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2024-09-09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共12篇)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1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处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追求一种自由完美的理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纷纷诉诸想象,力图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这种美好理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描述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境,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中大都含有“等贵贱,均贫富”的要求,这些都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而在西方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理想社会也设计了种种蓝图。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的一条红线同样是对人类未来的无尽暇思。但是上述关于人类未来的种种思想和理论大都流于空集,缺乏严密的论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则从根本上转变了这一点。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最早接触到共产主义问题是在《莱茵报》时期。那时,他对英法共产主义文献还不很熟悉,对共产主义问题也还没有深切的认识。但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仍然积极参加了有关共产主义问题的论战,并严肃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马克思能洞察到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力的异化,所以他对于扬弃这种异化的运动有了一种崭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观点的正面阐述中,也表现在对其它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主要分析了空想共产主义最初的几种形式:“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影响下”的共产主义。这几种空想共产主义,尽管形式不同,观点各异,但都有其共同特征,这就是它们都主张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即不是消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而是把私有财产当作客体、物来对待,通过均分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使人人都成为私有者。这种特征在“粗陋的共产主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它看来,既然物质财产的统治那么厉害,那么,“对物质的直接占有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唯一目的。” 因而,凡不能被当作私有财产占有的东西,如人的才能、个性等等,都应当被消灭。与此同时,工人这个范畴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使每个人都成为挣工资的劳动者。对共产主义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私有财产的嫉妒和平均化欲望,而绝不是私有财产的消灭。因为在这种理解中,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社会同实物世界的关系,还根本没有深人到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所以,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恰恰证明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关于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

既然空想共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只是从客体或物的方面来理解私有财产,来理解共产主义,那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就必须深人到它的主体本质。而《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集中表现在这么一段话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关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本性的一步一步的丧失,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进行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理想社会,它首先是在与私有财产进行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的运动与理论不过是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过程的反映并与之相对立的表现。因而在私有财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并反对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也必然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共产主义主义学说。“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所以,只有在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发展到顶点而要扬弃它自身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和运动。而对于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也必需对它作历史的考察,才能知道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第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已在《手稿》中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和必然结果,而异化劳动也是导致了人的自我的异化。要真正扬弃异化,就必须消灭产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源。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有了劳动的异化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初步思想。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上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

这样,马克思就从私有制的内部,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得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首先,作为自我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并不是“彼岸”的东西,实际上,它同这个异化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联,换句话说,异化的世界本身-它的内部的对立和矛盾运动-构成扬弃异化的现实基础,尽管是它的否定性基础。其次,既然自我异化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中表现为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因而从根本上表现为经济的必然性,那么,自我异化的扬弃就决不可能离开这种经济上的对立和矛盾,相反,它必然首先从这种经济必然性的方面去获得它自身的必然性,即“发展到矛盾状态”的私有财产本身就构成促使矛盾解决的现实前提。最后,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它并不取消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成果。它扬弃异化劳动,但不扬弃对象化劳动,而是对劳动本身及其对象和成果的真正占有。

第三,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占有同私有制下的占有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在劳动中创造出体现自己本质的对象;又通过消费这些对象来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而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失去了自己从事活动的材料和对象,失去了进行活动、生活和感性意识的源泉,也就失去了获得自己的人的本质的源泉。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的理解,变得愚蠢而片面,并且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对象。概言之,资本主义私有制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变成了对物的占有;人的丰富多样的特性,他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感觉,一种对物的“拥有”的感觉。共产主义则不同,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

放;……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从主体上说,共产主义的人不再是一种异己的、不被当作人看的对象,而是一个完整的、全面占有自己丰富的本质规定的人。他的一切个体的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等,不再受到私有财产或异化劳动的局限和束缚,而是通过自身同对象的真正的人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等…从客体上说,扬弃了异化劳动的社会的人,在生产劳动中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全部本质力量都加在自然对象上,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现实,这样,自然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的本质。我们在感受和享受这种自然界时,也就从中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感受到人的真善美。因此,“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第四,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

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为了得到物的财富。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是为了人,人们彼此互为地生产着。所以人通过劳动,不仅生产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着别人和自已的存在以及相互的关系,生产着人本身和社会。而人的本质不再是动物的“物种”或是抽象的“类”,它具有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发展特性。共产主义的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恢复人的社会本质,在这里,“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也就是说,不仅活动和享受的内容是社会创造的,而且就连活动和享受的方式也成为社会的了。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的活动和享受都是同其他人一致的。比如说,某一个餐厅制作的美食,这一产品在私有制下虽然也是给别人吃的,但它绝不是为社会的,只是为那些持有货币的人所提供的东西。而在共产主义的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这一餐厅的产品,才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存在方式上也是社会的,是真正具有人的性质的劳动和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局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但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观,实际上是对“异化劳动”的一种批判,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对私有制的批判,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的要求相矛盾;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也是以人的绝对自由的、自觉的、超历史的、应有意义上的劳动作为标准的,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合理化的成份,这些合理化的思想,正是以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2

