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书记

2024-07-25

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书记(共9篇)

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书记 篇1

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积极参加了当地农民赤卫队和乡区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29年5月底,为迎接红四军二次入闽,刘亚楼参加了武平农民武装暴动。暴动队伍后被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任班长、排长。12月,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刘亚楼任红十二军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兼政治委员。1930年6 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9月,红一军团纵队改编为师,支队改编为团,任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1930年12月,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后又率部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并为作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十一师政治委员,积极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努力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级建制,方面军直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刘亚楼任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在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领部队担任红一军团的前锋,取得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勇夺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河等一系列重要胜利,为中央红军跳出强敌的包围、胜利北上创造了条件。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刘亚楼先后任红一军(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36年6月,作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1938年1月,刘亚楼任抗日军政大学(红大改称)教育长。1939年初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为组建适应战争需要的高效率的司令部作出了重要贡献。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为后来的人民空军培养了第一批骨干。

东北内战爆发后,刘亚楼先后协助总部首长部署和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歼国民党军22万余人,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之中。1948年1月,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为使司令部工作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转变需要,对从思想、组织、作风多方面加强司令部机关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做出了贡献。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同时被委任为军委会东北分会委员。1948年9月,***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10月初,当林彪私自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出加急电报,提出放弃攻打锦州而北返打长春时,与政治委员罗荣桓一同进行了耐心的劝说,并发了一封重申攻打锦州的电报,保证了锦州战役及整个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辽沈战役期间,积极协助总部首长,指挥部队连续作战52天,全歼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后,刘亚楼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东野尽速入关,突然包围津、唐、塘等处之敌”的命令,立即筹划东北野战军分路迅速入关的各项工作,为保证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围歼在华北做出了贡献。

1949年1月,刘亚楼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了天津攻坚战役,创造了全歼守军13万、29小时结束战斗的攻坚战奇迹。3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

1949年7月,刘亚楼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着手筹建人民空军。8月,赴苏进行购买飞机、派遣专家及援建航校的谈判。10月25日,被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为空军司令员。11月15日,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作出了关于空军领导机关组建原则的报告,提出了在目前没有空军部队的情况下,应集中主要力量把航校办好的意见,得到了***的肯定和批准。为筹办好第一批航校,精心规划,具体指导,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终使六所航校于1949年12月1日如期开学。

1950年4月1日,筹建空军战斗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刘亚楼向中央军委提出从陆军各野战军选调建制师、团领导机构组成空军部队领导机构的建议,并得到批准。6月,第一支人民空军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随后,坚决贯彻中共中央规定的“边打边建”的方针,派新中国空军投入了抗美援朝作战。在对志愿军空军进行空战指导时,根据***一贯主张的“集中兵力”的思想,结合空战实际,提出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原则,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开战之初就取得了一连串的优异战果,同时也为人民空军的空战战术奠定了基础。

刘亚楼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每当飞行员在国土防空中击落敌机或训练中出现事故,无论手中的工作多忙,都要亲赴现场总结经验或探讨教训。通过观察和总结,把培养飞行员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按飞行员技术水平分类编组,做到“平战一致”。当1958 年飞行训练中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思想时,曾严肃指出:“飞行训练是一门科学,切不可蛮干!”同时给部队规定了“稳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训练方针,要求“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有效地保证了空军的战术技术训练沿着提高强度、稳健进度、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方向的发展。对空军的作风建设、空军机务工作和空军专业技术院校的建设,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创造空军的过程中,刘亚楼十分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曾强调说:“空军是个技术军种,搞不好会产生单纯技术观点,因而时刻要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他主张,政治思想的根本环节是用***思想武装空军人员的头脑,并以自己努力学习***思想的模范行动,带动空军党委一班人。在部队政治思想工作领域则提出“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正确解决”三个环节,狠抓落实,把思想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

1954年,刘亚楼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1959 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书记 篇2

萨空了的祖上是蒙古族的正黄旗,父亲石麟是个读书人,在川督赵尔丰手下做文官。萨空了于190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为他取名萨因泰,意思是有福之人。辛亥革命后,石麟全家迁回北京,萨因泰改名为萨空了。他在北京协和外语学校半工半读。18岁走上社会,先是在中法储蓄会当办事员、秘书处主任。他在汉语、英语、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造诣。

1925年萨空了参加“阿波罗画会”。1927年开始在《北京晚报》副刊《余霞》做编辑、记者。1929年后任《世界日报》画刊编辑、《世界画报》总编辑、天津《大公报》艺术半月刊主编。1931年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讲师,教艺术理论课。其后,萨空了进入北平大报《世界日报》主编《新闻学周刊》。那时的萨空了,撰文、画画、摄影、演话剧,充满了活力。黄苗子回忆说:“萨空了是郁风的旧相识。郁风在北平大学读书时,萨空了也正好在北平大学西画系教授美术史。风度翩翩的萨空了在校园里很受女孩子们欢迎。”

