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4-06-06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共17篇)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和生字成为了好朋友,现在想不想和雨点儿交朋友?

生:(高兴地)想。

师:只要你听懂了雨点儿说的话就会和雨点儿成为好朋友。

(课件播放大、小雨点儿的对话,学生听)

师:到课文中找一找大、小雨点儿的对话,读一读。

(指名读对话)

师:问话怎样读呢?谁来扮演大、小雨点儿读一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师:从大、小雨点儿的对话中,你听懂了什么?

生:小雨点儿想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想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生到黑板贴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了雨点儿的对话,和雨点儿成为了好朋友,你想不想问雨点儿什么问题?

生:(兴奋地)想,小雨点儿你为什么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你为什么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我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同组的小伙伴在一起研究研究。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相机指导)

生1:我们组认为,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让那里的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环境变得好了。

生2:我们组认为,大雨点儿雨水多,如果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会把那里的花草淹了。小雨点儿雨水少,如果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就不能让那里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所以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去了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滋润了万物,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到大、小雨点儿去过的地方看看,好吗?

(配乐课件演示雨后景象)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景色很美。

师:你怎样读才能把这么美丽的景色读出来呢?

生:(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我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当评委。

(老师读,小朋友给星)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景色这么美,谁的功劳?

生:(兴奋地)雨点儿。

师:如果你是小草、小花,或者是小蝴蝶,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生1: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我水喝。

生2: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3: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体,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4: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雨点儿》名师教学实录片断

师: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师: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

赏析: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靠学生自己感悟获得,而不是靠教师讲解。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雨点儿》这篇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学生爱读,并且能读懂,被学生所喜爱。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来看待。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凭借角色效应,在情景中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担任角色,引导他们想象、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情感,极富情趣和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而和谐。而且,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熏陶,道德教育,激起爱美的情趣,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这些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情趣以及人文精神,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2

我校“伴生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 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情境, 使学生达到一种倾听内心、享受作为的状态, 教学处于师与生、教与学能动的、积极的、有效的互动互生课堂。下面以初中语文《蜀鄙二僧》的教学片断为例, 谈谈语文“伴生课堂”的教学。

片段一, 游戏导入, 初读课文

1. 游戏练习

(复习重点实词、虚词理解, 学生做四道选择题。我利用IPAD投影学生的答题进展和结果来反馈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课文, 一位同学点评大家的读。

生:音洪亮、整齐, 没有感情。

师:这位同学的点评非常准确, 刚才大家的读只能称作唱读, 而不是朗读。朗读应是有感情的读。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呢?

生1:注意语速、节奏、停顿、轻重音、语气等。

生2: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感情。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啊!的确, 理解内容是我们朗读的基础。细细读, 细细品是非常重要的。那好, 我们就从读开始吧。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黄金矿工”的游戏活动。旨在检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也为在开课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片段二, 朗读课文, 理解人物心态

用IPAD推送讨论话题给学生:本文有四句对话, 请同学们思考这四句对话分别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

(完成方式: (1) 学生独立完成, 在课本上作批注; (2) 小组讨论, 确定本组的展示方案。展示方式:一个人读句子, 一个人说理由。如有遗漏, 其他同学补充理由, 一个同学说结束语)

师:我们从第一句开始, 哪个组愿意第一个来展示。其它组要认真倾听, 认同的地方做好笔记, 不认同的地方等一会可以质疑对抗。

(第一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商量的语气来读。 (生读)

(第二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谦虚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刚才两个组的展示都不错。读得也很好, 都将“何如”的征询意见的语气读出来了。这两个组的组员每人各加1分。那第二句怎样读呢?

(第三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不相信的语气来读。 (生读)

(第四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轻蔑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同学们都将重音放在“何恃”上, 强调了富和尚瞧不起穷和尚。品味得很到位, 现在全班读一读。 (全班齐读) (展示小组各加1分)

师:那下一句呢?

(第五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自信的语气来读。 (生读)

(第六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你们为什么要强调“足”字呢?

生:穷和尚虽然没钱, 但是他志向明确坚定。

师:这一组分析得非常准确。穷和尚虽然穷, 但是人穷志坚, 他是立志了的。 (展示小组各加1分)

师:最后一句哪一个组来展示?

(第七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狂妄的语气来读。 (生读)

(第八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嘲笑的语气来读。 (生读)

(第九组)

生: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要用傲慢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这一句前半句语气和后半句语气一样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前半句用傲慢的语气来读, 后半句用嘲笑的语气来读。 (生读)

生:我认为他的分析是对的, 但没读出来, 前半句重音应放在“犹”字上, 后半句重音应放在“子”字上, 强调我都去不成, 你就别谈了。 (生读)

师:请全班学生将这一句齐读一遍。评选展示最优秀小组。 (利用IPAD的投票功能)

(反思:在此环节中, 对话质疑,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伴生互动, 达到一个高潮。学生在认真独学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 并且进行个性化的展示, 每个小组都以最佳状态展示了本组的讨论结果和风采。这个过程中, 其他组还进行了激烈的质疑和对抗, 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此活动很好地体现了课堂不是满堂灌而是点燃的理念。这较好地运用了信息技术的评价功能, 它能客观及时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投票评价)

片段三, 理清文旨, 探讨道理

师:我们刚才细细地品读了文章描写的重点, 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 理解了文本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来点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教师播放学生课本剧表演视频) , 说说他们的表演是否符合文本要表达的意思。

师:视频中的富和尚最后低下了头, 这和文本中的那一句相对应。 (“富者有惭色”) 的确, 这两位同学表演得很好,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两个和尚的心理、神色表现得惟妙惟肖。富和尚为什么最后有了惭愧的神色呢?

