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2024-08-25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精选8篇)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1

1.1 生源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连续7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我校土建类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实现17%左右的增长速度。我校近年来大部分生源来自于本地区比我校相对弱的其他高校以及我校毕业生,我校优秀的生源则考取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近几年本校学生考取的研究生约占45%左右,本校应届学生比例达30%,他们的年龄较轻,阅历较浅,从事研究的工作经验有限,需要在科研实践中经受锻炼,相比以往的研究生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缺乏。

1.2 课程体系结构发展不均衡

公共基础课所占课时数偏多,而选修课门数偏少;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方法论课程开设情况较差。课程内容层级性缺乏,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内容仍然存在较大的重复,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博士生课程没有体现其应有的高、深、专。课程教学较少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国际性不足,不太重视对国外新版教材的引进,使得一些最新的研究热点问题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很少能够及时、迅速反映到研究生的课程之中。

1.3 传统教育模式陈旧

前期主要依靠课堂式教育,其课程安排、课堂内容及知识传授方式基本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对研究生教学过程的评估和考核方式单一,仍然以期末考试或试验报告和课程论文为主。授课教师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教学方法单一;讨论、案例、实践等教学环节薄弱,没有突出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不理想;国内教师自己编写的优秀案例少。后期的科研阶段主要是以导师的安排为研究方向,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一对一师徒式的指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视野、兴趣点的培养和接受多种科研实践的机会,忽略了培养研究生自我思索和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培养条件不足

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导师科研项目和科学实验的相对不足,阻碍了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小型、封闭、分散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停留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窄,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研究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较弱。另外,研究生教材的更新速度已跟不上日益严峻的形式要求,教材保障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1.5 管理体系不适应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总体上依然是学校主管全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二级学院的自主权力和自主管理意识相对较差,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管理制度的僵化,使得各项管理办法难于全面反映所有学科专业的特点,缺乏对学科发展的适应性。

2 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建类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土建类学科群拥有若干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陕西省重点学科。近五十年来,我校秉承“创新”的校训,通过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土建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国地区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历年来,我校土建类毕业研究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多家用人单位反映,我校毕业土建类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厚,适应性灵活,头脑敏锐,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型和洞察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不言而喻,研究生教育诸多成绩的取得是与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密切相关的。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

(1)学校打破了一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具体管理研究生培养事务的组织格局,科学划分了各层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二级学院更多的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自主管理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了院系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使管理规章的制定与执行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2)学校把握共性与个性结合,宽广与精深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的原则,精简课时、压缩学分,撤销一批内容陈旧、无人选修、偏离学科内涵的课程,合并一些内容重复或相近的课程,突出教学实践、专业文献阅读和学术活动等三个实践环节;加大学位论文工作比重。在课程教学方面,打破讲座式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广小班教学,增加必要的讨论、实验、实践和课程论文研讨等,采用严格和灵活的课程综合考核办法,改善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专题研究的兴趣,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研究的技能。在科研研究方面,打破一对一师徒式的指导模式,通过院系内部的科研交流活动,让学生与导师组在更大的范围里沟通交流,给与学生在相对广泛的领域选择研究兴趣的空间。同时学校大力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日本九州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法国波尔多建筑学院、乌克兰基辅建筑工程学院、韩国顺天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几十所海内外拥有土建类学科的知名学府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拓了我校研究生国际化科研视野。

(3)结合土建类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我们制定适合本专业的招生体系和培养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复试环节对考生德、智、体全面考核,着重考核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中研究生须在规定学年内修完所选学分;课程结束后,从课程学习、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开题报告进展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强化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研究生在学期间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有CN刊号)或正式出版的论文集至少发表学校规定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学院从论文开题的硕士研究生中抽查10%进行典型开题报告,对开题报告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在3个月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对学位论文实行盲评制度,并严把学位授予关和授予学位后进行质量跟踪,对已授予学位的人员,如发现其学位论文存在抄袭、剽窃现象,或在学位申请过程中存在舞弊作伪行为,将撤销已授予的学位,并追究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土建类研究生的多维模式

(1)理论体系建构模式。建立柔性化课程体系,减少刚性课程选择的限制,开放跨学科、门类的课程选择范围,加大前沿性课程所占的比重,突出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扩大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开展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应用性。

(2)工程实践平台模式。提供研究生参与实际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疑难问题的.处理等实践环节的平台,着重培养其敏锐的工程思维能力。加强与校外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模式,让研究生参与更多企业的科研或技改项目。

(3)科学研究引导模式。在培养方法上以导师引导为主,在实验的关键技术上,以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主。通过举办科研与创新方法讲座以及学术沙龙等方式,使研究生掌握科研和创新的特点。通过延长学位论文的科研过程,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充分调动导师掌握的科研资源,扶助研究生进行创新。

(4)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导师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对研究生素质提升方向和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透彻的分析,培养研究生建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鼓励研究生积极与导师、辅导员相互沟通,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遇到外部问题与挑战时相互交流,通过不同的知识积淀、思维方式、处事策略的碰撞与融合,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5)学术磁场效应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学术磁场效应,确保研究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又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创新思维能力。为打破学术门户现象,鼓励与支持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以活跃学术氛围,开阔学术视野。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介绍学科前沿和最新科研学术成果;要求博士研究生答辩前公开做学术报告,来营造学术氛围。

