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和理解

2024-08-06

科学认识和理解(通用8篇)

科学认识和理解 篇1

------王晓东报告观后感

陈晓勇

(中国农大动科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号B11103129)

2011年9月21日下午,邀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来农大给我们上《生命科学研究进展》课,听完报告后我有一些体会。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探索、发现、挖掘未知,探寻内在规律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科学很单纯,科学就是用一颗纯真、执着的精神去追求,去努力探索。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的认识和某些规律的总结,制度的探寻和尝试。

技术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是将人们认识的科学理论形成宏观的、能够产生效应的一种应用方法。自然科学技术概括地讲分为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以工程理论为基础的工程技术和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社会科学技术可以理解为一些组织、群体、社会的运行、管理的制度、机制和方法,如社会形态、国家体制、政治制度、社会演变规律等。

那么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科学是物质基础,技术是方法论;科学是技术的指导,技术是科学的体现;科学是内在规律,技术是外在方法;科学是理论,技术是实践;科学不会直接产生效益,技术会带来效益;科学是单纯的,技术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条件、人为因素;技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是随着科学的更新而不断创新的。

二、科学精神和态度

科学精神最核心的就是创新、怀疑,所以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一定要有创新思想和敢于怀疑的态度。王晓东博士在报告中提到他们实验室原来有一个实验员,别人做不出来的PCR,让这个人做一定能做出来,原来他的秘密是对每个实验的材料、试剂都非常清楚,知道每个试剂的作用原理,从这个方面我感触颇深,有时候对实验方法理解的不是太透彻,所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另外就是,科研一定要跟上实验技能的发展,有了好的想法一定要运用最先进的实验方法去探索和试验,这样才有可能做出高水平的成果。

科学认识和理解 篇2

全方位地认识自我

人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呢?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 (Joseph Luft) 和哈里·英汉姆 (Harry Ingham) 提出了一个“周哈里窗”的模型, 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了解和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不了解四种情况, 将一个人的认知分成四个部分。 (见右上图)

左上角那一扇称为“开放我” (open self) , 这个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 比如我们的长相、身高、体重以及某些属于公开性的统计资料, 如学历、性别、籍贯等等, 还包括一些个性成分, 如能力、爱好、特长等。“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以及其他人对你的关注度等。“开放我”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信息, 是了解和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右上角的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 (blind self) , 这个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了解”的部分。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这部分内容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 比如有人轻易承诺他人但转眼间就忘得干干净净, 也可以是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或行为习惯, 如果别人不告诉你, 你本人觉察不到。“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反省能力有关, 内省越强盲点越少。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隐藏我” (hidden self) , 这个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比如一些童年往事、痛苦辛酸的经验、身体上的隐疾等等, 这些东西我们可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是正常的心理需要, 但是“隐藏我”太多, “开放我”就显得太少, 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地交流与融合。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 (unknow self) , 这个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比如我们不知道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这个部分通常指的是某些尚待开发的能力和特性。

了解和探索自我

我们天天说“我”“我的”, 却很少认真思考“我”的这四个部分。所谓“认识自我”不仅仅要认识“开放我”, 展示或暴露出一些“隐藏我”, 还要去了解别人心目中的我, 探讨未来的我。这四个部分都是“我”的一部分。该如何了解“我”呢?

最容易被了解的是“开放我”。因为我自己知道, 别人也知道。比如, 我1.8米, 个子很高;我有点胖;我的数学成绩全年级第一, 我知道我数学好, 大家也知道我数学好。

“隐藏我”, 即有些事情别人都不知道, 只有我知道。原因之一, 我的缺点不想告诉别人, 这个很正常, 可以继续隐藏。另一个是优点, 很多时候我们说不清也道不明, 莫名其妙就做得很好。对于这部分, 可以通过一些测评或成就事件来展示。比如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 假如你测试的结果是CRI, 说明你兼具事务型、实际型和研究型的特质。另外, 通过一些故事和传记, 我们会慢慢地意识到一个人所隐藏的很多神奇的能力和力量。当你跟别人诉说你的成就事件时, “隐藏我”就会慢慢变成“开放我”。

