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海湾战争

2024-05-19

石油与海湾战争(共8篇)

石油与海湾战争 篇1

191101 阿生明 20101004309 计算机学院

这学期能有幸选到这门课程学习,由衷的高兴。这句话听着有点做作,却是我发自内心的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石油是我初衷,也是我来这所大学的目的,可是因为成绩的原因,我的专业被调剂了,又因为成绩的原因,我没有转成功,于是,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一节课,对我而言,特别珍贵。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石油的知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在完成老师作业之前,我想废点笔墨给您讲讲我的想法。

从老师刚开始给我们上课说的那句英语开始,我就知道,您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您一定不会是像中国大多数老师那样的枯燥授课,后来您的介绍证明了我的猜测,您曾经接受过国外的教育,并不是在说中国的教育不好,只是模式真的不如我在杂志和网络上了解的那般优越,这也是我现在给您说这些的原因之一。

有个经济学家说现在国际上有三大贸易,军火、毒品还有就是石油,可见石油在经济中的分量。石油是现代战争的导火索,石油的产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石油的重要性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的中国其实还是很落后的,或者说发展是畸形的,大家关注的只是那些光芒,却不曾了解到那些光芒背后太多的黑暗。太多的东西由于牵扯到了政治,所以很多东西的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谈中国的发展,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教育,钱学森先生临终前的担忧却也成了各个媒体炒作的调料,之后就看不到明显改变的措施,我给您说这些,就是想您可能也没意识到这些,因为在一个思想体系下的长期熏陶下,思维模式很容易定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大,却迟迟出不了一个中国的诺贝尔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像您每次安排上课前上去给我们讲课件的同学,说实话,您别生气,收效甚微,您的初衷可能是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锻炼同学的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可是在我看来,上去讲的同学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尤其那个讲开采石油要有创新思维的同学,在PPT中竟然会有王进喜同志在大庆的那张图片,王进喜是石油界的楷模,这一点我无可否认,我从小也知道他的事迹,可是,在我看来,那只是一种精神,却不是用来给大家讲怎么开采石油的例子,尤其讲创新的时候。什么是创新,我觉得那个同学不用PPT的形式给我们讲,就是创新,与众不同就是创新。现在很多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有很多这样的说法,大学毕业后的工作跟自己的专业大多都不吻合,这是自己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还会有什么突破性的东西出来,这是很难的,大家都在为口饭而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发展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石油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突破极限,中国地质大学在中国的石油这个方向上应该是比较权威的石油人才培养机构,怎样才能培养出新型的石油人才,怎样才能在石油开采中找到全球最新的技术给中国的石油开采带来福音,这些应该是老师们注意的方向和重点。给您说这样些,您现在肯定会觉得我这人比较没有礼貌而且自大,但是这些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觉得我应该告诉您,只有您有这个平台去引导以后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我想对学生们是有益无害的。

有人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大国的总统交接时必然要交接三句话:一是控制了粮食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各国的命门;二是控制了石油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三是控制了货币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经济。也就是如此,这些世界大鳄们“和平、合法”地聚集和掠夺了世界的诸多资源和财富。

我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假如没有石油》,笔者采用想象的方式依次描述了石油消失1天、5天、30天,5个月、1年、10年、40年后的人们的生活场景,令人咂舌。最后结尾有段话是这样写的:石油促使各地经济蓬勃发展,让世界人口在短短的150年之内翻了几番。石油让粮食产量暴增,世界贸易范围扩大。石油消失之后,我们的城市、天空和道路交通变得截然不同。世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石油成为使用汽油内燃机等新兴军用武器如飞机、坦克、舰艇的能源,而且炸药的原料甲苯也由提炼自煤改为同时提炼自石油。于是,对石油供应线的攻击成为交战双方的军事目标。1917年初,德国发挥潜艇的优势,击沉了盟军大量的油轮,导致英国海军部石油只剩不足三个月的存量,只得依靠美国石油的支援。但德国更为不妙,海上石油运输受到盟军的封锁,陆上所唯一仰赖的罗马尼亚油田又被英军破坏,1918年转而通过盟友土耳其谋取俄国的产油地巴库,却已鞭长莫及,10月德军储油已近耗尽,不得不在这一年的11月宣布投降。

以德国为主的轴心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仍然是不滿于英国在战略原材料上的垄断地位。1941年6月德国以闪电战突然进袭苏联,其中一个战略意图就是夺取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则有着为掠取东印度石油资源而保护其侧翼的考虑。

1973年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开打后,由于埃及、叙利亚军队在同以色列军队的作战中形势不利,阿拉伯国家纷纷以石油逐月减产和禁运为武器助战,结果仅在两三个月内世界油价就翻了好几番, 由每桶2.41美元上涨四倍至每桶10.95美元,并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负增长。

1978~1979年世界又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发生激烈动荡,巴列维国王的政府被推翻,石油停止出口,世界供油市场格局陡变,以致石油价格在这次危机中每桶由13美元飚升至34美元,严重地冲击了西方经济。

一项对1914~1918年“一战”主要战场的研究表明,确保石油供应已经成为军事计划的核心。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石油为现代战争的惊人机动性开启了大门。在冯·麦肯森元帅的率领下,德国出征罗马尼亚,主要考虑就是要把以前分属于英国、荷兰、法国和罗马尼亚的炼油、生产和管道企业重组成一个大型联合企业。在战争中,唯一能够保证德国空军、坦克部队和U型舰队石油供应的就是罗马尼亚。英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战役,就是为了确保俄国巴库的石油能够供给英法用于战争,此役在加里波里遭到惨败。奥斯曼皇帝下达了禁运令,俄国石油难以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运出。

