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的修辞

2024-09-06

荷塘月色中的修辞(精选8篇)

荷塘月色中的修辞 篇1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文章语言文采焕然,修辞的运用也是一门艺术,下面通过对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部分修辞现象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修辞的作用。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这两句,是运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

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比喻、排比的运用。比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排比,能是行文朗读起来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田田”横向写出塘中荷叶之多,面积之大,“层层”从纵上写荷叶的错落有致。“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姿态秀美,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迎风飘舞的姿态。荷花如“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运用了博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荷花是白色的,在池中小小的,又多,为叶子所衬托,更显其美。“明珠”是近写荷花的晶莹剔透;“碧天里星星”描绘从远处看到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荷花若明若暗闪烁着的景象。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这说明荷叶出水高,像撒开的裙。荷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荷香若有若无,远远的才能闻到,这种感觉与渺茫的歌声相似,若隐若现。

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荷塘月色中的修辞 篇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作者抒写了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

二、《荷塘月色》的节奏分析

总体而言《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超然,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在他看来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尽管说是圆形结构,但事实上作者情绪和文章画面意象有节奏地变化着。N.瓦依斯菲尔德说过“随着电影多种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电影作品的节奏结构自然也有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无声画面的节奏演变成包括画面与声音以及色彩的节奏。”尽管他讲的是电影,但《荷塘月色》也具备了影视语言的三个要素:镜头,声音,和颜色,只是这篇散文是用文字的形式向读者展示的,而不是像电影一样直接用画面和声音。因此运用电影节奏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荷塘月色》有一定可行性。

1.蒙太奇与《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作者从不静,求静,得静,超然,最后到出静五个阶段。在叙述这五个阶段时,蒙太奇手法巧妙地运用期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蒙太奇。蒙太奇(法语: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

(2)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量大基本功能。据此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种主要是叙事手段,后两种重要用以表意。

1)《荷塘月色》中的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又分为平行,交叉,重复,连续蒙太奇。本文有几处运用了重复蒙太奇。文章开始描写了妻子拍着儿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的地方又出现了妻子和儿子熟睡的场景。这里的重复完成了文章首尾呼应和从不静到出境的圆形结构。文中描写杨柳蓊蓊郁郁阴森森地景象与描写月光的景象交叉。“月光也还是淡淡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暗一明两种景象交叉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反映出作者思绪上的起伏,让读者从视觉效果上体会到作者的淡淡忧愁。也创造了文章画面的节奏感。

2)《荷塘月色》中的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更为丰富的涵义。它分为抒情,心理,隐喻,对比蒙太奇。

抒情蒙太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声绘色地抒发,墨酣情切地渲染,并偏重于后者。所以,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本质含义,渲染事物的特征。本文第4段对荷塘的描写就是如此。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是一个视野宽阔,距离较长的镜头。紧接着“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镜头视野缩小了。再下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镜头又缩小了。“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是特写镜头,还伴随着镜头的移动。后来微风起来,镜头又拉宽拉远了:叶子和花因风动,荷塘起碧浪,传到对岸去了。可接着镜头又推进了:叶子地下流水脉脉。第5段描写的月光下的荷塘。月光静静地泄在叶子和花上。此时由镜头被拉升到了叶子和花的层面,再到荷塘上面飘起的青雾,并接着上升,到天上淡淡的云,再到云层后面不能朗照的月亮。这样远近镜头的变化,以及镜头的从下至上的移动营造出了一副美妙宁静的月下荷塘图。作者观察到了荷塘这么多不同视角的美景,从侧面反映出来,此时作者心绪已经沉静下来了,否则一个浮躁的人怎能描写出这么宁静甜美的图画。就在镜头达到最高点时,突然降到了地面:月光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接着第6段远镜头横向移动:“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然后定焦小路“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别为月光留下的”;再把镜头推远“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再接着来个特写“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认得眼镜。”最后又突然插进一个声音“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原来连续安静的画面组合突然被声音打断了,作者得到的宁静也被蝉声和蛙声惊醒了。前后镜头的对比,反映的作者思绪上的落差。在得到片刻宁静后马上阴郁的忧伤就袭了过来,就像镜头一样从天上掉到了地上,环顾一周,突然停顿。最后那么阴森的灌木围着淡雅宁静的月下荷塘,作者得静的喜悦镀上一层灰色,原来的忧伤也被冲淡了。这种相互抵消后,形成的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淡淡的忧伤”,同时也创造了作者情绪起落的节奏。

