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

2024-09-12

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共8篇)

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 篇1

摘 要: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在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形成了自然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化、不断丰富。人类凭借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巨大生产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人类必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自然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引言

由于人类生存发展都要依赖于自然界,因此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就必须去认识自然。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化、不断丰富。由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自然观也是片面的,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随着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的确立,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观的创立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随着科技发展和文化进步而不断演化。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方式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辩证的说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认识的进步,为丰富和深化我们对自然界的哲学认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类自然观演化到现阶段的积极成果,并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来完善自己。

1自然观的由来

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观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三个部分。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 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还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自然观的客观性

一般说来,人类是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广义的自然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由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所构成的宇宙世界。它在时空上是无限的,是一个自组织、自演进的巨大的系统。而狭义的自然是指人类栖居的地球,它是自然生态状况以及维持地球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我们知道,尽管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它们的背后都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即物质性或客观性。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它们都存在于人的意识、感觉、精神之外,离开人的意识、感觉和精神而独立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感觉和意识所反映。世界的客观性这一命题已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实践所证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也明白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仅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而且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同时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不仅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而且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只有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因此自然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演化。

1.古代自然观

1.1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因此也只有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工具的发明,火的利用以及原始种植技术和原始的畜牧技术都是人类的巨大进步,这也是最初的科学技术,也逐渐形成了以几条大河流域为主的原始农业文明。在人类与大自然作艰苦斗争的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艺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也在不断积累。

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的自然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以神话和原始宗教的形势存在。到公元前5000年,在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流域,先后兴起了辉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在这些文明古国中,神话或宗教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大部分。在埃及盛行太阳神和俄塞里斯神的神话及其崇拜的原始宗教活动;在巴比伦盛行各种人格神如太阳神夏西马、风雨神恩利勒、女神伊西塔和瘟神苏美尔等的神话和崇拜活动;印度则有管理宇宙的伐楼那神和为人类造福的因陀罗神;在中国,则有诸如土地神、风神、雨神等自然神的种种神话传说和崇拜活动。

1.2奴隶社会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大约从公元前4000—前2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步人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同时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公元前8世纪,爱琴海地区形成了古希腊文明,成为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与此同时,古代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它们成为东西方古代奴隶社会文明的典范。在自然观上东西方具有相似性。在西方,古希腊的天文观测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的概念。欧式几何开始逐步发展壮大。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在东方,人们制订了精确的历法,出现天干地支记录。同时,中国的医术在此期间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农业技术、冶炼、丝织、陶瓷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古希腊的哲学家较关注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研究爱,形成了自然哲学。出现了早起的唯心主义和二元论,以及出现了原子论,其观念至今被保存下来,构成影响深远的原子论传统。中国古代的哲学更注重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出现了《周易》记录的八卦说,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还有《尚书》的五行学说。

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代的自然观带有直观性和猜测性,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因此难以抵挡唯心主义的攻击。

1.3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在此期间欧洲正值政教合一的黑暗时期,在宗教神学的禁锢下。自然科学不能违背圣经教义。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后来都被经院哲学家用来论证神学自然观而取得了权威地位。中国相对欧洲而言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积累了大量经验,如著名的《齐民要术》等著作。在医学方面出现了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一大批大成者。中国出现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文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的自然观主要是欧洲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用宗教神学理论解释自然界的唯心主义自然观。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1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古代自然观的衰落

欧洲中世纪末期,正统的神学观念遭到怀疑。唯名论与唯实论之间的争论加速了基督教神学的衰落。中世纪西欧经济、社会与科技经过缓慢的发展,到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一些新技术得到发展。中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也传到欧洲,工商业得到初步发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国家的海外扩张,极大的刺激了欧洲商业、矿业、冶金、机械、钟表、纺织、造船、等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欧洲还兴起了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这逐渐使得宗教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近代科学的诞生是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为标志的。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哥白尼提出来日心说,认为地球既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在宇宙的中心,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行星,既有自转的周日运动,又和其他行星一样有公转的周年运动;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天体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和其他 行星绕太阳做符合运动的结果。哥白尼的学说史人类思想上的大事件,推翻了1000多年的地心说的观念。在哲学意义上,标志着自然科学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因此宗教神学的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抛弃了。

