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2024-09-02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共9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篇1

新课改下,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新教材习题量明显减少,课时也相对减少,再加上教材对数学问题的呈现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等,给广大数学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材钻研不透、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确也就成了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如果偏离了主导目标,而一味追求次要目标,即使教学方法再新颖,教学形式再活泼,目标的达成只能是谬之千里。

人教版“数学广角”是教材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来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四年级的“合理安排时间”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优化思想的应用。有位教师在这节课的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这样的判断对错练习: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3.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脑筋急转弯》,放学后在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判断结束之后,又让学生用“一边……一边……”进行说话练习,最后伴着音乐欣赏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散文《匆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一个学生说:“时间很快就溜走了,我今后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另一个学生说:“我以后要注意改掉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习惯。”学生的回答多集中于节约时间和纠正不良习惯的内容上。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渗透优选法数学思想的主导目标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细心发掘教材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教材内容,前提则是教师对教材深入钻研与挖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材在安排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时,只要求学生通过现实生活去感受并体验三角形具有这种“稳定”的特性。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用力拉一拉制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从而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一教师在教学时课堂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制作三角形用的是较硬的木条,有的用的是较软的塑料吸管;固定角时,有的用线绳绑住,有的用皮筋扎住,有的用钉子钉,等等。由于制作材料和三个角的固定方式千差万别,学生在“拉动”时出现了边被拉弯(教材情景提示:拉不动),角被拉开,所得到的“稳定性”大打折扣。最后教师只能结合自己的教具把“不易变形”当作“稳定性”强加给了学生。有一学生马上提出:“如果我们用钢管焊一个四边形,用力拉这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也不易变形。”反思这一过程,学生的质疑合情合理,问题出在哪里呢?仔细研究教材,我们会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指的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便固定不变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多地表现为“确定性”,不易变形只是稳定性的其中一种表现和应用。有了对“为什么不易变形”的挖掘,在改进教学时完全可以从稳定性的本质入手,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看一看能不能围成不同的三角形。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只能围成唯一一个三角形,最后让学生再去拉一拉从而体验稳定性。这样就会使学生对稳定性有了“所以然”的认识,教学效果肯定不差。

三、恰当选择教材内容,促成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北师大版教材形式生动,富有童趣,但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逻辑性不强,教材内容跳跃性较大,随着年级增高,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跟不上,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教材进行“扬长避短”的选择整合。

比如以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分数的混合运算”时,原本以为很轻松的教学却陷入“沼泽”,原因是学生的通分能力很差,学生竟然都在用排列倍数的方法找公分母,速度很慢,有些学生甚至就用几个分母的乘积做公分母。这是因为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删除了 “整除”“互质数”“分解质因数”“短除法”等内容,采用“列举法”来找公分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列举两个数的倍数、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注重在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两者相比,人教版注重简捷经典的短除法方法运用,北师大版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知识形成的过程。

面对以上两种教材内容的不同安排,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要以人教版教材为主线,适时穿插北师大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仍然是先教学列举法,再简单介绍短除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短除法的简单快捷。当然,教学中要把握好度,不要因 “短除法”问题而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忽略了列举的“过程”,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益。

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因生活而存在,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依附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生活因数学而美丽。数学离开生活,将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和空洞的理论,只有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生活,数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呈现出它特有的魅力。正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枫叶、蝴蝶、徽标等图案中蕴含着美妙的对称关系,数学的王国里才出现了轴对称现象,并应用这一数学现象把飞机设计成轴对称的形状,使之保持平衡,得以在天空中遨游。

二、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完全脱离数学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学生听我这么说,都非常诧异,表示不相信。于是我就和大家打赌说:看谁能说出做什么事能离开数学,用不到数学中的数字及方位等知识。学生抢着回答:“我打球”,我反驳说:“要计数”;“我跑步”“有距离”;“我睡觉”,“有时间”;“我上学”“有方位”;“升国旗”“有平移”……让学生切身地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三、以数学教学为载体,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1.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体现数学,要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关键还要看教师是否善于利用课堂教材内容,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捕捉生活现象,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分一分”即“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和大家一起做分苹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想分给我班的赵舒心、杜一鸣两个小朋友,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由此引出平均分。我让一个学生上来实际分一下;然后我又拿出2个苹果,再让一个学生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时我又拿出一个苹果,想平均分给另外的两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呢?谁能实际分一下,再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意识到过去学的数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分数“1 / 2”。这样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探讨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产生极大的兴趣,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是一体,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欲望和兴趣。

