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的生活态度

2024-07-22

沈从文笔下的生活态度(精选6篇)

沈从文笔下的生活态度 篇1

沈从文先生的湘西小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小说主要以湘西的人或事作为描写对象,一类是反映湘西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人民生活习俗的,这类作品极富民间传说色彩。另一类是反映湘西山民生活的。在他笔下,湘西风光秀丽,湘西人纯朴、善良,虽生性好斗却懂得识大体、顾礼义,他给人们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湘西世界。

在沈先生一生的小说创作中,他的城市小说几乎占了一半,但却没有多少成为名篇。而占其小说创作总量另一半的湘西小说却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在沈从文先生笔下,湘西边陲的秀丽风光——清澈见底的小河,翠绿连天的高山,在急流险滩中飞驰的木船,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是那样的牵人心魄,动人情怀。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湘西土著人们,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当然在这之中也不乏杀戮与血腥,但从沈先生创作的整体情况来看,这类描写只是占少量的比例,而且作者也并不是以揭露或批判的口吻来描写,而是以冲淡平和的心态来表现。在他创作的小说中,凡以湘西的人或事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绝大多数是充满着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氛。在他这些小说中,湘西的人大多是纯朴、善良,虽生性好斗却懂得识大体、顾礼义的。他的这类小说,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最能反映湘西地区的民风民俗,特别是湘西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他的这类湘西小说,按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湘西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人民习俗的,这类作品又极富民间传说色彩。另一类是反映湘西山民生活的。前者以《神巫之爱》、《龙朱》、《媚金• 豹子•与那羊》为代表;后者以《边城》和《三三》为代表。《神巫之爱》、《龙朱》和《媚金• 豹子•与那羊》创作于1928 年冬至1929 年春,这时沈从文先生正寓居上海十里洋场。面对灯红酒绿,霓虹闪烁,作者并没有沉醉于这些之中,而是把创作的笔触放到了生他养他的湘西,回到了山青水秀的苗族居住地。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如龙朱、豹子、神巫等都是苗家人的骄傲,虽然龙朱属白耳苗,豹子属凤凰苗,而神巫属白脸苗,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是人中之龙。然而,他们三人又各有特点。龙朱是白耳苗中的美男子,而且是“美男子中之美男子”,“这个人,美丽强壮象狮子,温和谦驯如小羊。是人中模型,是权威,是力,是光,种种比譬全是为了他的美。他不但人美,而且“德行与美一样,得天比平常人都多”。这些描写,把龙朱这个形象很好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而正因为他的美丽、健壮,反而使许多多情的姑娘不敢奢望,不敢向他表达爱恋。因此,他的处境是“兽中之狮,永远当独行无伴”。但龙朱并不因此放弃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当他寻觅到一个值得他心仪的姑娘时,便勇敢地去追求,终于得到了他理想的爱人。

《媚金•豹子•与那羊》中的豹子、媚金却是与龙朱不同的另一类苗族青年,他们没有龙朱那样高贵的血统和社会地位,但他们却也是非常美丽之人。豹子有极美的相貌,又具有“一切美德”;媚金也是白脸苗中顶美的女人。他们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追求自由地结合而演绎了一场爱情悲剧,虽然他们生前不能幸福地结合,但他们所表现的那种热情、诚实却令人难以忘怀。

《神巫之爱》中的神巫,“他知道自己的风仪是使所有的女人倾倒,所以本来不必伟大的他,居然伟大起来了。他不理任何一个女人,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身心给某一个女人,意思就是想使所有世间好女人都有对他长远倾心的机会”。

所以,“他认清楚神巫的职分,应当属于众人,于是他把他自己爱情的门紧闭,独身下来,尽众女人爱他”。也可以说神巫是为了他的“事业”而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但人非草木,在众多姑娘的热情追求下,这个骄傲如狮子的神巫,也顺应了习俗与恋情。他同仆人一起去他所钟爱的姑娘家。他多年来的骄傲,使得他在追求真正的爱情时远没有龙朱、豹子那样勇敢。也可以说神巫碰到了一个难题,因此他犹豫不决,使他遭受了一次爱情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执着地追求,尽管他后来搞清楚了他所爱的女子是一个哑吧,但他还是不愿放弃,终于迈出了勇敢而坚实的一步。可以说,沈从文先生在这类小说中重点表现的是苗族人民,特别是湘西苗族人民的性格特点:他们纯朴、善良,追求的是一诺千金的真正的爱情。这类小说是一幅幅湘西苗族民俗风景画,是一曲曲苗族人民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先生很完整地反映了湘西苗族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小说中所表现的苗族习俗如恋爱时的对唱山歌,对歌成功后的洞中幽会,以及“用白羊换媚金的贞女的红血”等习俗;还有,苗族人崇巫信神等,比较完整地再现了苗族文化,特别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如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对歌情节及对歌的内容:“唱到后来的媚金,承认输了,是应当把自己交把与豹子,尽豹子如何处置了,就唱道;红叶过冈是任那九秋八月的风,把我成为妇人的只有你。豹子听到这歌,欢喜踊跃,他明白他胜利了。他明白这个白脸族中最美丽风流的女人,心归了自己所有,高兴地唱道:白脸族一切全属第一的女人,请你到黄村的宝石洞里去。天上大星子能互相望到时,那时我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媚金又唱:我的风,我就照到你的意见行事。我但愿你的心如太阳光明不欺,我但愿你的热如太阳把我融化。莫让人笑凤凰族美男子无信,你要我做的事自己也莫忘记。豹子又唱:放心,我心中的最大的神。豹子的美丽你眼睛曾为证明。豹子的信实有一切人作证。纵天空中到时落的雨是刀,我也将不避一切来到你身边与你亲嘴。”虽然这样的苗族山歌是由沈先生翻译的,带有较浓郁的文人气息,但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内容确确实实是湘西苗族风味。当地苗族人有一种风俗,男女青年恋爱,情同意合就可以在山野之中结合,待产生了爱情结晶后再迎娶女子回家。而且,苗族人诚实、讲信誉一诺千金。因此,当豹子因找合适的小小白山羊而耽误了与媚金幽会的时间,仅仅是耽误了几个时辰,但得到的却是媚金的尸身。豹子也因此义无反顾地把刀子扎进了自己的胸膛,为情而自杀。这样的性格,这样的行动,也只有保存了原始古风的湘西苗族人才具有。

