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成立60周年

2024-08-20

信用社成立60周年(精选12篇)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1

活动总结

根据XX农合行发(2011)235号文件《关于认真开展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根据中宣部、中国银监会、省联社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活动。我分理处积极响应总部号召从2011年11月利用了30天时间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了宣传。

一、首先加强职工对信合的认识以及农村信合的发展经历,我们利用网络了解了农村信合发展历程。60年风雨,记载着几代信合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足迹;60年辉煌,铸就了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的勋章。

二、其次我们利用电子显示屏连续滚动播放了“庆祝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60年风雨兼程铸就陕西信合今日辉煌”等宣传标语。让客户了解中国农村信用社,了解我们陕西信合,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我们陕西信合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三、组织职工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介绍合行业务产品,特别是我们便利的结算产品,我们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让客户认识到农村信合与“三农”

相互支持、相伴成长、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通过本次宣传使广大客户更加清楚的认识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客户对我们陕西信合也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更加信任陕西信合、支持陕西信合。

XX分理处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2

关键词:儿少卫生学,青少年保健服务

60年前的秋天上海刚解放, 我高中毕业后矢志“教育建国”, 考入了名师荟萃的燕京大学教育系。1949年8月的一天乘坐火车从上海出发经过2天1夜的颠簸到达仰慕已久的北平, 此后的60年一直在北京度过。见证了共和国的沧桑变化, 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 参与了创立新中国学校卫生教育与学校卫生管理制度, 并有所创新, 实现了晋京的夙愿, 心情十分激动。

刚进北京有幸参加开国大典, 当天凌晨从学校步行到清华园再乘火车至东直门, 尔后又步行到天安门广场, 聆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目睹了美国著名教授夏仁德参加游行及百万群众激情欢呼的场景, 晚上灯笼游行后步行返校, 校方为我们送来姜汤驱寒, 这天激动人心的活动成为鼓励我努力学习的动力。入燕京大学从师林汉达博士 (教育部原副部长) 、廖泰初、雷洁琼、翦伯赞、翁独健等知名教授, 学到教育理论知识。1952年国家调整高等院校, 燕大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我又在陈友松博士、前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授、崔可夫教授、心理学家彼德洛索夫院士等指导下学习学校卫生学。由于国家建设急需人才, 我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进入研究生班, 1年后转为助教。1954年我在普希金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开设学校卫生学课程, 并参与筹建学校卫生学教研室, 编写师范院校用学校卫生学教材12万字 (其中沈适菡编2万字) 。当时学习苏联教育体制, 把教育理论、教育史、心理学、学校卫生学等4门功课列为师范生必修课。为了胜任教学工作, 我于1955年参加了教育部在武汉同济医学院 (现同济医科大学) 举办的“首期全国学校卫生高级师资进修班”学习, 结业后返校在浦安修同志 (北师大校领导、彭德怀元帅夫人) 的安排下参加北师大教改工作和几个附中、附小的学校卫生管理工作, 获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从教学和实践中深知学校卫生教育在教育制度上的重要性与现实差距, 必须有卫生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于是在1958年我与张文儒助教二人写信给卫生部党组, 建议加强师范院校的学校卫生教学工作, 很快收到卫生部领导伍云甫批示的复信, 支持我们的建议, 将会同教育部改进。我为能在学校卫生教育制度上的改革提供建议, 并得到高层的支持兴奋不已。

文革期间我被分配到中学当校医,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我被北京医科大学叶恭绍教授推荐到卫生部防疫司从事学校卫生工作, 成为首位学校卫生管理专职干部。入卫生部后, 在防疫司 (局) 郑丽君等的指导下, 深入哈尔滨大同小学, 总结其卫生工作先进经验, 在中央电视台张长明 (现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大力支持下, 摄制成专题片, 向各地推广。1979新年前后, 策划1次部长访谈, 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 卫生部部长江一真就学校卫生的重要性、方针、政策、任务答记者问, 我为江部长起草的背景资料及问答草稿, 都被部长采用。那次访谈是我国部长登上电视台亮相的第一人, 在全国播放后反响很大, 促进了学校卫生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恢复重建工作。此后我参与筹备“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1979年5月在扬州举行的会议上, 江苏、浙江、安徽及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代表协商成立“青春发育期科研协作组”, 并决定当年10月在安徽绩溪举行首次会议, 请求卫生部批准。我立即将他们的积极性和计划向司领导汇报, 很快得到领导的支持, 并于8月首次发文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在10月的绩溪会议上决定创办“学校卫生情况交流”刊物, 我又争取司领导支持, 请分管领导黄树则副部长为刊物题写刊头, 均获得赞同, 当黄部长题写的刊头送到出版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卫生防疫站时, 办刊人员邓书读等同志激动不已, 鼓起了在困难条件下办好刊物的勇气和信心。1年后协作组将“交流”刊物更名为《学校卫生》杂志, 又请黄树则部长题写了新的刊头。《学校卫生》杂志办了五六年之后, 1988年批准为卫生部防疫司委办的国家级刊物, 更名为《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 委托蚌埠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在《杂志》遇到严重困难时, 我又推荐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冯钧律师担任杂志常年法律顾问, 推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汪兆悌、副研究员高影君担任编审, 还请浦安修同志、于若木同志 (原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顾问, 陈云夫人) 给杂志写信或题字, 给予道义上的支持。使《杂志》排除万难正常出版, 质量不断提高, 蚌埠市人民政府也在于若木同志的促成下拨款、定编, 成立“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使《杂志》稳步发展, 成为我国学校卫生科研前沿信息主要来源, 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 与美国学校卫生杂志定期交换, 常务副总编邓书读被美国学校卫生学会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 ASHA) 吸收为会员,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目前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走向世界。其在中国学校卫生专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对专业人员的业务指导作用, 得到教育、卫生部门的肯定与支持, 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与帮助。其中1982年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曾建议卫生部拨款2万元解决《杂志》的燃眉之急。1985年于若木同志建议以《杂志》为核心, 组织全国热心于学校营养工作的人建立松散的联系, 有计划地促进学校营养工作发展。杂志社根据于若木的设想, 于1987年报告卫生部请求成立“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 我在部里积极向各级领导汇报, 努力争取, 终于在1988年6月获得批准, 1989年元月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了成立大会, 于若木被推选为首任会长, 我被聘为首届秘书长。在于若木的直接领导下, 我参与制订了学生营养工作计划, 起草了“护苗系统工程”, 倡议每年5月20日举办学生营养日活动, 我曾在人民大会堂主持过首届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启动大会, 得到中央领导及各部委领导习仲勋、王平、陈丕显、陈锡联、吕正操、谷牧、费孝通、雷洁琼、阿沛·阿旺尽美、王光英、崔月犁、陈敏章、柳斌、邹时炎、何界生等的关怀与热情支持, 提高了学生营养工作的社会地位, 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我积极推动全国中小学校采取“健康教育与预防服药相结合防治蛔虫感染”, 创办《中国学生营养小报》, 亲自担任总编辑。我将部里的学生营养工作任务逐步纳入学生营养促进会的工作计划, 协调开展, 学校卫生工作有了学生营养的项目, 充实了学校卫生专业工作内容。

