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

2024-05-20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通用12篇)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教师围绕“月满中秋话团圆喜迎佳节尽孝心”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中秋节。

三、活动地点:学生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中国传统节日有初步了解。

活动二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活动三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活动四动手制作月饼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查询月饼的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一个月饼。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留下照片作为纪念,完成综合实践记录表。综合实践记录表9月22上交德育处。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大成桥中小少先队2013.9.18

中秋节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9月19日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先总结如下:

一、中秋节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秋节的美丽传说,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的感人故事,我打算过的中秋节。

二、宣传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少先队员们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中秋的故事、说中秋的习俗、赏中秋的诗篇、送中秋的祝福等,和同学、家人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总之,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题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 篇2

一、研究方案的基本要素

方案制定课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格式。一般来讲, 完整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 课题名称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确立个性化的标题。例如《节水创意金点子》、《小鬼当家学理财》等。标题应该充分体现小学生特有的意趣和个性化的思考。在选择课题名称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切入点小、有独特视角的课题, 这样的题目操作性强, 容易得出创新性的成果。

2.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要体现综合性, 尽量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科学的目标应有层次性与生成性,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目标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努力形成一些生成性目标。

3.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包括物和人两方面。物的方面包括场地、器材、环境、车辆、经费等;人的方面包括人员的分工, 活动指导者的安排与联络。有些活动可能需要聘请其他社会成员作为指导者, 这就需要提前进行联络, 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需要阐明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 真正找到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比较大的课题还可以分解成若干子课题,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选择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

5. 活动步骤及分工

列出完成研究内容的具体步骤、时间和成员分工, 这是方案的核心部分, 需要学生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划, 包括活动主要分成哪几个部分, 每一个阶段的活动在什么时间展开, 每一次活动的人员安排。步骤清晰、分工明确的活动方案是课题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6. 预期活动成果

常见的研究成果形式有:学生作品、手抄报、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在活动方案中要明确预期研究成果和每一项成果的具体负责人, 这样, 研究活动的开展会更具指向性, 活动效率会更高。

二、方案制定课的目标要求

1. 紧扣主题

整个研究方案的制定必须紧紧围绕研究主题, 为解决研究问题而服务。

2. 步骤清楚

内容要清楚、详实。在活动计划中, 制定活动整体方案时要力求具体细致, 如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活动地点、人员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总目标和分期目标等, 都要一一细化, 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3. 分工明确

小组的分工很重要, 它关系到活动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活动中哪些事情具体由谁负责, 哪些事情由几位同学合作完成, 都要在计划中体现, 这样在活动结束时也便于总结、检查每个同学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根据活动的需要, 学生还可以找一位指导老师, 以便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指导老师的职业可以是各行各业的。

4. 方法可行

要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小组的计划是否确实可行。有时学生确定的活动方案只是为了达到活动目的, 而缺乏对主、客观因素的充分估计与分析, 这样制定出来的方案不具有可操作性, 无法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 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要对活动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进行审视, 并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指导教师知识面广, 实践能力强, 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这样,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 学生有可能会设计邀请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其他学科教师、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来参与活动。那么, 这些人士在时间、精力上能否保证, 对活动的指导能否落到实处, 这都需要考虑。制定活动方案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 还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 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分配任务。

5. 重点突出

在制定活动方案的时候要突出重点。围绕研究活动中的重点和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详细的规划, 研究方案始终要指向问题的解决。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的设计都要突出研究的重点, 这也是保证研究质量的关键之一。

三、方案制定课的基本教学结构

方案制定不是一节课的事, 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方案主题, 课堂的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尤其是随着学生方案编制能力的提高, 课堂结构会有所调整, 有的可能侧重于方案基本结构的掌握, 有的侧重于过程的细化, 有的侧重于成果的展示等。对于新接触研究方案的学生而言, 方案制定课的基本结构主要如下。

1. 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

方案制定对于小学生来说, 的确是个新鲜事物,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故事情境, 使他们对方案制定的重要性有全新的认识, 让学生感觉到方案制定在一项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趁势导入方案制定课的教学。

2. 案例引路, 自主建构

完整的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制定方案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 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案例, 这些案例可以是比较优秀的, 也可以是不完整的,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主形成关于方案的基本结构和制定要点。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关于方案制定的深刻认识。

3. 小组合作, 共同策划

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 老师要充分调动各个小组的积极性, 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共同制定方案。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与孩子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 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水平的提高。