了解“盲目我”, 可以主动地、真诚地邀请别人给你反馈。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怎样的, 与自己心目中的你有什么差别。

要了解“未知我”比较难, 只有不断地尝试新事物, 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适合你。

如果你把这个模型想明白, 就能很清晰地解答很多问题。

1.我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你觉得自己有才, 而别人不觉得。“隐藏我”和“开放我”不一致。很简单, 多做一些实事, 或者用一些成就故事和测评主动地让大家了解你。

2.为什么别人眼中的我和自我评价不一样?

“盲目我”和“开放我”不一致。这时候, 需要主动地、更多地寻求反馈。不多听听别人的评价,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每个人都倾向于让自己更加好。

3.我就是特别不想探索自己。

自我探索可能会发现自身一些不好的信息, 从而动摇自己的信仰。当你发现自身不好的信息时, 或许会让你因面对不喜欢的事而引起不良情绪;但长远来说, 你不深刻地了解自己, 就无法很好地改变自己。所以如果你希望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好, 那么不管会发现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 都建议你尽早地开始自我探索。因为那些负面的东西, 不会因为你不愿正视它而自行消失;相反, 或许正因为你不愿正视它而使其潜滋暗长, 越发膨胀起来, 成为自己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4.我好像没有成就事件。

这里所指的成就事件, 不是说得到全校的荣誉或考了全年级第一这样的社会公认的成就, 而是自己认为有所进步, 就可视作成就。比如害羞的同学第一次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比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又有了进步。

提升和打开自己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未知我”远远大于“开放我”, 也就是说, 你可能成为的样子比你今天成为的样子要大很多倍。

所以, 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把“开放我”扩展得越来越大, 慢慢地把可能的我探索出来。

第一, 把我不知道的东西不断变成我知道的。一方面, 不断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 通过反馈, 不断把别人知道的我的东西变成我自己知道的。

第二, 不断把别人不知道的我的东西告诉给更多的人。这样, 别人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我, 知道我的价值。

第三, 在以上两个前提下不断地尝试新事物, 探索那些不知道的自我。

随着这些做法的深入, “开放我”就会越来越大, 人生的掌控区会越来越宽阔, 你可以做很多你原来做不到的、不知道的事情, 也会有更多的人给你机会。

科学认识和理解 篇3

摘要:通过总结中国田径项目训练的发展、训练的现状以及结合在训练中贯彻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分析阐述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核心、根本以及保证,较为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原则的深刻内涵,同时提出了在田径训练中贯彻落实“从实战出发”的具体要求和办法和对“大运动量”训练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更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执行好这一科学训练原则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田径;训练;“三从一大”;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85-03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就成为改变我国体育运动的落后面貌、向世界先进水平冲击的一大法宝;成为中国竞技体育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立足世界体坛锐利武器。回顾中国田径这么多年来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在这一训练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并且将继续是我们今后应该遵循和不断取得胜利的有利武器。但是,反思中国田径这么多年所走过的路,在真正理解、贯彻和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偏差,有些甚至是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和运动员实战能力的致命问题。

1从实战出发是“三从一大”的核心

在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08年奥运会暨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上,肖天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中特别强调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这四条实际上不是一个平铺直叙的关系,从概念上来说,应该是一个是一总三属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从实战出发。从实战出发的难,越难越有价值,从实战出发的严,越严效果越好,……”[1]。