这一类描写湘西苗族人生活的小说在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他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窥探和再现了湘西乡村生活方式,以及湘西苗族人的灵魂,因此取得了成功。二我们认为代表沈从文先生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却并不是上面所说的具有民间传说性质的小说。而是那一类多少带有一些时代气息,反映湘西山民生活的,以沅水流域各支流各乡村为背景的小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认为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之所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是真实地描写了湘西的乡村,反映了湘西山民的生活和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湘西山区的独特风采。他的这类小说,以《边城》、《三三》、《萧萧》为代表。

《边城》写于1934 年4月。在这部小说中,沈从文先生倾注了他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类的爱,在他的笔下,确实没有一处景色不是明媚秀丽的。如:“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黄泥的墙,乌

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这里的人,不论是摆渡的老船夫,还是掌水码头的船总;不论是清纯如水的翠翠,还是靠卖身养家的妓女,都是那么厚道,有着善良的灵魂。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按照自己的本性自在地生存,心思永远在别人身上以成人之美。老船夫,虽然人很穷,但对有人要送渡河钱却从不肯接收,实在推却不去,就把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用以招待过往的旅客。掌管水码头的顺顺,“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喜欢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明事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作者笔下,顺顺真有点“及时雨”的风度。少女翠翠更是一个清如山泉,纯如雪莲的姑娘,“翠翠在风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残忍事情,从不发怒,从不动气”。作者在写到翠翠的爱情时,也是那样的纯净,那样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那样的非物质。虽然她爷爷对她恋爱的态度是按湘西传统风俗来办,或是“走车路”,或是“走马路”。但对她本人而言,爱却是一串梦。当傩送二老“走马路”来对山歌求婚时,“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 摘虎耳草!” 如此美妙的境界,还伴有歌,突显出了作者着重要刻画一群淳厚朴实的湘西人。因此,在他笔下,连那些从事最古老职业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也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小说中的其他人也都具有美好的人性,构成了茶峒这个湘西小镇的和平、宁静,为爱的氛围笼罩着的人生一隅。在沈从文先生的其它湘西小说中,人们也同样具有真的性情,善的美德,美的情操。

如《三三》、《阿黑小史》等小说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可以说沈先生的小说所描写的湘西世界是真实的,但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呢?因为他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沈先生在他的《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他又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我们从沈从文先生创作的“ 湘西世界”中可以看出,湘西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是深刻的,他总是站在湘西“乡下人”的角度进行创作,歌颂那里的人们的美好人性,赞美那里的风俗习惯。他的血管里流着的是湘西人的血液,他的创作情思,始终萦绕着湘西这片热土。他笔下的“湘西世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s·本文摘自邓立平,本人实在没读过几本沈从文的书,而且其书文化蕴含极其丰富,没有扎实的湘西文化底蕴实在是不敢瞎写。望见谅)

文法系

10级7班

沈从文笔下的生活态度 篇2

沈从文所展现的湘西文明表现出的是一种原始、质朴、富于激情和生命力的野性之美, 它明显地带有自然的特点。沈从文沉醉于对自己所熟悉的湘西边地生活的诗情追忆中, 沉醉于个人对过去的一种朦胧的感觉的情绪中来赞美湘西自然社会。边城是依山傍水自然形成的小镇, 山青水碧, “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 长年作深翠颜色, 逼人眼目”, 傍城的小溪缓缓流淌, “宽约二十丈, 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篱不能见底, 却依然清澈透明, 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 “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不使人神往倾心”。这里的山水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及商业价值的开发与改造, 也没有受到战争硝烟的熏染与战马兵士的践踏, 一切皆是天然的。天然的景物描写唤起了我们对大自然的向往, 仿佛身临其境, 心灵得到涤荡, 情绪得到安宁。纯粹的自然即是美的, 能给人美的体念和享受。而这里的人们具有原始的生命力, 茁壮的生命力形成了湘西人率直、质朴、自然的性格。翠翠、天保、傩送就是大自然的儿女。翠翠是生于这个青山绿水中的“孤雏”, “自然既长养她, 且教育她, 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 又那么乖, 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愁, 从不动气。”。而天保、傩送“从小山城里出身的年轻人所能够作的事, 他们无一不作, 作去无一不精”, “两个人都又和气亲人, 不矫情, 不浮华”。他们是沈从文笔下自然化的人的代表, 他们的心跳动着生命的活力, 血液里流淌着生命的音符, 释放着生命的巨大活力。这正是沈从文所追求的自然生命形式, 他认为只有自然的形式才是完美的形式。

鲜活的生命力正是沈从文极力赞颂的, 人就应具有“生命”的力量, 充溢对人、对事、对理想的一种热情、执著, 抱有对人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沛感情, 这种生命力的张扬也是健康的标志, 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使整个人类的生存向前发展。沈从文所展现的人物启示我们对“生命”的追求, 引起我们对琐碎“生活”的思考, 这种思考能使我们精神升华, 灵魂高尚。

人性的自然美是沈从文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他的“人性”描写与湘西社会的特殊历史发展和下层人民的人生实践有着血肉的渊源, 他对人性的理解是要展示生命最美丽的形式, 引导人们放弃消极的心理, 理解人生的意义, 生命的愉悦来自于内心对别人的关怀, 而不是狭隘的一己之私。他笔下的老船夫是淳朴善良的, 认为“渡船属公家所有, 过渡人本不必出钱”, 当有人付给他钱时, 老船夫竭力不收, 实在推辞不过就把这些船钱去买茶叶和草烟, 以供过渡人之需。老船夫处处想着别人, 别人也都敬爱他, 关心他:水手给他送红枣, 商人给他送粽子, 卖肉的人也总给他最好的肉。这里的人们之间没有欺骗与敌意, 表现了平等互爱的人伦关系和重信守约的人际关系, 他们古朴原始的自然人性构成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人道和互助消除了人与人灵魂间的隔阂, 爱的力量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信仰也就是对爱的信仰, 他把爱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开来, 给人以熏染, 从而教人为善。沈从文的这些对湘西世界相对封闭和原始的自然社会形态的描写, 表现追求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一种自在、自由、自然状态的生活, 这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也是作者构筑湘西自然世界的实质性内容, “不信一切, 唯将生命贴近土地, 与自然相邻, 亦如自然的一部分, 生命单纯庄严处, 有时竟不可仿佛”。[2]

