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成果的内容,课题编号:2012zcj131。

为全面客观地掌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由课题组成员自制调查问卷,经过有关专家分析论证后,选取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试测,收集整理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正式发放问卷。本研究选择了笔者所在系2008—2012年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400名,其中每一届毕业生抽取80名。以电子邮件和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352份,回收率为88%,有效问卷352份,问卷有效率88%。调查结果如下。

一、专业对口率高

专业对口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68.18%的人在幼儿园、亲子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22.73%的学生到教育咨询机构从事育婴师等基本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很高,这与当前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需求大量幼教师资关系密切,社会需求的增加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密切相关。

二、工作地点的选择趋向理性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诱惑力一度使“北漂”“孔雀东南飞”等词汇红极一时,但是,在这项调查中,超过五成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就业,20.45%的毕业生选择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从调查数据看来,家乡的吸引力正逐步提升。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发生变化呢?调研发现,发展机会、家庭因素及生活条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考虑的三大因素,分别占29.6%、16.6%、14.5%,也与国家重视学前教育引起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愿意到县级市、乡镇等幼教机构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去有关。可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考量上更加理性。

三、聘用条件不容乐观

毕业生的薪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单位的性质等聘用条件是保证毕业生工作质量的基础。以近五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来看,68.18%毕业生的年薪在20000元以下,也就是月薪不足两千元,而2012年山东省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455元,这反映了幼教行业工资水平偏低。从工作时间上看,59.09%的毕业生每周工作35~45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左右,而20.45%的毕业生每周工作45~55小时,甚至有10%的毕业生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即每天平均在9小时以上,每天有一个多小时的加班是工作中的常见现象(见图1、图2)。在访谈中有些毕业生反映她们的加班工作大多是班级活动室环境创设、中午教研活动加班,如果赶上单位检查、评估等事情的时候,甚至周末也会加班。这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压力,付出多收入少的现状反映出毕业生对工作环境并不满意。特别是在民办私立园中毕业生流动性大,很多毕业生忍受不了付出多而收入少的现实纷纷选择其他工作。从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上看,毕业生更多选择到公立幼儿园工作,这与公立幼儿园教师待遇较私立幼儿园高、工作稳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即使不去公立幼儿园,毕业生更多愿意选择到大型私立幼儿园工作,在大型私立幼儿园毕业生也能得到相对高的报酬、相对好的发展空间。

图1

图2

四、个人发展前景暗淡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要进入高一阶段需要3~5年时间,幼儿园教师发展期是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程度的时期。教师这一时期的特点:一是在素质的水平上,向熟练化、深广化发展,专业化水平提高;二是在素质的项目上,向全面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三是在素质的倾向上,由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学的方面转变。影响职业发展期(熟练期)时间长短的因素有自身的因素,也有是否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是否得到在各种工作岗位全面锻炼的机会,单位给予的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调查结果表明,47.73%在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每年接受1~3次职工培训,18%的毕业生甚至没有任何培训机会。56%在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工作3~5年后的年薪为三万元左右,达不到山东省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些毕业生的晋升机会只有60%,严重影响毕业生将来的职业专业化发展(见图3、图4)。

图3

图4

五、劳动权益未得到有力保障

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适度的劳动强度、合理的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者经济、社会权益的重要途径。调查中发现,50%的单位没有完善的带薪休假和加班薪酬支付制度;40%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未与工作单位签订合同;50%的单位没有工会组织,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没有有效的平等协商机制;38%的单位没有给毕业生上任何社会保险(见图5、图6)。由此看出,毕业生的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令人担忧。

图5

图6

近五年笔者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工作地点的选择越来越趋向理性,但高对口率的背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薪资待遇、社会保障、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提高幼师地位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摘 要:本研究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近5年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发现高专业对口率的背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就业现状 问题

课 题:本文为山东省职成教所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成果的内容,课题编号:2012zcj131。

为全面客观地掌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由课题组成员自制调查问卷,经过有关专家分析论证后,选取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试测,收集整理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正式发放问卷。本研究选择了笔者所在系2008—2012年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400名,其中每一届毕业生抽取80名。以电子邮件和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352份,回收率为88%,有效问卷352份,问卷有效率88%。调查结果如下。

一、专业对口率高

专业对口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68.18%的人在幼儿园、亲子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22.73%的学生到教育咨询机构从事育婴师等基本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很高,这与当前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需求大量幼教师资关系密切,社会需求的增加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密切相关。

