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事故及其防治课件

2024-09-10

矿井事故及其防治课件(共7篇)

矿井事故及其防治课件 篇1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会造成生产活动的暂时中断或永久终止,并会引起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事故具有因果性、条件性和规律性,还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和可预防性。认识事故的本质和发生规律,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很有必要。矿井常见的事故包括瓦斯事故、煤尘爆炸事故、水害事故、顶板事故、火灾事故、机电运输事故和其他事故等。

第一节 瓦斯事故及其防治

瓦斯事故是指由于瓦斯的存在并失控而导致的事故。包括瓦斯爆炸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燃烧事故、窒息事故等。瓦斯爆炸事故是可以造成多人伤亡事故的“第一杀手”。

一、矿井瓦斯

1.矿井瓦斯的性质

矿井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相对空气密度为0.554,比空气轻;它有很强的扩散性、渗透性;甲烷本身无毒,但不能供人呼吸;甲烷不助燃,但具有燃烧和爆炸性。

瓦斯在煤层及围岩中的赋存状态有以下2种:

(1)游离状态。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层或围岩的空隙之中,其分子可自由运动,处于承压状态。

(2)吸附状态。吸附状态的瓦斯按照结合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吸着状态和吸收状态。吸着状态是指瓦斯被吸着在煤体或岩体微孔表面,在表面形成瓦斯薄膜;吸收状态是指瓦斯被溶解于煤体中,与煤的分子相结合。

2.矿井瓦斯的危害

矿井瓦斯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当空气中瓦斯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遇火就会燃烧或爆炸。瓦斯气体和氧气的量相匹配时,反应就充分、剧烈,表现为瓦斯爆炸;反之就表现为瓦斯燃烧。

(2)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很高时,空气中的氧含量相对降低,会使人窒息。(3)煤层及围岩中的瓦斯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在冲击地压和采掘活动等诱因作用下,可以导致煤与瓦斯突出。

3.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防治

矿井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其危害非常巨大:瓦斯爆炸时能产生1850 ℃以上的高温气体和强大冲击波,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的损坏;如果爆炸源附近的沉积煤尘被扬起,还将导致煤尘爆炸;瓦斯爆炸将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会造成大量人员中毒而伤亡。

(一)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即:一定浓度的瓦斯5%~16%;一定温度的引燃火源,瓦斯在空气中的引爆温度为650~750 ℃;足够的氧气含量,氧含量达到12%。三者缺一不可。

(二)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 瓦斯爆炸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瓦斯爆炸是指消除瓦斯爆炸的条件并限制爆炸火焰向其他区域传播,预防瓦斯爆炸事故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防止瓦斯积聚(1)加强通风。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根本措施。瓦斯矿井的通风必须做到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才能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稀释并排除。

(2)先抽后采。先抽后采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对于采用一般通风方法不能解决瓦斯超限的矿井或工作面,可以采用抽放瓦斯的方法,将瓦斯抽排至地面。

(3)及时处理积聚的瓦斯。瓦斯积聚是指局部空间的瓦斯浓度达到2%,其体积超过0.5 m3的现象。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防止局部区域达到瓦斯爆炸浓度的下限。

(4)加强检查和监测瓦斯。井下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地点要按要求检查瓦斯浓度。对于不同地点的瓦斯浓度《煤矿安全规程》有明确规定;同时,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防止出现引爆火源

引爆瓦斯的火源主要有明火、爆破火焰、电火花及摩擦火花4种。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井下严格烧焊管理;严格井下火区管理;防止出现爆破火焰;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3.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

井下局部区域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应尽可能缩小其波及范围,避免继发性的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措施有以下4种:

(1)实行分区通风。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单独的回风巷,防止事故发生区域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2)安设隔爆设施。有煤尘、瓦斯爆炸危险的矿井,都必须按要求安设隔爆水槽或岩粉棚,主要是利用它们的降温作用,破坏相邻区域发生继发性煤尘爆炸的条件,防止事故扩大化。

(3)建立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以保证发生事故时相关人员的避难,减小伤亡损失。

(4)组织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及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逃生能力。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及其防治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是指在地应力和瓦斯(二氧化碳)气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瞬间由煤体(岩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现象。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动力现象,常发展成较大型事故。由于强大的能量释放,能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引发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等二次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矿井正常生产系统的瘫痪。

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出劈裂声、爆竹声、闷雷声,间隔时间不一,在突出瞬间常伴有巨雷般的响声;支架受力发出“嘎嘎”声音甚至折裂声音。

(2)无声预兆。其主要表现是:① 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由薄变厚,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暗淡无光泽,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煤岩严重破坏等。② 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温异常、气味异常,打钻喷瓦斯、喷煤粉并伴有哨声、蜂鸣声等。③ 地压显现、岩煤开裂掉渣、底鼓、岩煤自行剥落、煤壁颤动、钻孔变形等。

2.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突出矿井应当根据实际状况和条件,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对突出煤层较大范围采取的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2类。开采保护层分为开采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2种方式。预抽煤层瓦斯可采用的方式有地面预抽煤层瓦斯、井下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和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等。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预震动爆破、水力冲孔、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注水湿润煤体或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防突措施。

第二节 煤尘爆炸事故及其防治

煤尘爆炸事故是指井下爆炸性煤尘达到一定浓度,遇到引爆火源发生的爆炸事故。

一、煤尘的产生及危害

煤尘是煤矿采掘过程中产生的以煤炭为主要成分的微细颗粒。把沉积于器物表面或井巷四壁之上的煤尘称为落尘;悬浮于井巷空间空气中的煤尘称为浮尘。落尘与浮尘在不同风流环境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煤尘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易导致职业病;有爆炸性的煤尘可以爆炸;污染井下环境和设备; 影响安全生产。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缺一不可。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可分为爆炸性煤尘和无爆炸性煤尘。煤尘的挥发分越高,越容易爆炸。煤尘有无爆炸性,要通过煤尘爆炸性鉴定才能确定。

(2)煤尘的爆炸浓度。具有爆炸性的煤尘只有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浓度时才能发生爆炸。煤尘的爆炸浓度受很多因素影响,瓦斯的存在将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从而增加了煤尘爆炸的危险性。随着瓦斯浓度的增高,煤尘爆炸浓度下限急剧下降。

(3)高温热源。能够引燃煤尘爆炸热源温度的变化范围比较大,它与煤尘中挥发分含量有关。煤矿井下能点燃煤尘的高温火源主要为爆破时出现的火焰、电气火花、冲击火花、摩擦高温、井下火灾和瓦斯爆炸等。

(4)足够的氧气含量。空气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8%。

三、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减尘、降尘 减尘、降尘是通过减少煤尘产生量或降低空气中悬浮煤尘含量以达到从根本上杜绝煤尘爆炸可能性的措施。其主要方法有煤层注水、使用水炮泥、喷雾降尘、清除落尘等。

