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2024-05-02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通用8篇)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1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一、全县民族教育基本情况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保山市,地处大理、临沧、保山三市结合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扶贫攻坚县,全县总面积388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3个,123个行政村,世居汉、彝、傣、苗、回、白、瓦、布朗、傈僳等9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目前全县有小学319所,其中完小126所,初小79所,教学点114个。15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在校中小学生49437人,其中少数民族中学3所,民族小学20所,分别为耈街初级民族中学、珠街初级民族中学、湾甸初级民族中学,卡斯镇芒尾傣族完小;湾甸乡上甸、下甸、大城、小街子傣族完小;柯街镇芒赖村彝族、傣族完小;耈街乡土皮、粟木、阿水苗族、彝族完小;珠街乡谷满、子堂、岔河、羊街、金宝、比此、庆美、珠街村苗族、彝族完小;更戛乡打瓦村苗族完小、勐统镇长山村苗族完小和田园镇勐廷村回族完小。少数民

-1-族在校就读学生增加至5459人,其中小学3447人,初中1543人,高中469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11.04%。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昌宁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历来重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做为发展地方经济、增进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特别是全国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和云南省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加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实各项工作。对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规划、学校用地、校舍建设、教学设备配臵、图书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十五”期间排除所有危房,在原有土木结构的基础上,建起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师生用房。彻底改善办学基础条件,除正常投入外,每年增加10万元投资,对重点民族村完小进行标准化示范建设。2005年,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为1397247平方米,建筑面积398902平方米,3所少数民族初级中学和20所少数民族小学占地面积262724平方米,占18.8%,建筑面积达70573平方米,占17.7%,存书91763册,电教、教学仪器、音、体、美、场地器材基本达标,教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改善,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引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短与发达-2-地区差距,使“普九”水平基本达到国家标准,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2、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县把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加强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对少数民族教师选拔培养在政策上优惠,优先设臵特设岗位,2006年,共招聘少数民族教师16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任教,并在学历进修、外出培训、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解决好工资、职称、住房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拓宽办学渠道,明确责、权、利关系,在教法、学法上常抓不懈,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全县民族地区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子,使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3、抓好学额巩固成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民族乡镇中小学学额巩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入学、巩固较为困难,需要县、乡、村和各部门密切配合,特别需要学校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针对存在问题,全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摒弃读书无用论,宣扬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转变家长、学生思想观念,认真贯彻“一纲四法”,对民族特困村完小在政策上给予倾斜,-3-办好寄宿制学校。目前,全县半寄宿制民族小学12所,占民族完小总数的60%。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帮助贫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有1071名民族生享受省补助学金,全部民族学生享受国家“三免一补”政策,解除了家长、学生后顾之忧。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巩固率得到提高,大批民族贫困学生得以完成学业。截止2005年底,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4.05%,巩固率99.95%,中学毛入学率106%,巩固率97.96%,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

4、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技术能力

全县各中小学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抓好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绘画、手工、讲故事、表演、体育活动、民族知识和劳动技能竞赛,把巩固“普九”成果和培训实用技术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少数民族贫困户每年至少有1人得到技术培训,人均至少学会1至2门实用技术,在教育活动中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温暖。为增加学习氛围,征订《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并将民族团结教育课列为教研工作计划,贯穿于日常教学中,防止和抵御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使学生具备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素质,增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全县开展双语单文教学点12个,其中完小双语单文教-4-学4所,教学点8个,1至3年级16个班255人,开展双语教学班级一、二年级共12个班,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占全县一、二年级学生数的2.31%。2005年,成立勐廷村双语幼儿园,首次在全县幼儿教育中开展双语教学。随着双语教学开展,少数民族对外联系和语言交流增加,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盲率下降,农业科技意识提高,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提高边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进民族团结,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起到深远意义。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2

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科技的创新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对于科技创新所获得的成果可以理解为科技发展中所必须的硬实力, 那么软实力就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所以科技的普及对于科学创新来说是一个基础性工作。

我们经过调查研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科学素质还需要继续提高, 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并不能满足全省在经济发展中的要求。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在进行科普工作的同时还有一些干部对于科普工作的内容及内容重要性认识得还不够全面;对于科普工作中的协调机制制定得不够完善;在各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科普经费不足, 并且投入的人员不够均衡;对于科普场馆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所需要的设施不健全, 总量不足;在对科普场所和教育基地的管理欠缺, 缺少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 并且对于自身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欠缺;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所体现的科技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对于科普工作的创新性不足, 缺乏对于科普资源的整合和规划, 涌现的科普作品不足, 并且整体的科普服务团队素质相对偏低, 一些少数民族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远, 进行科学技术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问题比较突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但是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为明显, 而且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诸方面的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科学素质的提升, 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上的认识和提升群众的科学素质。

2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普工作

1) 营造科普工作良好氛围。当局应该对科普工作的推进加以重视, 把科普工作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中进一步予以明确,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议事中将现在的科普发展工作和进程录入, 要格外重视现在科普工作所进行的程度。采用宣讲、广播等多种形式对《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行推广, 大力创建科普学习的良好氛围, 实现社会参与, 各有关单位分工协作, 共同推广学习科普的良好局面, 要为今后科普工作的发展和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2) 促进科普发展机制。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科普工作的交流和学习, 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经验分享、项目合作等有利的区域性科普平台, 能够实现在科普工作中达到资源共享、交流工作、互换经验的良好局面, 达到全面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各有关部门应该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看作区域性整体, 根据实际的地区特征, 制定能够推动该地区科普工作的专项措施, 在各方面特别是政策、资金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支持, 对于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上多给予关怀和支持。

