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24-09-07

《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共9篇)

《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

(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

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二)、介绍屈原、《离骚》 出示屈原图片。

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

明确:“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指忧愁,《离骚》就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介绍楚辞

过渡语:请大家各自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出示资料: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gēng yín)、降(jiàng)、揆(kuí)、肇锡(zhào cì)、重(chóng)、扈(hù)、辟芷(zhǐ)、汩(yù)、搴阰(qiān pí)、道(dǎo):通“导”向导

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生自由朗读四分钟后,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划分。明确:

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形式特点:

1、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

2、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3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原来楚词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后来,一般把有语助词“兮”的诗歌称为楚词。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

二、赏析课文内容,走近人物形象。

过渡语:看了项羽的《垓下歌》,我们再回过头看〈离骚〉。这里有一组图片,请大家从课文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诗句。

明确:

图片一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父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父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图片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译文: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这美好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把它作为自己的佩巾。

图片四: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译文:光阴像流水一样迅疾,我好像赶不上啊,惟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攀折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图片五: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太阳与月亮快速运转,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永无止境。只看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图片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讨论明确:

1、出身高贵,降生时刻不凡,名字美好。

2、器宇不凡。

3、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4、忧国忧民,鄙视小人。

5、是君王的领路人。

思考: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但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明确:运用比喻句,即“移情法”,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如: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这样,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组讨论:

对屈原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又应有怎样的外貌和气质?请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并结合课文简单说下理由。(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打扮华丽的屈原,第二张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第三张是遭流放后愤怒忧郁的屈原)

学生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讨: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

出示图片“屈原被贬离开国都”。文字资料: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离骚〉结尾: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结合〈离骚〉来理解。

小结: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用悲壮的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屈原的一生是一首殉道者之歌。

四、积累名句。出示资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离骚》,要背出情感和意韵,要背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反思:

还是先来回忆一下我的备课经历。抽签抽中《离骚》一课,我马上叫了起来:“怎么会是古代诗歌呢?能让我换吗?”我喜欢唐诗宋词,对于《诗经》、《离骚》这一类年代早些的诗歌却有点“敬而远之”,“只可远观”难以“心领神会”,算得上是“离骚离骚奈如何”。

坐在家中,连看了三遍课文,屈原和我们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真是差得太远了!如果没有注释,我是不能看懂,也会和学生一样乱读一气。那么,我要立足于课文字词句的讲解吗?

去网上查看资料。教案真不少,课件有幸也找到三个,至于其他的课文资料洋洋洒洒,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看了近一个小时。零零总总汇集了一些资料,有了一些突发的灵感,最终备成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印象中,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我也“随波逐流”,在导入部分集中介绍屈原、《离骚》、《楚辞》。稍微变了点花样,通过三副挽联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壮、悲叹”,为后面的课堂基调做了铺垫。结合朗读来介绍“楚词”,而不是在课前单独介绍,依托文本来理解楚词的形式特点。

《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如果穷究字词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词以及琐碎的语法上,那么容易上成语法课或其他。课文的注释十分丰富,学生借助注释,对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困难。所以,我不从古文知识点的角度讲解,以理解课文为主,穿插字词讲解,在对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内涵。

为理解屈原形象,设计了逐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此问题简单,对全诗进行梳理,学生容易概括,对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的三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屈原的个性特点。最后,抛出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在论辩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识,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理想的坚守。顺理成章点出,这是一首悲壮的“殉道者之歌”。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未在课堂上实践之前,我的设想是近似于“空中楼阁”。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时,看似不错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却会“频频触礁”,完全不是预想的结局。

实战之后,发现以下问题:

1、时间紧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

2、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力不从心。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3、对于学生肤浅的理解,竟有语塞之感,当下之反应是提醒他将其往原定的解释上靠拢。似乎,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环节。其实,也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改变教学思路。

4、画面的过多呈现反而使文本成了点缀,本末倒置。原本应是用图片来张扬文字的魅力,却变成是简单的为图片找文字解说。如何将图片的直观与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

5、在授课的思路方面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阶段与阶段的连接出就显得不够流畅。一直对板书有点吝啬,课堂上只写了可怜的四个字,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总懒得写板书吧。

《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2

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赞许其为史学巨著,又称其为文学巨著。然而我们知道,历史要的是事实,不可以虚构,更不允许篡改;文学则是艺术,它凭借虚构与想象来塑造形象。那不可篡改虚构的历史事实如何与虚构想象的文学作品和谐统一地存在于《史记》中呢?本讲座讨论这个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质疑与探究的精神,另一方面与学生一道探究想象艺术的特点。

