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思想上进

2024-08-21

同志思想上进(通用7篇)

同志思想上进 篇1

贯彻学校严谨,求实,团结,进去的校训,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加入一些义务活动并坚持到社会上做好事。

学习上,本人学习目的明确,基础知识扎实,并努力做到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虽然实践不够,但是我定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增加.生活上,本人严格要求自己,生活朴素,生活作风严谨,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认真投入到学校的各项

组织活动中,踊跃参加班集体活动。

热爱学习,办事稳重谨慎,能吃苦耐劳,能独立完成工作、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还具有团体协作精神,具有优秀的

同志思想上进 篇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这是领导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体现。各级干部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开展工作, 想问题, 办事情, 敢于从实际出发。中央每一个时期所做的指示, 都是针对全国的情况发出的, 属于总方针、总政策。各地在执行中必须同当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才会事半功倍。如果离开当地的实际, 不问具体情况如何, 生搬硬套, 这不是严肃负责的态度, 而且也会事倍功半, 不会有好的结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证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而又为群众所接受的改革举措, 就应大胆加以推广。哪怕这种改革举措在中央的指示或文件中一时还没有规定出来, 也要敢于坚持下去。这也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中, 广东历届省委都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根据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历史上与海外交往较早的特殊情况, 向中央提出兴办经济特区并实行某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被中央批准, 这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体现。广东不少改革措施的出台, 例如对贷款修的路桥实行车辆通过收费制度等, 既不是上级指示要办的, 也不是“本本”上已经有的, 而是在实践中借鉴国外的经验实施的。开始不被有些人所理解, 甚至遭到非议、指责, 似乎是“臭”的。但后来证明它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对推动交通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现在已被社会广泛认同, 在各地推广, 实际上是“香”的, 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任仲夷同志曾经打过一个很风趣的比喻:地方就像一个变电站, 上面来的强电流电压, 必须经过当地的变电站, 把它变成适合地方的低压电流, 才能用得上用得好。地方就是要起变电站的作用。

无数的事实说明, 只有敢于从实际出发,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才能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 避免思想僵化, 跟上时代潮流。

改革要勇于探索, 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

我国是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进行改革的, 在初始阶段必须强调放权, 放手让人们去闯去探索。广东就是这样闯过来的。

80年代广东发展的一个法宝是大胆放开, “松绑”放权, 把经济搞活, 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时国门打开, 港澳资金一拥而入, 广东人饥不择食, 先“拿来”再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物质贫乏和精神紧张之后, 政府放手让人民发家致富, 各方面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加上改革开放之初, 没有现成的经验, 一切先干为上。珠江三角洲本有搞商品经济的传统, 一旦大气候适宜, 多年积蓄的能量将尽情释放。

古代老子说过“为无为”的话, 后来引申为“无为而治”的“治术”主张, 即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有所为有所不为。用现在的话说, 主政者要尊重客观的规律性, 为群众创造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议大事, 抓根本, 不要事无巨细, 大包大揽, 管了不该管而又管不好的事。这种“无为而治”有利于营造一种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搞活经济, 提高商品意识, 活跃流通, 搞活第三产业, 也有利于创造一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型所有制结构, 有利于一大批企业家的迅速成长。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无为而治”是一帖不可多得的“良方”。旧体制把人们的手脚捆得死死的, 稍一动弹就碰壁, 就犯错误, 积极性都被搞没了, 变得谨小慎微。在这样的情况下搞改革开放, 必须首先给人们一个可以放开手脚的大环境, 放手让干部群众大胆去闯、去试验、去探索。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必不可少的阶段。在人们尚未懂得市场经济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 你不放手让他去闯, 他怎么能学会搞市场经济呢?我们不要怕乱, 事物的发展, 有时是乱而后治;我们也不要怕失误, 在改革中失误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一时发生失误, 不要互相埋怨, 改了再干就是。人们会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 把事情办得更好。

我们不要有这样一种想法, 以为领导什么都是高明的, 只有领导才能指挥人们前进。这种想法是错误和极其有害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 都是来自干部群众的创造。我国农村改革的路子, 就是广大农民从实践中“拱”出来的。农民的第一个突破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宽了农村政策, 调整了农副产品价格,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 干劲非常大, 就冲破了很多条条框框, 很多地方就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做法, 而包产到户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没有的。正是这包产到户, 把农村过高的公有化程度一下子改过来, 冲破了人民公社体制, 给了农民这个生产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产生了无穷的力量, 使农村改革一马当先, 生产飞跃发展。又如长途贩运, 过去国家不允许个人搞, 但又包不下来, 农产品流通不畅, 农业就发展不起来。我们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 开了这个禁, 打开了城门, 允许私人长途贩运, 农产品流通一下子活起来了,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于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也是这样, 开始很多人顾虑重重, 将其视若洪水猛兽, 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提倡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就是提倡发展资本主义, 这还了得吗?但事实上, 群众在下面已经干起来了, 而且干得不错。现在, 经过多年努力, 这些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起来了, 不仅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所有这些都是群众首先创造的。由于群众的创造都是源于实践, 切合实际, 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因而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在实践中不胫而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答案是很明白的。这是因为, 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不但“本本”上没有, 过去也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方面的经验。如何进行改革, 并使之顺利进行下去, 这不是光靠领导, 光靠现成的方针、政策就可以办得到的, 重要的是要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 依靠他们去闯去探索, 以此来找出一条切合实际的改革的路子。