1935年,成舍我邀请萨空了到上海担任新创建的《立报》编辑(后担任总编辑)。“一二九”运动时,该报报道了学生的爱国行动和整个抗日救亡运动。该报在新闻业务上突出的是实行“精编主义”,要求在很小的篇幅中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短,评论短,受到读者的欢迎。在这里,萨空了逐渐成长为一名著名新闻工作者。

1936年,沈钧儒等七人遭国民党逮捕,章乃器的夫人找到时任《立报》总编辑的萨空了请求帮助,于是当天的《立报》便抢先发了消息。消息一出,社会舆论哗然。经过多方协同努力,最终迫使国民党当局释放了“七君子”。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萨空了到香港重新创办《立报》并任总经理、总编辑。茅盾、巴金等在此撰文。

1939年萨空了带记者团到新疆,结果被盛世才留下任《新疆日报》副社长。后来他出了本书叫《从香港到新疆》,在这本书里他写道:“经过这次旅行,我才大略认识了中国,了解中国之问题所在……我是想告诉大家,‘行万里路’对一般知识分子比‘读万卷书’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真的面对了事实,你才能懂得那事实中的问题之所在。”

1940年,萨空了到了重庆,经范长江介绍任《新蜀报》总经理,该报是中共《新华日报》的“友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萨空了全家要去香港。一天,周恩来约他谈话。在此之前,他没有和周恩来单独见过面。周恩来告诉他,梁漱溟先生办报经费困难,请他带五千元交给梁先生。萨空了到香港后,与梁漱溟一起创办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打破了国民党当局对民主政团同盟的封锁。这是梁漱溟、萨空了等民主人士对民主运动的重要贡献。

萨空了在1943年4月出版的《香港沦陷日记》一书中说:“我既生在这样的时代中,又选定了新闻记者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自只有坚强地负起自己应负的历史使命。所以自从作了记者以来,兢兢业业的工作,唯恐走错了路。我常常警告自己,不应把自己所编出来的报纸,当作翌日即是覆酱瓶的烂纸,而应当把它看成那是组成人类历史记载的一部分,假使不能将亲历的一切,忠实写出,那我们就是那些伪造历史者的帮闲,即使出于无心,也是罪无可绾。”

1943年,萨空了到广西桂林。黄苗子回忆说:“在桂林,萨空了的职责主要是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主同盟前身)接待外国记者,被国民党特务系统视为眼中钉。”一天,他准备去采访美国新闻处的官员,突然被军统特务绑架,囚禁在集中营中。萨空了写了一首诗:“缧绁非吾罪,屋陋睡转安。山拱如朝我,松挺像贞坚。世事愈难问,雄心未逊前。倚风一长啸,天地为之宽。”

1946年,萨空了又到了香港,经周恩来建议去找中共在港负责人连贯。连贯请萨空了任《华商报》总经理。报社董事中有陈嘉庚、夏衍、连贯、廖沫沙等。实际上,在《华商报》期间,他还在做民主党派的工作。柳亚子先生曾书赠条幅:“热心公益无事忙,有求必应香港脚。”

1948年初,萨空了携全家到北京。5月,他奉命将原北平《世界日报》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创办的《光明日报》,与胡愈之、林仲易共同负责。1949年《光明日报》正式出版。

新中国成立前夕,萨空了作为中国人民救国会的成员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萨空了被任命为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根据全国第一届出版会议《关于出版专业化》的精神,决定成立一批中央一级的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中之一。萨空了、朱丹、邵宇、邹雅等人为筹备小组成员。

nlc202309041615

1951年,还处在筹备期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开始酝酿创立一本以连环画为主要内容的美术期刊,在时任社长萨空了和总编辑朱丹的共同努力下,半月刊《连环画报》应运而生。文化部部长茅盾为刊物题写刊名。1951年5月27日,《人民日报》对即将问世的《连环画报》做了报道:“人民美术出版社决定将出版一种《连环画报》半月刊。以连环画为内容来出版期刊,这还是创举。为向广大不识字的和识字不多的劳动群众进行教育,各地应帮助这个刊物的发行推广。”《连环画报》以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为主,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风格多样,是当时重要的文化宣传工具。

在1951年9月之前的四个月中,萨空了已经带领编辑们编辑出版了人民领袖像、宣传画、连环画册、一般画册等八百余种出版物。

1951年9月15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成立。萨空了请周恩来总理为人民美术出版社题写社名,周恩来总理欣然命笔。他对萨空了说:“要尽快多出为青少年和劳动人民服务的好书好画,占领文化阵地。人民的出版事业,主要任务不要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精神上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一般不题写社名,至今,除了海关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还有后来萨空了任社长的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周总理题写的单位寥寥无几,一方面体现他对美术出版工作的重视,一方面也有对萨空了工作肯定的因素。