[教学展示]

一、叙事“增饰”

1.提问

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称其既为史学巨著,又为文学巨著。然历史讲究真实,文学需要虚构,真实性与虚构性如何能和谐地存在于历史著作中呢?我们学了这么多历史人物传记,有没有发现其有虚构不合理的成分呢?(学生思考讨论)

2.展示相关材料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相如至,谓秦王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生思考讨论以上文字的真实性)

3.思考分析

(1)面对秦王的傲慢与无诚意,蔺相如做了三件事:①以“璧有瑕,请指示王”的方式让和氏璧回到自己手里;②以赵王的诚意与信任来指责秦王轻侮倨傲、无诚意;③“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做出与和氏璧“俱碎于柱”的样子,威胁秦王。秦王,一大国之君,不把赵王放眼中,如何能容忍一弱国使臣“璧有瑕”的小手段?如何能容忍“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的威胁?相如这样做,想必秦王更加“怒发冲冠”,相如早“与璧俱碎于柱矣”!

(2)如果说秦王确实因太爱和氏而“恐其破璧”,所以妥协,“辞谢固请”,那么在“还璧归赵”情节中,秦王依相如要求“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等来的却是璧归于赵,徒见相如而不见和氏璧。前面蔺相如“璧有瑕”是小手段,此处请从者“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简直是戏弄。强势而粗暴的秦王受得了吗?未待相如言“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相如当已就汤镬了!前面因为“太爱”和氏璧而容忍相如的威胁,此处却是“不爱”和氏璧而容得下相如的戏弄了!

(3)“渑池之会”,秦王请赵王奏瑟,后御史却言“令赵王鼓瑟”,明显欺压赵国,对赵不屑一顾;蔺相如“奉盆缻秦王”,“秦王怒,不许”,却怎么可能因相如“五步之内,臣请以颈血溅大王”的威胁而就范?这在事实上情理上可以理解吗?我们千万别忘了《荆轲刺秦王》等史书记载中的秦王,相如只一文臣耳!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写得相当有声有色的一篇传记,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神情意态是何等的“雄且杰”,即使后世小说的刻画也无此精准形象而意气风发;赵王与秦王会于渑池一节,历世流传,一向作为美谈,以致后世谱入传奇。然而有人对此产生怀疑。樽俎折冲(在酒席宴会间制敌取胜,指进行外交谈判)怎么可能如同儿戏!武亿在《蔺相如渑池之会》中就深为赵王担心,说:“这是拿赵王的性命来作赌注呀!”又说:“这是不计后果的匹夫才做得出来的事!只不过侥幸成功而已,然而后世却啧啧称赞以为神奇!”所以,当后世出现类似情况时,后人以为不可。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六记澶渊之战,王钦若在宋真宗面前就用“寇准以陛下为孤注与虏博耳”来诬陷寇准。臣子可以不顾自己性命孤注一掷,如何可以把皇上的性命也作为赌注以求侥幸?无论王钦若出发点为何,他的话确实有道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臣子可以做,君王却做不得,也不会做!

4.明确:增饰渲染,未必信实有征

其实,对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所记事件的真实性自古以来就有人怀疑,因为《战国策》一书对廉颇的事迹记载颇为简略,并且没有一句话涉及蔺相如。这篇传记中所记事件,其它史书也未记载。这些内容应多是司马迁踏访各地时根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司马迁在叙事时有意地进行“增饰渲染,未必信实有征”,我们替赵王生命担忧,恐怕是被太史公捉弄了吧。

5.思考

(1)《鸿门宴》:①樊哙能否成功闯席,卫士仆地后就没有其他的卫士上来阻挡?②张良与沛公、樊哙在席间能否自由出入,留下项王的人独自饮酒?③张良在刘邦从二十里间道至军中后方进去与项王告辞,项羽他们几个人在做什么?④范增欲置刘邦于死地,席中不成为何不择席外?

(2)《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为什么“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让“送别”成为“送丧”,据常理,即使此去凶多吉少,将一去不回,但也应勉励鼓励吧?