3) 加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根据该区域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情况等特点大力支持建设宣传栏、基地、科普大院等各项科普设施;大力支持和建设包含科普工作相关内容以及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的科普场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要不断加强, 大力提高科普工作的着力和群众的科学素质。

4) 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培养。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组建一支包含全职、兼职、志愿者等的科普工作队伍, 政府部门应该对这一队伍的经费、办公地点、编制上实现明确的落实, 为这种战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队伍提供更好的科普工作条件。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人才、科技人员收归于人才培养规划中, 逐年选派骨干进行学习, 并且要培养具有创新型的科普工作者, 提高科普队伍的整体素质。

5) 提高科普文艺创作能力。对于具有科普创作能力的人员要加大培养, 要及时推进科普创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创作水平。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科普创作的鼓励制度, 创建各项相关的基金, 提高科普作家的创作动力, 不断创作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科普作品。要不断进行科普作品的评选工作, 对于比较好的科普作品进行奖励, 营造一个创作氛围更加浓厚的环境。

3 利用新思维、新理念提升少数民族科学素质

对于少数民族科学素质的提升要有新思维、新理念。不仅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还需要加强终身教育社会的构建。通过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是很重要的, 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 现在进行的科普教育都是通过外部输入的方式传播给人民群众, 并不能很好的实现群众的自主学习, 因此在今后科学素质提升的科普工作中要注重构建群众自身的学习情况, 加强自主学习, 实现终身学习的素养, 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 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尤其是在互联网中实现的新型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已经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如今通过信息技术, 为科学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具和手段。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在线教育, 可以实现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因此, 在“十三五”所实施的“科普信息化工程”中, 能够更好地通过研究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如何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进行研究, 并且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新型的教育手段做好相关科普工作。

4 结论

我国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比较边远落后的地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也是相对落后的。因此, 在我国如果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民族的小康社会就需要全地区都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要想实现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就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素质,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是体现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 是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相信在“十三五”的规划下, 将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官。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而且交通相对落后, 人们的科学素质也比较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事业是一项急迫而且非常重要的工作。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素质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和其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这也是实现全国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一同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工程, 因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所具有的科学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开展的科普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对于科学知识有所认识和提高, 这对云南全省以及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科普工作,少数民族,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盛世兰.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着力提高群众科学素质[C]//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 2008:7.

[2]戴慧琦, 熊坤新.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 (1) :100-105.

[3]任福君, 张晓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普状况调查研究初探[J].科普研究, 2008 (1) :36-43.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3

【关键词】心理卫生;民族地区;教育

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习惯,这些都是一个民族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的基本条件。俄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性的民族,就相当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位教育学家特别重视教育的民族性,他觉得教育应当在民族个性的基础之上来创立,只有根据这个理念来发展教育,才可以让教育真正的成为提升民族生命力的工具。他还这样认为,适应所有民族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是不存在的。本文探讨的内容是根据这些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卫生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一课题,笔者认为一定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才能实现。

一、地区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究

(一)改进民族地区教师的编制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大都位置偏僻,学校的班级设置非常不科学合理,有的中学只有一个年级一个班,这样的情况时真实存在的。而对于民族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的配置也显得非常不科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数上的不科学,然后是教师的知识结构配置的不科学。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政策应当改良现在教师的人事制度,提高或者是调整偏僻地区学校教师的编制。确保学校教师人数的最低编制,至少要保证主修课程的教师数量。降低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之外的其他工作负担,让教师能够真正的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最好采用本民族的师资力量,促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灵活的传授给学生。

(二)学生考评方法的研究

从现实情况来看,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大都存在所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文化有差异的问题。现行的学校课程比较重视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和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和卫生习惯等都有相当大差异,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限制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

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文化与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必须要改良原有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谨慎的设计规划评价体系,不单纯的采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卫生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

二、民族地区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制定多样的文化与卫生教育课程,它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引发研究单位与行政单位重视原有的知识价值,进而改变围绕西方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推动本土文化知识课程的发展,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技能,让他们充分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魅力。

(一)合理设计学生的课程

怎样传承与遵循本民族的文化特殊性,是我们教育人必须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在以前,因为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导致课程政策与教学实际存在脱节的现象,降低了课程政策的实际效用,此外,由于课程政策制定的时候信息渠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导致了它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效用降低。因此在设计课程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具体教育状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程政策与教育保障体系。

(二)注重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

(1)重视多样的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的产生是自然与社会以及精神环境一起组成的。民族地区的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也要充分的体现这些内容。

(2)强化本地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是可以选择的文化样式,要全面的反映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形态。多元文化教学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各个民族地区的自然与社会以及精神环境,并且从这些元素中提取教学资源来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强化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的教育职能

为了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生理与心理卫生管理的水平,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而产生的学习问题,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水准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实现:①在师范院校中增加设置文化人类学或者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有关的课程内容;②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来改良课程的模式,加入民族地区本地的文化知识元素;③教师在完成好教学任务以后要特别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尽可能的改正他们身上原有的一些陋习,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④民族地区的中学老师除了要负责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外,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民族教育研究工作中去。

(四)改善学生心理卫生情况

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民族地区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

总之,民族地区的教学政策,教学效果评估模式以及民族学校的管理方法等,都要围绕着民族地区实际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环境条件来规划实施,加强对于民族地区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的研究工作,确保他们可以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切实提升对他们生理与心理卫生管理的水平,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这都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邓艳葵;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及原因探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4