截至1918年,位于里海巴库的俄罗斯富油区一直就是德国的军事和政治目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英国的军事和政治目标的一部分。英国先发制人,于1918年8月至为关键的几周时间里,先行占领了这一地区,断绝了德军总参谋部关键的石油供应。巴库断油,对德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几周之后就缴械求和。仅在数月前,德国似乎已经击败了协约国。这无疑证明了石油在地缘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鉴于石油这种新燃料对未来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所发挥的重大战略性作用,所有大国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战争结束时,很多的英国海军舰队是用石油作燃料。战争开始时的1914年,法国军队只有110辆卡车、60辆牵引车和132架飞机。到四年之后的1918年,已经增加到了70000辆卡车和12000架飞机。同一时期,英国投入到战争中的装备包括105000辆卡车和4000多架飞机,这一数字包括了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美国的投入。英、法、美在最后的西线进攻中每天消耗的石油达到了出乎人们想像的12000桶。

11月10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据英国的情报官员透露,以色列最早会在今年的圣诞节或者是明年年初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空中打击。以色列和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位教授,近期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此分析说,自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伊核问题的报告发布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一旦伊核危机持续升温并触及战事,势必推高国际油价,这将令原本脆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伊朗作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3、世界第4的石油生产国,地位重要,其局势的动荡将对国际石油市场预期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联想起每次中东战争都引起油价上涨,尤其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禁运,人们对石油供应短缺,以及期货引导的国际油价飙升的担忧愈加浓烈。回顾石油战争史,历次中东战争都是短期内油价飙升的引爆点。但随着战争次数的增加和国际石油储备设施的建设,以及世人对战争引发社会保障体系崩溃的风险预防能力的加强,战争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打响的时候,虽然国际油价随着开战的炮声猛然飙升,但由于战事并未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人们提前做了风险应对准备,石油价格上涨和短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危害十分有限。伊朗的石油产量和储量基本在世界第3至第5位波动,与当年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和储量接近。如果以此推断伊朗核危机也会出现类似的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从石油供需角度看,伊朗的石油供应占世界的十分之一,占世界总储量的12%,主要贸易对象在欧洲和亚洲,其中,伊朗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也占了中国进口石油的十分之一。虽然中国在伊签署了诸多石油合作项目,但一般是风险服务类的勘探项目,项目的收益一般是按照生产石油的收益比例来确定,战争只会延长收益期,对整体收益影响不大。另外,时下欧洲经济衰退的延续使得人们看淡未来,加上国际社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石油需求正在减少。即使伊核危机升级,它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远不会如前几次中东战争那么可怕确实,在战争没有结束前,没有证据证明这是“为石油而战”。何况,此前在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的油田通过开放式的商业竞标确定开发者,而非由发动战争的美国独占。因此,有观点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西方发动的战争是为了石油而不是人权。事实上,“西方在中东为了石油而发动战争”这一观点具有全球普遍性,即使格林斯潘都认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因此,否认这一观点也很困难。

在没有发现石油之前,中东与西方最深刻的关系来自历史与宗教冲突,尤其是以色列国的建立将这种冲突继承下来,但石油最终将西方与阿拉伯世界这对冤家拉近至无法分割。率先工业化的美国与欧洲严重依赖石油能源,而中东石油储量占全球近7成,因此,西方经济的运行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供给。由于巴勒斯坦问题及宗教的原因,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世界第一次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使用了石油禁运的武器,这结束了西方二战以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并陷入危机。基辛格曾威胁沙特国王,“如果无限期禁运,美国将被迫出兵”。西方经济的稳定与全球化的推行,需要有稳定的石油供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直以来,美国与第一产油大国沙特建立起“石油换安全”的特殊关系:美国维护沙特的君主制,而沙特以合理价格为美国提供稳定的石油。在1990年海湾危机之后,美军开始常驻沙特及其他海湾国家。

石油是黑金,是魔咒,更是政治。石油储量造就了一些原本荒芜的产油国战略地位,石油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并改变这个世界。1980年代的全球油价暴跌在前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最近10年的价格暴涨又让俄罗斯重新崛起。在那些产油国家,石油价格越高,国王或政府就可以用丰厚的石油收入收买人心,缓解社会要求改革的压力。因此,一个享有石油财富的国家会削弱民主化,并且会放慢经济改革步伐,产生去工业化的效应,这就是“资源的诅咒”。而过去十年的油价暴涨,也让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拥有了对抗美国的资本,并希望建立天然气组织制约美国。石油也是大国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10年,“9·11”、俄罗斯重新崛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三件大事都与石油政治有密切联系。因“9·11”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改变了全球石油供给,俄罗斯则得益于油价暴涨重新崛起,中国的繁荣导致对外石油依赖超过了50%,迫使中国卷入世界石油政治。中国需要更多的“阳谋”来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为了石油”并非仅仅依靠道义。

