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2024-07-16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共9篇)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1

-----------------------------

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外来民工的参与和支持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1.2亿,其中适龄儿童少年

200万左右,流动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85%,适龄少年入学率仅为20%;仍有100万民工子女“抓在学校的窗台上”或“在学校的大门口徘徊张望”。外来民工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长期的城乡分治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理差距和尊严差距。他们象一群候鸟的孩子,随自己家长漂泊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读书问题是他们童年面临的最大困难;他们象“没有春天的蒲公英”,每天失学漂泊在城市的边缘。在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号角声中,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均衡性和不公平性等方面的矛盾更力。突出,有句话不是危言:不被城市善待和接纳的孩子,长大后同样不会善待自己所在的城市。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习惯会造就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对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

困境一:现行的教育体制局限和影响了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局限和影响了外来民工子女就读。

2、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致使流出地与流入地责任不明、履职不力,“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较难操作。

3、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受同等教育和关爱的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困境二:社会面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还没有作好相应的准备。一方面外来民工收入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的藏于心间。另一方面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能进“民工子女学校”的孩子是幸运的,但学校的容量毕竟是杯水车薪。困境三: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突出,苦了孩子,害了下一代。常年在外打工能携带子女到打工地上学或进行身边教育的人还为数不多,外出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诸多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教育”现象。留守父亲或母亲的农活相对而言更多更累,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而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的子女绝大多数都是由祖父母照顾,老人文盲率超过

85儿

又不懂现代的教育方法,虽然是亲(外)孙子女,但毕竟不是子女,管教尺度也难掌握,怕万一有个什么差错,无法向孩子的父母交待,所以只好不惜“倾囊”供吃供玩,至于学习成绩、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就只能听之任之了。由于祖孙代沟明显,使得孩子因感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

现自卑、自闭,对人冷漠、敌视同伴等心理问题,再加之长时间的娇生惯养,纵容、迁就,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恶习,不仅学生成绩明显受到影响,而且给学校正常教学带来重压,好吃懒做、弃学厌学现象屡见不鲜。据调查,在20O个外出打工者的子女中,45.7%学生成绩较差,39.3%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1.5%的学习成绩较好,而成绩优秀的仅

3.5人

同时,在一些地方“读书无用论”

又开始在一些家长和学生中滋生。导致部分孩子变得难以管教,轻者经常逃课逃学,重者偷摸成性,打架斗殴,给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种现状,若不加以重视,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还会一辈接一辈延续下去,而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也会更加困难。有专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大成本是牺牲了下一代人的教育。困境四:外来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中的多方面差异。外来民工的本身素质低下,好多人一字不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一般外来民工子女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不好,孩子们耳德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要让孩子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很难。困境五:外来民工子女随校随班就读所带来的几个现实问题

1、外来民工子女与本地子女平等入学,将导致外地学生大量涌入,引发城市管理的重大难题。

2、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本来就不高,外来民工人员子女一来可能要挤占一大部分,造成稀释,政府非得加大投入不可。

3、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外来民工人员子女较难融入本地学生群体之中,将引发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

4、哪所学校外来民工人员子女招得多,哪所学校就将被本地家长们抛弃,造成生员的巨大波动,演变成又一轮择校风。

二、养成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英国哲学家弗·培根在《随笔集》中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大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总之,良好习惯的紧、形成,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理结构,凝聚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养成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养成教育是品德积淀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品德素质。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青少年不断向善的重要精神动力。

三、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思考现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是现今教育必须面临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

赋予我们的责任感。我认为要培养民工子女养成教育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一

作为海纳百川的大城市,理应有开阔的胸襟来解决这个问题,同一片蓝天下,让外来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尽快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来。在九年义务阶段,按“暂住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让外来民工子女能与城市里的孩子一起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同时,落实四减七免。政策、择优录取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到高一级的公办学校就读并免收借读费等措施积极扶持民工子女读儿有些有远见的城市已经这样做了,但还有许多城市没有这样。

(二)主体性原则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的教育理念。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养成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民工子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

径,在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民工子女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民工子女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民工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通过创设各种民工子女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机会或者任务,有意识地让民工子女作为主角,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让民工子女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柔性的他律为主的素质养成模式则在习惯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心理学与文化学的许多研究都指出: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和谐而不刺激、存在却不张扬,具有持久性、柔韧住、渗透性的特点,易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因此,通过感染、熏陶、暗示等方式,可以获得比灌输、强制好得多的习惯养成效果。主动性接受的习惯模式才会比较迅速地自觉地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特征,面对着社会环境的对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有一定的自律性。虽然这种意愿的强度、持久度以及意愿转化为行为的力度受个人知、情、意特征的制约,但是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大地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在主动性接受的状态通过自律的途径,个体才能有效地养成并较长久地保持某种习惯。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的优良校风、班风、教师的高尚的师德和人格扭力等都可以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科学系统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系统与科学性地训练,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目的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以及训练目标的明确性,而且还依赖于训练者训练方法的科学系统性。对民工子女来

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显得尤其必要的。学校应把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具体和有效的实施计划。俗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未成年人的最起码、最基础的规范,学校由此可以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来约束孩子们的行为,为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对行为规范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系统科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2

一、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特点

(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幼儿园 (以下简称“我园”) 地处空港新城, 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建, 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 为我园生源带来了后备军。外来务工子女占全园学生总数的17.2%, 因为这些幼儿在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所以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

(2) 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表现特点: (1) 卫生习惯较差。如随地吐痰、喜欢用嘴咬指甲、用衣袖擦鼻涕等。 (2) 规则意识欠缺。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随心所欲, 没有规则意识, 自己的要求没有满足, 他们就会用打或是抢的方法来解决。 (3) 情感意识淡薄。由于民工子女自小就随父母出来, 平时一人在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父母都是让自己吃, 久而久之, 孩子觉得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 情感比较自私, 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漠不关心。

