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2024-09-06

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共5篇)

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篇1

——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撰稿:张利

阜新,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一座有着光辉历史的英雄城市,一个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崛起的能源基地,历经了苦难与磨砺,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在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中,艰辛地走过了她的百年。

阜新的煤炭资源发现于清朝末年,然而1916年,阜新变成了日本殖民势力掠夺煤炭的重要矿区,从此,阜新蒙受了漫长的苦难和煎熬。

新中国开辟了阜新的新纪元。“一五”时期,国家实施的156个重点项目,有4个建在阜新,包括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化、电气化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和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阜新发电厂,使阜新成为以煤电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被誉为“煤电之城”。阜新从此进入了火热的建设年代,为年轻的共和国贡献着光和热。

1952年9月17日,我国第一台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在阜新发电厂安装成功,毛泽东主席亲自发来了嘉勉电,红色的电波从首都北京传遍了阜新大地。

阜新的辉煌总是为历史所铭记。1954年的邮票,1960年版的五圆人民币,均以海州煤矿生产场面作背景图案印制发行。人民币上那高高扬起的电镐,成为阜新人民的光荣与自豪!

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她的兴衰史映射出众多资源型城市的前途命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阜新这个以煤电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的老工业基地“英雄迟暮”,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传统体制弊端日益凸显,出现了典型的“东北现象”。“九五”期间,阜新市GDP 年均增幅仅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2%。曾经辉煌的共和国 1

“长子”,他的经济几乎“停摆”!

不仅如此,更困难的局面同时出现。到2000年底,已开采了上百年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阜矿集团的主力矿井中有23对矿井相继关闭停产,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全市15.6万产业工人相继下岗,19.8 万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采空区地表下沉,棚户区拥挤成片,职工上访不断,交通主干道经常被堵,数千群众拦截国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城市艰难,农村困苦,阜新城乡共同困难。悲伤、无助、失望、焦虑充斥着这片土地。一时间,阜新市被列为“辽宁最不稳定的地区”。

这是当时东梁矿退休工人郭宝贵的家,一家人好不容易盖了新房,为儿子娶了媳妇,可是没过多久,房子下沉,墙体裂缝,一提起这些,老太太既悲伤又无奈。

采访(沉陷区居民)

贫困的阜新,已经走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是在困境中消沉,还是面对现实,寻求出路,破壁突围——这是阜新人民面对的重大抉择。

“失眠”的阜新在苦苦寻觅,在积极探索。

2001年5月28日,阜新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提出要以“经济转型”为主线加快发展。这是阜新首次明确提出经济转型命题。

阜新的情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2001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确定阜新为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这是国家给阜新“印制”的一张烫金的名片,从此,阜新手持这张名片开启了转型之旅。

阜新化危为机,乘势而起,奋力探索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全力投入了一场破解经济转型世界性难题的伟大实践。

“经济转型”这一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科学命题,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在全国400多座资源型城市传递、覆盖。“经济转型”被正式写入“中央11号文 2

件”和“十六大”报告。“经济转型”,这个阜新人用智慧和汗水打铸出来的新词组,如今已被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辞海》收录,成为中国和世界解读阜新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见证。

经过10年艰苦奋斗,阜新国民经济低速徘徊的局面宣告结束,辽西走廊的阜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70亿元上升到378亿元,增长了约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2亿元增加到30.1亿元,10年翻了近三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9.2亿元增加到350.7亿元,年均增长28.2%。阜新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以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接续替代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阜新不仅走出了“矿竭城衰”的困境,而且一步步夯实了发展宏基,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势能!

检阅阜新经济转型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元素,这个元素就是经济转型与解决民生问题同步,转型成果普惠于民。阜新10年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57.8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由7%下降到3.9%。20.3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现了应保尽保。经过8年努力,采煤沉陷区近4.3万户共8万居民告别了险房。2005年开始实施的棚户区改造,使10万多户居民得到安置。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21元增加到127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058元增加到6372元,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增幅。

人们看到,阜新城乡面貌发生的显著变化成为转型试点的鲜明“地标”。市中心区、阜蒙县城、新邱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玉龙新城建设全面展开;沈彰新城、现代皮革新城、温泉旅游新城和蒙古贞新城建设取得进展。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细河治理工程,使昔日的“臭水沟”再现碧水清波。阜新大气优良天数已由原来的146天增加到现在的337天,城市绿化覆被率达到40.5%,森林覆被率由原来的21.7%上升到32.1%。如今的阜新天蓝了、水清了、树绿了、路宽了、楼高了。昔日城市最大的污染源和地质灾害源海州露天矿经过治理,已经变成了国家级的矿山公园,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阜新由重度污染城市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今天的阜 3

新人已重拾自信,找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骄傲!

