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

2024-08-19

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精选10篇)

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 篇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之

“学会生存”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国际21世纪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为这四大支柱“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人尤其借助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他可以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了有助于我们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我院决定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系列活动,本场班会以“学会生存”为主题,侧重于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处世哲学。

二、活动目的

学会生存-----发展、提高、完善做人的品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可能在多个领域中被作为手段而面临异化,这就要求我们有即要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和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处理能力,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会为人、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生存。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对处世哲学有所感悟,有所心得。现今社会,拥有处事本领,便可以得到知心的好友,甜美的爱情,幸福的婚姻,成功的事业。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三、活动定位:

年轻人要懂得处世哲学,从修身策略、齐家方略、入世技能、职场智慧四个方面,着手于此次活动。

四、活动时间:4月20号

五、活动对象:12级学生

六、活动地点:待定

七、活动前期宣传及准备工作 前期

1、与宣传中心沟通,做好此次交流会的宣传 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进行一个大的宣传,班委写微博微信,谈自己关于“学会生存”的看法,尽最大可能的转发,借此吸引住大家。

(前期宣传很重要)

2、活动场地的协调即申请教室

3、购买购书券6张(6*50=300)

4、班长再次在班内宣传,让大家初步了解这本书,引发同学积极性。

5、邀请赵老师拍一个建议我们该如何发展的视频在班会播放 中期

办理负责照相的同学为此次班会拍照,留作纪念

后期

由相关班委为此次活动做活动总结

班里根据现场演讲发言效果,推荐2——3个同学写出心得体会,在23号之前上交完毕。由老师评出较好的6名同学,奖励上面的购书券。

八、活动开展方式

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形式不一,风格不一。

可以以《学会生存》之读后感为主线,发表即兴演讲;

或者结合网上有关的视频等在班会上讨论,注重大家的讨论(视频的找寻,各班级情况不同,不统一找寻)

总之,畅所欲言,有所收获即可

八、活动开展具体步骤

1、由主持人讲述本次活动的意义与目的,引入主题

2、放“赵老师对大家的建议”视频

3、各寝室及班委代表发言

4、现场交流,聊感想,谈感悟,进行思想碰撞

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 篇2

1972年UNESCO出版的“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一书, 这个报告是由当时UNESCO的总干事勒内·马厄 (RenéMaheu, 任期1962~1974) 任命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完成的, 委员会的主席是当时的法国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 (Edgar Faure) , 故而这个报告又称为“富尔报告” (Faure Report) 。1979年“富尔报告”的中译本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译名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顾明远先生回忆, 他在1976年就看到了《学会生存》的简译本。[1]可以查证的是该书在1977年初译出, [2]后来得到当时上海市教育局吕型伟先生的支持, 得以出版。[3]从该书的出版过程可知, 将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生存”, 是当时教育界的共识。然而, 这一译文已经不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是个需要更新的译名。

据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先生的说法, 将UNESCO的这个报告译为“学会生存” (可能) 是考虑到报告中提及要为一个迅速变革的社会准备人才, 要通过 (终身) 教育, 使人们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 换句话说, 为了生存而教育。除此之外, 笔者以为, 当时翻译Learning to be时, 是在相关资料很少, 并且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认识还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个翻译很有可能是借鉴了当时文学界翻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莱特》中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的译法。国内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先生把它译为“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这一译法广为流传,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以及整个文学作品的故事来看, 这种译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 文学界对to be, or not to be的译法, 还有“活着还是不活”、“采取行动还是不采取行动”等等译法。这也就是说, 在“to be”一词上的译法, 尚未取得唯一标准, 只是达成了可以接受的共识。

而在哲学领域, 以being为核心概念的哲学, 中文译名有两种:生存哲学、存在主义。据《辞海》的相关辞条来看, 生存哲学具体指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哲学 (他的) , 而“存在主义”又被称为“生存主义”。[4]就西方哲学的学术谱系来看,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实际上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英文的译名里,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就是existentialism, 当代中国哲学界基本上统一译之为“存在主义”。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to be这个词, 是中文里“生存”的意思吗?

二、Learning to be的精髓是什么?

Learning to be一书的法语标题是Apprendreàêtre, 西班牙标题是Aprender a ser:la educación del futuro。法文中的être其用法类似于英文里的be, 根据人称的不同有不同的变位形式。这个“être”有“存在”的意思。[5]而西班牙文的这个标题, 译成英文是Learning to be:education of the future。此外, 日文里这个报告译为《未来的学习》。

在1972年的“富尔报告”中, 除了标题名之为Learning to be外, 在其正文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Learning to be这个短语。[6]时隔24年, 1996年UNESCO出版的“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中, 才在教育的四个支柱 (pillars) 中提及其中之一的Learning to be。[7]其间的间隔, 真切地反映了UN-ESCO两代人之间在对Learning to be的认识的发展历程。1972年的“富尔报告”只是将整个报告冠名为Learning to be, 表明了整个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对教育的理想认识;而后一份报告将其视为一个可以写入文件、值得追求的教育纲领。

1996年UNESCO的这份报告, 是由当时UN-ESCO的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 (Federico Mayor, 任期1987~1999) 任命的21世纪教育国际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完成的, 委员会主席是曾任欧洲委员会 (European Commission) 主席的雅克·德洛尔 (Jacques Delor) , 故而又称为“德洛尔报告” (Delor Report) 。这一份德洛尔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翻译, 1996年版译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这个译名在中国大陆广泛流传;而之后的1998年版译名为“学习──内在的财富”。这后一个译名与台湾人的译法一致, 是一个更加准确的译法。[8]如果考虑到两份报告的相续相承性, 那么译成“学习──内在的财富”应该是唯一正确的译法。这两个中译本, 基本上没有区别, 1998年版最大的修正就在于Learning to be的译法上。

在1996年版的中译本“德洛尔报告”中, 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生存”, 1998版中译为“学会做人”。但是这个修正只是表现在标题中。在1998年版中, 教育四个支柱的“学会做人”的子标题下, 其正文仍然在使用“学会生存”;并且在该章末尾的“提示和建议”中, 列出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以及“学会生存”!

在过去的30年中, 国内能够看到大量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口号, 它们多数是按中文里“生存”和“做人”的意思来理解的, 为了增强说服力, 往往挂上UNESCO两份报告的名字。但是, 在UNESCO的文献中, 只有Learning to be;中文译本里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其实是同一个英文短语的两种译法。在这期间对于Learning to be也有其他的翻译建议。比如旅美学者黄全愈提出Learning to be应译为“学会成为你自己”。[9]这是个正确的观点, 它注意到了to be这个短语在西方语境里的文化传统。实际上, Learning to be是古希腊哲学中“认识你自己”的精髓的现代复兴。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 正在于其可以成为人 (to be being) 的特性和过程, 而不在于其与动物本能相似的生存竞争活动。

在“德洛尔报告”中, 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同生活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live with others) , 以及, “Learning to be”。需要指出的是, 终身教育的这四个支柱, 既是一个整体, 也有一个系列。雅克·德洛尔评论这份报告时说:

“在我们的报告之前发表的埃德加·富尔 (Edgar Faure) 报告, 将重点放在教育的第三个 (其实是第四个, 笔者注) 支柱上: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这个报告是在后1968年的热情精神中撰写的。学习做人的意思是不要忽视每个孩子的任何潜力。因此, 它不符合在小学阶段就按文学、概念或数学技能进行挑选。必须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 考虑到不同学生成熟的速度不同, 他们希望重新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以及发挥出他们潜力的机会。最后, 教育应该帮助个人意识到他们的强点和弱点, 因而能够使他们担负起个人的责任。”[10]

由此, 可以看出Learning to be是 (“德洛尔报告”中) 终身教育四个支柱中最核心, 也最重要的, 处于这个系列的顶端。

关于Learning to be, 曾任UNESCO教育助理总干事的柯林·N·鲍尔 (Colin N.Power) 这样说:

“富尔委员会的报告──Learning to be──就是一个对1968年事件的研究行动, 在这个事件中年轻一代挑战现存秩序, 并质疑它的存在合理性 (viability) 和道德性。富尔报告强烈建议改进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好方式是进行人性的教育, 一种必须使每个人‘解决自己问题, 做出个人决定并担当个人责任’的教育。”[11]

