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毛概考试资料

2024-05-24

郑州大学毛概考试资料(精选6篇)

郑州大学毛概考试资料 篇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5.毛泽东思想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和核心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核心。

【第二章】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前途是社会主义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3)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8.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的领导权问题。

【第三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一个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

【第四章】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2.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国防。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五章】

1.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情况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只能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只能坚持,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六章】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实现途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七章】

1.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问题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A.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B.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C.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结果

【第八章】

1.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4.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公有制经济包括的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的经济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7.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族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的职能:政治职能、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2.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16.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

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7.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1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和要求要求: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9.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九章】

1.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一个国家;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3.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十章】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目前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第十一章】

1.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 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十二章】

1. 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论述重点】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这个时期中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化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2.怎样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稳定的统一,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所谓文化强国,就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即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一些文化强国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所以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就不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力量,并且在发展的同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发展文化事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郑州大学毛概考试资料 篇2

大学语文课为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外其他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人数多,每年6000 人左右。教师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以及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给考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也被凸显出来。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是首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阅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情分。基于此,我们在大学语文考试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达到教考分离。

一、变革考试内容

(一)加大考试知识面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是从文学情趣的培养、审美素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知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进行了课外读书工程、专家讲坛、研发多媒体课件等大胆改革尝试,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学语文在全国率先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此,教研室首先进行了教改,要求学生除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要课外必读四大类书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红楼梦》,此外还要求学生课下学习从先秦开始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中国文学史,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泛读课文。这样考试的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内容,又涵盖以上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扩大了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实施分层次考试

2013 年结合新版教学计划修订,继续细化分层次教学,开设专题课以及通识选修课。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院系及课程分为四个课型。

1.大学语文A

大学语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大学语文A开设30 课时,课程内容以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主要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专题及写作专题。

2.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类学生。大学语文B侧重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语言感受及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大学语文B开设30 课时,除经典文选的赏析,同时开设演讲及科技写作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3.大学语文C

大学语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C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C开设两个学期60 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 课时,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 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外国文学专题及现代汉语知识专题。

4.大学语文D

大学语文D主要面向全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D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D开设两个学期60 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D的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D开设30 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影视文学专题、文学艺术审美鉴赏专题。

大学语文课把授课对象分为文科、理工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并分别配以不同类型的专题课,而且在通识课平台开设通识选修课:“《红楼梦》鉴赏”、“20 世纪海外华人小说研究”、“经典名著导读”、“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等。

针对四个课型,考试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外语类专业第一学期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第二学期则是纸介质考试,而艺术类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纸介质考试。通识课平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则是随堂开卷考试。

二、创新考试形式

(一)客观题机考与主观题考试并行

大学语文教研室于2006 年春季学期开始试行上机考试,文学基础知识部分客观题上机考试和纸介质主观题考试并行。2007 年起,为使教考分离的教改思想贯彻实施更为彻底,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使考试内容设计更为科学、手段更为先进,剔除考试评卷中的人为因素,消灭人情分,使考试结果更趋公平合理。我们进行了上机考试的初步尝试,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整理,初步建立了机考单选题库,在测试本科生文学基础常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为确保此项工作成功,黑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主研发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考试系统。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配合计算机考试中心采集了学生的指纹,上机考试时,考生在考场内进行指纹认定后,系统随机为学生分配考场和机位。计算机根据试题库中各部分试题的分值比例自动抽题组卷。考生在计算机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提交后,计算机完成成绩评定工作。

这种考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机考题库覆盖面虽然更大,考试时间更为紧张,但考试内容设计科学,考试手段先进,考试结果剔除人为因素,更为公平合理。

(二)除作文外,主客观题全部机考

与南开大学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又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全员上机考核的目标。相继进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末上机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文学常识、文学鉴赏能力,测验学生课内外读书的深度和广度。

2.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中或期末随堂作文形式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3.继续题库建设

