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2024-05-08

疫情下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心得(精选6篇)

疫情下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1

抗击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心得体会1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如何保证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仍需各地始终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要求不变,紧绷“打硬仗”这根弦,直面困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战疫中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如期兑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庄严承诺。

坚持思想不松,凝心聚力“战”。“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截止今年2月底,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受脱贫攻坚工作与战疫工作的历练,基层干部本领明显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为继续“打硬仗”储备了力量。前期成绩的取得为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我们要正视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坚定信心决心,不松劲不懈怠,铆足“战”劲,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持续注入战疫战贫强大动力,凝心聚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坚持标准不降,瞄准难点“攻”。“从实践看,疫情或灾害对减贫进程会产生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扶贫项目建设、精准帮扶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一手战疫、一手战贫,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需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打一场不胜不休的攻坚战和一场补短板强弱项的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目标标准、完善推进机制,勇于“下深水”,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保持稳定的帮扶政策。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返贫,持续巩固前期脱贫成果。

坚持要求不变,较真碰硬“督”。“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受疫情的影响,如期全面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各项工作做得实而又实,绝不能搞“花架子”“假把式”。要通过强化督查奖惩,压紧压实责任,以评估拉练新常态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要加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对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的行为和言论,要坚决依法制止。坚持刀刃向内,整改落实扶贫工作不严不实、群众工作不深不细、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问题,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战疫战贫目标任务。

“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战疫中战贫,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不松、标准不降、要求不变,就一定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郑重承诺!

抗击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为党中央适时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用唯物史观考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会得出中国历史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真正英雄的必然结论。

如今,实现近1亿人的脱贫壮举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未曾有之。不过英雄的中国人民终会创造奇迹,广大贫困群众即将用自己的双手实现整体脱贫,他们的非凡成就将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脱贫路上仍有许多硬骨头要啃,已脱贫的群众近200万人有返贫风险,需要及时巩固脱贫成效,全国有52个县还未实现脱贫,其中的贫困群众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加之受疫情影响,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难度。

作为贫困群众“知心人”与“领路人”的帮扶干部,自然有义务和责任在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扶上马,送一程,协助他们扫清黎明前的黑暗,让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贫困群众能够书写好中国脱贫致富的好故事,心无旁骛答好最后的“脱贫考卷”。如此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经久不衰”的数据支撑。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现在,广大帮扶干部无需隐藏实力,要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出发点,尽锐出战,展现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观念,发挥脱贫“多面手”的能力,拿出永不言弃的干劲,并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力克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协助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同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识别锻炼干部的最佳试炼场,帮扶干部要沉下去,用实践检验自身能力。要亲自尝一尝贫困群众餐桌上的饭菜,检验群众是否愁吃;瞧一瞧贫困群众的衣柜,检验群众是否有衣穿;看一看贫困群众的房屋,检验群众住房是否跑风漏雨;陪一陪贫困群众到医院看病,检验群众是否看病难……如此检验,就能查出各项脱贫风险,使得帮扶措施更精准、帮扶成效更突出、帮扶信心更充实。

并且要将“话筒”交给贫困群众,让他们像竹筒倒豆子一样,直截了当把脱贫中还存在的困难以及自身脱贫所总结的经验方法讲出来。这样既能摸清脱贫中所存在的“隐形顽疾”,找到“接地气”的脱贫方法,从而以点带面,惠及其他贫困群众。又能拉近干部同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脱贫满意度,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达到扶智与扶志,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解决脱贫各项短板问题。

当贫困群众不再烦恼“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帮扶干部的协助工作就落到了实处。这极大锻炼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磨炼了干部的脑力、脚力、眼力、笔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更为后续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筑牢了干部基础,让英雄的中国人民能够真正将脱贫致富的壮举写入历史,让振兴梦根植于农村大地,实现幸福的开花结果。

抗击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心得体会3

湖北省相对于甘肃省在扶贫开发方面,不论是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上,还是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贫困程度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但要实现到20__年“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攻坚任务目标,还必须学习甘肃、贵州的经验和作法,在“精”和“准”上做好结合文章。

