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2024-04-18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精选8篇)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1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主要三大学派之一的行为科学自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以来,给美国、日本、瑞典、中国等很多国家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基础。高校社团作为一个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行为科学理论可以给高校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对于行为科学的概念,国内外各学术界(如社会学界、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等)有不同的解释,综合起来主要分广义行为科学和狭义行为科学。广义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此外,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的知识对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它们也是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哲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力资源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强调人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态度、群体关系、领导行为、组织结构以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科学的主要原理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产生动机的原因,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的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根据需要动机理论,在设计组织的目标时充分考虑成员的需要,把组织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激发动机,才能使人们努力追求组织目标,这就是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和利克特都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人们在群体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群体环境会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一个组织兴衰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效的领导行为能够使成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工作,相反,团队成员会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具有有效领导行为的组织能够合理地协调人们的活动,实现高效的组织效能,无论从目标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影响度和成员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会有很好的表现。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高校社团管理的启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人类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代表函数符号。

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群体、领导和组织)。高校社团是一个由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一)把握社团成员的不同心理需要是社团有效管理的基础

需要,作为人的“内心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价值的“始因”。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其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人们行为的支配力量就越强。在社团管理中,首先要了解社团成员的成长环境、生活和社会经历、目前状况和未来追求,正确地分析每一位成员目前的迫切需要层次,才能根据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激发成员的热情、形成高效的组织效能,因为不同的社团成员在同一时期的需要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成员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两个需要层次: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把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提出“一项需要在获得满足后便不再成为行为的激素”的观点。而每一个需要层次又有它的细分类别,如食物的需要、休息的需要、运动的需要、保护的需要等属于生理的需要;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熟悉或已知食物的选择等属于安全需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属于爱的需要;归属需要、结社需要、被他人接受和接纳友谊等属于社会需要;希望自己有信心、有实力、能胜任、独立、自由是自我需要的一方面体现,另一方面体现在希望被尊重、被关心、被赏识;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自我的不断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一个成员也可能同时有几项需要,所以对社团成员的有效信息管理方式是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沟通、了解机制;建立个性档案,并随时更新。

(二)激励原理的应用是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社团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成员的动机,诱导他们的行为,广泛倾听成员意见,实施授权式管理和参与管理,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激励的方法是实施激励过程的具体形式。对大学生激励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竞争激励法等。在高校社团管理中,要选择能够调动成员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如选择富有挑战性、发展前途、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的任务交予成员来完成,而不能误把非激励因素(如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当成激励因素,否则就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社团组织增强激励效用的生命力的有效办法是对激励进行正强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指出:人的行为随着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变化,通过不断改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可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效果。正确地评判社团成员的成功或失败,能防止因误判而导致的对成员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影响,从而防止误判影响成员的后续行为和绩效。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把人的绩效、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另外,防止社团成员积极性降低的另一个原则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奖励、惩罚还是表扬、批评,或者升职或降职等。如果成员(回报/贡献)比率与他人(回报/贡献)比率相等,他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因为感觉不公平而影响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发挥社团成员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期望理论”,即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效价是指目标的价值,期望值是指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高校社团目标管理可以遵循确立目标、授权并明确职责范围、有效激励和客观评价总结这样的步骤。其中,确立目标时,要同时兼顾总目标的制定和各级子目标的制定,并尽量实现子目标与总目标的协调统一,实现共赢。

(四)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

行为科学认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除了正式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外,还有一种没有隶属关系的群体关系,即由兴趣相投、比较合得来的人们形成的一种关系。这两种群体关系对个体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高校社团管理中要注重增强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弱或消除群体的消极影响。

高校社团可以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促进群体成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建立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各部门之间的各类竞赛、各部门内部的民主管理等形式。

(五)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社团保持凝聚力的前提

高校社团要保持凝聚力,就要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时要关注候选人的素质、技能、领导风格、领导艺术等因素。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秩序;

(2)注重满足成员的高层次需要,即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注重激励;

