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解题技巧

2024-05-11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通用7篇)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 篇1

选择题的做题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先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占分高,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5、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现今高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杂更隐晦更难把握,而此类试题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明确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正推法

即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即为应选答案。通过计算来确定答案的选择题多用这种方法解答。

(2)反推法

即从供选答案出发反过来推导,结果与题意相符者即为应选答案。这种方法多用于供选答案中含有较多信息的选择题。

(3)正推反推并用法

即先从题干入手进行正推,得出中间结论,然后由供选答案反推,结果与中间结论相符者,即为应选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较复杂的选择题。

(4)排除法

排除法即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排除,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5)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综合分析法。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

二、非选择题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常常也就是题目的题眼。

它将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关键词能否准确找到是能否正确解答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以下从不同题型看生物的非选择题要如何应对:

题型一 曲线类答题模板

正确解答曲线坐标题的析题原则可分为识标、明点、析线三个步骤:

1、识标: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基础。

2、明点:坐标图上的曲线有些特殊点,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应以行或列为单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

3、析线: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或超过一定范围时),随“横坐标量”的变化,“纵坐标量”会有怎样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注: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可先分析每一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题型二 表格信息类

1、题型特点: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一般材料题。可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题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对比较隐蔽,不易提取,因而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信息。

(2)对表格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准确把握表格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

(3)将材料中的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证。

(4)对材料分析及与原理结合论证的过程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以起到首尾呼应的答题效果。

题型三 图形图解类

1、题型特点:生物体的某一结构或某一生理过程均可以用图形或图解的形式进行考查。

这类题可包含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

2、解答该类试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意:

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每一个过程,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

(2)找答案:

①理清知识点: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点,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要一一理清。

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与不同等。

题型四 实验探究类

1、题型特点:实验探究型试题主要包括设计类、分析类和评价类。

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备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2、命题方向:设计类实验是重点,包括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实验改进方法等。

3、解答该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要解决的“生物学事实”是什么,要解决该“生物学事实”的哪一个方面。

(2)明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涉及到的生物学有关学科中的方法和原理有哪些。

(3)确定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实验研究的因素,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4)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得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题型五 数据计算类

1、题型特点:考查核心在于通过定量计算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命题方向:定量计算题的取材主要涉及蛋白质、DN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细胞分裂、遗传育种、基因频率、种群数量、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内容。

3、解答该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知识体系,找准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2)谨慎思考,找出解题所需的数据,分析题目的所给信息的关系。

题型六 信息迁移类

1、题型特点: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

2、命题方向: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

3、解题的一般方略为:

(1)阅读浏览资料、理解界定信息:通过阅读浏览资料,明确题目事件及信息的类型,了解题干的主旨大意,确定解题思路。

(2)整合提炼信息、探究发掘规律:对于题干较长的题目来说,可快速浏览整个题干,针对题目设问,分析所给信息,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迁移内化信息,组织达成结论;紧扣题意抓住关键,根据整合提炼的信息,实施信息的迁移内化。信息迁移分为直接迁移和知识迁移,直接迁移即考生通过现场学习、阅读消化题干新信息,并将新信息迁移为自己的知识,直接作答。

题型七 遗传推断类答题模板

1、题型特点:遗传推理题是运用遗传学原理或思想方法,根据一系列生命现象或事实,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相关的遗传学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类题型。该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功能强等特点。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 篇2

例1(2015·重庆卷)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1)加入的C是_______,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若步骤(3)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见图1):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1)步骤(1)中的对照管应加入0.5 m L蒸馏水以保证单一变量。步骤(2)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淀粉酶适宜的p H。显色结果表明,白粒管颜色最浅,淀粉分解最彻底;红粒管颜色较深,淀粉部分分解;对照管颜色最深,淀粉几乎没分解。由此可知,红粒小麦的淀粉酶活性较低。由题可知,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白粒小麦,这表明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若步骤(3)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即反应底物量减少而酶量不变,底物被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变短,因此,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2)本实验探究的是淀粉酶的种类与穗发芽率的关系,由题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淀粉酶的种类,因变量是管中显示颜色的深浅,因此,X处理应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两管显色无差异,说明β-淀粉酶在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中起的作用一样,而本身红粒小麦显色就深,所以在Ⅱ中红粒小麦管比白粒小麦管显色要深,由此说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0.5 m L蒸馏水控制p H红粒小麦低缩短(2)β-淀粉酶失活深于