湘西自然世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特定文化内涵的范畴, 它寄托着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是作者按照理想人性所建构的理想王国。这里静谧、安宁、民性和善、尊重古礼、顺乎自然, 人没有邪恶, 没有贪婪, 耕桑自给, 怡然自得。沈从文把现实社会现实人生作为生命的背景, 描写的即是“生命的美丽处”, 这使他越过了现实人生中的“血与泪”, 淡化了“苦与愁”。他曾说:“有人用文学写人类行为的历史, 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3]湘西自然世界“沟通了文学中的‘真’与‘梦’”。为了通过文学体现真实的人性, 表现对生命的认识, 沈从文所描绘的边城社会是人性皆善, “一切皆为一个习惯所支配”的顺情合理的社会, 人们均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具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淳厚古朴的风俗民情。人与自然之间是一幅和谐相依存的图画, 青山碧水白塔相映成趣, 人是秀美山水画中的“动景”, 而秀美山水则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背景”。四季有更迭, 人事有变迁, 但人与自然共同成就的图画依然平和安静。自然美丽而充满生机, 宁静安详的自然生存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然有了明净的心灵和朴质的情感。这里有梦, 有期待, 而更多的是顺乎自然, 物我同在, 江山共适, 这就是沈从文所构建的理想生活, 一种美好的人类生存范式。这种生存范式是人类大家庭的缩影, 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它也许是梦的存在, 但有梦才有希望。沈从文在文字里把希望带给了我们, 引起了我们美丽的遐想, 对生活的憧憬。

二十年代, 当沈从文走出略带蛮荒味道的湘西, 来到现代都市北京, 两种文明的对比, 使他对质朴自然的湘西文明更加爱恋, 对虚伪矫饰的都市文明则产生深深的厌恶。他渴望通过描述湘西自然世界, “到一个绝对孤独环境中去, 消化生命中具体与抽象”, [4]为被现代文明“淘剩一个空壳”, “几乎成为不毛的精神荒园注入某些春的活力”。[5]所以在他的作品中, 看不到时代潮流对这个世界的直接冲击, 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 中国发生的五卅运动、大革命、“四·一二大屠杀”、土地革命等许多政治事件对湘西世界似乎都没什么影响, 在文化上, 湘西仍保持着以鬼神为主的楚文化的独立系统, 既不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又没有系统严密的封建宗法制度与思想的统治, 在经济上则尚保留着纯粹的自然经济。沈从文极力使读者从这个纯粹自然的湘西社会“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 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倾心, 健康诚实的赞颂, 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恨的感情”, [6]以引起读者对“人生向上的憧憬, 对当前一切腐败现实的怀疑”。他对伴随历史进程而来的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导致的“道德”沦丧与美的失落表示深深的忧虑, 湘西儿女坦诚质朴的自然人性美被“文明”虚饰下的庸俗、自私所取代了, 于是他对国民性改造问题进行了独特思考, 他并不像鲁迅、老舍那样直接批判国民性的阴暗面, 而是引进了湘西文化区这一个参照系, 与一般国民性的阴暗面形成对抗, 完成对高度程式化了的都市文明的否定, 以此来呼唤健康人性复归, 改造国民性, 重塑民族精神。

在他看来, 都市文明所强调的是知识、理性、政治、伦理的美, 远离野性与自然, 处处都是人工雕饰的痕迹, 都市的文明人受过多年教育, 有知识、讲道理、懂礼仪, 做人做事有许多规矩, 可正是这些所谓教育、文化、道德的层层约束窒息了人的活动, 压抑了人的自然天性, 使都市人变得虚伪、娇弱、病态。在沈从文笔下, 知识分子多是些可悲可怜的角色, 知识把这些人变成如此可怜、如此虚伪。而他笔下的湘西则是自然、优美、纯净的人类精神家园, 人们的生存欲望, 火热情感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 敢爱敢恨, 无拘无束, 人们率直质朴的自然人性未被人类文明所压抑或扭曲变形。沈从文所信奉的是“健康人生观”, 以此引导人们放弃消极的生活欲求, 走向生命的永恒, 提倡人必须摆脱金钱、地位、权势的奴役, 有纯朴的人性, 对自己的命运具有符合理性的自我认识与自觉驾驭。

沈从文的整个创作思想都是与五四时期人的发现, 人性解放思潮一脉相承的, 他的理想自然人性塑造, 既是五四时期追求人性解放、注重人、肯定人、倡导文学为人生的“人的文学”的启蒙主义时代思潮的产物, 也是作家在以湘楚文化为底色的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与混合着封建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都市文化这两种不同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所作为自觉的审美选择和追求结果。沈从文始终固守着作家通过作品表达思想的信念, 希望通过作品改良人性, 改善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他提出“勇敢与健康”的观念来使他人生命“深”一点, 使他人生存“强”一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使民族的热情、品德, 那些正直朴素的人情美能够得到新的发展, 为我们整个民族的不断向上推进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沈从文, 《沈从文选集》第五卷[C],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2]凌宇, 《从边城走向世界》[M], 上海:三联书店, 1985年版

[3]沈从文, 《沈从文选集》第四卷[C],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4]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批判史教程》[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5]沈从文, 《沈从文选集》[C],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寻觅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篇3

沈先生出生在湘西的凤凰小城,十五岁被送到土著军队去当兵,五年的军旅生活皆是在沅水及其支流的各城镇度过的,这些年的人世变幻便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无处不有的对生命的思索,和种种的“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全都浸润在他的船工、士兵、妓女和农民的故事里,还有那一篇篇深刻眷念着湘西土地的秀美文字的散文,且始终都没有离开这流淌不息的长河。

从常德至沅陵称作沅水,酉水系沅江的支流,由沅陵分水而上便是酉水(古称白河)。我们一行数人从长沙出发,溯源而上,经辰河乘船至吕家坪,然后到麻阳,再入凤凰。本想多顺水路寻先生之后,无奈五月里河水猛涨,租船不易,许多地方也就只得改行陆路了。不论是乘船还是搭车,边镇老街的淳朴风俗,苗家妇人胸前的精美扣花围裙,以及《湘西题记》中先生“个人私意”认为与被放逐的楚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有关联的凤凰县苗巫主持的大傩酬神仪式,和保靖的花灯戏及酉水流域弄船摇橹人的呼号与长篙点击石头的清脆,都来得那么的逼人;更有翻山越岭不畏荒僻从湘鄂边境寻得来的《阿黑小史》中的“一个用石头在地面砌成的圆碾池,直径至少是三丈,占了全屋四分之一空间,三条黄牛绕大圈子打转,拖着那个薄薄的青冈石碾盘”的油坊给我们的激动,和取道沈先生描写过的码头,穿越河街的石板路,站在潮湿的吊脚楼前想象着曾经的沅江、辰河和白河水上船市的点点渔火的穿梭漂动,就仿佛看到了《常德的船》中的那些在船上,在街上打牌、说唱、拉琴的人们,以及多情的烟花女子。往石堤我们见到了先生在《白河流域几个码头》中描写的“小渔船船舷船顶站满了沉默黑色鱼鹰,缓缓向上游划去”。坐在凤凰的城楼下我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湘西的包谷烧酒,亦用红红的筷子头夹住一块块腊肉往嘴里塞,或者就用大拇指与食指捏着一片有红皮的酸萝卜往口里一扔。好事的还喜欢去和那“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女子”搭讪。

