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2024-08-14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8篇)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1

伸出双手,张开手掌,拍打几下。这是对自己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小动作。但是当你真心实意的做这个动作送给别人时,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对于别人来讲这是一种鼓舞,一份礼物。

生活总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失败。当别人灰心丧气时,给他一阵掌声吧;当别人对生活失去信心时,给他一阵掌声吧;当别人觉得生命丧失意义时,给他一阵掌声吧。掌声是对人的一种肯定,一种相信。掌声给予人力量,让人觉得其实生存在这个世上是极有意义的。

生活需要掌声,就像人生需要肯定一样。被否定的人生就会迷失了自己,特别是否定自己的人生。在给予别人肯定的同时首先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让掌声在自己的世界响起。“啪啪……”的声响并不是为了让人觉得悦耳动听,那是心灵上的撞击,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梦想成功的萌芽。它不是单纯的旋律,它有着人性的歌词。它不是完美的音乐,却是鼓励进行曲。当它响起时,也就是集齐万千目光于一身的时候。这是让人自豪的“电子乐”。人生舞台的聚光灯,在掌声响起的那一刻起,灯光就照耀在自己的身上,那是种光芒,耀眼的光芒。掌声也有它存在的意思,它是为了一股肯定的力量在手中由然而生。或许人生总有些许的遗憾,正是人生宽容了遗憾,而赐予了掌声。在你的人生充满掌声的时候,那么你已经站在了成功的最高峰的顶端。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2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重要性

自主学习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爱好为发展点, 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一种理念。教育学家研究表明, 当学生真正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 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机械的接受, 不动脑子, 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学生的任务。

作文教学一般常见的有几种形式: ( 1) 导向法。以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为辅, 教师将写作思路一步一步启发给学生, 以明确写作目标———激发写作兴趣———自由讨论———即兴写作。 ( 2) 探索法。这是一种将问题列举出来, 要求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 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方法的途径。 ( 3) 自主学习法。在没有任何限制和要求的状态下, 学生自由创作, 完全不受思维限制的写作, 素材可以来自生活, 也可以是网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自控能力很强, 学习目标清晰的学生。

综上可以看出, 自主学习是需要阶段性的, 需要学生掌握了学生方法、阅读技巧、自控能力等一系列要点后才可以完全实施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 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 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的, 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的”, 那么, 他的学习就是自身意愿的体现, 是充分自主的。

二、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及其意义

作文课上, 教师会将写作要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接下来就要开始实际操作了———这时学生就犯难了: 怎么写啊? 写什么啊?写作卡了壳, 学生叫苦, 老师也是一筹莫展: 引导了半节课了, 还是写不出来! 这显然是与自主学习理念相违背的, 学生没兴趣, 老师没办法, 更别提教学效果了。笔者认为, 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动机, 不妨在作文课上先阅读相关的书籍, 包括作文范例、优秀作文展评等, 启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关于学生对作文的看法的问卷调查中, 学生对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有46% 的学生表示写作内容贫乏, 无话可写, 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占66% 。由此可见, 作文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阅读范围和阅读能力提高后的一种轻松表现。在调查中显示, 有60% 的教师是为了应试考试而让学生作文, 因此, 教师对作文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在对待激发学生兴趣这一观点时也有不同意见。但笔者认为, 作文不仅仅是学生考试的工具, 而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发现佳句、名人名言, 可以是一段优美的意境描写, 可以是社会热点, 用摘抄、剪贴等方式记录下来, 久而久之, 就会聚集一笔丰厚的知识财富。写日记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对事物的评价用一种私密的方式记录下来,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也是对写作水平提高的又一途径。

2. 建立系统的作文教学, 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目标

作文体现的是学生的思维形式、对待事物的观点、生活感悟等, 这一过程在年龄中的体现非常突出, 小学生和大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样, 所以才有了不同深度的感悟, 写出来的作文当然不在一个水平。但成熟的思维、娴熟的笔法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才能到达目标,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建立系统的作文指导系统, 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不一样的作文指导是必要的。初中作文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掌握的词汇量、阅读范围, 从初一开始设立长远的作文培养计划, 而不能是一个老师一个理念, 学生永远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兜兜转转, 而自身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笔者建议, 在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倡导下, 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 作文在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写作水平提高, 都需要长期跟踪,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设定写作培养,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初中学生性格活泼、爱说爱动, 对他们说而言, 说话比写作文有趣, 他们愿意滔滔不绝的讲上一大堆趣闻, 也不愿意拿起笔把他们写下来, 问题就在于讲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事, 自然如滔滔江河。把话变成作文, 需要的就是书面的词汇加上对身边事物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 ‘说话课’ 让学生一边叙述一边记录, 完成后学生会发现: 原来写作这么简单, 就是和讲故事一样。在学生有话可说, 有素材可用的时候, 再引导学生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建议联系———这就用到了美言佳句, 当两者完美结合的时候, 一篇优质的作文就完成了!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朗读美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说话训练, 内容有学生选, 可以是故事, 也可以是表达看法。通过长时间的训练, 建立了学生对写作的信心时, 作文教学就容易了。

三、小结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担当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让学生自发阅读、热爱读书, 需要教师的引导, 需要学生的自我主动性, 也需要阅读氛围的营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边读边练, 边读边记, 当丰富的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 必定在写作质量上大大提高, 而不能完全依赖写作技巧、写作方法。

摘要:初中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 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探讨初中作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丹.从意义学习的视角谈自主学习.新课程研究, 2011, (02) .