(4)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5)能够做到民主管理和有效决策。

(六)社团组织的高效能是社团发展的必备条件

组织发展是指组织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扩大的要求,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调整,改善组织中人的因素,以达到组织的最佳化和高效化。组织发展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组织效能,二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高校提高社团组织的效能可以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体系的再设计(如工作范围的扩大化、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时间的弹性化等)使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发挥到最大。衡量高校社团组织的效能的一个方面是要考察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又分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团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度。高校社团组织具有开放性,它是一个“输入一培养—输出”系统,输入的是新成员,新成员经过社团组织理念的熏陶、其他社团成员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培训、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成长为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社团组织也完成了输出的过程。

个体是群体、组织的最小单元,它是群体、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社团管理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重视考虑成员的需求、重视激励对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重视领导行为的影响、重视组织结构的改进、重视组织的发展才能提高社团的效能、切实增强高校社团的活力。

参考文献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2

1 管理科学和高校教学管理的概念及关系

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它是人类的基本社会行为,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科学则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将管理科学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融合,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学是所有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则是保证这一中心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学管理是院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按照教学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领导和组织有关人员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只有计划决策合理、组织实施得当、指挥运筹有效、监督调节适时、控制反馈准确,才能圆满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从现代管理科学来看,教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部分,它也应该遵循管理科学的一般理论。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运用和渗透这些理论,努力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是所有高校追求的目标,是广大从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学管理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研究课题。

2 管理科学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模式

管理的运作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通常包含以下环节:确定组织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力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分清主次,统筹安排全面工作;及时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不断协调各部门之间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使之配合默契;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评价;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这些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削弱都会直接影响整体管理的效能。高校教学管理也同样如此,是一个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只有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建立一个稳定、和谐、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2.1 推行教学工作目标管理

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的。目标管理则是通过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的方式,根据总方针目标确定一定时期的工作与目标,并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工作。高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去努力,强化目标观念,坚持全局观念,反对本位主义,防止为了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而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推行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就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将教学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工作目标并且尽可能量化,然后将目标交给执行者,充分尊重其意见,实行自我管理,努力实现目标,最后依据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工作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整体性、激励性、可行性、应变性和针对性等原则。目标管理可以采取目标管理图的方式,对总目标,子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完成目标的时间、指标、责任人进行明确的标识。目标管理强调工作的目的性、管理的自我性、个人的创造性,采用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力,有利于实现有效性教学管理过程。

2.2 实施教学工作计划管理

作为一项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具体包括对将来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制订各种方案、政策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计划管理则包括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两个方面。实施教学工作计划管理,有利于教学工作有秩序、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活动,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被动和忙乱。凡是工作程序比较稳定,受干扰不大的教学活动,譬如教学组织与实施、年度教学工作安排、教材编审与出版、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教育经费分配与使用等,都可以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拟制计划,实施计划管理。制订计划要科学合理,要遵循目的性、整体性、群从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等原则;执行计划要认真,要有监督和检查,确保计划能够实现。

2.3 建立教学管理决策系统

决策是为实现某一目标,从若干可以相互替代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采取行动的分析判断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由决策者、决策方法、决策体制和决策环境等要素构成。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所面对的共同任务和工作重点。教学管理决策是参与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结构是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指挥着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教学管理所依靠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所以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决策面向尚未发生的事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决策行为必须富有前瞻性,既要深谋远虑,又能高瞻远瞩。决策追求一次成功率,失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学习决策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并正确应用科学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改善决策质量。

2.4 加强教学管理控制系统

控制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的进度,发现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必要的时候,控制还能随时确立新的计划和目标,使之更符合组织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管理中的控制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同步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当活动正在进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可以在发生重大损失之前及时纠正问题;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控制的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其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目的是在一个过程结束之后再进行改进,以预防将来发生偏差。为了使整个教学管理大系统合理地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作保障,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也应该包含相应的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和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来实施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教学过程监控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形成的,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分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作业和试卷抽查制度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作这些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使人才培养全过程得到优化,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巡视员制度、学生教学联络员制度、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制度等。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畅通的信息网络才能获取。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求及时得到利于决策执行的准确而有力的信息,以便使决策部门在充足的信息下,有效调整和控制教学的顺利进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浓缩、教学信息的筛选、教学信息的提取反馈等方面。高校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形成科学的信息网络系统,有利于教学管理决策部门依据从教学实践中汇集出的有关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过程中反映的教风、学风等各类信息,决定教学管理的重点和方法。