2.防止引燃煤尘

防止引燃煤尘的措施与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大致相同。特别要注意的是:瓦斯爆炸往往会引起煤尘爆炸。此外,煤尘在特别干燥的条件下可产生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火花也能引起自身爆炸。

3.隔绝煤尘爆炸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扩大,应采取撒布岩粉、设置隔爆水槽等隔绝爆炸范围的措施。

第三节 水害事故及其防治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或地表水通过各式各样的通道进入矿井,当水量大、来势迅猛,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称为矿井透水事故,又称水害。水害事故是煤矿需要重点防范的灾害之一。

一、水害的发生原因

造成矿井水害事故的原因很多,如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不清、井筒位置选择不当、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井下防治水措施不力、违规冒险作业、违规开采防水煤柱等。煤矿水害事故一旦发生,可以造成矿井生产停滞、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水害的发生,也是有一定的预兆的。

二、水害发生的预兆

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前一般会有一些征兆。常见的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出现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三、水害防治原则

矿井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该原则科学地概括了水害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

(1)“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是指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水害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对矿井水害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2)“有疑必探”是根据水害预测预报评价结论,对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探测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

(3)“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查,确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后再掘进施工。(4)“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采掘工程。

四、水害防治综合措施

《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防治水工作须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1)防水

在地面构筑一些防水工程,以减少涌入矿井的涌水量,或合理进行矿井开拓与开采布置,为煤层开采创造安全有利的条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预留一定宽度的防隔水煤(岩)柱,使采掘工作面与地下水源或通道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地下水涌入采掘工作面。

(2)堵水

堵水是指采用局部注浆方式对涌水进行封堵的防治水方法,即将水泥浆或化学浆通过专门钻孔注入岩层空隙,浆液在裂隙中扩散时胶结硬化,起到加固煤系地层和堵隔水源的作用。

(3)疏水

疏水是利用钻孔疏排地下水,有计划、有步骤地降低含水层的水位和水压,使地下水局部疏干,为煤层开采创造必要的安全条件。

(4)排水

排水是指通过排水系统把地下水汇集到井下水仓中,由此集中排出井外。它也是指矿井采掘工作面采用钻探方法,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进行探放水施工,把探出的地下水排放出来,消除隐患。

(5)截水

截水是指采用筑挡方式对涌水进行堵截的一种防治水方法。井下截水的主要措施包括构筑水闸墙和水闸门。水闸门设置在发生涌水时需要截水,而平时仍需运输、行人的井下巷道内,它是整个矿井的重要截水工程。地面也可以采取对地表河流、洪水的截流治理。

第四节 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因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一般称为冒顶。顶爆事故常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

一、顶板事故的类型

1.按其发生的力学原理分类

顶板事故按其发生的力学原理分为3类:①压垮型冒顶是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②漏垮型冒顶是由于顶板破碎、支护不严引起破碎的顶板岩石冒落而引发的冒顶事故。③推垮型冒顶是因复合型顶板重力的分力推动作用使支架大量倾斜失稳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2.按其发生的规模分类

顶板事故按其发生的规模分为2类:① 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伤亡人数不多的冒顶,常发生在煤壁附近、采煤工作面两端、放顶线附近、掘进工作面及年久失修的巷道等作业地点。② 大面积冒顶,是指冒顶范围大、伤亡人数多的冒顶,常发生在采煤作业面、采空区、掘进工作面等作业地点。

二、顶板事故的预兆及防治

(一)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预兆及防治 1.采煤工作面冒顶的预兆(1)掉渣,顶板破裂严重。(2)煤体压酥,煤壁片帮增多。(3)裂缝变大,顶板裂隙增多。

(4)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如木支柱会发出劈裂声、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发出的响声;或者采空区顶板断裂垮落时发出的闷雷声。

(5)顶板出现离层,用“问顶”方式试探顶板,如顶板发出“咚咚”声,说明顶板岩层之间已经离层。

(6)有淋水的采煤工作面,顶板淋水有明显增加。(7)在含瓦斯煤层中,瓦斯涌出量会突然增大。

(8)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或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2.采煤工作面冒顶的预防措施

(1)及时支护悬露顶板,加强“敲帮问顶”。

(2)炮采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要合适,避免崩倒支架。(3)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节理垂直或斜交以避免片帮,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4)综采工作面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方向的推力,提高支架的初撑力。

(5)采煤机移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及时接顶带压移架。

(6)破碎直接顶范围较大时,可注入树脂类黏结剂固化,支护形式宜采用交错梁直线柱布置,必要时要支设贴帮柱。综采工作面宜选用掩护式液压自移支架。

3.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处理

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后,要立即查清情况、及时处理。处理采煤工作面冒顶的方法常用的有探板法、撞楔法、小巷法和绕道法等。

(二)掘进巷道冒顶事故预兆及防治

当掘进巷道围岩应力较大、支架的支撑力不够时,就可能损坏支架,形成巷道冒顶。巷道冒顶事故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汇处。 1.巷道冒顶事故的预兆(1)掉渣、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板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造成空顶、支架松动而冒顶。

(2)顶板有裂缝,裂缝迅速变宽、增多。(3)顶板发出响声。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顶板岩层下沉,顶板内有岩层断裂的声响;另外,木质支架或木板也会出现压弯断裂而发出响声。

(4)顶板出现离层,掘进面片帮次数明显增多。(5)有淋水的巷道顶板淋水量增加。 2.掘进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1)根据岩石性质及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控顶距,严禁空顶作业。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顶帮必须背严背实,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要采取临时支撑措施。

(3)在破碎带或斜巷掘进时,要缩小支架间距,并用拉撑件把支架连在一起,防止推垮。

(4)支护失效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护顶,支好新支架,再拆老支架。(5)斜巷维修巷道顶梁时,必须停止行车,必要时制定安全措施。 3.巷道冒顶事故的处理

(1)先加固好冒落部位前后的支架,使用工字钢支架、U型钢支架等支护的,根据压力情况加密支架间距。

(2)支架要及时封顶,顶板要背严插实,防止冒顶范围扩大,可用撞楔法在冒顶区打入铁钎或小圆木,用竹笆或板皮背严。

(3)清理冒落的煤矸,在无冒落危险情况下,尽快架好冒落部位的支架。(4)排好护顶木垛。

第五节 火灾事故及其防治

矿井火灾事故常常是煤矿井下发生非控制性燃烧而酿成的事故。矿井火灾能够烧毁生产设备、设施,造成资源损失,产生大量高温烟雾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可以致使人员伤亡。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

根据引起火灾的热源不同,将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2类。内因火灾是指由于煤炭及其他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又称为煤炭自燃。外因火灾是指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

二、矿井内因火灾的预防

1.煤炭自燃的条件

煤炭自燃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 煤本身具有自燃倾向,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② 连续的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③ 煤氧化生成的热能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散失。④ 以上3个条件同时存在且时间大于煤炭自燃的发火周期。

2.煤炭自燃的预兆

煤炭自燃初期,人体所能感受到的预兆有:

(1)空气湿度增大,有雾气,煤壁和支架上挂有水珠。(2)空气温度升高,出水温度也高。

(3)出现如汽油味、煤油味、煤焦油味等。

(4)人体人体不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煤炭自燃易发生的地点有采空区(特别是未及时封闭或封闭不严且留有大量浮煤的采空区)、煤柱内、煤层巷道的冒空垮帮处、地质构造附近。

3.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1)选择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2)通风系统要合理。

(3)加强温度和一氧化碳气体的检测。

(4)及时封闭采空区。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5)可采用预防性灌浆或用阻化剂防火的技术手段。阻化剂是一些吸水性很强的无机盐类化合物,将阻化剂溶液喷洒在煤壁上、采空区或注入煤体内,具有阻止煤炭氧化和自燃的作用。

(6)可采用胶体材料防火,如凝胶防火、胶体泥浆防火等。

三、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

1.外因火灾产生的原因

(1)明火如 违章吸烟、使用电炉、灯泡取暖、电焊、气焊、喷灯熔断与焊接。(2)电火花。① 电气设备失爆、过负荷运行、短路产生的电火花。② 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③ 电缆存在“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等,易产生电火花。

(3)违章爆破火焰。使用严重变质或过期的炸药,封泥不严、不实或封泥量不够,最小抵抗线不够,裸露爆破等违章爆破会产生火焰,引起火灾。

(4)机械设备摩擦生热或撞击火花易引起火灾。(5)瓦斯、煤尘爆炸可继发火灾事故。 2.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 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2)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3)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4)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5)井筒、平硐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 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6)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7)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8)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9)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从业人员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10)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

四、矿井常用的灭火方法

1.直接灭火

矿井火灾发生初期,一般火势并不大,应该尽早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进行直接灭火。假若贻误灭火良机,火势迅速蔓延就容易酿成重大火灾事故。直接灭火的方法主要有:

(1)清除可燃物。将已经发热或者燃烧的煤炭以及其他可燃物挖出、清除。这是扑灭矿井火灾最彻底的方法。采取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火区涉及范围不大、火区瓦斯不超限、人员可以直接到达发火地点。

(2)用水灭火。水是最有效、最经济、来源最广泛的灭火材料。用水灭火必须注意的问题是:① 要有足够的水量。② 灭火人员要站在上风侧工作,以免产生过量的水蒸气伤人。③ 必须保持一个畅通的排烟通道,以防高温的水蒸气和烟流返回伤人。④ 不能用水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不宜用水扑灭油料火灾。

(3)用沙子、岩粉、灭火器灭火。沙子常用于扑灭初期的电气火灾和油类火灾。井下灭火器主要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高倍数泡沫灭火器等。

2.隔绝灭火

隔绝灭火又称为封闭火区。构筑防火墙(密闭)或注入惰性气体,隔绝火区空气的供给,减少火区的氧浓度,使火区因缺氧而窒熄。这种方法适用于火势猛、火区范围较大、无法直接灭火的火灾。在实施封闭火区灭火时,应遵循封闭范围尽可能小、防火墙数量尽可能少和有利于快速施工的原则。

3.综合灭火

综合灭火法就是隔绝灭火法与其他灭火法的综合应用,如在封闭火区基础上,再采取灌浆、注入惰性气体或喷阻化剂等措施。

第六节 机电事故及其防治

煤矿机电事故是指由于机电设备出现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的事故。机电运输系统贯穿于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机电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还可能成为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

一、提升运输事故及其防治

提升运输事故是指在提升运输系统中由于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设备故障、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各类事故。

(一)刮板输送机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1.刮板输送机伤害事故的类型

刮板输送机伤害事故常见的有:刮板链打伤事故,转动部分绞伤事故,机尾翘起砸伤事故,挤伤或撞伤事故,电火花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等。

2.刮板输送机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刮板输送机必须有专人维护,有维修保养制度,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2)启动前必须对输送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状态等。启动前先发信号,然后点动试车,待确认无问题后再正式开车。

(3)严格执行停电处理故障、停电检修制度。停电后在开关处要挂牌,并把采煤机闭锁。严禁运行中清扫刮板输送机。

(4)刮板输送机的转动、传动部位应按规定设置保护罩或保护栏杆;机尾应设保护板;需横越输送机的行人处必须设置人行过桥。

(5)不准在输送机道内行走,更不准乘坐刮板输送机。当需要运送长料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6)移动刮板输送机的液压装置必须完整可靠。移动刮板输送机时,必须有防止冒顶、片帮伤人和损坏设备的安全措施。

(7)刮板输送机两侧电缆要按规定认真吊挂,特别是在工作面移动的电缆要管理好,防止落入机槽内被刮坏或拉断而造成事故。

(二)斜巷绞车运输事故及其预防 1.斜巷绞车运输事故的类型

该事故类型常见的有:违章放飞车造成跑车事故、各种原因的断绳跑车事故、带电维修伤害事故、违章跟车扒车事故等。

2.斜巷绞车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

(1)斜井绞车司机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2)绞车等设备完好,管理到位。(3)按规定设置和使用防护装置。(4)使用合格的连接装置和保险绳。

(5)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6)严禁多挂车或超载、超速运行。(7)严禁扒车或违章跟车。

(三)人力推车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人力推车时,作业人员应根据所运的材料和设备类型正确地选用运输车辆。木材、金属管、金属支架、钢轨等长料应选用有框架的材料车;水泥、石子等可用矿车装运;各种货载的外形尺寸应与所通过巷道断面相适应,不得超高超宽。《煤矿安全规程》对人力推车作了明确规定。

(1)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2)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3)严禁放飞车。

(4)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需要停放时,必须用可靠的制动器将车辆稳住。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四)罐笼提升事故及其防治

1.罐笼提升事故类型

主要包括罐笼脱轨、过卷、卡罐、断绳、蹾罐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

2.罐笼事故预防措施

(1)罐笼设计合理,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罐笼每层内一次能容纳的人数应明确规定。超过规定人数时,把钩工必须制止。(3)立井使用罐笼提升时,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的安全门必须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联锁:

(4)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都应设置摇台,并与罐笼停止位置、阻车器和提升信号系统联锁:

(5)用多层罐笼升降人员或物料时,井上、下各层出车平台都必须设有信号工。(6)严禁在同一层罐笼内,人员和物料混合提升,(7)严禁超载和超载重差运行。

二、电气事故及其防治

电气事故是指由于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违章操作而引发的长时间停电、设备烧毁、人身触电等事故。

(一)矿井供电系统

由矿井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结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矿井供电系统。

1.采区供电系统

(1)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是采区用电的中心。其电源由井下中央变电所提供,主要任务是将高压电变为低压电,并将低压电分配到本采区所有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电设备;同时,采区变电所还将部分高压电直接分配给本采区的移动变电站。