二、影响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1) 父母文化素质低, 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家庭教育。从调查中发现, 这些学生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阶段,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只占较小比例。不少家长仅凭自己的传统经验来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学习上极少能给予帮助。

(2)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受文化、传统习俗的影响, 外来务工家庭的现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对于幼儿的学习, 外来务工者们大多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 执著于智力的发展, 而忽视了情感的需要。

(3) 亲子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外来务工者们往往辛勤地工作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 为自己的生计早出晚归, 根本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亲子互动。

三、外来务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1) 将抽象的要求分解为具体的行动指标。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孩子“要讲卫生, 懂礼貌”, 那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孩子这个时候还不懂什么是讲卫生、懂礼貌, 为什么要讲卫生、懂礼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耐心地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例如:针对孩子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 可以让幼儿观看录像, 听有关不讲卫生、不洗手就拿东西吃, 然后吃了肚子疼的故事, 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最后教师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 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练习。人的习惯总是通过反复不断的习练而后成为习惯的。所以不能期望一次完成, 需要经常督促, 逐步巩固。例如:孩子们在玩玩具时经常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首先请孩子们观察地上的玩具, 然后讨论该怎样做, 对遵守规则的及时表扬, 诸如此类的行为习惯, 教师应反复督促, 久而久之, 孩子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3) 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优势。在班级里每星期进行一次“星之最”的评比活动, 从生活处理、卫生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制定标准, 让孩子对照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进步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并奖励相应的星星;对那些没有获得星星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哪些方面做得不是太好, 如果孩子改正了, 哪怕是还有不足的地方, 也要及时予以表扬, 鼓励其不断进步。

(4) 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家庭也是所学校, 父母是最能影响孩子成长的“老师”, 所以家长应努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一言一行都要为孩子树立好的形象。在幼儿园里教师也要时时给孩子树立榜样, 通过在一些看似很平淡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礼貌行为, 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 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 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出现不一致情况时, 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 达成一致。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 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 以利于孩子的成长, 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6) 注重家园联系, 做到互动及时。在对外来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 家庭和幼儿园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平时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外来幼儿产生的共性问题抛给家长讨论, 共同制定对策。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通过电话、短信方式, 让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3

【关 键 词】 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是现今教育必须面临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项研究,对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对推进我市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学校,更要关注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积极探索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找到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礼仪、生活等行为习惯,与当地学生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现状梳理,盘点原因

我校地处温峤镇工业新区,在温岭市西北部,面向旗峰大道,背靠楼旗尖,东连横峰街道,南接城西街道,交通便捷。民工子女由于原来成长环境、生活习俗等诸多差异,造成了许多个体行为习惯的不同表现,使他们一时难以融入本地学生的群体之中。他们居住条件较差,多随父母以租房为主,所接触的也大多是外来人员,生活的周边环境较复杂,耳濡目染的不良行为较多。

症状一:家庭不重视——常态化

调查发现,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父亲、母亲文盲率约为24%、3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率约为85%、92%,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无力教育子女;他们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在他们心中,孩子交给学校就由学校管,家长只要供孩子吃饭、穿衣和睡觉,并且,他们对孩子没有太高的要求,3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能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抱无所谓的态度;行为习惯上,观念也较为愚昧落后,认为只要孩子不去偷、不去抢,行为习惯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不讲究科学性和人文性,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使孩子与父母无法沟通。

症状二:流动性较大——随性化

农民工在外打工,生活艰辛、经济拮据,工作不稳定。再加上农民工子女往往生育不止一个小孩,在他们的意识里,把孩子抚养长大是自己的全部责任,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是学校的事。近年来,学校学生每年流动率在15%左右,他们想走就走,不办理任何手续,给学校管理造成较大困难,且由于流动性大,经常变换学校,学生普遍学习较差。孩子能否成才靠的是学校老师和孩子自己。这些流动学生的到来,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

症状三:行为习惯差——机械化

大部分家长素质较低,出口脏话连篇,随手乱扔垃圾,不注意自己言行,还有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他们的父母租住的房子较狭窄,往往是一大家子五六口人的吃喝拉撒全挤在一间屋里,家长无法顾及个人卫生,更不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否养成。

这些都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学校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给他们建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二、对策应对,养成教育

(一)多方给力——走出孤立无援的困境

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端正认识态度。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学校多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课外活动等时间,向学生介绍伟人成功的故事、身边的优秀学生等,还在校园内多处悬挂、张贴劢志的名人名言,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自觉遵守各类规范。

(二)教师掌舵导航——养成的保障

我们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结合我校的实际,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根据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这一特殊情况,把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规章制度,如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礼仪规范、班级日常规检查制度、文明班级评选办法、学生学期品德行为考核办法等,学生从升降国旗、做两操、学习、课外活动、卫生大扫除、课间活动等事项中都建立了比较明确的行为准则,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以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真正实现行有所依。

(三)同伴友情护航——养成的支撑

开学初,五年级的学生要与一年级的弟弟妹妹开展友谊班级结对活动。同时,每个五年级队员都要在友谊班级结交小伙伴,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后期“手拉手”交往活动的开展。友谊班级的五(4)班张亚琳同学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同时,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与我结对的杨李杰同学,与他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于是,在开学的第一周,你会看见课间和午休时,“手拉手”中队的伙伴们手牵手,一对对大同学带着小同学,漫步在校园。哥哥姐姐们还有一项关荣的任务,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或读、或借、或讲故事,让一年级识字量有限的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四)家长亲情续航——养成的后盾