贺全国友协成立60周年 篇3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通过不断的努力与付出,截至今日,已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的近500个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拉中友好联合会感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与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建立并发展友好关系。同时,这一地区的对华友好组织和人士在开展各种活动中也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任务是同各国对华友好组织、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协调、管理中国各地同外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城市(省区)关系。通过互访、举办纪念会、座谈会、参加双边会议、交换资料等方式,增进相互了解,发展人民友谊。

致力于捍卫世界和平、发展经济和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人类进步事业,声援各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同样也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共同承担的任务。我们这一地区也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该领域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通过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建立友好关系,我们得以与更多的相关组织开展合作,推动了经济、商贸、社会、科技和专业人员等领域的往来。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团结一致所开展的一项毋庸置疑的工作便是发展同中国的友谊。因此,在这个始终需要为团结与和平而奋斗的世界里,我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将一直充满活力。

拉中友好联合会确信中拉之间的合作是紧密的,所涉及的领域除双方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以外,还包括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艺术和文化领域等等。我们也认为,在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中拉合作必将深化并造福我们两个地区的人民。

中拉经贸合作也日益紧密。中国在这一地区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针对这一现象,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大部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人民都对这一亚洲巨人在本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持积极态度。

最后,我向所有国家呼吁,我们一道致力于寻求各国及友好城市之间的和谐、友谊,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并以这一方式加强同中国的友好往来。

作为拉中友好联合会主席,我谨代表这一地区所有对华友好组织及其成员,再次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

(陈旷怀译)

公司成立60周年征文[定稿] 篇4

2014年是甲午马年,与此同时我们一起迎来了上海建工二建集团的甲子华诞。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作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1954年成立。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以“和谐为本,追求卓越”为核心理念,我们以“让城市更美好,让员工获成功”为使命来充实自己,我们以打造“核心竞争能力突出,国内一流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为理想目标,我们以“锐意奋进 不断超越”为企业精神。对客户,我们诚信为本,贴心服务,实现客户的价值追求,延续客户的潜在梦想。对分包,我们精诚合作,互利双赢。对员工,我们平等互助,同心协力。对社会,我们文明施工,便民便利。一路上,我们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将“国家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詹天佑奖”、“上海市白玉兰奖”等一批国家级、市级质量品牌一一包揽入怀。尽管船头的浪花打湿了我们的脸颊,路上的荆棘划破了我们的手掌,但是那又怎样?在成功的路上,少不了有许多挫折和磨难。当看到眼前一座座奖杯,一面面锦旗,以前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在大家彼此相视一笑中湮灭了。对于我们的长处,我们不骄傲自满,积极发扬。近年来,我们依托重点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先后承建了上海国际赛车场、上海长峰商城、由由国际广场、500千伏静安(世博)输变电工程、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外滩隧道、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上海自然博物博物馆等重大知名工程及轨道交通、磁悬浮、高速高架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对于我们的短板,我们决不气馁,全面进取,摸着石头过河,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科技是兴国之路,人才是强国之本”这句话的适用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我们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

一、BIM技术

在国展中心工程中,我们总承包项目部引进BIM技术,组建了训练有素的BIM研究团队与总承包部资深专家一起,花了大量时间,用BIM精心建模。最终,我们借助BIM技术优势,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工程管理最优化,不仅如期完成了施工任务,还大大调高了经济效率,打造了精品工程。

二、逆作法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的密度越来越大,留给我们的可建筑面积越来越少。我们除了要发展空中资源,地下空间的运用也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推动着深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逆作法施工技术正好就有了用武之地。逆作法施工具有基坑变形小,减小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工期短等特点,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公司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工程有几十项之多,如:上海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办公楼、长峰商城、廖创兴大厦、明天广场、由由国际广场等众多知名工程。

三、预制装配式住宅

我公司承建的万科新里程20#楼、21#产业化住宅楼采用了新型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住宅产业化建筑是以工厂化预制构件为主要建筑产品,经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产业化建筑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符合产资源节约型环友好型发展社会经济的基本要求,该技术不但保证了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而且还提高住宅建设劳动生产率水平,实现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盖挖法