在萨空了的领导下,人民美术出版社提出了出版方针:通过形象与艺术形式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的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以出版通俗的工农美术读物为主,有重点地编选介绍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民间艺术、历史文化遗产。

萨空了非常重视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的编辑出版。沈鹏在回忆文章中说:“萨空了对连环画稿件审读最认真,发现错字有时把编辑室主任请来当面指出。他常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文字力量太弱。”

萨空了1984年曾在《连环画艺术论》序言中写道:“鉴于当时社会上充斥旧社会流传下来的反动、荒诞、淫秽的连环画,为了普及革命文化,特别是为了教育少年读者,根据党对出版工作的要求,我们曾把出版内容健康、形式优美的连环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这件工作在当时开展起来是很困难的,就像在一块荒瘠的土地上盼望丰收那样,需要辛勤地施肥、耕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批思想健康、形式美好的新连环画出现了,较快地完成了连环画换代工作,对普及革命的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自1953年起,人民美术出版社规划出版连环画《水浒传》,这是新中国第一部长篇连环画。在萨空了亲自过问下,时任连环画册编辑室主任的姜维朴组织大家拟订了改编计划,并编写出第一集脚本。萨空了多次参加编辑讨论会并给每一集题写了书名。这套书改编到《三败高俅》之后,对“招安”以后的内容是否应该改编,社内编辑有不同看法。萨空了很快批示,支持改编,并要编辑保持原作的现实主义思想。

姜维朴在回忆文章中说:“1955年5月号的《美术》杂志发表了一篇针对当时极受欢迎的连环画《孔雀东南飞》(邵甄等编,王叔晖绘)的批评文章,几乎全盘否定了这部连环画的创作,这显然有失偏颇,也不利于今后连环画工作的正常和健康的发展。我在萨空了的支持下,写了一篇文章,对这部作品作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我把初稿送给萨空了过目,并在他的建议下加了这样一段话:‘恰当地指出这个脚本的缺点和错误以便改正,肯定它对读者有利的主要方面以示倡导,从而提高脚本的质量与数量,界限分明地同毒害读者的黄色书刊做斗争,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萨空了同我研究文章时的亲切神情,至今还历历在目。”

从新中国成立初到“文革”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年画、连环画、宣传画、领袖像,其中包括年画《开国大典》《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宣传画《我们爱和平》,连环画《鸡毛信》《童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出版物。这个时期,还创办了

《连环画报》《美术》《中国摄影》《漫画》等面向大众的美术期刊。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出版了如《中国历代名画集》《宋人画集》《永乐宫壁画》《十年中国绘画选集》《杨柳青年画资料集》,以及现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的大型画集,还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出版任务,如《苏加诺藏画集》等,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图书大奖,培养了大批著名的画家,如刘继卣、王叔晖、墨浪、任率英等。这些画家的作品发行量达到几千万册,受到全国人民群众的欢迎。人民美术出版社迅速成为全国美术界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萨空了在任期间,创造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事业的第一个高峰。萨空了身为蒙古族,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从未提过自己是蒙古族。1950年,周恩来总理召集有关人员在怀仁堂开会,宣布组织中央西北访问团赴西北五省考察慰问,团长是沈钧儒老先生,副团长是朋斯克(蒙古族)、马玉槐(回族)、萨空了。这时,萨空了才正式说出自己是蒙古族。1952年,他第二次以中央代表团副团长身份访问东北地区,从此开始关注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民族工作。

1953年1月,民族出版社在北京成立,萨空了任社长。在他任社长期间,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提出民族出版社作为全国出版民族读物的专门出版机构,一定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广大少数民族读者服务。在萨空了的领导下,民族出版社建社初期就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五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民族文化遗产相关图书、文化教育参考书籍和各种政治书刊,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nlc202309041615

1954年,萨空了调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兼民族出版社社长,这时仍兼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1954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由萨空了倡议,经中央民委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示,批准了创建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民族画报》。1955年2月,《人民画报》副册停刊,以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文字编辑出版的《民族画报》创刊了。萨空了请周恩来总理为民族出版社和《民族画报》分别题写了社名和刊名。

1958年,萨空了参与民族文化宫的筹建工作,这是建国10周年的十大献礼工程。他还出席了成吉思汗陵的奠基典礼,参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1960年,萨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6年,他被停止一切工作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同时被免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职务。

1972年,萨空了从干校回来,恢复工作,被任命为民委临时三人小组成员。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去世,萨空了口占一首诗表达怀念之情:

乌云遮日忧陆沉,

举国瞩望在一身。

惊闻哀乐人心碎,

处处白苍祭英魂。

深夜长街流泪雨,

目送灵车瞬绝尘。

木铎不存将若何,

踯躅寻思到凌晨。

萨空了1966年离开人民美术出版社,但他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念念不忘,一如既往地支持美术出版事业,有求必应,甚至不顾身体的虚弱,出席美术出版方面的重要会议。1981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30周年庆典活动时,他作诗题词:

总理亲提名我社,

美术服务为人民。

文艺渊源于民族,

努力推陈重出新。

卅载瞬逝咳声在,

十年浩劫悟觉深。

庆幸长征再开始,

谆谆教导永铭心。

“文革”过后,百废待兴,萨空了除了在民委继续担任领导工作,在全国政协担任副秘书长工作,是全国人大代表,还出任中国民主同盟会的副主席。此时萨空了已是70岁的老人了。

1983年4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机关报——《人民政协报》在北京创刊,萨空了以75岁高龄出任总编辑。

1985年,为纪念郑振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郑振铎编著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这曾是20世纪6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版项目,因“文革”搁浅。萨空了写诗祝贺:

存土续绝赖先贤,

发扬全靠党支援。

十年浩劫艰辛渡,

光辉远景正当前。

木刻精雕刀千万,

彩印逼真夺目鲜。

传统艺术人争爱,

后继更应着祖鞭。

萨空了的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他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著有长篇小说《懦夫》,散文集《香港沦陷日记》《两年的政治犯生活》《由香港到新疆》,美学专著《科学的艺术概论》,新闻学专著《科学的新闻学概论》,译著《窦德大使日记》《宣传心理研究》,还有《萨空了文集》。

冯亦代评价:“他不但文章泼辣,更写得一手漂亮潇洒的毛笔字,而且对于英语也有造诣。”

201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迎来60年华诞,我负责组织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人民美术出版社成就展,当时已经与萨空了老社长的子女久无联系了。但我终于联系上他的小儿子萨共旗,并征得萨空了的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将这幅《登高》(杜甫诗?萨空了书法)作品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职工书画展的第一幅,以表达我们对老社长的敬意。萨空了的书法奇崛老辣而又富有神韵,碑的味道十足,行笔缓慢,通篇布局舒展,有大家气象。

在我们心目中,萨空了是新中国美术出版工作的开拓者!

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篇3

如果我是种子,她就像雨水一样为我时时浇灌;如果我是雄鹰,她就像天空一样让我展翅飞翔;如果我是沙粒,她就像蚌一样用爱给我滋养……长年累月,她使我像珍珠一样光彩熠熠。她就是我感激不尽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妈妈。

虽然她个子不高,但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虽然她平时衣着朴素,但是她的严中有爱告诉我她是怎样呕心沥血为我的付出——记得在我9岁的时候,作业经常粗心出错而被老师罚抄作业,因为平时总是赖着妈妈帮我抄题,所以对正确率也不怎么在乎。但是,有一次,我因为太粗心,我又被罚抄了,当我又想赖着要妈妈给我抄题时,她却非常冷漠地拒绝了我,并狠狠地说道:“吸取教训,以后才能少出错,自己抄!”我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便回房间“埋头苦干”了……一直到了夜里11点,寒风瑟瑟溜进了我的房间,妈妈轻轻地走过来问我:“冷不冷?”我没有回答,显然还在生她的气,她接着心平气和地对我说:“我今天要你自己抄,是为了让你懂得做事一定要用心,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应该时刻保持仔细。”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终于醒悟过来了……从此以后,我每次都是认认真真完成每一件事情,再也不马虎大意了,作业也是基本全对。是呀!妈妈的用心良苦让我对她敬佩不已,她真是我的良师益友!

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幽默风趣:在一个空气清新的`早晨,妈妈开始用“大喇叭”叫我起床,可是我却装着没有听见,赖在床上纹丝不动。妈妈马上想出了了一条“妙计”——我一看闹钟,“哇!”怎么都7点50分啦!我居然还在睡觉!于是我立马翻身起床,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收拾东西……当我正准备出门的时,爸爸满脸疑惑地叫住我:“还这么早,你出去干什么呀?”什么?我大吃一惊,便再慌忙看了看自己的手表:ho!ho!现在才7点30分?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的闹钟是被谁调过!这时,妈妈开心地跑过来对着我微微一笑,“哎哟!”我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你们说我这老师是不是聪明机智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篇4

一、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我们教育孩子时,一般都是从具体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要求他在吃饭时,把喜欢吃的菜先让给爷爷、爸爸、妈妈,有好吃的东西和全家人一起分享。上学时就教育他同学之间是好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他们。

二、相互沟通

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母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情就爱听,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他不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全功尽弃。道理要讲的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

三、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也一样有自尊的,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不好,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的心里产生逆反心灵,孩子就会想,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说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要鼓励孩子,这样在心理上就不会造成阴影。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篇5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入学之初,不仅要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还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目前正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调查显示,面对人生第一个大课堂——小学,40%的孩子幼小衔接不顺畅,很多家长盲目追求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界人士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入学之初,不仅要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还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识字、写字?