(2)采掘工作面的供电。向采煤、掘进工作面供电时,由于采煤工作面负荷集中而且较大,掘进工作面一般开掘巷道较长,距采区变电所较远,往往采用移动变电站的供电方式。

2.井下电网保护

煤矿井下电网的过电流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称为煤矿井下的三大保护,是保证井下供电安全的重要措施。

(1)过电流保护。过电流是指电气设备或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值。过电流会使设备绝缘老化,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烧毁电气设备、引发电气火灾或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常见的过电流现象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过电流保护装置包括熔断保护、继电保护和电子式综合保护。

(2)漏电保护。漏电是指电气设备或电网绝缘电阻显著下降的现象。井下常见的漏电故障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2种。集中性漏电是指电网的某一处因绝缘破损导致漏电。分散性漏电是指因淋水、潮湿导致电网中某段线路或某些设备绝缘阻值下降至危险值而形成的漏电。漏电保护装置能迅速切断故障线路的电源,保证供电安全。

(3)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设置保护接地,可有效防止因设备外壳带电引起的人身触电事故。

(二)触电事故及其预防

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其主要伤害为电击和电伤。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以下6个方面:

(1)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各项制度,遵章守纪,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2)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所有开关、手把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认真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送电制度。

(3)加强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查,使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工作,严禁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

(4)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将人体可能触及的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全部封闭在外壳内,同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5)对导电部分裸露的高压电气设备无法用外壳封闭的,应设防护罩或加栅栏隔离,防止人员接近。

(6)设置保护接地装置。煤矿井下36 V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接地。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供电系统漏电造成人身触电。

(三)电气设备防爆及失爆的预防措施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可以爆炸的瓦斯、煤尘,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电弧都有引燃、引爆瓦斯、煤尘的可能,所以,电气设备防爆至关重要,它是防止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的重要措施。

1.矿用电气设备

矿用电气设备分为两大类,即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和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1)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生产的不防爆的一般型电气设备,只能用在井下没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KY”。

(2)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的。在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

2.电气设备的防爆、隔爆和失爆

防爆是指电气设备具有在存在爆炸性混合物地点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性能。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指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

隔爆是指当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决不会引起外壳外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性能。凡具有这种隔爆性能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失爆是指当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引起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质发生爆炸,或是从各处缝隙中喷出高温气体或火焰引起壳外爆炸性气体爆炸的性能。如果发爆器外壳出现隔爆接合面凹坑,紧固螺丝没有上紧,外壳严重变形或出现裂纹,密封圈不合格或没有密封圈等现象时,就会导致发爆器失爆而带来安全隐患。

3.电气设备失爆的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选用电气设备。

(2)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由电气防爆检查部门全面负责,集中统一管理。

(3)严把入井关。入井前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入井检查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其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4)加强检查、维护。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发现失爆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四)矿灯的安全使用

矿灯是井下工作人员个人照明的工具,每个下井人员都必须佩戴一盏完好的矿灯;否则不准下井。

1.矿灯安全使用有关规定

(1)从矿灯房领取矿灯时应注意检查灯头、灯线、灯盒等零件是否完整、齐全、紧固,发现问题时,要立即更换。

(2)不得手提灯线甩动灯头或提灯盒。(3)在井下不得强行打开灯头圈或灯盒盖,以免损坏闭锁和造成矿灯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4)接触爆炸材料时,矿灯盒应套上绝缘灯套,防止引爆电雷管。(5)升井后及时将矿灯交回矿灯房。

(6)矿井完好的矿灯总数,至少应比经常用灯的总人数多10%。

(7)矿灯应集中统一管理。每盏矿灯必须编号,经常使用矿灯的人员必须专人专灯。(8)矿灯应保持完好,发出的矿灯,最低应能连续正常使用11 h。

复习思考题

1.瓦斯爆炸条件是什么?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2.什么是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 3.煤尘爆炸条件是什么?预防煤尘爆炸措施有哪些? 4.透水征兆有哪些?

5.如何预防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 6.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矿井事故及其防治课件 篇2

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有多多种, 既有地质构造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 本文主要从地质构造来阐述对顶板事故的影响。

2 煤矿地质构造与顶板事故的关系

2.1 地质构造与顶板事故的关系

在大断层两侧, 往往伴生中、小断层和裂隙, 其形状大致与主断层相近, 在顶底板为厚层砂岩的工作面最常见。尽管断层落差小, 不影响工作面的布置和开采, 但在顶底板岩层中产生了薄弱面, 特别是小断层密集区段, 两条不同倾向的小断层可产生离层三角岩块, 对顶板管理危害极大。断层倾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对顶板控制和冒顶事故也有影响, 当工作面推进方向与断层倾向相同时, 顶板较难控制, 岩块易离层下落砸人或推垮工作面, 造成冒顶事故。

2.2 褶皱构造与顶板事故

褶皱构造是岩 (煤) 层在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下, 产生变形而形成波状弯曲且未失去连续性的构造形态。从地质力学分析, 褶曲一般是水平挤压力或水平挤压剪切力作用形成, 煤层要发生塑性流动或滑动, 岩层受构造应力的作用, 不同部位会产生一系列的裂隙、小断层、节理等内部小构造。特别是在褶曲轴部往往烈隙、节理更发育, 岩层破碎, 煤层暴露后吸水脱落, 同时其轴部产状变化急剧, 煤厚发生急剧挤厚压薄现象, 回采中不易支护, 易发生片帮及冒顶事故。其次褶曲轴部煤厚度易突变 (变厚或变薄) , 小眼掘进时易发生煤层垮落事故。

2.3 断裂构造与顶板事故

由于断层的存在, 使煤、岩层断开, 两侧岩块相对位移, 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断层广泛发育于不同构造环境中, 类型很多, 特别是构造复杂的矿区, 其断距、破碎带大小不一, 对围岩破坏程度也不同, 破碎带是产生顶板事故的主要部位;另外, 常在断层两侧出现牵引褶曲、揉皱、挤压和破碎等现象, 煤层和顶、底板中裂隙也显著增加, 且常导致煤层厚度突增或压薄, 生产中该部位煤 (岩) 层暴露后容易产生冒顶事故;还有一些顶断底不断或底断顶不断的小断层及层间滑动构造部位, 由于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 围岩易脱落, 且脱落面积较大, 没有预兆, 也易发生顶板事故。

2.4 岩浆侵入与顶板事故

岩浆侵入不但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而且岩浆侵入煤层所形成的岩体, 其边缘极不规则, 在侵入体前缘的煤 (岩) 层中往往出现特殊的揉皱现象, 煤理紊乱, 具有旋窝状褶曲等小构造。如果没有掌握岩浆侵入体分布的特征和接触变质的规律, 如果支护不当, 容易发生局部冒顶现象。