2.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6到18世纪上半叶,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自然科学的主要工作是搜集、积累材料。除了经典力学发展成熟外,别的学科进展都很缓慢。物理学除了光学,热、电、磁等方面只是初步的研究,化学也刚刚起步,地质学还没有从矿物学中分离出来,生物学也是对动植物的初步认识。牛顿力学解释机械运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使人们用力学的观点去说明一切自然现象,把一切运动形式都规划为机械运动,因为形成了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以下基本内容:机械论、外因论、量变论、绝对时空观和绝对运动观、机械决定论。此时分析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被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本质上不变,造成了近代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

2.3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和局限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人类认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在经典力学基础上形成的近代自然观,以比较成熟的科学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的直观性、猜测性。近代自然观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界,恢复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在于宗教神学自然观的斗争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与近代自然观相联系的分析方法,对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机械性,用机械运动代替一切形式的运动,对新出现的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则陷入困境。第二就是形而上学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把自然界看作是本质上绝对不变的。这种形而上学性严重束缚了自然科学家的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大战。最后是不彻底性,由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缺少辩证思维,不能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本性,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最终无法坚持唯物主义而导向唯心主义,向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妥协。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发展

3.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由于蒸汽机的应用,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实现了由手工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使近代自然科学开始进入到系统的整理材料和上升到理论概括的阶段。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只要有如下自然科学背景:

(一)发展演化思想的确立

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是康德1755年提出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拉普拉斯用完善的数学,描述解释了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并重新提出星云假说、光谱分析法发明后,人们对恒星的组成元素和演化阶段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天体的演化。在17世纪,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人们对生物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围观领域。施莱登和施旺等人提出了细胞学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大量的地质学、生物学、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在他环球考察及研究家养动植物所获得的资料,经过艰苦研究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和演变越来越成为新的自然观的主题。

(二)普遍联系观点的确立

19世纪,自然科学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开始呈现理论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特别是物理学两大理论综合,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找到了物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规律,伟哲学上运动不灭原理以及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原理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哲学的论断,而是一个自然科学的事实了。”而电磁转化理论的建立,揭示了电、磁、光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次伟大综合。化学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也都有了重大突破。在新成就面前,是的机械自然观得以确立的那些前提条件土崩瓦解,新的普遍联系的自然观逐渐形成。

3.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自然科学突破了经典力学的局限,进入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各个学科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有:其一,物质观。自然 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邢台市无限多样的。其二是运动观。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三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无限的。其四是规律观。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与以往的自然观相比有一下特点: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将自然、人和社会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它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虑。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强调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把人和社会包含在自然的概念中,而且还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出发,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主题性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最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断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绩会,把自然观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3.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19世纪末20是基础物理学革命的成功,时间里了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这场革命彻底地动摇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之后以物理学为先导,不断涌现出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释了自然界辩证本质,并在更深的层面上丰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4小结

从古到今,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自然观也在不断的变化。最早的神话故事和原始宗教到如今的以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现代自然观,都是人类不断深入揭示自然界本质的体现。因此,它必将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凭借科学技术所提供了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化水平,但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又受到人类的作用,因此人类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平衡的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一词来源于生态学,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活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要从导致全球性问题的主要因素中去寻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转变思想观念。传统的思想观念由于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一面,而忽视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一面,其结果是导致对能动性滥加发挥。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统治者和征服者,而是自然的管理者、调控者和协调者。自然的崩溃就是人类的衰亡,自然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与自然之友协同进化。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科学技术。虽然科学技术的滥用是导致全球性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首先,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其次,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探明并开发利用自然界所蕴藏的潜在资源。再次,之一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创造出 新的替代材料。最后,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效的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但不是万能的。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不相应的进行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制度,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实现全球合作。全球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解决。全人类有共同的利益,必须同舟共济,建立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通力合作,保证可持续发展得以全力进行。

3小结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一味发展只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只有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矛盾,正确的解决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辩证本质认识层面更加深远,形成了更加科学、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人类也逐渐意识到人以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而换取经济的进步。唯有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和谐的关系,就将使人类历史发生转折,社会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秦志敏,自然辩证法概论[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李桂花,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3]黄鼎成,《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湖北:湖北科技出版社.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Name:Chen Yadong Student Number:S20130341

The Electr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 篇2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 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其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 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2]从广义上讲, 基于本土科技知识进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 都可视为自主创新的范畴。本文所探讨的科技自主创新案例主要聚焦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当代自主创新, 即我国科学家在继承传统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资源和方法, 解决了现代科技问题, 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 作出独特的原创贡献的案例。

