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2024-05-16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精选8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篇1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层次结合;规划

1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作用

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景观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园林主体风采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于整个园林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分析,进而对于布置和造景做好构思,可以在园林内部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1]。2)愉悦身心。身处于优美的景观环境中,可以达到愉悦观赏者身心的目的。而且可以为其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让人们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以放松身心,亲密接触大自然。3)警示作用。对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宣传效果明显。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的好坏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舒畅,进而促使大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4)视觉享受。供人欣赏作为其最基本的作用,带给人以视觉享受[2]。各种观叶植物以及观花植物的色彩搭配,通过不一样的景观类型进行展现,给人们多重的感官体验。给远离郊区身居城市的居民带来对于美好景观的享受,并可以放松疲惫心情,缓解压力,轻松工作。

2关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式

2.1突出地域特色

由于地区存在差异,环境、水文等基础特性也不尽相同,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问题,充分了解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并结合当地文化风俗特点,来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园林。在设计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园林中原有植物;其二,选择植物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择一些适应力强成活率较高的当地植物,当然,种类的选择是以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后的结果为标准[3]。如此才能突出地方特色性。

2.2空间的合理搭配

通常在园林设计中空间的区分多是运用植物来实现。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要充分利用当前有的植物资源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品种进行引进。通过对本地区的植物物种群落特性的学习与规律的了解,进行山林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以客观环境作为凭证,进行合理的改进。

2.3植物的叶子和颜色结合大多数情况下有两种植物多运用于园林种植中,一是观叶植物,二是观花植物。观花植物多具备不同的色彩性,在不同的时节给城市展现出不一样的色彩,虽然部分观花植物不具备随着季节变化改变色彩的能力,但是可以通过与多彩的观叶植物的相互结合,进行不通类型的搭配,也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展现观赏效果,并且观叶植物大多观赏期长,对人们的观赏期还可以有延长的作用[4]。

2.4植物之间的层次结合虽然大部分的植物的叶子和花色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高度上也会有一些差距。很多城市做设计时,会融合多种植物的花色、高度进行搭配,可以给人比较立体的视觉感受。并且还可以凸显色彩层次特性。在进行景观植物搭配时,通过不同植物的自由搭配,就可以通过时节的变换而展现出不同的色彩,从而展现出不同的层次感。

2.5植物季相变化

设计师在进行植物搭配的时候,要杜绝单调和雷同,营造一种繁花似锦、花团紧凑视觉效果。不同季节的景观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季的变化。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植物配置,每个季节都要有应季的观叶植物或观花植物可以达到观赏效果,整个园林效果可以包含各个季节,营造一种全方面的景观体验。

2.6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对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以及心理压力的释放,植物景观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区域设计,会有不同的效果实现。比如在公园中,其设计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场地,舒适、优雅是园内的植物配置原则。结合艺术需求来进行植物配置是建设特色园林景观的基本要求,特色园林可以更好的展示本地文化和城市风貌。

2.7突出植物造景的意境

动态性、活力性等元素设计师是在进行设计中需要突出植物的部分。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于设计来说是其基本准则。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将自然与园林完美结合的设计。

3结束语

时代创新能力是当代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艺术创新能力,在以植物配置原则为基础要求下进行植物造景质量的提升,将园林美学最大化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篇2

要想科学合理的做好植物配置, 就需要了解生物特征,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整体规划要求, 使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更加合理, 提升植物在园林中的观赏价值, 满足功能需要。在进行植物造景过程中, 需要做好科学设计, 合理配置植物, 使不同的园林设计体现不同的植物风情, 全面利用植物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 做好搭配与设计, 不断满足人们观赏和审美需求, 植物景观能够展示出一幅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画卷, 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1 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 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现代的景观非常漂亮, 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布置的, 能够在满足植物自然生长的条件下, 营造出一种生态演变过程, 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 使植物形成各种配置, 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 植物在这种自然条件下, 能够形成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自我繁殖的能力, 体现了自然景观风貌, 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和谐环境。