2.心理蒙太奇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活动的景观。这种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对列,交叉穿插等表现手法,因此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段性,叙述的不连贯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人物强烈的主观性。《荷塘月色》里面用的就是交叉穿插的表现手法。第4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给荷花特写镜头之后,连着三个心理蒙太奇。得静后的作者看到美丽的荷花,遐想连篇。在作者眼里,朵朵荷花有珍珠那么高贵,星星那么可爱,有出浴的凌波仙子那么神秘美丽。作者看到如此事物怎能不爱呢。反过来作者内心要何等的平静才能发现荷花的这些美丽。接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这里清香触动的是嗅觉,而歌声触动的是听觉。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并列在一起,相互摩擦产生了奇妙的感官跳跃。作者闻到花香,想到的是歌声。第5段最后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凡婀铃上奏者的名曲。”也是从视觉到听觉的感官跳跃。第7到第11段,突然插进来两组采莲的镜头。作者身处荷塘,开始得到了宁静,看到美景后产生了遐想,仿佛来到仙境,但最后蝉声蛙声突然将这一切打破,就在这时作者突然想起了读过的《采莲赋》和《西州曲》,完全沉醉在自我世界,到达了超然的境界。

三、结语

《荷塘月色》中的修辞特点 篇3

《荷塘月色》以浓烈的,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诗情洋溢的艺术境界这得益于修辞的运用。《荷塘月色》中修辞丰富有比喻、通感、复迭、拟人、反衬、对比等。修辞运用贴切而灵动,想象奇特,联想丰富。

1.比喻的运用

例一: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抓住了“叶子”与“裙”形态的相似。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韵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

例二: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例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例四: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咋看像一团烟雾。

这些比喻从运用特点上看有物喻物,人喻物灵活多变;从类型上看,有明喻、有暗喻、有博喻。这些贴切的比喻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得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这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

2.通感的运用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运用的是通感比喻。

例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送来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香味无疑是看不见摸不着又无法把握的,为了调动读者的想象,加深读者对该抽象对象的理解,于是用“远方高楼上的时有时无,悠远神秘的歌声”来打比方,从而既增加了文章的韵味,又使读者产生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认识。但这个句子并非是个单纯的比喻句,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其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漂浮,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例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模拟了香和光时续时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不多见。

3.复迭的运用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大量运用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所描绘的形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感觉。和谐也是一种美。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些美。

描写树木的“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荷塘的“曲曲折折”,远山“隐隐约约”,“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

以上的叠字运用都是用来形容实物的。作为定语,它们直接的写出了景物的形态或神韵,补足语义,使音节和谐悦耳,所以《荷塘月色》也是人们喜欢朗读的好文章。另外还有一些叠字作状语直接修饰动作行为,如“密密”地挨着,“静静”地泻,“重重”地围住等等。这些词若单独与后面的动词搭配意味儿顿失,甚至无法组合,但叠化以后,词的运用度就大大扩展了,其组合能力也强了,不仅可以作定语还可以作状语。

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使得《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达到了如作者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4.拟人,对比,衬托的运用

生动的拟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一段描写,将拟人与比喻连用,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赋予白荷人的情态,“袅娜”地开,花形美好;“羞涩”地打朵儿,文静含苞待放;“出浴的美人”纤尘不染。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呢?

