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2024-06-16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篇1

(一)、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字谜,想猜一猜吗?

(二)、学第一个谜语

小黑板出示第一个谜语:

1、读谜面: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认识它。

(2)、谁会读这条谜语了?教同学们读一读。

2、理解意思:这条谜语说的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表演一下。

(1)、需要几个人表演?为什么?应该怎样站?

(2)、谁读“一个人”?谁读 “两个人”?“一人在前两人跟”该谁读?“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又该谁读?该怎样表现?

3、猜谜底:

(1)、谁来猜猜谜底?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4、你在读字谜时认识了哪几个字?教大家读一读。

5、总结猜谜方法:第二个谜语就要来了,让我们想想怎样把谜语猜出来吧。(小黑板出示:动脑筋,猜谜语,谜底藏在谜面里。仔细观察抓特征,结合起来想仔细。师领读。)

(三)、学第二个谜语

1、出示第二个谜语,自读。小老师教读。

2、逐句读读猜猜。

(1)、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2)、你可以做个什么手势表示“相遇”呢?“起凉风”是什么时候?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怎么想?

(3)、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3、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奖励大苹果。

4、再来读读这个成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吧。

5、在这则谜语中认识了哪些生字?

6、再跟老师念念猜谜语的儿歌。

(四)、学第三个谜语:有信心猜出第三个谜语吗?

1、用小黑板出示经过老师改编的第三个谜语:有“言”互相尊重,有“心”令人感动,有“日”万里无云,有“水”纯净透明。

借助拼音读读。

2、小老师带读。

3、我们来看看谜语说了什么。提示理解词语:“”、“互相”、“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洁透明”。

4、你怎样来猜这个谜语?

(1)、点拨出示:情、清、请、精、晴、睛,你发现了什么?再读谜语,你又想到了什么?

(2)、猜到谜底了吗?怎么猜出来的?随学生回答板书。

(3)、奖励大苹果。

4、改动谜语,与书上一致。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喜欢哪种说法?领读这则谜语。

5、在这则谜语里学了哪些生字?小老师教读。

(五)、读课文

这三个谜语有趣吗?课后,你打算说给谁来猜一猜?

翻开书,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看看这节课的收获大不大。

(六)、教学效果测评

1、熟读三个谜语,最好能记住,说给爸爸妈妈听。如果他们猜不出来,就告诉他们该怎样猜。

2、读读词语,喜欢这些词吗?

读读句子,发现了什么。(来、至、到的意思差不多。)

(七)、拓展性学习:感知以谜破谜

1、读短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2、感觉这件事有趣吗?想想可以怎样和小伙伴做游戏。(选择谜底相同的谜语。)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篇2

一遍遍读手中的课文,一遍遍看书中的插图,该如何呵护孩子们这发自心底的喜爱?大师言语幽默风趣的秘妙又在哪里呢?渐渐地,我的注意力聚焦在那些拟人化的描写上。对呀!那拟人化的姿态与性格描写,形神兼备,不正是这篇佳作读来让人忍俊不禁的最大秘妙吗?于是,我打算着眼于这些富有情趣的拟人化描写,设计“猜猜他是谁”“做做小名片”“比比谁最强”三个板块,以轻松、感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将学生“激活”,试着在他们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穿插点拨,进而使他们能得意、得言、得法。

【第一板块】猜猜他是谁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不如其他三指窈窕”“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体态秀丽”,寥寥数笔,五个手指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看着这些语句,不难猜出他们是谁吧!就这么定了,以四处相关语句为谜面,来个“猜猜他是谁”的抢答游戏!

要猜谜,首先得把谜面弄清楚。让学生选择一题来读,既检查了课文朗读,又教学了“曲线”“窈窕”“堂皇”等词语;要抢答,学生自然会争先恐后、互不示弱,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真是一举多得!