石油与海湾战争 篇2

关键词:石油战争,华尔街,大学生,择业

石油的流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只要没有一种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 国际间石油的争夺就不会停止。不可否认, 20世纪海湾地区爆发的几次战争, 石油是其背后的重要动因。石油危机对国民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缩水”1/3, 通货膨胀率从3.4%上升到12.2%, 失业率从4.9%上升到8.5%;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则使美、英的GDP负增长率分别为0.2%和2.4%。在我国, 由于前几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 因而影响不大。但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 我国对石油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以现在中国每天进口200万桶石油计算, 如果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 那么中国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万美元, 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下降0.4-0.5个百分点, 石油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而我国的石油又大多依赖进口, 仅就2011年上半年工信部的数据统计, 2011年上半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从去年的55%上涨至55.2%, 2011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环比上涨10.3个百分点, 至1.98亿吨, 在此期间, 石油进口量上涨11.3个百分点, 至1.07亿吨。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预测: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到202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60%, 到2030年达到65%。这一形势十分的严峻。而石油价格也一直暴涨, WTI原油价格从2010年9月的79美元上升至现在的94美元, 对于我国来说石油进口量巨大, 价格又一直上涨, 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那么石油价格如此上涨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政策制定, 但现如今由于石油期货的兴起, 国际金融炒家又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 决定着期货的价格, 所谓期货简单说就是未来的货物, 巨头们需要赚钱自然要拉高价格。华尔街从二战之后就一直占据这西方金融中心的位置, 从未动摇, 哪怕到今天华尔街的一举一动也直接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 就像一个风向标。华尔街之所以如此的强盛, 一方面由于美国的强大,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华尔街, 在那里工作。

21世纪的战争已经不是硝烟纷飞的战争了, 是经济实力, 是资源, 是人才的战争。我国想要打破西方的经济制约, 想要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老话:需要人才。

但我国现在的金融期货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稀缺, 虽然各个高校都设有金融专业, 也在大量招收学生, 但真正成为金融期货人才的人少之又少, 是我国的学生没有这方面天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对于择业的态度, 笔者在身边的同学中做了一个调查。

关于经管类大学生择业的态度, 结果如表1所示:

注:这次调查的所涉及的各个专业人数如下:金融专业225人, 会计专业316人, 营销类专业185人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金融类专业人才有47%在择业过程中选择了相对安逸的工作, 想要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只有13%, 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我国的金融期货业要发展、壮大,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几代金融人的共同努力, 但是没有人才是一大致命的制约因素, 要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提高专业人才对待择业的敏感度, 就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从社会方面来看,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公务员考试的政策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毕竟国家公务员需要的是真正能解决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人才, 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这方面能力还很欠缺, 让“考碗族”这一群体渐渐减少, 让专业人才能将他们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到国家真正急需的地方中去, 公务员考试政策的改变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但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 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对金融期货行业有更大的支持, 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让更多的专业人才有动力、有热情投入到这一行业中去, 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学校方面来看, 学校应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思想, 而不是任由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影响学生, 使他们寻求安逸, 成为“考碗族”, 使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 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学校各种相关组织, 在学校尽可能组织一些金融期货方面的知识比赛。

从学生方面来看, 应该端正态度, 看清形势,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立志投身于国家需要的、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热量的工作中去, 树立远大的志向, 为报效祖国, 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懈努力。

走向战争的石油和石油战争 篇3

作为战略物资,石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上次大战。战争对石油的依赖性更强,战争中掠夺石油的目的性也愈加明显。石油在战争中也被大国当做战略武器加以运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掠夺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美国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并以太平洋舰队控制海上交通线。在欧洲,纳粹德国通过合成燃料技术弥补石油的不足,通过“闪击战”来缓解燃料的紧张,最重要的是企图通过侵略苏联夺占巴库和高加索油田以获得战争的动力。

燃料短缺会严重制约战争的进程。素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在北非战役中也无回天之力。他哀叹道:“石油奇缺,足以令人潸然泪下。”颇有个性的巴顿将军在法国追击德军时,也为燃料而苦恼:“如果我能偷到一点汽油,我就能赢得这场战争。”战争双方采取了封锁交通线、袭击油轮、破坏石油设施、占领对方的油田等手段,以不使对方有可靠的石油供应。

战后,石油战争频频爆发。50年代,英法以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扼制了石油运输的咽喉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运用石油武器进行斗争,有效地打击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80年代,地处中东的伊朗、伊拉克两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双方袭击石油基地,打击海湾油轮,造成地区局势紧张。十几年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海湾战争,应算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石油战争:一是由石油争端引起,二是触犯了西方国家的石油利益。科索沃战争、车臣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都有着石油斗争的深刻背景。石油战争就在我们身边。▲——摘自《中国国防报》

阅读背景

战争与人性阅读 篇4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一、描写战争的诗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军行 其一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军事成语

【军】 军令如山 孤军奋战 孤军深入 千军万马 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 横扫千军 溃不成军【枪】 枪林弹雨 单枪匹马 荷枪实弹 临阵磨枪【弹】 弹尽粮绝 枪林弹雨【剑】 剑拔弩张 刀光剑影

【旗】 旗开得胜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顺风扯旗【鼓】 一鼓作气 胶柱鼓瑟 欢欣鼓舞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弓】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鸟尽弓藏 左右开弓【阵】 临阵脱逃 严阵以待 临阵磨枪 冲锋陷阵

【战】 百战百胜 三战三北 速战速决 转战千里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 身经百战 浴血奋战

三、战争名言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四、关于战争的阅读材料

1、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佳作 『佳作1』

给安南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安南先生:

您好!

