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三部曲的读后感

2024-09-10

爱情三部曲的读后感(通用12篇)

爱情三部曲的读后感 篇1

关键词:池莉,婚姻,两性爱情选择,世俗生活,新写实

张爱玲经典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开篇有这么一段绝妙的比喻:“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 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 久而久之, 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 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1】以玫瑰喻女人,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命运随婚姻开始后不尽相同, 不论是红玫瑰还是白玫瑰, 命运的走向都与男人和婚姻捆绑在一块, 走入婚姻后的女人在男人眼里渐渐变得廉价。

这段精彩的比喻可以单独抽离出小说, 解释普遍的男女婚姻关系。八十年代末期,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池莉“人生三部曲”把视角对准刚踏入婚姻不久的小夫妻。在另一个地域与时空, 仍能发现其笔下的两性故事中与张爱玲几十年前在小说中暗藏的观点暗暗相合, 三部小说几乎涵盖了男女踏入婚姻的全过程, 在各种生活细节与人情世故中, 女性命运的变化及男性心理的选择状态值得研究。

张爱玲绝妙比喻的背后, 看到的是她对婚姻的消极态度, 女人一旦踏入婚姻后, 在丈夫的眼中, 渐渐变得如“饭黏子”、“蚊子血”般廉价, 它们如同生活小物件般不起眼, 但它作为更加世俗的存在, 与人朝夕相处却又可视而不见, 过于习惯的存在便使人变得不珍惜。婚姻对于女人漫长的一生, 的确是个重大的转折点。

以此转折点考察池莉“人生三部曲”中女性在婚后的命运走向及在其丈夫心里位置的变化。池莉笔下的女性也由婚前的“玫瑰”在生活琐事中渐渐消磨成“饭黏子”或“蚊子血”。女主人公的变化必有婚前的状态作为对比。《不谈爱情》开场, 吉玲的火爆与泼辣是小说展示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这同样令庄建非惊讶。“庄建非不禁退了好几步, 目不转睛望着妻子就像望着一个奇迹。”【2】两人在恋爱时, 庄建非曾为其朴实素雅着迷, 两人最终的结合也冲破了层层阻力, 而婚后状况却变了———“再说, 庄建非也没把吉玲当回事……结婚才六个月, 他们就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起居程序了”。【3】, 吉玲在婚后迅速凋零, 曾在庄建非眼中还是朵美丽纯洁的花, 而如今她似生活物品, 每天执行着相同的“程序”, 与“饭黏子”并无太多区别。《烦恼人生》中, 印家厚的老婆是“烫了鸡窝般发式的女人, 披了件衣服, 没穿袜子, 趿着鞋, 憔悴的脸上雾一样灰暗”。【4】

张爱玲的比喻毫不留情, 带着廉价的色彩, 这色彩来自于男人的视角, 因为在男人的心里有“白月光”与“朱砂痣”的理想美好作为“饭黏子”与“蚊子血”的对照。张爱玲说“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 至少两个。”她如此强调了“至少两个”。在池莉小说中, 婚后的男人果然在心里有另一朵玫瑰的存在。《不谈爱情》中庄建非婚前与已婚的梅莹有一段情缘, 这一段情感经历而后变成庄建非藏于心口的“朱砂痣”。当庄建非因家庭矛盾不知所措时, 他“闯进了梅莹家”。【5】此时梅莹便是他心里一种潜意识的存在, 遇困境时的寻求对象, 她是美好的理想的。《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心里也深藏着一朵“白玫瑰”, “他想起了那份心底的忧伤。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是永远属于那失去了姑娘的, 只有她才能真正激动他。”【6】那远去的恋人既是印家厚心底的“白月光”, 承载着他年少的理想主义。

“白月光”与“朱砂痣”的存在带着虚无的理想主义色彩, 是以未踏入婚姻为前提的, 所以才会有“饭黏子”与“朱砂痣”的不幸。不管是佟振保还是庄建非与印家厚, 婚后他们的心里仍有一席位置留给曾经的玫瑰, 因为在幻想中, 女性曾经的美好光芒一度被放大, 故女性的命运衰败之感完全从男人眼里出发。

将四个喻象分两组, 可以发现其象征着理想爱情与现实婚姻的对立, 这样的对立便透出两种选择倾向。尽管女人在男人眼里已是“饭黏子”与“蚊子血”, 但女人的自身命运在张爱玲与池莉的处理下呈两种走向:孟烟鹂起初怀抱对振保爱情的期待, 换来的是一再的失望与长期的折磨;而池莉笔下的女人已“不谈爱情”, 早已明白爱情对于生活是奢侈品, 过好眼前的婚姻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相比之下, 池莉笔下的女主人公更显世俗的精明, 明白爱情已变为生活的一部分, “不谈爱情”正好贴切地概括了三部小说共同的心理状态。

故吉玲早在恋爱时就以一种极其现实的心态算计着与庄建非的关系, 不纯粹的爱情里掺杂着诸多考虑因素, “有一份比较合意的工作, 好好地干活, 讨领导和同事们欢喜, 争取多拿点奖金。”【7】“找到一个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丈夫, 你恩我爱, 生个儿子, 两人一心一意过日子。”【7】婚后的生活尽管平淡, 她也甘愿负起全部的家务琐事, 安分认真地扮演一个合格妻子的角色。李小兰从头至尾都为孩子等生活琐事忙得焦头烂额, 向丈夫、向现实生活妥协。印家厚的老婆更加熟悉婚姻生活, 她只关心儿子的起居, 关心丈夫的饮食, 关心难分的房子、奖金。