生:他没有到达南海, 穷和尚到达了那里。

生:他只有志向, 没有行动。

师:请大家思考富和尚多年来想雇船去南海, 这是志向吗?

生:不是。

师 (小结) :很好。这只能说是想法而不是志向。因为志向会使人意志坚定, 不一味依赖客观条件, 努力把自己的目标落实到行动中。而富和尚只有想法, 还没有上升到志的阶段, 所以他总是想入非非, 没有付诸行动。也就是说富和尚是没有立志的, 穷和尚才是立志了的。同学们能不能从文章的第二段找到依据。

生:“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师:这是理解本文的一个关键句子。我们称它为中心句。顾名思义, 这个句子能揭示文本的主旨。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要立志, 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

师:为什么作者不将穷和尚去南海的经历写一写, 这样故事会更真实?

生:本文的重点不是讲故事, 而是讲道理。

师:看来作者是为了讲道理而讲了这个故事。

师:那为什么在叙述故事时, 将二者的对话进行详细叙述呢?

生:因为这段对话描写能够突出本文的中心。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突然想到要讲这个重要的道理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其写作背景?

1. 链接《为学一首示子侄》全文和

译文 (利用IPAD推送此资源)

小组合作完成:朗读原文和译文, 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

2.“蜀鄙二僧”的故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反思:通过读文本之外的背景资料, 我们知道本文是节选。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我们理解题旨提供了线索, 本文是写给他的子侄看的。目的在于教育后辈, 天下事没有难易之分, 只要我们志向坚定, 刻苦勤奋, 即使客观条件再差也能取得成功。做学问更是如此, 只要我们树立学习目标, 就会驱使自己努力学习, 即使天资不如人, 也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同时, 此环节很好地运用了信息技术的拓展功能, 让课堂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了)

片段四, 小结方法, 提升技能

(利用IPAD的拍照功能展示学生的小结成果)

1.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想一想运用了哪些理解文本主旨的方法, 请写在积累纸上。 (独立完成)

2. 小组交流, 拍照展示本组的最佳答案。

师生理解文本主旨的方法:

(1) 读文本, 体会描写的重点和人物的心理。

(2) 读文本, 抓住点明中心的句子。

(3) 读背景资料, 辅助理解。

《鲸》教学片断分析及反思 篇3

下面是我在教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鲸》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这节课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1: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抹香鲸体内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龙涎香。主要是由于抹香鲸捕食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动物,肠道内受刺激分泌的。

生2:我在《百科全书》中了解到,美国人驯练虎鲸,在海底看管鱼群,像猎狗看羊群一样。

生3:我了解到鲸鱼会搁浅,会集体自杀。

生4:我了解到由于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捕杀,鲸在濒临灭绝。

(这时,一位男生在下面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灭绝不灭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周围几位同学随声附和,令我十分震惊。我知道,这位男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无人能敌,读的书较多,一向深受老师的宠爱、同学的崇拜。)

师:很好!你们不仅认真搜集了,而且介绍得非常清楚。老师也去搜集资料了。在搜集资料时,老师还了解到另一个新闻,科学家想从恐龙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从而再造恐龙。你们喜欢恐龙,看过恐龙的故事吗?

生:我看过《恐龙王国》。

生:我也看过,可好看了。

(这时,学生热情洋溢地议论起电视剧,我只笑着听,不言语。过了一会儿。)

师:你们都那么爱恐龙,想亲眼看看恐龙长得什么样吗?

生(齐):想。

师: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表情各异,有失落,有严肃):不能。

师:我们可以从影视、书报中认识恐龙,但我们无法亲睹他们真实的面目。利用基因再造恐龙,也只是幻想而已。由于环境的改变,人类的捕杀,每天都有许多物种像恐龙一样在灭绝,我们再也无法拥有它们。

师:大家请看我们窗台上的金鱼缸,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齐喊):有鱼的。

师(捡起早上死去的那条金鱼,放在空缸里):是吗?

生:喜欢金鱼活着的那个缸。

师: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儿,你们喜欢金鱼,因为它活着,它有生命,它给予我们很多很多。想一想,从金鱼来到我们身边,它们给予了我们什么呢?

生:它们长得漂亮,很可爱。

生:它们游来游去,有意思。

生:我学会了喂金鱼。

生:今天金鱼死了,我很难过。

……

师:这些小小的生命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欢乐。而那条金鱼的死又叫我们难过。金鱼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有生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了。你们说金鱼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有。

师:那么,想想,鲸鱼的灭绝与我们没关系吗?