我是中国的一名中学生,能给您写这封信,我深感荣幸与骄傲。我主要想和您谈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一点看法。

今天,我看到了一组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图片。许许多多本应该生活得无忧无虑的伊拉克儿童,在和平夜,点燃手中的蜡烛,用他们稚嫩而虔诚的心,祈祷和平。从他们饱含忧虑和悲伤的脸上,我揪心地感觉到,战争已给这些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戕害。我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忘不了3月20日上午10点30分,美英悍然发动了对伊战争。这个曾是人类文明发源之地的两河流域,在轰鸣的炮火中变成了“人间炼狱”。

纵观人类历史,血与火的战争屡屡发生,战争留给我们什么呢?古人早就有“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诗句,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吧。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又3个半月。参加战争的有6个大洲的33个国家,卷入人口达15亿多人,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6000多万人,其中伤亡3000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达1000万人左右,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时至今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1994年,在卢旺达的部族屠杀中,有50多万人被杀;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调集了1100多架战机,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致使2000多万平民丧生!海湾战争,使1614203人丧生。其中667773名是5岁以下的儿童!战争使繁荣成为一片废墟,使安定幸福化为泡影,代之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留给人们心灵深处难以愈合的伤痛。

无数的事实说明: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我身为一名中学生,已经深深的体验到生命是弥足珍贵的了。我们在安享和平幸福,但依然还有一些人饱受战争之灾。我真诚地希望联合国能够担负起维护人类和平的重任,让蓝天,碧云,白鸽,回到伊拉克小朋友的身边,让和平永驻人间!此致敬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张卓然2004年9月

评析:

这篇文章由一幅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画面入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情感,然后用一组数据来展示战争的危害之大,亮处自己的观点。主旨明确,思路清晰,前后衔接紧密。旁批:

1用孩子对和平祈祷的画面,振聋发聩。

2罗列数据,鲜明地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之多。3情真意切,强烈呼吁,表达心声。『佳作2』

我渴望和平

我渴望和平。于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我放飞了一只白鸽。它衔着橄榄枝向着和平飞去了。可是,世界会和平吗?“轰”——美国世贸大楼倒塌了,一阵阵凄厉的尖啸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打破了称雄于世的美国的宁静。失去亲人的人们望着一片废墟,痛不欲生;而一小部分侥幸逃生的人正大口大口喘气,不敢相信好莱坞片式的惨景竟真的发生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直呼唤:和平,你在哪儿?

“9·11”后,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反恐策略,阿富汗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和平的乐章划上了休止符,战争的喧嚣在这里骤响。难民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远在万里之遥的我,是多么同情这些无辜的人们啊。

我渴望和平,渴望一没有流血与眼泪的世界,渴望一个安祥、温馨的世界!在我渴望的和平天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论何种民族,何种肤色,人们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互相携手,和平就是友谊的桥梁。和平的世界,不再有核武器的魔影,不再有巨额的军费,不再有贫富的差距;有的是清清的小河水,绿绿的芳草地;小鸟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骏马在辽阔的原野尽情狂奔;和平从绿色的地球延伸,向着未来,向着宇宙。。。噢,和平像看不完的画,是写不尽的诗!

我渴望有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骤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捧着一只和平鸽,“哗”——亿万只白鸽一齐展翅高飞,向着美好的明天,向着和平飞翔,飞翔。。。评析:

这篇以少年儿童对和平的理解,写出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表达了纯真的思想感情。文章思路开阔,想象丰富,结构衔接自然,文笔流畅,值得推介。旁批:

1开篇点明主旨,中心明确。

2生动地表现世贸大楼倒塌的一幕惨剧。

3形象地展现了理想的和平世界,连用“我渴望”,写出自己的对和平的期待与憧憬。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当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谨的衣襟:当曹孟德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时:当刘备与诸葛亮稳坐荆州,遥望江畔人马厮杀时,众人不禁赞叹“千古风流人物”、“乱石豪杰”辈出。

一夜大火烧毁了几十里营寨,八十三万人马存活者有几?失败的固是曹操,可是遭罪的不仅仅是曹操,而是无数的生灵!

在三国“英雄”们的眼里,百姓-—草民,只是一块块奠基石。君不见,董卓率众“出征”无辜的草民,“男丁斩首,妇女充当官妓”,君不见徐州城里冲天的火光,而其目的仅为一座城池;君不见,战争起时,动辄“火烧连营”,“水淹七军”:君不见敌人追来,留下饥民殿后,而敌将军无一不是“趁势掩杀”一番。可是,那些为人主者,或者说渴望为人主者,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能够“卷土重来”,有道是“江东弟子多才俊”,可这些才俊不是用来建设国家,发展生产的,而是那些“人主们”踏上帝王宝座的一块块垫脚石。

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风流人物”,成就了一代代天之骄子”,可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所谓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过是一时的感慨罢了,之后还不是年年征杀?坐拥天下后,还不是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而民众,不过是由战时的炮灰,演变成“太平盛世”的一只犬而已,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继续发出“苛政猛于虎”的喟叹罢了。

帝王的利剑在鞍上不停地抽响,兵士们箭在弦上。东方熹明,枕戈待旦的双方的士卒混战一片,还美名曰:捐躯疆场。其中又有多少人再见明日的朝阳,能再孝奉年迈的高堂,能抚慰孤苦的发妻与儿郎?

陈尸遍野的土地何时能再长出稻粮?

河流里的血色浪花何时再唱出欢乐的歌谣?

人们多么想弃剑从犁,多么想铸剑为犁,再造田园美丽的风光。可贪婪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战争,背弃了和平。当“一战”的硝烟未落,“二战”的硝烟又起。当“二战”的战犯审判还未结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敲起了战鼓。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未在人们的记忆中退色,1998年美英的飞机又再度飞临中东的上空。而今“二河流域”硝烟再起,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古巴比伦的上空。生灵涂炭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海晏河清,人们世世代代的追求。可是,何时才能够海不扬波?合时才能够海水清流?何时世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不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

那些拨动国家机器的穷兵黩武者,放下你们手中的屠刀,让和平鸽飞遍世界,让橄榄枝插遍世界,染绿世界!