4. 讨论交流, 论证评价

孩子制定方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后才能定稿。教师在组织本环节时, 要努力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方案的评议中来。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主要活动设计是否围绕研究主题?活动是否对整个研究活动有所帮助?生活中是否有活动开展的资源?通过努力学生是否能完成活动任务?”等角度来对方案进行评价。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方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评议, 对共性问题要加以评述, 以便引起学生注意, 避免同类问题的再发生。方案交流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其分析问题、提炼问题能力的过程。

5. 指导修正, 完善方案

教师要建议孩子及时记录同伴对本组方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围绕这些问题, 小组成员集思广益, 进一步完善方案。教师也可结合小组的构成情况, 提供不同的帮助, 适当加以个别指导与修正。

四、方案制定课的常见问题反思

在方案制定课上, 目前常见的教学问题也不少,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方案的制定在学生看来就是填写一堆表格, 枯燥乏味, 无法体现其意愿和特点;

第二, 学生为了制定方案而制定方案, 程式化现象严重, 研究方案与研究活动脱节;

第三, 小组合作制定方案的时候总是组长或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一马当先, 其他的组员难以被调动起积极性;

第四, 活动方案过于粗糙, 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后, 活动方案容易被搁置在一边;

第五, 学生制定的方案千篇一律, 从而导致活动过程也千篇一律;

……

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方案

现在的方案制定课往往是在学生确定选题后就马上着手, 但事实上学生在刚确定完选题后对所研究问题的了解还比较少, 很难形成有质量的活动方案, 这也会导致学生制定出来的方案往往千篇一律、浮于形式。为此,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打破思维定势, 在确定选题后, 让学生通过文献搜集、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研究主题的相关信息,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再来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这样可能方案的质量会更高, 针对性更强。在此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研究的主题或思路, 这样制定出来的方案会更加成熟。

2. 尊重儿童兴趣, 方案呈现方式鼓励创新与多样化

在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时, 教师要兼顾不同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 尽可能选择孩子比较容易表达与接受的方式, 方法要多样化, 不一定千篇一律地选择填表方式进行。要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方案的设计, 充分体现趣味性、儿童性的特点。方案设计要简洁明了, 尽量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产生畏难情绪。

3. 指向问题解决, 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制定研究方案的时候学生往往容易目标游离, 为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最想研究什么, 怎么样围绕最想研究的问题设计具体方案。活动形式的设计必须指向问题的解决, 不一定要运用到各种研究方法, 但要尽量使得活动形式多样化, 让学生从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4. 活动设计要注重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性, 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设计研究方案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注重身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研究的难度, 提高研究的质量, 保障研究顺利进行。

5. 预设指导方案, 细化方法指导

细节决定成败。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 学生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缺乏对细节的考虑, 因而学生在制定计划时最容易出现线条太粗, 活动内容笼统、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学生在制定采访活动计划时, 往往就简单写上:到污水处理厂进行考察, 了解水污染情况, 却忽略了一些细节考虑, 如怎么去污水处理厂?到了污水处理厂跟谁联系?具体考察什么内容?考察过程中学生如何具体分工?……如果这些细节没有考虑到, 可能会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

教师在学生制定活动方案之前, 自己必须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指导方案, 充分预设学生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对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方法, 要结合具体的课题细化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把活动的内容和过程细化, 要写清楚活动的具体内容, 并分步骤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写出来, 要具体、可操作、条理清晰, 因为活动计划越详细、越具体, 活动的操作性就越强。比如, 怎样进行调查?怎样设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有哪些?怎样发放问卷等等。在大致确定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后, 可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化, 如活动时间的安排、地点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的总任务和分期任务等, 以便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6. 指导学生合理分工, 为每个孩子找到展现平台

在任何合作完成的活动中, 都会涉及小组任务的分配或分工问题, 同样, 孩子的研究活动也不例外。在研究方案的制定中, 教师对如何进行合理分工要进行重点指导, 指导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每一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 (2) 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人; (3) 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特点合理分配任务; (4) 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中承担各种角色; (5) 为每个孩子找到展现的平台。

7. 督促激励学生执行、调整和完善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方案 制定

中图分类号:G42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5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和社区的需求为基础,解决学生关心和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以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内容的课程设置则能恰如其分地达成现代教育的需求目标。因此,我国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教育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一堂好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要有一个科学详尽的活动方案。那么,怎么准确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呢?如何科学制定出新颖可行的方案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1 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

