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双语教学

2024-07-09

藏汉双语教学(通用11篇)

藏汉双语教学 篇1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17-01

1.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以三类教学模式为主进行:一种是以“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双语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除汉语文课以外,其他课程皆以藏语授课;另一种是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藏语”的双语教学模式,除藏语文课程以外,其他课程皆以汉语授课;第三种教学模式为部分课程以汉语开设,部分课程以藏语开设。据调查显示,藏族小学阶段主要以母语授课为主;初中阶段教学用语趋向多样化,部分地区以藏语授课为主,部分地区以汉语授课为主;到高中阶段时,教学用语基本以汉语教学为主,趋于一致。

在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双语教学是以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实施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一,由于藏族传统文化对藏民族个体的身心影响,导致他们对藏汉双语教学的认识不统一。长期居住于城镇的藏族学生和家长认为汉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他们愿意接受汉语言文化。而针对于长期居住于牧区的少数藏族群众而言,他们担心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认为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字,担心汉语发展的趋势会“同化”本民族,而排斥汉语言的学习。其二,教材方面的问题。由于统编教材内容大多脱离藏族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针对初次接触汉语的藏族小学生,尚无符合他们生活实际的汉语文教学教材。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但是受藏族儿童长期居住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藏族儿童未能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致使汉语言知识空白,对后期教育带来诸多不便,如抵触汉语言教学等。其三,由于藏民族的传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以藏语言对汉语进行编码才能得到理解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识的将汉语文字通过藏语读出,原因是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更有效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目前就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来看,缺乏从学生认知角度进行有效的教学,为了向双语教学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从藏、汉语的语音加工和汉字的识别过程进行探讨,从而有效渗透汉语教学的力度。

2.藏汉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2.1 注重藏汉双语教学,正确处理其他教法。藏汉双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班上学生了解或熟悉语言的种类不同情况,为面向全体学生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最起码的手段。可见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是极其的重要的。我同时还认为,教师能根据班上学生了解和熟悉语言种类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尤其重要。如给聋哑学校的学生上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用手语进行教学。如果对这样的学生,也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误解为教师在歧视他们。教师讲课时语言固然应通俗形象,明白透彻。但我们同时还认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授课,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并不陌生。这样师生的情感才能沟通,学生才能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而是用某一种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外来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诸如概念或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

2.2 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双语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特点?D?D语言性和科学性,而汉藏双语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在汉藏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课堂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以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为原则,广开思路,创造性地采用综合性课题讨论、即兴演讲、分角色游戏模拟等,而且,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师更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快捷性,通过课堂播放视频、影像、音乐等,丰富拓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还有就是教师可以考虑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便提升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事实证明,情景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以经典话题为主线展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环节,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

2.3 实施汉藏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这种汉藏双语教学课程的分阶段设置方,式是指对汉藏双语课程的具体开设从初级课程延续到中高级课程的系统性构想和实施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重视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因为这种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可以方便教师客观上采用团队教学法,充分发挥每一个汉藏双语教学教师的个人专长,对汉藏双语教学的阶段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把握,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则是既可以有汉语的专业知识学习,又在此一项的基础上进行汉藏双语学习。所以说,用这种汉藏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汉藏双语教学活动实践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汉藏双语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其识别语言的能力不仅受汉字特点的影响,还受学习者自身实际语言状况的影响。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语言,藏族学生的生源不同造成不同的语言状况,影响汉语识别的过程。一类是来自纯藏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藏语为主、汉语为辅,导致他们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将汉语对译转换为藏语完成理解过程;另一类学生来自藏族和汉族杂居地区,从小熟练运用汉语和藏语,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进行对译转换,所以,对文字的识别最好,能更好的掌握汉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 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4(15)

[2] 林秀艳.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藏汉双语教学 篇2

一、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直接因素, 对于语言的学习, 不仅需要学生多练习, 还需要有个资深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 高效地学习双语。在藏汉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资源匮乏, 而且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 首先要安排充足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同时, 还要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 让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点和教学思想, 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 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吸引力、高品质的双语课堂。

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 跟不上教学的步伐

在每一个科目的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很快就接受了新知识, 有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迟迟不能理解, 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的环境不同, 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差异。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还按照原来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的话, 那么后边的学生就很难跟上教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丧失信心, 然后失去了对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藏汉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学习差异是很大的一个教学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在进步。同时, 教师还要端正教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都带着对双语的信心和热情进行学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互帮互助的活动, 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 这样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有助于整体的提高。