一是学习甘肃省扶贫攻坚的精神。这次到甘肃参加扶贫开发培训班,所见所闻给我映象最深刻的是“真扶贫、扶真贫”。主要表现在:宣传氛围浓厚,所到之处的公路两旁、政府大院、村部门前、小组湾落均看到各类扶贫工作宣传标语,营造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浓厚氛围;机构设置健全,县、乡、村三级分别设立了扶贫开发指挥部、指挥站和指挥所,将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来抓;组织领导到位,各级扶贫开发机构实行主要领导挂帅、县乡干部到贫困村驻点,并且对贫困村状况和基本信息能够“一口清”,充分体现出领导的重视度和干部的参与度;目标措施精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在制定扶贫目标措施时,明确了“三不原则”,即不现实的目标不说、不切实的任务不讲、不实际的办法不提,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信息资料齐全,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均规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贫困村、贫困户信息资料,包括贫困原因、扶贫措施、脱贫目标和计划,同时开发了一套精准扶贫工作网络平台,通过点击某个村某个贫困户,就能直观地看到该户的人口、致贫原因、帮扶需求、脱贫计划和进展等详细信息。虽然甘肃与湖北在贫困程度、贫困面和自然环境、资源优势等方面截然不同,有些方面不能照搬照套,但甘肃省在推进扶贫开发上的信心、决心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是精准产业项目支撑群众脱贫。贵州省海雀村之所以能把风沙四起的荒山变成万亩林海,关键是找到了科学发展、生态富民的精准路子;甘肃省平凉市之所以能在干旱贫脊的土地上发展苹果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就是因为因地制宜找准了扶贫项目。因此,我们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而化之地大水漫灌,在扶贫对象、产业项目、资金安排和规划措施等方面,要做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精准扶贫之策。

三是从解放思想上实施精准扶贫。一位曾经在甘肃部队工作过15年的朋友讲过这样两个事例,其一:某村支部书记到县里开会回来,自豪地对大伙说,我们今年又把贫困村的资格给争回来了!其二:部队到当地结对村去扶贫,给某户贫困户送去两头优质种羊,鼓励他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再去时发现羊没了,已经被农户宰掉吃了,问及原因,农户理所当然地说道“你们送来就是给我们吃的嘛!”。在我们当前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认为戴上贫困村的帽子,肯定会给村里带来真金白银和项目扶持,宁愿守着这顶帽子不愿摘去;有的群众争着要当贫困户,等着上级领导送来慰问金和物资。这种等人授鱼、等米下锅的思想,严重制约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脱贫计划的实现,必须要在实施精准扶贫措施的基础上,正确引导贫困村和贫困对象转变思想,树立干中求助、积极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对建档立卡对象要算好收入账,达到脱贫标准的要予以标识,及时退出贫困之列,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目标。

四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涉及到土地开发、利用和资源配置上,不能盲目冒进,不能单一地追求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项目,同时还应兼顾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做好科学规划,决不能以脱贫致富为目的而私开乱挖、毁坏地形地貌、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决不能为了当前脱贫摘帽的目标而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确保扶贫攻坚与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既要顺利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又要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

抗击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心得体会4

市政协“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以来,在省政协的指导下,全市政协系统和广大政协委员迅速响应、积极参与,下基层结穷亲、察民情、献良策,从捐资助困、兴水修路、产业培育、教育医疗、议政建言、引资引智等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了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川政协[2015]11号文件精神,推动“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现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的必由之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目标任务,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对我市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确立了我市新阶段脱贫开发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措施。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倾力投入脱贫奔康伟大事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必须充分认识到深入推进“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是政协充分体现人民性、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使命,是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践行“三严三实”、深入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职作为的重要平台。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刻认识重大意义,按照“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要求,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接再厉、务实作为,努力推动“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务求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准确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委领导,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推动“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融入党委政府脱贫工作大局,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整合政协资源和工作力量,聚焦同一目标、协力同一规划,助推脱贫任务圆满完成。