1.2 植物景观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设计, 才能形成景观, 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心, 只有处理好植物景观才能保证园林整体质量, 看一个园林是否有品味, 主要还是通过植物展示出来, 也就是说, 只有植物才能代表自然, 植物也是景观设置最基础的标示性元素之一, 更能通过植物体现地域特征, 是反映自然的代表性元素, 评价园林, 主要看植物设计, 植物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 不断发生的变化, 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美学感受, 在观赏中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气息。

植物是园林的重要内容, 在设计时, 需要体现出建造、环境和观赏等功能, 确保植物发挥作用。植物建造功能主要是能够利用植物做好空间规划与拓展, 使植物在创造景观上形成一定的形态, 满足空间概念的需要, 利用植物形成人造景观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设计过程中, 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和合理运用, 形成形态各异、观赏性强和艺术性高的植物景观, 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环境功能主要是指通过植物的种植, 可以在小范围内有效改良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是活的生态系统, 小气候的改善能够带给人们舒适、惬意的美好感受。观赏功能主要就是美观效果, 体现了植物具备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特征, 在景观设计中, 重点体现的则是观赏功能, 要利用这一功能, 全面发挥景观视线焦点作用, 吸引人们注意力。

2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则

2.1 植物选择原则

选择植物是重点, 进行植物造景时, 要选择到合适环境的植物, 同时还要照顾到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性。当地植物则是乡土植物, 这种植物多年生长在当地, 数量众多、价格便宜、利于生长、便于维护,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和抗逆性, 是第一选择, 特别是在对园林景观乡土树种选择上, 更要看到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特点, 利用树木自身的变化, 形成多样的景观, 满足季节观赏需要。多样性就是要在设计中, 不仅仅考虑到品种、成长条件等, 还要看到审美因素, 类似的植物可以多品种进行选择, 拓宽植物选择范围, 充分利用各个类型的植物品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营造精美的园林景观。

2.2 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的配置非常重要, 能够体现园林品味, 通过对植物的合理搭配, 使不同的植物形成不同的特征与美感, 创造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地带。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 二是艺术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就是指在设计时, 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做指导, 不能盲目进行搭配。要遵循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互协调, 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需要, 这就要求需要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布置, 对相同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的植物, 进行统一合并, 营造一个统一的造景环境。和谐统一的景观能够使人们感受到舒服, 避免出现设计与搭配上的败笔。艺术性原则是景观的必要前提, 园林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最主要的还要有意境, 通过植物搭配与布置, 让人们感受到艺术性, 实现艺术、观赏与生态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3 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1 根据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景观品类多样, 不同的设计里有不同的植物造型需要, 同样的植物在不园林中所展示的形态不一样, 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要部分,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需要与周围相适应, 相互衬托, 相互辉映, 让人有一种美感, 那么设计时就要用美学原理进行构思, 得到的设计才符合人们审美需要。

3.2 注重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

整体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景观只注重自身, 而不在乎主要的, 就会形成不协调的情况, 使群体景观没有灵魂, 而出现不和谐。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 一般情况下, 可以利用多种植物, 如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体, 形成整体自然的生态效果。

3.3 按人们的需要来创造景观

植物造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在设计建设上, 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需要, 人的因素要考虑进去, 城市中会出现不同的园林, 不同的园林有不同的作用, 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 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 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让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 就需要设计时从人的观点想法出发进行全面考虑。

3.4 创造出动感和意境

园林中的植物是具有生命和动态的, 这类元素是园林的重点, 不但能够创造动感和意境, 更能体现出一种生命的价值所在, 生态系统的运用, 是评价园林设计质量好坏重要标志。运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的手法, 能够提升植物造景的意境, 使景观与环境交相辉映。

4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系统性。植物造景引进的树种难以维护, 当地适应性不强, 存活率较低。在设计中认为植物种类越多, 则会群落越稳定, 但是, 外来树种应用压制了地方文化特色, 使人不明白设计的中心是什么。乡土树种应用不好, 缺乏地方特色。二是重视观赏效益, 忽视生态效益。设计者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时, 只看到了形体、色彩、图案, 却忽视了对于生态价值的追求, 高昂的养护费用使园林投入使用。