我认为,可以引导孩子对汉字产生一定的兴趣。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多多少少已经认识一些字了,而家长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认一些字。比如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的一些场所,像公园、超市等,这些地方写在门口的字,孩子肯定认识几个,这些都是无意识学习的结果。关键是要注意保持孩子这种无意识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对于写字,不提倡学前幼儿写字,因为幼儿的发育有一个过程,孩子的手劲还没达到,协调能力也有限,提早写字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写字涉及握笔、对字结构的拆分等问题,所以写字是可以等上小学之后再来进行。如果学前幼儿使用

了不恰当的学习用具,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不正确,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小学期间花力气来调整。

支招:

1、纸条游戏。平时和孩子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可以和孩子玩纸条对话游戏。当你想和孩子交流或让他(她)做事就写在纸条上,将纸条上的字读给孩子听,慢慢孩子就认识这些字了。

2、儿歌法和兴趣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汉字儿歌,既拓展孩子的思维又引导孩子学汉字。所谓兴趣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强化其对字的认知。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恐龙,只要与恐龙有关的书,孩子都会仔细看,时间长了,对书上的字也慢慢熟悉了。

读书、写字、做算术……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已经先人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家长担心,孩子提前学这些,会不会适得其反,让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我认为,在孩子升入小学之前,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性格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孩子是否开朗,愿意与人交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学会了倾听和表达等。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精神。比如,能与其他孩子一同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起做游戏等。这都是学习,而不是仅仅学习知识才叫学习。

支招:

1、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可以从购物开始做起,带着孩子一起买书包、买文具等学习用品。

2、在孩子入学前,不妨带上孩子走进未来小学的校园,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走进课堂,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小学校园的氛围,加深对学校的概念,对学校生活产生向往之情。这样,孩子在进入小学时就会消除紧张心理。

孩子爱玩爱动坐不住怎么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上了小学,班级授课制会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这就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有遵守纪律的意识。

对于一些爱玩爱动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首先要认清孩子的行为目的,在孩子“故意”引起老师或家长注意的时候,不让他“获得”注意;而当孩子表现良好,即使是微小的努力,甚至需要家长和老师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进步,要“给予”注意,及时鼓励。

提醒:

1、孩子上小学不宜过早,特别是六岁半以下的孩子。因为年龄偏小的孩子会过早地感受压力,有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2、幼儿上一年级的前几个月由于环境陌生、有学习任务、特别是学习拼音相对比较生疏,孩子可能会感到有压力、不适应,这就需要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并和老师及时沟通,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支招:给孩子送个小闹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慢慢增加定时闹响的时间,让孩子懂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篇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教育子女要先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这样子女有一个好的榜样,不必我们家长有多少说教,子女也会跟着去做。所以,我们应该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熏陶孩子。

二、孩子需要的是独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上线。孩子一天除了作业外,不是培训这样、就是培训那样,孩子没有自己的支配时间,就是家长经常说的“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四、让孩子受点挫折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让孩子承受适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认识得以升华,也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会注意到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

演讲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篇7

在这期间,首先,做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要让孩子感受到有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不一定要老师帮忙,在日常生活中,老师给孩子的不是溺爱,而是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现在好多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得到家庭过多的保护和照顾。孩子在碰到“风风雨雨”时就会惊慌失措。当孩子碰到一些问题、难题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急于去帮助他,在这时候我们应该启发孩子在遇到事情时,要自己想办法,学会思考,不要去依赖老师。在平时一旦生活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而在家里面,年轻的家长白天忙上班,下班回家很累,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很少,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如何去与他们沟通。唯一能够“弥补”孩子的,也就是物质上的奖励。小的往往是一件玩具,一包薯片,而大的则是一顿麦当劳,生活中从不让孩子做任何事。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给孩子吃穿讲究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但切不可好过了头。

记得在《教育艺术》书上曾看到这样的一个父亲,心中有爱,藏起一半,故事是这样的:在日本,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小汽车,每逢节假日常常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十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儿子的气管炎又犯了,走路也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我一程,好吗?”“不行。”大岛斩钉截铁地回答儿子。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底下等着他,大岛见了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级台阶。“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

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书记 篇8

家长交流材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桃花源小学 戴廷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被请到这台上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在这十几年中引导孩子的一些心得。不正不妥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海涵,批评,指正。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思想的贫穷是做父母的错,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我曾看到这样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格会影响人生!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下来,我就从家庭生活细节中家长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一、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树立孩子健康第一,快乐第二,学习第三的理念。孩子放学回家千万不能板着面孔,应笑脸相迎:“宝贝,回来啦!今天开心吗?”家长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对话,孩子才乐意与你交流,把快乐的、不快乐的都告诉给你。风水为涣,涣然若冰之将释。老板着脸的家长你的孩子愿意与你沟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要么是与你对着干,要么干脆沉默不语。你不尊重他,他会觉得你不爱他,这个家没法呆了,这样迟早会出问题的,非常危险。特别是在孩子的叛逆期,我们更要注意。要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父母的关爱。家长就要有幽默感,要大度,不能斤斤计较,特别是在买学习用品上要舍得、大方。只要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我们都应该愿意花,舍得花。但是也不能娇纵孩子,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这样也会助长孩子乱花钱的坏习惯。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一旦承诺便要兑现。不要成天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数落孩子。要多与他们一起玩游戏,看书,或者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有专家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我曾在一本育儿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的目标。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这就告诉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不断更新的目标定位

