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2024-05-09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共6篇)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篇1

摘要: 腐败问题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社会污染和重大政治挑战。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制度建设不到位,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蔓延发展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将对我国腐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出积极有效的反腐败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腐败问题 腐败原因 对策

腐败问题是世界政治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腐败对政府职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仅是政府职能严重滞后,还会是人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由于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过快,而其它方面未能有效的跟上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问题都凸显出来,而腐败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腐败,是当今政府最大的危害。对于有效地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也是当今政府主要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一)道德观念淡薄

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四)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

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

三、反腐败的对策

1、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

(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同时,允许同一职位有多人竞争的情形,这样一方面能使选民有自由选择候选人、表达个人意志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能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通过“优胜劣汰”的规律,使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事实证明,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极易被滥用。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是产生腐败的土壤。因此,完善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以“权力监督权力”,规范权力的 运行和使用显得特别重要。

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不能把权力集中于某一部门或个人,要对权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分解。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又叫“阳光法案”,目前已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实施,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腐手段之一,已被各国证实是行之有效的防止腐败的制度。四是 “零容忍”的原则。对腐败实行“零容忍”。“零容忍”指不宽容任何轻微的犯罪行为。

2、以法制保障反腐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1)完善法律体系

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根据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制定出《廉政法》、《反腐败法》、《新闻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2)严格执法 当前司法腐败现象正日益普通化、集团化、公开化、体系化,行政权对司法的干涉越来越严重。为使司法机关真正发挥其作用,就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加大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界定人大监督制约的范围,实行的严格的人大对司法人员的认知和罢免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重新构建司法辖区,建立各级财政经费保障体制以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影响;最终使司法公正,重新树立司法机关清正廉洁的形象。

3、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网路的广泛普及和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廉价等特点,使得网络监督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武器。应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新闻立法,将新闻媒体监督纳入法制轨道;在坚持正确舆论的导向下,保证新闻媒体有足够的自由权和自主权,允许新闻媒体对各种行政行为、廉政行为、腐败案件进行自由、公正、客观的采访、调查、报道和评论。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问题 对策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复杂,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要搞好这门课的教育教学,学校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当前各高校虽然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但重视程度却远不如其他课程。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管理不够,对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所需的设备得不到保障,所需的经费投入落不到实处,相关研究科研课题难以得到支持,研究成果很难发表。

2.任课教师重视不够。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法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关研究课题也难以得到支持,研究成果的发表缺乏园地。因而一部分任课教师把它视为没有规范、程序和目标的自由活动,并不把它当作一门“完整意义”上的课和专业方向来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应付的心理。

3.学生重视不够。当今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功利化、肤浅化,实用主义很强的倾向,认为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是将来找工作的重要砝码,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毫无用处,这是一个很现实而又很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第一,是不感兴趣,总觉得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第二,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只是作为一门要求并不严格的必修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形势与政策课很重要,要学好,要深入研究”,我们常被这样教育、叮嘱。但到底什么课才是真正的“重要”,值得“深入研究”,一路被“考'过来的学生比谁都清楚。经验告诉我们,评定一门课程是否重要与考试有莫大的关系。由此,常常以论文结业的形势与政策课受到轻视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4.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形势与政策课看似简单,而要上好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绝非易事。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存在兼职教师多、青年教师多等现象。以我校为例,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现有24名任课教师,其中兼职教师18名,专职教师只有6名(3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助教)。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或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这部分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很难集中精力去研究一些理论问题及深层次的热点、焦点问题,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比较欠缺,在教学中显露出理论功底不足。这是制约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5.实践教学环节名存实亡。通过社会实践、专题报告、党团活动等途径,可以切实有效地深化理论学习,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并未展开,仅仅是理论上的说教,使这门课变得枯燥、乏味,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甚至是理论教学进行得如火如荼,实践教学则是名存实亡,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

1.学校领导需进一步重视,要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加规范。要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两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课时、学分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纳入学籍管理。要加强督查工作,形成定期地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

2.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的专家型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和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的不同领域进行合理分工;其次,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授课教师队伍。第三,严格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聘任制度,把好教师聘任关,坚决摒弃那种谁都可以上形势与政策课的片面观点。