二、工作地点的选择趋向理性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诱惑力一度使“北漂”“孔雀东南飞”等词汇红极一时,但是,在这项调查中,超过五成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就业,20.45%的毕业生选择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从调查数据看来,家乡的吸引力正逐步提升。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发生变化呢?调研发现,发展机会、家庭因素及生活条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考虑的三大因素,分别占29.6%、16.6%、14.5%,也与国家重视学前教育引起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愿意到县级市、乡镇等幼教机构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去有关。可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考量上更加理性。

三、聘用条件不容乐观

毕业生的薪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单位的性质等聘用条件是保证毕业生工作质量的基础。以近五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来看,68.18%毕业生的年薪在20000元以下,也就是月薪不足两千元,而2012年山东省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455元,这反映了幼教行业工资水平偏低。从工作时间上看,59.09%的毕业生每周工作35~45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左右,而20.45%的毕业生每周工作45~55小时,甚至有10%的毕业生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即每天平均在9小时以上,每天有一个多小时的加班是工作中的常见现象(见图1、图2)。在访谈中有些毕业生反映她们的加班工作大多是班级活动室环境创设、中午教研活动加班,如果赶上单位检查、评估等事情的时候,甚至周末也会加班。这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压力,付出多收入少的现状反映出毕业生对工作环境并不满意。特别是在民办私立园中毕业生流动性大,很多毕业生忍受不了付出多而收入少的现实纷纷选择其他工作。从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上看,毕业生更多选择到公立幼儿园工作,这与公立幼儿园教师待遇较私立幼儿园高、工作稳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即使不去公立幼儿园,毕业生更多愿意选择到大型私立幼儿园工作,在大型私立幼儿园毕业生也能得到相对高的报酬、相对好的发展空间。

图1

图2

四、个人发展前景暗淡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要进入高一阶段需要3~5年时间,幼儿园教师发展期是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程度的时期。教师这一时期的特点:一是在素质的水平上,向熟练化、深广化发展,专业化水平提高;二是在素质的项目上,向全面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三是在素质的倾向上,由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学的方面转变。影响职业发展期(熟练期)时间长短的因素有自身的因素,也有是否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是否得到在各种工作岗位全面锻炼的机会,单位给予的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调查结果表明,47.73%在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每年接受1~3次职工培训,18%的毕业生甚至没有任何培训机会。56%在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工作3~5年后的年薪为三万元左右,达不到山东省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些毕业生的晋升机会只有60%,严重影响毕业生将来的职业专业化发展(见图3、图4)。

图3

图4

五、劳动权益未得到有力保障

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适度的劳动强度、合理的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者经济、社会权益的重要途径。调查中发现,50%的单位没有完善的带薪休假和加班薪酬支付制度;40%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未与工作单位签订合同;50%的单位没有工会组织,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没有有效的平等协商机制;38%的单位没有给毕业生上任何社会保险(见图5、图6)。由此看出,毕业生的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令人担忧。

图5

图6

近五年笔者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工作地点的选择越来越趋向理性,但高对口率的背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薪资待遇、社会保障、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提高幼师地位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摘 要:本研究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近5年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发现高专业对口率的背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就业现状 问题

课 题:本文为山东省职成教所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成果的内容,课题编号:2012zcj131。

为全面客观地掌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由课题组成员自制调查问卷,经过有关专家分析论证后,选取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试测,收集整理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正式发放问卷。本研究选择了笔者所在系2008—2012年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400名,其中每一届毕业生抽取80名。以电子邮件和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352份,回收率为88%,有效问卷352份,问卷有效率88%。调查结果如下。

一、专业对口率高

专业对口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68.18%的人在幼儿园、亲子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22.73%的学生到教育咨询机构从事育婴师等基本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很高,这与当前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需求大量幼教师资关系密切,社会需求的增加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密切相关。

二、工作地点的选择趋向理性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诱惑力一度使“北漂”“孔雀东南飞”等词汇红极一时,但是,在这项调查中,超过五成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就业,20.45%的毕业生选择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从调查数据看来,家乡的吸引力正逐步提升。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发生变化呢?调研发现,发展机会、家庭因素及生活条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考虑的三大因素,分别占29.6%、16.6%、14.5%,也与国家重视学前教育引起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愿意到县级市、乡镇等幼教机构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去有关。可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考量上更加理性。