在一些主干道路上施工,既要做到有足够的施工场地,又要保证交通顺畅是一个难以下手的“硬骨头”。盖挖法作为一项新型的地下工程施工方式,在我公司肇嘉浜路地铁车站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盖挖法施工的特点是首先地下结构所处的上方设置临时路面系统,提供路面交通和相应的施工场地,然后再进行地下结构主体的施工,将对周围环境影降到了最低。

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秉承“德才兼备、尊重发展”的人才理念,以文化凝聚人才,以薪酬激励人才,以机制留住人才,以事业造就人才,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的各种机制,保证了我们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构建了我们个人发展的良好平台。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为了理想而工作,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投入工作、欣赏工作,成为工作的主人。公司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致力于为我们创造更加丰厚的物质回报和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感兴趣的工作、志趣相投的同事、健康的体魄、开放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等等,太多太多了。我们从企业中领悟到立足于社会的宝贵经验,得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公司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实在不应该再苛求什么了,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来回报公司对我们的栽培与信任。我们骄傲,我们是二建的一员。我们自豪,我们可以在这里奋斗。

今天,我们将以二建为荣。

明天,二建将以我们为荣!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胜地易寻,良辰难觅。在此,让我们共同举杯,庆祝上海建工二建集团甲子华诞。您的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进,在您的感召下,将会有更多的优秀儿女聚集在您的旗帜下,同心协力,并肩作战,不懈追求,不断超越!

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晚辈,效力于二建的时日也很短,既不能深刻地体会到企业的文化,也不能透彻地体会公司的内涵。只是恰逢公司甲子华诞,又蒙项目上领导的信任,让我有此殊荣敬陪末座,诚惶诚恐地作了这篇文章,无奈才思枯竭,不胜笔力,只能就此搁笔。权且抛砖引玉,至于妙笔生花,还要仰仗其他同僚。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给公司成立60周年的贺信 篇5

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欣悉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迎来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喜之日,在此,我谨代表xx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二工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以个人的名义,特向贵公司表示热烈地祝贺!向贵公司全体员工致以诚挚地问候!

六十年来,河冶人始终奉行“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管理创新,确保持续改进,提供满意产品”的质量方针,团结进取,奋力开拓,使企业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人鼓舞。

多年来,作为xxx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河冶科技给予了xxx鼎立支持和真诚帮助,使xxx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进步。尤其是近年来,正是河冶科技与我们一道携手共进,使xxx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的活力、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一工人将永远铭记和珍视河冶人与我们结下的历久弥新的友谊,并进一步深化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与发展,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衷心地祝愿河冶人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未来的日子蒸蒸日上,事业更加辉煌。

我们有理由坚信:勤劳智慧的河冶人,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向世人展现河冶科技的和谐之美、奋进之声。河冶人为中国高速钢行业奏出的华美乐章,将更加绚烂!

少先队成立60周年贺信 篇6

全国少先队员和广大少先队工作者:

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时候,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少先队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红领巾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广大少先队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少先队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创立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的带领下,少先队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一系列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为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0年来,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在星星火炬照耀下,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开启了人生的奋斗航程,逐步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60年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艰苦奋斗。今天的预备队必将成为明天的生力军。希望全国少先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工作者要大力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当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不断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共青团组织要切

实履行全团带队的光荣职责,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

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社会的热情关爱,有全国少先队员的共同努力,星星火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一定能够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胡锦涛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7

是年岁尾, 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天津教育工作者遵照全国教育会议精神, 稳步而坚决地改造旧教育, 发展新教育。

1950年初, 天津市已建立了正规工人业余学校160所, 小学已经吸收二万余名学生入学。教师们迫切要求学习, 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这种情势下, 天津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创办一本天津教育刊物。

1950年5月,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这, 就是新中国缔造者们对教育报刊事业的满腔期待。

1950年4月, 天津市教育局发出了《关于出刊<天津教育>的通知》。

筹办《天津教育》的内设机构是市教育局编审室, 对外称天津教育社, 办公地点在天津当时的十区湖北路14号。

时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的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张国藩和任副局长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志学家梁寒冰, 怀着对党的教育宣传事业的无限忠诚, 带领一批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 意气风发地迈出了创办《天津教育》的铿锵步伐。

《天津教育》创刊伊始, 就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新中国的文化和教育》, 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副部长钱俊瑞为《天津教育》创刊号题词。

1950年5月1日, 《天津教育》创刊, 前辈先贤的殷殷期望与谆谆嘱托, 永久地镌刻在《天津教育》的史册上。

《天津教育》在发刊词中明确地公布了办刊宗旨:遵照全国教育会议精神, 宣传学校向工农开门、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 交流教师们改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经验, 介绍苏联及东北的教学经验, 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贯彻教育政策。

市教育局要求每一阶段的征稿要点, 都要根据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拟定, 并经教育局局务会议通过, 每月在编排目录前, 由局长牵头, 召集与本月稿件有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商稿件, 取舍内容。

这说明, 《天津教育》自创刊之日起, 就成为市教育局指导全市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 发挥着机关刊的特殊职能。时任和后任天津市教育局主要领导的张国藩、梁寒冰、刘冀农、张子光、张庆义、巩廓如等, 经常为《天津教育》撰写文章、审阅稿件。

从创刊到1951年6月, 《天津教育》共出版了13期, 以后为适应当时客观情况的需要, 以小学教师和职工、干部业校教师为读者对象, 将《天津教育》改版为《天津教育·初等教育版》 (半月刊) 和《天津教育·职工教育版》 (月刊) 。时任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同志还为《天津教育·职工教育版》创刊题词。从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 初等教育版出版了9期, 职工教育版出版了5期。1952年2月, 《天津教育》因故暂停出刊。

