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心理描写

2024-07-19

语文作文心理描写(通用11篇)

语文作文心理描写 篇1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例文

现在,她孤单单地只身独坐,弟妹们也不在身边,她思潮起伏,默默地回顾种种恋情旧意,她想到,她已和丈夫永远结合在一起了,他的真诚和爱情她是深信不疑的,她对他也是一片真心,他的安静沉着和老实可靠似乎是天赐之福,一个正直的妇女应该把她一生的幸福建筑在这些基础上;她相信他会永远关怀她和她的弟妹们的。另一方面呢,维特在她的心中占据了十分宝贵的位置,从他们相识的最初一刻起,两人就显得情投意合,融洽无间,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他已经在她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凡是她感到兴趣的事,或是她想起什么有味的事,她习惯于和他分享,他的离去会在她整个心灵上撕开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填补的裂口!哦,如果她能够在刹那之间使他变成她的嫡亲哥哥,那她会多么幸福!——她可以在她的女友中间介绍一位和他结婚,他和阿尔贝特的关系也就可以完全恢复!

她把她的女友逐个想了一遍,觉得每人都有些缺点,没有人配得上他。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例文

“瞧,又一个,‘我准备得不好’;一个个背得滚瓜烂熟的,还‘请大家原谅’。”

这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头号“活宝”孔兵杰。孔兵杰这个人,高高瘦瘦,五官虽不很和谐,却平添了几分风趣。这会儿,他坐在演讲台上准备上场,口里却为其他选手彬彬有礼的开场白而大发牢骚。

“喂,老孔,该你上了,怎么样?”

“别问,看着吧!”说完,他甩着细胳膊腿就上台了。

东北方向90度一个鞠躬,东南方向90度一个鞠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准备得相当充分。我演讲的题目是„„”

干净,利落!台下一片掌声。

这就是孔兵杰。他追求的可不仅仅是与众不同。

结果怎样?硬碰硬——第一!他说准备得充分,就是准备得充分!

点评:

本文语言简洁,人物的个性却非常丰满,作者抓住人物特点,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大活宝”的可爱之处。用“高高瘦瘦”“五官不很和谐”描绘了他“风趣”的外表。用“细胳膊腿”进行堆叠性的强化性描写,礼貌而又不失滑稽的个性动作,简短而富有个性的语言,使我们如见其人,把人物写得活泼、有趣,极好地突出了人物的自信心。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如何利用开头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呢,笔者简略归纳出以下二十种方法,供参勉: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⑿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攀比风,可休矣》

⒀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⒁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⒂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⒃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惑”而葬身其中„„――《抵御“诱惑”》

⒄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⒅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琐忆》

⒆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⒇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语文作文心理描写 篇2

一、借梦境、幻觉描写心理活动

作文时用梦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会增添文章的抒情性和浪漫色彩。利用梦境、幻觉可以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谓梦境、幻觉, 就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比如无人讲话而听到讲话声, 眼前无物而看到某种形象等。这种方法, 缥缈神奇, 似有若无, 亦真亦幻,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比如这篇学生作文《我梦见王老师变小了》:我特别想让王老师变成学生。因为王老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老师。她留作业留得特别多……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王老师变小了。在课上, 班主任李老师让同学们抄课文, 自己用3260倍放大镜查找同学们的错字。李老师突然发现变成学生的王老师写的字都是连笔字, 便把王老师叫到自己身边, 对王老师说:“王同学, 你的字怎么是连笔的, 快点重写, 写完后, 再把这篇课文抄1000遍!”王老师听了, 吓得晕了过去。这样一写, 把这位学生的心理活动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当然, 这样写需要注意的的是: (1) 幻觉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处境必须有密切的关系。写幻觉,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只有这样, 才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揭示出来。 (2) 用第一人称时, 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 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二、用内心自白方式描写心理活动

自白袒露心理, 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 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这种方法, 能够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现出来, 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个女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弟弟很淘气, 在我做作业的时候故意把我的文具盒弄掉在地上, 我骂了他, 可弟弟哭着去告诉妈妈, 妈妈便不问青红皂白把我骂了一顿。我心里委屈极了, 为什么妈妈总是骂我呢?要说有错也只能是弟弟有错在先呀!可妈妈为什么不骂弟弟?为什么总是袒护他呢?是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呢?看来妈妈真的是重男轻女啊!想到这我心中不禁对妈妈产生了一丝的恨意, 眼泪也随之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样是不是细致地写出她当时不服气的心理呢?这可以说是道出了她的心声, 是不是更加生动, 篇幅也更加长了呢?但运用自白袒露心理的方法, 一定要做到: (1) 看准火候。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 采取重大行动之前, 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 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 才用这种方法。 (2) 语言简练, 结构严谨, 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 (3) 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 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