(二)立足政协职能,突出政协特色。把握政协职能定位,明确政协特色优势,寓活动开展于政协各项履职工作之中,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推动政协工作更准地对接、更好地服务我市脱贫攻坚工作。

(三)坚持履职为民,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人民政协脱贫济困优良传统,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积极反映民意民愿,切实在保障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平正义上献计出力,促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坚持实事求是,着力久久为功。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和贫困群众诉求,遵循客观规律,协力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纠正对活动在时间、空间、数量、大小上的认知偏差,坚持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帮扶长效持续。

三、切实明晰工作重点

(一)政协各级组织牵头抓总。市、县两级政协组织要深入做好宣传发动、联系服务、督促检查和总结考核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活动在工作中有规划、在帮扶上有实效、在履职中有影响、在群众中有口碑。

(二)主席会议成员示范引领。各级政协领导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对口帮扶部门和单位,深入联系指导的贫困点,研究发展思路,落实工作举措,协调项目资金,带头完成脱贫任务。

(三)专门委员会协调服务。专门委员会、委员活动小组要切实承担起联系服务委员和组织委员开展活动的职责,明确活动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组织、引导委员积极投入“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确保活动实现委员全覆盖、界别全覆盖。

(四)政协委员献智出力。政协委员要结合本职工作、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把参与活动作为履职重要内容,主动联系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通过视察调研、提交提案、反映信息等履职活动和助学解困、产业扶持、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对口帮户等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五)政协机关全力参与。机关干部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全员参与“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服务保障和具体帮扶工作,深入基层,与贫困户结对认亲、真帮实扶。派驻到帮扶点的工作组和挂职干部,要担当实干,帮助制定规划、协调落实举措,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不断拓展推进形式

(一)积极协商建言。把“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党委政府工作指向,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安排、规划设计等重大议题,拟定协商议题,制定协商计划,组织协商议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二)深入调研视察。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以及贫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项调研视察,广泛汇聚委员和专家学者智慧,及时反映基层群众愿望诉求,努力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价值、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三)强化民主监督。紧扣脱贫政策落地、制度措施落实、脱贫对象精准、项目资金使用、脱贫进度成效等内容,深入开展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促进脱贫工作更加科学务实、脱贫成效更加持续长久。

(四)助推产业脱贫。引导和鼓励委员中的行业代表人士和企业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实施产业扶贫,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供种包销等方式,帮助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协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助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五)开展智力脱贫。发挥政协智力脱贫工作优势,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和“三下乡”等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贫困地区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保障水平。

(六)广泛凝聚力量。充分发挥政协纵横贯通、内外连接的渠道优势,按照脱贫目标和脱贫规划,主动联系中央、省、市、县级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政策、产业、项目、资金和人才、科技支持。当好桥梁纽带,通过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努力构建内引外联、协同互动的良好工作格局,汇聚脱贫奔康强大合力。

五、着力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协主席会议要把“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要点,与其他各项政协履职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推进,每月听取一次活动进展情况报告。市政协成立“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领导小组,由王振会任组长,何成礼、李培勇任副组长,陈跃龙、杨正强、赵银江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李培勇兼任办公室主任,杨正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要抽调精干力量做好具体工作,确定目标、细化工作方案、动态追踪活动进展和成效。

(二)完善推进机制。各级政协组织要为委员开展“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情况建立台账,做到1名政协委员1本台账,并切实加强对台账的管理。要结合委员履职“五个一”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要求,倡导委员每年至少为脱贫攻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根据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量身定做脱贫项目和脱贫措施。要建立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考核评价、表彰奖励机制,将参与“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情况作为委员继任重要参考,作为考核政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市县(区)政协委员要认真了解脱贫户的姓名、村组、家庭人口、贫困属性、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等信息,通过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确保活动务实深入推进。

(三)突出宣传引领。要用好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和自身宣传阵地,深入宣传报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和成功经验,壮大活动声势、形成良好氛围。要适时梳理总结活动成效,深入推广有效、管用、可复制的形式和做法。要强化提炼综合,突出亮点特色,及时将活动情况报送同级党委政府。

