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2024-06-18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共9篇)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1

二、名词解释 1.杜鲁门主义 2.超越遏制战略 3.不结盟运动 4.南北关系 5.新经济政策 6.苏联模式 7.雅尔塔体系 8.一边倒

9.三个世界的划分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思考题

1.论析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2.如何理解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为什么说苏东剧变并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5.你如何看待美国布什攻打伊拉克? 6.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7.如何看待次贷款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8.如何看待日俄的北方四岛问题? 9.如何看待台湾问题?

10.试论苏联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11简述美国战后的全球战略及其实质。

12.中国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主张?

13.中国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14.简述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15.简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同以及特点。

16.简述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7.大国关系调整的现状,大国合作的基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2

首先, 关于课堂主体的“雅典式”设定。初步采用“分组讨论定主体”、“提交老师做审阅”、“查出问题即改之”的三结合。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下完成的。具体来讲:“分组讨论定主题”即将全班学生采取其自愿结合的形式分成了几个大组, 每组5-8人, 选出一名组长 (组织成员进行讨论, 确定主题, 要求:一是要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范围内;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积极拥护当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学院的各项制度) ;“提交老师做审阅”指将小组讨论的会议纪要、确定主题的意义及关于讲演的初步构想和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提交老师进行审阅, 此为审阅的第一步。在这一环节中, 老师主要把握主题的政治关和方向关, 针对其方向性、学术性、可行性提出指导意见。审阅的第二步是学生将按照老师的指导意见, 进行资料收集, 分类整理, 提出问题, 形成课件、文本或者能展示主题内容的其他形式, 提交老师进行审阅。在这一环节中,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讲演的内容观和学生问题的设置关, 同时, 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审阅的第三步, 即指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 进行再次整理, 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和反映主体内容的载体, 再审阅、再修改。

其次, 关于课堂交流、讨论的“雅典式”。这部分为本课程设置的核心, 主要采用“小组讲演”、“二次分组讨论”、“教师随机参与”三结合的形式。具体为“小组讲演”即成果展示, 将小组在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所有成果, 采用其特有的方式, 逐一进行展示。同时, 加强实践控制, 一般为25分钟, 在成果展示开始前, 可以随即抽取几名同学组成评审团, 对其进行测评, 最后作为实践成绩的重要参考。“二次分组讨论”即再次将学生在课堂上, 按照座位的位置, 采用就近原则, 确定分组, 一般每9人左右为一个讨论组, 对于讨论组可以依照“轮换制”的方式, 确定组长 (每人限当一次组长) , 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 并做讨论记录, 随后代表本组进行发言, 阐述本组讨论观点, 最后将讨论会议纪要上交, 讨论时间定为10-15分钟。“教师随即参与”即指在小组讨论的途中, 除了督促同学积极讨论之外, 视其讨论情况, 随即参与到一个或者多个小组中, 进行引导、启发、监督。可见, 在这一阶段, 强化了学生的思考的必要性,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速记、交际和表达能力, 但要注意对讨论全程的灵活把握, 必要时对讨论问题进行临时的再设置和时间的再设定。

第三, 关于讨论结果交流及学生成果点评的“雅典式”。此部分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雅典式”教学的点睛篇, 主要采用“组长汇报”、“随机提问及解答”、“现场点评”三结合的形式。具体为“组长汇报”即由每组的组长对其讨论的成果进行逐一阐述, 必要时需将小组成员的观点进行阐述, 限时5-6分。“随机提问及解答”即指针对主题内容和背景材料, 结合当前现实, 随即抽取同学进行回答。同时, 对于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 比如在讨论当前的经济形式的时候, 有些同学就会提出“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及当前的政治局势的影响?”诸方面的问题。“教师点评”即指在同学回答问题之后应该及时点评, 对于小组与小组回答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意见, 可以灵活采用现场辩论等形式, 比如在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 对西欧、日本及亚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效果评价时, 就可以采用这些观点, 因为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 有人认为援助计划美国基本上在西欧和日本得到的利益比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的多, 有些同学就坚持了与之相左的观点。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 这一部分是对前面两个部分, 两个阶段的检验, 可以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问题思考的延伸性, 对于产生不同意见和一些非主流思想能够及时的加以引导。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 使得《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 在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中, 基本上实现了全程的“雅典式”。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念, 形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观。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3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85—02

《當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是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此课程的建设水平。

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功能是课程建设的前提。从课程性质上看,《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具有科学性和政治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是一门科学。从学科的构成条件看,它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即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它的研究方法日臻完善,传统的历史分析法、哲学分析法、法律与伦理分析法,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等被普遍采用;它的逻辑体系缜密完整,也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列主义的相关基本理论等都是它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反映着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诉求。科学性与政治性紧密相联,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科学性,不能正确揭示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律,就丧失了生命力;如果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它也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从课程功能上看,《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知识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在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中国外交政策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在知识教育方面,它向学生介绍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的基本状况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它通过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进步力量为追求和平、正义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需要注意的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这一专业的学生受过专门的培训,思想政治素质较高;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此时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世界通史、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必修课程,已为该课程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当然,由于他们所学的不是国际政治或世界经济专业,因此开设这一课程不宜太过专业化,而是着重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运用所掌握的政治理论认识国际社会的综合能力为目的。

