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2024-06-03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精选8篇)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篇1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要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管理等。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必须更新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手段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评价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现代教育科学及其相近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是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历史变革过程。

教育现代性

认为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教育现代性是用以描述现代教育的一个概念。与教育现代性相对的概念是教育前现代性。在此,教育前现代性的语义不在于对历史过程的分界,而在于所表征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前现代性(即在看待两者的关系上,它以社会或社会群体为本),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教育现象的前现代性特征。二,教育现代性既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规定,也是一种以反思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力一式的规定。三,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它不像教育前现代性那样,以群体为本位,而是以个体为体位;它以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发展或个体自由为核心取向。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 1。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于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与此同时,现代性的文化价值主张—个体主体性发展又是现代化实现的目标,“现代化就是努力实现现代性目标的社会改造,”。在现代性视域下的现代化是指现代性的客观社会运动或理性化的过程。“所谓现代化,具体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性生长和构成的过程。作为现代化的主要构成因素,现代性的生成、推演和铺陈即形成了所谓现代化的进程。如果说,现代性是一种点状的现象,一种抽象的理念,那么现代化就是这一理念扩张的历史进程,一种广泛蔓延的现实状态。换言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具体实现、现实展示;”因而,现代性是“唯一的,现代化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虽然现代化是现代性‘化’的过程,但现代性不是任何一种现代化的结果。”正因为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所以“有了现代性概念,似乎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化。”循此而言,界定和启用“现代性”这一概念绝不是一种无谓之举。

2、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1)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联系

从教育现代性的文化价值侧面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联系来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性的社会运动,是教育现代性文化价值的客观社会运动或实现过程;教育现代性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不仅支配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方向,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社会运动过程的合理性根据。从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侧面与教育现代化的联系来看,一方面,教育现代性通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反思、批判、重建,从而调节、改造、修正、甚至重塑教育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具有时间绵延的一致性;这也即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是与教育现代性的文化价值方案的实施(或现代化进程)相伴相生的,教育现代性的反思内在于教育现代性所持文化价值的社会运动,人们在教育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展开对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例如在西方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早有著名的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对教育现代性文化价值引发的问题的反思、批判,后又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家、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等对教育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等;在我国则早有梁启超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批判,尔后又有科学与玄学论争中人们对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批判,新儒家在文化教育传统的现代性转换的探寻中所展开的对文化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更切近的则是我国1990年代以来有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话语中人们对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批判,等等。

(2)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区别

从教育现代性的文化侧面与教育现代化的区别来看:(1)教育现代性指涉的是现代教育的文化精神形态,对教育现代性的研究应是理论取向的研究,属教育文化哲学研究范畴,它所建构的是以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为核心的教育文化价值的理论模式;而教育现代化是以形成人的现代性的文化精神品质为核心,以现代物质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制度化教育为主体,建立民主、法制、开放、多元的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所以,教育现代化研究应是实践取向的研究,它围绕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组织形式等要素,建构以实现人的现代性文化精神品质为目标的实践模式。(2)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处于不同的层面,教育现代化问题处于显性层面,对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人们总是过建立可度量的动态指标去测度;相对于教育现代化而言,教育现代性问题是现代教育问题中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它蕴含于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处于隐性层面,它不象教育现代化那样是可测度的。(3)教育现代性具有普世性,而教育现代化则具有特殊性。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型态,在总体上源于西方;内发于西方的现代性在世界上扩展开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后发型或植入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的参照标准,所以现代性呈现出普世性的特点,当今,“在全球日渐紧密的联系网络之中,普世化的格调将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具有普世性特点的现代性对各民族国家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代性之普世性的特征更显突出。同样,教育现代性在原发型现代化国家和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之间也呈现出一致性或普世性特点。但普世性的教育现代性的社会运动或现代化又是、也必然是与各个民族国家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传统相遇、结合的,又是各民族国家自主选择的产物,因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又呈现各具特色的“面相”。教育现代性的价值观念是普世性的,但教育现代性的实现方式则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从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侧面与教育现代化的区别来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性的实现过程,而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是对教育现代化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它在对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对教育现代性本身作出价值重估,进而对现代教育的价值进行重构。教育现代化过程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主体积极的实践过程,但相对而言,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是主体性的更高体现,是主体意识的更加自觉,两者处于主体意识的不同层面。