关键词: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人”的需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表至今, 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手稿》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以“劳动创造美”为核心命题, 以“人的全面自然发展”为主线, 论述了“人的内在尺度”、“美的规律”、“人和对象的关系”等观点, 从而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手稿》里,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些部分进行了大段的关于“美”的论述, 而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样的特定语境下, 马克思提出和阐述了“美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视阀下的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美的规律”不能直接理解为艺术活动中的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 而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的规律, 只能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而人的劳动则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活动。另外, 在笔者看来, “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并不属于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 而是带有社会历史性质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特性之后组成新的社会群体时, 美的规律才得以发挥作用, 并且随人类的主观目的意图的转变而适应性地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对客观对象有审美意识是动物与人在实践活动中最根本的区别。在《手稿》中, 马克思早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积极性的品质,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无机界构造人本身, 又由于劳动活动具有审美的性质, 所以, 这个创造过程并不是自然而为, 而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能够追求效用和创造价值, 并且人在这个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能直观自身。可以说, 美的规律是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构建, 是关联于人的感性的历史实践。如果离开了主体, 离开了人, 离开了社会, 任何事物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美的规律无关。美的规律不能单纯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或内在特性的结合去解释, 也不能从人的心理历程去解释, 只能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去解释。

二.“美的规律”与“内在尺度”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蜜蜂筑巢, 海狸搭窝, 蚂蚁建穴, 都属于生物进化进程的一种本能行为, “它们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2]而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使自己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

(一) 内在尺度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 对于这两个概念, 必须要给予清晰的概念定位,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物种尺度”。马克思撰写《手稿》正是处于以费尔巴哈为首的旧唯物主义者清算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的美学哲学思想交织的时代, 马克思的思想也深受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 是最高的能力,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 以及人的存在目的。”[3]人以这种本质作为衡量对象的尺度, 这个尺度是类的尺度, 而“类的尺度就是人的绝对尺度、规律、标准”。[4]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和类的尺度的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对马克思的内在尺度的参考。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内在尺度”是就人类物质生产来讲, 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尺度, 具有人的主观意识, 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人的尺度, 这个尺度包含了人类的要求和目的, 审美理想和功利主义,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二) 内在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

在对两个尺度进行论述之后, 马克思接着说,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因此”二字逻辑上就直接体现出因果关系。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首先人无法脱离本身的动物特性, 所以先要按照各个物种的尺度去生产, 其次人懂得把握内在的尺度, 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生产活动, 只有把这两种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人类的生产才有“美的规律”。而在这两个尺度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内在尺度。

比动物高明的人可以按照任何的尺度进行生产, 比如人能造蚁穴, 也能筑蜂房。但如果能达到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 这样的物种尺度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人的尺度进行。马克思指出,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6]那么“一切对象必然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7]。作为客观事物, 一切对象有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 而作为主体的人, 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把握也有差异, 在审美活动中, 对象要成为有特点的人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要得以实现, 离不开每个人对内在尺度的把握, 这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

三.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是“人”的一种需要

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实践生产活动应以“美的规律”为准绳, 同时他把“美的规律”的运用体现在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按照人的需要、人的目的来进行创造。马克思是认为美的规律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内在的必然性联系。马克思“美的规律”的观点突出了人的主体性, 始终将人放在了首位。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美的规律的基础, 而按照美的规律构造则是“人”的一种需要。

在生产过程中, 人现实地改造着客观世界, 确保了人的对象化本质。一方面, 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使得“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8]由于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对象, 使得对象世界刻上了人的烙印。另一方面, 对象世界由于人的精神意志, 使得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之所以能够从对象世界直观自身, 就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而这个改造的基本方式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美的规律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是人类感性的历史实践,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而人又始终不懈追求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正是这种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这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体系, 也是人的理想劳动状态, 而美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美的规律”对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手稿》整体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劳动创造美, 而人类社会实践需要美的规律, 而“美的规律”作为人的生存所应遵循的尺度, 是人合目的性和自然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具有明确的意识和目的, 可以说, 只要有人与自然存在, 实践生产活动存在, 美的规律就存在。

参考文献

[1][2][5][6][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58、58、86、86、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69.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需要;人本主义视角