1957年, 天津市委文教部筹备成立文学、经济、历史、教育四个研究所。天津教育研究所筹备处又着手出版《天津教育》。1958年, 《天津教育》以普通教育版和工农教育版分别出版了数期。年底, 天津教育研究所筹备处撤销, 刊物再次停刊。

早期的《天津教育》主要是协助市政府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帮助教师领会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以廓清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确立人民教师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确立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基本认识;着重阐述教学的基本原则;着重介绍职工业余教育和干部业余教育的组织领导及教学工作的基本经验, 大量提供教师们迫切需要的补充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市教育局更是利用这块阵地, 指导工作、传播经验, 甚至由《天津教育》承担政策公报职能。

作为市教育局的机关刊物, 《天津教育》吹响了扫除愚昧、迎接教育建设新任务的战斗号角, 担纲起指导全市教育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教学经验的历史重任, 肩负起“教育工作的指导武器”的庄严使命, 用文字记录着对教育宣传事业的无限忠诚。

十年浩劫, 国家之殇、教育之殇。教育变得基础薄弱、师资匮乏、秩序混乱。在此局面下, 1972年5月, 天津市教育局领导敏锐地意识到恢复《天津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熟谙舆论阵地的作用, 深知一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于是, 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挚爱, 他们向上级请示, 在局党委领导下成立编辑部, 试办《天津教育》。1973年8月得到批复:同意试办。于是, 天津教育社成立, 为市教育局直属正处级单位。由天津市教育局主办、天津教育社出版、《天津教育》编辑部编辑的《天津教育》 (试刊) 1973年第1期于11月30日出版。天津市教育局党委当时规定, 刊物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 交流教育经验, 报道教育动态。从《天津教育》的主办单位、办刊宗旨、服务对象来看, 前后的《天津教育》有着本质的历史渊源关系, “试刊”就是“复刊”。

接力棒就这样被传递下来, 从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 从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催人奋进的号角中。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改革开放的春雷在津沽大地激荡。天津市教育局党委重新讨论了《天津教育》的工作, 提出的编辑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转变, 为提高天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服务。刊物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介绍教育科学理论, 交流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经验, 提供各科教学参考资料。

1984年, 天津教育社更名为天津教育杂志社。

1984年以后, 遵照天津市教育局党委的指示, 刊物又在原有基础上把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作为办刊的指导思想, 着重报道教育改革的经验和信息, 热诚为普教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20世纪80年代的《天津教育》, 宣传“三个面向”, 开展教育改革讨论。《天津教育》开设了“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专栏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专栏。1981年12月, 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在阅读《天津教育》后激动地写道:“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必须从端正教育思想和改进教学方法入手。希望《天津教育》月刊在这两方面做出贡献。”

1985年10月, 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同志召开“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现场会, 天津教育杂志社记者随团采访, 并作专题报道, 报道产生强烈反响。

20世纪80年代的《天津教育》在“普及教育理论, 指导教育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刊物介绍了国外教育家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等人的现代教育理论, 持续多年宣传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他的“全人生指导”理论和实践, 在国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刊物注重思想教育,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开设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专栏, 报道了“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先进教师事迹, 报道了南开中学、岳阳道小学等学校的典型经验, 至今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在经过蹒跚起步、发育成长、积累经验、发展壮大几个阶段后, 20世纪90年代的《天津教育》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 又迈出了新步伐, 实现了新发展。刊物提出了“突出重点, 办出特色”的口号, 围绕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宣传政策, 传播信息, 交流经验, 探讨问题, 发挥了市教育局机关刊的舆论导向作用。刊物先后开设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素质教育研究”专栏, 开辟了“区县教育专页”, 报道了天津市普教系统实施素质教育争创“三A”学校活动、市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六优工程”、天津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红桥区创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南开区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河北区办学体制改革等经验……这些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鲜活经验, 在天津市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天津教育》高

作为天津教育事业发展的记录者, 《天津教育》在履行教育宣传工作的光荣使命的进程中, 凝聚了编者、作者、读者多少汗水和智慧。其中, 有三个人我们不能不提及, 并对他们以及像他们一样支持《天津教育》工作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第一位是南开中学第三任校长、亚太地区教育专家、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杨志行先生。他集编者、作者、读者三种身份于一身, 在《天津教育》6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与《天津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至1986年, 时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杨志行先生主管《天津教育》。作为《天津教育》的编者, 他殚精竭虑, 为刊物的发展把脉掌舵, 指明方向。杨先生还是《天津教育》的骨干作者, 从1979年到2005年, 他共发表了署名文章24篇。2009年,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89岁高龄的杨先生接受了《天津教育》记者的采访。他认真准备了发言稿, 并在2009年第10期上发表了自己的言论。杨先生还是《天津教育》的忠实读者, 从《天津教育》创刊到现在, 每期《天津教育》他都认真研读, 精心保管, 读《天津教育》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岁月如歌, 当年风华正茂的杨志行先生如今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 但他仍然离不开《天津教育》, 他说:“《天津教育》是我一生的伙伴。”

我们向杨志行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位是天津市教育专家、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原副校长李荼晶先生。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 李先生潜心研究, 笔耕不辍。从1982年起, 李先生就为《天津教育》撰稿, 到2004年, 他在《天津教育》上共发表署名文章41篇, 为推动天津市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 李先生担任《天津教育》的义务评刊员, 为提高《天津教育》的质量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每期刊物, 他都认真研读。他的评刊文章笔锋犀利, 做到“只认文章不认人”。每期评刊反馈时, 编辑们都抢着读李先生的评刊意见。

有两件事尤其令人感动。一件是李先生中风后, 右手不能再写字, 他就用左手学写字, 坚持写评刊文章, 一坚持就是几年时间。另一件是他在2005年猝然辞世时, 双手还捧着正在阅读的《天津教育》。

因为有李先生这样的作者、读者和评刊员, 《天津教育》才保持几十年长盛不衰。

我们对李荼晶先生表示深深的怀念!

