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初探

2024-05-20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初探(精选8篇)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初探 篇1

朗读时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朗读是以语言为桥梁,把好的文学作品利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能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朗读,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准确、精细的理解课文。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中去,一首首动听的乐曲当中;可以让人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亦可让人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一般来说,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比较快,说起话来条理清晰,自然流畅。

朗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较好的习作能力。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语言,而且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语音文字的感悟、朗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把文中内容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技巧,从模仿的内化到自创,能自然而然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了。

朗读,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如果这种预感形成了,只要听到不正确的语言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马上就会从接受角度感到不适,甚至加以排斥。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好学生的朗读,从而达到上述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身体力行,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欲望

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的引导,而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读的是五花八门。因此,朗读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自己泛读课文,经过自己的精心准备,深入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进行泛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老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这样,学生有了模仿的对象,从而达到自己能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妈妈,这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刚开始都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这时,我进行了泛读,一字一句读的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重音轻读,表达效果更加强烈,更富有感染力。然后,我让同学们用老师刚才的方法再读读,学生有了模仿,有了对比,此时,大家读的信心更强,读得更好,把小金花内心的沉痛完全表达出来了,因而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展示自己的朗读。

二、创设情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朗读形式,合理加以运用

朗读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齐读、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等。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适当的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教学《燕子》一课,我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感受小燕子的活泼机灵,矫健敏捷,从而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在学完课文后,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秀丽,经常有中外来客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地导游,为来宾介绍美丽的的桂林呢?”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跃跃欲试,我顺势利导要想 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美,这样在你介绍时才能生动精彩,吸引来宾,让人赞叹不已。这样,大大

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

三、精炼连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朗读《草原》第一自然段的前两句,第一句要读的平直,第二句读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时要读的的升昂,从而表达作者“满心的愉快”。而朗读全文深刻的句子,要以曲折的语调来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穷人》一课中“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段话时要停顿曲折,表达出来桑娜由犹豫不定到下定决心的思想变化,从而体会桑娜的美好心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初探 篇2

关键词:朗读教学,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基于其在年龄上过小的特征,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较差,同时感知世界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因而朗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了解世界、感知万物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他们可以简单地了解世界,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教学方式有失偏颇, 下文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明确规定学生应该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每一篇课文,可见朗读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只有通过一次次大声的朗读才可以慢慢地理解文章的涵义。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更加形象生动地去感受文章的意境,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做好铺垫。可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是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由上文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教育届也对提高朗读教学水平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我国现在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下文我们就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目前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现象, 很多老师不是为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实行朗读教学,而是将朗读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点缀。男生读了女生读,老师也不做朗读的要求, 看似热热闹闹,但是却没用心,仿佛是和尚念经,这使朗读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 而且很多学校的老师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临时小憩,学生读不完文章就下课休息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使学生读而无获。

2.朗读教学的内容不宽泛。

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朗读面窄的问题。老师让学生朗读的内容仅仅限于课本的文章,通过以讲代读的方式,往往对一篇文章讲了读,读了讲,使学生逐渐对朗读的内容失去了新鲜感,从而对朗读丧失了兴趣,这样的朗读教学模式不仅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也使朗读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3.朗读教学的指导不到位。

当前我国实行普通话教学模式,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在我国还有很多老师不使用普通话教学,对学生的朗读也不做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朗读的质量大大下降。在这种朗读教学的引导下会出现朗读语言不标准,朗读节奏不顺畅等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完善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文提出的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自身的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意见,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水平。

1.提高语文老师的朗读能力。

目前我国很多语文老师的普通话不达标,朗读能力不过关,这直接影响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小学语文老师普通话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朗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2.增加学生的朗读时间。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将朗读作为学生的小憩时间,临近下课时,老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就让学生朗读课文,通常还没读几分钟,就在刚刚兴起的时候下课了,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朗读质量,老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

3.丰富学生的朗读方式。

目前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方式太过单一,一般就是单角色朗读到底,这样长时间的朗读下去会让学生有烦躁的心理。我们应该丰富朗读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在表演节目中朗读,还可以加入背景音乐进行朗读。这些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加入自己的感情,仿佛身临其境,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使朗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篇3

一、对重点段落要多读,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的目标,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当读到《白杨》中的对爸爸谈论白杨树的一段话,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反复朗读,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边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在多次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最后再让学生用这些词写几句话,夸一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如筑路工人、地质队员、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和军人。

