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2024-08-05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共10篇)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店子镇中心小学 杜超

在新华字典中,尝即体验、品味,试则是用布、毛巾等摩擦使之干净。在我认为尝试教学既是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

尝试教学能锻炼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有三种: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而抽象思维是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一个词语的时候,如“跃”让同学们组词。同学们会组很多词,比如“活跃、飞跃、跳跃”,有些词连我想也没有想到,如“穿越”。所以,学生的词汇量不一定比老师差。

尝试学习,让学生主动动手学习。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讲,学生在做。而尝试教学是让学生先做,教师后讲。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虽然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可这是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前者强调教师是主宰,是接受性学习;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是尝试性学习,也是自主学习。有一次,我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给新课文的生字组词,第二天,我检查作业,班上有四分之三完成较好,根据我的询问,他们完成这些组词有很多方法。如:自己从课文中找词语,查字典,问家长,平时积累等。我非常高兴,同学们的方法很好很多,在学习完这课过后,同学们对本课文的词语掌握非常好,从此以后我都是让学生自己先组词,第二天课堂上在检查、纠正。

尝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是孩子的本性。孩子在一出生就再不断的尝试,他们尝试着说话,尝试着走路,一路走来都再不断的尝试。他们喜欢这样的尝试。假如在学习中,学生先去尝试着学习,那么他们会像玩游戏一样对学习感兴趣。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篇2

1 具体措施

1.1 统一思想, 营造教改氛围

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 是推行一体化教学的主要阻力。为此, 我校首先展开一体化教学的研讨会、学习文件、借鉴经验。充分认识到教学要改革, 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 将一体化教学方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做中学、学中教”的职业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 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统一了思想, 深化了认识, 告别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多途径培养,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国家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总要求。而一体化教学更需要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的“双师型”教师。

我院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 努力打造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多年来, 通过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拓展培训网络、以老带新、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挂职锻炼、聘用兼职教师等多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着一体化教学的深入推进, 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还在加大。

1.3 团队合作, 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一体化教材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媒介, 是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指南。为推进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开发, 固化改革成果, 我院组织各教学团队开发了一批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重点的一体化特色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各教学团队多次研讨, 企业人员积极参与,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学理念。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1.4 资金投入, 构建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场所

要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 必须有一体化教学场所作为硬件保障, 我院为推进“一体化”教学, 采取多种措施, 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综合实训场所。在实训室原有条件的基础上, 购置或自制必需的教学实训设备, 使实训场所环境体现职业特色, 融讲解、实训、考核于一体, 拓展一体化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核强化训练等多种功能。目前我院一体化教室已达到10余个。

2 取得的成效

以往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一体化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则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实现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 融为一体。一方面, 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 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在学做练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一体化教学, 教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所提高, 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3 结语

小说教学尝试和体会 篇3

[做法]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确定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然后根据这些教学重点,有侧重地教学。

1.对小说的有关知识做系统整理,主要是教师讲授。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小说的界定、小说的三要素以及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情节的构成、环境描写的作用等。通过讲述,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小说单元在文体上有了统一的认识,较好地进入体裁环境,便于落实教学重点。

2.精讲课文。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边城》的文化内涵、《药》的主题、《项链》的结构、《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出场及人物语言、《智取生辰纲》的杨志形象等。其他内容少讲或不讲,以给学生留有较大的鉴赏空间。

第二步:在班内确定四名学生做编剧,学生自由选取四篇课文,将课文改编成话剧或小品(主题和人物性格必须忠实于原文,但情节结构可以增删),另配四名学生做导演,由他们选演员,成立自己的剧组,将课文内容搬上舞台。准备工作从进入小说教学单元时开始,直至第三单元教学结束。班内几乎人人有角色或任务,基本上做到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师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三步:选定一节语文课,在班级教室内或另择场地进行表演。结束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然后分别赠发配有“剧照”的荣誉证书,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写观后感或短评。

[体会]