3.加强任课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由专人撰写讲稿、电子教案、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热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和重点、探讨教学难点和热点、化解教学疑点)、任课教师第二次备课、分别授课、课堂测验、学生评教等措施,加强学习交流,注重以老带新,经常性组织教学观摩,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其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应为教师进修、考察调研、查阅文件提供方便,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使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素材;第三,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养提高、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4.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中宣部每年都印发年度思想宣传工作要点,教育部每学期都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教学依据的主要参考。同时,中宣部主办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是一份以形势教育为重点内容的刊物,是进行形势教育的主要参考材料。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高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情况,可有针对性地把区情、校情、个情的内容补充穿插进去编写辅助教材。例如我校是一所少数民族院校,一部分同学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在授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需要双语教学,这就需要根据本校的校情编写教学参考资料。

5.要重点加强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从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内容体系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一,课堂教育与形势报告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方式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但是,课堂讲授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教学周期长,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以及必须迅速传达到学生的文件精神等采用形势报告的形式,则反映更迅速、效率更高;第二,运用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实效性,这样可以避免形势政策课教学陷入说教、枯燥的尴尬境界;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主页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将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网上发布的形式来增进教学效果;第四,课堂讲授与课外考察、讨论、社会实践相结合。

6.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这门课应该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或撰写论文的形式评价学生,应把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我们必须从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出发,构建其科学的课程体系,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2005.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篇3

前言: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就好像把猫和鱼放在一起,猫能不吃鱼吗?所谓官员腐败,就是行政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如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就会积重难返,不仅会影响到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而且还会加深社会矛盾的积累, 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久而久之,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因此,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腐败现状、腐败原因、防治对策

一、谈中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一)腐败案件频发生、贿赂敛财贪官多

谈到腐败,相信这个话题无论是老百姓的茶余饭后还是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士无时无刻都可以举出数不胜数的实例和故事。例如最近,网络上有名的“表格局长”杨达才。原任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的杨达才2012年8月26日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引发争议并被网友指出杨达才有多块名表。随后,杨达才又被曝出拥有价值十万多元的眼镜盒名贵腰带,再次引发热议。2012年9月21日,陕西省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纪委委员、党组书记、局长职务。而杨达才被双规后的调查显示,杨达才现金存款超1600万,调差仍在继续。

由杨达才的落马可见,中国的腐败案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涉及的金钱数字也越来越大,涉及中国腐败案件的官员的职位也越来越高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

从客观理解的角度去分析,一个国家超速发展阶段腐败是必然的产物和现象。但作为中国各种形形色色的腐败案,也的确让人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二)惩治腐败缩手缩脚、法不治众

政府也想通过反腐败运动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因为他们知道当年国民党政权之所以被赶到台湾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太腐败了。这说明共产党知道一个政权极端腐败时也就是即将崩溃的时候了。但他们在具体处理腐败案件问题上却又是缩手缩脚,尤其是在处理党内高官的腐败案时有些投鼠忌器。例如当年中共对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贪污案就是经过再三考虑才进行处理的。显然,共产党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与党内许多官员都有腐败行为有关。近年来在中国流行的一个政治笑话说,共产党一位高官曾经这样说过,把所有处长以上的共产党干部排成一队,如果挨个枪毙,可能会有冤案。可是如果隔一个枪毙一个人,那就肯定有漏网的。可见中国当前的贪官人数之多。

当前中国的民主化还在进程中,国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素质还有待提高,百姓更谈不上有直接让官员下课的权利,如果连政府都不能严惩不贷,严厉打击,腐败问题如何得到解决?

