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2024-06-26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共8篇)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1

汇报材料

龙渣瑶族学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学校,位于神秘而美丽的瑶乡,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居住着67%的瑶族人,这里的人们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坚实的艺术底蕴。

几年来,龙渣瑶族学校积极开展瑶族歌舞(瑶歌、长鼓舞、跳盘王、瑶族族神韵、竹竿舞等)、高跷、瑶拳、瑶棍等系列传承活动。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领导有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成立瑶族舞蹈文化艺术传承活动小组。

第二、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编写适合教学的相应教材,让瑶族舞蹈成为学校特色教育内容。

第三、学校成立了“兴趣活动小组”,组建瑶族舞蹈文艺团。每周星期二、四由舞蹈专业和音乐专业老师李丹、唐望进行辅导,辅导项目包括:瑶族歌曲、瑶族舞蹈(长鼓舞、跳盘王、伞舞、盘古长鼓舞、瑶族神韵、竹竿舞、高跷舞等)。积极精心组织和开展艺术活动,每年的“六一”、“元旦”、农历11月16日“盘王节”都是学校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艺术活动,让学生得到展演的舞台,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第四、不断与周边瑶族(郴州月峰少数民族学校)进行学习交流,采用“带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挖掘和提升学校瑶族艺术文化。聘请了月峰专业瑶族舞蹈老师进行指导、教学。让原汁原味的瑶族舞蹈得益展现。

瑶族舞蹈以情节内容通俗性和动作技巧简单易学、轻松自如的灵活性为表现形式的。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抓住学生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不断丰富瑶族舞蹈内容,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创新编排新的舞蹈,增进兴趣。四是用瑶族舞律动,提高孩子灵敏度。瑶族舞蹈对摇、摆、颤、扭、跳很有讲究,也很容易被掌握。五是用瑶族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学生参加瑶族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龙渣瑶族学校传承瑶族舞蹈具有极佳的条件和优势:

(1)、上级领导重视,师资雄厚,社会环境优越。学校领导有较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学校成立传承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管理好队伍,有艺术教育的计划、措施。一直来学校都很重视瑶族文化的教育工作。瑶族文化教育之花盛开,开设有瑶歌、瑶舞、竹竿舞、高跷、瑶拳、瑶俗等校本课程,而且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其中,学校有常年坚持活动的瑶族艺术文化团,班班有瑶族艺术文化兴趣小组。学校有舞蹈专业老师1人,音乐专业老师1人,体育专业老师1人,兼职的瑶族歌舞等教师多人。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强项,而且这些教师都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近几年,为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株洲市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文字、录音、影像、活本等原始民间艺术资料不断涌现,为我校传承艺术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教学资源。

(2)、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艺术课程的开课率达到100%。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对本校传承艺术项目的兴趣和自觉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受、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艺术修养。(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取得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校园布置已彰显瑶族特色,参加株洲市首届中小学校特色发展校长论坛龙渣瑶族学校教学特色就获得二等奖。

(4)、学校经常性开展艺术交流教育活动,坚持“带出去,请进来”,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周边少数民族学校经常进行艺术相互学习、交流,每期都邀请郴州月峰瑶族乡学校瑶族艺术老师精心指导,把我校艺术老师带出去观摩、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族艺术展示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认识,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知识。

我校有专门的瑶族舞蹈文艺队,定期活动,每年我校的舞蹈文艺队都要代表龙渣瑶族乡参加县级、市级的比赛并获得好评。其中:2009年代表瑶族乡参加炎陵县首届民族民俗活动展示获二等奖;2011年3月参加炎陵县教师民俗文化展演中获得优胜奖;2011年炎陵县体艺节中舞蹈队获全县三等奖。瑶拳在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获省金奖。株洲电视台、湖南省经视、中国旅游卫视都进行过多次报道。

瑶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正确的价值指向,弘扬民族精神、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符合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给青少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哺育。学校广播、网络以及教室、走廊、宣传栏、橱窗等环境布置遵循育人宗旨,符合校园文化审美要求,营造出了瑶族文化浓厚氛围。学校开展的瑶族文化活动凸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的精神理念,以校园文化长廊和宣传栏等为宣传主阵地,筹建设立“瑶族文化宣传廊”、“瑶族文化小标牌”,大力宣传瑶族传统文化。还开展了瑶族文化美德事迹演讲比赛、瑶族知识竞赛、学习交流会、主题辩论会等活动,使瑶族文化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建立起了“学瑶学,比瑶学,用瑶学”的良好风尚。

