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语文教案

2024-05-29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精选10篇)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 篇1

1、辨认“蓊蓊郁郁”、“丰姿”、“袅娜”、“脉脉”、“棹”的读音、意义。

2、了解朱自清的身份、作品,其作品的艺术特征。

3、通过朗读、背诵4-6段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品位散文语言。

4、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高洁的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的《爱莲说》,其作者是――

生:周敦颐

师:对,周先生笔下的莲就是荷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朱先生笔下的荷花荷塘又是如何的。

【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另有《你我》、《欧游杂记》等,1948年,因不食美国送来的面粉,于贫病交加中病逝。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散文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如《背影》,另有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则语言清新、淡雅、充满诗意,如《春》、《荷塘月色》。

【写作背景介绍】

文章末尾注明了写作时间1927年7月,当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塔中。但他毕竟是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而不能安于这种“超然”。此文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

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载客(zǎi)遁辞(dùn)陨星(yǔn)国殇(shāng)

B.辐射(fú)贮存(chǔ)蚩尤(chī)o首(yì)

C.膨胀(péng)炫目(xuàn)生吞活剥(bāo)惋惜(wǎn)

D.一瞥(piē)棒槌(chuí)良莠不齐(yǒu)缱绻(quǎn)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B.迷迷糊糊地哼着氓歌。

C.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D.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3.选出对下列加粗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之意,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4.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一个七岁的小孩倒在血泊中时,___________的巴勒斯坦人们向以色列军警投掷大量的石块。

②南陵制药厂推出的这个新药的药方,是综合了几个流传的民间秘方___________而来的。

③四十年后再回此地,他___________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的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A.激愤衍化淡薄B.激愤演化淡泊

C.激奋衍化淡泊D.激奋演化淡薄

6.“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对这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苦的自己。

B.“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C.“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因美好的景象熏陶,自己也觉得超脱了许多。

D.整个句子流露出作者希望借对眼前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来摆脱心中苦闷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荷塘月色》选段,完成

后面题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题1: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泻浮洗笼B.照飘滤托

C.流升洗笼D.泻浮浸罩

小题2:对下列句子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这些语句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原指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人的情意。

C.“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博喻的手法写出荷花的动人之处。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荷风的轻柔。

小题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

小题4:“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答:

小题5.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

小题6.本文描写的景物色调有什么特点?你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写作时间推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的原因。

小题7.“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B氓歌-――眠歌C瞌睡人---渴睡人D掂着----惦着

3.答案:C

解析:这句话是作者的猜测,他觉得在这种月光下应该有另外一番样子,而不是“就会另有一番样子”,在判断是错误的。

4.答案:B

解析:B不是比喻句,就是“好像”的意思。

5.答案:A

解析:“激愤”是激动愤怒之意,原句中“七岁小孩倒在血泊中”,在巴以两边的交火里丧生,人们的反应就是“激动愤怒的”。“激奋”是激动振奋的意思,显然不符合句意。这样就排除了CD。“演化”意思是……的过程。“衍化”是演变产生变化的过程,原句中药方经过几个的变化,所以应该是“衍化”。

“淡薄”1.(云雾等)密度小:浓雾渐渐地~了。2.(味道)不浓:酒味~。3.(感情、兴趣等)不浓厚:人情~。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4.(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时间隔得太久,印象非常~了。而“淡泊”指的是把名利看得很淡。从句意上可知第三句应该选“淡薄”,所以选A。

6.答案:C

解析:在荷塘月色之下,作者只是暂时的宁静,而不是真的有了超脱之感。

《荷塘月色》练习

1.加点字正确的一组是( )。

A.脉脉(mò)颤(zhàn)动乘(chéng)凉独处(chǔ)的妙处

B.酣(hān)睡参差(cēncī)袅娜(nà)蓊蓊郁(yù)郁

C.点缀(zhuì)倩(qiàn)影皱缬(xié)斑驳(bó)

D.煤屑(xiāo)羞涩(sè)踱(duó)步幽僻(yōupì)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霎时倩影稀疏没精打彩笼着轻纱

B.缈茫虚无缥缈隐隐约约嬉游无度

C.和谐童山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D.风致丰姿绰约不绝如缕叶嫩花初

3.加点的词语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的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的”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点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C.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D.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点明本文“文眼”的一项是( )。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C.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主观深化】

6.开篇揭示文眼和描述了夜游荷塘的起因之后,接下来两段是如何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的?

答:

7.分别用不超过10字的短语概括第二部分三段的大意。

答:

8.课文写忆采莲旧俗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怎样的变化?