一、人的需要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以实现人的本质为前提

《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一切动物都有指向物质资料的肉体需要,反映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满足肉体需要的方式,表现为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 “首先,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活动。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①他进一步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实际上是人以真正的需要为尺度指导活动过程,即需要触动人的意识,是人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深层因素。马克思还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对接,从而对人的真正需要给予很高的地位:“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马克思并没有对真正的人的需要作解释,而代以美来形容人的需要。在他眼中人的需要必然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道:“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③即要以人的需要改造世界,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对“人化自然”——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肯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质结果。“通过工业——不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④如前所述,马克思论需要的客體是人化自然中的物质资料,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满足需要,这是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所以,需要、劳动、人的本质是理想的统一,三者互相表征。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需要否定了人为之人的应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异化的现象。追逐利润的资本使工人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与一般动物并无差别。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国民经济学则索性将工人的需要抽象化,倡导工人要节制生存以外的需要,“人不仅没有了人的需要,他甚至连动物的需要也不再有了。爱尔兰人只知道有吃的需要,……连野蛮人、动物都还有猎捕、运动等等的需要,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⑤异化需要一方面表现为整个社会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满足需要的资料日益精致,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工人的需要被彻底的、抽象的简单化。资本制造出工人与资本家需要的对立:有限的、简陋的需要与无节制的、奢侈的需要。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人的、异化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⑥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富人还是穷人,他们的需要都是异化需要。

马克思从批判社会经济现象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利用需要范畴触及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贫富分化,贬斥工人与资本家的异化需要。马克思始终把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与现实的异化需要作对比,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在他那里,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作为抽象不变的参照物,与抽象的人的本质观结合在一起。

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过程被看作是抽象的“异化——复归”史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体现人的本质。历史遵循着人的本质“占有——异化——复归”的顺序发展,而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也将经历与人的本质一致的过程,即扬弃异化需要,复归到终极状态: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面的需要。《手稿》下述论述中可看到这种一致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⑧马克思眼中人的需要的发生和满足如人的本质复归那样,要建立在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水平上,但当谈到需要的终极状态时,便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标准决定属人的需要,即人的需要是主观想象的、预先设定好的,它根源于人的抽象本质。

四、人本主义逻辑下需要范畴的论述意图

《手稿》中尽管马克思没有完全将人的需要架空在意识层面,从需要的客体满足主体的层面来说,是唯物的、现实的;但从需要的本体来说,则是唯心的。总体而言,马克思始终围绕抽象不变的人的本质来论述人的需要。《手稿》里人的本质观是形而上的,预先设定了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可见,马克思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论述需要范畴,并通过对比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的批判,对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及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批判。这正是《手稿》中马克思论人的需要的意图所在。(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冯文光.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5]姚顺良.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 东南学术, 2008(2).

[6]赵长太. 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路径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7).

[7]杨鲜兰. 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 哲学研究, 2011 (5).

注解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7.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8.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6.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9.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2.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0.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1.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

马克思没有单独论述美学,但在《手稿》中表露了他的“人的目的论”,而美学正是建构“人的目的论”的途径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审美是被当作人的本质力量来考察的,这对以往美学的迷失是一种矫正.人作为目的的.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单向度的人”和“新感性”建构中得到了传承.

作 者:王金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27(6)分类号:B83-05关键词:本质力量 异化 马克思 目的 人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既体现出他浓厚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情怀,同时表现出他深厚的经济哲学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即用哲学的批判法和概念的批判与比较方法.当然,它尚处于不成熟的.思想阶段.

作 者:朱莉莉 万惠琴 ZHU Li-li WAN Hui-qin 作者单位:朱莉莉,ZHU Li-li(苏州大学,政治与管理系,江苏,苏州,215021)

万惠琴,WAN Hui-qin(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常熟,215500)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断的形成及其理解--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断是由人的两重存在性出发走向人的.社会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自然性而是统一于社会实践.人的本质论断的形成又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有内在逻辑一致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断正是循着唯物史观的建立由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不断批判前人和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 者:谈忐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324(4)分类号:A811.64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两重性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7

一、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 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 (P51) , 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并不能供自己消费, 他生产的越多, 属于他的东西就越少, 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 成为一种统治劳动者的社会力量。

第二、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过程相异化。劳动本是人的本质,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可是在异化劳动中, 劳动者“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因此,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 而是被迫的劳动”[1] (P54—P55) 。劳动只是工人谋生的一种手段。从而, 人在实现自己的动物机能, 如吃、喝等时, 他感到是自由的, 而在实现人的机能, 如劳动时, 他反感到不如动物。在异化劳动下, 人变成了非人。

第三、劳动者同他们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 “生产生活本身就是类生活”,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 (P57) 。所以认得类本质是生产劳动, 而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同劳动过程相异化, 从根本上就是同他们的类本质相异化了。

第四、人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和人的异化是由以上三种异化导致的直接结果。马克思指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 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 也都适用于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1] (P59) 。

异化劳动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 也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也只有通过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 才能消灭私有制, 消灭剥削, 才能实现工人的解放以至全人类的解放。