1.1准备活动要适应大赛要求这是许多运动员在训练中忽视的问题之一。在大赛中运动员点名后一般很难再有机会或场地进行充分的活动,所以主要的准备活动基本都要在点名之前做完,这样准备活动的时间就会较长,而且在点名时还要停止活动一段时间;由于在平时的训练中对此重视不够,造成许多运动员参加大赛时不能适应准备活动的要求,结果在比赛时不是因为活动时间太长影响体力,就是没有充分活动开,使比赛的状态不佳而影响成绩的发挥。比如我国的竞走运动员多年来习惯在训练时的准备活动十分简单,而是靠在正式开始训练后再以低强度走和逐渐加快走速的方法继续做“准备活动”,长期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运动员对正式比赛一出发就需要快走很不适应,从而使似乎已经练得很强的能力难以发挥出来,使比赛成绩受到很大影响[2]。因此,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至少在接近大赛的一段时间内,要按照大赛的要求做准备活动,以便加强运动员的适应性。

1.2适应天气和风向由于田径是户外运动项目,因此温度的高低和风向等天气条件都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风向对一些项目的影响更大。但由于我们的运动员大多都选择在顺风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因此在比赛中碰到顶风时,就很难正常发挥技术水平。而且由于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和心理准备,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常常还没有开始比赛就已经失去了拼搏的斗志和信心,使比赛成绩大打折扣。刘翔之所以能够在各种不利的天气(顶风、下雨或者气温低)下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充足的自信心,就是因为他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有着充分的锻炼和心理准备,因此在比赛中碰到不利天气时,仍然能够保持“没有什么问题,大家条件都一样”的平静心态,仍然能够全力以赴去拼搏。必须在平时有意识地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对温度、湿度、以及风向等气候因素的适应性。

1.3在比赛的时间进行训练一旦知道大赛具体项目的比赛时间后,必须马上开始在相同的时间进行训练,以增强运动员从机体到心理对此时间的适应性。因为运动员长期在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会使机体产生很强的适应能力,每天一到那个时间,身体就会自动动员和产生兴奋性,比较容易形成好的身体状态,因此更有利于发挥水平。目前我国田径项目在训练中对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重视起来;去年游泳世界锦标赛后我国游泳队也总结出由于这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运动员发挥欠佳[3]。所以我们务必要认真地把这方面地工作抓好。

1.4提高连续比赛能力根据大赛赛次的安排,必须在训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连续两天或者几天中安排有较大强度的专项训练,以保证运动员能够提高连续承受高强度专项负荷、连续发挥专项技术和成绩的能力,这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在大赛中取得好名次的关键之一。以往我们一些运动员之所以出现在及格赛或预赛中成绩出色、而在决赛中却成绩下降较大的情况,正是缺乏连续大强度比赛能力所致。因此必须针对比赛赛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日常训练中和一些相对较小的比赛中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连续比赛的能力[4]。

1.5严格控制犯规这是多年来一些田赛项目一直解决不好的一大问题,一些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只注重跳或投了有多远,而忽视了是否超越了投掷线、出了投掷圈,或者是否踏准了起跳板,所以在这样的训练中虽然运动员的技术表现很好,训练强度也不错,但由于没有按照实战在控制犯规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一到比赛中,运动员为了避免犯规,就会出现缩手缩脚、最后用力阶段不敢积极向前、助跑节奏混乱和速度下降、甚至技术变形等问题,很难正常表现训练水平。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每一次技术练习都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努力做到能够在不犯规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的把握性。

1.6加强完整技术训练分解技术和短中程助跑的技术训练(跳跃和标枪等)虽然在改进技术方面有较大的作用,但改进的效果必须最终能够在完整的技术中体现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此外,从比赛的实际要求来看,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完整技术训练才有可能使技术达到完美或者接近完美的程度,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的稳定性和正常发挥的成功率,从而减少出现失误机率。因此,加强完整技术训练是提高比赛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1.7提高第一跳或投出好成绩的能力从田赛远度项目(投掷和跳远、三级跳远)制胜规律的角度来看,第一投或者第一跳的成绩对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的发挥至关重要,如果发挥的好,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信心,有助于在后面的比赛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而且可以起到扰乱对手、抑制对手发挥水平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运动员心理素质普遍不是十分好的情况下,第一投或跳的发挥程度就变得更为重要。所以,这些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认真抓好对运动员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加大运动员在大赛中充分发挥水平的概率。

