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2024-07-04

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共8篇)

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篇1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形成的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恰当衔接将对学生高中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高

一、高二知识积累的同时,不忽视以各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三备考是关键,计划、方法要得当。

关键词:初高中的衔接 知识积累 备考计划 备考方法

高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延续与提升,整个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分为三大块,即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恰当衔接将对学生高中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高

一、高二知识积累的同时不忽视以各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三备考是关键,计划、方法要得当。下面我就这三大块谈谈我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恰当衔接将对学生高中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升,如果没有初中英语到高中英语的自然过度,那么英语知识技能的延续与提升就会很困难。

初、高中英语教材设计一定是遵循了学生年龄发展的规律,初中老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教学是否能与高中教学衔接,他们只需要把初中内容搞扎实就够了,至于怎么衔接就留给高中老师了。无论多么优秀,多么尽心的老师通过三年的教与学,都会有掉队的学生,这就如同运动场上的长跑,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耐力的减弱,学生的层次也就逐渐划分为“好、中、差”,加之高中入学的普及化,仅凭中考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英语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初、高中的衔接重点在于高中,孩子们进入高中后,我们高中老师一定要对他们英语知识的“已知和未知”有一全面清楚的了解,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对高中英语教学作科学而合理的安排。其实我们学校的高一开学第一周都是对初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复习。从中考到新高一开课,这期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估计这期间大多数孩子是不怎么翻书的,9月开课后已有的知识应该忘记了不少,而我们所做的一周的复习也只是对“语音、词汇及语法”的梳理和呈现,这对于曾经掌握又遗忘了的同学是有一定的好处,而对于那些初中学习期间就没掌握这些知识的同学而言,依然是盲点,我们也就没有真正解决该解决的问题,走了避重就轻之路。2010届的高一我们就吸取了往届的经验教训,在音标复习上狠下功夫,因为不会音标,读单词就成问题,不会读单词,就无从谈英语学习。我们采用了一盯一各个击破即小组互助原则,每组1号2号同学必须负责3号4号同学,确保他们会认音标,该小组方可得分。这种方法真的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一周的学习,几乎每个学生都解决了音标的困难,对以后的单词记忆起到了一劳永逸之用。

二、重视高

一、高二知识积累的同时不忽视以各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果初三到高一有合理的过度,从而使高一知识得以稳步推进,这样既可使英语学习者不掉队,也可以使少数落伍者赶上大部队,更重要的是对整个高中英语学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2010届这批学生,在高一下期3月份起,开展了一校本课题,课题名称为“分层作业”。由于是平行班教学,课堂分层难度比较大,我们就选择了“分层作业”。把每个班的学生分为三层即A、B、C三层,A层同学要求课文能复述,单元单词必须都会认读拼写,还要求用单元单词编一个故事;B层同学要求课文能理解,单词以会认为主;C层属于英语基础极为薄弱的学生,他们不能够适应高中课本,课堂上他们以背诵初中单词为主,课后读初中阅读,每一层安排一个小组长。检测方式以单词竞赛、阅读竞赛为主,获奖者发给我们自制的小奖状。整个过程老师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学生们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就,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也就值了。

这个课题到高二上期的11月上旬做了阶段性的结题。虽说是结题了,可分层作业的理念却根植于我们教师心中,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们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分层作业,这也使我们把“教育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这一教育观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上。课题告一段落之后,在迎接高二联考时,我们又举办了“高二英语歌唱及短剧表演赛”,在2个多小时的表演中,高二全体学生都沉浸在英语娱乐的氛围中,当看到自己的同学在英语方面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时,这对同学间相互的英语学习也有不小的刺激和激励。可喜的是2010届学生在高二的全市联考中,英语成绩获全市第一。

三、高三备考是关键,计划、方法要得当

1.复习计划要“早、祥、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复习计划、教学进度要提前制订且详尽。我一直不喜欢英语题海战术,也不希望过早地进入高三复习阶段,那样师生都易产生倦怠心理。我们2010届的高三计划较往届有几处变动。首先,高三课本16个单元全部上完,教学重点是欣赏、理解课文和认识词汇,这么做对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大有裨益,从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潜在的提高;其次,结束高三课文后,没有像往年一样直接进入高一高二课本的复习,而是把语法专项复习作为第一轮复习,这么做也是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学生们希望能尽早地对高中语法有个系统认识。由于高