(四)强化服务保障。政协各级组织和相关委员联络服务单位要为委员参加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精心服务,架起委员和脱贫点、贫困群众之间的桥梁,扎实做好组织协调和联系沟通等服务工作。要协调委员所在单位为他们脱贫助困提供时间、交通等必要保障,消除委员参加活动的后顾之忧。

抗击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心得体会5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系统部署,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彰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战略魄力和坚定决心,对于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__作为__地区农、牧业大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临着一些特殊的矛盾困难,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把握精准要求,统筹谋划分类指导

__自治旗作为__市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该地区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结构性、个体性贫困特征明显。把自治区和__市委的精准脱贫战略部署落实到操作层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瞄准最困难的事、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分类识别,摸清家底。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精确梳理扶贫攻坚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摸清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家底,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分类扶持,制定举措。分类扶持识别出来的贫困对象,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制定脱贫方案,重点做好推动发展、公共服务、制度兜底等工作,做到因村施策、因人施治,使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分步脱贫,明晰路径。在要求上自我加压,力争帮扶的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夯实基础条件,强化区域扶贫导向

__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也是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我们应当坚持把改善贫困区域基础设施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打通脱贫脉络,带动小区域、小片区发展。全面提升区位优势。抓住__作为__地区与东北地区交通枢纽这一有利优势,以中俄大通道为依托,贯通、扩容东西综合交通通道,联通、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构建以航空、现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架,“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区域快速运输网络,彻底改善__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构筑完善交通路网。突出抓好贫困村村组道路路网建设,分类区提高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加快推进村内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努力实现贫困村村内道路硬化、联通化,搭上国省干线“主动脉”,形成交通网络,改善群众生产出行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__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全面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渠系完善和蓄引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巩固提升安全饮水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加强贫困村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农户水利等项目建设,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电、气、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贫困村延伸。坚持扶贫开发与新村建设相结合,抓好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四改”工程,让乡间的水更清、村更美。

三、立足产业支撑,培育健全造血机能

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特别需要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脱贫产业支撑,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突出产业特色。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政府搭台、企业主带动的重要作用,高质量推进扶贫新村产业发展。提质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业产业化基地,以区域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品质优良、规模适度、经营组织健全、加工链条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把农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挖掘整合乡村自然风光、农耕生活文化、三少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等产业,走产业扶贫之路。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农业流通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积极推动电商扶贫,促进农产品与市场高效对接。鼓励支持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实施能力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鉴于大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又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贫困代际传递特征明显。我们应当持续实施能力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社会就业能力、科技致富能力、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脱贫能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良好教育。发展面向产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实施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工程。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形成村帮村、户帮户的互助友爱风气。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自主就业。落实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引工程”,落实“鼓励教育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为贫困村注入专业人才。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实施新生代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五、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帮扶举措落地见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汇聚各方力量。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多元的帮扶投入、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把扶贫攻坚纳入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督察考核结果通报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严肃问责问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将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本分,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帮助困难群众彻底脱贫,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以实际行动推动脱贫攻坚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多元投入增添后劲,强化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制度性安排,调整支出结构,挖掘财政增量,提高专项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立足全局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薄弱环节的建设和补齐短板。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扶贫领域的开发。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完善资产扶贫、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等制度机制,提高扶贫投入综合效益。充实基层引领群众。从某种意义上讲,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也是最具考验的是能否形成强有力的带领贫困人口前进的组织构架。根据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能打开工作局面、熟悉群众工作又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班子。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扎实做好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指挥部、尖刀连。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动员群众筹资投劳,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疫情下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2

土地是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要强有力地配合、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在许多方面甚至要起到引领、推动作用。

驻马店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条件差,经济结构单一,人才、技术缺乏,对外经济联系比较封闭,开拓进取的气氛不浓;同时由于工业不强,城市支援农村、政府和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不够。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驻马店农村脱贫要从全局、从大局出发,振奋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创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双创”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强农重工,推进城镇化,农工商贸协调发展的路子,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精准脱贫,永久脱贫。