【规律】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关系

常用方法:(1)通过实验目的或步骤(根据单一变量)找出实验变量,将实验分为多个对照组;(2)由因找果,分析实验变量与结果间的逻辑关系;(3)单一变量加结果(或现象)即结论;(4)验证性实验中,若实验目的已知,则该实验目的可直接作为正确结论,但结论的全面性要因对照组而定。具体思路见图2:

2.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例2(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 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淀粉酶的作用就是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在此基础上,对题目中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实验是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实验结果以颜色的深浅来呈现,依此可推测出剩余淀粉量,进而可推知被分解的淀粉量,最终可推知每支试管中α-淀粉酶的产生情况。(2)根据反应后的颜色深浅可判断出试管1和试管2溶液中的淀粉量,能读懂表格中的数据就能解决问题。(3)通过试管2和5的对照可以看出,去胚的种子是不会产生α-淀粉酶的;通过试管2和3的对照可以看出,加入GA后的试管3产生了淀粉酶,由此可得出GA诱导种子生成淀粉酶的结论。(4)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试管2、3、4中的GA含量是逐渐增大的,而实验结果中颜色是越来越浅的,这表明这三支试管中α-淀粉酶的产生量是逐渐增加的,由此可得出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的结论。

【答案】(1)淀粉麦芽糖(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规律】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的确定(见图3)

3.准确把握实验原理

例3在适宜的光照下,比较带叶片的小树苗与去除叶片的小树苗的吸水速度是否相同。现有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小树苗、玻璃漏斗、带刻度的玻璃导管、橡皮套、凡士林及清水等(如图4所示)。

(1)请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在光照下带叶片的小树苗与去除叶片的小树苗的吸水速度是否相同。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说明设计的实验原理。

【解析】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题目已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条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和用具,自行设计实验。这一要求是在学生周密思维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对该实验进行分析,明确各材料、用具的作用,从而进行实验设计。

【答案】(1)(图正确无注解得一半分,图不正确不得分。无“各接口处涂上凡士林”扣一半分)

(2)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规律】实验原理的运用和实验目的的确定

高考题中的实验原理一般都来自教材,如例3中就是以教材中的蒸腾作用为原理,掌握该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另一种情况是未涉及教材中的内容,但题目中已明确阐述相关内容,如2013年重庆卷“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原理,即(1)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2)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就能正确把握解题方向。

实验目的的确定,常依据实验原理,从题中所给的材料中确定实验对象,结合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方法,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在具体书写时,一般是“观察什么”“探究什么”或“验证什么”。

4.正确选择实验方法

例4(2016·四川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解析】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则色素分离的起点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A项正确;醋酸菌为好氧菌,通入空气后密封发酵会导致醋酸菌的死亡,不能产生醋酸,B项错误;胡萝卜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低于石油醚,故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提取率降低,C项正确;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D项正确。

【答案】B

【规律】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方法

(1)假说-演绎法:(1)提出假设;(2)演绎即推理;(3)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4)得出结论。

(2)对照实验法,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发现生长素的实验等。

(3)模拟实验法,如利用渗透作用装置模拟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等。

(4)杂(测)交实验法,如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运用杂交实验法,研究出两大遗传定律。

(5)显微观察法,如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

(6)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如标志重捕法、样方法、显微计数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等。

(7)染色法,如利用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利用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将DNA和RNA染成绿色和红色等。

(8)差速离心法,如利用细胞质中各种结构的质量差异,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产生不同的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开。

(9)引流法,如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将细胞处于0.3 g/m L的蔗糖溶液中;排除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气泡等。