1.8提高专项技术和成绩的稳定性能够在大赛中充分发挥水平、特别是超水平发挥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和努力目标,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运动员具备非常稳定的专项技术和成绩水平。我们常听到有运动员训练时技术如何好、成绩如何高,但比赛成绩却反差很大的情况,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项技术和成绩的稳定性较差,好的技术和成绩只是偶尔出现,并不是经常的状态。因此,必须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提高在稳定性和成功率方面的要求,提高训练的质量,以便不断增强运动员专项技术和成绩的稳定性,同样是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1.9按比赛规则规定补充能量和饮料这在马拉松和竞走项目的训练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原因是这些项目比赛和训练持续的时间长,运动员体能消耗大,特别在温度较高和湿度较大的天气情况下消耗的更大,必须适时合理地进行补充才能很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但比赛规则规定,在马拉松和竞走比赛中运动员只能每间隔一定的距离才能补充能量或者饮料,而不是随时可以进行。因此为了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充足的体力,必须充分利用规则规定来做好能量和饮料的补充。过去我们不少的运动员在训练中不重视这一重要因素,往往是在训练的前程不补充,而在后程却又频繁地补充(不按比赛规则的要求进行),造成补充不及时,该补的时候没有补,想补的时候补充的东西又不能及时起到作用,造成能量不足、体力不支,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而且由于平时随意补充,造成比赛时由于不适应比赛的要求而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这些项目的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及时补充必要的能量和饮料,通过多次重复培养出良好的补充习惯,为在比赛中体力的保持创造条件。

1.10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顽强斗志、丰富比赛经验如果说以上九个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或者说是“硬实力”,而这一条则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作用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它是发挥硬实力的前提条件和保证。因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拼搏的斗志和丰富的比赛经验,专项素质和技术再好、平时训练的成绩水平再高,也往往难以在关键和重要的比赛中发挥出来。而且运动员水平越高,“软实力”的重要性和作用越大。刘翔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沉着冷静、遇强越强、斗志越旺的出色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正是孙海平教练在训练中注意对其培养和通过参加大量的高水平比赛而形成的[4]。

相信如果我们能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以上因素的重要性,并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下大力气去抓的话,一定会有所收获,大大提高实战能力,从而提高在重大比赛中发挥水平的把握性。这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同样的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更为重要,万万不可忽视。

2进行大负荷训练是“三从一大”的根本

竞技运动训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足够大的训练负荷,这是获得进步的基本条件,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的“大”正是体现了这个要求。科学、全面地理解大运动量训练的内涵,是贯彻落实好这一训练原则的根本。

2.1这里的大运动量实际上指的是大负荷量当初提出这一训练原则时虽然写的是“大运动量”,但实际上它指的是“大负荷量”,它绝不是仅仅简单地指要进行大数量的训练,而是提出在训练中运动员承受的由各种因素组成的训练负荷必须要足够大,才能保证训练取得好的效果。也就是说,除了数量之外,还要考虑其它对负荷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必要的大负荷。多年来,我国马拉松、长跑以及竞走等耐力性项目的训练中存在的一个倾向就是盲目地追求跑或走的距离,每天、每周和每月都要跑或走很多,似乎一天不跑或走就不行。但由于绝大多数跑或走的距离没有强度的要求或者要求很低,与专项比赛时的强度有很大的差距,仅仅是公里数的简单积累,因此对专项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甚微,难以使专项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另外,为了保证这些所谓重要的跑或走的练习,很多教练员很少甚至根本不安排运动员进行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必要的身体训练,从而一方面造成训练负荷单一单调,另一方面使运动员的全面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留下了许多伤的隐患。