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 遇到问题并不可怕, 只要教师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就行了, 问题的解决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机会。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问题, 不要怕问题带来的后果, 只要勇敢地面对、细心地分析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藏汉双语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3

一、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直接因素,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多练习,还需要有个资深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高效地学习双语。在藏汉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资源匮乏,而且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安排充足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还要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让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点和教学思想,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吸引力、高品质的双语课堂。

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跟不上教学的步伐

在每一个科目的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很快就接受了新知识,有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迟迟不能理解,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的环境不同,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差异。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还按照原来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的话,那么后边的学生就很难跟上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丧失信心,然后失去了对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藏汉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差异是很大的一个教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这样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在进步。同时,教师还要端正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带着对双语的信心和热情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互帮互助的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这样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整体的提高。

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就行了,问题的解决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机会。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问题,不要怕问题带来的后果,只要勇敢地面对、细心地分析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郭燕花.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5).

藏汉双语学习总结 篇4

强巴林寺率先在昌都地区寺庙中开办僧人汉语培训班,安排6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精通藏汉双语的管委会干部担任老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藏汉干部“一帮一、一帮多”相互学习。

强巴林寺只是一个缩影。20以来,昌都地区把开展好藏汉双语学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藏汉双语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藏汉双语学习蔚然成风。

昌都各级党组织从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对干部职工藏汉双语掌握程度进行摸底调研、登记造册。针对摸底情况,坚持分类施教,按照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突出日常会话实用教学,做到教会不懂者、提升基本流利者、巩固流利者。

为保障师资力量,各县各单位从党校、中小学校选择一批教学能手作为机关双语辅导老师,确保每班次至少两名辅导老师对机关干部进行培训。为保障学习教材,地区编译局编印具有昌都地方特色的藏汉双语学习手册。各县围绕当地日常交际用词、用语,制作上手快、易学习的藏汉双语学习资料。各级党校和中小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将干部职工集中起来培训,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学习。各县各单位提出无事必学习、有事必请假、每天必考勤、每业必完成、每学必巩固,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不漏学、不落学、不欠学”。

藏汉双语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调查 篇5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本项调查是想了解您对双语教学的一些基本看法,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写,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表明个人的想法,问卷结果将作整体处理,不作个别分析。如果有些问题您不清楚,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估计一个答案。请注意不要漏题,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每道题只选一个答案。并在您选的答案序号上打“√”。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告诉我们。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岁 3.您的教龄:

---------年

4.您的民族:

A.汉族

B.藏族

C.其他-----(请注明)5.您目前的学历水平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或中专

D、专科

E、本科及本科以上 6.您现在的职称: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D.特级

7.学校所在地:

-------(农村、县城、地级市、省会)

8.您所在的班级: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9.任教科目:

-------10.所用教材:

-------(汉或藏)语文编写

二、现状调查

11.您对所教科目的课程目标的了解程度是

A.非常了解

B.基本了解

C.基本不了解

D.完全不了解 12.在三维目标方面,您更加注重的是

A.知识技能的掌握方面

B.过程方法的运用方面 C.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

D.同等重视

E.说不清楚 13.您觉得您现在教的学生可以读懂用汉语文编写的教材吗 A.完全可以B.基本可以C.可以D.基本不可以E.完全不可以 14.您认为目前课程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多选)

A.课程与教材不适应目前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B.课程与教材的民族文化传承明显不足

C.课程与教材忽视藏族学生的认知经验,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大

D.课程教材种类单一,且教材中名词术语不规范,内容有重复,缺乏相应的辅助教材 E.课程与教材组织在学科逻辑上存在内容衔接不好,难度递进差的问题 15.你认为当前藏语文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A.太大

B.很大

C.一般

D.很小

E.太小 16.当前汉语教辅资料可以满足你的教学需求吗

A.完全可以

B.基本可以

C.可以

D.基本不可以

E.完全不可以 17.当前藏语教辅资料可以满足你的教学需求吗

A.完全可以

B基本可以

C.可以

D.基本不可以

E.完全不可以 18.你认为当前教材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多选)A.提高编写与翻译水平B.增加教辅资料 C.内容要贴切当地实际

D.要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 19.您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解读与其他老师一样吗

A.非常一致

B.基本一致

C.一致

D.基本不一致

E.完全不一致 20.您在讲课时是完全遵循大纲要求还是根据学生需要随时调整

A.完全遵照大纲

B.主要遵照大纲,有时调整

C.遵照大纲与调整幅度差不多 D.调整为主,兼顾大纲

E.不按大纲要求,完全调整 21.您认为有必要对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吗?