请从“叙事增饰”的角度对上面所提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谈谈你的看法。

二、记言“相当然”

1.提问

史书记事,可增饰渲染,加入虚构成分,让文章形象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史书记言,就如实记录,真实可靠吗?(学生讨论)

2.展示相关材料

(1)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荆轲刺秦王》)

(2)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若大难至而恤之,其何及矣!”公惧曰:“若何而可?”骊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公曰:“不可与政。……”骊姬曰:“……君其图之!”公说。(《国语·晋语》)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史记·淮阴侯列传》)

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史记·田儋列传》

(4)李达见了这锭大银,心中忖道:“铁牛留下银子,背娘去那里藏了?必是梁山泊有人和他来。我若赶去,倒吃他坏了性命。”(《水浒传》第四十三回)

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红楼梦》第三回)

(学生思考讨论,这里所记之言是如实记录吗?)

3.思考分析

(1)荆轲见樊於期既为“私见”,当属密谋;既为密谋,商议之时定“屏左右”;既“屏左右”,外人当知樊将军“自刎”这一事实而其中细节难详;而《战国策》对他们对白来往的描写,如此精细准确,想必属臆想与猜测。这种臆想与猜测,必非凭空,而是在传说的基础上依据荆轲这一刺客身份与樊於期这一逃亡将军的身份和彼此的性格特点、彼此的处境与心境加以选择、加工,“复原”这一历史情境。这“复原”的情境当然属于“想当然”。

(2)骊姬夜晚泣诉,这是夫妻夜晚的私房话,除当事人而外,谁人知晓?因而,陈涉读《国语》此节时就说:“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焉,虽黔首犹然,况国君乎?余以是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即讲骊姬泣诉,是“枕边告状”,正是《国语》的作者拟想、猜想、臆想的结果,即陈涉所说的“好事者为之词”!即使如人所言有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在身旁,这是如实记录,然骊姬说话即成文章,是个问题;记录的人能逐字记录,毫无遗漏,也是个问题。因而,方中通《博论》中说:“《左》《国》所载,文过其实者强半。即如苏、张之游说,范、蔡之共谈,何当时一出诸口,即成文章?而又谁为记忆其字句,若此其纤悉不遗也?”

(3)这两句是心理描写,更能显出其为史学家之“想当然”。韩信内心忖“度”,高帝“惊”思,这样的内心独白,非当事人告知,旁人没办法知道,而时代远去,人已历几百载,不是悬想、拟想,怎么知道他们的心思?这种手法开后世小说、传奇的先河。

(4)这两句是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作者依照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揣测他们的心境,体会他们的心理,因而揭示出其内心世界。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古史的记言与后世小说、传奇的臆造人物、虚构境地,虽不全相同但却可以相通。明清的章回小说点评家,在文章精彩处常常说这是“盲左、腐迁笔法”,他们这样联系虽然是为了让《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野史小说攀附上《左传》《史记》等正史,以抬高小说身价,然而从中也能看出正史与野史小说在创作过程中有类似之处。作者都必须体察人情,拟想时势,设身处地地为人物着想,潜心到人物内心中去,揣摩他们的心思,揣摩他们的语言行动,这样才能够使讲述入情入理。

4.明确

史书记言,既符合人物身份,又与当时情境相符,且洋洋百十千言,出口既为文章,读者读时甚为畅快;然究之当时情境,何人闻之,又何人记之,又是个大问题;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王乃悲歌慷慨。……美人和之”一段文字,项王兵困垓下,是什么时候?虞姬死了,子弟散了,马匹逃了,身迷大泽,有什么闲情来作歌吟诗?即使作了,是谁听见的,又是谁记下的?这样的事“生无旁证,死无对证”,只能是后人猜测臆想。

三、“见象骨而想生象”

1.提问

史书要求真实,然叙事却出现增饰渲染,记言则“想当然”,二者是否矛盾?是否有违史书的求实严谨?(学生思考)

2.展示相关材料

(1)叶晦叔闻于刘季高,有估客航海,不觉入巨鱼腹中,未能死,遇其开口吸水,木工取斧斫鱼,鱼痛,跃身入大洋,举船人及鱼皆死。或难之曰:“一舟皆死,何人谈此事于世乎?”(《夷坚戊志·序》)

(2)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韩非子·解老》)

(学生思考讨论)

3.思考分析

(1)“一舟人皆死,何人谈此事于世乎?”这句话很能表现出史家与小说家创作手法的相同之处:记言想当然,记事增饰渲染。我们未经历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对事物的了解展开想象,把它具体化、形象化。这个具体化的想象不是凭空,而是有现实的基础,这现实的基础就是对事物的了解与认知。