当然, 我们强调“无为而治”, 强调放权, 并不是完全放任, 撒手不管, 不要领导。老子当年提倡“为无为”, 也不是一直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 而是有所作为的积极主张。今天, 作为领导者, 其责任在于管大事, 在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在于深入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群众创造的经验, 及时加以总结提高, 然后再在面上推广。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我们强调放手让群众去探索去实践, 也不是不加引导, 让大家一哄而上, 而是引导一些行业、企业先搞试点。试点行得通的, 效果好的, 我们就加以推广;试点行不通的, 我们则要找出原因, 再做试验。作为领导者, 他的责任还在于要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使大家敢于去闯, 大胆冲破束缚。在改革中难免发生失误, 工作上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作为领导者就要勇于为下级承担责任, 要允许失误, 又要允许改正错误。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领导不当开明的“婆婆”, 工作上一出问题就指责下面, 还有谁敢去闯, 谁敢去冒风险, 这样改革就难以进行下去了。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受到许多旧的条条框框卡着, 不变通不行。计划经济时代强调高度集权, 根本谈不上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实行改革开放, 搞商品经济, 搞市场经济, 不打破这些条条框框, 使广大干部群众行动起来, 一切等待上面的指示和命令办事, 上面的有指示的才办, 没有指示的就不办, 改革就难以进行下去。况且, 一个国家那么大, 一个政策颁布下来, 它不可能跟所有情况都吻合, 总会存在某些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 广东不是消极等待, 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中央给予的各种政策, 包括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放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应加以肯定, 而不应加以指责。强调放权, 是集权社会进行改革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政策不放宽, 不让广大干部群众去闯去干, 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改革成就。

统一思想, 加快改革速度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这一重大问题, 直到今天, 仍有许多人还弄不清楚, 对改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国的计划经济, 是按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尽管在新中国建立初期, 对于集中力量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变化, 它不但变得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 而且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中国经济的严重危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仍然是“铁板一块”, 经济被统得死死的。在这种情况下, 不改革开放, 不改弦易辙, 就只有死路一条。前苏联、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 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这种计划经济的失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我们搞改革, 就是要摒弃这种僵化的模式, 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 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目标;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说, 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和目标都很明确了, 但人们的思想深处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左”的框框, 某些思想观念还处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之中。在这种思想状态下, 要执行一整套全新的政策, 思想往往跟不上。在这种思想状态下, 随着改革的深入, 新旧体制转换产生新的矛盾, 出现困难的时候, 人们就会怀疑改革究竟对不对, 怀疑的、批评的、摇摆不定的各种各样的议论就出来了,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在这种思想状态下, 随着改革的深入, 出现了利益矛盾, 一些既得利益者就会跳出来反对改革, 成为改革的阻力和障碍。而有些在改革中得益的人也不知道改革的成果是要付出多少代价才得来的, 有的甚至认为自己发财致富是祖宗的庇荫, 自己的运气, 因而又肆意妄为, 一掷千金, 随意挥霍浪费。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革命。不仅经济基础要改革, 而且上层建筑也要改革。因此, 改革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谁也说不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慢慢来。因为改革是要废除原来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 而新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又刚刚建立起来且尚未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 最容易发生混乱, 一些人就利用这个机会讨便宜, 浑水摸鱼。因此, 对旧的经济体制改革拖的时间越长, 付出的代价就越大。譬如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4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已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和基本政策。但十几年过去了, 摇摇摆摆, 进展缓慢。十五大开过后, 才真正摸到了一点门道, 但此后又反反复复, 曲折前行, 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时间太长是以问题越积越多为代价的。因此必须加快改革速度,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顺经济关系, 发展生产力, 进一步增强广东的经济实力, 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避免出现震荡。

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 放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的经济经受了各种考验, 一直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这是广东在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同时, 放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结果。

广东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 先后实行了以利润分成为主要内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以及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 (经理) 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嫁接”外资、股份制试点等一系列改革, 初步形成了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 从而增强了活力, 提高了效益, 加快了发展步伐。在这10多年的艰难探索中, 我们坚持对国有企业实行技术改造, 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力, 使国有资产不断增值。在80年代, 广东国有企业用于设备更新的资金达390亿元, 有半数以上企业的技术设备得到更新改造, “家底”也逐步增厚。但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旧体制的束缚, 尚未真正走上轨道, 因此, 从总体上来说, 国企改革虽有所突破, 但没有大的改变。因而在治理整顿中, 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在困难面前, 出现生产滑坡、产品积压、资金短缺和经济效益下降等严重情况。

鉴于国有企业还难以顺利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 广东放手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使这些经济成分的比重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初期, 广东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比重中占80%以上。在1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 国有经济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发展, 集体经济以30%-40%左右的速度发展, 而其他经济成分则以倍数发展。到了1992年, 全省就已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对于加速广东经济的发展, 增强综合实力, 减少改革的震动发挥了很大作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东方不亮西方亮, 使我们能够应付各种变化, 就是在全国实行治理整顿和宏观调控的大气候下, 广东经济仍然稳步前进, 对国家的贡献没有减少, 职工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实践证明, 放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是非常必要的, 是广东改革的成功经验, 这条路子完全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 归根到底, 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对于国有经济比重缩小, 非公有经济急剧上升, 有的人忧心忡忡, 担心非公有经济发展得太多了, 会尾大不掉, 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动摇我国的政权基础, 危及社稷安全。我们认为, 这种观点是极为错误的, 其错误在于思想僵化, 以为越“公”越先进, 违背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原则。从我国国情看, 解放后30多年的实践证明, 光靠国有企业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而且国有企业本身, 因缺乏活力尚需进行改革。在我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 对于私人资本主义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 过去的认识是很不一致的。80年代, 广东在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的情况下,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大胆引进外资, 发展“三资”企业, 各种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这样做, 大大缓解了发展工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困难, 推动了全省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如何深化?这是王利文 (左) 与老书记常常探讨的问题。

图为林若同志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座谈“如何深化广东农村改革”后合影。

改革开放20周年, 围绕广东的改革进程, 林若同志接受我刊采访并留影。

从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看, 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必然发生经济结构的变化, 从单一的经济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这是因为: (一) 确认我国现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 必须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所谓“主体”, 题中应有之义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左右经济发展方向, 而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 (二)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产权主体多元化, 必然要求改变计划经济的产权主体唯国有的偏向。 (三) 中国改革近20年的历史证明, 一旦打破国营一家垄断局面, 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 非国有经济必然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广东实践的结果是, 凡是非国有经济发展快的地区, 其整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快;反之, 凡非国有经济发展慢的地区, 其整体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比较缓慢,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现在一些地方仍拘泥于旧模式的束缚, 不敢在积极搞活、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大胆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这些都是守旧的思想, 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的, 也不符合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广东“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有没有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有没有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小平同志不是说, 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吗?我们的立足点应放在“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上, 放在生产关系应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上, 至于他们是否会像解放以前的资本家那样剥削广大的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 这些富裕阶层是不能任意剥削工人阶级的。因为政权在我们手里,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调整两者的利益, 可以通过立法来保障工人的权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部分富裕阶层有其存在的客观性。这部分人创造的财富, 除了自身消费以外, 大部分都是回馈了社会、带动生产力发展的。他们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生产力发展, 最终是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因此, 我们对其不能一概否定, 更不必害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那种脱离实际的空谈, 纠缠于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 必然贻误时机, 妨碍改革开放的进行, 不利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误国殃民。