2.以活动架起沟通生活和数学的桥梁

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学数学,“强调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使数学课堂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架起沟通生活和数学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即利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之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促其发展。

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悟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本领。如在学习“米、厘米的认识”时,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后,我让学生上来量黑板的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厘米”太小,需要找更大的单位“米”,在认识了单位“米”之后,我又让学生来量教室的长、宽等,还让学生回家量自己的床、书桌或房间等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衡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不仅仅取决于他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关键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种应用往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认识周围事物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首先,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如,推拉门为什么用平行四边形而不用三角形,而自行车的支架一定要用三角形?我们阶梯教室的座位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在墙壁上钉一根木条为什么不能用一根钉子?……只要学生用心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无处不在。

其次,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让学生量我们教室的[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代写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面积;学习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购物;在学习了时、分、秒后,我让学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在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后,我让学生去找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只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操作,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增长见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索、操作等方法加以合理解决,将数学和生活一体化。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篇2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兴趣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比较好动的初中生来说, 其重要性更是不能否认的。因为初中生年龄较小, 注意力很难集中, 所以调动起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对于将来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如今的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知识比以往要丰富得多, 这就必然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学习上, 所以如何能够调动起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 才是重中之重。

1. 抓住契机, 合理调动。

其实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提出疑问, 并最终解决疑问的过程。因此, 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戊戌变法》一课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参与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 接着可以让学生回答戊戌变法的最终结果如何。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戊戌变法失败后, 可以追加这次改革为什么会这么快地遭到失败, 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基本上被调动起来了, 这时候我们要抓住契机, 让学生们讨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 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之下大家总结出了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懦弱, 力量薄弱, 以及反对派的围追阻扰等等。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点燃了他们学习的激情, 最终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 引入历史故事, 引发兴趣。

从人们一贯的思想认知来看, 历史不过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了某一事件。大多时候由于考试的需要, 我们都要求自己的学生按照特定的条条框框机械地记忆这些历史事件, 这样的结果就是磨灭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其实,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索然无味的, 只是被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具体情节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有悲欢离合, 喜怒哀乐。因此, 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一些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中的小故事作为课堂的小插曲, 唤起学生对于历史的求知欲, 还能适当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时, 有除奸臣、平内乱、中原称霸的楚庄王, 其“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的典故天下皆知;而晏子使楚、二桃斩三将、田氏代齐等等典故造就了晏子一世名相千古流芳;乐毅不光是军事奇才, 也是政治奇才:辅助弱燕、以三国联军一举攻下齐国七十多城池, 令齐国将领闻听乐毅之名望风逃窜、献城开降。这样的历史故事刻, 从而对历史感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从封闭的教学环境之中解放出来, 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而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因为开放性的思维不仅能够起到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作用, 而且还能使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每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1. 再现历史场景, 置身其中。

历史课的课堂学习只能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事件有一个简单的表面的认识, 只能在大脑中停留比较短的时间, 作为历史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记忆机会。比如说可以举办一些历史事件的编演, 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历史角色, 可以添加自己对于某一特定事件的理解, 把曾经发生在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再次呈现出来。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之中, 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审美的能力得到了发掘,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再现,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2. 实物再现, 感受历史。

博物馆是国家和历史的缩影,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历史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博物馆, 让学生们在那里感受历史的步伐。博物馆的展品是历史感性资料的积累, 不论是图片还是与进步, 一些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 大大增强了其作为历史资料的感染力。如中国近代军事博物馆运用仿真模拟及光、电、声的结合, 实现了让参观者亲眼目睹海战的场景。因此参观博物馆对于学生思维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各式各样的展品进行观察, 借助于展品之间的差异对时代的进步进行思考。因为每一件展品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再现。学生置身于古代的展品中, 通过视觉与思维的碰撞, 一方面增加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另一方面还能引发学生联系现实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 促进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的提高。

历史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是他们认识历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的。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中不断寻求历史教学的新方法。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初中历史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面临学生历史学习所出现的问题, 很多老师也在不断提出解决方案。激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让学生体验学习历史的兴趣, 然后让他们自发学习, 这样才是教育的目的, 也是每一位老师所追求的。如何做到让学生去主动学习, 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 是本文所重点讲述的内容。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解决方案,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同风.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习之友, 2011, (9) .