这两个UNESCO资深专家的解答, 大体上可以还Learning to be的本来面目了, 即它提倡一种使人对自己承担责任的教育。

三、Learning to be更新的译法

那么, 将Learning to be译成什么才合适呢?笔者以为, 应该译成“学会成人”, 贴近“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之意, 又能体现教育的造人功能, 如夸美纽斯所说的, “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 人才能成为人。”[12]人之所以为人, 全赖教育之功。而这样的译法, 又可以融入“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强调学习者自身修养的意思。《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并且, 改动“成人”一词的原义, 也符合语言更新的规律, 回归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即, “学会成人”, 使人成其为人。这样的译法, 虽然还是不是能完全地表现Learning to be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意义, 但是, 却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增加其现代意识。并且可以远离当前“学会做人”那种只重交往技巧, 不关注“修身”和“慎独”的乖谬。

最后, 再补充说明几个相关概念的中文译法。learning与education在UNESCO的各种报告中, 并不简单等同。既然我们能够把lifelong education与learning throughout life区别对待, 分别译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 也就能够明确, learning一词所具有的个体内在经验变化的意思, 并且这种经验上的变化是指向“学问”的──以亲历、实践或者研究, 或者被教导的方式, 实现知识或技能的获得。的确, learning与education相互包容, learning可以囊括正规教育 (formal education) 、非正规教育 (non-formal education) 以至非正式教育 (informal education) 的各种活动, [13]而“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奠基于知识授受关系上的活动。在UNESCO的用法里, 它是比“学习”略窄的, 因而才有“学习社会”而不是“教育社会”。然而, “学习 (learning) 是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 它将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没有一个社会会让这样的经历任其发展。教育 (education) 是一个社会指导这样的学习经历的正式设置。”[14]或许是因此之故, 国内将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中的learning特地译为“教育”。

中译本的“德洛尔报告”, 把终生学习 (Learning throughout life) 全译成“终身教育”。事实上, 在“富尔报告”中, 主要讨论的是“终身教育” (lifelong education) , 而在“德洛尔报告”中讨论的是“终生学习”。因为中译本统一译为“终身教育”的问题, 使得这种概念上的变化, 没能展现出来。

而且在翻译lifelong education时, 有两种中文译法, 一是“终身教育”, 一是“终生教育”, 可能是因为UNESCO两个报告的中译本都用“终身教育”, 这使得“终身教育”这个词很流行。照英文字面意思来看, 译成“终生教育”才是准确的 (日本人的译法是“生涯教育”) 。笔者以为, 国内流行的这种译法, 很可能是因为受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等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另外, 国内在开始译learning society时, 也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 比如把“学习社会”译成“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

还需提及的是basic education一词, 在中文里往往把它译为“基础教育”, 然而在UNESCO (或许说在英文) 的用法里, 它实际上是“基本教育”的意思:当提及UNESCO在扫盲、全民教育等方面的文献时, 它既指在校儿童接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训, 也指针对成年人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基本教育, 如若再提及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 (basic learning needs) 的观念, 那么, 可以很确定地说, basic education一词并非我们国家2001年出台的“新课程改革纲要”里提及的那种“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在校教育。并且, 在UNESCO广泛使用basic education之前, 它的文件里采用的是fundamental education, [15]这一术语同样包括着对儿童和成年人的基本教育, 既有正规教育, 也有非正规教育。

摘要:一直以来, 在中国 (大陆) 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1972年出版的“富尔报告”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生存”。这一译法有其时代背景, 虽沿用了30年, 但它是与Learning to be的原义偏离的, 而且也使得在传播UNESCO的教育思想时发生了种种误会。本文考察了这一译法的来源、成因, 通过对UN-ESCO相关文献的分析, 全面地澄清Learning to be译法的问题, 建议将其译为“学会成人”。同时, 也较为完整地梳理了当前与UNESCO有关的诸多教育术语的中文译法的问题。

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 篇3

记得有一个下午,我去商店买零食,一只狗见到我“汪汪”地叫了起来,天生就胆小的我腿一下子就变软了,浑身冒冷汗,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字“跑”!但是,我又猛地想起来妈妈经常嘱咐我的话:遇事要冷静,不要慌乱,一定会发现解决事情的好方法!在定格一两秒后,我突然想起来一个妙招,不如吓唬吓唬它,嘿,就这么办!我蹲下身子,假装去抓石子,狗狗便转身逃跑了。我暗自庆幸道:“哈哈,从小都是我怕狗,终于也有狗怕我的一天了!”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商场,商场里的衣服可真漂亮呀,各式各样的衣服很吸引大家的眼球!我看见一条心仪的裙子,不由自主就松开了妈妈的手,打算去摸摸它。可一回头,妈妈却不见了。这里人山人海,可怎么办呀?我开始急得哇哇大哭,大家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管它丢不丢人呢,说不定妈妈能听见我的哭声找到我呢!”于是,我不顾不家对我的看法,又把声音提高了八分贝。突然,一双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啊,是妈妈吧?我一回头,看到一个年轻的阿姨正用那双锋利的眼睛瞪着我,用非常不友好的语气对我说:“小姑娘,你可千万别哭了,顾客全被你吓跑了,你要愿意哭就到别处哭去,可别影响我们做生意!”说着便把我推到了一边。天渐渐黑了下来,我越来越着急,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找播音员阿姨帮忙!我从人群挤到了播音台,向阿姨说明了情况,阿姨便播了一则寻人启示,不一会儿,妈妈就来了。我扑向妈妈的怀抱,“妈妈,吓死我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说着,委屈地流下了眼泪,可妈妈却微笑着摸摸我的头,“孩子,你能够想办法来克服困难,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啊,还哭什么?”在回去的路上,我紧紧攥着妈妈的手,生怕再一次走丢。

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不能过分依赖金钱,依赖父母,一旦有什么紧急事情发生,只有靠自己。这两次难忘的经历,让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

写的作文:学会生存 篇4

所以要真正学会生存,这样你的生活中就算遇到困难也不怕了。

过暑假了,待在家里吃西瓜成了一件超爽的事。昨天外公从乡下带来的大西瓜正好还没有吃,我走到厨房,把西瓜从冷水里抱了出来,之后拿起菜刀,正准备砍下去时,发现那根西瓜藤很碍事,于是决定先解决瓜藤(没办法,我有强迫症)我拿起菜刀往那一砍,“啊”我大叫了一声,因为我砍到了自己的手指,手指开始流血,我拿了一块抹布止血,白抹布变成了红抹布,但血却还在流,在这时,我看见了桌子上有两张创可贴,我将创可贴贴在伤口上,血不流了。过了几天后,我将创可贴撕下,伤口愈合了,但留下了一块疤,这应该是在警示我要尽早学会生存吧!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生存是多么重要啊!

学会生存的高中作文 篇5

生存,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广阔草原上,奔腾的白羊摆脱灰狼的追赶;无边的大海上,游动的小鱼摆脱海鸥的侵袭……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救护。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18岁的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高中学生。他住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1992年1月11日,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当他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绊在机器里,两只手臂被机器切断。

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来到一座房子里。他用牙齿打开门栓。他爬到了电话机旁边,但是无法拨电话号码。于是,他用嘴咬住一支铅笔,一下一下地拨,终于打通了他表兄的电话,他表兄马上通知了附近有关部门。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这段时间里,为了不让血白白流走,他把断臂伸在浴盆里。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被抬上担架。临行前,他冷静地告诉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带上。”

医院很快为汤姆森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住了一个半月的医院,便回到北达科他州自己的家里。如今,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并已经回到学校上课了。

也许你会说,他很聪明,用铅笔打电话,还会用嘴打开门;也许你会说,他身体真棒,一定曾努力锻炼身体,不然早就没命了。但是我认为除了聪明和忍耐力外,他有一点更可贵:那就是他在面对如此危险、这么残酷的境地时却显得出奇的冷静,没有一丝的慌乱。你看他实施自我救护的全过程,是那么地有条不紊,合情合理。这个故事里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这段时间里,他把断臂伸在浴盆里,为了不让血白白流走。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被抬上担架,临行前,他冷静地告诉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带上。”实在让人佩服之至。

重新回味这个故事,我依然会被汤姆森的聪明、顽强、冷静和独立精神所震撼,所感动。而看看我们自己,每每遇到困难与危险,多半只会慌乱与哭喊,然后等着别人来解救,现在想想实在惭愧。