一、高二的老师们对每一个语法点做了详尽的讲解,这次的复习我们老师就把长篇讲解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归纳、总结,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点拨,答疑,从主讲退到主导,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课程理念。4周下来,学生们的反应还都不错。

2.在复习阶段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几个方面

其一,“四本效益”即听写本、笔记本、纠错本、范文本

背诵范文,我们从会考前开始背诵范文,每周两篇,就在早读完成,范文不比课文,相对要好背多了,多数学生都能背下来,背不完的就要求其背一段或两段,总之,不能留回家背,刚开始背段落的学生还较多,背到高三下学期初,就基本都背全文了,而且背的速度也快多了,最关键的是学生的作文都有明显的提升,不会写简单句的同学很少了。

其二,阶段性地看笔记本和改错本

英语知识看似有考纲,实际考题无边,各个知识点边边角角犄角旮旯,没有考不到的,但是高三课本学完之后,边边角角犄角旮旯也几乎都学到了,可问题是这些东西都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储存到学生大脑的东西不多,很多学生是处于翻书了然,合书茫然的状态,卷子到手都不会,老师一讲全都会,而且他们也能想起是老师讲了多遍的。要想学生们储存更多的知识,不是老师给其装,而是学生自己装,所以阶段性地看书看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几乎每周都会给一节课时间让学生看笔记,模拟前一定要给学生三节课时间看笔记本改错本,学生的反应很不错。总之,要想“四本”真正有效,就必须要有坚持的精神,简单平凡的事一旦经过坚持的千锤百炼就会变得不简单,不平凡了。

其三,提早进行模拟卷的练习,让学生逐步适应高考题

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没有系统的复习,做高考卷有相当的难度,而英语高一高二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高考语法项目和高考必考词汇,所以我们从9月正式开学开始,每两周考一套模拟题,刚开始效果是不好,但是慢慢地师生们都看到了效果。

其四,真题训练很重要

高三一年即将结束了,近年的高考真题零零散散也都做过了,但是整套做,感觉是不一样的,5月15号以后,我们就以做近年高考真题为主,让同学们自己揣摩自己感觉。在2010年的高考中我们的英语成绩和高二的联考成绩一样,也获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总之,英语教学是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需要的就是坚持的精神,一个人平均每天三餐饭用去的时间约为45分钟,一般人都是一日三餐,个别人也偶尔会吃两餐,如果学生们能视英语学习为每日的三餐或两餐,那英语教学将会变得很容易。

参考文献

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篇2

一、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地记住所学的词汇,就要加强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 “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 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所以,在教新单词时,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例如,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二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教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反之,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行进训练。学生为了达到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率。这种训练方法使用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二、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地记住所学的词汇,就要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

诚然,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越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在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示范朗读单词的轻重、同化、连续、尾音以及爆破音、破擦音变化;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出难记的生词,使字体变得特别大,或者以其它方式呈现形成明显对比。新奇的方式、与社会生活贴近的联系也会引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激发兴趣奋感,加深感知印象。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实物呈现等电教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习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时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得刺激,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加强记忆力。

三、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地记住所学的词汇,就要加强训练,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我以为,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应该先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也越深刻,记忆得也越牢固。我们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如在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等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 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 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 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通过归纳比较、前后联系,使学生对词组正确理解,又避免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的作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提高了记忆力; 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想方设法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进而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

四、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地记住所学的词汇,就要加强循环记忆

大量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所以,我们要引导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 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 课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搭配,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另外,利用以上教词汇方法,可以克服过去词汇教学中的讲课过多,消化不良,重视率低,学生负担过重,系统性不强,刚学过就遗忘等缺点,而且能够贯彻质量并重,逐层加深,让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有条理、有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直接体现和关键因素。英语词汇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这个问题进行几点探讨。

论英语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兴趣;有效教学;内因;外因;课内;课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25-02

衡量有效课堂的三个指标是时间、结果和体验,其中结果是关键,体验是灵魂。可无论是结果还是体验,其衡量的对象都是学生。而如今实际的英语课堂学生又是如何呢?