[2]张录珍.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两个问题[J].教学研究, 2011, (7)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15-0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学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更可悲的是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抹杀了无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

新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知识型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但更需要的是智慧型人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我们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在给学生一个“点金指”,让他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和获取这一财富的能力。

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在许多场合,非但教学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演、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这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前更为明显——示范的是教师,而学生被要求和教师“配合”好。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学生似乎更象一个个毫不相干的观众,静静地看着教师上演的枯燥乏味令人恹恹欲睡的独角戏。

在新课改即将推开之际,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呢?

面对新课改,我们首先要摈弃这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所有活动都应为了学生,围绕学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我们教师要首先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明确学生是认识者和发展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迅速完成由主角向“配角”的转变,急流勇退,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授渔少一些授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舞台上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成为认识加深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教材由学习目的向发展平台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是一种“教教材”的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目标的达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都是围绕学生掌握教材这一目的的,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考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是死的,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因此,这种教学更注重的是结果,是让学生“学会”,掌握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改变过去的这种模式,努力形成用教材教的模式。教师把教材完全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目的。通过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为学生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学习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实现方法和技能的正迁移,活学或用,触类旁通。这就使学生由学会转移到会学上来,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崭新的平台,学生可以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背,教师查。教学活动成为单一的“刺激——反应”的机械的生理过程。它在课堂上反映为被动接受(填鸭式、满堂灌),在课后则表现为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这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几无区别。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刺激——反应”型教学模式向“双向互动”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工作,多一些学习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指导,少一些硬性的说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勤思考,敢发问,培养创作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体,探索一些诸如情景教学等新做法,引入表演、竞争等手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在乐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要求。这样,师生在认知、情感方面进行的双向互动式 的课堂教学,不是比那种“刺激——反应”型的效果更好吗?

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篇4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与否可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整体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51-01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领域的推进,语文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也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 “自主、合作、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需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遵循着许多已经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导致其在某些地方沦为形式主义,也有部分学校虽然响应素质教育号召,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实施起来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语文是初中的基础学科,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因此,语文学习不应仅仅将目光放在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把握,诗句名篇的背诵上,而应该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针对课文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对于课文的独特感受。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就是把课本上规定的知识按照要求灌输给学生,教学方式依然落后,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针对课程内容,或根据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解,或大而化之未得语文课文的精髓,直接将自己理解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不重视学生感受,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和素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一)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合作性学习方式是遵照新课程改革形成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课文讲解与基本知识内容的灌输上,这种教学模式在长期教学中均占据了主导地位,有效提高了语文知识的传播,取得了有益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师授课任务重,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而学生也只是机械的听从老师的讲解,无法掌握老师讲授的全部知识,在此背景下,“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划分为小组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节时,提出问题:你们通过研读课文,觉得济南的冬天美吗?作者是怀着怎么样的感情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呢?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最终得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感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计教案,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如在讲授语文课文中《童趣》一文时,我增加了“我的童年”的讲述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对于儿时生活的回忆,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时老师顺势问到:“那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活动都很丰富多彩,那么你们想知道作者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吗?”由于之前的互动,课堂气氛已经很融洽了,再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就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课文教学基本内容完成后,可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体会下作者的物外之趣,并能感受到文中的情趣和美感。

(三)创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也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种较高的位置,而不是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相处,老师的威严令学生有些望而生畏,不敢与老师过多的亲近交谈,课堂学习自然也处于拘谨严肃的氛围里。而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则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热情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畅所欲言发挥自己对于课文的见解和感想,师生之间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新课程知识的学习,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若要达到民主平等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过去督促学生学习、监控学生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思维活跃,对新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应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特长,让学生拥有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于质疑经典,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的民主氛围越浓,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就愈发高涨,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课下环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营造民主平等学习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有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昱.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谈教学主线的正确确立[J].语文教学通讯.2009(05)

[2] 朱笑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D].苏州大学 2008

[3] 吴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李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 陈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新课改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心得 篇5