2.5 健全教学规章制度体系

管理的实质是按规则办事。协调人的行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让人们按规则和程序办事。高校教学管理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由于实施管理活动的人员众多,先后有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和程序,就会造成矛盾冲突、力量抵销和精力分散。规则和程序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使管理活动有序化,可以减少组织的人情色彩,使管理更趋科学和公正。根据高校教学管理的情况,至少应建立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学校、学院、系反映教学管理体制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包括教学大纲及有关授课、实验、生产实习、考试、毕业设计、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的课程管理制度、规定等文件;三是包括有关师资、学生、教材等教学管理要素的制度与规定。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使各项教学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教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3 管理科学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的关键

3.1 要坚持严格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是有序化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严格教学管理必须做到以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同时还要坚持管理的经常性和连贯性,不能时紧时松。

3.2 要实行岗位责任制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切工作完全负责。责任作为管理的一条基本法则,是确保管理有效性的基本手段。如果一个组织的人们都不想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不能尽到责任,出了事故找不到责任人,那么,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是不可能的。教学管理是一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活动,教学管理系统如果职责不明确,便会造成管理混乱、扯皮推诿,也会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教学管理要实行岗位责任制,赋予不同层次的管理岗位相应的职、权、责,做到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管一级,不越级指挥,使每位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酬、获其荣、惩其恶、罚其误。实行岗位责任制,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管理绩效。

3.3 要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智力型的高层次活动,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教学管理不能一律追求严厉,应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有效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教学管理中,应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认真调查了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并创造条件,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注重引导,将这些需求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搞好教学、努力学习成为师生最高层次的需求;应尽可能给师生留有一定的自由度,尽可能使教学过程的管理由外在的强制性控制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4 要加强考核与奖惩制度

科学的教学考核、教学评估与奖惩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应强化常规的教学检查与监督,如实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等必要的手段;其次,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工作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各层次和类型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客观地评价工作状况,肯定工作成绩,发现存在问题,指明改进方向;最后,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考核与评估结果,运用各种精神和物质手段,对优秀者加以奖励,对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甚至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必要的惩罚,这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奖惩手段会在教学管理领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3.5 要努力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

要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进而进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收集和处理大量信息,这是手工操作无法完成的。随着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用计算机可实现学籍管理,档案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编排课表,存储教案、课件、试题等教学数据,统计和分析成绩,处理图书资料分类检索等工作的智能化管理;二是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过程中有关动态状况的分析与评估,正确处理教学成果、质量等问题,减少和防止各类教学事故的发生;三是支持教学决策,高校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职能优势,研究开发教学领域中的决策应用软件,尽可能运用计算机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教学决策的科学化;四是利用网络可完成各种资料的处理、传递与共享,从相关网站上搜集教学信息等。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设备,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4 管理科学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效果

4.1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良好的教学秩序不会自然形成,而是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工作建立起来的。比如,科学地制订教学规章制度,使各项教学工作都有章可循;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监控,避免管理工作的混乱;落实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按照一定的时间、步骤、程序运行;对于教学工作中的随机事件,运用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及时进行处理。总之,搞好教学管理,就可以使教学工作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秩序。

4.2 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教学管理科学化将提高各层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在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科学化意识,主动依靠和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科学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管理工作者还应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习社会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认识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4.3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反映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就是质量和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不只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且还具有生产力的性质。把教学管理搞好了,就能充分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作用,反之,教学管理水平低,有了好的条件,但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教学质量上不去,好的条件也可能向其反面转化。教学工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搞好教学管理,从整体上建立教学全过程有效运行的机制,正确组织控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检查、质量考核等工作,认真抓好每一个具体环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4 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提高办学效益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效果,就是提高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提高办学效益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实现的,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高校最主要的人力———教师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因此,搞好教学管理对于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潜力,提高办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九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熊新山等.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7,(3).