4.2 解决措施

园林设计人员要有全局思维, 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建三大功能的发挥,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植物造景规划, 强化学习, 不断研究城市植物群落生态, 利用好当地树种和本土植物。

5 结束语

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创造活动, 只有通过全面的创新思维, 使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才能发挥观赏功能作用, 满足生态系统需要, 使人与自然形成动态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篇3

关键词:生态园林 设计 植物配置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53-01

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伴随着科技与文明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拓展与升级,人们对于环境提升的意识有了显著的改变,也就越来越注重生态园林的设计与建设。

一、生态园林释义

生态园林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借鉴和传承传统园林的经验,遵照生态学的原理,所设计建设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搭配的植物群落。它建立了人与自然生物联系的新秩序,具有观赏的性能和艺术的美感,具有改善提升自然环境的功能,具有科学合理的时间、空间、营养结构,从而多功能、多方面的展现生态园林的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生态、文明的良好自然环境。

二、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生态园林当中,植物的配置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装点改善环境、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宜居、宜养、宜休的优美舒适的休闲和文化活动场地,更为人们提供了观赏、游玩的艺术空间,给人们以心旷神怡的美的感受。而且植物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创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美化环境、优雅氛围、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障水土、降低噪音、遮阳造荫、防风阻雨等诸多功能。

1、 改善提升自然环境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使空气达到平衡循环。另外园林植物还可以吸纳有害气体,更可以作为评价监测自然环境质量的依据。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消灭细菌、吸收灰尘,是环境当中天然的噪声减缓者。

2、 保持生态的平衡

园林植物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改善相对区域内的小气候,它可以有效的吸收和阻挡太阳的辐射,调节自然温度和自然湿度,净化水体,减少水土流失。

3、优美环境、提升格调

植物风景不仅能装点自然景色增加自然的生机,让人们感受到向上的生命力,还可以提升环境和人们的审美格调,陶冶自然情趣,充分给人以美的体验。生态园林中,植物更以其各异的风姿、独特的创意、迷人的色彩、清新的气息让人得以全方位的享受自然的馈予。

三、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1、谐调统一的原则

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设要求其形态、颜色、造型、质感和搭配比率都得达到一定的标准,不仅要呈现多样性还有要区别和差异性,还要达到自然过渡、和谐统一的效果。既要显得生机灵动,变化自如,还要避免繁杂无序、混乱无章;既不能单调乏味,更不能混杂冗乱,变化突兀,要的是谐调统一之美。

2、 风景调和的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植物配比中,要注重植物之间的配比与联系,表现美感,突出其合理性与谐调性,使人享受到安静、平和、怡心、悦目的感觉。应熟悉各植物的景观特征,全局布控品种配置,掌握植物群落的动态属性与季节变化,使其达到适景、适地、适时的良好效果。

3、 动感均衡的原则

由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姿态各各不同,有的生长比较整齐,例如:石楠、椿树等,有的则具有一种生命的动感,例如:合欢、松树等,所以在设计搭配时就要考虑物种之间的呼应以及与环境的融合。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植物的生长期形态变化,达到其体貌、质地、以及色彩搭配,并根据园林的特点及风格来进行配植,适当的选择是规则式均衡还是自然式均衡。同时要注意空间的变化和立体效果的显示,避免布局呆板,力求高低、起伏、层次分明、有韵律感,令人赏心悦目。

4、植物配置“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在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点以及各地域的环境特征和人文需求,选择各方面适宜的植物进行科学的配植,防止种间冲突,力主达到结构完善、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使其相互之间互相依托,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达到优美宜人的效果。