而男人们所面对理想爱情与现实婚姻的对立, 尽管内心都曾出现过对理想情人的心理挣扎, 但最终无一例外都选择眼前的婚姻, 与妻子同甘共苦把日子继续过下去, 这其中溶解了更多的社会关系与世俗利益。庄建非最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得到了妻子的原谅, 其中夹杂着更多的是自身事业上的利益关系, 也包含着他对婚姻的领悟, “婚姻不是单纯性的意思, 远远不是。妻子也不只是性的对象, 更是过日子的伴侣。过日子你就要负起丈夫的职责, 注意妻子的喜怒哀乐, 关怀她, 迁就她, 接受周围所有人的审视。与她搀搀扶扶。磕磕绊绊走向人生的终点。”【8】印家厚也曾做过他理想的爱情梦, 但他很快就醒悟了, 累了一天回到家, 老婆递过来的温开水和扔过来的湿毛巾, “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9】, 他明白小而温暖的家才是最好归属, 他想让老婆吃一次西餐的心意便是他的选择。

孟烟鹂将她的爱情生命耗尽, 而佟振保仍对王娇蕊心存幻想, 他间接变相地对烟鹂进行折磨, 毁灭了家庭, 也毁灭了妻子。池莉从一开始就标榜着“不谈爱情”, 这里不谈的是精神层面的爱情, 并不等同于没有爱情, 故她笔下的女人容颜是凋零了, 生活是忙碌了, 但对生活的心反而似弹簧一般愈压愈强, 在世俗生活中愈发活得精彩。

20世纪80年代末期, “新写实小说”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池莉凭借“人生三部曲”被公认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此写作背景下, “人生三部曲”中所呈现的爱情状态淹没于世俗中, 它藏匿于屋子的角落, 流露于油盐酱醋的争吵中。“爱情”作为中国经典文学的母题, 总散着发浓厚的理想主义, 爱情总是占领着人的精神高地。戴锦华认为:“女作家写作之中婚姻始终在天堂地狱、灵肉的意义超载与自我缠绕中, 成为某种缺席的在场者。在池莉的三部曲中, 婚姻以既非圣洁, 亦非劫难的面目, 从诸多婚姻叙事的遮蔽中浮现出来。”【10】池莉曾对自己的创作做出解释:“她曾坦言:‘我的文学创作将以拆穿虚幻的爱情为主题之一。’”【11】

池莉拆穿虚幻爱情的具体方式便是生存至上的生活哲学。她要在小说中呈现恋爱与婚姻, 首先将其建立在最具象的基础上, 还原生活最原始的面貌。这里的基础是工作中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是工作多年始终难分得一套舒适房子的生活烦恼;也是怀孕生子、育儿的各种琐碎难题。恋爱与婚姻中的男女, 爱情不管怎么谈, 最终都得生活下去, 尤其在诸事充满竞争, 诸事都影响生活质量的社会中, 如何生存得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但是池莉并未彻底否定爱情, 尽管爱情退位于生活背后, 却渗透入生活点滴, 其中没有爱的轰轰烈烈与刻骨铭心, 却是另一番相濡以沫的温情。这里的爱情不是所谓的“虚幻”, 而是触手可得的真实。池莉选择的写作对象是最平凡的小市民, 其生活是无法“虚幻”的, 她在这一群体中所观察到的爱情形态是最普遍、现实的存在。

80年代末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这个时期女性写作集中出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底层女性在此种女性写作中大面积失语, 由于女性作家是知识分子, 所描写的探寻的都是形而上的精神与情感, 更多的是体现了小资趣味, 而毕竟她们占的人口是少数。”【12】而池莉把笔锋对向工人、小市民等政治经济地位低、文化弱势的群体, 正好填补了知识分子写作对象的一大片空白。她描写她无比熟悉的武汉, 对小市民的冷暖人生投以最热切的关怀, 她笔下每一个小人物都饱含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敬畏的心。

池莉与张爱玲所处的地域、时代环境不同, 个人体验也有巨大差距, 故她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爱情的观照, 都是个人与时代等因素相互选择的结果。作为女人她们都怀着对爱的敏感与渴望, 在细碎的市民生活中找到爱情的踪影, 但池莉找到一种妥协方式, 甘于爱情隐于生活缝隙, 在另一个时空、地域重新阐释“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 相比之下, 池莉的“蚊子血”与“饭黏子”在两性较量中获得了切实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倾城之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第41页。

[2][3][5][7][8]池莉:《不谈爱情》, 《不谈爱情》,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2页, 第85页, 第96页, 第88页, 第103页。

[4][6][9]池莉:《烦恼人生》, 《不谈爱情》,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第6页, 第27页, 第43页。

[10]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 《文学评论》, 1995 (6) , 第52页。

[11]刘川鄂:《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08页。

爱情三部曲的读后感 篇2

摘要:夏目漱石和鲁迅是日本和中国近代文坛的大文豪,两人在文学手法及对后世的影响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处于时代变革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对于新知识青年给予了深切的关注,通过各自的文学作品,对广大青年们进行伦理启示。