二、建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内容丰富,理论性、思想性和动态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换,精心而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为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提供可靠保障。

1.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任何授课教师都面临着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的问题,《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师更需如此。单从课程名称来看,“当代”所指的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课程内容也应不断更新。然而,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印刷到投入使用往往有几年的周期,即使教师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还是会有很多新内容未能在教材中体现出来。而这些新内容不仅是学生感兴趣和关心的,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同时,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历史、政治等课程有重复现象。加之当今社会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海量信息纷繁复杂,如果教师依然死扣教材,照本宣科,对国际社会最新的发展变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上课时闭口不谈,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教师的个人威信,从而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妥善处理“不变”与“变”的关系,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完全脱离教材,而是在坚持教材的总体思路、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补充更新教材编写出版后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时数调整、归并章节和教学内容,从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遵循三个原则:(1)实事求是。本课程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为主线,涉及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教师应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来安排教学内容,而不以社会制度的异同和意识形态的远近刻意回避或以偏概全。(2)与时俱进。国际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仅需要重新认识已有的经济政治问题,而且新的经济政治问题不断产生,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把这些发展变化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理论动态,向学生介绍比较新的理论观点,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3)学以致用。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国内外社会实际,帮助大学生增进对世情、国情的了解,培养其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还要有适宜的教学方法。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师可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这门课理论性较强,从教材结构和各章节的内容来看,它不仅是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状况的宏观把握,还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总体观点。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总体观点,教师还是要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

2.专题讲座法。鉴于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课程内容庞杂,因此在以二战后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进行一般讲授的同时,可以将一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在进行专题讲座时,教师应紧扣教学主题,以最新理论和重大时事为结合点,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学生课外自学教材,教师则在专题讲授中随时联系教材相关内容。这样既能避免课堂教学与教材内容的重复,又能使专题讲座与教材以不同形式为学生所掌握。

3.互动式教学法。本课程理应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课程,因此教师授课应避免“满堂灌”,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提问、问题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并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信任与协作关系。

4.多媒体教学法。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动态。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的优点,能较好地满足这一教学要求。教师要经常收集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教学的说服力,使其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生自主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探索科学而灵活的成绩考核体系

考核是评估和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客观、公正、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反之,不仅不能实现考核的预期目的,还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课程总评成绩的考核形式。其中,平时成绩权重不宜过低,应占到30%~40%的比例,主要由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几次作业组成。如果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太低,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情况马虎。考察学生出勤情况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吸引”抑或说“约束”在课堂上,因为人在教室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课堂表现主要是考察学生课堂学习态度、参与度等,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布置作业主要是激励学生加强课后自主学习意识,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作业的布置形式要多样化,除了课后习题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至少阅读一本与本课程相关的著作并撰写读书笔记,以及课程结束时撰写学习体会等。期末考试权重为60%~70%,考试形式最好是开卷,题型主要以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小论文等灵活度高、时代感强的题目为主,重在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建设水平,需要任课教师在明确课程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程建设定能见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易刚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性质与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上).

[2]唐连凤,高杰.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途径与方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9).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4

本学期,我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课程,值此期末之际,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首先,我能按时按质地来上课,不迟到早退;当然,作为一名以经济学为专业的学生,我都会对上课内容做深入了解。

再次,能够尽我所能认真学习老师上课的内容。比如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对于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关于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分化与瓦解的演变过程。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播放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相关视频,结合时事政治与热点新闻的上课,这种上课方式是我十分喜欢的。

最后,我在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是有收获的。正如上文所说,我喜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现实意义的上课方式。作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这门课本身,很容易上成我们所熟悉的中学政治课,但在这学期中,我很高兴能接触很多跳出条条框框的对现实世界、政治、制度等的评述与考量。这也与当初我选修这门课想要了解更多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解读、新式观点等项符合。

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像从前那样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而应该作为人的一生的学习内容——尤其对于一个经济人来说,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

通过这门课,我觉得自己在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上有了一个大概而全新的理解。以前看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之类的一些东西时,往往觉得是套话空话,很无聊,现在通过这门课,我倒是开始能在这些言语中读到一些弦外之音,让我自己也感觉很欣喜。而上课时,并不是仅仅讲制度,老师也讲了很多制度现状,说实话,真的有很多东西是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说有些东西,以前并未能联系起来看,现在通过上这门课,打破了这种区隔化,使得我对世界政治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以前那种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状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5

【摘 要】

企业作为一个能动的有机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正确实施转型,才能保持高度的弹性并充满活力,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和发展。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这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实现管理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绝好机会。