三、直接刻画心理活动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常见。比如课文《穷人》里描写道:“桑娜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文字, 细腻地刻画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内心由紧张害怕到下决定的变化。直接揭示人物心理, 应注意三个方面: (1) 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 见出其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 (2) 紧密结合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叙述, 形成一个整体, 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 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 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 (3) 与文章中的其他表达内容自然地联结和转换, 有机地过渡和衔接, 浑然一体。

四、让环境衬托心理

环境影响人物心理, 也可以间接反映人物心理。环境衬托心理这种方法, 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 扭转头一看, 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 火苗趁着风势乱窜,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虽然还没写心理活动, 但读者的心已经和文章的人物一样把心提到嗓子眼上。运用环境映衬心理的方法, 要注意两点: (1) 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交代清楚。 (2) 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描写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理。因此, 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心理这个关键, 不能为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 给人留下产生环境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

摘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 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的心理活动描写能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 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映衬出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

心理描写让作文更精彩 篇3

关键词:心理描写;作用;种类;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都会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因此,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就會适当写进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心理描写的种类及如何写好心理活动,让作文更加精彩。

一、心理描写的作用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例如,《穷人》这课中的片段:“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心理描写展示了桑娜担心家境本来就很穷困,自己有五个孩子,再加上西蒙的两个孩子,怕养不活,担心因此受到丈夫的责骂,但她收养孩子的决心很坚定,宁愿自己挨揍也愿意。体现了桑娜善良的性格、纯洁的心灵。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2.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例如,课文《黑孩子罗伯特》中,“他不懂为什么老师一不在跟前丽莎就不停地叫他‘小黑鬼’,弄得他像做错了什么大事似的。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他真不知道黑人有什么不如白人的地方。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虽然丽莎常带头奚落他和别的黑人孩子,可他不恨丽莎,心里还有些喜欢她。他觉得丽莎既聪明又漂亮,……”这段心理描写介绍罗伯特是个受人歧视的黑人孩子,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孩子心灵的脆弱、痛苦,可是他还是那么宽容、善良。

3.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例如,课文《鬼是一棵矮杉树》中,来头第一次站岗就吓得尿裤子,后来他想战胜自己胆怯的心理再一次要求一个人站岗放哨。那是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一棵杉树的影子,让他浮想联翩。“他凝神想看清楚,可他没看出什么,他看见那只鬼了。那团烟化作一只披头散发、血盆大口、指爪张扬的狰狞鬼魅,径直朝来头扑过来。来头……他想喊,他也想跑,后来他又想大声地哭……可是他到底没那么做,还是一动不动站立在那儿,来头想起了今天值哨的目的。他想:要是我输了,我一生一世都没办法了。‘不行,来头不怕鬼!’他跟自己说。他跺跺脚、稳稳神,一动不动注视着那团暗影,他觉得他和那只鬼互相那么盯着,他们那么较劲。谁先软下来谁就败了。……来头想:人还是要硬气,人一硬气,鬼就怕你了,就跟战场上一回事,你一硬气,敌人就怕你了。”这段心理描写写出了来头由怕到不怕再到硬气,终于克服了胆怯心理,战胜了自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心理描写的种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必须先把方法教给学生。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归纳了写心理常用的五种方法,用来引导同学们的写作,这五种方法是: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环境描写、言行描写、修辞描写。

单元考试之后每当教师发考卷的时候,可是同学们思绪万千的时候,以此为例,学习心理描写的种类,同学们真是兴趣盎然。

例一:内心独白

老师走进教室把那一叠考卷放在讲台上,我就不停地在心里念叨:我会考多少分呢,一定不要太难看,要不老妈又要冲着我大吼了。我祈祷着有个好分数,让我今天回家心情会好点。我在心里保证:以后上课再也不和后面的同学开玩笑了,再也不躲在抽屉里玩卡片了。老师布置背诵课文片段,以后我放学回家就捧着书大声地读,再也不让电脑游戏牢牢地吸住我的双眼了。我真后悔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和李冬去广场溜冰,回到家筋疲力尽,一拿起书眼皮就不停地打架。

例二:幻觉描写

不会是50或60分吧,我仿佛看见一会儿是那个“5”对着我摇头晃脑的,一会儿是那个“6”对着我挤眉弄眼,一副不屑的神情,一会儿又是它们一块儿,围着我不停地转,使我头昏脑胀的。

