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交通法规知识

2024-04-20

小学生交通法规知识(精选9篇)

小学生交通法规知识 篇1

1、行人走路时应怎样走?

答:行人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靠马路右侧路边行走。

2、行人怎样横过道路?

答:行人横过道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3、行人横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时应怎样走?

答:在安全的情况下要直线通过,还要先看左后看右,注意来往车辆。

4、行人横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应怎样走?

答:必须遵守信号灯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一等”。

5、乘坐公共汽车应遵守那些规定?

答:(1)要排队等候,(2)车停稳后,先下后上,(3)不要将头手和胳膊伸出车外,(4)不要从车前车后猛跑过马路,(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上车。

6、怎样安全乘坐摩托车?

答;乘坐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要跨坐在驾驶员后面,双脚踏在踏板上,双手抓住安全带或扶住驾驶员。

7、《交通安全法》规定未满几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答:12周岁。

8、红灯的作用是怎样?

答: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9、绿灯的作用是怎样?

答: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10、黄灯的作用是怎样?

答: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11、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怎样做?

答: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叫大人打电话报警,报警电话是“110”,如果有人受伤了,还要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12、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驾车逃离现场的,应怎样做?

答: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要记住逃逸车辆的号牌,及时打电话报警。

小学生交通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穿越马路时,行人要走(斑马线)、(天桥)或 人行地下道。

2、乘坐公共汽车时,遇单门车先下后上,遇双门车先由(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3、坐出租车时,应系好(安全带),并由(右)侧的车门上下车。

4、对于肇事逃逸的车辆应记住其(车牌号码)并速予报警处理。

5、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等三色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待通行。

6、学生骑自行车以(12)周岁以上较为适宜。

7、(4)月(30)日是交通安全反思日,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判断题

1、我们要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也要劝导家人不要违规。(√)

2、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4、走路时,要思想集中注意来往行人车辆,不能三五人勾肩搭背并行而影响他人行走。(√)

5、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闪烁时,准许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6、规定安装安全带的车辆,其驾驶员和前排乘车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7、行人穿越马路要走横道线,并且快步前进。(√)

8、骑乘摩托车的人要戴安全帽,这样可以减少头部受伤。(√)

9、自行车不可在快车道上行驶。(√)

10、车祸的发生,驾驶人或行人疏忽是最主要因素。(√)

11、当遇到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时,应不围观,配合交通民警执法。(√)

12、骑自行车前必须要先检查车辆是否安全。(√)

13、发生车祸会使人受伤或死亡,也会使家庭陷入哀痛及破碎。(√)

14、骑车人不准扶肩并行、互相追逐或曲线行驶。(√)

15、酒精会使人动作迟钝,反应减慢,易出车祸,应“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16、通过交叉路口要先看右方,再看左方,确实没有车辆才可以通过。(×)

17、三色信号灯中黄灯闪烁,是提醒所有的车辆行人要赶快通过或准备停止通过。(√)

18、行人通过道路时,只要方便,可以斜线行走、跨越中心隔离护栏或中心绿化带。(×)

19、骑自行车可以不载安全帽,转弯也可以不打手势。(×)

三、选择题

1、我国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遵守(A)。A右侧通行的原则;B左侧通行的原则C中间通行的原则

2、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B)。A非交通管理人员无权过问;B任何人都有劝阻的权利;C只有交通警察才有权劝阻

3、遇到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B)。A服从信号灯;B服从交通警察指挥;C服从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

4、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车辆前(C)。A、只准许少量饮酒;B、只准饮用啤酒;C、不准饮酒

5、驾驶(B)须带安全头盔。

A、自行车;B、摩托车;C、汽车

6、须乘坐机动车的人,(D)。A、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B、应衣冠整洁,不准穿拖鞋;C、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侯车,先下后上; D、以上皆是

