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材料

2024-09-12

两化融合材料(精选8篇)

两化融合材料 篇1

“两化融合”材料

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1、单位概况

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天山北麓、准噶尔东南缘国家级产粮大县、古丝绸之路的名镇——奇台,是新疆酿酒业的发源地,具有600多年的酿造历史,享有“中华老字号”、“新疆第一窖”的美称。自1952年正式成为国营企业以来,途径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经过两次改制组建而成。公司现有员工389人,专业技术人员56名,国家级高级评酒师2名,白酒专家1名,白酒评委2名;省级评酒师6名、高级技术师6名,技师2名。公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个主营白酒兼营红酒、纯净水的生产销售,集中供热、工业旅游、粮食收购为一体的有限公司。每年用原粮达到5000吨,带动周边农户6000余家。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两个事业部,总资产13278万元。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8000吨以上,有清、浓、酱、兼四大香型200多个品种,其中古城老窖、精品老窖、新疆第一窖、古城大曲等系列酒在疆内畅销,其产品铺货率达90%以上,产销平衡。

近年来,连续获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消费维权诚信单位”、第四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新疆名牌”、“新疆著名商标”、“新疆第一窖、古城老窖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和中国文化名酒”等多项荣誉,2005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授牌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9月“古城窖酒酿造技艺”被自治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连续四年被奇台县人民政府授予奇台县十大纳税大户。2011年3月被授予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的称号。2011年3月18日,国家商务部对第二批保护与促进的中华老字号名录(零售、食品类)进行了揭晓,我公司的“古城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1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布认定“古城牌”为中国驰名商标。

酒是文化的酵母,灵感的源泉,文学的诱因,艺术的上帝,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字记载中可闻到酒的芬芳,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秉承民族酒典,以积极的心态一路高歌,在“用智启动市场,用力拉动市场,用情激活市场,用品征服市场”营销理念基础上,大力发扬“立德育人、学习创新、高效和谐、服务客户”的企业精神,严格“提高科技含量,争创名优品牌,满足顾客需求是古城酒业人永恒的追求”质量方针,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积极开拓白酒市场,酿造美酒,奉献社会。

2、管理水平

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文贵,自1998年出任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周文贵以一个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以他独特的经济头脑和卓越的管理才能,从人事机制、营销机制、产品质量上进行全面整合,实施成本管理领先战略,精简机制、产品质量上进行全面整合,实施成本管理领先战略,精简机构,压缩费用;引用“A”管理模式规范管理,用“9S”绩效考核管理强化管理,六西格玛加强尺度管理,将一个负债累累的企业做到扭亏为盈,到重新组建,再到股份制经营。作为古城酒业的代言人周文贵以超前的理念,用文化经营、文化兴企,将延续230年历史的古城酒文化推前到600年,明确提出古城酒业是新疆酿酒业和酒文化的发源地,率先提出“弘扬酒文化,开拓酒市场,发展地域经济”的全新理念,提出“中华老字号·新疆第一窖”的品牌战略,制定了“扩奇木,拓喀什,取昌吉,夺乌市,进关内”的发展思路和“雄鹰”计划,提出用“智”启动市场,用“力”拉动市场,用“情”激活市场,用“品”征服市场的营销理念,建成新疆酒行业首家国家级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公司效益可谓是翻了又翻。自他接任以来,销售收入连年翻番,利润率逐年提高,形成一个主营白酒兼营保健酒、纯净水生产销售、集中供热、种猪养殖、工业旅游、粮食收购为一体的有限公司,是奇台县的纳税大户,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遵循“能够制定一个清晰的、简洁的、现实的,以顾客为中心的蓝图,具有事业的梦想,工作的激情,战略的眼光,决策的胆识,执行的魄力,创新的思想,旺盛的精力,高尚的人格”的领导品质。系统思考问题,快速行动,以结果为导向,坚持推行战略,实现团队价值。在用人程序上依据《干部管理制度》,规范干部选用、任用。实行能者上、庸着下的干部用人机制,打破一岗终身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机制,储备管理人才;加大对干部的考核及任免,因主观原因连续两年未能完成目标任务;工作出现懈怠、执行不力、不认同企业文化或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将被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公司将予以调岗或免职;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培训,按照“雏鹰、飞鹰、精鹰、雄鹰”四定位原则,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持续培养后备人才;确保基业长青。

强化行政管理。以“依章行事,感动服务,凝心聚力,提升形象”为理念,实行执行总经理主持常务工作制。加强行政督查力度,强抓落实机制,深化“9S”绩效考核,践行诚心、热心、尽心的服务职责,严格执行行政管理流程。组织策划实施公司大型活动、会议的安排部署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行“职业五化”即:道德社会化(做正确的事),性格角色化(区分个人角色和职业角色),言行专业化(规范与流程),能力结果化(将隐形能力转化为有效结果),结果客户化(内、外部客户认同并接受我们的有效结果);使公司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塑造职业化员工行为,提高全员素质。