例三:环境描写

外面是个大晴天,可是我却觉得很刺眼,那阳光仿佛一支支利箭,直刺向我的内心。我想躲起来,可是找不到地方。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在报着同学的名字上讲台去领考卷,和着同学们或快或慢的脚步声。有的同学拿到卷子喜笑颜开,有的哭丧着脸,老师还没报到我的名字,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例四:言行描写

“李妍”,老师报到我的名字了,我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惊醒过来。迈开步子,往前走,脚似乎没什么知觉,心怦怦地跳得厉害。来到老师跟前我不敢正眼看那张考卷,双手接过来,转身就往回跑。坐在座位上,抱着考卷,鼓起勇气,打开看吧,呀,刺眼的红色数字印入我的眼睛“81”。

例五:修辞描写

下课铃响了,教室里一阵骚动,同学们都在收拾书包。而我却像泄了气的皮球,没精打采,不知道回到家该怎么回答妈妈的问话。

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很容易接受,也容易进行仿写,能让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心理活动的描写

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兴趣,还要给学生织网捕鱼的习作机会。练笔的机会最主要来源有两方面。

1.把握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感受

让学生注意收集并记下自己的体会,把自己在成功面前的愉悦、失败面前的沮丧、挫折面前的难过、进步面前的欢喜等心理因素细细思考记载下来。把在同学矛盾中的痛苦、受人打击面前的悲伤或抗争、被人践踏的自我解嘲以及对事物认识的心理过程等等记载下来。例如,考试的整个过程,孩子们内心的感受都是丰富多彩的。一场拔河比赛也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有打预防针也是不容错过的机会……教师可利用这些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指导。例如,让学生把打预防针的事写在日记里,留下许多精彩的片段。

打预防针片段一:

转眼间就轮到我了,我的心就像一只小鹿在蹦蹦跳跳,无法控制,全身直冒汗。在我面前的医生就像地下的阎罗王似的,那支又长又尖的针就是他专用的“斧头刀”。我战战兢兢地把颤抖的手伸给医生看,把头一歪,紧闭双眼,等待着“斧头刀”的裁决。我顿时觉得手臂被蚂蚁咬了一口似的,刚想回头探个究竟,医生已经把针头取出来了。这么快就打完了?原来打针一点也不疼,为何要弄得人心惶惶呢?

打预防针片段二:

我步履蹒跚地走到了女组的最后,望着窗外,心里想着:等下打针时绝对不要哭出来,给自己丢脸!轮到我了,我脱去外套,挽起袖子,咬紧牙关,望着窗外,不忍看见针扎进自己皮肤里的那一幕。护士边注射药水边安慰我:“别紧张,放松,一点儿也不疼的。”针要扎进去了,心几乎悬到了喉咙口。可是,原本以为会疼得不得了,现在实际体验了才知道不太疼,只是微微的一點儿而已,我渐渐地放松了,像是在享受一般,还拍拍自己的脑袋说:“原来都是你搞的鬼!”

2.创设情境练笔

教师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例如,有一次为了检查同学预习课文时是否有查字典,在教完《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词:“踯躅”“颓丧”“伫立”,让同学们给这几个词注音,马上批改,表扬了学习自觉的同学。利用这次机会我让同学们进行心理描写的练笔。作文之前,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刚才老师叫同学们拿纸时,你想些什么呢?老师要求给这几个字注音时你意外吗?你是怎么完成这次小测试的?你发现周围同学的表情和动作了吗?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呢?根据以前的方法指导,同学们马上奋笔疾书,写下了自己当时真实生动的感受。

片段一:我们把纸摊开,写上姓名,准备着老师报听写,或说出要默写的内容,可是老师却拿起粉笔嗒嗒嗒地写下了三个词“踯躅”“颓丧”“伫立”,听写改抄写了,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片段二:我后悔极了,后悔自己预习时偷懒,没有去查字典,后悔自己怀着侥幸的心理,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后面没有退路了,已别无选择了。

片段三:当我注到第五个字“伫”时,怎么搞的,怎么会忘了。这时我的眼睛玩了一个90度的飘移,看到了同桌的纸上,可是,她写的字也太小了吧!真恨自己的眼睛没有放大镜的功能,没办法,只好自己想了,我趴在桌子上,抓耳挠腮。

片段四:我全写好了,快速地把纸传了上去,心理得意洋洋的,就像开着跑车在原野上飞奔,爽极了。

片段五: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教室,把课桌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知道这一天又过去了,想想老师的话,是啊,今天做了些什么?我们不应该再虚度时光了!