(2)根据“死象之骨,案图以想其生也”,即“见象骨而想生象”。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打比方,就是“见恐龙化石而想生恐龙”。这句话很能表现出想象的现实基础性。我们对“象”的想象不是凭空的,必须根据“死象之骨”来推测;我们想象历史的细节,也不是凭空的,必须依据事实及其相关的信息作合理的想象。此即表示动物名称的“象”为何有“想象”的“象”“象什么”的“象”的意思。这句话虽然没有表现出想象的灵动奇特、酣畅无拘,然而用来比喻撰写史书的人根据旧时的痕迹、按照以前史书的记载来补缺探微,如根据肉已腐烂的那堆大象白骨来想象生象,让它首尾完整一致,则再恰当不过了。

4.明确

历史要求真实,文学需要想象,二者似乎不能相容。然历史作品在事实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以弥补事实与细节的不足,却又让作品生动活泼且引人入胜,此乃想象之功。古罗马修词学大师昆体灵(Quintilian)就称道李威(Livy)的历史记载“记言之妙,无不适如其人、适合其事”,黑格尔称苏锡狄德士史书中“记言即出作者增饰,亦复切当言者为人”,此即史书记言、记事之“见象骨而想生象”,细节虚构与真实史实相结合的产物。

史是事实,不可更改;文出虚构,可发奇想。然“前四史”后之史书,同时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如鲁迅所言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者,殆无。何也?某程度上说,就是“史”与“文”二者分工太明,已成创作藩篱。“叙事增饰”、拟言代言,不减史之严,又具文之雅,后来之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教学后记]

此讲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探究能力,从平常熟见的史料中,发现其与事实相违的情节细节;二是明了历史真实与细节虚构二者的关系,让学生明了虚构的现实基础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又强调:“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本讲座第一个目的就是为此。

现在的影视剧多“戏说”,从抗战剧到宫廷戏都在以“雷人”情节获取收视率,探讨“历史真实”与“细节虚构”,旨在让学生明了艺术的虚构与史实的再现有其合理性,但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有一定的限定。“见象骨”所想象的是“生象”,而绝对不是牛与马。过分的想象,脱离现实的想象,不仅不能表现内容,反而使内容的真实性让人怀疑。此讲座结束后,有学生在一篇题为《文化悲歌》的文章中说:“现在的影视剧,部分编剧和导演为了那可笑的收视率,肆意地篡改历史,为了和隋朝公主谈场恋爱,李世民早出生了十几年;就连八年抗战也几乎被拍成了科幻剧,女特工个个美女,徒手消灭一队日军,普通的农民军个个都是神枪手,装备精良的日军被拿着小米步枪的八路军打得四处溃逃……倘若中国人如此威风,为何抗日战争要持续八年之久?为何战争中会死伤那么多的中国人?这边抗日雷剧层出不穷,那边不少国人连抗战胜利纪念日都记不清!”我们以为,学生能看到这方面的不足并指出,不仅表现出有质疑精神,还表现出对虚构与想象的限度有相当的认识。

参考文献

《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3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因道存,道以文显”的说法,“文”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并非是直接的,但它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受到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陶冶,从而无形之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任务。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离骚》一文隐含的德育主题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从人教新课标版的选文来看,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纳出这些德育主题:

1、热爱祖国的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离骚》的主题,也是屈原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秋万世同日月争辉,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要求,也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无痕德育的重中之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看待屈原爱国忠君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屈原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余年,他的作品必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科学和全面地分析研究《离骚》思想倾向。同是爱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在列国分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很难与我们当今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导致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难以分辨。三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之时,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能是腐朽的名节观念。

3、树立目标,刻苦学习,提高修养

屈原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情况下,又坚持美政的理想,“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刻苦自励,提升自我,这对高中生树立目标和刻苦学习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创新精神

从政治层面上说,屈原敢于变革,提倡美政,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从文学的层面上看,他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结合楚地方言,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5、自尊自爱,诚实正直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怀瑾握瑜,为人正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其高尚品德为后人所敬仰。