研究探讨机考题库的题型、题量,考核范围,能力层次等问题。并拟利用寒暑假时间,前往国内大学语文教改先进院校实地考察其机考题库设置、考核具体操作等技术性问题。相继完成《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一期内容,即:设计并制作出可供2500—3000 人循环上机考试使用的一期题库(含两次考试使用的子题库)。

2012 年全年,为机考题库二期工程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题库的使用效果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调整。同时,开发并完成机考题库的二、三期工程。2012 年下学期,二期题库投入使用。

2013—2014 年。修改二、三期题库,完成四期题库建设。完成四期题库首轮运行。

(三)实现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大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实践为考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部分教学内容的机考改革实践经验和已经完成的初期题库建设工作为题库的进一步建设和拓展奠定的扎实基础。全部成员均参与完成黑龙江大学2009版及2013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题组已经获得和完成省级、校级新世纪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改类论文多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学语文上机考试,这些年来,负责机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全校大学语文部分考试内容机考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教师正在完善题库建设,建设作文考试题库。作文实现上机考试,将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便利,也能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大学语文将达到全部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三、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意义

我们尝试探索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处于前沿位置,意义重大。

(一)考试内容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考试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又考查学生文学鉴赏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由计算机考核,计算机随机出题,每位学生进入机房后遇到的题都是不一样的,互相抄袭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计算机随机出题、评分,使考试内容更科学严谨,评分过程更少主观意识干扰。

(二)受益面大,影响力广

目前,黑龙江大学每年在校必修大学语文课程的本科生约为7000 人,除去免修的文学院、新闻学院,加上艺术学院、外语类学生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每年必修大学语文的本科生约有6000 人。上机考试可以减轻学生两次考试的压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节省人力与物力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日益更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高校考试环节的作用,是一项潜力极大的研究工程。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国内除南开大学建立了大学语文阅读考试机考题库、个别院校在尝试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全部实行机考或部分实行机考外,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

将目前的大学语文同一学期两次期末考试(机考、纸考)合并为一次机考,可以节省大批监考花费的人力物力,减轻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压力。

(四)实现教考分离,考试更公平合理

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带来的一些人为弊端很难避免,全部实现计算机阅卷,剔除人为因素,没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五)分层次考试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把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针对不同专业未来的就业途径设计教学内容,再进行不同形式的考试。使学生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语言文学素养,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较宽的就业领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输送更合格更优秀的人才。

东南大学毛概考试提纲 篇3

考试时间:6月9日(周日)18:30-20:30

题型题量: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辨析题(每题20分,2题,40分);

材料题(每题30分,1题,共30分)

复习思考题、知识点: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7.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8.如何理解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0.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4.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山西大学2013毛概考试试题 篇4

1、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2、如何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二、论述题(20分)

试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实行的土地政策及其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两题)

材料1 据统计,2012年……税收贡献还是就业都在增长。

《学习时报》2013-05-27 材料2近两三年在理论界和工商界对以公有制为主体有两种差距较大的看法。有的理论界人士鉴于这些年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一半,就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已被突破,社会主义的根基受到动摇,主张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行再公有化;而有的工商界人士则认为,当前现实经济活动实际上已经是民营经济为主体,如果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似乎名不副实,也不利于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材料3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1)你是如何认识材料2中的两种观点?

郑州大学毛概考试资料 篇5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与时俱进。

正确

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的特点。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5.6.“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如何理解这一段话?

这句话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8.哲学就是世界观。

9.旧唯物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

10.“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就是从这一总和中的抽象出来的”。1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别人的意识对我来说是客观实在的。因此,别人的意识也是物质。1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13.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1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6.一切意识,即使是十分荒谬的社会意识,也能找到它的现实依据。

1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1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9.如何理解“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0.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普遍现象,所以是不需要条件的。21.新事物就是内容重新更新、形式更为新颖的事物。

22.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23.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24.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2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存在意义不大。26.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27.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28.“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 2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30.简述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对于新生事物的正确态度。3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32.“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哪里? 33.“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一种通俗的说法,“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决定了“快”始终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突出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较好地处理了“快”与“好”的关系,但后来由于受“左”的影响,也有过深刻教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始终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摘自新华网《如何理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9月29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是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在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基础上,追求质与量、速度与效益的辩证统一。