在我们班楼下的教室里,贴着这样一幅大字:“每临大事有静气”。其实,学会生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我们更应该做到“每临险境有静气”。因为父母亲人和老师不可能永远守护在我们身边,所以遇到危险,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运用自己的智慧自护自救是最重要的。

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 篇6

托妮·莫瑞森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黑人女作家, 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确立了她在美国黑人文坛上的地位。之后她的一系列作品《秀拉》、《宠儿》等生动展现了黑人在种族歧视下的生存和心灵困境, 更使她成为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长期以来, 在种族歧视这一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黑人文学的主题往往是揭露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为改善黑人生存状况大声疾呼。在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前两次高潮中涌现出来的黑人作家特别是男性作家十分关注种族问题, 但他们大都停留在社会、经济层面上, 对黑人遭受的歧视和压迫发出抗议之声 (王守仁, 2000:124) 。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 莫瑞森的成功无疑在于她能够在思想上超越前人, 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挖掘黑人在白人文化的浸染下和长期不平等待遇下心灵的迷失和对自我的否定, 从而从黑人自身来寻求生存之道。

《最蓝的眼睛》虽然着力渲染种族主义这一严肃的主题, 但作者却刻意选择以一个小女孩克劳迪娅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 而这个小女孩和女主角佩克拉一样, 都是生活在白人文化大环境下被忽视的黑人。同是黑人, 读者却可以清晰感觉到在对待白人的忽略, “有色人”的回避和歧视, 以及黑人的自我厌恶时, 两个小女孩态度的截然不同, 由此也导致了她们命运的不同。

二、白人的忽略

《最蓝的眼睛》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为背景。尽管黑人奴隶制早已从法律上被废除, 黑人也逐渐拥有了各种合法的权利, 在法律上和白人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已经深入人心, 并不是依靠法律条文就能抹灭的。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 “白人高人一等”的信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而在长期处于社会主流地位的白人文化的浸染下,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得以延续下去, 成为白人们普遍接受的生活秩序。虽然在法律上他们不得不承认黑人和他们是平等的, 但是在心理上他们从未接受过这一事实。对于他们来说, 黑人的存在是令人厌恶的, 是与所谓的“美的、高尚的”白人社会格格不入的。

佩克拉是个丑陋的黑人女孩。作为黑人, 她已经受人歧视, 由于丑, 她更是处于被孤立的境地。因此, 佩克拉对于周围人们的孤立和忽视体会更深。她把这些遭遇都归因为她的丑, 却不知道根本原因在于她的肤色, 丑只是加重了她的苦难而已。别人越是忽略她, 她越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得到别人的赞许和爱抚。她住进克劳迪娅家时, 发现喝牛奶的杯子上印有雪莉·坦布尔的头像, 她充满爱慕之情, 以至于在一天之内喝完了整整三夸脱的牛奶, 只是为了能摆弄和欣赏雪莉的甜脸蛋。佩克拉想向雪莉靠近的心情是如此急切, 以至于她做出如此不正常的行为。好像在她心里, 多看看雪莉的白脸蛋蓝眼睛, 她就会变成雪莉的样子。佩克拉到糖果店买糖果时白人店主雅克鲍斯基的态度更是加重了她的这种渴望。莫瑞森对这一幕的描述颇费心神:“他 (雅克鲍斯基) 迫使自己将目光朝她转过去”, “慢慢地, 他朝她望去, 犹如夏季的尾声令人毫无察觉地转入秋季那样。在视网膜与物体之间, 在视觉与景物之间, 他的目光犹犹豫豫, 徘徊不定。”“他并没有看见她, 因为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看得见的东西。” (莫瑞森, 2005:31) 长久以来, 黑人都被看作低人一等, 尽管全世界消除种族歧视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也处处标榜人权, 但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在他们眼中, 黑人是无足轻重的, 是不能称之为和他们一样的“人”的。这种忽略比行为上的侮辱和嘲弄更具有伤害力。因此, 即使是最逆来顺受的佩克拉, 也产生了不可言喻的羞耻感, 甚至是愤恨, 而“感觉恼怒比感觉羞耻要强烈” (莫瑞森, 2005:32) 。可悲的是, 这种愤恨未能持续太久, 佩克拉马上就陷入玛丽·珍糖块给她带来的满足感中。

与此相反, 克劳迪娅从一开始就敏感地觉察出周围人对她这样的黑人女孩的忽略, 而且对此表示出疑问和愤怒。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大人们不由分说地把金发布娃娃看作她最想要的礼物, “是什么魔力让大家看到她们 (白人小女孩) 时就会说‘哇……’, 而对我却不这么说?” (莫瑞森, 2005:14) 她敏感地意识到正是这些白人女孩夺走了大人们的目光和关爱。最终, 困惑转化成愤怒, 克劳迪娅有强烈的愿望:“不动声色地用斧子砍她们。” (莫瑞森, 2005:14) 但当她懂得这些冷酷的残暴是多么可憎时, 她开始了“从原始的残暴到后天的仇恨到虚仁假爱的转变” (莫瑞森, 2005:14) 。克劳迪娅自己说这是向雪莉·坦布尔靠拢的第一步。但是, 我们很清楚这种靠拢和佩克拉的靠拢完全不同。佩克拉向雪莉靠拢是想最终变成白人女孩, 融入原本排挤她的白人社会, 以期得到关爱;而克劳迪娅是为了调整自己以便和白人女孩一争高下。正如她所说:“很久之后我变得崇拜她 (雪莉) 了, 也变得爱干净了, 但我心里很清楚, 这些变化只是调整而不是改进。” (莫瑞森, 2005:14) 这里, 莫瑞森明确指出了黑人在被白人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的情况下如何生存:不要一味模仿白人, 要在坚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加以改进, 以此为自己的生存争得一席之地。

三、“有色人”的回避

莫瑞森在《最蓝的眼睛》中着墨描绘了以混血儿莫里恩·皮尔, 杰萝丹夫人, 杰萝丹夫人的儿子路易斯·裘尼尔为代表的处于白人和黑人之间“有色人”。他们虽然不属于白人, 却坚持自己是和黑人有差别的。杰萝丹夫人就跟裘尼尔解释过有色人与黑人之间的差别:“有色人整洁安静, 黑人肮脏吵闹。” (莫瑞森, 2005:56) 他们尽量模仿白人的生活习惯, 期望在学习白人文化的过程中自己身上黑人的痕迹越来越淡, 他们的目标是除了肤色稍深外, 自己是个完全意义上的白人。因此, 他们对于跟他们“有差别”的黑人唯恐避之不及, 好像跟他们接触就会有损自己的身份。即使不得不面对黑人, 他们也会竭尽所能地贬低他们, 以表明自己的立场, 抬高自己的身份。面对这类人的傲慢和贬低, 佩克拉和克劳迪娅的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佩克拉来说, 能跟混血儿莫里恩接触是她的荣幸, 因为莫里恩是如此美丽, 不仅得到了黑人男孩子的喜爱, 而且被白人孩子所接受。对于渴望得到他人认同的佩克拉来说, 莫里恩象征着一种希望。当莫里恩对受男孩子欺侮的佩克拉表示友善时, 佩克拉马上就成了莫里恩的影子, 有意地跟刚刚帮助过她的同伴克劳迪娅和弗里达拉开了距离。但莫里恩的友善是转瞬即逝的, 当莫里恩和克劳迪娅姐妹吵嘴时, 她马上和欺负佩克拉的男孩子们一样无情地嘲笑佩克拉。之后她就完全换了嘴脸, 直接嘲笑三个女孩:“我就是可爱!你们就是难看!又黑又丑!我就是可爱!” (莫瑞森, 2005:47) 这时候佩克拉的反应不是被嘲弄的愤怒, 而是失去宝贵东西的痛苦。她“没和我们 (克劳迪娅姐妹) 紧挨着, 两眼仍盯着莫里恩逃走的方向” (莫瑞森, 2005:48) 。她或许还在幻想莫里恩能回头把她一起带走。一旦明白不可能, 她马上陷入极大的痛苦, 躲回到自己的世界, “好像又把自己蜷缩起来, 像折叠起来的羽翼” (莫瑞森, 2005:48) 。虽然克劳迪娅也试图和莫里恩交朋友, 但她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尊严, 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她一方面等着和莫里恩交朋友, 一方面暗自想着一些可以使她丢脸的小把戏。显然, 她是不甘于莫里恩如此凌驾于她们之上的。而当她们三个女孩一起遭到莫里恩的辱骂时, 她不是像佩克拉一样选择沉默, 而是和姐姐弗里达毫不犹豫地一起回击, 她对于佩克拉的沉默和痛苦表现出巨大的愤慨, “真想把她伸展开来, 让她棱角分明, 再将一根棍子插入她那弯曲蜷缩的脊梁里, 迫使她直起腰来, 把悲痛倾倒在大街上” (莫瑞森, 2005:48) 。

