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的羔羊观后感

2024-05-21

迷途的羔羊观后感(精选4篇)

迷途的羔羊观后感 篇1

我们看了一部法制电影《迷途的羔羊》,把我本来很好的心情给破坏了。为什么?因为,故事中的三个男主角从大家的冷漠中、排斥中,慢慢地走上了犯罪的途径。让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上的除了他们还有我们自己,连他们的亲生父母也一样。因为他们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连他们的父母也不过如此。但是他们的行为正好说明了他们的父母教育不行。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大家刚生出来都是一样的,纯洁的。可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所以,造就了许多不同的人。有的是人才,有的是蠢才。

就像孟子小时候:他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别人,不要将别人拒之千里之外,要与别人和谐相处。

《迷途》观后感 篇2

近日,组织乡机关观看了廉政教育片《迷途》,看完教育片后,自己感受很多,片中的罪犯陈克勇曾经是天津市一名年轻有为、挽救亏损企业于危难的国企干部,而今天却沦为阶下囚,跌入贪污犯的行列,令人痛惜,更令人深思

陈克勇年仅30多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正是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和热血的时候,却不慎误入歧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到底是由于动摇和丧失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实践反复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立身之本,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当一个人把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中饱私囊,成为权力的寄生虫,祸国殃民。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在当前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形势下,更应该时刻提高警惕,常怀戒贪之心、为民之心,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权为民用。

也正是身边这活生生的例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使我对廉政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强化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读书学习既是增长知识、增强本领的根本之路,也是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廉政建设在各项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反思反省自己,真正打牢廉政思想基础,筑严廉正思想防线,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牢固树立准确的权力观、1地位观和利益观。

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名、权、位、利,要清醒地认识到你的工作代表着党委形象、党员形象,进一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行政,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求智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接受群众监督。要经受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物质利益的种种强烈诱惑,防微杜渐。

二、牢记服务宗旨,为民务实清廉。要在增进百姓福祉中牢记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作为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1年是大项目建设加速建设、全面铺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奠基之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开端之年。完成好区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进位争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权利惠及民生。重点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高村发展,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切实做到为民、务实。

三、清廉自励律己,依法依规待人。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正确对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并勇于接受,及时改进和纠正,做

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任务的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员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锻炼一能吃苦,拘小节,抵诱惑,重形象的优秀干部队伍,为高村大项目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持久动力。

迷途.归途 观后感 篇3

育龙学校八(1)班刘雅琴

生命,青春的生命。充满了巨大的生机,承载着人类世界的无限向往,生命也是脆弱的,就个体生命来说,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毒品,毒品是全球的公害,也是人民共同的敌人。

毒品的危害使我想到这么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我们都有着一个幸福而快乐并且充满温馨的家庭,然而他们却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正是因为如此使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不管你是什么阶层,什么人种,只要一沾上毒瘾,她就恶魔般的纠缠着你,叫你生不如死。眼睛里除了毒品,还是毒品。让你去偷、去骗、去抢、去卖淫,干尽天下坏事,一切尊严、廉耻、法纪在毒品面前全部都丧失殆尽、什么亲情、友情、爱情、家庭事业都被化为乌有。

在我们面前,毒品,仅仅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它使多少人丧失家庭、事业、而就是因为好奇与无知占领了人类精神的顶峰。

在此我只是想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告诫她们,拿生命赌毒品,不是进监狱,就是进地狱,因此,毒品不是好东西,在观看时,我早已热泪盈眶,不是因为恐惧,只是因为看到她们那副痛苦的样子,使人很心酸,很心痛,人类不应该这么堕落。

人类有着无穷无尽的新奇感,但这种新奇感终究成为走向犯罪的道路上的罪魁祸首。

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向前展开,里面的内容就一一的展现了在我眼前。原本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因为父母亲的犯罪一个本应该幸福生活的姐妹花走上了打工的道路,故事的发展暗暗给她们铺下了一条为了毒品的不归之路。

一对东北的姐妹花,在偶然间就来到了一个发廊,当起了发廊妹,就是因为这一个决定使她们俩与毒品结下了不解之冤。好奇心使她们沾了第一口,随之、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直至查出患有艾滋病,接着,阿华的妹妹因为艾滋病而逝去。阿华每天就靠着,夜晚去卖淫白天就去大街上假装撞车,向司机来骗取钱财,想到这里,让我们看到了,她们最无耻的一个地方。这仅仅是其中一个,而最让人揪心的是一个和他们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燕子”

她因为卖淫而怀孕了,而她却不顾自己的骨肉,让那一缕缕青烟彻底掩盖了她最善良的一面,她用自己的骨肉去换毒品,这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罪孽啊!一个本应该有着美好人生的孩子,就这样被亲生母亲丢弃到命运的黑洞里沉沦,毒品毁灭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准则。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故事中最有感受的一个人,文丽华,她说的那一段话,使人感受很深,或许,这是她的内心世界里最真实的自己吧!