由上可见,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两者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存在学理上的分疏。所以,我们可将它们作相对分离,把它们当作两个相对独立的论域来对待,并在此基础上,突显教育现代性的研究。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篇2

一、信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信息教育, 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 (手段) , 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实现主动学习,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 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 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 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 (手段) 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 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且能使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工具,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育。它能帮助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 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效果。在信息社会中, 只具有专门的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信息社会变化速度快, 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 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 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终身教育,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到在职教育都离不开它, 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教育, 社会成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 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 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 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它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发展多种能力, 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 还要培养品德。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 重视基本理论, 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 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 教学内容少而精, 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 多种办学形式并存,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 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 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三、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 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

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创造特殊的学习情景, 是网络教学的又一显著特点。多媒体信息的形式, 可以是文本、图形、图表、也可以是声音、图像甚至是三维动画。我们经常是多种信息形式同时使用, 通过各种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内容, 使高度概括和十分抽象的原理、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由于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学生很容易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甚至扮演某种角色。他们可以在虚拟的实验室里做实验, 在虚拟的图书馆里浏览,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口授、板书、提问、作业等几个重要环节,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灵活运用, 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并注重教、学之间的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由于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情景化和共享性, 使教手段更加丰富, 学的方法更加新颖、多样, 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习变得主动, 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刻板与沉闷。网络可以将某一专业的知识, 按照其相关性联接起来, 使思维的脉络更加清楚, 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教师在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时, 能注意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方面下功夫, 就能有效克服对各孤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而从整体上、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本质。传统教学的交流点限于师生之间, 交流方式限于语言交流。网络教学则打破时空界限, 所有上网的教学参与者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除了语言, 还有文件、数据、图表、图形、图像, 网络还提供了共享性的学习界面, 为众多学生协同工作、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探讨、解决某项难题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将使网络教育变得丰富多样, 异彩纷呈。

总之, 信息技术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 给当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 我们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 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 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 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7.5.

[2]曹卫真.教育信息化及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3) .

信息时代的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篇3

关键词 信息时代的教育 信息技术 教育现代化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时代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术革命,传统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信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实现主动学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且能使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 现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育。它能帮助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效果。在信息社会中,只具有专门的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社会变化速度快,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终身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在职教育都离不开它,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教育,社会成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 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學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三、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

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创造特殊的学习情景,是网络教学的又一显著特点。多媒体信息的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形、图表、也可以是声音、图像甚至是三维动画。我们经常是多种信息形式同时使用,通过各种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内容,使高度概括和十分抽象的原理、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由于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学生很容易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甚至扮演某种角色。他们可以在虚拟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在虚拟的图书馆里浏览,.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口授、板书、提问、作业等几个重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灵活运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并注重教、学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由于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情景化和共享性,使教手段更加丰富,学的方法更加新颖、多样,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习变得主动,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刻板与沉闷。.网络可以将某一专业的知识,按照其相关性联接起来,.使思维的脉络更加清楚,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教师在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时,能注意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方面下功夫,就能有效克服对各孤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从整体上、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本质。传统教学的交流点限于师生之间,交流方式限于语言交流。网络教学则打破时空界限,所有上网的教学参与者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除了语言,还有文件、数据、图表、图形、图像,.网络还提供了共享性的学习界面,为众多学生协同工作、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探讨、解决某项难题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将使网络教育变得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总之,信息技术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给当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5.

[2]曹卫真.教育信息化及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0,3.

[3]田屹,魏先彪,周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篇4

陕西省千阳县启文小学李云科

邮箱:932009670qq.com电话:1309178702

教育是为民族发展和民生福祉奠基的神圣事业。加快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仅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创造教师自身幸福生活的现实需要。有力推动了镇江教育现化、均衡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区域教育竞争力、满意度的不断提高。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为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后,教育现代化就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省市都实施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步伐,我们地区先后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县等措施来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发展均衡化

教育均衡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没有教育的均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现代化。因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过程。2011年我县发展均衡化作为建设教育强县的一个目标,县政府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先后为各个学校添置硬件、软件配套设施。