片段六:听了老师的批评,我们都低下了头,我知道了读书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我们也应该细细地品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的含义了。

学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也可用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每当捧着学生一篇篇精彩生动的文章,那种心情绝不亚于农民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收割。

作者简介:王春娥,女,1969年5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福建省建阳师范,分配至建阳童游小学任教。1994年9月调入建阳实验小学。2006年12月福建省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科”毕业。2009年7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毕业。任教二十四年,一直从事语文科教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建阳市学科带头人。

心理描写作文教案 篇4

------宏图中学

董鸿雁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针对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本单元的人物描写的写作要求,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分析---训练----写作---反馈---总结 教学重点: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点亮人物心扉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我手写我心,文中寄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教室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此时心情如何?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找三名学生发言)刚才同学们谈了谈我们此时的心理感受。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心理更细腻地表达出来呢?

二、展示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来探讨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描写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生动传神的表现任务的心理。

三、新知讲解:

心理活动的描写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它是读者了解文中人物的窗口,也是展示文中人物特点的平台。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学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四、训练归纳:

一)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这段心里描写,你觉得描写的怎么样? 例一:“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学生读后评析

明确: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二)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几个例子----按照我们以前所采用的课文接龙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进行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例二: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mp3,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例三: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

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例四: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例五: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三)读后总结---你喜欢哪个小例子,并分析它时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紧张、害怕的心里的。分析:

例一: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例二:用梦幻,巧妙地发出心灵的呼唤。

幻境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而又新颖的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的生活现象的形象表现。

还是以上面那位同学的“紧张”为例。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例三: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

一个人的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言语神态中表现出来,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通过抓住人的形态的变化来刻划心理活动,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

例四:四用景物自然地折射内心的感受。

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古诗文中就常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心,也常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

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而反应人物的心理。人与外界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阴天,人物的心情抑郁,晴天,人物的心情开朗。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就一般文学的真实性而非现实的真实性而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谁也不能保证晴天没有抑郁的人,阴天没有高兴的人。但在文学中,我们讲的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我们为了这种艺术的真实,很多时候单从一个侧面描写,对于形象的刻画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

以还需要从更多的侧面来反应所要描写的主体。比如描写人物悲伤的心情,除了从上述的角度描写,有时候就需要从当时的天气阴晴,温度高低冷暖,季节灰黄不同,秋风落叶不一的特点,等等,来衬托人物的不同心情。这样不仅把悲伤的程度更加深化了,而且使你的文章更加生活化,真实化,空间化,立体化,有了一定的张力和内涵。

五、牛刀小试:

1、请同学们以刚才和前几日读课文的经历为写作源泉,请以“当老师宣布自由读课文时……”开头写此时你的真实的心理感受,字数不限,可单独运用一种方法,亦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2、教师播放钢琴曲,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评析:

学生朗读习作,并自我分析运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自己什么心理。

七、给你支招:

写人文章有技巧,心理刻画少不了;你想我想大家想,梦境幻觉来帮忙;语言动作神态描,环境描写方法妙;这些方法记得牢,满分作文就来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同学的习作片段、名作片段;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还当堂练习写了一个小片段。大家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可以留心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它可以帮助你们深入地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注意用上心理活动描写,那么你们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动人。)

心理描写作文 篇5

凛冽的风夹带着雨点,打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脖子里,感觉有点冷。

偶尔一低头,发现脚前有一片洼地,里面倒映着一张沮丧的脸。那是我吗?往日的我不是十分自信、乐观吗?怎么……

记得有一次,我受到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一直闷闷不乐,那时总是妈妈经常鼓励我,才使我振作了起来。可现在,我不能一直依靠妈妈了,因为我长大了!我应该感谢这片小洼地,在它的面前,我看清了自己,原来在我单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这么一个不够坚强,勇气不足的人。

看来,只有在风和雨的袭击下,才能考验出一个人的素养和内涵。

人生亦然。试想,一个生活在夸赞声中的人,一个总是在别人的庇护下成长的人,又如何能认清自己呢?只有在挫折中或成长起来的人,他体内的每一滴血,每一根骨头,都饱含着搏击的力量,让他不断地勇往直前。