二、谈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

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

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实行更多的放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商品供应增加了,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渠道也出现了。照理说,行贿受贿现象应该减少才对。可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腐败案件反而大大增加了。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在一个授予官员很大权力的官僚机构中,腐败的机会总是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把很大权力集中在国家官员手中,这些人控制着很多别人想要的稀有商品,因此这就为他们的腐败提供了机会。

(二)致富的强烈动机导致腐败行为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相对要轻一些,当时露富是会受到谴责、批判的。那些年代官员的腐败行为往往都属于灰色地带。而在改革时期,中国政府官员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官员们的官方宣传口号也变成了致富敛财。

中国政府鼓励人们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新机会发家致富。成功的企业家,包括一些通过不道德的手段发财的人在内,被誉为英雄模范。这些发展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因而为腐败提供了强烈的动机。然而,有了动机之后,还必须有机会才行。当时政府是用摸石头过河这种摸索的方式引进市场改革的。但是这种零敲碎打的改革方式却为腐败创造了机会。以生产钢材为例,政府向国营钢厂投入了资金,这些钢厂则需把生产出来的钢材按一定的定额上交给国家。为了鼓励提高生产率,政府允许国营钢厂把定额之外的钢材拿到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厂家可以保留这些利润。虽然有些工厂把这些钱用于工人和工厂条件的改善。但也有一些工厂经理则把这些利润中饱私囊。

(三)经济转型的不完全不彻底

中国目前腐败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转型还不完全。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机构人员也从事商业活动,领导某种行业的部门需要负责分配资源,解决下属公司之间的纠纷,保证这些公司能完成定额生产。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部门几乎可以垄断所管辖的行业。可是在中国进入市场改革时期,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向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把政府和企业分开。国有企业被认为在运作方面应该享有更大的自主权,部级单位一方面仍然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但另一方面则需要远离商业活动。尽管政府采取了这些限制行政部门经商的措施,但是一些部级单位仍然和下属公司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也使得一些人动了歪脑筋,钻了空子。

(四)政商不分、损人利己、后果严重

政府部门人员普遍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也造成了一些问题。这些行政机构往往利用自己的监管权力让一些公司得到好处,因为这些公司有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可能通过一些限制竞争的规定,不允许成立和他们的公司展开竞争的公司。或者当某些外国公司希望进入中国市场时,这些行政机构利用自己掌握的审批权迫使这些外国公司和自己的下属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所以说,政府和企业未能完全分家也是损人利己行为在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谈中国腐败问题的对策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关乎着能否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深刻转型的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政府是腐败的高发阶段。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当前中国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也要客观地对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不能因为无法迅速战胜腐败而丧失信心。事实表明,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内是健康力量占主导地位,这是我们能够抑制、控制,并最终战胜腐败的根本保证。

(一)从根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从长远来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败的基础和根本,其着眼点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督

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反腐倡廉的强大精神支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了剥削阶级思想的精神俘虏。因此,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铲除腐败赖以产生的思想根源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而要真正做到思想入党,就必须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强化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着具体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就是“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记使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高尚的人、百姓的贴心人。

(二)权利的制约和监督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如果思想防线不坚固,经不起诱惑,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想腐败轻而易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

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制订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程序、规则,明确行政自由裁量的范围、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重大行政裁量行为必须经过咨询、听证、决定、审议、复核和监察等环节。同时,必须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建立健全行政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规则、公开办事机构和人员、公开办事程序和方式、公开办事结果和依据。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凡是设定审批权的事项,必须设定严格的审批条件、审批范围和审批程序。

完善和强化党内纪律监督。党内纪律监督是在党的上下级之间、党员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纪律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进一步加强纪委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纪律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内民主,强化民主集中制,实行党内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

(三)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腐败是制度漏洞的表现,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的过程。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和突破口就是构建国家廉政制度。一个国家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腐败的程度多么严重,建立国家廉政制度对于医治腐败仍具有普遍性意义。这既是人类反腐败智慧的结晶,又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当前,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党的内部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滋生腐败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制度创新来根治腐败,使腐败由“低风险、高回报”转变为 “高风险、低回报”。首先,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是廉政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和经济审计、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等。其次,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出台与实施,就是党为遏制腐败而构建的一种预防机制。因此,我们要完善党内外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完善党的举报和申诉制度等。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完善与创新制度,逐步实现政府由“越位”、“缺位”、“错位”到“定位”、“到位”、“正位”的转变,从计划手段、行政手段调节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节为主,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