二、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可能性

案例教学以案例的收集为出发点。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科技资源, 几千年的科技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思想与方法, 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李约瑟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 洋洋洒洒七大卷三十四分册, 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整理研究挖掘历经半个多世纪, 至今仍未全部出版完成, 便是中国古代科技资源极其丰富深厚的一个明证。李约瑟对此感慨道:“随着时间的流逝, 证明这是一个绝对的金矿。古代和中古时代的中国科学成就, 一再表明足以使人眼花缭乱。”[3]面对这座“金矿”, 一些当代中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已经有力地显示了传统科学在当代的巨大价值, 这些资源至少通过以下两种类型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可能。

1. 传统科学思想方法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数学家吴文俊的自主创新工作。吴文俊在深刻领域与继承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上, 融合西方数学和当代计算机技术, 一举解决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 开启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 并被广泛运用于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学、计算机图形学、工程设计等多个不同领域[4], 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动推理与方程求解的“中国学派”[5], 为此, 他在2000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 还有翁文波提出的包括可攻度性方法和干支法等信息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天灾预测中的运用, 任振球特大自然灾害触发机理研究及预测, 徐钦琦提出阴阳大年生物进化论[6]等, 这些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科学原创力, 为《自然辩证法》课程提供了丰富案例。

2. 利用传统科学史料研究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

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不甚枚举。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收集冰川进退、湖泊冻结、动植物分布等资料, 采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 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 对气候波动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这种气象学历史研究方法开创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天文学方面, 席泽宗发表的《古新星新表》, 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在天象观测资料方面完备、持续和准确的巨大优越性, 考订了从殷代到公元1700年间的90次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 使之成为这方面空前完备的权威资料, 为超新星这一天文学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7]。近几十年来, 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研究超新星遗迹、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等许多问题, 也逐渐成为热门课题, 如英、美、日、韩等国都有人在研究[8]。另外, 在李四光、竺可桢的编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势必在当前的地震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教育意义

《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程, 除了使学生梳理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之外, 还应充分发挥其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的沟通作用, 这是新版教材将“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纳入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 进行中国科学家在当代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将以更具现实性和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 可以把以上几方面的沟通作用较为集中地凸显出来, 有利于体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科学功能、历史功能。同时, 通过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 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以小见大的效果, 其意义颇为深远。

1. 融合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

自2010年8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试点工作方案》后, 《自然辩证法》课程由原先理工类硕士生必修课调整为不分学科、专业均可学习的选修课, 同时课时也有所调整。在新的课改方案下, 课程面对的是人文类和理工类的研究生, 根据该课程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 《自然辩证法》课程应搭建起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通识”教育的内涵更加凸显。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的人才, 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资源。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案例涉及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古代及现代的科学思想, 具有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引导研究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 科技创新能力, 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 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课程, 《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关注中国背景下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自主创新问题, 有助于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中国道路形成自觉思考, 增强使命感和自觉性。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近些年的自然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奖的科学家个人或科研团队, 并透过他们解读当前科学发展的新特点和动向, 学习他们在研究时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 不仅贴近研究生的科研实际, 还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竺可桢、席泽宗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传统科学的创新案例, 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巨大价值, 还在国际科学界为中国科学赢得了尊重, 对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过现实的科技创新案例, 使学生认识到借鉴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 有助于解决现代的科学问题, 使他们重新认识我国的科技资源, 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课程中, 以案例为切入点带动整个教学, 通过生动的讲解, 再配合图片再现、视频观看、分组讨论等方式充实课堂, 可以达到良好效果。中央电视台十套《大家》栏目推出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特别节目《荣耀中华》, 便是一个很好的视频素材。

4. 提高科研创新的方法论自觉。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新的时代需要我们认真发掘中国传统科学的资源。在分析案例后, 要进行必要的方法论总结和提升, 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方法论自觉。例如吴文俊案例的方法论在于突破西方中心论下的科学观, 以历史主义恢复古代数学的规范, 但同时又不拘于本土知识传统, 而是在此基础上, 以西方数学为观照, 以当代科技发展为创造性转化的发酵剂, 融会中西, 贯穿古今, 为中华科学的复兴开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通过案例的方法论解读, 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方法论自觉, 在现实的研究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有利于在当代的科技中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形成文化自觉, 保持开放的姿态, 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高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 为文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准备与基础。