(6)标准化管理模式。适应新时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变,科学划分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权利与义务,建立科学的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在研究生入学阶段,加强复试综合化考核的同时对学生入学前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和评判。建立师生双向监督和反馈机制,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导师的责任心。规范授课制度,杜绝教师随意调课、停课、代课现象;建立有效的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完善课程考试制度;严格遵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建立研究生各项奖助学金制度,对学习成绩优异的研究生给予鼓励。对学位论文实行盲评制度,严把学位授予关和授予学位后进行质量跟踪。总之,立足国际,要将标准化管理意识贯穿研究生教育过程始终。

参考文献

[1] 吴祖芳,张艳丽,等.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6.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2

1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创新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特点。CDIO理论以培养现代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 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环境, 采用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 学生在现代学习和实践环境中取得丰富的设计制作和主动学习的经验,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成长, 这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一致。综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和CDIO工程理念, 针对我校输电工程专业实际, 通过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以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一体化为特征的课程体系,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适合土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 土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按照CDIO大纲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我校输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掌握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基础知识、输电工程专业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较强, 同时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能从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参照CDIO工程教育提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强调学科间有机联系, 相互支撑, 构建相互支持的课程群。将课程内容和相关的学习效果融入到教学单元和项目中, 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间的关系构建课程间的关系网。我校输电工程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五个层次, 工程基础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高电压技术、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专业课程群 (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 、导论性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工程设备概论) 、提高类课程 (输电杆塔设计、线路设计、线路施工、输电工程概预算) 、人文科学和选修类课程 (工程经济、电力电缆、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有限元基础) 。在强调广泛基础知识的同时, 对五个层次的课程进行系统的整合, 注重人文素养和工程实践, 形成“设计-实现-运行”一体化课程体系。

2.3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工程项目教学情景,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工程实施活动中来, 自主地进行工程项目实践。贯彻“做中学”的理念, 尝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以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入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引导能力, 以开放式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工程录像、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工程建设过程。倡导案例教学, 组织学生按照工程建设不同主体, 分组进行讨论, 模拟工程建设过程。推行现场教学方式, 组织学生到工地进行学习, 这种将课堂搬到工地现场的方式, 使得学生能够有直观印象, 教学效果好, 学生非常满意。针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问题, 学院改革毕业设计方式, 要求各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必须依托工程实际, 题目包括:工程图纸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投标文件设计等, 涉及到工程建设立项、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 做到每人一题, 假题真做。为提高设计与实际工程设计的贴近度, 学院从设计院收集了近100套土建工程图纸和输电线路图纸用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使用,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为工程师的感觉。

2.4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 将某输电工程做为设计内容, 项目任务涉及到基础工程、输电杆塔设计、输电线路设计、输电施工、输电工程概预算、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全面反映了输电工程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全过程。在不同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设计内容, 将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有机的联系到一起;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将科研成果编写成教材, 或者将科研成果直接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就能直接接触到科学前沿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 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创新实践和技能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中,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CDIO大纲要求在教学中引入工程背景, 但目前多数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为此需要鼓励教师承担生产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 深入了解企业, 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 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 拓宽工程研究视野;将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进学校来, 开展授课和培训活动, 以便提升广大教师的工程能力与实践能力, 搭建科研开发平台, 自主设置科研院所, 使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工程实践, 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3 结论

采用CDIO工程教育最新成果, 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培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我校输电工程专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 以CDIO大纲为指导, 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163-168.

[2]伍玉娇, 凌敏, 秦庆东, 周登凤.校企合作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几点举措[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6) :119-120.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GIS人才培养霍尔三维结构土建类高校

1引言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建模和制图显示等能力,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在人们日常传播的信息中,80%以上都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GIS为海量的地理信息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市场前景广阔,相应地,对GIS专业的用人需求也日益增多,然而在一些土建类院校部分GIS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一份对口满意的工作,从事于与本专业不相关的一些行业,难以发挥专业所长。如何更好地解决土建类高校GIS专业学生就业与个人发展问题,如何培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GIS开发创新型人才,全方位提升GIS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已成为行业GIS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众多知名兄弟院校GIS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研究,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其中一重要原因与部分高校对行业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培养方案适应能力差有关[1]。因此,结合作者在土建类高校GIS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角度对具有土建特色的GIS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于探索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GIS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立足于土建院校的行业背景,通过对兄弟院校GIS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和分析,综合考虑土建行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生源的基本情况,从高校GIS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借鉴霍尔三维结构分析法,从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三方面构建GIS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维分析模型,以知识维和时间维应变市场行业需求,以逻辑维构建土建行业特色,将三维模式有机组合成一体,为土建院校GIS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霍尔三维结构

霍尔三维结构,又称霍尔的系统工程,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考虑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2]。就GIS学科体系的霍尔三维结构可言,具体表示为以下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1) 时间维

表示GIS学科体系建设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意向阶段、规划、调查研究、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开发设计和研制、调试和安装运行七个时间阶段。

2) 逻辑维

指GIS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每一个阶段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资料收集、指标设计、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以及在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基础上,根据主观偏好、主观效用和主观概率做出决策和计划实施等步骤[3]。

3) 知识维

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信息论、应用数学、管理科学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图1GIS工程的霍尔三维结构3土建类高校GIS人才培养的霍尔三维模型构建与分析

具有土建特色的GIS人才培养的三维度包括:

1) 知识维——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设[4]

① 培养方案建设

GIS专业确立以“面向土建行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特色、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理念,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培养方案核心,建立具有土建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模块,即理论教学类基础课程、应用教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类课程以及土建类特色课程,具有创新性、应用性和鲜明的土建类特色。

制定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首先是由系主任、教研室老师、学生代表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对上一届G专业培养方案提出初步修改意见,然后提交系学术委员会充分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最后上报学校,经审批后执行,既保证了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特征,又力求有自己的培养特色。

② 课程设置[5]

表1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1课程设置理论教学类

基础课程1测量学、地图学、地理学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含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应用教学类

课程1ARCGIS软件及应用、数字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数字摄影测量及应用、CAD设计与应用、面向對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GIS开发与应用、WebGIS程序设计、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GIS系统集成基础、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类

课程1数字测图综合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遥感数据处理实习、空间数据生产工艺综合实习、GIS软件及应用实习、VC程序设计实习、VB数据库编程实习、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实习、GIS系统集成基础综合实习土建类

特色课程1城市规划概论、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学原理、建筑仿真、虚拟三维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详细控制设计和专项设计、房地产管理2) 逻辑维——GIS与土建类特色专业的交叉

研究土建特色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协调关系以及GIS在特色专业中面向行业市场需求的专业应用技术,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土建特色专业在GIS教学过程中的比重;二是GIS在特色专业中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问题。具体措施为:

nlc202309020420

(1)逻辑维与知识维的关联

①确保GIS核心课程设置。培养一个合格的GIS专业应用人才需要具备一些关键的核心课程集合,这些课程从课时安排到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必须严格保证其数量及质量;

②合并一些关联度高的理论教学课程。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并为地理学综合,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并为计算机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课时的需求;

③组织编写和修订特色专业课程教材。对于特色课程,逐渐淘汰原有相关专业的专业教材,编写有针对性地与GIS应用相关的各层面知识点,形成适合于GIS专业的特色课程教材。

(2)逻辑维与时间维的关联

①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类课程学时和教学资源投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②在GIS应用教学类课程教学中,融入土建类特色课程,如城市规划概论、建筑学原理等,增强学生在土建行业内的专业基础知识;

③增加实践教学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验及实习环节,尽可能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学生也可直接参与土建类GIS工程项目建设。

3) 时间维——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发展

建设具有土建特色的GIS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经得起行业市场的长期检验,在时间维中着重研究行业GIS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适应性,以有效实现自我能力更新与发展;研究实践性环节教学课程在面向企业、面向市场中应用领域素质的提升能力;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6]。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自身条件建设,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建设。

(1) 实验设施建设

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80%以上。为了使实验设备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充实、更新实验设备,在建立地理信息实验室、数字遥感图像处理教学实验室等的同时,重点建设体现土建专业特色的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中心相关实验室,如VR城市虚拟现实实验室、三维建筑设计与仿真实验室。

(2) 实习基地建设

①积极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具备同时满足学科专业全部学生专业实习的规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学习交流机会;

②增加校企交流,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根据GIS应用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增多学生的实践机会,实现校企双赢发展的格局;

③完善实习考评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实习单位考评分数的权重,提高考评的客观性,并通过开展GIS学科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模式效果评价

高校GIS人才培养的霍尔三维模式效果评价方式由传统的学生应试成绩和毕业就业率转变为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以及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纪律、课堂课后表现、作业质量三个指标;结果考核包括课程笔试和课间实验考核两个指标。课程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原理与应用的实际能力,以及解释基本GIS现象和解决一些GIS热点问题的能力。笔试又细分为闭卷和开卷形式。课间实验考核主要考查一些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专业技能和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专题;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实习也纳入学习效果评价范畴,主要依据其实习对课程理论的深化程度和相关实践能力的提升程度;实践考核包括仪器设备和软件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毕业设计成绩、学科竞赛获奖和合作企业评价等指标。通过三项考核的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土建类高校GIS人才培养的机制完善度和学生技能掌握成效,为GIS人才培养的三维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7]。

5结论

本文基于霍尔的三维结构理论,构建了适合土建院校GIS专业特色的三维结构模型,为土建院校GIS专业建设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改进和提升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霍尔三维结构理论中的时间维、知识维和逻辑维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所构建的GIS专业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三维结构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从而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GIS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是要以科学的人才培养决策机制为基础,需要结合本院校实际加以运用,而不应仅仅拘泥于已有的刻板教条,以促使霍尔三维结构理论这一系统工程科学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发挥出实际的指导作用,从而真正做到土建院校GIS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7]。

参考文献:

[1] 郭文海,钟天送 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6):17-18

[2] ADHall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J] Systems Science and Cybernetics, 1969, 5(2):156-160

[3] 楊家本 系统工程概论[M ]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4] 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 江苏高教, 2009(3):79 -81

[5] 王成芳 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教学的探讨[ J ]南方建筑, 2006(6):89-91

[6] 张晓丽林业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 2008(3):13-16

[7] 李金海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项目管理集成化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4): 142-144

基金项目: 安徽高校质量工程研究项目(2012yx14)资助。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4

本科生导师带教模式促进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

赵庆华 单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 200080)