瑶族舞蹈绵延几千年,将其引进课堂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作为宝贵的瑶族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它得到传承、发展下去,我们应努力使“瑶族舞蹈”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瑶族艺术素材,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龙渣瑶族学校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2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他还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 都强调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唯有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与百姓生活紧密贴合、有机融合、深度渗入, 让其更好地参与到当代人生活的形塑之中, 才能保持其持久的生命活力;唯有立足于当代人在社会转型和发展进程中的生存困境和身心需求来反观传统文化, 才能更好辨析出精华和糟粕, 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立足于时代需求激活整合, 通过科技与创意元素的注入使之服务于当代人的现实生活, 既是激发传统文化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发挥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引领作用, 更好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深化对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内在关联价值的系统研究

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公布的数据, 全国 (不含港澳台) 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为766722处, 但从整体上仍然缺乏对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系统化研究, 尚无法清晰地建立起它们之间在历史、文化方面清晰的联系, 这就使得这些遗产仅仅以点的形式存在, 而无法构成一幅完整、生动地展现中国丰富多采的文化和厚重历史的网络, 这不仅难以让它们真正活起来, 同时也使我们难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我们中华文化遗产中尚未得到充分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 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河南郑州登封历史建筑群, 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成就的彰显载体, 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分散错落看似缺乏关联的古建筑群以其空间整体布局成为承载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和古代礼制、宗教哲学理念, 在精神层面成为一个整体。这些建筑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精神同样是建筑实体遗产资源之外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资源, 没有系统的深入研究, 就难以真正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做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脉传承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当前, 我国政府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引擎, 这不可避免带来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是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内在动力和宝贵财产。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需要开发利用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 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首先, 应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城市文明发展中的巨大价值, 在传统器物保护、文化符号记忆、旅游价值整合开发的基础上, 通过时代精神的注入赋予历史文化遗产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以之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根基。其次, 只有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扩展、现代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市民生活有机结合, 特别是与改善市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历史文化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文物”才能真正成为“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才能真正走进市民的内心, 真正成为市民观念意义上的文化, 成为现实的、活生生的文化, 成为能够产生向心力、归属感、认同感和共同行动的文化;也只有这样, 现代城市才能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真正的家园。第三, 要以开放的心态, 借鉴和吸收国际上认同的历史文化保护观念和做法, 以尊重历史、尊重生活、尊重市民的态度,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遗产和谐、遗产与环境和谐、生活与遗产和谐、传统与现代和谐的理念, 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广的地域范围来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脉络, 从整体上使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市民生活内在肌理关系相融和, 更全面、更立体、更细腻地展示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要在继承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互为依托的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第四,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用地方向和道路系统, 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 形成网络体系, 使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道路的选线、建筑高度分区控制和重要古建筑之间的视廊控制, 可以给人们的欣赏创造有机的空间线路和逻辑线索。比如苏州的北寺塔是宋代留存下来的古塔, 规划把城市主干道正对该塔, 使之成为古城内十分醒目的重要景观, 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递。

三、引入创意设计元素和产业化运作方式, 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实用型产品的设计生产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环顾全球,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更深度走入人民日常生活是大势所趋。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中蕴含的表达元素及美学价值与现代时尚设计理念相结合, 设计生产出富含传统文化韵味又具备日常家居或装饰作用的实用性产品, 用现代时尚激活古老文明, 可以有效推动优秀文化资源的“活化”开发, 让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延伸生命力, 并融合时代精神获得新的发展。例如, 近年来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开始涉足艺术衍生品的开发, 古色古香的艺术衍生品陈设或摆件作为新的消费形式, 不仅拓展了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 而且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曾获得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奖的设计师兰玉将传统苏绣工艺与东方禅意美学结合, 以其独具特色的创意设计作品进军法国巴黎高级私人定制市场, 并且借助大众时尚媒体传播其设计理念和品牌形象, 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独到一笔。

四、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水平, 更好发挥其社会功能

199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 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 在不同水准上, 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 以便永久性地保存, 以及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够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该项目反映出, 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产生了影响。