然后呢?说说自己这样猜的理由,学生的目光无疑就会停留在“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体态秀丽”等拟人化的描写上,根据学生概括、提炼的重要信息,就可以给手指们做张小名片了。

最后,让学生读读名片上描写姿态的语言,五个手指的姿态与描写应该悄然入心了,接下来就能以“小名片”为依托让学生自己来概括五个手指的性格特点了。

【第二板块】做做小名片

在丰子恺的笔下,手指除了姿态不同,还有不同的特点呢!请挑选一到两根手指,默读相关的段落,学着用文中的语言把其他的特点简要地概括在名片纸上。有了前面的铺垫与示范,学生就会欣欣然拿起笔补充四张未完成的小名片。

学生会补充些什么呢?“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不对!“常与大拇指合作”?也不是。提醒他们再细细读读描写手指的段落,它们可都有奥秘呢!一静下心来读,就有发现了!都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特点。性格特点的描写又往往都是先概述后具体。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之后,不就是写大拇指怎么个最肯吃苦嘛!“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不正是在解释前面说的食指工作复杂?“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这些精细活儿不也是突出了食指的“机敏”?

独自补充、全班交流修改、多媒体课件现场输入,小名片完成了,课文脉络也清楚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动一静,学习之道。默读很重要;带着思考去默读更重要。个性阅读很重要;调动全员去参与更重要。

【第三板块】比比谁最强

看着名片上各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如果要按照能力的强弱来次比赛,谁会是冠军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找词找句,有理有据地来回答吧。

多数学生会认为是食指,因为他们会注意到两个“最多”,会注意到“等”字,甚至会借用文中的“秽物、毒物、烈物”“刀伤、烫伤、轧伤、咬伤”这两组词语来回答,就顺着他们的思路展开教学吧!

一、由言及境

1. 通过点拨、范读引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秽物、毒物、烈物”“刀伤、烫伤、轧伤、咬伤”这两组词语,体会言语的节奏。

2. 听着抑扬顿挫的朗读,眼前仿佛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学生头脑中也许会联想到修自行车、切菜、缠着纱布、抹去污渍、试探东西……

二、由境及人

1. 这样的食指会让你想到哪些词儿?学生不难讲到吃苦耐劳、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2. 这还是食指吗?丰子恺先生分明是在和我们聊一个吃苦耐劳、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人!

三、由人及我

1. 如果让食指自己来说这些事儿,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2. 进入情境、将自己化身为食指的学生有的可能会拍着胸脯说:“拿笔的时候,全靠我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我去试探或冒险!”有的可能会一脸骄傲地说:“秽物、毒物、烈物,我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我消受的机会最多。”还有的可能会像相声中报菜名一般,如数家珍地说:“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我,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我为主。”……

四、由我及他

1.“食指”这般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他“手指”怎么会听得下去!让学生圈圈画画表示其他手指本领的词。

2. 经过前面做“小名片”的示范、铺垫和指导,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地进行概括、提炼了,交流整理之后可以在黑板上汇总出这样一串词。

大拇指:(胡琴)相帮扶住 (水)死力抵住 (血)拼命按住 (重东西)用劲扳住

无名指: 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掏掏耳朵抹抹鼻涕

……

3. 看着黑板,也像刚才那样展开想象,这些手指仿佛像谁?学生或许会发现:大拇指不就像位勤勤恳恳的工人吗?无名指不就像位大家闺秀吗?咦,大拇指像爸爸,无名指像妈妈,我就是那个小拇指!

4. 丰子恺用幽默风趣的笔触,赋予了手指们人一样的性格,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来赋予手指们人一样的生命呢?把自己当作那根手指,互相争争功劳吧!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中的句子,提醒学生一下,这场争论就会更加有模有样、面红耳赤了!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篇3

科目语文

年级一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

1、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2、初步会根据拼音识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美丽的山水画,有趣的谜语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诗、字的再现,让学生学习巩固生字。

3、通过配乐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诵读古诗学习生字 ,培养语感。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11个生字

2、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诵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秀美,下面我们旅游去啰。(大屏幕展现三幅美丽的山水画)

2、让学生当小导游解说

3、引入教学内容:在这美丽的山水画中,有一首有趣的古诗,谜语古诗,我们来猜猜。

(二)激情诵读,读中获知

1、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古诗,合作猜谜

2、检查诗朗读情况,交流谜底

3、配乐范读

4、指导朗读(语速、动作)