四、生态园林设计中所应注意的植物配置因素

1、植物配置应首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照顾到各种植物的自然生长属性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物种,搭配成乔木、灌木、草木、藤木等各种类兼具的复合型物群,同时应当熟悉掌握各物种的生长规律,适时的进行人工帮助,塑造一个科学、均衡、平稳、有旺盛生命力及自我修复更新功能的发展型生态系统。

2、植物配置应做到花叶结合的良好效果

在进行配置时应当避免单调、重复的情况,将观花类植物与观叶类植物有机融合,比如将红叶李、银杏等叶色变化美丽的植物和花类植物进行组合,不仅可以达到错落优美的效果,还可以延长植物的观赏时间。所以就要将两类植物做精心创意的搭配以期达到色彩迷人、形神兼备的状态。

3、植物配置应做到四季有景、风光独特

在进行配置时应力求贴近自然、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显现,流露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做好阔叶与针叶植物的搭配,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的时令植物与长青植物相结合,使得处处生机、时时绿色、花香阵阵。

4、保障安全、杜绝污染、有机养护,兼顾效益

在进行生态园林的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些植物对人的影响因素,避免有毒素、有异味、有过敏物质的散发,另外可配置开放性的草坪,以供人们接触绿地、应急避难。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的药剂以减少污染,多以生物或人工的有机方式进行养护。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当充分体现其生态性,科学布局、合理设计,达到生态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将园林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发挥到极致,为人们创造出优美动人的自然环境,提升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明荣,宋国防.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1(05).

[2]吴国良.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

[3]水恒源.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华章.2011(21).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篇4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是规则式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含对植和列植2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这种配置方式更适合应用在建筑物附近、纪念碑或是道路两旁等地方。由于对植种植对树木的形态要求较高,在配置的过程中,要保证植物的整齐和观赏性良好,种植一些常绿树或是观赏性较佳的花草等。列植更适合在行道树或绿篱等地方进行应用,行道树要求树木要保持树冠整齐,同时,要求冠幅较大,因此,植物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逆性。通过这种方式,在对植物进行养护的过程中,才能保证其操作更具备简便性[4]。

2.2孤植配置方法

孤植配置方式指的是在园林中适当种植一些孤立的树木,并且这类树木一般都具备较强的欣赏性,个体特征具备较强的美感。由于这类树木具备较强观赏和庇荫的作用,因此,对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对园林中树木进行种植,还要求树木具备明显的特征,比如,树木整体体态优美等。一般情况下,这类植物都种植在面积相对较大的草坪或是湖畔等大型建筑物附近。

2.3群植配置方法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植物群落的模拟进行配置。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针叶树和落叶树、常绿树和落叶树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方式的有效应用,能形成更具层次感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其利用从低到高的过渡,进一步体现了植物营造的空间优势,多种植一些花草灌木、小乔木等。同时,还可以在相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园林中,种植一些面积较大的相同植物,既能形成小型的园林即视感,又能充分利用园林空间,比如,山杏林园或是银杏林园都能达到这种效果[5]。

2.4花群配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这种配置方式更多的应用在广场和道路中央等地区。采用比较低矮而株丛茂密的植物,不仅能较好地展现其观赏性,同时,还利于及时对其进行更换、转移等。由于花群的大小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些丛群较小的植物,在种植的种类安排上也要尽量将其安排在适当范围中。此外,在平面和立体的设计环节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花卉的设置,保证其既能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又不会对其整体美观性造成影响。

3结语

由于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以植物为原材料的园林景观建设能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配置原则,并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才能促进我国园林建设的良好发展,为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篇5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掌握好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惯及他们的生活特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种植的成活率,且能够达到预期的美化效果。为了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根据种植环境以及土壤的质量进行选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植物尽快适应种植地的生长条件,确保植物的成活率。此外,还需要做好日后植物的养护工作,这样才能使得植物更快、更好地成长,早日达成美观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3.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的多样化设计可以使园林绿化更具有美感,能更好地突出城市园林的立体感。在植物配置种植过程中,应当选取多种不同的习性以及形态的植物进行交叉种植,并且要保证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色彩的协调性,这样才能突显出园林的多层次、多色彩的特征,才能勾画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生活环境,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可以感受到原生态的美感。园林的多样性特点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吸引各种动物,使动物拥有自己的家园,可以促进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平衡。