学校召开家长会和为家长开设专题讲座、召开与家庭亲情互动形式的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家校教育同步。我校专门邀请到了浙江省名师温岭市方城小学的曹桂梅专家进行了《做孩子的学习伙伴,促孩子养成好习惯》专题讲座,受到家长的好评,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会是老师与各家长较好的沟通方式,直面的互动,用眼神,用言语,用心灵,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孩子。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家访制度,每学年家访面要均达100%以上(含电话家访),同时注重做好对后进生、富裕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

三、多管齐下——避免被动无效的尴尬

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坏的习惯,使人贻害终生。的确,一个孩子能否成为有用之才,先天的禀赋固然重要,后天的良好习惯培养更是不可缺少。俗话说得好“拥有一个好习惯,等于拥有了成功的一半”,一个坏习惯也许会造成令人追悔莫及的后果。如何避免,从何而进呢?

(一)德育阵地——抛砖引玉

我校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宣讲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意义,普及规范常识,烘托校园行为规范氛围,让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人心。如我校以少先队组织为龙头,以“文明之星”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使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争做文明好少年”五个一系列活动中,有这样的规定: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表现,我们以班级建立考评小组,对每位学生每天进行考评,每个星期小结把得分记入此表,在文明礼仪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获得“文明礼仪好少年”的荣誉称号。根据活动计划,每班出了一期以“知礼仪,讲文明”为主题的板报,中队辅导员利用夕会课时间进行生动解读;另外,召开“文明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及演讲比赛。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很受学生喜欢。期末,根据学生的表现,每班各评选出6位“文明好少年”。学校对这一学期来表现和学习都十分优秀的中队和学生进行了表彰,勉励同学们学习进步。校园里“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养成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的醒目标语,“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伴我行”的行动口号,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课堂教学——穿针引线

教育专家说:“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把习惯培养渗透到品德、晨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我们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列出了各学科中可渗透习惯培养方面教育的内容,如品德学科中的“待人要宽容”,语文学科的“给予是快乐的”,数学学科中的关于爱心捐款的应用题,美术学科中的欣赏《开国大典》的作品等,这补充了相关的内容。力争使学生明确习惯培养的内容,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并且能实实在在地做。

文明行为养成的形式也各有千秋。小学品德课、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也提高了自主能力。利用数学课严谨循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挖掘常识学科科学客观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心环保的积极态度。针对体育课克服困难、注重合作的教学要求,教育学生敢于向自我挑战,不断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校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发挥各自学科的教学特长,用真切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行为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实践活动——翘首引领

活动育人是教育永恒的规律。作为教育者,我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规范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根据制定的《在校一日常规十做到》,开展“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班”。积极利用学生群体中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监督、管理作用,设立学校行为规范监督员。启动“好习惯之星”“文明小标兵”“绿色小精灵”“班级用餐小天使”等评选活动,激励导行,各班每月评选1次,每次可评选5名左右学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获得品尝成功的机会,并逐步完善评价体系。每学期确定一个月为“规范活动月”,活动月中做到每月有重点、周周有主题。

四、多层制宜——弥补标准划一的不足

(一)差异性评价:记录成长

星卡评价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它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位同学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取得的点滴进步。

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激励性评价活动的主人,评价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激励性评价:树立自信

人的素质形成的过程,是人将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为自己身心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鼓励教师、学生、同伴、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

(三)引导性评价:纠正偏差

人的素质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外,还具有发展变化的性质。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应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以一种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也应时刻调整,应以发展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让每位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

我们计划将“星卡”评价作为一项特色项目建设,使之在孩子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一是对已经实施的要求加强监控,使“星卡”评价制度操作更加规范,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二是加强家长、社区“星卡”配套制度建设,使“星卡”评价制度更好地向家庭和社区延伸;三是对“星卡”评价制度进行理论研究,从宏观角度,把握“星卡”评价制度的超前理念和实践价值。

实践证明,“星卡”评价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上进心,努力营造了“力争星级,勇于进步,全面发展”的良好学风,为推进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为了使每一位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小的全体老师用自己的爱心、恒心、细心,专心去培养孩子,教育孩子。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和研究。望前路漫漫,好习惯养成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十大关系之五[J]. 福建教育(A版),2004(4).

[2] 关鸿羽. 养成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3] 周宗奎.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359.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4

晋江市阳溪中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也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跨区域的人员流动也日益增多。如何使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得到同等教育的机会,如何使外来工子女能尽快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是全社会高度关注也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时要求“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使这些外来学生能较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去”。外来工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只有给他们的子女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才能使他们更安心地为所在地区的建设作贡献。由此可见,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更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希望。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大量随迁子女涌入我市学校就读。他们在参与、支持晋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市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晋江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一所城镇化较高的镇区农村学校,近几年,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率在不断递增,这些外来工的子女成了我校的主要生源。目前,我校的外来工子女已接近学生总数的70%。随着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持续增长,他们在诸多方面的不良习惯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相对来说,他们的生活习惯差,如不经常洗头、洗澡,衣着不整洁,乱丢纸屑,随地吐痰,说话不文明、讲粗话、脏话、对人不礼貌,缺乏集体观念、纪律观念等;学习习惯也差,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缺乏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怕困难,对教师的言语指示理解能力差,反应慢,做作业不认真,马虎,甚至不愿做,读写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阅读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等。虽然我校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但由于得不到家长积极而有效的配合,加上有些学生经常会在中途转入或转出我校,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老师的付出也难见成效。时间一久,老师的心理不免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逐渐 1