边读边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读“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远”和“近”、 “来”和“去”则请学生们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5、诵读大比拼

6、认字大比拼

(三)拓展思维:我会说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充分说一说

(四)课外延伸

师生说谜语,猜谜语。并让学生回家收集谜语,下星期交流。

教学反思:《画》这篇课文由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组成。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称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我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最大特点,创设旅游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我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朗读上,借助精美课件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配乐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做到音、意、动融合。读“畫”时眼随手从上到下划过;“远看山有色”时,将手抬高,举目四看;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春去花还在”,眼随手送出去又收回;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通过做动作,学生的表演欲望一下子被点燃,学习兴趣高涨。

对诗中几对意思相反的词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远”和“近”。“远”右手抬高打出,眼远眺,“近”右手收回在胸前,低头俯视。“去” 和“来”。“去”双手打出,眼随手看,“来”则双手收回,同样眼跟随。动作形象有趣,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快乐。

本课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利用音乐中陶冶诗情,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让学生喜欢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在朗读的同时,我还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在评价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bpmf教案 篇4

p

m

f

课题

b

p

m

f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爸、妈”2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

重点

重点: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

教学

难点

难点: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b、p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具

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习旧迎新,趣味导入

1.我们刚刚认识了拼音王国里的6个单韵母,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2)要求:读得清楚响亮。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

2.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认识四个声母朋友。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课件出示3)出示情境图及播放广播。

(1)说说你的所见所闻。

(2)出去旅游多开心啊!不过还要注意爱护文物。(课件出示4)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p),迎着大风(f)爬上坡(p),音响里面正广播(b),爱护花草不乱摸(m)。”,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声母——相机引出:声母b

p,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出示课件和儿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认读字母,学会发音

1.学习声母b的读音。

a.(课件出示5)看图,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如: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小女孩听广播,听得很认真;收音机播放动听的歌。

引导:小女孩认真地听广播的“播”,播放的“播”,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b”的读音。

b.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示范发音,大家注意看小老师的口型变化(先双唇紧闭再放开)。老师讲清发音要领:读这个音时,气流比较弱。(用薄纸演示)

c.小老师带读。

d.同桌对读,个别检查。

2.学习声母p的读音。

a.(课件出示7)看图,用一句话说说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要尽量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引导:把爬坡的“坡”,山坡的“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p的读音。

b.自己试着读读看。请大家拿着薄纸放在嘴前读。注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发p时,薄纸有明显的颤动)。

c.开火车练习发音。

d.老师引导学生辨别b、p发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都是双唇音,一个不送气,一个要送气)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插图,识记字形。

(1)如何记住b、p的字形。

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些字母像什么。如b像数字6,像哨子;p像反写的数字9。

(2)做游戏,辨析“b”和“p”。

①我们来玩游戏,老师手里有一张纸条,对着它读“b”和“p”,学生认真看,发现纸条的变化,并照样子试一试,领会两个声母的发音方法。

②看卡片找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课件出示8)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③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如果你听到的是“b”摸摸鼻子,如果你听到的是“p”,摸摸耳朵。师生共同游戏。

2.指导书写b、p。

(1)观察交流b、p在拼音格的位置。

(2)教学一个新笔画:右半圆“﹚”学生书空新笔画。

(3)按笔顺指导书写。

b

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注意第一笔竖不能碰到第一条线,右下半圆要写饱满。

p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注意第一笔竖不能碰到第四条线,右上半圆要写饱满。

【设计意图:联系课文情境图,联系熟悉的字词,认读字母的发音。】

【设计意图:编创顺口溜,辨析相似字母的发音,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图写出声母。

2.根据儿歌填字母。

右下半圆“()”,右上半圆“()”。

【答案】

1.b

p

2.b

p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学会m、f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具

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检查,游戏激趣

1.教师做字母口型或手势,请学生举相应卡片:我们来玩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看谁能快速猜出字母。