【关键词】 全球化 信息化 企业发展 创新战略

一、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 0 0 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频发。我国作为全球的“生产加工中心”,对外贸易与制造业受到一定冲击,2 0 0 8年下半年以来,G D P增长放缓,宏观调控政策从紧。以外加工为主的一些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和国内不乐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产品外销利润越来越小,中小企业由外接订单、专营出口逐渐转向国内市场,面临结构调整、产品适销对路与更新升级的压力。

随着 I T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伴随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国信息化进程正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双层深化。

信息化对降低社会成本,减少资源消耗的积极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现代企业只有紧紧抓住各个领域信息化的追求,一方面加大力量采取措施,坚定不移的推广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了解信息化的内涵,提高企业内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其次,将具体的服务深入生产和生活,涵盖各行各业,也渗透到了采购生产到营销售后服务的整个企业运作生命周期,必将为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提供最为全面和实用的手段。

人类已经进人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只有抓住信息化的深刻含义,把握信息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才能把企业向更新、更广的领域迈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实现管理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绝好机会,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应当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二、信息时代下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建立品牌。

当前,国内品牌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领,国内厂家的竞争更是一片“红海”。渠道资源接近饱和,自建渠道成本太高,一级城市终端商圈基本被瓜分殆尽。在转战“内销”的过程中,如何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稳步发展,是每一个转型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针对我国企业在品牌维护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树立品牌维护意识和机制

众多企业做不好品牌维护,根源在于品牌维护的意识差。因此,强化品牌维护意识是做好品牌维护的第一。当企业品牌得以树立,具备了相当的品牌声誉后,企业应随即建立起品牌的维护机制。将品牌维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考虑和规划,并在职能结构的设置和战略、制度的制定上加以反映,以完成品牌树立到品牌维护的职能转变。

2、品牌维护中的品牌延伸

品牌维护的最好办法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积极进攻。企业只有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推出新品牌和新产品,才能使品牌得到发展。在品牌的发展中,既可以对现有品牌的产品线进行深度或宽度的调整,也可以对品牌进行延伸。

3、品牌维护中的危机管理

在企业树立品牌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品牌只有承受起市场的考验才算成功。品牌危机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内部的管理、竞争对手的攻击、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面对这些危机,企业能做的就是树立忧患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二)企业的经营需要确立自己的经营战略。

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出口成本低、劳动力和原料成本居高不下、资金周转与资金链的短板问题使它们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大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生产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采用最有效的低成本渠道,例如和其他厂家合作,利用其已经成熟的市场渠道,搭售自己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把市场打开。

虽然,中小企业由外销转向内销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大势所趋。存在出口利润越来越低、出口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唯有改变思路,调整经营模式,进行品牌建设,转战国内市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当今,最激烈的渠道争夺战发生在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渠道上。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成熟,网上交易日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并认同。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这大大满足了当今快节奏生活步伐的需要。通过传单目录销售书籍而风靡一时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就是因为没有及时觉察到网络销售书籍的巨大潜力而被短时问崛起的网上书店赶超并淘汰。更为严重的情况是,网络上的商品价格比到实体店里购买更为便宜,导致网上生意红火,实体店中生意惨淡。可以说,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商家只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销售战略。

(三)信息时代下企业的创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西方企业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引入中国以来,备受推崇,这与西方企业在过去60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些优秀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如杜邦分析、JIT生产、GE矩阵等,都是在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产生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西方企业管理的崇拜达到顶峰。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很多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无疑是好的,但要把它们对接到本土企业中,适应本土环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破除几个障碍,做到几个转变:

一是破除企业内部对创业企业家的个人崇拜。不要迷信创业企业家的智慧,对于其提出的观点做出的决策,要敢于挑战,不要直接全面接受。

二是改“人治”为“法治”。民营企业内往往既有家族内部人员,也有创业元老,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贡献,使他们往往享有超越规范的权威。以稳妥方式解决这些人在企业内的地位和影响问题,使企业转变为程序规则主导,才能顺利实施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三是个人推动变革转变为整体团队推动变革。将西方管理理念引入本土民营企业,涉及到企业管理文化的变革,不是单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依赖一个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团队。

对于那些接受过全球化教育的新一代管理者,具备了全球化的视角和管理知识,如果能充分认识自身企业的现状,在保留其好的方面同时,努力达成以上几个转变,引入实施具体的管理手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品牌的创新。

1、产品创新。一个品牌可能成为经典品牌而存在几个世纪,但却没有一种产品能够几个世纪不加任何改进而存留于市场之中,因为产品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启示我们:在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化加快、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得以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就是产品创新。

2、市场创新。品牌创新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市场创新,过去的产品在新概念叠生的市场中摇摇欲坠。在这样一种市场博弈中,企业只有开拓新市场、发掘新需求,才能真的创造价值。

三、营销创新

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营销管理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所以,加强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模式的研究,引起中小企业重视。

(一)创新营销理念

一方面,要创新市场理念,从满足客户需求到位企业创造客户。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主动出击,创造消费者迅速识别本企业产品的机会。