2.2决定负荷大小有若干因素训练中运动员完成的数量(比如训练课的时间,跑跳的距离,投掷和跳跃的次数等)只是决定负荷大小的因素之一,另外对负荷有影响的还有强度、难度、密度和技术动作的正确性等等。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训练时运动员承受的负荷,只有其中一个大(比如数量大)未必负荷量就一定大。所以在制定训练计划,考虑训练负荷时除了要全面考虑训练的手段之外,还必须根据项目的需要、训练时期的需要和运动员个体的需要等来确定组成负荷各因素的多少和大小,以形成在最佳搭配前提下的大负荷。比如刘翔的训练课次、每次训练课的时间以及各种训练内容的数量都相对不是很多,给人感觉是他练得很少,运动量不是很大,但事实是,由于他所有的训练内容都有较高的强度要求,完成训练的质量都是很高,而且在训练中都是按实战的要求进行的,因此他实际在训练中承受的训练负荷是相当大的,否则刘翔也不可能练就目前这样的世界一流水平[4]。

2.3这里的大运动量(大负荷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尽管大负荷量训练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但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负荷量越大越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之所以复杂,就在于它没有绝对性,它的要求基本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训练的负荷量也不例外。由于项目特点的不同、不同时期训练任务的不同,以及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同等原因,训练的负荷量必须是相对地、有针对性地大,绝不能不管是什么项目、什么时期和什么人都采用同样的、绝对的大负荷,或者都是按越大越好的原则去安排训练负荷,否则一定会出现大问题的。这就要求教练员要认真分析每个运动员和每个训练阶段的需要,科学恰当地安排好训练负荷。

2.4组成负荷的因素在数量或大小不同时,其负荷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由于训练负荷是由多种不同因素组成的,所以当各因素的量发生变化时,负荷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但也有时各因素的量发生变化时,负荷量却不一定有什么变化。比如,当数量适当减少,而强度适当提高时,这时的负荷量可能与数量较多、强度较低时差不多,甚至还会更大。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就是看似两种负荷量相似的负荷,其性质和起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对运动员机体的刺激和机体产生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长距离慢速度跑的负荷不可能训练出好的短跑运动员,而短距离快速度跑的负荷也不可能训练出好的长跑运动员。因此,要想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不仅负荷量的大小要恰到好处,负荷量的组成形式(性质)也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训练的数量、强度和难度等诸因素之间的搭配组合必须是符合项目的规律特点和具体运动员的特点的,否则会由于负荷的性质与需要不符而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结果。

2.5强度在组成负荷的诸因素中是最重要的在组成负荷的诸因素中,强度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训练负荷的性质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训练的质量,同时还是保证技术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要特别注意安排好强度,一般的原则应该是根据训练时期、训练任务、比赛时间等首先确定训练的强度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确定要完成的数量,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训练负荷的性质具有针对性,而且使强度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对于田径绝大多数项目的训练来说,正确地掌握好训练强度的安排是训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6大运动量训练要与恢复紧密结合虽然大运动量(大负荷)训练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训练课、每一天都必须进行大负荷训练,它必须是有周密计划的,必须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恢复速度恰当地安排好负荷量的变化,有大、有中、也有小,保证运动员在承受大负荷训练之后,有机会在进行中或小负荷训练时及时得到恢复,这也是科学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必须条件。如果只强调大负荷刻苦训练而忽视恢复问题,连续地进行大负荷训练,不但不会收到好的训练效果,还有可能会造成训练过度,或者导致运动员受伤等问题。总之,科学、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大运动量”训练的真实意义,在训练中恰当地安排和实施“大运动量”,是贯彻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真正搞好训练工作的关键。

3从难、从严是贯彻执行“三从一大”的保证

即使做到了科学、正确地理解“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但要想在训练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好,还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有意加大训练的难度,除了必须完全按照实际比赛的需求进行训练以外,还要从保证在紧张激烈的竞争对抗中充分发挥水平、努力战胜高水平对手的难度出发进行训练。此外,对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以及素质、技术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训练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所有的训练都是严格按照提出的要求去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进行的训练是有益和有效的。否则,什么从实战出发、什么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都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空喊口号而已。

总之,“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过时,而失去它的意义,反而随着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指引着我国竞技体育走向更加辉煌的境地。相信,随着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对其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认识,中国田径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肖天.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讲话.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材料,2005,1.