对公有制问题, 也应当摒弃那些教条式的理解, 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那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行不通的, 而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 则是必需和有益的。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可是, 我们就曾走过超阶段发展的弯路。新中国刚刚成立, 生产尚没有大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我们就去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高度公有化的生产关系, 使生产关系的“超前挺进”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脱节。超阶段发展的结果, 这种生产关系便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实践证明, 这样做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判断什么所有制最先进, 就要看这种所有制是否最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不是越“公”越先进。新中国成立后, 首要的任务本应大力发展生产力, 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我们没有坚持这样做, 结果就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现在还要补上这一课。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尤其是多年的改革探索, 我们对这种传统的公有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公有制, 实质上就是“大锅饭”, 因为所有权不明晰, 公有产权名为全民、集体所有, 实际上却是集体管不着, 大家也无权过问, 很难形成利益机制和内部活力机制。要搞市场经济, 就必须进行改革, 打破这种“大锅饭”。

如何改?根本的办法, 在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搞了多年, 步子迈得很小, 主要原因是观念还没有更新, 缩手缩脚, 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 为了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使改革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有必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重新认识资本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现在看来, 这一理论是很值得怀疑的。

关于公有制问题, 上面已经有所论述, 至于计划经济问题, 过去把它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其实只不过是经济运行的方式或者说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资本主义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均为发展经济的手段而非目的。再次, 按劳分配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传统的斯大林模式中, 从来都未真正实行过按劳分配, 而在改革后的新体制下, 不仅存在按劳分配, 也存在按资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必须长期坚持。

那么, 究竟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 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符合当今的社会实践, 更科学。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同时, 同样很有必要对与此相联系的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

对于资本主义, 过去已形成固定的概念: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没落的社会制度。但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中, 西方资本主义仍有重大的发展, 它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物质财富相当巨大。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但它仍在发展变化, 这是可以肯定的。有人认为, 这是由于资本主义推行了股份制, 社会的所有制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产权的社会化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弱化和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使资本主义在新的生产方式下获得了新生, 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是有道理的。

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一些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东西和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 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因此, 我们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要大胆学习、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列宁认为:不利用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和文化成就便不能实现社会主义。谁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 那就是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其中许多反映了社会化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我们是可以借鉴吸取的。我们不要拘泥于姓“社”姓“资”, 什么都要强调自闯新路, 而不善于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实践已经证明, 闭关自守, 拒绝接受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是愚蠢的。大胆学习、引进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 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事半功倍地早日实现现代化。

对于国企改革, 可以借鉴发达资本主义的做法。在具体的方法上,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企业, 必须坚持全民所有, 以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保证国家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运行。如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行业, 主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上, 防止私人垄断。对于这类企业的改革, 应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要下决心甩掉两个“包袱”:政府要甩掉企业这个“包袱”, 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企业要甩掉“办社会”这个“包袱”, 轻装上阵, 参与市场竞争,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 则按中央的政策, “抓大放小”, 可以利用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国有民营等形式进行改革, 使其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无论何时都不能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

广东“七山一水两分田”, 人多地少, 粮食不能自给。如果不重视农业, 破坏农业的基础地位, 必然要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谓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首先说的是农业。没有稳定的农业, 工业缺乏原料, 城市居民缺少粮食, 工业何以发展?农业发展不起来, 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村购买力不高, 城市的工业产品打不开销路, 商业何以搞活?可是, 有一个时期, 有的地方对“无农不稳”这句话记不住, 就记住了“无工不富”这一句, 以致大家都去搞工业, 把农业视为一件破棉袄, 穿起来不暖, 丢掉了可惜, 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 造成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吃了苦头。

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 历来都是农业、工业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轻工业, 而轻工业的发展又为重工业积累了资金, 形成了农轻工重的发展序列。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几年时间, 农业获得了大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经济发展很快, 办工业的门路也较多, 但从省委的决策思想来说, 对农业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省委一方面采取扶持政策, 放手让农民开展农林牧副渔五业生产, 较早地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化生产格局;一方面采取坚决的措施, 纠正有些地方忽视农业生产的倾向。1990年, 全省在减少粮食播种面积1000多万亩的情况下, 粮食总产量没有减少, 而林牧副渔各业则大幅度增加。当然, 粮田的播种面积不能无限制地减下去, 现在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已经证明:农村“以农唯一”, 农业“以粮为纲”, 此路不通;只有加强粮食生产, 又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才是一条兴旺发达之路。

综观世界各国, 无论是已经工业化的国家, 还是发展中的国家, 在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的, 都很重视农业的战略地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如美国, 对农业非常重视, 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产品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 每年都有农产品出口。日本土地不多, 但多年以来限制粮食进口, 保护本国的粮食生产, 不让随便占用良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 严格限制占用土地, 大搞“绿色革命”、“蓝色革命”, 从过去进口粮食变成现在出口粮食。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被赞誉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今后随着人口增多, 耕地减少, 这个奇迹还能延续下去吗?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粮食的生产和消费, 为世人所注目。善良的人们关注它, 心怀叵测的人窥视它。对粮食产需缺口较大的广东来说, 对粮食生产更要认真对待。历史上已有教训, 我们不能把解决粮食问题寄托在进口上面。农业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1994年10月29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出席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的同志时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关系着执政党的地位的巩固, 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同时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五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 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 九亿在农村, 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 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为什么党和政府老是强调重视农业, 但很多时候部分人对农业就是重视不起来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 是由于我们一些领导急功近利, 只顾眼前, 不顾将来。对农业生产存在错误的认识, 以为农业生产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小, 无足轻重。另一方面, 是我们放松了对农业的领导,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民生产所获不多, 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现行的政策, 是重工轻农, 有时甚至是剥削农民、剥夺农业来发展工业, 这是很不合理的。长此以往, 只会进一步削弱农业的地位, 使农业问题积重难返。