A.非常有必要

B.基本有必要

C.有必要

D.基本没必要

E.完全没必要 22.您参与过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吗?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没有 23.您认为课程开发时哪种效果更好

A.专家开发

B.教师开发

C.专家与教师共同开发

D.其他 24.您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发课程吗

A.完全能

B.比较能

C.一般

D.比较难

E.完全不能 25.您认为对学生评价时应以什么为重点(多选)

A.知识的记忆为主 B.能力的提高为主C.形成性评价为主

D.终结性评价为主 26.您对双语课程实施的效果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满意

D基本不满意

E完全不满意

三、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以下由1到5的五个数字分别代表态度由“完全赞同”到“完全不赞同”之间的五种不同程度,请根据您自己的情况,从中选出符合您的一个数字,填入后面的括号里。谢谢!

1.完全赞同

2.基本赞同

3.一般

4.基本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27.您觉着当前双语课程的开设是否存在着诸多问题

()

28.您觉着是否应该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加均衡化

()29.你觉着是否需要增加用汉语授课的学科

()30.课程与教材开发是否要充分尊重藏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开发藏区的多元文化资源()31.是否需要成立专业的课程教材的编译队伍,丰富教材编译主体

()32.是否需要把课程评价的主体以及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

33.是否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

()34.是否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实验,不断完善课程教材

藏汉情联欢串词 篇6

拉萨,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请你现在跟我一起坐上火车去拉萨看看吧。

请欣赏由永青卓嘎演唱,由米玛曲珍等同学伴舞的歌伴舞《坐上火车去拉萨》

《我要去西藏》

西藏,那里有高原,那里有雪山,那里洁白的哈达,那里有热情的藏族同胞,去西藏,是很多人一生的夙愿,请欣赏由冯琼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我要去西藏》

《兄弟情》

藏族同学在这里生活、学习,另他们难忘的除了关心他们的老师,还有像兄弟一样的汉族同学,请欣赏由群培同学带来的歌曲《兄弟情》 《山歌》

西藏辽阔的雪域高原不仅孕育出有着辽阔胸襟的藏族小伙,还让他们练就一副嘹亮的歌喉,请欣赏由石美同学带给我们一首原生态歌曲《山歌》

《高原红》

音乐,让我们心灵相通,音乐,让我们心意相随。下面请欣赏由藏族同学普布顿珠和汉族老师王喜刚共同演绎一首《高原红》 《祝酒歌》

青稞酒,香醇浓厚,令人回味。每当重要的节日,藏族同胞总是要一起畅饮这甘醇的美酒。同时,也要借着这杯美酒把祝福呈现给最尊贵的人。请欣赏由藏族同学为大家演唱的《祝酒歌》

《卓玛》

卓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一个美丽的女神,下面就有请藏族同学为我们演绎她们心中的卓玛,请欣赏由群培演唱,卓玛、央金等伴舞带来的歌伴舞《卓玛》

街舞

说到跳锅庄,是每一个藏族同胞都会跳的,但是跳起现代的街舞我们这些来自藏族的同学也毫不逊色。请欣赏由等同学带来的充满现代气息,带着年轻人朝气和活力的街舞。

《藏汉情》

同学情谊两年整,藏汉和谐一家亲。两年来,藏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请欣赏由我校老师自创,由我校机加工12班同学陈耀鑫带来的快板表演《藏汉情》

《赶上好时候》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各民族和谐统一的好时候;我们成长的环境,是三校合并后和谐发展的好环境;请欣赏由王宇老师带来的歌曲《赶上好时候》