二、建设系统化

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它包括了四个层面(物质、制度、观念、知识)和六大因素(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水平、教学条件准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教育管理),而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或缺的,单方面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达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在以上四个层面六大因素之下,又各有多个子系统构成。可以说,现代化的建设必须要像抓工程建设那样统筹安排、系统管理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地方政府因加大投入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确保各地教育投入能够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要协调各子系统的发展,通过系统内的协同,产生优势互补、能效扩张的作用;必须在保持原先重程序讲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建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教育现代化能够跟上经济现代化的步伐,并为经济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目标动态化

教育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建设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因此,目标动态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魅力所在。教育目标的动态化,造就了开放而有活力、丰富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但同时,动态化的建设目标也给浙江教育带来困惑,主要表现在建设过程中的目标虚无与混乱。快速变化着的目标,导致了一些区域与学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失去前进的方向,例如到底要上移重心还是降低重心,是齐头并进还是分层递进,是内容优先还是技术优先等,一直争论不休,以至于有些地方政令频出,而且相左,令下属无所适从。

四、结果素质化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现代化建设所要追求的结果也只能是“人的素质”,如果没有学生素质的提升,没有教师素质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先进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技术设备、优质的教学软件,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使用,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素质提升。正如专家们所指出的那

样,人的素质提高是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篇5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即时传播和利用;知识人才在激烈竞争与流动 ,人类将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2 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世纪;时代赋予大学新的职能;新时期大学生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必须“学会学习” ,掌握新动态 ,研究新方法 ,迎接新挑战。

新的学习理念对我们教学观念,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寻求相应的措施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定位,树立“知识—能力—人格—创新”四位一体的学习目标体系。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是创新。整个人类的文化史、文明史,以本质而言,就是一部创新史和创造史。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并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结果,它是学习活动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动力,它推动和激励大学生学习的进行。然而,大学生要创新,必须将其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与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问题;自信、勇敢、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坚强的毅力、敢于质疑、专注、好奇等等人格因素,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大学生应把知识、能力、人格、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习的目标,使学习成为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

2.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样性。没有一种学习方式是完美无缺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时,大学生应当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其能相得益彰,取长补短。

第二,反思性。大学生的学习要提倡反思性学习。好问、喜思是反思性学习的表现,探究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喜思和探究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习中,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教师和书本、凡事问个究竟、善于思考,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

第三,个性化。一方面,创新性人才是有个性的人,只有把人的个性充分展示和弘扬,才会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潜能,体现人的最高本质——创造性。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存在感知、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能让大学生去适应某种学习方式,而应让大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特点、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式,扬长避短,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变革高校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知识面广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当今世界,创新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交界处,谁拥有的知识越丰富,谁发现新知识的机会就越多,谁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由于分科过细,专业化太强,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窄小,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理渗透,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以拓展思路,寻求新的支撑点。综合性课程,既能使大学生整体地对待世界,又能让大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世界,获得对世界全面的、统一的感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知识范围。质量高的知识越多,迁移越快,越能进行创新。因为“只有质量高的知识才是有利于创造潜能的知识,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知识的量与创造性成正比关系”。据我国学者张庆林等的研究,具有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的知识才是质量高的知识。大学生学习,必须注意把学习内容整合,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

4.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品质。学习是提升个人内在精神品质、丰富人性的重要手段,是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主要途径,是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习不纯粹是个体为了获得一些外在的东西,更是为了促使个人实现理想、追逐生命意义、展示个人才智、彰显人的最高本质——创新的基本方式。大学生的学习应注重个人内在品质的提炼,把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从而想学、肯学、乐学,品味学习知识的意蕴,享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萌发出创新的欲望和冲动,在强烈的创新欲望驱使下,不受约束、不受羁绊、自由选择、大胆思索、去尝试、去实践、去做一做、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是、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我觉得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克服“时间太晚、年龄大了”的误区

