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三章

2024-07-18

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三章(共8篇)

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三章 篇1

1.路面管理系统的含义:就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根据路面现状和未来的使用

需求,以一系列评价与分析模型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过程。

2.桥梁管理系统的含义:是指对既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分析、养护

决策和状态预测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3.成活率:是指栽植后发芽长叶至少在一个生长季节以上的成活株树占总株树的百分比。保存率(存活率):是指在栽植之后成活两年的株树占总栽植株树的百分比。

4.翻浆: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

用,路基会出现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5.滑坡: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

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力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6.泥石流: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称为泥石流。

填空

1.产生滑坡病害的两个主要作用因素是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

2.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有哪三项技术内容:路面损坏状况、平整度分

析和抗滑性能。

3.冬季养护有哪几项内容:除雪、除冰、防滑和修补坑槽。

4.桥梁检查分哪三类: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5.桥梁技术状况水平利用哪两项方法相结合进行评定:分层综合评定和单项控

制评定。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公路机电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

7.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保养维修、更新改造。

8.检验公路绿化的指标是:成活率、保存率、修剪保护状况。

9.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包括: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公路检查、档案管理。

10.养护维护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工

作装和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背心。

11.形成翻浆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土质、温度、水。

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料场再生技术主要包括:路面板清除、集料加工、再生

集料使用。

13.涎流冰可分为河谷涎流冰和山坡涎流冰。前者主要危害桥梁,后者主要危害

公路路面。

14.梁式桥养护的内容主要有裂缝的修补和主梁的补强加固。

15.经批准采伐分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

简答

1.公路养护工程分类及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工程分类: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建工程。

发展方向:①检测技术现代化;②评价方法先进化;③养护决策科学化;④养护技术现代化;⑤养护管理规范化。

2.路基养护的工作内容。

① 维修、加固路肩、边坡;

② 疏通、改善、铺砌排水系统;

③ 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护两旁公路用地;

④ 清除塌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

⑤ 观察、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⑥ 有计划的布局加宽、加高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使之达到要求的技术标准。

3.路基损毁的类型:路肩及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塌陷、水毁冲沟、路基

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

4.桥梁养护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① 建立健全公路桥涵的检查、评定标准。

② 建立公路桥涵管理系统和公路桥梁数据库,实施桥涵病害监控,实施科

学决策。

③ 桥涵构造物的养护。

④ 养护作业和工程实施应注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及环境保护。

⑤ 桥涵构造物养护应有对付洪水、流水、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具备应急交通方案。

⑥ 桥涵构造物的经常养护维修与加固。

5.根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桥梁对应养护对策。

一类桥梁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需要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要进行中、大修或加固;四类桥梁则需要通过检验以确定加固或改建;五类桥梁直接进行改建或重建。

6.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及其区域组成:养护作业控制区是指公路养护作业所设

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7.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方法。

⑴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① 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再均撒一层2~5mm的干

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

② 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⑵路面的横向或纵向裂缝,宽度在6mm以内的,应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将粘度较低的热沥青或密封胶灌入缝深的三分之二,之后填入干净的石屑或粗砂并捣实。

当缝宽大于6mm时,应采用开槽的方式进行裂缝维修,具体步骤:开槽、清理和干燥、灌缝、缝边修整。

⑶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沥青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如果基层强度尚好,可选用以下维修方法:

①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微表处,封层厚度为3~6mm。

② 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

混合料上封层。

③ 改善沥青透层罩面。

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

①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标评价为优和良,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上时,可采取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

②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下,二级及二级

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级次级以下是,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包括沥青混合料修补、板块破碎和碾压稳定后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③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等级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罩面或加铺层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④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刻槽、罩面等措施提高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

⑤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的要求时,应采取铺筑沥青混凝土或

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三章 篇2

1 公路养护信息化

目前, 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创新的标准之一。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且使用了养护管理系统,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从整体应用效果来看, 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相对独立, 信息难以共享;信息化需求不清, 方案不能体现业务管理流程;设计思想落后, 不能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技术落后, 无扩展空间。基于这些内容, 根据目前高速公路公司管理的特点以及养护业务的规范和标准, 国内的一些机构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1.1 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公路路况信息的所有基础数据, 并建立标准规范的公路数据库。此部分有以下两方面的管理: (1) 静态数据管理。主要是对一些基本数据, 例如沿线构造物、公路数据库中的路况、沿线环境等进行的管理; (2) 动态数据管理。主要是对公路数据的历史变化状况, 诸如养护管理、交通量、对策等进行动态的管理。 (3) 基本资料管理。主要是对养护文件、标准以及规范等资料进行管理, 旨在用户可以便捷地检索并查询有关的养护资料信息。