一、项目的确定

从2014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一般开展的“跳踢”运动即跳绳(包括跳长绳、跳短绳)和踢踺子。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就有跳绳这种活动。過去的人稱「跳繩」為「跳索」。过去的人称「跳绳」为「跳索」,经常从事这项活动,对于提高人体的弹跳能力、协调能力、灵活性及耐久性都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对促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踢毽子据说在我国已有XX多年的历史,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它对于提高人体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都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不适宜从事其他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更适合于在室内健身。由此可知这两项运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简单易学,器材要求简单,场地要求也不高,还对我们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根据国家提出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XX年年3月起在我校把跳踢运动设置为学校特色项目并融入阳光体育运动中,并于2011年3月成功申报为区级学校特色项目以来。

二、队伍的建设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华利 副组长:李希 江波

成员:陈忠明 张忠凯 蒋晶晶 各班班主任

我校让“半路出家”的 江波老师牵头不断创新学习,并跳出小圈子多了解全国各地先进的技术动作,再和国内知名专家联系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然后加强对本校其他教师的培训。

2、招聘跳踢运动队学员

我校已经开展了多年的跳踢队训练,每个学期的第一周进行全校性的跳踢队学员招生,自愿报名与教师推荐,教练再进行挑选,每学期跳踢队固定30——40名学员,老队员毕业后再从低年级进行招生补充的滚动式招生办法。这样来保证跳踢队生源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三、跳踢运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校跳踢运动队的在区市年年取得好成绩,特别在区内蝉联五届第一名了,为此,我们就想到能否通过跳踢这一运动来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每班每周都会利用活动课让孩子们做一些丰富多彩的绳子、毽子的游戏,如:一年级《抓尾巴》、《掷野鸭子》等,二年级《单摇跳接龙》、《单脚踢毽接龙》等,三年级《并脚跳绳接力》、《对脚踢毽争冠军》等„„《50米穿越赛》、《你抛我踢》、《集体3分钟长绳》、《你追我赶》,六年级《网绳计时赛》、《毽球赛》„„ 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游戏循序渐进的增加对“跳踢”运动的兴趣。

我们还制作了等级证书,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就建议他们准备短绳和毽子,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来传授他们各种跳绳和踢毽的技能,同时专门制作了《“跳踢”等级证书》,如:低段孩子1分钟跳30个就可以获一级证书,60获二级证书„„150以上获五级证书,中段孩子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跳花绳获得证书,高段跳双摇获得证书„„由于孩子的特性他们会非常努力的去争取获得更高级的证书,这就可以让孩子们更有兴趣的进行提高训练。

利用大课间活动巩固学习,在大课间活动第三套广播体操后安排“跳踢”项目,如:一年级单摇跳短绳、打野鸭子;二年级跳短绳接力、单脚踢毽;三年级穿花跳短绳、你抛我踢;四年级双摇跳绳、对脚踢毽;五年级跳长绳、花式踢毽;六年级跳网绳、踢毽球等,以上项目不固定可以根据班级的需要轮换或者变动,还可以用上学生自己创编跳法踢法,这样使学生们每天都可以练习巩固。

利用表演与比赛提高水平,孩子对精彩的表演也有很大的模仿学习兴趣。我校每月利用一次大课间活动组织优秀的同学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各种跳踢表演,或者利用体育课给孩子看些精彩的比赛视频录像,让他们独自或集体创编一种跳法或踢法,如果精彩可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这样孩子们就更能感受到“跳踢”运动的乐趣。然后学校每期开展一次“跳踢”比赛,如:个人赛:

一、二年级1分钟并脚单摇跳计时赛;1分钟单脚踢毽计时赛;三至六年级1分钟跳花绳计时赛、1分钟对脚踢毽计时赛、1分钟双摇跳计时赛;集体赛:一至六年级3分钟8人8字长绳计时赛;四至六年级在还加入了3分钟网绳计时赛。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跳踢”运动的学习更加有兴趣也更能提高各自水平。

四、跳踢运动促进课题研究

目前,我校还以“跳踢”活动的普及、提高为切入点,努力使“快乐运动”深入人心。立足本校特色,以“跳踢”为题组织筹划区级课题的申报,丰富“跳、踢”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毅力和意志,不仅有参与锻炼和合作的愿望,更能强化自主锻炼的意识,提高自觉锻炼的能力。学校不仅强调专时专用,还专门为每个班级配备了运动器材,课间、午间都能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快乐运动的身影。同时,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在我校时常开展,各色跳踢项目„„孩子们乐此不疲。

后士郭小学开展跳绳特色项目工作汇报

我校在新密市教育体育局、西大街中心校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帮助下,我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教体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经体育教师的刻苦努力,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下,作为特色项目--花样跳绳在我校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现对开展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向上级领导汇报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校长对创建特色项目学校工作高度重视,教体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会议一结束校长就亲自坐镇迅速成立了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确定特色项目、制定方案、计划、实施步骤等。领导小组有校长、分管领导、总务主任及体育学科组长组成,具体部署和落实创建工作,同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投入,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项目的确定

首先,作为花样跳绳定为特色项目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可以推广的,特别是像我校处于体育设施和器材较簿弱,学生源于农村等前提条件下,推广花样跳绳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推广性、有价值性的。