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我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主动研究课文,琢磨人物性格,每个学生对课文都有独到的理解。体会如下:

首先,小说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文学样式,我精当地讲授小说知识,起到了导引学生阅读方向,教给学生鉴赏技巧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小说,感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比较正确且透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成就感,如此,必然会点燃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这就给小说的学习起了个好头。

其次,在改编、导演和表演上,让学生忠实于原文。在这过程中,学生只有仔细琢磨原文,仔细研究主题,仔细探讨人物语言,才能再现人物以及当时的情景。该种形式所取得的效果要比传统授课时要求学生分析人物和情节好得多。

再次,现代中学生的表现意识比以前的学生要强,他们渴求自己的价值被认可,自己的才能被肯定,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才华。这种编、导、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挖掘多方面的潜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益的。

最后,这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结合的教与学的形式,对于学生枯燥而繁重的学习生活来说是一种调剂,是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形式,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以至身心成长都很有好处。

(作者单位:伊春市第一中学)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4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一

一个崭新的21世纪时代来临,人类的文明也开始向一个新的里程迈进。新世纪社会将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资讯社会,这个资讯社会也必将会广泛地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教育层面上来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也必将会改变我们今后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育技术、课程发展、教育效能等各个领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法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第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使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第二,尝试题的设计,决定了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

第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这就是我对尝试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盼望诸位朋友不啬指正。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二

尝试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

尝试教学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变传统的“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尝试教学法在结构上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学生自学课本,讨论课本为主。尝试教学法一般结构是:基本练习、导入新课、新课练习、巩固练习、课堂总结

教学的五个步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为教师合理地组织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程序。在第三步骤的新课教学过程中,更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教学过程又分为五个环节:在准备题引入的基础上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我在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学中应用了尝试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准备题的引导作用--准备题与尝试题密切联系

教学时准备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数学教材是系统的,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每一节新课,每一道例题都是前段知识的发展和延伸,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由 于新旧知识的这种联系,教学中的准备题就起到了桥梁了作用,准备题应与尝试题紧密相连。

出示准备题:小明家养鸡27只,养鸭19 只,小明家养的鸡和鸭的总数是多少只?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讲解:要求鸡和鸭的总数就要知道鸡和鸭分别是多少只,这两个数量在题里都已经告诉了,那么把鸡和鸭的只数合起来就是所求问题鸡和鸭的总数。算式是:27+19=46(只)。答;(略)。在此基础上出示尝试题;小明家养鸡17 只,养鸭19 只,养的鹅比鸡和鸭的总数少3只,小明家养鹅多少只?为准确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准备题与尝试题合为一体,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

二、课本示范作用--自学课本

尝试题的出现,立即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起到思维定向作用。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自学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经过准备题的“铺路”能够解答出尝试题。而多数同学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尚需辅助指导,这时教师出示自学内容同时给予点拨。出示自学提纲,附自学例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自学提纲为:首先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其次观察线段图思考:做红花的朵数与哪个数量有关系?在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给学生提出自学提纲,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课本,自己探索,从课本中找到解题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信息反馈,指导判断正误。

尝试教学法读书心得 篇5

昆山市巴城中心校 沈月琴

近日拜读了《人民教育》有关于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的专辑的一些文章,了解了尝试教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运用尝试教学法而在教学上有很大突破的一些实例,感慨颇深。

邱学华教授是一代知名的教育大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不能不为我们的孤陋寡闻而感到汗颜和惭愧。

尝试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巨大贡献,“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是尝试教育的核心理念,“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是尝试教育的基本特征。

尝试教学的基本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体尝试阶段和延伸阶段。

在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这通常与我们的新课前的复习旧知相类似。

在主体尝试阶段,首先是出示尝试问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尝试问题可分为同步尝试题、变化尝试题、发展尝试题、课本尝试题、学生自编尝试题等。第二步是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教师可采取“扶着走”、“领着走”、“自己走”三种方式。第三步是尝试练习——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尝试去解决问题。第四步是学生讨论——通过尝试练习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学生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评价和总结,把学会的和还没有学会的情况反馈给老师。第五步是教师讲解——通过学生尝试练习和讨论后的反馈信息,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