生(坚决、肯定):有。

师:同学们,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它的价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珍惜地球上的生命,也应该感谢带来金鱼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到大海里或水族馆里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朋友——鲸。(师鼓掌)

生(鼓掌):好。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小练笔就是《鲸的自述》。大家自由交流你们搜集的资料。

反思: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还要让学生感悟美,学会爱,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向往追求美好情感的品质。语文知识可以自学,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能轻视,更不能任其发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美好的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影响一个人积极追求的精神意志,也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基本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交流信息,然后完成小练笔。发现学生对鲸的淡漠时,我把这一教学任务留给他们合作完成,而把话题转入了谈论恐龙,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喜欢恐龙的故事,有关恐龙的影视他们也喜欢看。在其无限喜悦的时候,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恐龙的灭绝成为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身边的金鱼则生动、形象地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而多姿多彩。从而完成了对他们思想情感的启发教育。

后来,我发现班里关注金鱼的学生更多了。在小练笔中,学生的想象飞向了蓝蓝的大海,文章不仅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而且被赋予了孩子般的性情,它们天真可爱,它们有着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渴望。

荷花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 篇4

片段:

师: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那么幽雅迷人。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这些问题提得有价值,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生:因为每当有风吹过池塘时,荷花就会随风摇摆,好像活的画一样,所以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

生: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是在赞美画家的画画得好,画画水平高。

师:平时美术老师评价你们的画一般会众哪些方面来评的呢?

生:老师会评画的色彩。

生:老师会评画的事物像不像。

师:如果你们画的是荷花呢?

生:老师就会看我画的荷花样子美不美。

师:那么,你们能用美术老师的眼光来评一评咱们眼前的这一池荷花吗?你们觉得这一池荷花颜色如何,姿态怎么样?

生:这一池荷花颜色很美。碧绿的荷叶,雪白的荷花,清清的池水,色彩非常丰富。

生:荷花的姿态更美,无论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还是全开的、半开的`,一朵有一朵的姿态,都很美。

师:说得多好啊!能把这么美的荷花画下来,画得那么美,画家的本领当然高啦!

师:那你们想想看,这“画家”是谁呢?谁会有这么高超的本领呢?

生:大自然。

生:辛勤的园丁叔叔。

师:是啊!正是神奇的大自然、辛勤的园丁叔汉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教后反思:

解比例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5

师:谁能用已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2∶3=4∶6=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例。

生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因为2×6=3×4,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个比赛,30秒内,看谁写出的比例最多?

……

生1:1∶2=2∶43∶7=1.5∶3.5生2:3∶2=9∶4=4.5∶

2生3:2∶3=6∶92∶3=8∶122∶3=10∶152∶3=20∶302∶3=0.2∶0.3……

师:(适时打断。)还有没有?

生:我大约写出了十几个比例。

师:(假装一脸迷惑,面向全班学生。)他怎么能写出这么多呢?

(一阵自发议论,有人举手,继尔大部分同学茅塞顿开。)

生:他是运用了比的基本性质。

师:真不错,学过这么久的知识你们也能记起来。

同桌校对练习情况。

教师巡视,随机拿起一位同学的作业本看了一会,与那位学生小声嘀咕后,板书:3∶8=15∶()

师:后面的数老师实在看不清,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用x代替。

师:这个x的值是多少呢?

(情绪高涨,小手如林。)

生1:x=40。因为3到15扩大5倍,所以8扩大5倍应是40。

生2:3∶8=,x=15÷=40

生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x=8×15x=8×15÷3x=40

教师手拿那位同学的本子,说:“其实他写的就是40,而且很清楚,老师刚才和他商量了一下,征得他的同意,设下了这个‘骗局’,你们有没有意见?”

同学们都笑了。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

[反思]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孔企平教授认为: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即“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

经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接知如接枝”,强调“接枝”必须接在原来的树枝上,这里的树枝就相当于“接知”中原有的“经验”。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意义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本课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师在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时采取的策略不是单纯让学生复述有关文字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举出实实在在的比例式,并通过判断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通过限时写比例式,还引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些知识经验的激活,使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成为可能,这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考──

有效学习就是要激励学生勤于,乐于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没有学生思考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本课通过“在相同时间内,为什么有同学能写出十几个比例式”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帮助学生回忆起了学习时间相对较久的“比的基本性质”的同时,也使学生有效建构了“比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猜想-验证”的途径,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究x的值,这样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思考,在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同时,肯定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活动──

《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 篇6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

师:这位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

教学反思:语文课堂中的思想教育其实就蕴含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对课文的朗读中,蕴含在学生的答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语文训练的同时已受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统一。在课堂结束前,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小组内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互相取长补短,良性竞争,从而培养了彼此的合作意识。整堂课,学生没有接受别人的现成的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扎扎实实地探究文本,积累知识,丰富情感,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意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7

教学片断一观察交流探究, 初步体验策略

出示例1的两幅图.