四、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重在分析。案例教学绝不是一些典型案例的简单罗列, 也不是简单地播放和观看录像。录像、图片、文字、讨论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示, 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深化。因此, 案例教学应在案例的分析上下工夫, 真正做到深入解读, 而不流于形式, 起到“解剖麻雀”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吴文俊的案例进行分析时, 必须围绕三点展开分析和讨论:一是在传统科学文化的教育内容上, 应在与西方数学比较的前提下, 讲清楚中国传统数算法化、机械化的特点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二是在自主创新方法论上, 讲清楚吴文俊使用的历史主义原则对古代数学的研究、以西方数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和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创新转化手段的自觉性;三是在意义阐发上, 讲清楚吴文俊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启发。只有凸显这几点, 案例教学在上述几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很好地体现, 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举一反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M].人民出版社, 2006:6.

[2]郭贵春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1:306.

[3]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李约瑟博士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文和演讲集 (1944-1984)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2.

[4]张维.不断创新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J].自然杂志, 2007 (4) .

[5]吴文达.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理论及方法[J].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1 (1) .

[6]李世煇.科技创新与中西文化互补之我见——六个典型实例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 2005 (4) .

[7]李正风.中国科学家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概念、特征与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 2012 (4) .

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 篇3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 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75-01

一、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者对该门课思想认识不清晰,学习动机不强

由于自然辩证法的本身具有高度的理论性的特点,而课程主要面向的是研究生,许多学习者认为该门课程只是政治理论课,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尤其是专业性质偏理工科的学生,思想上对这门课就并未重视起来。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教师也未着重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自觉性低下,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

(二)教学环境过于单一

教学环境作为学习的外部条件之一,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具目的性、计划性,因此具有较高的影响效度。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中,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大班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及有效利用,是构成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大多数的自然辩证法都是很多个专业一起上,少则五十人多则近一百人,这样的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未让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三)学习评价方式单一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习评价时,多采用的是检查笔记和最后的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有的只有最后的课程论文,这样的评价方式未涉及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要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必须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够激励和引导学习者不断的学习,提高主动性,也真正让学生在这门课中受益。

(四)教师未针对学习者特征进行教学

研究生层面的学习者,比起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性都强一些。如果教师只是对概念性的东西泛泛而谈是无法满足学习者需要的。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进自然辩证法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式科学教学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指教师在理解“科学探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自由创设的、有结构的、能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发展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针对自然辩证法课堂的探究式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为:“问题情境—提出假设—组织探究—形成结论—进行反思”。

1.“问题情境”。教师在此阶段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先行组织者,应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尝试解决该问题。让学习者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才可以形成他们的问题解决技能,引发他们对先前知识的回忆,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就一开始能够吸引学习者,使他们意识到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之前的学习过程是相关的,并进一步发掘学习动机。

2.“提出假设”是学生自我探究的开始。在给予学生一个问题情境让他们进行意义建构之后,学习者接下来就会思考如何解决该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或者合作,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确保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有意义。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上,学习者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3.组织探究是核心环节。学生围绕之前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搜集获取相关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自然辩证法中,可以将课程内容设置成专题式,每一个专题给学生一个情境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

4.结论并反思。教师在此时应该加以引导,让学习者相互之间讨论交换想法和意见并积极发言,带动课堂气氛,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学习者得到的结论并引申到更深层,使他们更深刻的理解问题。反思整个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0-155.

[3]何振丽.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丁邦平.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0(10):81-85.

作者简介: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篇4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半个学期就过去了。本学期,我认为在我觉得比较幸福的几件事中有一件事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有幸聆听了朱方长老师讲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在选修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听师兄说:“这是湖南农大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精品课程,很有意思,一定要去听听。”再加上自己平常也比较喜欢阅读哲学方面的一些书籍,所以在两门供选择的课程中毅然选修了这门课程,并且每次听课都坐在前排,以便近距离地感受这位广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的风范。在如此美好基调的牵引下,第一次有缘来到了朱老师的课堂,选择了讲台正前方向第二排的座位坐下,静静地打开笔记本,迎接朱老师的开讲。听完朱老师的第一节课后,确实感觉朱老师很不同寻常。不仅课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十分精彩;而且朱老师其人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和令人羡慕的气质。朱老师是在用心向同学讲授这门课程,朱老师对学生和课堂的责任心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将一位老师教书育人的品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本课程的课时较少,但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体会了不少的心得。