让我们铸剑为犁,让世界洒满和平的阳光,让人间充满爱意!【简评】

难能可贵的是,本文揭示了战争的结果是以无辜民众的牺牲来成就“英雄”的功名。历史事件烂熟在心,从古到今,从南到北,可谓是“海阔天空”,“纵横捭阖”,“从容自如”。句式工整,感情真挚而强烈,读罢热血沸腾,余音回荡。旁批:

1用三国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乱时期说起,并用事例和数字来震撼人心。2用整齐的句式,生动的语言道出千百年来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3用近年来发生的战争,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现实:战争依然离我们太近了。4整齐的句式、质问的语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期盼。

5强烈地呼吁,收束全文。两个感叹号发出最强音,感情达到高潮。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何时铸剑为犁?就是说全世界到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实现消灭战争出现永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的大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和平景象,人们从战争的苦难中进入了和平时期,深感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各国人民都深切希望今后再也不要有战争出现,因此1949年4月20日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第一次大会于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第二次在战后,冷战兴起,威胁居民的和平生活。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发起召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反对侵略和战争政策,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第一次大会于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72个国家的2千多名代表。大会通过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告世界人民书》等10多项文件,并选出常设委员会。

1952年12月,为祝贺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法国名画家毕加索又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只和平鸽。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象征,表示出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这是毕加索所画的第三幅和平鸽。第一幅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当第一届拥护世界和平大会召开的时候,他画了一只恬静的鸽子,表示出爱好和平人民的纯朴的尊严的意志。第二幅是在一九五○年九月,他又画了一只鸽子献给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就是飞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鸽,它已经不是恬静地停在那里,而是展翅飞翔的了。当1952年12月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再次召开的时候,毕加索又献出了第三幅和平鸽。

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苏联的雕塑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创作了一尊“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像,雕塑中的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这座青铜雕像于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至今仍然摆放在联合国花园内与其他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雕塑装点着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花园。

此外中国也有成语“铸剑为犁”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可参阅《孔子家语·致思》(伪书):“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空想)

图片为“铸剑为犁”雕塑,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赠送给联合国,这尊雕像是由苏联的雕塑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制作的。

铸剑为犁感想

世界上没人希望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是可怕的,是悲惨的。战争一旦爆发,就以为着将有不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一个士兵在总统眼力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对一位母亲而言,是她的一切。

一场战争的到来,并不是意味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幸福,大多是残酷的事实。九千年了,科技不断提高,而战争也并不减少。为什么人类不能和平共处呢?

不管是世界大战,还是反恐战。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图一个“利”。

中国的领土广大,为此遭受日本人的侵略,可今天日本人却光明正大的说是为了自卫:伊拉克因为国家中有大量的石油,石油是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美国人为了得到大量的石油,攻打伊拉克,而且还华丽的说是为了打击恐怖份子的组织。

这些“强盗”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多么可笑啊!

“政府有时候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一位将军写的信里的一句话。

没人希望爆发战争,看到战争。

人们渴望和平的钟声早日敲起,希望这世界早日没有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则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中国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

战争把人逼近死亡,千千万万的人儿在可怜巴巴的期望它的结束。我们的祖国就遭受一场有一场惊天动地战争的劫难。“九一八事件”,东三省沦陷,流浪儿到处流浪,无家可归;“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大规模进犯北京城,国都沦陷,关系国家存亡,;“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死于日军枪下,血流成河„„这种种的种种没有一件不让人胆战心惊。八年的抗战,我国的国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难陡峭的山路。那时,我们的人民不仅要时时忍受侵略者的蹂躏,受欺侮,受侵略,没有自尊,没有人格,还要忍受饥寒之苦,任让侵略者呼来唤去,任由他们摧残折磨。老百姓们这样苟且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反抗,为了斗争,为了让他们的子女过上好的日子。经过八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人民终于露出了笑脸。“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并没离我们远去。在刚刚平息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他们的双手沾满了伊拉克人的鲜血,他们疯狂地玩着进攻游戏,他们的飞机无数次的进行轰炸,坦克潮水般地向前涌。他们不知羞耻地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去侵略,去发动战争,去维护他们所谓的和平,去实行他们的计划。在美英联军的炮火中,闪烁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他们渴望停止战争,还给他们安宁家园。他们愤怒,怒火伴着战火一起燃烧;他们痛恨发动战争的人,恐惧使那双双纯洁的眼睛变得黯然无光。邓小平爷爷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血雨腥风应有涯,铸剑为犁应有日!

我,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虽然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全世界就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巴以冲突多年,炮火不断、生灵涂炭,世界瞩 目。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轰炸了美国的世贸大楼,6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我国而言,虽然现在比较稳定,可目前的稳定是建立在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与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之中的,多少的人民为了和平付出了生命与血的代价。战争时时使我们警醒。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珍惜,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战争,它使多少个有家的孩子无家可归,失去亲人,饿死街头,失去学业„„从狭义上讲,“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人”应该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赐,而不该去做“炮灰”。有人说“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很有道理,为了发昏者的利益,成千上万无辜者丧失家园乃至生命,值得吗?显然,战争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现在,就连我国的台湾省都要搞独立,然而美国还一度支持台湾独立行动——向台湾出售武器。

和平是广大百姓所希望和期待的,是全世界的人民所期待的。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这一天全世界一切战争停火,让人们过上一天和平的生活。

我们热爱和平,不喜欢战争。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真正懂得爱,真正懂得“和平与发展”,真正抛弃武力,把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真正当作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美丽家园!