4、技术保障

为加快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和技术中心,由公司董事长直接负责管理,技术中心还设有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两个工作机构。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通过这些年的稳步性发展,古城酒业无论从资产规模、经济效益都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身为制造业企业实现信息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前提;只有实现制造业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才能构造整个企业供应链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并且多次提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不是效益工程,而是生存工程。在此指导思想下,公司对信息系统的引入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包括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专业的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调整,架构相应的企业文化。为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实施,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化五年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并于公司签订了信息化建设目标责任书。公司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实施了:厂区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财务电算化(用友ERP-U850)、公司级邮件系统。为后期的信息系统实施奠定了基础。

(一)公司厂区网络系统整体光纤到桌面,信息点为分布在公司各个场所,包括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等,共计80个信息点。公司上网即互联网接入方式为中国电信8兆光纤专线。整个项目从2011年2月开始,至2011年6月结束,共计投资20余万元;今年公司工业园区的网络系统的铺设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预计投资在50万元左右。公司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投入情况为:办公用计算机共85台,笔记本电脑15台,打印、复印、传真设备10余台,多媒体音响播放系统一套,共计投资90余万元。

(二)公司自2010年8月开始上线办公自动化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实现各异地分公司、出差用户的全范围联网。办公过程中的公文收发、请示报告、会议管理、资料的共享等都已实现的无纸化,此项系统投资共计20余万元;

(三)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已从财务核算电算化向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变,公司从成立之初开始使用财务电算化软件,从用友软件的DOS版到现在用友ERP-U8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在财务管理职能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中不断升级财务管理软件,到现阶段,财务软件涉及的模块有:帐务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合并报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模块,而且计划今年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主线,拓展财务管理的职能,逐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集成。此项投资近28万元。

(四)公司外部网站系统的建设由以前的宣传性网站转向实用性网站,正在开发的网上询价、供应商登陆、分销商查询、最新招标信息公布、人才招聘、销售人员网上办公系统、公司信息门户、邮箱登陆入口等功能。公司内部网站提供公司最新新闻发布、个人办公、建议箱、员工论坛等栏目。此项系统由我部门人员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以上投资共计近10万元,截止目前为止,公司网站的访问量已到达上千万人次。

到目前为止,整个公司信息化的应用方面已涉及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研发、销售、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投资总额在200万左右。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

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信息化工作也从最初的单机应用到目前的集团ERP系统整合,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多年工作中,我们有如下体会:

(一)领导的重视对公司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城酒业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与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信息化分管副总为副组长,包括了其他副总在内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化落实,公司领导班子以高度的前瞻性,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为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二)强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

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司内部方方面面的协调,要以“四有”做保障:

1、有目标。一直以来,古城酒业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制定信息化工作发展目标,并随着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及时予以修订。目前,我们正逐步实施着公司《2010-2015年信息化发展规划》。

2、有机构。公司除了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还设立了专职独立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化工作统一归口管理。同时根据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成立一些临时机构,进而保障工作顺利的进行,比如ERP项目支持组、信息标准化管理组等等。作为延伸,我们还在各现场部室挑选一到两名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同志聘为信息员,以点带面,配合所在部室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有制度。为了确保各项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针对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推广等,我们适时推出各类相关制度,并在后期应用阶段持续不断的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使信息化制度更加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为公司信息化工作高效管理提供保障。

4、有考核。结合不同信息项目的推广,我们不定期的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考核。考核按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当年各部门、车间的年终奖金挂钩。如OA系统上线之初,由于系统涉及所有人都要操作,我们则以对OA系统了解、掌握为内容进行了全员考核。在ERP项目实施时,我们一方面安排针对所有需要使用系统的业务及财务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测评;另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对业务人员在系统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考核。

(三)“五高”要求是衡量信息化工作建设好坏的标准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时时充分认识和理解“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并使之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高起点。依托自身的各类优势,梳理公司总体信息化发展需求,在谋划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时定位要高,在策划信息化项目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当期的先进信息化理念以及成熟技术手段,确保规划制定有较好的前瞻性,项目方案不会很快落后。在我们建设千亩酿酒生态工业园的规划里,充分考虑CAQ质量管理、供销存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条码管理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目标。在信息化工作中,要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善于在同行业中或相关行业中发现标兵和榜样、树立标杆。在实施现场工业视频监控和调度系统项目之初,我们就以“数字酿酒企业”建设为目标,制定一套符合自己需求、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高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项目监理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坚持专人专岗监测系统运转,及时维护系统,规避任何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重大事故。在ERP系统运行期间,除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外,更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考核制度,确保基础信息录入真、快、准。

高效率。首先,高目标、高起点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避免了重复建设和短期行为。其次,重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避免无效投入。再次,合理安排进度,协调好各类资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一旦审批完毕,即可全面展开,缩短项目建设时间、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高效益。信息化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各类成本,从而使公司效益最大化。OA促进了公司无纸化办公,ERP优化了业务流程、固化了业务流程,将先进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带入了公司运行的方方面面。

三、推动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有效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极大减少了人力的劳动强度。

(二)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白酒的质量问题,对食品安全起到有力的保障。

(三)有效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出酒率,节约了粮食的耗用量。

(四)通过流程可视、过程透明,一定程度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为控制的问题。

(五)企业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了财务和业务处理的一体化,所有业务都以资金流的形式数字化,使财务数据做到了及时性和系统化,提高了工作效率,OA办公协同软件的应用也直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节约了办公管理费用、增加了经济效益。