另一方面,刷新创新市场定位观念。加强对消费的需求认识,定位于某一小领域,建立优势,让顾客来找企业,而不是企业到茫茫的市场中去找消费者,以小领域的绝对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建立企业的市场地位。(二)创新营销组织

一方面,对中小企业要避免以企业力量单纯应对市场竞争的局面,加强与行业内产品线雷同却竞争少的中小企业的联合,以联合营销的方式,集合大家的力量来获得某个市场。也可以展开与大企业的合作,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其优势营销网络,利用自己在某一小领域的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现在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特点,将一些企业资源无法实现的功能交由市场来进行,专心做企业最擅长,也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部分。

(三)创新营销手段

1、创新营销渠道。当今时代是渠道为王的时代,谁掌握了渠道,就掌握了市场,而中小企业的资源缺乏使其无法像大企业集团那样建立强大的营销渠道,所以中小企业更应在市场竞争中创新营销渠道。互联网的兴起,为中小企业更有效的进入市场,简化渠道提供了机会。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与研究,建立专业的网络营销渠道,为企业的产品寻求新的更好的唱本更低的市场。

2、创新促销手段。市场产品的众多,让中小企业新产品或者是企业主要产品进入市场时的促销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创新,努力创造能抓住消费者需求心理、具有新意的促销活动,为企业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进入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篇6

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 论文撰写要求

1、任选一题,选题须与本课程内容相关。

2、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引用部分内容须注明出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发现抄袭行为记为“0”分。

3、应围绕论文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引用个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论文之中,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

4、论文内容应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

5、论文字数要求:1000-2000字左右,如果少于1000字,要酌情扣分。

6、格式与规范:应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要素,文面符合表述规范。论文一律采用4号宋体。

二、论文题目

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2)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

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成为了世界第二贸易大国。(2)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

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4.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地缘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较快,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或议定书、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还有9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近期加强与中国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参考文献的标注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十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齐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

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1年第6期。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7

一、民主与网络民主

对于民主, 抽象的理解是“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 (爱因斯坦, 1930) , “在平等的规则下, 所有人都可以得以分享一种权利” (达尔, 1989) 。具体而言, 民主体现为一种生活方式, 意味着平等、尊重、多元、协商等观念, 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将为民主的政治制度提供社会土壤。同样, 民主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民主政治制度的保障, 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质是政治体制与国民素质的关系。没有民主的道德基础, 民主制度不过是空中楼阁。尤应注意的是, 在政治领域中, 民主体现为一种理想状态, 达尔指出:“这种平等控制政策议程的理想状态在任何现实社会都是无法实现的。实际上, 在绝大多数的被划为民主政治的社会里, 公民之间在参与民主政治和获得民主权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

与此同时, 网络民主是基于网络的民主, 也带有了一定的理想成分, 可以将其理解为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民主模式, 有学者将其阐释为“完全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 它以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及其相关技术为运作平台, 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向, 以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民主运作程序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民主新形式”。[2]具体来说, 网络民主的特征体现为参与方式的直接性与便捷性,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与平等性, 参与成本的低廉性以及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网络民主的这些特征彰显了网络在推进政治民主方面的优势, 正是意识到了这些优势的存在, 目前国内已经逐渐开始了网络民主的各种尝试, 如网络问政、网络信息公开、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调查、网络反腐等。“实践证明, 网络可以成为而且也应该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 构筑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及时了解舆情、促进科学决策, 也必将成为未来政府执政、施政的亮点。”[3]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民主限度

网络传播为政治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彰显了民主的潜能。但是, 在看到网络媒介这种民主潜能的同时, 也应注意到,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主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而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民主体现出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一) 权力与商业的侵蚀

权力的侵蚀往往体现为一种直接的行政干预, 以求达到信息垄断的目的, 如不分青红皂白下达政令强制关闭有损政府形象的网站, 强制删除涉及敏感议题的帖子等。还有一些干预手段则较为巧妙, 如通过制定政策达到事先过滤的目的, 或面对某个利益相关事件时保持沉默, 而这种沉默不但达不到消解事态严重性的目的, 相反可能使网络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 对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美国心理学者G.M.奥尔波特认为, 流言的流通量 (R) 与问题的严重性 (i) 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 (a) 之乘积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即:R=i×a (流言的流通量=问题的严重性×证据暧昧性) 。可见, 事情越重要, 与人们的关系越密切, 越容易成为流言传播的话题。而问题情况的暧昧不明, 则会引起受众的猜想臆测, 流言迅速蔓延, 导致受众不良情绪进一步扩散。[4]

在对信息自由的干预上, 权力常常扮演一种事前过滤器的角色。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谈到长尾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时对过滤器进行了分类———事前过滤器和事后过滤器, 如表1所示。