第三位是天津市教育专家、蓟县一中原校长张景。作为校长, 张景把蓟县一中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全国, “野鸭子理论”名噪一时, 《天津教育》也持续对蓟县一中进行了跟踪报道。张景校长还是《天津教育》的重要作者, 他在《天津教育》上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天津教育》特约评论员, 他撰写的评论及时、客观、犀利。尤其令人敬佩的是, 他不计名利, 一些时评文章他只署特约评论员或笔名, 读者并不知道是他所写。

正是有了张景校长这样有水平且不计名利的作者和读者, 《天津教育》才能始终站在天津教育甚至全国教育宣传的前沿, 才能始终保持刊物的质量和品位。

我们向张景校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60年风雨历程, 《天津教育》始终坚持为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宗旨, 着眼教师教育教学需要, 对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发挥了良师益友作用。

精心策划选题, 认真编校稿件, 为读者奉献精品期刊, 是编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时刻想着读者, 为读者排忧解难、传递温暖, 是他们60年不变的情怀。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学科编辑每月到学校听课几次, 针对教师们教学中的疑惑, 有针对性地编辑稿件;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记者到基层采访时, 给学生开讲座, 讲怎样学习、怎样读书、怎样树立理想, 学生们听得如坐春风;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编辑走到幼儿中间, 讲故事、做游戏, 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缘于这份情怀, 每逢年节, 编辑们都要给骨干作者寄去一张贺卡, 发去一条短信, 用这种简朴的方式维系感情, 传递真诚。

编辑们心里清楚, 作者, 是刊物的支撑;作者, 是保证办刊质量的关键。

60年来, 在编辑们的精心指导下, 从《天津教育》走出了一百多位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名师。他们, 带来了《天津教育》的枝繁叶茂;通过《天津教育》, 他们也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天津教育杂志社这个大家庭中, 还有其他三本精品期刊———《同学少年》、《启蒙》和《家长》。

20世纪80年代, 天津教育杂志社敏锐地把握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和教育期刊的新动向, 在办好《天津教育》的前提下, 又于1985年1月创办了面向初中学生的《课内外辅导》。数学家华罗庚、诗人臧克家、科学家茅以升、语言学家张寿康、作家严文井、高士其等为《课内外辅导》创刊题词, 数学家陈景润撰文《树雄心, 立壮志,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表示祝贺。《课内外辅导》以“做学生的良师、教师的参谋、家长的助手”为宗旨, 以广大初中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遵照教学大纲, 紧扣课本, 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点拨思路、设法巧记, 诠释疑难、编写练习, 提供学法、指导复习, 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很快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和亲睐。创办仅三年, 发行量就达到40万册, 为辅助中学生读者学习、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家魏巍、沙叶新, 文学评论家叶嘉莹,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课内外辅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课内外辅导》逐渐成长为一本特色鲜明、广受好评的教辅读物。一大批中学生在《课内外辅导》的陪伴和激励下一步步走上成才之路。

1998年7月,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感召下, 《课内外辅导》更名为《同学少年》, 语出毛泽东词句“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刊物秉持指导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 以展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弘扬科学精神,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鲜明的时代感为目标, 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在伴随中学生成长的历程中, 刊物始终与时俱进, 读者队伍日渐壮大, 影响力持续增强。编辑部出版的增刊《中考成败作文》和《高考成败作文》更成为拳头产品, 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以《课内外辅导》“巧记妙喻”文章结集出版的图书为蓝本, 编辑部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专题片《陈铎老师教我巧记》系列电视片 (15集) 在央视第一、二、七套节目中播出后, 深得中学生观众的欢迎。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同学少年》也得到了业内人士认可: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 入选首届“中国期刊方阵”, 荣获华北地区“十佳”期刊称号, 刊登的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少儿报刊奖、全国中学报刊作品编辑奖、中国“六一”编辑奖等。

1986年1月, 亲子共读的学前教育期刊《启蒙》创刊, 全国妇联原主席康克清同志为《启蒙》创刊题词。《启蒙》自创刊伊始就秉持“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向家长、保教人员介绍国内外最新幼儿教育理论, 交流科学育儿经验, 普及科学育养知识”的办刊宗旨, 融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集众家之精华, 扬一刊之特色, 使之成为“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刊物”。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慕华、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家冰心和陈伯吹等都对《启蒙》投来关注的目光。《启蒙》的期发量达到近四十万册, 逐渐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期刊。二十年来, 天津市的幼儿基本都是捧着《启蒙》健康成长的。

2005年1月, 《启蒙》改为每月两版, 分为《启蒙》 (0~3岁) 版和《启蒙》 (3~7岁) 版, 内容更细化, 辐射面更大, 社会效益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刊物连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2004年9月, 被中国北方期刊奖评选委员会授予“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2005年1月, 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称号。2006年9月, 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授予“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9年9月, 再次被授予“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1992年11月, 《中小学生家长学校》创刊, 1993年更名为《家长》。《家长》的创刊, 填补了国内义务教育学龄段孩子家教期刊的空白。刊物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 为家长介绍科学的教子理论, 传授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总结家教失误和教训, 交流成功的教子经验, 解答家教中的难题, 并帮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这些内容深受为人父母者的欢迎, 《家长》也被誉为“中小学生父母的贴心教子顾问”。老将军孙毅为刊物题词, 冰心、方纪、慕凌飞、李鹤年、马三立、葛存壮、姜昆、冯巩、鞠萍等社会知名人士, 都在刊物上畅谈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以及家庭教育的感受和经验。