“如果人真的有来生的话,我绝对不会在搞毒品这东西,因为毒品害的每个人失去自己的家庭,失去自己的幸福,失去世界的亲人,到时候后悔却来不急啦,变的像个可怜虫,像个垃圾,没人理,没人问,是死是活都没有人管了,来世一定要做一个好好的人,做一个普

普通通的人,我死了,我的骨灰给大自然让整个中国人甚至地球人都知道,吸毒不是好东西,教育下一带,给下一代一个忠告吧!”就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让我们至今都念念不忘,一个有着多年吸毒的行为的一个人能说出这么感受深刻的话语,真让人很感动,命运在任何时刻,都给予了她们洗心革面,重新再来得机会,但是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放弃这些机会,最终越陷越深。

我只希望她们能够希望反醒反醒吧!虽然已经错了但是不能一错再错了!一步错,步步错,以上几位吸毒者的经历,如同一面镜子。清晰的照进了中国一百多万吸毒者的共同命运。

剧情终究是剧情,这些事情是给予我们最好的警告!在毒品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崩溃,面对无数美好生活的希望,她们一次又一次选择沉沦。

因此、我特别想给当代的中学生一个最真诚的告诫。切勿因为好奇的驱使去吸第一口烟。

《沉默的羔羊》观后感 篇4

031130217 张驰宇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经典的犯罪题材电影,被誉为最消耗脑细胞的十部电影之一,里面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颇为深入,看完之后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荡气回肠的感觉。现在就借这部电影谈一下刑事案例分析课给我的收获吧。电影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刚刚受训结束被分配到联邦调查局工作的见习特工克丽丝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寻找并缉捕一名外号叫“野牛比尔”的变态杀人犯。已经有不少年轻女子死在了他手上,并被剥去了部分皮肤。为了了解凶犯的特殊心理,寻找出隐藏巧妙的凶手,克丽丝不得不去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访问一位曾经名噪一时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

汉尼拔是一位智商极高,思维敏捷并有些精神变态的中年男子。他有着食人肉的恐怖嗜好。他沉着、冷静、知识渊博而又足智多谋。克丽丝的思维能力完全不是博士的对手。汉尼拔要求克丽丝说出个人经历以换取他的协助。克丽丝为博士的智慧所折服,不由得对他产生了一种即同情又憎恨的奇妙感情。她的真诚和纯真打动了博士。在多次接触中,他断断续续地给克丽丝提供了一些线索。在他的指点下,克丽丝开始有所收获。

又有一位女子被绑架,这一次的失踪者是参议员的女儿。汉尼拔以转移到看得见自然风景的监狱为条件向另一名调查局成员提供了线索,可是却受到了欺骗。

愤怒的汉尼拔设法获得了转移出监狱的机会,并逃出了看守极其森严的铁笼。而此时,受到汉尼拔指点的克丽丝也开始越来越接近凶手。在一段惊心动魄的接触后,克丽丝终于击毙了“野牛比尔”,救出了参议员的女儿。

“野牛比尔”被击毙了。在庆功会上,克丽丝接到了汉尼拔的电话。汉尼拔重新自由了。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心理分析的电影,里面有各种心理暗示、分析及其影响,在剧中三个主要人物上都有印证。

女主角克丽丝有着伤心的童年回忆。小的时候,克丽丝的父亲在追捕窃贼的时候被罪犯打死,这给年幼的克丽丝带来了心理上巨大的创伤。缺少父爱与家庭的温暖使得这个小女孩孤独而无助。

在一个深夜,克丽丝听到羔羊的呼救声,暗合了克丽丝孤独的心灵,她正如那些脆弱的羔羊一样。然而,她没能救出一只羔羊。从此,在潜意识里,克丽丝自比那黑暗中的羔羊,没有人可以帮助她,她只能自救。

当她长大,成为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学员,选择这样的职业与她一直不能释怀的内心创伤有关。一旦成为了警员即可继承父亲的遗志,救治更多的弱者。克丽丝是要通过拯救别人而拯救自己。

在与汉尼拔的接触过程中克丽丝非但没有对汉尼拔这个吃人的“恶魔”感到恐惧,反而产生了微妙的情愫,这归结于早年丧父的克丽丝身上的“恋父情结”。

克丽丝虽然在职业上是“拯救者”,可是童年时候的阴影让她在内心深处仍然是那只孤独无助的“羔羊”,而汉尼拔天生有对女性救助的本性,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两人产生了微妙的情感。影片中地方法院克丽丝被迫与汉尼拔分手时有一个特写镜头,汉尼拔用手指在克丽丝手心轻轻划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传达了两人微妙的情愫。