2.5 煤岩组合与顶板事故

煤层的顶、底板岩层的岩石性质、厚度、结构构造、岩石强度、含水性是煤矿生产中确定支护方式和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 它们是引发顶板事故的重要地质因素。由于煤系地层受到地质应力及后期构造变动影响, 煤岩层均已产生形变, 导致围岩破碎, 顶板多变不平整, 煤层形态多变。经实践证实, 通常易引发顶板事故的煤岩组合情况有:①围岩节理和劈理发育地段, 易产生煤岩层脱落伤人, 尤其是雨季期间, 水沿裂隙渗入, 更易造成冒顶及垮帮事;②煤层伪顶完整性差, 强度低, 如果支护没有及时跟上, 或支护手段、方式没有适应煤层顶板变化, 也极易产生顶板事故;③岩层胶结物以泥质、粘土质为主的, 容易产生顶板滑移和冒顶事故:④煤层厚度急剧变化地段造成顶板稳定性差, 容易产生顶板事;⑤急倾斜煤层一旦发生局部冒顶时, 由于顶板向下滑移, 可能扩大成为大面积的冒顶;⑥以沼泽相、泥炭沼泽相为主的煤岩组合, 在原始沉积时部分沉积物的表层可能发生风化, 形成土壤层, 高岭土化作用显著, 这些地段容易发生冒顶;⑦煤岩结构复杂的煤层中往往含有多层夹矸层, 开采中易发生夹矸至上分层脱落伤人事故。

3 防治煤矿顶板事故对策

3.1 加强地质预报工作

对目前正在生产的矿井通过收集资料、打钻、电测等手段查明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变化趋势、陷落柱分布范围、断层的延展性等, 做到工作面施工前掌握地质构造和顶底板特征,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3.2 认真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

施工前必须实行地质灾害评估制度, 对于可能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的地点保证相应的配套措施。结合实际情况, 针对工作面的具体地质条件, 制定详细的地质说明书和顶板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并制定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另外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 及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措施, 遇到地质条件特殊地段, 如断层、褶曲、挤压带和顶板特别破碎地点, 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支护方式。

3.3 科学合理地设计、布置巷道。

在充分查清矿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井巷工程设计过程中, 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置巷道, 因为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方向的压应力最大, 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的主要因素。要避免在断层、节理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弱面附近布置巷道。围岩的次生应力与原岩应力和侧压系数有关, 应将巷道布置在顶板压力不会太集中、顶板稳定性较好的部位。

3.4 强化人员素质, 加强现场管理

定期开展人员素质培训、技能培训, 提高对顶板事故的高度认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及操作规程, 杜绝侥幸心理, 严格按照规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 对于空顶作业、缺梁少柱、迎山不够等违规现象停工整改, 达到设计要求方可继续施工;技术人员科学地掌握顶板情况, 在构造带附近的井巷工程、掘进面迎头、采煤面上下出口、切眼口, 顺槽三角区等地点, 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加强支护;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 明确职责, 及时发现、解决顶板问题。

3.5 避开地质异常区

掘进过程中不可能避开地质异常区, 就应采取妥善的支护措施;搞好班组建设, 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煤矿顶板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井下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使他们在生产一线出现安全隐患时, 能够正确判断, 及时果断处理, 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浅析矿井电气事故及其防治措施 篇3

【关键词】电气事故;安全生产;原因;防治措施

由于井下电气设备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的制约,设备在使用中起动频繁、负荷变化大、电压波动大,因过载、短路、漏电、电弧、电火花故障引起的设备烧毁、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人员触电伤亡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电热设备、照明灯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伤害,成为火灾的点燃源,或造成人员触电。

一、电气事故类型

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漏电事故以及电气设备事故。其中触电事故在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极高。煤矿井下常见的触电事故类型有:

(1)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造成触电伤亡。(2)停电检修时,由于停错电或维修完毕后送错电而造成维修人员触电伤亡。(3)误送电造成的人身伤亡。(4)违反有关规定进行带电作业,造成触电伤亡。(5)高压电缆停电以后,由于电缆的电容量较大,还储有大量电能,必须放电。如果没有放完电就去触摸带电的火线,必然要造成触电伤亡,并且电缆越长越危险。

二、矿井电气事故原因分析

(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电气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是导致矿井电气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电缆或者相关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其矿井环境比较恶劣,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使得部分构件出现老化或者失灵的现象,这就使得电气设备的性能受到影响,这样就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相应的快关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漏电的情况,使得工作人员在矿产生产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影响。

(2)电气事故的发生。在矿产生产的过程中,设备事故的发生不久会使得电气设备无法正常的使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以引发相关的安全事故,比如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等,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巨大的危害。

1)电网过电流的原因。在矿产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常出现电网过流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从而使得电气设备的运载负荷过大,从而导致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发生电气事故。

2)井下低压电网漏电故障原因。部分電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设备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受潮、老化的现象,从而使得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下降。

(3)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

①井下电缆常因顶板冒落、矿车出轨、支柱倾倒等意外机械事故所损伤而导致漏电。②井下电缆因短路故障造成局部对地绝缘损坏,当处理短路故障后未经对地绝缘电阻测试而恢复送电时,就会发生漏电。③大气过电压沿下井电缆侵入,击穿其对地绝缘而发生漏电。

(4)瓦斯爆炸原因。矿井瓦斯不助燃,但它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爆炸。瓦斯爆炸时会产生3个致命的因素:爆炸火焰、爆炸冲击波和有毒有害气体。瓦斯爆炸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摧毁矿井设施、中断生产。矿井瓦斯爆炸往往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坍塌和顶板冒落等二次灾害。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瓦斯浓度。在新鲜空气中,瓦斯爆炸的界限一般为5%—16%。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650—750℃。充足的氧气含量。氧气浓度不低于12%。

三、防治措施

(1)对井下的电气设备应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大型电气设备必须建立使用和维修档案,定期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技术监测、试验和维护,并认真做好有关的记录,作为技术档案保存。绝不允许设备在低于规定的技术指标下或带病的情况下运行,以杜绝因设备的损坏而造成的电气事故所带来的触电情况发生;

(2)防止人身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按《规程》规定,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自轨面算起不得小于下列规定:在行人的巷道、车场内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位不小于2m;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为2.2m;在地面或工业广场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

(3)电网和设备的电气连接都必须采用专用的电气连接头,电气连接头与导体的坚固以及连接情况必须符合高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禁止采用导体之间直接缠绕的连接方法,以防止俗称“鸡爪子”的不合格连接现象的发生,杜绝因此而造成的相间短路或相地短路的事故发生;

(4)对导电部分裸露的高压电气设备无法用外壳封闭的,必须围以遮拦,防止人员靠近。同时在遮拦门上装设开门即停的闭锁开关,确保人员开门进入高压电气室时,电气设备电源断开;

(5)井下电气设备带电部件和电缆接头全部封闭在外壳内部,即成封闭型,并在操作手柄与盖子之间设有机电闭锁装置,确保不合上盖子,便不能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后,便不打开盖子;

(6)对于生产机械的电控设备中,凡是人工手动操作的控制线路,控制电压均不得高于36V安全电压。对于手持式电动生产工具的使用电压不得超过127V,并要求工具的手对电气部分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程度,同时要求在使用前应做绝缘程度的测试,以防止可能产生的触电危险;