挫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不能真正地面对自己。

于是,我释然一笑,提起精神,大踏步地朝前走去……

心理描写作文 篇6

在老师的一声“开始”后,我们立马翻开书,手都颤抖起来,一边死命的记住这些怎么塞也塞不进脑子的字词,一边在脑子里胡思乱想着:怎么办?如果背不出来岂不是丢进了我优秀学生的形象?时间过得慢一点吧……时间到了吗?……不,还没有!……如果我会时间停止或是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该多好啊!……别胡思乱想了,不可能的,抓紧点背吧!……千万别抽到我,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这么多人应该没多大几率抽到我吧?可是老师一直在这里徘徊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丝毫不敢松懈,偷偷观察者老师的坐标——怎么还在这里啊!我宁愿放弃中五百万的机会来挽回我的面子!算了,我还是用面子去换五百万好了……天啊,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进去!老师是猴子派来逗我们玩的吗?这次可是连神仙都没法子救我了……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现在背不背都是死路一条,难道就这样不背了?谁能来救救我啊……

“时间到!”老师让我们盖上书,我们的心也怦怦直跳,都要跳出嗓子眼了。老师走到第三组和第四组之前的过道上,离我的位置只有几步之遥。我们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你来背一下!”谁这么倒霉?不是我!是我们班的楼铭鑫!我们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下地来。

楼铭鑫磕磕绊绊地背着,几个词连不成一句话,脸上着急得红透了。老师见他背不下去了,就说:“你们现在拿出作文本,写写背书时的感受吧!”

《围城》心理描写的艺术浅析 篇7

关键词:《围城》,心理描写,艺术手法

钱钟书善于抓住人物在各种特殊环境下的不同心态, 同时采用多种手法进行心理描写。

一、心态描写

小说第一章, 方鸿渐归国途中, 与鲍小姐在船上相遇, 一向自信“很能引诱人”的鲍小姐, 很快就把方鸿渐弄得神魂颠倒。方鸿渐被引诱时, 作者对他的心理活动作了一次细腻描写:

方鸿渐洗了澡, 回到舱里, 躺下又坐起来, 打消已起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难受。也许鲍小姐那句话并无用意, 去了自讨没趣, 甲板上在装货, 走廊里有两个巡逻的侍者防闲人混下来, 难保不给他们瞧见。自己拿不定主意, 又不肯死心。

作者掌握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辩证法, 紧抓住鲍小姐对方鸿渐所说“咱们俩今天都是一个人睡”半含半露的话, 对方鸿渐的影响而写。描写了方鸿渐对鲍小姐的引诱不可克制及其矛盾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方面担心言者无意, 自己去了自讨没趣; 另一方面, 放弃这次机会, 心又有所不甘, 于是内心矛盾异常。作者用“女人打胎”来比喻方鸿渐此时受煎熬和矛盾得痛苦的心理, 十分传神。表现了方鸿渐荒唐无聊, 但又胆小怕事的矛盾性格的流露。

二、借形写神

人物的心理变化, 随时表现在人物的外形上, 正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说: “一个仍有时生气, 有时专心, 有时好奇, 有时爱, 有时恨, 有时蔑视, 有时高傲, 有时叹赏; 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 既清楚又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对人物外形的描绘来达到刻画人物心理的目的。《围城》很多地方抓住人物瞬息万变的心理活动, 借助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如方鸿渐到三闾大学, 第一次又找校长高松年, 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愿意请先生来当政治系的教授, 因为先生是辛楣介绍的, 说重重是留德博士, 可是先生开来的履历上并没有学位———”鸿渐的脸上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并且不是学政治的, 辛楣全搞错了。先生跟辛楣的交情本来不很深罢?”鸿渐脸上表示的寒热又 升了华氏表上一度……

这里连续两次写鸿渐脸上的变化: 第一次是高松年说到方鸿渐开去的履历上没有博士学位。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鸿渐因买假文凭, 长期担心和害怕别人提“博士”, 老于世故的高松年已猜到方鸿渐根本就不是什么博士, 而“只是各国游荡的‘游学生’”, 故此硬要触及对方的隐痛。方鸿渐此时的内心活动该是多么复杂啊! 但作者没有大段大段地来写方的心理活动, 而是抓住了高松年那番话在方心里击的层层波纹, 来写他脸上的变化:“脸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 真是传神之笔, 方鸿渐羞愧、尴尬、怨恨的种种复杂心理跃然纸上; 第二步是高松年步步为营, 紧追不舍, 问方与赵交情深不深, 作者也只写了他脸上的微妙变化“脸上表示的寒热又升了华氏表上一度”。“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 作者再次借方鸿渐脸上的变化来描写心理变化, 把方鸿渐的心理状态写得栩栩如生。