2013年初, “数字三维圆明园”成为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话题。用户通过清华城市规划院数字城市研究所研发的“City Maker”虚拟软件平台, 便可观赏到圆明园从1740年到2012年间持续演变的立体面貌。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滋养造就了一批批仁人志士,使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丰碑,被世界瞩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带给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的繁荣,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尤其是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几千年的古国文明,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就会有断代的可能。近代以来,由于我们把传统文化丢弃,致使我们的礼仪丢失,甚至将礼打倒,致使我们的民族出现无礼、无序的状态。

近年来,中国公民在海外旅游时的失礼行为一度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如香港迪斯尼开园时曾出现内地游客“想拉就拉、想脱就脱、想躺就躺”等一系列不雅行为;北京街头的“膀爷”和上海街头的“睡衣男女”,大学教室、地铁车厢里弥漫着的食物味道,也同样是缺乏礼仪的行为。要养成文明的礼仪仅靠几天的教导、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研究基础

1.理论基础

先秦儒家关于礼的理论与实践既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涵养人性,使人成“人”是“礼”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因,也是先秦儒家教育的重要目的。明礼、习礼和执礼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化)的过程。教化功能不仅是我国传统教育的要义,也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对先秦儒家“以礼为教”达到“化民成俗”这一教化手段的重新认识,不仅为如何批判与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理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教育如何通过人性涵养和情感关照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可能的路径或借鉴。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先秦的礼建立在人们对礼的社会规范功能的理性认识和对礼的道德精神觉醒意识的基础上。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涵养。

2.社会基础

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中小学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应承担的关键性作用,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2014年,由海淀区教科所牵头,全区近70多所中小学参加了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项目。

3.学校基础

2008年,学校结合《弟子规》编写制定了《宏丰小学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评价》,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2011年,学校将“仁、义、礼、智、信”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全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诵读;2014年,两位教师参加了由区教科所组织的第一期“国学”培训;2015年,德育主任参加“海淀区小学干部教师儒学礼乐文化教育”培训;2015年,通过北京三师择善传播有限公司对教师进行礼的教育系列培训。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研究对象:北京市海淀区宏丰小学1-6年级学生、家长、教师。

研究方法:为了能够找到研究的方向,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1.家长问卷调查

通过家长对于传统礼文化的了解、对于学生学习的支持、文化内容的选择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家长对于传统礼文化的了解,并对学生产生帮助和影响是有较大局限性的;(2)家长对于辅导学生进行传统礼文化的学习是支持的,并对学生素质提高是有期待的;(3)家长对学生的传统礼文化的学习环境的营造十分有限,绝大多数家长寄托于学校创造的学习环境。

2.教师问卷调查

通过对教师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对“礼”的研究内容、兴趣的了解、研究途径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了解,并愿意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实践研究;(2)教师喜欢参加传统文化技艺方面的实践研究,并对自身专业更有所倾向,喜欢民间艺术传统文化项目,但范围有限,仅集中于小学教材中的内容;(3)教师喜欢并积极期待开展学生社团的活动,并对学校相关校本课程有所期待。

3.学生问卷调查

通过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目的、内容和作用、方式和环境,以及家长对于学习的支持四个维度进行问卷了解,结果显示:(1)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有一些学生不够了解,学习内容比较广泛,学习目的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获取知识与提高修养;(2)学生对于学习环境和形式更依赖于学校所提供的空间和喜欢的教室,喜欢学校给予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名称;(3)学生认为家长是支持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的。

我们对三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宏丰小学的学生、教师、家长期待着课题的研究,课题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与实际需求。

学校礼文化教育的实施设想

礼源于古代文化,也是一种礼仪文化。在“礼仪之邦”的中国,礼文化一直备受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思想构建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礼能加强小学生的个人修养,为他们的终身健康成长奠基。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的本质应该是“尊重”“敬重”。它首先应该是真诚地发自内心的尊重。儿童在成长期,正是学习做事、做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敬人,还是敬业,在抒发敬意的同时都要谦恭和自我克制。而目前小学生在成长阶段,很多礼文化的缺失,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做人做事,因此,我们要重视礼的学习,需要礼的训教和养成。

学校礼文化将在教学、德育、课外活动三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敬己、敬人、敬物、敬业”的素养(如下图)。