[4]霍云霞.对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问题的思考[J].攀登,2005,(4).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3

关键词:行为科学;高校;社团管理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主要三大学派之一的行为科学自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以来,给美国、日本、瑞典、中国等很多国家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基础。高校社团作为一个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行为科学理论可以给高校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对于行为科学的概念,国内外各学术界(如社会学界、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等)有不同的解释,综合起来主要分广义行为科学和狭义行为科学。广义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此外,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的知识对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它们也是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哲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力资源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强调人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态度、群体关系、领导行为、组织结构以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科学的主要原理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产生动机的原因,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的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根据需要动机理论,在设计组织的目标时充分考虑成员的需要,把组织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激发动机,才能使人们努力追求组织目标,这就是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和利克特都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人们在群体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群体环境会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一个组织兴衰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效的领导行为能够使成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工作,相反,团队成员会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具有有效领导行为的组织能够合理地协调人们的活动,实现高效的组织效能,无论从目标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影响度和成员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会有很好的表现。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高校社团管理的启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人类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代表函数符号。

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群体、领导和组织)。高校社团是一个由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一)把握社团成员的不同心理需要是社团有效管理的基礎

需要,作为人的“内心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价值的“始因”。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其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人们行为的支配力量就越强。在社团管理中,首先要了解社团成员的成长环境、生活和社会经历、目前状况和未来追求,正确地分析每一位成员目前的迫切需要层次,才能根据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激发成员的热情、形成高效的组织效能,因为不同的社团成员在同一时期的需要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成员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两个需要层次: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把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提出“一项需要在获得满足后便不再成为行为的激素”的观点。而每一个需要层次又有它的细分类别,如食物的需要、休息的需要、运动的需要、保护的需要等属于生理的需要;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熟悉或已知食物的选择等属于安全需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属于爱的需要;归属需要、结社需要、被他人接受和接纳友谊等属于社会需要;希望自己有信心、有实力、能胜任、独立、自由是自我需要的一方面体现,另一方面体现在希望被尊重、被关心、被赏识;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自我的不断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一个成员也可能同时有几项需要,所以对社团成员的有效信息管理方式是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沟通、了解机制;建立个性档案,并随时更新。

(二)激励原理的应用是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社团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成员的动机,诱导他们的行为,广泛倾听成员意见,实施授权式管理和参与管理,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激励的方法是实施激励过程的具体形式。对大学生激励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竞争激励法等。

在高校社团管理中,要选择能够调动成员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如选择富有挑战性、发展前途、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的任务交予成员来完成,而不能误把非激励因素(如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当成激励因素,否则就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社团组织增强激励效用的生命力的有效办法是对激励进行正强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指出:人的行为随着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变化,通过不断改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可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效果。正确地评判社团成员的成功或失败,能防止因误判而导致的对成员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影响,从而防止误判影响成员的后续行为和绩效。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把人的绩效、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另外,防止社团成员积极性降低的另一个原则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奖励、惩罚还是表扬、批评,或者升职或降职等。如果成员(回报/贡献)比率与他人(回报/贡献)比率相等,他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因为感觉不公平而影响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发挥社团成员主观能动

性的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期望理论”,即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效价是指目标的价值,期望值是指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高校社团目标管理可以遵循确立目标、授权并明确职责范围、有效激励和客观评价总结这样的步骤。其中,确立目标时,要同时兼顾总目标的制定和各级子目标的制定,并尽量实现子目标与总目标的协调统一,实现共赢。

(四)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

行为科学认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除了正式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外,还有一种没有隶属关系的群体关系,即由兴趣相投、比较合得来的人们形成的一种关系。这两种群体关系对个体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高校社团管理中要注重增强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弱或消除群体的消极影响。

高校社团可以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促进群体成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建立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各部门之间的各类竞赛、各部门内部的民主管理等形式。

(五)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社团保持凝聚力的前提

高校社团要保持凝聚力,就要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时要关注候选人的素質、技能、领导风格、领导艺术等因素。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秩序;

(2)注重满足成员的高层次需要,即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注重激励;

(4)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5)能够做到民主管理和有效决策。

(六)社团组织的高效能是社团发展的必备条件

组织发展是指组织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扩大的要求,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调整,改善组织中人的因素,以达到组织的最佳化和高效化。组织发展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组织效能,二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高校提高社团组织的效能可以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体系的再设计(如工作范围的扩大化、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时间的弹性化等)使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发挥到最大。衡量高校社团组织的效能的一个方面是要考察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又分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团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度。高校社团组织具有开放性,它是一个“输入一培养—输出”系统,输入的是新成员,新成员经过社团组织理念的熏陶、其他社团成员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培训、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成长为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社团组织也完成了输出的过程。