34.材料:万有引力是人类在17世纪发现的。人类为什么能够在这一世纪发现万有引力?有人认为是因为在1642年诞生了它的发现者牛顿。一位诗人充满激情地讴歌牛顿:“世界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生个牛顿吧,于是世界一片光明。”按照这种逻辑,如果历史上不曾诞生牛顿,或者牛顿小时候得场伤寒夭折了,人类就会与万有引力失之交臂。按照这种逻辑推演下去,没有哥白尼,我们直到今天也弄不清太阳系的结构;没有达尔文,我们直到今天也不懂得生物进化论;没有哥伦布,美洲在什么地方欧洲人直到今天也稀里糊涂。

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是有契机的。传闻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苹果落地给他的启示,瓦特发明蒸汽机是沸腾的热水产生出的蒸汽顶开了壶盖给他的启示,鲁班发明锯是一次带齿的茅草划破了手指给他的启发„„这些传闻不一定真有其事,但其逻辑是真实的。有人据此说道:“我之所以没有做出伟大的发明或者发现,是因为没有遇到机遇。可是智者告诉我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发现。”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请回答:

(1)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牛顿、哥白尼、达尔文、哥伦布的历史贡献进行解析。(2)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原理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剖析路易•巴斯德的“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一命题。

35.新事物就是内容重新更新、形式更为新颖的事物。

36.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37.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38.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3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存在意义不大。

40.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41.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42.“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

4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44.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运行的条件,从而改变规律运行的结果,所以说人们可以改变规律。

45.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46.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7.简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4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包含什么哲学思想?(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或任意性。)

49.简述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关系。50.“求知欲”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5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53.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54.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元物别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

55.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56.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

57.根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关系,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熟知起源于真知(或熟知即真知或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58.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59.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60.简述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61.如何理解“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62.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63.简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

64.为什么有时候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 65.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能动的反映论。6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了什么?

67.什么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8.简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9.简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70.怎样理解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试用这一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

71.材料1 无论如何,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司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摘自《恩格斯致施米特》(1890年8月5日))

72.材料2 从来也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什么必须普遍遵循的哲学历史公式,当作—种超过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以外的东西。(摘自《列宁选集》第1卷)

73.材料3 恩格斯在谈到他自己和他那位赫赫有名的朋友时说过: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式的定义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的实际任务,即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着的任务之间的联系。(摘自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74.材料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75.请回答:

76.(1)分析材料1、2,运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释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关系。

77.(2)分析材料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78.(3)分析材料4,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原理,简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原因。79.80.81.82.为遏制房价进一步上涨,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房市新政实施后,京沪深等多个城市房租上涨,平均涨幅超10%。房租与房价尽管不完全是一回事儿,但二者之间毕竟是唇齿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什么哲理? 83.84.85.王阳明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错误之处在于什么地方?为什么? 86.87.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88.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 89.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福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90.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91.“有用就是真理”

92.“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93.真理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就是规律。94.真理总是近似正确的认识。

95.绝对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绝对的、无条件的认识,因此,绝对真理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96.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终极真理。97.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98.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99.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0.党提出的新方针、新政策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说是正确的,因而不能坚决贯彻执行。

10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102.真理与价值毫不相干。103.问答题

104.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

10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106.简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07.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108.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09.为什么时候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111.材料题

112.材料1 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摘自墨翟《非命上》)113.材料2 所有概念、学说、系统,不管它们怎样精致,怎样坚实,必须视为假设„„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同样,它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既然工具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此真假均不是判断的特性。工具往往是有效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浪费的。(摘自杜威《哲学的改造》、《逻辑:探索的理论》)

114.材料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5.材料4 实践标准实质上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16.请回答:

117.(1)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118.(2)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119.(3)分析材料3,阐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为什么“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120.(4)分析材料4,解释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121.122.123.材料1:杜林认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是完全愚蠢的。”所以严格知识的可靠性和日常认识的充足性,不容许我们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知识的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

124.材料2:黑格尔认为,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125.材料3: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各种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126.请回答:

127.(1)如何评价材料1中“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这个判断? 128.(2)“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句话蕴含的真理观与“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这句话所蕴含的真理观根本区别何在?