[作者简介] 赵庆华,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从事医学教育和骨科临床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和地址: 上海市海宁路100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赵庆华(收), 电话:***,邮箱:sawboneszhao@sohu.com [摘要] 如何加强医学临床本科生的教育与管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基于导师制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成才计划,在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临床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念、历史及现状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1],并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走向世界各地。最近几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在实行导师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因此导师制对大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结合临床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出操作性强、灵活性高、富有特色的导师制方案,注意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临床能力。另一方面,在保证临床技能提高的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生们的临床创新能力,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激发创新思维的空间。本课题的取样范围为纳入该带教模式的交大06级五年制的同学,本科生导师带教模式实施时间为3个月,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提高同学的科研创新能力,与2周的临床带教方式结合在一起,达到临床、科研的同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市一医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对临床教学医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带教模式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高层次医学临床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注重“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2]。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培养均采取基础课程学习+临床实习模式,在基础学习中主要通过记忆的方式掌握知识点,经过临床实习阶段的实践和理解,使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融会贯通,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而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时,由于与学校学分学年制度大相径庭,同时前方又面临着就业或考研的压力,学生可能会因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改变而影响实习效果。此外,由于在校期间临床各门课程是分开教授的,临床实习也是在各个科室分别轮转的,在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医学生普遍存在医学知识缺乏连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均阻碍了医学生临床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医学生第五年实习阶段,临床教学医院如何制定与实施本科生导师带教制度,这种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效果如何,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三、我院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面的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145年历史的全国百佳医院,长期承担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为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探索学生管理和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结合我院临床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出操作性强、灵活性高、富有特色的导师制方案。一方面,我们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开展本科实习轮转的临床科室,试行实习生导师带教模式;另一方面,各科室的实习之余,我们亦为每名学生配备本科生导师,通过导师带教模式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为3-4个月。科室轮转带教与科研带教共同组成了我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带教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的临床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临床老师的业务能力。

1.精心遴选本科生导师

我院甄选的本科生导师均为5年以上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均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端正的教学态度及严谨的治学风格。科室轮转带教导师为医院指派,专注于教授与示范相应科室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科研带教导师则实行双向选择制度,由学生填报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科室乃至具体研究方向,再由教务科及导师组共同决定导师的指派,导师与学生1:1或1:2配对进行科研创新的带教。

2.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

导师主要以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四、五年级学生为服务对,学生从四年级进入临床见习开始由各科室轮转带教导师指导,每位临床实习导师带教1-2名实习学生,转科到本专业时进行重点、全面辅导,时间为2周左右,导师带教的重点是临床技能操作要点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每日临床工作中对学生各方面临床技能进行培训,力求使实习生做到动作规范、娴熟有序,思路清晰,注意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科研带教导师则从五年级开始进行带教,在保证临床技能提高的同时,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查找文献、写作、结题等方面进行指导,平均每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科研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学习任务进行探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激发创新思维的空间,以加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3.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评价

为进一步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我们对06级本院123名本科生及其导师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该制度表示满意(65%)及赞同(74%),希望通过导师引导自身的全面发展,并认为导师在专业知识学习、科研能力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大多数学生愿意在自身毕业设计之余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87%)和学术活动(78%),52%的学生并认为导师带教对自己接受创新的科研思维有帮助,并愿意延续与导师间的导学关系。导师方面,许多导师认为该模式给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带来了提升(62%),并对学生的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供的提高有帮助(81%)。本次调查中同样揭示了现行导师制的一些问题,如52%学生表示在选择导师时对导师的科研背景了解不足,70%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与导师间的交流辅导次数,33%导师表示带教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工作负担,并对具体带教的内容与职责了解不够等。因此,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仍需医院管理层与导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以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四、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与体会 1.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积累,它需要通过导师在引导学生从事学习、科研的过程中逐步增长。本科生导师制在广泛理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从学生兴趣方向出发,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和科研实践,从而促进“T”型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接触乃至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进行科研创新的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本院06级申报并顺利完成创新性课题2项,且均为自主立项课题。截止到2011年9月下旬,有13名学生的科研论文及综述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占学生总数的10.2%。

2.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目标

在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导师可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及兴趣有更为细致的了解,并根据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充分发扬学生个性。即使在导师制过程中发现学生并不适合本科室的工作,亦可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使培养出的学生既符合本科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又不乏适合自身发展的特点,从而培养出更具社会竞争能力的人才。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本科生导师制明显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间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的交流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外,办公室、图书馆、病房甚至食堂都可以是师生沟通的场所,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亦从专业教学和科研延伸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个人素养等作用与专业及科研能力提升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3.体现教学医院本科生导师制的特色

临床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则是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教育教学职能,既是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国家赋予的重要社会职责[3]。随着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越来越高,加紧致力于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成为临床教学医院的重要任务。导师制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实践教学[4]。一方面,本科生直接参与导师的实验设计、课件制作、科学研究等过程,师生之间可以就某个学习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两者互为主客体,建立起一种“导师爱生重教,学生尊师爱学”的新型师生关系。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论文报告会,加深专业认知,了解学科前沿,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5]。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特定环境中,在同一导师指导下,本科生还有机会与硕士生、博士生参与同一课题的研究,此时,硕士生、博士生也是本科生的导师,从而创建了一种教与学、学与学交叉互动的新型教学环境。

4.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本次研究亦暴露出了本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导师与学生相互了解不足,沟通不足及导师工作压力较大等方面。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应由导师、学生及医院管理层三者共同努力构建。导师制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效果,需要有相应的管理系统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提供完善的规划和监管,以解决前文提及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

五、总结

如今,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由于临床教学医院本科生导师制没有现成的完善模式可以参照,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商榷。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带教模式对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仍需建立相应的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提供相应的政策、管理方面的支持,以更好地完善和指导临床医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璐,朱勤厚,苗乃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实行导师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11(3):29-31.2.商艳,徐晓璐,李强.教学医院实行实习医师导师制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83-84.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3.王艳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2):110-111. 4.蒋开东,朱剑琼,刘忠秀等.坚持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J].医学教育,2005(3):89-91.