明显的对比: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愈发显得轻俏。

作者在描写曲折,幽僻,树多的小路的特点时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静);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样的对比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切合了全文的基调。

强烈的衬托:

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寂静,以夜赏荷塘月色所觉“自由”“超脱”来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不自由、不超脱”。通过对衬托物的描写来陪衬所要表现的事物,使之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作者心思缜密,细致,把触角延伸到生活的细微处,这些细小的触发形成了跳跃的思维,灵动的语言。恰当的、多样化地使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既端庄、典雅,又清新、脱俗。景美,情真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荷塘月色说课 篇4

说课教师:龚鸿基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粤教版必修1)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入的皆为白话现代散文。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鉴赏领悟文章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掌握技巧。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精致夜色独具魅力别具一格。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恰当的修辞(比喻、拟人、通感)。作者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传统语文教学仅把课文当作学习的对象,我觉得应该把课文当作学生鉴赏的范例。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是:①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②通过品读语言,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的难点是:①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②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高中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②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①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赏析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法

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高中阶段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已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也具有散文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赏析散文。教师也应该由初小阶段的分析讲解转向高中阶段的提问点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基于这两点,这一篇课文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讨论法、点拨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积极营造“合作”的和谐双边活动。

四、说学法

1、感情朗读法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背诵重点段落。

2、讨论总结法通过提问,引导自己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探究法学会自己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查阅资料法课前可查阅作者生平、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方面目标”,我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录音机、范读磁带。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生平及当时背景。主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框架、掌握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通感(特殊的比喻)。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鉴赏分析。第二课时: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在文中的作用。品味文章的语言与语境。

(一)现在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1948年8月,朱自清身患重病,宁可饿死,都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临死之前甚至谆谆嘱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要宁死不受异邦救济不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由此紧接着投放课件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和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1927年7月南方四一二政变朱自清:革命 反革命 逃避)。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得朗读是一种过程,而且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只有在全面熟读的基础上才能够深入领悟、鉴赏。

(3)教师提问引导理清框架:①作者为什么会月夜独游荷塘?(全文感情基调文眼)②文章题目为《荷塘月色》,文中哪些段落写月夜荷塘及周围的景色?③ 由荷塘夜月下的景致,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3、仔细品读,赏析语段

经过朗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也理清了脉络。趁此引导他们挑出自己喜欢的最有体会的语段来品读。在预想中,多数学生会选重点的四、五、六自然段及《采莲赋》这一段。(在学生各有偏爱的情况下,我引导他们欣赏四五自然段,切入对精彩语段的品味和写作手法的揣摩。完了再分析《采莲赋》在文中的作用,体会全文体现出来的作者复杂的感情。)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用裙来比喻叶子?比作雨伞不是更形象吗?(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以动写静,感受轻盈的动态美)

(2)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把“田田”换成“相连”好不好?(引导学生用替换法揣摩语言;找出段落中的叠词、体会传神的韵律美)

(3)“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赋予荷花人的情态;拟人的情态美)

(4)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描绘说明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5)作者对月光下的荷塘仅仅是做静态的描绘么?哪些地方作者用了动态描写?(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

(6)文中作者把缕缕荷香比作什么?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妙不可言而非故弄玄虚。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7)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淡淡的喜悦)

(8)这里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哪些地方写荷塘上的月色的影子?(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结合;转入第五段)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记录,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毕竟课堂是生成的,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可以预设。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字叠句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三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就应该紧紧扣住语言。)

在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教师可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致,来自于作家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

(9)根据自己对通感的理解,找出第五自然段运用通感修辞的句子。

(10)那些语句是对月色的正面描写?那些又是侧面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11)理解“泻”(铺)、“浮”(升)、“笼”(罩)等动词的妙处。(轻柔的动感情态)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请同学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可找出文中写景、抒情的句子来。

5、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①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②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二)我接着再简单说说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继续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1)叠词的运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阴阴

(2)体会“没精打采”、“渴睡人的眼”、“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淡淡的哀愁)