师:这两个图形你们学过吗?我们能用已有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它们的面积相等吗?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呢?

(1) 同桌讨论. (数方格, 转化或割补)

(2) 动手操作.学生拿出上面的图形纸片, 小组合作, 剪一剪, 拼一拼.

(3) 交流自己所用的转化方法,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转化的方法: (如果有学生提出“数方格”, 则提示他们进一步想想不完整的方格如何处理)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将两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然后课件演示.

师:你是怎样进行转化的?

(第一幅图:先割下上面的半圆, 再将这个半圆向下平移5格, 就转化成了了5×4的长方形了;第二幅图:先把下半部分凸出来的两个半圆割下来, 再绕直径的上端旋转180度, 补到图形上半部分凹进去的地方, 于是这个图形也转化成5×4的长方形.)

师:转化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现在可以准确地判断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师:你怎么想到把图形分割后重新拼合进行转化的? (原图复杂, 转化后的图形容易计算面积, 而且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板书:复杂→简单)

(4) 总结评价.看来, 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 转化是一种很巧妙的策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思转化的目的是为了把困难的问题化为容易的问题, 或者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探索, 交流, 动手操作, 寻求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身体验转化的好处.同时又利用多媒体动画使转化的过程更加直观, 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

教学片断二回顾转化实例, 感受转化价值.

1. 回顾以往转化的经验

师:其实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 已经多次运用过转化的策略, 想一想, 在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策略? (可适当提示不同领域的转化)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选择性板书, 并挑选几个用课件演示转化的方法.

(1) 面积或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过“形的转化”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长方形;圆柱→长方体;圆锥→圆柱)

(2) 计算中用过数的转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整数乘除法;分数除法→分数乘法)

(3) 简便计算中用过的式的转化.

2.初步感受“转化”的价值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化陌生的新问题为熟悉的问题.) (板书:新问题→熟悉的问题)

师:以后你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 你会怎样想呢?

反思学生曾经多次运用转化的策略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对这些过程进行回忆, 并结合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再现当时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体验策略的同时, 归纳和总结具体的操作方法, 从策略的角度重建相关知识的联系, 有利于他们理解转化的共同点, 促进知识的内化.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是体验策略前提

问题的设置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出示例1时, 面对两个由直线和曲线围成的复杂图形, 有学生陷入困顿, 有学生跃跃欲试, 想用数方格的方法解决, 结果发现既繁又易出错.由此形成寻求新的解题策略的需求, 为“转化”策略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2. 合作探究是形成策略基础

策略不能由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 要想形成策略, 学生的主动探索与自主建构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呈现的两个不规则图形, 学生设想如果将它们转化成规则图形,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此时, 以往掌握的通过割补图形进行等积变换的方法被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唤醒.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 学生体验到转化的作用.

3. 善于反思是促进策略动力

“角的度量”一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8

[关键词]角的度量 导入 观察 渗透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30

量角是一种测量行为,学好量角可以为学生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及今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以往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总喜欢采取讲解量角要领、示范操作量角过程、学生模仿量角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多了一份约束,少了一份自然。那么,怎样才能使技能操作的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显得自然、厚重呢?前段时间有幸听了一位教师的讲课,使我深有感触,豁然开朗。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梯吗?(出示公园里的滑梯图片,各个滑梯的斜度不同)看到这些滑梯,你们想滑哪个?

生:第二个滑梯。

师:能说说你们的理由吗?

生1:第一个滑梯太平了,滑下去不刺激,没有意思;第三个滑梯又太陡了,危险;第二个滑梯最合适,既刺激又好玩。

师:真厉害,一下子就说中了要领!那么,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些滑梯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生2:滑梯的斜度不一样。

师:是啊。那么,滑梯的斜度多大才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

教学片断二: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然后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生1:量角器的中心有一个小圆圈。

师:我们把它叫做量角器的中心点。

生2:量角器上有许多像射线一样的线。

生3:量角器上有两圈数字。

师:是的,我们把它称为外围刻度与内围刻度。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字有规律吗?

生4:内围刻度和外围刻度上标注的度数都是到180度,不过一个是逆时针排列的,一个是顺时针排列的。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用量角器上的刻度帮助我们量角。

……

教学片断三:

师:请大家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先画一个90度的角,再画60度和30度的角,然后比较它们哪里不同。

生1:它们叉开的大小不一样。

师:请大家再画一个21度的角。(许多学生为难了,觉得没法画)怎样才能画出一个21度的角呢?刚才大家通过观察量角器上的刻度,对0刻度、角的顶点等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量角器,找一找21度在什么地方。(学生学习画角)

师:刚才大家画的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随手画一个角,并量一量这个角的度数。

生2:我画的是45度的角。

生3:我画的是153度的角。

师:你是怎样量角的?