[2]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4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上转来了一个叫杜英的女孩,她文静但不爱说话。不久,我们就注意到她总是第一个来学校,放学后总是最后一个走。我们都知道她得了一种病,使右腿的骨头没有长好,所以走路总是一瘸一拐的。班上一些男生总是这样那样地欺负她,但老师十分照顾她,班上的清洁劳动运动会等都没有让她参加。因此她在我们班渐渐地孤僻下去。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换了一位男老师,他十分活跃,总能想方设法她调动我们。在第一节语言课的时候,他点名让我们上去讲故事,借此机会来认识我们。他低头搜索着同学的名字,他说道:“杜英,谁是杜英?上来给我们大家讲个故事。”台下一片沉静,大家都为老师的不知情而感到对杜英的同情。新老师不知情,这会极大地伤害杜英的自自尊的,我心中暗想。我看到坐在角落里的杜英慢慢地站起来,她的脸红到了极点,她一瘸一拐地走向讲台。这时,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杜英满含泪水地对我们笑了。

接着,她为我们讲了她童年生病的故事。讲得饱含感情,眼中沁满了泪珠,我们都被杜英所感到了,包括那些平常经常欺负她的男生也不禁哽咽起来。

杜英又一次一瘸一拐地走下台,这次我们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从这以后,杜英好像变了一个人,她参加了各项活动,变得活泼起来。还拿了一个基础知识竞赛的二等奖,我们俩也成了好朋友。

几年后,她被一所外地中学破格录取,在电话中,她多次向我说:那次掌声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我知道,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这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是啊,当别人成功哪怕是还没成功的时候,给别人一次掌声,又何必那么吝啬呢?

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5

还记得那一天,我刚才学校回到家里,兴致勃勃跑上楼,对爸爸喊道:“爸爸,妈妈,我今天又学了一首新的歌曲,过来听我唱歌。”他们一听,马上就围了上来。“那,我们就开始了!”我清了清嗓子,说道。

“开始吧。”妈妈应和着。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那幼稚的声音中带了几分认真,也带了几分渴望。沉浸在歌声中的我又唱又跳,丝毫没有察觉到爸爸妈妈似乎对我的歌声没有任何兴趣。

当我唱完时,眼睛直直地盯着爸爸妈妈看,希望得到鼓励。可是,一分钟过去了,一点声音都没有。我难过地低着头走到沙发旁边坐下,心想:难道爸爸妈妈不喜欢我唱的歌?是我唱得太幼稚了,还是我唱得太难听了?我还是不要再唱歌了吧。想着想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时,耳旁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只听见妈妈对我说:“佳怡刚刚唱得很好呦!继续加油!”我抽了抽鼻子,猛地点了点头,抹掉眼角的泪水,开心地笑了。

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6

今天中午,我在湖南卫视上看“芒果有奖,为你鼓掌”这一期节目,讲的是:司机为学生停车让道。

可是,主持人等了很久,那车来车往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一个司机主动让道。有学生做出了停车的手势,可是那些司机好像没有看到似的,直接开过去,还有好几次差点撞到人了。看到这里,我的心揪起来了,担心这些小学生来。

终于,有一辆小汽车,慢慢地停下来,为小学生们让出了道路。看到那年轻的司机羞涩地领取大奖的一刻,我忍不住鼓起掌来,而现场那些小学生和主持人也激动地为那位司机鼓起掌来。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7

关键词:议程设置,新闻由头,主流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 基本内涵是:“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目前, 这一假设已经经过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 其中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媒介设置公众的议程, 那媒介的议程又有谁设置, 即媒介议程设置的来源问题。粗略地看, 这个来源包括多个方面, 比如政府发言人、新闻当事者, 也包括媒体自身。“这一阶段也包括媒体间的议程设置, 即新闻媒体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2]

从信息流的角度看, 议程设置的影响是多个过程循环进行、共同作用。媒体报道新闻, 直接对受众产生影响是一个过程;部分受众接收新闻后对其他受众进行传播时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这是第二个过程;媒体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和由其他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进行评论, 这又是一个过程。第三个过程即是媒体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同媒体的影响力往往差距很大, 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哪些媒体处于引领状态, 哪些媒体处于跟随状态、被其他媒体的议程所牵引, 这是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

评论是媒体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众多媒体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媒体都开设了评论栏目 (节目) 。评论不仅仅是在传达观点, 其本身也是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哪些议题值得评论, 哪些不值得。不同媒体提供的值得评论的议题的多少,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设置媒体的评论议题中所起的作用。时评界一般将这种评论的议题称为新闻由头。

一、样本选择的基本介绍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的评论版“青年话题”为例来进行分析。“青年话题”创办于1999年, 作为国内报业较早出现的言论版, 其带动了时评的兴起与繁荣, 而时评也是当下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中最常用的评论形式。目前, “青年话题”在全国纸质媒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选择它作为分析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样本分析中,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2010年6~9月“青年话题”中所有的评论进行分析, 共获得样本501份。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两个问题:一是, 在提供新闻由头的媒体中, 不同类媒体的表现是怎样的;二是, 哪些具体的媒体表现比较出色?媒体种类有多种划分标准, 笔者将所考察的媒体分为4类: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专业、行业类媒体;都市报、晚报等, 主要是想观察这几类媒体的具体表现。

需要做出的解释有:一些评论, 是作者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或观察到现象作为新闻由头, 在新闻由头的来源中按“其他”统计。有数量较多的评论并没有标出新闻由头, 这一般都是热点新闻, 即便不标出新闻由头公众一般也熟知, 在新闻由头的来源中标注为“不确定”。一些专业类媒体本身就是由中央媒体创办的, 比如新华社创办的《经济参考报》和《财经国家周刊》, 这些专业媒体在新闻由头中被都列入“专业、行业媒体”而没有列入“中央媒体”。

在新闻来源中出现的央视《新闻1+1》、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还有央视网, 都列入“央视”的统计范畴。同理, 新华网、新华社都列入新华社范畴;中新社、中新网都列入中新社;人民网和《人民日报》都被列入《人民日报》;《大河报》和大河网都列入《大河报》;环球网和《环球时报》都列入《环球时报》;中国之声和中广网都列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这次统计总共出现了7次这种情况。