顾名思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实现某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它是实施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整个活动的预设性,以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通过对上述基本要素的明确而形成活动方案,使学生对活动本身认识加深,能清晰了解活动步骤和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通过开展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课程。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自主、规范地进行活动设计或修改活动方案草稿,再通过交流、合作、论证,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通过上文可知,科学而新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不但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使他们体验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以下本文就从活动选材、目标制定、准备工作和环节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1)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人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精灵,是生活于自然中的高级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可是传统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为小学生们开辟的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因此,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材时,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要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同时,选材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不要选择那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应截取一些相对简单有趣、能够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启示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参观、观摩、走访等形式的活动。

(2)活动目标要恰当,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的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所以,方案中活动目标必须要恰当,要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具体来说,首先,活动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新课改纲要的精神。其次,活动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后,活动目标制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新经验的同时不能盲目扩散。

(3)活动准备工作要细致,师生共备为活动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充分做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准备工作保证,是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要条件,是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的活动准备工作,既包括教师的方案制定、备课等准备工作,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前的预备活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工作,尤其注意不能把该工作作为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而应作为一次以“开展实践活动前准备”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行,让学生在“调查”、“探究”、“讨论”、“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计划,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4)活动过程要有序,考虑周全,时间分配合理

一般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有激趣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和拓展创新等六个方面内容。当然,在这六个环节中任何一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细分。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进一步再次细分出两个环节:其一,交流汇报,质疑互补环节;其二,模仿演示,整体回顾要领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各环节的重点及渐进性、衔接性。事先考虑好时间分配,合理展开。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的导入和示范讲解时间约占10%,学生们的操作时间占80%,讲评环节最多占1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和动脑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制定活动方案,以实现教学目的。我真诚地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线索,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实践课方案实施策略.

[2] 实践活动过程控制研究.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下设小干部、小记者、小主持、小引导员、小读者等几个具体的体验活动小组。.小读者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

开展小读者活动。活动通过阅读兴趣小组、课堂教学、各类阅读比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阅读的课本和课外书报,绝大部分应该是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要在阅读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然风光美、事物情节美、人物形象美,以及语言文字美等,同时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小干部活动

当今社会,呼唤全面发展的人才,单单会读书不会做事,没有领导才能的人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学校开展小干部活动。通过组建学生会、班干部轮流等形式,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班风。及时教育和培养有责任心、能力强、可以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

3. 小记者活动

为了让校园内外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见闻在第一时间让大家知晓,学校开展了小记者活动。活动中,小记者们采访家长、亲友、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名人。通过体验小记者角色,作为一名小记者,学会参与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活动,参加了不同的社会活动,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要将小记者组成团队,常年搜集、编辑周围人物事迹,同时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提问、速记和写作等综合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学会怎样与人交往。

4. 小主持活动

为了让学校的各类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学校培养了一批小主持,让他们通过主持班内各类活动、学校的各类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等,提高自我的作文水平与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讲普通话的水平,咬文爵字,发音更标准,吐词更清晰,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敢于当众表达的胆量,直接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与演讲能力。

5. 小引导员活动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校,学校开展小引导员活动。小讲解员通过自愿报名、参加遴选后产生。他们结合乡土教材,为参观学校的人们讲述及介绍学校和各功能室。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学校以及各功能室的解说词,既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也能增长知识、树立自信,使他们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关于实践活动的评价

1.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

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2.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3.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4.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林邦(校长)

副组长:刘爱、成员:朱华林、李长全、王尧、葛文、王晓兰、王亮、胡慧芳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各活动小组自行制定具有特色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我们按学校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体验生活,优化知识建构过程。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吸收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突破原来的认知模式,呈现为多渠道、全方位和信息化的态势,这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到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学生的这种知识建构架空了经历感受、思考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积极发展。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除了撼动原有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乃至体系,又积极地修补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足,起到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创设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二)引导实践,培养探究意识。

尽管学科的文本教学现在也强调促进学生的参与实践,体验感受。因受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制约,在实践面的广度和深度远不如综合实践活动。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按规定学好学科课程,初步具备了由“通才“向”特才“发展的基本条件与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可选择的学习空间。由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四)更新观念,勤于探究,提高育人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引导着实质性地教育改革。通过学习理论,学习外地先进校的教改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认真而又慎重的思考,构建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新方案,认真落实,强势推进。在本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一步树立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强化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动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逐步探索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列内容和实践方法。