现象一:“又是上英语课,我看到这个老师就头痛,于是轻则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或做其它科作业,更有甚者与老师顶撞、逃课等等。”

现象二:“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激情澎湃,讲台下学生恹恹欲睡,死气沉沉,错误屡讲屡犯,效率何从谈起。”

出现这样的局面,还谈什么有效教学?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听你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方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的确,比尔盖茨在中学时代就是有名的“计算机谜”。是兴趣缔造了他的微软帝国。可农村学生在初学英语时由于种种原因而缺少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兴趣,真正搞好英语有效教学呢?

一、外因与内因齐头并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搞好有效教学。

1.利用老师的自身魅力,注入培养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老师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娴熟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机智营造出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并在此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如第一堂课老师用“English”来陈述一番时,他们觉得挺新鲜,很好奇,好象面对的就是外国人,觉得了不起,此时此刻,那种“我也要那样,我一定要学好英语的想法”就会油然而生。教师就以此作为切入点,给学生讲述成功人士学好外语的典型例子,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同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并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和鼓励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

2.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启动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作为教师,笔者深谙“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大多数孩子好动、爱面子、好表现等等,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他们的这些个性,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来学习并表现自己。例如8A unit2 Find the right place,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个游戏:全班学生分为五组,按不同线路进行校园寻宝,找到的宝物便是各自的奖品。这样学生肩负着任务进行游戏活动,能使原本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再如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引发兴趣。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等,然后发指令:touchyour head 、 face、 nose、eye,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并随之加快转换速度,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乐趣。

二、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搞好有效教学

形象生动的课堂是吸引学生、培养兴趣的主阵地,更是搞好英语有效教学的着力点。那如何才能让你的课堂有磁力呢?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巩固学生兴趣的“原材料”

中学英语教材课本中有许多色彩鲜明的插图,图文并茂,配套的磁带、教学挂图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都可成为英语课的“兴趣点”,如书本中插图--汽车、电话机等。教师利用汽车的牌号,电话号码进行0-10的数字教学。学生会觉得这些数字离自己很近。因此在完成数字教学后,教师引出What's your bike number?等句型让学生分组展开活动。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巩固了数字,而且还学会了用英语问及号码的句型。教师要熟悉和把握教材体系,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兴趣点,活用教材。

2.强化多媒体的利用,添加巩固学生兴趣的“粘接剂”

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局限于英语教材的狭隘范围,仅仅依赖于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仅仅忙碌于应付各类考试的书面练习。久而久之,兴趣将被疲惫、厌恶所代替。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录音机、VCD、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听、视觉的新感受。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增进学生的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比如实物投影,在教学中大量引入鲜艳的图片和实物,会使整堂课显得生动,形象。学生的注意力就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甚至在进行小组对话训练时,如果把对话情景通过小摄像头拍入银幕,那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大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再如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能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素材根据人的思维习惯和教学要求,把所有资料链接在一起,极大地方便教学。还可随放随停、反复使用。这种声音和形象的有效结合,创造了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受到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很快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英语课的有效教学也就得到充分的保证。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构建巩固学生兴趣的“平台”

兴趣与成功是一对双胞胎。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可使人永不满足而求索不止。这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用英文互相问候,多组织学生看通俗易懂英文卡通VCD,指导学生讲谚语、英文故事与小幽默,对话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戏剧小品、单词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等等,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提高学生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本人觉得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还是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兴趣点”,展示“兴趣点”,在各个环节中找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引发“静水投石”的中心辐射效应,使“兴趣”的培养、激发、挖掘和巩固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大面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篇4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以最高的效率来促进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并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其中,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部分,而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授课方法的改变、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过去,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长期以来受到高考指标的硬性要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存在众多不利于有效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44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教学,教师缺少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引导

数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逻辑严谨性的学科。然而,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照本宣科、对知识点重复讲解,甚至让学生对公式、定理、推理等内容死记硬背,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状态。例如,当讲到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能更强调学生对求根公式、顶点公式的记忆,从而相对弱化推导过程,这就难以避免部分学生只会在题目明确要求求解方程的顶点和方程的解时,对公式生搬硬套,而当题目换一种情境时,因为不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从而对题目无从下手。