一、土地规划调整完善要引领“强农”。驻马店全市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半,耕地后备资源奇缺。首先要稳住现有耕地面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争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立法,推行离职审计制度,确保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66.7万公顷;二是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地,贯彻上控下排中改善方针,尽最大努力减少洪涝灾害。要抓住国家支持驻马店市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结合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完善、农机设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良田,实现丰产丰收,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多业并举。无工不富,光靠粮食生产脱贫有难度,也不稳定,要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实行种、养、加相结合。要规划好多种经营用地,同时要开发利用好未利用土地。现在农村废弃宅基地、空闲地不少,俗叫“空心村”,山区县有不少低丘缓坡,在规划上要有谋划,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整治,将新开发的土地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用来发展乡、村办企业,让多种经营出财富,帮助农民增收脱贫。

二、土地规划调整完善要助推“重工”,提高城镇化水平。从新理念、新发展谋篇布局,驻马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重点要着眼于发展工业,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财政收入蛋糕尽量做大做强,不断增加农村脱贫投入力度,才是打赢按期全部脱贫的关键之役。驻马店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通过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工业有了很大发展,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2亿元,增长10,5%,化工、制药、食品、新能源汽车、电子玻璃、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看工业块头不大,缺乏叫响的品牌工业产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引领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加快发展、赶超发展任务艰巨。自2010年驻马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为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后备资源消耗快,后劲不足,建设用地总量受限,剩余发展空间不足的短板;有的县区规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缺乏战略性研究,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多规不协调,导致土地利用布局与实际用地要求不相适应。在当前“新常态”下,工业与城镇化发展所需,就是我们搞好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的奋斗目标。要在政府主导下,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用创新的理念,前瞻性思维,精心谋划,把规划调整完善好。在对规划区域内地理区情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上,划定绝对禁止和限制开发范围的红线,合理、合法地圈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控界限;务必把对未来确定不了的因素提早考虑进去,使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能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空间合理需求;对留有余地的可调节空间,要通过规划弹性计算公式获得精准数据,把握适度,杜绝随意任性而为,切实做到保红线、保发展、保民生,节约集约用地。规划调整完善中一是要把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家底摸清,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把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足等闲置低效用地进行彻底核查,分类建卡。依规提效处置;已建和在建项目要合理占地,尽快发挥投资效益;不具备用地条件的要坚决收回,调整用地结构、规模,再依法重新投入土地市场;业态落后企业,可退出原有落后产能,通过技术改造就地进行转型升级,成为符合产业导向的先进制造业或现代服务业,大幅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能和效益;工业集聚区对发展地方工业起到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投入不足,产品规模小,有的效益不高,亩产税收过低的问题,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不铺大摊子,尽力提高土地容积率,有些项目能上楼的尽可上楼;对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如有的地方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规划跟着项目走,开发商想占哪就占哪,想占多少就占多少,但后续投入不足,形成空场子,对此政府要坚决收回(回购)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对地方发展影响大的高、精、尖重点项目,在用地上要给予倾斜,应保尽保,促其尽快建成投产。二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超过50%,河南全省平均达到45.7%,驻马店全市只达到37.5%,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规划好驻马店市、各县城和重点乡、镇建设用地,加大城镇土地整治力度,推进城中村、危房和棚户区改造、经适房建设等,完善水、电、路、排污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扩大城镇规模,吸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这也是一条脱贫之路。