2、名作赏析

七根火柴王愿坚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冷不丁地连打了几个寒颤。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仍然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里。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口袋翻过来。果然,在口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

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

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为了不至一口吞下去,他又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蓦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习惯地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却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认真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段文字作者用“”字点出草地气候特征,作者对、、的描写,交待了,衬托出对火的急切需要。

2、第三段文字作者又抓住、特点,渲染环境。描写天,草地。地是、、,路。告诉读者这儿环境,烘托出。

3、“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表达作用是什么?

4、“记住,这,这是,大家的!”是什么描写?说明了什么?

5、“它高高地攀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战争与人性 篇5

如果说一定要找几部电影来让我们了解战争、了解人性的话,《辛德勒的名单》一定会榜上有名。这一部战争与人性共存的影片,让人看完后唏嘘不已,有的为战争的残酷扼腕叹息,有的被人性的光辉深深撼动着,更多的是我们这些为其精彩鼓掌的观众们。

战争,这个对我们来说遥远陌生的名词,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的主旋律,也是犹太人一段痛苦的时光。影片有一大段笔墨是在描述德国军官清空犹他们太村、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他们用冰冷的枪支撬开了家门,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人,屠杀任何想要逃跑或者不足以充当劳动力的犹太人,不管男女老幼,整个犹太村里回荡着不绝的枪声,影片灰白的画面更是表达了上天对这一行为的哀痛。所有的犹太人钻进了下水道,钻进了床底下,柜子中,想尽各种方法逃跑,更是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导演特地用了黑白胶片的拍摄形式来突出战争这一冷漠而又庄严的主题。然而在冷漠的战争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人们都各自逃亡的时候,一位小男孩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的朋友及母亲,说明战争并未完全泯灭人性,孩童性格中的善良依旧保留着。此外,在静谧的医院里,护士们让那些病人安静的死去而免受法西斯的痛苦折磨,突然镜头上出现一张安详满足的老妇人的脸,看到这,我心里不免有些复杂,死亡居然能够让她感到欣慰,她是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环境下。冰冷的战争,温暖的人性,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当然,人性远远不止这些。辛德勒这个人物,是这部影片的主体。辛德勒,这个全身上下都充满着人道主义的人,在二战的背景下,耀眼的让人无法忽视。他由一开始的求利益,到后来看到了犹太人惨不忍睹的遭遇,决定解救他们。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解救了一千多名犹太人,这在当时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他只是一个商人。他完全可以 明哲保身地不管这些人,可是他并没有,内心的善良及悲悯的情怀牵引着他的行为。有一幕场景让我至今无法忘怀,那是德国战败,辛德勒即将逃亡的时候的一个晚上,他当着所有工人的面深痛忏悔着,激动地忏悔他为什么没有把车卖了再多救几个人,为什么没有把徽章卖了再多要几个名单,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用他微弱的力量再让一些人们远离灾难,或许在他心中,少救了一个人就是罪恶,尽管他做的已经够多了。

战争与孩子_ 篇6

从一张旧照片里我了解到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准备轰炸上海,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纷纷来到火车站聚集想坐上火车逃离上海,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日本侵略者的首要目标是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这天人们来到火车南站,小男孩的故事从这开始了。

小男孩一家人也买了票,准备逃离上海,就在这时,天上传来了“嗡嗡”的声音,有人大声喊道:“敌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一片,人们慌做成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那一颗颗罪恶的炸弹无情地从天而降。“轰隆隆,轰隆隆”一下子将火车南站炸成一片废墟。刚才还在喧哗的火车站,现在已变得十分寂静,狼藉。偶尔还能听见几声呻吟。就在这片寂静的时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一边哭着一边无助地:“喊着妈妈你在哪儿?爸爸我害怕……”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张着嘴巴大声呼喊着,忽然,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在那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他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自己该怎么生存……

我想,那个记者一定是连忙拍下这一幕之后,立即抱着小男孩冲出火车站。最后,领养了小男孩儿。并且在他的悉心照顾之下让小男孩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小男孩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

汉字与古代战争文化 篇7

《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祀是祭祀, 戎是军事。意思是说, 国家的大事, 在于祭祀和军事。可见, 自古以来, 战争就在国家的各项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实, 在真正意义的“战争”出现之前, 各式各样的争斗早就存在了。这些争斗可能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 也可能发生在小规模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武器, 争斗的方式大多表现为徒手搏斗。争斗的“斗”的古文字字形, 很形象地将这样的场景记录了下来。“斗”字繁体字作“鬥”, 甲骨文作。在甲骨文字形中, 左右分别像两个人形, 他们都头发上竖, 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 说明两人正在为某事生气恼怒, 以至于互相伸手撕抓对方的头发, 扭打在一起, 很像现在的女孩打架。这就是当时徒手相搏的情形。所以现代文字学家叶玉森认为:“古鬥字像怒发相搏形。”