关键词:夏目漱石;青年伦理;知识青年;爱情命运;鲁迅

夏目漱石与鲁迅无疑是日本与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管是文风还是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两位伟人都有许多共通之处。新旧更替时代的中涌现出大批的新知识青年,他们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熏陶,首先反映在爱情观上。当他们怀着对爱情的坚定信仰,冲破思想的束缚,与旧道德观念斗争,勇敢追求个人自由,之后的爱情命运又如何呢?夏目漱石和鲁迅敏锐地认识到,在时代交替的大潮中,新知识青年的爱情命运往往更为曲折,更富有发人深省的重要意义。因此,夏目漱石在爱情前三部曲《三四郎》、《其后》和《门》中,鲁迅在小说《伤逝》中,都不约而同地对新知识青年的爱情及命运给予了深切地关注。

夏目漱石在他的爱情前三部曲诠释了他对新知识青年爱情观的理解。同样是进步知识青年,从乡下考入首都东京大学中的三四郎在情感上如同是一张白纸,家境优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代助在经历了感情纠结后,面对再一次的选择时匆匆地做了决定,却又对未来迷茫无措。这种对“后来”的期望,无疑是一个成年后的三四郎,“终究是个没有胆量的人”。而在三四郎那里作为青春问题的“不知道怎样面对社会生活”,也终于延宕为代助这里“要不要面对现实”的人生问题。当走到这一步时,作为三部曲最后一部的《门》其实已不可避免了。当宗助一直以来的命运呈现得无比真切,坚持时,不过像乘着那辆电车一直前行的决心一样,又有什么用呢。

《伤逝》是鲁迅唯一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记录了新知识青年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爱情伊始,涓生与子君有着共同的心灵所向,两人都认为十分了解彼此,子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使涓生下定决心要与子君在一起。但是,爱情的悲剧却在两人的幼稚中走向必然的灭亡—涓生理想的虚无主义,子君虚无的理想主义。涓生是只依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构建自己的生活,子君的勇敢和无畏却只因为爱,一旦在一起便别无所求,整日忙于那些柴米油盐的琐事。于是涓生开始厌弃子君的日渐浅薄,甚至于自我抱怨,到后来一步步演变成两看生厌,最后两人相隔天涯。笔者认为涓生与子君以为相爱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以同居的方式激烈地抗击当时整个社会,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相爱容易相守难”,未理智地分析过这份爱情得以存在延续的经济基础,使得两人的爱情命运走向悲剧。

《伤逝》中的涓生与《其后》中的代助,在面对现实这一问题上虽各有一些差别,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本质都是逃避。耽迷于梦境却无视或不愿正视现实的子君,苦苦求索解困之法却最终误入歧途的涓生,在生活的战斗中最终失败而遍体鳞伤,那无所附丽的爱终究完全变作虚空,于是,他说:“我要向着新的生活跨进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后,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涓生最后只能靠写下那些对子君的悔恨才能获得自己内心的解脱,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与之相比,代助遇事逃避的特质就更明显了。俗话说,有因必有果,当他自告奋勇为平冈做媒时就埋下后来对三千代念念不忘并终于激起旧情,当他终日无所事事完全依附家人的供养就埋下两人以后的举步维艰。他面对责任只是固执地逃避,然而直到“后来”终于展示出其残酷现实的面目,毫无退路的他也仍旧抱持任性的态度。精神上的富足究竟使他在意志上孱弱,即使他有着社会生活所不需要的丰富与敏感,也正是这一点使他“一点气魄都没有”“平时说起话来比别人振振有辞,到紧要关头,竟然哑口无言了”。

爱情日记:红尘小爱三部曲 篇3

爱了,恨了,聚了,散了,缘生缘灭间,爱情主宰着人世浮生,于同与不同的生命中毫无规律的轮回。

在繁华的世间,只能稍作停留,虽无限眷恋,奈何人生苦短。红尘有爱繁华着美丽心境,物质生恨遗落了沧海桑田!

没有情爱,世世皆空,没有爱情,红尘便不再熙攘诱人,此生追求的,就只是遗落在人世间你的绵绵爱恋……

红尘小爱(二)

闪耀的阳光是你的笑脸,灿烂着我的快乐,勤劳的蝉儿是我的使者,为你歌唱着我的思念,绵软的东风是你怜爱的手,轻抚我为你流转的容颜,漂浮的云儿是你的心事,悄悄的渡来你的忧愁和爱意!

我爱你就如你爱我,这个世界因为相爱而美妙,红尘中因为你我而妖娆,岁月在歌声中继续,沧桑在迷恋中转换,而我的爱就随着你的爱缠绵在这个多情的烟火人间!

