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024-07-16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精选12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1

【摘要】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充分发挥教师作用: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正确评价学习小组、重视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恰当选择合作内容,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键词】小组合作 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和审美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认识。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注意学生的差异,灵活分组。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为了小组之间公平地进行各种评比与竞争,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力量要尽可能均衡,因此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水平和男女生比例,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

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在小组人数上,人数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考虑到上述因素,学生的学习小组划分原则遵循每组4人,个别小组6人,一般来说,前后位四名学生即为一个学习小组,这样既便于教师管理,也便于学生活动。当课堂上需要开展合作时,只要前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进行。当然,分组的方法灵活多样。如随机组合法,对于同一个问题,同学们可能会各执己见,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随机分成观点不同的两个小组,再组内交流后辩论。由于观点一致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为了驳倒另一组,他们便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一)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在划定学习小组后,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要明确各组员的职责及分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要选出代表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这样,小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有了分工,合作活动就能有组织地进行,而且使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重视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影响

小组讨论的进程。所以,选一个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组长是每个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组长选好后,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以确保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制定出小组长工作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能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与教师或外组联系等;其次要教给小组长一些管理方法,促进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最后,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倡导者。合作学习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是一个抛砖引玉者。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师生双方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双方在课堂交往中配合默契,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目标。而消极对抗的课堂气氛,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或对抗,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转移,甚至会出现学生制造混乱的行为,会导致课堂交往中的师生冲突,严重制约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小组合作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学高效有序进行。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中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与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他才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并且愿意与小组的成员积极配合,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增强活动的目的性。也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积极开展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自觉完善自己。在竞争时,教师应当随时做好记录,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在课堂中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特别是鼓励“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交流。同时教师也应对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要正确评价学习小组

如果一个老师只成功地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理地划分了合作小组,并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而没有及时地做出评价,那很可能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丧失兴趣,不再有积极性。因此,合理运用多维评价,是提高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运用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我目前采用的方式:一是小组加分(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加分、作业完成质量加分、作业上交及时加分、书写好的加分),二是扣分(课堂纪律不好的、不完成作业的),三是奖励。以一种很实际的冲击视觉的贴画的形式来奖励学生,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加分,对表现好的小组有相应的奖励措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小组合作的好处的同时保持合作的动力。

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情况。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可以给予小范围的重申;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可帮助其他组完成;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能以宽容的情怀作积极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高度碰撞。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合作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的交往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质疑,学会做人。第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集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合作意识的淡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经常评比优秀小组、进步小组或者每节课各组推出最棒发言人等。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学生会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同学是休戚相关的,自己的成功依赖于整个小组获得

成功,若小组失败了,自己也就失败了,因此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应该努力去完成任务。

第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不要无休止地争吵,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敢说、想说、善说,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习伙伴,学会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或插话的良好习惯。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只有这样,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在小组互动学习中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当然这种合作意识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第三,培养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对老师,同学们发言持不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来,并与老师同学争辩,如果有疑问,要主动质疑,如果听不懂,要请求对方进一步的解释。

第四,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切不可学习一开始,就小组交流讨论。

(五)恰当选择合作内容

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个人能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合作的威力;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水平相当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主要确定以下任务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第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学生分工合作,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才会有所感悟。这样的知识仅凭个人的才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例如在做关于“如何与家庭成员沟通”,学生们在讨论“与父亲争吵后如何化解”问题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有个小组6名组员在组长的组织讨论中共写出十种方法:“等爸爸气消了再跟他讲清楚事情的真相”“请妈妈帮忙”“请爷爷帮忙”“在爸爸的书桌上留张字条,写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他们又对这十种方法进行分析,最后认为“留字条沟通法”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及保全了双方的面子,避免正面冲突,又能说出彼此的真实想法,有效地进行沟通。

第二,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

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答案多样化,很少学生能以一个人的思维进行多角度的思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达到了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学生对外出旅行非常感兴趣,他们也一定很乐意描述一下自己的旅行

计划,可是如果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都有机会表达,那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分小组合作。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表达,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并且帮他修改。然后每组选出一位最好的同学在班上描述一下自己的未来。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并且能激发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

第三,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如对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就需要小组成员间合作。再如在教学《西门豹治邺》,我布置给学生表演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一节,各个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制道具、排对话,课堂上把一个精心准备的课本剧展示在我的面前。这样的合作既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作文中可以运用。