5.蒋晓荣,杨水利,林筠.论学分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5,(9):102.6.田谋利,李永华,傅海龙等,医学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西北医学教育[J],2009,17(4):66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5

工程类专业是以基础科学为原理, 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其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19条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 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本科教育体制下, 工科类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其主要表现在: (1)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上理论与实践不结合, 教学计划上能力和目标不到位, 实践环节中综合和创新不提倡, 理论基础上知识和专业不系统; (2) 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满足:高校教师的评价以学术理论水平为标准, 对教学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缺乏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校到校, 素材不丰富, 教学少情境, 致学习兴趣不足;高职称教师则受到考核体系的评价, 专业学术, 教学量不足; (3) 工程实践训练设备不配套:教学设备陈旧, 实践基地不足, 课程设计千篇一律等等都是工程类专业教育的现状。

2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1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环节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到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在优化过程中, 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 精简学科之间的重复教学, 旨在提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工程素质; (4) 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而言, 理论和实践培养相结合, 基础知识坚持力学、制图两条线, 专业知识开设大水和小水两模块, 四年中实验、实习、设计 (上机) 不断线, 形成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宽专结合的“T”型知识结构 (见图1) 。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手段, 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能否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达到37.8%, 将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 将演示实验与设计实验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 在实验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形成工程思维, 善于从工程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2 提高教师水平, 壮大师资队伍

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源相对而言分为三类:一是从校到校的青年教师, 工作热情充足, 但是缺乏授课技巧和工程实践能力, 这也是一直以来的高校工程教育培养形成的;二是经验丰富的高龄教授, 知识丰富, 但与学生沟通不畅, 同时在授课强度上有所降低;三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又面临高校教师考核方式和学术研究的压力, 几乎没有精力在授课和实践环节上进行创新。因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还是从青年教师和中坚力量开始。对于中坚力量的教师, 重点是在高校考核政策, 中国第一高校天津大学在这方面的摸索值得借鉴:推广学术型和教学型, 让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中投入精力。而青年教师的整体提升还有待多多磨练。青年教师作为主讲授课要遵循三步:站上讲台, 站稳讲台, 站好讲台。一是让青年教师去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助课, 学习老教授的讲课技巧、授课方法和专业知识, 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互相学习观摩;二是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围绕所学专业到工程实际中去学习具体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方法, 并制定相应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三是号召青年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靠拢, 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 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四是让青年教师参与实际项目, 到其他高校做访问学者, 学习外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手段。同时, 为壮大师资队伍, 提高整体的实践能力水平, 还应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 由他们共同设计制定本科生工程实践培养计划,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实习、企业实践等活动, 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加大经费投入, 建设实践基地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身为大众教育, 高等院校的工程类专业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但是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教学设备的改善与招生人数并不成比例, 以至于学生在进行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时候只是露脸, 增加出勤率。究其原因, 一是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 原定5人一组的实验人数加倍;二是仪器设备陈旧, 与新知识、新技术不相适应, 学生对实验毫无兴趣;三是设计题目“狼少肉多”, 无法在细节上创新。这就要求学校加大经费投入, 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上, 设立面积与人数相适应的的专业实验室, 配备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 鼓励学生和教师改良仪器并投入使用等等。对于校外的实践基地建设, 应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争取从建筑、土木、水电、给排水等专业群的综合角度考虑, 多岗位多方面的进行实习锻炼。同时聘请企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 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 达到“做中学, 学中做”。尤其是学生在生产实习环节进入企业, 为后期进行毕业设计提前收集资料, 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开展创新活动, 提升工程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理解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对象统一性的基础,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创新的基石。工程类专业学生以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全国力学知识竞赛、省级结构设计大赛、校级结构设计大赛、省级测量竞赛、校级科技活动等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大大提升, 结合国家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生的整体工程素质和能动性得到激发, 充分体现的学生的专业特长。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造性, 还为本科学生设立了专业导师, 将各个年级学习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学生组织起来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提前进入科学研究和实验创新阶段, 契合云南省质量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从调研、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实验改良等环节不断提高工程分析和工程运用能力。在课程设计环节增设创新点, 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创新点上进行实际设计, 甚至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2.5 注重教学管理, 完善教学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必须以整体管理、层次分明、效率优先为原则, 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也是实践教学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强力保证。一是注重计划管理, 学校和各院系分别制定教学和实践教学规划, 并指明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加强运行管理, 要求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都有指导小组, 按照大纲深度切实落实好;三是重视质量管理,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反馈机制, 通过学生最终学习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四是加强考核管理, 包括对实践教学大纲的审定, 实习环节、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多样化, 细节化, 过程化等。