佩克拉在遭受裘尼尔的捉弄时的反应也是令人怒其不争的。她被裘尼尔当作俘虏关在屋子里时, 她“用双手捂着脸, 眼泪哗哗地流” (莫瑞森, 2005:59) , 但当她看到杰萝丹夫人的黑猫蓝绿色的眼睛时, 她马上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和悲伤, 情不自禁地抚摸起猫的脊背来。对蓝色眼睛的渴望是如此强烈, 以至于她对蓝眼睛的猫也产生了爱意, 即使她刚刚被它抓破了脸。之后裘尼尔无意弄死了猫, 却诬赖佩克拉, 致使佩克拉遭到杰萝丹夫人毫不留情的责骂。但佩克拉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 直到她被杰萝丹夫人赶出门时, 她还是“眼睛一直看着住在金绿两色的漂亮房子里, 透过猫毛跟自己说话的漂亮的浅棕色皮肤的太太” (莫瑞森, 2005:60) 。即使刚刚遭受到杰萝丹夫人的辱骂, 佩克拉还是对她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刚刚所受的侮辱都不值得一提。在小说的这一部分, 克劳迪娅的自尊、自爱和自卫与佩克拉的自卑和软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黑人的自我厌恶

对于黑人来说, 长期处于白人的蔑视和白人文化霸权的浸染之下导致黑人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黑人文化也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长期以来, 黑人作家把更多的精力投放于抗议成人世界所遭遇的不公平, 却很少意识到这种歧视已经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之中。黑人儿童一出生便面临着这种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暗示:白人是美的、干净的, 黑人是丑陋、肮脏的。孩子们喜欢的糖果包装纸上印的是白皮肤蓝眼睛的白人形象, 圣诞节礼品也都是蓝眼珠粉皮肤的布娃娃, 黑人的存在价值完全被社会所否定。

佩克拉生长在一个充满着争吵和自卑的家庭。父亲乔利是个堕落的酒鬼, 在白人家里帮佣的母亲对主人家庭的关爱远远超过了自家, 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只存在于她的工作之中” (莫瑞森, 2005:82) 。佩克拉得不到亲人的爱, 更得不到众人的同情。在她心里, 自己不仅黑而且丑陋。这种强烈的自卑感与众人的鄙视交织在一起, 使佩克拉的生活暗无天日。在她被黑孩子围攻时, 她只是逆来顺受, 从不积极地反抗。与此相反, 克劳迪娅姐妹却勇敢地站出来为她打抱不平。这是因为克劳迪娅的父母虽然也是黑人, 但他们的家庭却充满了爱的温馨。克劳迪娅回忆起自己的家时, 虽然也是贫穷、寒冷, 但是“爱像枫树蜜一样稠密, 慢慢地涌向窗户缝” (莫瑞森, 2005:7) 。她们的父母也没有给她们灌输任何不平等的观念。她们对自己的肤色并不感到丢人, 因此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瞧不上她们。在父母的关爱下, 她们认为自己和白人是平等的, 应该拥有和她们一样的地位, 一样拥有别人赞赏的目光。任何人只要欺负她们, 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

在小说“春”的部分莫瑞森安排了两个相似的情节:弗里达被亨利先生调戏和佩克拉被父亲强暴。当克劳迪娅的姐姐弗里达被亨利先生调戏时, 她们的父母第一反应就是把亨利先生打了一顿, 甚至向他开枪。虽然这一举动只起到泄愤和警告的作用, 但对于被伤害的弗里达来说, 这已经保护了她幼小的心灵。而可怜的佩克拉却被亲生父亲强暴, 而且从小说最后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那之后, 她又被乔利侮辱了一次。她所受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弗里达, 而她母亲的态度仅仅是“不相信”;不仅如此, 从人们的议论中我们知道“她 (佩克拉) 妈妈打得她很厉害。她自己还活着就算幸运” (莫瑞森, 2005:119) 。从这些零碎的场景和只言片语中我们就可以预见孤苦无依的佩克拉最终的悲剧命运。

五、结语

托妮·莫瑞森说过, 她写《最蓝的眼睛》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在这个人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害的世上如何完整地生存” (贝克曼, 1978:60) 。佩克拉是不幸的, 但莫瑞森的目的不仅仅是感动人们, 而是希望能够触动他们的心灵, 要唤起人们改变现实的行动, 而不仅仅是同情心。莫瑞森更希望通过佩克拉的悲剧能警醒在白人文化下迷失自我的黑人们, 打破自我封闭的沉默, 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坚守和弘扬黑人文化, 在与白人文化的斗争中获得自我, 从而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正如她在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我们把她 (佩克拉) 当作磨刀石使自我更为锋利, 对比她的懦弱来丰富自身的品格。” (莫瑞森, 2005:133) 作为一名美国当代黑人女性作家, 莫瑞森在她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作品中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毛信德, 2001:927) 。她以杰出的文学创作, 使黑人小说在“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掀起又一个高潮, 成为继理查德·赖特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毛信德, 2004:418) 。

摘要:托妮·莫瑞森的《最蓝的眼睛》展现了在白人文化浸染下的黑人的生活和心灵悲剧, 隐含其中的主题则是呼吁黑人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坚守和弘扬黑人文化, 在与白人文化的斗争中寻求生存之道。本文通过对两个黑人女孩佩克拉和克劳迪娅在对待白人的忽略, “有色人”的回避和歧视, 以及黑人的自我厌恶时不同反应的对比, 揭示出莫瑞森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这一更深层次的主题。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心灵的过失,对自我的否定,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贝克曼.不显示的线缝:采访托妮·莫里森[J].美国黑人文学论坛, 1978, (12) .60.

[2]高继海.佩科拉悲剧探源[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

[3]李秀青.白人文化霸权下扭曲的幼小心灵[J].外国文学研究, 2009, (3) .

[4]托妮·莫瑞森著.陈苏东, 胡允恒译.最蓝的眼睛.海南:南海出版公司, 2005.

[5]毛信德等译.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词全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6]毛信德著.美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7]泰勒·格思里.托妮·莫里森访谈录[M].杰克逊: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 1994.

[8]芮渝萍著.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我们需学会生存的作文 篇7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国家,每个部门,每个人都面临着被竞争淘汰的危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齐心协力,优势互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欧共体的成立,企业联营兼并,强强联合,股份制的兴起……事实表明:只有力量强大了,才能叱咤风云,因此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一个人在面临巨大的挫折时,往往孤掌难鸣;几个人出谋划策、同舟共济,才有希望化险为夷。

学会合作是学会生存的重要方面。

学会生存主题的作文 篇8

学会生存乃是人生大事。在生活中,总有突如其来,不可避免的苦难,我们不能杞人忧天,自暴自弃,更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柯云路说过,在暴风雨来临时,我们不能担惊受怕,而是在风雨中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众所周知,百年来,他的英雄事迹一直被世人所传诵,他在流落到那个不毛之地时,并没有被重重困难所打败,反而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知足安命,乐观向上,用勤劳的双手给自己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每天都可以吃到面包和新鲜的羊肉羊奶,生活不亚于他在英国文明社会的优越环境。再想想我们,每天丰衣足食,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温床里的孩子们是不是遇到些忐忑便会倒下了呢?俗说:靠娘娘会老,靠墙墙会倒,人生路漫漫,父母长辈终有一天会老,当他们与世长辞的时候,希望不是带着对孩子的担忧而离开的。

4月20日我国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70级大地震,据统计,现已造成196人遇难,成都市也因此而发生了强烈的震感,造成8人死亡,其中竟有3名大学生是因惊吓而跳楼而身亡!突如其来,防不慎防,他们并没有被无情的灾害而摧毁,他们是被自己的无知而害死的,多么令人伤心,一个个青春四射的生命走向了终点。由此可见,我们要学会生存,要珍惜生命,在遇到灾难时冷静镇定,机智使用科学避灾。海里的鱼类各种各样,它们有着自己的鱼鳔,可以借此自由自在的游着,只有鲨鱼没有鱼鳔,所以它们必须马不停蹄的用身躯游着,一旦停止了,它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们从未放弃,勇敢无畏,一直拼命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炼成了强壮的体魄,成为大海里的强者。我们也应该如此,学会生存,成为社会上的强者!