在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并不在于知识点记忆不牢,而更多的是不知该运用哪一个知识点。很多学生在拿到一个数学题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即便将各种公式、定理、推理背得滚瓜烂熟,也无助于解题。这就反映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视不足,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

(二)数学课堂普遍缺乏趣味性,数学文化教育缺失

数学不仅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大学、研究生阶段大部分专业学习和深造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能用到的基本工具。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这一学科的“前世今生”,让学生感受数学这一学科的“理性美”。然而,教师大多基于应试教育的目的,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仅停留在对知识的反复讲解上,通过采取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目的。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充满了功利性色彩。或许对于基础好、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而言,是较为有效的方法,然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却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对学习数学产生深深的厌恶情绪。这正是由于数学课堂普遍缺乏趣味性,教师忽视了对数学文化的介绍、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压抑,而无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深”与“浅”的度难以拿捏

许多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程度不一的盲目性,难以准确把握和拿捏教学内容“深”与“浅”的度。在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而相对较少地涉及对深奥的知识和题目的讲解,此即为较“浅”的教学方式,这?拥慕萄Х绞椒浅S兄?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消化,然而对于基础较为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却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不利于这类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一部分教师则更加注重深奥知识的讲解而轻基础,在课堂教学时对浅显的基础知识一带而过,而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解更为深奥的知识和难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基础扎实和能力强的学生,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跟不上课程进度,更是对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的双重打击。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则是因为教师对“深”与“浅”的度没有把握好,对学生的能力缺乏准确的判断和了解,从而导致教学中的盲目性,大大削弱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解题中形成和运用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在解题时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形成解题思路。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采取丰富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其次,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投入更多地精力搜集教学素材、挖掘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够巧妙结合的建模案例。

(二)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直接给出公式、定理及其用法,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对于数学这种强调逻辑能力培养、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望而却步、自暴自弃。著名的美国数学家科朗特曾批评道:“数学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这固然可以加强演算能力,但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因此,为了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的应用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同时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内容,通过历史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感觉到数学的学习较为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从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加强对数学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布置难易程度相适应的练习题;而对于数学基础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接触更深奥的知识,鼓励他们探索“一题多解”,从而使他们的数学能力能够“拔高”“冒尖”。此外,在课外学习中,还可以使数学能力不同的学生各自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实现强者更强,弱者不弱。

参考文献:

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篇5

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分组,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一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

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的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如设置小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操作员、发言人等,一段时间后轮换,实现小组角色互换,增进互动。并要求他们在讨论时,既要能有根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能与小组同学相互协调,愉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另外,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适时进行成员调整。

3.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

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我们提供给学生合作讨论的内容必须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是让学生感觉有一定的困难,又通过集体的智慧可以完成的,一般的操作实验题、开放题、意见分歧题,易混难辩题目,均可采用,以保证学生讨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师有意识有步骤的培养。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曾列举以下要求: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说明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谢意;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得虚心;自控守纪勿喧哗,依次发言从多数,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困难除;支持对方露微笑,点头鼓掌拇指跷;说服别人把理表,态度诚恳不嘲笑:建议之前思考好,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组员共商量,交往合作争第一。教师把这些顺口溜似的要求作为学生合作的准则,教给学生,经常对照以达成共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

5.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合作机制。“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专栏,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中的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把学生喜欢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对抗性,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习惯,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上需要信心、精心、耐心和恒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大有镇中学

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篇6

霸州一中语文组

杨国艳

【摘要】:语文本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高中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字】: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结合 提高兴趣

语文本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而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如果学生都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

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模式改变着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供了诸多方便和可能。那么,高中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运用意义何在呢?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教师做出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

首先,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自己的备课。教师在备课室除了传统的教师间互相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与备课相关的海量资料,并从中撷精采华,让自己的课堂变成五湖四海名家精英成果的荟萃的成果,让自己的学生享受最优的教育资源。广大教师应该依托网络,建立自己采撷资源的资料库,在应对具体课文时多方参考;平时也要经常上网浏览,将发现的好素材积累下来,以备将来采用,另外还可以发现一些好的网站,记录下来,经常使用,以获得那些优秀的教育资源。