转型以来,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变为阜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阜新已建成4条高速公路连接周边城市,连接内蒙全长487.6公里的巴新地方铁路正在建设中延伸。如今的阜新,已成为连接辽宁沿海与蒙东地区,连接蒙古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连接东北三省与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节点。

采访:

纵观世界,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著名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都历时30多年,而阜新的调整转型仅用了10年时间就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阜新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对资源型城市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把握的过程,是对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不断探索和升华的过程。阜新十年转型的实践证明了在中国作为欠发达城市用较低成本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阜新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经济转型的新路子,巨大变化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启示。

阜新的实践证明,今天的转型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阜新。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3次对阜新转型工作作出重要批示,9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在转型试点之初确定了23个重点转型项目,为阜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恢复生态体系、推进产业转型起了重要作用。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把阜新作为重点,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的意见》,设立阜新经济转型专项,在园区基础设施、产业项目贴息等方面为阜新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阜新的实践证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是资源型城市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解决阜新转型振兴问题,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即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培育新的接续替代产业,构筑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10年来,阜新突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新型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强力推进皮革、家具、液压、铸造、氟化 4

工、新型材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多元联动的接续替代产业,支撑起阜新工业经济大骨架。10年中,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500多个,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事关阜新长远发展的大唐煤制气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太克液压、阜新发电、阜新双汇、中国风电、金山热电成为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阜矿集团的主力军作用更加明显,年总收入达到136亿元。阜新农业经济规模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并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物流、旅游、房地产、创意文化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阜新一、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了速度、效益和质量同步增长。

阜新的实践证明,树立新资源观,转变生产方式,是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华能、华润、大唐、中国风电集团等企业相继在阜新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已经并网发电超过100万千瓦,占辽宁省的40%,阜新正在向“全国重要的风电之城”的目标昂首迈进。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瓦斯等在阜新均已变废为宝。以瓦斯为例,7.2万户居民在使用瓦斯作为生活用燃气,1400多台出租车在以瓦斯为燃烧动力。利用地热资源开发地热能,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如今,一个多元化的新型能源基地正在形成。

阜新的实践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阜新老工业基地存量资产有限,转型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吸引增量,通过开放激活存量,通过开放进一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008年7月阜新正式加入沈阳经济区。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美国凯莱英、日本住林木业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建成投产。河南双汇、南京雨润、内蒙伊利、山东鲁花、山东六和、沈阳辉山等一批企业集团入驻阜新。香港力劲、香港百江、大连永盛等域外大企业参与阜新国企转制,重组后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阜新今天的可喜局面。

阜新的实践证明,努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阜新振兴的重要保证。10年转型,阜新历届市委在统一思想和引领行动上一脉相承。从苦干不苦熬,一步一个脚印、汗印、血印,到争做转型的“拼命三郎”,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塑造以“创新、创业、创优”为核心的阜新精神,高度统一的意识形 5

态始终是转型的原动力。今天,推进转型振兴已经成为193万阜新人民的自觉行动。正是阜新人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是阜新人民的矢志不渝、顽强拼搏,才使这座城市在艰难困苦中完成一个又一个惊人之举,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历经10年的艰辛实践,阜新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阜新遇到的问题,可以给同类城市以警醒;阜新的成功经验,可以给同类城市以借鉴。

如今的阜新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推进转型的深化和拓展,阜新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将使阜新由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成为全国转型示范城市。由第一个试点迈向第一个示范,阜新不仅要为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探路“破冰”,阜新还要在转型发展、不断振兴中一路领跑。

从“试点”到“示范”,阜新赋予了转型新的内涵和目标。就是要从实施单一的经济转型,向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机制转型的全面转型迈进;就是要通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五大战略”,实现由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向建立科学转型长效机制的跨越;就是要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为实现产业、环境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奋斗。到“十二五”期末,阜新将基本完成经济转型任务,使接续替代产业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篇2

关键词: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分异,影响因素,阜新

1 研究区概况

阜新市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城区煤炭资源日渐萎缩, 阜新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资源的衰竭导致大量人口下岗, 使得一部分经济效益逐年下滑的矿产单位不得不改制或宣告破产, 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随之变迁。阜新市的产业转型承担着国家经济组织架构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双重压力, 最终在产业、人口、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城市社会空间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迁。