从干部思想作风上来说, 一个地方办了工业, 不管企业是否盈利, 当地照样有税可收。办工业, 既没有办农业这样辛苦, 也容易立竿见影, 显示政绩, 还可以出国考察。久而久之, 农业的基础地位就会被忽视。近年来, 开发区办了一个又一个, 房地产一再升温, 占用了大量农田, 有的长期闲置, 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农业, 尤其是粮食生产, 因其自身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重制约, 与其他产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难免处于劣势。因此, 只有通过政府行为的扶助, 才能减少这两种风险的冲击。

农业的根本出路, 一是要制定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农业政策。要放弃重工轻农、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策略, 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 提高农产品价格,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要搞好计划生育,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减轻人口压力。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保护好耕地。

全面改革是改革的应有之义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与之相适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则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现行的上层建筑, 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的, 它适合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 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是多元化的经济。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多种形式, 而且各种经济成分比重也起了变化。各种生产要素已不是按计划交换, 而是按市场规律交换, 受市场规律支配。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还守着老一套的领导方法, 守着陈旧的上层建筑, 显然跟市场经济就不相适应了。而目前, 上层建筑的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意识形态方面, 现在还是进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教育, 与现实脱节甚远, 收效甚微。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理论等如何为经济基础服务, 现在尚在摸索。在文化、教育方面, 改革正在迈开步子, 还有待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 虽提了出来, 但如何改, 至今才刚刚起步。

改革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全面改革是改革的应有之义。如果上层建筑不改革, 市场经济没有理论作指导, 没有法律的保护, 没有体制的保障, 就难以顺利发展起来;如果上层建筑不改革, 没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经济发展别别扭扭, 路子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因此, 上层建筑不仅要改革, 使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而且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加快改革的速度。

上层建筑如何改革?当前最急需的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用法制来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 用法治来遏制腐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必然要求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法制经济, 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 它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之间是靠市场主体间的契约, 而不是靠计划指令联结起来的。为了保证这些契约的公正性和得到遵守, 就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加以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市场主体之间的自由竞争, 这种竞争必须是有规则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因此说, 法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依托,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必须靠完备的法制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不然, 市场经济就无所遵循, 就必然出现混乱。省内一些地方近年来在集体土地转让、房地产开发经营和举办经济开发区等方面出现的混乱现象, 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问题, 就有力地说明了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制保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 才能加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有效防止和解决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有效遏制腐败, 搞好廉政建设, 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有效地遏制腐败, 最根本的办法, 就是健全法制、推行法治。这是因为, 从腐败现象得以产生和滋长的原因来看, 只有加快改革步伐, 革除现行体制的种种弊端, 才能减少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只能“釜底抽薪”, 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而要改革、转轨, 必须靠法治。历史上的任何改革都要有法律的规范、引导、调整、促进和保障, 否则, 改革难以进行, 也难以巩固, 根本无法完成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只有采取严厉措施, 坚决地严惩那些严重的腐败行为, 扫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不正之风, 才能有效地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而要做到这些, 也要靠健全的法制。从长远的观点看, 完善监督制度, 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一个高效、灵敏、能够及时发现并有力惩治腐败的机制, 更要依靠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为打击经济犯罪、惩治腐败分子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 由于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原因, 总的来说, 腐败现象还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有的地方甚至还在蔓延。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力加强人大的监督, 把国家机关的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这样做, 必将有效地防止国家机关产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使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 要在深化改革中解决

广东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但毋庸讳言, 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是突出的:经济总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状况尚未明显扭转;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农业发展滞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对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地方金融秩序混乱;各种腐败现象, 例如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问题屡禁不止;社会治安形势仍相当严峻, 刑事犯罪率连年居高不下;“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仍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容回避。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怎么样解决。

一种看法认为, 矛盾和问题出自改革开放, 出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即放得多了。他们为此主张收, 主张用传统体制下的老办法解决难题。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样做, 实际上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很可能重蹈“一乱就收, 一收就死, 一死又放, 一放再乱”的覆辙。此类搞法历史上用过多次, 实践证明弊多利少, 在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再用此法, 不仅行不通, 而且会使我们的经济建设遭受损害。

其实, 现在经济生活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 有些属经济转型期的必然现象, 绝不能归罪于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恰恰相反, 它们的产生, 是由于传统体制下盲目扩张投资、竞相攀比速度、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惯性还在起作用, 是由于新体制所要求的有效宏观管理体系和规范的市场运行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换句话说, 是由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还不健全、不完善。既然如此, 理所当然地就该对症下药, 在深化改革中寻求答案, 采取良策。广东经济生机勃勃的形势来之不易。它是运用邓小平多年来坚持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果, 更是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后加快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形成的。解决这中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珍惜和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别无他法, 只有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继续深化改革。

中央近年推出的一系列措施, 其中不乏指令性的行政干预手段, 这种手段即使今后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总的取向则应是主要运用符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杠杆和经济法规。为了扭转乱集资、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不合理局面, 国家在对其实施限制的同时, 也实行了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国库券发行利息的办法。近年来根据投资和市场变化, 为了扶持企业生产, 引导群众消费, 又采取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办法。无论利率的调高与调低, 这种利用经济杠杆的调整办法都较之于过去那种主要靠行政命令指定资金投向的做法, 易于被干部、群众所接受, 使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加强农业的问题上, 从深化改革中找出路的地方也多了起来。按照中央的政策, 这些地方正挣脱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加大、农民负担加重、调整产业结构难的困扰, 积极地推进改革。他们或调整农副产品的价格, 或精简县镇行政和有关部门的机构, 或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搞生产经营。在后一个方面, 一些地方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际出发, 用“公司+农户”的形式, 或用其他的形式, 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同不易把握的大市场联系起来, 既减少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又优化了产业结构, 提高了经济效益, 成为继联产承包后农村致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跟以前我们熟悉的经济工作相比, 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矛盾和问题, 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许多领域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 没有现成的经验, 每跨出一步都需要探索攀登。或许正是这个缘故, 有些同志往往知难而退, 自觉不自觉地沿用习以为常的老办法去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其结果, 无论主观愿望多么好, 也将因为不合时宜而事与愿违, 这是不足取的。