二、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思路

在《手稿》中,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并不成熟, 却又为唯物史观的成熟奠定基石。与这种矛盾相适应, 《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论述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辨逻辑和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的科学逻辑。

一方面, 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已经把异化理论从政治领域推进到经济领域, 但在哲学方法论上, 异化劳动理论与宗教异化理论、政治异化理论一样, 都是从人的“类本质”出发, 所不同的只是把这种本质设定为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在这里, 劳动并不是指任何一种劳动, 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现实的劳动, 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 是劳动本身。这样, 由于费尔巴哈的影响, 异化劳动的基本特征就在于:用真正的人的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存在相对立, 用作为人的本质之力量之表现的劳动和异化劳动相对立。因此, 在《手稿》中, 无论是对人或人的劳动的看法, 都必然带有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从历史观上来看也不免带有唯心史观的因素。

另一方面, 在《手稿》中, 还包含着另外一种暂时不占主导地位的逻辑, 即科学逻辑。这种科学逻辑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对对象化劳动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对象化的劳动的分析, 马将历史置于物质活动的基础上,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基础, 是永远不能废除的;与之对应, 异化劳动实际上是就生产关系而言的,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来解析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 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飞跃, 他以隐含的形式接触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这样一来, 他对劳动的这种二重性的初步分析, 为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开了先河。最终,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确立, 异化的主体已不再是任何先验地设定的抽象主体, 而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现实个人;异化反映的不再是抽象主体的自我背离、自我丧失和自我否定, 而是力图把生产力的发展置于自己的自觉调节之下的人与现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因此, 劳动思想可以说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发源地。

三、总结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概念, 是他全部论述的出发点, 它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经济学史上都是一个转折, 它标志着马克思进一步摆脱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纯思辨和抽象性的枷锁, 逐步转到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上来, 在理论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3]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8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思想来源;当代价值

自从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以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成为马克思思想研究中最引人入目、又最富于争议的论题之一。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依旧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弊端也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生自我变化,人们不断结合着新的社会形式,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本文试着从主体上把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概念,并在当代语境下分析异化理论的内涵,以期能把握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异化概念批判与继承

“异化”词源概念源于拉丁文,最早赋予其让予、疏间抑或摆脱的意义,之后德国古典哲学赋予其哲学意境的意蕴。在马克思那里,异化观是作为客体的生产产品或者过程统摄主体的劳动者的概念。私有制是异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固有的社会分工是现实的原因。异化过程的结果使得作为主体的人不能全面自由发展,相反造成主体畸形的发展。因此作为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异化现象,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固定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积极扬弃。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综合了经济学、哲学的双重理论独创的异化劳动概念,合理的区分了异化、对象化。所谓异化,是主客体的关系,是衍生出的一个附属于主体的客体,并反过来支配、奴役主体,否定了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是私有制社会中的必然。而所谓对象化,则是指的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内容。

在黑格尔异化概念中,异化的主体不是人,也不是社会,而是他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所独创的“绝对精神”,异化是在其“绝对精神”辨证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起到中介作用。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绝对精神”的辨证运动过程就是先将自己异化,然后再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到自身的过程。通过这个辨证运动过程,“绝对精神”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为现实性和实在性。这样,“原来没经验过的东西才呈现出它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并通过自我意识又回到自身。在黑格尔看来,异化是一个辨证法的概念,仅仅从精神的意义上解释了世界。总体来说,黑格尔异化观出发点是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自然、社会的一种外化。黑格尔将异化定义为思维的对象化,客体化,异化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黑格尔的异化观点讲到劳动是人的本质,却把劳动看作是精神的样式,理性的产物,混淆了异化和对象化。其观点中积极的一面是包含着唯物史观的萌芽,消极的一面是他把精神演化为客观事实。

在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中,他认为众人所膜拜的神灵,其实是人自己本质的异化产物。宗教的起源就是人们将自己的本质全部奉献给了神,并且对神虔诚的膜拜。也就是说,我们将人类所特有的“类”无私的奉献给了神灵、上帝,人类却相对变得卑微和贫乏。感性的人是费尔巴哈的视野中的一切出发点,与黑格尔的思辨的人相对立,费尔巴哈认为:没有人,上帝什么也不是。唯物主义立场上讲的异化观的出发点是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恐惧产生的异化,人把意志寄托于上帝,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依赖感也是其异化观的一部分,是宗教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要解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观就要消灭有神的宗教,建立充满爱、理性的宗教。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然而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异化观。

二、马克思异化观的主体把握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既不同于早期社会契约论者权利异化的观点,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精神的异化观念以及费尔巴哈的宗教是人的异化的观念。“马克思用两个德语词entausserung和entfremdung,严格说来,第一个词强调了剥夺的意思,而第二个词强调了某物的疏远和外在。马克思似乎没有区别使用了这两个词,有时并用两者表示强调。”[2](126)并且“异化”这个词汇在马克思的语境里,除了有经济学的让渡、转让之外,更多地包含“剥夺”、“与主体分裂”等消极含义。