7、雨天骑脚车所穿的雨衣,颜色最好的是(C)。A、灰色; B、黑色; C、黄色

8、骑自行车可附载(C)。A、一人; B、二人; C、不可以载人

9、汽车后面的方向灯闪烁时,表示要(A)。A、转弯 ;B、煞车; C、请后面的车辆先行 D、照明

10、路旁划什么颜色的标线禁止停车?(A)A、黄色和红色; B、白色; C、没有颜色

11、自行车应该停放在(B)。A、路边; B、指定的地方 ;C、随便什么地方

小 学 生 交 通 知 识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 “ 绿灯行,红灯停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叉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受伤人数居第一,伤亡人数居第二。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 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5、乘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小学生交通法规知识 篇2

1. 案例教学法的由来及优势

案例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在上世纪20年代首创的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以对企业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管理问题的讨论为核心, 并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 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实际社会环境, 从而学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 世界上以培养实用型创新管理人才著称的学校无不以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是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是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 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环节,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 传统型教学与案例教学方式的比较

传统型职高专业教育的特点, 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结构式课堂教学”。具体讲, 就是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 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 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 以至于这样的教学方式被称作“黑板管理学”,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与此相对比,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式和基本由学生自主进行。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 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 是每个管理案例的导演或指挥, 而不再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 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 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在《导游法规知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基于上述认识, 在《导游法规知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我经过多年的实践, 觉得教学效果比较好。从不少业已毕业的学生的反馈信息看, 《导游法规知识》课堂教学很实用, 学生记忆深刻, 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到他们的导游服务中。我想, 之所以有这样相对较好的效果, 是因为我在《导游法规知识》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导游法规知识》教学中的实施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 我总结出了《导游法规知识》“五段式案例教学法”, 详见下表:

具体操作过程说明如下。

1. 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或课中, 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 (1) 给每个学生发放文字材料; (2) 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屏幕上; (3) 播放案例录音; (4) 教师或学生生动形象地描述案例; (5) 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 (6) 将案例编成剧本, 由部分学生表演呈现出来; (7) 利用现时的刺激或现有的环境制造案例, 等等。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兼顾, 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 教师都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 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 从而充分感知案例, 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例如, “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这一章涉及到“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我就利用多媒体, 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下面的案例:

李某能否从事导游工作

某高校外语系学生李某先后两次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考试, 均未合格。他急于从事导游工作, 遂与某国际旅行社多次联系, 希望能给予带团导游实习机会。次年7月, 正值旅游旺季, 该国际社导游不足, 遂聘用李某充任导游人员, 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获, 以其未经导游资格考试合格, 擅自进行导游活动给予了罚款处罚。李对处罚不服, 认为自己并非擅自进行导游活动, 而是受旅行社聘用从事导游工作的,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罚不当, 遂向上一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问:1.李的看法是否成立?有何依据?

2.旅行社能否聘用李某从事导游工作?有何依据?

《导游法规知识》这门课程相对比较专业化, 很多知识点多是条文或规章, 学生如果仅学习课本知识点相对就比较枯燥乏味, 很抽象, 而且不容易记忆。利用这一案例,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 然后从书本中找寻答案, 就显得浅显易懂了。

2. 设置疑问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 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 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 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 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 失去“探究”的信心。注意一定要契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设疑后, 尤其不能放任自流, 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 (1) 巡回检查, 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 进行个别指导, 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 (2) 指导学法, 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 等等。这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案例:

责任在谁

1998年1月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赴长白山旅游团, 委派导游黄某作为全程导游随团服务。当此旅游团将要攀跃天池的前一天晚上, 该团一些团员询问黄某, 上天池是否要多添衣服, 以免天气变化。黄某根据其多次在这个季节上天池的经验, 回答游客不必多添衣服, 以便轻装上山。翌日, 该团游客在黄某及地陪的引导下上了天池, 不料, 天气突然变化, 天降大雪, 气候骤然下降, 黄某急忙引导该团下山, 但由于该团有些客人未带衣帽围巾等御寒之物, 致使不少人耳、鼻及手脚严重冻伤。其中4人经医院诊断为重度冻伤。为此, 该团游客投诉导游黄某, 要求黄承担医治冻伤等费用, 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黄某所属的国际旅行社接到此投诉后, 认为此次冻伤事故是由于黄某工作失误所致, 责令其自行处理游客投诉, 旅行社不承担任何责任;黄某则认为此起冻伤事故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所致, 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与其无关, 不应由其承担法律责任。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1) 旅行社认为此次冻伤事故是导游黄某工作失误所致, 与旅行社无关的说法是否正确?有何依据? (这是浅层性的设问,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 了解正确的导游人员的职责所在。因此属于知识性的探究。)