(四)法制的完备和实践

为反腐败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其中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严密立法、严格执法和严厉制裁。要真正做到“三严”,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当前,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反腐败实践的需要。虽然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规、条例和规章,但是这些法规、条例大多散见于宪法、刑法等法律之中,迄今尚未形成一部完整的反腐败法律。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立法建设,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依法严肃惩治腐败。以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通过依法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发挥案件查处在预防和遏制腐败中的警示作用。总之,要通过严格的法治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使腐败分子不敢贪、不能贪、更加不想贪。

总结:如温家宝所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希望每一个人能抬头挺胸地在阳光下前行。

参考文献:

[1]《腐败三绝论》——沉吟

[2]《国家廉政建设》——吕鹤云

[3]《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任剑涛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篇4

经济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认清经济变化之态,把握经济发展之势,谋划推动经济建设之策,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共同聚焦的话题。

一、2015年我国经济建设回顾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底公布的经济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7.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2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5.9%。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粮食产量达62144万吨,增产2.4%,实现“十二连增”。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实际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实际增长7.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实际增长10.6%,其中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增速最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年未,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去年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55亿元,下降1.8%;进口104485亿元,下降13.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304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2284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1.4%。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63亿美元,增长6.4%,其中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直接投资85亿美元,增长25.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18.2%。

去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后,引来国内外不少人士的关注和聚焦,担心、焦虑、猜疑、唱衰乃至“硬着陆”之声不绝于耳。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我国2015年的经济形势呢?

(一)实现6.9%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而又十分珍贵。

2015年,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但来之不易,不仅有较高的含金量,而且对稳定就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也十分抢眼。

6.9%的增速“含金量”较高。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6.9%的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超过5000亿美元,不仅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目前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范围看,6.9%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比较快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6.9%的增速稳住了就业、稳住了物价。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计划312万人;农民工总量达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粮食产量增产2.4%,实现“十二连增”。这些情况表明,尽管与过去两位数左右的高速增长相比,6.9%的增速有所回落,但稳定增长态势没有改变,继续处在合理区间。

6.9%的增速也来之不易。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国际贸易延续低迷态势,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地缘冲突加剧;国内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去产能去库存与稳增长、融资难融资贵与财政金融风险上升、“走出去”与国际市场萎缩等两难多难问题更趋突出,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6.9%的增速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6.9%的增速还稳住了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力拉动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名列前茅,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

(二)去年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基础上取得的。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要素的流向和配置;另一方面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既坚定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又加大对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使经济结构加速优化、更趋协调。

去年全年,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7.0%,分别比上年提高1.2和0.3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73,比上年降低0.02。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

(三)在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创业方兴未艾,经济动力正在积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明显。

去年全年,创新创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出资金总规模达57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效果显现,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157.8万件,比上年增长32.4%,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和成果的支撑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去年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

和6.8%;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6%;快递业务量增长4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03%;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61.2%,工业机器人增长21.7%,智能电视增长14.9%,智能手机增长11.3%。科技创新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6.6%。

(四)社会生产的能源消费结构深入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针对资源环境对我国社会生产的约束日趋强化,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去年全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4.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9%,提高0.9个百分点;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9%,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使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五)虽然外部经济环境艰难,但对外贸易和投资仍取得可喜成绩,“一带一路”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更好结合,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尽管出口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世界出口降幅。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特别是服务出口、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势头强劲。“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其中,投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2.4倍,投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5.9%。201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2万亿元,超过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我国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均有大幅增长。

(六)民生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民生优先,按照人人参与、尽力、享有的要求,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奋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确保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按照2300元/人·年的农村扶贫标准,去年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365万人和682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人数分别为1708万人、4903万人和518万人。

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仍在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总体而言,去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可喜可贺的,它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正确的、有效的,不仅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发展潜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些建设成就,为我们充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风险与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准备。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同时也存在实现增长的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达到7.8%的水平。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同时也聚集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不可能总是维持高增长态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之后逐步回落到正常增长的状态,着力解决高速运行聚集起来的各种内在矛盾和问题,这是经济运行周期性的正常反映,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较大,是周期性、结构性和外部性三重因素作用叠加的结果。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格局分化,负面因素增多,全球贸易低迷,外部需求疲软持续,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去年以来,我国把经济政策的重心集中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上,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妥善应对来自于国内国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着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尽管使一些经济行业的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增长下降,但是优化了整个经济结构,转变了发展方式,为下一步的强劲增长做好了准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之后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