马克思异化是以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为理论前提,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国民经济学的各主要范畴,特别是对工资、资本、地租这些最重要的范畴进行考察的结果。在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考察中,马克思注重的是对工资的分析。这是因为他在以往的研究中达到了这样的认识:主体的劳动是是财富的本质。因此,他要考察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地租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手稿》径直列出工资、资本、地租,并以工资为主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指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在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一系列批判后,马克思集中探讨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他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地租、利润等经济形式。得出了异化劳动的事实,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规定。首先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相异化,“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其次是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第三是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他相异化。”最后是主体同主体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在這四种形式的异化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工人同劳动产品的相异化,这是因为他首先提到的人和劳动产品的异化的结果是可以直接从国民经济学的事实描述中观察到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但是,这并不是首要的、根本的异化形式,因为劳动产品异化正是劳动行为异化的结果,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和本身中。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和人同人相异化,都是人同人的社会关系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后两种异化形式是前两种异化形式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综合来看,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异化的主体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第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第三,人的活动当中最基础的是劳动。第四,人的劳动既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也不是创造私有财产的劳动,而是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劳动。第五,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典型的异化状态,表现为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过程与劳动者、人与人、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三、异化概念在当代语境中的展现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今天,虽然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绝对异化的现象已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复存在。但是异化在当今社会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却多种多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资本全球化速度越快,核武器恐吓、环境污染、宗教冲突、资源争夺大战以及金融危机等等相继成为一个又一个难题。即使是现今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多样化的异化现象与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异化劳动现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则一样,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

关于异化理论,国内学术界经常争论于这一系列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究竟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一切形式的社会制度中,以及这种现象能否克服。严格来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定概念。异化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私有制、商品交换、剥削的普遍性,“这充分表现在马克思将异化和剥削概念联系起来”。然而这些因素在封建社会也存在,如在封建社会也有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但马克思并没有将其归结为“异化”,其原因在于“私有制,商品交换,剥削”缺乏普遍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时,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异化观是站在工人的立场上提出的,异化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又是自由自觉的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人的活动当中最基础的也是劳动。

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就是要以运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异化问题而言,异化的历史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异化的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是异化的历史的暂时性。首先,异化产生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私有制、剥削是造成异化的原因。其次是異化的暂时性,既然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也意味着异化的消失。因此,异化消除的条件不外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消灭、共产主义的实现。

实然,异化劳动所描绘的种种现象与我们当今所倡导建构的和谐社会理念是完全不相符的。然而,异化劳动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还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因此,我们在建构和谐社会以及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异化劳动。劳动异化现象,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异化现象也是存在着的,它是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必然产物。所以,对于异化劳动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是去消灭它,而是应在最大的限度内把它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及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同时充分利用好和发挥好异化劳动中的积极因素,比如里面包含着竞争的成分,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异化的自我扬弃的实现与异化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一体过程,在这个双向的过程中要实现异化的扬弃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去改造和实践,并且,在当代语境下科学、具体地去理解异化的概念,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小程度的避免异化的泥淖,使得作为主体劳动者能够更为全面、自由地发展与创造,这是今天马克思主义者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员俊雅.马克思异化理论新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导读 篇9

(原著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中文二版第一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公诸于世,并由此引发了西方思想界长达几十年的“《手稿》热”。下面我们就来大致了解一下《手稿》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历史背景

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前,马克思先是于1842年开始为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批判当时的普鲁士专制制度;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因此认识到,单纯的理论批判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此,马克思于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深入考察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等,并亲身参加巴黎工人的革命活动。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开始了他们令人称颂的友谊与伟大的事业;在巴黎,马克思和卢格筹划出版了《德法年鉴》;在巴黎,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强调以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神圣家族》的写作。后来人们知道,也正是在巴黎,马克思完成了这部重要的《手稿》,它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第一个关键点。

《手稿》的写作还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目标的,而科学技术能够帮助资本家更好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作为科学技术的思想基础的科学理性就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第一大精神支柱。同时,对利润的无限追求促使资本主义不断地刺激消费,不断地生产和满足人的需要,而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道主义强调要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道主义自然就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第二大精神支柱。但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确发展了科学理性,但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度却使人道主义最终落空了。在马克思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重新倡导了人道主义,但由于没有和科学理性相结

合,其社会主义是非科学的,最终只是一种空想,无法成为现实。而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将人道主义与科学理性结合起来,探索实现真正的人道主义的现实条件和途径,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共产主义的特征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实现方式。