2.猜对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喜欢的游戏的方式,复习旧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认读声母,正确发音

1.学习声母m的读音。

a.(课件出示1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小朋友在捉迷藏,小朋友在玩“瞎子摸人”的游戏。)

b.联系生活实际,用“摸”说话,如:我发烧时,妈妈摸(m)着我的头。

c.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注意口型的同时,讲解发音方法(“m”是鼻音,发音时先把双唇闭紧,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然后张开嘴,声带颤动,要读得又轻又短。)

d.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练习发音。指名读。

2.学习声母f的读音。

a.(课件出示13)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着什么?(一位叔叔拄着拐棍爬山坡。)

b.你们能用“佛”字组词吗?大佛的“佛”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f的读音。

c.注意看老师读这个音的时候口型是什么样的。

“f”的发音要领:读“f”时,上唇轻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要读得又轻又短。(学生根据方法读音)

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

三、识记字母,指导书写

1.识记声母m、f的字形,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f的字形,细心的小朋友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m像两个门洞,f像老爷爷拿的拐杖,还像伞柄)

(2)

动动脑筋,想想办法,编顺口溜记住这两个声母的形。(课件出示15)

“两个门洞

m

m

m,一根拐杖

f

f

f。”

2.教学左弯竖“”和右弯竖“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这两个笔画。

3.观察m、f在拼音格中的位置。

4.老师范写讲解,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m三笔写成,占中格。注意m左右两部分要一样大。

f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f的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联系课文情境图,联系熟悉的字词,认读字母的发音,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图画,识记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图写声母。

()

()

()

()

2.正确书写下列字母。

b

p

m

f

3.“f”共()笔,第二笔是();

“m”共()笔,第三笔是()。

【答案】

1.b

p

m

f

2.b

p

m

f

3.二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认识2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找伙伴,拼一拼。学生两人合作,可以是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找小伙伴合作。一个同学手拿声母卡片,一个同学手拿单韵母卡片,相互找朋友,合在一起拼一拼。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

1.(课件出示17)教师出示“八只大雁”图,请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只大雁。

2.教师出示音节“bā”,告诉学生这个音节就念“八”。学生练读。

3.教师讲故事,学习拼音方法:有一群猴子也在学拼音,它们想,如果没有图,只看这个音节,怎么才能读出音呢?这时,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b”,轻轻念“b”,另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a”,大声念“a”,它们合在一起就读——ba

学生自由充分地练习,尝试发音。

4.出示音节“ba”的四声抽拉卡片,让学生自主练读,联系课文四幅插图中的相关词语说一说。(课件出示18)

如:

猪八戒的“八”,拔萝卜“拔”,靶子的“靶”,拉河大坝的“坝”。

练习拼读音节:p—ā→pā

p—á→pá

p—à→pà。

小结口诀:两拼音发音方法是“声母发音短,韵母发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认识音节,学习拼读

1.声母m和f也想跟单韵母a交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帮它们呀?自己读一读m—a→ma,f—a→fa这两个音节,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2.游戏:请几个同学分别持m或f以及带调a的卡片,一个读声母,一个读带调韵母a,全班同学读音节。

3.谈话激趣:单韵母o、i、u看到a和声母m、f交朋友,它们也想跟m、f交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成为好朋友,好吗?

4.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音节:m—i→mi,并读出四个声调mī、mí、mǐ、mì,选其中的一个音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5.大组交流,比一比谁拼得准,说得好。

6.男女生进行拼读音节竞赛,读准音节的四个声调。(课件出示19)

m—o→mo

m—u→mu

f—o→fo

f—u→fu

7.开火车随意抽读以上音节。

四、拼读音节,认读字词

1.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了拼读音节,就能利用拼音来帮助识字。(课件出示20)请看图,读读图上的音节,交流一下,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认读词语“爸爸、妈妈”。

3.老师指导轻声的读法。

4.学生看拼音读词,去掉拼音读词。

5.用上这三个词和一个“爱”字说句子。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图画,弄清读音,再此基础上学会两拼法的拼读过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两拼音节拼读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新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降低了汉字的抽象感,增强学生识字的愿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巩固学习,作业布置