(3)蝉声蛙声的热闹与文章开头的宁静独处是否矛盾?(反衬;鸟鸣山更幽)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采莲赋》在全文作用:

《采莲赋》闹境反衬《西洲曲》采莲女的孤独忧愁----同是天涯之感

采莲女之愁:个人离愁,苦于孤寂思念朱自清之愁:忧国忧民,苦于医国无方。作者情感:颇不宁静—寻求解脱—无法排遣—思古幽情—无福消受—惦念江南

4、第二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① 背诵四、五、六段。

② 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后页附预设板书设计)

附:预设板书设计

一、月夜出门

缘由:颇不宁静(感情基调文眼)

二、荷塘月色

来路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淡淡的喜悦

荷塘荷叶: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叠词、比喻)

荷花:袅娜的开着羞涩的打着朵;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博喻)荷香:渺茫的歌声(通感)

月色正面:泻浮

侧面:叶子和花树影光与影

周围杨柳灯光心情:我什么也没有-----淡淡的哀愁

三、联想采莲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塘月色 篇6

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方法:分析、鉴赏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

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第一部分(1)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朦胧的感觉; 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 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不是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 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 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第五段 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亲”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 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 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这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荷塘月色》歌词欣赏 篇7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 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一点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这是拟物, 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的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将哗哗流淌的荷塘说成是“唱歌”, 宁谧皎洁的月光成了静“听”的知音。其中,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将听觉诉之于嗅觉, “小荷淡淡的香”写尽琴音的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

歌词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的。“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梦境本是虚无缥缈的, 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忧伤是人的内心情感, 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 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的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 变无形为有形。不仅如此, 作者还结合景物来表达情思, 在景物描写中, 寄托自己内心情感。宋代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 而以实为虚, 化景物为情思, 从首至尾, 自然如行云流水, 此其难也。”整首歌写“迷人的星光”、“淡淡的月光”下, “微微荡漾”的荷塘上弥漫着荷花的芬芳, 还有若有若无的琴音、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作者通过描绘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 传达出人景和谐、人与人之间多情的意蕴。

歌词营造的意境幽美脱俗, 这得益于作者选取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典型意象。词作中用“月”来寄托相思的深情, 同时它又是情感高洁的象征;“淡淡月光”、“梦”这类意象, 给全词披上了一层朦胧色调;意象“莲”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 又因与怜爱的“怜”谐音而多用来表达爱情;“鱼儿”这一意象的选取也是颇具匠心的, 在乐府诗中, “鱼”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 这里取其是爱情婚姻的象征, 传达了“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另外, 《荷塘月色》还有明显地化用古诗词的痕迹。开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就是源于《论语·子罕》中将流水比喻成时光的创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及古典诗词中“抽刀断水”的启发;“等你宛在水中央”则是对《诗经·蒹葭》里诗句的直接借用———“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江南采莲在《荷塘月色》中的作用 篇8

课文写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并引用梁元帝《采莲赋》里的话“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和《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来渲染当时嬉游的光景:衣着艳丽、唱着艳歌的少年男女,荡舟心许,兼传羽杯,迁延顾步,浅笑敛裾,低头弄莲子,尽情嬉游。“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可见当时采莲的热闹、有趣、风流浪漫。

已经有研究指出,“采莲不是为了真的采莲,采莲也不止是少女表现自己的美貌和众人去看少女的美貌……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性爱……采莲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爱情风俗”(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2期)。此情此景自然引人遐想,逗人情思,作者情不自禁地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与遗憾之情,“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他又“到底惦着江南”什么呢?不就是那幅已经过去,相当遥远,无法再见的采莲图吗?!“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不是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吗?“这儿的莲花”指的就是荷塘月色中的荷花,“一些流水的影子”指的就是采莲图中的流水。这是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时“忽然想起”的,是作者的自由联想和梦想,是作者感情的自然升华。

上一篇:县上半年环保工作总结下一篇:江苏省2018年员工福利规划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