主要内容

《手稿》是由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第一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地租、异化劳动、无产阶级革命等,其核心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对私有财产的关系作了考察,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第二手稿应该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手稿研究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并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一般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共产主义学说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1、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他借用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来分析无产阶级的状况,从而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试图以此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论证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首先对考察了劳动的对象化,他指出:“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就是说,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产品,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外化到一个外部对象上,从而实现自我确证。对象化是一切劳动之共性,但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劳动对象化却有另外的表现形式,即异化。“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资产阶级哲学家、理论家就经常使用的一个哲学范畴,异化的基本含义指,人的创造物与人相脱离、相独立,反过来奴役人、支配人。如果说对象化是劳动的肯定方面,那么异化则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在劳动的异化关系中,劳动的对象化意味着劳动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与己对立的异己力量,劳动的实现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制度下,劳动不是普通的劳动,而只能是异化劳动,它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即物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对立的。”这里的“劳动的产品”主要指生产资料。一切劳动产品或生产资料都是由劳动者生产的,劳动者本应是它的主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却被资本家所控制,被资本家转变为资本,成为劳动者的异己物,资本家利用劳动者生产的生产资料反过来奴役、剥削劳动者。于是便出现这样的情

况,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成为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者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第二,劳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即自我异化。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是劳动结果的异化,但劳动结果的异化必有其原因,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劳动过程即劳动本身中。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本应是人的自觉需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不是主动去劳动,而是为了维持生存而不得已去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是被迫的、外在的,是对自己的否定。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第三,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由以上关于异化劳动的两个规定,马克思又推出它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而动物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类。人的类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作为人的物质食粮,包括在人的类本质当中,二是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第二个方面;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把通过劳动把自然界转变成人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转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世界,正是在改造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才真正地证明人的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即实现人的类本质。劳动产品是属于自然的,因为它来源于自然,是人的物质食粮;因此,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也就意味着自然对人的异化,这是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的一个方面。同时,劳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也即是人的类本质的第二个方面对人的异化。因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部“类本质”对人都异化了,人的类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第四,人对人的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劳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时,他也同他人相对立;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即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劳动者在生产着劳动产品的同时,也生产着工人同资本家的关系。人与人本应是相互独立、相互平等、互相协助的关系,人本应能完全占有、控制自己的社会关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都被这种关系所控制,不仅仅是工人,资本家也被异化了,人与人相互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活动、劳动产品都成了外在于劳动者的异己的东西,实质上,都是归资本家所占有,为资本家所支配。劳动者的劳动为自己造成了不幸和痛苦,却给资本家带来了享受和欢乐。人的异化表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通过异化劳动,劳动者不仅生产出

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也即说,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得产物和必然结果。马克思因此从异化劳动的概念得出了私有财产的概念,在考察异化劳动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以上四个的异化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第一个异化是直接的经济事实,第二个异化是前一个异化的深入,第三、四个异化是前两个异化的结果。前两个异化偏重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后两个异化则体现了哲学的高度。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反科学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其共产主义理论。

2、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在马克思所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已经消除,自由自觉的、社会化的劳动成为人的本质为人所占有、控制;在这里,自由自觉的、社会化的劳动的观点已经逐步具备了实践的含义。人与人的异化也因异化劳动的消除而消除,社会化的劳动是人全面占有、控制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以保存以往的全部社会财富为前提。随着人与人矛盾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因此解决,因此,这种共产主义是完全意义上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同时也是完全意义上的、现实的自然主义,因而它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在这些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还初步阐述了自己的大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两个方面:人与自然。人通过劳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即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自然也通过人的实践成为人化自然,共产主义即是人与自然的和解。

3、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发展史,它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整体感,系统阐述了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否定的辩证法把人看成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人把自己的力量和本质对象化、外化,创造出外部对象世界,对象世界作为独立的存在又反过来与人对立,客体与主体对立,而人又在认识、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扬弃这种对立。否定的辩证法不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主体积极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劳动的过程。

马克思积极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些思想,但同时指出,黑格尔所谓的劳动仅仅指抽象的精神的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也仅仅是纯粹的精神运动的过程。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用现实的生产劳动改造并扬弃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劳动,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所诞生的过程。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以唯物主义思想对黑格尔德绝对精神进行的批判,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劳动的主体人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他所理解的劳动是无创造性、一致性的日常生活,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还未能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虽然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类本质已不再是费尔巴哈的生物性、生理性的东西,而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生产劳动,但马克思还未能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分析社会历史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尤其是与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较,《手稿》的思想观点是不完整的。但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为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关于人的本质、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也在以后的著作中得到贯彻和发展,所以有学者认为,《手稿》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由于《手稿》对人道主义的强调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著作存在一定的思想差异,1932年《手稿》在欧洲公开发表后,引发了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对立的争论,甚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抗衡的局面。在我国,1979年以前,《手稿》被认为是马克思的不成熟的作品,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甚至是“历史唯心主义”的。1979年《手稿》中文译本发表后,中国理论界出于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人性的践踏的需要,掀起了研究《手稿》的热潮。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共产主义理想问题等,大大推动了我国哲学界对人、实践的深入研究。