二、统计分析:不同种类媒体的表现

运用SPSS软件将每一类媒体进行编码, 输入数据后运用频数分析, 得出表一。

通过表一不难看到, 在为“青年话题”提供新闻由头、设置评论议题的媒体中,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占得比例最高。值得评论的新闻, 一般都是有争议的热点新闻, 由此可见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引发舆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级媒体所占的比例与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媒体总量上看, 前者要远远少于后者, 在这种情况下能占到19.6%的比例, 也说明其表现比较出色。另外, 中央媒体中, 《人民日报》主办的《京华时报》和《中国经济周刊》作为新闻由头获得的频数为22, 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财经国家周刊》、《现代快报》和《现代金报》获得的频次总共为17, 如果将这两个数字合并到中央媒体中, 其作为新闻由头的百分比将提到高27.3%。而评论议题最多 (频数为43) 的《新京报》, 其主办方之一也包括中央媒体《光明日报》。

地方党报的绝对数量比较多, 这不仅包括省级党报, 还有市级党报。但通过上表可以看到, 除去“其他”选项外, 地方党报在设置评论议题中的表现是最差的。而且, 地方党报中仅《广州日报》一家的频数就是22, 其后依次是《长江日报》 (频数为5, 下同) 、《南方日报》 (4) 、《大众日报》 (1) 、《济南日报》 (1) 。

专业、行业类媒体所占的比例不高, 这与《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是综合性评论而非专业化、行业化评论也有关系。这里的专业、行业类媒体, 根据统计主要是经济类专业媒体, 其中表现较好的有:《第一财经日报》 (频数为7, 下同) 、《经济参考报》 (6) 、《21世纪经济报道》 (6) 、《中国经济周刊》 (6) 。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媒体分布的地区来看, 不同地区的媒体表现也差距很大, 表现出色的媒体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具体来看, (不含专业媒体和中央级媒体) 北京 (频数为75.5, 下同;一个评论用了两个新闻由头, 其中《北京晚报》频数按0.5计) 、广州 (45) 、南京 (23) 、武汉 (12) 、成都 (9) 、上海 (7) 。黑龙江、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新疆等中西部地区, 没有一家媒体入选。

三、统计分析:具体媒体的表现

本次分析共统计到97家媒体, 除去“不确定”和“其他”选项, 平均每家媒体提供新闻由头的频次为3.8。将出现频次最高的10家媒体进行列表, 如表二。

通过上表可以计算出前10家媒体作为新闻由头的平均频次为19.6, 是所有97家媒体平均频数的5倍多。而且, 这10家媒体总的频数, 占到了可以确定的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的一半多。由此可见, 在媒体提供新闻由头的过程中, 存在着比较明显地少量媒体设置较多评论议题的现象。

“这种精英媒体领衔与新闻专业普遍规范的作用, 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共同带来一个结果, 也正如我们已经留意到的, 就是新闻媒介的高度同质化。”[3]麦库姆斯在《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 现在与未来》一文的这段话, 在中国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还是以新闻由头为例, 一个评论写手写的关于同一个新闻由头的时评可以同时投给全国几百家媒体, 评论的地域色彩减弱, 全国各地的报纸往往都是同时评论一条新闻。而这些新闻由头, 大多是由为数不多的媒体提供。

麦库姆斯提到的“精英媒体”在美国具体是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中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许多论者都将党报、中央媒体当做主流媒体来看待, 但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到, 地方党报在提供和设置评论议题方面已经与人们的期待形成较大的差距。在97家媒体中, 地方党报只有5家, 而且除《广州日报》外, 其他报纸的频数都非常低。

从表二可以看到, 《新京报》与《中国青年报》的频次最高。其中, 《新京报》自2003创办以来, 就一直以时政新闻为主打, 以高端读者为受众目标。在报道北京新闻的同时, 《新京报》还经常派出记者对全国各地的热点新闻进行报道, 这也是该报“核心报道”栏目主要内容。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6月3日的一篇评论《倘若“暴拆官员”奉命行事》, 引用的就是《新京报》对安徽阜阳官员暴力拆迁被问罪的报道。另外, 《新京报》还利用办报地在北京的优势, 报道了大量中央各个部门的新闻, 这往往也成为评论的热点议题。比如“青年话题”6月18日的冰点时评《公开“三公”支出到底难在哪里》就是以《新京报》对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的报道为新闻由头。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主办的全国性报纸, 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闻改革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比如备受业界和学界推崇的“三色”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等。新千年后, 《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6月1日创办了特别报道栏目, 根据该栏目主任吴湘韩在2009年4月的一次讲话, “从2007年的数据统计来看, 报道重大公共事件的专题67个, 占56%;反映重大社会问题40个, 占34%;解读重大公共政策12个, 占10%。”[4]上述三类报道, 无疑都是评论比较偏好的新闻由头。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7月8日的评论《媒体误报“批示”背后的真问题》就是以该报7月7日的特别报道《假“委员长批示”见报记》作为新闻由头。

另外, 《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调查”是国内媒体中周期比较固定、操作比较成熟的精确新闻, 其“所涉及到的选题多种多样, 包括时政报道、民生感受、青年发展和社会研究……关注弱势群体, 维护社会公平, 形成了鲜明特色”[5], 该栏目所做的调查也常常作为评论的由头。如“青年调查”在8月31日刊登的精确报道指出, 63.5%的家长期望教育部门规定教师不收礼。9月1日, 有评论在该报以此新闻为由头发表评论《禁止老师收礼扭不过腐败文化的“粗腿”》。《中国青年报》的其他栏目如教育、科学、法治等方面报道的新闻, 紧扣社会热点, 也是评论者经常引用的由头。