129.(3)如何理解材料3所指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基本含义?材料3的真理观与材料2的真理观有何联系? 130.131.132.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又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33.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并运用该原理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辨析题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错误(2分)。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既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物质要素,也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等精神要素和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但是,最终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只能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那种把决定作用和影响作用混同起来的多元论观点是错误的。

宗教产生和发展是宗教教义欺骗人民的结果。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二者是矛盾的。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属于意识形态。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活动受思想、意志的制约,因此,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错误(2分)。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⑴ 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因而是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人类社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经济体制是一种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因此,它与经济基础没有直接的关系。

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一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

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问答题

简述唯心史观的不同形式及其根本缺陷。

“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请分析一下这段话的内涵。

⑴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原创性的唯物史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⑶ 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并用以阐明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试述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并用以阐明我国现阶段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必要性。

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并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并阐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

材料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面对中国的衰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形形色色的人们提出过五花八门的主张:以慈禧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坚持祸国殃民的“祖宗之法不可变”,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倡导在维护封建统治前提下的“自改革”,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企图实行修补封建制度的“新政”,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期望建立平均主义的小生产的王国,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力主“维新变法”,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则主张通过人民革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然而,许许多多人们的选择都完全或基本上失败了,唯有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使中国开始走上独立、统一、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请回答:

(1)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怎样理解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辨析题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因此,可以说,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的历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成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必然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阶级是一个政治思想范畴。

阶级斗争根源于思想观念或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权转移是社会革命成功的标志。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因此,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必须通过革命运动来推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问答题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包含了什么哲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埋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材料题

材料: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对马克思的以上观点加以论述 材料1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 making 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3 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在这里也就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政治观点和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意义。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所以产生出来,正是因为它们为社会所必需,因为若没有它们那种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工作,便无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任务。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那些新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扫除障碍,深入民众意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去反对社会上衰颓着的势力,因而推动着推翻社会上正在衰颓而阻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势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材料4 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时代到来的条件”。(3)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材料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 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2)材料1与材料

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料1 马克思曾明确地说“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3 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回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

材料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

(2)比较材料3、4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辨析题

人之初,性本善。人民群众即劳动群众。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每个人意志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它的创造活动是不受任何历史条件限制的。

问答题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这一观点与坚持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否矛盾?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简述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以及评价杰出人物的正确原则。材料题

材料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 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试论述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试论述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试论述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指出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材料1 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2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实践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80年的基本经验,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材料3 胡锦涛同志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就是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情为民所系”,就是要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结合材料请回答问题:

(1)上述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2)在实践中贯彻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据媒体报道,2001年1月1日,美军终于将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打造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数字化部队:从高层指挥机构到低端的战术单位乃至单个武器平台和单兵,都采用了数字化的通信装备。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传统的战争中,人们把敢于举炸药包、用身体堵枪眼的军人尊为英雄。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战争正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期,原有的作战手段、作战形式、交战模式等在信息、知识浪潮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呼唤“知识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官兵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是“军事知识分子”,是“有文化的勇士”。

世界军事领域的这些变化对我军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把世界作为“参照系”,用宽阔的“世界眼光”来审视我们在军事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差距,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抓紧培养知识型人才,培养出更多像“上天能驾机,下海能驱舰”的硕士舰长柏耀平那样的“知识英雄”。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知识英雄”在当代的出现,有何必然性?(2)从历史创造作用的角度,如何看待案例中“知识英雄”与普通战士的关系?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辨析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主要有:一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成。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的货币。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商品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必然是商品。

不同商品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商品是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种”劳动创造出来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并增殖。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商品生产者无利可图。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而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相交换的比例则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土地、资本以及科技、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正确)。