(10)同位素标记法,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等。

5.科学选择实验用具及材料

例5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A.1B.2C.3D.4

【解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时,常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卵(母)细胞大,易于操作,且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其中还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该物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A项正确;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分裂能力强,突变率高,可用于植物的诱变育种,B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时,应采用植物体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花粉粒可用于单倍体育种,但不能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C项错误;利用自体干细胞分化成器官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D项正确。

【答案】C

【规律】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取材

选择的实验材料要具备科学性(符合实验要求)、简便性(取材容易)、直观性(实验现象明显)等特点。

(1)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宜选用还原糖丰富的、颜色较浅的材料,以避免色素对实验现象造成干扰。

(2)在细胞膜的提取实验中,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内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避免了其他膜结构对实验的干扰。

(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宜选用新鲜的绿色叶片,因为这样的叶片滤液中色素含量高,效果更明显。

(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因为该部位细胞分裂旺盛,易观察到分裂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5)在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的实验中,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富含过氧化氢酶;同时,经研磨后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可释放出来。

(6)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是该细胞内具有中央液泡,且液泡内含有色素,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7)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其原因是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8)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其原因是(1)果蝇染色体少,便于分析;(2)果蝇的繁殖速度快;(3)果蝇有差异显著的相对性状;(4)取材方便;(5)果蝇个体小,在较小的空间内可大量繁殖。

(9)在生长素的有关实验中,常选用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胚芽鞘细胞只生长、不分裂,易于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利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与染色体相似(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且DNA和蛋白质易分开进行单独实验。

(11)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选用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1)鸡血细胞核中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2)鸡血细胞极易吸水涨破,对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历时较短。

6.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例6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均属于自变量

B.在探究Na Cl溶液的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Na Cl溶液的浓度是因变量

C.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p H属于无关变量

D.在探究O2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可以随便控制

【解析】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均属于无关变量,A项错误;在探究Na Cl溶液的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Na Cl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B项错误;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O2的有无,温度、p H等属于无关变量,C项正确;在探究O2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应相同且适宜,而不是随便控制,D项错误。

【答案】C

【规律】实验变量在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中的体现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实验中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遵循一个自变量对应一个因变量的观测原则;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具体地说,对于自变量,实验操作要规范,形成对照或对比(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对于因变量,要认真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因为因变量是得出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对于无关变量,也要严格控制,在实验中应保持一致(体现等量原则)。一般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实验对象或实验材料(健康程度相同、随机均分、性别年龄相同、分组编号);(2)器材(洁净适用、型号统一);(3)试剂(适量、等量、浓度适宜);(4)处理[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处理时长(或处理部位)相同];(5)此外,还可通过平行实验、重复实验来减少误差。具体思路见图7。

7.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例7探究沼虾的变色是否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有关。沼虾的生理变色是指个体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颜色反应,这是由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的分散与集中决定的;红色色素细胞是调节沼虾体色的主要色素细胞,受光照刺激,沼虾将产生分泌物。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细胞中色素分布的变化。明亮和黑暗是两种对比突出而又极为简单的环境背景。在明亮处沼虾体色浅,在黑暗处沼虾体色深。

材料用具:沼虾、剪刀、光照后眼柄的提取液、灯光、暗室、玻璃水槽、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黑暗环境中的沼虾分成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中,3 h后取出。先用肉眼观察体色变化。

第二步:证明沼虾的变色是否与眼柄有关,具体做法为___________。先用肉眼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实验预期及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若上一步证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有关,则继续证明沼虾的变色是否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有关,具体做法为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实验预期及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黑暗中的沼虾剪去眼柄,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中,3 h后取出(1)若A、B两组处理后均无体色变化,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有关;(2)若A、B两组处理后,现象与第一步相同,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无关将黑暗中的沼虾剪去眼柄,分成A、B两组,分别注入等量的光照后眼柄的提取液和生理盐水(1)若A、B两组处理后均无体色变化,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无关;(2)若A变色而B不变色,说明沼虾的变色与眼柄中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规律】从实验变量的角度设计实验步骤