二、在《离骚》教学过程中渗透无痕德育要把握六个环节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明确:通过学习和鉴赏《离骚》诗句,体悟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屈原为实现楚国一统诸侯的大业,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屈原遭到群小诬陷和怀王疏远,最后被顷襄王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之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这里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屈原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欲望,同时也使屈原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3、充分利用诵读法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集体朗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朗读准确,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情境,对于情绪激昂的地方要读出抑扬顿挫,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对奸佞小人的严厉呵斥都要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诵读,既加深了对必考篇目的记忆,又对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4、通过细节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如:诗歌开篇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5、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辩证的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本篇学习的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屈原的情况下,对其人物形象做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分析。屈原出身显赫、自尊自爱、品德高尚、才能卓著、勤于修能、追求真理、忧国忧民、洁身自好、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嫉恶如仇。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屈原一生的政治表现和刚烈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实现抱负的第一要义。屈原在心理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遭遇困顿时过于苛责环境,而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他性情严厉、因此孤独无友。这些弱点是导致他在政治上难以成功的内因。

6、通过开放性探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信念

一是对屈原投水自尽的探讨。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乐观,热爱生命。应明确: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就算他出身贵族,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屈原的自沉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他的心理有其冲动和脆弱的一面。战国时期,有许多政治家如苏秦、吴起、张仪等,离开故土后反而有更大的作为。屈原应坚强地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屈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如果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生命高于一切,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是正确看待屈原的爱国之情。应明确:屈原的爱国思想究其根源,是一种“忠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矛盾,战国群雄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策略,是要在保卫楚国的基础上,实现楚国的霸业,这是争夺对诸侯国的领导权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敌侵略,对于屈原宗国观念的存君兴国,我们不必过于拔高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以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国家动乱,民生艰辛,屈原心忧如焚,奔走呼号,尽管爱国之情有古今之别,但爱民之心却无可非议。

《离骚》教学反思 篇4

所以我选取了第三单元第一课《逍遥游》。这是一片庄子的文章,虽然思想有些深奥,但好在字词并不太难,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按照惯例先是学生的口语练习。一名学生手拿文章读了大概有三分钟时间,然后是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紧接着教师进行了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引向课题。介绍完作家之后就是朗读。朗读分三步: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对照注释读。朗读之后是翻译课文。我抛出一句话:你认为句子中哪些字词是重要的?作为让学生自行解决的引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释重点字词及翻译重点句式。

然后这节课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学生之间的互动,20分钟过去了,小组展示所负责的段落,然后由小组推荐学生上黑板板书重点字词及句式。最后老师再明确遗漏的重点。

下课以后,我做了一下反思:

这堂课,看似学生在活动,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是太好。

第一、朗读环节,不应是学生拿起文章来读,而是要在课下就熟读。因为如果没预习好,学生就读的磕磕绊绊,毫无美感,从而失去了朗读应有的意义。

第二、不能把文言文的学习全部丢给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我们的学生不但基础很弱,学习习惯还没完全养成,当教师把问题抛给他们时,他们不动脑筋,而是照搬翻译书。而这并不能提高他们翻译的能力。 第三、就我们学生而言,他们不具备自己识别重要词语的能力,所以教师的点拨就非常多,以至于还是要占很多时间。

由次,我想评价一堂课效果如何,既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不仅要看教师是如何传授知识,还要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如何接受知识。我以为评价一堂课的优劣归纳起来主要看下列七点。

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一节语文课质量的优劣,首先看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看他是否抓住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如果教师贪多求全,在有限的课堂上面面俱到,“满堂灌”,则学生茫茫然,知识无从记忆,能力培养更是一纸空文。此外还要看教师对课文的`深度、层次及课堂的容量是如何确定等等。

二、要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教师怎样导入新课、切入正题,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采用了什么方法,时间分配如何等等。教师在讲课时是否认真处理了教材的深浅度,做到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三、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它的选择必须依据本课内容而确定。不管教师使用何种方法,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要积极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要使用准确、简洁、流利的语言。教师在讲课时语言要准确、做到抑扬顿挫,遣词造句要恰当,符合语法和逻辑,不能辞不达意。语言要精练简洁,流利,饱含感情。

六、教学程序要流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自然流畅,一环扣一环,如行云流水,不能冷场。

七、教学效果要显著。对效果的评价一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二是看师生是否平等、民主地交流与探索。观察学生有多少有感而发的东西产生,师生间有多少思维碰撞的火花点。另外还要看整堂课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作用。

离骚教学反思优秀 篇5

一难:难读

难读的第一个原因是《离骚》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学生初拿到课文连读都都不下去。难读的第二个原因是句子的停顿不好把握。《离骚》是用楚地的方言写成的,句中多用“兮”。句子意思难以理解。句中停顿难以掌握。