四、今后“两化”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古城酒业将着力实现从统一建设全局性信息系统向持续提升整合信息系统的跨越,重点开展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核心的应用集成建设,在决策支持、业务协同、生产调度指挥方面加强应用;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流程管控和优化上加强两化融合。

古城酒业将以营造和谐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环境为“十二五”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使信息化达到全员参与、全流程支持、全过程管理、全产业链协同和全系统集成的新高度。在建设智能发展的愿景下,古城酒业的信息化重心将从以集中建设为主,转变为以深化应用为主;从基于ERP系统的人、财、物管理,转变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物流格局;从关注信息化建设,转变为关注信息化价值实现;从通过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转变为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两化融合材料 篇2

工信部自成立以来, 始终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积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产品、制造装备、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集成应用, 增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

在信息化促进传统工业向服务转型迈进的过程中, 我国一批大型骨干制造企业正在走向以“卖服务”取代“卖产品”的高端发展道路, 涌现出在线运维、个性化服务等一批新业态。也改变了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

在工业设计生产方面, 工业软件已经成为“两化”融合的核心力量。比如在钢铁、冶金、建材、造纸等行业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在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中, 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可以实现自动化、精确化生产作业, 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采用能源管理系统之后, 高炉煤气放散率由最初的30%下降到10%以内, 太钢的循环经济技术节水可达20%。

“两化”融合在山西煤炭行业体现的尤为突出, 目前, 山西正加快实施矿井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改造提升工程, 力争把所有矿井都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化矿井。如晋煤集团岳城煤矿, 这座年产15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成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样板矿。矿长刘运青说:岳城矿现在的情况是井下主要的采、掘、机、运、通, 所有的系统都达到了国家的有关规定, 采掘机械化达到了100%。

而我国正加快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都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以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高端服务器、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正为工业各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变革、发展模式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 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 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融合。在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正在向“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大体分三阶段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是历史发展的阶段, 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现在应该说还在起步阶段, 它和原来的企业技术应用和企业使用IT技术不一样, 要真正的融合。融合大体上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技术在企业、行业、地区各个方面加快应用, 提高应用效率和效果。

第二个阶段不仅要使信息技术全方位的满足企业、行业的需要和可能, 同时信息资源在认识、管理和操作上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全方位的满足需要和可能, 同时使得与企业相关的信息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基础性的战略资源。

第三个阶段要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深要素。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支点”

十七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撑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举措, 而信息化正是新型工业化“高起点”的。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需要把握五个要点: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时序上不分先后, 必须同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是板块式结合, 应该是水乳交融的方式;要把生产的信息化与管理的信息化同时推进, 不能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经济的信息化与社会的信息化必须相互协调, 不能顾此失彼;要对硬件和软件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不能重“硬”轻“软”。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两化”融合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

“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的质的提升。“融合”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不是简单的叠加, 而应当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两化融合”将是我们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里,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基本特征。

实行“两化”融合, 对于中国信息产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即信息产业不仅承担着任何一个产业所必有的任务——如贡献GDP和就业等;承担着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任务, 承担着提升其他产业、提高它们国际竞争力的任务。

“两化”融合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需市场。目前, 中国IT市场规模已是世界第二, 可以预见在不久后, 中国IT市场将会发展为世界第一。中国不仅已是世界IT制造中心, 而且正在发展为世界IT市场中心, 今后, 我们更应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争取尽快发展为世界IT研发中心。这样, 中国的信息产业将有充分能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历史使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中国发展工业软件促进“两化”融合

工业软件指的是能够使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生产装备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的软件, 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软件, 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最终目标是提供一个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式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平台。

两化融合材料 篇3

2013年9月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深入彻底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重点,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中国工业经济升级版。

根据计划,中国将力争到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具体目标包括:

(1)“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到全面推广。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达到80%,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效果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

(2)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基于信息网络的融合创新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驱动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

(3)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民爆、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0%的重点工业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节能量5 000万吨标准煤。

(4)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得到快速应用,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关键领域实现全面自主配套。

两化融合材料 篇4

一、两化融合概要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为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近年来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加快了两融化的步代,加速了信息化、工业化的进程。由于公司加强了信息化战略管理,不断把公司的战略分解落实到信息化战略上,通过集团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去指导、规范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使公司的管控能力、主营业务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

二、公司简介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经股份制改造成立,2007年6月以增资扩股方式加盟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为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拥有注册资本1.6485亿元,资产总额15.43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10亿元,现有员工185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0余人,高级工程师12人。近几年,企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以每年25%的增长速度发展,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5105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10亿元;实现利税由2000年的289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1.1亿元。

河北盛华正以企业搬迁为契机,以张家口望山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建设平台,与中国化工共同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该基地项目占地3200亩,总投资60.64亿元,项目已于2010年7月29日全面开工。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形成60万吨烧碱和60万吨PVC、配套热电站以及上下游产品的规模。届时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3.28亿元,年实现利税15.6亿元。新建园区将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责任关怀型的大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三、公司两化融合取得的主要成效 针对公司集中进行的几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深入理解管控模式、业务运作模式以及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信息化建设思路。紧密结合我公司的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路径和发展模式,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建立起了包括二个平台和十个信息系统:

1.两个平台是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

2.生产过程控制系统(DCS)3.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数据库)4.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