通过对我校近几年来开展的花样跳绳工作的总结得出以下几点:一是易于集体开展,不受年龄性别限制(包括教师同样可以练习),有利于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二是器材简单,价值低,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在场地设施紧缺的情况下,不需要增加经济投入,不需增加场地设施,就已基本解决了场地设施的紧缺性和学校不能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的问题,产生的效益价值高;三是练习动作易学,花样多,不受气候变化影响,四季皆练;四是教学师资要求不很高,学生能自我创新练习;五是练习运动量大小因人而异,都能自我调节;六是易开展大型表演和比赛,观赏力强,具备艺术品位;七是通过练习能使孩子们的跳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八是有很强的推广性,覆盖面很大,学生通过练习就能掌握,动作内容在家可以涉及到家庭的活动,走出家庭能推广到社会的群体活动等等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去。因此,学校将花样跳绳定为学校特色项目一定可行、有效、会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其次,花样跳绳活动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改善情绪,增进人际关系和智力。

一通过花样跳绳的活动,学生活动人数逐年增加,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成绩进步较快;二花样跳绳是一项既有体育性,又兼备娱乐性和表演性的运动,参加花样跳绳运动能调整心态,减轻工作压力,改善情绪,愉悦身心,有助于培养运动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疲惫,增进人际交往,增强自信。在集体跳绳运动中还能培养运动者团队协作精神,勇敢和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花样跳绳的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从原来的60%提高到现在的98%,表明很有推广价值。四花样跳绳从过去的尝试活动发展到现在有特色的体育活动,现在班级、学校都有成立有跳绳队,每年举办全校运动会,并列入重点比赛项目;训练经常化、制度化,训练有计划、有步骤,保证全校学生日均活动时间1小时以上,校运动队日均训练时间1.5小时以上,正是阳光体育运动扎实有效开展的具体体现。

三、工作与成绩

花样跳绳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在普及推广和训练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每一届新生都要以单跳、双人跳、梅花跳三个基本项目为主要学习、考查内容,并要进行花样跳绳的学习。

2、每学期初都要对每位学生的基本跳绳项目掌握情况进行普查,根据反馈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促进措施,使每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每学期要求每班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配合在班内进行两次小组间跳绳比赛,并将比赛结果上报学校,以此来促进各班跳绳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每位学生跳绳水平的提高。

4、学校鼓励学生创编花样跳绳动作,要求在班内和学校的跳绳比赛中都必须安排个人和小组自编花样跳绳动作的展示时间,并把好的动作加以推广。这样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花样跳绳有了新的、富有自己特色的内容,学生对花样跳绳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学校每学年上、下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跳绳运动会、一次花样跳绳比赛,来检验学习和训练的效果。师生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5、组建了班级、学校花样跳绳代表队。队员以学习成绩优秀、能吃苦、基本功扎实、有跳绳天赋的学生为主。每天坚持二练(课间和课外活动)。在学习以往花样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与提高。现在经过训练已经做到人人有绝技,班班有特色。

5、每一周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花样跳绳相关的录相、图片。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跳绳水平。

6、跳绳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是我国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是前人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创编形成的, 是古人多年来的智慧结晶, 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运动方式,我们要加以保护,很好的传承。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学生中开展跳绳文化知识搜集、整理和交流活动,并把这些知识按跳绳文化、跳绳安全、跳绳与健康等类别装订成册进行交流。(2)加强跳绳活动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与语文学科结合我们开展了与跳绳有关的作文竞赛,写感想、写体会;与美术学科结合我们进行了办板报、办手抄报、画画等活动。

7、为使特色跳绳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向科研要质量。课题研究小组由分管体育领导牵头,体育组人员参与,解决竞赛、训练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力争在跳绳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8、由于学校地处村中,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小广场进行表演。给他们介绍这项以其器械简单、锻炼便捷、健身益智、效果良好而广受喜爱的运动。做到全民健身、人人参与。

四、问题与不足

我们的特色跳绳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

1、普及与推广面只是局限在学校里,没有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双重身份带动家庭,更进一步的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2、由于家长人才观的问题,一些品学兼优、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不愿加入到跳绳队伍中来,花更多的时间锻炼,唯恐耽误了学习。

3、我们的特色项目建设工作只是在初期、才刚刚起步,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位学生会的花样多不多,班集体的花样多不多,精品花样多不多,跳绳与美体,跳绳与安全、跳绳与健康兼顾到了没有等等。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5

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要想带动西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其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此应该将发展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另外,为了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进行探讨,为更深程度、更大范围的民族教育研究提供最有效的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加强对西南地区民族教育的实证进行研究,从中找到促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建立,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一、民族教育的理解

由于对民族教育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民族教育认识。比如滕星教授将民族教育分为广义民族教育和狭义民族教育。其中广义民族教育主要是指拥有共同文化的民族和群体,为了适应主流社会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而狭义民族教育主要特指少数民族教育,即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开展的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成员的自身能力,促使其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促使国民教育进一步完善;再比如耿金声认为民族教育是某个民族共同文化所体现的心理素质,并为其经济和政治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水平高低不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不仅学校的类型复杂多样,而且教学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比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学校的.教育水平较高,而县镇学校、牧区学校的教学水平偏低,难以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

2、教育内容与实际有的不相符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内容,既涵盖了国家规定教学课程,又包含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双语课程,课程情况相对复杂凸显出许多问题,其一,设定教学课程时脱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盲目对国家课程进行套用,难以有效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二,设定教学内容时忽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对语言环境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对民族文化实现有效发展;其三,民族学校的教学内容存在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中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缺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物种和文化多样性的下降;其四,教学中教材和资料的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