选择其中一题

1.把b、p、m、f这四幅图串起来,以“一个星期天”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

2.把会认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这幅图编一个小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感受诗歌中的美丽传说和令人向往的故事。

抄写和背诵两道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板书

内容

b

p

m

f

b

p

m

f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填一填。

m——

——mà

p——à——

b——

——bù

——ā——fā

2.看图连一连。

3.看图给音节标上调号。

mu

ma

la

ba

pa

po

【答案】

1.à

ù

f

2.mǎ

3.mù

ba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有机把学拼音与发展思维、丰富语言相结合,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

1.刚入学新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规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上教师充分借用直观形象——插图,使学生接触感性材料,启发他们看图说话,自编顺口溜,初步对拼音字母形状、发音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培养;还启发学生想一想: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培养,把抽象符号具体化、形象化。

2.借助图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想象,训练他们说完整的话。如:启发学生利用声母“f”构图进行情节组词、说话。用“佛”组词(大佛),目的是让学生想说、敢说,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半节课后学生感到疲劳、纪律有松散,这时教师把拼音融入活动与游戏中,提高巩固音形目的。把抽象符号与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活体验融为一体,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不足之处:由于刚接触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所以,在拼读能力训练方面还不够,不能一味的领读,而要培养学生自己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方言。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配有一幅主题图。一对父子正在爬山,爸爸手扶登山棍,登山棍提示f的形。儿子紧跟其后,一起比赛谁爬得快。儿子的后背是个“p”。半山腰,音响里播放着优美的乐曲(“播”提示b的音),好像在给父子俩喊加油呢!山脚下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小男孩在摸来摸去,“摸”提示m的音。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一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o、i、u相拼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着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带着“我”在公园里游玩。

第四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b、p、m、f的发音方法。

发b时,先将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也不送气。p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只是气流较强,是送气音。发m时,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发f时,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2.儿歌

héwǒ

妈妈

我wǒ

ài

de

我爱

我的爸

爸,yě

ài

de

我的妈

妈,bà

dōu

ài

我呀,wǒ

yǒu

xìng

de

jiā

我有

福的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用b、p、m、f编儿歌。

右下半圆。

右上半圆。

两个门洞。

伞把朝上。

2.读一读,想一想谜底是什么。

hóng

gōng

jī,lǜ

wěi

ba,nǎo

dai

mái

zài

xia。

答案

1.b

b

b

p

p

p

m

m

m

f

f

f

2.luó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篇5

一、乌鸦喝水》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半瓶水,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瓶里的水升高呢?

生积极讨论、交流。

生:再给瓶子里加水。

生:把瓶子斜过来就行了。

师:有一只乌鸦飞了很多地方,怎么也找不到水喝,这一天,它发现了一片荒地上有半瓶水。你能帮它喝到吗?

生:我帮它把瓶子斜过来,让它能喝着水。

生:我请它到我们家喝茶水。

师:可是那儿没有一个人呀!咋办?

生积极思考、相互启发。

生:向瓶子里扔小石块。

生:这是一个好主意!

师见时机已经基本成熟,立即下发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块。生(兴致勃勃)主动进行实验。(四人小组)

生:扔下一粒石子,瓶子里的水便高了。

生:(惊异地)扔下一粒石子,怎么不见水涨高呢?

生:“哟,水真的升高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究竟涨高了没有?

生继续进行扔石子的小实验。

生:是涨高了,只那么一点点。

师:一直往瓶子里投石子,会怎么样?