1995年, 《家长》编辑的《家长辅导必读》系列丛书正式出版, 配合教科书, 特邀名师逐课编写“课本辅导”。到目前为止, 《家长辅导必读》系列丛书已再版十多次, 涵盖小学全部学段, 累积销售数百万册。

2005年, 《家长》以“春晖在线”栏目为依托, 开通了“春晖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辅导咨询公益热线”, 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家每周双休日免费为广大读者解答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累计接听来电万余次, 为全国各地的家长和青少年排忧解难。

《家长》多次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为了幼儿、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为了教师和家长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配合天津市教委中心工作, 开展公益性的主题教育活动, 是天津教育杂志社义不容辞的职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天津教育》、《同学少年》、《启蒙》、《家长》等期刊为阵地, 天津教育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处室和重要社会团体, 联合举办了“与语文大师相约在金秋”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启蒙杯”天津市首届幼儿教师创新大赛、“相信科学, 战胜‘非典’”主题公益活动、春晖家长学校等多项主题教育公益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十年来, 天津教育杂志社积极拓展教育服务领域, 承担天津市教委大型图书的编写任务, 先后精心编纂《天津教育发展巡礼》、《天津教育资讯博览》等。以四本期刊为依托, 天津教育杂志社还陆续开发并出版了涵盖教育、教学、教辅多个领域的增刊十余种, 如《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天津市教委基础教育咨询委员会调研成果汇编》、《引领小学教育走向科学发展》、《中考 (高考) 成败作文》、《高考攻略———挑战高分》等, 还策划开发了《高中文言文古诗词一本通》、《幼儿园启蒙课程》等书籍, 并成功进军教材领域, 编写完成了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心理健康》和《学习智慧》。各类增刊和专业书籍, 与四刊相辅相成, 发挥各自不同的服务职能, 形成了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辐射效应和发展态势。

立社靠精品, 发展靠人才。天津教育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任用, 打造了一支德高业精、敬业进取的专业工作者队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政治理论, 强化办刊的政策意识和大局意识;定期举办编辑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大赛等, 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近年来, 在天津市举办的编辑职业技能大赛中, 我社屡获殊荣, 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有四人荣获天津市“十佳”中青年编辑称号, 有一人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授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称号。我社还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发行工作者队伍, 他们同样为杂志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年风起云涌, 60载春华秋实。杂志社的荣誉柜内, 陈列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和一本本鲜红的证书。“天津市优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的背后, 是几代杂志社人的汗水与智慧, 是天津市各级领导的帮助、引领与支持。

感谢每一个为天津教育杂志社做出贡献的人!

60年, 有风起云涌, 有岁月流晖。抚今追昔, 我们更加思念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人们。风雨同舟, 我们破浪前行;一路欢歌, 我们携手走过。

如果说天津教育杂志社的60年是一幅缓缓展开的壮丽画卷, 那几代杂志社人的坚守与奉献, 就是一笔笔重彩, 尽情地挥洒在这幅无限延伸的画卷上, 从血气方刚到鹤发童颜, 从五色斑斓到黑白相间……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8

会议召开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参观了建工社社史馆。他希望出版社继续抓好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在保持和稳定好现有传统出版的同时,抓好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切实把出版社做大做强,创造新辉煌。

据建工社社长沈元勤介绍,今年以来,建工社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成立60周年的活动。包括组织召开建工社60周年出版发行研讨会,向优秀发行代理机构颁发“建社60周年突出贡献奖”和“精诚合作特别贡献奖”。先后两次联合韬奋基金会,向西部地区20多所建筑类院校捐赠图书码洋达1200万元。此外,还向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赠送教材和专业图书;与30所建设类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200多所建设类院校建立了教材专架。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9

1978这个年份距今已经很遥远了,在那年春节,去医院探望同事的姥爷却因脑血管疾病突发,倒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几经救治之后,姥爷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不到五十岁的他从此却只能以轮椅为伴,在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活动,谁也没想到,大难不死的姥爷,居然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又挺过来整整三十年!

姥爷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在他病倒之后,组织并没有抛弃他,而是给予他充满人性的关爱。姥爷病倒后,原先工作的机关给他分配了宽敞明亮的住房,逢年过节,领导同事总要来家里坐坐聊聊,陪姥爷说说话。从旧中国走过来的姥爷经常感激地说:“我要是生在旧社会,这条命早就交待了,多亏了共产党,多亏了社会主义,才有我的今天!”

组织上的关怀给了姥爷物质的保证,而家庭的温暖则给了姥爷生活的依靠,自从姥爷病倒后,他的母亲和妻子先后承担起照顾他的担子,而在老奶奶1990年去世后,照顾姥爷的任务就由姥姥一个人来完成,姥姥这个人心地善良、性格坚韧,由于她体贴入微的照顾,几十年来姥爷的健康状况保持稳定,生活起居也井井有条。坐在轮椅上的姥爷基本没有自理能力,为了照顾他,姥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她认为这么做值得,因为姥爷离不开她,也因为儿女们都在忙事业,家里需要有人奉献,有人牺牲。

姥姥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她的儿女们也都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孝顺有加,这是姥姥几十年如一日身教的结果。2005年底,母亲在家里说起了她的一个想法:把姥姥姥爷接到楼上的空房里,以便更好地照顾年事已高的他们。母亲的想法得到了我们全家人的一致认可,并很快变成了现实。那年年底,姥姥和姥爷搬到了我家楼上,成了我家的“邻居”,搬家后的姥姥望着窗明几净的新居,非常开心地说:“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心里已经很知足了。”

供销社成立60周年征文选 篇10

从那一刻起,你就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

六十年,你既负责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供应,还做好农业生产物资供应,长期服务好人民群众。

你始终把为农增收放在核心位置,农产你购,长期还发扬“扁担精神”,带小商品上门,驮农产品回社,便民惠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那一世小说网 http://

共和国养育了你,你知恩图报,积极为国创税积财。六十年,你为国积财何止万千!