3、双语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西南少数民族在使用和学习汉语时出现了不同的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学习汉语;其二,将汉语作为授课的主要语言;其三,将本民族的语言定位为教学的辅助性语言;其四,完全学习汉语。双语教学的实施,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创新,可以促进族际语言教学和民族语言教学的结合。但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师资不足、教学环境差和双语教学质量差的影响,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4、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薄弱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升学率和巩固率普遍偏低,而复读率、留级率和辍学率却普遍偏高,在此地区普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存在很大阻力;第二,中小学的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教师年龄差距偏大、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偏低,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过于落后,没有确立现代教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三,基础教育的设施严重不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教科书、课桌和教学仪器严重不足,校舍条件恶劣难以让学生获得舒适的学习环境,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5、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其二,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比较突出的高校专业结构性矛盾;其三,当地基础教育发展难以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加之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难以密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正是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6、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无法置办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导致当地民族教育的教学条件落后,教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另外,教师的待遇条件无法提高,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不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7、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民族教育发展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存在许多不利于民族教育发展的传统教育理念,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长期以来受到这些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开放意识淡薄、科学观念与创新精神不足,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另外,西南少数地区民族教育受到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影响,无法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

三、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1、采取适度倾斜的发展策略

从民族教育的全局出发,可以采用适度倾斜的发展策略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其一,采取对民族教育师资倾斜的政策;其二,采取对民族教育经费的倾斜政策;其三,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其四,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适合民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遵循民族教育的规律

通过对过去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代民族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的民族教育与实际相脱离,对各民族的特点重视不足,没有建立社会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其本质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的发展违背了民族教学的发展规律。因此,在以后的民族教育发展中必须坚持求实稳进的原则,保持民族教育发展的持续、健康、稳定,最终达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终目标。 3、采取固基扩底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民族教育的物质基础、财力基础和人力基础还十分薄弱。因此,在发展民族教育时必须进一步扩大民族教育的普及范围。另外,考虑到民族地区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方面,民族教育应该采取固基扩底的发展策略,不能盲目的向高层次进行跃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力度。

4、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提高西南少数民族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大力发展西南少数民族的信息技术教育,构建跨越式教育发展平台,让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获取学习资源。首先,构建适合中小学的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中,加强英语课与信息技术课的联系,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培养新型人才促进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其次,将项目引进作为建设重点,建立“实验校”和“示范校”为普及计算机教学创造条件。另外,逐渐在各个学校开设信息课程,激发受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其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达到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目标;最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鼓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现代教育设施的广泛使用。

5、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向导

在开发和培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时要重视当地市场需求。首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构建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的符合办学模式;其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开设专业,凸显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力求在空间结构上实现点面结合,使西南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至少拥有一所正规的职业院校;再次,调整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中心,让毕业生准确进行定位。比如部分高校将重心转移到社区,让毕业生摆脱高级专门人才头衔的束缚,转变为求真务实的高素质技术劳动者;最后,高等教育要将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提升毕业生承受临时待业的能力。

结语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6

(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且承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发展,教育的公平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教育整体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笔者选取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进行了三年的田野调查,以探索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乌江流域是指乌江干流及其众多支流流经的地域及附近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属于民族聚居区,故将其称作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虽然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教育公平视角看,该地区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办学条件比较差

与其他地区相比,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较差(除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高中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校舍建设面积不足、危房率较高、学校教学生活配套设施不全等。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该县小学现有校舍面积295318平方米,生均1.6平方米,其中危房30500平方米,危房率10.4%;初中校舍面积121860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其中危房17200平方米,危房率15.8%。很多乡镇村办小学没有校舍,有的租借民房,村办小学基本无法维持。再如,镇雄县全县28个乡镇中,有1个乡无中学,21个初级中学无寄宿制项目。要实现“普九”目标,镇雄县小学尚缺校舍53,71万平方米,初中尚缺校舍55,87万平方米。而且全县中小学有D级危房156982平方米,有28所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没有厕所、食堂、实验室等配套设施。这反映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不但校舍严重紧缺,而且现有学校中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

(二)师资数量不足,素质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不合理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如镇雄县小学专任教师缺501 1人,中学专任教师缺1881人;威宁县小学专任教师缺2986人,中学专任教师缺2316人。同时教师队伍素质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不合理。受编制所限,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引进新教师,导致教师年龄结构失衡。这又加剧了教师队伍素质低下、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007-2008年,笔者对该地区8617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测试(测试用题有两类:一是公民基本科学素养问卷,二是中小学语文课本涉及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测试结果是,100%被测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达标(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制定的标准),高达70%的被测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及格。同时,笔者又随机跟踪了119名教师的120节课堂授课情况。在对课堂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课堂上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教师达79%;普通话不过关、书写笔顺不对的教师高达90%。

(三)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在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城乡、县市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各阶段教育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辍学率居高不下。在调查的两所学校中,一个是城市重点初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另一所农村学校有教师78人,高级职称一个都没有,中级8档及9档各有2人,10档有14人,其余均为初级职称。城乡之间教师资源的差异,导致城乡教学质量差别很大(见表1)。

(四)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不明显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资源,该地区的教育理应突出“民族特色”。但是,该地区在将民族文化引进学校课堂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应景性,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民族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任务、政策,没有专项民族教育经费,且对民族教育的研究和指导也不够。在走访的14所民族中小学,笔者发现这些学校把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变成了“节日”课程,变成了迎接上级检查的活动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教育情境及素材被闲置,如绝大部分民族教育器材常年放在“库房”里,利用率非常低。多数民族学校从教学内容到办学模式都没有特色,除在校名上冠以“民族”二字外,其他r方面t殳有什么区别。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理条件制约