3.3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乡土树种,便于日后养护管理,又可以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造成成活率低的问题。由于乡土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形态特征都已经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比外来的植物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所以选择乡土植物可以在保证园林设配置的稳定性的同时,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很多地区以及开始实行开发本土园林种植。例如,我国赣南地区种植的榕树、香樟等,都是采用选择当地的植物进行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呈现出当地的植物特色,还实现了群落的生态特点。

3.4根据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季或夏季是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季节,一到秋季时分,很多的植物都会渐渐枯萎了。所以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季节因素,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使生态园林建设没有季节之分,使城市园林无论是秋季还是冬季都能满足绿化需求,使城市园林一年四季都能发挥着生态效益。

3.5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为了园林绿化具有立体感,让人们的眼球更具有美感,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花朵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比例,交叉种植多种且颜色各异的植物,这样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花朵,还可以观赏到绿油油的树叶。为了突显园林的层次感,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配置一些形状各异,颜色深浅不一进行交叉配置。例如:在同一片园林中同时种植淡绿色的草木、暗绿色的油松及深绿色的樟树这3种植物结合种植,可以有效展现出了园林的层次感,同时在色彩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既给让人有一种舒适的感觉,还可以给人们的眼球有着不同的美感。

3.6注意层次

在园林拼花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花卉的层次以及色彩的搭配,合理布局不同的叶色和花色,做好当木的层次与色彩的搭配工作,才能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注意很多细节。

4结语

园林绿化设计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道路建设发展是成正比的,是城市环境改善效果的象征。园林设计者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的布局好植物的种植比例,要与生态学和美学进行有效结合,协调好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安.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趋势浅析[J].现代园艺,(22):79-80.

[2]张慧芳.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园艺,2016(22):16.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论文 篇6

人类真正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城市沙漠化在地球上的肆虐,让人们产生了迫切改变环境的思想,这种思想延伸具现代化的行为就是园林绿化。该项目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绿化生态起到稳定和促进的作用。现代生态园林的建设是对前人设计方案的继承和传统生态园林建设经验的延伸。同时,尊重生态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原理,对于建设多结构、多功能和多层次的科学植物群,以及适合人类生存和外界环境性质询的构成,具有积极意义。

1生态园林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篇7

生态园林具有观赏性和具有艺术气息的美, 从而创造出怡人的自然景观, 美化环境, 而且还可以提供给人们日常休息的娱乐场所。生态园林还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我们都知道植物本身具有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可以通过植物本身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可以调节局部的小气候、净化空气和水、防风和降低噪音。植物凭借本身的优势就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但是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还要遵循科学, 植物自身还存在的竞争, 科学的配置可以有效的规避植物之间的竞争, 从而创造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园林。

二、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㈠生态位原则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就是生态位, 生态位主要是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以此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有效的规避物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以保证物种之间互相补充, 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 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 在医院、疗养院应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种类作为重点等;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 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

㈡艺术景观性原则 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的过程中, 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同时还要遵循统一、调和、韵律等基本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 植物的各个基本特性以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变化, 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于群落的观赏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同时还要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 体现调和的原则, 是人们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而且对于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相应景观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使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都能够相互映衬, 丰富群落的美感, 提高观赏价值。

㈢生物多样性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而植物是生命体, 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进化的结果, 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 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 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 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 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关要求。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 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竞争, 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 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 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 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 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 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 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所以园林设计一定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同时还要因地制宜, 合理配置发展。

三、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一是对比和衬托。只有相互比较, 才能分清美丑。主要是衬托出关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 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不建议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可以通过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比较适合。二是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 有的比较规整, 杜英就显得比较规整, 像松树一样内涵一种动势, 配置时, 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三是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 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易体现韵律感, 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 这样才能产生节奏韵律感, 尽量避免布局呆板, 做到高低搭配, 有起有伏。四是层次和背景, 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可以克服景观的单调。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 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 栽植密度宜大, 最好形成绿色屏障, 这样可以使色调加深, 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 这样就更能够加强衬托主题。达到让人赏新悦目的标准。