你是计划经济宠儿,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红火半个世纪,成就辉煌。

市场经济潮起,你因体制落后,浪击低谷。而你没有自暴自弃,却是卧薪尝胆,痛定思痛,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一个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适应潮流,改掉“老企业”,发展现代农村商业流通网络,破旧立新。

近两年,你抢抓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政策机遇,解放思想,开放办社,把一个个农村超市、农资放心店、农产品收购站建到了**县大部分村庄,网络了百分之八十民众。

你构建的新网络,除了便民惠农以外,还装点了新农村,成为新农村的一大亮点。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你创造过辉煌,又经历了艰难的磨炼,但日子再好过再难过,你都牢记宗旨,不辱使命,默默无闻,辛勤耕耘,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情满大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六十年,你的付出,没有白费,换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换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真是为党为政府分了忧,惠泽于人民群众,促进**人民步入了康庄生活大道。

岁月峥嵘,历史铭记。六十年,你不知多少次受到省、市、县党委、政府和上级社的表彰奖励,也不知多少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好评,但你始终认为没做好工作,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太高太多了。因此,你坚定一种信念:长期一如既往地服务好“三农”,服务好人民群众。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11

书法类 金奖获得者万于龙、许世章、周满英、周晓武,银奖获得者赖坚君、朱院英、曾守钰、张开鑫、樊建理、龚玉梅、胡桃花、戴常青、张莹、陈利华、阙文彬,铜奖获得者赖桂芬、龚宏伟、冯燕灵、黄圣福、邹海洪、胡婷、龚梨香、洪林彬、黄莉平、汪承柏、汪莉萍、齐国荣、邱春梅、郭伟民、何东岳。

摄影类 金奖获得者周满英(《收获》),银奖获得者周云新(《跳动的音符》)、颜自为(《风雪的早晨》)、白建勤(《春天的颜色》),铜奖获得者赖天佑(《我心飞翔》)、黄碎华(《江南水乡》)、冷文锋(《绽放》)、刘颖(《莲的心事》)、漆谊中(《田园风光》)、曾国辉(《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美术类 金奖获得者汤俊星、杨小云(油画《当兵的哥哥就要回来了》),李杰(剪纸《欢庆国庆》),漆谊中(电脑画《游戏场景设计》),刘建锋(国画《云江胜景》);银奖获得者张开鑫(国画《高山仰止》),赵君(素描《人像》),吴玲玲(素描《静物》),肖玲(电脑画《游戏场景设计》),晏青香(平面设计《建国60周年》),邹颖(电脑画《游戏场景设计》),邬淑敏(油画《妍子》),姚鲜桃(海报《60华诞》);铜奖获得者戴常青(油画《大白菜》),毛祝梅(国画《虾趣》),张莹(国画《竹报平安》),朱浪花(素描《静物》),漆云(油画《花卉》),邬淑红(油画《花卉》),汪承柏(国画《花鸟》),颜自为(国画《山水》),卢冬林(国画《人物》),曹艳芹(国画《枝头小唱》),严涛(油画《水乡印象》),李素华(水彩《静物》)。

组织奖:宜丰县新昌一小

信用社成立60周年 篇12

2013年11月15日至18日,“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举行。大会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合作主办。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大陆各地的专家学者、文物局领导等共200余名代表出席参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会长吕舟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原会长陆元鼎教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陈同滨所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汪孝安总建筑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开幕式致辞,纪念先贤、弘扬精神。致辞后,全体与会人员在江苏省会议中心南草坪处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主要就中国建筑研究室的发展历程及贡献、传统民居理论、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摘要如下:

一中国建筑研究室发展历程及贡献回顾

1953年,“中国建筑研究室”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成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创立的建筑历史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1953-1964年),此后,在刘敦桢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室通过资料整理、调研发掘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对中国民居、园林、殿堂等古建筑的历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是中国建筑研究室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诸多辉煌的成果,如1957年出版的《徽州明代住宅》和《中国住宅概说》两部堪称经典的著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会议上,东南大学刘叙杰教授、原中国建筑研究室成员叶菊华女士、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教授作了此方面的发言。

刘叙杰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建筑研究室自1953年至1964年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建筑研究室对中国古建筑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将中国民居研究作为重点,认为民居是一切建筑发展的根本,编写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两部关于中国民居的经典著作;二、开展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三、进行规模而系统的古建筑调查,包括保国寺大殿、华林寺大殿等著名古建筑的发现;四、中国建筑史和建筑图集的编辑;五、东方建筑史的研究;六、南京瞻园的修复与扩建。

二传统民居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自营造学社时代既已开拓,五十年代成立“中国建筑研究室”后,传统民居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术研究可以说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传统民居的研究,无论在学术交流、论著出版,还是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尤其在学术交流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已举办多届。今年,恰逢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会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李先逵、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培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计划研究所李乾朗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文化的载体,其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延续作用不言而喻。建筑文化遗产,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入研究。正因如此,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本次会议,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是重要议题之一,日本东京大学副校长西村幸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常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黄汉民等,分别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各个方面,就历史建筑在新形势下如何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此外,会议期间,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女士和东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江建中先生主持举行了《中国建筑研究室口述史》、《刘敦桢与瞻园》二书的首发式。东南大学建筑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陈同滨所长、汪孝安总建筑师、瞻园代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代表、口述者代表及采访者代表受邀参加并接受赠书。