[2]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国家竞走队2005年训练总结.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年鉴,2006.

[3]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世界锦标赛总结.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简报,2007,3.

[4]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2006年训练总结.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内部资料,2007,1.

大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篇4

在课堂上陈老师举了最近网络上比较出名的几个人,像芙蓉姐姐、凤姐、小沈阳,这样的人是那种哗众取宠似地人物,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焦点,和大众的关注是密不可分的,可能像这种另类的“明星”让一些老一辈的学者感觉到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从通俗慢慢演变为低俗。

我感觉出现这种现象没必要过度的担心和恐慌。

首先,在中国的13亿人口里,有九亿人是农民兄弟,也就是说底层的劳动人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在劳动之余也需要娱乐,通过电视他们看到了春晚上的小沈阳,通过网络他们知道了凤姐,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如今的通信、网络十分发达,通过这些媒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网络红人,而在这更多的人中,可以说农民兄弟占有很大比重,像小沈阳这样的很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的表演,自然让他在农民兄弟当中受到欢迎。

其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城市里的人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天为了自己、亲人,在职场上打拼,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心理感觉很压抑,而凤姐这种哗众取宠式的人物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自以为是到这种地步的人。凤姐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另类的新鲜感,通过嘲笑凤姐的这种方式来释放在自己心中的压抑,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排解自己心理压抑感,在一些人眼中看起来特无聊,但对于压抑的中国人来说,我感觉这种释放方式已经很得当了。邻国日本,在70年代后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下使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他们国家的60后被称为日本迷茫的一代,而当60后们成年后面对了家庭和工作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选择了什么方式呢?——通过发泄性欲释放自己的压力,成人电影,红灯区数不胜数,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发泄着自己内心的压抑,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劳动者们排遣内心压抑的方式高雅了很多,毕竟中国的大众文化还是在良性发展的。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

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我们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总之,企业的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论文 怎样认识和理解一路一带 篇6

【摘要】: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设计;国家利益;经济带建设;国际机构;贸易通道;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主席访问印尼期间,又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的亚信峰会上,习主席向世人展示了“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新面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其合作重点地区在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洲,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其合作重点在于东南亚及南亚国家,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经济,向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发展迟缓、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进程难、外部环境摧残中国出口以及美国经济一家独秀和国际经济市场僵化等诸多挑战,中国这次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是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治理做出的最好诠释,这是国家的连通,是心与心的连结。关于如何认识和理解“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我们不得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的原则。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4]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4]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3.“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的影响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大使命:

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21]

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1]

三、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比如,“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其中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以经济增长极辐射周边,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科学认识和理解 篇7

“三因素论”在我国教育学中, 长期处于公认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有研究者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批评。到了80年代, 有些人在批评这一理论的基础上, 对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与作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叶澜教授在提出质疑的基础上, 同时吸收科学材料和其他因素论的合理的思想, 对“三因素论”中反映的思想方法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论”。

教育界对“三因素论”的批评, 首先是认为从它忽视人的内因和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后续的理论总是对“三因素论”进行增补和修正, 目的在于突出人在受到环境和教育影响时的能动性, 强调人的自身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对“三因素论”借以建立的方法论却几乎没有怀疑。这种方法论忽视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没有把人的独特能动性看作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的发展与其他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只是改变因素分类的标准或者增减因素的数量, 而是要突破形而上学的、静态的思维模式, 注重人发展的特殊性。用系统辩证和动态的思维方法对因素的结构及其在人发展的全过程中的变化模式进行重新认识。