1.学礼——“敬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循序促进

尊重别人,先要懂得尊重自己。让学生通过敬己教育,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不断为自己汲取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

2.学礼——“敬人”,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

礼的本质是尊重和恭敬。学生在学礼、知礼、懂礼的过程中,了解礼的内涵,懂得尊重别人,养成恭敬礼让的美好品行,从而在学做中习得,在习得中养成。

3.学礼——“敬业”,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培养

对学生的尊重应该在重要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独立探究、合作互助,这将是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尊重和学会尊重他人的重要途径。

4.学礼——“敬物”,对学生兴趣情操的不断滋养

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受人尊重的艺术和技能,如音乐、美术、武术、空竹、乐器等,感受礼的内涵,陶冶情操。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4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全校师生。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

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年,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全镇村民文化素养,推动我镇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就我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课堂在学校。我镇中小学自**年下学期起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要求每周不少于一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并倡导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例如,各小学在国学经典诵读,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弟子规》或《百家姓》。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三字经》《论语》1篇。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首、《千字文》《论语》4篇。四年级:优秀古诗文20首、《论语》、寓言故事十则、神话故事。五年级:《大学》《中庸》、现代诗文10篇。六年级:《孟子》、现代诗文10篇。在确定内容后,提出多项落实的措施:保证诵读时间、保护诵读兴趣、积极创新诵读形式、做好检测工作、阅读篇目的保证。在初中学校,我镇设立了选修科目:内容有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老师们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写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即可。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我镇能够充分利用那些仍得以保留的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现代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培养村民的兴趣特长和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为此,我镇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拓宽文化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充分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1.开展“感恩共产党”。**年底,我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感党恩.党员固定活动日”文艺晚会,激发党员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热情,创先争优争当一名新时代合格党员。

2.开展“感恩祖国”。**年国庆节,中小学通过组织开展“建设幸福中国”主题读书活动,提升学生感恩祖国、保卫祖国、回报祖国的朴素情感。

3.开展“感恩父母”。**年端午节,通过组织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感恩心语”活动,引导青少年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鼓励青少年跟父母真诚交流、坦露心声。

4.开展“感恩自然”。通过开展“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倡导低碳理念,宣传“善用资源,服务公益”精神,教育学生及其家长参与环保、关爱自然。

我镇形成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采取了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辉煌共和国”“历史的选择”“魅力汉语”……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受到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全校师生的踊跃参与下,校园诵读氛围愈发浓厚。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6

一撇一捺总关情,一横一竖传文脉。历经3000多年的时间洗礼而不朽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千年中华文明的标志,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18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有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筑牢了最坚实的文化认同、最坚挺的文化自豪和最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倍加珍视甲骨文,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壮大新时代的文化基因。

读懂甲骨文,筑牢最坚实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同心勠力,用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凝结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血,在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甲骨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的接力棒从来不是由历史传递给我们,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主动学习、自觉传承、用心发展。我们要积极响应十九届四中全会号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大甲骨文等汉字文化的学习与宣传力度,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社会,系好文化认同的第一颗扣子,努力营造崇尚甲骨文的热潮与风尚。

读深甲骨文,筑牢最坚挺的文化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5000多年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品高潮迭起,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成为中华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的生动注脚。作为文化精品的根本基础,文字的多样性成就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无论走多远,不忘来时路。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最古老而又正在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作为汉字源头,承载着勤劳善良的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与创新禀赋,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更加自信向前。

读透甲骨文,筑牢最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用智慧、汗水和家国情怀,破译了甲骨文的“文明密码”,开创了甲骨文到汉字的“文明奇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优良学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大力推进以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为代表的文化事业,必须进一步走上更高水平,走进更深层次,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7

一、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目标上的困境

在语文课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不可避免会受到语文课程本身目标的影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框架中,语文课程目标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实用目标与文化目标两大类。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一直以来,人们似乎更重视实用目标,而视文化目标为从属地位,这一倾向在语文课程中由来已久。早在语文独立成科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就曾说道:“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后继者如陈启天认为:语文课程的目的有“正目的”和“副目的”之分,其中“正目的”为“(1)要能说普通言语;(2)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3) 要能作现代应用文”。“副目的”为“(1)启发思想,锻炼心力;(2)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1]。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学习国文即为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主要是养成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和习惯。因为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是语文课程的“专责”,其他课程则不直接承担这一任务。在当前,由于本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种种“泛人文、非语文、去语文”等现象,语文课程更是强化“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特点,甚至一度主张用语用观对语文课程进行重建。