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树立深化改革的观念。越是矛盾多、困难大的时候, 越要学习, 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切勿被因循守旧的思路所束缚, 要解放思想, 扩展视野, 开拓进取。对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一类老大难问题要这样, 对解决其他的难题也应当如此。总是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的。例如, 过去解决干部以权谋房问题, 虽然也有效果, 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深化改革, 取消福利分房, 实行货币分房, 也就彻底铲除了以权谋房的土壤和温床, 干部以权谋房就不容易了。

从思想上进行教育 篇3

摘 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每年的毕业人数逐年上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国家会想办法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国家也在提倡大学生自己去创造更多的机会来使自己就业,创业无疑是比较好的一种办法,而创业中要讲究创新,所以提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很重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其途径也有很多,要加强师资力量在创新就业方面的教育,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创新就业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就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44-02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从自身出发,意识到不能只依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应该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些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之下,来进行创新创业。下面主要就创新创业来分析一下。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

(一)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以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就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年达到680万,到2013年,已经达到700万,而美奶奶社会上整体的岗位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只有那么多,所以就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据乐观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平均也就在7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30%的大学毕业生是找不到工作的,这其中也包括很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1]。这一方面是由于就业岗位的增长确实比不上大学生毕业认识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就业时候的高姿态,对于工作的期望值都比较高,所以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教育大学生积极的就业,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起发散性思维,提高其创新意识,当其各方面能力提高的时候,就有助于提高其创业的能力,这样就拓宽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好的发挥其能力,也能使得大学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好的参加社会竞争,既得到自我的实现,也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开放,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变化,使得竞争无处不在。一份工作对于求职者的要求不再仅仅是限制于一些方面,现代社会需要的全方面的人才。需要的是拥有专业的技能,良好的沟通,极强的创新能力的人,这样的综合人才才是社会之一市场经济所迫切需要的。这样的人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同时也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所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做法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创新就业[3]。这样就使得大学生人才可以多方面的发展,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促进了大学生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三)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21世纪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归结到最后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则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最重要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所以,在大学生就业这件社会问题上,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并且是创新创业,就是推动了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样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就能在世界经济的大浪潮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一席之地,更得上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是被淘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

高校校园是一个摇篮,专门负责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大学生就是需要培养的人才。大学的教育需要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高素质的人才。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对于提高高校校园的教学质量和改革高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会促进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就业分为很多种,多数是作为员工去给别人打工,另外少部分就是创业,所以创业是就业的一部分,是就业的另一种形式,只不过于一般的就业正好相反的是,创业不但不用等着别人给自己创造就业的机会,还会创造就业机会给别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的政策是股利大学生创业的,为了鼓励这一行为,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不仅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在工商、税务等方面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一方面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5]。下面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就业的途径:

(一)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就是从思想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叫其从心底真正认可大学生创业,并以一种创新的形式进行。创新意识是很重要的额,是产生大学生这种创业行为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驱动力。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应该以创新创业为重点。这就需要教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但是仅仅靠嘴上说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和创新创业的内涵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所以高校要股利学生积极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这样以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的创业教育,会让大学生更有兴趣参加,同时这种实际的参与感也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6]。在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可以通过社团,以社团为载体,并且在学生中积极的开展一些与创业有关的竞赛,如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等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的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

人们不可能生来就具有所需要的技能,自学成才的人也不多,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想就需要这方面的好老师来教导学生。所以高校中对于创业教育这方面的师资力量的建设很重要。创新创业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创业需要冒险精神;需要勤奋踏实;需要锲而不舍;需要不畏艰难困苦,还要有两阿红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样的高素质学生的培养不能只靠自己的努力,还要取决于高校的教师质量。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其学生才能更具有这样的素质[7]。学生才能敢于冒险。敢于质疑。能够在老师的教育下敢于打破常规的学生,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取得创造性的进步。大学生在创业中的团队精神和团队的协作意识能够在优秀的创业教师师资队伍的带领下得到强化,这些教师的正确知道,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要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就业,需要的就是具有这样综合素质的人。endprint

(三)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师资队伍,也要有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其匹配。这样学校就得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的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并规定把它作为必选科目,这样就能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来培养起创新创业精神。进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教育,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课本上和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要让学生充分的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课堂上,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可以采用创新创业的案例教学,叫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更直观的理解,可以更直接的理解创新创业精神,创业的具体方法、规律和运作过程,使得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8]。

(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是一个对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要求都非常高的一件事情,所以,这就需要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创业知识,还需要知道工商、税务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创业的一些大致流程,这就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9]。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仅仅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授课体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学生多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做到理论和时间相结合,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曾倩自己的创新意识,对于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10]。

三、结束语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经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充分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在创业中的作用也是尤其重要,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同时,我们年轻,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这对于创新创业还是不够的。我们缺乏的社会实践,是市场中那些真正的挫折和考验。刚刚走出校园,不如社会的大学生和职场中的过来人比起来,会更加的盲目,也会冒着更大的风险去创业,但是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前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与素质,更要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R0benD·Hisrich).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3-205.

〔2〕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3(6):18-20.

〔3〕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09,,23(1):121-124.

〔4〕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38.

〔6〕方守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及实施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90-92.

〔7〕丁金昌,童卫军.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34(2):73-74.

〔8〕张丹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46-59.

〔9〕韩梦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12):89-92.

〔10〕张玉敏,于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2(3):18-22.