乌江流域地形山高坡陡,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使得学校布点分散,校均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例如,普定县补郎苗族乡辖16个行政村、106个村民组、408个自然村寨,全乡有中学1所、村级完小8所、初小3所、教学点2处。即使这样,学生上学走一两个小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到2008年,这里仍然有办学点2462个。由于办学点过于分散,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合力,使整体的教育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二)教育欠账过大,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整体跟进不足,教育发展仍然十分缓慢。乌江流域近60%的县为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由于民贫财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不少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例如,在随机选取的11个县中,区县级财政负责部分的教育债务仍未结清,被调查的每个区县都有超过千万的教育债务,个别区县债务接近3亿元。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三)影响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观因素

除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外,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缓慢也受到教育内部一些因素的制约。教育过程中的精英价值取向和学校布局中的城市中心取向,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少数区域或群体集中

20世纪50-60年代,为了实现工业化目标,在当时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国家实行精英主义教育,设立了一批重点中小学,以为高等学校输送“尖子”。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但今天重点学校制度存在的问题日渐显露出来。而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还是按照传统的做法,突出重点,打造名牌。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产生出一大批“薄弱学校”。甚至在义务教育阶段,该地区就奉行培养尖子生,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的精英教育,使得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分治。这种人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等级化的制度,不但违背了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宗旨,而且加剧了升学竞争,无形中强化了应试教育,使义务教育畸形化。

同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表现出特有的“城市偏好”。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实行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三级办学”体制,形成了普通高中集中在城市和县镇的局面。调查发现,就读普通高中的城镇户口学生走读,而农村户口学生则要住宿。农村孩子上高中的支出大增,这既加剧了农村孩子的升学困难,也成为农村初中生流失、辍学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以贵州省2008年9月30日公布的普通高中(公办)收费办法为例,仅就学费一项,一类示范高中就比一般高中高出5倍。而且大部分区县还有这样一个政策,即优秀的农村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进城。这使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加大了城乡学校教师队伍的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日益被边缘化,教育中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严重弱化

笔者所调查的35个农村区县在教师管理体制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失位的现象。教师的选拔、录用、职务评聘等权力均被集中于上一级人事部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没有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日益被边缘化。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被放弃”,了大部正当权利,其自身的优势及特色未能充分发挥。一是由于编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具体教学安排中出现了“教非所学、职称系列与所教学科不一致”现象。有一所学校,什么专业都有,但是有45%的教师不教所学专业;有的学校教师学科分布不平衡,个别学校小学英语、科学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无法正常开课;很多教师要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教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民族特色。乌江流域有着多种自然风貌、立体的自然生态及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将符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要求、体现当地特色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折叠、剪纸、编织、刺绣、蜡染、烹饪、果树栽培等,但是学校没有这样做,甚至有的民族教育特色学校,也只有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才开展民族特色活动。教育结构不合理,双语教学步履艰难

目前,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局面并没有多大变化,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结构不够合理。首先,该地区初级中学少。如务川自治县15个乡(镇)只有6所初级中学,有9个乡(镇)没有初中。其次,学校结构不合理。在乌江流域,农村三教的比例是:成人教育约占0.5%,职业教育占12.4%,普通教育占87.1%。普通中等教育远远大于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如一个人口130万的大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才300多人,根本无法满足就业结构转换对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需求。这种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只能造就大量“升学无望,致富无门”的农村青年,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由于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整体上是“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教育中面临着双语教学的问题,而目前这方面的师资比较缺乏,教材等方面也遇到不少困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不懂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很普遍。双语教师极其缺乏,双语教学步履艰难。以开展双语教学较好的松桃县为例,该县只有6个乡(镇)12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仅占全县小学总数的3%。语言障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要努力克服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不利因素,充分争取并利用现有政策借势而上,从而促进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一)用好、用足中央的各项扶持政策

充分利用好“新农村建设”政策,认真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使学校办学设施明显改善。国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是国家的责任。但是,怎么用好中央的投入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投入的钱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如何用好新增教育投入比增加教育投入本身更重要。地方政府要避免教育经费被浪费、挪用,也要防止教育经费只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的现象。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讲,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应该把新增义务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改变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绩的需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名校身上的做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改造薄弱学校的经费不是来自对其他学校教育拨款的“挤出”。而应主要来自于新增教育经费、专门用于改造薄弱校的教育附加费、上级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以及来自优质学校的对口支援经费等方面,对此,我们要建立薄弱校资金筹集和补偿长效机制,逐步推进校际均衡。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认真落实好2009年2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的《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的精神,全面实施“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计划。这些计划所需费用大都是由中央财政负担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尽可能多地申请岗位,接受相关人员,并提供相关的条件使这些志愿者能够走到农村中小学,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改革教育结构和评价机制

在类似乌江流域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内陆民族地区,改革教育结构和评价机制实为必要。

首先,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通过中考制度改革(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选拔出职业能力强的学生到职业高中就读,形成“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性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直通车教学、升学模式。也就是说,读职业学校也可以正常达到博士学位,为生产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