三、聘用条件不容乐观

毕业生的薪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单位的性质等聘用条件是保证毕业生工作质量的基础。以近五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来看,68.18%毕业生的年薪在20000元以下,也就是月薪不足两千元,而2012年山东省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455元,这反映了幼教行业工资水平偏低。从工作时间上看,59.09%的毕业生每周工作35~45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左右,而20.45%的毕业生每周工作45~55小时,甚至有10%的毕业生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即每天平均在9小时以上,每天有一个多小时的加班是工作中的常见现象(见图1、图2)。在访谈中有些毕业生反映她们的加班工作大多是班级活动室环境创设、中午教研活动加班,如果赶上单位检查、评估等事情的时候,甚至周末也会加班。这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压力,付出多收入少的现状反映出毕业生对工作环境并不满意。特别是在民办私立园中毕业生流动性大,很多毕业生忍受不了付出多而收入少的现实纷纷选择其他工作。从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上看,毕业生更多选择到公立幼儿园工作,这与公立幼儿园教师待遇较私立幼儿园高、工作稳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即使不去公立幼儿园,毕业生更多愿意选择到大型私立幼儿园工作,在大型私立幼儿园毕业生也能得到相对高的报酬、相对好的发展空间。

图1

图2

四、个人发展前景暗淡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要进入高一阶段需要3~5年时间,幼儿园教师发展期是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程度的时期。教师这一时期的特点:一是在素质的水平上,向熟练化、深广化发展,专业化水平提高;二是在素质的项目上,向全面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三是在素质的倾向上,由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学的方面转变。影响职业发展期(熟练期)时间长短的因素有自身的因素,也有是否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是否得到在各种工作岗位全面锻炼的机会,单位给予的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调查结果表明,47.73%在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每年接受1~3次职工培训,18%的毕业生甚至没有任何培训机会。56%在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工作3~5年后的年薪为三万元左右,达不到山东省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些毕业生的晋升机会只有60%,严重影响毕业生将来的职业专业化发展(见图3、图4)。

图3

图4

五、劳动权益未得到有力保障

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适度的劳动强度、合理的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者经济、社会权益的重要途径。调查中发现,50%的单位没有完善的带薪休假和加班薪酬支付制度;40%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未与工作单位签订合同;50%的单位没有工会组织,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没有有效的平等协商机制;38%的单位没有给毕业生上任何社会保险(见图5、图6)。由此看出,毕业生的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令人担忧。

图5

图6

近五年笔者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工作地点的选择越来越趋向理性,但高对口率的背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薪资待遇、社会保障、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提高幼师地位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12

关键词:会计本科毕业生,信息化能力,需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渗透,在给企业生存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化。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刘玉廷,201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了人才强国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会计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快速流动、信息瞬息万变,大数据时代挑战着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但是,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一直是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已成为制约我国会计人才发挥作用的瓶颈。财政部在2009年 《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中把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作为未来5-10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本文将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会计本科毕业生信息化能力的需求状况,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实质性的指导。

一、文献回顾

(一)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计人员职业能力问题一直是会计教育研究的核心。发达经济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组织在上世纪中期就已经着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并陆续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如1993年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ASCPA)、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与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NZ)联合发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1998年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发布的《职能图:胜任能力框架与会员胜任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9年发布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2000年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CGA)发布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 (IEP2)。这些研究成果一致认为会计教育不能专注于会计专业技能,必须重视和拓展通用技能的培养,呼吁会计教育应该改革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多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专题研讨、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Sharon.Burnett(2003)通过对德克萨斯当地刚毕业的大学生和CPA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排列前四位的专业技能是分析性或批判性思维、书面沟通、口头沟通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前三位的信息技术技能是电子表格软件应用 、 Windows、字处理软件;教学方法改革最受欢迎的是实习,这些结论与1999年完成的美国全国性调查结论相一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IEP2)中提出了 两个主要概 念 :能力 (Capability) 和胜任能 力 (Competency),认为能力包括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胜任能力则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按规定的标准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这两个概念已被广泛接受。IFAC最近修订了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共包括8个教育准则和3个实务声明,准则中增加了职业经验的要求,加强了对职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区别。 对能力的结构和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重视是本次教育准则修订的亮点(刘玥等,2014)。