在延伸阶段,主要是第二次尝试练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巩固和提高。

在尝试教学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邱学华教授又总结出了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超前式、整合式等几种变式模式。并从哲学基础、教学论基础、心理学基础几个层次论述了尝试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内在价值。

在我们现在学校里的教学,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运用到了尝试教学的一些做法,但都不是系统的,也还是教师讲得多,不耐其烦地讲。还有大部分的教师,采用地还是传统的套路——先讲后练。教师先讲新课学生然后练习,教师翻来覆去地讲,学生翻来覆去地练,整得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讲得辛苦,学生尤其是差生云里雾罩学得辛苦,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还要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补课,反复地补来补去,就是晚上回家也要利用起来去做大量的家庭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就有了一些孩子越学越笨的结果了。

甚至我们的一些教研员在新课改的旗帜下,也是在教育、引导和指导我们的教师按照先讲后练这种传统模式进行上课,只不过是在讲的环节上如何变换花样而已。

“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苍天大树下,周围难出小草,什么都给孩子包办很难培养出人才”。这是多么深刻地哲理呀,可这种哲理却只能限于我们的口头上。

尝试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以尝试的精神,用自学的方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没有尝试学习,学生就永远不能学会学习。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有成功,就不会有创新,将来踏上社会也只能是庸人一个。“高分低能”给我们教育的启示还不够深刻吗?

尝试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对我们来说是很实用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学校领导是不是该给我们的教师一个明确地引导。

“爱学习”不是我们教育的前提,而应该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我们的教师把学生教得都没有什么疑问了,那可就是最失败的教育,也是最可怕的教育。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 篇6

这个学期我学的教育专著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以前在一些杂志上看过这个名词,但具体是如何教学的,我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学习,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邱学华老师主编,尝试教学法也是他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尝试教学法,而不象有些教学论文那样长篇引入国外一些教育学的理论。

什么是尝试教学法呢?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然后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再进行讲解。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具体可分五步:

第一步:出尝试题。出完尝试题之后,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还没教,谁会做呢?”、“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

第二步:自学课本。出了尝试题,学生有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例如学生做了尝试题,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说:“你们做得对不对呢?如果你看了书,你就明白了。下面请看某某页。”

第三步:尝试练习。看完书后,尝试把老师出的题做出来。第四步: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刚刚做过的尝试题对不对。

第五步: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老师在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重要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以上五步,次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这五步,也不一定一堂课全完成,也许第一堂课完成前三步,第二堂课完成后两步。

尝试教学法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其实也可以把别的教学法引用。

尝试教学法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智力发展。克服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弊病,提高课堂效率。

(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三)方法简单,易学易用。

(四)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五)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六)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

尝试教学法,其实我在平时教学中也用过,效果也不错,但自己没有对这一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没有上升到一个理论层次来指导我平时的教学,所以有时上课自己就觉得没新意,没劲,枯燥无味。看了此书,于是就有了想用尝试教学法来教学的想法。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李伯棠教授在《从尝试中来,走自己的路》一文中 指出:“尝试教学法能否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呢?答案

是肯定的。数学教学可以先练后讲,语文教学又何尝不可呢?由于语

文学科涉及的语文知识的范围较广,基本技能训练的项目较多,尝试

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就大有用武之地。如词汇教学,词义是难关。课

本中出现的新词,可以让学生查字典,但是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的现象,有时字典上的解释并不十分贴切,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理解

不准确之处,再由教师讲解。事实上,查字典是尝试,联系上下文去

理解,又是一次尝试,最后由教师讲解,这就是‘先练后讲’”。李

老的这段话,为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尝试教学法奠定了信心,让我找

到了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尝试教学法的依据。通过学习了《尝试教学法》

这本书,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让我领悟到:尝试教学法给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设计尝试题是重要的环节。尝试