1.2 养护计划管理计划管理部门能够时刻地了解资金计划的

执行状况, 并进行调整, 同时对资金的历史数据做系统的记录, 对比并分析理念资金计划状况, 从而为制定计划的科学性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以及理论上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 (1) 养护计划编制:主要实现工程年度养护计划和月度计划的编制; (2) 养护计划执行:按照工程的实际状况和资金的支付状况, 汇总计划执行台帐, 以对执行状况进行检查; (3) 养护工作考核:考评养护单位的日常维护工作; (4) 养护计划报表:主要是汇总并打印各种计划报表。

1.3 养护工程管理养护工程管理是实现工程的计划、实施、检查以及计量支付的全过程的管理。

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 (1) 日常维修工程管理; (2) 专项工程管; (3) 基建设施管理; (4) 绿化工程管理。

1.4 养护质量管理养护质量管理指的是通过对路况的巡查, 进

而考评养护承包单位的养护工程实施质量, 然后按照考评的结果支付养护的费用。此外应定期地调查路况,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养护质量检评办法评定路面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 (1) 路况巡查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日常巡查管理和特殊巡查管理。 (2) 路况调查管理。主要是进行公路情况定期检测数据的统一收集与管理, 涵盖了路况定期检测以及桥粱定期检查两部分。 (3) 路况评定管理。主要是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以及公路情况的养护质量检测评定两个部分。前者可借助计算机根据路况标准自动评定“路面抗滑系数”SFC指标、“路面强度系数”SSI指标以及“行驶质量系数”RQI指标等形成养护质量报表, 主要用于分析路面使用性能的发展趋势, 为有针对性、预防性的开展路面专项养护提供决策依据;后者主要是综合分析并考核每个养护单位的养护工作状况以及其效果, 具有“路况综合值”评定与“道路好路率”评定量方面的功能。

2 如何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2.1 公路路面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

公路路面在车辆行驶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 会发生很多公路病害, 最常见的有:坑槽、车辙、波浪、松散、沉陷、啃边、翻浆等几种, (1) 路面坑槽和车辙是各个季节中路面时常出现的现象, 原因是除平时养护不够, 或路面铺筑时操作质量不好, 经过行车碾压发生变形。这两种情况出现时, 应及时按上序处理。 (2) 路面波浪是由于路面铺筑质量不好, 养护不善,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产生有规则的起伏, 形似“搓板”, 不但影响车速, 而且加快车辆结构厚度过薄, 路面材料颗粒偏细, 粘结料不足, 施工时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等情况都容易产生。 (3) 路面松散是在天气干旱时发生, 主要是由于铺筑路面时粘土料含量少, 塑性指数低, 材料拌和与分布不均匀, 碾压不实, 或平时养护工作做得不够造成的。 (4) 沉陷是路基本身强度不足引起的, 当大型车辆行驶到路面, 如其强度不足就会出现坑槽, 车辙既深且多, 或破坏面积很大且深达基层;或路面沉陷过剧, 路基翻浆严重等情况, 须进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5) 路面啃边是由于养护不周, 路肩缺上或路肩被水冲刷, 车辆碾压沉陷和没及时填土养护, 经车辆先靠边行驶、碾压造成的。出现啃边后应及时补救以免扩大, 否则将来既耗材又费力。

2.2 根治病害的办法

2.2.1 必须做到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整洁, 对路面的本身

变形, 要事前做好预防、及时修理, 使路面没有破损、裂纹, 提高路面质量, 延长使用年限, 一般常做以下工作: (1) 经常保持路面清洁, 及时消除路面上的碎石、砖块、垃圾、粪便等杂物; (2) 路面出现坑槽、裂纹、啃边应及时进行养护, 修补, 路面损坏严重时应进行被强、罩面或翻修; (3) 边坡遇雨水冲刷坍塌时要进行及时培土和维修; (4) 路肩经车辆碾压和牲畜踩踏出现下沉时要及时进行填土, 保持油路不啃边; (5) 有边沟的路段要保持边沟清洁以便畅通。