晋宁县双河民族中学侯兴辉

我校位于晋宁县的山区学校,靠近县城的农村学校生源差,竞争激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但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新路子。前一学年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当时又带着一个毕业班,走的步子很小,不敢放手。但现在通过前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我反思很多认为新课改要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义无反顾的走下去。现 把 本 人 的 一些 粗 浅 认 识 与 大 家共享,恳请各位批评指正,也可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补充和修改。

一、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模式:

进行新课改固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我校的教学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学习觉得每堂课采取下面的模式效率要提高些。

1、课前预习。该部分主要针对第二天要进行的新课,让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的重难点,知道老师要求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分析具体的内容,布置多种方式的预习作业。如,第十四章让电灯发光部分就要求每个小组周末回来时制作出一个简易的电路,并在预习本上写明其制作材料和过程。这样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学前埋下伏笔。

2、课前三分钟。我校基本上养成了提前三分钟进入课堂的好习惯,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提前进入课堂状态。由本班的学生自主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例如,有朗读重要知识点,有学生讲故事,有学生讲个小知识点或针对前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自编道题目进行训练等。

3、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反馈。由于预习作业参差不齐,所

以有必要教师对其点评,同时鞭策不认真的学生。

4、导入。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教室的布置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

5、教学内容。该部分是整节课的核心,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式教学,例如,探究电路的家庭用电部分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接个家里的灯泡,你会怎么办呢?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比教师说明书式的直接给出要好得多,印象深刻得多。又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

6、小结。作为这节课的画龙点睛部分必不可少,起到总结和加深印象的作用,我经常采用全班一起来大声的说出重点的做法。

7、预习作业的布置,该部分起初的时候我也很不习惯,但为了和下一节课做好衔接,并让学生提前知晓和本节课的联系。所以尽量在末尾时安排。

二、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新方法:

既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就迫在眉睫。个人觉得以下方法可以采取。

1、将全班按六人一组分为六组,其分组方法可以按成绩也可以按对学生的了解灵活制定,主要是方便学生组内讨论,分工合作。

2、将全班按成绩分为三层,A层,B层,C层。主要任务是分层布置任务,特别是遇到难度大的章节,要弥补优等生“不够吃”和差生“吃不了”的情况,所以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意义在此。

3、简单章节交给“小老师”来完成,例如,水资源,感受信息等简单章节,可以提前辅导“小老师”,让其

论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 篇6

论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

文/汪国良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展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做好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成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政治;创新教学

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并且采用强迫记忆的方式,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感受到乏味和枯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政治学习的效率,本文就从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一、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育模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积极性的基础。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缺乏动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在政治教学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将政治知识和时事、历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和关注政治变化,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生沟通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发挥学生的潜能,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困惑,充分发挥政治教学的思想引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围绕一个社会热点来进行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丰富学生的政治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治教学的作用。

三、结合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由于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够脱离时代,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政治教学。另外,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他们喜欢去了解时代的最新资讯。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把问题和教材的内容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政治课教学的说服力,还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7

一、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教育家叶圣陶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阅读,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也就是要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此, 在阅读中渗透写作, 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获取作文语言;以写作促进阅读, 可以使学生阅读面得以拓展。读写有机结合, 同步进行, 学生不但可以深刻领会课文所用的写作手法, 又能真正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从而避免学生只会在课堂上笼统地接受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而不会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这样, 可谓一举两得。

如朱自清的《春》, 描写细腻, 富于情致, 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尤其是语言非常精美, 准确生动, 朴实鲜活, 意味隽永,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朱德熙曾在《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 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 绝不是堆砌词藻。”是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的很好范文。但在具体做法上不能贪大求全, 也不能操之过急。讲读时选准一个训练点, 可重点研读一个精彩片断, 写作一个语言片断, 追求“一课一得”的效果。这样做, 既不喧宾夺主, 又不加重学生负担, 为整篇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九年级) 《语文》中, 有很多课文,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而且不乏一些文质优美、蕴藉深厚、清新隽永、感情真挚的美文。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这些文章,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肯定会产生许多共鸣, 并拓展视野, 丰富语感, 积累写作的方法, 从而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二者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句式说话教学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学生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和钻研,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课堂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才会勇于参与、乐于参与、积极参与。教师用句式说话教学就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孔乙己》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孔乙己所处的“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 我设置了如下的句式:读文章_____自然段的_____句, 我体会到______。例1:读4自然段有的叫道, “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我体会到当时民众的麻木不仁, 自私冷漠。例2:读11自然段“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 你又偷了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 怎么会打断了腿?”, 我体会到众人的麻木, 掌柜的没有人性和自私卑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 去领会、感悟当时社会环境的麻木、冷漠, 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品所揭露的社会的病态, 所描写的孔乙己悲剧的深广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 必将崩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 我没有采取教师分析, 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为此我采用了如下句式:读_______句,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的孔乙己 (要求学生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等作出评价) 例1: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我发现了贫困潦倒而又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 虚荣心十足的孔乙己。例2:读“他对人说话,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的。”, 我发现了以读书人自居, 卖弄“学问”的孔乙己。通过这样的句式说话训练, 学生对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性格就有了深入的理解。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 也有多种认识。为了鼓励学生多向思考,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培养学生广泛思考、思之有据的习惯。我又让学生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话: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例1: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批判。例2: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例3: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小说对冷漠、麻木的国民性的批判。