学习是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的,只要努力学习、刻苦自励,从现在开始学习,为时未晚,年龄大点不是拒绝学习的理由。上了岁数的人虽然学习起来不如青少年效率高,但是比起老而无学、浑浑噩噩中度过日的人来,要明智得多、收益得多。春秋时代,晋国国君晋平公觉得自己都快七十岁了还想学习,但觉得自己年龄太大、怀疑学习晚了点,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宰相师旷告诉他说:年少而好学习,就如同早晨初出的朝阳;壮年而好学习,就像升入中天的阳光;老年而好学习,又有如点燃蜡烛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不是比在黑暗中行走要好得多吗?晋平公深受启发,从此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说的就是苏洵,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辙、苏轼并称中国古典文坛“三苏”。当年苏洵二十七岁时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此发愤学习,终有建树,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在知识面前,人人都要有一个谦虚的心态。即使自己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也不要骄傲,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未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有一位青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家问家长: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做什么?家长告诉他:学做人!家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长知道,天下之大,知识浩瀚,一个人即使穷尽毕生之力,能学到百分之一,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所以即使博士毕业了,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学习,正所谓“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特别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几乎是没有穷尽的,是人一辈子的学问。孔子他老人家学习得够多的了,但还是不停地学习,遇到人还是谦虚地说“吾不如老圃,吾不如老农!”

现代社会的中青年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为重要。终身学习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中青年人,年龄只有三十多岁,但总以为学习已经离他很远。他们宁愿安于现状,也不再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谈到学习时总是叹息自己的年龄大了,除了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努力学习外,不想再学习新东西了。事实上,三十多岁的人正是人生职业的黄金时期,如果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利用好这个机会,培养起自己主动学习的兴趣,很可能使自己再次踏上人生及职场的辉煌。对于学习来说,年龄和时间都不是影响学习效果与成就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意识,因为真正在你的学习中起作用的是学习态度。怀着一颗学习之心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命阶段,都不会感觉到学习对他来说是迟了。如果你压根儿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即使风华正茂的少年,也觉得时间还早,还要趁着年轻多玩玩;即使你正值壮年,也会觉得人生已经过半,学习已经晚了——这些理由都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开拓的借口!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使自己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使命。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进。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由此可见,“好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为了得到某种虚假的名声,而是一个人终身的需要,是一个人获得完美人生的最主要手段和途径。

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树立危机意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信息密集,知识大潮滚滚涌来,各种新科技、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只有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才能不被甩在了时代的背后,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新技能,将成为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之快让人惊讶,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很可能在一夜之间会老化或者落后了。新知识与新技能几乎每天都有产生,谁在这种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冲击之下还无动于衷,他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是家喻户晓的。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拓展知识领域,开阔学习视野

终身学习理念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孔子说:“好学近乎知(智)”。一个人学习的环境总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自己只是沉湎于局限学习范围之内,就很可能陷入不思进取的氛围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惰性习惯。一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一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而且可能掌握得很好,工作得也可能很好,但是,如果不具备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准备和能力,就难以扩展自己的学习领域,一旦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就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注意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知识面过于狭窄。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 篇6

内容提要

一、引言--ME命题的背景

二、ME命题为真的哲学基础

⒈ 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

⒉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三、ME 命题为真的教育科学基础

⒈ 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特点

⒉ 现代教育技术对新型人材培养的重大意义

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基于ME 命题的实践探索

⒈ 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⒉ 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性 篇7

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优先选项

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新概念,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并得到应用的,开始的时候是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中运用,表示高等教育是一种涉及多种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的事业,不能由政府或高校领导管理部门垄断举办和管理,应当发挥各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在办学和管学方面的作用。就治理的本意而言,既有公共治理又有公司(组织)治理,也就是说,治理的涵义既涉及宏观层面又涉及微观层面;既包括了参与举办和办理相关事业,又包括了拥有相关事业的话语权、表决权和监督权。其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举办;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策; 三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监督;四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分享。也就是说,治理一方面要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要保证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唯其如此,利益相关者才可能共同分享成果,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各方参与治理的目的。因此, 治理所尊崇的价值主要是平等、协商、责任和共享[1]。

传统上,我国对高等教育实行集权管理,中央政府控制了绝大部分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权,并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地方高等教育政策和高校办学施加直接而有效的领导与管理[2]。我国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封闭, 除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内部党政组织机构和相关党务、行政人员外,其他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基本被排除在办学和管学之外,在举办、决策、监督和利益分享等各方面都没有参与的权利。治理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 充分实现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参与,改变只有少数权力机关和工作人员办学和管学的状况。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体制, 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群体与个人共同办学的格局,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筹措渠道,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机制,保证高等教育政策反映利益相关各方的诉求; 三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教授治学和学生参与的机制,使高校内部利益相关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四是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高等教育的监督,放松管制,以形成社会化的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治理的任务是复杂而多样的,既包括宏观层面也包括微观层面,既包括办学也包括管学,涉及高等教育全方位各层面的改革。