该同志思想进步 篇4

一、努力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他注重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刻苦钻研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同时,他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积累工作经验。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日常工作中处处起表率作用,努力探索工作新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他利用自己扎实过硬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带出了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都经得住了考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团结同志,热心服务。他经常与队里同志谈心,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了勤务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同志思想觉悟高 篇5

该同志思想觉悟高,政治上要求进步,认真学习党的相关知识理论,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集体观念强,敬爱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为人诚恳,各方面表现良好,同意该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

该同学在校期间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态度端正,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为人诚恳,各方面表现良好,同意该同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该同学在校期间思想积极,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态度端正,团结同学,集体观念强,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群众基础好,为人诚恳,各方面表现良好,同意该同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该同学思想觉悟高,政治上要求进步,注重对党章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群众基础好,为人诚恳,各方面表现良好,同意该同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确定为积极分子时的主要表现

***同志在思想上一贯积极要求进步,在高中期间已递交入党申请,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工作认真负责,专业学习成绩良好。善于团结同志,虚心接受批评,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思想逐步成熟,进步较快,可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加以培养考察。

党支部书记签名:****

年月日

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意见(半年)

***同志能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党的知识竞赛”,按时参加组织活动;在工作中,关心集体,开拓进取,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专业学习刻苦努力,独立钻研,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思想汇报——向雷锋同志学习 篇6

敬爱的党组织:

初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正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建设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的很多思想和行为变得物质化。尽管不会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早已过时,但很多人只是把学习雷锋当作一种形式,把去烈士陵园拜祭,去孤儿院,养老院服务当作一种例行公事。而雷锋精神也会随着3月5日过去而渐渐被人们淡忘。在这样程式化的行动之中,雷锋精神的实质很难发扬光大,雷锋精神中那种生机勃勃的活力也因此有所减弱。

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人民服务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到位,尤其是在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工作实践中,努力地去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雷锋精神在我们大学生身上的集中体现就是要正确对待我们身边的同学。把维护广大同学们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在学生会的两年工作中,我清楚的认识到为同学们服务的重要性。学生会本身就是学生自我领导,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我更加清楚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就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和权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该做的事,完成该完成的工作,不辜负同学对我的信任。而不是仅仅为了在将来的简历上写下一笔、不仅仅是为了在学期末拿一点奖学金,不仅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学生会干部称号!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密切联系同学,时刻关心身边同学。在思想上,积极主动的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基本的党情、党史知识,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并定期向辅导老师汇报我们的思想情况,积极向党组织靠齐;生活上,关心并主动帮助同学。工作、学习中讲究方法、刻苦钻研,踏实肯干;在学习上,与同学们共同加强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修养,关注国家大事,并建议大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学习雷锋活动并不仅仅是在三月,我们要在今后的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自愿行为上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武装自己,在探索中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对雷锋精神的一些现实思考,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以雷锋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取早日

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志思想上进 篇7

一、高等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思考

“素质”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词汇,经常用来指人身上的一种特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更多用来指一个人的综合特征。 我国正式文件及领导人讲话中也多次用素质一词表达一个人的整体能力或一个民族、国家的全面特性,如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同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也有“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3]的论述。 由此,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界开始提出一种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知识能力培养的教育———素质教育,并用以反对当时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从1993年2月13日国务院制定发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以及同年8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逐步出现了改变应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建立素质教育的表述[2],由此“素质教育”的概念通过正式文件的形式逐步使用并在全国通用开来。它是为反对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模式, 却从本质上对应试教育进行了否定其具体实践方式也一直处于完善和探索之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 周远清同志是早期的倡导者, 他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的重理轻文、重教轻学、重智轻德等现象,以及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专业设置偏窄、外语水平偏低、人文教育过弱等弊端,强烈发出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想的呼吁,并以工作实践为基础大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施。 长期以来,他不断完善着对素质教育思想的认识,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

(一)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质的三个解释:一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是指素养,即平日的修养;三是指心理学上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4]。 根据这个释义,素质同教育的关系应该主要体现在其第二个意思,即素养或修养上。 而“修养”按照词典的解释为: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 二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素质一词被用于教育,其初衷应该是提高人的修养,有教人“做人”之意,但也涉及培养人的各种水平、能力。 与西方的通识教育所表现出的相对于专业教育的教育模式不同,扎根于中国实践的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提出并不是要取代原来的教育模式,而主要是对现有教育的一种完善和指引。 周远清同志曾多次阐释这个观点,指出尽管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却并不能由此推断过去的教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是不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的。他认为任何一种类型或模式的教育,都会对人才的心理品质即素质产生影响,只是这些教育对人才素质提高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在提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后,才更加明确地将提高人才素质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5]。

周远清同志指出,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他强调,同基础教育阶段以素质教育要取代应试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注重素质教育。 在高等教育倡导素质教育,绝不是用一种教育来替代另一种教育,也不是把专业教育换成素质教育, 更不能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 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高等教育应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这里的重视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其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5]。 周远清同志认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理念,饱含了丰富的、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6]。

(二)人才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虽然素质教育一词很快就被大家理解并引起共鸣,但由于它完全是一个中国概念,国外没有相应的词汇,故而缺乏与其相对应的研究和论述,因此招致了一些议论。此外,作为一个新概念,我们也缺乏对素质一词在教育领域的统一认识,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界,“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否合适, 怎样理解素质教育, 甚至需不需要素质教育” 等都曾经困扰过我们的实践。对此,周远清同志在提出“在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6]”之后,进一步探讨了人才素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问题。

周远清同志认为,“素质”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指一个人的品性等内在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通过教育完全可以提高或改变。 教育中所提的 “素质”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5]。 这一定义实质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素质是人的内在的心理品质,是潜在的、理性的一旦形成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它必须要通过人的外在表现来体现, 但却实际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外在行动,决定了一个人的其他特征表现;第二,素质是在人的先天基础上主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内化而来的,它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家庭、学校或社会的培养进行造就和提高的,因此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素质和知识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知识是素质的基础,素质是知识的内化或升华。尽管拥有知识并不等于就会具备相应的素质,但增加知识确实是改变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素质形成至关重要。 周远清同志将素质概括为“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5], 不仅正确分析了素质的基本特征, 还将其与知识和教育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说明了素质是决定一个人本质性的内在根本,另一方面又解释了素质“如何而来”以及“何以可变”。后来周远清同志还进一步将高等教育领域里要培养的人才素质主要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并指出,它们就像是一个有机体, 完美地统一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5]。 可以说,这一界定非常入实入理,既为我国高等教育当时的改革发展理清了思路,也为素质教育能真正地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抓手,使得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真正地扎下根来。