题能激发学生尝试学习的兴趣,为学生选准学习的突破口,沿着最佳

途径楔入知识的内核;能抓住关键,牵动全局,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

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的最优

化。

设计尝试题,必须把握如下“五度”:

一、增加趣度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

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因此,教师设

计尝试题时,应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变换尝试题形式,来增加

趣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如《赤壁之战》的开头部分写的是

战前双方情况,我设计这样一道尝试题:“打仗前,主帅总要对部下

将士分析一下形势,如果你是曹操或周瑜,怎样向你的将士们讲?”

这个尝试题的提出一下子就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读完一二段后,他

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当曹操,有的当周瑜,课堂气氛非常活

跃。

二、选准角度教师在设计尝试题时应遵循“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教学原

则。可以从文章中心、主要人物、课文题目、文章主线、训练重点等

中的一点为楔入点,选准角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爬山虎的脚》一课,这是一篇习作例文,主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尝

试题是:(1)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的叶子和脚是怎样长的?(2)作者观察事物时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3)请同学们仔细观

察,讲台上的这盆花,它有什么特点?(4)你们去观察一种植物,写

一篇短文。

三、安排梯度由于学生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去芜存精的一个过程。

因此教师在设计尝试题时,应遵循这一规律定准坡度,注重层次设计。

如《凡卡》一文的结尾教学,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尝试题:(1)凡卡

在睡梦中看见什么?(读书)(2)凡卡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联系

全文思考)(3)这是现实吗?说明了什么?(深层思考,提高认识)

四、难易适度适当难度的尝试题,才能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太容易了,没有尝试

价值;太难了,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

到桃子”。上述几个尝试题就是以此来考虑设计的。此外,还要控制

最高度。不能超过要求。上例《凡卡》结尾尝试题,就体现了“适度”

要求。

五、提高密度在阅读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要有机组合,互相交错,疏

密得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投入。“巴特莱法则”是极有参考价值的,即事物的80%价值集中于20%的组成部分里。根据这一法则,20%的训练内容完全可以包括进80%的学习内容。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不约而同”一词,充分体现了首都人民群众与

周总理遗体告别的感人情景。设计尝试题紧扣这一重点词(1)什么叫

“不约而同”?(2)课文中写哪些人和他们的哪些表现“不约而

同”?(3)为什么会“不约而同”?这样,就抓住了重点词,把课文

学习和词句训练揉合在一起。花较少的时间学习训练多项内容,达到

提高密度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

力,教师自己应先具有创新意识,必须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成果,新的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

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证明:尝试教学理

论、尝试教学模式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良师益友”,它的广

泛应用必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必将为语文教学插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三段五步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和“解读教学目标、预习自学展示、自学展示点评、抢答陈述观点、老师归纳解疑”五步。

课前:一是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制导学案 (提前一周) ;二是分发导学案 (提前一天) ;三是课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五步教学前的五分钟内) 。

课中:主要进行五步教学过程——第一步:解读学习目标——或由主持学科班长宣讲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或由全体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之后征求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看法或建议, 或由老师讲解。第二步:预习自学展示——在主持学科班长的主持下, 对导学案上的每个问题随机指定学生进行自学展示, 并要求学生既要展示答案, 又要说明解题依据。第三步:自学展示点评——随机指定学生点评自学展示, 重点讲出展示同学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新观点。第四步:抢答陈述观点——展示与点评结束后, 其他同学对上述两位同学的回答进行质疑, 发表新观点。第五步:老师归纳解疑——老师针对学生完成前几步的情况进行问题归纳、点破、补充后, 老师再设疑, 让学生回答, 或学生设疑老师解答。

课后:一是完成作业布置、老师个别辅导、简要讲解下课时教学目标等。二是利用自习课, 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例题, 指导学生预习自学, 抽查记忆情况等。