5.工程项目管理系统(PMS),在园区项目建设中我们整合企业资源,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全面、精细化财务管理与业务控制的一体化。

6.资产设备管理系统(EAM),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增设了现场生产巡检模块。

7.安全检测报警系统 8.协同办公系统(OA)

9.电视监控系统 10.档案管理系统 11.视频会仪系统

目前我公司的信息化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也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益,通过初步估算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应用可降低成本5%,降低库存30%,达到资金周转率提高20%,提高销售收入10%。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在现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信息系统的支撑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握经济变化情况,适时的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并使公司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我公司信息化的建设模式,为流程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集成提供一种新的工具;为行业提供一个典型的、有示范作用的、可借鉴的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将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将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四、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如何从一个传统的氯碱企业转型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化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对公司的一个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企业自身应进一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把握变化,应对挑战,实现发展。借助“两化融合”,我公司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设。公司将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推进公司管理“管—控—营”

一体化,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措多种举措并施的原则,加快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信息化标准建设是基础,要先行,通过完整的信息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有效消除信息孤岛,才能使公司的信息集成、共享、协同以及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

(二)信息化的统一规划是关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有序实现”的方针,通过统一规划来规范对公司的管理,使各个系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公司的战略落到实处。

(三)建立完善的IT管控体系是信息化执行力的保障。通过开展IT治理、DCS接口统一管理、实时数据的动态收集,建立和完善公司信息化管控体系,保障公司的规划、目标任务、各项制度以及项目管理落到实处,以提升信息化执行能力。

(四)加强“三统一”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司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等深入集成应用。以公司整体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公司一体化运作模式,打造公司价值网络,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两化融合材料 篇5

55、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经验交流材料

一、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及其信息化工作简介

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位于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滨河工业园区,是中国国电集团的大型骨干企业,总装机容量为6×330MW,2009年完成发电量105.2亿度,实现工业产值20.82亿元。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老牌能源中心,历史上为宁夏的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有目共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公司同时肩负着为宁夏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和带动发电行业节能降耗的双重历史使命。

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发电技术水平和管理精细化水平,提高现役火电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是发电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电力行业现阶段应对日益紧迫的二氧化碳减排要求的必然选择。因此,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自建厂以来始终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在发电行业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石嘴山发电公司厂级监控系统(SIS)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及中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1—03—D03);2009年10月,《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中电机鉴【2009】第31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电集团2009年度科技进度一等奖。

石嘴山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成果,如图1所示。根据电力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及数据来源和采集频率的区别,整个信息系统分为MIS和SIS两个网络层。其中,MIS层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人工手动录入,采集频率不规则且多以日为单更新,其原则性功能是:(1)进行事务性管理,提高办公效率;(2)进行资产管理,降低设备检修费用。其本质作用在于优化电力生产的组织过程,降低办公成本和发电设备维护成本。SIS层的数据来源于自动控制系统,采集频率规则且以秒为单位更新,其原则性功能是:(1)优化机组运行方式,降低发电煤耗;(2)优化机组寿命分配,延长设备检修周期。其主要用途是优化电力生产过程,降低发电运行成本。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PBS层财务信息竞争决策政策信息采购信息市场信息经营决策层内部信息后勤管理其他成本财务信息处理基建管理运行管理经营管理信息加工检修管理安全管理生产信息合同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OAMIS层燃料管理运行指标SIS 层SIS加工运行信息故障诊断优化调度寿命管理检修安全信息发电实时成本数据对运行指标求平均状态测算煤耗计算耗差分析优化运行运行信息优化控制信息NO.1#DCS & PLC:生产过程控制DCS层NO.N#DCS & PLC:生产过程控制运行信息人工信息 图1 石嘴山发电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果一览图

二、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项目简介

在集团公司和自治区的领导下,我公司近年来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随着对节能降耗工作要求地不断提高,发现节能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够系统化的问题,深感缺少一个综合全面的信息平台对节能管理、节能诊断、设备检修等工作进行分析和决策。特别是,由于煤炭价格上涨且经常波动,我国大多数发电厂均面临着不得不燃用多变煤种的窘境。在煤炭供应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大环境下,以原有信息系统为基础,发展适用于燃煤品种变化条件下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技术是火电厂改善经济效益并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为了系统的解决以上问题,同时也为探索电力集团节能挖潜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发电行业信息化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将《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列为2009年度科学技术项目(以下简称为‘节能潜力评价中心’)。

在国电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公司与清华大学、威信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前期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经反复研究形成了技术研究、软件研发、制度建设三方面并重的项目实施方案,节能技术进步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从发电生产和节能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促进节能减排。

项目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1)开发6×330MW机组能耗分析系统;(2)以机组能耗分析系统为基础,开发包含6台机组的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3)开展运行优化技术研究工作,提高机组对变煤种、变负荷工况的运行适应能力;(4)开展设备预测维修技术研究工作,为实现机组预测维修提供技术依据;(5)建设和完善能耗考核制度和节能评价管理制度。其中,核心的工作是以原有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 ‚压缩供电煤耗分散度,靠近历史最优能耗水平,降低历史最优煤耗‛的技术策略,研究并开发一套能够在煤种来源变动条件下,具备火电机组运行优化调整指导、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和节能挖潜管理服务功能的火电机组节能应用软件系统。