例如,在讨论写作范围和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小组先讨论一下,这样在写作时,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第五,背诵默写等复习中提高效率

知识的记忆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而背诵默写则是应试的基石。学生背书和默写的枯燥和孤独使他们非常抵触背书,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效果不佳。小组构成学习团体,教师把背诵默写的任务交给小组,然后展开竞赛。完成好的小组,小组及小组长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以示鼓励,往往没多长时间,小组成员就能完成任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变化,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

合自己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参考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2

1 科学分组, 促进交流,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我们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个合理的分组, 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有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多个角度的考察。要分工明确,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中心发言人等, 并且要采取轮换制, 由每个组员轮流做, 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锻炼机会。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 (视具体情况而定) , 小组成员最好能够重新调整,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全班不同的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交际能力, 让学生达到一个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应该怎样组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学习呢?

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在小组之间的辅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小组成员之间性格、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都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师需要相互协调, 让小组之间的互动来进行一个合理的促进。

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需要让小组学生明确知道学生活动的目的。因此, 在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应该详细地向学生说清楚分组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目的, 教师依据教学安排准备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等。再进行一个分步合作的学习要求。

2 在合作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地培养

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科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 也是心灵撞击的过程。培养学生成长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要通过各种机会,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大班额教学中, 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展示的机会, 是不容易做到的,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步要培养学生敢于在小组同学面前、班级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 他们发言的机会多, 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 教师要深入小组中, 有意调动这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较慢、不善言谈的学生的参与欲望, 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 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学会聆听, 学会尊重, 学会反思。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不知不觉养成多个家庭成员围着孩子转的现象, 导致孩子始终以自己为中心 (包括优秀生) , 不会倾听别人的主张、观点。在合作学习中, 要让学生明确“倾听是有涵养的表现”, 不光发言、板演是参与, “耐心倾听”同样是参与, 在听的过程中分析别人的语言, 边听边想, 充实自己。更重要是在听的过程中要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反对意见。

学会讨论, 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小组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没有经过个体深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对问题的见解既不成熟, 也不具备深度, 更谈不上个性。因此,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老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交流时, 每一个个体成员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活动的空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但我们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都是一致的。所以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保持大的方向是一致的。通过合作我们需要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 并不排斥竞争。要让学生明白既有小组内的合作, 也有组间的竞争, 这是现今社会所需要的。在合作交流中, 大家一定要互相尊重, 取长补短, 分工合作,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老师对表现好的小组, 要及时表扬, 随时鼓励, 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 每天、每周、每月都要总结, 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合作之星、进步之星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都有兴趣参与, 从而达到共同促进, 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 合理正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3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輪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所以,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可稍作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其二,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其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其四,过分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合作有效性的指导,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多,取得实效的少。如何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本文试就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点体会与感想。

一、明确师生定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主角,既是活动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当小组成员集体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标时,给予点拨辅导,观察倾听以确保他们的学习互动富有成效。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由原来的“权威—服从”逐渐变成“指导—参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确定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

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考虑两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个人能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合作的威力;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水平相当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主要确定以下任务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我主要是分三步来实施的:

1.学前提要求

教学中我大都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学时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

3.学后再质疑

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中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与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才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并且愿意与小组的成员积极配合,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如果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时,他们滥竽充数,只是等待别人的答案,甚至会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这样的小组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任何目的。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媒体等。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上面已经提到,一定要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小组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增强活动的目的性。也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积极开展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自觉完善自己。在竞争时,教师应当随时做好记录,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注重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或给予激励性的语言,或给予象征性的物质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4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促使学生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旨在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习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确保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独立思考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法宝,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更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识能力作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合作需求,才有可能发生思维碰撞,在一番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之后,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答案。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在语文课堂合作前,我通常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任何人不能交头接耳,不准借助教辅资料,只是将疑惑和想法简单记录,然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路见解。这样展开合作交流,学生才能言之有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他们合作学习,才能有信息的传递,思维的碰撞,才会在交流中获得灵感和启迪。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寓独立思考于合作过程中,做到“动”“静”结合,“存异”与“求同”结合,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选题精当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合作学习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新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有的内容则适合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或教师讲解引导等。因此在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明确目的,精选问题,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流。

1、选择文中容易产生的分歧点。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可就“小鹿的玫瑰花有没有白栽?”展开讨论,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这样,既突破重点,又解决了难点,提高了合作质量。