运用句式说话教学, 既能对文章进行探究性学习, 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 还使学生对作品有了独特的感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关注问题

一、课堂上是否关注和爱护学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中提出,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语文课堂上我们是否全方位地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其实很多老师仍然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教育理念仅仅停留于口号,谁都会说,其实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与爱护,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激励,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光彩照人的

“人”。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此作过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就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教师加倍呵护。”对学生的关注和爱护并不需要轰轰烈烈,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平凡的细节的尊重上。教师对学生不尊重,学生就学习粗俗浅陋;教师对学生不平等,学生就学习无礼野蛮。教师的无意失误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课堂是否是和谐的、民主的、互动的、共进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新课改环境下,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是要学生仅会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另外,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领略学习的兴趣与魅力。古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的。因而,我们的课堂应多设计让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设计好激发点,把握好激发的火候,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决定何时插入对话,何时介入讨论,何时作出补充分析。其次,学生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角度等的不同,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说出来,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语感能力的增强和学习品质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首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要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其次,要組织好协作学习,教师要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最后,要促进问题解决,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课堂是否注重实效

当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仅在“辅助”两字,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本身,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感悟、领会。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滥用多媒体,就会在无形中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的多媒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教法陈旧、知识老化、观念僵化的现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为此,历史教师应切实转变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打造历史魅力课堂,高效课堂,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此,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商榷。

一、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根本追求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人智慧的生成,促进人的完美情感的生成,促进人的健全人格的生成;教育的本意应当是:赋予人以价值,并且不断提高这种价值,使得受过教育的人的生命更具有意义,更能为其他人和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

“关注生命发展”这一教育的本质追求使新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回归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教育”应当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人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

从历史教育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符合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史实的载体,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历史教育显然可以且应该为构建未来新型人才所需的人文精神的趋向而努力,应充分发挥其陶冶人格情操、深化精神 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养育功能;应积极开发其激活人的心灵,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疏源导流,促进智力发展的益智功能。

历史教育怎样实施以人为本?历史教育必须增加一定量的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科学史等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方位的、各个角度的对人类的文明与野蛮进行鲜明的对比,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明白人类奋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及自己的同类生活得更好。历史教育要使学生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关注当今人类共同的命运,分析本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中国融入世界的时代大潮中更好地胜任时代的使命,迎接中国同国际接轨的挑战,并用世界的眼光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和人类共同的问题。

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三个农民谈《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余产品的无奈用活动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 性,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叙。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其次要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面对创新之路的艰难险阻,只有那些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的人,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历史学科的优势,这方面的历史事实可谓数不胜数。

四、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

1.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历史教学,应该是通过教授历史,发挥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教化功能,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终身发展的目的。这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行为。

2.教有生命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多数是在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机械的强化训练。这样的课堂与学生的生 活世界是完全割裂开来的。

历史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学科。体现在课堂教学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特点,应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着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因此,历史教学应以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为中心,传授包含着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的历史知识。其次,在历史课堂里应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有生命激情与灵性飞扬。“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学生最崇尚最向往的是主体参与、充盈着生活气息、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历史教学。再次,“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历史课堂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促成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历史课堂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到陶冶与美化。历史课堂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成长。只有树立“生命课堂”观,才能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上一篇:朱自清荷塘月色 全文及赏析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