《我的祖国》

藏汉双语教学 篇7

一、藏汉双语教学的认识

(一) 双语教学的界定认识

所谓双语就是个人或集体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交际现象。双语教学就是相对于单语教学而言的, 是能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实施专业教学。当然, 针对不同的情形, 是采用藏语为主、汉语为辅;还是汉语为主、藏语为辅, 这是教学模式层面的问题。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施教者中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明确或缺少深度的现象。一部分人认为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民族语言的功能会削弱, 因此,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精通汉语;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双语教学应以本民族语言为主, 担心学习汉语会使本民族语言功能逐渐退化。这些都是对双语教学的深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足够认识所致的。但万变不离其宗, 那就是完成对两种语言和文字的准确掌握并科学地运用于数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二) 藏汉双语教学的本质目的认识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传递知识的过程。藏汉双语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教师通过藏汉两种语言、文字作为媒介或载体, 将不同学科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是借助于适合于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更加方便地获取学科知识。双语教学的本质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而不是单纯语言的教学。目前高校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最大争议, 主要是专业学习与教学手段的权重区分不清。当然, 在特定的民族地区, 特定的语言环境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 实施双语教学的正确性毋庸置疑, 但是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依靠语言优势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一目的是不能背离的。

二、双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化培养模式的认识

高师藏汉双语数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藏汉两种语言兼通的专业合格的双语数学师资。这个培养目标相对于普通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是更高规格的;是兼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 是可以采用两种语言、文字实施教学的专业教师。这是民族师范院校的办学优势所在, 也是办学特色所在, 更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 民族师范院校要培养专业合格、而且能熟练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中, 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重中之重, 加强双语能力的培养是特色的体现。

三、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的认识

在高校全面实施学分制以来, 高等师范学院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公修课比例增大, 又开设了藏语文、汉语文以及英语三门语言类课程, 使得专业课时比例大大缩减, 远远低于普通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课时设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何合理安排语言课, 用适当方法组织语言课教学, 是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是藏汉双语的教育方式应该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课程设置中应增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数学文化知识课程。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实质上也就完成了数学专业藏汉双语教学课程的科学性、民族性和特色性设置问题。

四、藏汉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认识

我国高等教育自开展藏汉双语教学以来, 双语师资力量不断充实、壮大, 但与教育部本科水平要求相比, 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升。特别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专业队伍的梯队建设。

五、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问题认识

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工程,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一系列藏文数学教材的出版发行, 积极配合了藏汉双语数学教学的系统化建设, 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从现有的教材建设情况来看, 多数仍以翻译为主, 为了更大程度地体现藏汉双语的特色, 教材建设应该成立由数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民族学专家组成的编审机构, 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编译准则。根据藏族学生的实际水平, 遵照将难点分散, 减少理论的证明, 突出实际应用, 由浅人深, 由计算到理论, 循序渐进的原则, 变翻译为编著, 编著出版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 适合于藏汉双语教学的藏文数学教材。

摘要:高师藏汉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实现民族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也是推动藏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教学模式。正确实施藏汉双语教学对藏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更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实施藏汉双语教学至今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师,民族,藏汉双语,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鉴, 李艳红.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3) .

[2]卓玛草.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

[3]杨改学, 李玉斌.构建藏汉双语教学的新模式[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 , 1999, (04) .

[4]才果.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3) .

[5]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 2004, (04) .

藏汉文化考述 篇8

推荐 王尧先生对藏文化有长期的观察和宏通的识见。50余年来,他结合田野工作和教学实践,撰写十余部专著及百余篇论文,主编多部藏学研究丛刊,在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藏族民间文学等诸多领域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将吐蕃时期三大藏文文献(敦煌写卷、金石铭刻、简牍文字)引入西藏古史研究,对吐蕃史、中亚史及相关领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仲”、“德乌”和“苯”

简介 《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仲”、“德乌”和“苯”》是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曲杰·南喀诺布的一本经典藏学研究著作,作者独辟蹊径从苯教入手,系统研究了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概况以及西藏神话传说的起源关系问题。

推荐 南喀诺布先生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德格县,3岁时被认定为不丹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转世灵童赴不丹研习佛法。1960年,受国际著名藏学家图齐邀请赴意大利,并于1964年开始担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藏蒙语言和文学专业教授。《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仲”、“德乌”和“苯”》适合对藏文化期望有深入了解或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

简介 朱塞佩·图齐(1894-1984年)在国际藏学界、东方学界具有崇高的国际声望,他于1926年至1954年间先后在喜马拉雅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进行了八次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这些考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成果。本书收录的图齐教授的中英文文章,内容涉及西藏文化的各个方面,有些成果是目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部分成果是对已有成果的梳理和汇总;既是中意藏学界的一次交流和对话,也是对中意藏学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