2、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的矛盾面。如在教学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就“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那么喜欢小

汽车,为什么不让妈妈买,也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赠送?”展开讨论。

3、品析文中关键词重点句。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

傲》,教学中可抓住文中“我”打碎老奶奶家玻璃前后,以及“认错”后的情感变化的词语进行品析、讨论。又如《丑小鸭》一文,当教学丑小鸭在家受尽欺负时,就“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中的“咬、啄、讨厌”讨论:“哥哥、姐姐都在什么时候咬他?”“公鸡怎样啄他?”“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会怎样待他?”“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品析这些词句,展开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讨论中感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作者的距离,形成正确认识。

4、拓展延伸文本内容。有些课文情节,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而不作细

致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可设置悬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让学生讨论交流:“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既拓展延伸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师生合作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个体在讨论时难免出错,这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及时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每一节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参与每一个小组的讨论全过程,但可以有选择地分批、分层次地参与到一些小组讨论中,及时了解这个小组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鼓励个别后进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抓住闪光点,把课推向高潮。

1、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旁观,更应该积

极地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知道的我们不一定知道,学生的疑问我们未必能解答,教师在参与中应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积极地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以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2、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苏赫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

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呵护学生的想象精神,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论,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

3、与学生平等对话。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思杰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

安全的氛围。”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新课程主张:“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小组合作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的氛围、一股以人为本的温馨气息,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恰当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动力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恰当的评价方式:

1、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比

关注结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除了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2、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

3、注重评价个体和评价小组相结合。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要照顾面向组内的全体组员,做到点面结合,有的放失。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5

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分组,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一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

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的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如设置小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操作员、发言人等,一段时间后轮换,实现小组角色互换,增进互动。并要求他们在讨论时,既要能有根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能与小组同学相互协调,愉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另外,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适时进行成员调整。

3.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

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我们提供给学生合作讨论的内容必须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是让学生感觉有一定的困难,又通过集体的智慧可以完成的,一般的操作实验题、开放题、意见分歧题,易混难辩题目,均可采用,以保证学生讨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师有意识有步骤的培养。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曾列举以下要求: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说明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谢意;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得虚心;自控守纪勿喧哗,依次发言从多数,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困难除;支持对方露微笑,点头鼓掌拇指跷;说服别人把理表,态度诚恳不嘲笑:建议之前思考好,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组员共商量,交往合作争第一。教师把这些顺口溜似的要求作为学生合作的准则,教给学生,经常对照以达成共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

5.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合作机制。“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专栏,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中的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把学生喜欢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对抗性,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习惯,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上需要信心、精心、耐心和恒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大有镇中学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6

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师抽查学生做题时,不用再逐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每个小组的4号来读。”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有序学习,合作提高

1.学前提要求

教学中我大都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学时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

3.学后再质疑

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三、人人努力,共同进步

1.序号调换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我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放手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如果一段时间4号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3号;反之,如果2号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3号。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

2.激励表扬

小组学习大多都是围绕“质疑”和“解疑”进行,所以,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我采纳了组长的建议:即每学完一课,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7

一、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初中生由于刚刚接触到生物的学习,对于生物学科没有很好的了解,甚至有的同学对生物的学习都没有很好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提高,并且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得到拓展。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够,导致了学生往往在生物课堂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生物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往往找不到学习的方法与学习的重点,教师也没有进行合理的指引,所以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实在是堪忧。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重视生物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并且让学生真正地重视初中生物的学习。

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式

1.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

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努力地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学生看到教师的素养不断地得到提升,学生的上进心肯定会被激发起来,肯定会努力地学习生物知识。课本上的知识是教师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更加完美的传授,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与挑战性的。在实验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做一个榜样,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洋葱切片”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小心谨慎地切割洋葱切片,为学生做一个完美的榜样。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会小心地按照教师的步骤来进行实验。