毫无疑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功能看,高等教育治理包括参与投资举办、咨询决策、监督问责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从构成要素看,高等教育治理包括思想、组织、制度和能力等方面。高等教育治理的功能是通过其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构成要素是高等教育治理功能实现的基础。在构成要素中,高等教育治理思想发挥着引导作用, 高等教育治理的组织建立、制度建设和能力要求与培养都以高等教育治理思想为指导,都要体现治理思想所包含的价值期望,并保证其得到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组织包括遵循治理思想所建立的各种审议、咨询、决策、审核、监督、仲裁和评估机构及其组成人员;若以高校为界,又可分为外部或宏观治理组织和内部或微观治理组织,外部和内部都可能建立不同层次的治理功能组织,它们共同构成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高等教育治理制度是根据治理思想的要求所制定的各种法规、政策和规章,它既是高等教育治理思想的反映,又是治理组织开展治理活动的准绳。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是治理主体,即治理组织和相关人员开展治理活动、实现治理目标的能力。由于组织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其组成人员实现的, 因此,治理人员的能力是关键。如此看来,在高等教育治理的四要素中,在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情况下,治理组织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治理思想和制度需要通过治理组织和能力才能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应当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的优先选项。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首先表现为实践,即建立治理组织,执行相关治理政策规定,以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而采取的策略,最初并没有成熟的治理思想或理论,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探索。“文革”结束以后,我国延续并强化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办学的举办和管理体制, 其结果是:一方面,政府具有全能性,既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 还是高等教育成果的调配者;另一方面,中央、地方、部门各自为阵、缺乏协调和统筹,中央和地方高等教育行政机关只能对所属高校发挥影响力, 政策效力难以达到其他政府机关所属的高校。1986年,中央政府改组原教育部,成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以发挥政府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尽管后来原国家教委又改组为教育部,而且原国家教委的设立还只涉及到政府部门权力和利益的协调与保障,但不可否认,成立国家教委本身代表了高等教育治理及其意义开始为我国政府所接受,为后来更广泛意义上的治理改革开了先例。

20世纪90年代所兴起的治理研究为高等教育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治理研究相向而行的是, 高等教育治理实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宏观层面,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部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得到成立,在相关教育政策研究和咨询方面发挥影响;在微观层面,高校学术委员会改组,教授会成立,董事会、理事会、校务委员会等组织设立提上议程,都表明高等教育治理组织发展开始走向多样化,且渐成体系,治理思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举办和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不过,应当承认,高等教育治理仍然是新生之物,其思想还不成熟,组织和制度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治理能力也还有待改善和加强。不仅如此,高等教育治理的内外环境仍有待改善和优化,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任重而道远。

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治理体系建设是在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的课题,改革办学和管理体制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办学体制,实现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变, 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封闭办学不可能满足社会和大众的高等教育需要, 单一投资主体不可能支持高等教育大规模办学,不可能提供大众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办学能力。所以,构建开放、多元的办学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现代化,就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管理体制,在宏观层面,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中央和地方合理分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治理的体系;在微观层面,建立高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专业权力和社会参与共同治理的体系,提高高等教育决策的民主性、办学的透明度、监督的多元化,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保障利益相关者各方能够共享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治理能力是治理主体所具有的达成治理目的的能力。高等教育治理的主体既有办学和管学的传统主体, 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任职人员,又有非传统主体,即因治理的需要参与进来的社会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传统主体和非传统主体都有治理能力建设问题。在高等教育治理由动议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治理能力便开始发挥作用。治理能力强,则高等教育治理的推进可能比较顺利;治理能力弱,则高等教育治理的发展可能比较缓慢,障碍重重。所以,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高等教育治理水平的要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一般的社会现代化要求并不完全相同,而有其特定的意蕴。在具体阐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蕴之前,先明确它与另一个常见的表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关系。从语义的角度讲,二者有着大致相同的内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指向正是现代化,所以,在本研究中,二者被看作是同义语。一般而言,现代化往往要经历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但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新概念,在实践中则是正在探索的新领域,客观上并不存在传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即便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一些治理组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治理能力,仍属于新事物,也不存在需要现代化的问题。所以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高等教育的现代性特征有着相同的意蕴。尽管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后期, 但今天所探讨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20世纪后期提出来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一脉相承,没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就无需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和其所处外部环境要求推进高等教育治理[3]。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以构建政府、高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高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4]。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是要建立一种新的体系来代替现行的办学和管学组织及其体系,而是改善,是一种功能补救。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和完善开放的、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的高等教育投资举办组织及其体系,形成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混合型高校并存的局面,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团体、公民个人投资举办高等教育的权利。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办学主体、社会团体和公民代表参与的高等教育咨询、审议和决策委员会组织及其体系,发挥多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保证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三是建构和完善社会问责和评估监督组织及其体系,发挥社会组织、公民团体和个人的监督保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效的发展。四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中层、基层和师生员工充分参与的治校和治学组织及其体系,尤其是教授治学的组织及其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责任共担的高校办学格局。