二难:难背

《离骚》中很多句子是需要背诵的。学生一听说要背诵,急得头都要大了。迫于压力学生死背硬记。即使当时背会,考试考出来仍然写不出来。有些学生从心底就抗拒背诵。

三难:难理解

《离骚》一文中很多字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句子理解起来很困难。不参照课文下的注释,根本不知道句子的意思。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只看句子的表面意思是无法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文中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这篇课文时,我是一字一句讲给学生的。一节课真的很累,感觉大脑缺氧。可学生并不领情,一节课下来,书本比那刚擦过的玻璃还干净。抽查背诵,不会;做练习,不会。当时真的很生气,可生气没用啊,不解决问题。我就思考问题是不是出在了我的身上。可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做了很多无用功,做了很多“保姆”做的工作,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以学生为本,过度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重视学生的收获……可以说是典型的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学习、实践和思考。再拿到《离骚》这篇文章时,我有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确定课时与学习目标

备课时,我根据《离骚》的内容和背诵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我把内容分散在三个课时中,并确定了每课时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听读并朗读课文,简单了解一下屈原的.经历,然后就让学生结合注释笔译课文。《离骚》这首诗歌虽然难懂,但是课文下面的注释是非常详细的。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笔译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学生可以熟悉注释和诗歌的内容,二、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三、把教师解脱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状态,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把握《离骚》第一段的思想内容,并背诵。在授课过程中,我以四个问题贯穿课堂。第一个问题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怀”;第二个问题是“屈原遭受贬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诗句概括总结”;第三个问题是“面对贬黜,屈原内心感受是什么”;第四个问题是“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屈原是如何选择的”。

第三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把握《离骚》第二段的思想内容,并背诵,简单分析《离骚》的艺术手法。

二、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第一课时翻译《离骚》,我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会把课堂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因为时间紧,课堂上学生都很紧张,每位同学都在奋笔疾书。到了第二课时,问题有些难度,如果还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的话,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消极对抗的心里,所以在本课时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是语言交流,实则是思维的碰撞,用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用一个智慧激发另一个智慧。很快同学们就把问题的答案概括出来了,而且很准确。连我自己也被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染了,被他们的敏锐的思维吸引了。多么有活力的一群孩子啊,我怎能不爱他们呢!

三、与学生约定背诵时间

近几年高考,《离骚》中的诗句时不时的会出现,所以背诵《离骚》也是很必要的。但是《离骚》真的很难背会。虽然我在上课时,尽量吧诗句放在语境中讲,但背诵起来仍是不容易的。我就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确定一个时间背会,否则罚抄十遍。这样做既符合了学生的记忆规律,又不至于让他们过于放松。到约定时间后,我抽查了几位学生,学生们背诵的还不错。我心里有点小小窃喜。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我们用心,他们还是会顺着我们来的。

这就是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离骚》时的一些感受和不成熟的做法。真诚的希望能得到圈里的各位专家的指导。在这里先谢谢了。

★ 粤教版离骚课件

★ 离骚节选

★ 离骚英语全文

★ 离骚名句

★ 离骚 教案

《离骚》教学设计 篇6

①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②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③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①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②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秋风,不知从何悄悄袭来,让洞庭生波,让木叶飘零,让山河变色,让我们心底生凉。每每读到屈子的这两句诗,我的眼前会倏然立着一位满身忧伤的诗人,面对浩浩汤汤地洞庭波涌,他形单影只,兀立于萧瑟的秋风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一个不断求索的诗人,一个不断追寻的诗人,一个时时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对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常常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为什么他的诗能够穿时间的长空走进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打着我们?为什么他一次次地被提起,一次次地被颂扬?为什么他能为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一个符号,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进这个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的痛苦与人格魅力。

二、简介诗人: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渔父》、《招魂》等,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ª¡ª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朗读诗歌

1、听录音朗读,读准字音。2、听录跟读,把握诗的节奏。

(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A、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意切分。B、注意 延长。C、注意重音D、注意感情)3、学生自读。(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注释,读懂诗句。

1、《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遭遇),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2、区别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固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然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竞周容以为度

虽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4、重点词:

①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②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

③浩荡:荒唐。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谣诼:造谣,诽谤。④固:本来。错:通“措”,措施。以为:以之为,把„„当作。度:法度,准则。⑤忳(tún):忧闷。郁邑:通“郁邑”,忧愁苦闷。侘傺(chàchì):失意的样子。溘(kè):突然、忽然。

⑥群:合群。圜:通“圆”。周:合。孰:何。

⑦尤:罪过。攘:忍受。诟(gòu):耻辱。伏:守、保持。

五、品读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

1、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命运?