答:

9.文中运用了很多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表现力。试说说下边几例的巧妙之处。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答:

10.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试就下边几例作一些说明。

①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②(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③悄悄地披了大衫轻轻地推门进去

④路上阴森森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⑤田田的叶子一粒粒的明珠

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由内而外】

〖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1.第1段中作者沿着荷塘,注意到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答:。

12.第2段中的“这一片天地”、“另一个世界”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

13.第2段末尾说“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中哪一个词可与作者心中的“妙处”相对应?

答:。

14.上段中所说对的“妙处”具体指什么思想内容?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 篇2

(一) 理论内涵

首先, 从词源学探究, “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归功于加涅 (R.M.Gagne) 。其次, 从心理学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是基于学习心理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教学设计技术, 主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为依据。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 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理论影响巨大, 他们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任务分析”这个术语, 但是他们的教育实践研究也体现了任务分析的思想。

(二) 主要步骤

任务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确定起点目标。起点能力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技能的准备。探明学生的已知, 并据此进行教学, 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的轨道。起点目标的确定符合现代语文教育“以学定教”的要义, 减少了教学的主观性;二是确定终点目标。终点能力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最终状态;三是确定使能目标。使能目标就是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 即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 学生还有未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它们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也就是说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学生还需要知道什么”之间的目标差。建立在起点目标分析基础上的使能目标分析, 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化。

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困境

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是实现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关键。然而, 语文知识的非线性、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性以及文本内涵的多义性, 给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造成了困扰。总结目前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 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其类型如下:

一是目标虚化, 即把语文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 甚至是教育目的混为一谈。

如《荷塘月色》教学目标设计:1. 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 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 陶冶性情。

二是目标异化, 两种表现:其一语文课缺乏语文味, 语文课变成思想教育课;其二课文教学类型化, 千篇一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1. 理解朱自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2. 鉴赏文中对荷塘景色的描写;3. 体会朱自清的内心情怀。

三是目标僵化, 即没有处理好目标预设和教学生成的关系, 教学活动被预设目标“牵着走”。有教师这样设计《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1. 明确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2. 了解本文比喻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当, 学习本文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任务分析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设计策略

(1) 任务分析。

结合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归纳为: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 (包括学生的语文知识系统和语文能力系统) 、学习结果类型分析 (包括文章内容知识和语文常识知识; 语文基本技能;语文高级技能和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 、使能目标分析 (揭示正确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行为阶段或内隐过程, 主要目的是描述完成某一任务中的步骤) 。

(2) 步骤归纳。

任务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 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用提供心理学依据。教学中任务分析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是教学目标分析, 所以任务分析又叫目标分析或作业分析。目标分析的关键是分析教学目标所蕴含的学习结果类型, 根据学习类型来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薛晓嫘教授认为设计语文教学目标可以遵循三个步骤: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分析教学目标的水平和陈述具体行为目标。

(二) 制定原则

任务分析理论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根据任务分析理论,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分析起点能力,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任务分析理论, 从实际出发明确学生的起点水平, 是进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学生起点水平的分析主要是指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语文时需要的内在条件, 涉及学生对各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背景知识、基础语言知识和语文技能等方面。起点能力分析为“以学定教”提供理论依据, 减少了教学的主观性、盲目性。

二是分析目标层级, 明确体系序列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层级, 是由课程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共同构成的序列。明确教学目标序列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上位、下位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子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果将语文教学的课程总目标分解, 在每一节课中都能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这对实现有效化教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许书明.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何更生.中学现代文学作品教学设计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 篇3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与素养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两者有着相似的目标和内容。在语文教学“同课异构”活动中,以两位青年教师的《荷塘月色》教学进行全面评析,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案例一:重视对文章的多元解读

一位青年男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情感为什么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去荷塘呢?”学生纷纷回答:“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教师并不急于总结,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不宁静呢?”

教师此时开始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异常苦闷,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根据语文阅读分析和拔高的一贯做法,有的学生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阶级高度,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认为《荷塘月色》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彷徨,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只能拿起笔书写自己心中的不宁静。”同学们听到精彩的回答后,都不约而同给予热情的掌声,教师也很满意,归纳到:“这位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苦闷和情绪都‘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了当时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进行了升华性概括,非常好。”接下来,教师没有对作者的不宁静进行进一步审美挖掘。

【结论】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解读立场、高度、角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课堂上学生都顺着教师的指引思路进一步拓展想象空间。教师片面构建作者的社会角色与作品的情感世界,自然将学生引入狭窄和错误的思考路径。

【对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从多元化角度去理解文章。我们从人性和审美的层面思考,在作者的多重身份中,不能只单纯看到他的“政治人”这一角色,作者同时还是一个丈夫、父亲、儿子。我们必须首先将作者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家,然后才是经济、政治等其他角色。

应从人性的角度入手,给学生展示出种种由人的本身出发的可能的行文背景,让学生多角度去解读,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人性的感悟、对现实的承担与接纳,让学生在求真的过程中感悟善、发现美。