红尘小爱(三)

心情滑落,跌入流泪谷中,相聚是泪,相误是泪,分离是泪,遥望是泪,多情是泪,无情亦是泪,人在情中,爱是升华,泪便是终结,只是因为情会淡,爱会忘,天会老,人会逝……

希腊三部曲的读后感 篇4

2011年春节,一年不见的同学们聚齐拜年,大家聊起适合孩子看的优秀图书,其中一位同学非常有心,她向我们推荐了“希腊三部曲”系列,这是保育顽童达雷尔的经典代表作,描写全家人从沉郁的英国移居到阳光的国度——希腊科孚岛,在这座五彩的小岛上生活五年的点点滴滴。他以丰富的幽默感、惊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精彩描述他温馨却又爆笑的亲人、有趣的朋友、科孚岛民以及开启他一生热爱动物的珍贵岁月,堪称全世界最快乐的童年笔记。

即刻从网上买了这套书,很快我就拥有了最心爱的一套书,书里充满好闻的味道、缤纷的颜色、可口的食物、柔软的触感、奇怪有趣的人物和无尽的爱、学习与玩乐。几天的手不释卷是久违了的愉快与欢欣——幽默,自然,文笔好,译者的翻译又行云流水,如花一样绚烂热烈,好看的不得了。让生活在城市,童年已远逝的我感到──童年依然近在咫尺,因为透过这三本书,达雷尔让我感受到只要去找,充满阳光的日子俯拾即是;只要别抛弃自己的童心,童年永远近在咫尺。

每每捧起书时间似乎永远凝固在酒醉的橄榄树林里,不论有多少工作压负在肩,有多少烦事郁结于心,只要翻开书,世界万物皆可用欣赏的眼光温柔视之。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就像温暖的海水拥着你的身体,而清新的海风又围着你不舍离去。可能我无法给自己的孩子这

样一个真正快乐而阳光灿烂的童年。终日徜徉在森林里与狗儿一起探险,与无所不知的朋友在海边的水洼里采集标本,和家教一起制作只属于自己的教科书……那是最最理想的童年。幸好,我们俩拥有这套书。

达雷尔给未来人类的一封信

我希望未来会有萤火虫在夜晚指引你,会有蝴蝶在灌丛及森林里迎接你。

我希望你的黎明会有鸟类歌唱的交响乐,而它们拍击翅膀的声音……会让你感到振奋。

我希望仍然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生物跟你一起共享地球,它们会让你欢喜高兴,并且丰富你的生命,就好像它们曾经为我们所做的一样。

我希望你会感恩于出生在这个神奇的世界。

育人三部曲读后感 篇5

河口小学周小兵

最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该书由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

而在这个三部曲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从中充分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他对孩子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的一颗纯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对孩子没有半点私心,他对教育没有半点功利之心。从没有想过要通过孩子来发财,从没有想过要通过教育来谋取教育之外的东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孩子就是他的上帝。他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曾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巴浦雷什中学后说:“我在这所学校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是不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上前去,而这个时候,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会呈现出一种孩子般纯真的笑容。”是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纯真的人,面对纯真的孩子,从事着纯真的事业,从没有想过要借教育而名扬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业却因此而不朽。纵观本部分,两点感受颇深:

一是他把“和谐教育”概念纳入了“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他的“和谐教育”意味着:要处理好认识世界(即理论学习)与改造世界(即实践活动)这两者的关系,使之处于相互促进的和谐之中;要处理好各个表现领域的和谐关系,使每个学生在其天赋所在的一切领域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且出类超群;要使学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带来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并取得同样的成功。总之,要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金矿脉”、“闪光点”,使他产生一股情感动力,并发生情感转移,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以此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他把“精神生活”范畴补充进了“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他的“精神生活”意味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积极向上的需求和兴趣,能够在其积极活动中得以形成、满足和发展,使他特有的天赋才能有机会充分显露

和发挥。他认为,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其全面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他指出,在学校里,不能只有听课、作业、考试而没有精神生活,也不能只有纯体力劳动而缺乏智力因素和精神生活。

阿里爱情三部曲 篇6

亲爱的,我来了

在多玛乡三中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四级军士长老李与家乡女友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及至老李即将参军入伍,两人都失魂落魄,恰似同窗三载的梁祝。离别时,两人隔着车窗拉钩,许下了此生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誓言。

入伍几年,老李刻苦训练,积极向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械操作手。然而,就在两家约好婚期,就等老李春节探亲回家结婚的时候,因为冬季保通任务紧,他主动放弃了假期,推迟了婚礼。不料,第二年,第三年,老李都因各种原因,不能回家,导致婚期一推再推。

老李这边是纯属无奈,可人家姑娘那边却忐忑开了:该不是没良心的在阿里另外有人了吧?也不怪人家姑娘多心,这事,换谁谁心里都不踏实。痴情的姑娘下定决心,哪怕你远在天边,我也要跟你面对面说个清楚道个明白:你确实是走不开,我来做你的上门新娘;你心里另外有人了,我死心塌地走人。

当时西藏交通极为落后,别说火车,就是汽车,也是每年只有几个月才通。姑娘一路颠簸,感觉像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才来到日喀则。而此时的阿里,因大雪封山,汽车已经停运了。每年大雪一下,整个阿里就如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只有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才能重新与外界联系。此时姑娘半是愧疚半是心疼。愧疚的是她觉得错怪了心上人,心疼的是心上人在這样艰难的环境里一呆就是好几年,该受了多大的苦啊!