治理体系与已经存在的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组织及其体系之间既相互交叉,又具有独立性。交叉主要表现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高校内部党政组织作为传统的办学和管学主体,往往也是治理组织及其体系的构成主体,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治理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独立性主要表现为治理组织及其体系构成主体多元化,尽管有政府和高校党政组织代表参与, 但却不是依靠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发挥影响,而是通过利益相关各方民主协商、多元互动形成决议发挥作用。治理组织及其体系从属于政府和高校,比如,高校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等;可以附着于政府和高校,比如,政府成立的具有治理功能的咨询或审议委员会、高校建立的有社会企事业单位参加的联合办学组织等;也可以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自主地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比如,社会组织和个人自主设立的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研究组织等。整体上,治理体系是对宏观和微观的高等教育治理组织的统称,它具有松散性,构成治理体系的治理组织之间可以有所属关系,比如,高校学术委员会与其所成立的各种专门委员会之间就存在隶属关系,但多数治理组织之间往往不具有严密的隶属关系。因此,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治理组织建设,包括理清和明确各种治理组织的职能、人员代表的构成、运行方式以及与相关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组织的关系等,创设治理组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以保证治理组织能够发挥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效发展的作用。至于具体的高等教育治理组织的体系化,虽然只是个别治理组织建设的任务,但也不可轻视,尤其是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体系化, 直接关系到学术委员会能否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应当加强建设。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暂行规程》,学术委员会是高校最高学术组织,具有学术咨询、决策、评议和审核等功能,除了其自身能够自主地发挥治理功能外,其所属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争议评议或仲裁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等各种专门委员会所构成的学术委员会体系,可以在多方面发挥治学作用。因此,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应当建立高校学术治理体系, 包括加强学术委员会体系建设,以及新建或调整学术委员会与大学党委、校长及其办公会以及相关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5]。

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提出的要求。概而言之,高等教育治理的主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治理组织,另一类是治理组织的构成人员。两类主体都有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对治理组织而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 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明确并落实各种治理组织的职责权限、运行规范、活动准则以及与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等;对治理人员而言,因其构成来源差异很大, 包括来自校外党政部门的代表、高校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的代表、社会组织的代表以及公民团体或群体的代表等,不同人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对治理组织中的党政部门代表和高校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代表而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在于实现角色转换,加强沟通、协商和协调能力,调动其他治理人员参与办学、管学和治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他治理人员的作用,保证高等教育治理目的的实现;对其他治理人员而言,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是提高其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能力、意愿表达能力、沟通协商能力、监督和评判能力以及责任分担能力,以保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效率和质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论是治理组织还是治理人员,能力现代化不仅事关治理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且事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与质量。