2.6 年级实例对比, 教学效果显著

以近三届11级、12级、13级纵向对比来看, 一方面, 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 11级在选修课程上多为设计及施工类, 而13级则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分布, 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及管理、农业水利等方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及学习结构面, 具体对比可见图2, 其中黑色代表11级, 浅灰色代表12级, 深灰色代表13级。另一方面, 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以云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而言, 近三年的获奖情况为:2011级三等奖1组, 2012级无, 2013级二等奖1组, 同时由于学生参与度较高, 获得优秀组织奖。

1———工程设计;2———工程施工;3———工程监理级管理;4———农业水利

3 结语

近年来, 教育部倡导工程教育改革, 旨在对“宽基础”和“强专业”的关系进行调整。工科需要比较广泛的知识, 但我们培养的人应当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如果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 那么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没有达到预期, 就可能拉长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时间, 就工程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情况。所以尽管专业训练不一定都能直接用于学生今后的工作, 但其效果是可迁移、可累积的, 而由此形成的职业责任感、求实精神和工作方法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无穷。因此所谓高等教育, 就应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培养素质, 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 在积累经验的同时积累思维。将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培养全过程, 是现在工程类教育改革的方向, 而水利水电专业培养模式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也恰恰作出了印证。

摘要: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 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就是构建有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教师水平, 强化实践基地, 完善教学机制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剑波.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3) .

[2]姜嘉乐.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天大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1) :11-16.

[3]刘尚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1) :244-245.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6

【摘要】目前,创新性人才需求总趋势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方式。本文在明确管理类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阐释了全面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的课程考核原则,设计了较为科学的管理类课程考核方法,即从出勤率、自主性、个人学习、团队学习、自我总结、综合考试等六个维度实施考核。

【关键词】创新能力 管理类课程 个人学习 团队学习 “一页开卷”考试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编号2013Z03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1-02

一、创新能力培养对课程考核改革的客观要求

当代社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服务学生成长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下,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必须实现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三大教学目标。而课程考核是高校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对实现课程教学和培养创新性人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下,大部分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目标单一,只重视理论水平的提升,严重忽略了课程的实践和能力目标,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学生,既无法满足新课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更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的用人需求。

以笔者所讲授的管理类基础课程《组织行为学》为例。《组织行为学》是学校校级精品课程,面向管理学院全体本科学生开设,其课程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提升学生对于人的认知和激励的能力。从该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传授内容来看,《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能够胜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形成创新能力的任务。[1]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当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把理论教学过程和锻炼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三大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则是指个体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凭借自身所拥有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创新性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品质等个体要素。[2]因此,管理类课程考核的中心,也应该向评价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变,体现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全面性原则、平时和期末并重的过程性原则以及个人和团队表现结合的多元性的三大原则。

1.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全面性原则

传统大学课程考核的最主要的弊病就是在考核内容上重知识、轻能力,考试主要以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为重点,而忽视了对于理论的应用过程。在应对这样的考试时,学生必然把精力放在全盘照抄和死记硬背上,根本不需要关注对课程知识的深入探究以及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在知识与信息呈几何递增的新知识经济时代,如此的教育模式就显得相当死板和僵化。传统的考核形式不仅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更加不利于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全面性原则,在考核内容上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考察与能力考察同步,全方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平时和期末并重的过程性原则

传统高校考核的弊端还表现在以结果为导向,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在管理类课堂教学中,由于期末考试在最后成绩中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有些学生平时上课不多、表现不积极,但是只要临阵磨枪,在期末考试来临前好好复习一下,就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导致学生降低课堂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而且用一次性的考试分数来决定学生课程的学习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追求结果的习惯,进一步加剧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尽管很多高校也有规定,平时成绩要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但是通常不超过30%,且衡量平时成绩的标准相当模糊。 [3]因此,在课程考核时要加强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和管理,做到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重。

3.个人和团队表现结合的多元性原则

团队学习是由不同的学习者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承担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人际沟通技能的提高,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及实践能力。管理类课程通常以团队形式进行报告、案例分析、游戏等。但是如何将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既防止搭便车现象出现,又能客观考核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表现是一直存在且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考核中既要体现个人表现,又要将团队表现及个人对团队表现的贡献考虑进来。

三、 管理类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依据上述原则,笔者在《组织行为学》实际授课过程中制定了如下的初步考核方案。

总成绩=平时成绩?鄢50%+期末成绩?鄢50%

平时成绩=出勤率?鄢10%+自主性?鄢5%+个人学习?鄢20%+团队学习?鄢20%+自我总结?鄢5%

1.出勤率

出勤率考察的是学生的到课行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为了防止学生过于自我而忽视课堂的学习过程,同时维护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引导学生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采用学生上课“出勤率”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维度指标,以学生上课缺勤、请假和迟到的次数来进行衡量。在实际操作中,出勤率的评价标准以百分制计:旷课一次扣20分,三次以上不到出勤率为零;请假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迟到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

2.自主性

自主性考察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组织行为学课堂授课方式灵活,教师提问较多,用课堂主动发言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实际操作中,自主性以平均分50分起评。主动发言一次加10分,加满为止;点名发言无法回答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

3.个人学习

通常采用论文作业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考察个人学习情况。以论文作业为例,根据当前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实际和热点问题,给出相关研究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在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符合要求的课程小论文。这一考察指标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延伸课堂学习,在课后进行资料的阅读和整理,将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和实际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中个人学习以论文和案例分析等个人作业体现,计算方式:以满分20分评定各次作业分数,个人学习最后得分为各次作业平均分,未完成作业按零分计。