学会生存作文:做一个独立的人 篇9

学会生存作文:做一个独立的人1

春夏秋冬,岁月蹉跎。我们在慢慢成长。自从我们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对生命的追求,开始了我们的人生海涯。

学会生存是我们人类要做的事,也是我们这辈子所需要做的事。

在这个自然界中,当然免不了自然的灾害,例,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洪水等,虽然魔爪是逃不过的,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向魔爪挑战

学会生存,就要坚强。生活也少不了坎河,但是我们不能迷失光明的道路,走向黑暗。无论人生的道路上多么困难,多么艰难,我们一定要坚强地走下去,正所谓“知难而进”。在你最困难的时,要对自己说:“明天会更好!”

学会生存,就是要奉献。把自己的爱心传播给他人,看到被自己曾帮助,奉献过的人能在阳光下幸福成长,那是一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啊!

桌子曾说过:“做人要脚踏实地。”人如不脚踏实地,而偷偷摸摸正如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技术太差,这社会是有竞争力的,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只会掉下陷阱,我们也要看穿陷阱,吃到馅饼!

“学会生存”别看这四个字简简单单,看似简单做到,实际上要做到,那得经历过不少挫折和坎河,才能领悟到这四个字的含义。

至少,我懂得了学会生存,首先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

学会生存作文:做一个独立的人2

什么叫生存?又该如何生存?一个人想要活下去,那学会生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生存”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没有几个人真真切切的了解它。

先谈谈什么叫生存。

生存之道并非坐享其成,而是自力更生;不是坐吃山空,而是勤简朴实。父母赐予我们生命,但活下来就要靠自己了。

那又该如何生存?

想要生存,就要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不畏艰难,不怕困苦,聪明能干,即使条件再恶劣,也能乐观镇定、临危不乱,懂得自我保护,自我防备。

大家可曾知道海伦·凯勒?盲、聋、哑集于一身,可她并没有灰心,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希望。自强、自立、自信让她成为一代文坛泰斗,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心中屹立不倒的模范。

生存就是生下来,并存活下去。

老子说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们身处不利之境的时候,要做到委曲求全。“卧薪尝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可谓是流芳百世、千古美谈。

生存之道等于能屈能伸、独立自主、风雨无阻。

学会生存作文:做一个独立的人3

生活中,只有那些善于生存、会自我保护的人才算得上是主宰生活的强者。学会生存,使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本领。

鲁滨孙在荒岛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由“王国,”并且在其间生活了二十八年,整整二十八年呀!我们之间谁都可以想象,这二十八年中他曾经在荒岛上经受的各种艰难困苦、孤独寂寞。但是,是什么支撑着他能够如此呢?是生存!他用生存的本领,克服重重困难,战胜重重危机,创造出人类史上神话般的奇迹。由此可见,生存是一项本领。

当汤姆?索亚与贝琪被困于魔克托尔山洞时,他们用风筝线去探路并寻找出口,在风筝先能到达的情况下顺着两条通道向前探路,有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最终,在一片摸索中找到了出口,并被人们解救出去。这一切,都源于生活的经验,都源于对生存的欲望。由此可见,生存是一项本领。

生存说简单也不简单,说艰难也不艰难,对于那些会生存、善于生存的人来说,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生存好像一场游戏。在遇到偶发事件、危险以及灾难时,我们要学会不惊慌失措,积极开动自己的大脑,用之前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使自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例如触电,煤气中毒,火灾,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等等一系列灾难。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生存!“生存”这两个字会使两种人走向两个不同的世界——一种走向天堂,另一种存活于世,谁不想享受这美好的世界啊?可有啥法子?这就是生存,我们要学会生存。

让我们学会生存,不被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学会生存,你会获得更多……

学会生存作文:做一个独立的人4

生存,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却蕴含了无数深刻的哲理:广阔草原上,奔腾的白羊摆脱着灰狼的追赶;北极雪地下,游动的小鱼摆脱着海鸥的侵袭;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小的我们也要学会生存。

阿斯图里亚斯在《玉米人》里曾说过。“只有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可是在我们面对困难时又是怎样做的呢?当我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后,不禁对鲁滨孙产生了敬佩之情。

有一位叫做鲁滨孙的英国人,他喜欢探险和航海。有一次,在航海中遇上了大风,船翻了,其他同伴都死在了海里,只有他一人被大浪冲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可他一点也不悲观,使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努力地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座房子,打猎捕羊,种植粮食,有规律的安排着自己的生活。终于,他克服了困难,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鲁滨孙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航海梦想。我仿佛看到了——轮船上站着这样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重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更具有挑战性。

我不禁感慨,我们这些90后小公主小皇帝们难道真的不应该从中获得启示吗?能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活28年,还要忍受无边的寂寞,恐怕也只有鲁滨孙了。我们有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吗?如果是我们,我们可以吗?不,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在书上,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4岁的小女孩不小心被小刀划伤了,却跑到了用台上大喊救命,街坊邻居们看了都哈哈大笑。我真为她感到惭愧,14岁已经上初中了,却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我们要向鲁滨孙一样,坚强的活下去,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要学会生存,学会面对,学会承担。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自己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由此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固然重要。如果我们不会生存,就像深海里的鱼儿没有了背鳍,不会游泳;就像蓝天下的.雄鹰折断了翅膀,不会飞翔。那么,我们一定要学会生存!只有在不利的环境下生存,才能将自己磨练成一块真金。让我们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去适应环境,做一个挥着翅膀自由飞翔的人吧!那么,我们一定要学会生存!只有在不利的环境下生存,才能将自己磨练成一块真金。让我们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去适应环境,做一个挥着翅膀自由飞翔的人吧!

春夏秋冬,岁月蹉跎。我们在慢慢成长。自从我们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对生命的追求,开始了我们的人生海涯。

学会生存是我们人类要做的事,也是我们这辈子所需要做的事。

在这个自然界中,当然免不了自然的灾害,例,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洪水等,虽然魔爪是逃不过的,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向魔爪挑战

学会生存,就要坚强。生活也少不了坎河,但是我们不能迷失光明的道路,走向黑暗。无论人生的道路上多么困难,多么艰难,我们一定要坚强地走下去,正所谓“知难而进”。在你最困难的时,要对自己说:“明天会更好!”

学会生存,就是要奉献。把自己的爱心传播给他人,看到被自己曾帮助,奉献过的人能在阳光下幸福成长,那是一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啊!

桌子曾说过:“做人要脚踏实地。”人如不脚踏实地,而偷偷摸摸正如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技术太差,这社会是有竞争力的,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只会掉下陷阱,我们也要看穿陷阱,吃到馅饼!

“学会生存”别看这四个字简简单单,看似简单做到,实际上要做到,那得经历过不少挫折和坎河,才能领悟到这四个字的含义。

至少,我懂得了学会生存,首先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

学会生存,首先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走出困境的决心,更要有坚持不懈地寻找生机的行动和于绝境中寻找生存的希望。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一架美军飞机由于机械故障迫降在太平洋上,机上3名飞行员乘坐一艘充气的救生筏逃生。

在经历了死里逃生的短暂兴奋后,他们陷入了新的困境中。他们随身携带的食物只能支撑3天,而且他们没有指南针和地图,谁都不知道,在漫无边际的太平洋上怎么走出去。

有限的食物和水很快用完了,求生的本能迫使他们想出各种办法应对所面临的威胁:没有食物,他们钓鱼充饥;没有水,就收集雨水解渴。就这样,靠着这种最原始的生存方式苦撑了一个多月。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面前依然是无边无际的海水,获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这时,两名飞行员奇怪地发现一名同伴在用手指蘸着海水品尝,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尝上一两口。“埃里克已经疯掉了!”两个同伴同情地看着他。

埃里克淡淡一笑说:“不,我在试着寻找生机。

又是几天过去,奇迹还是没出现。无边的海水无情地吞噬着他们求生的信念,把他们折磨得越来越虚弱。两个同伴对获救已不抱任何幻想,慢慢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只有埃里克还在重复着那件似乎毫无意义的事。

一天,在尝了海水之后,埃里克忽然兴奋地大叫起来:“我们有救了,我们快到陆地了。从昨天开始,我发现海水的味道没有以往那样咸了,现在这里的咸味更淡了,这是河水把它冲淡的缘故。伙计们,我们有救了,附近就是陆地!”