个体是群体、组织的最小单元,它是群体、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社团管理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重视考虑成员的需求、重视激励对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重视领导行为的影响、重视组织结构的改进、重视组织的发展才能提高社团的效能、切实增强高校社团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2]高惠珠.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价值哲学创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

[3]郝其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及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4

摘要:X理论和Y理论作为管理学中的一对经典理论,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将其借鉴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由于其对学生的基本假设不同,所以采取的管理方法就不同,最后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X理论和Y理论要注意一下几项:一要综合应用,各有侧重;二要因人而宜,切忌教条;三要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相结合。

关键词:X理论

Y理论

高校

学生管理

一、X理论和Y理论的内涵及其在现实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管理学中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X理论的假设基础

1、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2、员工由于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措施,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3、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4、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Y理论的假设基础

1、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2、如果员工对某项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3、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4、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根据X理论和Y理论的假设基础,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我们得出相应的在高校学生管理中X理论和Y理论的假设基础:

高校学生管理中X理论的假设基础

1、学生天生不喜欢学习和压力,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逃避

2、学生由于不喜欢学习和压力,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采取强制或惩罚措施迫使他们学习、找到动力,并实现学校的目标

3、绝大部分学生安于现状,没有雄心壮志 高校学生管理中Y理论的假设基础

1、学生视学习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2、学生会自己找到学习的动力,并且能够自我控制,完成自己的目标

3、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本文中的“学习”不是狭义的学业学习,而是包括课堂、课外乃至人际交往等任何有助提高学生素质的广义上的学习;压力则是指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求遵守的学校各个层级的规章制度、要求等。

二、X理论和Y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的指导

X理论认为懒惰是学生人性的体现,所以总是逃避学习和压力。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能克服这样的劣根性,成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因此大多数学生必须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厉的处罚措施下,才能迫使他们为完成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各个高校的《学生手册》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比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纪律及违纪处理规定》、《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处理办法》等等。客观的说这些都是必须的,规定了一个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最起码的行为底线,否则很难想象如果考试可以作弊还有多少人会认真去学习;但是,在更广泛的学生管理工作中X理论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让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证明X理论:一是针对目前非常普遍的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几乎各个高校对于沉迷网络的学生都制定了相当严厉的惩戒措施,对于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轻则处分,重则劝退,虽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的震慑,但是时至今日,这仍然是困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最棘手的问题;而且被震慑的那部分学生是否就从此踏上康庄大道,奋发图强了呢?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学生社团的,社团里往往集合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是有一技之长想来为同学们服务,有的则是想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怎样对于社团和学生本身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对于那些很有才华却不愿意服务社团和没什么能力又不愿意到社团锻炼的学生学校很难制定一个严厉的惩戒措施来处理他们。通过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两个很普遍的例子,X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它可以惩戒落后,却不能鼓励先进。

Y理论跟中国古代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很是相似,认为学生都是有良心和自觉性的,只要条件合适,学生一般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承受压力,不能仅靠苛刻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学生不仅能够约束自己,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还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持有这种信念的管理者往往采用松散诱导的管理方式,通过与学生多沟通,一起制订目标,促使学生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来,从而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同样我们用两个例子来验证Y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一是在每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过程中,学校都是让学生自由申请,一方面学校很难准确地评定一个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是有生源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审核的),另一方面也没有明确对材料不真实的学生的惩戒措施,导致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钻了政策的空子,占用了国家助学金的额度。第二个例子可能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都有体会,对于一些有上进心的学生,他们从一开始有好好学习、承担压力的能力,他们很少存在动力不足或者逃避责任的情况,他们的困惑可能更多地在于方向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上,这个时候我们通过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多给他们鼓励给予适当的指导,根据经验这样的学生将来都会发展的不错。Y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它可以鼓励先进,却很难惩戒落后。

三、结论与启示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5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精细化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目前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理论体系;高校图书馆;应用策略