2.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然后在再进行更为有效的生物学习。学生在生物课堂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来进行生物知识的探讨,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的学习以及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组织学生进行细胞结构的探讨。学生就可以根据课本上关于细胞的结构在小组内进行最为有效的探讨,然后在课堂上发表关于细胞结构的见解。如此,便可以将学生学习生物的最大积极性最为有效地激发了起来,并且让小组内的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只有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3.采取合理的分组模式,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的时候,需要同时兼顾各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缺点,让每个小组都有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就是让每个小组都有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同时,在进行分小组的时候,需要将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分到一个小组内,让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差的同学来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达到生物学习的共赢。例如,在进行生物探究活动的时候,就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进行探究活动,让学习好的为学习差的同学设定一个比较简单的目标,然后再共同进行合作探究。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成果,就是让班级内的两极分化变得不那么明显,并且让学习差的同学也同样树立乐于学习的观念,提升学习生物的兴趣。合理的分组模式,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同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得到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8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新的尝试,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利用小组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竞赛竞争来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深切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项教学改革新的尝试,对于初中阶段物理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物理成绩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参与活动的学生诸如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

长期以来,物理学科的教学都是困扰每一名物理教师的难题,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初中物理教师更是深感于此。初中阶段的物理教材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并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笔者也曾经尝试过将物理学家的故事引入教学实践之中,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故事而没有记住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产生有效的互动,使初中物理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自从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入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以来,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改善了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异质化分组,教学过程更多的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形式。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有机会进行交流、沟通,甚至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另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也从一个教育者变为一个辅助者和观察者。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气氛,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

2.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初中物理教师囿于自身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将枯燥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传达给学生。自从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入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以来,教师只需要对参与学习的学生加以引导,学生便很快能理解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的含义。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将枯燥的物理学习生动化。同时,初中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重等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恰好满足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上述特点,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注重异质化分组

异质化分组的概念是相对于同质化分组提出的,所谓异质化分组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征、思维活跃程度甚至亲疏关系等不同差异,对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异质化分组要求决定小组成员的教師要对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的上述特质非常了解。异质化分组的好处是能够使每名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都找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如,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会成为活动的设计者或领导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会成为活动的操作者。同时,不同思想的碰撞也可能产生出新的创意和想法。

2.善于控制学习进度

初中物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现阶段主要以科学实验为主,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很容易变成学生的游戏玩耍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控制“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进度。笔者在这方面的小窍门是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对于第一个完成试验任务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并在活动过程中及时提醒进度落后的小组的领导者,使其督促本小组成员尽快完成活动内容。

3.合理使用学习频率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项创新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并不能经常性地使用。经常性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重实验、轻知识”的意识,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知识学习,更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改善了初中阶段物理教师教学枯燥、学生学习被动的尴尬局面。使学生能够广泛、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堂中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有效提升物理学习成绩的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今后的成才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英.对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9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是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活动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或个别特点等各种不同因素合理搭配(4—6人)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或团对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或完成的情况来作为奖励依据。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面合作,各施所长。它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素质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目前合作学习在国内也日渐受到重视,我国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如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高艳在《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中提出至目前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目前就不下百种,这其中还不包括每一种方法的变式。我国创造出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有:①分层-合作学习模式②互助-合作学习模式③建构-合作学习模式④自主-合作学习模式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但以上教学模式往往是普遍性的,而针对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然而农村小学学生学习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特点等均与城市小学存在较大差异,面对这种暂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考虑的学生的实际学情,寻找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以符合农村小学英语学生的实际学情,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质量。【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国外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不同的国家,合作学习的研究角度、实践方式、学习模式、甚至表述称谓都相差甚远。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现在“合作学习已广泛地应用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高艳、陈丽、尤天贞《关于合作学习的元分析》)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让教师自主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基本途径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快摆脱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的为难境地,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构建合理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喜欢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研究内容】(1)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反思及调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预案。

(2)研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在实践操作上要加强研究,如合作技巧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的任务分工,合作学习的评价等,从而探索出具有农村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3)通过研究,端正农村小学学生对英语合作学习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持续性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重点】

(1)切实的关注和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际学情,并针对现状改进。

(2)教师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技巧培养方式,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合作任务分工,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等。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反思及调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预案;其次,选取本班同学作为研究对象,继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从合作技巧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的任务分工,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多方面展开,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勤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在“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提高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除针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外,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具体学情,选取三到五名学生进行针对性调查,通过学生反馈进一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并选取相应教学案例。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3月)学习、查阅有关资料,策划制定课题方案。2.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12年3月—5月)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反思及调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预案; 3.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1月)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施研究活动,在“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研究方案。4.第四阶段,整理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2月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结题报告,同时整理课题材料,申请结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预案;

2.文献参考法:翻阅其他有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借鉴他人先进的方法,以便走捷径,少走弯路。