语文课程目标的这一实际价值取向与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诉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明显的时代背景和针对性:其一,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正面临式微的危险;其二,科学技术发达虽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但人们却也日益沦为科学技术的附庸,精神生活越来越陷入荒芜。因此,当前我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必要认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育人。借用以上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在文化目标。这显然与语文课程目标尤其是与实际层面中的语文课程目标不一致。然而,语文课程目标对实用目标的倚重又势必造成人们在实用目标的视野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便被僭越而得不到有效实现。

2.突破路径: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导向,是课程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欲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预定效果,应先明确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结合以上所述,应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

鉴于文选型语文教材之现实,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一篇篇选文来完成的,具体又主要是通过文言文这一文体来实现的[2]。因此,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转化为厘清文言文教学的本体目标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语文界一直有一种主流观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这一取向主要源于上世纪初,因当时报纸杂志公文上的文字多为文言文所致。然而,当前文言文已经淡出了日常的言语交流,基本丧失了工具效用,其原有的教学目标取向理应进行重新定位。为此,应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化目标,即传承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本体地位,这诚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2]

值得说明的是,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化目标,进而强化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目标的本体地位,不会因此而失掉所谓的“语文味”,也不会导致语文课程实用目标的落空。事实上,不管强调语文课程的文化目标,还是其实用目标,这只是从认识层面而言。也就是说,出于认识的需要,人们会将语文课程的目标依次划分为文化目标和实用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一体两面的密切关系,语文课程的文化目标和实用目标也是内在整合在一起的。不管实现其中的哪一类目标,另一类目标同样将会获益。

二、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上的困境

鉴于语文课程主要借助文言选文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现实,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视角,当前语文教材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困境。

首先,从文言选文的数量与内容方面来看,数量整体较少,尤其是诸子散文。例如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2007 年版),共选取了文言诗文61篇,其中,先秦10 篇,两汉5 篇,魏晋南北朝11 篇,唐14 篇,宋12 篇,元、明6 篇,清3 篇[3]。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材在文言选文的数量与内容方面,相对于外延极为宽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诸子散文,数量整体都较少,尤其是诸子散文。

其次,从文言选文编排方面来看,破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必要的系统性。当前语文教材通常的做法是:其一,按照一定的主题将现代文和文言文混编在一个单元之内,如现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便包括了如下一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其二,将不同朝代的文言文如古诗词和古代散文等进行混编。如现行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便选入了以下几篇文言文:《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但是,这两种单元组合方式,都破坏了文言文中各文体本身的系统性,也无法在各选文所蕴涵的传统文化间建立有机联系,最终将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突破路径:编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独教材

教材是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凭借。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要借助语文教材来实现。为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系统,可单独编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

首先,在数量上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选文,包括古诗、词、文等,鉴于我国当前语文教材的选文现状,尤其要增加诸子散文的篇目数量。增加的思路可以国内某一版本语文教材为基础,同时参照一些有代表性的文选。以散文为例,可以人教版的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为基础,参照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古文鉴赏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古文鉴赏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观止新编》、学林出版社的《中华古文观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国学名篇鉴赏辞典》等。要注意的是,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丰富性,相关的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篇目,而应进行必要的精选。因此,应选择我国古代一些顶尖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

其次,在以上基础上,在教材的编排方式方面,应努力构建其必要的系统性。在形式上可单编相应的教材。叶圣陶先生曾主张将文言课本单独编写。为此,他分别编写了《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其中乙种共三册专选文言。在内容方面可构建相应的系统和整体。关于此,可从《纲要》中得到启示,《纲要》曾对从小学到高中各个不同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要求,如小学低年级要“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要“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初中阶段要“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等等。这启示我们:在不同学段可围绕文言文的某一(些)具体文体集中选文,并形成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