三、土地规划调整完善要一地一策,一遇一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遵照党中央号召,把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贯彻始终。就驻马店而言,贫困县、乡、村和贫困人口所处区域环境不一,贫困原因各异,要找准帮扶的路子,实施一县一策,甚至一乡一村一户一策;面对发展不同机遇,要实行一遇一策。驻马店市上蔡县处于平原地区,全县165.6万亩耕地,人口153万,人均耕地只1亩多,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匮乏。目前该县在受土地制约的条件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以养牛、羊、猪为主的畜牧养殖和以食用菌、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个项目”的“造血”工程,确保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参与到高效产业链条中来,既节约了土地,又有效增加了贫困人口的家庭收入。但从规划上来讲,上蔡县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4.5%,确实有些捆住手脚。象这样一马平川的贫困县,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中,要实事求是,适当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以高质补低保,以使城乡建设和农村多种经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对确山、泌阳等山区贫困县,要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适当提高保护率,从规划上去引领开发“四荒”(荒山、荒地、荒滩、荒水),改造“四低”(低产田、低产林、低产园、低产水面),走土地挖潜、革新、改造的路子,城乡建设、多种经营和工商服务业发展尽量少占耕地,多占荒地、荒滩和向低丘缓坡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激发贫困人口自身的创造活力和勤劳致富的想象力,勇于干事并善作善成。驻马店市确山县依托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仅天目山百里画廊“农家乐”就达200多家,带动1000多名农民从事旅游活动,年收入9000万元。该县竹沟、瓦岗、石滚河三镇荒山荒坡面积大,牲畜食草资源丰富,他们因势利导,打造山羊标准化基地,目前仅竹沟镇就拥有各类山羊育肥场、区42个,保养场82座,年存栏肥羊10万多只,年贩运、保养、销售山羊150多万只,年产值30亿元,占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活羊供应市场份额的75%以上,年创造近2亿元的现金收入,并辐射带动泌阳、驿城区、遂平等周边县区18个乡镇的养殖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确山竹沟为中心的我国山羊“北繁、中育、南销”的产业格局。竹沟镇还办起了羊绒加工厂,进厂务工的农民达6000多人,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要通过典型引路,把这些迸发自身活力兴办产业致富的例子宣传好,启发大家学习思考:同样的环境条件,人家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不敢闯。思路决定出路,心大一点,路就宽一点,古今中外都是这个理。

要善抓机遇,找准对策,推动扶贫脱贫工作。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大别山老区振兴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这其中就包括驻马店市的八县一区。《规划》支持驻马店发展成为河南省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黄淮海平原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玉米、水稻、大豆、杂粮产业带,加快泌阳夏南牛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在驻马店建设国家非金属、调味品质检中心,支持确山等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贫困地区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列入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驻马店嵖岈山、确山薄山湖、泌阳铜山湖列入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汝南南海寺列入重点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优化城市建设布局,培养壮大驻马店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支持泌阳县城按设市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中,培育成为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小城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邢河、金顶湖等大中型水库,实施薄山、板桥、宿鸭湖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实施薄山、板桥、铜山等水库上游地区和大别山区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淮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支持驻马店建设数字化城市等等。“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国家会在资金、项目和对口支援等方面加大对老区的支援力度,这对驻马店市扶贫开发可谓东风频吹,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放,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分行业分门类找准对策,与发展挂钩,与扶贫攻坚战挂钩,力争干出有鲜明特色的老区人文生态景观,创出一条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韶光易逝,机遇难求,国土部门要积极主动跟进,把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与老区建设规划对接,加强调查研究和上下沟通,用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严谨细致的科学分析方法,规划一张老区土地利用美好蓝图,顺利实施大见成效,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望。

疫情下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3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影响,江西省萍乡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跑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速度”。

发挥组织优势,全力摸清“家底子”。该市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群众发动等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初期,85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及时返岗投身防疫工作,做好入户摸排、宣传教育、封闭管理等任务,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了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面对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市委书记李小豹发出“每一天都是攻坚战,每一刻都是倒计时,必须分秒必争、全力冲刺”的动员令。令旗所指即攻之所向,该市建立了“每周一报告、每周一调度”和疫情影响分析应对“两套机制”,全面排查受疫情影响的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和贫困人口,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和产业发展、就业务工等情况。组织110个定点帮扶工作组对接帮扶贫困村、1.5万余名结对帮扶干部对接帮扶贫困户,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组建了疫情影响预警研判工作专班,每周进行会商分析,精准研判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及时将研判结果进行共享,加快形成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