生(兴趣浓烈)接着实验。

生:这样投下去,瓶子里的水会不断升高。

生:瓶子里的水会随着石子的增多而变化。

生:即使向河里扔石块,河水也会升高。

生:所以每年汛期来临前,有关部门总会疏通河道,缓解水流。

生:这样,乌鸦可以喝足了水。

二、乌鸦喝水》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上摘录的《乌鸦喝水》的教学案例,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已经真正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从小孩子们们富有个性的回答中,可以窥见到和谐的探究氛围正在形成,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究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科学的探究方法得到培养,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探究精神得到延续。这些,必将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乐学的良好心境,从而有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4.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纸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PPT呈现图片和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分与合》,先一起来回顾一下。

1、填空

2、对口令,看谁的反应快

(PPT呈现图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2—5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回顾,为学习《1~5的加法》奠定基础。)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 创设情境,用PPT展示图片。

师:在公园门口,我们经常看到卖彩色气球的,非常漂亮。我们看图片上就 有一个小丑在公园里卖气球(学生初步感知图中有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

下一页PPT,提出问题(图片中小蜜蜂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师:图中一共有多少气球?

生:四个,小丑右手有3个红色的气球,左手有1个绿色的气球。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上台来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纸片代替气球,表示一下图中我们看到的气球。(之后电脑演示用圆纸片代表气球的过程。)

师:大家刚才表现都很好。我们看到,算气球的总个数就是把左手的气球和右手的气球放到一块儿,也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的动作,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过程(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读一读)。把3和1合起来,我们就能用加法来表示(板书:3+1=4)。读作:3加上1等于4(强调:“+”为加号)。

[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字的加法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问题(PPT动态呈现汽车,笔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看松鼠一共有几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有五只松鼠的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数气球个数的例题,是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上一节学习过的4的分与合,引导列出加法算式。数松鼠个数的例题,使学生借助于5的分与合,列出算式。

三、知识应用

1在方框中填入正确的数字。

2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填得数。3说说图上的意思列出算式并解答 4帮助小星星回家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认识了哪个符号宝宝,还学到了什么呀?

五、课后作业

1.P28-29练习五:

第1,2题和第6,7,8加法部分习题;

【板书设计】

......加号 等号读作:3加1等于4

加法

......加号 等号

读作:1加3等于4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 篇7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them.

II.Te a ching ke y a nd difficult points:

A.Vocabulary

bright, soft, sad, energetic, stressedout, tense, scientific, lighting

B.Target language

a.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

b.That movie made her sad.

c.Loud music makes me want to dance.

C.Structures

make (s) me+infinitive, make (s) me+adjective

III.Te a ching me thods:audio-lingual methods

IV.Te a ching a ids:a tape, a tape recorder, PPT

V.Te a ching proce dure:

Step 1.Revision

Task 1.Check the homework.

Task 2.Revise the vocabulary.

Step 2.Warming up

Task1.Write the following list of activities on the blackboard:

parties, exams, school vacations, gym class.

Task 2.Ask students how they feel about the activities.

Step 3.Grammar focus

Task 1.Read the three target sentence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ir structure.

Task 2.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make as many sentences with“make (s) me+infinitive”, “make (s) me+adjective”structures as possible.

Step 4.Viewing and saying

Talkaboutthepictureof restaurants on page 102.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why?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left because the music there would make me excited.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rightbecausethemusicthere wouldmake me quiet.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left because the pictures there would make me tense.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right because the things there would make me happy.

Step 5.Listening and completing

Task 1.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my and Tina talking about eating in restaurants.While listening, pay attention to the“make (s) me+infinitive”, “make (s) me+adjective”structures.

Task 3.After listening, complete the unfinished sentences in the chart on page 102.

Step 6.Doing pairwork

Task 1.According to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ask 2.The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in class.

P P TCultureba ckground, gra mma r focus a nd pra ctice.

1.Some wonderful slogans of advertisements.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美容)

When there is no tomorrow. (快递)

Good to the last drop. (咖啡)

Things go better with coke. (可乐)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it. (美国通卡)

Everything we do is driving by you. (汽车)

A diamond is forever. (钻石)

We do chicken right. (炸鸡)

Ford has a better idea. (汽车)

Air France making the sky best place on earth. (航空)

2.make作使役动词及一般行为动词的基本用法结构。

(1) make作使役动词时为“迫使”, “导致” (某人/物怎么样) 之义, 这时常见下面结构形式:

(1) make sb./sth. (+形容词) 使某人/物…… (怎么样) ;导致某人/物…… (怎么样) , 即在make的宾语某人/物后直接用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

eg Rainy days often make me sad.Mr.Li usually makes his lessons interesting so that we all like to listen to him in class.