(7)各变(配)电所的入口处或门口都要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牌子。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对手持式或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降低的工作电压。《规程》规定,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人们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电气事故发生不久对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还极其容易引发其他的安全事故,这就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量巨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在煤矿生产时,就要对其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矿产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培生.煤矿井下漏电的预防措施[J].海峡科学,2010(04)

[2]于淑华.煤矿井下安全用电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0)

[3]崔蕾蕾,姚远,成忠芳.煤矿井下漏电原因与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2006(07)

[4]董家宏.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与保护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

[5]师广迎,董衍军,孙宝地.矿井安全用电措施的探讨[J].煤矿现代化,2006(01)

[6]李天祥.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炭技术,2010(04)

[7]宋欣.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措施研究探讨[J].才智,2011(08)

矿井机电事故的预防 篇4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煤矿机电事故的特征

1.1 大多为单个事故。由于这类事故具有零散、多发的特点且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往往被忽视,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降低了对事故的重视程度。

1.2 事故发生的重复性。在煤矿机电事故中,同类事故往往重复发生,这一方面说明机电事故虽然零散、面广,但也表明其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因而是可预防的。

1.3 煤矿机电事故中以工伤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较多。在对煤矿的安检中发现,煤矿机电工伤事故占总工伤事故的比例非常高,机电设备故障事故频发。这说明在对设备维修和处理故障时,没有一个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要想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就要首先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只有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煤矿机电事故的产生是很多因素促成的,其中机械设备的老化;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设备检修;电网触电事故等等占据着主要因素。根据这一特点本文将在以下的内容中对其进行阐述。其只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2.1 机械设备的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的陈旧老化在许多的煤矿中当中都存在这一问题。许多煤矿因为更新设备费用过高,而没有及时更换。机械的超负荷作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很多私人煤矿因为矿主的自私自利,在机械设备上的维修保养不够,也是导致机械故障,不能作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施工人员的不合格施工。目前中国的煤矿工人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在施工期间也存在这不合理施工的现象。这也是促使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设备检修不到位。现在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设备长时间运行会造成自然磨损,在设备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会引起设备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检修。现在的维修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修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坏哪儿修哪儿,年检月检工作很难按规定进行。

2.4 电网触电事故原因来分析。低压电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违章带电安装、检修、检查;二是不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三是用电安全技术管理不健全,如电网设备的检修或更换不及时。

高压电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带电清扫、检查、搬运、作业;二是没有安全措施、没有执行高压电网作业中停电、验电、放电等规定和要求;三是在作业时误操作,误停、送电,误认开关和电缆,没有执行作业监护制度,没有及时悬挂警示牌;四是没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煤矿机电事故应采取的的预防措施

3.1 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保证煤矿维护、维修机电设备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检测检验。特别对机电设备及机电设备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使用。

3.2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考核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3 努力提高矿工技能和经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

3.4 企业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并积极探索新的机电管理体制,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领导者提升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化管理。安全管理始终是煤矿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领导者们坚持“以人为本,精细管理”,这是防止煤矿机电事故的重要手段。

3.5 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做到:对低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电缆不准有明接头接线;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要合理,绝缘水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接地网必须完整等。

对高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停、送电的操作,要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由专职电工执行;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

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并要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高压电气设备和高压电缆,必须分划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标志;矿井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应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

3.6 将强事故责任追究措施。法律是保护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武器。加强事故中责任追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实施,以儆效尤是有效避免风险事故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给予那些想要在法律面前逃避责任,无视安全的人上一堂风险课程。增强法律意识,不但是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更是对煤矿领导人的要求。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中造成机电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机电设备本身及其操作、机电操作人员、组织者领导者、外界环境等因素,但是通过对众多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只要高度重视,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需要我们做到:在机电购买中严格把关,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有关设备,操作人员尽可能专业化,上至领导下到操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把细微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拒绝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仅是需要我们每个煤矿工人要做的事,也是每个煤矿领导人,政府部门联合起来要做的。因为煤矿机电的安全关系到每个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的财产安全。故此,我们要努力将规避风险,安全第一认真的落实到实处。全社会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当中来,为煤矿的安全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篇5

评 估 报 告

编制部门:八矿机运区编制日期:评估组长:

2012-3-18 张海庆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矿井提升事故演练评估报告

一、评估组组成及工作情况

共设3个评估组,总组长:张海庆;每组2人。

第一组:史子龙 王保军,位置副井绞车房。记录和评估提升事故发生后,现场汇报及现场应急处置及应急救援处置情况。

第二组:李超 林国分,位置在调度室三楼调度台前。记录和评估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应急指挥、协调情况及通讯畅通情况。

第三组:蔡涛 安远,位置在副井上井口。记录和评估救援小组到位时间、装备和井口保卫情况。

二、演练方案基本情况

(一)演练方案编制情况

严格按照应急演练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应急演练方案,编制的预案做到职责明确,机构精干,在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各个方面都预先做出了详细安排,能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符合集团公司预案编制的要求。

(二)演练方案主要内容

老副井φ3.25米绞车电机在运行中绞车紧急抱闸,安全回路跳闸,无法复位,绞车无法正常运行。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绞车房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要求各部门、各应急处理小组立即行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救援措施。处理完毕后作

好记录,结束后交评价小组。

(三)方案评审情况

预案演练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对细节管理十分到位。根据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条件,参演部门范围、人数,预案演练涉及运行系统的安全隔绝措施,演习评价和评估程序都在预案演练中进行了相应的规定。预案要求规定了每个操作环节时间限制,演习中详细记录各抢险分队到场、展开抢险工作和完成的时间,为演习完成后的评价奠定了较好基础。注重演练实效,加强演练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设置,演练效果贴近实战。

三、演练方案的执行及评估

通过演练基本达到了演练目的,并在演练中提高了指挥人员的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基本达到演练要求,但个别人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设备、装备基本满足应急需求,但物资的储备保管方面应加强,以确保物资的安全。演练成本基本满足要求,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演练目的。通过演练,发现预案在细节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演练中的组织工作基本到位,能够很好的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但在物资组织上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物资的快速到位。演练中发现预案设计基本合理,没有大的不合理问题,也具有可操作性。

四、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成绩

通过演练达到了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应急反应过“急”,有点忙乱,有人随便携带工具,没有选择适宜的工具。

2、乘罐人员心理素质不高,遇到井筒中间突然停止罐笼提升,部分人员反应急躁。

3、演练时疏忽细节问题,在出现突然停罐时,没有想办法告知乘罐人员,让乘罐人员稳定情绪,静等救援。

4、建议通过加强演练来提高人员心理素质,制定方案时对细节问题 要考虑周全。

平煤股份八矿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总 结 报 告

编制部门:编制日期:文案组长:审核人员:批准人员:

机运区 2012-3-18 张海庆

李军鸿

陈寒秋

平煤股份八矿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总 结 报 告

一、演练目的

1、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

演练时间:2012年3月16日八点班。演练地点:八矿老副井井口广场。

三、演练范围

老副井上井口、绞车房、调度室。

四、演练方案概要

老副井φ3.25米绞车电机在运行中绞车紧急抱闸,安全回路跳闸,无法复位,绞车无法正常运行。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绞车房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要求各部门、各

应急处理小组立即行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救援措施。

五、演练基本情况

老副井φ3.25米绞车司机在接到提人信号后正常开车,当罐笼提至-139米时突然绞车发生故障紧急抱闸安全回路断,安全回路无法复位,绞车不能运转,随即通知队值班干部及调度室。

队值班通知吊挂工利用φ4米罐笼下井了解罐笼被困人员情况(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后,向调度室报告绞车抱闸、人员被困受伤事故。

调度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向值班矿长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值班矿长和指挥部领导迅速决定采取应急救援措施。调度室立即通知各个小组奔赴现场开展救援。

9:22分总指挥长机电副总王总宣布模拟演练正式开始。(陈矿长委托王总主持)

9:28分机电一队老副井绞车司机张作彦向调度室汇报:老副井¢ 3.25m罐行提至-139m处时突然绞车发生故障紧急抱闸,安全回路无法复位,绞车不能运转,当时罐笼上乘坐有2人。

9:28分调度员欧玉忠接到汇报后,立即汇报值班矿长童铁根知,同时通知值班生产副总徐志凡知、调度室值班主任贺栓志知。

9:29分通知矿长陈寒秋、党委书记杨岗知,及调度室主任张宝春知。9:30分通知救护队康前进出动一个小队到老副井上井口实施救援,同时通知八矿医院常松会安排救护车带医护人员到上井口施救。

9:30分通知井口保健站大夫做好伤员临时处置准备工作。

9:30分通知生产矿长余贵军知。

9:31分通知机电矿长李军鸿、安全副矿长刘威、总工程师张海庆和副书记石同利先后到调度室,召开指挥部会议,制定抢险方案,安排救护队到现场解救被困人员。

9:32分通知安全副总周学斌、机运区区长刘昶乾知。同时通知保卫科刘炳合安排保卫人员做好上井口的治安工作,维持好井口周围秩序。

9:32分指挥长下令通知机电一队副井吊挂工抓紧组织,利用¢4m罐笼下去救人。调度员立即通知机电一队刘光辉队长按照王总的指示安排吊挂工实施救援。

9:33分通知矿当日其他值班人员隋世伟、宋关保、许立宏、李厚峰、靖波、王闯等知。

9:34分通知矿领导副书记库明欣、副矿长罗志强等知。

9:35分通知运输二队徐大钊安排老副井三层井口人员值守好电话。9:36分通知安检科邓君君知。并通知安监队康金贤安排好三层井口安检人员维持好三层井口秩序。

9:36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停电原因是配电柜脉冲板烧引起。机电队长霍宏伟正在积极处理。

9:37分接到救护队余磊汇报救护小队已到上井口,医院刘大夫汇报医院救护车及医护人员也已到上井口。

9:37分机电一队刘光辉汇报吊挂人员已把¢4m罐笼准备好,准备下井筒实施救援。

9:37分王总指示机电一队四名吊挂人员同救护队两名人员同时利

用¢4m罐笼下井筒实施救援。

9:38分机电一队吊挂工蒋真青汇报¢4m罐笼下至副井平硐位置。9:43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罐笼已到-139m处,与¢3.25m罐笼平行对接。

9:44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吊挂工已进入¢3.25m罐笼内,发现有2名被困人员,人员有点惊吓,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9:47分机电一队刘光辉汇报吊挂工已把受惊吓的2名人员安全接到¢4m罐笼上,准备提升¢4m罐笼。同时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罐笼开始慢速提升。

9:58分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罐笼已提升至平硐位置。10:01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已提升至副井上井口。10:02分医院刘大夫汇报人员没有任何伤害,只是受到惊吓。10:02分演练指挥长机电王总下达命令:目前,险情已经排除,抢险工作已经结束,宣告此次演练结束。并指示副井恢复正常提升。

10:03分通知老副井绞车司机张作彦恢复两个罐笼正常提升。附:矿领导到调度室具体时间

值班矿长童铁根9:29; 生产副总徐志凡9:29; 机运区靖波9:29; 调度室张宝春主任9:30; 机运区刘昶乾9:30;

通风区许立宏9:30(矿值班);

副书记石同利9:31; 安检科王祥胜9:31; 值班副总秦建平9:35; 安全副总周学斌9:35。

注:其中矿长陈寒秋、书记杨岗、总工程师张海庆三位矿领导陪同 集团集团领导张总去二号井现场,没有到调度室。

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通过演练达到了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

七、存在问题和不足

1、应急反应过“急”,有点忙乱,有人随便携带工具,没有选择适宜的工具。

2、乘罐人员心理素质不高,遇到井筒中间突然停止罐笼提升,部分人员反应急躁。

3、演练时疏忽细节问题,在出现突然停罐时,没有想办法告知乘罐人员,让乘罐人员稳定情绪,静等救援。

八、改进工作的建议

建议通过加强演练来提高人员心理素质,制定方案时对细节问题

要考虑周全。

九、演练总结报告的报送和存档要求

演练总结报告已在机运区存档并报送调度室、安检科。(注:因为是演练,省略向上级汇报的环节)

十、参加演练队伍和人员:

机电一队绞车司机2人、电工1人、机工

矿井维修电工事故案例 篇6

一、事故经过

2005年6月20日,外转供变电所内有闲置开关柜,由供电车间组织一批人员前往进行回收,在大部分人员没有到时,有几名员工急于下班回家,就在没有施工负责人指挥、安全负责人监督,没传达安全规程措施的情况下,三名同志主动干起来,三人中有两人用绳子拉开关柜,受害当事人用手扶住柜子,在开关柜即将倒下450时,受害当事人无力将其扶住,在迅速躲闪时,手被压在开关柜下,耳朵被柜子的铁丝扎破。

二、事故原因

1、施工人员没有学习安全规程,没强调整个程序及注意事项,没有学习签字,职工心中没数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当事人和其它两名员工心情慌急,在没有任何的保护的情况下工作,而且没有预料到开关柜重量,在倾倒时能否扶住,平安放倒,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

3、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垫开关柜的防滑皮带;没有在开关柜前放置横板等一系统列的防滑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现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自主保安各相互保安意识,增强职工的危险源辨识能力。