二、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去揣摩体会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比如我在教学《晏子使楚》,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朗读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的部分,要读出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要重点引导读好晏子的话,晏子的语气或义正词严,或嘲弄戏耍,或诙谐反问,语气虽然变化较多,这些多变的语气,却充满了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三、反复地朗读,领悟文章的妙处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有反复地朗读,在不断地语言感受中领悟。反复朗读便于记忆。我在教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古诗词三首》时,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品赏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四、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感情基础,所以在读时,要入情入境地朗读。对不同片段、词、句,也应根据表达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节奏、韵律。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想象读出感情。还可以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感情。在一节课文中,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配合,把默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穿插使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好学探究的精神和大胆的想象及作者的情感。要注意指导对发现过程的朗读。关于描述梦的一段,通过“只要……就……”“甚至”“那样……那样……”“似乎”等词语,要读出梦的神奇和梦中飞行的美妙;关于请教老师有关梦的问题部分,要读出好奇的心理和迫切探究的心情。在学习抒情类课文时,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师的范读,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教师在范读中就要有意识地朗读出词与词之间的自然停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间长了,学生很快就会掌握朗读停顿的方法,正确地朗读。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窥探 篇4

朗读对小学语文的意义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朗读就是把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最不能少的就是朗读,朗读应该是我们课堂中的主旋律。它是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感的传递与熏陶。

小学各年级朗读特点

低年级学生喜欢朗读,但是缺乏朗读训练,所以低年级学生虽然读的很熟练、大声,但不清晰、拖长音。因为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生字不多,朗读时这个字不认识,那个字读不准,想起来的时候又忘了标点停顿。高年级朗读时,生字不再是朗读的障碍,但是由于朗读基础不扎实;朗读的效果依然不尽人意。而孩子的自尊心又比较强,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就会羞于在同学们面前表达,不敢去练习和展示自己的朗读,这就造成了一种朗读的“马太效应”,同学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现状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有的是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是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与阅读是两张皮,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朗读常常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朗读形式单调,水平低下。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存在随意性,齐声读、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个别读、形式繁多的朗读充斥整个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些问题阻碍着朗读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朗读,不仅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诠释。新课标所倡导的“读”是有感情的读,是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是要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是要读出自己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更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的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以下就有效策略提出几点方法:

一激发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朗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们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和成就感。朗读兴趣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学生开始。

二朗读方法指导。朗读指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表情朗读、比较朗读、情景朗读等等。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朗读教学方式:1 表情朗读即通过有表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之能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使感知更加深刻。2.比较朗读即通过有比较的朗读,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在语句的增删、变换中豁然开朗,同时在比较中体味增删、变换的妙处,认识语言的精当与粗疏;在比较朗读中,词句的优劣高下彰明昭著,达到选词(句)知文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角色朗读。即通过分角色的朗读,将朗读、品析、设计融为一体,让学生扮演设计者、实施者的角色,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脚本,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受、独特的个人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三发挥评价作用。1发挥教师评价的左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的评价要具有指导性、激励性。2发会多种形式评价机制的功能。例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等。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往往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来自同伴的称赞和认可,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学生自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家长评:引入家长参与,增值亲子感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诗词朗读方法 篇5

营造与所诵读诗词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有较好的效果。如《归去来兮辞》意境营造法,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田园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接着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

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导入以自然美抒情言志的话题,然后朗读回顾借自然美景来抒发心志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荷叶的段落,再串起同样有月光荷叶意象的王维的《山居秋瞑》,接着以《山居秋瞑》是一个世外桃源所在的问答引出陶渊明,由此走进陶渊明。接下来教学《归去来兮辞》中对自然美的诵读鉴赏,对所抒感情领悟变得更为顺理成章就得力于这意境的营造。而且这种营造特定氛围时,注意把单篇诗文放入同样写此景此情的大背景中的方法,可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进行理解,感悟也就更深刻。

2、再现作品时辅助手段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再现作者心灵,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具震撼性、更具冲击力,从而更深的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像我的《归去来兮辞》、《琵琶行》、《游褒禅山记》等诗词教学,都用相应的音乐配音,而且又以多媒体画面配合,再配以现场诵读,教师读、学生读,这音乐、画面、人声的组合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效果。