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的功能,如图2所示。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图 2 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功能示意图

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以客户端方式通过局域网外挂在电厂现有信息系统(MIS系统或SIS系统)上独立运行。该系统通过接口程序从镜像服务器读取数据,经计算程序处理后的数据直接存储到自带的数据库中,供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调用,如图3所示。因此,系统不会对原有信息系统构成安全影响。

图3 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包括:

(1)在覆盖电厂主要用煤热值范围内,实时计算相同边界条件下的可比历史最优工况,提供实控参数的调整顺序及操作幅度指导以及状态检修决策;

(2)适合多种机型:容量—135MW,200MW,300MW及600MW,冷却类型—水冷及空冷,燃烧方式包括煤粉炉及循环流化床,蒸汽参数—亚临界和超临界;

(3)在国电、华电、中电投等多个电力集团29台机组上得到了应用,平均供电煤耗降低1-2克(标煤)/千瓦时。

三、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的应用情况

石嘴山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从2009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在运行优化指导、生产运行管理、试验方法优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发挥了:(1)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监视能耗综合信息;(2)指导运行优化调整;(3)设备状态检修支持;(4)机组运行优化试验;(5)机组节能潜力排序;(6)能耗指标考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节能评价中心系统作为电厂节能降耗的平台,系统地将节能相关内容整合到公司网页中,对电厂生产管理及运行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尤其是系统中的综合信息可以给运行人员提供机组的实时运行状况,便于运行人员及时根据实时的能耗指标及影响能耗变化的因素对机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常用报表系统也给运行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便于进行日、月及年的运行分析工作;优化后的小指标管理系统对提高运行人员的调整积极性提供了保证,便于公司加强管理,努力使相关指标压红线运行。我公司借助该系统强化节能管理及梳理节能工作中的问题,在节能降耗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优化指导作用。

采用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为石嘴山发电公司6×330MW机组各建立了一个容量为16万条记录且具备动态寻优功能的机组运行历史最优工况数据库,记录了自系统投运之后的全部历史最优工况信息。在任意运行工况下,都可以为机组提供相同边界条件下的历史最优工况作为运行调整目标。同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量化可控参数与操作因素之间的关系,给出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凝汽真空、给水温度,以及炉膛出口氧量等可控参数向历史最优工况靠近的调整步骤。2009年6、7、8三个月,6台机组关键运行参数的平均值有70%优于历史同期,稳定性明显提高。

采用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进行滑压试验并用试验结果规范运行方式降低了汽机热耗。采用改进后的滑压试验方法完成了石嘴山发电公司第一发电厂#

1、#2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试验。利用滑压试验结果规范主汽压力的运行控制范围,提高了机组对低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采用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对大型辅机实行状态检修管理降低了辅机厂用电率。采用全息诊断技术测定了给水泵、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磨煤机等设备的性能渐变特性线,并根据设备检修历史记录制定了各辅机的许用单耗值。通过预测辅机剩余运行时间提早安排设备检修计划,诊断辅机性能突变事件确定重点检修项目等管理方式,减少辅机‘带病’运行时间,达到降低机组厂用电率的目的。

发挥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的作用,提高了节能管理效率。该系统将影响机组实际运行能耗的因素归结为5大类共35个节能潜力点,以节能评价卡的形式定期给出评价指标的运行值、历史最优值、设计值、标杆机组值等信息及节能潜力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排序值,并按节能潜力排序值的大小排序自动生成《机组节能潜力评价报告》,为制定机组节能挖潜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在节能评价管理制度和机组能耗考核制度的保障下,该系统在提高获取机组信息的效率、调动职工参与节能工作的积极性、缩短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提高节能管理效率的有力工具。

采用运行数据历史同期平均值比较的方法分析石嘴山节能潜力评价中心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2009年以来,6台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水平同比降低1.0克(标煤)/千瓦时左右(已扣除机组检修和设备改造效益)。

四、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取得的技术成果

节能潜力评价中心系统,以生产实时数据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针对机组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实际供电煤耗不稳定且长时间、大幅度偏离历史最优水平的问题,提出了‘压缩供电煤耗分散度,靠近历史最优能耗水平,降低历史最优煤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节能发电技术策略,研究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技术体系。主要技术创新点主要包括:

1)建立了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模型

2)形成了指导当前运行工况向历史最优工况尽可能逼近的运行优化技术 3)建立了以设备性能渐变特性线为基准的状态检修决策支持技术 4)形成了基于运行数据的机组滑压运行优化试验方法

5)提出两个机组运行经济性能评价指标:‚分散度‛和‚偏离度‛,并将其纳入节能评价考核体系。

五、促进发电节能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

该项目的技术成果解决了火电机组在燃煤来源多变条件下运行优化指导的难题,改善了发电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了火电行业应对煤炭市场变动的能力;所提出的热力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为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能够在提高发电机组运行优化技术水平,提升发电企业节能管理精细化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改善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发电行业应对发电用煤质量不稳定的能力。通过发电行业的节煤、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社会做出贡献,按节煤2克(标煤)/千瓦时,1亿千瓦机组应用规模计算,年节煤量可达100万吨的水平。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目前,已在国电、华电、中电投等多个电力集团总容量超过900万千瓦的29台机组上应用,单机供电煤耗平均降低1~2克(标煤)/千瓦时,2009年合计年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800万元以上。2010年计划在多个电力集团十余台机组上进一步推广。