二、实施原则:

(一)回归生活。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前课改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生活实践性的问题、事件、角度来设计课程内容。

(二)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在关注学生兴趣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来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以达到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探索欲望。

(三)立足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有别于偏重书本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更侧重于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经历体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实践场景,让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实验、讨论等活动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促进自主。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在辅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时,能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活动和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发挥其自主性。

(五)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由学生来自主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技能的操作性学习等。在每一项活动中,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多渠道搜集资料,认真调查考察,积极实验观察,乐于表演交流,善于反思答辩,勤于笔记整理。

四、主要措施:

(一)选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专题探究的形式开展,研究专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专题确定须经历由教师提供选题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过渡,同时研究专题又是动态生成的,即在研究过程中又会出现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目前根据本校实际提出以下范围的选题,供学生选择。

1、在劳技教育中提炼活动主题。

2、在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3、在网络环境中提炼主题。

4、在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

(二)分年级开展探究。

三年级:

1、队员生活小体验。

2、校园绿化的养育与呵护。

四年级:

1、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

2、果树的栽培与管理。

五年级:

1、网络环境下学科知识的拓展学习。

2、本地水资源现状的调查。

六年级:

1、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的调查。

2、环保小卫士。

以上是分年级研究课题,所在年级的各班可分列出子课题进行活动研究。

(三)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促进发展。

(1)健全组织,学习理论。

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外地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先进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分年级组织实施,设立负责人和实验班老师。

(2)明确任务,制定计划。

对照实施目标,明确实验任务,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分年级实施纲要。

(3)编写实施指导方案的框架。

以贴近生活、学科综合、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指导思想,编辑教学内容。以形式课堂为主,向非形式课堂延伸,使学习来自生活,又把学习与实践相联系。

(4)检查实施情况,总结评比。

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主题名称:我与蔬菜交朋友

二、主要线索和涉及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其中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三条线索。我校本学期四年级的研究性主题为“我与蔬菜交朋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走进社区调查采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让学生学会制订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开题报告。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查资料。学会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锻炼自己的活动能力。通过活动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习惯。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学习,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在活动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习惯。学会在活动中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在整个活动中,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真正达到各个领域的统一。

三、主题设定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要依据现有资源,而且要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我校的现有资源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发了“我与蔬菜交朋友”活动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蔬菜、认识蔬菜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学生厌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使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知识,掌握能力,使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满街的烧烤小吃,肯德基、麦当劳芳香四溢,吸引了许多的小学生。餐桌上的蔬菜与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因此许多小朋友都有不爱吃蔬菜、偏食的习惯。通过“我和蔬菜交朋友”这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了解蔬菜的种类;通过咨询查阅、收集资料,了解蔬菜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爱吃蔬菜、用蔬菜创造生活的好习惯。

五、主要能力培养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认识市场上的各种蔬菜,蔬菜有哪些营养。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的活动设计方式,并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蔬菜的认识与探究,使学生了解蔬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树立科学食用蔬菜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并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六、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实践形式:

收集资料和信息。研究、设计。小组合作和交流,规划表达和反思。

七、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第八周。

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第九周、第十周。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第十一周。

八、活动过程:

(一)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探究、分组合作阶段;

3、资料汇总、整理阶段;

4、汇报、倡议、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第一阶段

1、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确定研究专题,自主选择伙伴

3、制订活动方案,明确研究方法

具体做法是:

全班48个同学就自觉地分成4大组,并推选出组长。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特点,于是,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查研究课题

(活动准备是开展活动成功的前提,它包括筹划、分组、制定方案等,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分组,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评出说最具合作精神。

第二阶段:活动方案实施阶段

1、深入社会生活,搜集相关信息

2、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

3、确定汇报形式,创作展示作品

学生通过此阶段活动学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可利用资源收集查阅资料。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评选谁最能利用有效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资料汇总、整理

“我和蔬菜交朋友”成果汇报展示会

1、分享成果、互动评价

各小组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动体验,互为评价

第1小组:蔬菜的种类、习性探秘汇报

第2小组:蔬菜营养价值汇报

第3小组:蔬菜的烹饪搭配方法汇报

第4小组:蔬菜的烹饪技巧汇报

各个小组的调查研究结束后,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上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面对一大堆的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可能会茫然所措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们将照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按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评选优胜小组。