2 转型期阜新市社会经济分析

2.1 转型前阜新市的社会经济状况

2.1.1 就业压力大

多年以来, 城市居民就业问题始终是制约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截止到2001年末, 阜新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口总数达到15.6万人, 其中45%是劳动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缺乏自主择业观念的矿产单位下岗工人, 再就业难度大。

2.1.2 煤炭资源逐渐减少

阜新一直是以煤炭工业为主导产业。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阜新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而且矿井深度过大, 生产战线过长, 产业成本在逐渐增加, 致使多个矿井经济效益负增长。

2.1.3 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阜新市过去的经济组织架构中, 煤矿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城区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正逐渐枯竭, 加之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缺少科学地前期规划, 人口、资源和城市环境之间未能形成统一、和谐的发展关系, 致使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效果

2.2.1 经济效应

自2002年起阜新市开始全面推行经济转型政策至今, 阜新市经济组织建构逐渐完善, 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升,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17%, 远高于同时期全国与辽宁省的GDP增长速度。

2.2.2 社会效应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城市人口失业率逐渐下降。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重点强化工业“三废”的治理, 使得城区环境明显好转。

3 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3.1 影响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主要指标

近年来, 在城市人口分布、人口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口就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特征日渐显现, 城市原有“均衡化”的社会空间分布特征逐渐呈现“碎片化”衍变趋势。

3.2 各项指标的社会空间分异

3.2.1 人口收入的社会空间分异

(1) 人均月收入最高的地方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细河区和海州区, 人均月平均收入最低的地区位于矿区附近———太平区和新邱区。 (2) 在阜新市的主城区, 人口收入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 (3) 在细河区和海州区, 人口平均收入相对较高, 在太平区和新邱区, 人口平均收入相对较低。

3.2.2 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社会空间分异

(1) 在各区中初中升学率最低的在清河门区。 (2) 在各区高中升学率最低的是细河区和海州区, 最高的是太平区。 (3) 在阜新主城区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3.2.3 人口就业的社会空间分异

人口就业情况的社会空间分异有如下特征: (1) 失业率最高的在清河门区和太平区, 失业率最低的地方在新邱区和海州区。 (2) 从事矿业事业较高的地区是新邱区和太平区。 (3) 从事教育事业最多的地区是细河区和清河门区。

4 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4.1 历史机制

从1998年到2010年, 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呈现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具体来讲, 1998年阜新市的社会空间具有明显的均质性特征。发展到2010年, 阜新市除了局部的社会空间仍留有一定的均质性特征以外, 其他城区空间分布均已呈现异质性的特征。这是历史传承的结果。当前所呈现的社会空间分异是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步发展而来的。现阶段, 阜新市城市格局依然以煤矿为主, 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的分布影响较大。比如在建国初期, 工人村街道毗邻海州露天矿曾经是人口密集的大型街道, 是典型的矿工家属区。1998年, 工人村街道的人口逐渐呈现异质化特征, 但是发展到2010年, 这条街道因沉陷严重被列为重点棚户区改造区域, 当地居民搬迁殆尽。

4.2 政府政策

阜新市是全国第一个被确定为转型试点的资源型城市。2002年4月, 阜新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关于加快阜新经济转型的决定》, 明确了阜新经济转型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此后政府先后发布了多份政策性文件, 进一步明确转型政策的主要内容:软环境建设政策、扶持接续主导产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政策、就业政策、人才政策。

4.3 社会分化

一种是体制变化导致的产业职业分化, 新兴产业的崛起带动了城市的空间转移, 推动了社会空间的变化。另一种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以及体制改变导致的收入分化。在空间的选择上, 经济水平对居住空间的选择有着决定性作用。阜新市市区中心地段, 居住者多为有稳定收入的工薪阶层、经济收入较高的私营业主等相对高收入阶层, 而居住在城市外围地区的多为下岗失业人员、矿业工人等弱势群体, 与此相对应的城市社会空间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极化现象。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社会空间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阜新市经济转型期社会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 (1) 阜新市经济转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深刻, 其中矿产经济和矿业人口对于社会空间的建构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 阜新市的社会空间有着明显的分异, 居民的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从主城区到周边逐渐减少, 矿区分布是人口就业的一个导向因素。 (3) 影响阜新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因素主要有历史、政策、单位制改革、社会和个人五方面。阜新市社会空间的分异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

阜新市实现产业转型以来, 城市经济总量逐年攀升,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社会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匹配, 工业布局不合理, 循环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总量与发达城市仍有一定距离。但是相信随着经济转型的持续深入, 社会空间还会继续发生着变化, 这些问题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晓磊.“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 2010, 1:49-55.