六、继往开来做好发电行业信息化节能的排头兵

在集团和自治区的关心和支持以及相关单位的帮助下,我公司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之相比,更多有价值的是在实践中吸取的教训和积累经验。

就信息化节能技术发展而言,近年来呈现出的基本特点包括:①技术研究方法多样化的特征,仿真计算、数值模拟逐步成为不可替代的研究方法;②信息化的发电节能技术的实用性问题受到充分的重视,任何不能独立地解决‘如何降低发电煤耗’问题的技术都难以得到充分的认可,也无法被广泛的应用,甚至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机会;③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各类发电专业技术之间的整合成为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各门专业技术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独立发展起来的,尽管在各自的领域内各有建树,然而缺乏相互联系的切入点,限制了各专业技术的有机结合;④基于信息化的节能技术对传统的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提出了改进的要求。例如:发电经济指标实时计算技术受到传统试验标准的制约,导致计算精度甚至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没有保障。但就技术发展水平而言,信息化节能技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远不能满足电力行业降低发电煤耗的要求。

就发电企业建设/开发信息系统而言,其作用在于为企业建立起将‘死气沉沉’的生产数据提炼为‘生动活泼’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能力;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解决发电煤耗是多少,是否最低,什么原因以及如何降低煤耗等节能技术问题,为节能管理创新提供技术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用好、管好现有发电设备的节能管理机制,为节能发电技术的普及推广提供制度保障。信息系统是企业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就发电行业信息化建设而言,通过配合电网公司组织实施‚节能调度系统‛将机组运行数据远程传输至发电调度中心,在全网范围内实时监测和综合评价发电机组的能耗、排放水平、节水效果等各种指标,逐步形成以兼顾电网内在安全运行要求、节能经济运行要求、环保和供热等公益要求的调度模式,达成网、厂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和谐,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将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投入力度,在促进信息化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节能管理机制建设以及机组节能发电调度等方面做出示范和表率作用。

附专家评审意见:

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厂级监控、厂级管理、节能评价等系统,取得了明显成效。节能潜力评价中心项目得到了较好推广。在电力行业有推出的示范作用。

两化融合企业总结 篇6

作为促进新型工业化企业升级转型的创新途径,两化融合最终的践行者是企业。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对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受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产品结构的离散制造特征、市场竞争不规范、管理基础薄弱和比较粗放等因素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普遍较低,总体仍处于从单项覆盖到集成提升的过渡阶段,信息化应用深度与广度不够、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较低、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标准等问题均有待解决。

1.两化融合目标

两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司产业转型与升级,在制定两化融合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公司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战略规划。为了充分遵循工程机械行业特点和两化融合基本原则,提出了两化融合战略目标: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公司产品研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市场供销和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公司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公司全球化战略落地,发展工程机械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振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2.两化融合实施路线与成果

针对中联重科集团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在两化融合实施规划时提出了集团和事业部两个层面的实施思路。其中,集团层面以集团管控为核心,通过办公自动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内控风险管控等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商业智能平台为主要建设对象,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全集团有效监控;事业部层面以产品为核心,通过产品研发、供应商管理、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物流及售后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建设对象,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

2008年,公司对两化融合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实施策略,制定了分阶段的两化融合可实施路线。其中,两化融合布局阶段持续时间从2009年到2010年,重点完成了数字化研发制造协同集成创新平台的搭建,建设重心为生产设备数字化、园区主干网络建设、OA、ERP和PLM等集团设计、生产、办公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两化融合集成阶段持续时间从201 1年至2012年,围绕ERP为核心,两化融合工作延伸至供应链、物流、销售、服务、运营、内控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上,建设重心为SRM、MES、EWM、CRM、资金管理、合并报表、信用销售等核心管理信息系统;两化融合创新阶段从2012年至今,以市场、客户为核心,应用移动应用、物联网技术、内存计算等新技术,探索两化融合对业务模式创新的推动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实施,已构建出行业领先的工程机械全产业链信息化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与资源融合,取得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应用、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系列成果。

3.两化融合实施经验

在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中,企业两化深度融合阶段的驱动力不仅是“业务需求推动两化融合建设”,还有“两化融合推动业务模式创新”,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促进企业生产、运营、服务的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面向市场和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加速公司从传统生产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完成公司从“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变。

企业两化融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该遵循“建设、深化、优化、创新”的方针,从“业务支撑、业务融合、业务创新”三个层次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不断深化应用、优化流程、创新模式,加强数据集中管理,实现系统流程与企业内控的高效结合,逐步达成企业管理精细化、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精益化、物流供应敏捷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企业两化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支撑企业管理的创新变革和企业战略的落地,因此两化融合工作开展需以公司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遵循企业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从“生产型制造”向“智能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行业两化融合应以产品信息化、制造智能化和服务物联化应用为突破口,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企业经营重点从生产向采购、营销、物流、金融、租赁、销售、维修、养护、二手交易、回收拆解等服务环节渗透,促进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创新融合。