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具有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必要条件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其基础地位不仅是由其自身的属性决定的,而且是由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决定的。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体制是高等教育的组织外壳,只有现代化的体制才能承载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功能。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它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的、封闭的、办学和管学主体单一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招生就业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投资拨款体制、宏观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都进行了改革,不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而且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高校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些改革既有对原有办学和管学体系的完善,也有在原有体制之中嵌入新的治理机制的改革,也就是说,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既包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维新,又包括治理体系的新建。之所以要新建治理体系,是因为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难以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即便对传统体制进行维新,也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对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弊端的补救。治理体系的嵌入将广泛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个人纳入进来,使高等教育体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有助于改善高等教育体制的结构,优化传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和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增强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从而使高等教育体制的现代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治理体系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是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的,是条件充裕、环境优越的,是高水平和高质量的。这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充分的物质基础, 没有充分的物质保障,高等教育现代化只可能是镜中月、水中花。一般来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物质保障需要通过两条腿走路来实现:一条是政府公共财政投资;另一条是民间资本投资。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政府独揽高等教育的举办权,政府财政拨款成为高等教育唯一的物质保障渠道,由此形成了传统的办学体系。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突破传统的高等教育举办体制,打通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主体举办高等教育的体系,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筹集更充分的办学资源。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主体办学的格局已经初见雏形,但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健全民间资本投资办学的组织体系,更开放地吸引更广泛的民间资本投资举办高等教育,保障高等教育现代化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仍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不能忽视的重要任务。正因为如此,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在高等教育体制中嵌入治理体系,实现高等教育体制现代化;二是开拓高等教育投资办学渠道,消除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的障碍,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

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而且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够为高等教育扩容、发展大众或普及高等教育奠定组织和资源基础,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及其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由治理主体的能力所决定的。治理主体由传统的办学与管学主体和新兴的参与办学与治学的主体所构成,两类主体所代表的高等教育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正是其差异之处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因此,治理能力的状况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密不可分,治理能力水平高,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越明确、进程越顺利;治理能力水平低,高等教育现代化就会方向模糊不清,进程缓慢拖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高等教育治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治理体系建设历史短,治理组织健全程度不高,治理人员构成复杂且治理经验不足是客观事实。加强各治理主体的能力建设,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意义不但事关治理水平的高低,更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与进程。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实质上,高等教育治理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高等教育治理必须优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是包含关系,又存在因果条件关系。一方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为此,优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提高各级各类办学、管学和治学主体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提高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而且能够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保障高等教育现代化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

摘要:高等教育治理是解决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参与办学和管学问题的举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但二者高度相关、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参与办学、参与管学和参与治学的所有组织及其结构关系,治理能力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公民教育与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 篇8

首先,该书从现代化转型的视角认识公民教育的时代意义。以往研究中,我们常将公民教育看作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这窄化了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空间,没有真正揭示其在当今时代的重大价值。而该书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两个维度来认识公民教育的价值性和必然性,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其目的而言,公民教育的培养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的倡导意味着教育性质的改变。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这种独特的认识赋予公民教育以时代价值,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推行公民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二,该书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厘清了公民教育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民”和“公民教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他们要么对西方公民教育趋之如骛,不加辨别地全盘吸收。要么远而避之,认为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给它打上意识形态的标签。而该著作从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出发,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辩证地界定了公民、公民教育两大范畴,有效避免了概念理解上的两大思维陷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实践方向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一方面,公民概念具有普世性,公民不是“私民”,公民不是“臣民”,公民不是“农民”;另一方面,中国的公民教育绝不是西方的简单移植或“拿来主义”,而是融合中国历史文化的自我特色的现代化转型过程。

第三,该书结合中国实际初步架构了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作者基于公民概念的“自由”和“参与”两大特质的认识,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参与社会的动机,形成公民意识,进而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生成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社会”。在公民教育的内容上,作者围绕培养具有自由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有责任的自由个体”身份公民,划分为身份与认同、人道与人权、德性与责任、民主与法制、和平与理解、环境与生态这样六个维度。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公民与社区之间以及公民与世界乃至宇宙之间的所形成的权利关系和责任意识,也体现了本书所界定的以权力和参与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固有理路。在公民教育实践策略上,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则:拒绝灌输和学会选择。认为输灌和强迫是公民教育之大敌,自由和选择是通往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从以往培养听话顺从的臣民意识的“好孩子”转变到培养有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就必须用自由民主理念贯穿教育的始终。如此,学生才能在自我管理中发挥民主积极性,获得参与意识、掌握社会参与能力,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尊严、价值与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2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上一篇:河边中学、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下一篇:石柱电子商务工作考核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