终于,一路尝着海水,他们到达了大河的入海口。凭着埃里克不屈的抗争,他们得救了。

身处绝境,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认命,而是在绝望的边缘顽强地寻觅出那一线生机

学会生存作文(通用) 篇1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生存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生存作文 篇1

学会生存是每个人必须要学的本领之一。只有人人学会一些生存的本领,才会在遇到困难时做到自救自护,甚至有时还能做到帮助他人逃离危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许许多多生存的本领。有许许多多的历险小说都会写到主人公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自救或如何生存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

《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喜欢去航海和种种冒险,在一次航海的途中,他遇到了一场大风暴雨,与他一起同行的伙伴全都淹死了,只有他免于一死。此时的鲁滨孙被漂流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孙就在孤独的小岛上整整生活了28年,在这28年中他经历了种种困难,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我很佩服鲁滨孙积极乐观,勇敢的精神。他一个人漂流到荒岛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在那生活了28年!

从前的我,是一个悲观的人,看事情从来就是看到悲观的一面,渐渐地就会对生活陷入绝望。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我学会了看到许许多多好的一面,慢慢地自己就变成了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生存说简单也不简单,说艰难也不艰难,对于那些会生存、善于生存的人来说,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生存好像一场游戏。在遇到偶发事件、危险以及灾难时,我们要学会不惊慌失措,积极开动自己的大脑,用之前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使自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随着知识的增长,生存的本领也掌握了很多。比如:在森林迷路时,可以看树的年轮来辨认方向,宽的一边就是南方,而窄的一边自然就是北方了。还可以看树,长得茂盛的一边是南方,长得不那么茂盛的一边是北方。这都是学会生存的本领之一。

学会生存是每个人一定要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学会生存,在真正遇险时才能像鲁滨孙一样,靠自己的智慧战胜困难,才有可能成功脱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会生存吧。

学会生存作文 篇2

生存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必备条件。《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就是一个不怕困难,进取乐观,懂得怎样生存的人。

法国拿破仑曾说过:“要生存,仅有靠自我”。所以,我们都应当学会怎样生存。生存体此刻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比如:交通问题。过马路时要先观察信号灯,绿灯亮时才能通行。红灯亮时要自觉等候。各种车辆要各行其道。汽车要走快车道;自行车要走慢车道;行人要走人行道。如果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导致事故发生,人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学会生存就要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还应当学会独立。就像种树一样,如果定时定量地给树浇水,树就会养成依靠心理,根无法深入地下,就长不成百年大树。我们应当把自我能做的事情做好。就样,在困难的时候,也能自我照顾自我。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我,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提高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本事。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我,做回自我。因为不能主宰自我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也许,到那里,你明白了生存的真谛,懂得了生存的意义。正决心全心全意的生存下去。但,那并不是生存的全部……太阳的生存,为人类供给火与热,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针的生存,为人类指点方向,引航导航。花儿的生存,为化作春泥给果实的成长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为把千丝万缕的爱献给人间。于是,我懂得了,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献。人生在世,生存的是否长久,获得的是多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类为社会奉献过,真切动人地生存过。

让我们也像鲁滨孙那样,做一个学会生存的人!

学会生存作文 篇3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布满着求索和艰辛,这正如那尽不起眼、寂寞生长的小草,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换来无比丰富的甜蜜。

我经常想生命是什么?怎样做才是珍爱生命呢?在沉思之余,眼前模糊出现了这么一个梦境,我独自走在大街上,这时,有人向我倾销毒品,说它“吸上一口,胜过神仙”,还可免费试吸,由于好奇,我便吸了起来,这一吸可不得了,顿时上瘾,再也停不下来了。后来,朋友们看见我吸毒,以为味道很好,也纷纷吸了起来,这后果可想而知了。不仅弄得倾家荡产,还摧毁了自己的身体,有的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我在妈妈的呼喊声中惊醒了。固然只是一个梦,但却给了我很多启示:毒品的危害是多么大呀!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要珍爱生命,阔别毒品。

同学们,当地震发生时,你会自救吗?当火灾发生时,你会逃生吗?自10月以来,我校天天都利用一个课间进行地震、火灾疏散大演练,并于11月18日举行了比赛。在只有一把楼梯的情况下,全校师生仅用了1分54秒的时间就安全撤离到操场上。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很深:人是渺小的,特别是在自然灾难眼前;生命是短暂的,也是脆弱的;病魔可使生命消逝,自然灾难也威胁着生命,这让我想到了512汶川8.0级大地震,很多子弟兵用双手救出了一条条奄奄一息的生命,他们是13亿中国人的希看!

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没有权利往浪费它、糟践它、残害它。更没有权利结束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坚强地保护和维持你的生命。拥有了生命,还要学会生存,现在很多人生存能力较弱,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一切都依靠父母。所以,大家要进步生存能力,把握更多的生存本领,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要快欢快乐布满信心地过好每一天,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只有对生活布满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朋友们,请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吧!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穷的人生价值。

学会生存作文 篇4

每个人来到人世间,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有学会生存的能力,人类之所以从远古能繁衍生息至今几十万年,就是因为人类祖先一开始就不断地学会生存,取火、猎物、捕鱼、耕种,这就是劳动。人类所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我来举几个例子吧!放学后过马路成了低年级小学生的难题,许多孩子们一边嬉戏打闹一边过马路,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同时看两边的汽车再过马路,这也是安全生存的必要行为。晚上,一些家庭中的父母要很晚才回来,这时,我们就应该尝试着自已烧饭;衣服、裤子上的钮扣掉下了,我们应当自已试着缝上去;春游时我们难免会经过一些沆沆洼洼的小路和水流湍急的小溪,难道踩过去吗?一些聪明的学生就知道怎样用石块垫脚一步一石地搭好一个石块路跨过去,如果河太宽,就丢一些大石块到水里踩过去;这些学生都已经学会了克服重重困难,已适应了社会各方面的磨炼。我们在一些小店里买东西,尤其是到学校旁边的小店,要注意那些“三无”食品,千万不要买或吃,吃下去就会生病;一些小摊小贩在路边总会摆出“摸票中奖”的活动,一些学生被迷住了,上前试了试手气,有一些学生看都没看一眼就走了,我发现大部分去抽“奖”的,总是被骗走手心中的零花钱。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里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到父母的溺爱,不仅十分任性,而且独立克服困难的本领也很差,因此我们要有“自理能力”,会处理身边的困难,这也是生存能力。

劳动可能创造财富,更能为生存创造生存,学会生存的作用很重要,从社会大的作用方面来说,当科考队去探险,登雪山时运动员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的,当大地震中废墟下的一些人身陷绝境时,他们是怎样等待求援,怎样逃出来的……

我们做为一名学生,将来要为国家承担重任,必须具备学会生存的能力,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吃苦耐劳,动手动脑,创造财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从古至今我们从祖先开始学会生存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所以,这一切都说明学会生存是多么重要的课题。

学会生存作文 篇5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一定要争气,我们并不比别人差。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自己的学业上努力;作为儿女们,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面对成功,我们不能抬起骄傲的头颅;面对失败,我们不能放弃明天的希望。泰戈尔说:“当你因错过太阳而失声痛哭,你也将失去星期星”。胜利的果实固然甜蜜,但对挫折的坚守也固然美好。

岁月长河,几多风雨,几多欢乐;十里长亭,多少人放弃,多少人坚守。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秋天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会生存的能力,才能叩响彼岸的大门。

生存,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仅仅只有十一画,却蕴含了无数深刻的哲理,他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的,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该拥有的,然而想要生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自救意识。

香港著名演员张艾嘉的儿子王令尘曾经在上学的路上遭遇绑架,在被绑架期间三名绑匪频繁地对他大声怒斥。面对绑匪的无情冷酷,王令尘沉着冷静,利用学到的自救知识与绑匪周旋着,还多次恳求绑匪说:“叔叔,你们要钱,我妈妈可以给你们,你们把我放了吧!”就这样,王令尘煎熬了十天后成功被警方救出。警方在审问绑匪时,绑匪说:“他们曾经想要杀害王令尘,连祭拜他的香烛冥纸都已经准备齐全。”