在两化融合的工作过程中,完备的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完善的信息化梯队建设是企业两化融合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构建数字化研发制造协同集成平台,全面梳理公司数据资源,统一制定了公司信息编码标准。通过建立公司信息门户、数据仓库、SOA架构分别实现了平台间的界面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完成了公司总部对下属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横向互通。同时,通过内外部技术培训、关键用户参与、关键业务流程梳理等方式促进业务与技术知识的共享,实现信息化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相互学习与融合,打造了一支行业领先的内部两化融合顾问团队。

云端协同:E2OPEN协助联想提升全球供应链运营

2005年,联想成功合并IBM个人事业部,这是联想迈向国际化道路的重大突破。然而联想从一个本土化的公司转变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供应链网络的复杂程度一下子增加了数倍。过去本土化的电话、邮件、传真的沟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全球化供应链运作的需求,这给联想的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首先,联想拥有300家以上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有大有小,IT基础有高有低。另外,这些供应商遍布全球,IT系统的传输协议多种多样。新的系统需要不仅能够满足供应商对信息交互的高低要求,同时能够支持各种系统集成。

其次,联想的产品中很大部分是由ODM代工生产,这些ODM与供应商一样也是全球化的。这样,联想同时面临供应终端与生产终端的全球分布。联想需要根据不同供应商与ODM代工厂的多个物理分厂或分仓库的规模来确定采购批次、订货策略以及送货策略。

再次,面对合纵连横的供应链网络交互,联想的订单处理量将随着终端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新的系统需要确保订单处理过程的绝对准确、便捷和清晰;

最后,在联想的集中采购运作机制下,确保联想与ODM代工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间清晰的财务结算。

联想首先部署了E2open任意端到端的云平台,提供无缝信息共享、流程管理、协同突发事件管理/异常管理。支持企业和合作伙伴间任何负载格式和任何协议的数据交换(不论技术复杂程度如何)。在云平台中,联想提供了传统EDI和Web EDI的方式,并提供各种行业交互的集成支持。供应商根据与联想的业务量和订货方式的不同,并结合自己的信息化需求,选择交互的方式。目前联想已经与占PC业务量70%的大型供应商比如Intel、Microsoft等实现了100%的自动化。

通过利用E2open的云平台和部署资源,联想目前实现了以下业务收益: 供应商上线需要的时间减少了85%,相关的IT成本降低,供应商集成相关的IT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由于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交易便利性,供应商上线的意愿更高、速度更快,云端系统性能可靠的,能快速应对业务变更,且全球可用。

基于自身供应链的要求与特点,联想在供应商实施了平台化链接后,也将包括Wistron在内的20多个国际知名ODM厂商和自主工厂全部链接在E2open的平台上。至此,联想通过E2open实现了供应端与制造端的链接。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支持联想集中式采购的运作——不论最后成品计算机在何处生产(内部生产或是外包生产),都能在香港的采购中心利用自动化的采购流程直接掌控战略性部件的采购。

传统的、单一的供应商协同平台+采购或订单处理系统的方式,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前端供应链系统的解决方案。但在E2open的平台上,联想非常创新的实现了供应终端和制造终端的同个平台交互。E2open的解决方案为联想提供了以下功能:订单到支付(Order-to-Case)和采购到支付流程(Procure-to-Pay)的自动化和跟踪,无需人工修改和数据汇集,支持离散订单、一揽子订单、计划协议等多种订单形式,支持联想与其供应商和合同制造商间的全流程采购订单协作,支持与重要供应商间的保密定价协议。

联想与E2open合作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创新的全球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联想实现了从采购到销售的端到端的协同,有效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同时精简采购执行流程,实现虚拟的软件许可证的采购运作;通过这个平台,联想的整条供应链链路变得清晰而简单,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让联想拥有了供应链成本优势,而且也增强了联想与合作伙伴的粘性;通过这个平台,联想已然从繁杂、无序的供应链执行的事务中脱离出来,越来越扮演着供应链协调、控制以及优化的角色。总之,这些创新的云解决方案提升了联想的运营业绩,同时减低了成本。

SRM系统实现徐工采购闭环管理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导者,徐工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机械行业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盈利增速低于销售增长幅度,当竞争对手正在积极应对成本压力,通过内部整合和外延式发展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不断壮大自己,试图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国际市场时,徐工集团也面临到了压力。面对大环境的变化,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位置,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尤为重要。

首先在采购模式上,徐工集团根据不同物料种类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比如对于大宗物资,通用性较强,采购量比较大的物资,在集团层面成立专业的物资供应公司来负责全集团范围内的集中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同时采购业务人员基本上从分子公司挑选,这样既保证了集中采购的杠杆效应,也减少了集中采购带来的效率影响;对于比较分散的物资,由分子公司和供应公司配合管理供应商准入过程,在源头上保证供应商的质量,具体的采购执行过程由分子公司自行执行。

其次为了更好的实现徐工采购模式的多样性和敏捷性,做到徐工上下游的紧密协同,提高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供应链信息化就迫在眉睫。徐工集团希望通过采购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对内强化采购交易流程的控制,实现公司内各采购业务单元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交互,对外实现科学寻源和与供应商的协同采购、信息交互,同时通过这一平台建设规范采购管理,贯彻科学高效的战略采购管理理念,达到提高采购协同效率、规范优化采购流程、开源节流、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实现采购流程的优化,持续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供应商队伍,提高采购对生产的保障水平,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打造徐工集团高效敏捷的极速供应链。