4.团队学习

通常以案例报告或主题报告等形式考察团队学习情况。团队学习由团队得分和个人贡献度得分构成。教师提前布置大型案例或课程相关主题,要求团队在课后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主题报告,在课堂上向全班汇报和交流。根据授课班级人数多少,可灵活处理。当授课人数小于40人时,每个团队都可以获得上台汇报机会。其他团队可对汇报团队提问,并根据相应标准评分。团队得分由教师评分和小组交叉评分综合而成。当授课人数大于40人,客观上无法满足所有小组在课堂上汇报的要求时,将所以作业上传到课程公共邮箱,每个小组可下载其他小组作业评分。

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笔者还在小组学习中提出了个人贡献度得分。不仅要求小组报告中要注明小组成员分工,还要求每次小组报告完后,由小组长提交由小组长和团队其他人评分的个人贡献度评分,如下列计算方式获得:

团队学习得分=个人贡献度得分?鄢40%+团队得分?鄢60%。

个人贡献度得分=组长评分?鄢60%+团队成员互评平均分?鄢40%

团队得分=教师评分或(教师评分+团队互评加权平均分)/2

5.自我总结

学生按照出勤率(30%)、学习态度(30%)、学习收获(40%)三个方面评价自己课程表现,以百分之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考试时将自我评分以及总结写在答题册最后,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分数与最终的课程考核结果也是基本相符的。

6.期末成绩

期末成绩来自于期末考试,可采用“一页开卷”的考试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允许学生在期末考试时除了可以携带一张事先写下课程要点的A4 大小的白纸以外,不能携带其他任何书本和参考资料。对这张A4 纸的限制是:只能手写。至于写了多少内容,具体写的什么内容都不用加以限制。 [4]

前文分析到,以组织行为学为代表的管理类课程应强调实践性和自主学习性的课程目标,所以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可能会使学生局限于知识要点的死记硬背,束缚其创新思维;而很多课堂上惯于采用的开卷考试,又容易走向让学生完全不复习巩固知识要点,在考场上才翻书作答,考完即忘的另一个极端。

因此应用“一页开卷”的考试方法,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该考试允许学生将概念和理论事先整理好,写在纸上带进考场,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点,可以运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一页开卷”考试方法可以敦促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考前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在一张A4 纸上提炼出课程的考察重点和记忆难点。所以客观上来看,“一页开卷”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而不再是一学期只有考场上的两个小时在看书。 在笔者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一页开卷”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帮助学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应试心理,减少了作弊现象分发生,应该说这也是对传统考试方法的一种合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孙铁邦.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0(7):114

[2]肖天明.基于“六性”考核趋势的高校管理类课程考核方式创新[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76-77.

[3]赵步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法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0(10):62-64

[4]董凤丽,周静.“一页开卷”考试方法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 756- 758.

作者简介: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创新作为动力,创新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高校要想取得进步,也得需要改革和创新。作为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他们不断需要基础知识,更需要实践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高校要转变思路,尽快转变工作的重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创新学分进行设置,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构建“3+1”人才培养体系。电气信息类学习要转变思想,要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培养技术应用和创新上来,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可以构建“3+1”人才培养体系,所谓的“3+1”,就是指的是前3年对公共基础课全部完成,这是为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最后一年是完成对课程进行综合、设计和创新,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体系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创新学分指的是电气类信息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依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从事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优秀成果,学校给予学生的学分。把创新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学校开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视起来,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开始从思想上转变过来。通过创新学分,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实践中去,自己动手去做,放开胆子,发挥自己的形象力,开动脑子,创新思路,进行科技和实际研究,研发科研果。高校对创新学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夕必须获得两个创新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对学生是一种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制度创新进行推进,构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要想保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一)建立各类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制度

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学校要充分把实验室利用起来,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可以自由的施展才华,在那里可以亲力亲为,促进动手实践有大的飞跃。学校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实验室对学生24小时开放,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自由出入实验室,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实验室的利用提高。实验室可以由老师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设计实验项目,更多是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项目,实验室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器材。学校对学生实施创新计划的主要平台是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要逐渐打破学科限制,全面向学生开放,挖掘学生潜力,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二)导师制度

对导师制度进行分层次建立。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可以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尽快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对电气信息产生浓厚兴趣。并进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努力钻研,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导师制度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推进,引导他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大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

(三)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基金

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创新项目基金。其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动员学生参与,注重过程,而对结果要看轻。在进行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自由选择队友,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自主分析、并撰写总结报告,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间的合作默契。实验不要求十全十美,但必须力争做到有新意,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做到独树一帜。

三、在教材编写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对电气信息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掌握,但是,这些知识大部分还是比较零散的,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些分散的知识联系不到一起,不能做到互相融会贯通。对于电气信息类的学生主要是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运用到今后的实践工作去。因此,学校在编写课本教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要编写一套关于系统设计的教材,从而使学生达到从基础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飞跃。

四、创造良好氛围,开展各类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激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要给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踊跃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开拓理论,使理论知识得到提升和升华。

五、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开发与实践,拓展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跟企业签订协议,学生大四的时候可以到企业中去实习,去企业中锻炼自己,并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企业还可以不定期的派人来学校进行授课,讲解在实践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实践,这是学生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受益匪浅,不断使理论得到深化,更锻炼了它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电气信息类的大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就必须学会创新,就必须把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文波, 黄庆南, 吴其琪. 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2):161-162.