第四阶段:倡议、体验、评价

1、整合展示材料,举办成果展览

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整理,举办一个成果展览,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

2、总结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汇报作品。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汇报的同时,老师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

(二)成果预设:

这一节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要经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将有了一定的收获。

1、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

为了获取与蔬菜有关的材料,同学们往返与图书室,到网上搜寻,到市场搜集。活动给了孩子们自由吸收养分的广阔空间,把学生从校内引向了校外,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社会活动能力得到增强

生活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学生在市场观察、做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有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网络搜索小队,系列活动的资料如:蔬菜、水果如何合理搭配才最有营养;时入秋季提供有利身体健康的水果、蔬菜;在研究结束之后,大家会感到以后一定要多吃蔬菜、吃多种蔬菜。同时为了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呼吁全校的小学生都来吃蔬菜。

终极评价:

评价内容差异评价(a、b、c)

自评小组评家长评师评(综评)

参与情况活动过程活动效果参与热情

交流合作收集整理资料

研究汇报形式

观察视点

探究能力

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四年级)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

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六年级)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收集有关“思念”的诗句,开展赛诗会。

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

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

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常州名人。

4、制作小报。

(五年级)

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六年级)

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

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

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2016年助残日活动方案)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

(四年级)

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

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级)

1、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

十二月份:北小骄傲

(三年级)

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

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

(五年级)

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六年级)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

201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2.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并动手实践,亲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3.培养动手实践能(2016关于两学一做实施方案2016字3篇)力,以及运用统计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方法:观察法,询问法,上健康查询,实验法等.活动对象:二年级2班全体学生,活动过程:

一大自然的馈赠_____认识各种蔬菜(分组进行)

1.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搜寻身边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称及基本形状)

2.收集各种蔬菜的图片(也可以画下来),并向有经验的老农询问其生长过程(最好是自己能从始至终观察一种蔬菜的生长),写下观察日记或了解到的内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____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统计大家最喜欢的蔬菜.1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蔬菜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让同学们能认识更多的蔬菜,了解关于蔬菜更多的知识.2游戏:猜一猜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 篇7

一、解读教材, 把握目标

“标准”对各学段的数学实践做出了不同的表述:第一学段 (1~3年级) 称为“实践活动”;第二学段 (4~6年级) 称为“综合应用”;第三学段 (7~9年级) 称为“课题学习”。“标准”对不同形式的数学实践做出了不同要求, 同时还就各学段的数学实践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是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呈现的主要形式。“标准”将数学实践的目标定位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上。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性学习;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解读学生, 把握策略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以我一直循环在低年级段的几年从教情形看, 我发现本课教学内容以观赏为主线,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获得更好的发展。我觉得在小学低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应采用以下策略:

1.紧密联系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小组学习, 促进合作交流;

3.联系实际用数学, 提高探究能力。

三、解读课堂, 把握过程

1.紧密联系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片段1:

师:放假了, 你们都喜欢干些什么事情呢?

(学生回答略。)

师:你们的假日生活真丰富!听说这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假日里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演示, 板书“假日小队”。)

在这里, 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重视小组学习, 促进合作交流。

片段2:

讲述:小队还有什么活动呢?看摄影队的小朋友正在照相。

(板书“摄影队”。)

师:要照相是少不了胶卷的, 你知道一卷胶卷能照多少张像片吗?

(先让学生猜, 再出示胶卷盒上的数字)

师:一卷胶卷能照36张像片。已经照了多少张呢, 我们去问问小摄影师。

摄影师:已经照了29张, 还有9个同学没有照。

师:听了他说的话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

小萝卜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 四人1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交流。)

师: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 (只要合理,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师:还有2人没有照, 这下可把摄影师难住了, 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他。

师:再买一卷, 给2个同学照了, 还剩多少张? (启发性的语调) 买胶卷是一种方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

表扬: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 真聪明!