三、以行显情

“在绘画里人物的动作在种种情形下都应表现它们内心的意图”。钱钟书在对人物作心理描写时, 往往通过画龙点睛式的行动描写来显示人物的心理过程的。如对方鸿渐在酒馆等情人时的描写:

他虽然耐心等着, 早已不敢希望。点一支烟, 又捺灭了; 晚上凉不好大开窗子, 怕满屋烟味, 唐小姐不爱闻。他把带到银行里偷看的书翻开, 每个字都认识, 没一句有意义。

约会等人的焦急不安的心理, 描写得入木三分。“点了一支烟, 又捺来灭了, ”显示着方鸿渐烦躁、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为了打发漫长而又无聊的时光, 翻开一本书看又觉得没有意思。为什么没意思? 因为眼虽在书上, 心却在猜测情人是否会来。作者是洞悉方鸿渐此时的心理过程的, 把握住了他的内心世界。因此, 这段描写, 合情合理。这种动态中揭示人物心灵的手法, 显得含蓄似乎表面不太明显, 但仔细玩味, 却妙趣横生。

四、言传心声

作家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钱先生在《围城》中对人物心灵的描写, 很多地方是借助于对人物语言描写来实现的。如小说中有这样两段描写:

柔嘉霍地坐起, 睁大了眼睛, 脸全青了: “你把咱们的好事告诉了赵辛楣? 你不是人! 你不是人! 你一定向他吹———”

柔嘉说: “鸿渐, 我给你说得很担心, 结婚的事随你去办罢。”

这两段对话描写, 把孙柔嘉言词后面隐藏的心理变化写得活灵活现。孙柔嘉说这两段话的前提是: 未婚夫告赵辛楣怀疑她会有孩子, 劝他们早结婚。朋友的忠告是出于好意, 并且也未必就不是事实。孙柔嘉为什么大发脾气? 这里除了女性的害羞心理外, 恐怕更多的则是孙柔嘉虚伪, 嫉恨赵辛楣的心理在作梗。孙布下天罗地网追求方鸿渐, 赵冷眼旁观, 早就识破并提醒方鸿渐, 因此孙对赵是存有暗恨之心的, 一旦听说方鸿渐把他们不宜让外人知道的私事告诉了赵, 她岂不生气, 怒气稍息, 冷静一想, 别人的怀疑未必就不是事实, 自己是应早作准备, 所以又说出了后一段让步的话, 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语言写出了孙柔嘉情绪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怒———想———让”。“作家并不把心理分析铺展出来而是隐藏着, 他们将它作为作品的支架, 就如同看不见的骨骼是人身体的支架一样。”这种心理描写的好处是不啰嗦、呆板, 反而显得既经济, 又叙述了故事情节, 又描写了人物心理, 起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五、借景绘心

在我国古文论中, 早有“景随情迁”“情随景生”的说法。历代的艺术大师们也很关于利用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岁月。

作者在探索人物心灵奥秘时, 有一个易被人忽视的手法———比喻。大量利用比喻来描写人的心理是《围城》的一大特点。《围城》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心理是《围城》的一大特点。《围城》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心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将比喻与其他方式结合起画龙点睛作用, 前面已讲过。二是单独运用比喻来写人物心理, 如方逐翁看完信, 叫得像母鸡下了蛋, 一分钟内全家知道这消息。

总之, 通过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和冲突的社会意义, 而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因而笔下的人物达到一种形神俱现的境地。是对茅盾、巴金等人大力推崇的心理描写艺术的极大丰富与发展, 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桃芬.方鸿渐的“围城”与“围城”中的方鸿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边城》的心理描写 篇8

在《边城》里,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是充满诗意的环境描写。而这些描写都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忙碌了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的白天的热闹气息,不觉有些难言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像那些动物一样热烈勃发。与外界的热闹相比。自己是那样的孤单、寂寞。“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这样的景物描写,衬出了翠翠心中“薄薄的凄凉”。

又比如,“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样的月下情境在文中几番出现,舒缓的语气,轻柔的文字,那样的静谧、幽深,充满温情与凄美。少女纯洁而朦胧的爱情就浮现在这样的诗意氛围中,人世间一切“真正的爱惜与哀乐”(《<边城>题记》)就在这里发生着,而转瞬又消逝了,只留下一种莫可奈何无从说起的不安,如烟如雾,渐渐浮上你的心头。