2.2.2 对路面翻浆的处置。

当路面出现翻浆时, 采取的根治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换土法”, 一种是“打砂桩”。 (1) 换土法:公路路基由于常年受路边耕地水的侵蚀, 每年春季出现路基翻浆, 造成路面破损, 随时间推移, 翻浆越来越严重, 导致阻车、滞留车辆, 为了解决这种现状, 尽快恢复路况。可采取“换土法”来处治该路段翻浆的路基, 具体施工方法是:为了不影响通车, 先开挖半边路基, 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层约1.5米深, 将翻浆土全部挖除。最底层50厘米厚采用5厘米以下粒径的天然砂砾分层填筑夯实, 中间50厘米用粒径次之的天然砂砾分层填筑夯实, 最上一层50厘米厚用75%的天然砂砾与25%的粘土掺配、拌匀分层填筑夯实, 在其上可做沥青路面。 (2) 打砂桩:其具体做法:在路面纵横每2平方米挖一直径为50厘米、深1米的坑, 为便于行车, 采用半边施工, 在坑内80厘米厚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夯实, 上面20厘米采用符合做级配层的天然砂砾80%掺配20%粘土, 拌匀填筑夯实, 在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2.2.3 对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边等病害的处理。

可挖去路的损坏部分, 将路基下部垫入砾石、洒水、夯实后, 洒上冷底子油, 将钳缝处刷入沥青, 将沥青料拌合好后进行修补碾压密实, 一般分为两层, 下部为0.5~2.5cm沥青拌合料, 厚度2.5~3cm, 上部为中粗砂和0.5cm, 绿豆砂拌合料.厚为0.5~0.8cm, 通过修补, 碾压成形即可通车。

3 结束语

公路的养护是公路管理下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累计交通的增大, 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 并出现病害。为保证公路快速、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保持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

摘要: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但由于车辆荷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 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行驶安全性。如何搞好公路的养护管理, 是交通运输业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介绍当前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探讨如何做好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特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吴芳.浅谈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J].山西建筑, 2003.04.[1]吴芳.浅谈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J].山西建筑, 2003.04.

公路养护与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 道路养护 管理措施

在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公路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之类的协调发展。这就使得传统的养护和管理的体制经不再完全适合社会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服务公路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特点

(一)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

(二)是公路养护公路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的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

(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

(五)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部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情况上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三)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二)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三)坚持机械化养护

公路养护与管理复习题 篇4

一、填空题

1、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结构物。

2、作用于公路上车辆荷载主要有垂直力、3、沥青路面在浸水情况下,其体积会冬季低温时,强度虽然很高,但变形能力则因刚性增大而。

4、公路养护的指导方针是“全面规划,加强养护,积极改善,科学管理,”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

5、路基常见的病害有:路基深陷、6、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措施有:种草、铺草皮、、抛面防护等。

7、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8、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地面排水、、减重和。

9、沥青路面破损类型是:横向裂缝、、龟裂、、坑槽、麻

面与松散、啃边、脱皮、沉陷、车辙、波浪、包、泛曲、冻胀与翻浆和桥面铺装病害等。

10、沥青路面养护分为养护和养护两类。

11、路面改善内容包括:补强、加宽、与。

12、水泥混泥土路面应以机械养护为主,并积极采用新技术、、。

13、水泥混泥土路面日常养护应做好预防性、及早发现缺陷,清除原因,采取适当措施,保持路面状况良好。

14、桥梁检查与检验是桥梁养护工作的两个

工作。

15、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分为评定和评定。

16、涵洞养护工作的内容包括:经常性检查和和。

17、涵洞日常养护工作可分为保洁、清淤、的修补等部分。

18、公路沿线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公路交通安全、19、公路养护管理是对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以及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20、安全生产就是要保证和在生产中的安全。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答案:

一、填空题

1、基础设施;线形工程

1、水平力;真空吸

2、膨胀;显著下降

4、保证畅通;提高

5、路基边坡坍方;泥石流

6、植树;砌石防护

7、地质因素;水的作用

8、地下排水;支挡工程

9、纵向裂缝;块状裂缝

10、预防性;矫正性

11、翻修;再生利用12新材料;新工艺

13、经常性;清除障碍物

14、重要环节;基础性

15、一般性;适应性

16、定期检查;改建

17、堵漏;结构损伤

18、管理;环保设施

19、控制;工程项目20、人;机械设备

二、名词解释

1、路基翻浆: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基含水量过多,路基土质不良,再加上重复行车的作用,路面发生弹簧、裂缝、鼓包、冒泥浆等现象。