昔日“触目苍翠如江南的五月,两岸小山皆连接如佛珠”,如今仍可见“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但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后,曾经的码头有的被淹没,有的已废弃,如云的樯橹所剩无几,云缭雾绕的吊脚楼亦少多了。现代化工业的渐入,湘西已不复沈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毕竟时代不同了。然而湘西还是湘西。世代杂居此地的苗族和土家族的特殊的生存状态,和它的相对封闭与边缘性文化,使得它还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尤其在面临新的变革和混乱,人的价值观的急剧改变和权力及商业的双重诱惑,现代文明处于严重危机的时候。先生文章中所具有的原生态的意义,即原本的和人文的生命与人性的贴近,似乎与湘西这片土地是同在的。对于在不断地被现实的文化大潮裹挟和吞没中的一群湖南籍的本土画家,这不啻也是一个寻找生命原态的机会。

经历着采风中的屡屡激动,我们画速写,拍照片,串街走巷造访老人,或是围坐在火塘旁极力地去体念那湘西人的情致,意图能从外在的式样里走出来。“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的悲痛也忽略了。原因简单,因为你们是城市中人。”是的,但是我们来了。我们也期望对先生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深的认识。

在茶峒,我们沿着峒河码头,询问那凭水倚山一户户高住吊脚楼里的人家,为的是打听十余年前有位画家为先生的《边城》来此地采风时,曾邂逅过的和翠翠那般摆渡姑娘的命运。是在县城花垣的后街找到这女子的,眉毛仍然扯得细细的,扁扁的脸上有些木然,怀里抱着个孩子。据说她嫁给了一个来茶峒搞工作组的团支部书记,后来离了婚。当我们离去时,妇人早早地就牵着娃儿来了,而那位画家迟迟没有露面。一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她是不是也会像翠翠那样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车已开出很远,大家都有些悲凉。

在那些日子里,画家依据沈先生的书的内容时聚时散,各自努力地收集自己创作所需的素材,但是在龙山与保靖隔白河相望的隆头镇,就又都走到了一起。有绕道从茶峒来的,有搭车从永顺来的,也有从凤滩乘船来的,为的是感受这白河与洗车河于酉水的交汇。“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石头和沙子,腐朽了的草本,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老一辈人的逐渐逝去与现代气息的不断扑面,思绪的波动与流淌着的水的不可交融,尽管人们的穿着打扮与思维方式都有改变,码头亦繁华不再,然而不论是对往去的回顾还是与现今的交流,我们都是真诚的,因为先生说过“彼此生命的流注”无有阻隔。

离开隆头镇,画家们又兵分两路欲沿白河里耶方向找酉水源头,和顺洗车河上觅沈先生描述过的榨油坊和老水车。里耶于我们记忆中的深刻是因了先生在文章中提过它。而帮我们点点解读先生文章的,则是如这镇上敬老院里的老人和一位土家妇女般的湘西人。“里耶”系土家族语,即“拖土”的意思,因土家先民在此由渔猎转向农业耕植而得名,它是白水的出境口,亦是四川和湖南两省四县的水陆要津。是夜我们就宿在了敬老院。院里老人至今还记得经营瓷器的许源茂、刘洪昌两个商号的兴隆和川盐入湘时的沿河码头。

敬老院的老人大多是七十以上的孤寡,有当过船工贩过盐的,也有曾经发过迹或是做过妾的,然而终究无靠了。此座敬老院因经济原因曾几度陷入困境,是一吴姓女子在维持着它。与老人的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位早年守寡的四十来岁的土家女子,与他们共同生活的细节。老小老小,当老人们吵嘴时,瘦弱的她要去把那发脾气的一位牵带到另一老人身边好言好语:为宽慰极度痛苦濒将逝去的老人,她甚至可用自己原本就不多的钱去给他做寿材。她还领着老人们做投圈的游戏,就在山坡那面对白河的一边。晚上我们去了这女子为改善老人生活,在敬老院楼下办的舞厅,门票五毛。次日离去时,画家每人留下一些钱,给老人们买肉吃。告别里耶,我们一行翻越了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下”,过去“常为落草大王盘踞,不易攻打”的八面山,且还捎带着住在海拔一千八百多米高山顶的一位好客老农的口信,由一条曾经被日本鬼子攻打了两天才炸开的几乎是垂直的山径下到四川的酉酬。精疲力竭的画家顺着山脚见人就大声吆喝:“龙翠花的舅爷让龙翠花过两天去吃喜酒!”沿途种地的农民都惊讶了。

坐车由山高林密,自古就是土王、官家围猎场地、旧称“五寨”的洗车,顺另一山道前往沈先生笔下的龙山的画家,他们的车在翻越浓雾中的洛塔时炸了一个车胎,车身的侧面是峭壁。洛塔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湖南树的学大寨的典型,如今的荒山已是梯田和茶山,往日的老榨油房和水车已不见踪影。

“酉水是传说中古代藏书洞穴所在地,多是高大宏敞,充满神秘的洞穴。”涉及那湘西“人神错综的悲剧”,即女子在性行为方面受到的极端的压制转成的落洞行为,使我们一行十五人在会聚龙山后,便把寻觅先生散文中提到的“神秘洞穴”安排到了议事日程上。卯洞在酉水上游湖北来凤境内,滩流极险,据说水从山洞中流出,洞长一百多米,下游落差三丈多,在没有水的季节,人可在暗礁林立的山洞里行走。传说中洞内还藏有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正值洪峰的到来,一老一小的掌艄水手“人”字形地船头船尾站定,一个把舵,一个撑篙,几个会水且在精神上还存有游侠遗风的画家乘着这条船舷低而平、船头窄窄的像是“洞河船”的小舟,顺着湍急的洪流义无返顾地冲了过去,拐过江中大石山,船在离卯洞二百米处靠了岸,见到了像“吞口”的洞穴。在逆着翻腾河水往回划时,撑篙的弄船人急忙中落了水,湿漉漉的他爬上船来脸已铁青,大家只有死命地揪着峭壁的根根树丫和藤条才使船不至于卷入漩涡。