(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

在弄明白了什么是教育领域的“素质”之后,一段时间内人们仍然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不是很清楚为此周远清同志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目的和重要内容的教育。它重视人才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将教育重点放在使学生学会“做人”方面,其核心重在传授一个人的为人之道, 就是教人做人[5]为此,他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解构了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认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它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这样,通过对“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概念的具体阐述,他不仅回答了我国素质教育概念的具体内涵,还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到教人“做事(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做人(素质提高)”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上。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周远清同志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思想观念的创新, 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在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 他指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知识、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必须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赋予新内涵,这对现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挑战。 他解释说,知识是素质形成的基础,没有知识的武装,就不可能有内化和升华为更高心理品质的基础条件。素质教育的思想除了要求必须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加重视学生在“做人”和“为人”方面的必备知识,如相关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处、共事和合作等社会交往,也即“做人”的能力。 素质与知识和能力紧密相关,它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其提高的过程也更复杂。 加强素质教育,需要更加注重渗透性和养成型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内化过程,因此那种仅仅注重表层知识灌输和简单说教的旧式教育是与素质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的,而包括各种社会实践在内的实践环节在新教育观念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更新将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周远清同志强调,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完美统一。其中知识、能力往往只能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则必须依靠素质。 因此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达成真正理想的教育[5]。

周远清同志的这个论述,不仅深入地阐释了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且从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上为我们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意义。 在他的论述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三位一体,逐步递进、相互包容的概念,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升华而并不是对前者的取代。素质教育的内涵当然也包括知识和能力教育,它是三者的有机统一,也即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的有机统一。而正是这种有机统一的观点,使产生自中国高等教育具体实践的素质教育思想同西方演化来的通识教育理念区别开来,并跳出了西方哲学本源上非“专”即“通”的对立思维,从而逐步探索建立起了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专业与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

二、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一些弊端,造成培养人才过程存有几个比较严重的弱点: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倾向、过弱的人文教育[7]。 这些问题使得我们好像只教给学生将来就业、工作的一种本领而忽视对其做人的培养,因此困扰着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们需要转变思想,改变原来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进行将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教育。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素质本身所主要包含的文化、业务、身心和思想道德四方面内容的不同意义周远清同志很早就提出了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来带动整个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一 )文 化 素 质教育是 素 质教育的 切入 点 和突 破口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大改革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思想以及过度的单科性教育,使得人才知识面较窄、人文素质偏低直接造成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创新能力不够以及后续发展不足等问题。 为此,许多学校开展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及教学实验,国家也通过在大学里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试点和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来推动高等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周远清同志作为当时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亲自领导了这一具体实践,并通过积极思考将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思想具体概括为 “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的伟大举措,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办法和步骤,使素质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由理念逐步走向了实施。

所谓“切中时弊,顺应潮流”,主要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开始忽视道德教育,人们的格调品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因此大家不断呼吁要加强人文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所谓“涉及根本”,指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大学在任何国家都肩负有传播文化和传承文明的重任,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涉及大学根本的大事[8]。

周远清同志还进一步指出,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以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的倾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理应是我国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而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或突破口的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8]。 这个概括不仅正确地摸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命门,也是对我国多年来进行素质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多年来, 无论是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的综合化重组,还是不断提出的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的观念,都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然而,由于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以及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急功近利思潮的冲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为此,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二 )“素 质 ”和 “思 想 ”是 把 文 化 素 质教育 引 向 深入的关键

素质教育如何指导工作实践? 周远清同志认为, 必须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他一向认为 “ 没有先进 的教育思 想 , 就没有现 代化的高 等教育”[9],主张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思想先行,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对素质一词的正确理解和强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的观点。

首先是正确理解素质的涵义。通过分析文化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同素质的关系,周远清同志指出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一个基础性的素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应该首先加强;另外知识不等于素质, 素质教育不简单是知识的传授, 它是由知识内化而来的一种品格。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接受不是素质教育,人文专业的学生同样也存在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在素质两个字上下功夫,注意知识的内化过程,真正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升,这决定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0]。周远清同志的这个思想既补充了他对素质的确切理解, 进一步说明了知识、 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联系,还详细说明了文化素质及其实际掌握的一些方法,在方向上对我们如何正确实施素质教育都给予了回答,对高等教育正确进行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认清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思想。周远清同志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 它经历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重再到更加注重提高素质, 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 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转变了, 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才会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并自觉地把人才培养过程变为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有机过程。那种把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一种模式,一些活动或者以为只在课程或学时上简单地做一些加减法,就可以达到素质教育目的的看法是非常不正确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切实提高使人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内在格调、品位或修养[10]。这个论述,不仅从操作层面对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具体说明还进一步将我国素质教育同西方通识教育区别开来另外重视思想建设也是周远清同志在领导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深刻体会,他一方面认为“教育思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11], 另一方面将素质教育视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思想突破、一场思想革命,从而间接地将素质教育放到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地位上,这同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里所提的“战略”地位是一致的。

(三 )从 “三 注 ”“三 提 高 ”到 “三 结合 ”的具体实 施路径

1994年, 在国家还没有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式推动素质教育之前,周远清同志就提出了“三注(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12]的教育理念,用以强调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了学生素质养成和个性培养对充分发展其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三注”的提出,使得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逐步引入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8年周远清同志又提出“三提高(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13],进而开始从教师和大学的角度来考察素质教育的实际建设问题,进一步地丰富和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后来周远清同志又于2005年提出“三结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14],将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引向深入。 对于以上三个阶段的思想发展,周远清同志曾经做过一个自我评价,他说,提出 “三注”,是对原来偏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重视“三提高”,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一次升华,也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探索的途径和目标;做到 “三结合”, 则是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结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路径[14]。