二是我国经济运行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需求结构正在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快速增长。

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但经济结构不断得以改善和优化,人们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一批体现现代经济发展方向和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以去年为例,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仅约1.6万亿元,而第二产业投资则为22.4万亿元,第三产业更高达31.2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4.2%。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比重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4.3%,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等。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引导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有效抑制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扩张,使社会生产朝着符合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对创新创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设立创业投资企业206家,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比上年增长32.4%,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上年增长14.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使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破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全社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66.4%,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

三是我国经济运行分化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中不同产业增长的速度分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运行分化,区域格局、宏观层面和微观感受也在分化。

经过经济结构的大力调整,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日益明显分化的特点。一是构成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此消彼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激剧变革之中。以过去五年来的情况为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呈现出明显的逐年缩减模式,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不断逐年提升,领跑国民经济的运行,到去年底,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5%。二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运行也在不断分化,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态势。比如,同样在工业领域,传统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源约束加剧、上游价格抬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下降的局面,而新兴的产业则呈现出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适应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的格局。以去年为例,我国的原煤、火电、粗钢、烧碱、水泥等生产行业,均进入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状态;而智能电视、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生产行业,则出现快速成长和大幅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去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和0.7个百分点。又如,在电力生产行业中,去年火电的增幅比上年下降2.7%,但水电则又比上年增长了5%,核电比上年增长高达28.9%。这些分化,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走向转型发展。三是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有取代传统行业、引领经济变革之势。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兴起,发展出一系列经济新兴业态。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国网上商品零售、快递业务、移动互联网接入等行业成长壮大较快,并给人们以切身感受,形成了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也在明显分化,中西部地区走向跨越式发展,新兴经济开发区正展现后发优势,老少边贫地区也正借助精准扶贫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四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缓慢、运行分化、内部环境趋紧、外部挑战严峻等诸多困难,但我们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高速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仅去年我国6.9%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量部分,就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已经走过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阶段,转而进入“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3亿人口构成的大市场和3亿中等收入人群形成的新兴消费实力,市场产品供给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发展,刚刚超过50%的城镇化率,当前正加紧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速推动的三维打印、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变革,正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营运等等,都正在为

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助力。因此,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是牢固的,经济韧性、发展潜力、回旋余地是巨大的,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其良好的,动力是强劲的,保持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是有充分保障的。五是供给侧改革,将成为引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长期面临的工作重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我国经济的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各国为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普遍认识到推动结构转型、改革原有经济运行模式势在必行。我国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但时间一长,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加速减弱,以致社会经济震荡不停,直到目前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进行“探寻病根”“对症下药”。二是在我国现实经济结构中,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生产指数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亏损面达到80%,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大幅下降,而这些行业又占据着大量的人力、资金、土地资源,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势必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三是在时下,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又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面对我国经济当前存在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叠加的结构性困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经济运行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保持中高速增长,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使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强调,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与此相一致,会议认为,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2)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化解房地产库存;(4)扩大有效供给;(5)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和经济发展趋势

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提出了“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并对今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做出了安排:

(一)“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十三五”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完成六大方面的主要目标:

1、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升到12万元以上。

2、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3、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4、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5、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6、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李克强总理在《报告》强调:完成“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二)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全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作出这样的预期,是考虑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等问题。有6.5%-7%的增速,既能稳定增长,又能实现就业的充分。

为确保今年预期目标的完成,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的更大空间。通过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主要是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5、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