“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这种说明被《边城》,被《长河》,被《萧萧》,被先生用一个一个的故事轻言细语地讲述着,亦被这吴姓女子和那些曾经也年轻过的老人及所有的湘西人用另一种形式在演绎。那山,那水,那人,那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喜、怒、哀、乐及爱和恨,我们深感自然的张力,也目睹了人性的不断显现在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男欢女爱,丧葬祭祀、宗教神学无一不体现在先生美丽而平实的文字里。又有如此秀美的山川和先生对“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的契合”的纯粹的诗的描写,及“两千年的屈原,正直而不见信,被放逐后驾一叶小舟漂流江上,无望无助的情景”与他的“九歌”。我们好像有点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原本就是一个过程,注定了的悲壮,还有近乎宿命的象征,却仍然存有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和永远属于只有对生命本身的回望。

本想寻觅先生的深刻,只是为尽好地给他的书作插图,然而我们经历得更多的却是一个多月来的理性和非理性地与自己灵魂的碰擦,我们被先生手中这支写过如此多的精美篇章的笔点击着,阵阵的触动缓解了感官上的麻木,因了《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不论是在接下来的插图创作过程中,还是别的,它竟成为我们在日后生命极端枯寂时的一种安慰。

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的人生轨迹,把握其传奇色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2、品味关键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

3、了解传记的文学性,欣赏这篇自传的散文笔法,考察其叙述与描写并重,渲染故事性,取材的用心与文字的质朴等特点。

4、学习自传的基本写法,尝试自己写自传。教学重难点:

1、了解沈从文的人生轨迹,把握其传奇色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2、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鉴赏他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了解其作品的特色。

3、品味关键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关于文体知识

自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一个大类,由传主本人而非通过其他人来叙述自己的生平。对人生的整体回顾,或者是对人生主要经历的回顾,是自传不可缺少的要素。自传又分为正式自传和非正式自传两大类。非正式自传是作者不准备发表的私人文稿,包括书信、日记、日志以及回忆录。前面三种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而回忆录是用来追忆本人和他人经历以及重要事件的一种文体。正式自传由于经过作者有意或无意的遗漏和改动,其真实性不如非正式性的自传。因为这种自传中的事实往往是传主自身的经验化的事实,传主往往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赋予自己的眼光、自己的价值意义评判。

认识并体会本文与教材中与其他传记的异同:

本文是自传,传主和作者是同一人。自传和一般人物传记大致都有个共性:童年对一个人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自传的独特性,即自传存在程度不同的主观因素,使自传呈现更加复杂而丰富的色调。自传在表达人物个性时较多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因为自己写自己,对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内心活动,总比别人要了解,写起来较方便。这是自传写心理活动的优势,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对人物个性表达的作用。另外,本文是作者30岁时写的自传,记录的只是他从1902年到1923年20年的经历,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传记的独特之处。

三、关于《从文自传》

《从文自传》和他的另一部分传记体作品《记胡也频》是最先为沈从文赢得了声誉的两本书。《从文自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份很好的传记材料。首先总是描述给予沈从文写作和生命给养的湘西古城;追溯其先祖时,作为苗人的祖母也是必被提到的一员;作品有大量篇幅描写沈从文幼年因反抗私塾的刻板和压抑而逃学、骗人;其少年时的行伍生涯也是传记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相对于各类他人所作的传记,这是一份可资参照的原始资料。

《从文自传》不仅真实地揭露了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认知,也鲜明的体现出他成熟思想精神的特征。他运用自己最擅长的乡村生活的题材,以“乡下人”的视点关注的形态,表现了自己重塑民族传统的责任。沈从文一 生执着的眼光,可割弃的情结,自明于心的责任,都在这一部自传中有所表现,所以,了解《从文自传》对于理解沈从文创作中的主题走向、人生意蕴以及叙述模式,都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四、关于沈从文 见课文P140。

补充: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创作风格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小说分类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五、文本研读

概括每一小标题部分的中心内容,注意突出他“艰难曲折”的经历。

(一)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家乡学校中不能满足自己的梦想,就到社会生活中去追梦,却经常遇到诸如打架威胁、恶狗伤人的事件。

(二)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新式学校依然不能尝到知识,就到各种场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有狩猎的艰难、打架的流血、游泳的危险伴随着自己。

(三)保靖:到保靖想当兵,却没人可依靠,就只能当一个护兵,但自己的勤奋没有让艰难的生活压倒,生活刚有所好转却又要经受虎狼的威胁。

(四)一个转机:进报馆使自己的学问和能力不断长进,调回去后又经历了疾病的煎熬和同学淹死的惊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终于决心向北京进发。

从上述过程中我们能否发现作者写作这篇自传时取材的用心吗?

这篇传记是一篇散文化传记,所以选材的范围十分广泛,时间跨度长、地域范围广,但是,却紧紧围绕“艰难曲折”这样一个中心。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一)整体感知

本文节选部分是《从文自传》的第三、五、十五、十八章。记录作者童年和一 般少年时代的蜕变与成长,既有天真好奇的乡野童年,也有胸怀抱负与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作者早年的生活,同时以湘西为背景,展示了湘西的人民性情的强悍与民风的淳厚,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和神秘新奇的情趣。

(二)学习“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

1、速读本部分,理清层次。提示:本部分可分为三层:

1)主要追述自己转入新式小学之前的读书、逃学生活。

2)主要是细致讲述自己上新式小学以后的读书、逃学生活。

3)自我评述早年的读书、逃学生活,对其收获及影响进行总结。

2、这一小节标题为“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说说这本“小书”是指什么,“大书”指的又是什么? 明确:“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3、从文中看,沈从文逃学的原因是什么?

4、逃学对沈从文有哪些影响?

5、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捕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本文所写到的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野性”?

6、从文章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由此看来,他是一个调皮而又不原意读书的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3、从文中看,沈从文逃学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对旧式教育的本能的反抗,因为旧式教育对孩子是一种虐待。②我认为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以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或简单说:私塾的虐待、教育方式僵化;对外面的社会生活渴望了解(好奇心)。

4、逃学对沈从文有哪些影响?

