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名校高效课堂经验荟萃

2024-06-10

全国各地名校高效课堂经验荟萃(精选2篇)

全国各地名校高效课堂经验荟萃 篇1

罗龙强

近年来,在课改大省山东率先推出高效课堂,以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为三面旗帜,影响带动其他省市几所学校“临帖”、“破帖”,形成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杜郎口中学“10 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各地的学校“一窝蜂”般的到上述学校观摩取经。

杜郎口中学,偏居于鲁西北的一所农村初中,在一无好的师资、二无好的生源、三无专家引领、四无充足的办学资金、五无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六无民办学校的办学机制的情况下,为什么却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课改典型?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课堂必须体现出“学习的快乐”。围绕彰显学生的学习“主权”,杜郎口发明了一个教学模式。模式的目的不是为了固化教学流程,而是规范“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有效和高效。杜郎口模式是

“10+35”,即规定教师的讲不可超过10分钟,而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杜郎口模式的好处在于把新课改理念中强调的“主体和主导”做了明确的“量化”,从而有了一个清晰的“界定”。如果让学生学,可学不会怎么办? 那就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所谓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于是,有了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当然,小组学习型组织也应运而生。那教师做什么?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点拨和提升”上,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救援”。而教师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上,在关注学生学情的同时,同样作为一个“学习者”而存在,所谓师亦生、生亦师,从而解决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即达到了教学相长和师生相长。如今的杜郎口,已成为中国课改的发源地和“圣地”。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者1000多人。杜郎口经验同样受到了政府的高度赞扬。连续两年,杜郎口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崔其升校长本人被授予“全国教育先进个人”、“2009年中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等。

杜郎口毕竟仅是所初中学校,它的经验适合高中吗?如果适合,是适合较差的高中还是比较好的高中?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像昌乐二中这样的名校竟然也课改?一味抓升学的应试教育,学

生学得太累、教师教得太苦、升学的成本太大。尤其是那些不择手段就靠挖生源、抢名师堆砌起来的高升学率,对民族、国家、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功德呢?我们宁可不要。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毕竟有名校的底蕴在,一经上路便与众不同。他们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并主动“放低”姿态和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因课“结拜”,靠改出来的“271”高效课堂模式,再一次让昌乐二中成为同行注目的焦点,课改之后的二中升学率受到影响没有?在山东省尚未实行规范办学的2007年,昌乐二中迎来了50年办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升学辉煌。更有一大批学校从此铁心跟着二中搞课改,领跑学校成为领着改的学校。昌乐二中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全国五所管理示范学校之一。

“271”模式山东省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围绕给师生减负,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优化课堂结构流程,形成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271”高效课堂模式。“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 30 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

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并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回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271追求“动态”转化:即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271”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上”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对预习的要求:教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要求学生预习;一般课上前10分钟用来组织预习,预习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组内预习交流,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要求集中归纳出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10 30 5课上操作要求:前10分钟为预习;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课堂后段5分钟,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即做好“组务”自主管理工作;一个是科研组,即学生根据组内“学情”与任课教师一起组成课后的“问题研究”团队,以此给

教师提供基于学情的课改“决策”依据,并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学习小组,即由异质同组组成,采用AA、BB、CC形式建构,同组之间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团队,组员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课前,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导学案,并要在上课前,从小组里选拔出学力中等的学生“代表”进行培训,课中对“代表”进行“学情调查”和“达标验收”。课后教师要依照训练案对“代表”进行“计时”训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昌乐二中“271”模式的成功推行,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学生学习天性受压抑的沉闷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兖州一中在学习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高效的难题。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然后再

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循环大课堂的基本教学原理是,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发实现拓展。循环大课堂的核心是“变被动为主动”,循环大课堂关注课堂“两率”,即降低精力流失率,增加高效学习率。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在兖州一中,谁的权利最大?答案是学生,因为这里的学生管老师,不仅管老师还管学校的各个处室领导甚至校长,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学管会——学生学校管理委员会。他们每周任命一个学生校长,每个学生校长再分别组阁,任命副校长、教务主任、后勤主任、德育主任„„学管会还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媒体”,创意设计自己的活动等等。兖州一中真正做到了凡事由“学生自治”。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 10”,即“展示预习,前半段占35分钟“展示”,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展示。每节课的后段占10分钟“预习”,即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循环大课堂每节课的起点其实不是在课前,而是每一节课的后10分钟。循环大课堂的“课堂”和传统概念上的“课堂”有所不同,它其实是超越了课上45分钟的一个“大课堂”概念。既包括传统的45分钟这个“课上”(也称为课中),还包括课前和课后,即课前课中 课后=循环大课堂。课上45分钟又分为教师导学、预习合作、展示交流三步,三步由六段组成,六段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概括起来,准确地说,循环大课堂是“一课分两截(35 10)”,“三步为一课(课前 课中 课后)”,“一课分六段”,因而循环大课堂又称为“三步六段”,“展示预习”与传统意义的一堂课“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循环大课堂注重课上的高效益、高效率和高效能,在山东高中阶段率先实现了“零作业”,从而真正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教育中解救了出来,把时间、权利、发展、灵性还给了学生。循环大课堂的课变,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呈现方式,实现了四个统一:两种高效学习态的衔接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育人功能的统一。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高效的问题,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

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全国各地名校高效课堂经验荟萃 篇2

一.选择题

24.《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5.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

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6.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

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27.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

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D.天赋人权思想

28.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

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29.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例,1750年为32.8%,1830

年为29.8%,而相应年代的整个欧洲为23.2%和34.2%。其中,中西制造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数量B.原料

C.生产目的D.生产方式

30.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年的“光荣革命”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31.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

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32.“(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33.“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

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34.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35.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39.2013年以来,欧美国家不断暴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国家削减财政、减少福利开支,另一方面各国又面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难题,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反思。阅读材料:

问题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 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

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问题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 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 亿欧元,人均负债2.67 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1)依据问题一归纳当时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问题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40.2013年6月习近平在访美记者会上强调中国梦与美国梦相通,双方寻求共同主导全球新秩序的新型大国关系。有同学关注“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的发展轨迹”,以下是其搜集的探究材料:

材料一 美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基督教新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自由主义的前提是人生而平等,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不可转让的权利。这种包含个人自由和公平两个方面的自由主义在美国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

——据资中筠《美国的强盛之道》

材料二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三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阅读材料一,列举近代史上美国制定的体现“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

(2)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与新中国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3)阅读材料三,用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参考答案:

24-35 B A A B CD B C BDD B

39.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等。(任答3点即可)

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任答2点即可)

40.答案(1)《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邦联条例》等。(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2)原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主导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战后,美国军事实力空前膨胀;二战后,苏联势力增加,但不足以抗衡美国。(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趋势:由敌对走向缓和。(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3)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摆脱美国控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和新冲突,削弱美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核扩散问题等。(答出4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上一篇:百家姓对联:连姓来源及连姓对联、连姓宗祠联下一篇:《开学第一课》个人观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