(2) make sb./sth.do sth.使某人/物做某事, 一般作使役动词宾语补足语的不定式结构在该使役动词用在主动语态句中时, 要省去不定式符号“to”。

eg Some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human beings.

You mustn’t make others wait for you too long.You’d better get there ahead of time.

(3) 注:当make, 包括其他使役动词在被动语态句中运用时, 作其宾语补足语的不定式结构不省去to, 即用成“be made to do sth.”———“被使去做某事”。

eg The boy was made to apologize because he came to school late.

(2) make作一般实义动词用, 意为制作;做。后跟表示金钱的名词等时, 还有“赚取”;后跟有“mistake”等时, 则有“犯错”等意思, 已学相关宾语如下:

make meals做饭

make tea泡茶

make kites制作风筝

make the bed整理床铺

make sentences造句

make noises制造噪音

make mistakes犯错

make money赚钱

make friends with...与……交朋友

另:make作“制作”等含义时, 用在被动语态句中的重要短语结构有:

be made of...被用……制成, 后跟原料, 原料在制成成品后看得出原料;

be made from...被用……制成, 后跟原料, 原料在制成成品后已看不出原料;

be made into...被制成……, 后跟成品, 此时, 做句子主语的是表示原材料的名词或代词;

be made up of...由……构成, 相当于“consist of”。

eg The table is made up of wood, and the bread is made from wheat (小麦) !

Our class is made up of/consists of 28 boys and 26 girls.

3.Practice

(1) Why don’t you make your wife_____?

A.sad B.sadly C.happily D.happy

(2) Hard seats also make customers want__eat quickly and leave.

A.of B.to C.in D.for

(3) The children were made___homework first.

A.do B.to do C.did D.doing

(4) They make__clear to the public that they’re doing a necessary job.

A.it B.that C.this D.its

(5) Colorscanchangeour moods and make us____happy or sad, energetic or sleepy.

A.to feel B.feeling C.felt D.feel

(6) —I tried to make Amy____her mind, but I found it hard.

—Well, I saw you___that when I went past.

A.change, do B.changes, doing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读 篇8

单元解读

本单元学习叙事性作品。选编的五篇课文均是大家、名家之作。它们或是追述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大家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五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各有特色,人文内涵非常丰富。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人叙事方面很有特色。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外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理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用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并受其熏陶。

《再塑生命》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它出自一个盲聋哑人之手则尤为难能可贵。面对这样的奇人美文,我们不能不感动。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的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因而,容易激发大家的情感,引发大家对自己的人生、生活进行对照。同学们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尽量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字词。②理解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③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④了解随笔、传记等叙事类文体的特点。

2.方法与过程

①在朗读中揣摩、品味作品独特的风格、人物塑造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②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文化内涵,进而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③推进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聆听名家讲述人生历程,了解课文深厚而丰富的人文内涵。②感悟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培养健康的伦理亲情。③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单元导读示例

《藤野先生》课文导读

(一)文题理解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作者因此很尊重他、怀念他。题目交代了要记述的主要人物。

(二)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先生一生留下很多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摩罗诗力说》等。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和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

(三)识记基础知识

1.生字字音

红(fēi)如(wǎn)

驿站(yì)解(pōu)

油光可(jiàn)

形(jī) 不(xùn)

名(nì)无消息(yǎo)

责(jié)

然(qī) 教(huì)

见(piē)抑扬顿(cuò)

痛疾(wù)

2.词语详解

【绯红】鲜红。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诘责】质问并责备。

【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照。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或停顿转折。多形容诗文的音调优美,吟咏起来,和谐悦耳。

3.词语辨析

[熟悉熟识]

课文例句:①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辨析:这两个词都兼属动词和形容词,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主要区别是:“熟悉”是指“知道得比较清楚”,可用于人(如“熟悉学生”)和事物(如例①,指抽象事物;又如“熟悉山路”,指具体事物)。“熟识”是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一般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得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如例②),很少用于事物,即运用范围比“熟悉”小。