走入“以不变教育应对万变学生”的惯性教育轨道,其创新意识和教育热情也随之逐渐消退。

由此可见,激发我校教师德育工作的创新意识,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从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成为特定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综观上述,本课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既符合了国家对整个德育教育发展的要求趋向,更立足于学校现有的德育问题,具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外来工子女”的界定:本课题研究的外来工通常指的是从外省外市来本地城市务工的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一般只能在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低端工作,而他们的子女就被称为“外来工子女”。

2、“行为习惯”的界定: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中所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本课题中,依据我校外来工子女的特点,主要定位于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研究。

3、“养成教育”的界定:“养成”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是指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受教育者良好习惯的教育。

4、外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主要是在既尊重、发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优良习惯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着重探索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以及实施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优化等,使他们逐步养成符合道德规范、健康标准的生活习惯,符合科学规律、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等。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新群体,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国外无此研究。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对外来工子女的教育比较关注,各地已纷纷开展相关的研究。

在社会教育研究中,郑蓉在《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中认为,社会教育非常薄弱,不良的社会环境和风气时时影响着流动人口的子女,对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应该从转变观念、制度创新、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区教育等方面入手,来达到加强社会教育的目的。

在家庭教育研究中,周芳在《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中指出,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期望孩子能够上大学、研究生,期望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从事较好的职业。

在学业状况研究中,外来工子女大多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方法的领会和掌握方面有明显欠缺,由此表现出学习能力的不足和学习效果的低下。

2、本课题研究价值

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对本地城市的发展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子女越来越多进入我市公办学校。目前,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接近我校学生总数的70%。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难融入本地学生群体之中,已引发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习惯会造就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对外来务工子女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研究与教育,能促进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之间,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社区的联系和沟通,使他们能尽快融入本地区经济、文化等领域,加深与本地居民的相互了解,消除无形中存在的歧视、自卑、对立等情绪,化解矛盾、隔阂,融洽情感,建立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群体”,学生来源比较复杂,个体差异较明显。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从这一意义上讲,无疑能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对外来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师生的教育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与调整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校管理创新,才能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日益增多的新形势,才能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实践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因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

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以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是以学生为本,是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自然习得的,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着眼学生现在,关注学生未来。

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3、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基础。外来工子女教育的特殊性已成为和谐教育的绊脚石,我校提出外来工子女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研究正是基于和谐教育的目的。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主体目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和改革实践,使我校外来工子女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有明显提高;探索出适合本校提高学生特别是外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2、具体目标:

(1)明确影响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问题的潜在因素;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文明、礼仪、卫生、健康等观点,在实际锻炼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转变对外来工子女教育的措施与方法,形成适当的提高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的有些有效途径。加强学校德育规范制度建设,强化和规范校园常规管理,(3)解决外来工子女行为习惯差的问题。充分发挥家校共管同育作用,创设一个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科学严谨、和谐生动的教育环境,从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二)研究内容

外来工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渗透于学习、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做事、学习习惯。

做人教育,课题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责任心,体现为:感情真挚、勇负责任、明礼诚信、乐观开朗。

做事教育,课题的核心理念是遵纪守法,做事前有计划 ,做事中善于合作、不怕挫折,做事后有成效。

学习教育,课题的核心理念是持之以恒、开拓创新。体现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学用结合,敢于创新。

1、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1)影响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问题的潜在因素研究;

围绕“调查分析外来工子女,了解他们养成教育问题”这一前提下,针对我校外来工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研究的方案,包括:

A、调查对象:外来工子女及其家长、相关教师、同班同学;

B、调查内容:家庭的教育环境、学校对外来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外来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及思想态度等;

(2)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外来工子女自身心理现状对养成教育提高的影响研究;

A、对相关教师(包括班主任)和周围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眼中这些外来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和思想现状;

B、通过直接对外来工子女观察、咨询、个别谈话等,了解外来工子女的心理素质及对待自身养成教育问题的认识;

(3)分析调查结果。

经过充分调查了解之后,从内外因素两方面着手,对所获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和处理,从每个细处入手写好调查报告,做好记录分析,得出影响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的主要潜在因素的结论,以备以后具体实施转化方法。

2、个案研究:

(1)寻找外来工子女典型,通过改善家庭教育对提高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的跟踪研究;

(2)寻找外来工子女典型,通过优化心理素质对提高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的跟踪研究;

3、反馈评价。(1)评价方法:

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B、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 C、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相结合;(2)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家庭教育情况评价、教师情感态度评价、外来工子女心理素质的评价、外来工子女兴趣、态度的评价、外来工子女养成教育的评价等。

(3)评价结果: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吸取实验中的经验,反思实验过程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实验再分析,以取得最优化方案。

六、研究步骤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做好课题方案的设计和论证工作。

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对外来工子女的行为现状、心理现状、家庭及其教育现状、学校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1)成立课题组和课题领导组,专人负责,分工明确。(2)调查了解国内外外来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3)申请立项,撰写课题申报材料。

(4)搜集与农村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研究有关的专著、论文、案例分析、电子音像材料等。

2、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5年6月)现状分析报告和教育对策的制定

(1)设计问卷调查表,并进行统计、总结,在深入了解我校外来工子女行为习惯的现状后,撰写现状分析报告。

(2)邀请专家和行家进行指导,派出成员到名校学习、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3)总结归纳外来工子女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4)研究农村外来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5)进行阶段性小结,分析论证,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学校、课题组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所形成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课题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提供依据。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思考,并对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指导、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解决养成教育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数据比较法:通过对课题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学生行为习惯的比较,来检验与评价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校全体外来工子女并在各年段选取一个班为重点研究对象。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阶段研究报告。

2、针对外来务工子女良好习惯养成形成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3、完善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制度。

九、研究预期难点及创新点

(一)难点

1、外来工子女的流动性较大,常随家长工作地的改变而转学,这都给课题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家庭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且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家庭教育方式、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3、道德意识怎样转化到学生的行动上,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二)创新点