2、崩塌:路基边坡土体或岩层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边坡上崩塌下来,速度很快,冲击力很大,是较为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路基病害。

3、沥青路面罩面:是指凡旧路面强度指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旧路面面层上加铺的沥青混合料薄处理层(限厚为5.0cm)。

4、防护栅:是设置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的安全设施,主要是防止牲畜、行人、非机动车等进入高速公路或横穿人行道。

5、防眩板:是为了使夜间行车的驾驶员免受对向来车前灯眩光干扰而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的设施。

6、公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和文字向司机和行人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制、警告及引导交通的设施。

三、简答题

1、公路养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公路养护基本任务是: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2)采取正确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以节省资金;3)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抗灾能力;4)对原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2、造成路基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主要原因可归纳为:1)不良的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松散、风化严重等;2)不利的水文与气候因素,如降雨量大、洪水、干旱或温差过大等;3)设计不合理,如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排水不展、加固不妥等;4)施工不符合有关规定,如填筑顺序不当,土基压实不足,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工程质量没达标。

3、沥青路面日常养护要求是什么?

答:1)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及时维修处理;2)路面要保持清洁,有杂物及时清扫,清扫作业防产生扬尘,机械清扫洒水车;3)严禁履带在和铁轮车在沥表路面上行驶,如必须行驶,应采取措施;4)雨后及时清除路面积水。

4、简述沥青路面波浪与搓板的维修方法。

答:1)由于面层原因引起的,仅有轻微波浪或搓板的,可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经的矿料,找平压实;严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扳,应将面层挖掉重铺。2)由于面层和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夹层引起的,应挖掉面层,清除不稳定夹层,喷洒黏结沥青,再重铺面层。3)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应先处治基层,再重做面层。

5、试述水泥混泥土路面养护的基本要求。

答:1)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路面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相应的修补措施;2)以机械养护为主,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3)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6、公路桥涵养护应遵循哪些技术政策?

答:1)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2)推广和应用先进养护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大力推广和发展公路桥涵养护机械;3)公路桥及养护可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专项五类,对于阻断交通的修复工程,应优先安排;4)应重视经济技术的比选,以降低成本;5)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

7、公路的沿线设施包括哪些?

答:主要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标志,路面标线,监控通信设施,收费设施,养护房层以及其它设施。

四、论述题(14分)

1、试述滑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滑坡的方法措施。

要点:

主要原因:1)地质因素,包括山坡表层为渗水的土或岩层,下层为不透水土或岩层,且岩层向路基倾斜;山坡岩层软硬交错;边坡上部为松散堆积层及路线穿过软硬不均的岩石断开地带均易引起滑坡。2)水文影响,水是促进滑坡的重要条件。

防治办法:1)地面排水,应挡截引开滑坡以外的地面水;2)地下排水,应用较多的各式渗沟,拦截地下水,并排出滑坡体外;3)减重,在滑坡体后挖一定数量滑坡体,使滑坡体稳定;4)支挡工程,建立抗滑垛,挡土墙和抗滑桩等来防止滑坡。

2、试述公路养护计划管理的任务、内容和计划编制方法。

要点:

任务:1)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公路小修、大中修、改善工程的任务,提高好路矿,消灭差等路,完善公路沿线设施。

2)合理地组织安排公路局、生产班组的人力、物力、财力,综合平衡,挖掘生产潜力,采取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3)结合管养路段自然条件、技术状况和资金可能,在计划安排上应贯彻先重点路面,后一般路线,先小修保养,后大中修和改进原则。做任务平衡,人力、物力安排得当。

浅析公路养护发展趋势与管理对策 篇5

摘要: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如何搞好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分析

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探究了养护管理的对策。关键词: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管理对策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预防性养护严重滞后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非常快,20年的时间就建成了4万公里,而美国的建设速度则是80年修建了8万公里。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养护管理明显滞后,从全国范围来讲,至今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标准没有完善,很多养护规范套用的一般公路的养护规范,不适应现有高速公路。从专业层面探讨,预防性养护严重滞后,各方面来讲对预防性养护都重视不够,而且没有形成规模,制约了养护工作的发展,如果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就可以把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节省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率。