(1)依据自变量,确定实验组别,并进行编号。

(2)依据无关变量,控制实验条件。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每组数量相同”“处理时间相同”等词语,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谨性。

(3)依据因变量,确定实验的检测指标,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解题时,应注意因变量与检测指标不一定相同。

(4)注意细节上的设计。例如,(1)溶液或培养基灭菌后是否需要冷却后使用;(2)向淀粉糊中加入唾液后是否需要振荡试管;(3)酶促反应中的试管应直接加热还是水浴保温;(4)用酒精溶解绿叶中的叶绿素时,酒精应直接加热还是隔水加热;(5)将甲状腺制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注入动物体内的方法是饲喂还是注射;(6)不同情况下要合理选用不同的水,如清水、池水、凉开水、蒸馏水、生理盐水等;(7)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甲液(0.1 g/m L的Na OH)和乙液(0.05 g/m L的Cu SO4)的使用等等。

8.处理并分析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例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想要做一个探究实验。现已得到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 m 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

(1)实验目的: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2)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作用。

(3)实验所需仪器:烧杯、半透膜、细线等。

(4)实验步骤:

(1)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

(2)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

(3)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将漏斗浸入烧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齐平;

(4)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

(5)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并不唯一。本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有以下三种:

(1)若液面上升,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

(2)若液面不变,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等于淡水动物;

(3)若液面下降,则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

【答案】见解析

【规律】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1)实验结果的分析:

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唯一的,依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采用逆推法由结论推出相应的结果;

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不确定的,应先把自变量与因变量所对应的各种关系考虑全面,然后采用逆推法罗列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2)实验结果的呈现:

(1)利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

表格的设计应从自变量和因变量展开,通常有以下两种模式:

a.单因子变量模式:

b.多因子变量模式:

(2)利用曲线图呈现实验结果:

用曲线图呈现实验结果时,通常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并在坐标轴上标注单位或符号。

绘制曲线图的方法:

a.标轴:认真审题,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坐标轴,标注单位或符号;

b.描点:根据题目所给数据描点,有时还涉及相关计算(要特别注意曲线的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与坐标轴的交点等);

c.连线: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d.标注:注明相应的文字及图像的标题。

(3)实验结论的呈现:

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例如,在“验证CO2是光合作用必需原料”的实验中,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叶片遇碘变蓝,实验组叶片遇碘不变蓝;结论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索,因此预期的结果及结论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其书写格式一般为“若……,则……”。例如,在“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结果和结论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若相同时间内,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多,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若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少,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若两组的萌发数相同,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中学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篇3

科学探究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对课本经典探究实验的重现或延伸,这些科学探究题同学们做过或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过,对学生来说相对较为容易。第二类是多方面结合, 给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命题, 让学生设计、解答探究实验,这类题难度最大, 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要求也最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探究题,考察内容是有共同之处的一般包括:(1) 明确探究问题;(2) 作出合理假设;(3) 设计实验步骤;(4) 预测实验结果;(5) 得出实验结论。

【例题】王强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学生,学习了鱼鳃的结构后,对鱼的呼吸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想设计实验探究水中的含氧量会不会影响鱼的呼吸。请根据提供的材料与用具帮助他完成实验。

(6)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解题思路】学生解答科学探究题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简单易行的方法:

一、明确探究问题

一般的科学探究题都会给出学生明确的探究问题, 即明确实验目的,并且多数题目都会在题干叙述中明确实验目的,掌握这一规律,学生就能成功把握解题思路。如例题中的问题就是题目叙述中给出的探究问题:“水中的含氧量会不会影响鱼的呼吸?”注意是疑问句。。

二、作出合理假设

一般实验探究题都要求作出科学、合理的假设,解答中应把握:一定根据所探究的问题、同时结合以往的知识或生活经验作为依据来作出假设。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问题直接改为陈述即可。例题中就可以直接把问题改成陈述:水中的含氧量会影响鱼的呼吸。