1、着眼于未成年人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未成年人在学习、做人、做事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习惯的矫正,以使未成年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弥补我校外来工子女特有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2、立足生本、校本,努力开发各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如我校现阶段已尝试性开设《四个学会》校本课程。尽可能引导外来工子女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儿童的行为习惯纳入教育学范畴加以研究,比以前对行为习惯大多局限于心理学范畴研究更具实践性。

十、人员分工及可行性分析

(一)人员分工 施纯福(校长、书记)

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与上级、专家、先进学校联系等工作。

王柳林(副校长)

把握具体课题的研究方向,对课题各项工作的展开进行了督促、指导。施荣鑫(政教处副主任)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课题的具体研究与实施。施快乐(政教处副主任、团总支书记)负责课题设计,组织实施。

王及时(年段长)、王双谦(年段长)、王新秋(保卫组长)负责课题分析,组织实施、实践。

曾清霞(少总、班主任)、李容枝(心理教师)、张春梅(班主任)负责课题探究实践。

(二)可行性分析 1.师资力量较强

(1)本课题组成员由校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主任,团总支书记、少总,年段长、保卫组长、班主任、心理专职教师组成。且他们大都是有着丰富 8

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他们有的是市级优秀教师,有的是先进德育工作者,都有担任班主任的经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2)这些教师科研能力强。他们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都有过论文市级以上获奖或市级以上发表的经历。

2、理论准备充分

对“养成教育”等主题词进行了文献检索和网上搜寻,积储了多篇论文资料和相关论著,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分析,构建了大致的理论框架。

3、保障条件完善

研究资料的解决方式: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校专题研究资料库。学校调拨充足的研究经费,为课题组成员安排必要的研究时间。还可以调动其它因素辅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

总之,本课题组完全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主客观条件。

2013年5月

【参考文献】

1、邱云慧;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2、郑蓉;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4.2

3、周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4、周民书等;关于青岛市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报告[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王莹、黄亚武;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5

重庆市北碚区红岩小学 任卫东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涌入城市。由于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低,从事的工作多为城里人不愿干的活,且收入低,生活环境差,无暇顾及孩子,缺少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因此在行为习惯上他们表现出来的养成问题较多,普遍存在着自由散漫的弱点,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他们往往不太愿意接受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法治和纪律观念都比较淡薄;学习方面缺少自觉性;行为习惯方面,他们态度随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草草完成;在生活行为习惯方面,他们的卫生意识很差,乱吃零食乱扔东西,做事常常缺少章法。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成因

一.问题概述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涌入城市。以红岩小学为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数量大大增加,有一个年级还进行了扩班,但仍然满足不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要。从我校来看,以前是红岩厂子弟校,一个班的人数是30人左右,而现在要求到我校就读的学生人数每班则高达50多人,远远超过学校的接纳能力的50%。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问题

1.生活习惯差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农村,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他们的身上表现突出:如随地吐口痰、低年级的学生还会随地大小便、说脏话、饭前便后不洗手、长时间不洗澡、打架、随地乱扔垃圾„„

2.不正确的家庭教育

由于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低,从事的活计多为城里人不愿干的活:摆地摊、清洁工、送报、建筑工、卖菜„„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他们的教育方式会有两种现象:要么持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一旦发现孩子的不足,平时的教育更多的是喋喋不休的唠叨或者简单粗暴的斥责,甚至于一顿暴打;要么就是由于谋生忙碌,没有节假日,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甚至认为只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就可以了。

3.生活环境的问题

由于受收入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是租住在卫生环境差、治安环境不好、周围人员复杂的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沿的农村,房屋面积一般在10——20平方米,在我校这样的比例占40%。甚至这样的房子中,大大小小住着4、5个人,这样的家庭占25%。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多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由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大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进城务工就业的形式向城市转移。当他们面对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这时他们感到知识的重要,因为在这,没有知识,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城里人不干的活儿,甚至由于识字不多而上当受骗的事情屡屡发生时,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其次,他们发现在自己偏僻落后的家乡,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如在城里来得快;最后是政府惠民政策的落实、免费教材的落实、借读费的减免,从而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待遇是与城里孩子无二。这样的政策待遇和优越的城市育人环境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一旦有了容身之地,马上一家人全迁上来,其子女也就带入城市就读,人数于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生存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1.从家庭状况来看:大多数家庭的经济压力普遍较大,经济收入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孩子学校教育之外的课堂延伸。有四成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每月的经济收入大都在1000—1500元左右,甚至有少数的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家庭成员都是3——4人。基本上只能维持全家人的温饱,这样的经济状况,无法对孩子进行课外书籍的购买、课外兴趣班的投入,孩子的书本知识只能来源于学校。

同时,由于父母学历低,80%的父母属于帮别人打工,20%的父母从事个体经营:卖菜、擦皮鞋、装饰、建筑、清洁等。这些职业就注定了父母工作的辛劳,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于是这些脖子上挂着钥匙、得不到父母充分关怀、管教的孩子,在上学之前或放学以后常常嬉戏于街头、游荡于闹市。由于缺少了父母的监督,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加上孩子自控力差的特点,久而久之,孩子无论是在品行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存在问题。

2.从居住的环境来看:70%的孩子居住在40平方米以下的租住房中,并且大都租住的房子位于城中村的简陋民房,且无卫生间。由于居住面积狭小,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进行学习,一家三四口挤在一间十几平米并无隔间的小房子里吃、睡是普遍现象,电视声、弟妹的哭叫声、父母的说话声不断灌入耳中,光线昏暗,很多孩子的家庭作业是以方凳或床板做书桌而完成的。这样的居住条件无法满足孩子安心学习的基本需求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许多孩子的个人卫生是极其糟糕的:衣着脏,头发乱,不剪指甲,身上发出异味„„