在决定实施SRM系统后,徐工开始了详细而周密的选型过程,在系统选型时首先考虑的是系统实施商对徐工业务需求的理解以及根据特定需求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解决方案的整体的性价比,以及该系统的集成性。经过多轮的考察和评估,最终,徐工选择了明基逐鹿来为徐工实施SRM系统。

从2008年至今,已经有16家子公司实施了SRM产品,整个SRM项目应用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供应商寻源认证、询报价管理、交流平台管理、供应商绩效管理、内外部质量反馈协同、采购协同管理(包含按PO,排程,库存交货的模式,供应商送货管理,对账管理等等),以及和SAP、ERP等系统的全面集成,基本上涵盖了从战略采购到采购日常执行的全部过程。

石化行业两化融合动力不足 篇7

“一些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比较滞后,投入力度不大。国产装备信息化滞后,从开采到炼化等各个生产层面设备的软件系统、过程控制仍然依赖国外。”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9月9日在2010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上如是说。

会上同期发布了化肥行业两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名单,云天化、中海化学、湖北宜化等化肥行业骨干企业成为示范企业。

借助信息化升级产业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了良好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部分超过金融危机前最好水平,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但在高云虎看来,目前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增速放缓迹象明显,油价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同时,石化化工行业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中,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较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我国石化工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分工和利益。

“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大力采用和推广信息化技术,加快带动石化工业转型升级。”高云虎说。

两化融合仍处初期

高云虎表示,近年来石化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在实现管控一体化、产销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中型石化企业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计算机PC机成为主要控制手段,部分企业使用了先进过程控制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高云虎认为,我国石化行业的两化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上看仍处于前期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主要原因有:一是重视程度不一,一些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比较滞后,投入力度不大;二是集成协同不够,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采用单点开发方式,普遍缺乏信息化的整体实施,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三是供给能力较弱,国产装备信息化滞后,从开采到炼化等各个生产层面设备的软件系统、过程控制仍然依赖国外。

高云虎指出,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大力气推进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要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两化融合作为推动石化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高云虎认为,推进石化行业两化融合,要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加强对两化融合的统筹规划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通过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通过两化融合推动节能减排;通过两化融合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统筹规划指导

高云虎指出,当前工信部正在抓紧编制石化、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等原材料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工信部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促进石化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也要把信息化纳入地方原材料工业规划之中,加快实施。石化企业要及早统筹研究推进本企业两化融合的整体规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依托行业协会,认真开展石化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引导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尽快树立石化行业两化融合的典型企业,做好典型经验的发掘、总结和推广工作。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咨询、专业培训。鼓励行业协会牵头建设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两化融合提供信息内容服务。

当前,要把制订、完善和推广石化化工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

通过技改推进两化融合

高云虎指出,目前原材料行业两化融合项目列入技术改造的重要支持方向,并在去年和今年评审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技术改造项目时给予了优先安排。工信部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石化企业在实施技术改造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融入到生产、流通、管理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同时,通过两化融合推动节能减排。石化行业要把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化融合的重要方向。加快信息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创新,推进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建立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实时监测管理体系,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方式;同时,要深化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另外,通过两化融合提高管理水平。石化行业要继续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基础的企业要推进研产供销、业务财务、管理控制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系统,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决策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加快建立石化化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体系。

文章编号:100909

发送短信“文章编号+评语代码”至13817814265,告诉我们您对此文的意见。

1-很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一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化融合正此时 篇8

互交织,一个全方位融合共同建设的时代已然来临。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自十八世纪开始,到二十世纪末已基本结束。而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则在当今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一并进入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共同建构的时代。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义上是指信息化在工业生产领域发挥作用,促进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狭义上是指信息化与工业领域融合,使各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引发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变化与升级。信息化本是工业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亦在工业社会乃至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引发重大变革,促进发展。

当今信息化时代对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节能减排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研发设计的效率和能力,通过与生产制造过程的深入融合也进一步促进了现实实践方面的精益品质;通过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各方面数据汇聚挖掘、原材料供应链管理、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则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改造,也显著提升了各类工业设备的利用效率,成为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极大推进了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一伟大决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各行业企业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同行业间、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经验交流不足,一些企业对两化融合的概念理解不深、对两化融合的意义認识不够、对两化融合的做法缺乏了解,甚至有很多企业都还处于观望、犹豫的状态。为此,我们特推出“两化融合”专栏,以期通过深入采访,为受众介绍优秀企业在两化融合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实战经验,为各行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此,除了探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外,我们也分别在工业生产关键环节信息化、多业务综合集成、产业链协同应用、业务流程重组与企业组织再造等众多方面,采访或遴选了许多国内外典型案例,介绍了这些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具体做法、显著效果和经验启示,并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所选案例并不一定代表企业所在行业信息化的最高水平,但在当今轰轰烈烈的两化融合实践中都具有不同性质的启发性和示范性,作为信息化的某一方面和某一阶段,相应的实践经验也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采访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有关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诚挚谢意。本栏目创意及部分案例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干部知识读本——案例汇编》,在此亦表示由衷感谢。

上一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10年信访工作总结下一篇:车体广告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