生4:我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指向153,就是153度。

……

教学反思:

听了这节课后,我才发现数学课原来可以这么上,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教学时不仅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且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1.导入自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述教学中,教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滑滑梯活动入手,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度量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意义,为学习“角的度量”奠定了基础。

2.观察认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上述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不是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根本不会去注意量角器上有什么。但在这里,由于教师的有意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被激发,他们积极踊跃发言,在讨论交流中获得了对量角器的丰富感知。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且为学生接下来的正确量角与读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渗透无形,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虽然都认识角,但感知不是很深刻。因此,让学生量角,其实是一个让学生深刻理解角的概念本质的过程。上述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角的概念本质,让学生自由画角。这样既使学生深刻理解角的一边与零刻度线重合等知识,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究、自我实践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思考的机会,使教学有意但不刻意、严肃但不失活泼、有意但不张扬。

《父亲和鸟》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9

【案例】

师:小朋友们,读了《父亲和鸟》这个故事以后,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句话?

生:我最喜欢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师:非常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一边表扬,一边幻灯出示最后一句话:“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三次,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生:我能读懂这句话。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高兴”表示“快乐”、“愉快”的意思。

师:真好,真聪明,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我“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要不,小鸟就没命了。

生:我“高兴”在这篇课文中认识了许多鸟的生活习性。

生:我“高兴”的是明白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有“看、闻、听、摸。”。

生:我“高兴”的是人人都明白了要爱护小鸟,保护小鸟,关爱自然。

生:我“高兴”的是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我要向父亲学习,做“鸟”的知音。

师:很棒!大家真是个动脑筋的`好孩子。

【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0

学生:因为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觉得很好笑。

生:青蛙以为自己是对的,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觉得很好笑。

师:小鸟又为什么笑呢?

生:青蛙明明是错的,还偏以为自己是对的,小鸟觉得可笑。

生:小鸟天天在天上飞,当然知道天有多大,而井里的青蛙却不相信,小鸟无可奈何地笑了。

生:天明明无边无际,而井里的青蛙看天却只有井口那么大,还不相信小鸟的话,让人又气又好笑。

师: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众说纷云)

二、反思

1、揭示寓意一直是低年级寓言教学的难点。如果学完课文后直接让学生说出寓意,显然是不现实的。有时只好把寓意抄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读读背背了事。而本课教学不是这样,我抓住青蛙和小鸟的“笑”,引导学生找出“笑”的原因,从中体会到青蛙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从而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寓意。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1

“瞧,这个西瓜真大啊,有20斤吧”,“今天太热了,可能有37度”,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的现象,正是运用数感的具体体现。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能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因为,作为一种心智技能,数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将来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

经常任教低年级数学,我深深感受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下面想结合“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谈谈对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片断一在估测中数数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很漂亮的彩色塑料珠子,我现在把它们慢慢地倒在盘子里,如果小朋友们觉得不够100,就让我继续倒;如果觉得它们的个数差不多够100了,就让我停。

当同学们纷纷喊停的时候,老师就不再倒了。

师: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些珠子有没有100个。

谁觉得这些珠子的个数还不到100,请举手;

谁觉得它的个数正好是100个,请举手;

谁觉得它已经超过100了,请举手。

到底有没有100个呢?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学们都说:“数一数就知道了。”

大家通过实物投影屏幕数呀数,先数出了50个珠子。

师:我们已经数出了50个珠子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观察所有这些珠子,它们的个数到底是不是正好有100个?

生:比100多。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左边那堆有50个,右边那堆比它要多,所以我觉得有100多个。

师:你真会思考问题。

师:那我们就接着数。

结果有100多个珠子。

师: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猜对了,看来你们对数的感觉很好。

分析:

数是数出来的。可是怎么数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价值呢?在估测中数数是个好办法。当教到50时,老师请同学们进行再次估测,大家发现数过的珠子少,剩下的珠子多,于是纷纷调整了自己当初的意见。这次调整,有很大的价值,学生是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修正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意见的。这样不仅对于100这样一个较大的数,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概念,而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同时,这样的活动,估中有数,数中有估,既找到了估测的根据,又充分体现了数数的价值。其中先后两次估测,对于帮助学生提高估测的意识,逐步掌握估测的方法,都很有好处。

片断二在“排队”中了解数

老师取出“百数盘”——一个正方形的盘子,中间有10?10个圆形小洞。老师把珠子往百数盘上一撒,再晃一晃,100个珠子“各就各位”,很快一行一行地“排好队”了。

师:一行珠子有10个,也就是1个十,1个十是10。

接着老师带领学生继续认识:2个十是20、3个十是30、……、10个十是100。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整十数,你们能把这些整十数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到黑板上吗?(老师把卡片分发给同学们,由他们贴到黑板上)

分析:

这里的“排队”有两层意思:

⒈100个小珠子在百数盘里10个一行、10个一行地排好队,正好可以排成10行,非常直观地表示出10个十是100的组成关系。同时,100个珠子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方盘之中,很像一个正方形,也可以看作一个“方阵”,每一个珠子就相当于一个“点”,有序地排列在一个无形的二维空间的平面坐标之中,这本身就具備了数和形相结合的特征。

⒉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那些整十数的卡片,在黑板上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地排成一排,就相当于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由整十数组成的数轴。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片断三在随意抓取中认识数