作为一份党报, 在其他地方性党报全面式微的情况下, 《广州日报》在此次统计中的表现格外显眼。显然, 这与该报的锐意改革是分不开的。“从1996年1月组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即广州日报集团, 笔者注) 起, 它就明确了‘党报通过改革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党报不应把自己置身于市场竞争之外, 而应主动出击参与市场竞争’这一发展模式。”[6]在具体的操作中, 《广州日报》通过改版、自办发行、大力引进人才、从制度设置到经营管理完全企业化、积极容纳新媒体等措施, 实现了报业集团中无论舆论引导还是媒体经营, 都以党报为核心。自1994年《广州日报》广告收入首次跃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的第一位后, 这一位置就一直都没有变动过。一系列的改革大大改善了报纸的内容, 在众多媒体中, 《广州日报》的报道有22次作为本文统计的评论的新闻由头, 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四、思考: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的主流化转型与党报舆论引导的危机

无论从表一还是表二来看,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而地方党报的表现难以让人满意。这也是本文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 在谈到党报时, 往往都会将其列到主流媒体、权威媒体的行列。赵克强在《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中还对我国媒体按照主流媒体、次主流媒体、边缘媒体进行划分[7]。这其中, 地方党报也被划入了主流媒体中。但“主流媒体”不是天然的或者可以凭着某种“身份”就可以自然获得的称谓。党报能否真正做到“主流”, 需要读者和市场的检验和认定。

在媒体为其他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党报的新闻多大程度上为其他媒体所转载, 多大程度以提供新闻由头的方式设置其他媒体的评论议题, 可以作为衡量党报是否主流的一个观察视角。评论的新闻由头, 一般都是关于国计民生的热点新闻, 评论者很少把地方党报的新闻作为新闻由头, 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这类报纸在关于国计民生的新闻报道方面存在不足呢?

与党报相比,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则在逐步向主流化转型。我国非党报纸媒的报纸, 最早是晚报, 如《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这类报纸被定位为“日报的补充”和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内容的表上形式上强调“软些软些再软些”。1996年, 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 报纸定位为“市民生活报”, 此后, 都市报类媒体大量涌现。此时的“市民”还是个宽泛的概念, 既包括干部群众, 又包括知识分子, 还包括广大市民。内容设置上, “就是满足市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娱乐的各方面的信息的需求, 强化新闻的‘实、快、短、热、活、宽’。”[8]按照赵克强的分类, 这样的媒体应该被列入次主要媒体行列。

“1998年3月, 时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的席文举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口号, 这是对原有定位‘市民生活报’的一次革新, 其后国内主要的都市报纷纷效仿。”[9]迈向主流媒体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时政新闻、深度报道、开设评论栏目等, 整体内容变得更硬, 增强权威性、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成为部分都市报、晚报类媒体新的诉求, 读者定位自然也不再是所有市民, 而是中高端读者。在报道范围上, 部分报纸经常超越办报所在地, 及时派出记者报道全国其他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事件, 力求在这些事件中把握主动权。

这其中,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还设有评论周刊, 前者还有《深度周刊》, 用以进行深度报道。这些报纸虽然在笔者的统计中也被划为了都市报、晚报类媒体, 甚至其报名中也有“都市报”、“晚报”的字眼, 但其新闻的操作理念、提供的新闻类型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南方都市报》就提出, 要“记录时代进程, 培育现代社会, 启蒙公民意识”。[10]在本次统计中, 除了表二中列出的媒体外, 其他表现较好的都市报、晚报类媒体为:《现代快报》 (频数为7, 下同) 、《北京晨报》 (6) 、《北京青年报》 (6) 。

一般认为, 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是比较主流化的新闻, 社会新闻则是次主流化甚至非主流化的新闻;而党报在时政和经济新闻报道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都市报、晚报则更多地报道社会新闻。在都市报、晚报的发展初期, 其确实以社会新闻作为主打。但通过本次关于《中国青年报》评论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 都市报、晚报在为评论提供时政、经济新闻的议题方面同样非常出色。利用SPSS交叉分析, 得出表三。

从上表可以看到, 无论是政治题材还是经济题材作为评论议题的数量, 地方党报都远远低于都市报、晚报等媒体。本来就以社会新闻见长的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社会新闻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只有在经济类题材, 才有媒体即专业的经济类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作为评论议题的数量超过都市报、晚报类媒体。

当然,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向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低俗的社会、娱乐新闻依然大量存在, 软广告、广告与新闻不分的现象等时有发生。但这并不能掩盖这类媒体在提供重要、热点的新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角色。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部分都市报、晚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这些媒体的报道经常就作为其他报纸国内新闻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评论主要的新闻由头来源。《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一文把部分符合条件的都市报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权威报纸也列入主流媒体行列, 这在本文的分析中得到具体的印证。

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舆论引导, 首先是要吸引公众关注什么, 然后才可能影响其态度, 即这是一个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的过程。对于党报而言, 如果其内容报道中涉及社会热点、公众关切的新闻不多, 除了其本身难以吸引读者之外, 其他媒体也不会转载其报道, 或将其作为评论的议题。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 是扩大部分媒体社会影响力、掌握舆论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致力于引导舆论的党报而言, 如何通过改进新闻报道, 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深入思考。

五、结语

本文从《中国青年报》评论版“青年话题”的新闻由头入手, 试图分析媒体为媒体设置评论议题的过程中, 不同媒体的表现。分析表明, 中央级媒体尽管数量少, 但在媒体议程中依然占有很重的分量。一些逐步向主流化转型的都市类、晚报类媒体的表现最为出色。而地方党报则处于弱势, 市场化改革较早的广州日报是该类报纸中最显眼的明星。如何切实提升地方党报的影响, 让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名副其实, 还需要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朱一.聚合还是分流——多元视角下框架理论和第二层议程设置之比较[J].消费导刊, 2009 (7) :191.

[2][3]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 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 2007 (3) :60.

[4]吴湘韩.网络时代纸媒独家深度报道的空间[Z].http://book.cyol.com/content/2009-04/20/content_2630161.htm

[5]青年调查, 这里报道民意[Z]http://zqb.cyol.com/node/node_6465.htm

[6]文远竹.党报要成为城市报业市场的野战军[J].新闻战线, 2009 (7) :19.