姑娘取消了原本想给心上人一个惊喜的打算,给老李打了电话。老李一听,高兴得又唱又跳,可唱着跳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人心是肉长的,老李心疼姑娘一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可此时无情的大雪,却将二人期盼已久的幸福冻结。老李万般无奈,只好向上级说明了自己的困难。一级级报上去,终于盼来一个天大的喜讯:有一辆从拉萨出发的军车,因为物资重要,在这个以往从不上路的时段要来阿里,可以途径日喀则把姑娘捎上。老李一听乐坏了,赶紧想办法联系上了姑娘,告诉她车牌号,以及经过的日期。

姑娘这天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在路边等车。等了大半天,终于等来了这趟幸福的车。路越走越烂,环境越来越恶劣,气温越来越低。渐渐地,姑娘觉得胸口越来越憋闷,呼吸越来越急促……

车到营地。远远地,一脸幸福的老李,跟同样一脸期盼的战友们,列队在门口敲锣打鼓迎接。可是,下车的,只有两个严重冻伤的司机,一个已经虚脱,一个靠坚韧的毅力将车开到目的地。而老李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他梦中美丽的新娘,永远闭上了双眼,眼睫毛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冰花……

无奈的诀别曲:

亲爱的,我走了

老班长龙立一直保存着一封信,平日里死活不给我们看。年底他要走了,在送他去拉萨的路上,经不住战友们的死缠烂打,他终于解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十年前,在一次相亲路上,他看见一个街头小混混在抢包,血气方刚的他顾不上相亲大事,毅然英雄救美,结果救出了电视剧一般的情节:救下的女孩,居然就是家人安排的相亲对象!

两人在这上天注定的缘分中走到了一起。他每次休假路过玛旁雍错,都要带上一瓶圣湖的水送给女孩,说这象征着他们纯净的爱情。在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女孩的信也如神山上的雪花一样纷至沓来,这段本该以结婚生子完美结局的爱情,却又一次被艰难险阻频现的高原之路阻断。

先是,女孩的信越来越少,信中语句的“温度”越来越低。慢慢地,他从信中读出了失落,读出了无奈。而最后一封信,他终于读出了绝望:

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苦寒的阿里高原也已经迎来了春天的曙光。曾经,我是那么地想和你一起,静静地分享这份原始的美丽......但,要请你原谅,城市太喧嚣了,让人根本静不下来。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让我感动的不是你的见义勇为,而是你的眼睛,仿佛你描述的圣湖一样清澈,我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被你触动了……今年你要留队不能回来,本来答应你夏天去看你,但我提前动身了。可这是怎样的一段路啊?想想都是一场噩梦,车子跑一天都不见一个人,满眼是陡峭险恶的雪山,满耳都是暴风雪和狼群魔鬼般的嚎叫,一路上听司机说起很多过往群众因雪灾被困活活冻死的事。这和我听你说起的高原相差太远了,我害怕了,真的,我怕我死在这里,我无法想象我在家焦灼地等待你的每个日日夜夜,我无法想象你在这生命禁区时刻面对死神的镰刀时我却能安之若素。我回到了日喀则,给你留下这封信,也许等大雪解冻,明年春天你就能看到它了。那个时候山上满眼的生机也能冲淡你的痛苦吧。

传阅完这封破损得不成样子的信笺,战友们都沉默了。龙立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大大咧咧地说:“算啦算啦,都过去了,我早就不想她了!”

车到昆莎达坂。龙立默默地点上三支烟,深情呼唤:“小马,兄弟来看你了。”然后奋力把烟扔下悬崖,这是他每次路过昆莎达坂时重复的动作和话语。小马和他是同年兵,永远埋葬在阿里这个神山圣湖庇护的地方。

一行晶莹的泪水静静地涌出龙立的眼眶……

重逢的乐章:

亲爱的,我们团聚了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我们支队在阿里保通的第十一个年头。经过几茬交通兵心血的凝结,阿里高原上的主干道已全部硬化,天堑变坦途,平坦宽阔的道路,仿佛一条巨龙横亘在茫茫高原上。

闲暇时,我喜欢一个人爬上营区后面的山坡,凝视着这条天路任思绪飞翔。朝着家乡的方向,我思念着爱妻和幼儿,一种莫名的幸福,萦绕在心头。

这天我正在山坡上遐想,突然,一根香烟插到了我的嘴里。一转眼,是同年兵强子,一脸幸福的傻笑。我低头一看,嗬,玉溪,这哥们儿,平时5块钱的红河雷打不动,今天这么慷慨,八成是遇上什么大喜事了。果然,他笑着坦白:“未婚妻小月来看我,电话里说大巴快到了,我上来看看。”看到强子魂不守舍的傻样,我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大巴来了,强子箭一般冲过去,一把抱起小月,一圈,两圈,三圈……羞涩的小月一边喊“讨厌”,一边略显失望地问我:“强子老担心我有高原反应,说这里的路多危险多难走,怎么我一点没感觉到啊?”我一时语塞,只好说:“没感觉到就好,没感觉到就好。”

《育人三部曲》读后感 篇7

陈敏辉

《育人三部曲》这本书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写的。这本书分三个部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实施和谐教育”、“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这些语言无处不渗透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这些语言如果没有和孩子们的亲密接触,没有一颗爱心是无法观察和总结的。

曾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巴甫雷什中学后说“我在这所学校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是不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上去,而这个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会呈现一种孩子般纯真的笑脸”。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跟孩子没有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不互相渗透,就不能想象会有情感与教育修养血肉相连的修养”,他认为教育者是孩子们的朋友和同志。