师:你们看,老师这儿还有这么多珠子呢。每组可以抓一把,能抓多少就抓多少。然后把这些珠子撒在你们组的“百数盘”里,摆一摆、数一数,怎样才能很容易看出这些珠子有多少个?说一说它们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各组学生依次兴致勃勃地抓出一些珠子,摆放在百数盘里,并认真地读数或表述着它们的组成。

分析:

学生经过思考和尝试,把珠子在“百数盘”里都摆成一行一行的,使几十个珠子分别在几十个小洞里“安了家”。看起来非常整齐,也非常美观。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强调,要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以上这一系列有益、有趣、有序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认识了数,感受到了数。我想,只要教师能抓住日常学习中的一切契机,从中渗透、强化对数感的培养,学生习惯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这细水长流的训练中,数感自然就会慢慢地建立、加强起来了。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2

一、片断一: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 我出示了一道习题: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长8厘米, 宽6厘米的长方体模型, 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有部分学生列式为:72-8×4-6×4=16 (厘米) 。针对这种错误, 我进行了评讲, 可事后仍有少部分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反思我的教学后, 我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 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长方体框架。要求:小组长放学回家后, 找一根长72厘米的细树枝条, 带到班上。先根据长和宽的长度, 算出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再小组合作共同制作这个长方体框架。课上汇报交流时, 我有意指名让那些做错的同学说一说, 算出16厘米后, 为什么还要除以4?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16厘米是4条高的长度和, 要求高还必须用总长度除以4, 所以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为4厘米。

【反思】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 而只能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让学生亲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远比我对学生说教:长方体有4条长, 4条宽和4条高有效的多。所以, 我巧妙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 (细树枝条) 做教具, 设计了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数学活动, 让每位学生都经历算一算, 想一想, 量一量, 剪一剪, 粘一粘的活动过程, 从而感悟出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为长、宽、高三组, 每一组分别有4条相等的棱, 这样求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方法“水到渠成”,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片断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后, 我进行了单元测验, 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有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 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 剩下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阅完试卷后, 我作了统计, 这道题做对的学生大约占30%, 究其原因, 大部分学生对表面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规则图形上。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 丰富学生不规则图形表面积的表象, 我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放学回家后, 请每位同学用土豆或萝卜或苹果切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 第二天带到学校, 上数学课时用。

上课了, 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用小刀从它的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 观察剩下的物体表面积, 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剩下的物体缺了一个角, 它的表面积变小了。

生2:我发现剩下的物体表面积变小了, 但又增加了3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

生3:老师!我发现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大小没有变。

师:为什么?

生3:由于挖去了一个小正方体, 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减少了三个面, 但又增加了与它们相等的三个面, 所以说它的表面积大小没有改变, 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就是5×5×6=150 (平方厘米) 。

说得真好!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反思】求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只有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 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表面积的具体含义。因此, 我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让每一位学生切土豆、切萝卜、切苹果, 在切的实践过程中, 感知表面积的形成过程, 再通过观察、比较, 得出结论, 最后找出计算方法, 教学知识难点被轻易化解。

三、片断三: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现有一张长4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片, 请你用它做一只深是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皮盒 (焊接处及铁皮厚度不计, 容积越大越好) , 你做出的铁皮盒应该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第一种方法, 把铁皮的四角截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体积是: (40-5×2) × (20-5×2) ×5=1500 (立方厘米) 。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没有人举手。这时我说道:“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片, 将它裁成长4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做出的铁皮盒容积更大?”

一语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手中跳跃着智慧的火花。几分钟后, 一个小组汇报说他们组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我请这个小组的小组长上台演示汇报。

第二种方法:在铁片的一侧角上截下两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焊接到铁皮另一侧的中间位置, 这样做成的无盖铁皮盒长是40-5=35 (厘米) , 体积是 (40-5) × (20-5×2) =1750 (立方厘米) 。如图1。

他的话音刚落, 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出了第三种方法, 在铁皮的两侧各截下一条宽为5厘米, 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分别焊到上、下边上的中间部位, 这样做成的无盖铁皮盒的的是长是40-5×4=20 (厘米) , 宽是20厘米, 体积是 (40-5×4) ×20×5=2000 (立方厘米) , 如图2。

师:为什么第3种方法做出的盒子体积最大?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 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当底面积是一个正方形时, 做出的盒子体积最大。

【反思】现代教育思想认为,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 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受阻, 只能找出一种方法解答时, 我马上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纸片) , 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 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点燃, 他们有的剪, 有的拼, 有的量, 有的算, 学生们个个手中跳跃着智慧的火花, 人人脑中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很快找出了另外两种方法。当学生找出第三种方法后, 我又乘胜追击, 组织学生寻找规律, 使知识得以延伸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次得到发展, 归纳比较能力再次得以提升。

上述三个教学案例, 都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简单的自制教具搬到课堂上, 这些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同样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 化解知识的难点, 迸发创新的火花;同样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 启迪孩子数学思维的心扉, 转化为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

1. 身边的教学资源, 贴近学生的生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片断一中细树枝制作长方体框架活动, 虽然简单, 但它贴近学生的生活, 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兴趣倾记得被调动起来, 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由于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制作过程, 所以对长方体的棱长感知颇深, 计算掌握准确。在玩中学, 在学中悟的数学课堂, 学生能不喜欢吗?