[7]赵克强.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J].新闻知识, 2006 (3) :3~4.

[8]李鹏, 陈翔.华西都市报的三次理论创新[J].新闻战线, 2002 (6) :67.

[9]赖大彬.南方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J].青年记者, 2009 (9月中) :55.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8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精选 篇9

记得有一次,学校有场校际的篮球比赛,我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去看。一场激烈的篮球赛开始了,起初对方不断地进攻,却无功而返,而且还把我们校队的一名球员推倒,但他坚持不下场休息,要继续比赛,甚至连连抢攻,替校队得了很多分,最后,我们校队以一球之差输了,但旁边观众仍给予他们如雷贯耳的掌声,因为他们虽然输了,但虽败犹荣。

这场球赛给我一个深深的体悟,就是胜利并不一定会获得如雷的掌声,但努力过后的失败反而更容易比胜利获得更多的掌声,因为那些失败的人已经努力过了,尽管他们输了,还是保有他们的风度,而那些掌声,也能激发他们斗志,让他们重拾信心,并重新出发,获得最后的胜利。

以掌声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篇10

那天,老师让我和我的同学小玉一起去参加演讲比赛。那段时间,我和小玉正因为一件小事闹矛盾,我决心要在比赛中超过她,让她看看我的威风!

比赛那天,我们一前一后走进赛场,谁也没有理谁。赛场上人山人海,主持人简单介绍了一下比赛规则后,比赛就开始了。我看了一下表,离我演讲的时间还早,便靠在椅背上,想先听听别人的演讲,谁知,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啊!我们的祖国……”一位大姐姐充满激-情的演讲把我惊醒,我一看表,呀,快该我啦!顿时,我感觉脸上一团燥热,手心里有汗冒出来。“请杨焱斐作准备。”主持人点到我了,我赶紧用每秒50字的速度把稿子又背了一遍,然后迈着略显沉重的脚步走上台:“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平分生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刚开始我讲得挺顺利的,可到了关键部分,我突然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怎么办?下来是什么?哎呀,怎么回事儿嘛……一秒钟内,我想了许多许多,越想越集中不了精神,我感觉自己的脸又一次燥热起来……

“啪啪啪!”就在这时,观众席上传来了清脆的掌声,我放眼一看,是她!我发誓要超过的对手小玉,她正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此刻,没有人知道一个肯定的掌声和一个鼓励的眼神对我来说有多重要!“那样,我们每个人都能……”我定定神,又流畅地讲了下去。

掌声为“艾滋女”响起 篇11

掌声是为小琴的勇敢而响起的。在1999年底,曾有媒体报道了一位名叫GuguDlamini的女士,她在公开了自己被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不久就被邻居用石头打死。这虽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不可否认,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羞辱和歧视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着。正是因为这些羞辱,使许多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有病不敢看,看了又不敢享受应有的医疗保障;还是因为这些羞辱,他们不得不面临失业、背井离乡等一系列打击。最终,他们中有些人因此而消沉、丧失自尊心,继而悲观失望,甚至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如今这种羞辱和歧视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2~2003年世界艾滋病活动的主题"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减少、最终消除这种羞辱和歧视。小琴此时站出来,要用自己的经历向世人宣传艾滋病的知识,她所承受的压力恐怕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更是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

那么,艾滋病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小琴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进行宣传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全球每天有15000例新的艾滋病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在我国到2002年6月底,估计感染人数已超过100万。一个艾滋病人每年的平均医疗总花费(不包含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费用)为17500元。我国近两年每年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经费为一个亿。艾滋病使非洲国家平均期望寿命减少10年,有的国家甚至20多年,我国云南239例感染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8.4岁。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艾滋病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蔓延开来。因此,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是迫在眉睫的!

人们将掌声献给小明。不仅因为他对爱情的执著,更因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人们证实了艾滋病并不是不可预防的。自从5年前小琴因感染艾滋病被父母赶出家门后,就一直和小明保持着亲密的接触,而这几年小明曾作过多次艾滋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那么,小明是如何避免了艾滋病的感染呢?大量事实已证明,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相当弱,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则很快死亡。因此艾滋病病毒不会借助空气、水或食物进行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它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也不会通过一般社交上的接吻、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其实,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血液传播、性行为和母婴垂直传播三种。小琴最初就因吸毒而不慎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具而通过血液感染,这也是目前我国约2/3的艾滋病感染者的感染原因。性行为对于小明来说应该是最可能的传染途径,但只要他能够坚持使用安全套,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有例为证,泰国政府自从开展了"100%安全套"活动以来,该国的艾滋病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据说,小琴很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那么她将向第三种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发起挑战。如果不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大约有1/3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好在医学界现在已经能够通过使用药物、剖腹产和人工喂养等手段进行干预,那么这种传染几率将大大降低。总之,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要想预防,就要做到洁身自爱、正确使用避孕套;远离毒品,尤其是不要和别人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

现在,当了解了艾滋病之后,让我们都伸出双手给小琴和其他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热烈的掌声吧,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接受他们、平等地看待他们。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在对待艾滋病的问题上,我们不能进行道德评判,也不能拒绝面对令人不愉快的现实,更不能羞辱感染者,把责任全部归咎于他们。"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初中化学教学 篇12