推荐 为纪念20世纪最著名的藏学家之一的朱塞佩·图齐诞辰120周年,纪念图齐教授对藏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促进中意双方在藏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意藏学研讨会”特意编纂了这本文集,展示了中意藏学研究者们的最新成果。

藏汉双语教学 篇9

人教网 2005-12-10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调查,在新疆1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占70%,双语人特别是熟练掌握汉语的双语人比例很低。4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80%以上人口生活在交通较为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提出了强化双语培训的要求。据区党委组织部的调查,全疆熟练掌握双语(能看汉文文件、用汉语谈论工作、能听会说、没有语言障碍)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12.76%,乡镇干部占16.54%;初步掌握双语(虽然能听会说简单的工作、生活用语,但不懂汉文,看不懂文件材料,听不懂报告)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53.41%,乡镇干部占42.16%;基本不具备双语能力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33.83%,乡镇干部占41.30%。在南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县、乡镇,熟练掌握双语的比例更低,基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干部多达50%以上。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2000年新疆民族学校汉语教师共有14993名,其中汉族教师不足2%。不少地方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汉语教师仅在小学或中学时上过少量汉语课,只会念课本上的几句话,基本上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质量。目前,新疆中小学汉语教师尚缺1万多名。

在学习使用好本民族母语的同时,掌握好汉语言文字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针对双语教学与各民族互学语言曾经作出明确指示:“学习现代化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各民族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汉族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这样才能适应我们共同的事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及人口素质,彻底改变封闭、落后面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加强汉语教学,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要把汉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突出地位”,并制定了“2005年,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从一年级开设汉语课,2010年,乡镇或条件好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中学逐步实现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用汉语授课”的规划。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一大批“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从新疆目前的汉语师资情况看,还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据统计,目前新疆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言授课的中小学上学的人数日渐增多,1999年达到96091人,其中高中7479人,初中24031人,小学64566人;15个地州市均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办了“双语”授课实验班,现已达到90多个。

2005-12-10

藏汉双语教学 篇10

一、研究背景

《全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因地制宜的搞好双语教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2004年3月,自治区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对双语教学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2005年自治区召开双语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政府的重视。民语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高低是民语系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而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该问题中的关键。市教研中心高度关注双语教学,花大力气研究双语教学,为我们民汉合校更好的进行双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引领。

我校是达坂城区一所民汉合校。按照市上的统一要求,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业测试、统一评价标准。2008年,根据教育局精神合校后,即开始双语授课模式,除哈语语文用母语授课外,其它学科统一使用汉语授课,统一使用汉语系人教版教材。2008年----2012年,我校多次组织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方法及双语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如此,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缺少高水平的双语师资这一问题最为突出。民族教师汉语化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都很有限,这些不足,进一步制约了我校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汉语基础,还要能够用汉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授课技巧,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双语教学中汉语使用率较低,备课中,汉语使用率也较低,且语句不通顺,语言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和提高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问题,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民汉兼通的人才。这些都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所以不仅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要关注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水平。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要求,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能切实提高我校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

3、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举措

众所周知,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虽然说学生、教材、环境、教法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素质。随着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水平必然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必然有水涨船高。

4、探索出民汉合校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三、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1、少数民族教师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少数民族教师就是指除汉族外的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本课题采用狭义理解。

2、专业成长

主要是指从事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的人不断随着时间推移向着圆满成熟的方向发展。

3、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就是研究具体地方的具体事件,在充分认识问题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来考虑普遍性的意义。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3、本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是以柴窝堡小学少数民族教师为研究对象,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特别是教学过程汉语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强,进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双语教学的校本教研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

四、课题的理论基础 教师合作理论

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通过彼此协调而形成的联合行动。所谓教师合作,在学校范围内,主要是指教师以小组或团队等形式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为完成学校教育目标而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奋斗的过程。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探索以课题为纲,促进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有效性。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加速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2)有效促进我校少数民族教师双语课堂教学能力。

(3)推动我校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提高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4)营造合作学习型校本教研氛围。在扎实工作中促进民族团结。

2、研究主要内容;总结本校两年来双语教学实验中的经验与问题,发现制约双语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偏低,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六、预期成果

(1)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索并创新民汉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2)课题研究教师能完成市级小课题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过程性材料。

(3)课题研究教师能够围绕小课题解决自己教学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比课题研究前有进步。