2. 身边的教学资源, 操作性强,

有利于化解知识的难点。片断二中, 教师匠心独具, 让不规则图形表面积这个抽象概念在极其平凡的切土豆或萝卜操作中, 逐一让学生感知, 理解和掌握。同时, 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 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思维的快乐。因此, 没有现代化设施的乡村学校, 只要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巧妙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经过简单的操作演示, 化抽象为具体, 教学知识难点会被轻易化解。

3. 身边的教学资源,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3

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

师:从这句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到很美。

师:怎么体会到的?

生:我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我从这体会到叶子很美。

生2:我从“均匀”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看起来叶子很美。

生3:我从“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很美。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师:“一顺朝下”我们可以看图理解。请大家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4:我看到叶尖都朝下。

生5:我看到叶子长得很茂盛,油亮油亮的,很新鲜。

生6:叶子在墙上分布得很均匀,一片挨着一片,没有缝隙,也没有重叠起来的。非常美。

师:这样的叶子确实让我们感到很美。这么美的叶子我们怎么读才体现出美呢?

一生读。

师:感受到美了吗?

生摇头。

师:老师读一读吧。

师配乐范读。

师:你们想读吗?好,和着音乐读一读吧。

生读。

反思

这段教学是高秀艳老师执教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训练重点突出学科性。《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任务。教者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点,通过对“均匀”、“新鲜”、“一顺朝下”几个词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感受到了叶子的美,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4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片断】教师播放《小小的船》曲子,让学生闭眼想像。

师:请同学们团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来听一首优美的曲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配乐描述)宁静的夜晚,你坐在池塘边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这弯弯的月儿,真像一只小小的船呀!

(学生听完曲子后自由发言)

生:老师,我感觉真的飞上去了,好像坐在这小小的船里边,数着闪闪发光的星星。

生:老师,我好像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正向我眨着眼睛呢!(还用手做“眨眼睛”的动作)

生:我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位小天使,正在空中飞翔。

生:我好像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唱歌。

(学生沉浸在这首优美的乐曲之中,展开了他们想像的翅膀)

师:老师也好像随你们一起飞上了美丽的星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现在,有几位小天使(图片)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它想和那些聪明、大胆的孩子们交朋友,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谁答对了,它就和谁交上真正的朋友。(答对的同学送一张小天使图片作为奖励)

你们可听好了:闪闪的星星像什么?(出示比喻句进行训练)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

生: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生: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生:闪闪的星星像路灯。

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

生:弯弯的月儿像镰刀。

(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像空间,让学生(最新负数教学反思)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5

师: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5课, 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那你们还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师:喜欢看球赛的人, 我们叫他球迷, 那法布尔我们怎么称呼? (昆虫迷)

师: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

生:着迷、迷恋、痴迷。

师:“着迷”一词出现在第一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生:我觉得他所生活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 文中写道:村子里小溪纵横, 花草丛生, 附件丛林中鸟栖虫居, 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真是太美了!

师:说得很好。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 下面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2~10自然段, 想一想作者通过写了哪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

生1:写了两件事, 一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 二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师:讲得真好, 哪些自然段写了“捉纺织娘”呢?

生2:第2、3自然段。

师:下面, 请我们同学轻声读读2、3自然段, 找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 用笔试着划出来。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意说一说, 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生1:“妈妈, 我在这呢!瞧, 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句话表现出法布尔非常的欣喜。

生2:“三天前”说明法布尔对这只纺织娘已经留意了很久, 在这三天中, 他时刻都牵挂着纺织娘。要是遇到我, 三天过去, 早将这小虫忘记了。因此我觉得法布尔对昆虫真是着迷!

生3:“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 非常的开心, 因为他捉到他喜欢的宝贝。

生4:“暮色笼罩了田野”说明天已经晚了, 但法布尔全然不知, 他为了捉一只纺织娘, 忘记周围的一切。

生5:法布尔认为纺织娘会唱歌, 是“歌唱家”。而我一见到虫子就觉得恶心, 哪会把虫子当歌唱家啊, 从这儿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师:说得真好!法布尔捉到了漂亮的纺织娘多高兴呀, 谁愿意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 法布尔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 他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他有没有退却呢?