二、导学案编制的体会

1. 编制导学案的基本思路

首先, 按备课组会议确定的编制内容, 依据教学进度计划, 由每位老师分别作为主备教师, 独立完成一个单元的导学案, 并按照备课组人数准备相应的导学案份数, 发给每位老师并细心研读。其次, 通过集体备课, 将导学案充分讨论, 再由原主备教师修改后, 交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审查后打印。最后, 对于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进行集体备课, 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时写出课后反思。

2. 导学案的基本格式

导学案主要有以下栏目——教学目标、复习回顾、预习自学、自学检测、随堂练习、中考链接、竞赛培优、作业布置等。主备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增减栏目, 特别是自学检测、随堂练习、中考连接、竞赛培优等栏目, 要有一定梯度, 既能让待优生学有所收获, 也能让优秀生有进一步钻研的问题, 达到分层教学, 各取所需的目的。

三、确定学科班长与学生分组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与要求

1. 确定主持学科班长和辅助学科班长

对主持学科班长和辅助学科班长的要求是: (1) 主持学科班长学习成绩应位于班级前五名, 能大胆管理, 大胆负责, 具备担任小老师的能力和公正无私的品质。课前随机确定自学展示、分析点评的学生;课中要向学生宣讲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或带领学生朗读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课后负责作业本的收缴与下发, 征询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困惑, 并及时向老师反馈。 (2) 辅助学科班长:学习成绩位于班级前20名, 具有工作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公正无私的品格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并能协助主持班长和老师解决一些问题。

2. 分组方法

根据原有学习成绩, 按照好、中、差交叉搭配, 编为若干学习小组, 一般每小组六人, 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单元。组内再编号为A1—A2、B1—B2、C1—C2三个层次, 并确定一位小组长。

3. 学习小组长的要求

他们应在本组内学习成绩靠前, 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课前要督促每位同学单独完成导学案, 并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堂上的前五分钟组织本组同学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与解答本组同学存在的问题;课中要督促本组同学在课中展示时专心听讲, 解决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一要督促本组同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 二要督促完成导学案, 三要做好本组的得分纪录, 四要按时收缴本组同学的课后作业, 五要及时向主持班长提交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 主持学科班长的评价打分办法

(1) 给展示、点评、抢答的同学评价打分时, A级学生正确记3分, 基本正确记2分, 问题较多记1分, 不正确记0分。对过去展示与点评记1分或0分的同学, 若本次回答很好, 再奖励1分, 以资鼓励。

(2) 只要抢答先得1分, 后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再分别得分, 记分方法同上, 最后累计记分。若同时有多个同学举手抢答, 由主持学科班长随机指定学生回答。

(3) 为鼓励学习较差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展示、点评与抢答, 他们得分情况可在上面的基础上双倍得分 (四人一组) , 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六人一组的得分以A级为标准, B、C级分别乘以2、3后计算得分。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尝试 篇8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体会;尝试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些,让小学生有兴趣写下去,有材料科写,就需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践行以下几个基本教学原则:

一、深入生活,从中攫取写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让学生从家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中,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知识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阅读名篇佳作,丰富写作知识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讲评。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学生就会逐渐没有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的感觉,从而也就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懒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四、鼓励肯定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成绩,微小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评改作文时,要实行高分政策,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再加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 “你把这次活动过程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观察仔细认真,想象丰富,老师真想和你们再玩一次。”“你的书写进步了,继续努力!”……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定会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必然会主动热情地去写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人、事、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定会得以提高,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

因此,教师只有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灵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具有真挚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学习心得 篇9

1.“趣”——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学生主动参与是他们的自主行为,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参与也就变成一句空话。2.“实”——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加强双基是我国传统的精华,在任何时期都不能丢。

3.“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

“趣、实、活”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上课做到“趣、实、活”,是一个很高境界,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掌握分寸,控制火候。

“趣、实、活”是课堂教学高水平的目标,达到这“三字”境界,必须做到以下十二条:

第一条,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可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说:“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从教育心理学看,儿童有了注意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条,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忖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看。”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问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三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办法,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我的信条是: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使学生喜欢学教学;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千方百计地去表扬学生。

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教学气氛是愉快、和谐、民主的,才能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

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反对盛气凌人、生硬粗暴。如果学生见到老师,都像老鼠见到猫,还有什么生动活跃可言。

第四条,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造精神。

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办法。传统教学模式大都是教师先讲解,学生照着教师讲的去练,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为什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了好多年,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是一上课学生还是被动?就是因为采用先讲后练的传统模式,学生已经定位在被动接受的位置,怎能主动起来呢!