提示:①同一切自然相亲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一切。形成了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②玩水,使我认识美、学会思索,造就了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③使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凝眸。

5、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捕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本文所写到的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野性”? 明确: 声音:“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夫把刀割尽他喉咙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的大黄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拔刺的微声。” 气味:“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象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 然的声音、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在自然和社会中倾心体验,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应该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营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回答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6、从文章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由此看来,他是一个调皮而又不原意读书的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明确:

他的逃学和我们所说的逃学是不同的,它的不学是为了更好的学。从文中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读

(一)学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1、速读本部分,说说沈从文在“那一本大书”里都学到了什么。

2、他的一生便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试结合你所知道的说说水对沈从文的影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

沈从文与水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这一段经历可以说在沈从文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以至“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宇宙认识的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一股粗犷豪迈的雄性又具有清冷的柔性(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顺其自然。故老子用水来比喻最高的品质:上德若水)。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水一般的柔情。何为水性?水性也就是一种人性。它是液态的,而不是固态的。它是流动的,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流淌是它永远不可衰竭的欲望。我们喜欢水——水性,因为水是我们得以干净的物质。望着水,我们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曲牌“浣溪沙”,立即使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图画:流水淙淙,一群迷人的姑娘或少妇在水边洗衣服,她们的肌肤喜欢水,当衣服随水像旗子一般在空中的清风里飘荡时,她们会有一种快意。这种快意与一个具有水性的小说家写作时所相遇的快意没有任何差别。老子将水 的品质看成是最高品质:上德若水。水性向我们讲解的是关于辩证法的奥义: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是轻与柔。水性有两脉,一脉是柔和的,一脉是强劲的,如蒲宁、卡尔维诺。有水,才有存在,才有天下。水具有水性,人离不开水,因此,人也就离不开水性。

(二)学习“保靖”

1、速读本部分,复述主要内容。

2、思考:沈从文身边的军人具有怎样的性格?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对沈从文有怎样的影响? 明确:

性格特征:热情、善良、勇敢、直爽、乐观、上进心强。

影响:使作者客观、冷静地思考生活,直面失业的萎悴(cui)无聊,坚强而乐观地生存。(集中表现在第3段“凭一种无挂无碍到处为生的感情,接近了自然的秘密。我爬上一个山,傍近一条河,躺到那无人出歪曲默想,漫无涯俟”去作梦,所接近的世界,似乎皆更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意思是:经历了失业的磨难,作者将自己的心灵贴近自然,觉得美好的理想并不遥远,它将会成为现实。)

3、找出本部分的有关细节描写,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细节描写有:东挪西借后的打扮;我和表弟闹别扭讲和后“笑着揉到地上扭打了一阵”;表弟和同事扭打,“各人滚了一身泥,鼻青脸肿悄悄回到住处,一句话也不说。”

作用:细节描写使传记的骨架更为丰满,显得真实生动;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凸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作者说“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情却依旧那么强”,我们看到在这片土地上,人的勇敢直爽,即使打架,也显得那么可爱。

4、“保靖”部分最末一自然段说:“我们各人都知道行将有一个机会要来的,机会来时我们会改造自己变更自己的,会尽我们的一份气力去好好做一个人的。应死的倒下,腐了烂了,让他完事。可以活的,就照分上派定的忧乐活下去。”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 明确:

此时的沈从文离开沅州,他在常德无所事事的呆了一段时间后,又跟着熟人到了保靖呆了大半年,后来仍是投身到军营,在自称“湘西王”的湘西巡防统领陈渠珍身边做书记。曾经有过做将军的理想,这时候理想在沈从文身上大概已经消蚀殆尽,只抱有将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念头。军营生活让这句话充满了“尽人事,听天命”的意味,沈从文那种达观的顺遂自然的态度,把握命运以及对生活的信心,也指引着沈从文后来的整个人生。

(三)学习“一个转机”

1、速读本部分,复述主要内容。(讲清楚引起他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事:与病魔斗争及朋友的去世。)

2、“转机”部分第11自然段中“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这几句又可看出作者思想认识上的什么转变? 明确:

沈从文初见生死变幻的无常,对于人生的意义,下了结论。对他而言,探求未 知就是有意义的人生。新鲜的事物,新鲜的经历,新鲜的感受才是最有意义的。而更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他那种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顾一切,奋力一搏的勇气与气魄。

3、教师讲解:

在《从文自传》的末尾,沈从文签上大名“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人”后,就开始了他慢慢且不可预知的在京求学之路。虽然在此之前他自己的大病和陆弢的死已经坚定了他出去走走的决心,但毕竟还有对渺茫未来的担心:会否饿倒在别人的屋檐下,会否没有实现自己理想仍然只能做个警察。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出走对于沈从文,是跨出了对于他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这一步跨出去,开始了他此后无法逆转的生命历程,同时也意味着他摆脱生命的自在状态,从一般的“乡下人”中间脱蜕而出,汇入“五四”开始的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历史洪流。在北京沉浮多年,遭遇过白眼,也一次次地体验失败,但沈从文都熬过去了。苦尽甘来,上世纪30年代初的沈从文确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有了明确的自我认知,对自己所应该有的身份也有了一个强烈自省,这些都是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实现的。细细探究《从文自传》,有一种沉重的意味,有一种对自己命运坎坷宿命式的哀戚,更有担负全民族责任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沉重。19世纪30年代初,沈从文确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有了明确的自我认知。在此自传完成之后的第二年,他写出了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边城》。

不少评论家觉得沈从文擅长写景,且晴朗明澈,但是缺少深度。也有评论家认为好就好在没有深度,因为没有深度的“看”风景,其实就不为一般的社会价值所局限,这样也就抛弃了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置身事外的位置,而是在宇宙万汇的动静之中“看”。一次眼光看风景万物,多了一份包涵和宽容,看到的历史也就不是战争、王朝更迭之类的东西,而是千百年来凡夫俗子们的哀乐、努力和命运。它们代表了更为现实逼真的生存和价值。

在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中,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一幅幅宁静纯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同时又寄托了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的人生理想。

二、思考与探究

1、从语言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心理,鉴赏他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了解作品的特色。

课文节选自《从文自传》的第三、五、十五、十八章。节选部分有两大特点: ⑴对往事细节真实生动地描写,逃学、殴斗、看街景、游水、行伍生活等,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们对曾经拥有的孩童世界无限怀念和向往。

⑵抒发的感情真诚感人,不写自己的品学兼优、勤奋用功,而是如实地展现自己的天生的野性,充满了阅读和学习“生活”这本大书所得到的欢欣鼓舞的生命体验,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无比好奇和热爱以及泰然面对一切残忍和苦难的生活观。

2、从感情入手,理解并感悟沈从文自传中蕴含的深情。

阅读文章,进一步了解童年的逃学生活和青年的坎坷经历对沈从文产生的影响。以常人的眼光看,30岁作自传未免太早,而事实上,沈从文写自传,是借以从过去的经验中重新发现自我,以应对未来道路上的挫折、苦难和挑战。他把所 经历的苦难当作生活的恩赐,看作生命流动过程的必然。正如文中所说:“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更有意义些”。沈从文自己认为:“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要只关注其笔下湘西的奇异的风土人情,而要从文字里读出作者“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亦慈亦让,不折不从”的精神(张允和语),理解柔情似水的文字里蕴含的性格和对自然深沉的热爱。