一、科学精神与迷信和伪科学的哲学反思

针对我们这些研究生,朱老师首先和我们探讨了一个概念——科学精神。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求实精神、理性精神、质疑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就是告诉我们不论是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是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事实胜于理论,事实胜于雄辩。理性精神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仅停留在直观感性的层面,更要用冷静的头脑思考分析事物的本质。质疑精神传递给我们的是,任何科学方法和结论都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任何理论都可以发展,都有改善的空间,科学的传承中是可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任何理论都没有执政地位,科学的传承不同于宗教,为了维护宗教的神话性,传承是保持一成不变的。所以这一精神告诉我们这些科学传承人,科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可以质疑的。求真精神则告诉我们要热爱真理,追寻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奥秘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任何真理都不应带有标签,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认识视野,要摆脱标签的束缚。最后创新精神告诉我们科学永远都处在动态发展之中,任何现存的结论都只能接近客观真理,而不能穷尽一切真理,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对科学方法和结论进行创新。在老师鞭辟入里的讲解后使我对科学精神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认识,这对我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生活都将会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在当前社会,科学精神也出现了危机,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片面追求功利化,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这一点我很有体会,因为这个学期我自己经历了一段心态很不好的时期。总是听社会上的朋友们谈功利社会,感觉很不是滋味。于是自己也萌发了要尽快发好的文章的想法,这种急功近利的冲动落实到具体的实验时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查阅资料就很不到位,导致实验设计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再则就是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不尊重事实,经常出现编造数据,就是为了尽快发文章,这是很不对的,现在还是个学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必然就是一系列的学术造假,不堪设想。正是因为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上有幸接受了朱老师的很多思想,才让我痛下心来好好反思了一段时间,才渐渐摆脱这一困境,很是庆幸!面对当前的科学精神危机,朱老师也谈了一些拯救策略。我们必须要纠正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导向偏差,改进科研评价体系,净化学术风气,并建立培养科学精神的社会大环境。

对于朱老师关于迷信和伪科学的基本观点,我也是比较推崇的。他说:“凡是盲目地相信或盲目地不信,过分地相信或过分地不信,通通都是迷信。”和“伪科学是指违背科学精神的伪装的科学。”当前,我们要做到学会去弘扬科学精神,坚决反对迷信和伪科学。

二、古希腊自然哲学与近现代科学发展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是西方文化历史中理性科学之源。就其对欧洲科学的影响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观点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宇宙万事万物都具有数的特性,数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个由数与数的关系构成的和谐系统,每一种事物都是一种数的和谐,数是构成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和中国易经文化中的数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现象进行数字化表征,后又转换为现象。中西方文化通过数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融合。万物皆数的思想对欧洲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近代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专题的知识基本让我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近现代科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我梳理了基本的脉络,对我以后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有很好的导向性作用。

三、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朱老师在讲解这一专题的开始,就对一种说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提出了质疑,驳斥了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无限夸大的说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至少就没有包含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中国共产党才提出要将马克思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与中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相结合。从而很自然的引出了本专题的内容。而且这专题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我一直感兴趣想去了解的。朱老师深入浅出地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天干地支思想”等模块的知识讲解的很到位,十分引人入胜。在朱老师看来,“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阴和阳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第二,阴阳之间互相交感、牵制,消长平衡。第三,阴阳之间互根互用,互相转化。第四,阴阳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其中有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所表达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朱老师运用阴阳学说对当前社会出现的同性恋现象进行了解读,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不利于人类伦理道德的构建。“五行学说”则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归于木、火、土、金和水这五类场能之中,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运动、变化均受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支配,宇宙中存在着多种未知神秘的场能,其五行生克对人事吉凶发生影响。最后谈及的天干地支思想则是易经中时间和空间的推演,这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传递的思想有共通之处。朱老师这一专题的精彩讲解基本为我今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导引和启蒙。