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入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够将图书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同时还能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方案,提高学生的满意程度,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具体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论又可以成为精细管理或者是精益管理,它最早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最早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精细化管理理论从细节上讲求精益求精、历久弥新、一丝不苟;从时间上强调一种持续性、连续性、属于一种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状态。精细化管理理论它的本质是实现精细化的目标、标志、要求、任务以及流程,从而做到尽善尽美。将其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去,不仅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图书馆中的重要意义

2.1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了顺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运用精细化管理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强化高校图书馆责任,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态度和水平,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远远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2.2满足阅读者需求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世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阅读者的需求,因此将精细化管理广泛应用于其中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使人们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与此同时还能监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其自身责任感和主人翁地位。

2.3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有效举措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中,能够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人的作用,从而实现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的目的,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和质量。目前高校图书馆践行精细化管理理论的路径分析

3.1实现“四个要素”管理目标

所谓“四个要素”即,“精、准、严、细”。“精”即精确、精益求精,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自我完善、自我努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将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位,做到准确无误。“准”即准确、准确定位,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每个管理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部门与部门之间、每个工作人员之间都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规范清晰的做好每一项任务和工作。“严”即严格,严格考察,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定量的考察主要是依据阅读者的满意程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指标进行评定,并且还需要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奖惩。

3.2完善管理机制

精细化管理机制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利用有效机制约束和规范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使其能够遵守高校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自律水平和文明意识,反之,则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该完善读者阅读管理机制,读者应该严格遵守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文明阅读、绿色阅读,反之,对于不文明的现象,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禁止其借书、读书等强制性措施,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约束力。

3.3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转变过去的工作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思想,才能规范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弥补过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化水平,牢固树立为读者服务的工作理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是实践,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工作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理论作为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发一朝一夕,需要漫长的发展、完善、过渡,只有在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将精细化管理理论渗透到每个部分、每个员工身上,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总之,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管理者、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6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时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的先进与管理的落后成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观点。从理论体系建构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厄威克与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旨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存在,也标志着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所确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确立和大规模发展两个时期。在确立时期主要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理论;库尔特·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和以布莱克与穆顿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机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等等。”[1]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社会人”为前提假设,“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对行为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2]其中,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工作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些不足,凸显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1.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前,管理学正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只留下了关于管理只言片语的观点,并没有留下经典的文献,因此,没有大量的文献供其翻阅。其二,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管理观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管理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实验”,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体验”。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应用的是经验归纳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属于经验型研究范畴之内,难以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作出全面的解释和预见。行为科学理论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理论建构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假设的相关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然后再通过对结论的检验,由此展开理论分析,从而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而心理学研究在本质上是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之内。所以从经验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的转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发展。

2.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体方面,如工作条件、工作行为等标准化方面,以及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讨等。即使涉及人的问题,也是抽剥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关照和对待,使人只是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探求人的社会属性和多方面的需求,侧重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组织应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提高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从客体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的转换进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转向系统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作业效率和生产环节层面,如泰罗主要探讨作业层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车间的范围之内;法约尔虽然视角高于泰罗,但其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研究;韦伯侧重于组织结构的体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巴纳德开创了社会系统研究的先河。尽管行为科学理论在系统研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局部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的转换大大地丰富了管理研究的视阈。

4.静态性研究转向动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静态性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介入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组织的动态因素,属于动态性研究。从静态性研究向动态性研究转换说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经济人”为前提的,认为金钱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内在动力。诚如泰罗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说,任务与奖金构成了古典管理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论看来,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发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则是金钱。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明确提出“社会人”的概念,认为人不仅要求物质利益,而且还要求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后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都从不同的层面对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因此,相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研究来说,行为科学管理的人性研究更为充分,大大丰富了人性研究的视野。

2.管理原则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则的探讨,无论是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还是厄威克与古利克所总结的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都是从静态组织体系建构上来说的。西蒙曾指出“对几乎每个原则来讲,都能找到一个同样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则。”[4]因此,可称之为“谚语”。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原则,如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原则、人性激发原则、人人参与原则、相互支持原则、协调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管理而言,这些管理原则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3.组织视阈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研究视野完全是封闭的正式组织内部,如泰罗专注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法约尔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韦伯从组织的角度来追求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且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纳德进一步发挥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对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因此,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而言,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的组织状态更加开放,而且组织视阈相对完整。