其次,改革评价机制。要改变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对学校评价存在的偏颇,即主要看学科竞赛、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人均分,评估项目重点放在学生考试成绩上,尤其是升学率上,升学率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学校发展快慢的命运,以切实推进评价机制改革,从操作层面上推进素质教育。笔者建议,把原来的评估学校分成评估政府和校长、教师两部分,评估政府看投入与监管,评估校长看是否执行了教育方针和政策,评估教师看是否做到了教书育人。同时要把评估的重点放在课堂上;放在对教师的监管上。

(三)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率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使城镇学校学生爆满,城镇学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农村学校学生却越来越少,合校、并校是必然趋势。针对这些情况,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政府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人口和城镇发展趋势,构建学校布局新框架;要从实际需要及区域发展综合考虑,建设好山区村校;要解放思想,采取灵活的政策解决农村学生就学问题,比如免费提供交通工具,使学校上课能够基本规模化,从而提高教育效率和综合效益。

(四)突出“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特色

根据乌江流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有意安排乌江流域民族经济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为振兴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和特色产业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效益。现代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教学信息交互性强,教学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进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效益和质量,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 篇7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文精神,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具备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清人生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其终极意义在于为人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的精神有所安顿、有所依归。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创新精神的教育,是精神超越性的教育,是道德意识的教育,是审美品质的教育[1]。

1.实现教育目标的要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种族繁衍、社会延续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从而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

教育不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造就合格的社会成员,还肩负着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同时,还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亦即教育目的有两方面:规定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2]。因此,教育应该促进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2.现实的需要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到了20世纪后期,人类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暴力问题、毒品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其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道德伦理问题不是科技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所能解决的。上述问题涉及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问题,因此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人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而人文教育又是提高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必须认识到人文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3.时代发展的趋势

人类社会变迁到今天,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不断追求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它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不限于工业领域和经济领域,也发生在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方面。是一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社会变革过程,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在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等方面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历程。和社会的传统性相比,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流动性和先进性等现代性特征[3]。作为社会发展推动下的教育,必须进行现代转型。现代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人的现代性,最终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服务。

以上所述说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具有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的完善与发展。现代文明是以人为核心主导的文明,人不能成为机器的奴隶、现代化的工具,现代文明必须是人性化的文明。既要重视社会的进步,更要关心人自身的发展,使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要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人的人文素养。

二、恩施土家族地区基础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受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教育的发展还是自身内部诸多因素相互活动的结果。探讨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分析。

1.社会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虽然国家间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差距,但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口素质、培养高级人才是各国的共识。不进则退,不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别国的差距将更加拉大,在国际发展中会更加处于不利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后又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以新的姿态融入世界建设、发展的潮流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为我国的飞速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恩施州,和中东部的现代化建设相比,属于我国内部的晚发性外因型发展地区。在世界和我国中东部的现代文明诱惑下,面对本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也进行着跨越式、赶超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恩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同样面临着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盲目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乱砍滥伐,水土流失;讲求物质享乐,忽视了社会的传统美德;因经济财富引发的邻里纠纷增多。在教育上,许多人送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当官发财”,什么有用学什么,把读书当做谋生的工具,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培养。诚然,对绝大部分农村家庭而言,读书是改变生活和命运的一条捷径,但从长远来看,成才更要成人,否则在高度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难准确定位反而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民族地区的学校受国家整体的影响,也以应试为教育的取向,考什么教什么,以成绩评判学生和教师及衡量教育业绩的标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综合素质很难提高。对人文素质的忽视,引起了学生思想素质的下滑。

2.教育自身

(1)教育观念。

对社会而言,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在提高民族素质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基础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到2000年底,恩施州有小学1 944所,在校生394 901人,小学专任教师17 640人,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2.8%;有普通中学199所,在校生187 854人,专任教师9 711人。全州8县(市)的“普九”工作全部通过省政府验收,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7.5年,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2%,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0.64%,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为33.0%[4]。

基础教育的特征在于:一是基础性,二是义务性,三是保护性,四是素质性。素质性以培养儿童、少年的基础素质为核心,使其在身心、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获得均衡协调的发展。恩施土家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经历了以家为本“安土重迁”,到“读书做官”,再到“读书谋生”的转变过程。古代社会“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观念,限制了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对教育目的和教育意义认识的偏差。随着与汉族的融合加强及受封建文化影响的加深,“读书做官,重本抑末”的思想开始盛行,至今依然存在。“不能升学,就不能当官,不能当官读书就是无用”,没有认识到读书对提升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性。这样,人文素质教育在今天仍然很难重视起来。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读书的目的不一定要当官,而且也不一定要考大学,考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多学知识、技术能赚钱就行,“读书谋生”的价值取向在当今恩施地区日渐明显,这是对读书的一种理性认识,是进步的。但是基础教育首要在基础,是素质的均衡发展,没有全面素质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学知识和技术是不可能的。

适应现代社会不仅仅是学实用性的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社会发展的加快对这一要求将更加强烈。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发挥程度最终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

(2)教育实践。

首先,学校的应试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难以改变。这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也与本地教育实际相关。高考制度下,评价学校的标准基本是放在成绩上的,考试制度也无法准确判断学生的素质。最终社会、学校、家长关心的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恩施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虽然“普九”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升入高中的比率目前仅为33%。学生要进入高中也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通过严格的考试,学生过早受到了考试的重压,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奖励也就是根据中考和高考成绩。为了达到升学目标,拿到更多的奖金,教学中以考试内容为核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很有益的内容直接跳过。笔者发现,很多高中在高二下学期就完成了教学内容,进行以考试训练为主的题海战术。如对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很重要的语文学科,主要是针对考试的字、词、句及阅读、写作训练。这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有一定好处,但是学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乏味,其中反映真善美的东西学生没有感觉出来,学生的审美愉悦没调动起来,许多作品中关于人的生命与价值、焕发着人性的东西没有让学生去感受、品味。