我国对会计人员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刘玉廷(2004)、 许萍(2005)、郭永清(2008)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准入条件、能力框架、培养途径等进行分析,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产生提出了宝贵意见。周宏(2007)提出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从职能、胜任能力、能力要素和实施四个方面构建我国的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推演出职业能力和能力要素的评价体系。杨政(2012)通过对会计师、会计专业学生、会计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和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着不同的期望认知。王庆石(2013)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应该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特征,并从个人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构建9个二级指标50个可观测点的本科层次卓越人才标准体系。

(二)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对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的研究,刚开始是包含在会计人员能力中作为其组成部分进行的。如早在1959年美国贝福特报告(Bedford Report)就指出高校在会计教育中要突出会计在经济决策中的信息系统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AECC) 对会计教育尤其是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多份研究报告,均强调了在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和复杂的商业环境下应加强会计专业学生 综合能力 的培养 。 管理会计 师协会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IMA) 在1999年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公会(ICAA)和注册会计师协会(CPA) 的大学认证条件中,均列出了雇主重视通用能力,如撰写报告、计算机素养、数据分析和解释、道德、调适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IFAC不断出台研究报告以协助其成员组织更好地培养职业会计师的信息化能 力 , 其教育准 则委员会 在2007年10月推出的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Statement 2(IEPS 2)包括174个方面,其中就包含了太多的只有专业IT工作者才需要的专业性强、复杂的技术,要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如此大量的技能是根本不可能的(IFAC, 2006b)。Sharon. Burnett(2003) 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分了22个细项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刚毕业的会计本科毕业生和注册会计师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电子表格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其次是互联网、信息系统战略与规划、数据库软件、交流软件以及项目管理,认为好的信息化能力对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Thomas.Tam(2013)综合IFAC的IEPS 2和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的SLO-CA6 、SLO-5中对职业会计师信息化能力要求构建调查问卷,要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政府部门、注册会计师、中型企业会计师、大型企业会计师、会计信息系统老师)对问卷中每项技能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并组织面谈,发现电子表格、会计信息系统、字处理软件、会计软件、价值观、网络工具最重要,IT控制、普通系统知识、演示软件、数据库概念、数据库软件、研究工具、 电子商务其次,文档工具、网络知识、IT审计软件、数据安全和操作系统次之。黄曼慧、谢康(2008)研究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是,从知识、技能、态度和潜能四个方面构建了1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吕志明(2012)认为会计信息化人员必备的能力要素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方面。杨周南(2009)认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特殊性在于其知识结构,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着眼于会计信息化人才服务于社会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程体系。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会计人员能力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行业组织、教育机构、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尤其在我国,研究文献只有寥寥几篇,根本谈不上机构组织的研究报告,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如杨周南教授这样的领军人物的简单尝试。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内化于信息系统中, 会计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复杂的经济关系、庞大的数据处理呼唤会计人员较好的信息化能力。人才培养必须紧跟需求。

二、会计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一)数据收集本文所用的500条数据是根据前程无忧、中华人才网、智联招聘、猎聘网、应届生求职网、大街校园招聘、58同城招聘等多家网站的2014年4-5月期间的招聘信息手工收集而来。在相应网站上输入会计岗位,不限区域,对会计及会计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主要关注招聘信息中的招聘单位信息、招聘岗位信息、对招聘人才的要求。单位信息主要包括单位名称、规模(招聘信息中多以单位员工人数衡量,这里直接借用)、单位性质、所属行业,招聘岗位主要以会计的相关岗位为主,包括总账会计、费用会计、应收会计、成本会计、项目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出纳、审计专员等,对招聘人才的要求根据招聘信息进行综合归类主要包括学历要求、职称要求、 信息化能力要求、一般能力要求和个人品性特征要求。收集信息时充分考虑了信息的完整性,舍弃了没有给出具体单位信息、岗位信息和人才要求的信息。收集的500条招聘信息涵盖了所有行业部门。

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统一整理,为方便分析比较,这里将会计相关岗位分成两类:会计和财务经理,岗位名称为会计、出纳、总账会计、费用会计、往来会计、应收会计、 成本会计、项目会计、财务助理、营运会计等因其岗位职责的相对简单,统一归为会计岗位;而将主管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副经理、审计经理、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CFO等岗位职责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统一归为财务经理。将学历划分为本科及以上、专科、中专、高中。职称按财政部、人事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规定分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虑到有的单位要求有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资格要求,这里将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作为同一层次进行考虑。专业能力方面,因本文重点考虑的是信息化能力,故将软件需求细分为财务软件、办公软件、报税软件。其他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需求按招聘信息依次进行统计。