美政理想(至善至美)与黑暗现实矛盾,独特个性(纯洁无暇的贵族血统与心性,正直,忠正)与社会、历史冲突(站在整个社会的对立面),在失败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闷。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蔑视,是别人对他的彻底的失望。他一点出不含蓄,一点出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他由此遭到邪恶的全面攻击,他与邪恶没有丝毫的相容余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他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2、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品格? 明确: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3.屈原抱石沉江这一举动,你是如何看的呢?

《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7

一、清浊不分

《离骚》中的反切注音与《广韵》相比,有一部分在《离骚》中的是清声母,到了《广韵》中是浊声母;有一部分在《离骚》中的是浊声母,到了《广韵》中是清声母。

“辟”“跪”“女”“慆”“焉”“帏”。“跪”在《广韵》中有两切分别是“去委切”,“渠委切”,这里取“去委切”。“焉”在《广韵》中也有两切,分别是“有干切”,“于干切”,这里取“于干切”。“跪”“女”“慆”这三个字在《离骚》和《广韵》中的切下字完全相同,所以比较他们的切上字。“跪”在《离骚》中的切上字为巨,在《广韵》中的切上字为“去”。巨的声纽为群,去的声纽为溪,晓属于全浊,溪属于次清;“女”在《离骚》中的切上字为细,在《广韵》中的切上字为“尼”。细的声纽为心,尼的声纽为泥,心属于清,泥属于次浊;“慆”在《离骚》中的切上字为它,在《广韵》中的切上字为“土”。它的声纽为透,土的声纽为定,透属于次清,定属于全浊;“辟”“焉”“帏”,这三个字虽然切下字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音韵地位一样,不影响被切字的读音。“辟”(滂;并),“焉”(匣;影),“帏”(晓;匣)三个字清浊不分,相互混淆。这表明在洪兴祖的时代清声母与浊声母的区别不太明显,容易相互混淆。

徐朝东先生在《<妙法莲华经释文>三种例外音切之考察》中认为“全浊声母清化在唐代甚至唐以前的诸多语音资料都有表现”,洪兴祖所处的南宋时期清浊音声母相混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匣见不分

《离骚》中的反切注音与《广韵》相比,有一部分在《离骚》中的是匣母,到了《广韵》中是见母,有一部分在《离骚》中的是见母,到了《广韵》中是匣母。

“薢”“茩”“解”“降”这四个字的切下字虽然用字不同,但是不影响被切字的音韵地位。“薢”“茩”“降”这三个字在《离骚》中是匣母字,在《广韵》中是见母字,“解”在《离骚》中是见母字,在《广韵》中是匣母字。

我们可以从孙洪伟先生《从<经典释文>看“见”字见元音变匣母的构词》一文中看出“见”母义滋生为匣母义至少产生在东汉,根据黎新第的《对几组声母在五代西北方音中表现的再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五代时期,就有匣母和见母互相替代使用的例子了,所以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出现匣母与见母不分就变得比较正常了。

三、生书相混

《离骚》当中有一个例子“忍而不能舍也舍”。《离骚》对“舍”的注音为尸夜切,而《广韵》注音为书冶切。“舍”《集韵》“始野切”,《离骚》中的“舍”的反切注音很大程度上可能参考的是《集韵》。

黎新第先生在《对几组声母在五代西北方音中表现的再探讨》一文中归纳整理了一些生书相互代用的例子。

可见,生书相混在唐五代时期已经比较频繁了,另外徐朝东先生在《<妙法莲华经释文>三种例外音切之考察》一文中认为,“生、书合流,又是唐五代北方语音的典型变化。”可以看出唐五代时期,在中国的北方,生书相混现象是存在的,虽然《离骚》的注音当中只找到一例,但是也能说明问题,南宋时期,在中国的南方也存在了生书相混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楚辞补注》的反切注音与《广韵》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清浊不分、匣见不分,生书相混三个方面,这三种情况,其实在唐五代时期很多其他的注音材料中就已经出现,可见洪兴祖在为《楚辞补注》注音的时候,参考了宋以前的韵书资料,同时对《广韵》也有很大部分的继承。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1983.