6、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通过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全面在线监测排污企业,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7、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主要是:通过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等,充分体现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8、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三)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我国现有经济基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等各个方面,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过去长期的高速增长回落到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态势,将会有效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过山车”现象产生,带动社会生产进入到长期平稳运行之中。由于经济基数大、体量大,中高速增长形成的经济成果和增量,将能够足以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使人们分享到更多更好的经济发展成果,生活水平、保障水平会逐年得到提高、更加广泛,对此应当坚定信心、充满希望。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加大推进力度并全面深入展开,消费需求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社会生产朝着符合人们需求的中高端方向发展,而经提质增效后迈向中高端的社会生产产品反过来又引领社会消费需求,形成社会生产与消费需求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三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这“三新”将会获得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领头羊”或“龙头老大”。与此相对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追求低碳、绿色、环保、健康,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线,贯穿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变为现实。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造”形成的“创新驱动”方兴未艾、持续发力,将为我国经济发展聚集强大动力、增添旺盛活力、增强竞争实力、铸就生命力。创新与创造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格调,“中国制造”转变中“中国创造”,推动社会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五是:“走出去”步伐加快,“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经济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质好效高”、“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模式、新格局形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六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相更加灵活、适时、有效,“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互协调,社会经济秩序更加井然,政府简政放权,职能根本转变,治理行为规范,法制政府建成。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篇5

__县国税局

惩腐兴廉,整肃史治,是国家兴亡之所系,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消极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其遏制的力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反腐败形势仍很严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职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把惩治腐败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对新形势下产生腐败的成因进行再透析,并进一步探究反腐败对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权力腐败所谓权力腐败,即公共权力的错位,就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领导者和其他执法人员违背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原则,使公共权力私有化,错用、滥用权力,造成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腐败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人员把公共权力据为己有,以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轻者吃拿卡要,重者贪污受贿,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公开索贿,非法攫取经济利益。二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好高骛远,突出表现为失职渎职行为和严重官僚主义。三是个别领导不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奉行个人专断、搞“一言堂”等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四是少数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抵制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生活糜烂。五是有的地区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严重的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凡此种种,虽发生在个别地区和部门或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严重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使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二、权力腐败的原因

各种各样的权力腐败现象是政治系统的痼疾,它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体制交替,分配不合理,是滋生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的某些做法还在起作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很容易受到权力的左右,给权钱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公务员的收入比较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造成一些人心理失衡并动摇一部分党员的信念,致使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金钱至上”的误区。

(二)设权失当。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政不分,职责不清,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以政代党,或以党代政,有些是党政交叉任职,削弱了党对权力的监督作用。二是因人设职,权力设置过多过滥,用人失当也就造成了设权失当。三是权力分配过于集中,对于关系个人利益的重大问题,往往少数人说了算或个人说了算。

(三)权力制约机制还不很健全,监督乏力是造成权力腐败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太远。“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二是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太难。表现为无法监督,不敢监督。三是同级对同级的监督太软。好人主义盛行,你好我好大家好,保持一团和气,所以这种监督软弱无力。四是法纪监督太晚。现在执纪执法多是一种事后监督。“你不告,我不动;告了也不一定管用”。且不说有的案子很难查清楚,就算查了个,作了严肃处理,这种处理也只能起到警示作用。

(四)行政行为不规范,是造成权力腐败的温床。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程序过繁,环节过多,自由栽量权过大,政策透明度低,为一些权力部门和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创造了条件。从目前看,掌管人、财、物和证照发放、项目审批等部门容易滋生权力腐败现象。如工程建筑、金融证券、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具有特权的行政管理部门和组织干部人事工作部门等。

三、遏制权力腐败的对策

党的十六大审时度势,在以往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要求,并且提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一)权力监督法制化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制约机制。目前,在立法制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监督本身具有强制性和命令性特征,它要求无论什么时候,监督的实施往往受到干扰阻挠,权力主体这种对权力监督的破坏,其

根源在于我们的立法体制对监督的主体和客体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监督的主体在行使监督权时没有受到具体明确的法律保护,监督的对象不接受监督而应承担的后果,也没有具体的法律加以约束。而且监督的程序和实现的方式都缺乏规范,显然这种无法可依的监督必然是苍白无力的监督。因此,必须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监督机关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扩展监督