1.2 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规模化程度不高

一方面体现在各地盲目引进新材料,但是往往材料内在机理及运用中的关键技术没有搞清楚就开始使用,结果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新材料的研究力度也不够,在国内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所等研究机构进行研究,仅限于研究传统问题,并且处于实验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材料品牌。

1.3 国内新设备的研制没有形成产业

现在国内很多新设备在研制过程中过多注重建设时期的设备研究、制造,而真正以养护为出发点、适应养护市场的新设备研制不多,没有形成产业和气候。

1.4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绿色养护意识不强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国内意识还不是很强。就高速公路来说,体现在建设时期土地的大量占用造成水土的流失问题、水系及植被的破坏等;目前在管理时期是否形成了绿化带,材料再生利用是否最大化等等,确实都值得好好研究。

1.5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公路养护发展趋势

2.1 路面诊断智能化

路面诊断智能化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路面检测的自动化。与之相适应的许多路面检测设备应运而生,如路面综合检测车、横向摩擦力系数检测车、弯沉仪、激光平整度仪等等,通过这些检测设备进行路面数据自动采集。大部分路面检测设备技术是成熟的,但是路面综合检测车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研究、探索、试用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汉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路面综合检测车。第二是路面管理专家系统,其功能是将路面检测数据进行储存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评定路面使用性能和提出养护对策。

2.2 预防性养护的常态化

从目前国内养护情况看,基本上都是事后性养护,就是出现了病害才去处理问题,而真正实行预防性养护有个过程,并且取决于智能化数字处理的准确性。

2.3 养护设备的一体化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速公路的要求随之增高,要求高速公路提供快速、安全、高效的道路运输条件,如继续采取传统的修补坑槽、裂缝等的方法,耗时长、效果差,影响道路安全畅通,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养护施工设备的一体化。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生产了现场热再生养护列车,它代表当今世界养护施工机械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集加热、铣刨、摊铺等功能于一体,每工作日可以对1~2km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养护,大大提高了养护效率,减少了占道时间。

.4 养护材料的节能环保化

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可以缓解资源压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养护成本,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开发了五种再生方式以及一系列成套设备,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再生技术,达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成熟程度,部分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强制规定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必须进行再生利用。1997年国际经合组织对11个国家的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表了《道路工程再生利用战略》白皮书。我国还处在引进、消化、试用阶段,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在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将大量铣刨料废弃,不仅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而且增加了成本。因此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养护者非常有必要增强环保节能意识。

2.5 路面结构材料的新型化

普通沥青路面设计寿命为15年,也就是说在15年内沥青路面需进行大修养护。一方面大修养护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占用过往车辆在途时间;另一方面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15年进行一次大修养护经济上不尽合理,为此部分国家不惜重金研究开发路面新结构和新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2.6 养护施工社会化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与养护施工单位基本分离,其社会化程度高不高,取决于养护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的高低,我国养护管理也逐渐在向这个方向转化。3 养护管理对策

3.1顺应高等级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3.2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等级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3.3 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强调公路施工缺陷维修期施工单位养护的责任与义务,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3.4 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

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

浅谈公路绿化的管理与养护 篇6

浅谈公路绿化的管理与养护

做好公路绿化的管护,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公路绿化的成败关键.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绿化的管护体量越来越大,本文建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公路绿化的养护,提出注重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制定养护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推行科学养护等措施,加大投入,科学管理,积极做好公路绿化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作 者:张玲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公路管理站,江苏,高邮,225600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2009 8(24) 分类号: 关键词:公路绿化   管理措施   养护技术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浅析 篇7

在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农村公路的迅速增加, 农村公路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1.1 我国农村公路留有质量隐患, 公路残

缺严重、等级低, 线形不规范, 各种结构物缺乏, 公路病害多, 抗灾能力差。

1.2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不规范。

1.3 养护责任不明确, 没有真正落实。

1.4 养护资金匮乏是农村公路养护的一大

难题虽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拨付大量养护资金, 但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还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

1.5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不到位, 倾倒垃圾、

堆放农作物、打场、晒粮、排水等现象给农村公路养护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1.6 养护技术低、质量不高, 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中专业养护人员配备少。

1.7 养护体制缺乏活力, 农民爱路、护路积极性不高, 有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分建、七分养”是在长期公路工作中积累的基本经验, 对于农村公路来讲, 养护工作尤为重要。