其次,有利于教师形成专属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授课风格。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教师可以把要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个体意识,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使用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进行教学。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如是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课堂中我们教师率先做了带头人来推进现代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完全可以在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克服仅仅依靠纸质教材中的资料,而是可以直接选取更适用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阅读或写作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知识信息要加工,经过系统整理、结构性整合过程,有助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有助于知识内化与能力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多媒体课件中插进的一些音频、视频资料播放时也会创设相应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的时间是确定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手段单调,使得教师在这些时间内教授的信息有限,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手段传达大量的语音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深思熟虑之后,制作一份高质量的课件,将所需要的书写的内容尽量用课件展示出来,从而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快课堂进程,加大课堂容量,从而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其中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处理,做到字体多样,五彩缤纷,重点突出。需要朗读的部分可以将教师朗读、学生跟读和名家范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名家风范吸引、感染学生。背景介绍、作者介绍都可以用影音文件处理,加强学生感知材料的直观性、深刻性。而以上种种处理的结果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加快了课堂进程,扩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手段的单一,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的信息只有口头语言的和板书形式的,使教师保持课堂形象的难度大大增加,而现代信息技术综合使用了语言、文字、音乐、影像、图片等等手段,同时运用他们进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的信息非常丰富,形象性大大加强,同时不容易产生疲劳感,维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对语文的渴望更加强烈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世界,用自己的笔去抒发自己内心更加真实的情感,这样既解决了我们教师苦于语文课没效率的烦恼,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回归了语文的原始:工具性和人文性。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即把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它作为教学的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能适应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建设者。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生生合作学习,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心智活动而不是被“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就会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主动探寻知识、学会了批判分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发现探索,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但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

“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或者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

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本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倾向传达给学生的过程,情感本应是互动的,如果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了,就会让课堂教学变成多媒体展示的课堂,使语文课堂是去了原本的人文色彩,从而淡薄了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减少了师生之间切磋、交流的机会,授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有利也有弊,我们应首先认清多媒体教学课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真正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加快实现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综上,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条件,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它,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那我们就是时代的弄潮儿,谁能与之争锋呢?!

参考文献:

论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篇7

在中国学习英语, 与在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习得不同, 语言学习者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大量接触语言以及使用语言的机会。同样, 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很多用英语讲授的课程, 没有对其听、说、读、写和译语言技能专门的训练, 也没有外教。因此, 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以实现训练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以及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姚利民 (2004:12) 把“有效教学”解释为:“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 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Harmer (1983) 指出, 课堂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输入和输出。因此衡量英语课堂是否有效教学, 既要看是否遵从语言习得规律, 保证有效语言输入, 又要看是否引导出学生恰当的语言输出,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及是否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效果。

(一) 有效语言输入

Krashen (1985) 认为, 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人的理解,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只有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 并且他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 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Krashen认为最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 (1) 可理解的, 因为可理解的语言材料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2) 有趣和相关的, 只有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相关, 就能使语言习得者越关注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而不仅仅是形式; (3) 不按语法顺序的, 语言习得没有必要按语法顺序, 而应该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收语言材料; (4) 足够的输入量的,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许多的会话才能习得一门语言。

(二) 积极语言输出

Swain (1985) 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 还需要输出。文秋芳 (2000) 归纳了Swain1995年提出的“输出”四个功能“1) 增加语言的流利程度;2) 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 揭示所想与所能之间的差距;3) 帮助学习者检验语言假设;4) 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反思能力”。在输出过程中, 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通过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而得以完善, 语言技能也会不断提高。所以积极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语言习得。

(三) 自主语言学习

Little (1991) 把“自主学习”定义为, “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 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他认为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评估体系。Wenden (1998) 认为自主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策略, 对学习任务态度积极, 敢于用目的语进行书面口头交流, 做到既注意形式, 又注意内容, 愿意对那些不适合的假设和规则进行改正。