四、生态园林的效益分析

生态园林最让人能够比较直观感受的就是景观效益, 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及一些具有艺术气息的配置手法, 可以让原本淡然无味的植被焕然一新, 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其次, 园林的生态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 而生态效益主要取决于园林植物总面积的大小, 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稳定性比较好, 而且对于净化空气和水以及降低噪音的能力也比较强, 所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多的建造植物群落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页数不容小嘘的, 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更重要的是其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地奥秘, 告诉人们同自然和睦相处, 绿色植被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生态园林是大自然的缩影, 所以园林不仅是休息玩乐的场所, 更是人们对大自然的一份还礼。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也是同样重要, 现在植被的养护管理手段费时费力, 而且可能污染环境, 一片稳定的植被群落, 可以有效地自我维护, 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而且园林植物还具有多种经济价值, 应该重视开发, 提高经济效益。

五、结语

论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究 篇8

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步伐也在加快,对园林的主题风格、花草树木、园路布置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然而,在园林规划工作当中,植被的分布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园林绿化水平的优劣被其直接影响着。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在形式上应遵循的原则,在理念上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注重人性化,以科学化的生态指导为原则。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原则;特征

1、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1园林植物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园林内植物的搭配方式分为两种:“规则式”和“自然式”。其中规则式就是采用等距离、对称、整形等多种植物种植和修剪方式,将植被设计成为具有规律性的几何图形。例如人行道两侧的行道树、园林小径左右的灌木丛等,还可以利用花坛等方式将植物的生长范围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规律的图形。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园林整体的庄严性,给人以肃穆的感觉。而自然式则主要是在对园林植被进行设计和搭配的过程中仿造自然景观或直接采用自然生长方式,这种设计方式当中所选用的植物种类可多可少,植物之间的距离可疏可密,并且没有对称性设计,因此能够很好的帮助植物进行自然生长,并且也是最符合植物生长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理念给人带来的是自然的感觉,让园林当中的游客能够感觉到与自然的亲近感。同时,根据园林周围建筑物的不同,所使用的设计方法也不一样。一般在建筑物较多的地区需要使用规则性搭配,而对于地势具有高低起伏,并且建筑物分布较少的区域则应该根据其地势的优势,采用自然式规划方法,让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1.2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种类

根据所要规划的场地条件不同,再结合植物本身的生理特点,合理化安排植物的排布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对植物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该地区的环境条件、土地肥力、远处景观以及功能需求等诸多因素,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这样就能够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例如在土地肥力较强的地区栽种玫瑰、一串红等植物;在土地肥力较差的地区种植波斯菊、绣线菊等植物;在朝阳的位置上种植喜光植物;在背阳的位置种植喜阴的植物。同时还可以利用周围种植的其它植物来进行间种,例如在树下种植喜阴植物,可以通过数目遮挡阳光等。

1.3选择植物要高低和谐、搭配适宜

种植植物应注意高低的一致和相互衔接。花坛或花丛一定要按照前低后高、近低远高和周围低中心高的顺序排列,以防高花挡住低花而影响观赏。而以高花为主的花坛,为不使其枝干暴露于外,周围应栽一圈低矮的花卉,如孔雀草、金盏菊等,或用一条修剪的扫帚草镶边。

1.4园林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

植物的色彩在园林规划设计当中也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保证观赏性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果该地区的背景是浓密的树林,则可以利用白色或黄色的花朵在树下进行点缀;如果该地区是一片面积较大的草坪,则可以利用颜色比较鲜明的花朵进行衬托,例如百合、一串红、牡丹等,可利用带状植被分布,给草地装点上一条彩带;如果是一片种植着鲜花的地区,则应该利用绿色植物对其进行衬托,为了不影响对花的欣赏,可以利用矮灌木;如果该地区的背景中具有建筑物,则一般会利用数量较多的绿色植物,这样可以与建筑物形成色彩反差;如果是具有季节性辩护的背景下,则可以利用符合各季节色调的花朵来进行点缀,例如夏季可以种植颜色素静的植物,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而冬天则可以种植四季红、梅花等,为冬季带来一抹颜色。