[2]孙宏国,周云龙.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9):171-172.

多维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8

以BIM为载体的虚拟建造技术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以建筑业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导向, 形成以BIM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了我国加快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应用等主要总体目标。探索基于BIM技术的三维设计技术, 提高参数化、可视化和性能化设计能力, 并为设计施工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撑, 可以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及时调整了2012版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BIM技术应用》专业课程。2012年5月10日, 在进行《2012版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时, 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会企业专家对于在课程体系中增加《BIM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以基于BIM的虚拟建造技术为抓手, 实现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

我院土建类专业从2010年开始进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 制定了12条CDIO标准, 通过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数字化建造技术, 设计了门式钢架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等项目, 通过虚拟建造, 创新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土建类专业的应用。下面以门式钢架厂房项目为例加以说明。

1. 方案构思 (C) 。

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SG518-3为蓝本, 考虑到项目的典型性及模型大小等因素, 引导学生整体构思跨度为12m、钢架间距为6m的门式刚架厂房。

2.项目设计 (D) 。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完成柱脚节点、钢架柱与钢架梁的楔形节点、钢架梁与钢架梁的连接节点、加劲肋设置等。

3.虚拟建造 (I) 。

依据设计蓝图, 通过BIM应用软件, 完成门式钢架厂房的虚拟建造, 如图1所示。

4.碰撞检查 (O) 。

整体搭建结束后, 进行碰撞检查, 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经碰撞检查, 钢架柱牛腿的下翼缘和加劲肋发生了碰撞, 加劲肋的板件已深入到了下翼缘内。对所有碰撞都进行处理后, 完成此教学项目, 如图2所示。

深化了三级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土建类专业以发展职业能力为主线,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23”人才培养模式:“1”指建设一个四方联动的多元合作平台;“2”指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3”指实现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三级能力递进。以BIM技术为支撑, 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可视化教学资源库, 实施项目化教学, 深化了“123”人才培养模式及三级能力递进体系, 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BIM技术在三级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如下。

1.基础能力。

在《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构造》、《施工图识读与会审》、《钢结构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建筑模型制作》等专业基础课教学中, 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从两维平面图纸转化为三维图形的优势,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为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2.专业综合能力。

通过在《钢结构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施工》、《现浇结构主体施工》、《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等项目课程中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 学生可运用BIM技术进行项目构思、设计、建造、检查, 最后完成整个项目。

3.职业综合能力。

在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可在企业完成真实的工程项目设计、项目建造、质量检查、交付使用等工作,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现“零距离”就业。学生在企业完成的真实项目如图3所示。

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规范图集, 开发了土建类专业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库, 实现了传统两维图纸的三维可视, 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可视化资源库的基本情况

可视化教学资源库按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分类, 由以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典型工程项目为代表的案例组成。下面以混凝土结构为例加以介绍。我们以某教学楼为案例, 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三维教学项目, 再现了混凝土三维结构, 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透明度, 使隐蔽在其中的钢筋显露出来, 展示基础、框架柱、框架梁、楼面板、屋面板、楼梯、雨篷等钢筋的构造;展示各类钢筋节点构造, 包括框架柱钢筋的接长、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变截面的实现、框架梁钢筋在框架柱内的锚固、负筋的截断与接长、抗扭钢筋、梁侧构造钢筋、拉结筋的设置、吊筋及附加箍筋的设置等。通过该模型的使用, 可使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标准系列图集11G101-X的含义,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 熟悉平法制图规则, 能进行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 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读平法施工图纸的能力、绘制钢筋下料单的能力以及工程量计量的能力。可视化资源库的使用界面如图4、图5、图6所示。

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开发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已应用在土建类7个专业、13门课程中, 实现了教学手段创新。通过在《建筑工程制图》、《建筑结构》、《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建筑效果图》、《建筑模型制作》、《施工图识读与会审》、《钢结构构造与识图》、《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施工》、《钢结构施工技术》、《钢结构详图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中推广使用可视化教学资源库, 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以《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框架结构基础施工图的识读”为例, 说明BIM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施工图识读与会审》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课程的中心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识读建筑工程的土建专业施工图, 能够收集与图纸相关的技术资料, 正确领会并执行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具备参与图纸会审的工作能力, 学会处理施工中的有关结构设计与构造问题, 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框架结构基础施工图的识读通过直接调用可视化教学资源库中的混凝土结构模块, 在阅读基础施工图纸和国家标准图集11G101-3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 的同时, 通过旋转、移动、设置剪切面、调整混凝土的透明度等自主操作, 逐一核对每根钢筋, 形象地完成基础图纸的识读, 如下页图7、图8所示。

教学手段创新效果

通过整体设计, 在我院土建大类7个专业推广应用基于BIM的虚拟建造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后, 2009年,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被评为高职高专土建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教指委) 精品课程, 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我院学生在2012第一届全国“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 2011、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 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设计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荣获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两项以及其他奖项二十余项,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志平, 贾俊礼, 张现林.基于BI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虚拟现实表现[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1 (12) .

[2]张现林, 尹素花, 薛勇.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4) .

上一篇:酒店员工的优秀辞职报告下一篇:以勇敢为话题的精彩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