3、诵读技巧的把握

①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诗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如把握《诗经·卫风·氓》那女子的痴情、专一、勤劳、善良,被弃后的坚强、果断,把握《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忠贞、专一、善良、倔强,焦仲卿的专一、善良而懦弱,可凭借富有个性的形象的使作品的警示力量更突出。

如若能体会《项脊轩志》中母亲那慈爱的关切:“儿寒乎?欲食乎?”;祖母那怜爱、赞美及殷切的期待:“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妻子传达小妹之语的天真中含好奇与顽皮:“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并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口气准确地表现出来,更能突出那言犹在、而母亲、祖母、妻子那人已去的那种刻骨的悲痛,更让人潸然而泪下。

③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

诗词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4、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诗词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

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5、诵读方式的选择

①范读 教师或学生的在教学起始时的诵读,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架起作品与读者的心灵交流的桥梁。

②独诵 让学生进行个体表演,可展示学生的才华,体现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经验、思想素养的二度创作的成果。

③男声齐诵、女声齐诵、男女声轮流诵、男女声合诵、独诵与合诵的结合 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奇妙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篇6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注重课文的朗读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语文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精神情操,发掘知识瑰宝,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朗读特点,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朗读的特点

1.朗读是一种“说”的形式

朗读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一种活动,属于“说话”的范畴。它要求朗读者将文字符号通过发音器官“说”出来,因此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2.朗读是一种“读”的形式

朗读也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形式。因为朗读者只有通过视觉“看”到文字并将之转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才能进行朗读。朗读中除了眼、脑以外,还有发声器官的参与。从读的目的来看,朗读除了要获取信息,有时还是为了传递信息。3.朗读是一种“听”的形式

朗读者在朗读的时候,将无声的文字符号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朗读者本身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听到自己发出的语言信息。

总之,朗读是多种感官并用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式,是一种语言信息处理和转换的过程。它对视觉感知的语言信息加以理解和加工,再将信息内容转换为口语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人的言语观察、言语听觉和言语动觉(说)都能得到锻炼。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搞活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是词汇、语法、语音构成的复杂系统。严格地说,书面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因为欠缺了一个语言的重要音素即语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将受到局限。而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1.朗读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2.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可以积累语言材料——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具体地说朗读使学生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对此张中行先生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墨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4.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

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 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 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5.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 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 “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 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 “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 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6。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与人交流,并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动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加强智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接受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陶冶,课文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运动员勇夺金牌的拼搏精神等,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他们会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模仿,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现今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推动了思维的发展。它是达到教育更高境界的基本手段之一,但有一部分教师仍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纸上空谈

我们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他们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这一人类认识规律来认识世界。绝大部分低中年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简单地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词的表面意义上。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

朗读时不仅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还必须注意形象的示范,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一味地自己讲,既不作示范,也不让学生根据理解情况练习。这样。这样,学生没有具体的比较,模仿对象,时同连自己感受课文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无不法深入地体会课文。学生不朗读,教师就无法掌握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就无从把握课堂组织教学的节秦,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

2、蜻蜓点水

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教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毫不重视,要范读不注重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朗读也不作点拔,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显然不利于迅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因而,蜻蜓点水似的教学也是不可取的。

4、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5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6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7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

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8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四、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借助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读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极大限度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选课文绝大多数为新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读性很强。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呢?(1)借助插图,按图索文。

教材配合课文绘有精美的插图,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对于鲜明的事物接受快的特点,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内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之后,又听老师说“文中就写了图上的内容”,就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文,了解文中所写内容的欲望,此时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反复读文。比如,教学《葡萄沟》一课,可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课文便是介绍图上的的美景,让学生说话,然后告诉学生:“文中是如何写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会很快很投入地开始朗读。(2)质疑启思,读文求解。

学生初读文章之后,可依托教材,让学生分小组对文章合作质疑,再依据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读课文,教师做好调控工作,适机指导学生读文。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读文,解疑释疑。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初读之后让学生质疑: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吗?为什么小男孩不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售货员阿姨为什么眼圈红了?又为什么要把小汽车送给小男孩?依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充分读文,自己探讨,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依问题让学生用文中的句段谈谈解疑情况。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就课文设问,让学生读文求解。