2.1 落实养护责任, 明确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

第一, 不能把养护的责任全部推给县级政府, 要把农村公路养护任务分至各管区各村庄, 乡镇党政府领导总负责, 责任到人, 村干部、村支部书记, 具体负责, 层层落实责任, 并把养护工作成绩记入目标考核, 到年底作为各级领导考核的内容给予奖惩。第二, 在县交通局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 负责制定全县的公路养护计划, 对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领导监督各乡镇公路的养护工作。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成立公路所, 主要领导任所长负责到底。第三, 农村公路以及公路沿线的机关、单位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 他们有责任、义务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各级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工作, 鼓励农民和沿线的机关单位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中来, 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爱公路, 人人护公路的氛围, 充分调动农民护路的积极性。

2.2 扩大资金来源, 弥补资金缺口。

养护资金一直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主要因素, 足够的养护资金是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做好的前提。

2.2.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来源。

第一, 公路养路费总收入用于公路养护资金不低于80%。第二, 合理确定省、地 (市) 、县、乡四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比例;第三, 发展农村公路的第三产业, 扩大资金来源;第五, 采用民主的办法使沿线受益厂矿企业以及个人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 第六, 从大中城市市政建设的“形象工程”中挤点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以缩小同一政府领导下的城乡差距;

2.2.2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综合评定, 统筹安排。专款专用拨付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市县财政直接拨给县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 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定期审计, 独立核算、专款专用, 其他养护资金也要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公示, 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2.3 保证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 降低养护成本, 节约养护资金。

2.3.1 尽可能使用当地民工进行公路的养护工作, 既可以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入, 也能降低养护成本。

2.3.2 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

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人对公路知识了解不多, 不懂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需求, 特别是养护技术含量高的公路, 必须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素质, 可以避免前修后坏,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降低养护成本。

2.3.3 推广农村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降低养护成本, 发挥养护资金效益。

2.3.4 强化管理, 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监管力度。

农村公路各级交通部门管辖区内的所有公路主管部门, 一定要发挥行业主导作用, 将农村公路网纳入统一管理范畴, 定期抽出技术人员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给予指导, 并且定期检查养护情况。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创新思路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以新理念、新机制、新办法, 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一事一议”相结合, 实行管养分离, 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

3.1 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群众养护、长年

养护与季节养护、流动养护与义务分段养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制度, 使养护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经常化。

3.2 对农村公路养护通过招标建立养护试点。

养护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养护单位, 对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登记, 与最后中标者签订公路养护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常养护招标承包合同, 以中标报价为准承包, 金额一次包定, 自负盈亏;另一类是损毁工程的修复、大中修工程等“一事一议”承包合同, “一事一议”项目必须事先报告调查、设计预算, 后报局领导审批, 按照“工、料、机加补贴”原则定价, 再组织实施, 最后验收结算。养护承包期限一般为一年, 承包内容与养护质量实行合同管理, 将养护内容, 路面、路基、桥涵、沿线设施、绿化等作为合同附件附于合同后面, 对养护质量及养护主要技术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实行奖惩兑现。建立养护试点之后, 养护体制改革平衡过渡, 农民代表工身份顺利转换, 养护成本下降, 养护质量得到政府、群众好评,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竞争效益都比较明显。

3.3 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实行“分段

挂牌、责任到人、工效挂钩、定期检查、奖惩兑现”的管理办法。日常养护可按500元/ (年·km) 的标准确保人员经常上路, 做到日常路面清理, 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病害及时处理。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可结合各自实际采用:季节养护、流动养护、义务分段养护、村民承包养护、委托养护等。

3.4 通过民间机构的形式来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养护农村公路, 成立公路协会。

养护协会制定《协会章程》和《实施办法》, 编制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规划, 宣传国家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的法律法规和维护技术等知识, 入会的会费和捐款作为农村公路养护费用;村社群众以集体会员的身份加入协会, 每年以“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公路养护。

3.5 成立农村公路养护队。

3.6 实现管养分离, 使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结束语

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缓解农村公路养护与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正常化、规范化养护, 已成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实现交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把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像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抓实, 坚持建养并重, 加大养护投资,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摘要: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 养护是关键, “三分建, 七分养”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规律和关系。加强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成果的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延伸, 是保证和维护公路质量, 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玉振.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J].公路工程与运输, 2005 (7) .

[2]郑海军.谈县乡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三者的关系[J].科技信息, 2007 (27) .

[3]王欣荣.浅议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 (3) .