强化协调联动,全力打出“组合拳”。该市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全过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筑牢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防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醒督促各地各部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扶贫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率99.73%,扶贫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100%。通过开展线上招聘、开发扶贫专岗、主动对接企业等措施,就地就近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贫困劳动力返岗上岗率81.62%,扶贫车间开工率86.2%。设置公益性岗位4412个,其中因疫情新增公益性岗位305个。推行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停课不停学”。提前下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金3271万元,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安源区出台团购农副产品、开发扶贫专岗扩大就业、支持畜禽产品临时仓储等12条暖心举措,莲花县出台集中200万元资金带动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为贫困户提供返岗就业服务、提前预拨光伏扶贫项目度电补贴等17条暖心举措,为实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注入了新活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学习心得 篇4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中央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二)巩固脱贫成果。各地要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三)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加强常态化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面展现新时代扶贫脱贫壮阔实践,全面宣传扶贫事业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生动故事。

(四)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社会扶贫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

疫情年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篇5

坚定信仰,当好政策红利的讲解人。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得怎么样,事关党的形象。政策落实得好,党在群众心中就有威望;政策落实得不好,群众就会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眼下,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期,各类扶贫政策也铺天盖地涌入基层,为了让这些惠民政策切实落地生根,需要我们的组工干部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研读各类政策红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折不扣抓惠民政策落实。同时,脱贫攻坚政策大都语言严谨,只有组工干部将书面语言“沾点土”“接地气”,才能将其转化为群众一听就懂的语言,确保政策红利送到每一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敢于担当,当好脱贫致富的开路人。脱贫工作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组工干部把责任担当贯穿脱贫工作全过程,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首要大事、重中之重来抓。组工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苦干实干,以自身作示范,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点燃贫困群众致富热情;组工干部要坚定信念,凝神聚力,真正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带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找到符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子,帮助贫困群众拓宽致富渠道,真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好“开路人”。

疫情下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6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起草的背景。

答: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随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八大重点工程之首。按照中央有关分工方案,由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主动作为,务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2015年12月,农业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制定了产业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方案,提出了总体工作设想。之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部领导带队赴江西赣州、湖北恩施、湖南湘西、河北阜平、山西五台、内蒙古兴安盟等贫困地区,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研究产业扶贫思路举措。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产业扶贫专题调研。在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讨论、征求多个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银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性文件。

问: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的意义是什么?

答: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脱贫攻坚任务时,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重要特征,我国已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拔寨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通过产业扶持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

当前,推进产业扶贫具有良好的条件,但受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等因素影响,当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成为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瓶颈。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问:《意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与以往产业扶贫政策最大的不同是,《意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紧扣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长期受益作为产业帮扶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政策边界,并对防止实施中脱轨走样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其次,《意见》更好地处理了“统”与“分”的关系,注重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只对产业扶贫的基本思路、原则和重点任务作了规定,对有关部门实施的专项性产业扶贫,如林业、光伏、旅游等扶貧措施不作具体规定。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总体要求?

答:在指导思想上,要切实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到2020年,贫困县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贫困乡镇、贫困村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聚力到户、受益精准;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科学设计、项目精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帮贫脱贫、联动联考。

问:如何在贫困地区选准、选好产业?

答: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的主要依托。各地资源条件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不能不顾实际,盲目一哄而上,引进水土不服的产业。产业发展是一种经济活动,产业扶贫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意见》提出要科学确定产业,就是要在分析贫困县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要按照全产业链理念打造产业,积极发展产品加工,拓展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问:如何培育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

答: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没有龙头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价值链。《意见》强调,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就是要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此外,要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发展产业。

问:在产业发展中,如何创新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

答:产业扶贫目的是为了贫困人口脱贫,必须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真正建立起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机制。《意见》强调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就是要把共享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链条中,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扶持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对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财政投资的前置条件。一方面,要鼓励开展股份合作,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可以折价入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关财政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另一方面,推广订单帮扶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共同开发特色产业,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

问:如何健全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撑保障体系?

答:《意见》从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要增强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撑保障体系。一要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从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方面强化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保险支持力度,建立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二要健全科技和人才支撑服务体系,鼓励各级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地方特色农畜产品品种保护利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大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力度。三要健全市场支撑体系。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积极培育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品质。

问:为确保产业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意见》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上一篇:好朋友生日暖心祝福语短信下一篇:改变的力量---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