实践证明, 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 让学生说一说, 结合情境想一想, 通过小组交流进行探究活动, 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思维, 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交流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 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 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 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用他们这个年龄段可操作的拍球活动作为这节课的结束, 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 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四、在教学中, 我的几点困惑

1.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

2.在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的综合实践课中, 教师如何做好引导的工作, 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也逐渐普及,而做为电脑的标配----鼠标,在电脑的普及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鼠标做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非常容易损坏,是一种易耗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达到对鼠标的起源、种类、原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并通过学习鼠标的相关知识,能够对鼠标的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维修,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二、活动具体目标

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鼠标的基本知识,并对鼠标进行全面的阐述,并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网上搜索的基本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学会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从初一各班选出对本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

2.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初步分析活动实施方案。

3.学生自由分组并推出活动小组组长。制订本组活动计划,分配本组成员分工。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1.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主题的活动。活动由主要负责教师统筹进行安排。

2.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鼠标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活动和指导老师。

4.研究的主题由各组自己定,各组根据本组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5.生代表将鼠标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电子刊物,并能够进行讲解。

实施进度表:

四、研究活动建议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各组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4.上网调查收集、整理鼠标的资料,了解鼠标的重要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采访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了解鼠标在电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7.成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五、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等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学生分别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5.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

六、活动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2)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1)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3)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5)同行之间相互评价。

七、活动延续

注重活动的生成性,小组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延伸,通过对于鼠标的研究学习,让学生对于目前的鼠标的利弊做一个分析,并对目前的情况,能够对鼠标生产厂家提一些建议。并且通过学习同学畅想一下未来鼠标是什么样的,或者设计一个鼠标。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篇9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组成本单元的生字,再组成词语。

(一)读读本单元的生字,复习字形、巩固字音。

(二)读读横线左边的字。

(三)举例:光——

“光”加上一部分,可以组成本单元学过的哪个字?(恍)

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恍”。在括号中组一个词。

(四)自主完成一题。

(五)集体订正。

二、读一读,背一背,你会有所发现。

(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注上拼音。

(二)读读第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表示秋天景象的词语)

(三)背一背。

(三)口头填空:

秋()气()天()云()大()南()

果实()()菊花()()()()红叶

(四)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二组。

(五)你还能够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三、作业:

抄写词语,并且背一背。

教学反思: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 篇10

一、前期准备

1、搜集有关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发明者、发明过程、特点、演变情况等)回顾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历程。

2、登陆金羊网,了解中国报纸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发展(羊城晚报拥有非常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

二、参观过程

1、参观印刷厂生产第一线,观看印刷制作的全过程,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高科技生产的气息。

2、摄影(将你感兴趣的场景或事物拍摄下来)

三、活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优秀作品将放在校园网或校内展示。)

1、参观的心得体会,用PPT的形式。

2、以印刷术、中国报纸发展为主题,用电脑排版、设计制作手抄报,并打印出来。

3、“创意DIy”:利用废旧印刷品制作工艺品,变废为宝。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啤酒》活动设计

一、前期准备、利用网络或书籍了解啤酒的发展历史、分类、原材料等知识。

2、了解中国啤酒工业发展的历史(包括珠江啤酒厂生产的先进技术)。

3、了解啤酒的酿制原理、生产过程。

二、参观过程、文字记录(将你感兴趣或觉得有用的资料摘抄在笔记本上)。

2、摄影(将你感兴趣的场景或事物拍摄下来,例如:啤酒的生产、包装过程)

三、活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优秀作品将放在校园网或校内展示。)

、制作一份精美的《走近啤酒》为主题的手抄报或PPT。

2、仿制啤酒生产过程的模型。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方案制定课 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经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钻研和深刻解读,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综合实践课应做到名副其实

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至少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活动方法——展示活动成果——总结评价活动”等环节,少则需要一两周,多则需要一两个月,甚至一两个学期。因此,许多教师倍感耗费精力、浪费课时、影响成绩。于是,许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遭到了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不受待见的结局,而“省下来”的实践时间则被“充分利用”——抄写词语、默写课文、狂做试卷等,以期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此做法,果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也许可以提高一两次纸质试卷的成绩,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应当有所取舍、有所信仰,应当坚信:只要指导得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事半功倍,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且最终会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认真地进行了相关研究,下面以《走近零食》主题活动为例,浅谈个人主张。

《走近零食》的教学设计

回顾导入,明确任务 教师在讲解《走近零食》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他首先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明确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板书《走近零食》)大家还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下面请各组依次把自己的研究主题贴在黑板上。”教师顺势请学生说出选题目的,学生阐述,教师圈出关键词。

在明确本节课任务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说:“制定目标后,具体做些什么才能实现?做到什么程度呢?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事要有计划才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商讨制定本小组的研究计划,也可以叫研究方案。”