他的这些思想进一步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提供了操作性的方法和步骤,从实践的角度完善了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这些思想在当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三注”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从高等教育中心工作和素质教育本质的角度,给素质教育工作以具体指导;“三提高” 则从素质教育的实践出发, 在高等教育整体上从工作的不同层面给素质教育开展以统一指导,强调素质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熏陶, 是整体的全面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三结合”又分别从属性、实践和内容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宗旨进行了更加详细清楚的说明。 尤其是在“三结合”的论述中,周远清同志将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与学生、人文与科学这三对高等教育关系进行了有机统一,具体为:“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主要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因为“思想道德教育”实际上代表了党的教育方针,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为广大人民服务的阶级属性,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也必然决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属性;“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相结合”, 既分析了我国当代进行素质教育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指出了进行提高的具体方法, 更通过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教与学”这一对教育矛盾体中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 则从我国素质教育的原因和本质入手,既分析了我国分科教育、重理轻文的弊端,也批驳了那种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同科学教育非此即彼的思想,更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6]”这个宗旨的角度再次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三、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思想从提出到发展在我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 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也已经整整20年。 在这20年的发展过程中, 从开始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的稚嫩到最后“三结合”思想的成熟,固然有实践者对其理论完善的不懈努力,然而究其本质,应该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素质教育理念最初是中国教育实践者们为反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而这种“重教育” “重考试”的思想正是中国千年教育文化的现代继承, 因此可以说它的提出本身就带有一种文化革新的意味。 至于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素质教育,也是立足于当时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形成的单科教育、重理轻文、重理论轻动手、个性不足、创新不够等传统问题才产生的。 由于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因此它的对立面并不是某种形式的教育。 它强调在高等教育中要尤其注意提高被培养者的素质,强调将素质教育融于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方式和培养环节之中, 至于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并无所谓,因为它们最终都是为了增长人本身的素质。它的主要元素是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机统一和实现方法是它的最大关切,从而并不过多地纠结于教育的具体内容。 它强调教育的方向性,强调师生在教育中的辩证统一,强调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表明,素质教育是一种不同于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 由于它植根于中国土壤,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文化的印记,其中和谐就是它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一点正如它在“三结合”中的体现,也如它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另外,实践是它的另一个特征,它重视方向(社会主义) 重视主体(学生),重视结果(培养质量),体现出一种中国思想、中国理念和中国文化的特征。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思考中,周远清同志很早就注意到素质教育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他在论述 “教育与文化”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文化素质教育一定要与本国文化相承。他通过引用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话指出,“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文化的适应性”,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必须跟其本国文化相适应因此他主张通过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学习、借鉴、引进世界优秀的文化, 并使之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建设和谐文化来达到创新中国文化、 中国教育的目的他曾说,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需要生动化,那种想以知识教育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的做法,实际上是贬低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是不正确和不可取的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建设[15]。 为此,他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文化同素质教育的关系,将“素质教育本质是文化”的理念分别从大学品位、师生认识、文化自觉和教育教学的角度做了详细解释,对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第一,提高大学文化自觉。 主要从学校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开启智慧的重要阵地的角度,从领导者办学思想,学校学科文化,教师人格、学识,学生学风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形成对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主要在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16]的观点。 这个思想,直接从素质教育的载体———“大学入手,通过论述校园文化、学科文化、教师人格、学生学风等对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点明了素质教育的文化本质,论证了文化是素质教育的源头和根本,指出一旦离开了文化建设,素质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由此,通过论证大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周远清同志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而这个理念实际上也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第二,提高素质教育自觉。周远清同志指出,我国素质教育的精髓、魅力和特点都体现在“文化”二字之上,“素质教育就是融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教育之中,是以优秀的文化培育、塑造人才的教育”, “ 我们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大学在特定历史阶段, 在育人中传承文化、 弘扬文化的重要探索与实践”[16]。 他认为在我国大学开展的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很快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同时又久盛不衰,关键就在“文化”二字上。 因此他经常呼吁,要深化素质教育认识,提高素质教育自觉,将素质教育变成一种本能、一种文化,从而彻底改变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顽症,将我国高等教育引向真正的现代化。 这个论述明确将开展素质教育同文化传承相结合,强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性。这就不仅从本质上将素质教育这一产生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思想定义为一种文化行为,更重要的是从“文化觉醒”的高度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从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和发展文化。 这是周远清同志从细微处着眼对素质教育文化基础的具体构建。 他认为,教育教学所传承的文化内容反映着教育的内涵、层次和水平,大到世界文明、国家文化, 中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小到一门课程、一节课的课堂文化, 它们对于提高学校品位以及教育层次、水平等都非常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学模式, 而是一种旨在提高人们内在品质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它的本质是要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文化。 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和发展文化的内涵,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和先导,同时又把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作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过程,推进教学文化建设”[16]。他还从专业学科和教学方法上论证了文化的主要表现,指出,“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文化教育不仅仅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同样也存在于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为一种教学文化的体现 ”,“我国教育教学方法不先进为世人所诟病,其长期不能取得整体性、突破性改变的背后原因就是教学文化的因素”[16]。 为此,他在负责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时,一直特别重视教学文化建设和教学思想改革,始终大力倡导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呼吁要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契机, 改变我国传统教学文化,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这些论述和工作将素质教育思想直接渗透至大学的具体教学中,不仅明确地将素质教育由理念变成了实践,还从大学教育最具基础的教学角度出发对素质教育的文化本质做出思考,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组织地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20年里, 素质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逐步体系化、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年来,周远清同志始终热切关注、勤于思考、积极推动这一主题的发展。他的许多探索都已事实上促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思想的发展,对今后的教育实践也有其指导意义。

摘要:今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20周年。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是这项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他的相关思考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以远清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实践和理论探索,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初步形成了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框架,具体包括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知识、能力、素质”是要素内容,文化素质教育是突破口,“三注、三结合、三提高”是实施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等。这些思想不仅推动了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实践,还从文化自觉的角度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思想。

上一篇:中原工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一篇:写坚强的高三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