三、总结

沈从文笔下的生活态度 篇5

一、萧萧的“魔性”

1、熟悉、朴实、自然的名字看到萧萧, 不自然就联想起好多诗句,

如李清照的“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樨花。

2、清雅美丽的外表萧萧既已嫁过了门, 为那拳头大的丈夫做

了媳妇儿, 从她半年来身体的发育便可看出他可能并不比先前受苦, 在风雨里过日子, 长在圆角落里, 像一株不为人知不被人注意的蓖麻, 大叶粗枝, 并且日增茂盛。这小女人, 一天比一天长得好, 仿佛一点也不为那拳头大的丈夫着想一样。作者虽然没有从正面对其进行细腻的相貌刻画, 但从文字间流淌出来的韵味却是我们感觉到她是那种湘西的自然女子, 就像乡村田埂上跳动的精灵, 时不时的给人纯真的感动。又犹如一股清雅、宜人的清风, 让人耳目一新。

3、自在地把本能的欲望张扬出来, 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是

欲望, 并且每一种不同的欲望都会化为身体需要的心理代表, 日光流逝, 萧萧如长在角落里的蓖麻, 肆意的生长, 日增茂盛, 就这样自热却又健康的长到了十五岁。正是青春年少, 她有了青春的年代都具备的骚动, 开始有了那所谓的情欲和激荡。但是小丈夫还小, 没有到可以圆房的年龄, 所以, 萧萧在她的丈夫那里得不到欲望的满足, 只好自己去压抑去控制。

二、萧萧的“神性”是人对于人生和社会, 认识自我, 等

能够理性的认识, 并且建立在充分的社会化基础上的, 与人类进步一时和社会健康观念的一致。

乐于助人, 乐善好施, 自立自强, 扶贫积弱, 保持个人自我的人格独立和个性的自由, 做到哪所谓贫的“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沈从文对于人性的群雕中, 他所寄予的那些人行理想是最令人倾心的。那至美至真的人性在一种优美, 健康, 自然, 却又真实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表现出来, 这里闪耀着湘西的青年男女形象, 他们散发着自然之子的气息, 是被自然所哺育的精灵, 具有真善美的品性, 是活在湘西那块神秘土地上自由真实的天使, 是一种象征, 自然之心的美的象征。

他们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的在湘西那块土地上释放者他们拥有的青春美丽, 在自然生命形态中酣畅, 在其中舒展。那爱情的花朵和甜蜜的梦幻在有心耳洞自主选择的感情世界里尽情的绽放和翱翔。他们用真与善, 热情和本性演绎了湘西甚至是人类的自然和人性的神话。乐观地承受一切在十二岁就出嫁了的萧萧, 嫁给一个刚断奶没多久的拳头大的孩子, 这从表面上看, 似乎符合我们中国旧社会的旧传统, 但如果深究的话, 不难发现这里还存在着男尊女卑和男女不平等的思想。但是萧萧却坦然的接受, 尽其本分的在她的这样的命运里她可以不做得那么优秀, 也不是有人在逼她, 她就是乐观地认真地对待生活……

我们可以理解, 一个当地的小女人要去做新娘子, 从母亲身边离开, 自己要接受一个新的角色, 那就是让自己当一个母亲, 给别人当母亲, 需要同一个陌生的男子共睡一床, 做着传宗接代之事, 所以, 会有些害怕, 便不免会像花椒粒哭一下。但是, 也有不哭的人, 这个人就是萧萧。她没有母亲, 从小就在伯父种田的庄子上寄养……直到出嫁那一天, 这个小女人还是笑着, 她没有新婚的羞涩不害羞, 不怕。这一细节的描写, 可谓画龙点睛之效, 她漠然接受这样的际遇, 欣然面对自己这样的命运。天晴落雨日子混下去, 每日抱抱丈夫, 也帮家中做点杂事, 能动手的就动手。又时常到溪沟里去洗衣, 搓尿片, 一面还捡拾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到身边的丈夫玩。到了夜里睡觉, 便常常做这种年龄人所做的梦, 梦到后门角落或别的什么地方捡得大把大把铜钱, 吃好东西, 爬树, 有时候还要被弟弟的哭声弄醒, 还要很有耐心地把他哄睡, 想一想, 在你睡得很熟很香的时候被人弄醒, 你能忍受多久?在这样艰难的生活状态下, 萧萧却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坚强的生活着。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在沈从文的笔下, 那些湘西的男女不仅仅是自然儿女, 也是善良人性化身, 他们象征着人类个性的自由, 人格的独立, 自尊和自爱。在他们身上使得魔性和神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在没有道德纲常的束缚, 没有金钱名利枷锁和世俗礼教的囚笼下, 不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自己, 不压抑自己更不去约束比尔呢。在追求爱情的这方面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所追求的是欲和爱的和谐, 灵魂和肉体的统一。他们的人生信条是:“一个人在爱情上无力勇敢自白, 那在一切事业上也全是无希望可言, 这样的人绝不是好人!”为了追求真诚的爱情, 扞卫圣洁的人性, 即使违背了那些“魔鬼习俗”, 要付出青春或生命的代价, 他们在所不惜, 毫不畏惧。

虽然萧萧十五了, 从外表上来看已然是个窈窕女子, 可是她的心却还是糊糊涂涂的, 她对爱情的认识是“听了这些话的萧萧, 眼睛只注意到他那对粗粗的手膀子, 耳朵只注意到他的最后一句话, 末了花狗便唱了许多歌, 她心里乱了。”她的“心窍子”是花狗唱开的。她的爱情, 与其说那是爱情, 还不如说是人性自然的流露呢, 就像春天绽开的野花一样自然而美丽, 是一种自然的人性的释放。萧萧也许不是追逐爱情的典型代表, 但她的骨子里是执着追逐爱情的, 只不过她经历的不是真正的爱情, 在真正的爱情面前她会更加勇于承担, 用流行的歌来说就是死了都要爱, 为爱死而无憾。

沈从文一直在倡导人性的自然流露, 排斥城市的污浊, 寻求最美的人性。他在他自己的“乡下”铸造着那座人性神庙。也许萧萧不是沈从文笔下最典型的湘西女子, 但我比较喜欢她身上那种不成熟, 没有受到外界污染的幼稚与稚嫩, 爱在她那里可以找到纯真, 我尤其喜欢她大肚子那时候的坚持, 可悬梁, 能投水, 吃毒药, 那被禁困的萧萧, 把那漫无边际的诸事全都想到了, 毕竟是太小了的年岁, 终是舍不得死罢, 所以却也不曾做……“却不曾做”。我认为不选择死亡, 年纪小不是理由, 也不会成为理由,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死亡已经很平常了。