三、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上的困境

当前,语文课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常陷入一系列的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一味求全,即在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既想实现文化目标,又想实现实用目标,通常的做法为:朗读课文——翻译全文、讲解字词句———揭示主题———分析艺术特点———背诵(课堂没有时间则留待课后完成)。这样,似乎既从文化目标方面学习了该文,又从实用目标方面学习了该文。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下,又因语文课程实用目标的“强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往往成为实用目标的附庸。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被“隐性化”,即文言文往往成为语文课程的“显性”内容,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隐藏于文言文之中的“隐性”内容。这样,古汉语被置于主观追求的位置,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却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客观结果。这势必使得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变得随意而缺乏必要的自觉,进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落实。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简易机械,一度以读、背、讲、记为主,即朗读、背诵、翻译全文和讲明全文的思想主旨、记住该文的主题思想。这导致学习传统文化的纯接受性,以致忽视了对传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应有体验。

2.突破路径:构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课型

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基于以上困境,应构建专门的语文课型。

课型指的是课的类型或模型,即“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4]。每一种课型承担着某一特定的教学任务,代表着一种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和进程。因此,课型的划分和运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型,涉及到“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教”涉及到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根据以上所述,应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从“全”到“专”的转化,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原至传承传统文化之上,在一堂课中,努力教出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味,且超越学生一般的通识性理解。如《爱莲说》一文,可将深入理解、领会该文所蕴含的“莲”文化为主要教学目标。

“教什么”涉及到的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即努力开发文言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课堂的显性教学内容。以《爱莲说》一文为例说明,可努力开发“莲”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以及“菊文化”、“牡丹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家、儒家思想等教学内容。

“怎样教”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即围绕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突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中简单的读写讲记之方法,强调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切己体验。

综合以上思路,针对《爱莲说》一文,便可围绕如下课堂进程设计相应的课型:第一,在疏通该文的字词基础上读懂全文;第二,让学生适度、适量、适时地理解该文“莲”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以及“菊文化”、“牡丹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思想;第三,进一步体会作者周敦颐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之情感,进而领会作者为什么不赞颂“菊”、“牡丹”或其他花,而只赞颂“莲”。

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评价上的困境

在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评价上,主要存在如下困境。

首先,在评价类型上,对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的一些考核、测评之中,中考和高考对此的直接关注则不多。就我国教育实情来看,这一缺陷将导致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

其次,在评价内容和重点上,对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以实用目标为主要标准。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在涉及文言文这一文体的教学时,仍以实用目标为主要取向。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就曾说道:“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曾说道:“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平时的相关考核、测评中,主要以背诵和默写为主。在中考和高考的相关题型之中,对文言知识、对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的考查也远高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这实际上导致文言文教学的评价走向实用化之中,从而缺失了传统文化学习的基本特征。

2.突破路径: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评价

课程评价因具有导向、监督、激励、鉴定等功能,所以是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应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评价。

首先,正如《纲要》中所建议的那样:“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不是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误入到为考试服务的功利主义道路之上,而是在尊重我国当前教育实情的前提下合理地发挥中考和高考的积极作用。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当前传统文化在语文高考中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语降分后其所降分数分给了语文,而且还更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就是将分数转移给所增加的“传统文化考试内容”部分。此外,近期公布的2016 年高考改革方案中,全国25 个省高考要统一命题,并且增加分数后的语文考试,正在研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5]。

其次,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价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之维度。基于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在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以此实现学生的人格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应致力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要注意的是,近两年语文高考虽然一改以往考试中停留于背诵(默写)之境遇,增加了“理解”,如2014 年全国卷Ⅰ中的某题:“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然而,这种“理解”仍是以追求文本的客观意义为宗旨,它只是用一种“理解性记忆”取代了以往的“机械记忆”,并未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因此,仍需要努力在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D]//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叶黎明.语文教科书中传统经典的文化重构[J].语文建设,2012(7-8).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篇8

他最近在看《朗润琐言:季羡林学术思想精粹》并做笔记,每次出去开会都看一点,觉得好的都划了重点号。以有涯人生随无涯探究,张岂之乐在其中。

颠沛流离的求学时代

1937年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当年11月又通过《航空部队使用法》,突破战争伦理底线,明文规定“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这种不分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的轰炸即是臭名昭著的“无差别轰炸”。事实上,1937年9月日军就开始对南京实施“无差别级”轰炸。冒着敌人的炮火,张岂之姨夫带着他和弟弟从南京奔向徐州,然后沿着陇海铁路到宝鸡,一路上草行露宿,穷饿无聊,常恐无辜死,最终辗转到了甘肃。张岂之的姨夫看报纸:“哎呀!走过来了,(离大轰炸)就差一天!”