大家想一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灾是不可避免的,遇上了就无法逃避。假如王令尘在被绑架的时候惊慌失措,大声求救,没有自救意识,或许就会丧命在绑匪的手中。如今我们身为“独生”一代,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然而,如果遇上陌生人怎么办?如果家中着火了怎么办?如果发生地震怎么办?这些种种的如果我们想过吗?没有,因为我们总以为有父母帮我们扛。但是,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怎么办呢?所以,我们不要再做天上的风筝,盲目地被线牵着走,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遇险自救。在遇到险情的时候保持冷静,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自救,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不要在灾难中迷失了自己。

有一句话叫:北风啊,你尽情的刮吧!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漫漫人生路中,只要我们学会了遇险自救,就能迎接五彩斑斓的春天。

学会生存作文 篇6

“学会生存”要求我们要增强生存的意识,提高生存的能力,以适应世界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主要指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竞争。

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与生活,关心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与生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让我们从小培养生存生活意识、基本的生存生活习惯与能力,为将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会生存,现在中国许多父母只顾溺爱孩子们,却使孩子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导致孩子们把劳动与生存技能抛之不顾。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读高三的学生居然还不会坐公共汽车!这太令人惊讶了;还有些大学生,就连微波炉也不会使用。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只有高学历,而连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不会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生存,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

这是一个真实事例,一年前冬天的一个双休日,某校学生邹某在家休息,中午2时左右,不幸邻居家失火殃及她家,等她发现火情时,火势已非常迅猛,慌乱中她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自救措施,被浓烟呛倒,最后窒息而死。一个18岁的生命在瞬间就消失了,多么令人痛惜呀!我不禁想起:假如学校真正实施了生命教育,并进行了相应的生存技能训练;假如邹某未受到过度保护,也许是另外一种结局。类似的事例其实并不鲜见,有女大学生在下铺的蚊帐着火后,竟吓得坐在上铺不知所措而导致毁容;有女研究生被人贩子拐卖到异地而过着恶梦般的生活;有学生被歹徒追杀却不知向路人呼喊求救而导致伤害,这一幕幕悲剧都在提醒我们,要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存。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生存,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在自己不受伤的情况下救别人,遇到事情要冷静,不慌张。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生活中来。

学会生存作文 篇7

生存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生活中存在而活着。这个道理从每个人生下来后,无论是懂与不懂,都在自发的摸索着学习着。

婴儿出生后,会在饿了、渴了,甚至是大小便时,大声的哭泣,用特殊的语言来向大人们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从主观上来说,这就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上学后,我们会在学校,如海绵一样,使劲的吸取各类知识,当然这种摄取有的是强迫,还有的是自愿,可不管是哪种情况,它都几寄托着家长与老师们的殷切希望,他们都是在为我们今后如何更好的生存而打基础。

长大后,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升学,择校等问题。经常会听到家长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你们要好好学习,考不上学,就没有出路,更会失去选择生活的权利,只能被动的被生活选择,甚至被淘汰。”

这些话,我们似懂非懂,虽然我们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一直都忽略了家长与老师的关爱与呵护。其实离开了他们,我们将一无所有,寸步难行。

或许在今后就业的时候,我们才能明白生活的困难与艰辛。爸爸经常叹息:“挣钱不容易呀!”可每个成年人都必须去挣钱,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这也许就是生存的含义。

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如果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去探索,去学习。

如何学会生存,是我们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电影中,看到特种部队在环境恶劣的原始森林中挣扎求生,他们与野兽斗,与环境斗,甚至与天斗,他们的本领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在压迫与学习中得到的。在天灾人祸中得以存活下来的人,有的是幸运,可更多的是在这种环境中努力自救,挣扎求存的人,他们会获得更多的机会生存下去。

学会生存,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更是人们的一种需求。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可在这个社会中,往往会出现太多不可预知的危险。面对危险,会生存的人,在意外、危险来临时,能更好的五应对,努力自救,争取更多的机会生存下来。而不会生存的人,往往就是死路一条了。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学会生存作文 篇8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历险小说。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遇难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凭借着他无比的勇气,毅力和智慧,百折不挠,辛勤劳作,不仅战胜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生存下来,而且改变了生活环境,开垦出庄稼和牧场,盖起住所。后来,鲁滨逊救下俘虏“星期五”,让他成为自己的仆人,最后,鲁滨逊在孤岛附近发现了一艘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离开了孤岛。

看完这本书,我被鲁滨逊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当鲁滨逊流落荒岛时,他并没畏怯生存之困难与危险。荒岛上,他孤独无助,面临着严酷的生存问题。这不是一般的困难。不仅如此,“难”中还处处透着险,有天灾,有人祸。鲁滨逊面对生存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捕山羊做肉食、种水稻做面包……

更为惊险的是,鲁滨逊在岛上生活,必须要面对被野人屠宰的危险。在发现野人的脚印后,他表现的恐惧万分,十分不安,这并不说明他贪生怕死,而是突出了他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突出了孤助无援的困窘。在恐怖中,鲁滨逊依然能听从理性的指挥,采取种种防范措施,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直至后来面对人数众多的野人奋勇出击,充分表现了他的勇敢与理智。

我掩卷沉思:鲁滨逊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都不害怕。而我们,一遇到一丁点儿小困难便退缩,不勇敢面对。而且,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被视为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要说一个人冒险了,就是独自在家中生活一礼拜恐怕也不行。想一想,如果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连自己的事也不会做,能生存吗?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不会做一个什么也不会做的乖乖女,我也要像鲁滨逊一样,学会生存,学会独立,学会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学会理智地解决困难。

那么,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个坚强的我,自强的我,勇敢的我。

学会生存作文 篇9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安慰自己的事情。”《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这一句话,总是在我消极的时候鼓励着我。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著作,讲了爱探险的鲁滨孙在海上航行时遇上了大风暴,他的伙伴们都在大风暴中丧命了,他却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岛上,并以乐观向上的精神解决了住、吃的问题,并逐渐改善了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了下来。

鲁滨孙乐观镇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乐观、镇静,那样危险这个恶魔就会向我们屈服。

也许你会认为,鲁滨孙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生活中不可能有像他一样的人。那你就错了,生活中就有和他一样遇到危险,镇静、乐观的人,而且还是位小女孩——小江珊。

小江珊的家乡在湖北嘉鱼县簲州湾。8月的一天晚上,她所住的村子旁的大堤突然溃口,江珊由奶奶带着逃命,一转眼功夫,洪水便淹到奶奶的胸部。奶奶把她托到一棵小树边,说:“快爬树,千万别睡觉,等人来。”话没说完,一个浪头便把奶奶卷走了。小树上还有另外4个伙伴,树小人多,小树被冲得左右摇晃,吱吱作响。又一个凶猛的浪头打来,小树被折断,5人落入水中。洪水卷走了其他4人,江珊也呛了几口水,几经挣扎,她终于能一边划水一边张开嘴换气了。她更加镇定了。她想先用“狗爬式”游向岸边,但水流太急,她改用较省力的仰泳,随波漂流。过了许久,她的头撞在一棵树上,她连忙爬上树。第二天凌晨来营救的武警发现了江珊,她是洪水中,唯一一个没有大人陪同而存活的孩子。

遇到灾难时,伤心、流泪、害怕都无事于补,镇静的面对才是最重要。

在生活中我也要有鲁滨孙的精神,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发生了什么事,都要顽强乐观的生存下去。

学会生存作文 篇10

每个人都要学会生存,生存是一个人的必修课。如果你成天就在家里享受幸福的生活,那你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并且会被社会淘汰了。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和滋养。只有水和空气保持着唇上二氧化碳的呼出,这并不是真正的生存,而是一种“饲养”,一种依赖,一旦失去,这一切都会化为虚有。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生存!