问答题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包含什么意义。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简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试述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材料题 材料1 “也许会有人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那么一个人越懒或越笨,他生产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完成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 “如果生产各种商品所必需的各种劳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也会是固定不变。但是,其实不然。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是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劳动的生产率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1为什么马克思说“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2)根据材料2说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A7)以下材料摘自马克思《资本论》的有关论述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或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3)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辨析题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所以货币就是资本。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所以它可以离开流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他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所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源泉。

既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而获得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因此,可以说,技术和科学成为了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又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省吃俭用,实行“节欲”的结果,是他们为社会进步作出的一种牺牲。

资本积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始终是完全一致的。资本积累必然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的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和相对减少。企业有个生财之道:“买卖赶时间,时间即金钱”。

资本周转越快,表明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越多,因此获得的年剩余价值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由于利润平均化,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资本家都能得到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参与对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降低了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对社会生产没有积极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的商品绝对地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问答题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 篇6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 社会道德约束乏力

我国目前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破, 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开始受到严峻挑战, 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念, 如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等价值观还没有得到很好地确立, 正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日益暴露, 社会上不正之风流行, 比如拉关系、搞贪污、走后门等各种不道德的现象犹如稻田里的野草般滋生蔓延。这导致大学生道德信念模糊, 对于作弊很多学生并不认为是道德问题。一旦被抓也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 结果, 由外部给予多大压力也变得无济于事。由于缺少了内心对道德的敬畏, 有一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时很坦然, 而许多其他同学看到他人作弊, 内心的不安也会大大降低, 从而盲目效仿, 这些行为几乎受到别的学生甚至一些老师的理解与同情。因此, 社会道德约束乏力导致了道德监督和舆论压力的失范, 降低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思想道德成本, 使得部分学生不明是非曲直, 价值取向扭曲, 在学习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追求知识的愿望降低, 道德底线崩溃, 从而增加了其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2. 教育体制缺陷。

长期以来“行政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固化, 只关注学生是不是能够考试合格, 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现在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 教育坠入“行政化”的泥潭、考试陷入“八股化”怪圈、教学方式僵化死板、学生学习能力或素质的异化等问题导致的教育目标的南辕北辙。高校教学已经沦为“后高中阶段教育”, 始终没有跳出“填鸭式”、“注入式”的模式,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 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无从谈起。学习没有兴趣, 考试问题多多, 不求奖学金, 只要60分, 早已成为一些学生的口头禅。当60分也变得困难, 抄一抄, 蒙混过关, 成为一些学生的不二选择。

3. 学生学习功利化明显加强。

大学教育“严进宽出”, 当代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就认为一切万事大吉了, 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就把学业放在次要的位置, 忙于人际关系、恋爱、兼职甚至进网吧玩游戏, 花天酒地, 就这样混日子。但是当下在大学里对学生的评价依据还主要是以文化课成绩为主。例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奖学金评定等。文化课成绩占的比重超过60%以上。

4. 高校监管不力。

首先,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 “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管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便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又担心管理过严导致学生成绩普遍偏低, 违纪学生人数上升, 影响学校声誉”。[1]结果是高校监管不力, 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温床”。

其次, 学校对部分违纪学生处理不当。有一大部分作弊学生被老师发现后, 仅仅是收掉作弊所用小抄, 根本没有任何惩罚, 这对作弊学生和他人都起了反面的示范作用。即便一些作弊学生被监考老师上报, 但也存在熟人出面将其摆平的事情, 这使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流于形式。此外, 学校对作弊学生的处理也相当宽松, 美其名曰“治病救人”, 其实就是网开一面。因此, 由于学校和监考老师的默许和包容, 导致近年来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

5. 人才评价的弊端。

尽管整个社会在呼唤素质教育, 但是“深化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改革的步伐有如蜗牛前行, 应试教育依然有着肥沃的土壤。奖学金的评定, 各类单项奖的评定, 优秀毕业生的评选, 学位的授予, 无不牵涉到学习的成绩, 甚至大学生追求入党, 学习成绩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尤其是大学毕业找工作, 学业成绩成了一个硬指标。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错觉:学习是为了考试, 考试是为了继续学习。一部分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就不足为怪了。