由于战乱,少年张岂之的学校一再变动。张岂之的小学是在江苏南通完成的。南通是清末状元张謇的故乡,实业和教育比较发达,这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怎奈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家里大人带着他和弟弟向后方转移。中学就比较坎坷了,他先是在甘肃兰州读了初一、初二,再到陕南城固读完了初三,后来又转移到重庆就读于南开高中,沐浴于张伯苓先生的教育思想阳光中。一路走来,怎一个“辛苦”了得。所幸张岂之遇到了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师。

在南开中学,有位教语文的李老师,教学很有特色,他让学生多读文言文,很少讲白话文。他选择的文言文都是爱国主义的,要求学生背岳飞的《满江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天下之乐而乐”……张岂之在课间操的时候念,运动的时候也念。借用岳飞的词来表达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

可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给他幼小的心灵铸就了牢固的家国情怀。

抗战初期,北方高校一路南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中国历史上,因战乱而南渡的朝代和故事很多,令人痛心的是,翻开厚厚的史书,唯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眷念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伤痛,从未有过北返的喜悦。直到抗战胜利,“南渡北返”才真正得以实现。

1946年北大、清华和南开返回北平和天津复校,并于次年联合招生,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得以进一步发展。张岂之报考了北大哲学系。他还清晰地记得语文作文题目是《大学与社会》,作文中强调了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得了很高的分数;他也不偏科,数学考了60多分,以正取生的身份被录取。这是他人生的新一页。

难忘的老师

尽管时隔多年,但张岂之对当年的求学经历记忆犹新,对汤用彤、任继愈、张颐、贺麟等老师的教诲一直难忘。

汤用彤先生当年任文学院院长,开出了魏晋玄学、英国经验主义、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和印度哲学史四门课。他之所以要开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是想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必须懂得外国哲学史。这种教学方法让张岂之受益终生。张岂之当年听了前三门课并做了详尽的课堂笔记。汤先生不仅看过这些笔记,甚至还亲笔修正了里面的错讹。

这些笔记如果现在还在,稍加整理就是很好的作品。可惜后来张岂之到西北大学教学的时候,他的一位学生借走这些笔记,“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前些年汤一介要给他父亲汤用彤先生出全集,知道张岂之笔记记得好,也曾想借去用,很可惜都没有了。这个学生去年从国外回来看望张岂之,为此还跪下给他道歉。

让张岂之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在“英国经验主义”课堂上,汤用彤先生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洛克如何用经验主义修改了笛卡尔的知识学说?张岂之认真阅读了原文,很快写出了读书笔记,但汤先生却认为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即没有注明笛卡尔能够贯彻其知识论的起点:“我思故我在。”青年张岂之辩护道:“这些我懂,别人也都懂,所以没必要写出来。”汤先生教育的风格就是娓娓道来。他轻轻地说:“要从学生时期养成好习惯,写东西是给别人看的,作者了解的东西读者未必了解,要处处考虑读者。文章中重要的环节即或众所周知,也不能省略。

贺麟先生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有效。那时候他开的是“黑格尔哲学”选修课。1948年选读该课的共有五个学生,贺麟先生译出了中文本《小逻辑》,让学生根据原著对中文本“加以校正”或提出问题。其他四人据德文版,张岂之据英文版。平常自学,每周去贺麟先生家里听课一次,大家常常能引起争论。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启发性,五人之一的杨祖陶就是这样走上哲学道路的。后来,贺麟先生在《小逻辑》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引言”中说:1946至1950这一学年内,我在北京大学授“黑格尔哲学”一科,班上有杨宪邦、张岂之、杨祖陶、陈世夫、梅得愚诸同学,并有王太庆、徐家昌二同志参加。上学期我们研读《小逻辑》,下学期我们研读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他们都参读了我的译稿,有几位同学并曾根据我的译稿与英文或德文本对照读,作有读书报告。他们对于名词和译文的斟酌修改,都曾贡献过宝贵的意见。