(2) 导游黄某认为此起冻伤事故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所致, 与其工作无关是否正确?有何依据? (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 要求学生从前一层次的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学生探究出正确的行为倾向, 因此属于行为性探究。)

(3) 假如你是导游黄某, 带团队赴长白山旅游, 应怎么做? (这一层次的设问, 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属于创新性探究。)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置, 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地诱发了, 学生扩展了思维空间, 进行探究性学习。

3. 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

学生通过分析、探究, 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 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 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 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 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 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 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 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 无须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 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 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阶段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 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形式可以采用辩论会, 一方面, 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再一次闪光, 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 通过交流, 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它的主要意义在于: (1) 尊重和肯定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 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 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2) 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一阶段的讨论, 教师要力保其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 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这一阶段的交流, 要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 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5. 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

引进案例教学方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师的总结评价, 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 以正面激励为主, 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 (正确的或错误的) 给予合理的评价, 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中得到启示, 提高思维能力。 (2) 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 以调整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让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态度, 提高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或现象时的分析、解决的经验与能力。

如“旅游合同法律制度”这一章涉及到知识点“违反《合同法》的法律责任”时, 我为学生出示了这则案例:

应该退还全部费用吗

王女士到某旅行社参加“承德5日游”, 并特别询问是否乘空调车, 工作人员答复:肯定是空调车, 王女士随即支付了全部费用。第二天, 她按要求到为车站集合, 导游把火车票分发给每个人。王女士上车后顿感热气逼人, 经询问列车员得知, 该车次并非空调车, 她立即找导游, 但未能找到, 一气之下, 下了火车。

随后, 王女士到旅行社质问, 旅行社负责人说铁路部门临时调换了车次, 他们也不知道。王女士要求退还全部费用, 旅行社答复因王女士擅自退团, 故不能退还。

上述案例学生们通过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有三种假设:

1.如果旅行社购买的是空调车票, 并且能够出示铁路部门临时调换车次的证明, 表明旅行社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游客应当随车旅游, 旅行社应同交通部门交涉, 退还游客车票的差额并赔偿违约金。

2.如果旅行社在游客报名时承诺的是空调车, 而在报名后购买到的是非空调车车票, 但未向游客及时说明并再次确认合同, 游客有权要求旅行社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如果游客在报名时旅行社明知所购买到的车票是非空调车车票, 为招揽客源而故意隐瞒事实, 致使游客作出决定, 游客有权要求旅行社全部退还旅游费用,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无疑是正确的, 职业类学生能够做到这样, 着实令我感动。由此可看出, 即使是职业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 只要教师精心浇灌、精心养护, 也总有开花结果的季节。

三、在《导游法规知识》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

1. 优势

(1) 便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和原理

导游法规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 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 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化, 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加深对抽象导游法规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2) 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我的导游法规知识“五段式案例教学法”是围绕着一个个案例展开的, 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此过程中, 许多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 如从图书馆、Internet上学会了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资料和信息, 能力得到了提高。

(3) 训练思维能力

教学中选择的一些导游法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 有些是热门话题, 学生综合运用导游法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与经验剖析案例, 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 学会沟通和合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 弘扬社会的人文精神, 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在以往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 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我的“五段式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培养善于与人合作与交往、沟通的能力。

2. 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我的导游法规“五段式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

(1) 导游法规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 以精选的能说明问题的导游法规案例为材料。针对不同的导游法规教学内容, 要把设计的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进行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2) 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 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反过来讲, 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 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导游法规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 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 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四、未来展望