苏霍姆林斯基在描写师生关系时,也很经典,他认为,真正的学校并不仅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真正的学校,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爱好把施教者和受教者联系在一起,一个只是在讲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了解儿童心灵的;而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对这样的人来讲,孩子的情感、思想、意愿都是不可捉摸的。教师的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度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下则是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后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多么形象的比喻,看到这我嫣然一笑,有时的我们的确如同无能的指挥官,对孩子们的种种行为会感到束手无策,实际是缺乏沟通的表现.读这本书的第二点收获是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勇于实践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办学过程中勇于实践自己的理想.“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使我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又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多少呢?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更好地开办快乐学校,提前一年招收学生,开办预备班,他叫得上所有孩子的名字,了解所有孩子的家庭,接着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十年时间里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解学生在童年、少年、青年期的各种表现。他能指名道姓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先后为3700名学生作了观察记录。这种实践精神,如果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恐怕离教育家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第三点收获是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一日的痴情于教育事业,虽然他也曾遇到过困难和坎坷,但他从未动摇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贯穿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8

杜甫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程度的反映,更是人们宝贵的财富。阅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成绩,还能陶冶情操、开拓眼界。读书不但要多读,还要挑好的读。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三本令人感动的书,它们是巴金爷爷的著作《家》《春》《秋》,也就是激流三部曲。

这三本书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个封建官宦大家庭里的年轻人渴望自由,但是有很多人太软弱而被那些思想古板的长辈扼杀,最终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逃出了封建魔掌的故事。《家》主要描写了封建家庭的丑恶与不堪和觉慧出走时的坚定,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春》则陈述了淑英从懦弱到决定反抗的过程,使我们对懦弱无能而又刚愎自用的人更加憎恶,通过激昂的语调告诉了我们:只要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春天就一定会到来;《秋》是激流三部曲的结尾,整本书的主旨是:生命是无休止的,也没有一个秋天是永远的,有上进心才能让自己生活在健康、自由的世界里,才能创造出更美丽的风景

整个《激流三部曲》的系列饱含了作者巴金对封建社会的厌恶与渴望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感情,有人说它是巴金的自传,但是我觉得不是,这只是他讽刺封建礼教和作揖主义的一个工具,只是他对大家的劝告。在这三本书中,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无情,看到了女子的地位卑微,看到了那些被旧礼教夺去热情、希望甚至生命的人,还看到了那时封建制度的奄奄一息讲述这些故事时,作者用时而平静客观,时而振奋人心,时而怒气冲天,时而欢快愉悦的文字来告诉我们:在自己不赞成的观点或事物面前,我们不能怯懦,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创造出新的火花,人类的文明才能进步。这就是我推荐《家》《春》《秋》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喜欢它们,理解它们。

《魔戒三部曲》读后感 篇9

以前,听人家介绍说《魔戒》是西方的《西游记》。但我本人看过以后觉得实在是不敢苟同。我个人认为《西游记》被称为神话小说更为贴切。中国古代的作家都是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的,所以他们的阶级观念很强,这一点也充分的体现在他们写的小说中。像我们熟知的《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等带有法术体系的小说中,正邪双方几乎全部都是有天界的神作后台的。人界的主角们都不过是天神所操纵的傀儡,而且结局一早就已经订好了,主角们要做的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这种抹杀个人价值的观念,在封建社会中不知毁了多少有志之士。

但就是这样的小说却在中国广为传诵,《西游记》更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们不得不对封建统领者对百姓的价值趋向的引导能力大为佩服。而《魔戒》是创作于近代英国的,那时的西方人已经认识到个人价值充分体现的重要性。而且《魔戒》中由于不牵扯到天神所以被称为魔幻小说。由此可见,两部作品从小说的种类、所要表达的内容还有价值观完全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两部作品中,都有组队去完成任务这一情节设置,就将两者混为一谈。

当我读完这部小说后,深深的为作者超凡的想象力所折服。他不仅虚构出中州大陆这个神奇的世界,还为生活在其中的各个种族构造出庞大的家族结构。他在书里用极其华丽的辞藻和众多诗歌,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于欧洲魔幻史的渊博的知识。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魔戒3部曲》也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作者用许多华丽的段落来描绘环境,让人读起来像是在看一本中州大陆的旅游指南,我个人认为其中很多都是可以略写的。还有,小说中很多段落读起来像是戏剧剧本,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候的小说风格就是这样。我觉得小说的语言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在其中加杂太多戏剧的成分,大可不必。而且小说中的诗歌实在是太多了,有些实在是没有必要出现,我觉得可能是托尔金先生想稍微炫耀一下他作诗的才华。再就是主角弗拉多性格特点一点儿也不突出。