6. 就业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 由于高校进行大规模的“大跃进”———高校扩招, 高学历人才大规模增加, 就业压力空前膨胀。毕业时找工作, 单位的好坏与在校时学业成绩的高低优劣有很大的关联。因此, 考试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牵涉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 学生考试压力较大, 对自己缺乏信心, 在考试中铤而走险, 费劲脑汁、想法设法采用各种手段作弊。

另外, 部分大学办学死板单一, 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不符, 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失业。调查显示,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甚至低于农民工。随着“知识过剩”和大学生持续“贬值”现象的提前到来, 使在校大学生价值观错位, 对学业失去信心, 在迷茫徘徊之中, “处于‘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有时难以体现自身价值的矛盾之中, 从而使个别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2]在平日的学习中敷衍了事, 无所事事。但是, 在考试中为了不让“红灯高挂”而加入考试作弊的行列。

二、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策略

由上述可见, 种种原因造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而且还有大幅上升趋势。如果想要彻底根除高校普遍存在的这一顽疾, 就必须制定出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1. 强化道德约束。

学校教育的目的, 首先在于德育, 即培养诚实信用、光明磊落的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因此,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更是预防和杜绝考试作弊的重要手段。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诚信教育, 特别是通过创造良好的道德情境, 形成正确的道德舆论, 并加强宣传, 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让诚信的正气压倒投机取巧的歪风, 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道德自律, 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和诚实正直的品质, 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提高道德素质。逐渐使学生认识到杜绝考试作弊要从我做起, 做到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考试作弊这种恶性的大学校园现象。

2. 进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学风、教风建设。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既是对几十年来行政管理模式的检讨和反思过程, 又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适应过程。学校原有体制下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产生供需之间的诸多矛盾, 特别是结构性失业引发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在教育领域大刀阔斧地展开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到高校日常运行机制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 使高等教育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样才有可能确立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校教育。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营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氛围、学术氛围。“确立以创新知识为主的‘探究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要体现出层次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 避免‘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工厂标准化’办学”。[3]从而彻底改变我国高校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因袭式”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3. 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宿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问题, 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并且使大学生学习的知识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使学生乐于学, 勤于学, 善于学。

4. 完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对考试秩序的维护……是靠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化和学校有关考试的纪律规范来进行”。[4]

严密组织考试, 严格考试纪律是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包括考场的安排、监考教师的安排, 不同年级不同课程插班考试, 同一课程也可采用AB卷进行考试。建立良好考风的关键是狠抓考场纪律。监考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发现作弊的学生。严格执行考试作弊违纪处罚制度。管理是教育, 处罚也是教育, 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铁的纪律来维护考试的严肃性, 使考风、学风不断得以净化。

5. 建立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传统科举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评价, 无法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妨碍了学生潜能的后续发挥, 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应该改变以往‘一元化’的评价体系, 将人才评价标准社会化, 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5], 从多方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克服单纯追求学历的错误倾向。只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才能有效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拓展就业渠道。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高校办学定位必须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职业培训机构, 大胆实行校企联姻,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 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对社会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合理安排专业结构, “做到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并通过评估、投入、调控、推动等过程, 力求推进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 是人才供求逐步走向动态平衡”。[6]在大学毕业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对读书有了兴趣。这样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就会没有市场, 考试作弊的顽疾就能得到有效防治。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作弊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依照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是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预防机制

参考文献

[1]武剑, 徐彬, 冯秋菊.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 2010, (02) .

[2]张耀君.试析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及防治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 1997, (2) .

[3]侯雁飞, 王庆玲.“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J].学理论, 2010, (24) .

[4]魏小强, 鲁井兰.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其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 2007, (1) .

[5]侯雁飞, 王庆玲.“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J].学理论, 2010, (24) .

上一篇:党代表联络工作报告下一篇:企业文化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