3.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来看:虽说家庭是孩子人生旅途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但我校大部分孩子父母的文化素质偏低,有的是文盲,占2%,90%属于小学和初中学历,只有8%高中毕业,母亲的文化素质还要低于父亲。而孩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由的母亲负责督促的,由于母亲文化低,教育方式不当,就会出现有的母亲根本无法管住孩子,依赖于丈夫,形成了孩子在母亲面前肆无忌惮,在父亲面前畏畏缩缩,于是有的孩子对父母缺少应有尊重。在一个以“尊敬长辈”为美德的国家中,这些孩子竟然有一定比列的孩子不尊重家长,他们长大以后,其品行令人堪忧!

4.从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来看,个别的家长认可为“顺其自然”,有相当多的家长“无时间和孩子交流或帮助孩子寻找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家长“有错就狠狠批评或暴打”,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撒谎、打架、说脏话等不良行,家长对孩子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

5.从与教师的配合态度来看,个别的家长认为“老师的家访,影响了他的工作”,有些家长“对于老师的家访是不欢迎也不反对”。这些数据虽然占少数,但也充分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没事别来烦我的”一种心态。这加大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脱节,缺少了家庭教育的有力

支撑,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极其有害的!特别是有的家长一旦听到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足时,有的“暴打孩子一顿”,有的的家长“不当一回事”,这都加大了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困难。

6.从对孩子的辅导来看,在周末,大部分的孩子在玩或看电视,有少数的家长有时能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有时不能;有的家长无时间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这表明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瑕顾及孩子的学习状况,任其在街头随意游荡和独自一人在家,这不但缺少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更存在更大的成长隐患!

再加上外来务工家庭居住的周边环境差,居住人群素质参差不齐,语言粗俗,经常会有争吵或斗殴现象发生,直接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负面作用,污染着本性纯洁的孩子心。

(三)、孩子的自身原因

从我校通过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发现四个方面的原因。

1.学习习惯方面:

(1)早晨到校后自觉早读的有30%能做到,65%的学生要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才能自觉读书,5%的始终做不到。(2)课前准备(如准备好教科书、文具,上厕所等等。)80%的能做好,20%的要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做课前准备。(3)课堂上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举手发言,和同学讨论等)的10%,60%的不会,30%有时会。(4)每天的作业70%能按时交,20%有时按时交,10%经常不能按时交。(5)写字的姿势30%正确,70%不正确。(6)课外书20%的经常读,70%很少读,10%不读。

2.文明言行方面:

(1)日常文明用语有70%的学生经常用,25%的学生有时用,5%的学生不用。(2)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有30%经常做,60%有时做,10%不做。(3)课间,会在走廊追逐打闹的有20%是有时,5%的学生经常,75%的学生没有。(4)上网吧或游艺机室的学生有15%有时去,5%经常去,85%没有去。(5)上课或集会时,遵守纪律的学生80%,5%的学生不能遵守,15%的学生有时会违反纪律。(6)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80%,5%的学生不能遵守,15%的学生有时不遵守。

3.生活习惯方面:

(1)如果不能来上学,会向老师请假的学生有90%,10%不会请假。(2)20%的学生挑食,80%的学生不挑食。(3)浪费粮食的行为有10%的学生,30%的学生没有,60%的学生有时有。(4)每周的零花钱有10元以下的学生占98%,有20-30元的学生占2%。(5)用完水电后,会自觉关开关的学生有70%,10%的学生不会,30%的学生有时会。(6)在桌椅上乱写乱画的学生有30%,65%的学生没有,经常乱写乱画的学生有 5%。(7)乱扔垃圾的有40%的学生经常这样做,50%的学生没有经常做,10%的学生有时这样做。(8)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20%的学生自己不做,30%的学生有时自己做,50%的学生经常自己做。(9)如果有心事有40%的学生告诉亲友,60%的学生闷在心里。(10)参加危险的活动(如擅自去游泳,乱动水电,煤气,到危险处玩等)40%的学生有,10%的学生没有,50%的学生曾经有过。

4.健体习惯方面:

(1)能天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学生有20%,60%的学生不能天天坚持,20%的学生有时能坚持。(2)经常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有60%,20%的学生有时参加,20%的学生很少参加。(3)有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学生有70%,30%的学生没有。

三.应对措施和策略

(一)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面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

1.“三别”:告别零食、告别乱扔、告别网吧。

2.“三无”:地面上无痰迹、纸屑,墙壁上无污痕、脚印,课桌上无乱写、无刻划。

3.“三个一”:学生随身携带一块抹布、一个方便袋、一块卫生纸,随时随地注意保持个人和校园环境卫生。

4.“四带”: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社会。

5.十好:把课上好、把字写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操做好、把卫生做好、把课桌凳摆放好、把校服穿好、红领巾戴好、把餐用好、把活动做好。

(二)学校根据学生存在问题和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以下措施:

1.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校与家庭的作

用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因此,学校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尤其是对于品德行为和卫生习惯偏差的学生,做好家校联系记录表,定期进行家访、电话询问,及时有效掌握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重视更新家长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产生什么样的行动。面对动辄就对孩子打骂和有不良卫生习惯的家长,学校从观念上入手,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外来务工人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从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

2.开展兴趣活动小组

我校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在外面上兴趣特长班的孩子少之又少,这很难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很难把孩子的潜力挖掘出来。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每周二开展读经典或书法活动;每周三开展数学思维活动;每周四开展足球训练活动,每周五开展科技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孩子收获不少,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

3.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些学生缺少家庭的关爱,班主任、教师要多关心他们,通过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进行引导和心理疏导。对于他们偶尔出现的违纪行为,要态度和蔼地进行教育、引导。同时,教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多投入情感,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在蓝天下成长!