四、当代自然观与优秀传统文化

这一专题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全息思想,也是目前为止本课程对我最大的启发之处。全息思想是指部分包含整体信息的思想。不仅古代文化中有丰富的全息思想,而且现代的分形理论、中医理论、生物全息论、易经八卦和汉字等也越来越揭示大自然的全息奥秘。其中我对汉字的全息性体会很深。因为前段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一次比较大的反思后,估计是自己那段时间想问题想的太多,导致心火过旺,火气到了晚上还往头上冲,使得我有连续一个星期左右的晚上睡觉都有大喊大叫的现象,严重打扰了宿舍同学的休息,而这些我自己却全然不知,还是宿舍同学跟我反映的。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买了一些降火的菊花泡茶喝,效果不是很明显。碰巧那段时间有幸聆听了朱老师课上推荐的方法,就是试着去听听佛教音乐“六字真言”、“心经”和“金刚经”等,去接受这些信息和能量,真的奇迹随之发生。我当天晚上听了这些曲子,结果当晚就睡的很安静,不再有之前的那些奇怪现象了,这之后也没有出现那些现象。这事,对我来讲,简直就太神奇了。还有就是朱老师特别对“人”、“男”和“女”的汉字全息做了解读,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他从两个方面对“人”的基本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我很认同这些观点。第一,人要站起来。经济上要站起来,不依靠父母,不依靠别人;同时思想上站起来,有自己的人生观,能独立思考。第二,人要有仁爱。首先,要有孝心,孝敬父母,对家庭负有责任;其次,要有爱心,博爱天下之人,对社会要有责任感。“男”字的基本文化内涵也告诉我一些成为男人的基本支点。第一,在相对比较的前提下,重体力活应由男人来承担,男字从力;第二,在困难和危难时刻,男人要站到第一线,男音通难;第三,在享乐和娱乐场所,应当女士优先。同时,“女”字的基本文化内涵提升了我对女性的一些认识。朱老师认为:“第一,女人要有水的温柔。水寒而能接受阳光,水柔而能以柔克刚,水变而能普济众生,无所不为;第二,女人要有坤的含蓄。乾为天,坤为地。大地包容万物,含而不露,滋养众生,贤德恩惠,无所不能及。”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时间飞快,转眼间,短短几周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就要结束了。起初,看到课表后,便盲目的对这门课下了定义——枯燥乏味的、用来睡觉、玩手机的必修课。但上了几节课之后,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老师生动而幽默的讲解,或互动、或举例,我开始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慢慢的发现这门课程与我们的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也越来越觉得我们身边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是可以运用自然辨证法的一些原理来解决的,而且这门课程也是与我们学习和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通过原理,找到了事情的发展规律,解决事情便容易很多,所以很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安排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

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本分,作为研究生,怎样研究,怎么学习,成为我们首要问题,自然辩证法教给我们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他揭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及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学习自然辩证法,要从实际出发.我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 概念、范畴、原理上。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工作、加强修养、为人处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自然的基本管理的证明过程像一个圆,经过探索和发现回到起点。如果说在这里我们证明了历史的东西,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在重复前人的错误。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一代代都在重复前人的错误。对个人而言,犯的错误别人八成也都犯过。有些人说一个人总要在挫折中成长,但是牛顿也说过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人的一生都在验证别人验证过的东西的话是不会有任何成绩的。所以要看看别人曾经犯的错误,不要在去犯。得到过去所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在其上发展自己。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验证未被验证的东西,做别人未完的事业。对一个国家而言,重蹈覆辙可不是一句轻松的话,任何一个错误都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错误总是不断的重复,几乎农民起义的失败都是因为领导者的骄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所有的统治者的亡国都是由于政治的腐败。当今中国的各方面制度都不健全,执政者的思想受历史的影响很深,更强调自律而忽略他律,导致了监督制度的不健全,从而腐败滋生,这种现象在历史的各朝各代都有体现,中国的执政者应该能够反思一下历史,不要让以前的错误重现。

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 篇6

一、结合语文教学讲自然

自然教学与语文课的联系结合点是全方位的,笔者以为主要有:逻辑推理及其表达在自然课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并用规范的语言加以准确无误的表达。如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法,对一般事物进行概括总结,得出一般结论。比如磁的特性这个自然命题,通过做实验、示范,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磁的特性是“吸铁”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根据磁吸引钉子、斧子、锤子等铁制品归纳出来的。磁可以吸铁这个普遍性的结论是建立在多项特殊的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