学生尝试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先尝试,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尝试出各种结果,喧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而创造精神是新世纪人才最核心的素质。

第五条,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只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不够的。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教师设框框,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学生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过去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不能说,不

能笑,不能动,这个不准,那个不行,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学生如何主动参与?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总之,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才能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第六条,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

一堂课可以有几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自学课本后,教师让学生提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都可让学生提问,“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可能幼稚可笑,教师千万不能讽刺嘲笑。否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他们就不再举手了。

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大家讨论,由学生自己回答。

第七条,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

学生讨论过程中,各自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关心自己也要关心他人,把我置身于班级集体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新世纪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交往能力。

“学生讨论不起来,启而不发”,这是开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和大胆发表意见的习惯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起初多采用同桌二人议论的办法;以后可用全班讨论,听别人发表意见,再互相复述一遍;然后再试着分组讨论,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4~6人为宜。

要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讨论,不要走过场。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坐下。

第八条,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现在上课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师讲话太多,整堂课只听见教师的声音,直到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要唠叨,一会儿说要注意什么,一会儿说不要做错,不让学生安静一会儿。教师讲话太多势必占用学生练习时间,当堂做不完只能留到课后去做。这是目前学生作业负担始终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个弊病,要控制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留30分钟时间让学生活动。教师讲话太多,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益,相反会使学生厌烦。学生课堂纪委焕散的时候,正是教师讲话时间太长的时候。只有从教师嘴巴上省下时间,才能多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第九条,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

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必须达到高效化,因此课堂教学要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具体操作方法: 1.当堂巡回批改。教师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批改,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让他们立即订正。这样,教师既能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又能减少课后批改作业的时间;学生既能及时知晓对错,能够立即订正,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2.学生自我校对。3.学生互批自纠。

第十条,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教师有教具,学生有学具,为学生提供数学模型和丰富的感性知识,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学生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

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从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新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

电教手段和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世纪数学教育中心将广泛应用。

同时,电子计算器也将引入小学数学课堂。

第十一条,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过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三大弊病:“内容太多,起步太快,要求太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有些课的练习形式一个接一个,表面看上去练得很多,事实上是“刀光剑影一闪而过,倾盆大雨一泻而光”,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留下多少东西。我的观点是,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大运动量、快节奏”的做法并不适合儿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应该强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办法。

第十二条,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制带来一个问题,“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怎么办”?过去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教学仍坚持“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差生跟不上,只能过着挨骂的日子。

学生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分层教学包括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练习等,其中主要是分层练习。使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做到“培优辅差”。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 冯岳霞

摘要:尝试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尝试教学法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程序。经过实践,我发现尝试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字:尝试教学法

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尝试教学法,这种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现谈谈我的体会: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保证成功尝试的基础

在尝试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成功尝试的关键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思维。如果学生不愿意或不积极尝试,尝试怎能成功?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保证成功的基础。(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尝试

首先要解决学生愿意尝试,乐于尝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办法,让学生把尝试学习变成自身的需用。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尝试教学法的特征提“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从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在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空间。