2.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教师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滥于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课文,自己朗读表达。(3)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兴趣。(5)配乐朗读。如教学季老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更加能让学生体会到德国的美景。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配了朗读来渲染气氛,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6)表演朗读。如教学《半截蜡烛》、《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7)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8)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9)展示朗读。借助“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 3.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5、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6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篇7

我国古代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 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朗读的意义、作用等, 一直被历代学子奉为圭臬。当代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曾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 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 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朗读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课堂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

1.朗读教学被忽视

考试对于教与学的取向有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 由于朗读考核评价的缺失, 导致教师对朗读教学不重视甚至“回避”, 形成认识误区。一些教师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原则, 就是尽量向考试的内容靠拢。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小组讨论等, 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一堂课45分钟, 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到5分钟, 来去匆匆, 如雁掠过, 朗读只是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甚至有的教师根本不进行朗读练习。即便让学生回家朗读预习, 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 缺乏反馈的渠道, 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 不能仅仅把那些可量化、可细化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还应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 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朗读恰是一个人全方位感悟提升的手段, 是口、眼、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能使学生达到“读其言、见其物、闻其声、悟其情”的境界, 使语言表达更流畅精炼, 使阅读理解更准确深刻, 使领悟感受更迅速敏锐, 使情感熏陶更丰富细腻。其次, 鉴于考试是目前无法替代的评价方式, 我们可以借鉴英语人机对话的形式, 把朗读作为期中、期末考查评估学生语文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提出的朗读要求, 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 保证评估的科学性。比如在中学语文考试中, 增加语文听力的测试, 播放一段优美的文字, 通过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朗读, 考查语段所表达的感情或者语音文字的运用, 把朗读和思考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实现《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目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书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2.朗读目的性不明确

有的老师在开设公开课时, 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热烈”, 而把朗读当做法宝, 全班读了小组读, 男生读了女生读, 甲生读了乙生读, 看似热热闹闹, 书声琅琅, 其实读前没有明确的要求, 读中没有精心的指导, 读后没有及时的评价, 学生只是被教师命令着为读而读, 没有用心、用情读, 而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 缺乏目的性, 效率低下。

笔者认为, 不管是朗读的哪个环节, 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 目的性要明确, 要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文章中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 经常比较、揣摩, 并养成习惯。”教师应该在每一次的朗读教学中突出重点, 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领、指导。例如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 解决字词;再读时要求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知道主要讲的是什么;复读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进一步朗读时要求学生细细研读、品读, 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每一次朗读都要让学生有要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读书有目标, 有方向感, 使学生在朗读目的、明确。

另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 明确朗读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比如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时, 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图画美;《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 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感悟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朗读《鼎湖山湖山听泉》时, 让学生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发启迪……总而言之, 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绝妙之处和独到之处, 不能随意安排无明确目的、无具体要求、无实际效果的朗读, 朗读必须讲究有效性。

3.朗读范围狭窄

朗读范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参与朗读活动的学生范围, 二是学生朗读的文章范围。第一, 参与朗读学生的范围不广, 这主要是由于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无论是进行检查性的朗读, 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有感情朗读, 经常只是盯着某一小部分的学生 (一般都是在朗读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 , 大多数学生缺乏朗读的个体练习;第二, 学生朗读文章范围面不宽, 这是由于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 往往只注重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朗读, 而没有对学生阅读文章的范围予以外扩, 未能将课堂之外的一些优美的文章引入朗读教学的计划中。

《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教师要适当扩展学生阅读文章的范围, 关注全体学生的朗读情况, 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让学生从单一的课本文章朗读中拓宽视野, 能够接触到课文之外的一些优秀文章, 丰富学生朗读的文章的类型,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应充分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朗读训练, 做到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朗读中。由于每个班的学生朗读水平都不是整齐划一的, 其能力会有明显差异, 因此, 在朗读教学中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 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应量“材”录用, 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 为其蜕变成“白天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大量、大范围的朗读, 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 增加语言沉淀, 提高读书能力, 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质,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朗读评价内容单一