随着部落的形成和武器的发明, 小规模的徒手相搏的争斗, 便逐渐演化为规模相对较大的战争。战争必然有武器, 所以“战”的字形本来就是由两种武器组合而成。“战”繁体为“戰”, 《说文解字》说:“戰, 斗 (dòu) 也。从戈, 單声。”这里许慎把“戰”解释为形声字, 说“戈”是其表义部件, “單”是其表音部件。其实, 这里的“單”并不仅仅表示读音, 它也跟“戰”字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單”字我们在《汉字与古代田猎文化》一文中已经讲到过, 它在甲骨文中写作、、、等形, 是一种捕猎工具, 就是绑有石块的树杈。后来, 在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中, 这种本来只用于捕猎的工具, 也被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攻击了。这样“單”也就成了原始状态的战争武器。春秋时期的鲁公伐余阝钟中, 有一句“攻战无敌”的铭文, 其中的“战”字写作, 这就是“單”字。这说明, 战争的“戰”字最初并没有右边的部件“戈”, “單”字就是“戰”字的早期写法。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 战争的武器得到了很好的改进, 金属制作的武器被大量使用, 如戈、戟、矛、戚、钺等等, 其中以“戈”最为常见。“戈”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一个长柄的兵器。戈可以刺、可以砍、可以削、可以钩, 杀伤力很大, 是古代很常见的一种兵器, 在一些反映古代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它, 如电影《赤壁》便完美地展示了戈的作用。“戈”类金属武器的出现, 使得原始状态的战争武器“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时, 如果再把战争的“戰”写作“單”, 就有些形不符实了, 于是人们就在“單”的基础上增添了部件“戈”, 从而形成了新的“戰”字, 使得战争武器的变化在“戰”的字形中得到了反映。这是汉字的表意性质促使汉字形体变化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来看, 睡虎地秦简中就已经出现增添了“戈”的“戰”字, 写作。从“單”字到“戰”字的发展过程, 体现了古代战争武器的逐步发展。可以想见, 武器改进了, 战争的杀伤力和激烈程度也在逐渐升级。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升级, 投入战争的兵力也会逐渐加大。此时, 对于战争的指挥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能在战场上让军队接收到自己的指令, 使军队进退有节, 从而争取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引《军政》说:“言不相闻, 故为之金鼓。”因为战场上车隆马啸, 一旦开战, 兵器交撞, 人声鼎沸, 这时指挥者即便有再大的嗓门, 也难以让部下听清自己的指令, 于是便使用金、鼓来发号施令。其中“金”是撤退的信号, 即所谓的“鸣金收兵”;“鼓”是进攻的信号, 即所谓的“击鼓进军”。关于鼓的起源, 有这样一个传说:“蚩尤作乱, 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 (《史记》) 据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 他们全是兽身人语, 铜头铁额, 吃的是沙石, 凶恶无比, 并且他们还能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 (《史记·正义》)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刚开始时, 黄帝部族总是吃败仗。为了振奋军威, 黄帝决定制作一种会发声的“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 山上住着一头怪兽, 叫“夔”, 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 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 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 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这夔皮鼓一敲, 便能震响五百里。 (《山海经》) 正是这夔皮鼓的作用, 使得黄帝部族军威大振, 最终战胜了蚩尤率领的九黎族, 并杀掉了蚩尤。从此以后, 凡是打仗, 都少不了要敲击战鼓。“鼓”字甲骨文、金文分别写作、等形 (见图1、图2) , 像手持鼓槌击鼓之形。左边像鼓的部件包括三个部分, 中间像鼓面, 上面是鼓的饰物, 下面是鼓架。其中像鼓面的部分金文写得很圆、很象形, 但甲骨文有时却写成了四方形。那么, 是不是说金文时代的鼓面是圆的, 而甲骨文时代的鼓面是方的呢?答案是否定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龟甲兽骨十分坚硬, 刻写的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遇到圆形的东西, 实在无法刻圆, 只好刻成方形或多边形, 就连甲骨文的太阳, 也常被刻成四边形或者五边形的了。

与“鼓”相关的还有“彭”字。我们现在经常用“嘭嘭嘭”来形容击鼓时发出的响声。其实, “嘭”字是个后起形声字, 本来只写作“彭”, 因为表示响声的字常加“口”旁, 所以后来“彭”字也加上“口”旁, 变成了“嘭”。《说文解字》认为不加“口”的“彭”也是个形声字:“彭, 鼓声也。从壴彡声。”但是, “彡”的声音与“彭”相去甚远, 把“彡”说成是声符实在有些勉强。宋代徐铉给《说文解字》作注时, 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但按照当时的规矩, 他是不能反对许慎的, 而只能想尽办法替许慎打圆场。于是, 想来想去, 他发现“形”字中也有部件“彡”, 而“形”的读音与“彭”比较接近, 所以他说:“当从‘形’省乃得声”。意思是说, “彭”中的“彡”是“形”字的省写, 所谓“从壴彡声”可能是从“壴”“形”声。这样的解释未免过于迂曲。考察“彭”字的甲骨文字形, 写作、、等, 是在“壴” (像鼓之形的部分) 的周围加上小点, 这些小点的数量并不只是三个, 有时候还写作五个, 甚至还分布在鼓的两侧, 这说明它们肯定不是“彡”字, 更不是什么“形”声, 而是象征击鼓时所发出的激越的鼓声。在现代漫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漫画家在画声音时, 有时就采取这种手法。