现实意义

从文章的内容看,这部手稿是经济学和哲学的手稿,这至少告诉我们,马克思既不是单纯地研究经济学,也不是单纯地研究哲学,他在探索解决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时,需要对这两个领域都要进行研究。这实际也在无意中提醒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理论时,也不可能把这两个领域割裂开来。尽管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刚刚开始进行经济学的研究,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沿着这个方面坚定地走下去。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无疑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在阅读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在思想上的矛盾与进步,继体现了费尔巴哈哲学,却有努力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为序章、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在序言中,马克思讲述了创作的意图与目标。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在他看来,因为古典经济学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所以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他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理论,而这个理论也让我感到眼前一亮。“异化劳动”指的是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但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也是人类价值的体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劳动的结果和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通过“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哲学分析。对于异化劳动的论述,体现了很强的人文光辉,也是马克思理论精髓的一个重要体现。“第二手稿”主要讲了私有财产,而大部分已经遗失。“第三手稿”感觉更像是随笔,记录着马克思的思想过程,讲述了私有财产与劳动。与共产主义、需求间的关系。在这个章节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对五种共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但我认为他在这里的定义更多是基于道德的,并没有详细论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篇11

——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关键词:《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或《手稿》);马克思;工人阶级;共产主义;中国国情

正文: 想必在我国没有人是不知道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到底讲的是什么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了解。首先我们看看马克思这个人吧。马克思被定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由此我们大概是能想象得到《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大概内容了吧。是的,《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确是马克思对阶级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这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先行者,这这是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的绝好资料。也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作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批判性的分析,指出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把劳动提高为‘唯一原则’,揭示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并探讨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指明了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反比关系。但是它把私有财产当作当然的前提,把私有财产的规律想象为永恒的自然规律。这就暴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私有制辩护的立场。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在手稿中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的经济生存条件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他吸取了当时德国哲学中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把它同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试图用异化来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其后还有马克思吸取了L.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成果,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批判了G.W.F.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充分肯定了他的辩证法的巨大意义。并且论述很多思想,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费尔巴哈而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些都是大家通过各种

途径得知的最普遍的知识。也是我们能够想象到能够看到的一面。我们应当是承认的。

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想到的绝对不止这些,尤其是结合到现在我们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所谓共产主义我们就不得不思考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在《文稿》中马克思也从无产阶级的角度思考关于利润,工资,土地等方面所受的阶级压迫。这些所有都说出我们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理想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这样的思想在我国只是一种最高理想,所谓的最高理想便是只可追逐不能实现的状态吗?中国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农民起义,这是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而这些起义不是因为起义到最后为转化为当时的压迫阶级,就是被打压下去。其中有几个大家众所周知的起义,像是黄巢起义,像是太平天国起义等都提出所谓的要求平均土地,有饭同吃,有房同住,有钱同使之类的口号。这些在某些方面可以看做是当时共产主义的要求。而这些在现在的历史中又是怎样的结论呢?太平天国的失败被评为是因为犯了绝对平均主义。这样我们能怎样想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方向,但是能否实现却是有待商酌的。

再者我们现在看看中国的国情吧。中国从建国之后,我们不能脱离整个国际而成为所谓的独立的共产主义,为此犯过的错我们还记忆犹新,大跃进时期的公社运动,这些种种证明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水平。后来我们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中提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种种间隙变的也越来越暧昧。关于政治和经济,关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这些所包含在无产阶级的人们也越来越值得我们细细的看了。我们国家是鼓励通过一部分的人先富带动其他人,但是这些先富的人的确是先富了但是结局怎样?我们的确是比之前的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能吃上饭,能住上房。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丰富了。但是这是对于我们之前的生活可是社会不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的嘛?我们比之前的生活要好可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处于同一个社会的人来说呢?我们可见的是现在的社会不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在是差的太多了。工资的差距,福利的差距。有的人住高楼住别墅美食衣服关于衣食住行是极尽优越,而又的人却是住在城市的贫民窟,每天忧于生活,衣食住行。现在社会出现很多的仇富现象不就是对于现在社会之间的财富差距感到不满的最好的体现吗?关于这一方面,我有一个问题,我们社会该给这些个富人和普通的工人农民分个阶级的吗?大概这样的问题都是错的吧?被灌上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这就涉及到执政问题了,姑且不谈。这样想着我们就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的吧!