[斥责诘责]

课文例句:①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辨析: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四)谋篇立意与结构内容

1.谋篇立意:本文作者通过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的回忆,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作者还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文章结构:本文共有3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的情景和“我”离开东京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医专学习时受到藤野先生的关照和离开仙台时与藤野先生的惜别情景。

这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1层(第4—5段):写“我”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2层(第6—10段):记述了“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第3层(第11—23段):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第4层(第24—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和行动。

(五)写作技法归纳

1.巧妙运用烘托手法。

文章以“藤野先生”为题,但在开头,鲁迅先生却并不急于让这位在仙台医专遇到的良师出场,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场面和细节。然后,又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途中,经过日暮里和水户时的观感,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等。即便是文章中写到藤野先生的时候,也仍然穿插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的事件,以及看电影时的情形。那么,这些内容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鲁迅先生写留学生的醉生梦死,写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弱国子民的辛酸,写日本“爱国青年”的狭隘冷酷,写课堂上所看电影中中国围观者的麻木……都是为了更有力地烘托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正像池内莲花,唯其身处泥中,更显高洁。这些相关情况的交待,为藤野先生的活动铺设了一个色调灰暗的背景。这一背景,与藤野先生光明的人格互相映衬,取得了出色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在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烘托的写法,也一定会取得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2.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本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待人的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对科学的求实问理的态度。作者正是借助这些典型的事例,让我们对藤野先生有了全面、立体的了解的。

作者写人物善于抓特征,用白描手法,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很能反映他们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

在“写人”的文章中“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品质”,这一写作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同学们千万要记得哟!

(六)难点解析

1.《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要解答这一疑问,可以按这样的思路: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出他们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与藤野对比有什么不同?

首先,作者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描写“清国留学生”,勾勒他们的形象。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发财。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有把辫子盘起来。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作者对此十分厌恶,用反语无情地进行讽刺。因为作者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来日本留学,看到这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然深恶痛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尚且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清国留学生”对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却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

2.《藤野先生》一文描述作者初到仙台,受到许多“优待”,可作者为什么说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从生活上表现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可作者把这些推断为“物以稀为贵”之故。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是受歧视的。所以,他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于是,他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推断自己所受到的“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他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受到“优待”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

这种“优待”与关心,和后文藤野先生对于作者真诚的关怀、教诲是截然不同的。藤野先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他对作者的关怀完全是真心的,希望中国进步。作者对藤野先生也是十分崇敬、感激的。因此,写这些“优待”不过是出于礼貌,从正面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关怀是无私的、高尚的。

3.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怀敬意地概述了藤野先生对自己深厚情谊的意义:“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里前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和后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希望”,如果能在中国实现的话,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作者所说的“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觉得,“大”与“小”的区别关键在于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来说。“为中国”有新的医学,这在新的医学传播范围上就比较“小”,但其意义却不小;“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希望鲁迅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在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上就比较“大”。藤野先生教鲁迅医学时,既有“为中国”有新医术的思想,也有“为学术”能广为传播的思想,前者表示他没有民族偏见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后者表示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因此作者用“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这两个方面很好地概括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类文欣赏

我的老师 冰心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地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对面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的地方做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阅读赏析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除了父母,给予我们最大影响的恐怕就是老师了。冰心笔下的T女士,美丽善良、和蔼可亲,对学生关爱有加,对工作一丝不苟。她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做人的态度,同时她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学生的爱戴。文章对老师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多角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温暖”“温和”“温柔”等词语的使用,更把对老师的爱与“我”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训练

1.本文写的是“我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二段中交代自己各科学习的情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说说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母亲买的礼物——贵重衣料被T女士退了回来,而“我”送的礼物——红萝卜,她却欣然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习过程中,当老师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并冲“我”一笑时,“我”为什么会心里又喜欢,又难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疑,我的老师——T女士是美丽的。结合全文请你总结她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上一篇:《陈涉世家》的习题集答案下一篇:我为妈妈煎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