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 是一门之前没接触过的新科目, 又因为其信息量大、知识点众多, 所以许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该门学科的学习, 长此以往, 学生便会丧失对该门学科的学习信心与热情。但若是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教学中, 便可以将知识点形象化, 将学习兴趣最大化, 将实验最优化和将课堂延伸化,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将知识点形象化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多为抽象理论知识的死板堆积, 而对于学生来讲理论知识是最难理解的, 且这种死板的课堂并不适合当代的学生, 所以课堂效率会十分的低下。若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融入其中, 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化。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影像等信息进行巧妙的结合, 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以图文并茂、视听相携的方式表现出来, 给学生带来一场不一样的“饕餮盛宴”, 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例如, 在讲解微观粒子运动时,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模型以及挂图进行讲解, 但由于粒子以及粒子的运动规律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过于抽象。所以,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 将分子、原子结构制作成flash动画, 用以模拟演示微观粒子的运动。此外, 诸如此类的微粒问题, 均可采用这种动画演示的教学方式, 将知识点更加形象化。

二、将学习兴趣最大化

若想将一门学科学好, 兴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 兴趣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线, 是激发学习潜能的催化剂。所以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是教师们一直在探寻的问题。因为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所以笔者认为,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足以适应当今飞速革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才是当今教育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这些信息技术, 可以将图片与文字、影像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原本死板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让原本丧失学习兴趣的学生重新建立起学习兴趣, 也让原本低效的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例如, 在讲解酸雨的形成过程时, 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找到一些酸雨形成的视频资料或者是动画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点。

三、将实验最优化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 实验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因为实验具有高效性, 可以更加直观地将知识点表示出来。但是, 无论是学生亲手操作, 还是教师进行演示, 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些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其次从摆放仪器到实验操作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 再者有些实验因为难以控制其渐进过程而不利于观察。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 就是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实验的相关课件播放给大家观看, 既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将课堂延伸化

课堂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为时间的限制, 而不能将知识点完全表达, 就匆忙结束课程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虽然时间是有限的, 但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课上有限的时间加以扩展, 将课上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 从而让课上的理论知识与课后的综合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课堂延伸。

例如,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化学QQ交流群, 学生有不会的问题便可以在群里向教师提问, 或者在群里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把课件或者是总结的重点难点上传到群共享里, 供学生讨论参考。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笔者相信, 学生一定会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将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其可以将知识点形象化, 将学习兴趣最大化, 将实验最优化以及将课堂延伸化。这为学生的未来发展, 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笔者相信, 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莘莘学子会在化学的海洋中放飞梦想, 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马志成.论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1) .

[2]白殿琴.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J].陕西教育, 2009 (2) .

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400字优秀 篇13

前几天上语文课,老师提问题让同学们回答。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大家,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思考。我心里暗暗高兴:这个问题我会回答,因为头天晚上妈妈带我预习过,当时妈妈给我讲解过。我要不要举手呢?我犹豫不决。我看别人都没有举手,老师正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们,终于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回答完问题,老师表扬我——发言很精彩。这时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班级里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我非常激动,脸红红的,心砰砰直跳。我明白了:学习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多用心,课前多预习,我也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以掌声为话题作文400字精选 篇14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如果缺少一种声音那将是枯燥无味,这种美妙的声音是—掌声。

我也经历过掌声,这种一实小052刘畅掌声是不寻常的。那是在一次歌咏比赛,下午第二节课时,小喇叭广播说:“五年级同学请到一楼多功能厅进行比赛。”同学们听了兴奋不已,接着每个班的人都穿着整洁的衣服,排好队伍,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降临。啊!终于轮到我们班了,吴思雨踏着整齐的步伐带领我们进入了多功能厅。指挥打着有力的手势,同学们唱出优美的歌声。那简直是天衣无缝。可是意外发生了,我们把最后一首歌的节拍唱快了。评委老师嘲笑着说:“太巧啦。”我们低着头走出教室,不知是那个学生说:“哎呀,五(2)班真是太巧啦!”我的心里燃起了怒火,真想去打她一拳,可是我不能。不仅我们受到了排斥,连老师也受到了讽刺。回到班里,老师还装坚强说:“虽然我们不知道结果怎样,但是我知道咱们班勇于参加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让我们为自己鼓掌。”之后,就是一阵阵清脆的掌声。这时候我心里想:我一定要加油!

这掌声是我最大的安慰!

作文二:掌声

掌声是无处不在的,它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每当我们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每当我们面对困难和考验时,都需要掌声。掌声仿佛有一股神圣的力量,能给人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给人褒奖;能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下面,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股力量有多神圣吧!

就说在三年级的时候吧,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叫我们做蔬菜宝宝,我做得精致,被老师请我出来,让我讲讲我是怎样做的。天啊!

后面这么多老师在听课!

我还没有出去,心情就紧张起来了。心“怦怦”地跳了起来,两边的耳朵也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老师见我这么紧张,连忙叫同学给我鼓鼓掌。一阵清脆悦耳的掌声在我的耳边响起……突然,一股神圣的力量飘在我的心中,我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红彤彤的耳朵在一瞬间的鼓励下,也渐渐地不红起来了。我淘淘不绝地讲给师生们听后,又迎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陪伴着我们成长。掌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鼓励使者。

作文三:掌声

在教室的一角,坐着一位皮肤嫩白、但脚却因小时候生病而残废了的小姑娘。她不愿意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在一次上完思想品德课而时间还有多时,老师让大家上台轮流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当轮到她时,全班55位同学的目光盯住了她,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地、一瘸一拐地走上了讲台,当她站稳的那一刻,,不知是谁的带动下,响起了掌声,这时她感到自己是坚强的。便大声地讲起了童年的生活。。。。。。

当她讲完时,教室里响起了比刚才更响的掌声。从此以后,她不再忧郁,不再沉默寡言,她走到快乐中来了,她走到同学之间来了,她还甚至走进了学校的舞蹈室,她不再为她那只残废的腿而忧愁了。

她在一次日记中,写道:“我永远忘不了那次掌声,那次掌声使我鼓足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都要感到那次掌声。”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而且特别是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你也送一些掌声给别人。