小组讨论,初步构想 ①小组讨论:在研究方案的制定中最主要的就是活动步骤的设计,万事开头难,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组第一步打算干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打成字显示在大屏幕上,以供讨论。)②交流指导:哪一组先来说一说?点名一组代表回答:“请其他组同学注意倾听,看看你们能听明白什么,又能听出什么问题。”(教师相机把该组第一个活动步骤在屏幕上打出来)大家对他们所设计的这一活动有什么问题要问?教师巧妙指导学生注意交代清楚:人员、时间、地点、方法、干什么事等必备的要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辨过程。③小结:看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交待清楚(学生齐说……)。④小组整改,再指答。⑤制定活动步骤:第一步活动,同学们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请大家进一步讨论,并记录下你们组所有的活动安排。

交流展示,取长补短 ①组长上台展示。②师生提问,展示组答辩。③各组再改,再展示。④教师小结:最难的活动步骤,大家已经设计得较为具体、可行了,那么这个研究方案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学生写研究方案,教师巡回指导。这堂课结束时,展示学生运用PPT制作的活动提示。

教学反思

一定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笔者所执教的这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节方案制定指导课。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案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呢?是节省时间,先直接发放教师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表格、提醒过一二三后,再让学生填写;还是教师根本不发放表格,而不惜花费时间,先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再指导学生逐步总结制定方案的要素和方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笔者和所在的团队。我们总是担心如果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摸索、总结,会非常耽误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恐怕一节课完成不了活动任务。

于是,我们翻阅了许多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又聆听了一些专家的指导建议,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自主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探究为教学方式,应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动手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舍得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实践、自主反思,这才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在以往的语文活动中,教师一直是活动的主导者,往往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安排好,而学生一直是活动的参与者,只是被动“参加”一下而已,长此以往,学生严重缺乏主动策划、自主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方案制定这个环节我们决定多花一些时间,也一定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活动方案指导重点的取舍 笔者所在的团队又经过多次的研讨和试讲,决定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制定整个方案中的最重要的一块内容——活动步骤的制定上,而方案中的其他一些项目的指导,则留在后续的其他主题活动中不断丰富和补充。

上课伊始,笔者组织学生们先分组讨论本组的第一个活动步骤;之后,以一组计划为范例,在大屏幕上打出该小组的第一个活动步骤,并引导各组学生仔细听、认真看、深入想,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小组和小组间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经过提问、解疑、补充,他们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一步步理清了活动步骤中所要考虑周全、并要表述清楚的主要内容:

示范组齐国强说:“我们小组第一步准备上网查找资料。”

另一小组学生问:“你们组想查哪方面的资料?”

示范组杜莹莹回答:“我们组想查找怎样科学地吃零食方面的资料。”

其他组学生再次追问:“你们这一组打算派谁去完成这项工作?”

示范组杜莹莹继续说:“我们组打算派我和曹子明去查资料,在我家里上网查找;如果查不到的话,我们打算再派曹子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查。”

教师相机打字记录后,示范组齐国强接着补充:“我们打算在11月23日到11月25日完成。”

其他组学生进一步追问:“如果曹子明到书店或图书馆里也查不到呢?”

齐国强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们可以查科学吃零食的书。”

其他组学生笑着追问:“现在有这样的书吗?”

正当齐国强无法应对之时,该组组长武育麒毅然站了起来,自信地答辩:“如果没有相关书籍,我们还可以询问相关的科技人员、老师或家长,反正,我们一定会弄清楚的。”

其他组学生不再发问,面带笑容、满意的坐下了。此时,笔者相机小结和点拨:“同学们为这一组考虑得很全面,还预设了许多困难,而这一组同学应答得也很机智,当场想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同学们现在回顾一下,在制定每一个活动步骤时,我们应当考虑和表述清楚什么?”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随后各组同学根据领悟到的要点——制定活动步骤时,一定要考虑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什么任务等——继续研讨、改进并记录本组的第一步活动安排。就这样,孩子们迈出了方案制定的第一步。

学生初次呈现的活动方案项目不全,不够完美,甚至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样一定比教师直接出示规范的方案表格、提示过一二三后再指导学生填写,更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因为这毕竟是学生们自己亲历的思辨过程,是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成果,体现着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辩论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合作……