三、设计实验步骤

在科学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的判定往往是考查的重点。学生应掌握设计实验时的三个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设置重复实验。

在实验设计中,必须设置对照实验,一般都是两两形成对照实验,通过对照实验组的变量差异引起的结果来得出实验结论。A和B 为一个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就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而变量的确定必须与所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有关,即本实验的结果的差异或者说结果的变化是由于谁造成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是实验变量,这种处理就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如例题中甲组和乙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实验结果不同是由于所加的水不同引起的,而水的不同本质是含氧量的不同,所以其变量是“水中的含氧量”。甲组加的是凉开水,乙组就要加池塘水形成对照,题目有提示。

设置重复实验,就是一个实验重复做多次或者一次实验同时用多个实验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从而证明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中每组只用一条小鱼,容易出现偶然性,因此改为每组各用10只金鱼做实验。有时我们可以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目的也是一样。

四、得出结论

是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得出正确的结论,用陈述句式。实验现象是甲组呼吸困难死亡,乙组是呼吸正常。所以结论就是水中的含氧量会影响鱼的呼吸。

高二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篇4

高二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a、三角函数与向量解题技巧

平移问题:永远记住左右平移只是对x做变化,上下平移就是对y考点:对于这类题型我们首先要知道它一般都是考我们什么,我觉做变化,永远切记。

b、概率解题技巧

它主要是考我们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三角函数的化简问题看,同时可能会涉及到正余弦考点:对文科生来说,这个类型的题主要是考我们对题目意思的定理,难度一般不大。理解,在解题过程能学

只要你能熟练掌握公式,这类题都不是问题。会树状图和列表,题目也是相当的简单,只要你能审题准确,这类题型:这部分大题一般都是涉及以下的题型:题都是送分题;对理

最值(值域)、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平移科生来说,主要注意结合排列组合、独立重复试验知识点,同时会问题等要求我们准确掌握分

解题思路:布列、期望、方差的公式,难度也是不大,都属于送分题,是要求第一步就是根根据向量公式将表示出来:其表示共有两种方法,一我们必须拿全部分数。

种是模长公式(该种方法是在题目没有告诉坐标的情况下应用),即,题型: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都是求概率,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另一种就是用坐标公式表示出来(该种方法是在题目告诉了坐标),不过要注意我们曾经

即在这里遇到过的线性规划问题,还有就是篮球成功率与命中率和防第二步就是三角函数的化简:化简的方法都是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诱守率之间关系的类似

导公式(只要题目出现了跟或者有关的角度,一定想到诱导公式),题目。

解题思路:

第一步就是求出总体的情况

第二步就是求出符合题意的情况

第三步就是将两者比起来就是题目要求的概率

这类型题目对理科生来说一定要掌握好期望与方差的公式,同时最重要的是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法。

c、几何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主要是考察咱们对空间物体的感觉,希望大家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培养一些立体的、空间的感觉,将自己设身处地于那么一个立体的空间中去,这类题对文科生来说,难度都比较简单,但是对理科生来说,可能会比较复杂一些,特别是在二面角的求法上,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理科生能对两个面夹角培养出感情来,这样辅助线的做法以及边长的求法就变得如此之简单了。

题型:这种题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证明题,也就是证明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第二类就是证明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第二就是计算题,包括棱锥体的体积公式计算、点到面的距离、有关二面角的计算(理科生掌握)解题思路:

证线面平行如直线与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面中找到一条线与平行即可(一般情况下没有现成的线存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面做一条辅助线去跟线平行,一般这条辅助线的作法就是找中点);另一种方法就是过直线作一个平面与面平行即可,辅助面的作法也基本上是找中点。

证面面平行:这类题比较简单,即证明这两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线对应平行即可。

证线面垂直如直线与面:这类型的题主要是看有前提没有,即如果直线所在的平面与面在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垂直关系了,那么我们只需要证明直线垂直于面与面的交线即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说直线所在的平面与面是垂直的关系,那么我们需要证明直线垂直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即可。