他由一个普通霍比特人成长为一个勇敢的护戒使者,这中间的转变过程交代的很生硬,相比之下其他三个霍比特人,不论从性格特点还是成长过程,好象都比主角塑造得更成功,像我本人就最喜欢山拇。山拇他可能不是四个霍比特人中最聪明的,也可能不是最有本事的,而且还是地位最低的。但我认为他确一定是最忠诚的,最勇敢的,最重然诺的。他作为弗拉多家的仆人,在旅行中尽职尽责的保护着他的主人,这不仅是因为他对他的主人的忠诚,还因为他对甘道夫的承诺,所以他才有勇气孤身一人进入索隆的大本营营救弗拉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山拇的这三个优点是三为一体的。本来可以不参加这个危险旅程的`山拇因为他的忠诚,所以他对他向甘道夫许下的誓言忠诚不二。由于他很重然诺所以他才能在关键时刻,鼓起勇气救弗拉多于为难之中。而他这种勇气的来源则是他的忠诚之心。我认为山拇很符合中国古代人对“侠”的标准,而他本人的能力又很弱小,这正可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侠之大者也。”其实,刚看完《魔戒3部曲》的时候最令我失望的是这部小说中,压根儿就没出现过几次我期望的绚丽的魔法。但后来仔细想想可能是作者故意削弱魔法在故事中的作用,以便向我们阐述只有依靠努力、勇气、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完成伟大的使命。

老舍三部曲读后感 篇10

一年不见,友人重聚,心情轻松愉悦。似乎已是固定的模式,被让进书房,曾经是正襟危坐,现在是随意坐,寒暄几句,开始给我讲授一些生活的道理,虽朴实,却充满文人的气息,如沐春风。之后,便是送我几本书,叮嘱我好好看看。最后,伴着天边的火烧云和师傅那渐行渐老的笑脸和回荡在耳边的教诲,我抱着书踏上返家的路。

这次从师傅手中接过来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口气读完,感慨良多。这套书讲的是一个封建没落大家庭高家走向毁灭,同时新思想萌发,新的社会出现曙光的事情。

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大师刀斧。读到了一个大家庭中的种种丑态,一种制度下对人的残酷摧残。勾心斗角,物欲横流,黄赌享乐,靠祖上产业过活,丑态毕现;一个个年轻的活泼的生命被压制而亡,鲜血淋漓…

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时代在变迁,在进步,封建社会该完结了,这不是凭借某个封建家长的意志就能阻止的。顺势者昌…自然那套旧的东西会退出历史舞台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觉慧,觉民和琴这些年轻人的新思想,新作为,以及他们传播给更多的人的那种冲破旧束缚迎接新生活的希望!

那希望一种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为了自己和更多人的解放而奋斗!

《圈子圈套》三部曲读后感 篇11

还有,“圈子”、“圈套”这两个让我深深感悟的词语。回顾我进入房地产这个行业,四年零四个多月的经历,从义无反顾的进入房地产这个圈子,到现在,见到过、听到过,甚至自己钻进过别人设的“圈套”,也曾试着给对手设下拙劣的“圈套”,曾经懊恼过、迷惑过,于心不忍过,但看过这本书后,突然明白了,释然了:为什么对手已经很惨还要下手,因为要确保成功;为什么明知是套还要去钻,因为要争取成功。无论设套人还是钻套人都没有错,大家无非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看完这本书,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触。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感悟较深的有:

1.想成功做事,先要合格做人

对于余威的销售手段策略,我倒无可厚非,该用正道用正道,该走偏门走偏门,但对于他个人而言,我不以为然,我觉得无论作为销售员还是管理者,要想长久,必须要诚信,而且诚信应该成为一个品牌,是具有长期广告效用的。而洪均个人身上的品质,倒是明确说明了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的品质要求。正直诚信是最起码的,也是最根本的,之后应该是弃而不舍,再次是做事滴水不漏,全面思考问题,善于筹划。最后一点,也是我欠缺的一点,即需要反应灵活,迅速。对于我们而言,房地产这个圈子其实说大不大,比如做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单子,很快就会在业内传开;相反,如果面对蝇头小利,眼前诱惑,未能抵制,同样,很快也会人尽皆知。所以能否做到诚信、正直、守规则,关系到自己在业内能否长久立足。

2.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主人公的几度大起大落,从志得意满,掉入圈套,跌入低谷,再到后来的东山再起,各类职场生死较量,精致时尚的生活,让人大开眼界,然而这不正像我们平时操作客户,眼看要签约,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推迟、续约,本来没有抱多大希望的客户,却又顺利得到成功,要的就是一个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我们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一如既往的努力,总会有收获的时候。

3.坚持不懈、执着追求,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从薛志诚跟踪“澳格雅项目”的单子中可以学到:看上去毫无希望的单子,也许是机会最大的单子,不要在电话中解决所有的问题,争取见面机会,坚持到最后,只要自己不放弃,任何单子进行到任何阶段都还有机会。“坐镇后方的统帅,即使放弃一场战役,他还有机会重振旗鼓,但在前线的土兵,却不可以放弃一场战斗,因为放弃的后果就是死亡,两个人拼刺刀,谁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作为销售人员,我们都是前线的土兵。

4.不要让客户指挥你,而要引导客户

刚做新人的时候,经常是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分析客户的“需求”,而完全根据客户的“要求”找写字楼。结果往往是客户签约的要么是高出“预算”的或不是要求“范围”的。但看完这本书后,每当客户要怎样怎样时,便会想起洪钧问他的销售人员“谁给你发工资?”是自己所在的公司,而不是客户。我们是一名专业的“选址物业顾问”,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收发员。

作为管理者的感悟:

1.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销售员

做销售就是以业绩说话。所以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销售人员,才能让队员信服,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销售人员,这一点也是我所欠缺的,作为团队的管理者,领队,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广泛的爱好,能够解决普通销售人员不能解决的问题。