那个她就是我。

作文四:掌声

人生需要掌声。掌声能使人走向成功之路。人生就像一壶醇香美酒,虽然香气扑鼻,令人如痴如醉,但却缺少了一样必要的可口的下酒菜,有些美中不足,越发平淡无味。掌声,就犹如那缺一不可的下酒菜,及时的出现在你的面前,使你那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一下子增添了乐趣、自豪与滋味。今日,我有幸代表我们班发言。我分外紧张,发言会结束了……不,是开始。看着别人的发言,我更紧张了。

终于,到我了。我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我看着领导和老师,同学。双手颤抖,双腿发软。迟迟不发言。突然,场下响起了掌声。听了这阵掌声,我抛下了开始的紧张。

我通顺而流利念着发言稿。终于,我的发言完毕了。场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兴奋到了极点。

正是全校师生的掌声是我取得成功关键。

一声真诚的问侯,可以让一颗受伤的心感到安慰,可以让一位成功的人感受到对方对他的肯定,从而使他更奋发图强。同样,一个真诚善意的掌声,也可以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动力;也可以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掌声”这个词的含义我是深刻的体验到了,深刻认识到了。

作文五:掌声响起的那一刻

“哗哗哗”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激动!这是同学们给我鼓励的掌声,并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一天,老师拿着报纸和奖状走到了讲台上,我心里想:应该是给庄瑞毅发的吧,她的学习可是一级棒,肯定是她的。出乎我的意料,老师说:“张仕林,你的奖状,你的作文发表了!”我非常高兴,恨不得一下子飞过去领奖状和报纸。

我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了,身体感觉轻盈了许多,我快步走上前去。突然,我挥了挥手中的奖状,老师带头鼓掌,大家也报以热烈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教室里掌声、叫喊声此起彼伏。

特别是我的老朋友李光辉更是起劲,拼了命地为我鼓掌!

我回到了位子上,同学们仍然在鼓掌……

初中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 篇1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导入,方法

课程导入对于英语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导入的好坏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好坏的关键因素, 如果英语教师无法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在接下来的英语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再被激起, 其教学效率也会降低, 故此初中英语的课程导入对于初中的英语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借助视频导入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借助视频进行导入, 因为视频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初中英语的课程导入中, 英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来进行导入, 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Fashion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时尚的视频, 比如播放巴黎时装周的视频,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借助视频来进行课程导入, 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为了更加生动地导入课程。比如, 在播放巴黎时装周的视频时, 在播放完后, 教师可以询问同学对时尚的理解, 然后在同学们回答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进行单词的引入教学了, 比如当学生说到某个关键词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将这个关键词的英语单词说出来, 并从该关键词中引入相关的教学, 从而完成课程导入。

二、借助歌曲导入

歌曲进行导入, 也就是说在初中英语课堂开始的时候,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播放相关的歌曲, 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定要注意歌曲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程度, 比如教师在要进行语法句式的教授时, 教师可以根据要教授的语法句式内容来收集蕴含该语法句式的歌曲, 然后从该歌曲进行课程导入。比如教师要讲解“as long as”时, 然后老师就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As longas you love me》, 然后就从这首歌名入手来对学生讲解“aslong as”, 然后再通过对歌词的解读, 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as long as”的意思以及用法, 从而加强学生对“aslong as”的理解和记忆。故此, 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 可以借助歌曲来进行导入。在借助歌曲进行英语课程导入的时候, 教师也不一定要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歌曲, 也可以选受欢迎度比较高的歌曲,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唱英文歌曲的兴趣, 通过学唱英文歌,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水平, 还能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

三、借助生活话题导入

在进行初中英语课程导入的时候, 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话题来引入相关的课文话题, 通过生活话题来引起课文话题, 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和理解该课文。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Friends”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就“朋友”这个话题来引入教学。比如老师可以借一些社会上关于“朋友”的例子来引起学生对“朋友”的定义, 通过相关的例子来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朋友”是怎样, 从而引入课文。比如, 老师可以讲述一些社会上关于一些人骗取自己朋友的钱财或是网上交友的话题, 然后再让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去结交朋友, 然后再让学生对朋友下一个定义。通过这样的引导后, 教师就可以很顺利地引入课文,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再次加深对“朋友”的认识。故此,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生活话题来进行课程导入。

四、借助故事导入

除了可以借助生活话题来进行英语课程导入, 初中英语老师还可以借助故事来进行课程导入, 通过故事的讲解来引入相关的课文。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借助课文里面所描述的人物的相关事迹来进行课程导入, 通过对课文主人公其他事迹的讲解, 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主人公, 然后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而且通过对主人公其他事迹的了解, 也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除了可以借助课文主人公的相关事迹来引入课文, 英语老师还可以借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来进行课程导入。

五、借助游戏导入

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课程导入,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比如, 在进行“Robot”教学时, 可以以“你画我猜”的游戏来进行课程导入, 在刚上课的时候, 教师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然后轻声要求该同学表演机器人, 然后其他的同学就要根据该同学的表演来猜该同学表演的是什么, 猜对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 然后再引入课文。通过游戏的方式,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

总的来说, 加强初中英语课程导入的方式很多, 初中英语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课程导入方式, 从而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旸.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谈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 篇16

那么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半命题、命题及材料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样式。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或要求。话题作文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不限(即不限文体、不限主旨、不限具体内容及不限题目)一强调(强调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由于它在写作范围、文体形式、具体要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创造力,能够让学生放飞心灵、放飞个性。话题作文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也因此给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但同时我也发现,因为开放,很多学生审题不仔细,误认为话题作文就是没有限制的作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是像挤牙膏一样想一点写一点,到最后无话可写,就东拼西凑。这样怎能得到好成绩呢?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要审题准确。那么怎样审题呢?下面谈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读懂并吃透材料,理清材料和话题的关系