案例二:重视让学生体验语言美

一位青年女教师在公开课中这样品位《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美:“如果把这篇作品比作一幅图画,作者用的是淡墨水彩,他运用具有彩色的语言,进行比喻和拟人,使画面的色彩浓淡相宜,同学们能否找出引发你想象力的修辞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审美体会呢?”教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给学生创设出一幅立体的荷塘月色的画面,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纷纷发表对语言美的感受。一位学生发言:“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裙子形容荷花的姿态美丽。”教师进行对话引导:“为什么‘舞女的群是‘亭亭的呢?”学生想了想说:“亭亭让人联想到身材高而苗条的样子。”教师对话:“什么地方能体现与亭亭相映衬呢?”学生说:“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能够使人联想到舞女的裙子在摇摆。”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位同学的用词非常好,他用了‘摇摆来形容荷叶,说明他看到了作者笔下的荷叶的什么美呢?”学生异口同声道:“动态美。”教师脸上露出微笑:“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找一位同学来描绘一下你所感知的荷花的静态美。”师生共同进入荷塘月色的美好情境。

【结论】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靠单一的讲授和灌输,会使课堂失去灵动性,不能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主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

【对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他们通过直觉体悟来感知文章的美。形成宏观上美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宁静月夜下的荷塘画面。就比如这节公开课,教师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学生展开荷塘月色的美好语言描述,进行文章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挖掘,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对散文知识和文体的掌握,并且能发挥学生在审美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语言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将文章内容形象、立体的展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好的灵魂。

参考文献:

荷塘月色 教案 篇4

设计人:高莉娜 审核人:魏树胜 使用时间:2009年12月 日

一、导入

你见过荷花吗?见过荷塘吗?南宋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见过月光吗?很常见,所以写的诗句也多,比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诗人赵嘏也有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再问,你见过月色下的荷塘吗?抑或见过荷塘上的月色吗?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荷塘月色》吧。

二、所以学习这节课的任务是:(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学习写景手法

2、把握感情脉络,体会情景交融

三、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题目叫《荷塘月色》,找找哪段文字描写荷塘,哪段文字描写月色? 4、5两段。

四、走进文本

A.大声朗读4、5两段,同时

1、在第4段中,标画作者写了荷塘里的什么?概括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各用了什么修辞来写的? 2、第5段中,概括月色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B.提点要求:这也是以后阅读应该注意的。在鉴赏写景文字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眼里看到的绝不能仅仅是文字,而应是文字所描画的景物或场景。在此前提下,鉴赏第4段。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任选一个,说明其特点及使用的修辞。• 补充通感:通感(移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

——《围城》

视觉→听觉 视觉→味觉(乍去还留,乍停还有,若有若无)小结:我们从细处赏析了这片荷塘,要想真正享受其美,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并沉浸其中。下面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再去享受这月色下荷塘的绿叶田田,荷花朵朵,及清香缕缕。

C.月色下的荷塘美,荷塘上的月色也美。月光虽美,但不好写。伟大诗人李白也只是写其颜色,把它比为“霜”,赵嘏写其状态,把它比为“水”,看朱自清是如何写的? 月色:不仅有对月光的直接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对它侧面烘托,这叫正侧结合。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手法把月光写得可观可感。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朗读,在脑中重现这如梦幻般朦胧、静谧的荷塘上的月色图。

D.朱自清曾说过,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朱自清把一片平日里人们不太关注的荷塘写得意蕴如此丰富,他是见到了人之所常见,却写出了人之所不能写。这片小小的荷塘也因这篇美文而美名远扬。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如让我们写景,我们该如何写呢?(讨论)

可以用各种手法:修辞、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语言的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叠词的使用,会为你的文字和景物增加美感;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归根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之上。这样你才能把“难写之景”,写得“如在眼前”。

E.再次自读两段,边读边揣摩,一揣摩景物之美,二揣摩手法之妙。F.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两段景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淡淡的喜悦

但有一句与本部分其他景物的色调不符,“高处丛生„„如归鬼一般。” 浏览其他语段,还有类似特点的景物吗? 2段、6段,暗淡、灰色、孤寂、寥落。这反映作者什么心情? 灰暗、伤感,淡淡的忧愁。

哪种感情是主要的?还有哪些字句可看出? 忧愁。如文眼、“且”“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可惜我已无福消受了”。

可知作者的心情总体说是苦闷与哀愁的,即使有过短暂的解脱,短暂的喜悦,终究摆脱不掉愁绪。他是被什么困扰呢?