当然,也许学生们的课堂发言还有些稚嫩,也许学生们的即兴答辩还谈不上睿智,也许学生们的学习技巧还略显笨拙,也许我们的课堂不如以往大家所听过的反复排演的展示课精彩,但这确实就是最真实、最质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成为活动的巧妙点拨者 在方案制定指导课上,教师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应如何体现呢?当学生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时,教师能给予方向指引;当学生出现计划不周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指出;当学生处于困惑不解时,教师能给予点拨解惑;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时,教师能给予有力帮助;当学生处于信心不足而情绪波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鼓励和疏导;当学生取得成果或进步时,教师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考虑和表述活动步骤的方法时,看到学生提不出问题,就及时地把一些方案规划中常出现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判断和改进。当其他组同学提出了一些看似可笑的问题时,我便鼓励小组间进行理智的思考、答辩与合作等。

在方案制定指导课上,教师的指导策略应该如此。而在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把握好诸多取舍,只做活动的参与者和巧妙的点拨者,并且坚信:只要我们少一些担心,多一些放手;少一些催促,多一些等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再给孩子们多一些时间,再让孩子们多一些思考,甚至再允许孩子们多犯一些错误,多走一些弯路,多碰几次壁……常此以往,教师坚持不懈地上好每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们自然便会从不断地思辨、合作、反思和总结中领悟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结束语

只要教师有所“舍”,精心设计、耐心等待,就一定会有所“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深受学生喜爱,也一定能实现其卓越而远见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 篇12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

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注重的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目的是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能力[1], 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缺乏教师指导的课程, 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 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 对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一、确保活动主题的可操作性

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主题

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时, 学生常常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是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这是很正常的,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去发现能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各种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 用心去体会和辨析, 不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活动选题的交流会, 组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交流和讨论, 共同促进学生能从记忆中反思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或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到活动的主题。例如:教材中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引人注意的实践活动内容;社会、自然和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但比较不平常的问题。

2. 重视学生们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 他们对凡事都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 有时会产生一些新奇大胆的想法, 也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联想, 但无论如何, 教师在选题指导中, 都要重视学生们的想法和灵感, 即便学生的想法幼稚可笑, 教师也不能对其否定或是予以讥笑, 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使学生不再敢尝试去发现问题和寻找活动主题。例如:在“我与交通安全同在”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很多新奇又充满趣味的想法。有的想收集所有的交通标志为同学们讲解;有的想编创一些交通安全童谣;有的甚至想去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学生想当交通警察或是到交通岗位上实习参观的想法,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尝试, 然后引导学生们对这些想法发表一下个人的建议。孩子们在交流和探讨中会明白, 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年纪尚小并且不具备任何交通岗位常识的他们来说不太现实。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就能选择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主题, 使主题不至于过大或过难。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合理的学习为基础, 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不断更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采取各种积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量为每一个同学都提供足够的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机会, 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 能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进而满足学生获得认可和肯定的需要。因此,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例如:在开展“保护城市环境”的宣传活动中, 教师首先要制定多个学习目标, 过少或过窄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学生自由地选择和发挥。同时, 在活动的进展过程中,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目标, 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目标,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兴趣。然后,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开放性的活动内容,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去访问自己的同龄人是怎样看待保护城市环境的;有的学生去访问环卫工人是怎样看待那些随地扔垃圾的行为的, 等等。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 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 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 获得真正的锻炼。最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活动目标或活动内容与其他同学组成活动小组, 例如:5个人一组去社会上访问调查, 3个人一组编创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2个人一组绘制“保护城市环境, 从我做起, 从小做起”的宣传海报, 通过这种小组式的竞争学习, 使学生获得了持续性的学习动力, 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时, 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积极地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 如“走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搜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访问类型或考察类型的活动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 在活动中要适当地采用设计、制作、测量、展示、竞赛和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发现乐趣, 不再觉得学习是乏味和痛苦的事情。

三、体现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教学评价的艺术不在于批评而在于激励和鼓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把评价放在每一个活动细节上, 对于学生们参加活动的态度、活动中表现出的想法和实践中展示出的综合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学生在活动中付出的辛苦, 给予学生小红花、笑脸和奖章等评价方式, 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鼓励中, 对自己充满信心, 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即使学生在实践中不够积极和主动, 在各种活动环节中表现不够理想, 或是实践报告写的乱七八糟, 教师也不要批评学生, 而是要努力寻找学生小小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和赞赏之后, 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 教师的指导水平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在综合实践课中, 教师要走下讲台, 融入到学生中间, 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大家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实现相互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治安民警先进个人事迹下一篇:冀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