[2]顾朝林, 王法辉, 刘贵利.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 2003, 58 (6) :917-926.

[3]李志刚, 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 2006, 61 (2) :199-211.

[4]徐哲.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效果分析[M].吉林大学, 2011.

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篇3

农行阜新分行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有关经济工作方面的思路和部署,通过加强与市发改委、项目办、招商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和项目业主的对接,及时获取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及建设进展等有关情况的信息,为有的放矢地支持好阜新的经济转型奠定了基础。近3年来,该行在支持入驻阜新的大唐能源化工、鲁花浓香花生油、巴新铁路、风电等重点项目和产业龙头企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该行还通过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开办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等途径,设身处地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8月末,该行已为10家小微企业累计投放贷款3.3亿元。

为践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

农行阜新分行不断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以推进惠农卡普及和农户小额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了“惠农通”工程建设,倾情为“三农”服务。近3年来,该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3.2亿多元,支持了近6000余户农户的生产和经营。截至今年8月末,该行县域地区各项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50.1%;共发放惠农卡17万余张,人口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户覆盖率达8096;共建立惠农通服务点625个,布放农商通580台,“智付通”2998台,搭建了行政村全覆盖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使自身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实现电子机具行政村100%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截至目前,农行阜新分行已实现城保资金、新农合资金、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代收电费、联通话费、移动话费、农村有限电视收费、福彩等8个项目的代理业务,不仅解决了农民小额存取款、转账结算等基本金融需要,还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方便地参与到农村商品流通中来,促使农村物流、资金流、政策流、信息流实现了有效融合,有力地支持了民生工程建设。

阜新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成长研究 篇4

目前阜新作为资源型枯竭城市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期, 国家给予优惠的扶持政策, 然而阜新———这样一个因煤而建的城市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长久以来国家的统筹统支为当地政府、企业留下的底子太薄;而广大的工人也因素质层次不高、个人储蓄不足, 在下岗后面临的生活困难巨大;产业单一、地理位置闭塞也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保持阜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转型, 也为了稳定社会的目标。阜新必须走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来。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国家给予财政亏损补贴、贴息贷款等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阜新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然而却忽视了当地的金融的市场化, 抑制了“金融成长”。众所周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金融业的大力支撑作用是分不开的。高投入、高信贷带来了高的经济增长率, 改革实践证明这种增长方式是粗放的, 资源配置是低效的, 因此我们要深刻的进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那么金融的作用是否就要减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是相应运行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机制更多的依赖资本市场运作, 使得金融更加市场化, 以此增加金融对经济作用的力度。正是由于金融业的极大发展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提供了除财政外的另一条路。实践证明适当保护、规划、发展金融的思路是正确的。

2 阜新经济转型的现状及金融成长问题的提出

“金融成长”一词是对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这个内涵的有机融合, 为了更好的进行理论研究可将金融增长理解为成长中量的规定, 而金融发展则可以理解为成长中质的规定。金融发展必定带来金融的增长, 而金融增长的方式、机理不同可能促进或者抑制金融发展。

金融成长包含着许多内在因素, 如 (1) 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努力。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没有真正的微观经济主体, 因为当时国家的行政指令决定了资本、货币在各个部门间的配比, 个人或者企业是没有独立的金融人格。 (2) 金融体系的市场化, 金融结构的合理化。 (3) 金融的创新等。 (4) 当地的金融文化。我们追求的金融成长应该是金融发展带来的量的增加, 而不是量的扩张导致的不良成长。如果说金融增长为当前利益, 那么金融发展才是长远之计。如果我们能兼顾当前和长远的目标为上上策那是求之不得的, 然而这是很难的, 那我们应以长远发展为目标。

阜新金融成长的特点:除了具有欠发达地区金融业的特点外, 还包括: (1) 金融市场是个畸形市场, 国有银行是金融业中的绝对主体,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育不足, 规模极小; (2) 畸形的金融市场结构也注定了它必定成为财政政策的辅助手段。目前国家为阜新的经济转型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为引进外来企业的介入也给予了土地、税收方面的极大优惠,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转型资金不足的问题, 却严重抑制了金融成长的长远之计; (3) 微观经济主体没有了参与欲望, 没有为金融成长做出努力。首先因为当地政府没有提供给个人和企业这样一个舞台———繁荣、完备的金融市场。而且当地储蓄严重不足, 也就限制了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介入和金融努力。