再如,通过启发学生在夜间观鸟,得出的结论是夜间不见鸟的活动,进而推导出鸟的眼睛是夜盲这样的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再深一点,让学生在白天观察老鼠的活动,同样很少看得到,推导出老鼠很少在白天活动这个普遍结论,进而可以得出,老鼠一般是在夜间活动的结论,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这种归纳、演绎的方法要变为准确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就要注意借助语文方面的.知识,将其移植到自然课中,使之浑然一体。自然课中的语法规范自然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其语法特色和规范特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注意:一是特定名词、称谓的严肃性、不可代替性。如人体知识教学中介绍其定义、概念的意项要窄得多;二是术语的专业性很强,如:声、光、电等;三是很少用形容词、表述或文学描述,专业用语多,专业性很强,使学生从小就学会掌握区分文学描写与专业表述的严格界限的方法;四是条理清晰有章有序,不得颠倒和混乱。将自然教学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同时区别开来,使“结合”与“区别”相辅相成。

实验记录与描写的同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学生记观察日记、写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结果,这一系列课堂内外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概念、总结观察实验成绩和提高观察实验记录报告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从文体上鉴别自然学科的各种文体的特点、风格、制作技巧同文学描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文体制作的角度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风、循“果”求“因”的研究意识、脚踏实地的探索追求意识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意识。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与自然课中的讲授内容有机地贯穿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地理教学讲自然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篇7

《自然地理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学习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 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以及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方法[1,2]。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 提高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 为人类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 为人类地球的安危进行科学探索[3]。本课程内容设计主要是以中学地理教育为基础, 重点深入教授大学自然地理部分, 着重强调在中学地理教育内容的提升, 又与自然地理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自然地理教育层次区分。中学地理教育强调知识点及其基本概念, 但大学自然地理学习不仅要使基本地理概念更透彻, 而且强调其相关自然地理知识链和知识体系的形成, 尤其是非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学习自然地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其后学生学习水文水资源的兴趣和能力培养。

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教学探讨

《自然地理学》是学生接触和认识专业知识的起点, 由于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强, 同时知识点多, 仅靠在课堂上单纯的知识传授是无法令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众多自然地理的概念和知识点, 必须把学生带到现场结合理论知识亲自观察认知、现场教学, 才能让学生较好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

1. 理论教学

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注意知识点、知识链、知识系统的主体结构完整性、理论学习强调点-线-面-体系从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方法, 自然地理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目标是为非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学习自然地理打下扎实的基本地学知识基础, 希望达到使学生建立较清晰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框架, 掌握地学工作方法与能力。

(1) 采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自然地理学涉及地球四大圈层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 内容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气候学、生物学、土壤学和生态环境学等, 自然地理的各种图片、影音资料种类繁多, 通过选择合适的实物图片、动画可以直观地描述出地质、地貌、生物、土壤等的基本特性, 学生通过形象、直观、具体的图片对教学内容的形态特征有了感性的认识, 使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变为具象的有趣的自然接触, 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更迅速地接受相关知识。

(2) 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 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教科书中没有列出的背景知识, 通过课堂授课, 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掌握基本概念和课程要点。同时穿插较多的课堂讨论, 安排学生自学和课外阅读以及需要查找的知识和内容, 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启发学生在调查中利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

(3)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 延伸教学内涵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 采用了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建立了课程教学网站, 上网资料丰富, 同时运用网络平台提供网上答疑、课程资料下载等功能, 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教学资源上网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助于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资源共享。

(4) 与后续课程有效衔接, 减少内容的重复性

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与自然地理学关联的课程有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等专业基础课群, ,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取舍上, 对交叉内容重点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认识与掌握, 减少与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5) 教授与讲座相结合, 拓宽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学内容, 先后聘请气象学、水文学和地质学方面的专家进行相关领域学术讲座, 让学生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激发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兴趣, 感悟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远大前景。

2. 实践教学

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地理现象, 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掌握和理解的。通过野外实习, 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 对具体自然地理现象的鉴别能力, 由点及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质构造发展的时空想象能力。实验课是课堂理论教学与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实验课的目的主要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基本工作方法。实验课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岩石的鉴别和读图作图的方法;主要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地形图、地质图读图与作图, 土壤性质的测定等。实验课分小班进行实验教学,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

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地质工作能力的目的。实习地点在荆州和河北秦皇岛, 实习内容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沉积岩、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地质地层关系的观察;地层剖面的野外实测;流水地貌、河流地质作用的观察和描述;水库的建立及其具备的地质条件;海岸地貌、河口沉积观察;土壤和自然植被的观察等。

(1) 整合教学内容, 加强实践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对于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随意性大、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被检查和评估等缺点, 这些也是开展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内容与进度, 使两者的知识体系更加连贯系统, 增加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联系。