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志之人立长志,无知之人常立志。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拟定一下孩子的发展方向。人一旦没有目标,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所以我们当家长的就要随时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发展适时地引导孩子调节奋斗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了,孩子就有了奋斗的动力,有了起航的方向。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认识决定高度,态度决定未来。一个人有什么目标,就会走向哪里。我们的孩子现在正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将走向哪里?该何去何从,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近期目标,让孩子跳跳就能摘到桃子。只有有了奋斗的目标,孩子才会有奋斗的方向。

三、重在引导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调动孩子自身的学习动力,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首先要注重孩子想象力、记忆力的开发。注意引导孩子发现并总结利用事物间的规律,使其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学习起来轻松愉快,事半功倍。家长就得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点滴教育素材去引导你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如2004年我参加进城教师招考,其中语文题中有一副对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我一回家就考孩子,当时她8岁不到,刚读完三年级。我引导她去发现字的组合规律,很快地她就根据上下联及字的组合规律正确地填出来了。这就说明我们的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不是不会做,而是我们没有引导他们如何去做。

其次,对于孩子的成绩可以纵向比较,但千万不能与别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我就从来不拿我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只是跟她自己做纵向比较,让她明白自己是否在一次次地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特别是高中的时候,孩子每次月考成绩一发来,或者孩子一汇报,我就把它输在电子表格里,包括单科得分,单科年级名次、班级名次,总分、总的班级、年级名次,然后进行对照,分析情况。,最后对症下药,看看哪里还需努力,哪里值得保持,哪科还有发展空间,然后鼓励她要一次次的打败自己,而不是超过别人,在我们一家的支持与鼓励下,她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在高三下的>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全年级第四的好成绩。这时,我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冷静下来鼓励孩子,一定要沉得住气,把握好自己,心中要依然秉承做最好自己的信念。

孩子的学习主动与否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成败,孩子只要有了学习的主动性,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外界再大的力量也会收效甚微。这里我要谈谈如何善于训练孩子的思维,把孩子培养成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三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

我曾经看过一个场面,一辆小公共汽车,一大群人在奋力地推它。我问:这辆车坏了?他们说:不是,司机不在,放在这里堵路,给它挪个地方。我想,如果司机在,给车挪个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车有马达,油箱里有油,一发动就跑起来了。硬推,或者着急了打砸一顿,无疑是很愚蠢的办法。

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孩子成功,千万不要做不会开车的人,去推,去打,去骂,而要去发动。发动什么?要发动这个汽车本身的马达,要发动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

孩子学习的动力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三个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家长们打破迷信,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大知识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绝对不是这样。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

一位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曾经讲过:父母从小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现在,很多家长拚命在管,可是孩子还成长不好。那么,那个所谓“不管”的父母给了孩子什么?

他们给了孩子几样东西: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一个是学习的兴趣,一个是自信心。这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要使孩子发生变化,主要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起码要把挫伤积极性的做法收起来。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功,就千万不要做那个推着车往前走的人,更不要着急了把车打砸一顿,要做善于把汽车发动起来的人。如何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起来,是家长最主要的智慧。

大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为什么喜欢干,努力干?或者觉得它很重要,或许对它有兴趣,或者还有很高的自信心。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也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所以,家长主要的工作是调动孩子的三个积极性。成功者的父母并不一定都有很高的文化教养或很高的社会地位,大科学家的母亲也可能文化程度普通,大作家的父亲可能出自社会底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

有了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孩子就会热爱学习,就会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有自觉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从而产生人生的自信。

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就像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株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当火势旺盛起来的时候,有时会风大一点,有时柴草湿一点,有时柴草紧一点,有时柴草松一点,就都不大要紧了。

我深信,只要不是先天的大脑缺损,每个孩子都可能被培养成天才,都可能成为学习的天才。孩子没有成为天才,首先是由于他受到的是并不理想的家庭教育。在错误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向上的积极性,更谈不到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作为家长,如果你在一天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得孩子这三方面的积极性有一点发展,你在这一天就是个很好的家长,就完成了很好的家教。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四、培养孩子阅读为首的广泛兴趣

大声朗读语文和英语,既是为了记忆,更能让孩子读出自信。平时要求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用孩子高中语文老师经常苦口婆心教导他们的那句话说就是:多看书多看电影多上网。当然,我们那是对高中生的要求,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家长的督促就更显重要了,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为我所用。如何帮孩子挑选有益的书籍,让孩子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会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对某事某物有了兴趣,那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我的孩子就是在阅读中成长起来的,我的孩子读小学时,那时我们还在乡下,每次出差我送给孩子的>礼物都是书,久而久之,孩子盼你出差归来,首先想到的就是书籍,而不是什么好吃的零食。条件反射,可能我们大多数家长都知道,当你多次给孩子的是什么,他们就会爱上什么,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给你的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吧,让你的孩子学会阅读,学会享受阅读的快乐。这样,时间长了,你的孩子就真正爱上了阅读,你的孩子会感激你一辈子的,比你现在给他(她)带一大包零食,或是一两件漂亮衣服,带来一时的快乐更快乐,学会了阅读会让他们更加终生受用!