• 背景:作者是追求进步、有爱国心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时时关注南方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1927年7月,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以及国共分裂的现实,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他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想完全脱离时代又不可能。于是陷入一种不知往“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充满苦闷与彷徨。

作者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夜晚去观赏荷塘,想逃离现实,寻求暂时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那白天的忧愁却总也派遣不了,挥抹不去,李清照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朱自清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G.纵观全文,可知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四、拓展延伸

随着感情的起伏,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景中融入了作者感情的缘故,这叫情景交融。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历来是诗人和作家钟爱的抒情手法。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一片荷塘中我们窥出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内心,你还能从哪些写景的诗句中窥出作者的内心?举例,情景交融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小结:这节课不仅学会了写景,也学会了抒情,借景物,会使你的文章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味。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请同学思考,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 朦胧 热闹

不平静 自由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失落 向往 回归

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 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荷塘月色》教案下 篇6

《荷塘月色》教案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1、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2、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3、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1、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有关练习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荷塘月色》歌词欣赏 篇7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 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一点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这是拟物, 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的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将哗哗流淌的荷塘说成是“唱歌”, 宁谧皎洁的月光成了静“听”的知音。其中,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将听觉诉之于嗅觉, “小荷淡淡的香”写尽琴音的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

歌词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的。“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梦境本是虚无缥缈的, 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忧伤是人的内心情感, 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 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的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 变无形为有形。不仅如此, 作者还结合景物来表达情思, 在景物描写中, 寄托自己内心情感。宋代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 而以实为虚, 化景物为情思, 从首至尾, 自然如行云流水, 此其难也。”整首歌写“迷人的星光”、“淡淡的月光”下, “微微荡漾”的荷塘上弥漫着荷花的芬芳, 还有若有若无的琴音、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作者通过描绘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 传达出人景和谐、人与人之间多情的意蕴。

歌词营造的意境幽美脱俗, 这得益于作者选取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典型意象。词作中用“月”来寄托相思的深情, 同时它又是情感高洁的象征;“淡淡月光”、“梦”这类意象, 给全词披上了一层朦胧色调;意象“莲”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 又因与怜爱的“怜”谐音而多用来表达爱情;“鱼儿”这一意象的选取也是颇具匠心的, 在乐府诗中, “鱼”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 这里取其是爱情婚姻的象征, 传达了“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另外, 《荷塘月色》还有明显地化用古诗词的痕迹。开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就是源于《论语·子罕》中将流水比喻成时光的创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及古典诗词中“抽刀断水”的启发;“等你宛在水中央”则是对《诗经·蒹葭》里诗句的直接借用———“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篇8

第一次讲《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读文,读人。第一课时我主要讲了伯夷、叔齐、屈原、文天祥、秋瑾、闻一多等有骨气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感人故事,进而引出朱自清,自然过渡到他的高风亮节,让学生先对朱自清其人有深层次的理解。了解朱自清一方面是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理解文章;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些先贤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应该发扬先贤的优良品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节课感觉还可以。学生在随笔中都能很好地运用先贤的高风来充实自己的文章。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品语言。我告诉学生主要从动词、修辞、叠词三方面赏析。课后想了想,在引导学生方面我太欠缺,沒有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了,因此这时讲修辞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分析课本上的几种修辞。

反思这一篇散文的授课,我对自己很不满意,只是在最后朱自清对待妻子的态度这个问题上感觉稍好些。同学扣着文章展开了小辩论,有同学认为朱自清对妻子是不满的,是厌恶的;有同学则抓住作者出去悄悄带上门、回来时轻轻推门的细节认为朱自清很爱自己的妻子,生怕打扰她的休息。这一场小辩论说明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章,思考问题。我最后总结了一下,其实这里的两笔是一种写作笔法,妻本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连她都不理解自己,这就更写出了作者的苦闷,孤寂。作者和妻的关系其实很好,有他写的祭文《给亡妇》可以为证。另外我拓展了苏轼和前妻王弗的故事,以及苏轼的著名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对妻的感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整体下来感觉文章讲得太死板,块儿与块儿之间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散文讲课要抓住形散神不散这个特点,从分析形(文本)得出文章的神,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这样下来应该比较系统。这篇文章导入时我主要抓了朱自清的高洁品质,其实完全可以在生平简介中加入朱自清的细腻、文雅、拘谨、对妻的温柔体贴这样一些性格特点来讲,这样的介绍可能更能打动学生,让作者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地在学生头脑中复活。

荷塘月色完整教案 篇9

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              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第二课时时检查)。

(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三、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4、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景             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妍媚多姿     —— 比喻、拟人

荷香——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   ——    凝碧                                 —— 拟人、比喻

流水       脉脉(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书。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例: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

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 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 篇10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要点 :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二、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三、初步感知课文(播放幻灯片4)

1.打开课件,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结合画面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2.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播放幻灯片5)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播放幻灯片6)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播放幻灯片7)

3.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4.布置作业:熟读4、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上一篇:以代价作文为话题作文下一篇:怎么样记英语单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