其实说实话,证明垂直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一般都有什么勾股定理呀,还有更多的是根据一个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这个面的任何一条线)来证明垂直。

证面面垂直与证面面垂直:这类问题也比较简单,就是需要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即可。

体积和点到面的距离计算:如果是三棱锥的体积要注意等体积法公式的应用,一般情况就是考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难度的,关键是高的寻找,一定要注意,只要你找到了高你就胜利了。除了三棱锥以外的其他锥体不要用等体积法了哈,等体积法是三棱锥的专利。二面角的计算:这类型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噩梦,其难度有二,第一是首先你要找到二面角在什么地方,另一个难度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

二面角(面与面)的找法主要是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找到从一个面的顶点A出发引向另一个面的垂线,垂足为B,然后过垂足B向这两个面的交线做垂线,垂足为C,最后将A点与C点连接起来,这样即为二面角(说白了就是应用三垂线定理来找)

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法:一般应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面积法,正余弦定理等。

高二数学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成绩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8)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9)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高中数学常考知识及解题技巧

1、函数

函数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方程或不等式

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初等函数

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的不等式

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参数的取值范围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问题

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曲线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离心率

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问题

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问题

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

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

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换元法

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6.二项分布

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7.绝对值问题

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8.平移

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19.中心对称

2013云南高考生物解题技巧 篇5

在云南高考的考试中,没有掌握好答题技巧就得不到高分,所以掌握考试和科目的技巧十分重要。我们来看看生物的答题技巧。

1、简答题:

(1)审题不清,找不准主要信息,答非所问。

(2)基本功欠缺,表达不准确。比如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区别;遗传方式的判断、几率计算;神经系统兴奋的传导;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流程等主要知识不熟练,表达不言简意赅,不能用生物学术语回答,如选择透过性、样方法、环境容纳量、超数排卵等;错字、别字多;绘图不规范,纵横坐标不注明含义。考生可灵活提取并理清平时积累的知识,寻找知识交叉点,运用学科术语,准确、简洁、工整表达。

(3)思维定势,缺少变通。高考题有和平时相似的题目,但变动较大,考生答题定势思维严重,存在背答案现象。考生可在审题中注意变化的内容,以动制动。

(4)课本实验不熟,实验分析评价和设计题思路不清,是高失分点。

2、选择题难以识别陷阱、排除干扰项:考生对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排除干扰项的难度较大。找准题眼就是找准题目考查的目的,能够绕过陷阱、排除干扰。策略是加强审题,甄别陷阱。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 篇6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 试题的新颖度、难度和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图表和图形的创新, 这已成为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常用图形、图表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的正确理解, 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用图形、图表的表达方式描述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能力。

高考生物试卷命题时常用的是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图, 其表现形式有实物图、模式图和示意图, 一般不会和教材中的插图完全一样, 而内容源于课本而又远于课本。解这类题型时, 考生应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 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 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教材中所学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判断、推理、表述。

一、实物图

通常是史料的图片, 实物图题中的实物真实具体、形象生动, 贴近学生生活, 课本插图中有大量的实物图, 尤其是按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这类题型加盟生物学试卷, 使试卷更人性化, 是近几年的创新题。

二、模式图

这是生物体局部形态结构的典型展示, 如2007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的第18题。题中展示的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同学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都如模式图所体现的那样, 像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和液泡。考生在作答时要知道, 从模式图中获取信息时, 就应该明白图形体现的只是一种模式, 是相关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的模范、典型。

三、示意图

这是反映生命现象、生理过程或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简要图式, 只能体现出生命运动过程中的主体特征和核心规律, 是一个对生命过程或现象最为简洁的描述。正由于示意图的形式简洁, 内涵丰富, 因而成为教材和命题时常采用的生物学图形。

四、系谱图

这是生物学特有的图形, 以方框、圆圈、线段等表示复杂的遗传信息。系谱图图形中蕴含了亲子世代、男女婚配、遗传方式、遗传特点等多层含义, 同时标注也是重要的提示。以系图谱为信息载体, 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学思维的迁移和几率运算能力, 是生物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五、表格