二、“二层次三因素论”的内容

在“二层次三因素论”中, 第一个层次叫做“可能性因素”, 是对个体发展潜在的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两部分, 其中个体自身条件又包括先天遗传, 成熟机制和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第二个层次称为“现实性因素”, 它是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 是指人的各个类型的活动。“二层次三因素论”提出, 影响人发展的每一个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因素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 也不是从属的关系, 只有在它们之间发生联系后, 构成整体后才能成为促使人发展的充足条件。

叶教授认为, 环境条件和主体自身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但要使可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现实性的发展, 只有借助于个体自身的活动才可以实现。影响人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其对发展主体作用的强度、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在主体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变化着的。前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成为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原因, 同时现有发展水平又对潜在因素实现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发展主体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复杂结构, 揭示出人在一定条件下掌握自己命运的可能及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其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就是发展主体独立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三、一些研究者对“二层次三因素论”的质疑

“二层次三因素论”提出以后, 有人提出过质疑, 认为“三因素论”并没有排斥“活动”, 而是把“活动”包含在教育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过程当中的, 单独的将“活动”作为一个因素没有必要。

另有研究者认为:“二层次三因素论”一方面反对运用因素分析法, 一方面却在运用着因素分析法。认为对事物做出动态的、整体的、全面的分析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但不能因此就认定相对静态地研究一事物就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如果因为运用动态分析法时, 不能快速得到简洁的结论就否认“三因素论”所得出的结论, 这是不科学的。

四、我对“二层次三因素论”的一点认识

“二层次三因素论”把教育看作活动和环境的一部分, 没有单独把教育作为影响人发展的一个因素, 有研究者提出应该把“教育”作为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明确区分出来, 以便人们能透彻地研究并合理地利用这种影响。

我认为, 叶澜教授没有把“教育”作为单独的因素提出来, 但并没有忽视教育的独立地位, 反而从侧面突出了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把教育作为“环境”的一部分, 更好的把“身教胜于言教”, 教育对人发展“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出来。而把教育作为“活动”的一部分, 则更加动态地体现了教育可以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综合起来, 形成合力以促进教育青少年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另外, 叶澜教授没有把“遗传”作为单独的因素提出来, 而是把遗传作为个体自身条件的一部分提出, 看到了成熟机制确实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参考文献

[1]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8.

[3]鲁洁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

[4]傅岩.对教育与发展问题探讨的断想——与叶澜同志商榷.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 第3期.

对说课的理解和认识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说课;理解;认识

国家教育部于2008年下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此《方案》是国家教育部继教高2006年16号文后下发的又一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有关专家认为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落实2006年16号文件的载体,《方案》把深度访谈、说课、专业剖析作为评估现场考察的重点,也是其创新之处。除此之外,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标准也对课程整体设计(即说课)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是重要的考察点。

笔者认为说课虽然是课程建设中比较小的一个概念,但确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说课能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此,略谈一下对说课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对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评估能有些促进,对教师落实说课能有些帮助。

一、说课的定义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理念指导下,采用讲述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学同仁或专家系统地阐述个人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构想,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的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高于授课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简言之,就是授课教师系统描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

二、说课的起源及其发展

说课起源于基层教研室,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的教研人员,结合中小学教学研究的实际,为解决“教”“研”脱节和提高教师素质问题,开展了说课研究活动。

说课被普遍认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说课一经提出便被全国广大教育同仁认可,得到教育教学专家的肯定。说课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不自觉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逐渐成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形式,被迅速推广普及。1992年,根据全国开展说课活动的态势和各地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成立了“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2002年,由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主持申报的《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经过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的权威论证,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说课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说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考察项目,首先是被借用,其次是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再次是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说课的目的意义