4.行之有效的评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的评价是重中之重。在当今“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品德行为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为了挣钱而疲于奔命的打工群体,他们的儿女更能充分理解“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的是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而“品德”就是基础,我们更重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希望这些打工子女的身上不能再延续父辈之路,而成为新一代的社会新公民。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6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7

一、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物质生活过度满足与精神沟通欠缺成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杀手”。小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长期接受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吃穿用上,过于溺爱和包办,动手锻炼的机会几乎为零。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因长期接受祖父母单方面输出的爱而出现麻木状态,不懂得感恩和回报;各种在外人看来不正常的行为习惯不能得到及时提醒或矫正,久积成习,成为孩子认为的合理状态。

二是过多过细的关注是诱发坏习惯形成的主因。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在家专职管教孩子。母亲对孩子的一举一动往往过于关注,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过问,管得过严过细,孩子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农民工家庭母亲的文化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往往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甚至形成矛盾。当这两种教育存在差异或发生冲突时,孩子常常无所适从。

三是亲戚朋友陌生的关怀和照顾是滋生坏毛病的温床。由亲戚朋友看护的孩子,与祖父母照顾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孩子除了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外,接受的是来自血缘远或者无血缘的相对陌生的关怀和照顾。亲戚朋友因工作或生活压力,往往没有精力管教或不太敢直接指出他人孩子的坏习惯,这往往成了纵容孩子滋生坏毛病的温床。

二、培养农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习惯养成问题是提高其行为品质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学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把德育工作生活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务之急。

1.搭建平台,打开家校教育通道

据研究表明,一种行为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迫切需要的是连续性,要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训练巩固,才能显见成效。只有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行为训练的连续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努力搭建与家庭的沟通平台,为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培养打开一个流畅的教育通道。

一是成立家委会。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大胆放手让家委会成员参与班级管理,家长与家长多沟通交流,让家长引领家长,与教师共同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人。

二是扎实做好家访工作。家长、教师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将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深远的意义和明显的效果。为此,教师的家访工作要做到面广、勤访和精访,家访前要备足功课,和家长沟通的时间、方式方法、内容要点都要做到心里有数。

三是建立监督机制,监管落到实处。每个学期初,德育处应针对校情实际,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具体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既指向学生也同时指向教师和家长。

2.关注个体,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一是关注学生在校成长,要制定特殊生转化计划,做好特殊生转化工作,建立特殊成长档案。二是关注学生在家成长,要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和表现情况,目标明确地增大家访密度,帮助家长找到可行性办法,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三是凝聚社会力量促进学生成长。

3.锁定细节,力促养成教育突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这里的学习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指行为品质的学习和养成。因此,德育应渗透到学校工作的诸多细节中去。

一是全方位体现德育工作重点。围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个重心,德育处要拟出每周工作要点,通过学校公用文件夹、广播站、LED显示屏、国旗下讲话、例会、短信等途径使师生明确当周培养及训练重点。让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从行为上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

二是监督与检查到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包含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双“眼睛”对其跟踪监督。组建一支行为习惯督导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做法。督导队的组建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做好督导队员岗前培训工作,让督导队员人人心中有职责;每周固定时间召开督导队员例会,反馈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当周督导重点;建立值日教师陪同督导制度,加强管理,保证督导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和客观。

三是树立正面典型。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强大的感召力。教师要善于捕捉正面信息,发现典型,巧妙地利用学校的集会时间、开设好人好事专栏、评选“德育周之星”等办法,把正面典型树立起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走出来的楷模中找到对照学习的范本,充分发挥榜样正能量的作用。正面典型不仅来自学生,还来自于教师,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对学生无声的示范。所以,教师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做事井井有条、守信、有时间观念,学生在和老师相处过程中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注重体验,提高养成教育实效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中做—个具有良好习惯的社会人。社会是个大熔炉,习惯养成教育是否有效,只有在社会中检验才能得到客观印证。因此,实践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在实践中表现的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巩固和强化。学校要尽量创造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到工厂里参观、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等。我校是一所新办校,学生基本是农民工子女。创校后,学校在离校约10公里的村庄租了约10亩的土地作为学生实践基地,并在基地边上修建了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每学期每班安排两至三次到实践基地去实践。在实践体验2~3天的时间里,要求学生食宿都在基地,并且要参加田间劳动、内务整理、择菜做饭、清扫村道、慰问五保户及文体活动等。

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生活习惯、与人沟通习惯、为人处世习惯等的大检阅,也是检测学校、家庭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成果的便捷方法。但不管使用什么教育手段和方法,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只有扎根在学生日常生活这块平凡的土壤上,常抓不懈,良好行为习惯之花才能结出硕果。

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8

为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导航

由于语言不通,生活、学习环境陌生,外来民工子女常常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导航。

贵州籍学生小陈转入我班没过多久就经常抢别人的东西,要不就趁同学不注意时推他一把,甚至公开挑衅,追打同学。在与其谈话过程中发现,他是在认为别人某方面确实比自己强而自己又确实无法赶上人家时产生这些行为的——这是由嫉妒心导致的攻击性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谈心等手段进行干预:让其明白攻击别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有了矛盾应该通过商量、说理来解决;针对伴随自卑感产生的嫉妒心态加以疏导,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解除对嫉妒对象的敌意;有意为他选择几个活泼、主动的伙伴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使他感受到的同学理解、关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他的不良行为已基本消除。