自主学习绝对不是一种没有教师的独自学习。正相反, 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提供必要的语言环境及适当的语言输入, 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学习风格, 完善自己的学习习惯, 以及协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等。

三、有效教学的实践

(一) 提供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

在缺乏自然语境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 学生的语言输入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课堂用语及所接触到的课内外的视听和阅读材料。因此提高语言输入质量对语言习得而言极其关键。一方面, 选择富有时代气息, 体裁新颖, 内容涉及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语言结构和交际功能结合很紧密, 能满足学生对实用英语需求的教材。再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语言水平, 对教材进行补充或筛选。教师还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如录音、电影、电脑等, 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使输入更易于理解, 可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由浅入深地对语言进行分级, 不必详尽地介绍语法规则, 可简明扼要地讲解每课的语法点, 并采用口语或书面语形式在各种交际活动中练习。教师的课堂语言起着使用目的语的示范作用, 也应该根据学生水平调控, 要发音准确、语调适中, 避免频繁使用结构太复杂的句子。

(二)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输出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组织各种课堂活动, 如作报告、小组讨论和角色表演等, 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语言输出。对学生交际中的错误应宽容地对待, 犯错误是习得一门语言必然经历的过程, 所以教师不应频繁地纠正错误, 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多种纠错方法, 如让学生自己找错误, 同学之间相互纠错, 或对学生的各种错误综合点评。

(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从转变学生学习观点着手。David (1999) 建议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者档案, 其包括需求分析、能力分析、制定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成果记录和自我评估等, 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 制定学习方案。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自我监控方法, 如自我记录、自我记分等, 帮助学生增强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能力。此外, 教师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为动机和成功是一种循环的因果关系, 即学习越成功, 动机越强, 就越能获得成功。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必然要求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样在大学英语课堂, 更要注重有效语言的大量输入, 给学生创造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 鼓励他们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 在使用语言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此外,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需求、能力进行分析, 然后制定目标和学习计划, 记录学习成果和进行自我评估,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Hayword, California:U.S.A.Alemany Press, 1985.

[2]Little, D.Learner Autonomy I: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 1991.

[3]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5) :10-13.

论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 篇8

一、情境创设讲究“延伸”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和谐的情境下开展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可见,创设适宜的情境,对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为如何创设情境而伤神。我认为,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情境的生活性、趣味性,更要对情境所承载的知识载体,能否在引出问题之后,延伸知识,作为我们考虑的重点。备课时,我们多问问自己:这个情境的趣味在哪里?能否引起同学们深入的思考?承载的知识链条是什么?能否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劳动者的就业、择业和创业”内容时,在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情景剧表演的环节:几个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不同经历。几个富有表演天赋的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同学们的快乐笑声和阵阵掌声。接着我顺势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就业和择业的误区?”在这个情境中我们把就业的意义、现状、措施等串联起来了。

二、自主探究 讲究“体验”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新教材中的小栏目及课后作业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应高度重视自主探究。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探究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也认识到,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要靠学习主体自身的感悟,自己要经历知识的建立过程,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形成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例如上《经济生活》时,我们对“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进行综合探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刊,报纸,看电视,浏览互联网,走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当地企业或村庄生产经营及分配状况,引导学生就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合作学习讲究“实效”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是小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例如,我在讲高一經济生活《如何正确对待金钱》时,我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我首先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了不同的任务,分别收集古今中外对金钱不同的看法、正面使用金钱的典型事例和反面使用金钱的典型事例。其次,各个小组汇总材料后,得出自己小组的结论,拿来和其他小组共享,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四、激励评价重“导向”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动,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刚带的上届有一个男生,其他各学科尚可,但就是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自然成绩不好,严重影响总体成绩。但他字迹端正,逻辑分析能力很强。于是,我多次指出他作业的一些优点,如字迹端正、条理清晰等等,当然也指出了他的一些不足,此后的作业上有闪光点,我就及时在边上留言,以示鼓励。自此,该生对政治课渐感兴趣,后来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只是有的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只是还没有到时候。因此,赏识与激励是最好的动力,不管发生什么,作为教师要永远给学生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做得好,做得更好。

上一篇:关于黄瓜的作文下一篇:乡镇人才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