在教学中, 很多时候朗读评价被淡化了, 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学生读完后, 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 几句简单空洞的话语成为仅有的朗读评价。长此以往, 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将受到打击, 朗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其实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 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 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 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缺少了朗读评价这个环节, 朗读教学就是不完整的。学生朗读后, 教师应进行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在朗读评价中, 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指导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评价中应有具体的朗读指导, 指出本次朗读的优缺点和提高途径;二是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朗读评价中首先应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 其次应指出存在的问题, 不能一味指责;三是发展个性原则。朗读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不能搞标准化、一刀切,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进行评价。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 诗词曲赋流传古今, 享誉海内外。从《诗经》到先秦散文到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文学作品, 所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 都有值得大力朗读之处。语文老师应立足长远, 紧抓朗读这一重要教学手段, 让琅琅读书声响彻课堂、响彻校园, 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 让形象从朗读树起, 让意境由朗读创设, 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曹明海, 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3]梅桂能.浅谈朗读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6) .

[4]黄爱民.浅谈语文朗读教学[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方式初探 篇8

关键词:朗读方式;感悟;体会;内涵

新课标指出: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它有诸多功能:语言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

一、示范朗读,引领感悟文本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内容感悟。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一种朗读的信息暗示,尤其是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低年级小学生,

更显得重要。恰当运用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帮助非常大。随着年龄增长,教师以真挚的情感范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自觉地在浓浓的情感世界里体验、品味,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展现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积淀人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教师范读,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体验读的乐趣。教学《林海》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是啊!大兴安岭是温柔的,美丽的,也是神奇的。列车呀!你快些吧!让我们快点投入大兴安岭的怀抱,去拥抱每一棵绿树,亲吻每一朵小花,倾听小河的歌唱……”接着,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充分地感受,并把自己感受到的告诉大家。有的学生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自己仿佛走进了漫无边际、生机勃勃而又纯净的林海;有的说,此时自己仿佛也变成了林海中的一片绿叶、一株小草……学生们在教师用语言创设的浓浓的情感世界里,自然产生读的渴望,纵情阅读,倾诉情感。

二、配乐朗读,体会如临其境

“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朗读是打开美文意境的钥匙,音乐则是润滑剂。音乐对语文朗读教学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文类型不一,阅读时,选一首与课文表达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自主地走进课文,在文字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声情并茂,互容互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选择琵琶古曲《十里埋伏》①为“攻天险”配乐。这段音乐选自传统名曲的高潮部分,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呼号震天,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用在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

三、比较朗读,品味遣谴词造句

小学生对于比较有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点,课堂上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較朗读,如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雨中》有这么一句:“车上装着两筐苹果,红艳艳、黄澄澄的,堆得冒出了箩筐。”通过增删词语、调换语序可以有三种形式:

1.车上装着两筐苹果,红艳艳、黄澄澄的,堆得冒出了箩筐。

2.车上装着两筐苹果,堆得冒出了箩筐。

3.车上装着两筐红艳艳、黄澄澄的苹果,堆得冒出了箩筐。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原句,然后删掉“红艳艳”“黄澄澄”这两个词,通过朗读比较,领悟原句的生动形象感。再引导学生调换语序,“红艳艳”“黄澄澄”放到“苹果”的前面,与原句比较,感悟原句的节奏感。

“添油加醋”读。如教学《草船借箭》第二小节时,可让学生在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在说的前面加上表示人物的心理、动作、表情等,如下:

(周瑜不怀好意地)说:……

(想,周瑜又要玩什么把戏了,他稍加思索)说:……

(拍了一下大腿,竖起大拇指)说:……

……

让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奥妙。

改变重点词句,比较朗读。如教学《荷花》一课,有这么一句“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学时,我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朗读、体会,有学生就这么说:“我觉得‘冒’字用得最好,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的,用‘冒’才能体现荷花数量之多,还显示了荷花那旺盛的不可阻挡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抓住了关键文字,学生品出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咀嚼出了它的

神韵。

又如《曼谷的小象》:“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田野和翠玉般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这句话中“翠玉般”用得好,它与“绿油油”的意思相近,但用词不重复,写出了草地的绿、嫩,要是换成“青青”就不够确切。在教学中光靠说,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让学生把换成“青青”“绿色”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翠玉般”的神妙之处,并读得兴趣盎然,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炼,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多年实践证明,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多样化读的训练,增加朗读数量,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能迅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及感悟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彩云.语感训练,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抓手[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7):3.

[2]徐丽梅.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J].教育艺术,2010(3)∶33.

上一篇:新婚最暖心的祝福下一篇:东兴乡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