生1:当他耐心地等待纺织娘出现的时候, 蚊子叮咬他, 他却毫不在意, 生怕惊动了纺织娘。

师:说得很好, 蚊虫的叮咬并没有让他退缩。

生2:当他忽然听见纺织娘的叫声, 蹑手蹑脚地跑过去, 不小心腿被野草割破了。

生3:为了捉到纺织娘, 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了, 他连午饭都忘了吃, 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他还在那里坚持守侯。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 看来法布尔要捉住纺织娘真不容易。你们能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吗? (生朗读)

师:作者写了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 那么你觉得在作者心目中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在作者心目中, 法布尔是一个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人。

生2:我觉得作者还认为法布尔是一个执著、有耐心的人。

生3:作者还认为法布尔是一个热爱大自然, 对昆虫充满真挚的爱的人。

师:说得真好!法布尔就是这样, 对大自然, 昆虫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

二、案例解读与思考

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 笔者思考得最多是如何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 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因为, 教材中的文本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范本, 同时还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的价值取向, 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因此, 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 应引导在学生感知、理解、思考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 进而与文本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上述案例中, 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对话:

1.营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氛围, 在咀嚼文字中理解文本

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解读文本, 需要培养学生咀嚼文字的能力, 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耐人寻味、值得咀嚼的词语, 二是要学会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感悟这些词语, 进而从中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与文本对话的氛围, 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不断地增进对文字的理解。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哪些文字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学生找到“三天前”、“终于”、“暮色笼罩了田野”、“歌唱家”, 进行咀嚼, 结合自身经验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 与法布尔共同体验捉纺织娘的乐趣, 同时还从他的身上获得成长的启迪。

2.创生真实师生对话的场景, 在思维碰撞中感悟文本

事实上, 解读文本的过程, 需要学生激活自身的认知经验, 加以想象、体验, 才能够再现文本所描绘的情景, 产生丰富的情感与体验。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生真实的师生对话场景, 要学生超越文本, 运用自身经验展开合理想象, 体验, 进而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文本内在意蕴。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 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学生展开想象后的回答精彩纷呈, 描述了法布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 以及面队困难, 毫不退却, 依然坚持到最后。在真实的对话情景中, 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思维也得到有效地发展。

3.建构学生与作者对话的空间, 在提炼品质时深化文本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6

在学校开展的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三年级两位教师分别对《亡羊补牢》这一课进行了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课上两位老师对课文里出现的插图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以下是两位老师的教学片段

片断一:

师: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棵大树,大树下有一个羊圈,羊圈有些羊,羊圈外面还有四个人

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说出图上的内容吗?

生:图上有人和物

师:你能说说图上的人和物有什么关系吗?

生:一个人养了几只羊,羊圈破了个洞,街坊劝养羊人修羊圈。

师:你们从图上读出了这些内容,那么课文里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则寓言故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片断二:

师:出示挂图,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你能结合插图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吗?

生1:因为养羊人听了街坊的劝告,把羊圈修好了,再也没丢过羊。

生2:因为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他觉得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什么用,第二次又丢了羊,他后悔没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所以他才把羊圈修好了。

师:课文插图是辅助理解课文的,你能结合插图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这则寓言故事吗?

生:复述(略)

反思:

课标在教材说明中指出: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忽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和重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教学效果是不同的。第一位老师是借插图的内容引出寓言故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位老师是在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插图,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图上的内容,并利用插图内容复述寓言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寓言故事,进而明白寓言阐述的道理。这两位老师都重视了插图的作用,在理解课文过程中起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新课程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浑然一体,相互印证。这些插图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欣赏性,艺术性,而且自身蕴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有些插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透露着人生哲理,态度价值,人文信息等等。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插图中获得教益与启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文中的插图能赋予学生一定的精神成长的养分,奠定学生基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关注插图的合理使用,使其产生应有的教学效益。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插图

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刚入学的.儿童由于年龄小,知识少,他们更喜欢课文中生动形象的画面。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能使他们对该事物有具体形象的认识。

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对于有些课文,学生不易理解,借助鲜明生动的课文插图,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插图提供的画面,充分想象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帮助理解。

1、插图,初步感知。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插图,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

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复述课文。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背诵较长篇幅的课文,如果死记硬背,必然事倍功半,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那些故事性强又配上像连环画一样插图的课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来帮助记忆课文。

借助插图,培养观察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及本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

借助插图,培养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课文里的插图。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7

1、通过收集各种瓶子、制作并欣赏环保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学习用糨糊在瓶子上粘贴眼睛、嘴巴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粘贴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瓶子。2、用蜡光纸剪好的眼睛、嘴巴若干。3、沙、小石子、糨糊。4、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环保小制作

1、告诉幼儿这是哥哥姐姐的作品。

2、请幼儿说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请幼儿说说废弃物成垃圾后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主要是让幼儿意识到有些废弃物还能再利用)

(二)“变戏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空瓶子,问:“这是什么?”接着出示已做好的瓶娃娃。

2、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看,瓶子变成了摇晃娃娃;听,什么声音?哦,这是个会唱歌的瓶娃娃。小朋友想要吗?我这里有许多小朋友收集来的瓶子,我们把它变成会唱歌的瓶娃娃好吗?”

(三)幼儿制作瓶娃娃,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1、教师示范,提出要求。(先在瓶子合理的位置贴上眼睛、嘴巴,再用沙子或小石子装入瓶子,最后拧紧瓶盖,摇晃即可。

2、幼儿制作瓶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3、玩一玩:谁的瓶娃娃唱歌最动听。(放些音乐)

上一篇:招牌设置安全规范下一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个人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