4.决策模式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认为决策者可以认识复杂的环境,能够制定出可供选择的全部备选方案,并能考察出每一可供抉择方案所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从而做到决策“最优”或者“最佳”。西蒙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出发,认为人的理性只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是“有限理性”。因此,决策者作出的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只能是“有限理性”,追求的也不可能是“最优”或者“最佳”决策,而只能是“满意”的决策。相对而言,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更为一种理性、科学的决策模式。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7

一、柔性管理及其特征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采取非强制性方式在被管理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 从而充分调动个体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把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与刚性管理相比较, 柔性管理不具备“立竿见影”的显效性, 但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或弥补刚性管理的短效性、机械性、非人性化等不足。可以说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发展和升华, 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特征:

1. 人本性。

柔性管理强调人不仅是管理的客体, 更是管理的主体, 坚持“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的人本精神, 主张通过广泛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以促进组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驱动性。

柔性管理遵从个人的心理过程, 依赖于个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使每个人做到自愿地为组织不断付出。在现实工作中, 只有当组织规范真正转化为成员的自觉意识时, 柔性管理的内在的驱动力才会发挥作用。

3. 灵活性。

柔性管理是一种权变化、艺术化、非模式化的管理, 以管理的灵活性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4. 情感性。

柔性管理倡导在尊重人、重视人、理解人的基础上管好人, 这种以价值文化、情感代替权力, 以引导、影响、感化和凝聚替代强制管理的方式, 充分表现了柔性管理的情感性。

二、柔性管理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四个契合点

柔性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重视人的情感和情绪, 以人为本, 实施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双主体的民主参与管理, 从而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在当今强调组织和个人双赢的背景下, 柔性管理有了很大的实行空间。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样也可以利用柔性管理理论进行创新, 而且柔性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许多契合点。

1. 柔性管理的人本性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理念的契合。

在新形势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本, 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 尊重和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这一人性化的工作理念, 从学生需要出发,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 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管理的效能。柔性管理的人本思想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树立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达到了一致。

2. 柔性管理的驱动性满足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要求。

现代高校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柔性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着“春风细雨”的情感交融, 直接为大学生感情的迸发、激情的彰显和创造性的萌动提供了自由的时空, 从而使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逐步达到认同和一致。

3. 柔性管理的灵活性满足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学生需求个性化、教育管理方式多样化。

柔性管理因人因时而异, 方法灵活, 管理效能高。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因为心理品质、社会经验、成长环境、性格特征等不同, 呈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性, 导致每个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个性不同。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 又要考虑不同学生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 充分考虑到个体情况的复杂性、需求的特殊性, 实施分类分层管理, 注重因材施教。

4. 柔性管理的情感性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象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契合。

柔性管理主要满足管理对象的高层次需求, 能够实施情感的抚慰和内心的激励。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 是工作质量提高和学生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情感交流是“知其心”的基础, 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能够善于倾听实情, 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才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共鸣, 树立管理者是学生贴心人的形象。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柔性管理五步曲

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管理中深入对学生个性行为特征的研究。一切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重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差异性, 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 明确学生管理的服务观。

学生管理者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 以服务的方式面对学生, 在情感上无疑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理解, 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并在实施服务过程中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围, 产生双向互动的效果。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柔性管理,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明确自身角色的基本定位, 即学生工作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引导者。

3. 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科学合理的柔性管理机制。

首先制定柔性管理制度。制度的创建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成长规律。其次决策柔性化, 构建学生自我管理平台。管理者在管理中要运用民主科学的柔性决策方式,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使管理目标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中实现。第三, 运用柔性策略, 形成优化的管理评价体系。

4.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隐性育人作用。

各高校应认真总结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提高文化品位和档次, 为铸造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造条件。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大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 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 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锻炼相结合, 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而且在活动与交往中能够感受到科学价值观、良好行为养成、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与熏陶。

5.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8

关键词:人本管理理论;高校学生管理;人本管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71-02

“人本管理理论”是随着管理学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受到了东西方企业的高度重视。“人本管理”主张管理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一切管理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本管理”重视人的中心地位,是以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为核心,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同时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望为引擎的一套管理模式。