摘要:通过女主人萧萧展示沈从文的人性观念, 并从“神性”和“魔性”两大方面来阐释。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篇6

关键词:沈从文;人物形象;小说;女性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1-01

一、顽固愚昧的封建风俗

西方经济大潮涌入中华大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和理念,现代观念的渗入加速了中国封建思想的崩解。然而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依然固守着古老的封建思想,严重残害了一些原本内心善良的乡土女性。小说《萧萧》里的主人公萧萧自小丧失父母,成了别人家的童养媳,而她的丈夫则是小她年龄几倍的三岁孩儿。萧萧身为童养媳,尽职尽责地照顾小丈夫,使之对她形成依赖。萧萧出生低微,悲苦的萧萧过早的失去了父母,身为童养媳的她做着家中的一切活计,毫无反抗的顺从着命运,如同保姆一般。萧萧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现代浪潮冲击传统思想的时候,她自觉远离新思想,选择以求安稳的生活。萧萧对新思想的概念全是从祖父的口中得知。萧萧在懵懂的年纪嫁入了夫家,村里人看来这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因为在当地风俗中这已经是一件彼此认同的风俗,萧萧并没为此而烦恼,生活对她来说还是一样的过,在封建思想笼罩着的落后山村,闭塞的地理环境,保守的乡村习俗就这样活生生葬送了一名年轻少女的婚姻幸福。

《阿黑小史》中的阿黑活泼开朗,却不幸身染重疾。阿黑的病况在父亲的照料下不见好转,父亲转而相信法事,请来了包红帕子的法师为阿黑打鬼治病。“老师傅站在阿黑家院坝中,把牛角搁在嘴边,吹出了长长的悲哀而又高昂的声音。”在缺乏科学指导的穷乡僻壤的山村,人们在面对疾病束手无策时,习惯性地相信迷信,误把疾病当作鬼怪缠身,以为会念几句咒语的法师便是能降妖除魔的救世主。

二、覆灭的美德

中国自古便是注重礼仪,崇尚美德的泱泱大国。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唱颂乡土风情,讴歌人性美德的浪漫之作。在我看来,沈从文的作品中不乏一些批判现实,揭露“性”恶论的佳作。当然,在其批判现实和揭露“性”恶论的作品中仍然保存着沈老的一贯文学思想主题,即“真善美”的浪漫主义情怀,二者相互补充,使之艺术表达和思想深度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萧萧》主人公萧萧自小丧失父母成为了童养媳,命途多舛的她原本也只是个懵懂的孩童,而她弱小的身躯却要背负夫家人的家庭琐事,作为别人家的媳妇,萧萧承担着做媳妇的责任和义务。她要到溪沟了洗衣、要哄哭啼的丈夫睡觉、要打猪草推磨将。萧萧是勤劳善良的,她尽到了一位“佣人”的责任,却在花狗的诱惑之下失去了作为一名妻子的美德。每个少女都有怀春的时候,花狗费尽心思走入萧萧的生活,他唱缠绵的情歌给萧萧听,使天真无邪,情窦初开,勤劳善良的萧萧坠入爱河,丢弃了身为人妻的本分。偷尝禁果的萧萧满以为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归宿,万万没想到等待她的是无比惨痛的噩梦,花狗跑了,留下肚子日渐隆起的萧萧,萧萧使用各种方法也没能使隆起的肚子消退,萧萧明白了自己犯下的“罪孽,”等待她的是命运的惩罚。依照族规萧萧本应受到沉潭之罚,庆幸的是老天爷对善良的萧萧网开一面,最后萧萧生下了儿子。

如果说造成萧萧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习俗,那,么她们覆灭的美德便是加重悲剧的催化剂。

三、男权主义的笼罩

“实际上,萧萧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社会造就的,更是她自己所造就的。萧萧的人生悲剧在传统的封建主义社会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女性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话语权,没有办法争取自己的自由,因为女性始终都是男权主义社会的附庸,完全成为各种利益进行分割的等价物。”传统封建思想要求女性三从四德,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在威严的男权意识下少有话语权,在思想闭塞、父权宰制等种种影响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更容易丧失明确的价值观,即便一些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也难以与主宰女性命运的男权人物相抗衡。《萧萧》中的萧萧是以童养媳的身份进入夫家,童养媳的由来本身就是现实存在的封建残余,是对那些“无家可归”的女性的一种怜悯的称呼。萧萧在花狗的诱惑下,爱欲战胜了道德,当她提出要与花狗私奔时,得到的是花狗不负责任的回答,花狗随之溜之大吉,不见了踪影,留下已有身孕的萧萧来面对族里人的冷言恶语,甚至更为恐怖的沉潭之邢。然而萧萧的命运在她生下一个男孩后化险为夷了,从中可见,落后的农村依然固守着重男轻女的封建男权意识。萧萧生下孩子牛儿后,当牛儿十二岁时,萧萧选择了一个比牛儿大一些的女孩做自己童养媳,萧萧得救了,可是她根本没有走出人生的悲剧,因为她内心的压抑及贫穷阻碍了她对自由的追求,最终沦为了男权主义束缚的一个执行者,无数个“萧萧”依然生活在广大农村上。

《阿黑小史》中的男权主义虽然没有《萧萧》中表现的那般明显,但也是客观存在的。《阿黑小史》中的五明是个口是心非,表里不如一的人,五明在长辈面前害羞、胆怯,在阿黑面前却软硬兼施、肆无忌惮。五明作为男生,他躲避和忽视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生理上成熟,思想上不健全的孩子。五明和阿黑两人彼此倾慕,可是两人在暗地里交往时,主动权全在五明,五明一时表现出男子汉的高大形象,一时却又表现出孩子般的幼稚,而作为女性的阿黑多数时候都是在依从或是照顾五明的行为和感受。五明是被大家宠坏的,父亲和油坊的存在使五明的生活有保障没压力。“他不用刻意地去追寻与阿黑的婚姻,婚姻自然会进行,他不许强制阿黑信服,只需眼泪即可。一切都无需他操心考虑,值得他思考的只是如何让阿黑到后坡洞与自己巫山云雨。”《阿黑小史》中的男权主义表现的虽不那么蛮横不讲情理,但也正因为五明孩童式的不成熟的潜藏男权意识,加速了阿黑悲剧的到来。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各有特色,造成女性悲剧的因素也纷杂繁多,是历史、时代以及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沈从文.《阿黑小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

[2]李莉.解读沈从文《萧萧中女性的悲剧命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上一篇:简单温馨生日贺词下一篇:骊山怀古 张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