人物心理的直接描写是《边城》里展示人物心理的第二种方法。“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翠翠究竟缺少了什么呢?她缺少了明晰的爱情。翠翠到了特殊的年龄,生命在成熟,爱情在萌芽,可她的爱却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她爱上二老却无从表达,更无凭据,特别是在吊脚楼上还知道了团总用碾坊做陪嫁要二老做女婿的事。二老点燃了翠翠的希望,仿佛有无穷的幻想围绕着她,但又让她飘飘荡荡无所归依。翠翠从爷爷那里知道了大老想娶自己,她不愿嫁给大老。但又不知道人家有什么不好,而这一切又不是女孩家能说得出口的。所有的慌乱不安,因不能说出口而统统被压抑在心底,窒闷得她难以忍受。所以翠翠又缺少倾诉,这一份隐秘的不安和想望,穿透心灵最深最远处,感染到一切所能见的,也怜悯着一切所感染的。翠翠正处在心理断乳的青春期,日子的确常常与痛苦相伴,莫名烦恼,似乎正失去什么又不知是什么,想攀住什么却又不知从何着手。而这一切,翠翠又缺少理解。失去母亲的翠翠独自承受了自己所有的心事,而爷爷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只是给了她一个不切实际的教诲。

沈从文在《边城》里所用到的第三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便是写翠翠的梦。

翠翠于是胡思乱想:“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这个白日梦。写了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这是翠翠因情感生活得不到理会和满足时的哀怨心理,是翠翠对不理解她的爷爷的惩罚,当然,这些幻想,也是正在走向成熟的翠翠对更多的关注和爱的渴望。

而翠翠的爱情几乎都是在梦里实现的。“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沈从文曾说:“我是天生就有一种理解女子的心。”的确,如此体贴着人性人情,且能出之以深细而精微的诗性叙述,正适合于呈现《边城》中这个素朴自然的生命在成长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流露自己,表达自己。

心理描写作文 篇9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微风缓缓飞着,将一股新鲜的柚子混着花的香气飘入教室,让人很是沉醉。突然我眉头紧锁,遇到了一道难题,心想:“哎,怎么办,怎么办,这可是道大题,要是做不出来那成绩肯定很不理想。”随着我的急躁,考场好像也没有那么安静了,窗外平时鸟儿婉转的歌唱声,如今也变得让人烦躁。时间仿佛插上了翅膀越飞越快,我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深呼吸再加把劲吧,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我小声嘀咕着。不知道是谁在哭泣,谁在着急,后来才知道那个人是我自己。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了,“滴答,滴答”的秒钟声仿佛敲打在我的心坎上,突然我脑中一亮,题目有了方法,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气将答案写出来,“叮咚”伴随着轻松的下考铃,我也终于舒出了一口长气……

环境描写反衬人物心理 篇10

秋天,校园里的树叶变黄了,也变得调皮了,时不时从树下读书的同学脸庞飘过,甚至还有几片停在了同学们的头发上,让人忍俊不禁。树叶儿好像故意要与树下扫地的同学嬉戏,同学们刚刚将地扫干净,不一会儿就又落满了树叶,它可真调皮呀!

【句子点击】

秋天的落叶往往带给人们凄凉的感觉,但是这个段落流露出的情感恰恰相反。透过“调皮”“忍俊不禁”“嬉戏”等词,我们感到落叶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玩耍,也从侧面透露出观察者快乐的心情。一个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人物在学校里活动,就应该有对学校环境的描写;人物在暑天里活动,就应该有对炎热环境的描写。而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反衬人物心情时,关键要看人物内心的感情,如果是喜悦的,那么笔下的景物应是明朗轻快的;如果是憂愁的,那么景物就应该是萧(xiāo)条的。

【漂亮句子】

小朋友,仔细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我”考试失利后的失落情绪的。

平日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此刻仿佛黯(àn)淡了许多,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也合拢了,似乎不愿意看到我,茂密的小草也似乎枯萎了许多。走出校门,我看到那些来接孩子的家长,他们仿佛也知道我考得不好,一个个看着我……

【动手写写】

运用环境描写,试着写写得知自己考了100分后的内心感受!