[4]马志清.浅谈农村的公路建设与养护[J].中国水运, 2007 (10) .

浅析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一、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村公路施工分散性较大,施工队伍较多,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且由于公路本身的实用需求不是很高,在施工中随意性较大等情况时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在现阶段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时,由于公路建设成本较低,投资资金缺乏,导致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懒散,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管理缺失,这对农村公路建设是极其不利的。

2.资金投入不足、延缓工作进程。

资金是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一个首要原因,农村公路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开销都是由乡政府进行拨款,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这一问题不足而提,但是相对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就显得资金短缺,拿不出足够的经济去支持公路建设,严重干扰了当地经济发展进程。而且,由于农村对公路养护和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因此历年来,农村财政预算中并没有将公路相应的管理资金涵盖其内,因此就没有固定的资产供应公路建设相调配,这一区域可以说盲区很多,等到真正需要公路建设时,资金紧张,就导致了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质量不达标,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纰漏,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

3.养护与管理的技术落后。

很多公路管理局没有道路养护专用车辆,养护工作也无专职人员,季节性调集沿线村民,采用人工玩不、人工摊铺等,机械化程度低。除此之外,由于公路养护专业人才的短缺,再加上农村工作条件的艰苦,更加剧了管理与养护人才的匮乏现象,无法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帮助,严重阻碍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完善对策

1.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针对农村公路分散性大,施工队伍管理困难等情况,地区政府或者相关建设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公路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人员组织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进行合理控制。具体实施上,由地区政府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设单文根据政府给出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根据项目的施工地理特点对人员、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施工项目稳步有序进行,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提升。

2.加大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投入。

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就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制度,要在省级政府进行补助的基础上,实行县乡机构的有效自筹,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认真结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寻求到合适的资金筹集方式,并制定出科学的使用办法,保障资金的投入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成效。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管理与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防治挪用资金等不法行为的出现,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提供保障。

3.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

作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路的养护技术需要保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往采用的公路养护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路养护的各种需求,因此需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探索来开发更好、更新、实用性更强的公路养护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护队伍进行养护培训,科普新的养护技术,提高公路养护工作中的技术含量,进而使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展开。

4.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队伍。

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为了提升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充分依靠专业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对管理养护工作人才的引进和任用,改善生活条件提升薪酬待遇,为农村公路的管理人才长期稳定的工作奠定基础。

5.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科学设置拌和站。

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必须做好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在开工前将所用主要原材料检测合格后使用。同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论证工作,在验证配比时,务必考虑气候条件和运输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这就要与拌和站的设置选择问题结合在一起,在山区修建农村公路,有时因项目小,建站成本高,施工方会选择商品混凝土,在验证商品混凝土合格的前提下,必须就近选择拌和站,保证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完成施工,符合规范对混凝土的相关规定,不要因为利益和关系舍近求远选择拌和站,对于农村公路大中型项目,在周围没有合适的商品拌和站,要从几十公里外调运,但是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1.5h,很难保证规定时间,需要进行试验论证延长时间,但在炎热夏季是很难保证的。所以还是建议在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建拌和站,减少运距,拌和站拌和能力要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中拌和料的不间断供应。总之,在原材料质量上严格控制,建设合理的施工场站储存加工原材料,科学选择设置拌和站能够从源头上有力保证工程质量。

6.明确监督职责。

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散漫往往会使得各种人为影响因素发生,比如机械操作不规范、材料用量不科学等,这些对于工程建造而言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公路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行“政府监督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自我监督、群众监督”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政府监督企业主要是发挥政府的权威力以及法律效应,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对于施工单位建设质量不合格造成交通事件发生的情形,公路建设单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给建设单位提出警告,要求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严厉督促施工人员采取科学的施工手段,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目标,农村公路建设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为县级、镇级部、乡级部门,由县级政府建立监督小组,将具体人员分布到镇级部门,再由镇级部门联合到乡级,实行层层监督管控的体系,确保公路建设按要求完成。企业自我监督主要是施工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出发,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严格杜绝施工中不规范操作现象,明确施工人员具体责任。

三、结语

总结全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首当其冲就要解决资金投入不足、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推广科学技术开展、增强执行力等几方面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和培训强度,增强管理人员的正确认识,明确相应的职责和义务,高度重视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强化施工队伍的素质测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农村的经济水平稳步发展,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闻发栋.加强农村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55.

[2]孙长春.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6):110-111.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科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平凡造就的感动——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