机关的权限,明确无论什么人都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无条件的接受监督。

(二)完善适度分解权力的制衡机制

任何人都既是监督的主体又是监督的客体,在监督别人的同时又接受别人的监督,这才是合理的监督机制。但事实上,在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由于主要领导掌握了决策权,可以通过制定内部监督程序和内容等方法,使监督沿着个人意志方向实施,掌权者掌握了决策权也就掌握了内部监督权,掌权者不仅可以让监督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且还使得监督者慑于自己的权威不敢进行监督,实际上脱离了监督的控制。权力的过分集中极易导致对权力的滥用,是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权力进行分割和制约是遏制权力腐败的重要举措。一是在不影响主要领导正确行使其领导权的前提下,根据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将主要领导拥有的过分集中的权力适当分散,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后由分工领导组织实施。二是根据权力制约原则,调整部门职能分工,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形成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平行交互监督制约的机制。三是公开行政程序,对行政审批事项、工程招标、人事调配、收入分配等行政事项在实施前公布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公平评估和选择,并且将实施结果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合理分权,减少“暗箱操作”的发生率,防止权力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纪检监察等专门监督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权力腐败的惩处力度

纪检监察制度是权力监督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邓小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这就是说,专门机构的监督制约是克服权力腐败现象的组织保障。现行的纪检监察体制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隶属于当地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实际上是以地方领导为主,这无异于形成被监察者领导监察者进行监察的局面,使纪检监察机构的权威大打折扣。例如,有的领导本身就是违法乱纪者,他们不仅不让纪检监察机关插手,而且设置重重障碍。光靠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监察,有些问题,或一些具体性实质问题很难抓住,因为这种远距离的监督,使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间隔层次较多,彼此很少接触,导致监督者耳目闭塞,信息不灵。根据现行体制的弊端,应改变管理体制的双轨制,纪检监察机关宜实行垂直领导,这样有利于避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干扰,从而使纪检监察机关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使之成为一支训练有素,思想作风过硬,懂政策法律和技术的队伍。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慨,坚持不懈地同权力腐败作斗争。

(四)强化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各方面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政府公务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施监察和督促,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邓小平同志认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时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从报纸批评的效果看出,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有时比有形的监督更具有威慑力。自下而上,随时曝光,无须受命,不畏权势,是揭露和打击腐败最为有效的形式之一,也是权力监督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的作用在于:一是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广泛的监督。因为腐败行为世人深恶痛绝,只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广泛监督,对腐败的制约才能形成巨大的威力。二是导致腐败者下台。腐败者的职位再高,权力再大,一旦丑行公诸于世,就很难再冠冕堂皇地出入于官场,即使有后台,有人保,其官运也在劫难逃。三地督促各类官员洁身自好,媒体曝光,会使官员威信扫地、臭名远扬,绝大多数官员对此会不寒而粟。而且新闻媒体的触角异常敏锐、广泛,许多难为执法部门所知的丑闻,却大多逃不过新闻记者的眼睛,而且,他们不留情面,一般不会发生有关部门的官官相护现象。为此,应尽快出台等保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给新闻工作者更多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只有从法律上保障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权等,才会使舆论监督避免过多的人治色彩影响,避免那些变了质的、有权势的领导给舆论进行不必要的干涉,才能使舆论监督真正发挥朱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所说的“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功能,才能有效地补充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的不足,才能使舆论监督更有效,更广泛地开展。

(五)强化对用人权的监督

权力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实施的,权力的腐败是运用权力的人的腐败。要制止权力的滥用,必须解决好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公众服务的,以往我们的组织人事制度存在着神秘、封闭、保守化的倾向。公众对权力产生的过程不知情、不了解,导致一些动机不纯的人钻空子,通过不正当途径谋取权力,使一些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民主直选、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形式,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走向“阳光操作”,以此减少任命制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另一方面,要全面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公开招聘,向社会公开干部的推荐标准。同时要建立举荐干部错误追究制,约束和纠正主要领导在用人上的滥用权力行为。因为把具体的权力具体授予什么人行使,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力。而由于授权者的这项权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就无法想象,所以说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此,对于任用失误,授权错位的人,一定要实行失察追究制,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

权力腐败是古今中外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有它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短时期内无法消除而等闲视之,否则祸国殃民。历史上有因权力腐败而亡国丢权的教训,这同样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遏制权力腐败的警示。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篇6