说课起源于授课,但又高于授课,属于教学理论研究范畴。其有哪些积极意义呢?为什么要开展说课呢?笔者认为有二:一是评估检视功能,二是引导推动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检视功能主要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还可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教研活动、教学检查、教师考核测评或教学技能竞赛等。通过说课可对教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视:①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②对所任教课程所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质量标准以及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③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情况,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情况;④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了解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情况,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⑤参加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⑥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以及掌握本专业技能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状况,参与一线实际工作阅历情况等等。在对教师检视的基础上,可间接了解学校课程建设状况、课程建设思路和课程建设理念;进而掌握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是否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可映衬出学校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情况。除此以外,还可总结出学校课程建设的突出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研讨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办法,对学校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2.引导推动功能。通过说课可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如教学方法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创新等,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促进教师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说什么?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说课不同于授课,不追求面面俱到,但强调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全局性、有高度,主要阐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

1.说为什么教?即说教学目标。此有两层意思,一是明确所讲授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性质、地位(基础、桥梁、专业)、作用,清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知道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清晰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处理好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和衔接问题。二是要清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来组织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当然,要突出职业教育理念,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为理论依据,落实到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和有效途径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说教什么?即说教学内容。在说教学内容前首先要明确被教者的情况,即说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可接受程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以便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清楚本行业的岗位职业标准,即说岗位,分析本专业所属行业的岗位(群)的标准、要求以及工作流程,明确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针对性。再次是清楚课程教学标准(大纲),即说大纲,准确精要地阐述课程标准(大纲)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项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在明确以上三点的基础上,进行说教学内容,一是明确教学内容,即说内容,阐述教学内容有哪些,是如何确立和选取的其选取是否依据职业岗位(群)标准,是否符合“课程围绕岗位转”的理念。二是教学内容设计,即说设计,分析在教学内容选取后,是如何进行序化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教学内容的详略安排和教学版块的时间分配,其是否依据工作过程和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确定的,确定的理由是什么,以及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的环节设计。三是教材或教学资料的选用,说明选用教材和教学资料情况,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说明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的修改、增减处理及其理由、依据。

3.说怎样教?即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一是说教法,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灵活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能否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开展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种方法的教学。二是说手段,是否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哪些现代化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仿真资料等),如何使其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发挥作用。三是说条件,分析具备哪些基本教学条件(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和校外的实训实习条件),能开展哪些情景教学或仿真、模拟教学,能进行哪些校外实训、实习或顶岗训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什么促进作用;清晰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程序、要求和预期效果。四是说学法,是否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联系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否能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使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实践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说课的形式与要求

说课有“说全部”和“说部分”两种形式。“说全部”是指教师针对某一门课程根据说课内容的要求进行系统地介绍,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要求中又称为“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评估专家比较愿意采用此种形式,它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其要考察的内容,在教学检查和测评中得到广泛应用。“说部分”是指让教师对课程的一个小的部分根据说课内容的要求来系统地介绍,可以是章节(特指某一个章节的内容)说课,也可以是课时(特指某1个或2个学时的内容)说课,此形式一般是评估专家根据先期考察情况或教师的特点临时确定的,虽不具有系统性,但针对性很强,尤其是在考察教师的能力、水平方面更为突出,日常教研活动或教师培训也比较适合此种形式。

六、说课与授课、备课的区别

说课、授课、备课都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服务的,都是由教师来具体实施的,三者有紧密的联系,备课是授课的先导,说课起源于授课、备课,而又高于授课、备课,对授课、备课有积极的促进,能为教师授课梳理出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思路和要求,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结束语

说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创新之处,是现场考察的重要环节,是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的重要考察点和得分点;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力抓手,能有效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青年教师培养的突破口,能较快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如何强化说课的重要性,提高说课的效果,把说课落实到日常教研活动和教学检查中,是各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

上一篇:2016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专题12.8 走进文化生活跟踪训练(含解析)下一篇:苔丝大学生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