2.管理者应该有鲜明的个性

怎样才能让一个弱队,变成一个强队。我很想从书中找到洪钧怎样把一个只有三个弱兵残将的团队带成一个令对手敬畏的强队,但书中只是一带而过,但在全书看完,整理自己思绪时,终于有所感悟:要想把弱队变成强队,首先领队必须是强者,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要让每个队员每天都充满激情、燃起斗志,像狼一样去竞争、去拼搏!试想一个如狼群一样的团队,我们还会输给任何竞争对手吗?然而要想带出像狼群一样的团队,首先要自己成为一匹狼。

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 篇12

书中主人公阿列克谢·马克西梅奇,作者本人并不愿意称主人公的昵称阿廖沙,阿廖沙是外婆对阿列克谢的爱称,但书中关于外婆的命运是作者最不忍心看到的。

三部曲是以阿列克谢的年龄成长为依据来展开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的描述。童年时期,阿列克谢经常遇到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如小茨冈人的意外的死去、母亲遭到外公和舅舅们的无情压迫等,但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心里会有一些高兴或沮丧的小情绪,但那时候还并没有长大以后的愤怒或者反抗情绪。每当不好的事情,那个时期对他来说不好的事情就是和他玩得要好的朋友被欺负或者被压迫了,他也会每次都慢慢的忘却了,也许是年龄还小,作者个人觉得更是外婆对他的引导和积极的影响使得他在仁爱和被关心的环境下一天一天成长。《童年》以孩子的眼光看外公一家的分分合合,一个个人的离去、消沉、堕落,并没有过多自己的见解。唯一能发表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的就是对舅舅的子女还有外公所住的街上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了,那时的他拥有善良的心、仁爱博大的心、对待穷人他也有外婆般的仁爱之心,但对外婆外公甚至全社会一直都敬畏无比的上帝他却心存疑惑。这也是本书的亮点所在,在主人公的童年时代通过他对上帝等一系列传统世俗的疑惑和挑战来为后文主人公的为人不凡埋下伏笔。书中还通过对外公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外公吝啬却又对儿子的一片苦心的形象,并一直褒扬了外祖母的善良还有对上帝的虔诚。

《在人间》――外公的固有资产被两个舅舅剥夺,自己一天天的啃着老本,最终有一天生活难以维持了,便打发阿列克谢到各种店铺里去当学徒,而自己还靠着外祖母的每天沿街乞讨来存活,但他却依然不肯低下头来与外祖母共同抵御贫困的生活,还是或者小资产家的生活。而阿列克谢在别人的小铺里开始接触各种商人、顾客、邻居商铺等等,各种角色依旧被鲜活灵动的描绘出来。在他接触的各种人中,有庸俗的,有势利的,有市侩的,但总有一个人给他带来光明,让他得以在那低俗的社会风气下领会到生活的乐趣,如船上厨房管事穆斯雷,以其强大的气魄,以及对阿列克谢的关心,使得阿列克谢对他以瞻仰的态度来接受启蒙教育。在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下,穆斯雷代表的是内心善良,素质相对较高的工人阶级。在人间才是阿列克谢真正地读书高峰期,此时他开始疯狂地向各种人借或者买小说、名著来阅读,其中为了阅读书籍也没少受到店主的阻挠或者社会的反抗,但也是那种执着成就了他的文学素养。《在人间》应该是三部曲中最重要的一部,他让阿列克谢从童年时的童真步入社会的黑暗,让阿列克谢开始接受书本的教育并埋下了革命的知识源泉。

《我的大学》--其实也是阿列克谢在人间的续集,只不过他工作的环境有了改变,从原来全部的市井小人变成充满革命气息的大学城喀山。在喀山,他可以理所当然地阅读各种书籍,并目如今丰富的书籍资源更是让阿列克谢眼花缭乱,此时那种小说、童话之类的不再是阿列克谢研究的中心了,他的阅读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被革命所感染,他开始阅读关于推翻沙皇统治的书籍。在喀山,具有革命思想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阿列克谢来说当然也是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杰连科夫的店铺里,大学生们激情澎湃地说着“改革经”,阿列克谢听得津津有味;在一撮毛的秘密革命组织里,阿列克谢兴致勃勃地参加着各种冒险活动;在一撮毛的小村庄里,一群农民也在慢慢接受他们革新思想的宣传。在这样一个充满着革命的地方,却依旧是沙皇主义者横行霸道,革命主义者苟且偷生,这也正是整篇著作的高潮,在革命将要冲破黑暗时,又被愚昧的农民和阴险的沙皇维护者们打压下去了。

整篇文章以阿列克谢的思想角度来观察身边的人,来观察社会,通过阿列克谢的知己好友一个个地被社会或者阴险小人迫害来反映当时社会只会打压智者和有思想的人的现实。还有通过身边的人的改变,如外公、舅舅、表哥、洗衣妇娜塔利娅的改变来反衬社会对人的残害,但书中贯穿全文却依旧不变的是外祖母,她对生活的态度、对穷人的怜悯、对上帝的忠诚以及对阿列克谢的爱那是一直未变的,这也是一直亮在阿列克谢心中的明灯。

上一篇:又是深秋落叶时作文下一篇:在岗位上闪光宾馆党员员工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