摘要: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三是课程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四是对学习效果缺乏追踪和评价。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明确课程特征,定位教学内容;建立自主学习与互动教育相结合机制,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站,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2—0026—03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校德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且教学内容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由于没有统编教材和固定的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查方式等方面还缺乏科学的规范,使“形势与政策”课的实际效果不太理想。在党和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下,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实效性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者理论修养不高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由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负责,师资队伍主要由辅导员、机关党政干部和部分专业课教师组成,能够连续开设该课程的教师不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不少年轻的辅导员阅历较浅,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自己也认识不清,加之课堂经验不足,理论讲不深、讲不透,因此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

2.教学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

由于师资少,听课人数多,每个教学班都有一百多人。这种大课堂教学,学生与老师交流少,很难开展课堂讨论等互动式教学,而且几乎没有答疑课,教学形式单调,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也变成了单纯的放录像、看光碟,社会实践变成了完成任务的点缀,即使是外出参观也只不过是对理论学习的简单验证。这样的教学缺乏吸引力,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认知能力。

3.课程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应包括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意义,学习的方法、途径;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等等。但高校目前安排的课程专题涉及面不够宽,而且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

4.对学习效果缺乏追踪和评价

学生通过上“形势与政策”课等渠道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比较注重社会热点问题,不重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也不深刻,有时只看现象而不能准确认识本质,有时看法还比较偏激等。高校又缺乏一套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或办法,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这些思想状况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按照“多渠道组织,分专题培养”的思路来建设师资队伍。“多渠道组织”即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师资源丰富的优势,聘请其他学科的专家来补充“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力量;“分专题培养”即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将课程内容分成国际形势专题、国内形势专题、社会热点专题等,组成各专题的教师讲师团。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除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之外,还应有相当广博的其他相关知识,学校应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突发事件。三是注重互动性探究。教师应真正了解教育对象,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一些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倾向性问题作正确引导。

2.改革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

(1)专题讲授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以增强吸引力

分专题讲授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组建专题教学小组,集体讨论教案,根据教学讲义宗旨,召开备课会,分章分节细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式、讨论式、辩论式以及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形势,分析问题,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增强感染力

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3)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以增强渗透力

学校思政部应及时搜集各主流媒体的最新形势与政策报道和热点评述,转刻成光盘用于教学,通过权威解读的方式迅速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教学具有较强的渗透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明确课程特征,定位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既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和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紧密联系,又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形势与政策”课与“两课”的关系,明确其课程特征,这是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确立相应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一是理论性与科学性特征。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宣讲和分析中,贯穿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渗透科学精神,是“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性与科学性的特征所在。二是时代感与针对性特征。“形势与政策”课是以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教学内容的主线,由此决定了教学内容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教育导向上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与针对性。三是多样性与综合性特征。“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形势与政策”课特定的教学目标及课程特征,决定其教学内容的特定性,即必须以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任务、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主线,以当今的社会热点为切入点,从当代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把国家大事与身边小事相结合,形成情理相融、新颖丰富的内容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如下几点:一是坚持原则。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大政方针为教学基本内容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结合分析具体、现实的社会问题。二是关注热点。密切关注现阶段由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而引发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现象。三是找准切入点。要切合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关心、最能接受的问题或现象人手,浅入深出,揭示学生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内在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把学生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引导到对当前形势、任务与政策的关注和学习上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建立自主学习与互动教育相结合机制,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创新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互动教育。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成立以互动交流为主要特点的各类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以他们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话题(如“我们应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大学生欠费与诚信建设”等)开展讨论和辩论,并邀请“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专家学者及学校领导参与互动式交流对话活动。课程考试可采用开卷考试和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内容以重大时事新闻与时事评论为主,成绩评定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通过以上做法,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5.建立“集政治性、思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站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许多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希望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网站,以便进行“菜单式”学习。网站内容应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策、国内形势专题、国际形势专题、重大新闻回放、专家评论、学生论坛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高校校园网已经进入学生宿舍,为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条件。笔者建议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思政部等单位联合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站,免费让各院系进行链接,这样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上一篇:描写母亲的语句下一篇:成功面试的21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