矿井事故及其防治课件 篇7

一、煤矿井下瓦斯气体的释放特征

煤矿井下瓦斯气体通常是指采矿过程中或采矿之后释放的甲烷气体。井下产生的瓦斯气体也称为矿床甲烷。井下的瓦斯气体的流速和组成很不固定, 在典型的瓦斯矿井通常其通风测试中含有0.1%-1%的甲烷, 这么少的瓦斯气体当出自煤层缝隙时的其浓度可高达60%-95%, 这么高浓度的气体散发出来后逐渐稀释, 因此, 井下不同区域的瓦斯气体浓度大不相同。井下瓦斯气体的爆炸浓度为5%-15%, 在这个浓度区间内瓦斯气体遇到明火后会与可燃性煤尘一起发生剧烈的爆炸。在煤层的挖掘过程中, 瓦斯气体的释放会受到很多因素如地理、开采方式的影响。每个因素对瓦斯释放的贡献程度不同, 彼此之间很难区分, 由此引入了“释放率”的概念, 具体定义为开采单位煤炭所产生的瓦斯的量, 瓦斯释放率的大小决定该煤矿是否需要抽采瓦斯或采用大功率通风, 这不是指开采煤层中的气体含量, 而是表示煤炭开采后会产生多少瓦斯气体。在规划矿床甲烷资源中气体含量是一项重要指标, 气体含量、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数据都将用于最初估计瓦斯释放量和通风需要。在开采过程中, 煤矿的瓦斯含量主要来源于煤层中甲烷气体的释放。

二、抽采瓦斯气体的意义

抽采瓦斯气体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提高煤矿地下开采的安全性并且提高煤炭生产效率, 另外, 瓦斯气体抽采后封存起来可以用于开发出清洁能源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 排放瓦斯气体可以保证井下安全开采

井下瓦斯气体爆炸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制定和遵守井下瓦斯气体所允许的最大极限浓度。通常井下缺少应急瓦斯排放系统即通风设施, 不能及时排除大量的气体进而导致瓦斯浓度过高造成爆炸及伤亡事故。另外, 通风系统排气效率很低也是主要因素, 现有的通风系统只能排除产生瓦斯总量的30%左右, 而不是排放到总瓦斯的60%-70%。还有一些矿的瓦斯管理及监督检测报警系统不到位, 煤矿为了扩大产能加快开采面积, 而现有的瓦斯检测系统或人工测试不能与大规模的生产相配套, 结果造成瓦斯实际排放量大, 瓦斯抽放系统不能够及时排放, 而且不能真实、及时汇报井下实际瓦斯浓度, 进而导致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增加。

(二) 排放瓦斯气体可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和煤矿开采效率

如果井下通风情况下瓦斯浓度超过0.75%将会直接影响到开采效率, 必须停止开采进行处理。通常通风环境中高瓦斯浓度会使煤矿开采效率降低1.5~3倍。通过及时排放瓦斯气体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三) 抽采并储存瓦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并不都是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还有大量的甲烷气体。每年由于开采煤矿排放出的瓦斯气体 (甲烷) 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效果相当于285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因此, 收集瓦斯气体减少其排放对于全世界的生态气候环境的贡献是无价的。从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角度来讲, 提高井下瓦斯气体的回收和使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四) 储存的瓦斯可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并带来经济效益

由于不同的经济、技术及管理障碍, 使得煤矿瓦斯气体的使用率很低, 甚至少于开采过程产生瓦斯气体总量的5%。将瓦斯气体回收后可以作为燃料使用[4]。美国通常将煤矿瓦斯气体充入天然气管道中与天然气一起混合使用, 在2006年时美国的瓦斯使用率已经达到24%, 然而, 在我国大量的井下瓦斯气体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我国在抽采瓦斯的利用上可以借鉴国外的典型应用实例。实际上煤矿瓦斯在使用上不是很容易, 因为煤炭中的瓦斯气体浓度很低, 是低级煤释放出来的气体, 由于天然气的价格较低, 瓦斯不可能替代天然气, 单独使用瓦斯作为燃料也会有问题, 许多经济参数需要考虑进去, 比如:煤矿中封存的瓦斯气体总量和平均瓦斯量需要考虑;瓦斯使用前要考虑到瓦斯气体的物理参数, 包括含有的灰尘或湿度, 必须进行处理例如干燥、清洁除杂;抽采瓦斯前要考虑钻孔大小、存储和建立气体输送管道的成本;另外, 还有考虑当地社会对热能的需要程度, 即抽采出的瓦斯主要为哪些行业提供能源。也许瓦斯回收气体的前期投入很大, 在日益增加能源需要的工业飞速发展阶段, 回收瓦斯气体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三、煤矿瓦斯事故的防治措施

(一) 建立瓦斯实时监控系统同时要有瓦检员按时巡检瓦斯浓度

随着矿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井下信息化管理得到大量应用。好多大型煤矿企业都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井下瓦斯气体监控报警装置, 通过这种实时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不同地点的瓦斯浓度, 随时掌握井下的瓦斯浓度、通风系统的风速情况, 这样大大提高了井下瓦斯气体的监控力度。另外, 为了防止电脑系统或井下的摄像头可能出现问题, 还要安排瓦检员按时对井下各个地点进行巡检并测试瓦斯浓度, 与瓦斯监控系统进行比较, 防止出现很大误差, 确保实时监控的瓦斯浓度数据安全可靠。

(二) 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并合理抽放瓦斯

严格管理井下的通风系统, 尤其是要在开采工作面处采用大功率风机或设置一套备用通风系统。另外, 一定要事先探测采面的瓦斯含量和涌出量, 合理抽放瓦斯降低瓦斯浓度和压力, 防止发生瓦斯突出事故。

(三) 减少火源、严禁明火

严禁井下员工明火作业, 重点加强供电装置、矿灯、机械设备摩擦等带有火源隐患的设备的管理。另外对井下采用雷管炸药进行炮掘的地点要制定有效的监管力度, 严格测试放炮环境的瓦斯浓度, 禁止在浓度较高的瓦斯环境中放炮。

(四)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 使每位员工都知道自己工作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和应急自救措施。加强工人的操作技能培训, 提高工人的专业知识和自身操作技能, 保证井下的安全生产纪律。

四、结束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防治瓦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定要加强安全制度的管理, 及时做好瓦斯监测工作, 加大安全投入的力度, 对员工进行瓦斯防治的意识, 提高井下通风系统的效率和最大通风能力, 严加防范瓦斯突出事故。在大量开采井下煤炭资源的同时, 防止瓦斯爆炸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保证井下生产安全、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

摘要:我国煤矿的瓦斯压力大、瓦斯含量高、煤质松软、透气性低, 开采过程中瓦斯释放速度快, 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并诱发瓦斯爆炸, 严重影响井下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井下瓦斯气体的释放特征、抽采瓦斯的意义和井下瓦斯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瓦斯,煤矿,措施,防治

参考文献

[1]徐超, 等.浅谈我国煤矿瓦斯抽放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2:196-197.

[2]司荣军.瓦斯煤尘爆炸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矿用安全与环境, 2014, 41 (1) :72-76.

[3]于顺德, 李志强.开创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新局面[J].煤炭技术, 2010, 29 (3) :238-240.

上一篇:我的小区中班综合教案下一篇:阿坝州公务员政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