其次,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恩施地区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上以考试科目为主,许多艺术课、活动课,要么很少要么直接不开设。以恩施鹤峰一所乡镇中学为例,初一时,每星期有音乐课1节,美术课没有,活动课1节,但活动课大部分都是学生的教室自习时间。到了初二,音乐课也取消,活动课减为1节。初三大部分时间是中考复习,进行知识梳理和做题训练。很显然,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不注重素质培养的,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教师人文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人文素质的贯彻者和推行者,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如今,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一方面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教师也缺乏人文素养,无法结合所教科目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各门学科都可以进行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除了文、史、哲外,在理科教学中同样可以贯穿。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严谨探索、求真务实、不断超越、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可以领略科学改善和美化着我们世界的壮丽。事实证明科学和人文之间不存在截然的分界线,学者们已经指出,科学和人文应结合起来。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首次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的命题。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恩施土家族地区的教师对社会飞速发展要求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感受不是很深,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他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学习、提高和加深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促进和加强恩施地区基础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教育决策部门的重视和推行,需要学校的重视并执行,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协同推进。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

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舆论工具,从正面引导人们认识到:真正合格人才的标准,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要让人们认识到: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仅仅重视科技教育和倾向于功利性的近乎专业化的教育是行不通的。要让人们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准确的人才观,为教育改革和人文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2.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寓人文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把教育的主题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和促进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自身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也应完成角色转变,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帮助学生成长和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用好文科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改变死记硬背和做题的教法、学法,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科学精神、科学价值;文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欣赏,欣赏中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全面、思辨的理性思维,形成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正确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念,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并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人文素质不高,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另外,如果教师缺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学生在课堂中便不可能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师德高尚、能力较强外,还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4.探索多种途径,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要改变以考试科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增加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古文鉴赏课、音乐课、绘画课、活动课,定期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开展阅读与人文教育有关的读书活动,外出参观当地人文景观等。在多种多样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兴趣,提高认识,增强人文素养。

5.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对在人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时刻提醒人去做一个素质高的文明人。学校应该利用好校园空间,如橱窗、黑板报、广播、校报等文化宣传平台,进行着人文宣传。校园的绿化、美化中应该折射着人文精神的文化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京川.中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9).

[2]裴文敏.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72.

[3]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55,158.

浅谈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民族;素质;教育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Zha Xi

【Abstract】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quality and realizing the need for modern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imulate students For the unknown, to obtain a good education. Ethnic areas, especially in pastoral areas of Qinghai Qingnan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ere the basis of national education poor,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uneve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the whole education is still in the very backward in the status quo. The reality of education can be unsatisfactory,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closed”the education of trouble. Parents or teachers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a another “development”goals, so that all sorts of “classes”of students to fill the holidays. On the basis of the already poor students into passive behavior completely. Education students high expectations of the “spirit”of the burden of education at this time to serve as the suppression of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of students. Such external motivation and internal motivation is seriously out of the model, memory deprive the students of their desire and interest in the unknown, so that students lose their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freedom of spirit,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also to eliminate the invisible, near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by filling the a barrier, hindering the health of poor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nation; quality; education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民族地区特别是青海青南牧区实施素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这里的民族教育基础差、底子薄,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整个教育还处在非常落后的现状之中。可现实的教育却不尽人意,大量的学生都在“封闭式”的教育中饱受煎熬。父母或老师为学生制定着一个又一个“发展”目标,让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填满了学生的假期。使本来就基础很差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完全陷入被动。教育者过高的期望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此时的教育充当着压制学生个性的角色。这种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严重脱离的模式,剥夺了学生内存的未知欲望和兴趣,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创新意识也消弭于无形,近而给民族教育的发展又增填了一道屏障,阻碍差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应是对“自由之兴趣”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对学习形成“主动选择”。如何更好地实施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切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民族地区的孩子,具有基础差、底子薄、信息闭、视野窄等特点,再加上这里的民族教育发展起步晚,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更是难上加难。做为教师,只能切合实际,在教学实际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找出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2 教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从应试教育中彻底解脱出来,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主动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以人的个性为根本特证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能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人才,需要全面考察每一名学生,善于发现特长,教师给于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素质教育要求改革陈旧的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全方位的价每一名学生,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做人,这样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3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要想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①加强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对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师德示范教育。②开展提高文化、业务素质的培训,过去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长流水、新鲜水、甘甜水”。

4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我们的教育,仍在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教轻学、重训轻练、重灌轻导的“三重三轻”的现象,这“三重三轻”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渗透意识,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加强对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为社会实践服务。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科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处处离不开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6 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个人的个性是有千差万别的,兴趣爱好各有差异,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成才,与他从小具有的兴趣、爱好有着直接的关系,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如果这种兴趣、爱好在萌芽状态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使之得到发展,将来定会受益匪浅,所以教师要注重每个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积极组织形式多样、有趣味性的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科技小组等,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培植,使祖国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夺斗妍,为祖国塑造各种类型的人才,使党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切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以全新的姿态面对全新的形势,当我们把握住了在素质教育中这些常见的问题是时,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和谐、融洽,教学水平随之会明显提高。

上一篇:网站备案准备下一篇:我的家乡云南大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