我清清楚楚的记得有一个真实的故事。20xx年6月3日,在长春市西五马路和新民胡同交会处一间平房发生了火灾,一个女孩儿因窒息身亡。当时,女孩儿的奶奶因为要出去买菜,而将十一岁的孙女反锁在家中。在奶奶出去大约三十分钟后,家里出事了。家里唯一带有电源的电视机在电光火石间窜出了火苗。起初,女孩儿还没有察觉到灾难的发生,直至屋子里产生微细烟雾时,她才发觉。她大声向外界求助:“救命啊,着火啦,着火啦!”周边的邻居听见求救声后,立刻拨打了119,同时也联系了女孩儿的奶奶。女孩儿的眉头紧皱着,眼泪无止境的从眼角流出来,手抱着头,无力的蜷缩在墙角处,求救声也渐渐转变成撕心裂肺的呜咽声。

二十分钟后灭火行动结束了。女孩儿被消防员抬出来了,却被烈火烧得辨不清是男是女。女孩儿的奶奶见到这一幕,当场就晕了过去。周围的邻居们都说“小姑娘不容易啊,如果当时她能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许就能逃过一劫啊。”“他家住在三楼,要是没按护栏,或许孩子就能跳楼逃生了。”“唔滴唔滴……”消防车在一片惋惜悲痛声中驶向远方……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正如人生道路,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它有时是艰险、陡峭的,也许还有荆棘,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不能坐以待毙,要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勇敢面对这些成长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将他们彻底打败。我们只有去克服困难,学会生存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不至于被一点点苦难打倒。

学会生存作文 篇11

这些天,我看了《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那顽强生存、不畏艰险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个神奇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鲁滨孙克鲁索的英国人,他乘船在海上冒险时,遇到了风暴,船翻了,伙伴全淹死了,只有他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荒岛上。鲁滨孙在这逆境没有绝望,他从那翻倒的船上取下了许许多多的生活用品。他用这些工具在岛上建房屋、挖山洞、做栅栏、筑木墙;并在岛上种庄稼、养山羊、打猎、捕鱼;自制没有的工具,顽强地在岛上生存下来,而且还教化了一个野人,最终历经艰险回到了英国。鲁滨孙这种离奇的经历,是用他的勇气、智慧、毅力创造出来的,这是他能够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令我深深地敬佩他。这也是这部小说能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不仅只有鲁滨孙有这样的精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

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中,千千万万的生命被死神埋在了废墟中,可是他们中的某些人,却能生存下来,这是为什么?这全在于他们在废墟中顽强的生存能力。受伤了,忍着;饿极了,草、报纸、蚯蚓全是他们的食物;渴极了,喝自己的尿。就是凭着这惊人的生存能力,他们活下来了。

可是,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不懂得生存技巧而死于非命的?在火灾时,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不但没有跑过死神,还把生存的门得严严实实,最终一起呛死。而在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死于同伴之脚?在发生泥石流时,大家又你推我搡,最后照样一个也逃不脱,全被死神掩埋。倘若人们懂得生存技巧,那能从死神手中抢救出多少鲜活的生命!

生存是一项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必备的。只有学会生存,才能在灾难的茫茫大海中找到一所生命的灯塔;只有在逆境中勇敢面对困难,机智面对挫折,才能找到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只有紧紧握住“学会生存”这根拐杖,才能在危机四伏的生命之路上找到一块安全可靠的垫脚石,才能在生命之路上平稳地前进。

学会生存作文 篇12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例如:交通安全、地震、洪水、火灾、煤气中毒、触电、食物中毒、溺水等等。

首先拿交通安全来说吧!我们班就有一个三好学生因为出了车祸而丢失了宝贵的生命。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感到很悲伤、很难过,老师们就更不用说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星期六下午四五点左右,那位同学坐在他妈妈的摩托车上去走人家,回来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们的摩托车被一辆拉沙的大货车撞了,那位同学当场就没有了呼吸,他的妈妈也被撞成重伤——一个悲剧就这样诞生了!

接着要说的.就是溺水。这是我亲眼见到的。大年初二的时候,妈妈让我和弟弟俩到姥姥那里走人家,因为我们家和姥姥家相距并不远,差不多相距500米。走了不到一百米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和弟弟跑到姥姥家,眼看就要到姥姥家了,突然,只听“扑通”一声,弟弟掉进了姥姥家旁边的池塘里。我那时还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喊了一声:“姥姥,我弟弟掉进池塘里去了!”姥姥就像长着顺风耳一样,听到了我的呼喊,立马从屋子里冲出来,没听我多说,她就跳进池塘里去了。不一会儿,弟弟就被救上来了,他冻得瑟瑟发抖,姥姥的衣服也全都打湿了。

最后一件是触电。这可是我亲身经历过的。那天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里。妈妈在睡觉,我在旁边一边看电视一边啃苹果。苹果刚刚啃完,电视就没有图片了,我慌得连手也没擦,跑去一看,原来是插头松了。我就准备把插头按上。结果,刚碰到插头,我就感觉头皮一麻,倒下去了。醒来时,我发现我躺在床上,问了妈妈才知道是她用扫帚把我的手和插头分开的。不然,我就没命了。

这几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很脆弱,稍不留神死神就会把你带走,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学会生存作文 篇13

书是人类的阶梯。前几天,我看到一篇名为《学会生存》的文章。

这个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在费城的纳尔逊中学的门口看见了两尊塑像——一只苍鹰和一匹骏马。作者曾自以为这鹰代表鹏程万里,而马代表马到成功。直到有一天作者在网上无意中读到两尊塑像的缘起,才知道自己完全错了。那鹰,是一只只顾飞遍世界而忘记学习最基本的觅食技巧而导致最终死亡的鹰;而那马,则是一匹不肯劳动最后被剥皮的马。读完解释,作者给愣住了,然后马上给全市成绩最优秀的儿子打电话,问他是否明白鹰马之中的奥秘,结果,作者失望地挂了电话。因为他的儿子虽然成绩优秀,但也只是一个只懂得学习而不懂生存的人。作者于是联想到要把人从贫穷中拯救出来的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是劳动和生存技能!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联想到现在中国许多父母只顾溺爱孩子们,却使孩子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导致孩子们把劳动和生存技能抛之不顾。我感到震惊!我曾在报刊上看到有大学生洗衣服,搭公车都不会,甚至有北大毕业生最终流浪街头,我感到有股恐惧感向我袭来。

我,也只会在乎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却没想过将来,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后果,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啊!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学习一个小女孩,快上初中了,在一天回家的时候遭人绑架,当穿越繁华地段时,她可以呼救,可是她却一句话都没说。我听到这件事时,感觉好虚拟,好像是为教育孩子编出来的——天下哪有这么笨的孩子?但是,我认为无论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首先我们自己不应该这样做,有一份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生存,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意识到生存的重要性,不会生存,便一事无成。世间一切生物,在长大之后,总有一天要飞,飞到无际的天空中去,父母不是我们生命中的顶天柱,学校不是我们人生的桥梁。我们总有一天要踏向社会,独立生活,没有人值得我们依赖,更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学校里。

天空是广阔的,它等待它新的朋友在它身上建一片广阔的天地,人们为了自己的希望而活着,我们有无穷的希望,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作文 篇14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最辛苦也是最美丽的生存之路。

而生存也是一个学会适应环境的过程。

?此中,短暂的过程中我们也许无法去完善太多的不足。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学会有所追求,也许人的生命需要空气和水的孕育滋养。0但绝非我想是只有水和空气保持的一呼一吸。这并非真正的生存,因为这只是“植物式”的生存方式。高尔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那他的一生是空虚而又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而无目标的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我们无法去控制环境的优越性。但我们可以改变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的首要条件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坚强,试着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的变异,全身心地融入周遭。我十分佩服笛福笔下的鲁宾逊。起先,我真的无法理解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的那种情形。还要时时刻刻堤防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和挑战。现在想起来,他不正是这种品质的优质体现吗?也许,这些无法给我们带来太多的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我相信它们能丰富我们无比空洞的人生。这也是我一直坚信并确信着的。

生活——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门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沉沦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相信自己,勇于超越。

水里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可能变成鸟类。只有勇于超越自身极限,突破环境的约束,我们才能明白生存的真谛。但生命也绝非这样子就是完整的。

太阳的生存为世界带来了光的温度,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又神圣的灵魂。火箭的生存为人类的飞天梦想插上了一对蓝天翅膀。花儿的生存为化作春泥给果实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之道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把千丝万缕的爱献给他人。我们都应该明白: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献。生存的是否长远,得到的是多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过;真切动人地生存过。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

春,草之绿茵;我追求着生存。

夏,水之冰爽;我超越着生存。

秋,枫之火红;我奉献着生存。

上一篇:人事科岗位实践报告下一篇:有关良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