可以说阜新的金融成长是一个破旧出新的过程。正是由于阜新金融业的这些不足, 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们不能只为了当前的经济转型而损害了金融成长, 必须是在追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追求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3 阜新经济转型中实现金融成长的原则

3.1 追求金融成长必须融入到阜新本地经济转型。

因地制宜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相适应, 发挥金融业的最大作用, 争取从财政的辅助手段上升到核心地位。金融的成长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 其成长也自成规律。因此不能盲目的效仿其它地区的经验, 只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金融成长的实践经验, 走出符合自身的成长道路来。

3.2 追求金融成长必须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

的进程中, 将阜新经济转型与老东北的振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协调各地的优势, 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因此金融成长的过程也应适应这种需要, 建立必要强大的区域金融。

3.3 追求金融成长应同目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相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金融对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促进来自己的长足进步, 无论在金融总量还是金融机构的数目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 金融业务也不断扩展同世界接轨。目前国内的金融热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金融也有其不足之处, 如金融增长的方式仍然是以信贷量和货币量的增加为主要的手段, 金融业务范围也相对单一、更多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等缺点。在我们学习国外的金融成长经验的同时, 我们落后地区也要向东边沿海地区的金融业学习。

3.4 注重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将

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与中央驻阜新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及行业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构建和谐的大金融。

4 阜新实现金融成长其中具体的措施

4.1 上级政府应该转变思想, 要看到阜新的经

济转型需要有什么样的金融环境, 而不是依照金融现有资源来考虑能为经济转型做出多少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为金融成长提供正确的发展思路。

4.2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可将阜新列为金融体制改革的试验点, 做到多种试验点相结合, 经济转型与金融成长同步进行的新局面。

4.3 中央的金融机构应考虑将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同政策性区分开来。

只有金融与市场紧密联系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样也有利于的政策性银行, 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于2003年决定在阜新建立农业试验点, 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紧张建设中都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4.4 完善金融市场的结构。

寻求最佳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比例。确保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成。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作, 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利用国家社保试点政策, 推进并轨工作。强化动态管理, 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4.5 进行金融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 使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积极利用金融来增加收益。

这样结合当地的优势。如一矿、一校的结合, 可以方便的普及金融知识, 这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工作。

5 结论

经济转型工作任重道远, 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要做长远的打算, 金融成长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目前将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寻找一条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成长路线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100-220.

[2]齐美东, 闫春英.构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体系[J].经济纵横, 2005 (2) :34-36.

[3]曲臣, 王志宏, 李芳玮.矿业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及预测[J].露天采矿技术, 2006 (4) .

[4]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五六十年代教育掠影 篇5

(策划:魏文琦)

五十年代:扫盲、毕业分配、简化字、普通话、英雄主义、五分记分制、勤工俭学、半工半读、院系调整……

六十年代:上山下乡、插队、向雷锋同志学习、复课闹革命、串联风、红小兵、忠字舞、二二制、三二制、三三制、右派分子、“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高教60条”、“中学50条”、“小学40条”……

为了寻找在五六十年代教育第一线的亲历者,记者颇费周折,最终得以与李育中老师面谈。他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大学毕业后历任广东省立艺专、广州市立艺专、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荣誉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名誉代表,广东鲁迅研究学会顾问,曾获全国“抗日战争时期老作家”称号,公共知识分子,还于2007年当选“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李老是庚戌年生人,按农历算今年是100岁。他从1930年开始教小学,至今已从教79年,对许多教育旧事仍记忆犹新。

关于扫盲及土改

资料回顾:随着土改和合作化运动的开展,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广泛兴起。1950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在扫盲教师队伍建设上,则提出:“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教师条件很平常,识字就能教文盲”。提倡“十字先生”“百字先生”“扫除文盲人人有责,教人识字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亲教亲,邻教邻,夫妻识字,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见《速成识字法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凤凰网)

李老口述:有的地方片面夸大了扫盲成绩,其实“复盲”“回生”“教育返工”等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这不算很大的运动。解放初期,有不少家庭出身好的教授被派下农村参加土改,这还是对教授的尊重。我是城市贫民出身的,没有“包袱”。第一次参加土改是在1950年冬,带着学生到土改试点深圳宝安县,做了半年。当时经过“宝安高初两等小学堂”,它的校门两边各有一个牌子:“教学重地”“闲人免进”。解放前每个县只有一间小学,是全县的最高学府,自然是“重地”了。至于东莞,倒有中学。