1.5植物要衔接一致

对于园林当中种植的植物来说,其各区域之间的衔接应该保持一致性,并且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当中观赏的连续性,应该结合四季的特点对植物进行栽种。其中早春时节可以种植山杏、迎春花等植物,能够让人感觉到欣欣向荣;夏季时可以种植丁香、芍药、牡丹、玫瑰等色彩差异明显的植物,表现了夏季植物的缤纷;在秋季时可以种植颜色偏红或偏黄的植物,例如一串红、万寿菊等,因为秋季给人的颜色印象就是红色和黄色,这两种颜色也代表了丰收的印象;冬季的时候可以种植一些冬季观赏性植物,例如四季美、云杉、红瑞木以及梅花等。把四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偶使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更具整体性。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选择花期较短、易于移植的植物,这样就能够有效满足季节的更替,还可以利用穿插种植的方式,使色彩更加多样化。

2、植物配置应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程度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是由城市环境、建筑设施、城市文化等方面组成的。其中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植物规划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城市环境的判断,也是评价一个城市发展的最直观标准之一。例如,香山的紅叶肯定能让人想起首都北京,香雪海这一名字能让人想起苏州光福,胡杨林能让人联想到大西北苍凉景色,林海雪原就能够让人想起东北长白山地区的广袤森林。而这些著名的景观也成为了附近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历史古城也好,现代新型城市也罢,园林植物景观都与城市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它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诉说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反映了城市本身的发展历程。

2.1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2.1.1市花市树的应用

市花和市树是一个城市通过居民选取,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所决定的,其是当地居民广泛喜爱的植物种类,也可以说是当地最能够适应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植物种类。这些植物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城市文化进行生化和凝聚,使其成为城市的代表。例如上海市的市花是白玉兰,它的意义在于干预开路,奋发向上;而广州市则将木棉评为市树,将其称为“英雄之树”,寓意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和积极进取的勇气;杭州地区的标志性植物为桂花;昆明为山茶花等。这些植物不仅本身具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同时还包含了当地人对于自然的崇敬之情,将其利用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当中能够有效提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内涵,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需求。

2.1.2乡土植物的应用

将市花和市树作为城市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而相关地区还拥有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性植物。而这些植物由于长期生存在同一区域,因此对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不仅能够突出当地的地域性特色,还能够有效适应该地区的生长条件。例如乔木当中的柳树就是典型的南方意向,其与水乡背景相结合能够有效烘托城市意境;而杨树则代表了无畏的精神,其与北方寒冷的天气相互辉映,以其挺拔的身姿向人们传递者勇气。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当中运用乡土植物不仅能够有效地对城市进行表现,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使其成为该地区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2.2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其本身就是我国园林艺术当中的精粹,其中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的分布设计等方法都有独特之处,能够给现代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较好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古人在利用植物营造文化氛围上的能力更加值得現代人去学习。同时,植物本身就具有着较为丰富的寓意和观赏性,而这也就使得古时的文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园林或庭院内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要求极高,其必须要与文人本身的兴趣和志向相结合,例如陶渊明的故居当中就种植了很多菊花,这种植物在秋季开放,代表着不屈和忠贞;而陆游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其在庭院当中也种植过梅花,以梅花的傲骨之意来烘托自己的一腔爱国之情,使得古典园林或庭院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而在现代园林绿地的规划和设计当中也应该将这一点进行全面的继承,借由对园林内植物分布和种类的设计来反应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表现这个城市所经过的历史,反应城市的精神。而随着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效结合越来越关注,而园林当中的植物正式能够有效对这两者进行反应的重要道具。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和种植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其文化内涵度。