安德森认为, 事前过滤器和事后过滤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它们是在产品上市之前实施过滤的。事实上, 它们的任务就是决定哪些东西能够上市, 哪些东西不能上市。我把它们称为‘事前过滤器’。相比之下, 我所说的那些推荐和搜索技术都是‘事后过滤器’。事后过滤器会鉴别特定兴趣领域内已经存在的东西, 突出那些精华 (也就是中肯、有趣、新颖的东西等等) , 压制甚至忽略那些糟粕。你大可以把任何东西扔进市场, 由市场本身来完成去伪存真的任务, 而事后过滤器就是市场的心声。它们会疏导和放大消费者的行为, 而不是试图预测这些行为。”[6]可见, 事前过滤器充当的是守门员, 事后过滤器则是顾问, 事前过滤器重在预测和把关, 因而导致的是信息的垄断, 而事后过滤器只是评测或监测, 并把最好的信息产品推荐给消费者, 因而带来的是信息的民主。

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对信息传播造成的垄断, 在政府和民意的推动下, 网络信息公开作为民主实践的一种形式已经开始实施。与网络问政重在加强公众与政府的互动不同, 信息公开重在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以最大的诚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防止谣言的产生。其实, 早在2008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已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按理应成为一种常态, 但实践起来仍遇到诸多障碍。前些年, 官方网站的信息有效性和更新度一直遭公众诟病。如今, 微博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快捷公开政务的渠道, 有新动态可以第一时间公布,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信息公开后也无法制止谣言的流传, 甚至连公众基本的知情权都无法满足。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公文化与空洞性, 在文字上玩真相的躲猫猫游戏, 没有讲究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及公开的细节和方式, 这种无效的信息公开等同于没有公开, 因而并不能阻止公众因谣言而盲动。

与直接的信息垄断不同, 商业的侵蚀是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侵犯平等的民主原则。如各类商业广告就是潜藏在有偿新闻中的一匹匹特洛伊木马。媒介的企业化经营很难逃脱对广告的结构性依赖, 在真相与经济利益面前, 如果无法坚持公共利益原则, 媒介的天平就很容易偏向自身的经济利益。网络传播中同样存在商业广告的侵蚀, 各类弹出广告和游动广告转移着我们的注意力, 一些隐性的广告更是侵蚀着我们的公共空间, 网络精英逐渐成为“企业精英”中的一部分, 因而无法保证代表多元利益并提供民主对话的空间。此外, 随着媒介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过去互不相干的媒体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兼容, 反过来又刺激了媒介产业全球市场的高速发展, 商业的触角也不断延伸至每一类媒介的每一个角落。合并浪潮的到来为媒介的唯利是图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 民主则被阻隔在媒介之外, 海科特和凯偌尔不无担忧地指出:“企业帝国有着繁密、深长的触角, 媒介成为它们的一部分之后, 利益冲突和组织内部的自律便成为长期的问题。比如, 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网路被能源巨头和武器承包商通用电器买下来后, 它还能积极地报道核能问题吗?相反, 交叉推广的营销策略必然会影响编辑部的决策。”[7]与此相关的问题是, 由于网络广告商寻求更加精确和具体的目标消费市场, 进一步导致了受众分众化的趋向。网络营销的分片策略及网络为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创办的个性化网站不仅导致了公民的分化, 还使其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而公民分化造成的离心力容易造成不同群体间的隔阂和文化冲突, 不利于其注意力的聚焦, 从而为公共事务的民主解决带来难度。

(二) 数字与技术的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经济能力的不平等所导致的信息服务的不平等, 这种信息服务的不平等进而又导致了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不平等, 最终造成对民主政治的伤害。海科特和凯偌尔直白地指出:“在唯利是图的商业化趋势下, 使用媒介信息及其服务能够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和经济事务的程度, 但这种权利只限于有经济能力的人。犹如私营化的医疗业产生了多层次的保健系统, 商业化的媒介也扩大了‘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即使是由广告支撑的‘自由’媒介也是偏向于富有阶层的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 因为他们才是广告商最想覆盖的目标。广告有效地强加给媒介一个以社会等级为基础的审查机制。”[8]在网络环境中, 要实现民主, 就要打破这种由数字鸿沟导致的阶级分层, 防止权力集中于某些所谓的政策精英手中, “民主的逻辑是一人一票, 资本主义的逻辑———市场则是一美元 (一英镑) 一票”[9], 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 同样要警惕人民币为人民说话的恶劣影响。

技术的鸿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民主的发展。一方面, 网络媒介的不断升级及政府在政务公开上对网络媒介的倾斜, 将大批很难掌握网络技术或无法适应网络环境的公众挡在网络参政议政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 网络技术尽管已经相当成熟, 但是海量信息的存在仍然对公众获取有效信息形成了相当大的障碍。网络技术尚不能有效地消除噪音, 而信息的繁多不仅没有带来多元化, 还可能进一步导致同质化。网民们拥有成千上万的网址, 他们的声音和呼吁有多大的意义?一百个网址也许等于什么都没有。网址的繁多并不等于观点和政策的多元。一个传媒集团尽管拥有几十家媒介, 但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出发, 其发出的声音是单一的、同质的, 统一口径的, 因而, 本质上体现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垄断。此外, 信息的过载, 使得公众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知识、情报的意愿和能力大大减弱, 一般人更愿意将信息的判断权和决策权交与所谓的专家, 自己只是充当被动接收的角色。虽然网络上也存在大量过滤器, 但是过滤后的信息中仍存在大量冗余信息, 若不能很好地掌握网络过滤器的使用技能, 仍难获得切实有效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 公众的政治态度极易受到某些专家的影响, 而所谓的专家, 可能只是大众媒介包装出来的掌握话语权的“砖家”。