语文作文心理描写 篇11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是《悲惨世界》中的经典语录, 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作者内心的宏大, 也是有拥有一颗这么宏大的心灵, 才能描绘出小说中史诗般宏大的情节, 展现出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1.1 对冉阿让的心理描写

在作者的笔下, 冉阿让的命运是离奇而又曲折的。冉阿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依靠姐姐抚养长大, 人之初, 性本上, 冉阿让最初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因为是姐姐养大的, 所以为了报恩, 他帮助姐姐抚养孩子, 虽然生活困顿不堪, 依然坚持不懈, 在社会底层艰难的挣扎着, 有着自己的坚持, 为了帮助姐姐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 一直没有结婚。他的入狱, 也是由于他的善良, 因为无力抚养那么多的小孩, 不忍心看到外甥挨饿, 偷偷进入商店给外甥偷面包, 结果被当场抓获, 获刑五年, 面对这这种不公的对待, 又加上监狱生活的影响, 慢慢腐蚀了他的内心。为了获得自由他选择了越狱, 失败后被加刑到十九年。监狱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内心, 泯灭了他的善良, 出狱后又处处受到歧视排挤, 不被社会所接纳, 这更加深了他内心的孤僻, 让他开始慢慢仇视社会, 想要报复。这一步步的心理描写,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的人如何在社会的罪恶这模型逐渐走向邪恶。

描写最经典的就是“脑海中的风暴”这一章节, 描写的精彩纷呈, 把冉阿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吸引读者的心神, 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似乎感觉冉阿让就在我的眼前, 他的复杂心理, 激烈的挣扎着思考是要留在天堂做魔鬼还是回到地狱做天使, 从最初的惶恐不安, 再到假装镇定, 然后到内心的迷惘, 想要任其自然但又做不到内心的安宁, 最后决定投案自首, 但又由于没有足够的魄力而不了了之, 雨果充分的利用心理描写直接把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入到了读者的心中, 让读者直面这些问题, 勾起读者自己的思考。

1.2 对书中人物性格的描写

对主人公冉阿让的心理描写是书中篇幅最大的心理描写, 但这并不是这部作品的全部, 这部作品由于其篇幅的宏大, 史诗级般的场面, 使得人物内容丰富多彩, 对于书中一系列人物心理的描写, 作者都采用的独特的手法, 描写人物的性格变化, 都是采用一步一步逐渐过渡的描写方法, 让人物的性格变化符合心理逻辑, 结合剧情的发展, 自然的转变, 然后又通过人物性格的转变, 推动剧情的发展, 相互结合, 相互推动, 让书中的描写更真实。采用“串环式”的叙事结构, 一步步把情节铺开, 在这个过程中同步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把书中近百人的人物形象描绘的真实丰满, 深入人心。

2 特征分析

2.1 主观特征

在悲惨世界中, 雨果的心理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特征。人物的心理儿乎全部山他转述, 内心独自的成分虽有, 但是有时很难分清哪些是雨果的哪些是他笔下人物的, 两者交织在一起。他像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人物的一切心理, 如“脑海中的风暴”中, 雨果都是用自己的口吻在直接表达冉阿让的内心活动, 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作者全知全能的立场。在小说中, 雨果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评头论足屡见不鲜, 他兼有作家与读者的双重身份, 他既能探求每个人物的内心奥秘, 又能以接受读者的身份对每个人物行为的是非对错给予充分到位的评述。

2.2 鲜明的对立特征

在《悲惨世界》中, 雨果在对人物的内心展示方面有着鲜明的对立特征, 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都非常鲜明, 立场干净, 不是善就是恶, 不是崇高就是卑鄙无耻, 不是心灵美丽就是丑陋, 这中间不夹杂任何的含糊, 对立特征很强。像书中描写的心灵至善至美的卞福汝主教, 同时就有着一个内心邪恶污秽的德纳蒂,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另一方而, 雨果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有着善与恶、丑与美的的相互转化的特点。

还有, 雨果的心理描写比较集中, 往往是大段大段的, 篇幅相当长, 滔滔不绝, 激情澎湃, 不厌其烦的叙述。在书中的心理描写中, 长达一节的心理描写比比皆是, 充分展示出了作者独特的描写手法。

《悲惨世界》场面宏大, 要表现的思想具有很深的哲理, 被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所认可, 以我们目前的学识, 对于书中很多的情节安排、心理描述和书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不能完全的理解, 对于作者很多在书中描写的心理活动, 在看过之后的思考, 依然能够造成内心久久的不平静, 如果我们在那样的情况下, 我们该怎样处理?借鉴书中的经验, 在面对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 我们又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撇开这些不提, 书中关于心理描写的独特手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虽然不能驾驭, 但总可以借鉴, 书中展现出来的曲折画面, 也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功继.《悲惨世界》中的心理描写及其特征[J].安徽文学, 2008年03期.

[2]吴小英.试析《悲惨世界》的叙事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3]万春.《悲惨世界》, 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2期.

上一篇:总有一种期待记叙文下一篇:初中记叙文常见考题答题格式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