一般的话题作文都会有一段材料,材料对于审准题意非常重要,写话题作文,最主要的是要吃透话题材料理清材料和话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话题材料起着由头的作用,要么提供一个事实,要么述说一段小故事,用意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景。揭示语要么对材料作解释,要么作补充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材料,拓展思维。话题是由话题材料延引出来的,是在话题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以是话题范围仅仅在材料所蕴涵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涵的意义。因此审题时,一定要把隐含在材料中的蕴涵意义和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体悟出来,并据此立意才能确保作文不走题。

二、读准提示语或导语,善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一般来说,材料有难度的,下面多有提示语暗示,如果材料不难,则没有提示语。从审题来说,读准提示语是在读懂材料前提下的,借助提示语揣摩命题人意图是审题的关键,命题人提示你的肯定就是最准确的。还有一些习作前的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可别小觑这些提示语或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呢。

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要读准提示语或导语,善于“化大为小” “以小见大”。如一个西瓜,洗净后只有切成小块才好下口。话题作文的写作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将话题化为几个契合话题的子话题,然后从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一个易写好的来写。不能什么地方都写,应只写话题中的某一个方面。“择其一点,不及其余”。还要从小处落笔,通过对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写,并加以适当抒情议论,以阐明大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 不要人云亦云,没有个性。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现题材多样、迭彩纷呈的好局面。

三、审清作文要求

一般话题作文都有题目自拟和文体不限或者还有字数等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要求,很多同学掉以轻心。许多学生的文字功底很好,材料也选得不错,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去写,结果也令人唏嘘叹息。要知道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题目可以自拟,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不等于没有要求!

作文题目的拟定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个好的标题,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整篇文章的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切记不要把话题当标题。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文体不限”让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广的表达空间。但淡化文体,不限文体绝不等于不要文体,任何文章都是靠一定的文体样式来表现的。文体不限是指学生可以采取任何一种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而不能理解为写出来的作文可以不属于任何文体。就是说最好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这样才能较好地展示自己的写作功底,另外选择一种体裁就一定要按照体裁的要求去写。切不能以为文体不限就是空前的解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事先既不做打算,不列提纲,写作中更随着思维的跳跃,任意挥洒,最终把作文写成"四不像":叙事不像叙事,议论不像议论,说明不像说明,抒情不像抒情。自以为突破限制便是创新,却不知如此为文非驴非马,不成文体,很难得高分。

以掌声来描写的小学话题作文 篇17

雷鸣一样的掌声再次像潮水般涌入我的耳朵,我的眼睛又模糊了,泪水流到嘴角,咸咸的

那一天,我收到了一份礼物同学们给我的热烈的掌声。我在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同学们都很羡慕,对我刮目相看。可是,看着卷子上红红的分数,我的心却不好受,沉甸甸的,像装了块沉重的巨石。

往日,我在班中成绩并不拔尖,与班前三名更是无缘。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多少个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埋头苦读。我不甘于落后,我想以最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达到自己的目标进入班前三名内。

然而,考试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顺利,答题过程中屡遭困难。我知道,无法达到目标了。可我不甘心,自己付出这么多,却没有回报。于是,我昧着自己的良心,干了件不光彩的事,欺骗了自己,欺骗了他人。

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同学们赋予自己的那片真诚。我想,那掌声根本是不属于自己的,我不能为此而丧失自我,丧失人格。对自己曾经的举动,我心里非常后悔。

第二天,班会课上,老师再一次表扬我,让我谈谈学习心得。我坦然地道出了一切,向同学、老师道歉。

出乎我的意料,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泪,又一次从我的眼里涌出来。那是被同学们的宽容所感动,为同学们的诚挚、包涵而流下的泪。

以初中为话题的作文教案 篇1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 和注意事项,学会写话题作文。

2、根据中心选材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写出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

1、根据中心选材

2、写出真情实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有怎么的感受呢?(学生畅谈谈)

二、了解话题作文

1、话题作文的特点

①开放性。“话题”不是规定,只是谈话的中心。

②更宽松的环境。具有较大的写作空间,鼓励创新,拒绝平庸。

③文体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最适合的文体。

④表达方式的运用更为灵活。

⑤文题不限。可以充分展示文题的个性。

2、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①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要与“话题”相关,“话题”是行文构思的轴心。

②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自由表达并不是随心所欲。

三、如何写真情实感

⒈ 由身边的“话题”,引发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看法。

学生为什么不在作文里说真话? 到底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⒉ 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共同交换看法。分享彼此的观点、情感、态度。拉近师生的距 离,创设自由言论的学习情境。

写真话也是我们要求的。但到底如何对待生活中那些尴尬的灰色,我们采取的是逃避。我们要求写健康的向上的生活。可是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没有谁的生活会永远阳光灿烂。成年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尚且要倾诉,何况孩子。我们强迫孩子扮出虚假的笑脸,然后再评判哪一个扮得更像。

孩子的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可写,但我们永远只允许他们从这一面中挑选材料,他们的文思怎么可能不枯竭,长此以往,编作文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学生整日埋头苦读,对生活早己没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写作文要求的符合生活又真实的素材,你叫她到哪里找去?所以,学生很讨厌写作文。

学生们久经“沙场”,已经总结出了一条真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老师也日复一日地看着千篇—律的作文。

如果,学生乐于写作文了。那么,必是在作文中可以畅所欲言了,可以说真话,说心里话了。这就需要对作文有一个民主的态度。需要评判者给一个宽松的氛围。到那时候,学生会把写作文看成一次抒发、一次宣泄、一种自醒、一次旧查,老师看作文也将不再是一个苦差事。

第二课时

一、布置作文题

进入初中以后

不知不觉,我们今入初中了,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的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和亲友的关爱和鼓励,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

进入中学以后

要求:1 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 写真事,抒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二、学生讨论

如何选材,可以写那些内容?

话题作文比较自由、开放,既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展开想象。如果我们只从议论、思辨这个角度来写这个话题,你们最需要什么,最缺什么?

三、学生习作

要求:1.题目自拟。

上一篇:农商银行金融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下一篇:常用感伤的个性签名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