一、“人本管理理论”的理论依据

“人本管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设置了自己思想体系中的人道主义追求。在那里,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人向真正的人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又等于自然主义。虽然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人主要是消灭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自由流动的人,但它已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完全解决。按照人本主义发展的层次,它应该属于超越自然本位和人伦本位之后的“以人为本”层次。由此可见,“人本管理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的。

“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论作为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的最高层次,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解决,包括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科学主义精神的弘扬;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合理解决,包括合理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三是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包括人自身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协调发展。

二、“人本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1.实现人的现代化,高校应建立“以生为本”的模式

“人本管理”强调人的主体性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康德说:“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它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礼记》的《大学》篇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是否达到了这个教育目标了呢?综观当今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很难得出乐观的结论。当人们在论及教育所遭遇的种种困惑时,道德教育,尤其是学校的道德教育成为今日论争最为激烈的教育问题之一。第一,把“以生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中,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第二,把“以生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引进到高校德育中并把它作为一种理念,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由学校德育本身的性质和实践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近几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已逐渐为企业界所认同,而作为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学校就更没有理由去拒绝和摒弃它。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性;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的外在教育,主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内在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法把学生视为“问题”,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教育,未能做到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人格。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品性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2.构建和谐校园,高校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遵循的价值观。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目的也是围绕中考、高考作准备,科目的安排、时间的分配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使得各个学习科目、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老师与校领导,甚至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现象,高等教育则带有很强的“工具理性”,往往塑造的是“单面人”,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弊端日益暴露和凸显,需要我们对现实教育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不尊重人的现象和做法进行反思和纠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以生为本”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对个体主体性的肯定和社会性原则统一起来,既要发挥个体主体性,又要反对个体主体性的极度膨胀;既要提倡集体主义,又要反对忽视个人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应确立“以生为本”的目标,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处理好价值取向上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并在两者的相互联结中促进其价值实现。只有高校的学生管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发展要求相匹配,并把不断创新道德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同大学生用心交流、真诚对话、深入沟通之中,师生共同感受时代的变化、培养高尚的情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中,实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个体性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突破。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如何落实“人本管理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最终效果的获得必须经过学生的自身活动及其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离开了内因,外因再大也是枉然。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强化人本意识,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落实“人本管理理论”主要有三点:

1.坚决贯彻“三贴近”原则,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学生第一、为学生发展服务、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学生摆在第一的位置,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和理解学生,坚决贯彻16号文件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贴近大学生的情感、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高校坚持“以生为本”的内涵就是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多层次需要。其次,学校要强调学生具有自身尊严和人格,重视感情因素的作用,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体贴,教育者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教育要贴近实际,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把教育内化为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高校学生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道德尊严和道德价值感,不仅要完善人的人格,还要丰富人的内在世界、充实人的文化生活、确立人的理想信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完成自己特殊而神圣的使命。

2.利用目标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生为本”的学校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机制。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管理激励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目标决定的,目标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激励目标,激发行为的内驱力,产生新的更高的成就动机。利用目标激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个好的目标既要振奋人心,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才能鼓舞上进。实现目标激励,在步骤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设定目标,让学生根据总的培养目标,定出个人目标,即在校期间所应达到的目标。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进取成才的愿望落实在勤学敏思的实际行动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努力实现目标。第三阶段是对达到的结果进行预定的评价和奖励,激发他们实现更高的目标要求。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高校要以突出的个性化、鲜明的区域特色、浓郁的文化气息、完美的整体性为原则,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氛围,充分体现大学生特有的人文关怀,着力营造书卷气息、儒雅氛围的科学精神,使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为此,要重视品位高雅的人文环境建设,一是校园建筑物、道路等的命名要有鮮明的文化意蕴,要彰显大学的文化气息;二是在校门、办公楼、教室以及学生经常出入活动的地方,要有体现办学宗旨的人文特色的内容;三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的人文知识方面的修养;四是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五是经常开展国内或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知名学者、专家作专题报告,使大学生们增强信息量,开阔眼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少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J].三峡大学:人文社科版,2005,(1).

上一篇:洗发水广告下一篇:珍惜痛苦诗歌