今后, 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五段式案例教学法”, 研讨调整课时设置问题, 使之更契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精益求精, 探索不已, 注重发展职高学生的潜能, 争取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法规知识小问答 篇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款的行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方式进行。

招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指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邀请特定或者不特定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指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指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或现场竞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指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协议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款的行为。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各类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分别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出让年限按照合同约定的交付土地之日算起。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和出让年限如下图所示。

小学生交通法规知识 篇4

关键字:交通安全日, 小学生, 日期:

1.步行时,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

2.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行走时,先看左侧车辆,后看右侧车辆。

3.设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绿灯亮时,可通行。红灯亮时,禁止通行。

4.设有自助式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要先按人行横道使用开关,等绿灯亮、机动车停驶后,再通过。红灯亮或显示“等待”信号时,禁止通过。

5.设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区域,不横穿马路。

6.无人行横道与通过设施的区域,横穿马路时,要在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7.不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打闹、猛跑。8.不跨越各种交通护栏、护网与隔离带。

9.路面有雪或结冰时,防止滑倒,造成摔伤。10.上学路上、校园内禁止穿暴走鞋与飞轮鞋。

1.所乘车辆靠站停止前,不要向车门方向涌动。车辆停稳后,先下后上,按顺序上下车。

2.上车后,扶好或坐好,不故意拥挤。

3.乘车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向车外。不向车外抛洒物品。

4.乘车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物。5.不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汽车;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6.不携带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违禁物品乘车。7.所乘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听从司售人员指挥。

1.发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车辆中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

2.从所乘车辆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3.逃生后要迅速报警或拦截车辆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员。

4.所乘车辆着火时,应先防止吸入烟气窒息,再设法逃生。1.要熟记并正确使用各种求助与报警电话号码。

2.遇到意外事故、突发事件时,可拨打电话求助或报警。3.拨打电话求助或报警时,要根据所报警种要求,讲清楚所求助或报警的内容。

4.报警时,要报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所在学校及所使用的电话号码。

5.使用普通电话、投币电话、磁卡电话拨打110、119、120、122(均为免费服务号码)时,直接拿起话筒即可拨通。使用手机报警时,也可直接拨打相应的号码。

6.空气中含有大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时,禁止使用电话报警,防止引发爆炸或爆燃。

1.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可拨打110求助。2.遇到盗窃、抢劫,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及发生车祸时,可拨打110报警求救。

3.正在发生或发现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时,可拨打110报警。

1.自己所在场所及周边发生火灾时,要尽快拨打119报警。2.发现草场、山林着火时,可拨打119报警。

3.拨打119报警时,要讲清楚什么材料着火、着火地点及火势大小。4.报火警后可在路口等候消防车,为消防车指引去火场的道路。

5.火势危及自己的生命时,要先逃离火场,再报警。

6.没有电话或消防队的地方,发现火情时,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部门。

1.发生交通事故时,可拨打122报警或向旁人求助报警。2.发现所在或路过地点,发生交通事故时,可拨打122报警。

3.拨打122报警时,要讲清楚发生交通事故的准确地点、肇事车辆及伤害情况。

4.如肇事车辆逃逸,报警时要讲清楚车牌号码、车型、车的颜色及逃逸方向。

5.不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围观,防止自己受到伤害。6.发生交通事故需要求助时,也可拨打110。

1.自己、家人或他人发生疾病及各类伤害事故需要医疗救助时,可拨打120。

2.拨打120时,要讲清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地点及目前所处危急状况(如骨折、严重外伤、大量出血、呼吸困难等)。

阅读相关文档:[有用]交通安全日有感-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热点]交通安全日新闻稿-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好评]交通安全日倡议书-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关注]交通安全日 文明出行倡议书-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热点]交通安全日倡议书(校园安全)-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精编]全国交通安全日公益提示语-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热评]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重大意义-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推荐]小学二年级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活动教案-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好评]小学交通安全日活动方案-20XX年交通安全日资料 [20XX年]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活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稿 篇5