[2]周祖谟.广韵校本[M].中华书局,2011.

[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J].中国语文,2004(2).

[4]徐朝东.《妙法莲华经释文》三种例外音切之考察[J].山西大学学报,2010(4).

[5]孙洪伟.从《经典释文》看“见”字见元音变匣母的构词[J].古汉语研究,2009(4).

情景式教学与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语文课;情景;主人公;教学反思

进入高中,学生们往往压力大,学习紧张,而语文课是学生最可以放松心情去学的一门课了。情景教学就能很好地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利用同学们自编自演的情景来反映所讲文章。

情景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课堂呈现,而课后就需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例如《离骚》这篇需要背诵的文章,首先要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去了解这首词的背景,然后让他们以这个背景体会诗人心情,拿出一个情景剧的剧本。在课上让每个小组做简短的情景演出。当然这篇课文可以引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所以要重点介绍这个节日。

课上老师先来一段导入语: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叫“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那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传说人们是为了纪念屈原才设立这个节日的。那么,为什么他如此受人爱戴呢?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了解他的作品。

请各小组上台通过情景表演来演绎一下《离骚》所产生的背景。在演绎情景剧的同时,让大家了解其作者以及本诗的意思。

情景剧的中心内容为:屈原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知道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争相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后来就演变成划龙舟的习俗。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à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这样就发展成粽子了。另有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就发展为在这一天要喝雄黄酒。从这里可以看出,屈原被楚国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敬仰了2000多年。然后通过演绎情景剧和文章结合来了解屈原,理解文章。

1.屈原的生平和基本情况

屈原,名平,字原,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曾受到怀王的信任,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参加过起草宪令和从事外交活动。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他常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馋害。……屈原悲痛欲绝,于这一年阴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2.背诵诗词,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屈原的政治理想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统治和民本思想。但是,他的“美政”思想却并不能得以实现,因为他不愿意与腐朽贵族同流合污。然而,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楚国人民,坚强不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充分表现了屈原执著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概括,那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绝大多数人对屈原而言,是“只会敬仰,而不会效仿”。

教学反思:通过对《离骚》的学习,这首诗词中表现的屈原的理想和高尚情操有没有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节奏的把握是否合理?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不高?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句的掌握情况如何?有没有落实到位?

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和教学反思,我相信学生们可以得到最完善的知识和积累更多的素材。

参考文献:

张敏琴.学习情景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离骚》教学设计 篇9

(一)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是教学屈原的《离骚》

(二)解析: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离骚》整首诗通过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感情。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美好的德行。这部分内容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绝不同黑暗势力妥协而与世俗同流合污,绝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操守和报国情志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二)解析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和“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从而进一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文章的字、词和句子的不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离骚》中的生僻字较多,二是对骚体诗这种先秦的诗歌体裁形式的陌生,三是对屈原情况的了解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去疏通字、词,理解句子,对骚体诗这种诗歌形式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做适当的扩充。

四、教学条件支持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二课时

问题一:关于屈原的情况?

【提示】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

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问题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思考文章的大意是什么?

问题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并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里写了哪些内容?

问题四: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

问题五:《离骚》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问题六:文中描写花草禽虫的用意是什么?

问题七:《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寓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六、【课堂小结】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

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附、目标检测

1、诗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用原诗句作答)

明确:(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

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附、配餐练习:

A组题:《金太阳导学案》P22 课堂预习交流 B组题:《金太阳导学案》P23 课堂达标检测 C组题:《金太阳导学案测评

(九)》

何理解“香草美人”?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昔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这里面有描写,有叙事,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

附录8:楚王是怎样的国君?诗人对他持什么态度?

楚王是昏庸糊涂的。他也一度信任和重用屈原,最终却受了“党人”的蒙骗,“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进而违背了与诗人的“成言”,“中道而改途”,疏远了屈原,导致了楚国的衰危。由于楚王是楚国的象征,诗人对他抱有绝对的忠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楚王行“秽政”时,屈原进行劝戒,并表示愿意做向导在前开路(“来吾道夫先路”),诗人不怕自己遭祸,只担心楚王的统治不稳,直到楚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诗人仍在表白自己对楚王的忠诚。当然,诗人对楚王“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中道而改途”也流露出了不满和怨愤。

附录9: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每二句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诗作赏析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③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上一篇:初中家长会年级主任发言稿下一篇:幼儿园安全乘坐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