影片的导演曾经提到过克丽丝有三个父亲,一个是她死去的生父;一个是善的父亲克劳福;还有就是罪恶之父汉尼拔。克丽丝必须超越这三位父亲才能真正的成长。克丽丝十岁丧父,暗示了克劳福在克丽丝的潜意识中部分地代替了父亲的身份。然而在大多数时候克劳福并不能帮助到克丽丝,克丽丝必须自己独自面对。真正帮助到克丽丝的是罪恶之父汉尼拔,汉尼拔引导她破获案件,教会她工作的方法,更加重要的是,汉尼拔揭示了克丽丝的内心隐秘。

通过这次事件,克丽丝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更加摆脱了潜意识中自哀自恋的不安全感,超越了生父死亡留下的阴影。

汉尼拔一方面是吃人的恶魔,另一方面又是疼爱克丽丝协助其破案的拥有高超智慧的心理学家。他融合精神变态者贯有的残暴和心理学家的高度理性。非理性和理性在这个人物上合二为一,克丽丝对他既由衷地佩服又深深地恐惧。这种高度理性之下的疯狂更加令人感到恐惧。

汉尼拔这样的性格也是有成因的。小说中有交代,汉尼拔出身贵族家庭,他心理的变态缘自二次世界大战。在书中,汉尼拔的父亲先吃了猎取的麋鹿,继而在汉尼拔和妹妹之间选择了妹妹。之后汉尼拔又遭受了二战残兵的侵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妹妹被残兵吃掉。在双重刺激之下,汉尼拔有了心理的病态,他一方面内心深处有对弱小女性(妹妹)的怜悯,另一方面有着嗜血的吃人习惯(来自父亲和残兵)。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罪犯“野牛比尔”。比尔在童年时候遭受了很多的家庭暴力,长大后两次要求变性而遭到了拒绝,所以他才会搜集女人的皮肤妄图给自己做一张皮。从某种意义上说,野牛比尔的犯罪也是家庭和社会促成的。我一直很喜欢这种犯罪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出自生活又远高于生活,像《十二宫》、《沉默的羔羊》这类电影中的犯罪在美国显示社会里都能找到原型。这些变态罪犯的犯罪动机大多因为幼年时的创伤,而这种创伤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而在文学作品中导演将其扩大,再由于各人本身的不同,出现了电影中的内容。

外国对于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远胜于中国,在中国好像也没有听说过那些骇人听闻的案件,我觉得这和中国人的隐忍和含蓄有关。有的人萌生出不正常的心理或犯罪的欲望,但由于传统的道德、社会的大环境没有将其表现出来,而在充满自由精神的美国,这些心理变态者会得到一定的谅解、认可、接纳。从法律上来看,西方的法律比中国的法律更有利于被告,比如无需自辩,外国的司法机关也比中国的更注重程序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合法性。以前看《十二宫》时,我觉得这种案子在中国的话早就被破了,直接搜那几个犯罪嫌疑人家就行了,香港悍匪张子强也是在大陆落网的。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对于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危险品的严格控制多多少少抑制了这类犯罪。

上刑事法律这门选修课,我感觉有很大的收获。首先是罪刑法定的原则,然后是法律的思辨性,还有就是各种各样关于法律的常识。罪行法定简单来说就是刑法上写的违法行为才会被判刑,没写的罪行就不会被判刑,而且判多久也要明明白白的写出。这个原则是中国法律的进步。以前中国有“口袋罪”,比如流氓罪,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的被判流氓罪。罪刑法定可以让人们有法可依,在必要时刻也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课上法律的思辨性让我感到震惊,以前我以为法律就是拼命的背下那些条条框框,现在才明白法律当中的逻辑思维不亚于理科,你要从一字一句中证明你的观点,而且不能有漏洞。《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医生和探员克里丝的对话非常

经典,汉尼拔一直牵着探员的鼻子走,自己就像一个父亲、半人半神的角色。对于法律的理解也考验着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什么是过失杀人,什么是防卫过当,什么是盗窃,什么是非法占有。

选修课里我还学到了许多法律的常识。俗话说艺多不压身,我认为理科生掌握这些知识也是有好处的。确实就像老师上课说的那样,中国的法律是死罪太多,活罪太轻。中国每年被处以死刑的人约有8000人,而美国一般不到10 人。但除了死刑外美国会把人关上五六十年甚至几百年,而中国就是无期和有期徒刑,无期只要好好表现转为有期没问题,可能二十年就能出来了。所以在中国只要不判死刑和美国相比还是比较轻的。

在此解释一下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指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上一篇:星级酒店检查汇报下一篇:部编版一年级《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