想想现在想想以前我们就会觉得平均主义是好的。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我们普遍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关于平均共产我们是没有做到但是现在确实比以前要来的公平和正直的多了。我们可谓是实现减少贫富差距的距离小了。我们笑着说我们还是看好我们的发展我们的共产主义,只是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12

评述:结论性陈述。实际上,该书后半部分关于“利润”和“人的异化”部分均以这里为逻辑基础展开。资本家与工人的斗争,表象上是人与人或说主体与主体的斗争,但导致斗争的历史性原因,是由客体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即资本、地产与劳动的分离。我认为此种分离实现的机制,主要在于“收益”或“利润”与劳动分离,却与资本相联结。

2.“如果供给的量超过需求,那么价格构成部分——利润、地租、工资——之一就低于价格而支付,结果,这些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就脱离这种使用,从而市场价格也就倾向于作为中心点的自然价格。但是,第一,在分工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己的劳动转用于其他方面是极为困难的;第二,在工人对资本家处于从属关系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因此,当市场价格倾向于自然价格时,工人遭到的损失是最大的而且是绝对的。”(第8页)

评述:这是一段对供需原理——后世成为价格理论——解释劳动现象的经典批评。指望工人调整供给达到劳动市场的自然价格是不现实的。原因有二。其一,专业化劳动及其培训使工人不能像资本家那样,灵活的调整牟取利润的领域。资本家的特征就是资本的特征,哪里有利润空间就流向哪里。而工人的能力和“功能”相对固定,他们只能选择提供工资的雇主,而不是提供雇主的利润。其二,调整劳动的供给,实际上决定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在某些时代,这意味着福利水平的降低;在另一些时代,则可能剥夺劳动者的生存权利。

3.“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

评述:是2的合乎逻辑的推论。这里有一个反向推论。即根据古典经济学原理,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差别将逐渐减小,最终实现资本平面化。由3,这是否意味着不同行业的工资也有程度较弱的平面化趋势呢?我认为不然。第一,《1844》与古典经济学对“工人”的理解不同。前者强调工人权利以及其信息水平的局限,后者强调经济人对成本和财富的选择能力。两者确立的主体是不同视域的概念。工人成为投资者不能弥补这一鸿沟。因为即便那样,工资也不会相应的成为投资利润。第二,即是真的有办法,使劳动价格——即工资——与商业部门的利润形成比例,也难以清晰的描述这一结构的样态。比如这里所说的成比例的劳动,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还是单位产量的劳动价格?关于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有未解的争论。我认为《1844》倾向于前者,而试图推进理论发展的观点倾向于后者。(第9页)

4.“工资的提高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并且导致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产品越来越作为异己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同样,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分工不仅导致人的竞争,而且导致机器的竞争。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对抗。最后,正像资本的积累增加工业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工人一样,由于这种积累,同一数量的工业生产出更大数量的制品;于

是发生生产过剩,而结果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就是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极其可怜的程度。”(第11页)

评述:资本积累导致的生产繁荣,并不自然的成为工人待遇好转的原因。因为资本的成功,更大意义上是机器和技术本身的成功,而非工人的胜利。没有资本的积累,就没有机器的进步。而工人想与资本相联系的努力,往往淹没在与作为劳动产品的机器斗争的现实中。想要让劳动者成为资本积累的受益人,则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当然上述结论也可以佐证,对劳动关系的立法往往产生于一国经济腾飞时,而非赤贫时代。这不仅因为国家立法资源的相应丰富,也因为此时的劳资矛盾比彼时更为激烈。当然这样的劳动立法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她伤害了资本积累本身,并进而使劳动滑向更为苦难的深渊。

5.“工资的提高和资本利息的提高会像单利和复利那样影响商品的价格。”(第12页)

评述:这是因为劳动本身被作为耗费品,而资本可以在文明的庇佑下循环积累。可以说,资本本身就有复利那样的品格。然而上面的说法又是不确切的。资本因为劳动的沉淀和资源的利用而形成并壮大。但资源会有损耗,这导致劳动形成资本效率的下降,进而可以得到资本实质减少以及形式上被高估的结论。另一方面,资本是劳动积累的结果,如果制度足够有效,则可以把此种自身累积的结构转移到劳动当中,使劳动者从中收益,使劳动的生命也可以像资本那样,跨过时间长河而延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约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927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附录将这部手稿中的《第三手稿》(即笔记本III)的大部分以俄译文发表,但误认为它是《<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1932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3卷以德文原文发表了全部手稿,并冠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82年新出版的《马克思全集历史考证版》在发表《手稿》时采用了两种方式编排。第一种按《手稿》的写作时间、阶段的顺序编排。第二种按《手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编排,并由编者加了标题。这里发表的《手稿》中文版是根据逻辑结构编排的《手稿》校订的。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更清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在笔记本I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

上一篇:高等教育助学金发放仪式的主持词下一篇:单招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