表格题是高考生物试卷中必有题型。如2007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的第34、41题。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 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目, 行则是表格的主体内容。多数表格附有标题, 标题是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 是主题, 因此解表格题时要从标题起审题, 再从行、列入手, 理顺行、列之间的相关性, 用比较大小、数据转变成图线等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合教材知识, 进行作答。

六、流程图

用箭号、字母和数字等表示复杂生命运动的过程或新陈代谢中有序的变化关系, 有时借助于示意图、模式图等以增加流程中的信息容量。如2007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的第39题A、40题B等。解流程图题时, 要结合题干中的文字叙述, 把握流程图中流程的核心变化或重要过程, 以此为主线完成图文的转换。由于流程图中涉及箭号、字母和数字等, 答案的形式也可能上述符号, 这是解流程图题与其他题型的差别。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解题技巧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学生解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解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解题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不能深刻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解答得不够充分。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呢?

一、掌握课本知识是解题的前提

任何学科都需要学生本身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加以理解记忆。高中生物有着与其他理科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物理,物理要求学生将概念理解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所涉及的物体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这样有利于解题。而对于生物来说,学生需要学习的对象是比较抽象的细胞的分子组成、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这就要求学生将生物独有的名词、术语以及概念记忆牢固。

例如,简述同一个体细胞中有关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特征。

分析:解答这道题时,就需要学生深刻地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丝分裂的前期,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有分裂的中期,纺锤丝将染色体的着丝点拉到赤道板位置并排列整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这个时候,虽然染色题的数量加倍了,但是DNA分子数没有发生变化,分裂的结果是分裂前后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与分裂前一样。同理,学生还需要对减数分裂的过程了然于心。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类似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

二、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分析

在对课本的概念记忆牢固以后,做题时就要注意解题的各种技巧。

1.选择题

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比如:“不、都、最、至少、可能、错误的、正确”等,这些字眼往往是答选择题的关键所在,我就要求学生在审题的时候,用笔将这些词语画出来,避免在看选项的时候遗忘题干要求。并善于从题干给出的图表中获取信息,生物体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题中会时不时给出一些图表,很多隐含的信息都在图表中有所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分析横纵坐标,将获得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推导、判断。

例如,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解析:审题时将“不可行的”画出来,之后再看选项。这一类题本身并不难,它们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在做题的时候不要被做过的题干扰,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的题干。

2.非选择题

认真读题,提取有用的信息。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很多时候,小题会给你一定的提示,可以从问题出发,采用逆推法进行推导。在答案已经明确的前提下,要组织好答案,避免答非所问,而且,你的答案需要有因有果,说得清楚,说到点子上。如果一直和未知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必须经过几个因果关系的知识才能间接联系,那么答案就需要一层一层地说清楚。

表格类的题目出现的比较多,关于这部分的题目解题思路可以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学生一定要读题干,理解表格设置的目的。第二步,理解表格行和列的含义。第三步,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探索表格隐含的信息,然后联系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最后要弄清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3.特殊题型的注意事项

遗传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遗传学的规律,主要针对学生对减数分裂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2)植物的正反交向问题和动物的交配问题,这类问题在高中生物试卷中是十分常见的,选择题和大题中都有可能出现,需要学生对实验性状进行分析,判断出动植物的相关性。(3)基因与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在知道子代生物的表现性状的条件下,推导出其父母或者下一代的基因类型或相关性状,难度较大。

关于这部分问题的解题技巧我总结了以下四个解题步骤:第一步,判断显隐性。可以根据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判断,也可以应用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进行判断。第二步,判断基因的位置。可以运用假设法向下或者向上去推导,遇到矛盾的地方,重新假设,重新推导。第三步,根据个体的表现型结合其亲子代的情况,写出基因型。第四步,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算出正确的比例。

以上是我对高中生物解题的一些技巧和思路的简单总结,当然做题不能仅仅靠技巧,解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学好课本上的每一个内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成绩。

上一篇:幼儿园防地震安全应急预案下一篇: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