望着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脸,看着同学们充满勃勃生机的身影,我就会深深感叹:生命是多么美丽,世界是这样美好!同学们,你们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讲的课题便是与你们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是:只有一生平安,才有美好未来。

一、观看交通安全宣传光盘《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录

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每天死于交通事故的约有300人,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始终在10万这个高位上徘徊,已经有四千万人死于车轮之下;绝对死亡数占世界第一,死亡率也在前几位。真是动荡年代可怕的是战争,和平年代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录相中,当我们目睹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骤然消失,当一个个健康的身体惨遭伤害,我们由衷的感叹,车祸是如此无情,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看看只能坐在皮球上移动的小女孩,看看遇难者家属悲伤的表情。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殷红的鲜血昭示着人们,珍爱生命,拒绝违章,重视交通安全,幸福将与您相伴。

二、认识交通标志

行人应当在道路交通中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增强自我保护和现代交通意识,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用文字、图形、标线,设置在道路上的公共设施,用以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行车走路。

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组交通标志,看看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想想他们有什么作用?(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这样加深学生印象。)咱们一起看一下正确答案。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是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是黄底、黑边、黑图案,也有白底红图案的。常用的有23种,这里介绍6种。

禁令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形状一般为圆形,个别是顶角超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为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压杠。常用的有35种,这里介绍6种。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种正方形。常用的有25种,这里介绍4种。

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其颜色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其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般道路指路标志这里介绍4种。

三、介绍交通法规

同学们,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特效药是遵守交通法规。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掌握行人交通安全特点,防止交通事故。

1、横过马路

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首先,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行人信号灯红灯亮时,禁止行人横过马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等候。行人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从人行横道内通过。行人信号灯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再进入人行横道;已经在人行横道内的行人应加快步伐安全通过。随意闯越“红灯”,遇停止信号超越停止线或乱穿马路,都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不良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2、各行其道

道路上的隔离设施好比是一座座墙,一条条“分界线”,车辆与行人是不能随便逾越的。任意钻越和跨越隔离设施,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制止。作为一个守秩序、讲文明的人,应该按照“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横道线”和“骑自行车走非机动车道”的规定,严格“分道通行”,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3、集体外出

上学、放学、春游、秋游和其他集体外出活动时,队伍应该怎样排列?走路应该怎样走?横过车行道应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集体外出,要有教师带领。在没教师带领的情况下,要推选一位“路队长”来管理队伍;外出时要整好队,横列不宜超过二人;行进时,应靠右侧走在人行道上,不能走入车行道。队员应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离队,不能相互追逐戏闹,不三五成群地并肩行走或交通拥挤的地方聚集、停留,以免影响他人通行。

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应走人行横道。在有信号灯的地方,要在绿灯亮时通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车行道,要在暂没有来车时抓紧时间通过。如果来往车辆较多,应在人行道上或路边耐心等候,不要随便乱穿,更不要在车辆临近时急穿。

七、安全横过道路

4、乘车

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5、道路不是游戏场

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放学以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车前车后乱穿,甚至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堪设想。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们要互相提醒,大胆劝阻,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6、避让转弯车辆

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我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现代汽车的转向,都是依靠前轮来转向的。随着前轮的转动,汽车车身也逐渐改变方向。汽车转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往往大于车辆固有的宽度。前轮行驶的轨迹不与后轮的轨迹重合,也就是说,前后两只轮子不会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一定距离差别的。这就是汽车转弯的“内轮差”。由于这种“内轮差”,使汽车转弯时,前轮可以通过道路的某一物体,而后轮却不能通过。

懂得了汽车转弯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在道路上碰见转弯的车辆时,不能靠车辆太近,不要以为汽车的车头可以过去,就没有事情了。其实如果你离转弯汽车太靠近,就很可能被车尾撞倒。

将这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送给大家:

交通安全最要紧。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路牌看细心。

过马路,人行道,车辆来往要慢行。

横穿马路,斑马线上请。

走路不能到处玩,不吵不闹不能跑。

迷了路,赶快找交警。

天天牢记这几条,交通安全保你行。

四、向同学们分发宣传材料和交通安全手册。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作文 篇6

有关人员解释:热天上高速也必须系安全带?一些咨询的司机说大热天上高速系安全带更热,能不能不系?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卖瓜农用车为啥不让上高速?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农用运输车、两轮摩托车因安全系数低,防护措施差,极易酿成恶性交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小学生交通法规知识 篇7

1.1 调查对象

2008年支援北京市海淀区奥运会保障工作的外省市监督员共69名。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食品、饮用水、传染病、公共场所监督及行政许可等方面的知识,得分以100分制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份,收回71份,其中有效问卷69份,有效率为97.18%。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1.4 质量控制

对调查问卷进行逐项核查,发现错漏项时要求被调查对象予以补充更正;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形式。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69人中,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有46人,占66.67%;工作年限为10年以上(不包括10年)的有39名,占56.5%。(表1)

2.2 不同性别得分情况

经t检验两组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618),表明不同性别的监督员,其监督知识得分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别。(表2)

2.3 不同学历得分情况

将调查对象分为3组(专科及以下、本科、硕士及以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随学历升高,监督员得分依次升高(P=0.029)。其中,与学历为“专科及以下”相比,学历为“本科”和“硕士及以上”的监督员得分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科”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监督员相比,其得分没有差别(P>0.05)。(表3)

2.4 不同工作年限得分情况

将调查对象分为3组(工作年限≦10年组、11~20年组、≧21年组),经ANOVA检验,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监督员得分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工作年限≦10年的监督员得分居中,而工作年限长于20年的得分最低。(表4)

2.5 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监督员得分情况

参考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统计公报,按照2007年各地人均GDP,将监督员所在省市划分为3个经济水平组(人均GDP 2万元组、2~3万元组、≥3万元组)。ANOVA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监督员的卫生监督知识没有差别(P>0.05)。(表5)

3 讨论

3.1

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高在被调查的69名监督员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71分,平均91.04分;得分高于80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9.86%。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卫生监督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高。监督员扎实的知识贮备为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3.2 学历和工作年限是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知晓度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监督员与学历较高(本科、硕士及以上)的监督员相比,得分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卫生监督事业起步较晚,卫生监督队伍力量薄弱[1,2]。在初期队伍建设方面对监督员缺乏统一的准入要求,有些监督员学历较低,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技术贮备不足。而随着我国监督事业的发展,逐步规范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3],一些专业的、学历较高的人员加入到监督队伍,这些监督人员均具备较全面的知识贮备,且他们对新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接受速度更快。

工作年限对监督员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影响,其中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得分最高,工作年限10年的得分居中,而工作年限长于20年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后者参加工作时间长,平均年龄较大,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降低;而工作年限短于10年者,虽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但实际工作经验较少,也可能导致得分偏低。有研究表明,海淀区36~45岁年龄段(工作年限一般在11~20年)的卫生监督员对卫生监督知识的掌握程度最高[4],本次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3 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综合素质作为卫生监督执法者,除了应熟练掌握各项专业基础知识、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外,还应掌握广泛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影响监督员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加强对监督队伍人员的培训,尽快提高监督队伍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满足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需要。

摘要:目的了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海淀区奥运保障支援单位卫生监督员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现状,探讨影响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知晓度的因素,为加强和提高我国卫生监督队伍人员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问卷》,对参与保障支援工作的69名外省市监督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运用Epidata3.1软件和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得分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工作年限和学历的监督员的得分情况。结果监督员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对其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度有影响。学历较高的,其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较高;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程度最高;工作年限长于20年的监督员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而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性别和地域差异。结论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好,应结合影响监督员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卫生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因素,调查

参考文献

[1]谷政,黄浩,孙梅,等.剖析影响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发展的根源及作用机制[J].中国卫生监督,2007,14(4):319-320.

[2]何翔,王冀,陈刚,等.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2007,14(4):311-313.