(2) 认知实习与探索研究实习相结合

在实习过程中, 通过将书本与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理论与现实地理对象、地理现象紧密联系, 学习调查、鉴别、分析、总结等地学工作方法, 如室内岩矿鉴定、读图、制图;野外布线、测量、采样、记录和总结报告编写,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培养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习效果, 将野外实习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预习, 要求学生在出野外之前首先阅读有关资料, 对区域地质、地貌背景和将要观察的地理现象有初步了解。其次现场观察和讨论, 在每一个野外地质观察点, 首先要求学生独立观察, 提出自己的认识, 进行现场讨论。教师在必要时做启发性提示。最后总结, 在对每个观察点地学现象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各种地学现象以及各个观察点之间的关系。

在野外实习方式的设计上强调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充分的空间,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指导书和指导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设计。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野外工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热爱。学生反映, 野外实习时间虽然不长, 但能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 对整个课程学习很有帮助。

结语

自然地理学教学实践探讨是在针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认识的基础上的创新和探讨, 经过初步实践, 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也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普遍反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自然地理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针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特点进行了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探索, 初步探讨和构建了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武光和, 田连恕, 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达源主编.自然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6.

自然辩证法课程总结 篇8

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和生活。幼儿通过各类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动作技能、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想象和创造力,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其智力,助其养成良好习惯。钟祥市石牌镇中心幼儿园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开展有农村特色的游戏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有农村特色的校园环境。该园地处村镇,有许多乡土资源可供利用,而儿童民间游戏源远流长,具有取材简单、易学、种类丰富、玩法多样的特点,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该园把民间游戏融入到日常园本课程中,收集具有乡土特色的材料,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此外,在幼儿园院内栽种一些本地区常见的树木、花草,再饲养一些小动物供幼儿观察;还开辟出一块园地设计成农家小院,院内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供幼儿观察、管理、记录。幼儿园的一些大型玩具也是利用乡土资源制作的,如利用树叉、废旧轮胎等做攀登架,利用易拉罐排列成“梅花桩”,利用秸秆围成迷宫等。这样既经济又独具特色,也能引导孩子们自主游戏、主动探索。

因地制宜解决活动材料稀缺问题。师生共同动手、共同搜集一些农村的废旧物品,或者是现成的廉价材料。孩子玩的东西需要频繁更新,而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制作玩具,既经济实惠,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孩子的活动兴趣,例如:泥、沙、植物秸杆、蛋壳、火柴盒、塑料瓶、玉米皮、各种粮食等等。选择安全、卫生、无污染的自然材料用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操作和游戏,这样便解决了室内、室外操作材料少的问题。

根据农村现有条件,开设有农村特色的区角活动。比如:角色区——集市。开展集市活动,能满足农村幼儿参与成人交易活动的欲望,拓展其社会交往能力。还可和幼儿一起用废旧物品在活动中自制“商品”,进行售卖。如大班的“特色编织区”内孩子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皮编出了“小提包”“小花篮”。数学区内孩子们用花生、玉米芯、高粱杆、豆子等材料来进行排序、比较、测量、称重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提高数学操作技能。自然角内孩子们观察鲜活的动物和植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获得了科学经验。美术区内孩子们运用画、做、剪、贴等方法在蔬果、石头、泥土、叶子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创设开放的户外活动区。首先,利用乡土材料,自制丰富的活动器材。春夏之际,利用马兰叶制成鞭子,玩骑马游戏;秋季,利用玉米苞皮编成辫子,玩“过河、走平衡”的游戏。其次,深度挖掘传统游戏的玩法,比如,滚铁环、踩高跷、竹竿游戏、摇大绳、翻绳、编花篮等,几根绳子,孩子们可以用它跳绳、拔河,也可以当作小路走一走,当作小河跳一跳;几个沙包,夹着跳一跳、顶着走一走、用沙包投篮、两个人抛一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区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交往机会,而且让幼儿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而且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潜力,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幼儿的和谐发展。在不断摸索、总结、创新与反思的过程中,丰富的乡土材料不仅给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带来了活力,还带来了特色与希望!

总之,农村幼儿园只要充分挖掘乡村的优势,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就一定能在游戏这块土地上开放出更多绚丽多姿的花朵。

上一篇:古诗记承天寺夜游下一篇:雄安新区建设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