3.行动研究法:实施研究活动时,采用“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研究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方案,逐步探究出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材料。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在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方式急需改变,而农村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感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表面化,而真正的有效性还没有体现。课题认为,探讨提高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优化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模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关键是对合作学习方法和模式的优化,以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农村小学实际学情的、高效的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新模式,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又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2.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加强对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我认为合作学习中的难点也是重点是: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真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课题研究中我只有从合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才能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创新之处】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我发现对于合作学习普遍性理论相对较多,而针对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通过调查小学生实际合作学习情况,了解第一手数据资料,然后有针对性地从从合作技巧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的任务分工,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多方面展开,以调查数据为支撑,课题选取三到五名学生,通过对学生小组学习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并形成案例反思。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不流连于教学模式的形式化改变。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农村小学生合作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2.4

浅谈农村小学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

2012.6

对农村小学合作学习的案例和反思

论文

2013.6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论文类

2013.2

最终成果

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3.2

案例、反思

论文

2013.2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主持人是一名教学一线小学英语教师,2010年以来一直担任学校的教研组长,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10

三桥街小学

石璀芳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来开展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常常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这实际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事实上,课堂上的一切学习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学生群体相互作用的情景之中。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同时对于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每小组由一般由4人组成,成员的各方面水平相对平均,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进行,现就语文教学中几种类型来说明。

1、字词合作。当预习完某一课的生字后,我常常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认读生字”、“区分平翘舌”、“找找多音字”、“记字方法”等环节中,让学生们自主掌握字词,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省力的完成生字的学习任务,而且印象也很深刻。

2、朗读合作。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一向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学生只有通过深入地读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在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因此在指导课文朗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合作的形式和方法。面对含有对话的课文,比如《爬天都峰》一课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其中老爷爷和“我”之间互相鼓励的话语坚定勇敢,处处充满着力量。为了让学生体会对话中蕴含的感情,我让学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要求他们只读对话,删去中间的提示语不读,以加快语言的节奏,突出朗读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尽快进入语言情境。再选出读得好的学生在全班示范朗读,然后师生评议,共同提高。

3、问题合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会根据学习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让学生回答,有的问题却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问题的提出,是在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后,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出来的。要使合作赋有成效,引起合作的问题就要有价值,要能引起学生合作的兴趣才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文中重点句。例如《灰雀》一文中,列宁的一句话是:“你好,灰雀,昨天你去哪儿了?”一方面表现出列宁见到灰雀的惊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男孩的爱护,给孩子留面子。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找到答案,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2)发挥想象。例如《小摄影师》一课中,让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孩子还会回来吗?回来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借鉴,发挥想象。最后留作写作作业来个人完成。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11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团结力 凝聚力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创业,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城里孩子所能得到的优质教育,这就造成了城市学校班额太大,再加上学生层次不齐,给我们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很快适应和扭转这种局面,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与时俱进,所以我们提出了在大班额情形下,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当然我们深信在推行和实施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希望各位同仁各抒己见,互帮互学互勉互进,在争论和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作用、要求、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的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它具有改善课堂内学生的心理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创造了环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克服了大班额情况下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不足;它要求学生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式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了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之,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过去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改向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当中,由于在大班额情况下的现状,许多教师只是浅尝辄止或裹足不前,对其内涵了解不够,难免存在重形式和缺实效的现象。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主要有以下音素:(1)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我听过一堂公开课,上课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坐在一起,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一下结果就算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必须收集大量有关教学方面的材料,科学分组,必要时积极引导以免脱离主题,最后通过大家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必要时对课文内容加以升华,会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不能让它仍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上,使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精神得以体现;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既是总设计师,又是主要组织者,就必须合作学习精心设计,全盘考虑;教师的评价没有走出选拔甄别的误区。(2)学生的因素: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均衡;学生缺乏合作学习技巧;学生自制力不强,不专心,易受干扰。

三、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为了科学有效的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学生科学分组:首先在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差异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2)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组内各成员要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进行。(3)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小组各成员必须团结互助、彼此信任、相互了解、和谐友爱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机制,能够讲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也要不断的反省自己,及时有效的引导、调控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12