网络虽然蕴藏着相当大的民主潜能, 但是不得不提醒的是, 不能因此盲目乐观。在我国, 网民的数量还远未普及,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2年7月19日在京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 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 因而需要关注互联网在这些人群中扩散的障碍。这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我国网民规模继续扩大, 但增速逐渐放缓;过去五年多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 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 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 造成中国网民增速的放缓。可见, 网络在公众群体中的应用远未普及, 全民的直接式的网络民主更是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要想突破这种技术的瓶颈, 为网络民主的未来铺平道路, 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间, 不仅涉及到网络技术的掌握, 网络素养的形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三) 自由与民主的博弈

网络世界的自由一度使网民们赢得了一方狂欢的领域, 底层民众也能发出声音, 弱势群体的权益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然而, 随着自由度的扩大, 网民的媒介素养却并没有得到相应地提升, 网络中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事件屡屡发生, 更有甚者, 利用网络煽动民众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对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2011年, 两起国际危机事件引发了国内众多学者对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反思。一起是2012年初埃及、也门、叙利亚等国发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另一起是2011年8月伦敦街头发生的骚乱事件。分析这两起危机事件时, 有学者认为, 网络中的社交媒体扮演了三种重要角色:事件的议程设置者、群体的情绪煽动者和暴力行为的组织发动者。这三种角色所表现出的网络媒体的“自由”潜力和悖论发人深省。[10]的确, 如果不能把握好网络传播的自由权, 网络不仅不能为大众所服务, 反而成为骚乱事件的推手, 给社会的稳定和公众利益造成更大的伤害。

目前,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正进行密切的互动和嫁接, 这种媒介融合的趋势确实为新闻专业主义展示可持续张力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然而新闻专业主义的关键不在此, 平台当然越宽广越有张力越好, 但汇集新闻并不等同于新闻专业主义, 相反, 在网络这个平台中, 违反新闻专业主义的报道并不鲜见。人们开始明白, 网络的自由与便捷带来的不一定是真相与民主, 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 也要认识到网络功能的悖论, 并时刻对其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一, 警惕媒体逼视对隐私权的侵犯。“媒体逼视是新闻媒体对私人领域的过度公开, 这种行为不仅给被报道对象带来负面影响, 而且会造成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失调。”[11]媒体逼视大多发生在网络环境下, 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网络暴力, 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尽管其出发点可能是借民主的力量达到舆论监督或解决公共问题的目的, 但很多情况下却只是充当了网民不良情绪的发泄口, 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还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对其未来的生活更是带来不可磨灭的阴影。

第二, 警惕“情绪性民主”的泛滥。面对网络中出现的海量信息, 很多网民往往迷失其中, 无法驾驭和判断, 在这种情形下, 他们在思考、分析、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都可能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为某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以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新闻”的旗号进行网络宣传, 公民很容易被其左右, 在政治判断和评价上出现偏差, 进而导致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因此, “网络传播在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容易形成情绪性民主, 由失真、泛滥的民意测验和被煽动起来的公民情绪所制造的肤浅的虚伪的民主, 可能让决策者的正常决策受到阻碍, 甚至使决策者在人声鼎沸的公民情绪面前无法保持理性, 影响社会公平和行政决策的效率。”[12]

第三, 警惕无政府状态下的民主政治危机。“许多人在网络传播中崇尚自由主义和无政府状态, 把个人的自由看得高于国家安全和政府权威, 例如计算机黑客, 出于种种目的, 屡屡入侵甚至破坏信息系统, 侵犯他人名誉, 盗用他人的账号。很多网民在网络传播中享受自由的同时, 也时常遭遇信息欺骗和隐私侵犯, 所以, 自由是相对的, 只有在秩序与自由的平衡中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13]那些无政府状态下的失控, 将阻碍民众的自由和民主的发展, 甚至有可能将良态的政治争论演化为恶性的政治斗争, 酿成流血惨剧。

三、结语

当人们对网络以乌托邦一般的完美辞藻来包装它, 认为它将如何如何地造福社会、加强民主时,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虽然具有民主的潜能, 但并不能保证网络民主的明天顺利到来, 网络民主并无必然性。网络是一种工具, 它可以同时为民主和专制服务;同时, 网络又不能简单地被还原为一种工具, 它的技术性能被带入社会语境后, 就有可能参与社会建构。在此基础上, 我们不能轻易乐观或悲观———数字和技术的鸿沟依然存在, 网络的普及远未实现, 网络所构建的公共领域离真正的决策中心尚远, 自由与民主的博弈也在时刻进行着。至于如何使公民对网络的运用更成熟更理性, 如何使网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充分, 如何使网络媒体行业形成健康发展的规范秩序, 从而消解网络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还需要业界和学界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W.兰斯.本奈特, 罗伯特.M.恩特曼.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M].董关鹏,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34.