(4)在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团队合作,用实践诠释民族团结。(5)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本校双语教学实验现状,探求其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做归因分析,提出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2)分析法:对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进行现状分析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步改进双语教学实施的具体建议与对策。(3)行动研究法和反思实践相结合:在该课题中,以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的汉语化水平,全体双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反思,充分运用反思的信息进行调节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组织阶段)组织研究结构、确定研究框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小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活动。第二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实践研究阶段)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并根据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保障研究的有效展开。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中期汇报。第三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总结提炼阶段)

开展经验交流,典型教学设计现场展示,优秀教案集,典型个案分析,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

九、课题支持和保障:

(一)各级领导对教科研的高度重视

达坂城区教育局领导,我校的校长都有很强的教育教研的意识,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二)市、区两级教科研中心、室的专业支持

市教研中心和达坂城区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都是课题研究的专家,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支持。特别是能得到兄弟学校大力帮助。

(三)一线教师积极参与 课题负责人、少数民族教师都有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对课题研究工作锐意进取,踏实能干,能把课题的目标逐一实现。

十、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负责人:库力恰西

课题成员:哈比哈柔黑亚赛麦提拜克

乌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2012年9月20日

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

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课题负责人:库丽恰西

2012-2013学年

编号

No: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立项小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单位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学科双语组

课题负责人库丽恰西

课题成员哈比哈赛麦提别克柔黑亚

联系电话办:5912838手机:***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二年九月七日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探究

负责人姓名

库丽恰西

性别

民族

年龄

行政职务

教师

专业职称

小教一级

任教学科

语文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

是否班主任

班主任

工作单位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小学

邮箱

869545228@QQ.COM

其他研究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任教学科 专业职称

联系电话

赛麦提别克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

哈比哈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

柔黑亚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

预期成果形式

本课题的成果以调查问卷、总结报告、研究论文(案例)等加以展现。

研究时限

2012年9月—— 2013年 6月

二、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 问题的 提出

《全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因地制宜的搞好双语教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2004年3月,自治区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对双语教学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2005年自治区召开双语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政府的重视。民语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高低是民语系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而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该问题中的关键。市教研中心高度关注双语教学,花大力气研究双语教学,为我们民汉合校更好的进行双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引领。

我校是达坂城区一所民汉合校。按照市上的统一要求,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业测试、统一评价标准。2008年,根据教育局精神合校后,即开始双语授课模式,除哈语语文用母语授课外,其它学科统一使用汉语授课,统一使用汉语系人教版教材。2008年----2012年,我校多次组织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方法及双语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如此,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缺少高水平的双语师资这一问题最为突出。民族教师汉语化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都很有限,这些不足,进一步制约了我校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汉语基础,还要能够用汉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授课技巧,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双语教学中汉语使用率较低,备课中,汉语使用率也较低,且语句不通顺,语言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和提高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问题,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民汉兼通的人才。这些都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所以不仅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要关注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水平。

课题研究 的主要 内容

总结本校两年来双语教学实验中的经验与问题,发现制约双语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偏低,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课题研究的主要 目标

(1)探索以课题为纲,促进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有效性。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加速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2)有效促进我校少数民族教师双语课堂教学能力。

(3)推动我校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提高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4)营造合作学习型校本教研氛围。在扎实工作中促进民族团结。

课题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要求,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能切实提高我校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

3、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举措

众所周知,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虽然说学生、教材、环境、教法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素质。随着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和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水平必然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必然有水涨船高。

课题研究 的对象

参与实验的全体双语教师

课题研 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本校双语教学实验现状,探求其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做归因分析,提出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2)分析法:对双语教师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进行现状分析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步改进双语教学实施的具体建议与对策。(3)行动研究法和反思实践相结合:在该课题中,以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设计的汉语化水平,全体双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反思,充分运用反思的信息进行调节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组织阶段)组织研究结构、确定研究框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小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活动。第二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实践研究阶段)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并根据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保障研究的有效展开。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中期汇报。第三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总结提炼阶段)

开展经验交流,典型教学设计现场展示,优秀教案集,典型个案分析,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

(1)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索并创新民汉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2)课题研究教师能完成市级小课题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过程性材料。

(3)课题研究教师能够围绕小课题解决自己教学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教学设计汉语化水平比课题研究前有进步。

(4)在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团队合作,用实践诠释民族团结。(5)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表达形式:

以调查问卷、总结报告、研究论文(案例)等加以展现。

三、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四、专家评审组意见 专家组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藏汉双语教学 篇11