五、激发潜力的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负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会机敏。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以美好的心,欣赏周围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所拥有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的割舍。对待你的孩子,只要有心就好,做到用心就会更好。

谢谢大家!>家长交流材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清朝第一任出洋钦差是个美国人 篇9

大清国总理衙门急商差遣钦差出国修约

1865年11月,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掌管外交、通商事务,下简称总理衙)呈送《局外旁观论》一文。文中,赫德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实行新政。翌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又托公使阿礼国上呈总理衙门《新议略论》,提出了与赫德呈文类似的要求。威妥玛还用威胁的口吻说:中国若不变革,借取新法,完全可能受到各强富之国的干预乃至制裁。赫德和威妥玛的呈文令清政府胆战心惊。按照1858年中国与英、法、美、俄签订的《天津条约》,1867年为修约之年。此时的清政府对英法曾经借口修约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心有余悸,遂将二文转发江南督抚,要求他们认真筹划应对之策。总理衙门内的办事大臣认为,“近来中国之虚实,外国无不洞悉;外国之情伪,中国则一概茫然。其中隔阂之由,总因彼有使来,我无使往。以致遇有该使倔强任性,不合情理之事,仅能正言折服,而不能向其本国一加诘责,默为转移。”总理衙门于是暗中酝酿遣使出洋。但统领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发现,偌大一个大清国,上上下下竟无一人能胜此重任,于是他将目光放在即将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身上。

美国公使成了钦差

蒲安臣生于1820年,是美国著名的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著名的废奴主义者。1856年6月2日发表的署名演说《马萨诸塞州的抗辩》,后来成为美国解放黑奴运动的重要文献。1860年,蒲安臣全力协助林肯竞选总统,结果丢了自己的议员席位。为感谢助选之功,林肯于当选总统的第二年任命他为美国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经发表过支持匈牙利革命领袖的演说为名,宣布其不受欢迎。于是,林肯重新任命蒲安臣为驻华公使。

1862年7月20日,蒲安臣作为清政府接纳的第一批外国公使之一入驻北京。蒲安臣来华之时,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先后遭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打击,内外形势岌岌可危。同年,美国国务卿西华德提出对华“合作政策”,其要点是:在中国,对于一切重大问题要协商合作,在维护条约权利所必需的范围内保卫条约口岸;在条约口岸内,既不要求,也不占用租界,不用任何方法干涉中国政府对他自己的人民的管辖,也不威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美国的“合作政策”在西方列强中独树一帜。在这个政策的支持下,清政府度过了19世纪60年代的政治危机,自然对这个政策的执行者蒲安臣心存感激和信任。

1867年11月,蒲安臣任期届满,准备向清政府辞行。辞行之时,蒲安臣向奕表示,今后(中国)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必十分出力。奕问他是否愿意代中国领命出使西洋各国,蒲安臣当即答应。清政府原已在各地海关任用过洋人当税务司。11月27日,奕正式向清政府上奏:请旨钦派蒲安臣权充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为在列强之间协调平衡,清廷又请英国驻华使馆官员桕卓安和担任过中国海关官员的法国人德善为左右“协理”,充当蒲安臣的副手。另派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随行出访,会同蒲安臣办理中外交涉事务。总理衙门特别强调:中国此行所派之员,均系钦差。

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团自上海虹口港乘坐“格斯达哥里号”轮船起航。

首航美利坚赢得“开门红”

作为一个成熟老辣的政治家,蒲安臣深知此行难度之大。因此,他将此行的第一站选定在他最有把握的美国。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后,蒲安臣使团抵达了旧金山,引起强烈反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在欢迎宴会上称赞他的同胞蒲安臣是“最年轻的一个政府(美国)的儿子和最古老的一个政府(中国)的代表”。蒲安臣在致答词时也兴奋地说,他的出使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和平与进步的途径。同年6月2日,蒲安臣一行取道巴拿马抵达华盛顿。次日,使团成员拜访了美国国务卿西华德;6日,拜望了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纽约,蒲安臣以中国代言人的身份向美国公众宣称:“中国愿与你们通商,向你们购买货物,卖东西给你们。”“她欢迎你们的商人和传教士,让你们把光亮的十字架,插到中国的每一个山巅和溪谷……”