上大学的时候,张岂之求学积极主动。有个学期讲师齐良骥先生开的选修课“英文哲学名著选读”,只有张岂之一个学生选读,但系里并没有因此停开,齐先生也没有提其他要求。结课后齐先生还递给他一张纸条,问自己的讲课不足之处。后来的石峻先生讲课风格不同于齐良骥先生, 他热情奔放,随时挥洒,听得人天宽地阔。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湖南乡音较重,语速较快,有些地方学生听不明白。于是张岂之就把听不懂或听不明白的地方归纳出来,写短信给石先生请求点拨。石先生有时候留书给张岂之,纸条上会提示阅读时注意哪些问题。他还主动问张岂之需要哪些书,并带他到自己堆满了图书的宿舍让挑选。张岂之借书后写借条,石先生不要,说“你用后还我就是了。”师生间这份宝贵的情谊迄今让张岂之感念不已。

nlc202309022333

从学生到先生

1950年张岂之从北大毕业,毕业以后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就是工作,刚解放,北大毕业的学生,新中国急需要人才;另一个途径就是继续读书。任继愈先生建议张岂之继续读清华哲学系的研究生。任先生还让张岂之星期天去见他,“我带你到清华看看,环境很好,学术气氛也不错。”张岂之一度担心自己考不上,任先生鼓励他好好准备。当年清华大学招了24名研究生,哲学系有三个名额,其中就有张岂之。但这个时候导师不大容易见到了。他们或者进行自我的思想改造,或者去参加土改,很难见到人。

随后有消息传出:清华不办文科了,都并到北大去。这让搞文科的学生惶恐不安。好在柳暗花明,天无绝人之路。张岂之的另外一个老师史学家侯外庐先生派人来找他。1948年张岂之听过他的《中国思想史》专题课,得了80分的成绩。1951年侯先生到西北大学去做校长,想要把在北大听他课的学生带去。一找张岂之,正瞌睡有人送枕头,可把他高兴坏了。第一,西安就是古代的长安,西汉、唐两个盛世都在这里,文化古迹丰富,这是研究历史的最好城市;第二,西周就是在那里兴起的,有2000多年文化积淀;第三,西北大学当时是国立西北大学,前身是西北联合大学,老师当校长,跟着他学,进步会挺大的。就这样,张岂之决心去西北大学。

甫去侯先生就给了他讲师名义:“你在清华当过研究生的,我不给你助教。”侯先生强调:讲课的人是讲师,不讲课的人不是讲师。就这样,张岂之第一门课是给法律系调干生讲《逻辑学》。侯先生来听了他一堂课,说原理基本讲得可以,但是举的例子不生动,还需要继续努力。

张岂之对教学一向重视。从1952年到1978年,20多年一直是讲师,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评委教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张岂之起初担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职务,后来又当了副校长、校长。这都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不过当校长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业务,坚持给历史系和中文系的本科生上《中国思想史》的课。以至现在学生回忆道:张老师讲中国思想史片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不看原稿,听起来非常过瘾。其实并不是张岂之记忆好,而是他重视课堂教学,准备充分,要用的材料都能背下来。

现在高校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但在张岂之的记忆中,教他的老师们在课堂内外都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这对张岂之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

作为学生和长期助手,侯外庐先生主编的皇皇巨著《中国思想通史》就有张岂之的一份贡献。在科研和编写教材之间,张岂之一直重视教材编写工作并践行之。没有上级布置,没有申请课题,没有启动经费,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下午,张岂之和几位同仁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并归纳出若干原则,之后就开始了《中国思想史》的编写工作。这本由张岂之统稿主编的教材今天依然还在大学使用。2002年张岂之又主编了既有思想史又有文化背景的《中国思想文化史》,历经四年。不仅如此,张岂之还特别关注青年人阅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出现贬低、否定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议论,这促使张岂之决心做出适合年轻人阅读的书来。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拟出提纲,又邀请专家,主编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书。该书于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又出了插图本和英译本,共印刷十多次,迄今不衰。张岂之并未满足于已有成绩,2002年他拟出15个专题,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为主线,邀请学术观点相近的专家写出了《中国历史十五讲》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销路很不错。

作为名满天下的人文学者,张岂之谦虚谨慎,他说,有生之年在学术研究上要再做一些事,还有新的计划要实现。

上一篇:校本培训意义谈下一篇:水浒传故事人物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