一双语教育的政策依据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及文字的自由”, 同时也规定“国家的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意见的传达提纲中指出:“推进双语教育, 支持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 逐步普及学前双语教育, 建立健全适合藏区的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双语教育体系,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依托现有资源, 推进双语教育师资基地建设, 实施定期轮训制度, 提高义务教育师资质量和双语教学能力。”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甘政发[2009]30号) 中指出:“建立健全适合藏区的教材、师资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藏汉双语教学体系, 依托省内外高校实施‘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指出:“提高高等院校服务‘双语’教育的力度, 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力争在3~5年内, 使少数民族师范类毕业生达到汉语等级标准, 切实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使更多合格的‘双语’师资充实到基层一线‘双语’教学岗位。”

二双语教育的意义

1. 实施双语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最佳途径

国际著名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教授和M.西格恩教授在其合著的《双语教育概论》中就指出:“就世界范围而言, 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围来看, 这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双语教育的代价无论多么昂贵, 它将比不能进行双语教育所付出的社会代价要低。”

国际上实施双语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多元文化的认同、教育机会的均等和语言交际水平的提高。在广大藏区进行“藏汉双语”教育, 其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达到“藏汉兼通”的语言能力, 提升将来的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通过“藏汉双语”教育, 加强藏族及区内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双语教育的成败将决定民族教育的成败, 决定着藏族地区办学方向和学校功能的体现, 所以, 我们必须对“藏汉双语”教育的意义、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努力探寻适合藏区实际的藏汉双语教育的路径。

2. 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发展双语教育是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获取知识、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也是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3. 有利于交往的需要

如何判断在一些地区实行的双语教学体制是否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群众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态度应当作为一个主要的参照系数。

三双语教育相关概念

1. 双语含义

对“双语”含义的普遍理解为: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 民族同时存在, 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 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这两种语言中, 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 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在我国, 除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外, 同时使用其他国家通用语言交流的现象可称之为“双语”, 如汉英双语、汉俄双语等;各民族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和本民族语言交流的现象称为少数民族“双语”, 也是平常所理解的“双语”。

2. 双语教育的含义

双语教育是以民族政策为指导, 结合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的实际, 以目前存在的双语现象为条件, 使国家族际语 (汉语) 和民族语有机结合, 以双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为教育内容, 并以双语教学为主体的民族教育形式。双语教育既包含教育的目的、学制制定、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对象、教师等, 也包含教学手段、方法等, 还包含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

双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泛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狭义的双语教育特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特定的教育对象, 使用其本族语和主流语 (族际语) 两种语言的教育系统, 我国学者称其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双语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

3. 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中开设民族语文课和汉语文课,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 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 或者采用其中一种作为主要教学用语, 另一种作为辅助教学用语的特殊教学活动。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学校层面, 以教学为手段, 落实双语教育的教育形式。在我国的官方文件中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

掌握双语的人, 也叫“双语人”“双文化的人”或“双语学生”。

四甘南州“藏汉双语”教育的背景

1. 甘肃基础教育“藏汉双语”教育规模总量

甘肃基础教育的双语教育主要为“藏汉双语”教育, 而且主要集中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2009年甘南实施“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225所, 在校学生46697名, 占全州学生总数的33.1%。其中以藏为主类35049名 (占双语类学生总数的75.8%) , 以汉为主类学生11583名 (24.2%) 。其中小学206所, 在校学生32162名 (平均每个年级5360名) , 以藏为主类学生25404名 (79%) , 以汉为主类学生6758名 (21%) ;初中12所, 在校学生6433名 (平均每级2144名) , 以藏为主类学生3196名 (49.68%) , 以汉为主类学生3237名 (50.32%) 。高中学校7所, 在校学生8102名 (平均每级2700名) , 以藏为主类学生6449名 (79.5%) , 以汉为主类学生1588名 (19.5%) 。

2009年天祝县实施“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29所 (中学1所, 小学26所, 两个教学点) , 在校学生7423名, 占全县学生总数的6.8%, 主要是以汉为主。其中小学生1025名, 初中725名, 高中541名。