在农村做土改工作,我们和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很辛苦,这是真正的锻炼。当时要求土改工作队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定不移,要有革命性,不能心肠软,不能同情土改地主家族。在宝安做土改工作半年后,我们回来上课,才上了半年,又被派去土改了,第二次去云浮,去了一年半,后来还去过罗定、肇庆、高要,前后共两年。我就变成“土改专家”了。

关于院系调整

资料回顾:1951年5月18日,政务院批准教育部长马叙伦的报告,确定适当地、有步骤地充实和调整原有高等学校的院系,此项工作先从华北、华东两大区做起,首先调整或增加工学院系。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会上提出了对全国工学院进行院系调整的具体方案。其中包括,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1952年秋,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制定了发展专门工业学院、加强综合院校的原则,并开始对华北、华东、东北三区为重点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其中包括,撤销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之江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七所院校校名,其系科并入当地其他院校。至年底,全国已有3/4的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调整后,华北区的高校数量增为41所,华东区高校数量降为54所。

1953年,教育部继续对中南区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并对华北、华东、东北三区高校进行专业调整,对西北、华南地区高校进行局部院系和专业调整。

经过这次调整,全国共有高校181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业院校38所,师范院校33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财经院校6所,政法院校4所,语文院校8所,艺术院校15所,体育院校4所,其他院校1所。在校学生达216765人,比1947年增加了40%。至此,高校院系调整基本完成。(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人民教育》1954年9月号)

李老口述:院系调整是一件大事。1952年之前,民办大学多于公办大学,中学也是这样。公办学校学费便宜,名誉又好,是很难考的。院系调整就是无论新旧,把所有大学和专业进行合并、调整,之后,广东已无私校了,小大学变成了大大学。原来的岭南大学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的现址上(编者注:康乐村),那是一所教会大学。它的科系被并入中山大学和其他大学。岭南大学是贵族学校,有钱人才读得起,而且那些外国人办学还办得相当充实,建筑亦很有特色。

粤系军阀代表陈济棠主政广东七年(编者注:1929年—1936年),办了很多工厂、学校。但他为人比较保守,在学校提倡尊孔读经,规定学生读经时间,将《孝经》列为中等以上学校的必修课。

华南工学院是在国立中山大学的原址上建的(编者注:石牌),它的建筑也很漂亮,校门牌坊特别出名,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每座不同式样。后来华南理工大学广场树了一个孙中山雕塑,和中山纪念堂的中山像一样。有人开玩笑说,进了中山大学,走老半天还没看到孙中山,而进了华工,孙中山已经在广场等着了。

关于毕业分配

资料回顾:“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心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张之华老师在《五十年代大学生活纪实》提及:“(1960年)8月20日: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人民大会堂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作报告,他号召同学们:好儿女要志在四方,报效祖国。会中,周恩来总理出席与大家见面。在填写毕业分配的志愿上,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写下了同一的愿望:到省报去,到边疆去!”(见传媒学术网)

李老口述:当时大学的辅导员是最“厉害”的人,他决定了毕业生的分配命运。那些大学情侣到了第四年都去找辅导员,请求他照顾,把他们分到同一个地方。大学生毕业后,通常是一批学生被派到同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包括8至10个县),然后再听从地区领导的安排。能人也许能留在地区做官、做行政,其他的被分到下面的各个县,有的改行了。在毕业分配上,党员有一定的优势,得到信任,比如华师的党员毕业生,能有做校长、教务主任的机会,有的还被分配去办报纸、搞宣传。

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

资料回顾: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全国主要媒体均对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全军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见“百度百科”)

全国少先队普遍开展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活动,他们读雷锋故事,和雷锋比童年,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和雷锋班战士通信,做针线包、节约箱、建光荣簿等,在校内外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见“辅导员论坛”)

李老口述:雷锋的日记显然经过了加工、整理、拔高。当然,雷锋是个好人,有被拔高的基础。宣传、学习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要过甚、过火。有个问题很奇怪,为什么一个普通战士会有这么多照片?现在还要继续“向雷锋同志学习”,他还有可以使用的价值。但已经过时了,追不上时代了,即赶不上现实的发展了。

上一篇:医院危险品管理制度下一篇:高考河南卷优秀作文选登《煮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