[3]李程跃,蒋虹丽,陈锐,等.卫生监督体系的首要问题:职能缺位[J].中国卫生监督,2007,14(4):317-319.

法规知识小问答 篇8

“一张图”工程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仅对保持土地基础数据的现实性和真实性、维护国土调查成果的生命力、完善国土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国家直接、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国土资源现状和时空变化、加强监管、抑制和查处违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提供了综合平台。

(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

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2/3 为山地,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的滑坡数以万计,有泥石流沟 1 万多条,受到威胁的有 70 多座城市和 460 多个县,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南北带。在时间上, 1954-1960 年、1963-1975 年、1980-1985 年均为高发期。

1949-1990 年,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使我国至少遭受 100 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毁坏耕地 130 万亩,因崩塌、滑坡、泥石流造成近 10000 人死亡,年均死亡 200 多人。

我国铁路全线分布着大中型滑坡约 1000 余处,平均每年中断交通运输 44 次,中断行车 800 多小时,经济损失 7480 万元,每年投入整修费 6600 万元。铁路全线有泥石流沟 1386 条,受危害铁路 3000 多公里,每年的复旧费和整建工程费达 7000 多万元。

解放后有近千座各类水电站及数百座各型水库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严重威胁。仅云南一省已毁坏水电站 360 余座、水库 50 余座,另有 26 座电站、15 座水库处于严重威胁之中。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由于长期干旱,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和地质形变,地面沉降已十分严重。现在全国已有 20 多个城市,包括天津、上海、宁波、常州、嘉兴、西安、太原、北京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沉降速率最大的塘沽和汉沽曾达每年 188 毫米。一些乡镇也出现地面沉降。有 200 个县市发现地裂缝 757 处,最严重的西安所受经济损失数亿元。在喀斯特(岩溶)发育的地区,地面塌陷已给建筑物造成了严重威胁,现在全国有 18 个省、市、区发现地面塌陷 737 处。

(三)其他灾害

此外,缓变性的地质灾害随着环境的破坏也日渐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150 万平方公里以上,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经济损失 20-30 亿元,并导致下游河道、水库淤积与洪水发生。地面水体面积缩小,沙漠化土地已达 17.6 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 15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估计年经济损失 20-30 亿元。水质污染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 363 亿吨,有 82% 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地质因素有关的地方病发病率亦有增高的趋势。

基准地价既是土地初始价,也称城市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法定最高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并由市、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地价是土地在买卖、出让和转让等交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价格,是土地资产属性的直观反映。基准地价不是具体的收费标准。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宗地价格,是以基地价为基础,根据土地使用年限、地块大小、形状、容积率、微观区位等因子,通过系统修正进行综合评估而确定。

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和建设用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以外的土地。

学生交通教育安全知识常识 篇9

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

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交通标志是用文字、图形、标线,设置在道路上的公共设施,用以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行车走路。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是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是黄底、黑边、黑图案,也有白底红图案的。常用的有23种,这里介绍6种。

禁令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形状一般为圆形,个别是顶角超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为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压杠。常用的有35种,这里介绍6种。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种正方形。常用的有25种,这里介绍4种。

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其颜色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其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般道路指路标志这里介绍4种。

儿童交通安全知识手册

小朋友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集体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安全知识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1.行人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比较安全。

2.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路口,行人在人行天桥上过马路最安全。

3.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4.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5.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6.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有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前两款规定亦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7.防止行人乱穿马路或走到慢车道上去。禁止行人跨、钻行人护栏,以防发生意外。

8.在放学路上,要遵守纪律排好队,在教师的护送下,有秩序地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我们走路要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路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或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

9.集体外出活动,要有教师的带领,排成两列纵队,在人行道上行走。不要随便离开队伍。不要在队伍里你推我拉,嬉戏打闹。不做妨碍交通安全的事,不在交通拥挤的地方集队、停留,以免影响他人通行。过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要看清路面情况,在没有车辆行驶时,抓紧时间通过。

上一篇:向平凡致敬作文下一篇:幼儿园一周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