以上数据说明:以后每年“藏汉双语”类高中毕业生约为2500名, 以藏为主的约占80%,

2. 双语教育师资

甘南全州有专任藏文教师1579名, 藏文教师与以藏为主学生比1∶22.2。其中信息技术双语教师尚无一名专业毕业的教师。

3. 双语教育模式

目前双语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1)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碌曲、玛曲以及夏河等县所采取的一类模式, 以藏语教授除汉语言以外的所有文化课, 加授汉语文。 (2) 天祝、卓尼、舟曲、迭部的二类模式, 以汉语教授藏语文以外的所有文化课, 加授藏语文。

4. 甘肃藏区“藏汉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 选择“以藏为主”单一模式。

第二, 学习双语学生缩减。

第三, 双语师资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 (1) 藏语言类专业教师相对过剩; (2) 现有的双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3) 从具体科目来看, 小学汉语文、英语和计算机双语专业教师缺口最大; (4) 教师培训不足, 培训实效性不高。很少有针对教师双语语言表达方面的培训; (5) 藏语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缺乏。

五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双语教育的目标

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和要求都表明, 两种语言同等重要, 不可偏废, 在教育教学中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 而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培养的关系。教育承担着多种功能, 既有经济功能, 又有政治、文化功能;既有帮助受教育者个体发展, 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功能, 同时也承载着社会的功能;既有功利性的目标追求, 又有超功利性的目标追求。

关于计算机课程双语的标准, 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同时可以熟练应用1~2种藏文输入法处理计算机信息。

六小学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内容选择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跑道, 围绕目标设置课程是课程论的基本思想。两种语言的比例问题一直是双语教育争论的焦点。

目前, 一定要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特点、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双语水平来设计课程内容和课时比例, 不能按师资和学生的语言结构来选择课程内容。总之, 课程内容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并且兼顾藏族学生的语言特点和计算机处理藏文信息的现实需要, 本着有机有利的原则, 制定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七藏汉双语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及课程资源开发

教材是体现课程目标, 实现培养目标和教与学的载体, 要体现科学性、时代性,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双语教材要符合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适用教材的缺乏是大多数双语教育碰到的主要障碍之一。

双语教材的类型有用民族文字编写的民族语言教材、民族历史文化教材两种语言转换 (翻译) 的技能训练教材、用民族文字编写的语文学科以外的各科教材、用汉语编写的符合民族学生学习心理的汉语教材、藏汉双文教材 (研究表明比较受喜欢) 和公共通识教材等。小学信息技术藏汉双语教材应该是藏汉两种文字对照, 通俗易懂,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教材。它既不能像数学物理那么偏重理论, 也不像科普读物一样泛泛而谈。总体原则是, 重应用、有体系、通俗易懂。

八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模式

两种语言授课是对教学的总体安排来说的, 对具体一门课只能用一种语言授课, 另一种至多是辅助教学用语, 否则就会违背语言思维的规律。藏汉双语教学语言主要为:A型:藏语。B型:藏语为主, 汉语为辅。C型:汉语。D型:汉语为主, 藏语为辅。从有关研究来看, 藏族大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态度喜欢B型或D型居多, 喜欢单语教学语言的最低。双语教学的模式较多, 现归纳如下: (1) 汉语为主的模式; (2) 藏语为主的模式; (3) 口语辅助的模式; (4) 先汉后藏的模式; (5) 公共课程的模式; (6) 部分课程的模式。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主要有以汉为主模式和以藏为主模式两种。以藏为主师资不具备, 以汉为主学生学不懂。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从这个层面上来看,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九信息技术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建设一支民汉兼通、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热爱民族教育、安心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队伍双语师资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培养藏汉双语兼通的师资是实施双语教学乃至整个藏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合格的双语教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能够满足教学的两种语言和文字能力的基本素质;二是具有能够满足教学的学科专业基本素质。这两种基本素质中, 缺乏其中一种都会对双语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坚持“自我培养”为主, 依托高校完成师资培养任务。

甘肃藏区对藏汉双语人才 (师资) 的需求特点一是门类多而每类的需求量数量少。这个特点要求双语教育体系包含的专业面要宽, 而每个专业的年培养量要少。二是藏区条件艰苦, 要大力培养留得住的人才。藏族地区人才开发的重点必须落在培养土生土长的双语人才上。双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最基层的牧民子弟, 对他们既要有爱心, 还要学有所得, 有利就业。

藏族中小学信息技术双语教师其实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 同时还应该是藏族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 甚至是整个藏族地区信息技术普及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3)

[2]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23)

上一篇:介绍借款合同的分类下一篇:目标市场定位研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