一、组员合理搭配, 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在尝试运用合作学习的最初一段时间里, 笔者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 进行讨论。结果, 有些大胆的学生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 说闲话;有些学生在组内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坚持己见, 甚至和组员发生争吵;有些学生生性胆小, 沉默寡言;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成绩差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这样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实效不大。于是, 笔者认真研究班内学生的特点, 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4~6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 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组长, 调整该组的学习状况。这样, 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的是互补的, 便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充分发挥作用。

二、指导合作学习的方法, 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

在初次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 学生无从下口, 只是觉得好玩, 教室里嘈杂一片, 几乎失控。于是笔者选一个小组进行指导, 作示范性的表演, 边示范边告诉学生, 在讨论前, 小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 可以把想法写下来, 然后有秩序地说出来, 其他人倾听, 然后讨论, 最后形成集体意见。在参与合作学习时动作要轻, 声音也要轻, 本组同学能听见即可。在此基础上, 笔者引导他们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

1. 会听。

在开始合作阶段, 学生容易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不接纳别人意见, 为此笔者训练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话;二是会听别人发言的要点, 善于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总结;三是能及时反思顿悟, 拿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2. 会说。

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思维敏捷的学生抢着说, 而不善言辞、成绩不好的学生冷眼观看的现象。为此, 笔者既嘱咐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要点名让这些学生来说, 又深入到小组中去, 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 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说, 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使一些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表达的学生也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3会讨论。

如果在讨论中出现“争执不下”的现象, 这是正常的事情。有争执才有更大的促进, 有碰撞才有创新的火花。笔者便传授给学生一些沟通的技巧。如批评对事不对人, 不能急于对别人的观点下定论, 要除去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要多做思考和交流, 要尊重事实, 若课内达不到共识, 课外去查找有关资料, 再进行交流。

三、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问题”

合作学习是以“问题”的提出来呈现学习目标, 并以寻求“问题”的解决来展开学习活动的。可见, 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的质量。因此, 笔者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问题, 克服问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笔者觉得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思维价值, 内容要有内涵, 可以拓展拓深。例如, 学习了专题《荷》后, 笔者引导学生多角度评析“莲”, 自由发表对荷花的看法。学生讨论后, 小组发表意见, 气氛非常活跃。有赞美“莲叶”的, “红花还须绿叶扶持”, 这样“映日荷花”才能“别样红”;有赞美“莲藕”的, 认为它埋头淤泥中, 默默支撑着莲花, 是无名英雄;有批判“莲花”高高在上, 孤芳自赏, 自命清高, 忘了自己的根;更有赞美“淤泥”的, 认为它提供肥料, 养活莲花, 遭人误解, 却毫无怨言, 面黑心不丑……有理有据, 各抒己见, 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讨论的问题, 在备课的时候先和平行班的老师一起讨论,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估测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情况或问题, 合理安排讨论的方式和时间, 有效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实这个环节是将教师置身于学生这一角色, 认真进行换位思考, 一个教师备课时心中没有学生, 到了课堂上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何容易。

四、反馈形式多样

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 要在课堂上倾听每一组成员的反馈是不可能的。为了激发学生刚刚萌发的求知欲, 留给学生更多发挥时间, 意见反馈形式要多样化。如选几个小组代表发言, 如果有意见不同的小组可以补充;又如可以把各组的意见写在投影纸上再在投影上显现出来等。在学生反馈时, 笔者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的架子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 当学生在钻牛角尖时, 及时予以调控;当学生大胆地说出有见地的意见时, 便由衷地鼓励表扬。如学习《桃花源记》时, 笔者问了“渔人离开桃花源一路上处处志之, 为什么后来太守一行人寻向所志, 却不复得路”这个问题, 本来只是想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笔下这个桃花源是虚构的, 是作者理想的寄托”, 没想到学生还能说出“是惩罚渔人的背信弃义”。笔者热情地赞扬这种有创造性的意见, 还适时地进行诚信教育。这样既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又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增强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为了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合作学习应用恰当的方式给予评价。笔者的评价方法是这样的:当进行合作学习后, 先由合作小组组长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评价, 然后依据各组在交流时汇报的质量, 做好小组互评, 最后由笔者对本次合作纪律好、参与度高、有创新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 有时也会给他们一点奖品, 如几本练习本、几本课外书等等, 拿到奖品的学生会感到欣喜若狂。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另一方面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总之, 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民主平等, 和谐融洽,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 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 以一种新的形式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做他们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这样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愉快的氛围, 能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 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上一篇:国家励志奖学金感谢信下一篇:落马的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