邱学华在《再谈尝试教学法》一文中写到:有些教师担心,教师还未讲解,学生就做尝试题,题目做错了还要改正,何兜圈子,浪费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让我们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分析,比如,寻找一个陌生的地点,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不动脑筋便跟着别人走,当时虽然一切顺利,又很省力,可是离开了别人的帮助,自己再去走,又不认识了。第二种,自己摸索找路,当时虽然费时较多,也可能要走些弯路,但走了一遍,不会忘记。第三种,首先学会看城市地图,然后按地图位置和路线找到目的地。当然,起初要费时一点,但学会了按图、按线路的方法以后,不管什么地方都能迅速找到,而且去同一个地点,可以找到几条不同的线路。尝试教学法好比第三种方法,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种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学会解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创新。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是成材之本。由于在教学

中多给了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学习、思考和探求知识,学生的自学、探索、创新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首先,运用尝试教学法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探索的余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其次,教师要有指导的尝试教学,为学生创造可能尝试成功的条件,如用旧知识铺垫,准备题引导,利用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去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知识和掌握技能,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做到导放结合。

第三,学生讨论是尝试使用的重要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鼓励学生争论,在讨论中合作,在讨论中探求知识,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五多”

五多”即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多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要让学生活动,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都是教师包办代替,何来“学生主体”!(4)大胆让学生参与尝试

学生的尝试能力是“试”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不能因为学生的尝试可能失败而抑制学生的尝试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本领。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尝试的结果是未知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5)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最初实验尝试教学法时,我曾有这样的疑虑,以往我运用的是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花费很大的精力和精力,尚且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更何况“先练后讲”呢?会不会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我惊喜地发现中等生和后进生都很喜欢这种新的教法,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①尝试教学法重视主体,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后进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学生的动力,对教师喋喋不休的讲授感到索然无味。尝试教学法提倡先练后讲,教师出示尝试题后,用“教师没有讲,看谁能做得出来?”等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活性学生的热情,即使后进生也会踊跃试,尝试解决问题。

②自学课本,使后进生学会了思考问题。学会看书,学会思考,这正是后进生缺乏的东西。尝试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解决尝试的过程中主动自学课本,促使他们把书本和尝试题练习起来,进行思考,进行尝试,改变了后进生“靠吃嚼过的东西”的学生态度和学习习惯,培养了良好的自学能力。

③不留包袱,使后进生能轻装上阵。后进生的学习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知识欠帐多。由于每天所学的内容都留有尾巴,不能及时消化和吸收,只能背着包袱上阵。而采用尝试教学计以来,学生课堂上进行多层次的尝试练习,这种“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形式给后进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去掌握、消化、吸收当堂所学的内容,使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良性循环。

二、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是保证尝试成功的关键

学生的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有步骤地尝试;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尝试中进行指导,而且在学生的尝试前和尝试后,都必须认真指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尝试和教师指导这两方面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有可能使学生尝试成功。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保证尝试成功 的关键。

近年来,教育界大力提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减负的实质应当立足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尝试教学法有极好的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1)教学时间的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而教学的效率是不定的,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6—20分钟是一节课的最佳时间,把主要教学任务安排在这段时间,教学效果最好。传统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满堂灌,学生听课非常疲劳,而尝试教学法把新课学习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活学活用教材。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受教材和教参的束缚,从复习到新课的例题到练习、作业,一味照搬课本,学生象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率极低,师生成了教材的奴隶。而在运用尝试教学法备课时,需要灵活运用教材,如巩固尝试题需要设计与例题相近的稍有变化的题目,起到巩固新知、反馈信息的作用。课堂作业需面向全体,分层设计,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凭借,在教材处理和使用上,要有创新,要能驾驭教材、主宰教材,变成教材的主人。

(3)多种评价形式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尝试结果要及时评价。“学生讨论”是学生对尝试结果的自我评价,“教师讲解”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形式的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讨论,互讲做法,各抒已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尝试取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班集体里,学生的尝试活动不是个体孤立的尝试,而是在班级集体互相影响下的尝试。在尝试活动中,学生之间能够产生互补作用。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尝试能力也会有差异,通过发挥学生之间的碰撞,合作交流,产生互补作用,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尝试取得成功。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尝试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上一篇:高一作文秋色600字下一篇:六年级毕业班交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