3、植物配置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

3.1安全性

在现代人的心理发展当中形成了一个“个人化”的空间领域感,其主要表现在人们都需要对某一个区域的占有和控制的权利。而心理学家则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人们心理的不安全感,在这种个人化的空间当中人们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安全性,人们对这一领域拥有着占领的权利,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对园林植物的分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这种安全性,给人们营造出一个“个人空间感”,这样就能够让人们产生安全感。例如在园林当中利用矮灌木和乔木搭建的独立式庭院结构,游客可以在其中享受到宁静的感觉;对私人庭院的搭建能够帮助家庭成员获得属于自己的空间,而其中所种植的绿色植物则可以为其提供绿色屏障,给人们心理以安全感。

3.2实用性

在当下人们的居住区当中可以看出,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很多高档住宅小区当中还会为住户营造出特有的园林风格。其实,不论是在人们居住的小区当中还是小区之外,每一块绿地都有着其自己的功能,而且根据其种植的植物种类的不同,其功能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不仅具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还应该具有实用性,并能够对住户产生保护作用。在小区中居住的人们能够在园林当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感,并且还能够与外界的环境隔绝,形成保护屏障。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点设计相应的实用性功能设施,例如在树荫下可以摆设一定数量的长椅,供人们休息;草坪则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的,让小孩儿能够在自然环境下成长;对于灌木的设计应该是既能够保证各区域之间的独立,又能够对各类噪音、沙尘等进行防护。

3.3宜人性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植物景观的建造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效应,而是突出了人文色彩,其应该是更加满足人们需求,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欢乐等的食物。单个的植物种类具有着整体性,能够形成鲜明的区域划分;而多种植物则可以给人以缤纷的感觉,在设计过程当中通过将其与背景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人们的审美感,并且能够陶冶情操。

3.4私密性

私密性也就是给人们一定的独处的空间,并且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环境。或者少数的人共同处在一个区域之内,不会受到外界的打扰。现代城市的发展节奏较快,人们在这种环境当中会出现心理疲劳的情况,因此需要获得一个单独的、不受人打扰的空间,使自己拥有一段时间的宁静。因此在对现代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这些人的需求,设计一些密闭式的空间,没有必要设计出完全密闭的空间,只是在其周围形成保护屏障即可。这样人们就可以在自然环境当中享受到静坐、读书、交流等的乐趣,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

3.5公共性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质的动物,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喜欢在公共场所内进行相关活动来放松身心。因此,根据这一生活特点,可以将园林绿化区域中的广场、公园、中心绿地等区域进行不断深化。应该将这些区域设计为开放式结构,在该区域内还应该设计一些遮阴的数目,同时在草坪上还应该设计一些避雨的设施,同时还应该种植一些观赏性高的植物,增加人们的兴趣,使得人们能够在这些区域聚集。

4、植物配置应以科学的生态观为指导

在园林绿地设计中,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园林设计当中,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兼顾植物生物学特征与环境协调、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和谐。同时,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在很多精心设计的绿地中,通常都是为人所服务的,似乎与其他自然界存在的要素无关。极少有城市的植物配置是为野生生物的栖息和保育来设计的。长久以来,城市绿地建设一直将植物当作城市景观的美化装饰的工具来对待,而植被作为其他物种的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虽然生态学思想在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中被运用,但是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要真正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指导植物配置。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艺术是城市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素,同时园林还是在现代都市环境当中重要的生命设施结构,其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并且能够使城市中的人民贴近自然。而在园林整体的规划过程当中,对于植物分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其规划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园林整体的形象和环境改善能力。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其生长规律,采用合理的分布设计,并利用人工构图方法,增加园林景观的趣味性,增加人们浏览园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梁志勇.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国土绿化[M].2010.

[2]王明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D].中国园林,2013.

[3]蔡兰花.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1(11).

上一篇:photoshop教案第九章下一篇:小学音乐新课标学习体会shang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