关爱外来民工子女 篇9

岱山县东沙镇泥峙工业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校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子女的身影,他们的数量已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大部分班级的外来民工子女的人数达到了班级的三分之一,有的班级甚至在一半以上。这些外来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与本地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怀,所以我们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对特殊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关爱,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更健康,才能让他们把这儿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

一、重视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缺乏学习进步的根本。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往往会成为其他学生印象中“不好学,不上进”的代名词。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民工子女学生也将成为同班学生潜意识里排挤嘲笑的对象。

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端正应该是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项。因此,我把“作业的完成”作为突破口。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每个学生发一本家庭作业记录本,每天的家庭作业都记录在上面,让学生和家长一目了然。让家长在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之后签好名,以保证作业的数量。第二步,我要求班级学生每人选出自己作业中自认为最出色的一页。撕下,并装订成两个分册,由学生轮流将展示册带回家,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评选出分册佳作五份。这一活动让民工家长同他们的孩子在比较中知道差距,确定了学习赶超的目标。第三步,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如果说第一步做法的最终追求是学生学习的量,第二步做法的最终追求是学生的质,那么,第三步则是引导学生学习时追求效率。以作业为依托,要求学生在某一个时段内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戒除外地民工子女在完成学习活动时常见的拖延和磨蹭的坏习惯。

二、重视增强外来民工子女的自信心

外来民工子女家长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变动性,他们大多从事的是当地人不愿干的脏、累、重的工作,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父母自身的生活信心不足,同时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不太关注,大多数家庭对孩子是只养不教,教养方式多为放任型和专制型,很难做到与孩子平等、民主的相处。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专制的方式极大的压抑了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这样做:

1、榜样教育,唤起自信

众所周知,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一旦有了榜样,他们会模仿榜样的行动去做,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在班队活动中,我利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在挫折中成才的事例教育学生,鼓励民工子女学生树立自信心。如: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相对论的伟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但他三做小板凳的故事却说明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又如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张海迪,虽然半身瘫痪,但是她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精通多门外语,掌握许多医学知识,出版多部著作„„并告诉他们,人无法选择“生”的环境,却可以努力拼搏以改造“活”的环境。通过教育,使外来民工子女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抓住“闪光”,树立自信

魏书生老师说:“培养自信心从扬长开始”。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的自信心,更应该根植于“长处”的土壤上,让其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的。作为班主任应该发现、抓住他们的点滴闪光时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全班的赞许和表扬。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要信任那些外来民工子女学生,让他们做事。对做事认真细心的学生,可以委以重任,明确表示老师信任他们,要求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老师做些班级工作,如:出黑板报、班务记录、公物保管等,使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自我价值感,激励他们前进,又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对于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予以肯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以在周记中私下表扬,也可以说一些“做得好”,“你真棒”,“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孩子”„„之类的激励语,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赖与信赖,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才会得到强化。

三、重视让外来民工子女融入集体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和集体的作用,帮助这些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交往。外来民工子女间彼此真诚地伸出友谊和温暖之手。如:开展“星星点灯”的爱心传递主题活动,自觉地把爱传播给周围的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让本地学生每天给外来民工子弟学生一个鼓励,一句赞扬,一次帮助,一个微笑。如结成“一对一”、“一帮一”的帮教小组,或倾听各自的烦恼,共同协商对策;或耐心讲解,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进同学间的交往、同伴间的帮助,让他们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尽早消除来自不同区域外地生间交往上的隔阂。

还开展了“夸夸我的家乡”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事先我要求学生精心准备发言稿。在主题队会上,本地生满怀自豪地介绍自己家乡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民工子女学生呢,把他们喜欢的家乡的歌谣、习俗,甚至方言等介绍给大家,他们的发言既描绘了家乡,更表达了自己想念家乡、亲人、同学心声。这是一次学生深受教育的班队活动,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重视加强与外来民工家庭的联系

家庭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阵地,在教育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校这些外来民工学生的家长大多都是在工厂上班,没有时间、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有的只是一味的埋怨、批评,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我在外来民工子女学生进入班级后,及时通过问卷、谈话、家访等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学生的特点。并建立“家校联系卡”,指导孩子制定家庭自我服务目标,通过家长督促检查并协助孩子实现目标,从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要求家长多和学校、班主任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加强家校联系,密切配合,发挥学校家庭配合教育的最大合力作用,以达到家校合力培养好孩子的目的。现在我与这些家长已经形成了很大的默契,在平时,他们会主动与我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为我们的学校教育起到了协助作用,孩子的思想只要稍有偏差,我也会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共同选择有效、科学的教育方法。经过长期的沟通,他们已经都能明确地认识孩子的教育因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大事、而不仅是某一单方面的事。

五、重视物质鼓励,享受同城待遇

外来民工子女中也有不少学业优秀、品德高尚的学生,我从不另眼看待,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每学期的“优秀学生”参评活动。我们学校还特别照顾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民工子女,按条件申请享受学校“温暖工程”和上级爱心营养券补助的待遇。

去年学校在放寒假前专门组织召开了全校外来民工子女座谈会,让每个学生谈谈来校学习的感受,特别是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意见和想法,学校领导都认真的听取和记录。会上还为优秀学生发放了奖励物品,为每位学生分发了慰问品。座谈中,学校领导还要求他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认真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命运。学校的关心、班主任的呵护、同学们的照顾,如同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田。在学校元旦文艺演出中外来民工子女的演出——《感恩的心》赢得了师生们的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歌声,这掌声让我们的心在这一刻紧紧地拉近了,我们分明听到校园中正奏响着一曲和谐的乐章!

参考文献:

1、《让儿童学会交往》杨奕

2、《创新教育案例全书》刘斌主编

上一篇:“引领新常态、激发新活力、实现新突破”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