[2]宋迎法, 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J].江海学刊, 2004 (6) .

[3][12][13]华进.网络传播在媒介民主进程中的利与弊[J].现代视听, 2009 (9) .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98-99.

[5][6]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2.0[M].乔江涛, 石晓燕,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121, 120.

[7]罗伯特.A.海科特, 威廉姆.K.凯偌尔.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M].李异平, 李波, 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3.

[8][9]罗伯特.A.海科特, 威廉姆.K.凯偌尔.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M].李异平, 李波, 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6.

[10]孟威“.从英国骚乱”看新媒体的自由与监督[J].当代世界, 2011 (10) .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题 篇8

一明确学习成果为何,合理布局教案与学案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应当明确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而言,学习成果应当是拥有国际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态势能力、理性爱国精神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应该在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综合性和政策性以及师范生特点,对教与学从全局进行统筹。

教案是教授方案与学习方案的组合,教授方案在遵从课本编排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以及怎么学来合理分配教与学的课时时间和课后引导以及内容的精简扩展与否。

通过对学生课前以及课后的调查研究发现,从全书内容看来(采用李景治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四版版本),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重点内容,而对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实质是什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如何、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如何、如何认识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政治体制、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和如何理解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于中国外交理念的指导意义等,这些都是学生对该课程关注的焦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疑点问题较多的内容,因此在这些问题的讲授与讨论、指导学生自主研习过程中,应该相应增加授课、讨论、发言等内容的篇幅与扩展相关的理论知识。

课堂上的讲授、学生讨论发言和课后学习是以教师的合理分配的课时多寡、内容深浅、主题引导和学生配合为基础,鉴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紧扣史实时事)、综合性(涉及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各国文化、外交理论等各方面的知识)、政策性(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将以教师对综合知识的把握和扩展运用、引导为依托,以学生的课内外自主研习为主要补充,因而教师讲授知识如能扩展相关理论知识并与当时的时事结合,将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例如,探讨影响国际政治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实力,可以借助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核心的地缘政治学理论,让学生多方面理解国家实力的发挥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教授是以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使学生拥有世界眼光、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去理解世界,进而坚定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直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困难的信心,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例如探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为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由是不平衡的“核心—外围”分工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一点,从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经济模式的改革和升级,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阶段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除了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之外,还应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和意识[2],避免流于形式、空泛或盲目、狭隘,帮之辨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大国,国家利益是以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为归结点,深刻理解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的深层涵义。例如当西方学者提出美国和中国的G2集团治理世界的观点,当中国的有胆之士提出“中国人不高兴”时,要充分理解西方学者提出G2的背景和战略意图,结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考量,不能因为目前中国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不能一味跟随“中国人不高兴”的愤青情绪而走、自我膨胀,而应理性的看待各国对中国的看法、中国对各国的战略反应。

而作为学生自主研习的学案,则在课程目标框定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等问题下,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师范专业特点,合理设置深浅有度的课堂和课后讨论题目、发言主题、课后阅读主题以及论文题目等,并结合该课程时效性,紧贴时事以灵活设题。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提问一些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问题,并因此引发学生思考与课程知识相关的问题,对于时政热点可以让学生以辩论方式进行讨论,面对一些理论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以团队合作方式去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言以及形成书面报告。通过这些,培育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二拓宽学习成果获得途径,多方式激发兴趣能力

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授的对象都是鲜活的、有意识的学生,不应将其视作消极被动的客体[3],因而在课内外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唤醒学生自主意识,让学生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发地对知识做进一步深度研究,以培养学生对课程、对学习的兴趣为突破点,合理设置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法、小组合作、演示文稿讲演与论文写作等教学方式灵活结合运用,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情感熏陶与开阔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查阅、分析、表达、写作、团队合作综合素质。

第一,借助多媒体以及教辅工具、网络等,培养学生对课程、对学习、对研究的兴趣[4],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每一周课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报刊、广播、网络获取一周的国际时事热点,以此逐渐形成学生国际视野的开阔,而后在课堂上,将时事为契点切入,探讨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探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以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会议参与国态度以及最后会议结果进行提问,引起学生对时事回顾,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各国对全球治理的态度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所在,特别是对环境恶化关注下提高环保意识。在课堂上的互动,可以将学生获取时事与学习知识连接起来,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培养兴趣的目的。除此之外,可利用多媒体的POWERPOINT以及影像播放的手段,通过播放图像、纪录片和国内外高端时事评论节目,以容易记忆、容易理解的形象,让学生对时事有感性印象以及初步的理性认识,并逐步形成国际视野。同时也可以环境教学法让学生有更多地实践代入感,比如在讲授联合组织架构及其功能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安理会会议情景,以特定主题作为模拟会议讨论的中心,从而让学生真切了解和体验联合国运行方式。endprint