(二)会计人才总体需求分析将500条招聘信息按会计和财务经理两个岗位层次分别进行统计,具体信息见表1。

(1)学历要求。从表1中可以看出,会计岗位对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大专和本科,部分企业要求中专起点,甚至个别单位提出高中起点;财务经理岗位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本科起点,少部分要求专科起点,没有涉及中专和高中。

(2)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专业胜任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职称、信息化能力和其他专业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职称要求方面,会计岗位主要集中在会计证,少数要求中级会计师职称,而财务经理则刚好相反,70%要求中级和高级职称。信息化能力主要通过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两个指标来体现,可以看出无论会计岗位还是财务经理岗位对财务软件的要求都是100%,要求招聘人才必须能使用财务软件;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求招聘人才必须能熟练使用office 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尽管招聘信息中对信息化能力的陈述比较笼统、没有细化,但根据统计结果,对财务软件、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的能力要求已经成为会计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这一点与Thomas.Tam(2013)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其他专业能力主要集中在财务分析、风险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文案几个方面,会计岗位和财务经理岗位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3)一般能力要求。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一般能力主要集中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几个方面。根据表1汇总结果,会计岗位对一般能力的要求从高到低依次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财务经理岗位依次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可以看出,无论层次高低,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则为获得提升提供了条件。特别要说明的一点,会计岗位近一半的招聘信息中要求招聘人才必须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4)个性特征要求。招聘信息中对招聘人才的个性特征要求比较分散,本文只是对提出了个性特征要求的信息进行了统计,54%的企业对招聘人才个性做了要求,具体体现在责任感强、好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严谨、细心、积极上进、服务意识强,为人正直诚恳、热情主动、心理健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财务经理岗位还对原则性、保密性、领导力、执行力、事业心等作了较多的要求。

(5)工作经验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82%的用人单位要求招聘人才具有工作经验,财务经理岗位的工作经验要求更是高达93%,这与该岗位综合性、复杂性强特征相吻合。 会计岗位要求的工作年限最低为6个月,一般为1-3年,财务经理岗位要求的工作年限最低为3年,一般为5-10年。

从以上的汇总信息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要求与IFAC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基本内容相吻合,即技术胜任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实践经验,这也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框架。

(三)会计人才信息化能力需求分析依据Sharon.Bur nett(2003)和Thomas.Tam(2013)对信息化能力的研究,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主要包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知识,电子表格、字处理软件、网络软件、会计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的应用能力。由于招聘信息对招聘人才的信息化能力描述较为笼统,只有部分招聘信息中明确了要求,为便于分析,这里将财务软件按适用规模进行细分,SAP/QAD/NC一般认为适用规模较大的企业,用友U8、金蝶K3一般适用于中等规模企业,速达、金算盘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1)基于企业规模的会计人才信息化能力需求分析。企业规模参照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标准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微三种。

由表2可以看出,对大型软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财务经理岗位,对小型软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会计岗位,与企业规模关系不明显;而会计和财务经理岗位都对中型软件提出了要求,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对中型软件的要求高于大型企业。另外,10%左右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对税务软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招聘的会计人员具有相应的税收软件处理能力。办公软件的要求大、中、小型依次递减,会计岗位要求高于财务经理岗位。

(2)基于企业类型的会计人才信息化能力需求分析。企业类型主要根据招聘信息中提供的企业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分有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民营或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从表3可以看出,股份制企业对招聘人才提出具体的财务软件能力要求和办公软件要求都高于平均水平,其次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对招聘人才的具体要求相对比较模糊。对人才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一方面体现了用人单位清晰的人才思路,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考核会计岗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就是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信息化能力要求,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提出具体财务软件要求的比例(6%)远低于中型企业 (30%)和小型企业(28%),这一方面可能与大型企业会计员工队伍规模较大,可以利用的人才资源较为丰富有关,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企业对新进大学生的能力需求较为模糊;从企业类型来看,提出具体财务软件要求的企业类型依次是股份制(20%)、民营或私营(18.9%)、外资(13%)、 合资(10.3%)、国企(10%),股份制企业多为上市公司,管理较为严格,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往往较好;民营或私营企业成本效益观念强,自然对招聘人才的各方面能力较为关注;一般国企和合资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偏低,对招聘人才能力需求也概括抽象。

三、结论

上一篇:幼儿园工作岗位竞聘演讲稿下一篇: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岗位职责(数码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