大会学术报告之后,由陈薇女士召集举行中国建筑研究室纪念圆桌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陆琦先生召集举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理事圆桌会议。17日,会议进入分会讨论阶段,设三个分会场,分别就“史学史/民居与建筑创作”、“非地域化的地域性”、“民居遗产保护的问题与策略”等主题展开讨论。

刘叙杰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建筑研究室自1953年至1964年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建筑研究室对中国古建筑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将中国民居研究作为重点,认为民居是一切建筑发展的根本,编写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两部关于中国民居的经典著作;二、开展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三、进行规模而系统的古建筑调查,包括保国寺大殿、华林寺大殿等著名古建筑的发现;四、中国建筑史和建筑图集的编辑;五、东方建筑史的研究;六、南京瞻园的修复与扩建。

作为中国建筑研究室成员之一的叶菊华女士作了题为“瞻园实践”的报告。她通过回忆刘敦桢教授带领组织的瞻园修复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中国建筑研究室的工作细节和刘敦桢教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着重讲述了瞻园南假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反复修改的建筑草图,不断推敲的修复方案,老一辈建筑学者的学识和学风令我等后辈肃然起敬。

赵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保国寺的被发现见‘中国建筑研究室’及刘敦桢的学术思想。”他首先从发现保国寺、研究保国寺等方面,点明保国寺大殿的被发现是“中国建筑研究室”的重要成就,以及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再从保国寺被发现的过程和细节等方面,说明保国寺被发现的“偶然性”;最后从保国寺的发现、研究及其他“中国建筑研究室”成果等方面阐述刘敦桢的学术思想。

李先逵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川渝山地民居聚落空间环境景观特色。”他在分析川渝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品格的形成因素后,将川渝民居的建筑风格概括为“薄透、轻灵、秀雅、朴素、飘逸”五大基本特点,并将四川盆地内各地区的地域差异概括为“川东更多俊俏灵巧,川南更多通透开敞,川西更多平和素雅,川北更多敦实粗犷,川中更多精细秀丽”。之后,他又从聚落场镇的选址原则、布局方式、发展演变过程等方面对川渝地区的聚落场镇作了深入剖析。最后,通过归纳川渝地区民居的六类三式十八种营建手法(即“山地营建十八法”),阐述该地区民居建筑的形象特征。

何培斌院长作了题为“构建民居建筑的三度空间”的学术报告。《易经系辞·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何院长将《易经》中的天道、人道、地道与民居建筑的三度空间联系起来,从天道所指的泛中华文化圈,人道所指的个性选择和地道所指的地理与地域文化三个角度,结合福建培田村、下梅村、江西十都村、浙江石仓村等实例,深度探究民居建筑的空间建构。

李乾朗教授作了题为“台湾古住宅的两性空间”的发言。发言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儒家礼制影响的角度阐述台湾传统住宅空间的演变。第二部分,通过对台湾古住宅实例的形制分析,指出其传统住宅空间的性别意识与经纬交织特质。“经过许多住宅实例的比较分析,可发现住宅空间主要为纵向进深的仪式轴与横向面宽的生活轴交织而成。”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台湾传统住宅私密空间划分的设计方式。“在一座整体性建筑中如何划分公共与私密空间?如何分别内外亲疏层次?若从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建筑设计的技巧,最常用的是屏风与围墙,最隐性的设计是花罩。”第四部分,以台湾古住宅现存实例深入分析其清代传统民居的两性空间。

西村幸夫教授作了题为“Hist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Japan—with emphasis on Urban Conserv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阐述了“文化遗产”一词的产生及其含义的深化过程,然后就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作了简要叙述,并通过横滨、京都、东京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例说明日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所作的努力。最后展示日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未来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陈同滨所长作了“用遗产的眼光看,从文明的角度论(二)—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2007-2013”的发言。陈所长先从国家软实力建设、边疆或地区稳定、民族身份认同感、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等方面阐明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后通过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07-2011)、元上都遗址(2010-2012)、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011-2013)三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分析论述其申报的价值,并指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在于突出普遍价值。最后谈了她的三点体会,一是用遗产的眼光看,从文明的角度论一建筑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国际视野=人类·文明·文化+过去·现在·未来;二是遗产研究与遗产保护—基于价值的遗产保护=一个硬币的两面;三是当代学术研究特征一信息时代+当代科学研究趋势=个人/团队。

常青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历史可以再现吗—对建筑遗产保存与修复的外延思考”。“科学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即保守与激进的平衡发展即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即维护修复的前提”、“维护修复受制有限干预受制法规约束受制保护底线受制价值理性受制传统哲学的影响”是常青教授本次发言的两个引子。之后,他在对比中国传统营造观、修缮观和西方古今修缮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疑问:一、遗物修复,是唯美还是存真?二、废墟处置,是维护还是完形?三、遗址重建,是想象还是逼真?并通过实例的分析阐述存真与续新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

黄汉民总建筑师的发言与福建土楼有关,题目是“重新定义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曾是福建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然而近些年,由于各地“土楼”的兴起,人们对于福建土楼的概念及建筑特征有模糊化趋势;并且,由于保护不当,福建土楼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基于此,黄汉民总建筑师通过对福建土楼的建筑形制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福建土楼是特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那种适应大家族聚居、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并采用夯土墙与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巨型建筑”。针对福建土楼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他通过分析问题产生原因逐一给出了解决的方法或参考意见。

结语

本次会议气氛热烈,老中青三代学者济济一堂。主办方将学术探讨与实践探索结合,相映成趣。会上,嘉宾的精彩发言赢得阵阵掌声;会下,学者之间的交流频繁而深入。值得一提的是中外学者的交流也十分生动有趣。以上几点促成了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

上一篇:初二级优秀寒假作业名单下一篇:征地拆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