第二,以学生自主研习为主,结合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查阅整理材料、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理论讲授法并不是呆板的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授予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和角度,这样学生的自主研习就会有的放矢。在课堂上讨论的时候,一要引起兴趣,二要引起思考。比如探讨综合国力作为生产系统,它的来源有哪些,结合国际上争论的焦点———中国成功建造航空母舰,提出“中国如果要成功的建造一座航空母舰需要什么?”为契点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言,之后再整理学生答案,点出最适合的答案,这样学生对于综合国力的来源问题就深刻。而自主探究法[5],可以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能力。比如探讨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影响,可以中国的海尔公司的国际经营策略和中国民族企业如何在世界经济中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为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发展。也可尝试学生间互相学习的模式,阅读课外有益书籍而后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如探讨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如何深刻理解世界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决定性影响,除了教师课堂上探讨关键理由之外,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金融的实质,可介绍学生阅读《货币战争》等系列热门并高端的书目,并在课后以电子邮件、论坛、微博等网络学习环境中充分参与、指导学生的读后感讨论。

三评估学习成果获得,知与时进更新扩展

评估学习成果获得的方式应该真实反映学生通过该课程获得的知识、理念、素质。采用小组项目、项目报告、测验、学期论文和考试等不同方式来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传统的卷面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取的较好方式,可将其作为期末考核方式,卷面考试的主客观题型、内容的涵盖度和深浅度需考虑学生的正态分布。题型考核重点辨识度提高的同时,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能够实现每年题型题目变化更新。例如材料分析题,以近两年来美国外交战略向亚太地区转移为例,可以最新的美国军事部署、国务卿言论、美国高官访问亚洲国家等新闻以及学者对此评论等作为同一系统不同侧面的材料内容,结合国际政治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外交战略等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提问,可考核其对国际事件的信息获取程度,考核学生快速阅读抽取核心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考后分析班级整体学生成绩分数分布,评估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程度,尽可能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以此作为下学年该课程改进措施要点。

而在平时的教与学过程当中,也要适当进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获得情况。除了传统卷面测试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演示文稿讲演、模拟场景等注重课后学生自主研习的方法去评估。在教学实践中,将小组合作和演示文稿讲演结合方式发言作为评估方式,特别是针对日后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来说,效果较好。小组合作和演示文稿讲演结合方式,可以在其课后查阅、分析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以学生上台发言方式,检阅学生自主研习的效果。比如可以将“两极格局如何形成、两极格局如何演变(以美国苏联战略优势如何交替出现为主)和两极格局如何松动和瓦解”作为题目,让学生以小组成员在查找资料、讨论、撰写讨论研究结果、制作PPT、课堂演示等环节上分工合作,最后以PPT演讲作为成果展示,而后由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及时反馈。此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查阅分析主动性同时,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可以在查阅资料、分析研究、文字表述、PPT制作技术、演讲、团队沟通、协调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并将此作为后期教与学活动设置调整和修改的依据。

概而言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应探索在学生学习成果获得的教学理念下,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综合性、政策性的特点,以学生学习成果获得为目标,合理分布教案和学案,采用多种教与学方式的灵活组合,开发学生自主研习的兴趣、能力,将理论内化成学生的知识体系与理念,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John Biggs, Catherine Tang,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2007(11).

[2]张红峰.从建构到一致:学习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3):15-21.

[3]杜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与探索[J].经济师,2007(8):135.

[4]肖军.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探析—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J].世纪桥,2007(5): 37.

[5]陈海燕,孙红霞.“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理念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12.

[6]王淑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教学方式改革探讨[J].大学时代,2006(11):125-126.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篇9

专业:行政管理学号:姓名:王娟路,观 世 界 风

***61

寻发展之路,观世界风云

一、当代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经济与政治不能分开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安全因素。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所导致的部分国家的极端贫穷和落后,催生了相关国家部分民众的绝望心理和铤而走险的心态,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成就

实践证明,没有经济上的真正独立,政治上的独立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已获得的独立也无法巩固,随时都有重新丧失的危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包括:A、经济实力有所提高。B、初步改变了过去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C、经济自主性有所增强,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民族意愿,制订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并对外国垄断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D、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

战后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所实施的两种经济战略,都对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各有所长。进口替代有利于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免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一些国家从轻工业的进口替代逐步发展到重工业的进口替代,逐步改变本国的单一经济结构。面向出口战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市场范围,推动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从而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但同时,两种战略也都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进口替代战略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导致市场不足,生产力闲置,工业产品出口因成本高质量低而缺乏竞争力;由于过于着眼于进口替代工业,忽视了农业和电力、能源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制约经济的整体效益,面向出口战略由于主要是为了出口,容易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市场,同时也容易加剧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人民生活难以改善。同时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上一篇:高中生感恩父母下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