蒲安臣在发表这些演说前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清政府在这方面的授权。这些演说令清政府目瞪口呆,清政府立即对外宣布不承认这些演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中,中国使团遍游美利坚,到7月下旬才回到华盛顿。蒲安臣与西华德在密室中商谈《天津条约》的续增问题。由于西华德与蒲安臣均系对华“合作政策”的决定性人物,两人在对华政策上的默契不言自明。志刚、孙家谷等中国官员则乐于将此重任推给蒲安臣,自己忙于各种交际应酬。7月28日,蒲安臣与西华德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从字面上看,这的确是近代中国所签署的最平等条约。清廷上下尤其对美国在条约中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这一点倍加赞赏。美国则通过这一条约将骗招华工合法化,解决了内战后修建太平洋铁路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因此,也有人将此条约戏称为“廉价劳动力条约”。

在欧洲的艰难“外交”

9月19日,蒲安臣使团抵达伦敦。10月20日,蒲安臣一行在温沙宫受到了维多尼亚女王的接见。蒲安臣使团在英国耽搁的时间较长,因为当年12月4日英国大选内阁更替,自由党获胜组阁,英国对华政策可能出现变化。

12月26日,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克拉兰敦会见了蒲安臣等人。会谈中,蒲安臣以“中国钦差”的身份,向英国政府提出“合作政策”问题。克拉兰敦也宣布英国政府愿意同中国政府“以和济事”。但两天后,克拉兰敦照会蒲安臣,表明与中国修约的主动权应当在英国。事实上,英国在修约问题上也的确表现得过于沉着,以至此事一拖就是30多年,直至1901年才派出专使赴华商议修约。在同一份照会中,英国政府还阐述了他们今后对华政策的走向:“(英国)不实施与中国的独立和安全相矛盾的一种不友好的压迫,英王陛下政府宁愿同中国的中央政府直接接触,不愿同各地方官吏交涉。”英国人提出的交换条件是:中国应当忠实地遵守各种条约义务,英国保留使用武力“以便保护生命财产不受到迫切的危害”。对于这样一份以保护者自居,充满威胁口吻,并以使用武力为保留条件的照会,蒲安臣竟于三天后复信表示完全赞同。

1869年1月2日,蒲安臣一行到达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巴黎。当时英法结盟,在远东政策问题上都唯英国马首是瞻。况且当时普鲁士大兵压境,普法战争一触即发,法国政府也不想在中国问题上过多纠缠。1月5日,法国外交部长拉发特致函英国政府,表明法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立场一致。1月21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接见了蒲安臣。蒲安臣一行在巴黎前后呆了半年多,虽然受到了很好的接待,但他没有取得像在华盛顿那样的条约,或者像在英国那样的自制性的照会。9月21日,蒲安臣使团前往瑞典、丹麦和荷兰等国。由于这些国家并无修约交涉的任务,代表团过得十分轻松。1870年10月20日,蒲安臣使团到达柏林。代表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同普鲁士的谈判,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发表了对中国有利的声明。普鲁士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问题上尾随美国。美国政府此前已于1869年8月间经由官方正式通知了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南部诸邦当时归奥匈帝国和法国统治)议会议长。因此,蒲安臣等人在柏林的交涉比较顺利。

得肺炎在俄国病逝

1870年2月1日,蒲安臣一行自普鲁士前往沙俄。此时,正值沙俄大肆侵略中国西北和黑龙江流域,中俄关系十分紧张。由于沙俄与美国没什么矛盾,因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看在美国的面子上,于2月16日在圣彼得堡接见了蒲安臣一行。本来,蒲安臣是代表中国与沙俄进行交涉,亚历山大二世却在会议中大谈俄美关系,令蒲安臣十分尴尬,心情惆怅万分。他深知中俄之间矛盾重重,加上一路鞍马劳顿,体质下降,无法抵抗俄罗斯的严寒,于会见次日病倒,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肺炎。在病中,蒲安臣仍然每日看报,尤其注重沙俄时局发展,惟恐“办法稍差,失颜于中国;措词不当,又将贻笑于俄人。乃日夜焦思,致病势有加无减”。一周后,蒲安臣在圣彼得堡去世。

根据志刚的叙述,蒲安臣在出使过程中颇为卖力:“查蒲使为人明白豪爽,办事公平,而心志未免过高,不肯俯而就人。一遇阻碍,即抑郁愁闷而不可解;兼有水陆奔驰,不无劳瘁。受病已深,遂致捐躯于异国。”志刚等在蒲安臣病逝后当即给其妻治丧银六千两,清政府为酬其担任驻华公使时“和衷商办”及出使期“为国家效力”,而“加恩赏给一品衔,并赏银一万两”。蒲安臣虽是个美国人,但在中国当时外交人才极缺的情况下,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促进中国与外国官方交往,对于发展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作出了贡献。

上一篇:小学语文五上期末试卷下一篇: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