古代战争, 以杀敌的多少来计功。但如何计算杀敌的数量, 却是一个难题。如果杀了一个敌人就把尸体背回来, 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把敌人的头颅割下来作为计数的依据, 杀敌少了还可以, 如果杀得多了, 背着那么多人头又如何继续作战?后来古人想到一个巧妙的办法, 规定杀了一个敌人, 就把他的左耳朵割下来, 以此来代表杀敌的数量。耳朵体积小、重量轻, 很方便携带, 不会对作战造成多大影响, 所以这一方法在当时战争中被普遍使用。这种做法在古代文献中常用“聝”字表示。《说文解字》说:“聝, 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聝’。从耳, 或声。, 聝或从首。”“聝”字的义符是“耳”, 所谓“军战断耳”, 就是在战争中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此字甲骨文作, 从戈从耳, 正像以戈割耳形。甲骨文的是个会意字, 后来以“或”代替了“戈”之后, 此字便变成了形声字“聝”。按照《说文》的解释, “聝”字还可以写作“馘”, 古代文献中也确实有“馘”的写法。如《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 馘百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均写作“馘”。汉代杜预注说:“俘, 所得囚。馘, 所截耳。”唐代孔颖达解释得更为明白:“俘者, 生执囚之;馘者, 杀其人、截取其左耳, 欲以计功也。”可见, “馘”和“聝”的意义确实是一样的。

此外, 还有一个字可以表示和“聝”相同的意思, 即获取的“取”字。“取”字现在可以用来表示获取任何东西, 但最初它也是专指割取左耳的, 其甲骨文字形 (见图3) 非常形象地印证了这一点。商承祚先生说:“此字正像以手割耳之形。谊与馘同。”他认为“取”字构形所体现的意义正与“馘”字相同。从图3中所列的几个字形来看, 前四个字形好像画的是取左耳, 后四个字形好像是取右耳, 这说明, 最初杀敌以计功是割哪边的耳朵都可以的。但由于这样做很容易让人钻空子, 如果杀了一个敌人把两个耳朵都割下来, 岂不是冒领了战功!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后来便明确规定, 只有割取左耳才算数了。

战争引发的三次石油危机 篇8

众所周知,中东在当今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而由于拥有苏伊士运河,与其他中东国家相比,埃及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苏伊士运河是中东原油外运的重要通道,每天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的原油达240万桶,接近于伊拉克或巴西的日产量。

近日,埃及政局出现动荡,人们又一次将国际油价与埃及这个文明古国挂上了钩,这是否预示着第四次石油危机即将来临?

要回答这个问题,回顾一下近40年来爆发的三次世界范围内石油危机的原因和背景。

“赎罪日战争”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入侵以色列,点燃了“赎罪日战争”的烽火。与一般大众的印象相反,这场战争并非阿拉伯国家一时误算的结果。相反,围绕它的开打,华盛顿和伦敦秘密策划了一系列事件,并动用了由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士建立的强大秘密外交渠道:通过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基辛格有效地控制住了以色列的政策反应;同时,他还开辟了与埃及和叙利亚的沟通渠道——做法十分简单,就是在关键问题上向对方误传消息,确保战争和接下来的石油禁运按计划展开。

这个计划就是希望借助全球性的石油禁运来大幅度拉高能源价格,以帮助美国度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贬值引发的石油上涨的恶果。

据美国情报机构的报告,包括截获的阿拉伯官员之间关于确认已经开始战争集结的通信,都被外号“情报沙皇”的基辛格压了下来。那场战争及其后果,乃至基辛格后来的“穿梭外交”,实际上都是根据索尔茨约巴登会议纲领安排的。结果,阿拉伯产油国成了千夫所指的替罪羊,而应该负责的英美利益集团却藏身幕后平安无事。

接下去的事情就是尽人皆知的了。1973年10月16日,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决定将油价从每桶3.01美元提高到5.11美元,涨幅高达令人惊愕的70%(到第二年中,这个数字一度达到接近12美元)。

次日,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在历数“美国在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种种罪状”后,正式宣布停止向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鹿特丹一直是欧洲主要的石油输入港口。

至此,震惊世界的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全面爆发,直至1975年才平息。

持续3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GDP下降了4.7%;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GDP则下降了7%;欧洲GDP下降了2.5%。

危机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组成了国际能源机构,应对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其他国家也纷纷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

伊朗革命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社会和经济出现剧烈动荡。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

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供应的突然减少,引发了抢购原油的风潮,油价急剧上升。这一潮头刚要过去,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供应再度紧张,再度引起油价上扬。

在此期间,欧佩克内部发生分裂。多数成员国主张随行就市,提高油价,沙特阿拉伯则主张冻结油价,甚至单独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价。结果欧佩克失去市场调控能力。各主要出口国轮番提高官价,火上浇油。

这一席卷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并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

通过第一、二次石油危机,世界不公正的石油体系逐渐打破,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过高的油价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价格的上涨,有助于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人们普遍认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各个国家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措施,并开始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

另一方面促使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供应量的增加。1970年代中后期起,各西方发达国家和石油公司大力开展了在非欧佩克地区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活动。

海湾战争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

关于第三次世界石油危机的说法至今尚存在争论,比较得到人们认可的是有两个时期。

一是1985年至1986年因OPEC宣布以争夺市场合理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从而导致1986年油价战的爆发和油价暴跌,国际油价从28美元一桶迅速跌至10美元。

二是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当美国总统老布什得知伊拉克进攻科威特的消息后,立即在白宫主持召开国家安全会议,讨论对伊作战方案。8月4日,老布什在戴维营主持秘密会议,通过了“90-1002作战计划”,决定向沙特阿拉伯派遣大批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地毯式狂轰滥炸。

这是老布什在他的总统任期内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40分,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向伊拉克防空阵地、雷达基地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老布什宣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已经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进攻。海湾战争爆发。

那么,布什政府大张旗鼓地打这一仗,究竟为了什么呢?

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世界石油价格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

因此有专家分析,第一,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满足本国石油需求,保持和加强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第二,是为了在军事上重新控制海湾地区这一战略要地;第三,是为了保住美国军火工业。

上一篇:小三班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优秀学生春游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